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学习]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数列 第61课 等差数列教案

合集下载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在数学的世界里,数列就像是一串有序的数字精灵,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着。

其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家族。

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质,就像是家族成员的独特特征一样,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些数列的规律。

先来聊聊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

这个常数被称为公差,通常用字母 d 表示。

比如说,数列2,5,8,11,14……就是一个公差为3 的等差数列。

在这个数列中,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大 3。

等差数列有很多有趣的性质。

首先,它的通项公式为 an = a1 +(n 1)d ,其中 a1 是首项,n 是项数。

这个公式能让我们快速求出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假设首项 a1 = 2 ,公差 d = 3 ,要求第 10 项的值。

那么根据通项公式,a10 = 2 +(10 1)×3 = 2 + 27 = 29 。

其次,如果在等差数列中有 m 、n 、p 、q 这四项,且 m + n = p+ q ,那么 am + an = ap + aq 。

比如在等差数列 1,3,5,7,9 中,因为 1 + 5 = 3 + 3 ,所以 a1 + a5 = a3 + a3 ,即 1 + 5 = 3 + 3 = 6 。

另外,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也很重要。

Sn = n(a1 + an) / 2 。

如果还是以上面的数列为例,要求前 5 项的和。

先求出 a5 = 1 +(5 1)×2 = 9 ,然后 S5 = 5×(1 + 9) / 2 = 25 。

说完等差数列,再看看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值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

这个常数被称为公比,通常用字母 q 表示。

例如,数列 2,4,8,16,32……就是一个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 = a1 × q^(n 1) 。

等差数列课件ppt课件

等差数列课件ppt课件
等差数列课件 ppt
contents
目录
• 等差数列的定义 • 等差数列的性质 •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 等差数列的应用 • 等差数列的习题与解析
01
CATALOGUE
等差数列的定义
等差数列的文字定义
总结词
等差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其中任意两个相邻项的差是一 个常数。
详细描述
等差数列是一种有序的数字排列,其中任意两个相邻项之间 的差是一个固定的值,这个值被称为公差。在等差数列中, 首项和末项是固定的,而其他项则可以通过首项、末项和公 差进行计算。
等差数列的数学公式定义
总结词
等差数列的数学公式可以用来表 示任意一项的值。
详细描述
等差数列的数学公式是 a_n = a_1 + (n-1)d,其中 a_n 是第 n 项的值,a_1 是首项,d 是公差 ,n 是项数。这个公式可以帮助 我们快速计算出等差数列中的任 意一项。
04
CATALOGUE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公式推导
公式推导方法一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通过累加法推 导得出求和公式。
公式推导方法二
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通过代数 运算推导得出求和公式。
公式应用
应用场景一
计算等差数列的和,例如计算 1+2+3+...+n的和。
应用场景二
解决与等差数列相关的实际问题,例 如计算存款的本金和利息之和。
,公差是多少?
进阶习题
进阶习题1
进阶习题2
题目: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三项依次为 a-d, a, a+d,如果该数列的第2008项为 2008,那么它的第10项是什么?

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

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

等差数列知识清单1、等差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表示。

用递推公式表示为或。

根据定义,当我们看到形如:、、、、时,应能从中得到相应的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1. 定义法:若或(常数) 是等差数列.2.等差中项:数列是等差数列.3.数列是等差数列(其中是常数)。

4.数列是等差数列,(其中A、B是常数)。

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定义法:若或(常数) 是等差数列.例1.设S n是数列{a n}的前n项和,且S n=n2,则{a n}是()A.等比数列,但不是等差数列B.等差数列,但不是等比数列C.等差数列,而且也是等比数列D.既非等比数列又非等差数列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首项:,公差:d,末项:推广: . 从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的一次函数,且斜率为公差;说明:等差数列(通常可称为数列)的单调性:为递增数列,为常数列, 为递减数列。

例2.等差数列{a n}中,已知a1=,a2+a5=4,a n=33,则n为( ) A.48 B.49 C.50 D.51如(1)等差数列中,,,则通项 ;(2)首项为-24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起开始为正数,则公差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例3.设{a n}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若a1+a2+a3=15,a1a2a3=80,则a11+a12+a13等于()A.120B.105C.90D.75例4:已知数列{a n}为等差数列,若<-1,且它们的前n项和S n有最大值,则使S n>0的n的最大值为( )A.11 B.19 C.20 D.211..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n(n-4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19>0,a21<0B.a20>0,a21<0C.a19<0,a21>0D.a19<0,a20>02.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n2-10n(n=1,2,3,…),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_____;数列{na n}中数值最小的项是第_______项.3.等差中项(1)如果,,成等差数列,那么叫做与的等差中项.即:或. (2)等差中项:数列是等差数列.例5.“公差为0的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一定是递减数列”;“a,b,c三数成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是b2=ac”;“a,b,c三数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2b=a+c”,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1.已知1,a,b成等差数列,3,a+2,b+5成等比数列,则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A.3或-3 B.3或-1 C.3 D.-32.在等差数列中,,则的值为( )(A)5 (B) 6 (C)8 (D)103 已知{a n}为等差数列,若a1+a5+a9=π,则cos(a2+a8)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4、等差数列的前和的求和公式:(其中A、B是常数,所以当d≠0时,S n是关于n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特别地,当项数为奇数时,是项数为2n+1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的各项和等于项数乘以中间项)前和是关于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例6: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记为S n,若a2+a4+a15的值是一个确定的常数,则数列{S n}中也为常数的项是( )A.S7 B.S8 C.S13 D.S15例7:设S n是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a12=-8,S9=-9,则S16=________.1.等差数列{a n}中,S n是其前n项和,a1=-2010,-=2,则S2010的值为________.2. 设{}为等差数列,公差d = -2,为其前n项和.若,则=()A.18B.20C.22D.243 数列 中,,,前n项和,则=_,=_4已知数列 的前n项和,求数列的前项和5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a3+a7-a10=8,a11-a4=4,则S13等于()A.168B.156C.78D.1526.在各项均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 n}中,若a n+1-a n2+a n-1=0(n≥2),则S2n-1-4n等于…()A.-2B.0C.1D.25、等差数列的性质:(1)在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是它相邻二项的等差中项;(2)在等差数列中,相隔等距离的项组成的数列是等差数列, 如:,,,,……;,,,,……;(3)在等差数列中,对任意,,,;(4)在等差数列中,若,,,且,则;特别地,当时,则有,注:,(1)等差数列中,,则=____设数列是等差数列,且公差为,(Ⅰ)当项数为偶数时,(Ⅱ)当项数为奇数时,则(其中是项数为2n+1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1 在等差数列中,S11=22,则=______2 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中,奇数项和为80,偶数项和为75,求此数列的中间项与项数3 .已知某等差数列共有10项,其奇数项之和为15,偶数项之和为30,则其公差为( )A.5B.4C.3D.26、在等差数列中,有关的最值问题(1)邻项变号法① 当 、时,满足 的项数使得取最大值.② 当 、时,满足 的项数使得取最小值.(2)利用(时,是关于的二次函数)进行配方(注意应取正整数)(1)等差数列中,,,问此数列前多少项和最大?并求此最大值。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高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性质、求和公式以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差都相等。

这个相等的差值被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1. 基本概念一个等差数列可以以通项公式的形式表示为:an = a1 + (n - 1) * d,其中an表示数列的第n项,a1表示第一项,d表示公差。

2. 性质(1)公差:等差数列的公差d是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

(2)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 - 1) * d,其中n表示项数。

(3)前n项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求和公式Sn = n * (a1 + an) / 2来计算。

3. 应用等差数列广泛应用于数学和物理等领域,常见的应用包括:(1)数学题目中的差额、间隔、递推关系等。

(2)物理问题中的匀速直线运动、连续等差分布等。

(3)经济学中的利润、销售额等。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比都相等。

这个相等的比值被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r表示。

1. 基本概念一个等比数列可以以通项公式的形式表示为:an = a1 * r^(n-1),其中an表示数列的第n项,a1表示第一项,r表示公比。

2. 性质(1)公比:等比数列的公比r是等比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值,公比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

(2)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1),其中n表示项数。

(3)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求和公式Sn = a1 * (1 - r^n) / (1 - r)来计算。

3. 应用等比数列也广泛应用于数学和物理等领域,常见的应用包括:(1)数学题目中的倍数关系、增长衰减等。

(2)物理问题中的连续等比分布、指数增长等。

(完整版)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1. 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 a1,公差为 d,则第 n 项的通项公式为 an = a1 + (n - 1) * d。

3.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 a1,末项为 an,项数为 n,公差为 d,则前 n 项的和公式为 Sn = n * (a1 + an) / 2。

4. 判断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检查数列中连续两项的差是否相等,即是否满足等差数列的定义。

- 可以通过计算数列的前 n 项和是否满足 Sn = n * (a1 + an) / 2 来判断。

5. 求等差数列的公差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 a1,第二项为 a2,则公差可以通过计算差值 d = a2 - a1 获得。

6. 求等差数列的项数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 a1,末项为 an,公差为 d,则项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n = (an - a1 + d) / d。

7. 求等差数列的首项设等差数列的第一项为 a1,公差为 d,已知项数为 n,末项为an,则首项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1 = an - (n - 1) * d。

8. 求等差数列的末项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 a1,公差为 d,已知项数为 n,末项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n = a1 + (n - 1) * d。

9. 等差数列的性质- 等差数列的任意三项成等差数列。

- 等差数列中的取任意几项可以组成一个等差数列。

- 等差数列的平均数等于首项与末项的平均数。

10. 应用场景等差数列的应用非常广泛,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 数学题中的数列问题,如求和、推导等。

- 统计学中的数据分析,如平均数、标准差等。

- 金融学中的投资计算,如等额本息还款、定期存款等。

- 工程学中的时间序列分析,如温度变化、电压波动等。

以上是等差数列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数列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概念,它基于一定的规律和规则顺序排列的一组数。

其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最常见的两种数列形式。

它们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性质以及应用。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保持恒定的数列。

其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a₁, a₁+d, a₁+2d, a₁+3d, ..., a₁+nd, ...其中,a₁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公差d表示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恒定。

等差数列的性质:1. 首项和第n项的关系:aₙ = a₁ + (n-1)d;2. 公差与项数的关系:d = (aₙ - a₁)/(n-1);3. 等差数列的和:Sn = (n/2)(a₁ + aₙ)。

等差数列可以通过首项和公差推导出后续的任意项,也可以根据已知的首项和末项来确定公差和项数。

它在数学和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物理学中的运动学问题、计算机科学中的算法分析等。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保持恒定的数列。

其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a₁, a₁r, a₁r², a₁r³, ..., a₁rⁿ, ...其中,a₁为首项,r为公比,n为项数。

公比r表示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恒定。

等比数列的性质:1. 首项和第n项的关系:aₙ = a₁ * r^(n-1);2. 公比与项数的关系:r = (aₙ/a₁)^(1/(n-1));3. 等比数列的和(当|r|<1时):Sn = a₁ * (1 - rⁿ)/(1 - r)。

等比数列同样具有推导后续项和根据已知信息确定公比和项数的能力。

它在数学和科学中的应用很广泛,如经济学中的复利计算、生物学中的生长模型等。

三、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联系与区别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都是常见的数列形式,它们之间存在一些联系与区别。

1. 联系:等比数列是等差数列的一种特殊情况,当公比r等于1时,等比数列退化成等差数列。

数列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总结在数学的广袤领域中,数列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则是其中最为基础且关键的两种类型。

理解和掌握它们的知识点,对于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以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等差数列(一)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例如:数列\(2, 4, 6, 8, 10\cdots\)就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二)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 = a_1 +(n 1)d\),其中\(a_n\)表示第\(n\)项的值,\(a_1\)表示首项,\(n\)表示项数,\(d\)表示公差。

比如,在等差数列\(3, 5, 7, 9, 11\cdots\)中,首项\(a_1 = 3\),公差\(d = 2\),那么第\(5\)项\(a_5 = 3 +(5 1)×2 = 11\)。

(三)等差中项若\(a\),\(b\),\(c\)成等差数列,则\(b\)为\(a\),\(c\)的等差中项,且\(b =\frac{a + c}{2}\)。

例如:\(4\)是\(2\)和\(6\)的等差中项,因为\(\frac{2 +6}{2} = 4\)。

(四)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有两个:\(S_n =\frac{n(a_1 + a_n)}{2}\)\(S_n = na_1 +\frac{n(n 1)d}{2}\)假如有一个等差数列\(1, 3, 5, 7, 9\cdots\),要求前\(5\)项的和。

首项\(a_1 = 1\),第\(5\)项\(a_5 = 9\),项数\(n = 5\),那么\(S_5 =\frac{5×(1 + 9)}{2} = 25\)或者,利用另一个公式,公差\(d = 2\),\(S_5 = 5×1 +\frac{5×(5 1)×2}{2} = 25\)(五)性质1、若\(m + n = p + q\),则\(a_m + a_n = a_p + a_q\)。

等差数列知识点解读(最终定稿)

等差数列知识点解读(最终定稿)

等差数列知识点解读(最终定稿)第一篇:等差数列知识点解读等差数列一、学习目标:等差数列的概念、性质及前n项和求法。

*1.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a1=5,an+1=Sn+3n,n∈N.设bn=Sn-3n,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解:依题意,Sn+1-Sn=an+1=Sn+3n,即Sn+1=2Sn+3n,由此得Sn+1-3n+1=2(Sn-3n).因此,所求通项公式为bn=Sn-3n=2n。

2.设数列{an}是递增等差数列,前三项的和为12,前三项的积为48,则它的首项为3.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d≠0,且a1,a3,a9成等比数列,则a1+a3+a913=. a2+a4+a1016【考点梳理】1.在解决等差数列问题时,如已知,a1,an,d,Sn,n中任意三个,可求其余两个。

2.补充的一条性质s奇n1)项数为奇数2n-1的等差数列有:=s-s=an=a中,s2n-1=(2n-1)an s偶n-1奇偶sa2)项数为偶数2n的等差数列有:奇=n,s偶-s奇=nds2n=n(an+an+1)s偶an+1⎧an+1-an=d(定义)⎪2an+1=an+an+23.等差数列的判定:{an}为等差数列⇔⎪⎨⎪an=An+B(关于n的“一次函数”)⎪S=An2+Bn(缺常数项的“二次函数”)⎩n即:{an}⇔an+1-an=d(d为常数)⇔2an=an+1+an-1(n≥2,n∈N*)⇔an=kn+b⇔sn=An2+Bn;4.三个数成等差可设:a,a+d,a+2d或a-d,a,a+d;四个数成等差可设:a-3d,a-d,a+d,a+3d.5.等差数列与函数: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a1+(n-1)d=d·n+ a1-d, an是关于n的一次式;从图像上看,表示等差数列的各点(n,an)均匀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不难得出,任两项可以确定一个等差数列.k=d=an-a1a-am,d=n,由此联想点列(n,an)所在直线的n-mn-1斜率.2)点(n,Sn)在没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Sn=pn2+qn上。

高中数学一轮总复习数列与等差数列

高中数学一轮总复习数列与等差数列

高中数学一轮总复习数列与等差数列高中数学一轮总复习:数列与等差数列数列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在各个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数列的概念、性质和常见类型进行系统总结和复习,其中重点关注等差数列及其应用。

一、数列的概念与性质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的。

通常用数学符号表示为{an}或(an),其中n表示项的位置,an表示第n项的数值。

数列常见的表示方法有三种:通项公式、递推公式和文字描述。

通项公式可以将数列的第n项与n的关系用数学公式表示出来,递推公式则是通过前一项或前几项与后一项的关系进行推导。

对于数列,我们可以关注其首项、公差、末项和项数等性质。

首项是数列中的第一项,通常用a1表示;公差是指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通常用d表示;末项是数列中的最后一项,通常用an表示;项数是数列中的项的个数,通常用n表示。

二、等差数列及其性质等差数列是一种常见的数列类型,其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保持不变。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其中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等差数列的性质如下:1. 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Sn=(a1+an)n/2或Sn=n(a1+an)/2。

2. 通项和项数的关系:对于等差数列{an},若已知首项a1、公差d和项数n,则末项an可以通过an=a1+(n-1)d求得。

3. 等差中项:等差数列的中项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an=a1+(n/2-1)d。

4. 通项之和:等差数列的相邻项之和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an+an-1=2a1+(2n-3)d。

三、等差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数学建模和实际问题中。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等差数列应用:1. 等差数列求和:根据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可以方便地计算等差数列的和,常用于计算数列中数值的总和。

2. 等差数列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等差数列可以用于构造等差数列的和与差具有特定性质的几何图形,如等边三角形、矩形等。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教案3篇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教案3篇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教案3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等差数列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等差数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会应用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2)账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3)会应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定义的理解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的能力,体验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提高熟悉猜想和归纳的能力,渗透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用于发现的求知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①等差数列的概念;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难点】①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学情分析】我所教学的学生是我校高一(7)班的学生(平行班学生),经过一年的高中数学学习,大部分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弱,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不是很浓,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从具体的生活实例出发,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设计思路】1.教法①启发引导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②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③讲练结合法: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2.学法引导学生首先从三个现实问题(数数问题、水库水位问题、储蓄问题)概括出数组特点并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就等差数列概念的特点,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对各种能力的同学引导认识多元的推导思维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从0开始,将5的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的数列是什么?2.水库管理人员为了保证优质鱼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用定期放水清库的办法清理水库中的杂鱼.如果一个水库的水位为18m,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2.5m,最低降至5m.那么从开始放水算起,到可以进行清理工作的那天,水库每天的水位(单位:m)组成一个什么数列?3.我国现行储蓄制度规定银行支付存款利息的方式为单利,即不把利息加入本息计算下一期的利息.按照单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是: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按活期存入10 000元钱,年利率是0.72%,那么按照单利,5年内各年末的本利和(单位:元)组成一个什么数列?教师:以上三个问题中的数蕴涵着三列数.学生:1:0,5,10,15,20,25,….2:18,15.5,13,10.5,8,5.5.3: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设置意图:从实例引入,实质是给出了等差数列的现实背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等差数列是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由特殊到一般,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二:观察归纳,形成定义①0,5,10,15,20,25,….②18,15.5,13,10.5,8,5.5.③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思考1上述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思考2根据上数列的共同特点,你能给出等差数列的一般定义吗?思考3你能将上述的文字语言转换成数学符号语言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三列数具有的共同特征,然后让学生抓住数列的特征,归纳得出等差数列概念.学生:分组讨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前数和后数的差符合一定规律;这些数都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教师引导归纳出:等差数列的定义;另外,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学符号角度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设计意图:通过对一定数量感性材料的观察、分析,提炼出感性材料的本质属性;使学生体会到等差数列的规律和共同特点;一开始抓住:“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为同一常数”,落实对等差数列概念的准确表达.)三:举一反三,巩固定义1.判定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指出公差d.(1)1,1,1,1,1;(2)1,0,1,0,1;(3)2,1,0,-1,-2;(4)4,7,10,13,16.教师出示题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订正并强调求公差应注意的问题.注意:公差d是每一项(第2项起)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防止把被减数与减数弄颠倒,而且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为0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等差数列“等差”特征的理解和应用).2思考4:设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3n+1,该数列是等差数列吗?为什么?(设计意图:强化等差数列的证明定义法)四:利用定义,导出通项1.已知等差数列:8,5,2,…,求第200项?2.已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如何求出它的任意项an呢?教师出示问题,放手让学生探究,然后选择列式具有代表性的上去板演或投影展示.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评价、引导,总结推导方法,体会归纳思想以及累加求通项的方法;让学生初步尝试处理数列问题的常用方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猜想,培养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学生在分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可能会找到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教师要逐一点评,并及时肯定、赞扬学生善于动脑、勇于创新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鼓励学生自主解答,培养学生运算能力)五:应用通项,解决问题1判断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2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31,求a1,d和an.3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项和第10项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操练,教师巡视学生答题情况.学生:教师叫学生代表总结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教师补充: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就可以求出其通项公式(设计意图:主要是熟悉公式,使学生从中体会公式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基本量法”求解等差数列问题.)六:反馈练习:教材13页练习1七:归纳总结:1.一个定义: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定义表达式2.一个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3.二个应用:定义和通项公式的应用教师:让学生思考整理,找几个代表发言,最后教师给出补充(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联想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在新的高度上去重新认识和掌握基本概念,并灵活运用基本概念.)【设计反思】本设计从生活中的数列模型导入,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列的兴趣.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观察,归纳出等差数列定义,然后由定义导出通项公式,强化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教学采用启发方法,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讨解决问题为途径,以相互补充展开教学,总结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差数列教案二教学准备教学目标掌握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等差中项与等比中项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基本问题.教学重难点掌握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等差中项与等比中项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基本问题.教学过程等比数列性质请同学们类比得出.【方法规律】1、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联系着五个基本量,“知三求二”是一类最基本的运算题.方程观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2、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常用的方法使用定义.特别地,在判断三个实数a,b,c成等差(比)数列时,常用(注:若为等比数列,则a,b,c 均不为0)3、在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小)值时,常用函数的思想和方法加以解决.等差数列教案三【示范举例】例1:(1)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30,前2n项和为100,则前3n项和为.(2)一个等比数列的前三项之和为26,前六项之和为728,则a1=,q=.例2:四数中前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后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首末两项之和为21,中间两项之和为18,求此四个数.例3: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奇数项之和为44,偶数项之和为33,求该数列的中间项.【篇二】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等差数列定义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能力目标掌握等差数列定义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归纳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推导及应用教学难点等差数列“等差”的理解、把握和应用教学过程由_《红高粱》主题曲“酒神曲”引入等差数列定义问题:多媒体演示,观察----发现?一、等差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数学中常见且重要的数列类型。

它们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从金融到物理,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

本文将介绍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和应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数列的特点与应用。

一、等差数列的概念和性质1. 概念: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相等。

这个差被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2. 性质:-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则第n项aₙ可由以下公式表示:aₙ = a₁ + (n-1)d 。

-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前n项和为Sₙ,则Sₙ = n(a₁ + aₙ)/2。

- 等差数列的性质:(1)若首项相同,公差不同的两个等差数列相交,其交点仍为等差数列。

(2)若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差之比为整数,则其和仍为等差数列。

(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项数n成正比,即Sₙ与n成一次函数关系。

二、等比数列的概念和性质1. 概念: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相等。

这个比被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常用字母q表示。

2. 性质:-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q,则第n项aₙ可由以下公式表示:aₙ = a₁ * q^(n-1)。

-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q,前n项和为Sₙ,则Sₙ = a₁ * (1 - qⁿ)/(1 - q)。

- 等比数列的性质:(1)若首项相同,公比不同的两个等比数列相交,其交点仍为等比数列。

(2)若两个等比数列的公比之比为整数,则其和仍为等比数列。

(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与项数n成正比,但比值不为常数。

三、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应用1. 等差数列的应用:(1)在金融领域中,等差数列用于计算复利的增长情况。

(2)在物理学中,等差数列可以用来描述物体在匀速运动中的位置和速度变化。

高考等差数列知识点

高考等差数列知识点

高考等差数列知识点在高考数学考试中,等差数列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重要知识点。

掌握等差数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同时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

本文将介绍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理解高考涉及的等差数列知识点。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等差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相等。

如果一个数列满足这个条件,那么我们就称其为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通常用字母a, d来表示,其中a是首项,d是公差。

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 + (n-1)d在等差数列中,首项a是指数列的第一项,公差d是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

等差数列的一个重要性质是,任意两项之和等于首项和末项之和的一半乘以项数。

这一性质在高考中经常被用于求和问题的解答过程中。

二、等差数列的求和在高考数学中,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经常被考察。

当给定等差数列的首项、末项和项数时,我们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来求解。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表示为:Sn = n/2 * (a + l)其中,Sn表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a表示首项,l表示末项。

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我们可以迅速求得数列的和。

在高考数学中,这种技巧经常用于求解复杂的数学题,其中需要快速计算等差数列的和。

三、等差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描述人口增长、物种数量的变化、财富的积累等。

等差数列还常常用于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金融领域中,我们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知识来分析贷款的还款计划。

在计算机科学中,等差数列的知识也被应用于算法设计、数据结构等领域。

除了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应用外,等差数列还是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学习更高阶数学概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学好等差数列不仅可以提高数学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结:等差数列是高考数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它常常出现在考试中。

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以及求和公式是必不可少的。

高考数学等差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等差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等差知识点总结等差数列作为高考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常常出现在选择题和解答题中。

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和解题思路,对于考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等差数列的定义、常见性质和解题技巧三个方面总结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点。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等差数列是指由相等的公差d所构成的数列。

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都是恒定的,这个恒定差值就是公差。

等差数列常用的表示方式是使用首项a1和公差d,表示为{a1,a1+d,a1+2d,...}。

1. 公式等差数列的第n项an可以用公式an=a1+(n-1)d来表示,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2. 性质(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用公式Sn=n/2(a1+an)来表示。

(2)等差数列中,任意三项a、b、c满足b=a+(n-1)d、c=b+(m-1)d,可得到c=a+(m+n-2)d,即等差数列中的任意三项满足共线性。

(3)等差数列的奇数项和与偶数项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即Sn=a1+(a1+n*d)/2 ,其中n为正整数。

二、等差数列的应用了解等差数列的性质之后,我们来谈谈等差数列在高考中的应用。

1. 题型分类等差数列常见的题型包括:求和题、通项求值题、前n项和和项数求值题等。

对于每一类题型,都需要灵活应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和公式,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2. 解题技巧(1)对于求和题,一般需要找到首项和末项,以及项数n,然后利用求和公式计算出前n项和Sn。

而当已知Sn和n时,可以通过反推找到未知项数或未知项的值。

(2)对于通项求值题,一般需要找到首项和公差,并根据已知条件推算出通项公式an。

然后通过输入已知条件的数值,求解出未知项的值。

(3)对于前n项和和项数求值题,一般需要已知前n项和Sn和公差d,然后利用前n项和的公式,即Sn=n/2(a1+an),解方程求解出未知项数或首项。

三、解题技巧与常见考点在高考中,等差数列经常与数列、数列极限、算术平均数等知识点相结合,形成综合考察。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讲义之等差数列及其性质讲义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讲义之等差数列及其性质讲义

第一节 等差数列的基本运算及其性质【基础梳理】一、等差数列的有关概念1.等差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数学语言表达式: (n ∈N *,d 为常数),或a n -a n -1=d (n ≥2,d 为常数).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1)若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是a 1,公差是d ,则其通项公式为 . 通项公式的推广:a n =a m +(n -m )d (m ,n ∈N *).(2)若a ,A ,b 成等差数列,则A 叫做a ,b 的等差中项,且 .(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其中n ∈N *,a 1为首项,d 为公差,a n 为第n 项). 二、等差数列的相关性质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化为:当时,它是一个一次函数。

说明:等差数列的单调性:为递增数列,为常数列, 为递减数列.2、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 . ,当时,它是一个二次函数,由于其常数项为零,所以其图像过原点。

说明: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0,d <0,则S n 存在最大值;若a 1<0,d >0,则S n 存在最小值.3、等差数列中,如果,则,特殊地,时,则,是的等差中项。

4、等差数列被均匀分段求和后,得到的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即成等差数列。

5、若{a n }与{b n }为等差数列,且前n 项和分别为S n 与S ′,则a m b m =【考点突破】1()n a dn a d =+-0d ≠d 0>0d =0d <n 1()2n n n a a s +=1(1)2n n na d -=+2211(1)()222n n n d d S na d n a n An Bn -=+=+-=+0d ≠{}n a m n p q +=+m n p q a a a a +=+2m p q =+2m p q a a a =+m a p q a a 、232,,n n n n n S S S S S --n 21'21n n S S --考点一 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运算例1、 (1)记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4+a 5=24,S 6=48,则{a n }的公差为(2)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6a 3+2a 4-3a 2=5,则S 7=【变式探究】(1)已知等差数列{a n }前9项的和为27,a 10=8,则a 100=(2)设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a 12=-8,S 9=-9,则S 16=________. 考点二 等差数列的性质例2、(1)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2576543=++++a a a a a ,则82a a += .(2)若两个等差数列{a n }和{b n }的前n 项和分别是S n ,T n ,已知S n T n =7n n +3,则a 5b 5=________. 【变式探究】(1)等差数列{a n }的前m 项和为30,前2m 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 项和为( )A .130B .170C .210D .260(2)记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已知,. (1)求的通项公式;(2)求{}n a 前n 项和n S 的最小值.【课堂小结】【课后巩固训练】1、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是d ,其前n 项和是n S ,若11a d ==,则8n nS a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2、已知是等差数列,是等差数列,且,,,.(1)求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n 项和.}{n a }{n b 32=b 93=b 11b a =414b a =}{n a n n n b a c +=}{n c。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数列 第61课 等差数列教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数列 第61课 等差数列教案

等差数列一、教学目标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体会基本量的方法与方程的思想;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等差关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4.理解等差数列与函数的关系.二、基础知识回顾与梳理1、设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若5097741=++++a a a a Λ,那么+++963a a a …+99a 等于 .【教学建议】本题主要是帮助学生复习不会整体代入,有整体代入的思想.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先口答.结合本题,强调整体的思想.解析:因为9885299963,a a a a a a a a ++++++++ΛΛ,97741a a a a ++++Λ成等差,公差为6633-=d ∴设x a a a a =++++99963Λ,则d x a a a a 3398852-=++++Λ,,x ∴d x 33-,50成等差数列,即501322+=+x x 得.82-=x .2、中位数为1010的一组数构成等差数列,其末项为2015,则该数列的首项为____【教学建议】本题旨在让学生理解等差中项的应用.3、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0<0,a 11>0且|a 11|>|a 10|,S n 是其前n 项和.下列命题:① 公差d >0;② {a n }为递减数列;③ S 1,S 2,…,S 19都小于零,S 20,S 21,…都大于零;④ n=19时,S n 最小;⑤ n =10时,S n 最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教学建议】本题旨在让学生理解项与和的正负以及最值之间的联系,可用多种方法来判断。

4、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31-=a ,85511a a =,则前n 项和n S 的最小值为 .【教学建议】本题选自课本第44页习题.“首正”的递减等差数列中,前n 项和的最大值是所有非负项之和;“首负”的递增等差数列中,前n 项和的最小值是所有非正项之和.法一:由不等式组⎪⎪⎭⎫ ⎝⎛⎩⎨⎧≥≤⎩⎨⎧≤≥++000011n n n n a a a a 或确定出前多少项为非负(或非正);(即找正负项的分界点) 法二:因等差数列前n 项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故可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值,但要注意数列的特殊性*n N ∈.上述两种方法是运用了哪种数学思想?(函数思想),由此你能求一般数列中的最大或最小项吗?5、某种卷筒卫生纸绕在盘上,空盘时盘芯直径40mm ,满盘时直径120mm ,已知卫生纸的厚度为0.1mm ,问:满盘时卫生纸的总长度大约是 米(精确到1mm )?【教学建议】本题选自课本第42页例题.本题需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等差数列问题,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每个数据与五个量1a 、n a ,n ,a , n S 的关系.本题中空盘时的半径并不是首项,满盘时的半径并不是末项.三、诊断练习1、教学处理:课前由学生自主完成4道小题,并要求将解题过程扼要地写在学习笔记栏.课前抽查批阅部分同学的解答,了解学生的思路及主要错误.课堂上重点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关键处要求学生说明解题思路和方法,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得点评更具有针对性.2、诊断练习点评题1:在数列}{n a 中,若,11=a 21+=+n n a a (n N *∈),则n a = , n S = . 【分析与点评】已知数列的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时要先判断该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若是等差或等比数列,则按等差或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若不是等差或等比数列,一般先将递推关系变形,构造一个等差或等比数列,从而求出通项公式.容易记错公式,2)1(S 1d n n na n ++=或d n n a n 2)1(S 1++=等. 题2: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3810a a +=,则573a a += . 答案:20.【分析与点评】本题已知3810a a +=,显然我们只能获得基本量1,a d 的关系,而不能直接解出1,a d . 因此573a a +必然包涵1,a d 的整体能够使用我们从已知中得到的关系.题3: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前n 项和,若9535=a a ,则=59S S . 【分析与点评】利用数列的相关性质,能简化解题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解答,引导学生发现9199()2S a a =+与5a 之间的关系,用简捷的途径进行计算.通过本题小结两点:①解数列题一定要注意已知式和所求式之间的内在联系;②等差数列中,21k S -与()k a k N *∈之间的关系.题4: 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公差0>d ,且1673-=a a ,064=+a a ,则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分析与点评】方法1可以直接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代入,得到关于d a ,1的二元二次方程组,解出d a ,1,从而求出通项公式,方法2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07364=+=+a a a a 再由1673-=a a ,0>d 解得4,473=-=a a ,从而可以求出公差为2,得通项公式为102-=n a n本题主要考查对等差数列的基本量的运用以及等差数列的下标和性质的运用。

【精编】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61课等差数列

【精编】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61课等差数列

第61课 等 差 数 列1. 等差数列的概念(B 级要求).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C 级要求).3. 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关系(A 级要求).1. 阅读:必修5第35~48页.2. 解悟:①理解等差数列、等差中项的定义及符号语言;②写出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③体会课本中推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的方法.3. 践习:在教材空白处,完成第47、48页习题第4、5、6、7题.基础诊断1. 记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4+a 5=24,S 6=48,则数列{a n }的公差为 4 . 解析:设数列{a n }的公差为d ,由题意得a 4+a 5=a 1+3d +a 1+4d =24,S 6=6a 1+6×52d =48,联立⎩⎪⎨⎪⎧2a 1+7d =24 ①,6a 1+15d =48 ②,由①×3-②得(21-15)·d =24,所以d =4.2. 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9项和为27,a 10=8,则a 100= 98 . 解析:由等差数列性质知S 9=9(a 1+a 9)2=9×2a 52=9a 5=27,所以a 5=3.又a 10=8,所以公差d =a 10-a 510-5=1,所以a 100=a 10+90d =98.3. 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S 8=24,S 16=32,那么S 24= 24 .解析:因为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所以S 8,S 16-S 8,S 24-S 16成等差数列.因为S 8=24,S 16-S 8=8,所以S 24-S 16=-8,所以S 24=-8+32=24.4. 已知五个数成等差数列,它们的和为5,平方和为859,则这五个数的积为 -3581. 解析:设第三个数为a ,公差为d ,则这五个数分别为a -2d ,a -d ,a ,a +d ,a +2d.由题意得⎩⎪⎨⎪⎧(a -2d )+(a -d )+a +(a +d )+(a +2d )=5,(a -2d )2+(a -d )2+a 2+(a +d )2+(a +2d )2=859,解得⎩⎪⎨⎪⎧a =1,d =±23,所以这五个数分别为-13,13,1,53,73或73,53,1,13,-13,故它们的积为-3581.范例导航考向❶ 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计算例1 设{a n }为等差数列,S n 为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已知a 2+a 5=1,S 15=75,T n 为数列⎩⎨⎧⎭⎬⎫S n n的前n 项和.(1) 求S n ;(2) 求T n 及T n 的最小值.解析:(1) 设数列{a n }的公差为d ,依题意得⎩⎪⎨⎪⎧(a 1+d )+(a 1+4d )=1,15a 1+15×142d =75,解得⎩⎪⎨⎪⎧a 1=-2,d =1,所以S n =na 1+n (n -1)2d =-2n +n (n -1)2=n 2-5n 2.(2) 由(1)知S n =n 2-5n 2,所以S n n =n -52.设b n =S n n =n -52,则b n +1-b n =(n +1)-52-n -52=12, 所以数列{b n }是公差为12,首项为b 1=S 11=a 1=-2的等差数列.又T n 为数列⎩⎨⎧⎭⎬⎫S n n 的前n 项和,所以T n =-2n +n (n -1)2×12=n 2-9n4.因为函数y =x 2-9x 4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 =92,所以当n =4或n =5时,(T n )min =42-9×44=-5.设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3=4,S 9-S 6=27,则S 10= 65 .解析:设数列{a n }的公差为d.因为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a 3=4,S 9-S 6=27,所以⎩⎪⎨⎪⎧a 1+2d =4,9a 1+9×82d -6a 1-6×52d =27,解得⎩⎪⎨⎪⎧a 1=2,d =1,所以S 10=10×2+10×92×1=65. 【注】 等差数列计算问题的通性通法:(1) 等差数列计算问题的一般求法是设出首项a 1和公差d ,然后由通项公式或前n 项和公式转化为方程(组)求解.(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公式,共涉及五个量a 1,a n ,d ,n ,S n ,知道其中三个就能求另外两个,体现了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的思路. 考向❷ 等差数列的判定与证明例2 已知在数列{a n }中,a 1=35,a n =2-1a n -1(n ≥2,n ∈N *),数列{b n }满足b n =1a n -1(n ∈N *).求证: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解析:因为a n =2-1a n -1(n ≥2,n ∈N *),b n =1a n -1(n ∈N *),所以b n +1-b n =1a n +1-1-1a n -1=1⎝⎛⎭⎫2-1a n -1-1a n -1=a n a n -1-1a n -1=1. 又b 1=1a 1-1=-52,所以数列{b n }是以-52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2=2,a n +2=2a n +1-a n +2. (1) 设b n =a n +1-a n ,证明: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 (2) 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解析:(1) 由a n +2=2a n +1-a n +2,得a n +2-a n +1=a n +1-a n +2,即b n +1=b n +2. 又b 1=a 2-a 1=1,所以数列{b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2) 由(1)得b n =1+2(n -1)=2n -1, 即a n +1-a n =2n -1,所以∑n k =1(a k +1-a k )=∑n k =1(2k -1), 所以a n +1-a 1=n 2,即a n +1=n 2+a 1. 又a 1=1,所以a n =n 2-2n +2.【注】 等差数列的四个判定方法:(1) 定义法:证明对任意正整数n 都有a n +1-a n 等于同一个常数.(2) 等差中项法:证明对任意正整数n 都有2a n +1=a n +a n +2后,可递推得出a n +2-a n +1=a n +1-a n =a n -a n -1=a n -1-a n -2=…=a 2-a 1,根据定义得出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3) 通项公式法:得出a n =pn +q 后,得a n +1-a n =p 对任意正整数n 恒成立,根据定义判定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4) 前n 项和公式法:得出S n =An 2+Bn 后,根据S n ,a n 的关系,得出a n ,再使用定义法证明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 考向❸ 等差数列性质的应例3 (1) 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3+a 4+a 5+a 6+a 7=25,则a 2+a 8= 10 ; 解析:(1) 因为{a n }是等差数列,所以a 3+a 7=a 4+a 6=a 2+a 8=2a 5,所以a 3+a 4+a 5+a 6+a 7=5a 5=25,所以a 5=5,故a 2+a 8=2a 5=10.(2) 已知{a n },{b n }都是等差数列,若a 1+b 10=9,a 3+b 8=15,则a 5+b 6= 21 W. 解析:因为{a n },{b n }都是等差数列,所以2a 3=a 1+a 5,2b 8=b 10+b 6,所以2(a 3+b 8)=(a 1+b 10)+(a 5+b 6),即2×15=9+(a 5+b 6),解得a 5+b 6=21.(1) 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3=-12,S 9=45,则S 12= 3 ;解析:因为{a n }是等差数列,所以S 3,S 6-S 3,S 9-S 6,S 12-S 9成等差数列,所以2(S 6-S 3)=S 3+(S 9-S 6),即2(S 6+12)=-12+(45-S 6),解得S 6=3.又2(S 9-S 6)=(S 6-S 3)+(S 12-S 9),即2×(45-3)=(3+12)+(S 12-45),解得S 12=114.(2) 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2 018,其前n 项和为S n ,若S 1212-S 1010=2,则S 2 018的值为 -2 018 .解析:由题意知数列⎩⎨⎧⎭⎬⎫S n n 为等差数列,其公差为1,所以S 2 0182 018=S 11+(2 018-1)×1=-2018+2 017=-1,所以S 2 018=-2 018.【注】 等差数列的性质:(1) 项的性质:在等差数列{a n }中,由a m -a n =(m -n)d 得a m -a nm -n =d(m ≠n),其几何意义是点(n ,a n )与点(m ,a m )所在直线的斜率等于等差数列的公差.(2) 和的性质:在等差数列{a n }中,S n 为其前n 项和,则①S 2n =n(a 1+a 2n )=…=n(a n +a n +1);②S 2n -1=(2n -1)a n .自测反馈1. 已知{a n }是等差数列,S n 是其前n 项和.若a 1+a 22=-3,S 5=10,则a 9的值是 20 .解析: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则由题设可得⎩⎪⎨⎪⎧a 1+(a 1+d )2=-3,5a 1+5×42d =10,解得⎩⎪⎨⎪⎧d =3,a 1=-4,则a 9=a 1+8d =-4+8×3=20.2. 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S 30=20,S 90=80,则S 60=1403. 解析:设S 60=x ,则S 30,S 60-S 30,S 90-S 60成等差数列,所以20+(80-x)=2(x -20),解得x =1403.3.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n 2-6n ,那么数列{|a n |}的前6项和T 6= 18 .解析:由S n =n 2-6n ,得{a n }是等差数列,且a n =2n -7.当n ≤3时,a n <0;当n ≥4时,a n >0,所以T 6=-a 1-a 2-a 3+a 4+a 5+a 6=S 6-2S 3=18.4. 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1=20,前n 项和为S n ,且S 10=S 15,则当n 为 12或13 时,S n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130 .解析:因为a 1=20,S 10=S 15,所以10×20+10×92d =15×20+15×142d ,所以d =-53.方法一:由a n =20+(n -1)×⎝⎛⎭⎫-53=-53n +653,得a 13=0,所以当n ≤12时,a n >0;当n ≥14时,a n <0.所以当n =12或n =13时,S n 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S 12=S 13=12×20+12×112×⎝⎛⎭⎫-53=130.方法二:S n =20n +n (n -1)2×⎝⎛⎭⎫-53=-56n 2+1256n =-56⎝⎛⎭⎫n -2522+3 12524.因为n ∈N *,所以当n =12或n =13时,S n 有最大值,且最大值为S 12=S 13=130.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中的五个基本量:a1,d,n,a n,S n,知三求二.2. 等差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求解数列的问题时要注意方程思想及等差数列性质的应用.3. 你还有那些体悟,写下来:。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与练习等差数列.docx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与练习等差数列.docx

1.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减去它的前一项所得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__d__表示.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等差数列{ a n} 的首项为a1,公差为 d,那么它的通项公式是a n=a1+(n- 1)d.3.等差中项a+ b如果 A=2,那么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4.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1)通项公式的推广: a n= a m+ (n- m)d(n, m∈N* ).(2)若 { a n} 为等差数列,且 k+ l = m+ n(k, l , m,n∈N* ),则 a k+a l= a m+ a n.(3)若 { 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则 { a2n} 也是等差数列,公差为 2d.(4)若 { a n} , { b n} 是等差数列,则{ pa n+qb n} 也是等差数列.(5)若 { 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 d,则 a k, a k+m,a k+2m,, ( k,m∈N* )是公差为 md 的等差数列.5.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n a1+ a n或 S n= na1+n n- 1d.设等差数列 { a n} 的公差为 d,其前 n 项和 S n=226.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与函数的关系d 2dS n= n +a1n.22数列 { a n} 是等差数列 ? S n=An2+ Bn(A、 B 为常数 ).7.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最值在等差数列 { a n} 中, a1>0, d<0,则 S n存在最大值;若a1<0,d>0,则 S n存在最小值.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 (请在括号中打“√”或“×”)(1)若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是常数,则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2)数列 { a n}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n∈N*,都有 2a n+1= a n+ a n+2.()(3)等差数列 { a n} 的单调性是由公差 d 决定的. ()(4)数列 { a n}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其通项公式为n 的一次函数. ()(5)数列 { a n} 满足 a n+1-a n= n,则数列 { a n} 是等差数列. ()(6)已知数列 { a n} 的通项公式是 a n=pn+ q(其中 p, q 为常数 ),则数列 { a n} 一定是等差数列. ()1.设等差数列{ a n } 的前 n 项和为 S n.若 a1=- 11, a4+ a6=- 6,则当 S n取最小值时,n= ________.2.一个首项为23,公差为整数的等差数列,如果前 6 项均为正数,从第7 项起为负数,则它的公差为________.3.在等差数列{ a n } 中,已知 a4+ a8= 16,则该数列前11 项和 S11=________.4.设数列 { a n} 是等差数列,若a3+ a4+ a5=12,则 a1+a2+, +a7= ________.5. (2014 ·京北 )若等差数列 { a n} 满足 a7+ a8+ a9>0, a7+ a10<0,则当 n= ________时, { a n} 的前 n 项和最大.题型一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运算例 1 (1)在数列 { a n} 中,若 a1=- 2,且对任意的n∈N*有 2a n+1= 1+ 2a n,则数列 { a n} 前 10 项的和为________.(2) 已知在等差数列{ a n} 中, a2= 7,a4=15,则前 10 项和 S10= ________.思维升华(1) 等差数列运算问题的一般求法是设出首项a1和公差 d,然后由通项公式或前n 项和公式转化为方程 (组 )求解.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公式,共涉及五个量a1,a n,d,n,S n,知其中三个就能求另外两个,体现了方程的思想.(1) 设 S n是等差数列 { a n} 的前 n 项和,若 a1+ a3+a5= 3,则 S5= ______.(2) 已知等差数列 { a n} 的前 n 项和为 S n,且满足S3-S2= 1,则数列 { a n} 的公差是 ________.32题型二等差数列的判定与证明例 2已知数列 { a n} 中, a1=3, a n= 2-1( n≥ 2, n∈N* ),数列 { b n} 满足 b n=1(n∈N* ).5n-1n- 1a a(1)求证:数列 { b n} 是等差数列;(2)求数列 { a n} 中的最大项和最小项,并说明理由.引申探究例2 中,若条件变为 a1=3, na n+1= (n+ 1)a n+ n(n+ 1),探求数列 { a n} 的通项公式.5思维升华等差数列的四个判定方法(1)定义法:证明对任意正整数n 都有 a n+1- a n等于同一个常数.(2)等差中项法:证明对任意正整数n 都有 2a n+1= a n+ a n+2后,可递推得出 a n+2-a n+1= a n+1-a n= a n-a n-1= a n-1- a n-2= ,= a2- a1,根据定义得出数列{ a n} 为等差数列.(3)通项公式法:得出a n= pn+ q 后,得 a n+1- a n= p 对任意正整数 n 恒成立,根据定义判定数列{ a n } 为等差数列.(4)前 n 项和公式法:得出S n= An2+ Bn 后,根据 S n, a n的关系,得出 a n,再使用定义法证明数列{ a n}为等差数列.(1) 若 { a n} 是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则 { a2n-1+2a2n} 是 ________.①公差为 3 的等差数列②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③公差为 6 的等差数列④公差为9的等差数列(2)在数列 { a n} 中,若 a1=1, a2=1, 2 = 1 + 1( n∈N* ),则该数列的通项为 ______________.2a n+1a n a n+2题型三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命题点 1等差数列的性质例3 (1)(2015 广·东 )在等差数列 { a n} 中,若 a3+ a4+ a5+ a6+ a7= 25,则 a2+ a8= ________. (2) 已知等差数列 { a n} 的前 n 项和为 S n,且 S10= 10, S20=30,则 S30= ________.命题点 2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最值例4 在等差数列 { a n} 中,已知 a1= 20,前 n 项和为 S n,且 S10=S15,求当 n 取何值时, S n取得最大值,并求出它的最大值.引申探究例 4 中,若条件“ a1=20”改为 a1=- 20,其他条件不变,求当 n 取何值时, S n取得最小值,并求出最小值.思维升华(1) 等差数列的性质:① 项的性质:在等差数列{an} 中,a m a na m a nd (m≠n),其几何意义是点(n,a n),(m n)dnm(m,a m)所在直线的斜率等于等差数列的公差.② 和的性质:在等差数列{ a n} 中, S n为其前 n 项和,则a. S2n= n(a1+ a2n)= , = n(a n+ a n+1);b. S2n-1= (2n- 1)a n.(2)求等差数列前 n 项和 S n最值的两种方法:①函数法:利用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函数表达式 S n= an2+ bn,通过配方或借助图象求二次函数最值的方法求解.② 邻项变号法:a.当 a1> 0, d< 0 时,满足a m≥ 0,的项数 m 使得 S n取得最大值 S m;a m+1≤ 0b.当 a1< 0, d> 0 时,满足a m≤ 0,的项数 m 使得 S n取得最小值 S m.(1)等差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为 S n,已知 a5+ a7= 4, a6+ a8=- 2,则当 S n取最大值时, n 的值是 ________.(2)设数列 { a n} 是公差 d< 0 的等差数列, S n为前 n 项和,若 S6=5a1+ 10d,则 S n取最大值时, n 的值为________.(3)已知等差数列 { a n} 的首项 a1= 20,公差 d=- 2,则前 n 项和 S n的最大值为 ________.6.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及其最值典例(1) 在等差数列 { a n } 中, 2(a1+ a3+ a5)+ 3(a7+ a9)= 54,则此数列前 10 项的和 S10= ________.(2)在等差数列 { a n} 中, S10= 100, S100=10,则 S110= ________.(3)等差数列 { a n} 中,已知 a5>0, a4+ a7<0,则 { a n} 的前 n 项和 S n的最大值为 ________.思维点拨 (1) 求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可以通过求解基本量 a1, d,代入前 n 项和公式计算,也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 a1+ a n= a2+ a n-1= , ;(2)求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最值,可以将 S n化为关于 n 的二次函数,求二次函数的最值,也可以观察等差数列的符号变化趋势,找最后的非负项或非正项.温馨提醒(1) 利用函数思想求等差数列前n 项和 S n的最值时,要注意到n∈N*;(2)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求S n,突出了整体思想,减少了运算量.[方法与技巧 ]1.在解有关等差数列的基本量问题时,可通过列关于a1,d 的方程组进行求解.2.证明等差数列要用定义;另外还可以用等差中项法,通项公式法,前n 项和公式法判定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3.等差数列性质灵活使用,可以大大减少运算量.4.在遇到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问题时,可设三个数为(1)a, a+ d, a+ 2d;(2) a-d, a, a+ d; (3)a- d,a+ d, a+3d 等,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失误与防范 ]1.当公差 d≠ 0 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n 的一次函数,当公差d= 0 时, a n为常数.2.公差不为0 的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是n 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若某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是常数项不为0 的二次函数,则该数列不是等差数列,它从第二项起成等差数列.A 组专项基础训练( 时间: 40 分钟 )1. (2015 ·标全国课Ⅰ改编 )已知 { a n} 是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S n为 { a n} 的前 n 项和,若S8=4S4,则 a10=____________.2. (2015 ·京改编北 )设 { a n} 是等差数列,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①若 a1+ a2> 0,则 a2+ a3> 0;②若 a1+ a3< 0,则 a1+ a2< 0;③若 0< a1<a2,则 a2>a1a3;④若 a1< 0,则 (a2-a1)( a2- a3)> 0.3.设等差数列{ a n } 的前 n 项和为 S n,若 S m-1=- 2, S m=0, S m+1= 3,则 m= ________.4.数列 { a n} 的首项为3,{ b n} 为等差数列,且 b n= a n+1- a n(n∈N* ),若 b3=- 2,b10= 12,则 a8= ________.5.已知数列 { a n} 满足 a n+1= a n-5,且 a1=5,设 { a n} 的前 n 项和为 S n,则使得 S n取得最大值的序号n7的值为 ________.6.已知数列 { a n} 中, a1= 1 且1=11*),则 a10= ________. n+1a n+ ( n∈N3a7.已知递增的等差数列{ a n} 满足 a1= 1, a3= a22- 4,则 a n= ________.9.在等差数列{ a n } 中, a1= 1, a3=- 3.(1)求数列 { a n} 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 { a n} 的前 k 项和 S k=- 35,求 k 的值.10. (2015 ·南模拟济 )等差数列 { a n} 中,设 S n为其前 n 项和,且a1> 0, S3= S11,则当 n 为多少时, S n 最大?B 组专项能力提升( 时间: 20 分钟 )11.已知正项等差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为 S n,若 S12= 24,则 a6·a7的最大值为 ________.12.设等差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为 S n,若 a1=- 3, a k+1=3, S k=- 12,则正整数k= ________. 213.设等差数列 { a n} ,{ b n} 的前 n 项和分别为 S n,T n,若对任意自然数n 2n- 3a9+a3n 都有S=,则T n4n- 3b5+b7b8+ b4的值为 ________.14.已知数列 { a n} 是首项为 a,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 b n=1+a n,若对任意的 n∈N*,都有 b n≥ b8成立,a n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__.15.已知公差大于零的等差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为 S n,且满足 a3·a4= 117, a2+ a5= 22.(1)求通项 a n;(2)求 S n的最小值;(3)若数列 { b n} 是等差数列,且b n=S n,求非零常数 c.n+ c。

高考数学等差数列必考知识点

高考数学等差数列必考知识点

高考数学等差数列必考知识点高考数学等差数列必考知识点高考数学等差数列是高考数学的必考知识点,你对等差数列了解多少,下面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高考数学等差数列知识点,感兴趣的朋友们来看一下吧!高考数学等差数列知识点高中数学知识点一:等差数列公式等差数列公式an=a1+(n-1)da1为首项,an为第n项的通项公式,d为公差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d/2Sn=(a1+an)n/2若m+n=p+q则:存在am+an=ap+aq若m+n=2p则:am+an=2ap以上n.m.p.q均为正整数解析:第n项的值an=首项+(项数-1)×公差前n项的和Sn=首项×n+项数(项数-1)公差/2公差d=(an-a1)÷(n-1)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数列为奇数项时,前n项的和=中间项×项数数列为偶数项,求首尾项相加,用它的和除以2等差中项公式2an+1=an+an+2其中{an}是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公差×项数+首项-公差高中数学知识点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末项为an那么该等差数列和表达式为:S=(a1+an)n÷2即(首项+末项)×项数÷2前n项和公式注意:n是正整数(相当于n个等差中项之和)等差数列前N项求和,实际就是梯形公式的妙用:上底为:a1首项,下底为a1+(n-1)d,高为n。

即[a1+a1+(n-1)d]* n/2={a1n+n(n-1)d}/2。

高中数学知识点三:推理过程设首项为 , 末项为 , 项数为 , 公差为 , 前项和为 , 则有:当d≠0时,Sn是n的'二次函数,(n,Sn)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上一群孤立的点。

利用其几何意义可求前n项和Sn的最值。

注意:公式一二三事实上是等价的,在公式一中不必要求公差等于一。

求和推导证明:由题意得:Sn=a1+a2+a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差数列一、教学目标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体会基本量的方法与方程的思想;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等差关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4.理解等差数列与函数的关系.二、基础知识回顾与梳理1、设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若5097741=++++a a a a ,那么+++963a a a …+99a 等于 .【教学建议】本题主要是帮助学生复习不会整体代入,有整体代入的思想.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先口答.结合本题,强调整体的思想.解析:因为9885299963,a a a a a a a a ++++++++ ,97741a a a a ++++ 成等差,公差为6633-=d ∴设x a a a a =++++99963 ,则d x a a a a 3398852-=++++ ,,x ∴d x 33-,50成等差数列,即501322+=+x x 得.82-=x .2、中位数为1010的一组数构成等差数列,其末项为2015,则该数列的首项为____【教学建议】本题旨在让学生理解等差中项的应用.3、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0<0,a 11>0且|a 11|>|a 10|,S n 是其前n 项和.下列命题:① 公差d >0;② {a n }为递减数列;③ S 1,S 2,…,S 19都小于零,S 20,S 21,…都大于零;④ n=19时,S n 最小;⑤ n =10时,S n 最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教学建议】本题旨在让学生理解项与和的正负以及最值之间的联系,可用多种方法来判断。

4、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31-=a ,85511a a =,则前n 项和n S 的最小值为 .【教学建议】本题选自课本第44页习题.“首正”的递减等差数列中,前n 项和的最大值是所有非负项之和;“首负”的递增等差数列中,前n 项和的最小值是所有非正项之和.法一:由不等式组⎪⎪⎭⎫ ⎝⎛⎩⎨⎧≥≤⎩⎨⎧≤≥++000011n n n n a a a a 或确定出前多少项为非负(或非正);(即找正负项的分界点) 法二:因等差数列前n 项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故可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值,但要注意数列的特殊性*n N ∈.上述两种方法是运用了哪种数学思想?(函数思想),由此你能求一般数列中的最大或最小项吗?5、某种卷筒卫生纸绕在盘上,空盘时盘芯直径40mm ,满盘时直径120mm ,已知卫生纸的厚度为0.1mm ,问:满盘时卫生纸的总长度大约是 米(精确到1mm )?【教学建议】本题选自课本第42页例题.本题需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等差数列问题,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每个数据与五个量1a 、n a ,n ,a , n S 的关系.本题中空盘时的半径并不是首项,满盘时的半径并不是末项.三、诊断练习1、教学处理:课前由学生自主完成4道小题,并要求将解题过程扼要地写在学习笔记栏.课前抽查批阅部分同学的解答,了解学生的思路及主要错误.课堂上重点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关键处要求学生说明解题思路和方法,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得点评更具有针对性.2、诊断练习点评题1:在数列}{n a 中,若,11=a 21+=+n n a a (n N *∈),则n a = , n S = . 【分析与点评】已知数列的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时要先判断该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若是等差或等比数列,则按等差或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若不是等差或等比数列,一般先将递推关系变形,构造一个等差或等比数列,从而求出通项公式. 容易记错公式,2)1(S 1d n n na n ++=或d n n a n 2)1(S 1++=等. 题2: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3810a a +=,则573a a += . 答案:20.【分析与点评】本题已知3810a a +=,显然我们只能获得基本量1,a d 的关系,而不能直接解出1,a d . 因此573a a +必然包涵1,a d 的整体能够使用我们从已知中得到的关系.题3: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前n 项和,若9535=a a ,则=59S S . 【分析与点评】利用数列的相关性质,能简化解题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解答,引导学生发现9199()2S a a =+与5a 之间的关系,用简捷的途径进行计算.通过本题小结两点:①解数列题一定要注意已知式和所求式之间的内在联系;②等差数列中,21k S -与()k a k N *∈之间的关系.题4: 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公差0>d ,且1673-=a a ,064=+a a ,则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分析与点评】方法1可以直接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代入,得到关于d a ,1的二元二次方程组,解出d a ,1,从而求出通项公式,方法2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07364=+=+a a a a 再由1673-=a a ,0>d 解得4,473=-=a a ,从而可以求出公差为2,得通项公式为102-=n a n本题主要考查对等差数列的基本量的运用以及等差数列的下标和性质的运用。

3、要点归纳(1)强化 “巧用性质、减少运算量”在等差、等比数列的计算中运用,用“基本量法”方法求解是处理数列问题的基本方法,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同时强调,并不是每道题都有捷径,要充分合理地运用条件,时刻注意求解的目标,选择方法时要慎重;(2)等差数列的性质是数列基本规律的深刻体现,是解决等差数列问题的既快捷又方便的工具,应有意识去应用;(3)在应用性质时要注意性质的前提条件,有时需要进行适当变形;(4)等差数列的所有问题都要向通项公式、性质、前n 项和转化;(5)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是必须具备的能力.四、范例导析例1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项和为S n ,且10a =30,20a =50.(1)求通项n a ;(2)若n S =242,求n ;(3)求前n 项和n T 。

【教学处理】在提问学生问题讨论交流后,可教师板书示范,也可让学生练习、板演后点评.【引导分析与精讲建议】1、强调应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1a 和d ,运用了方程的思想,一般地,可由,a a m =,b a n =得 n S n ⎧⎫⎨⎬⎩⎭,)1()1(11⎩⎨⎧=-+=-+b d n a a d m a 求出1a 和d ,从而确定通项. 化归为首项、公差(公比)和项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列方程(组)解决问题.这是研究等差(等比)数列的最基本方法.也可从等差数列中任意两项之间关系入手(d m n a a m n )(-+=).2、通项公式法:b kn a n += (k ,b 是常数)( n ∈N *)⇔{}n a 是等差数列; 例2:.{}()(){}112a ,1,0,1,1;2a n n n n n n n n n n s a a a a s a a λλλλ++=≠=--=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其中为常数。

证明:是否存在,使得为等差数列?并说明理由。

【教学处理】本题可让学生自主尝试、相互交流,教师观察巡视并点评.证明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的两种基本方法是:(1)利用定义,证明d a a n n =-+1(常数))(∙∈N n ;(2)利用等差中项,即证明112+-+=n n n a a a (n ≥2).例3:已知在等差数列}{n a 中,311=a ,n S 是它的前n 项的和,2210S S =.①求n S ; ②这个数列前多少项的和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教学处理】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指名学生回答问题(1),学生评议,教师评点并板书过程。

问题(1)结束后,可让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点评问题(2)。

【引导分析与精讲建议】(1)∵102110a a a S ++= ,222122a a a S ++= ,又2210S S =,∴0221211=++a a a ,则031212211=+=+d a a a ,又311=a ,2-=∴d∴21322)1(n n d n n na S n -=-+= (2)方法一:由①中可知256)16(3222+--=-=n n n S n ,∴当16n =时,n S 有最大值,n S 的最大值是256.方法二:由1--=n n n S S a ,可得332+-=n a n .由0332≥+-=n a n a ,得233≤n ;由03121≤+-=+n a n ,得231≥n ; 又n 为正整数,所以当16n =时,n S 有最大值256.反思: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等差数列基本量的求解,数列的函数特性,如何求前n 项和的最值问题. (1)函数法:利用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函数表达式bn an S n +=2,通过配方或借助图象求 二次函数最值的方法求解.(2)邻项变号法:①0,01<>d a 时,满足⎩⎨⎧≤≥+001n n a a 的项数m 使得n S 取得最大值为m S ;②当0,01><d a 时,满足⎩⎨⎧≥≤+001n n a a 的项数m 使得n S 取得最小值为m S .变式题:1、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312a =,12130,0S S ><.(1) 求公差d 的取值范围.(2)求}{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最大时n 的值.2、已知在等差数列}{n a 中,311=a ,n S 是它的前n 项的和,2210S S =.①求n S ; ②这个数列前多少项的和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③求使得0n S >的最大的n 。

拓展题:已知数列}{n a 的首项13a =,通项n a 与前n 项和为n S 之间满足12(2)n n n a S S n -=≥.(1)求证:1{}nS 是等差数列,并求公差; (2)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3)数列}{n a 中是否存在自然数k ,使得不等式1k k a a +>对任意大于等于k 的自然数都成立?若存在求出最小的k 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教学处理】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指名学生回答问题(1),学生评议,教师评点并板书过程。

问题(1)结束后,可让学生板书问题(2),并思考问题(3),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点评问题(3)。

【引导分析与精讲建议】(1)利用n a 与n S 的关系可以实现n a 与n S 的相互转化,由已知中12(2)n n n a S S n -=≥,我们易得112()n n n n S S S S ---=,两边同除以1n n S S -后,即可得到1111(2)2n n n S S --=-≥,即数列1{}n S 是以13为首项,1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即可得到数列1{}n S 的通项公式; (2)由(1)的结论,结合12(2)n n n a S S n -=≥,我们可以得到n ≥2时,}{n a 的通项公式,结合首项1a =3,我们可以得到}{n a 的通项公式;(3)令1k k a a +>解不等式我们可以求出满足条件的取值范围,再根据k ∈N ,即可得到满足条件的k 值.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等差关系的确定,数列的函数特性,数列的递推公式.要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根据定义,判断1n n a a --是否为一个常数.【备用】设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为n S ,且对任意n N *∈都有0,n N a S >=(1)求12,a a 的值;(2)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解:(1)当1n =时,有11a S ==10, 1.n a a >∴=当2n =时,有21212,1,0, 2.n S a a a a a ==+=>∴= (2)由n S =()23333123123n n a a a a a a a a ++++=++++①, 同时有()23333312311231n n n a a a a a a a a a +++++++=++++② 由②-①,得()()2311231123n n n a a a a a a a a a ++=++++-++++ ()112312n n n a a a a a a ++⎡⎤=+++++⎣⎦ 因为0n a >,所以()2112312n n n a a a a a a ++=+++++ ③ 同理有,()212312n n n a a a a a a -=+++++ ④由③-④,得2211n n n n a a a a ++-=+,整理,得1 1.n n a a +-=由于211a a -=,故当2n ≥时,都有1 1.n n a a +-=所以数列{}n a 为首项是1,公差是1的等差数列,所求通项公式为.n a n =【评注】在处理数列中由,n n a S 组成的关系时,基本转化方法有两个,一个是把n S 转化为n a , 建立数列通项的递推关系,一个是把n a 化为n S ,建立n S 的递推关系,解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