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精选5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1一、说教材《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辨别出这四种平面图形,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感知这四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会辨认。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二、说教法学法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所以这节课我将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释疑、训练检测”四环节教学模式呈现教学内容。
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学习。
三、说教学流程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通过课件出示一个由一些立体图形拼成的机器人,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做好准备。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为了达到新课标强调的“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的目的,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
1、帮新朋友取名2、给新朋友找家在这个环节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亲自体验从体上找面,体会面在体上。
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知道面都是平的。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范文9篇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范文9篇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P81例1及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要认识的是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及1时与60分的关系,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掌握本课知识既为下一课学习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做好准备,又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明确时、分的含义,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
(2)、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并自觉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重点: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1时=60分,理解时、分的进率。
难点:认识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二、学情分析:“时间”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或家里多多少少接触过一些关于时间的认识,每个家庭中一般也都有挂钟或钟表,何况一年级的学生天天要按时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这样就使学生已经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但是不同的学生对认识时间的情况也是各不一样的,有的已经能熟练地认读整时、半时,甚至几时几分的时刻,有的对钟表还不熟悉,应该说绝大部分学生对时间还是缺乏一个整体的认知。
因此,我精心设计这一数学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新知。
三、教法、学法1、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把故事、游戏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合作探究对知识进行迁移、重组,达到认识、理解知识的目的。
3、动手操作。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8篇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8篇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北师版教材一年级上册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初步知识,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最喜欢的水果”的情境是学生学习象形统计图的载体,教材通过设置这一活动性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深入的体会到,统计图对数据处理的方便,从而体会到学习这些知识的必要性。
2、教学目标(1)、借助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2)、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图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二、说教法、学法1、设计思路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统计活动会有一些接触,虽然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统计知识,但对于本课的学习他们不会感到陌生,所以设计了一个“小熊请客”的情境,让学生帮小熊调查朋友们最喜欢吃的水果,在他们动手操作进行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2、教法这节课主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在班内展示;通过全班交流,得出制作统计图表的基本方法。
3、学法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我力求体现: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感受到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本节课分三部分进行教学。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精选篇2)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册的教学内容。
这是新教材增加的一个新体系,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它是本册教材第四单元“分类”中第二部分的内容。
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学习了“整理房间”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种分类活动。
学生在通过“整理房间” 的活动后,已经感知和体验了分类的含义及方法,学生能按指定的分类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三篇)
【导语】数学的学习可以说很枯燥,记公式做题,做⼤量的类型题。
这时候,如果教师有⼀份明确的说课稿,将会⼤⼤提升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活跃性,提升学⽣学习兴趣。
优秀的⽼师往往都有⾃⼰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独特的授课技巧,它会成为你的⼀种魅⼒。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三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关于教材: 1、教学内容:教科书46-47页 2、教材简析:⼀年级⼉童年龄虽⼩,但对于要⽤钱才能买到东西这⼀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因此我根据教材先①集中学习认识各种⾯值的⼈民币。
②创设购物活动,同时开展主要⽤元为单位的⼈民币进⾏买卖的购物活动。
3、教学⽬标: ①使学⽣认识各种⾯值的⼈民币。
②进⼀步学习分类⽅法。
③通过购物活动,使学⽣初步体会⼈民币在社会⽣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并知道爱护⼈民币。
⑤教学重点:突出以“元”为单位的⼈民币的种类,说明这些⼈民币在我国商品交易中占主导地位。
⼆、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本节课在教法上⼒求体现以下⼏点: 1、创设⽣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活动中获取知识。
2、⿎励学⽣独⽴思考,⾃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实践、⾃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学习数学的重要⽅式,转变教师⾓⾊,给学⽣较⼤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独⽴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的个性差异,满⾜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的学习⽅式,本节课在学⽣学习⽅法上⼒求体现: 1、在情景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的成功。
2、在动⼿操作进⾏实践活动中独⽴思考。
3、联系⽣活实际解决问题。
四、关于教学程序 创设情景,导⼊新课,故事导⼊新课,引出课题,全⾯认识各种⾯值⼈民币。
创设购物活动。
课堂⼩结,你学会了什么? 1、认识了⼈民币 2、学会了怎样买东西 3、回答创设的问题,让学⽣有成功的体验【篇⼆】⼩学⼀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教材分析 ⼀年级的学⽣在⼊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很多孩⼦在未学习这⼀课前,已能数出100以内数,⽽且在他们的⽣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
2024年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合集五篇
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合集五篇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说教材:此教学内容节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
“找规律”是新教材“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88——89页,例1~例4,有一个基本的循环组,以它为基础,重复出现。
例1~例3,循环组中每种图形只有一个,例4,循环组中有的图形不止一个,为从数量角度寻找规律做了铺垫。
说教法: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于是在设计时我充分的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重视实现显性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探索找规律的过程,同时挖掘隐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三位一体的有效课堂教学。
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于是我采取了“大班教学小班化”的教学形式,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组长负责,分工合作,交流展示。
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认识规律,培养学生观察、猜测、推理的能力。
说学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我采取了独立观察和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猜一猜、找一找、涂一涂、摆一摆、演一演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说教学流程:本节课依据新的教学理念,把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寻找规律作为这节课的主旋律,真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为了使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我实施了六步走教学法,一、观察发现,引出规律“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个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上课开时,我为数学课堂蒙上一层神秘色彩,老师请来了极为神秘嘉宾和我们共同学习,你想认识他吗?通过让学生观察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排列发现规律,接着老师表扬(__你真棒__你真棒)自然而然引出课题——找规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2、43页《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课后的练习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说学法、教学过程以及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2、43页《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课后的“想想做做”练习题第1、2、3、4、5题。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含义,也便于以后在学习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以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时,为理解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做准备。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口算出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能力目标: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五、说教法愉快式教学互动式讨论研究式探索六、说学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课本。
八、教学过程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今天是3月7日,明天是什么节日呢?平时妈妈对我们好吗?明天是她们的节日,老师带你们去摘花,明天送给妈妈好不好呢?出示复习练习题(1、10以内数的加减法。
2、数的组成。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了为妈妈准备节日礼物的教学情境,既复习了已学的知识,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在情绪、知识等方面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小动物们也有礼物要送给妈妈呢!(呈现画面:小松鼠手中拿着3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在路上遇到了小狗,小狗的手中拿着2串冰糖葫芦,每串也是10个)。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三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三篇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数学(北京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理解图形》第一课时。
教科书第75-76页的内容。
2、教材简析《理解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在第一册理解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理解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二、说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生观察、操作,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初步理解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水平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点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使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说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初步理解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四、说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五、说教学过程(一)说导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图形,你还理解么?看课件说名字。
再看桌面的立体图形,说给大家听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立体图形?规范语言:我手里拿的立体图形是长方体。
刚才大家认得都很清楚,记忆力真不错!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在图形的大家庭里,除了立体图形,还有另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理解这些平面图形。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再让学生理解和了解立体图形,丰富学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感性理解。
还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体会图形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1、感知“面”在“体”上(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就藏在你的立体图形上,它的某一个面就是平面图形,请你找一找、摸一摸,赶快行动吧!(2)汇报交流。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8篇)
小学数学一班级下册说课稿(8篇)作为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课堂讲稿的编写是特别必要的,由于课堂讲稿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研活动具有紧要的意义。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一班级下册说课稿,多篇可选,欢迎阅读、借鉴并下载。
小学数学一班级下册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练习四》是北师大小学数学一班级下册加与减(二)中“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一节练习课。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加与减(二)是在同学已学习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100以内数的不进位、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练习四》是在学习了本单元第一课: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后布置的一节练习课。
编排的目的是帮忙同学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娴熟地计算,同时,能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一些简单的涉及进位加法运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同学已学过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100以内数的不进位、不退位减法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法,对加减法的意义了肯定的理解。
大部分同学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但还不够娴熟。
甚至一部分同学在列竖式时,会忘掉“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将进位的小1漏写或漏算。
(四)教学目标依据一班级同学的年龄特征,并结合新课标的实在要求,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进一步理解、巩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娴熟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引导同学认真察看、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培育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3、激发学习爱好,培育合作意识和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把握两种以上的方法(口算和列竖式计算),能正确娴熟地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这也是教学难点之一,还包括从实在情境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二、说教法和学法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学问阅历基础之上。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6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6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图形的拼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纪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平面图形的特征和转化教具学具准备:2张长方形的纸、1把剪刀、1张正方形的纸、1根小木棍、1颗针.20根小棒教学目的: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二、教法学法举例法、实验法、讲解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引入赏赐课我们所学的内容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来复习一下。
说算式让学生抢答。
随意的说。
第二:先动手做一个折风车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和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
(教材27页第一题:沿虚线折一折) 教师用纸当场做给学生看,教学生一起来,边做边讲。
最后让学生明白: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征:四边相等。
第三:用几个平面图形来拼组一个平面图形。
使学生明白他们之间的转换关系。
(教材28页做一做)教师用纸当场做给学生看,教学生一起来,边做边讲。
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圆变正方形、正方形变长方形等等。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篇2一、说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二课时:上下。
2、教材简析在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出各个学段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具体目标。
本单元是通过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属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第一学段。
本节内容“上下”是学生学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学习的,继续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描述事物的好习惯,学会用上下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标准》中对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具体化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根据以上四点,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2024年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精选15篇
2024年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精选15篇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约2530字)一、说教材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之前,经过了学前教育,有很多孩子在没有学习这一课之前,对于100以内的数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
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对于100以内的数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的数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感受100以内的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独立的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对“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经历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发展学生的数感。
4、在认识100以内的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能够灵活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出100以内的数。
难点:数数过程中整十数的连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学生动手操作、师生合作、学生合作的教法和学法。
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四、教具和学具: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具和学具的选择上,尽量提供学生熟悉的素材,如红豆、铅笔、巧克力豆……这些材料作为学习的对象,学生既熟悉又新奇,可以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参与者和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
秉承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安排了一下几个教学环节:A、激趣导入这个环节我主要安排了一个师生互助的活动,老师和学生进行数数比赛,而且在数的过程中要用手势比划出所数的数,之所以要用手势进行配合,是考虑到对学生进行“手口一致”的训练。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优秀(通用10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优秀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优秀(通用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优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优秀11.教材说明教材将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把两个数“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并会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同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应用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
教材分为四个板块:第一块为加法的初步认识,主题图是一个变化过程,让学生在此变化中理解加法的含义,就是表示“合起来”,在教材中的主题图里渗透了三个具体问题的含义,都可以用1+2=3这个算式来表示,渗透了不同的含义的事情可用一个抽象的算式来表达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抽象的作用及数学的简洁美。
接着,教材安排了一个变化的情境图,小丑合气球,来进一步直观形象地表达、说明加法的含义,让学生通过看图、理解图意,明确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说出加法算式,从而来帮助学生对加法的含义有更深一层的理解;第二块“做一做”是一个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的活动,如摆一个圆片,再摆一个,一共是几个?摆两个圆片,再摆两个,一共是几个?让学生在操作中巩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并能说出加法算式;第三块为1—5的加法,在学生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的组成,并初步知道加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块根据儿童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初步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通过三个小朋友计算4+1=?的思考过程,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计算的过程,尊重学生的想法,同时,引导学生使其初步认识到应用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第四块教材安排了“做一做”练习。
通过学生自己看图计算3+2=5和2+3=5,3+1=4和1+3=4两组算式,来进一步巩固算理和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
2024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北师大版模板9篇
2024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北师大版模板9篇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北师大版篇1(约2449字)一、说教材《数铅笔》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的内容。
在一年级上册的学习内容中,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20内数的数数、比较及加减运算,对20以内数的组成也有了初步认识。
本课教材安排了“数铅笔”这一情景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用不同方法数数,认识 100以内数的组成,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并在具体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体验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100以内的数,通过数实物、表示结果、圈一圈的活动,感知以10当一的优越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增强学生优化算法的意识。
3、情感与态度:通过小组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感知以10当一的优越性,自主建构新的计数单位“十”。
理解计数单位“一”和“十”。
课前准备:1、学具:小棒100根。
2、课前调查活动:调查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数。
二、说教法与学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动手操作为主,让学生的操作中启迪思维,在合作交流活动中体验数学,体现自主探索的优越感。
感受数学活动的有趣性,初步渗透数学的生活性。
三、说教学流程(一)检查课前调查并复习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数。
我想问问小朋友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教学预设:学生说出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师:同学们,老师布置你们回去调查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数,现在请你们四人小组里面互相说说你发现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数。
并且说说这些数个位上是几,十位上是几,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巡视指导)。
[教学预设:学生能说出类似我家有8盆花,8只有个位,是由8个一组成的;这栋楼有16户人家,16的个位上是6,十位是1,16是由1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对20以内数的组成进行复习,对新课进行铺垫。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篇】
【导语】数学的学习可以说很枯燥,记公式做题,做⼤量的类型题。
这时候,如果教师有⼀份明确的说课稿,将会⼤⼤提升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活跃性,提升学⽣学习兴趣。
优秀的⽼师往往都有⾃⼰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独特的授课技巧,它会成为你的⼀种魅⼒。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题⽬是《⼩兔请客》,《⼩兔请客》选⾃北师⼤数学教材⼀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的第⼀个内容,这节课是在学⽣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和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整⼗数加减整⼗数的⼀节课,本节课从学⽣感兴趣的⼩兔请客这⼀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学习掌握计算的⽅法理解算理。
这节课为学⽣继续学习加减法计算起着重要的铺垫作⽤。
⼆、说教学⽬标 1、让学⽣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整⼗数加、减整⼗数的计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3、认识加减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激发学⽣的学习兴趣。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探索并掌握整⼗数加减整⼗数的计算⽅法、理解算理则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在实际情境中通过动⼿操作,进⼀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三维⽬标?新课标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记忆和模仿,⽽要动⼿操作,⾃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才是学习的重要⽅式,本节课根据教材特点和学⽣年龄特征我运⽤多媒体,采⽤实际操作的教学⽅法,让学⽣在直接感触的基础上,体会算理,掌握多样的计算⽅法,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具体设计了以下环节: 温故、知新、巩固、拓展,体现了我校“⼀⼆三四”教学模式中的四个步骤,从复习到作业的布置展⽰了课前、课中、课后的三个环节。
五、说教学程序 引⼊情境、仔细观察、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列式解答、进⾏⼩结这样⼀个流程完成知新这个环节。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合集15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合集15篇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它有着广阔的生活背景,也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
本课时是《找规律》知识体系中的起始内容,即让学生探索,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所熟悉的“六一”儿童节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包含着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同时还注意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操作等实践活动去发现规律,创造规律。
3、教学目标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活泼爱动,好奇心强,因此可以设计一系列的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基于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知道下一个物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主题图,认识规律同时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通过涂色与摆学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美。
4、教学重点、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结合农远资源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图形或物体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知道下一个图形或物体。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说学情分析经过上个学期的学习,我班孩子们基本上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他们不仅活泼,好动,而且形成了我班孩子所特有的风格——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敏捷。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四篇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四篇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
所以教材首先安排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它是进一步学习口算的基础,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
例如20+10,计算时想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就是30,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因此,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订为教学目标是:(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概括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在有意义的问题情景和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难点:是探究、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于是在教学中利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探索出多种不同的算法,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
采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发现动手操作,并动口表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成功之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达到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三、说教学流程教学本节课共安排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结合教材创设“公园花卉展”的真实情景,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这样既复习了原来所学的知识,又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使他们一开始便以一种愉悦的情绪进入学习情境,为能主动探究新知打下基础。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8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8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8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第三章加减法,第八课时----得意的企鹅.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能根据情景图做有关的加减法.(二)教学知识目的1.理解问题情景中的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2.学会做有关的加减法.(三)教学才能目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四)教学重点在详细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五)教学难点看图正确理解数量关系二、说教学过程〔一〕引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情景图----得意的企鹅1)〔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三)活动一:观察讨论,学习新知1(观察图片:得意的企鹅1)老师:仔细观察图,说说图的意思,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2.老师提问(1)想一想图中的大括号表示什么问号又表示什么(2)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这幅图的意思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老师板书:6+3=9(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自由交流)(四)活动二:加深理解,强化新知.1.(出示图片:得意的企鹅2)2.小组合作学习要求:(1)仔细看图,完好地说一遍图意.(2)图中的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问号又表示什么意思(3)怎样算出藏起来多少只企鹅呢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3.小组汇报(五)动手操作.(展示课件3)三.稳固练习,启发思维(完成练一练1---3题)四.小结五.说教学方法1. 设计教学法所谓「设计教学法」,就是设想/ 创设一种问题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去方案去执行解决问题.设计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方案,有实际活动的学习方式.进展这种教学活动之时,一定要先设立一个实际的问题,然后由学生去拟定学习方案与内容,而后运用有关的详细材料,从实际活动当中去完成解决问题.因此,整个的「设计教学」是包括实际的考虑与各样的活动在内;一边考虑,一面执行;既用脑,也用手.设计教学法不仅活泼,而且也会有许多创意的学习活动从中产生.设计教学是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学生在有明确的目的及强烈的意愿中学习,必然能进步他们参与学习的热诚.再者,当一个设设由学生自己去思想,去拟订方案时,更可训练他们的考虑.组织和搜集资料的才能;一切手,脑并用的活动,对于他们精通知识与培养纯熟的考虑和技能,都是有好处的;学生们由始至终获得完好的经历,更是珍贵.在本节课中,通过创设企鹅的情景图,让学生独立考虑,理解大括号的意义并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就是利用系统的步骤,指导学生解决问题,藉以增进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考虑才能.老师必须认真地去设计各种问题,以使学生到达有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去考虑和参与讨论等的目的.六.说学法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学条件下可以主动地进展学习,是和被动学习相对而言的.专家们认为自主学习应表达在自我导向,自我鼓励,自我监控等方面.这是一个理想的境界,最终的目的.在义务教育阶段,从小学一年级开场就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而且是一件愉快的事,愿意学习,热爱学习.2.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下组之间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老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缺乏,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全面开展的目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篇2 一、说教材: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根底。
2024年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北师大版范文集锦五篇
2024年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北师大版范文集锦五篇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北师大版篇1一、说教材《今天我当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内容,在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以及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所开展的一节数学综合活动课。
其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巩固运用计算的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运算的含义;3、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材中创设了淘气和笑笑“六·一”做小当家以及到商场购物的情境,正是为了让学生感受生活,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1、通过购物中的付款活动,体验付款方式的多样性。
2、通过购物活动,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难点:1、通过购物中的付款活动,体验付款方式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1、文具表、价钱表2、钱币(纸)二、说教法1、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数学源于生活,更应用于生活。
我会把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学习,会在小组内模拟超市,让学生当售货员、当顾客。
在卖与买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用到加减计算的数学知识,又用到了实际的生活经验。
在动手的过程中,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生活,体会生活。
2.让学生自评和互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特别在小组活动时,学生与学生的接触很多,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小组的购物活动后,让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其中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都是属于学生自己的体会。
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评价能力,又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3.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
新课程标准相当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
对于现在的一年级小朋友,绝大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缺乏独立购物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新事物又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于是,设计《今天我当家》一课时,创设一个模拟超市,让学生由合作到独立操作,初步体验“当家”的过程,让学生既感受了许多活动中的乐趣,也自觉的运用了所学的数学方法、技能,还在相互的汇报、讨论、交流中,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得到了情感和过程的双重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青岛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2. 教材简析:
教材先安排加法,再安排减法,意图是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十几减九是在学生学习了十几和九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是学习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知识,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做好迁移准备。
3.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取、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九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十几减九。
数学思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教材重难点:根据教材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是: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十几减九的算法。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并理解十几减九的算法。
本课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让他们学会迁移,用类推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二、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
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
三、说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学进行思维。
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英国教育家皮斯博说:“如果你想儿童能够独立的批判地思考,并且有想象的能力,你就应该采取加强这种智慧品质的方法。
”要把学生培养成富有创造力的开拓型人才,在教育方法上应采取启发式。
正如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各方面的特点,我想通过五个环节来完成我的教学:
创设情景,活跃气氛;引导参与,探究算法;自选算法,尝试练习;
分层练习,在玩中学;总结体验,扩展延伸
(一)创设情景,活跃气氛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一节课开始时学生的状态就为本节课定下了基调。
一开始我便用猴老板卖桃子这故事引入,激发学生求知欲。
课件出示:猴老板喊:“卖桃啦!卖桃啦!又香又甜的桃,快来买呀!”小兔走过来,说:“猴先生,我买9个”。
提问学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还剩多少个?)
要求还剩多少个该怎么列式?又是怎么计算呢?
这样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探究的欲望,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
(二)引导参与、探究算法
首先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新知的学习找到相关的理论基础,让学生学会迁移,学生在学习了十几和九的加法之后,已基本了解了学习的思路与方法,可大胆放手,让学生以6人小组,充分利用自己的学具,自主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帮助。
同时还应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有些学生可以不利用学具,直接想出结果,也应该给他们展示的机会。
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寻找适当地机会用课件演示拿桃的过程,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一个一个拿,拿了9个,还剩3个;
(2)先拿盒子外的2个,再拿盒内的7个,这样一共拿去9个,还剩3个。
(3)从盆里拿出9个,剩下1个和外面的2个合起来是3个;
(4)先从12个中去掉10个,再用多拿的1与2合起来是3个。
(5)因为9+3=12,所以12-9=3 ……
这样通过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动手操作,充分思考,广泛交流,呈现出算法多样化,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三)、自选算法,尝试练习
1、操作练习,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做一做第一题)
11-9=16-9=
2、自选算法,尝试练习,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做一做第三题)
13-9=17-9=12-9=
15-9=18-9=14-9=
该部分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仅起到点拨的作用,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尊重学生的创造、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四)、分层练习,在玩中学
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在新异生动的刺激下,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而长时间的集中学习会让他们感到疲劳。
这时我将设计的练习融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这样既让学生放松又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小鸟找家游戏:练习二,第3题
2、题组练习:9+2=9+5=9+9=
11-9=14-9=18-9=
为了让学生在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差距,产生优化算法的需要,通过题组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对比中体会加减法的联系,同时感受到“想加算减”也是一种简捷的方法。
1、练习二,第4题。
(1)学生计算
练习后,引导学生了解在减法计算中减数不变,被减数变化,差也随着变化的规律,渗透函数思想。
2、蜡烛游戏:
出示生日蛋糕图,播放音乐,并让学生思考。
(1)看了图,你知道什么?(2)你能根据这情况提出数学问题吗?(2)怎样列式计算?(根据不同的情况列出不同的算式)
这样的练习设计,体现了趣味性、生活性、发展性、开放性,既符合儿童心理特征,激发学习热情,又巩固了算法,发展了思维。
(五)、总结体验,扩展延伸
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体会和收获、评价,并用类似“你发现了什么?”“你想提醒同学们什么?”有助于巩固新学的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并从中体验到探索成功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接着可让学生想:如果小兔买8个桃,那么还剩几个呢?你能用今天所学的方法来解决吗?相信你一定行!扩展延伸,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要一目了然,能反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体现学生得出的计算过程。
设计如下:
感受:
根据新的教学理念,我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激发探究的热情,引导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组织学生广泛交流,呈现算法多样化,培养了创新精神和思维的灵活性,真正让学生经历在实际情况中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获得探索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