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高二数学 (人教A版2019选择性 必修第一册)
3.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本小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第二章《圆锥曲线的方程》的第二节《双曲线》。
以下是本节的课时安排:第三章圆锥曲线的方程课时内容 3.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3.2.2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所在位置教材第118页教材第121页新教材内容分析双曲线是生产生活中的常见曲线,教材在用拉链画双曲线的过程中,体会双曲线的定义,感知双曲线的形状,为选择适当的坐标系,建立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研究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做好铺垫。
通过对双曲线标准方程的讨论,使学生掌握标准方程中的a,b,c,e的几何意义及相互关系,体会坐标法研究曲线性质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感受通过代数运算研究曲线性质所具有的程序化、普适性特点。
核心素养培养通过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培养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通过对双曲线的定义理解,培养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通过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研究,培养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通过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培养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教学主线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与圆的方程,已经具备了坐标法研究解析几何问题的能力。
本章学习圆锥曲线方程及几何性质,进一步提升用代数方法研究解析几何问题的方法。
1.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培养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2.能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和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培养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重点:双曲线的定义及双曲线的标准方程难点:运用双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解决相关问题(一)新知导入双曲线也是具有广泛应用的一种圆锥曲线,如发电厂冷却塔的外形、通过声音时差测定定位等都要用到双曲线的性质。
本节我们将类比椭圆的研究方法研究双曲线的有关问题。
(二)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知识点一双曲线的定义【探究1】取一条拉链,拉开它的一部分,在拉开的两边上各选择一点,分别固定在点F1、F2处,把笔尖放于点M,拉开闭拢拉链,笔尖经过的点可画出一条曲线,思考曲线满足什么条件?【提示】如图,曲线上的点满足条件:|MF1|-|MF2|=常数;如果改变一下位置,使|MF2|-|MF1|=常数,可得到另一条曲线.◆双曲线的定义F F?【思考1】双曲线的定义中,常数为2a,为什么2a12【提示】若2a=|F1F2|,则动点的轨迹是以F1或F2为端点的射线;若2a>|F1F2|,则动点的轨迹不存在.若a=0,则动点的轨迹是线段F1F2的中垂线.【思考2】双曲线的定义中,为什么要加“绝对值”三个字?没有“绝对值”三个字呢?【提示】若去掉定义中的“绝对值”三个字,则动点的轨迹只能是双曲线的一支.【易错辨析】设F1、F2是双曲线的焦点,a=4,c=6,点P在双曲线上,若点P到焦点F1的距离等于9,求点P 到焦点F2的距离.【错解一】双曲线的a=4,由|PF1|-|PF2|=8,即9-|PF2|=8,得|PF2|=1.【错解二】双曲线的a=4,由双曲线的定义得||PF1|-|PF2||=8,所以|9-|PF2||=8,所以|PF2|=1或17.【错因】错解一是对双曲线的定义中的差的绝对值掌握不够,是概念性的错误.错解二没有验证两解是否符合题意,这里用到双曲线的一个隐含条件:双曲线的一个顶点到另一分支上的点的最小距离是2a,到一个焦点的距离是c-a,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是a+c,本题是2或10,|PF2|=1小于2,不合题意.【正解】双曲线的实轴长为8,由双曲线的定义得||PF1|-|PF2||=8,所以|9-|PF2||=8,所以|PF2|=1或17.因为|F1F2|=12,当|PF2|=1时,|PF1|+|PF2|=10<|F1F2|,不符合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应舍去.所以|PF2|=17.知识点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探究2】类比推导椭圆标准方程的方法,怎样推导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提示】(1)建系:以经过两焦点F1和F2的直线为x轴,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2)设点:设M(x,y)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双曲线的焦距为2c(c>0),那么双曲线的焦点F1,F2的坐标分别是(-c,0),(c,0).(3)列式:由|MF1|-|MF2|=±2a,可得(x+c)2+y2-(x-c)2+y2=±2a.(4)化简:移项,平方后可得(c2-a2)x2-a2y2=a2(c2-a2).令c2-a2=b2,得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 a2-y2b2=1(a>0,b>0).◆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思考3】怎样区分焦点在不同位置的两类双曲线的方程?它与椭圆的区分方法有何不同?【提示】椭圆由分母常数的大小判定,双曲线由各项前面的符号判定.【思考4】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椭圆的标准方程在形式上有什么区别?a 、b 、c 之间的关系有何不同? 【提示】a 、b 、c 之间的关系:椭圆是222b a c -=,双曲线是222b a c += (记忆方法:椭圆的焦点在顶点之内,所有a c <;双曲线焦点在顶点之外,所有a c >)【做一做1】双曲线x 210-y 22=1的焦距为( )A .32B .4 2C .3 3D .43答案:D【做一做2】已知双曲线a =5,c =7,则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解析:∵a =5,c =7,∴b =c 2-a 2=24=26, 当焦点在x 轴上时,双曲线方程为x 225-y 224=1; 当焦点在y 轴上时,双曲线方程为y 225-x 224=1. 答案:x 225-y 224=1或y 225-x 224=1(三)典型例题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例1.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经过点P (3,154),Q (-163,5); (2)c =6,经过点(-5,2),焦点在x 轴上.[分析] 可先设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再构造关于a ,b 的方程组,求得a ,b ,从而求得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注意对平方关系c 2=a 2+b 2的运用.[解析] (1)法一:若焦点在x 轴上,设双曲线的方程为x 2a 2-y 2b 2=1(a >0,b >0),由于点P (3,154)和Q (-163,5)在双曲线上,所以⎩⎨⎧9a 2-22516b 2=1,2569a 2-25b 2=1,解得⎩⎨⎧a 2=-16,b 2=-9,(舍去).若焦点在y 轴上,设双曲线的方程为y 2a 2-x 2b 2=1(a >0,b >0),将P 、Q 两点坐标代入可得⎩⎨⎧22516a 2-9b 2=1,25a 2-2569b 2=1,解得⎩⎨⎧a 2=9,b 2=16,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y 29-x 216=1. 综上,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y 29-x 216=1.法二:设双曲线方程为x 2m +y 2n =1(mn <0). ∵P 、Q 两点在双曲线上,∴⎩⎨⎧9m +22516n =1,2569m +25n =1,解得⎩⎨⎧m =-16,n =9.∴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y 29-x 216=1.(2)法一:依题意可设双曲线方程为x 2a 2-y 2b 2=1(a >0,b >0).则有⎩⎪⎨⎪⎧a 2+b 2=6,25a 2-4b2=1,解得⎩⎨⎧a 2=5,b 2=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 25-y 2=1. 法二∵焦点在x 轴上,c =6,∴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 2λ-y 26-λ=1(其中0<λ<6).∴25λ-46-λ=1,∴λ=5或λ=30(舍去).∴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x 25-y 2=1.【类题通法】用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步骤(1)定位:确定双曲线的焦点位置,如果题目没有建立坐标系,一般把焦点放在x 轴上;(2)设方程:根据焦点的位置设相应的双曲线标准方程(当焦点在两个坐标轴上都有可能时,一般设为Ax 2+By 2=1(AB <0));(3)定值:根据题目的条件确定相关的系数的方程,解出系数,代入所设方程. 【巩固练习1】已知双曲线过M (1,1),N (-2,5)两点,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解析]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Ax 2+By 2=1(AB <0).∵双曲线过M (1,1),N (-2,5),∴⎩⎪⎨⎪⎧A +B =1,4A +25B =1,解得⎩⎨⎧A =87,B =-17,∴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 278-y 27=1.2.双曲线标准方程的识别例2. (1)若曲线x 2k +4+y 2k -1=1表示双曲线,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4,1)B .(-∞,-4)∪(1,+∞)C .(-4,1)D .(-∞,-4]∪[1,+∞)(2)3<m <5是方程x 2m -5+y 2m 2-m -6=1表示的图形为双曲线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解析: (1)根据题意,若曲线x 2k +4+y 2k -1=1表示双曲线,则有(k +4)(k -1)<0,解得-4<k <1.(2)3<m <5时,m -5<0,m 2-m -6>0,方程x 2m -5+y 2m 2-m -6=1表示焦点在y 轴的双曲线;若方程x 2m -5+y 2m 2-m -6=1表示的图形为双曲线,则(m -5)(m 2-m -6)<0,所以3<m <5或m <-2,所以3<m <5是方程x 2m -5+y 2m 2-m -6=1表示的图形为双曲线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1)C (2)A【类题通法】将双曲线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的形式,假如双曲线的方程为x 2m +y 2n=1,则当mn <0时,方程表示双曲线.若⎩⎪⎨⎪⎧m >0,n <0,则方程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若⎩⎪⎨⎪⎧m <0,n >0,则方程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巩固练习2】若k >1,则关于x ,y 的方程(1-k )x 2+y 2=k 2-1所表示的曲线是( ) A .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 B .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 C .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 D .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 解析:原方程化为y 2k 2-1-x 2k +1=1,∵k >1,∴k 2-1>0,k +1>0.∴方程所表示的曲线为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 答案:C3.双曲线的定义及应用例3.设双曲线x 24-y 29=1,F 1、F 2是其两个焦点,点P 在双曲线右支上. 若∠F 1PF 2=90°,求△F 1PF 2的面积.[分析] 用双曲线定义及余弦定理求出|PF 1|·|PF 2|. [解析] 由双曲线方程知a =2,b =3,c =13, 设|PF 1|=r 1,|PF 2|=r 2(r 1>r 2),如图所示.由双曲线定义,有r 1-r 2=2a =4,两边平方得r 21+r 22-2r 1r 2=16. ∵∠F 1PF 2=90°,∴r 21+r 22=4c 2=4×(13)2=52.∴2r 1r 2=52-16=36,∴S △F 1PF 2=12r 1r 2=9.【类题通法】双曲线中的焦点三角形:双曲线上的点P 与其两个焦点F 1,F 2连接而成的三角形PF 1F 2称为焦点三角形.令|PF 1|=r 1,|PF 2|=r 2,∠F 1PF 2=θ,因|F 1F 2|=2c ,所以有 (1)定义:|r 1-r 2|=2a .(2)余弦公式:4c 2=r 21+r 22-2r 1r 2cos θ.(3)面积公式:S △PF 1F 2=12r 1r 2sin θ.一般地,在△PF 1F 2中,通过以上三个等式,所求问题就会顺利解决.【巩固练习3】若F 1,F 2是双曲线x 29-y 216=1的两个焦点,P 是双曲线上的点,且|PF 1|·|PF 2|=32,试求△F 1PF 2的面积.[解析] 由双曲线方程x 29-y 216=1,可知a =3,b =4,c =a 2+b 2=5.由双曲线的定义,得|PF 1|-|PF 2|=±2a =±6,将此式两边平方,得|PF 1|2+|PF 2|2-2|PF 1|·|PF 2|=36,∴|PF 1|2+|PF 2|2=36+2|PF 1|·|PF 2|=36+2×32=100. 如图所示,在△F 1PF 2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F 1PF 2=|PF 1|2+|PF 2|2-|F 1F 2|22|PF 1|·|PF 2|=100-1002|PF 1|·|PF 2|=0,∴∠F 1PF 2=90°,∴S △F 1PF 2=12|PF 1|·|PF 2|=12×32=16.所以S △PF 1F 2=12|PF 1||F 1F 2|·sin 120°=12×65×2×32=335,即△PF 1F 2的面积是35 3. 4. 与双曲线有关的轨迹问题例4.已知圆C 1:(x +3)2+y 2=1和圆C 2:(x -3)2+y 2=9,动圆M 同时与圆C 1及圆C 2相外切,求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解析] 如图所示,设动圆M 与圆C 1及圆C 2分别外切于点A 和B ,根据两圆外切的条件,得 |MC 1|=|AC 1|+|MA |,|MC 2|=|BC 2|+|MB |. ∵|MA |=|MB |,∴|MC 2|-|MC 1|=|BC 2|-|AC 1|=3-1=2.这表明动点M 与两定点C 2,C 1的距离的差是常数2,且2<| C 1C 2|.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动点M 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左支,则2a =2,a =1,c =3,∴b 2=c 2-a 2=8.因此所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8=1(x ≤1). 【类题通法】求与双曲线有关的点的轨迹问题的方法(1)列出等量关系,化简得到方程.(2)寻找几何关系,由双曲线的定义,得出对应的方程.提醒:①双曲线的焦点所在的坐标轴是x 轴还是y 轴.②检验所求的轨迹对应的是双曲线的一支还是两支.【巩固练习4】如图所示,在△ABC 中,已知|AB |=42,且三个内角A ,B ,C 满足2sin A +sin C =2sin B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顶点C 的轨迹方程.[解析]以AB 边所在的直线为x 轴,AB 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A (-22,0),B (22,0).由正弦定理,得sin A =|BC |2R ,sin B =|AC |2R ,sin C =|AB |2R(R 为△ABC 的外接圆半径).∵2sin A +sin C =2sin B ,∴2|BC |+|AB |=2|AC |,即|AC |-|BC |=|AB |2=22<|AB |. 由双曲线的定义知,点C 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右支(除去与x 轴的交点).由题意,设所求轨迹方程为x 2a 2-y 2b 2=1(x >a ), ∵a =2,c =22,∴b 2=c 2-a 2=6.即所求轨迹方程为x 22-y 26=1(x >2). (四)操作演练 素养提升1.平面内有两个定点F 1(-5,0)和F 2(5,0),动点P 满足|PF 1|-|PF 2|=6,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是( ) A.x 216-y 29=1(x ≤-4) B.x 29-y 216=1(x ≤-3) C.x 216-y 29=1(x ≥4) D.x 29-y 216=1(x ≥3)解析:由已知动点P 的轨迹是以F 1,F 2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且a =3,c =5,b 2=c 2-a 2=16,∴所求轨迹方程为x 29-y 216=1(x ≥3).答案:D2.方程x 22+m -y 22-m=1表示双曲线,则m 的取值范围为( ) A .-2<m <2B .m >0C .m ≥0D .|m |≥2解析:∵已知方程表示双曲线,∴(2+m )(2-m )>0.∴-2<m <2.答案:A3.若双曲线E :x 29-y 216=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在双曲线E 上,且|PF 1|=3,则|PF 2|等于( )A .11B .9C .5D .3解析:由题意知||PF 2|-3|=6,即|PF 2|-3=±6,解得|PF 2|=9或|PF 2|=-3(舍去).答案:B4.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两个焦点F 1,F 2分别为(5,0)和(-5,0),点P 在双曲线上,且PF 1⊥PF 2,△PF 1F 2的面积为1,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A.x 22-y 23=1B.x 23-y 22=1C.x 24-y 2=1 D .x 2-y 24=1解析:由⎩⎨⎧|PF 1|·|PF 2|=2,|PF 1|2+|PF 2|2=(25)2,⇒(|PF 1|-|PF 2|)2=16,即2a =4,解得a =2,又c =5,所以b =1,故选C.答案:C答案:1.D 2.A 3.B 4.C【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本节所学知识,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2.3.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_教案(人教A版选修2-1)
2、3、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双曲线得概念,掌握双曲线得定义,会用双曲线得定义解决问题;了解双曲线标准方程得推导过程及化简无理方程得常用方法.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定义及标准方程得挖掘与探究,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类比、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得运用,提高学生得观察与探究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得交流探索活动,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联系得观点认识问题.•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与掌握双曲线得定义及其标准方程.难点:双曲线标准方程得推导.由于双曲线得定义与标准方程与椭圆很类似,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学习椭圆得经验,所以本节课用“启发探究”式得教学方式,重点突出以下两点:①以类比思维作为教学得主线;②以自主探究作为学生得学习方式,并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而实现重点、难点得突破.在教法上,宜采用探究性教学法与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得要求与题目中得已知条件,自觉主动地创造性地去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以启发、引导为主,采用设疑得形式,逐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得学习.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已有得学习经验,让学生经历“观察一一猜想一一证明一一应用”得过程,发现新得知识,把学生得潜意识状态得好奇心变为自觉求知得创新意识. 又通过实际操作,使刚产生得数学知识得到完善,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得能力与增强了研究探索得综合素质.•教学流程复习椭圆定义,提出问题:与两定点距离得差为常数得轨迹就是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试验分析,得出满足条件得曲线形状,给出双曲线定义并探究特殊情形、通过例2及其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得标准方程、【问题导思】1 •我们知道,与两个定点距离得与为非零常数(大于两定点间得距离)得点得轨迹就是椭圆,那么与两定点距离得差为非零常数得点得轨迹就是什么?【提示】 双曲线得一支.2.若定义中得常数大于或等于|F 1F 2|时,轨迹就是什么? 【提示】 当常数等于|F 1F 2| 时,轨迹为以F 1, F 2为端点,在直线F 1F 2上反向得两条射线 F 1A , F 2B (包括端点),如图所 示.\~A Ti K F当常数大于|F 1F 2|时,轨迹不存在.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F 1, F 2得距离得差得绝对值等于常数 (小于|F 1F 2|)得点得轨迹叫 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得焦点,两焦点间得距离叫做双曲线得焦距.【问题导思】类比椭圆标准方程得建立过程,您能说说怎样选择坐标系,建立双曲线得标准方程吗?【提示】 以经过两焦点 F i 、F 2得直线为x 轴,线段F 1F 2得垂直平分线为y 轴建坐标 系.焦点在x 轴上焦点在y 轴上 标准 方程 羊二£=l(a > 0, b > 0)v 2 x 2y 二x =l (a > 0, b > 0) 焦占 八 '、八\、 F 1(-C ,0), F 2(C ,0)F 1(0, - C ) , F 2(0 , C )焦距|F 1F 2|= 2C , C 2= a 2 + b 2合作究区X 2 y 2咧已知双曲线石一16= 1得左、右焦点分别就是F l 、F 2,若双曲线上一点/ F 1PF 2= 60 ° 求厶 F 1PF 2 得面积.【思路探究】 (1)在厶PF 1F 2中,由余弦定理能得到|F 1F 2|、|PF 1|、|PF 21三者满足怎样得 关系式?⑵结合双曲线得定义,能否求出 |PF 1| |PF 2|得值进而求出△ F 1PF 2得面积?x 2 v 2【自主解答】 由x -話=1, 得 a = 3, b = 4, c = 5、由定义与余弦定理得|PF 1|- |PF 2|= ±5, |F 1F 2|2= |PF 1|2+ |PF 2|2- 2|PF 1||PF 2|COS 60 , 所以 102 = (|PF 1|- |PF 2|)2+ |PF 1| |PF 2|, 所以 |PF 1| |PF 2|= 64,,-S^F 1PF 2 =》PF 1| |PF 2| sin ZF 1PF 2双曲线定义得应用P 使得=64 X ~^3= 16 3、II 规律方法I求双曲线中焦点三角形面积得方法:法一:⑴根据双曲线得定义求出||PF i |—|PF 2||= 2a ; (2)利用余弦定理表示出|PF I |、|PF 2|、 |F i F 2|之间满足得关系式;(3)通过配方,整体得思想求出|PF i | |PF 2得值;⑷利用公式S^F i F 2 1 1=2X |PF 1| |PF 2|sin/F 1PF 2求得面积•法二:利用公式S^F 1F 2=|F 1F 2|X |y p |求得面积.卜□动]1聽本例中若/ F 1PF 2= 90 °其她条件不变,求△ F 1PF 2得面积. 【解】 由双曲线方程知a = 3, b = 4, c = 5 由双曲线得定义,||PF 1|— |PF 2||= 2a = 6, •••|PF 1|2+ |PF 2|2— 2|PF 1| |PF 2|= 36①在 Rt △Z 1PF 2 中,由勾股定理 |PF 1|2+ |PF 2|2= |F 1F 2|2= (2c)2 = 100②将②代入①得:|PF 1| |P F 2|= 32,.•S^1PF 2= 2|PF 1| |PF 2|= 16、►fill(1) a = 4 (2) 经过点 P 1 (— 2, 3 ,5)与 P 2(; . 7, 4)两点.【思路探究】 (1)所求曲线得焦点位置确定吗? (2)如何求出a 2、b 2得值? 【自主解答】(1)①若所求双曲线得标准方程为 a 2 —岸=1(a >0, b >0),则将a =4代入,得X6—y 2=1、求适合下列条件得双曲线得标准方程.,且经过点 A(1,丝^);又•••点A(1 ,—亍)在双曲线上,•■•16 —衆=1、由此得b2v 0,•••不合题意,舍去.丄 1 a 2=9解得,即 a 2= 9, b 2= 16、1 1 b 2=16y 2 x 2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9—16=1、法二 因为双曲线得焦点位置不确定,所以设曲线方程为代入点A (1 ,冷®),得b 2 = 9, 一 y 2 x 2•双曲线得标准方程为16—-9 = 1、(2)法一当双曲线得焦点在 x 轴上时,设双曲线方程为 x 2 孑—子=1(a > 0, b > 0).••卩1、P 2在双曲线上, 3厂2—2 2 2 5 h — b^=1• 4 2,3 7 42厂—11 1 了=—16解得(不合题意舍去).1 1 产-9当双曲线得焦点在 y 轴上时,y 2 x 2设双曲线得方程为 當一了= 1(a > 0, b > 0). ••P1、P2在双曲线上,mx 2+ ny 2= 1(mn v 0),因为②若所求双曲线方程为2xb 2= 1(a > 0, b > 0),则将a = 4代入得2• 1 b 2=1,a 23P1、P2在双曲线上,45 4m +才门=1 所以有16 ,9 x 7m + 16n = 11m =_16解得n =9II 规律方法I1.求双曲线标准方程得两个关注点:(1) 定位:就是指确定与坐标系得相对位置,在标准方程得前提下,确定焦点位于哪条 坐标轴上,以确定方程得形式.(2) 定量:就是指确定 a 2、b 2得数值,常由条件列方程求解. 2.若焦点得位置不明确,应注意分类讨论,也可以设双曲线方程为mx 2 + ny 2= 1得形式,为简单起见,常标明条件mn v 0、3E fl Oil S求适合下列条件得双曲线得标准方程. (1) 一个焦点就是(0, - 6),经过点 A( — 5,6); (2) a = 5, c = 7、【解】(1)由已知c = 6,且焦点在y 轴上,另一焦点为(0,6). 由双曲线定义2a =「,‘ — 5— 0 2+ 6 + 6 2— ' — 5 — 0 2+ 6— 6 2|= 8、 •'a = 4,「.b 2 = c 2 — a 2 = 20、y 2 x 2•所求双曲线得标准方程为16— 20= 1、所求双曲线方程为一 16 ' 9=1'即 9162X=1、(2)由已知a= 5, c= 7,「・b2= c2—a2= 24,焦点不确定2 2 2 2•所求双曲线得标准方程为25—24= 1或25—24= 1、得实际应用咧“神舟”九号飞船返回仓顺利到达地球后,为了及时将航天员安全救出,地面指挥中心在返回仓预计到达区域安排了三个救援中心(记为A, B,C), A在B得正东方向,相距6千米,C在B得北偏西30°方向,相距4千米,P为航天员着陆点.某一时刻,A接收到P得求救信号,由于B, C两地比A距P远,在此4秒后,B, C两个救援中心才同时接收到这一信号•已知该信号得传播速度为1千米/秒•求在A处发现P得方位角.【思路探究】由“ A接收到P得求救信号得时间比其她两个救援中心早 4 s”能否得到|PB|与|FA|得差为定值?就是否说明点P在以A、B为焦点得双曲线得一支上?【自主解答】因为|PC|=|PB|,所以P在线段BC得垂直平分线上•又因为|PB|—|PA|=4,所以P在以A, B为焦点得双曲线得右支上.以线段AB得中点为坐标原点,AB得垂直平分线所在直线为y轴,正东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A(3,0), B(—3,0),C( —5, 2 .3).x2 y2所以双曲线方程为 -—y = 1(x> 0),4 5BC得垂直平分线方程为x—,3y+ 7= 0、联立两方程解得x= 8, y= 5 . 3,所以P(8,5 .3),k PA= tan/FAx = 3,所以/ FAx = 60 °所以P点在A点得北偏东30方向.II««方法I解答此类题首先应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取两定点所在得直线为x轴,以两定点为端点得线段得中点为坐标原点;然后根据双曲线得定义求出标准方程,再由标准方程解有关问题•本题得解法主要运用了数形结合思想与函数与方程思想.K Dll £某工程要挖一个横断面为半圆得柱形得坑,挖出得土只能沿道路AP, BP运到P处(如图2-3 —1所示),|PA|= 100 m , |PB|= 150 m,/ APB = 60° 试说明怎样运土才能最省工.【解】设M就是分界线上得任意一点,则有:|MA|+ |PA|= |MB|+ |PB|,于就是|MA—|MB|=|PB|—|PA|= 150—100 = 50、在APAB中,由余弦定理得,|AB2 = |FA|2+ |PB2 —2|FA||PB| cos 60 °1=1002+ 1502—2 X 100X 150 X 2= 17 500、•••以AB所在直线为x轴,AB中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分界线就是双曲线, x2y即625 — 3 750= 1(x> 25).故运土时,将此双曲线左侧得土沿AP运到P处,右侧得土沿BP运到P处最省工、混淆a 、b 、c 得关系致误典俺 双曲线8kx 2— ky 2= 8得一个焦点坐标为(0,3),求k 得值.【错解】 将双曲线得方程化成标准形式为 、 2 8 2 1 因为双曲线得焦点在y 轴上,所以a =匚,b = k 、 8 【错因分析】 上述解法有两处错误:一就是 a 2, b 2值确定错误,应该就是 a 2 = — k ,1 b 2=— 1;二就是基本量 a 、b 、c 得关系错误,在双曲线中基本量 a 、b 、c 得关系应该就是 kc 2= a 2+ b 2、【防范措施】 在椭圆中,a 、b 、c 得关系就是c 2= a 2— b 2;而在双曲线中,a 、b 、c 得关系就是c 2 = a 2+ b 2,二者极易混淆,要注意区分,以防错误.k【正解】 将双曲线得方程化成 kx 2— 8y 2= 1、因为双曲线得一个焦点坐标就是 (0,3),所以焦点在y 轴上,且c = 3、所以 a 2= — 8, b 2=—匚、所以一[—1 = 9,解得 k =— 1、1•理解双曲线定义应注意以下三点:①定义中得动点与定点在同一平面内;②距离得 3,即k = 9,所以k = 9x 21k 02 1- k - 8- k差要加绝对值,否则只表示双曲线得一支;③距离差得绝对值必须小于焦距,否则不就是双曲线,而就是两条射线或无轨迹.2 •利用待定系数法可以求双曲线得标准方程, 求解步骤包括“定位”与“定量 ”两步、1.动点P 到点M(1,0),N(— 1,0)得距离之差得绝对值为 2,则点P 得轨迹就是( )A •双曲线B •双曲线得一支C .两条射线D •一条射线【解析】 •••||PM —|PN||= 2=|MN|,「.点P 得轨迹就是两条射线.【答案】 C2. (2013徐州高二检测)双曲线方程为x 2— 2y 2= 1,则它得右焦点坐标为() A .迸,0) B •閉 0)C .(中,0)D • ( .3, 0)【解析】 将双曲线方程化为标准形式 所以 a 2= 1, b 2= 2,.・.c = 'a 2+ b 2 = ^,•••右焦点坐标为, 0) •【答案】 C3•满足条件a = 2, 一个焦点为(4,0)得双曲线得标准方程为(2 2 x _ — y_16 4【解析】 由a = 2, c = 4,得b 2= c 2— a 2= 12,又一焦点(4,0)在x 轴上,【答案】 A当¥双垄达标砸童综生生車功遂“取样x 2C、 4 12y 2=1D 、•双曲线得标准方程为-X2 y24•已知双曲线乔一9 = 1得左支上一点M到其左焦点F1得距离为10,求点M到该曲线左焦点F2得距离.2 2【解】由X6 —£ =1得a = 4,:•点M在双曲线得左支上•••|MF2|> |MF I|,「.|MF2|—|MF I|= 2a = 8,又v|MF i|= 10,.・.|MF2|= 18、方甸能枪jlilil* AH |Ji& {温1 需r 删 l 考从 升区1、选择题1. (2013东营高二检测 2 2)方程y — 1表示双曲线,则m 得取值氾围() A . — 2v m v 2B . m > 0C . m >0D . |m|>2 【解析】 •••已知方程表示双曲线,••• (2 + m)(2 — m)> 0、--—2 v m v 2、【答案】 AA( — 5,0)得距离与它到 B(5,0)距离得差等于6,贝U P 点得轨迹方程就是最小值就是(2 .设动点P 到( )x 2「A 、9 — 16 =2 2 2 2 y -—乞=1 9 16C 、 3 — h = 1(x W — 3)D 、 9 162 29 -16= g 3) 【解析】 由题意, 应为以 A( — 5,0), B(5,0)为焦点得双曲线得右支.由 c = 5, a = 3,知b 2= 16, 【答案】 D2 2 x_ y _ 161(x > 3).3. (2013泉州高二检测 )已知定点 A 、B 且 |AB|= 4,动点 P 满足 |PA|— |PB|= 3,则 |PA|得【解析】 C、 由题意知,动点 B 为焦点得双曲线得一支(如图)从|PA|得最小值就是图中AP '得长度,即a + c= 7、图上不难发现,【答案】4 •若椭圆m + yn = 1(m > n >o )与双曲线a - yb =1(a > 0,b > 0)有相同得焦点 F i 、F 2, P 就是两曲线得一个交点,则|PF i | |PF 2|得值就是()1A . m — aB 、2(m — a )C . m 2— a 2D 、 m — a【解析】 由椭圆定义知|PF i |+ |PF 2|= 2 .m 、①由双曲线得定义知||PF i |— |PF 2||= 2 a 、②① 2—② 2得 4|PF i | |PF 2|= 4(m — a),【答案】 A5. 已知双曲线得两个焦点分别为F i (— 5, 0), F 2( 5, 0),P 就是双曲线上得一点,且PF i 丄PF 2, |PF i ||P F 2|= 2,则双曲线得标准方程就是 ( )弓—学i B 、x 2—挙i2 3 3 2C . x 2—弓=1D 、琴-y 2=1【解析】 设 |PF i |= m , |PF 2|= n ,在 Rt △D F i F 2中,m 2 + n 2= (2c)2= 20, m n = 2,由双曲线定义,知|m — n|2= m 2 + n 2— 2mn = 16、••4a 2= 16、「・a 2 = 4, b 2= c 2— a 2= 1、x 2•双曲线得标准方程为——y 2= 1、【答案】 D、填空题 2 x 6. 双曲线m 2+ 12【解析】 c 2= m 2 + 12+ 4 — m 2= 16,:c = 4,2c = 8、【答案】 8 2亠—4 —m 2 得焦距为x2y27. (2013郑州高二检测)设点P就是双曲线-—16=1上任意一点,F i, F2分别就是其左、右焦点,若|PF i|= 10,则|PF2|= __________ 、【解析】由双曲线得标准方程得, a = 3, b= 4、于就是c= - a2+ b2= 5、(1) 若点P在双曲线得左支上,则|PF2|- |PF1|= 2a = 6,.・.|PF2|= 6+ |PF1|= 16;(2) 若点P在双曲线得右支上,则|PF1 —|PF2|= 6,•••|PF2|= |PF1|-6 = 10-6= 4、综上,|PF2|= 16 或4、【答案】16或4X 2& (2013泰安高二检测)方程4—k+k-1 = 1表示得曲线为C,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曲线C不可能就是圆;②若1v k v 4,则曲线C为椭圆;③若曲线C为双曲线,则k v 1或k>4;④若曲线C表示焦点在x轴上得椭圆,则1v kv|、其中正确命题得序号就是_________ (写出所有正确得命题得序号)【解析】当4—k = k- 1>0时,即k=号时,曲线C就是圆,•命题①就是假命题•对5于②,当1v k v 4且k M 5时,曲线C就是椭圆,则②就是假命题.根据双曲线定义与标准方程,③④就是真命题.【答案】③④三、解答题9. 求与双曲线X4 —专=1有相同焦点且过点P(2,1)得双曲线得方程.【解】双曲线2 2 x_y_4 - 2 =1得焦点在x轴上.依题意,设所求双曲线为a2-y2=1(a>0,b>0).又两曲线有相同得焦点,•'a2+ b2= c2= 4+ 2= 6、①x2 y2又点P(2,1)在双曲线孑一詁=1上,4 1 -•訐亡=1②由①、②联立,得a2= b2= 3, 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彳—y3=1、10. 已知方程kx2+ y2= 4,其中k为实数,对于不同范围得k值分别指出方程所表示得曲线类型.【解】(1)当k= 0时,y= 12,表示两条与x轴平行得直线;(2)当k= 1时,方程为x2+ y2= 4,表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2得圆;x2(3)当k v 0时,方程为4~ = 1,表示焦点在y轴上得双曲线;一k2 2⑷当0 v k v 1时,方程为4+ ;= 1,表示焦点在x轴上得椭圆;kx2 y2⑸当k> 1时,方程为~ + 4 = 1,表示焦点在y轴上得椭圆.k11. 某部队进行军事演习,一方指挥中心接到其正西、正东、正北方向三个观测点A,B, C得报告:正西、正北两个观测点同时听到了炮弹得爆炸声,正东观测点听到爆炸声得时间比其她两观测点晚 4 s,已知各观测点到该中心得距离都就是 1 020 m,试确定该枚炮弹得袭击位置.(声音得传播速度为340 m/s,相关各点均在同一平面内).【解】如图,以指挥中心为原点,正东、正北方向分别为x轴、y轴得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 1 020,0), B(1 020,0), C(0,1 020).设P(x,y)为袭击位置,则|PB|—|PA= 340X 4v AB|、由双曲线定义,知点P在以A,B为焦点得双曲线得左支上,且a= 680,c= 1 020,所以 b 2= 1 0202-6802= 5X 3402、又|PA|= |PC ,因此P 在直线y = — x 上,把y = — x 代入①式,得x =— 680,5、所以 P(— 680 5, 680_;5), |OP|= 680 . 10(m).故该枚炮弹得袭击位置在北偏西45 °距指挥中心680 10 m 处、 教岬备课资源 2麼囲卄戦嚴W 严匱兽(教师用书独具) >3 iSHIS如图所示,已知定圆 F 1: x 2+ y 2+ 10x + 24= 0,定圆 F 2: x 2 + y 2— 10X + 9 = 0,动圆 M【自主解答】 圆F 1:(x + 5)2 + y 2= 1,•••圆心 F 1(— 5,0),半径 n= 1、圆 F 2: (x — 5)2 + y 2= 42,•圆心 F 2(5,0),半径 r 2= 4、设动圆M 得半径为 R ,则有|MF 1|= R + 1 , |MF 2|= R + 4, •••|MF 2— |MF 1|= 3V IF 1F 2I 、•••点M 得轨迹就是以F 1, F 2为焦点得双曲线(左支), □ 3 ,2 2 2 91且 a = 2, c = 5, b = c — a = 4、•双曲线方程为 討—9fy 2= 1(x < — § .>9 iSSg.所以双曲线方程为 x 268^ y 2 2 5 X 3402 1(x w — 680).① 与定圆F 1, F 2都外切,求动圆圆心已知动圆M 与圆C l :(X + 4)2+ y 2= 2外切,与圆C 2:(X — 4)2 + y 2 = 2内切,求动圆圆心M 得轨迹方程.又 C i ( — 4,0), C 2(4,0),•••|C i C 2|= 8,「.2 .2v |C i C 2|、M 得轨迹就是以C i (— 4,0), C 2(4,0)为焦点得双曲线得右支. '•'a = 2, c = 4,「.b 2= c 2— a 2= i4、x 2 y 2故点M 得轨迹方程为2 — i4= i (x > 一2)、 【解】 设动圆M 得半径为 r ,则由已知 |MC i |=r + 2, |MC 2|= r —. 2(如图所示). 根据双曲线得。
双曲线及标准方程教案新人教A版选修1-1.doc
双曲线及标准方程教案新人教A版选修1-1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熟记双1山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稈,理解双曲线的定义,体会双Illi线标准方稈的探索推导过程.2.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过稈屮,进一步熟练用坐标法建立Illi线方稈,培养学生等价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定义与方程的探索、评价,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运动变化、辨证统一的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及其探索推导过程是木课的重点.定义屮“差的绝对值”、&与c的大小关系的理解与标准方程的建立是难点.教学方法:实验发现法、电化教学法、启导法、类比教学法教学用具:CAT课件、演示教具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师:椭圆的定义是什么?(学生口述椭圆的定义,教师利川CAI课件把椭圆的定义和图象放出來.)师:椭圆定义是由轨迹的问题引出来的,我们把满足几何条件I PFJ + I PF2 I二2a(常数)(2a> I FE I )的动点P的轨迹叫椭圆.下面,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实验:(同学分组实验:利用拉链演示双曲线的生成过程,导入课题)师: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笔尖画出了这样两条特殊的曲线,这是一类什么曲线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板书课题)二、定义探究师:我们知道满足几何条件I PFJ + I PF2 I二2a(常数)的动点P的轨迹是椭圆,那双曲线应该是点P满足什么儿何条件的轨迹呢?(引导学生从刚才的演示实验屮寻找答案:I PF. I - I PF2 I 二2a 或I PF2 I - I PFi I =2a)师:是不是有以上规律呢?为了更直观的体现我们刚才的实验过程,下血我们来验证一下.(播放双曲线flash生成动画,验证几何条件)师:实验证明当点P满足以上几何条件时,我们得到的轨迹确实是双曲线,如果I PR I > I PF2丨,则得到曲线的右支,如果I PF2 | > I PF】|则得到曲线的左支,能否用一个等式将两儿何条件统一起来呢?(引导学生思考,此时只需在I PFd - I PF: I二2a左边加上绝对值)师:作为此时差的绝对值2a与I F:F; I大小关系怎样?(结合图象,学生分析:应该有2a〈IFF I )(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类比椭圆定义概括出双曲线的定义,教师板书)三、方程推导师:平面解析儿何的基木思想是利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儿何问题,借助于曲线的方稈来揭示曲线的性质•下面我们来探究双曲线的方稈.首先请回忆椭圆的标准方稈是什么?(学生口述教师板书椭闘的标准方程)师:椭圆的标准方稈我们是借助于椭圆的定义用坐标法建立起来的,在此我们完全可以仿效求椭圆标准方程的方法探求双曲线方稈.(学生在草稿纸上试着完成,教师板书方稈的推导过稈)建立直角坐标系,设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为P(x、y), I F I F2 I =2c,并设F I(-C,0),F2(C,0).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I PF1 I 二J(x + c)2 +y2 , I PF2 | 二J(x-c)2 + y2由双曲线定义,得I PFi I - I PF2 I =±2a 即J(x + c)2 + - J(x — c)2 + 二±2a化简方程Jo + c)2 + y2 二土2a+ yj(x-c)2 + y2两边平方,得(x+c) 3+y2=4a2±4a^/(x-c)2+ y2 +(x-c)?+y?化简得:cx-a2=±yl(x-c)2 + y2两边再平方,鏗理得(c2~a?) x2-a?y2=a? (c2~a?)(为使方程简化,更为对称和谐起见)由2c~2a>0,即c>a,所以c2-a2>0设c2-a2=b2 (b>0),代入上式,得b?x2-a2y2=a2b2也就是x?/a2-y7b2=l师:利用椭圆标准方程推导类比地推导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它同样具有方程简单、对称,具有和谐美的特点,便于我们今后研究双Illi线的有关性质•这一简化的方稈称为双1111线的标准方程.结合图形再一次理解方程屮a>0, b>0的条件是不可缺少的.b的选取不仅使方稈得到了简化、和谐,也冇特殊的几何意义.具有c2=a2+b2,区别其与椭圆中『二於+J的不同之处.师:与桶圆方程一样,如果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这时双曲线的标進方程形式又怎样呢?(引导学生类比椭圆得到焦点在y轴上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yVa-xVb^l此方程也是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板书标准方程)师:如何记忆这两个标准方程?(师生共析:双Illi线的方稈右边为1,左边是两个完全平方项,符号一正一负,为正的项相应的坐标轴为焦点所在坐标轴•用一句话概括“以正负定焦点”)四、巩固内化例:已知两定点存(-5,0),坊(5,0),求到这两点的距离Z差的绝对值为8的点的轨迹方程。
人教A版选修1-1第二章第2节《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设计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人教A版选修1-1第二章第2节)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内容解析本节课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1—1》(人教A版)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中第二节双曲线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圆和椭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学习的,为后面的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做铺垫.双曲线是继椭圆之后的另一种圆锥曲线,无论是定义的探索或是问题的解决或是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法等等方面,这两者都具有极强的相似性,是渗透学法指导(如类比学习)的良好载体.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的精心解读.由椭圆的距离之和引发对距离之差的思考,再对常数的考虑,引起学生对教材双曲线定义不严密性........(常数必须大于...0.).的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解析几何的教育价值在于通过坐标法,利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为此,在推导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仍需让学生类比思考:怎样建立坐标系,为什么这样建立,这对文科的学生而言,“知其所以然”是需要反复强调,方可内化的.教学目标与目标解析1.学生能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及化简过程.2.在定义的探索或问题的解决中,学生能类比椭圆进行双曲线的学习.3.学生在经历双曲线定义的获得过程,能类比发现问题、不断完善、解决问题.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学生的知识储备分析:学生已经学习直线、圆和椭圆,基本掌握了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能对含有两个根式的方程进行化简,对分类讨论、类比推理的思想方法有一定的体会.2.学生的数学能力分析:通过一年多的高中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事物的能力,积累了一些研究问题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语言转换能力.但是他们的思维正从属于经验性的逻辑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仍需要依赖一定的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3.本节课是一节2012年泉州市“送教送研下乡”活动中的一节公开课,由于借班上课,拿不准永春侨中高二年文科的学生的水平.“以不变应万变”,本节课重点在于“类比”学习双曲线,考虑文科学生计算能力相对弱,故难点在于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教学支持条件分析课本以拉链问题呈现双曲线的定义,虽然直观,但实际操作性难.,于是弃之不用,选择当场制作课件,让学生直接感受.同时通过列表的形式,让学生更为直观理解椭圆与双曲线的差异,且通过对题目合理变式让学生明白椭圆与双曲线不仅定义可类比、解题同样可以类比,对学生学法指导(如“类比”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与引导.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引入1.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2F ,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设M 是椭圆上的动点,则需满足()121222MF MF a a F F =>+2.椭圆的标准方程: (1) 焦点在x 轴:()222210x y a b a b+=>>. (2) 焦点在y 轴:(222210y x a b a b+=>> 其中222c a b =-. 3.导入新课:问题:我们知道,差是和的逆运算,那么,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2F ,F 距离的差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呢?为了研究方便,设动点M ,则问题即为研究满足12MF MF -=常数C 的轨迹问题. 解析:实数C 可以分为000C ,C ,C =><.【学情预设】由于学生事先有预习,所以急着给出答案:双曲线.果真是双曲线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设计意图】从“差是和的逆运算”,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过渡自然,且在“发现问题”做了较好的引导.对学生的答案及时加以肯定,但“果真是双曲线吗?”,又引起学生对实数C 的讨论,渗透分类讨论思想.(二)新课学习1.展示知识形成过程(几何画板揭示动点轨迹形成) 在()120MF MF C C -=>的解决中,关键在于M 动,但12MF MF -定,为此,可联想到圆的性质,圆上任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可构造两相交圆.(教师当场利用几何画板作图,如图1,2)教师借助直观,说明作图依据:如图1,设两定点12A ,A ,B 为以2A 为端点的射线上的一点,则有1212AB A B A A -==定值. 以1F 为圆心,1A B 为半径作圆,以2F 为圆心,2A B 为半径作圆,设两圆的交点为M ,则121212MF MF A B A B A A -=-==常数.【学情预设】学生对“轨迹的形成”充满好奇,却不知其原因,对知识形成充满好奇.【设计意图】教师当场利用几何画板作图,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双曲线定义的形成,深刻理解定义的形成过程,避免出现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面.(2)“形”“数”两方面揭示定义从形.的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图2中的两条曲线有完美的对称性(关于线段12F F 的中垂线对称),我们把这两条曲线合起来叫做双曲线,每一条叫做双曲线的一支.从数.的方面,可以统一为: 1212MF MF A A -=,类比椭圆,不妨记为()1220MF MF a a -=>【设计意图】虽然解析几何强调坐标法,但对形的认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借助几何画板,可以直观展示双曲线定义形成过程.从形的直观提炼数的特征再到定义的归纳(即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文字语言之间的转化)又是学生认识的一个提升.2.尝试、完善双曲线的定义(1)类比椭圆定义,获得双曲线定义: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非零常数(小于12F F )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其中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即双曲线上的动点M 满足()1212202MF MF a a F F -=<<.注:容易忽略的地方:① “距离的差的绝对值”;② “常数小于21F F ”. 思考:若122a F F =:两条射线;若122a F F >:无轨迹.(2)师生共同阅读课本让学生解释拉链问题.【学情预设】学生是有能力类比椭圆的定义得到双曲线的定义,但对“距离的差的绝对值”;“常数小于21F F ”认识不够,常忽视!【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完善双曲线的定义,培养学生思维的慎密.3.探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回顾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建系、设点、列式、化简”(为了使学生更好类比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教师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再次熟悉课本推导过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再次熟悉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是为了更好地类比到双曲线!(2) 教师引导学生类比椭圆推导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建系:取过焦点21F F ,的直线为x 轴,线段21F F 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设点:设()M x,y 为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双曲线的焦距是2c (0>c )则 )0,(),0,(21c F c F -,1MF =,2MF =列式: ()1220MF MF a a -=> ,122MF MF a ∴-=±a y c x y c x 2)()(2222±=+--++∴,2a =± 整理得: )()(22222222a c a y a x a c -=--,由定义c a 22<022>-∴a c ,令222c a b -=代入,得:222222b a y a x b =-, 两边同除22b a 得:12222=-b y a x ,此即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它所表示的双曲线的焦点在x 轴上,焦点是)0,(),0,(21c F c F -,其中222b a c +=【学情预设】学生对方程的整理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一定的时间处理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熟悉课本椭圆标准方程推导过程,不仅可以回顾旧知,而且可以较顺利解决新知.让学生尝试推导双曲线标准方程,能进一步落实计算处理.(3)若坐标系的选取不同,可得到双曲线的不同的方程.类比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方程以及类比刚才的推导过程,如图可得到:焦点在y 轴上则焦点是),0(),,0(21c F c F -,将y x ,互换,得到12222=-b x a y ,此也是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设计意图】呈现焦点在y 轴上双曲线的形状,从形帮助学生的理解.4.找不同(让学生发现椭圆、双曲线标准方程的不同点)【设计意图】把信息表格化,能直观区分椭圆与双曲线的差异,能快速建立新知与旧知的联系.5.演练反馈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表示双曲线?若是,求出c b a ,,及焦点坐标.(1)22142x y -= (2)22148x y -=-【设计意图】强调双曲线标准方程(尤其(2):把非标准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及基本量c b a ,,的计算.2.课本第47页例1:已知双曲线两个焦点分别为()()125050F ,,F ,-,双曲线上一点P 到12F ,F 距离差的绝对值等于6,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变式:已知双曲线两个焦点分别为()()125050F ,,F ,-,(6P ,在双曲线上,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解法一:因为双曲线的焦点在x 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2222100x y a ,b a b -=>>. 则有2236481a b-=,即22223648b a a b -=,又2225a b +=, 代入消去2b 有4210936250a a -+⨯=,即()()2210090a a --=,所以29a =(舍去2100a =). 即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221916x y -=. 解法二:(教师先引导学生把课本翻到第34页,共同回顾例1的解题过程)因为双曲线的焦点在x 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2222100x y a ,b a b -=>>由双曲线的定义有122a MF MF =-=137=-=6所以3a =,又因为5c =,所以22216b c a =-=,因此,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221916x y -=. 【解题反思】求标准方程常见方法有二:①待定系数法,立足基本量的运算:设方程、代入、消参;②利用定义,注意:两焦点,用定义.【学情预设】多数的学生会采用解法一:待定系数法,涉及基本量的计算,解法二对学生的理解要求较高,学生比较难以第一时间想到,让他们回顾椭圆中的解法,有利于建立新知与旧知的联系.【设计意图】解法二的介绍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椭圆与双曲线不仅定义可类比、解题同样可以类比.解完题,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有利知识的梳理与深化.(三)课堂小结(1)通过表格总结椭圆与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2)关注双曲线与椭圆之间的类比学习,如定义、方程推导、解题等.(四)课后作业课本第48页:练习1、2;课本第54页:A 组1、2.二、教学实践心得基于解析几何教学价值的学法指导“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等思维过程”.只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才有可能从繁杂多样的“题海”中解脱,才有可能实现“减负”,因此,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长期的教学任务.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能善于抓住教学时机,对学生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并逐渐实现潜移默化,使教学效率得以提高.1.学法指导要有针对性即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征、学习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这是学法指导的根本原则.比如双曲线与椭圆,无论是定义的探索或是问题的解决或是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法等等方面,这两者都具有极强的相似性,这样无论是双曲线在定义形成、标准方程的推导、解题方法,都适合与椭圆进行类比,当然这种类比在抛物线的学习同样适用.2.学法指导要有实用性学法指导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效果.所以,学法指导应避免摆花架子,不切实际,死搬硬套,要立足日常的课堂教学,以常规的学习方法为重点.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是进行学法指导的良好载体,因此在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形成、方程推导、解题的学习要让学生体会“通过类比,可以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让他们学以致用,用以生效.更深层次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提炼它们的解决都是围绕着“练、思、算”,即圆锥曲线学习离不开“一定量的练习、勤于反思总结类比、合理简化运算”三步曲.3.学法指导要循序渐进学法指导过程中,要按照数学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结合学法指导的内在规律,持续、连贯、有系统地进行指导,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三种圆锥曲线适合类比学习,但并不意味着学生类比学习就能把它们学好,在一些具体的环节上仍需教师加以引导,比如为什么椭圆要求122a F F >,而双曲线则要求122a F F <,再如直线代入椭圆方程一般只须考虑判别式∆,而双曲线除了考虑判别式∆,还要考虑二次项前面的系数是否为0等等.因此,师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过程要有一定的“心理价位”,不可操之过急.三、专家点评本节课作为新授课的教学,能凸显概念教学中重要而有效的突破点:经历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提炼概念本质.圆锥曲线的学习中,不仅要让学生深深体会、理解“坐标法”的核心思想,同时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即三种圆锥曲线之间的类比学习,本节课在学法指导方面下足功夫,教学顺畅,体现了授课教师很好的业务素质,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能得到很好的启发与引导.本节课有如下几个亮点:1.体现学科教育价值授课教师教学过程中能落实数学教育的任务.数形结合思想是解析几何的重要思想之一,本节课在双曲线标准的推导中,能引导学生类比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思考如何建系,如何整理方程,并通过表格使得椭圆与双曲线的差异直观呈现.其次,教学中,教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进行演算(而非直接给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计算能力的突破是解析几何教学的难点),能较好落实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升.2.能注重学法指导授课教师在双曲线定义的呈现上,以几何画板当场呈现,让学生直观感受动点轨迹的形成;在例题、习题上设置上能凸显教学目标,凸显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可见授课教师在备课上下足了功夫,能很好的研读教材,能理清教材内容之间的纵横联系,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能有所取舍(舍去拉链问题的操作,突出对拉链问题背后的数学说理,强化学生对双曲线定义的理解),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同时,在例题1的讲解上,能进行适当的变式,能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明白双曲线与椭圆的类比不仅仅是定义、方程的类比,也可以是解题方法上的类比,对学生及时进行学法的指导,实现“授之以渔”的教育目标.(洪丽敏)。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1 1第二章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1-1第二章《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并能初步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本次课注意发挥类比和设想的作用,与椭圆进行类比、设想,使学生得到关于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类比研究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参与积极交流的主题意识,锻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态度。
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理性和严谨。
二、重点
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和简单应用。
三、难点
对双曲线定义的理解,推导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四、教学方法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让学生自主学习,运用探究性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师的组织,让学生对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加以理解与记忆。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一3.2.1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
3.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本节课选自《2019人教A 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本节课主要学习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学生初步认识圆锥曲线是从椭圆开始的,双曲线的学习是对其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如果双曲线研究的透彻、清楚,那么抛物线的学习就会顺理成章。
所以说本节课的作用就是纵向承接椭圆定义和标准方程的研究,横向加深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从高考大纲要求和课程标准角度来讲,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作为了解内容,在高考的考查当中以选择、填空为主。
正因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对双曲线缺少应有的重视,成为了学生的一个失分点。
而且由于学生对椭圆与双曲线的区别与联系认识不够,无法做到知识与方法的迁移,在学习双曲线时极易与椭圆混淆。
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运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的类比体会椭圆与双曲线的异同点,使得椭圆与双曲线的学习能相互促进。
重点:用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难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求法.多媒体双曲线也是具有广泛应用的一种圆锥曲线,如发电厂冷却塔的外形、通过声音时差测定定位等都要用到双曲线的性质。
本节我们将类比椭圆的研究方法研究双曲线的有关问题。
我们知道,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是椭圆,一个自然的问题是: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差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l A B P l如图,在直线上取两个定点,,是直线上的动点。
12如图,在>的条件下,让两圆的交点的轨迹是什么形状?F F AB M从椭圆的情形一样,下面我们用坐标法来探讨尝试与发现中的问题,并求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并且原点与线段的中点重合。
设炮弹爆炸点的坐标为(3402AB P PA PB -=⨯=2 4−所以双曲线方程为x轴负半轴上的一段,又因为|PF1|-|PF2|=2a,说明|PF1|>|PF2|,所以应该是起点为(5,0),与x轴重合向x轴正方向延伸的射线.答案:D2.已知双曲线x2a2−y2b2=1(a>0,b>0),F1,F2为其两个焦点,若过焦点F1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同一支相交,且所得弦长|AB|=m,则△ABF2的周长为()A.4aB.4a-mC.4a+2mD.4a-2m解析:不妨设|AF2|>|AF1|,由双曲线的定义,知|AF2|-|AF1|=2a,|BF2|-|BF1|=2a,所以|AF2|+|BF2|=(|AF1|+|BF1|)+4a=m+4a,于是△ABF2的周长l=|AF2|+|BF2|+|AB|=4a+2m.故选C.答案:C3.已知方程x21+m +y2m-2=1表示双曲线,则m的取值范围是()A.(-1,+∞)B.(2,+∞)C.(-∞,-1)∪(2,+∞)D.(-1,2)解析:∵方程x 21+m +y2m-2=1,∴(m-2)(m+1)<0,解得-1<m<2,∴m的取值范围是(-1,2).答案:D4. 一块面积为12公顷的三角形形状的农场.如图所示△PEF,已知tan∠PEF=12,tan∠PFE=-2,试建立适当直角坐标系,求出分别以E,F为左、右焦点且过点P的双曲线方程.解:以E,F所在直线为x轴,EF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设以E,F为焦点且过点P的双曲线方程为x 2a2−y2b2=1,∵在△EFP中,|EF|=2c,EF4五、课时练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了直线的方程,双曲线的方程以及简单几何性质,会根据题目条件求简单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1-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方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人教 A 版高中数学选修 1-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课方案一设计思想:本课为分析几何内容,充足表现认识析法的应用.学好观点是本课的关键,在协助媒体的采用上我选择了实物投影和课件共用.让学生疏组着手实验,领会双曲线的图形形成,借助于几何画板再一次演示双曲线的形成,课件表现图表类比,对照椭圆与双曲线的异同.本课将经过让学生着手演示,动口表达,动脑编题等方式,充足调换学生的思想,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二教材分析:本内容选自人教 A 版一般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2-1第2章第3节双曲线的第一课时,双曲线是三种圆锥曲线中最复杂的一种,传统的办理方法是先学习椭圆,再学习双曲线,这充足考虑了密切联系知识系统和由易到难的教课要求,切合学生的学习,在新课程教材中持续保存,前方有椭圆知识及学习方法的铺垫,后边有抛物线学习的综合增强,有益于学生掌握和稳固.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有:①研究轨迹(双曲线)②学习双曲线的观点③推导双曲线标准方程④学习标准方程的简单求法三学情分析:学生先前已经学习了椭圆,基本掌握了椭圆的相关问题及研究方法,而双曲线问题,它与椭圆问题有近似性,知识的正迁徙作用可在本节课中充足显示.也就是说,学生在经过先期分析几何的系统学习,已初步掌握认识析法思想和分析研究的能力,学习本课已具备必定的基础.在学习过程,较椭圆而言,从直观图形轨迹到抽象观点的形成,中间一些细节问题的办理要求学生有更仔细入微的分析和更强的意会性,所以学生归纳起来有更高的难度.特别是关于为何需要加绝对值, c 与 a 的有怎么样大小关系,为何是这样的等等.此外,与椭圆除了自己内容的差别以外,初中所学的“反比率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函数图象”在学生的脑筋里有一个原有认知,而这个认知关于此刻的学习会产生必定帮助的同时,其方程形式的不一样也会带来必定的认知矛盾.四教课目的:△经过双曲线轨迹的研究过程,体验双曲线的特点,研究总结双曲线的定义;△经过类比椭圆的标准方程,推导并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经过对双曲线观点和标准方程的研究,培育学生察看分析抽象的能力,体验分析思想,激发学生研究事物运动规律,进一步认清事物的实质特点的兴趣;五重点难点:△重点: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难点:正确理解表述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的推导六课前准备:△教具准备:①全班按分红7 个组,每组准备 8K 纸一张,拉链一根②教师准备小木板一块,长拉链一根,图钉两枚,美工笔一支.③实物投影仪,几何画板.△教法准备:在教师的指导下研究学习,经过作图——原理分析——定义——方程推导的研究,深入对双曲线的认识,并注意与椭圆的类比.七教课过程:(一)回首椭圆,追求引领方法问题 1:椭圆的定义是什么?椭圆的标准方程是怎么样的?怎么推导而来?问题 2:将椭圆定义中的“和”改变成“差”会是什么样的曲线呢?(二)着手演示,感觉双曲线形成在椭圆定义中,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改为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为定值,则曲线的轨迹又会如何?可否利用手头的工具来演示获得知足这样条件的曲线呢?(师生共同研究研究作图方案,主要解决如何来实现距离之差为定值)总结方法:取拉链,拉开一部分,在拉开的一边上取其M端点,在另一边的中部地点取一点分别固定在纸上的两F1F2个定点 F1和 F2处,(注意 F1F2的距离要比拉链两点的差要大),把笔尖搭在拉链头 M 处,跟着拉链的拉开或闭合,笔尖就画出一条曲线.(学生着手,老师指导,而后在讲台演出示)M (三)分析特点,提炼双曲线定义F1F23.1分析演示结果展现学生绘图结果一:拉链在拉开闭拢的过程中,拉开的两边长一直相等,即 |MF1|=|MF2|+|F1F2|.动点 M 变化时, |MF1|与|MF2|在不停变化,但总有 |MF1|-|MF2|=|F1F2|,而 |F1F2|为定长,所以点 M 到两定点 F1和 F2的距离之差为常数,记为2a,即 |MF1|-|MF2|=2a展现学生绘图结果二:M画出来的曲线张口向左侧F1F2(把学生的图在实物投影下展现,发现存在的差别,议论点 M 到 F1 与 F2 两点的距离的差切实如何表示?)展现学生绘图结果三:拉链头拉不到 F2 点,图画不出来M(引起学生思虑为何会画不出来?||MF1|-|MF2||.F1F2与 |F1F2|有何关系?)3.2 双曲线定义:(指引学生归纳出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F 1、F 2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 (小于 <|F 1F 2 |)的点轨迹叫做双曲线, 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 两焦点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数学简记: || MF 1 | | MF 2 ||2a ( 0 2a 2c | F 1 F 2 | )(直观感觉双曲线有“两条” (两支),每一支“有点象”抛物线.以前学过的反比率函数图象是双曲线. 那么双曲线就是反比率函数图象?答, 不是的,反比率函数图象是双曲线,但双曲线所对应的表达式不必定是反比率函数的形式,下边我们就研究双曲线的方程)(四)类比椭圆,推导标准方程4.1 推导回想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步骤,来推导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教师提示步骤,叫一学生登台板演,其他学生自己推导,教师个别指导)整理改正板演学生的结果:设 M ( x, y) , F 1( c,0) , F 2 (c,0) ,由|MF 1| |MF 2 |2 a ,得 ( x c)2y 2(x c) 2 y 22a( x c) 2y 2(x c)2 y 22a( x c)2 y 2 ( x c)2y 24a ( x c)2 y 24a 2cx a 2a ( x c)2 y 2(cx a 2 ) 2 a 2 [( x c)2 y 2](c 2a 2 ) x 2 a 2 y 2a 2 (c 2 a 2 ) ,x 22 令 c 2a 2b 2( b 0 ),得 b 2x 2a 2y 22 b 2 ,即y 1 .a2b 2a(议论:推导的过程是一个等价变形的过程吗?)4.2标准方程①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当焦点在 x 轴上,中心在原点时,方程形式:x 2 y21a 2b 2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当焦点在 y 轴上,中心在原点时,方程形式:y2x2a 2b 21②参数 a,b,c 的关系c2 a 2b20 )|MF | |MF| 2a| F F | 2c( a, b, c12(实轴长) 1 2(焦距)③与椭圆的对照(从定义论述,方程构造特点,a,b,c 之间的关系,焦点坐标的判断着手分析同样点和不一样点,并用课件表格的形式表现)(五)应用解题,稳固知识重点例 1 例 1.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 - 5,0),(5,0),双曲线上一点 P F1F2到 F1 , F2距离差的绝对值等于6,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学生自己解答,稳固标准方程及此中相应的数目关系,做出相应的变式训练)变式 1: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0,-5),(0,5),双曲线上一点 P 到F1F2F1 , F2距离差的绝对值等于6,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变式 2: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 - 5,0),(5,0),双曲线上一点 P 到F1F2F1 , F2距离差等于6,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变式 3:已知平面内两点分别为( - 5,0),(5,0),一动点 P到F1, F2距离差的F1F2绝对值等于 10,求轨迹方程方程 .( - 5,0),(5,0),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绝对值等于 12,求轨迹是什么? .(六)对照总结,整合新学知识1.应用双曲线和椭圆的对照图表,总结整理双曲线定义的重点,标准方程的形式2.课本练习P60 1,2,33.思虑(1)当0时,方程x2sin y 2 cos1表示什么曲线?( 2)反比率函数图象是特别的双曲线,为何其方程和标准方程不同?八板书设计 :双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1、双曲线的定义 3.例 1 解题过程2、标准方程的推导y4. 例 2 解题过程焦点在 x 轴上Mx2FO 1F 5. 例 3 解题过程标准方程焦点在 y 轴上x2F标准方程O y1FM问题商讨:本节课设计源于自己讲堂教课的一个真切事例.在教课思想上,以“问题引导,研究沟通”为主,兼容解说、演示、合作等多种方式,力争灵巧运用.在教学目标上,以突出分析思想为主,容知识与技术、过程与方法、感情与体验为一体,力争多元价值取向.在多媒体应用上,力争灵巧适用,不跟着课件走,使得多媒体真切做到为讲堂有效服务.整堂课下来充分流利,讲堂氛围姣好.但也存在几个值得反省和议论的问题:1.让学生着手演示比较费时间,所以在着手以前教师应当把重点正确的分析到位.2.在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中,议论推导的过程能否为一个等价变形的过程,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清楚,这里存在如何能恰到利处的办理这一问题,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有待进一步的思虑和商讨.。
高中数学人教版A选修2-1教学课件:《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首先出示例1由学生分析,在赞赏学生之余, 请同学们对照课本,完善步骤,掌握运用待定 系数法求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方法,此时我再抛 一题“双曲线标准方程的确立,由什么决定?” 带着这一问题,我出示以下抢答竞赛题,激发 学生兴趣.
(2)以法答题
抢答1、求平面内到定点F1(-5,0)F2(5,0)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8的曲线方程.
动点P的轨迹中,为双曲线的是( )
|| PF1 | | PF2 || 5 D、 || PF1 | | PF2 || 4 C、 A、 || PF1 | | PF2 || 3 B、 | PF1 |2 | PF2 |2 4
尝试分析:
1、轨迹是什么; 2、如何求轨迹方程。
针对例2,我给出以下变式:
变式一、“两地距离800m”改为“两地距离 1000m”;
变式二、“两地距离800m”改为“两地距离 600m”;
变式三、将“在A地听到炮弹爆炸声比在B地晚 2s” 改为“在AB两地听到炮弹爆炸声的时间
差为2s”.
通过变式让学生理解双曲线定义中绝对值及a<c 的限制的重要性,及其标准方程》
说课教案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说课教案
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A版选修2-1第二章 第二节双曲线的第一课时——“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 本节课我将分以下七部分完成:
一、教材分析 二、教具:双曲线形成演示板 三、教法分析 四、学法指导 五、教学程序 六、小结(由学生自己完成) 七、作业与探究
3.重点、难点
重点:双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求解. 难点: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处理方法: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探究等方法 来 突出重点,突破 难点.
高中数学第2章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师用书教案新人教A版选修1
2.2 双曲线2.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重点)2.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求法.(重点)3.会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问题.(难点) 1.通过双曲线的学习,培养学生直观想象的素养.2.借助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提升数学运算的素养.1.双曲线的定义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非零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思考:(1)双曲线定义中,将“小于|F1F2|”改为“等于|F1F2|”或“大于|F1F2|”的常数,其他条件不变,点的轨迹是什么?(2)双曲线的定义中,若|MF1|-|MF2|=2a(常数),且2a<|F1F2|,则点M的轨迹是什么?[提示](1)当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F1F2|时,动点的轨迹是两条射线,端点分别是F1,F2,当距离之差的绝对值大于|F1F2|时,动点的轨迹不存在.(2)点M在双曲线的右支上.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焦点在x轴上焦点在y轴上标准方程x2a2-y2b2=1(a>0,b>0)y2a2-x2b2=1(a>0,b>0)焦点F1(-c,0),F2(c,0) F1(0,-c),F2(0,c) a,b,c的关系c2=a2+b21.已知动点P到点M(1,0)及点N(3,0)的距离之差为2,则点P的轨迹是() A.双曲线B.双曲线的一支C.两条射线D.一条射线D [∵|PM |-|PN |=2=|MN |,∴点P 在线段MN 的延长线上,即点P 的轨迹是一条射线.] 2.双曲线x 210-y 22=1的焦距为( )A .32B .42C .33D .43D [c 2=10+2=12,所以c =23,从而焦距为4 3.]3.已知双曲线的a =5,c =7,则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A .x 225-y 224=1B .y 225-x 224=1C .x 225-y 224=1或y 225-x 224=1D .x 225-y 224=0或y 225-x 224=0C [b 2=c 2-a 2=72-52=24,故选C .]对双曲线标准方程的理解【例1】 已知曲线方程x m -1-y m 2-4=1.(1)若方程表示双曲线,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若方程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3)若方程表示椭圆,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 (1)依题意有(m -1)(m 2-4)>0,即(m -1)(m +2)(m -2)>0,解得-2<m <1或m >2.(2)依题意有⎩⎪⎨⎪⎧ m 2-4<0,m -1<0,解得-2<m <1.(3)依题意有⎩⎪⎨⎪⎧m 2-4<0,m -1>0,解得1<m <2.给出方程x 2m -y 2n =1,则该方程:(1)表示双曲线的条件是mn >0;(2)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的条件是m >0,n >0; (3)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的条件是m <0,n <0; (4)表示椭圆的条件是m >0,n <0.[跟进训练]1.(1)已知双曲线x 2a -3+y 22-a =1,焦点在y 轴上,若焦距为4,则a 等于( )A .32B .5C .7D .12(2)在方程mx 2-my 2=n 中,若mn <0,则方程所表示的曲线是( ) A .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 B .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 C .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D .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1)D (2)C [(1)根据题意可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y 22-a -x 23-a =1.由其焦距为4,得c =2,则有c 2=2-a +3-a =4,解得a =12.(2)方程mx 2-my 2=n可化为x 2n m -y 2n m=1.由mn <0知nm <0,故方程所表示的曲线是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求以椭圆x 216+y 29=1的短轴的两个端点为焦点,且过点A (4,-5)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已知双曲线经过M (1,1),N (-2,5)两点,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思路点拨] 用待定系数法,根据双曲线焦点的位置设方程,根据条件确定参数.当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和双曲线上某一点,也可利用双曲线的定义求解.[解] (1)法一 (待定系数法)由题意知双曲线的两焦点F 1(0,-3),F 2(0,3). 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y 2a 2-x 2b 2=1(a >0,b >0),将点A (4,-5)代入双曲线方程得25a 2-16b2=1,又a 2+b 2=9,解得a 2=5,b 2=4.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y 25-x 24=1.法二 (定义法)由题意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0,-3),F 2(0,3)且A (4,-5)在双曲线上, 则2a =||AF 1|-|AF 2||=|20-80|=25, ∴a =5,∴b 2=c 2-a 2=9-5=4. 即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y 25-x 24=1.(2)法一 若焦点在x 轴上,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0,b >0).因为M (1,1),N (-2,5)在双曲线上,所以⎩⎪⎨⎪⎧1a 2-1b 2=1,(-2)2a 2-52b 2=1,解得⎩⎪⎨⎪⎧a 2=78,b 2=7.若焦点在y 轴上,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y 2a 2-x 2b2=1(a >0,b >0).同理有⎩⎪⎨⎪⎧1a 2-1b 2=1,52a 2-(-2)2b 2=1,解得⎩⎪⎨⎪⎧a 2=-7,b 2=-78(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 278-y 27=1.法二 设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mx 2+ny 2=1(mn <0). 将点M (1,1),N (-2,5)代入上述方程,得⎩⎪⎨⎪⎧m +n =1,4m +25n =1,解得⎩⎨⎧m =87,n =-17.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 278-y 27=1.1.求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步骤(1)确定双曲线的类型,并设出标准方程; (2)求出a 2,b 2的值.2.当双曲线的焦点所在坐标轴不确定时,需分焦点在x 轴上和y 轴上两种情况讨论,特别地,当已知双曲线经过两个点时,可设双曲线方程为Ax 2+By 2=1(AB <0)来求解.[跟进训练]2.(1)与椭圆x 24+y 2=1共焦点且过点P (2,1)的双曲线方程是( )A .x 24-y 2=1B .x 23-y 2=1C .x 22-y 2=1D .x 2-y 22=1 (2)已知双曲线中心在坐标原点且一个焦点为F 1(-5,0),点P 位于该双曲线上,线段PF 1的中点坐标为(0,2),则该双曲线的方程是( )A .x 24-y 2=1B .x 2-y 24=1 C .x 22-y 23=1D .x 23-y 22=1(1)C (2)B [(1)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 2a 2-y 2b2=1(a >0,b >0),由题意得⎩⎪⎨⎪⎧4a 2-1b 2=1,c 2=a 2+b 2=3,解得⎩⎪⎨⎪⎧a 2=2,b 2=1,所以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 22-y 2=1.(2)由双曲线的焦点可知c =5,线段PF 1的中点坐标为(0,2),所以设右焦点为F 2,则有PF 2⊥x 轴,且PF 2=4,点P 在双曲线右支上.所以PF 1=(25)2+42=36=6,所以PF 1-PF 2=6-4=2=2a ,所以a =1,b 2=c 2-a 2=4,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x 2-y 24=1,选B .]双曲线定义的应用1.到两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差是常数(小于|F 1F 2|)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的两支还是一支? 提示:一支.2.若P 点是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上的一动点,F 1,F 2为其左、右焦点,设∠F 1PF 2=α,则S △F 1PF 2如何用α表示?提示:S △F 1PF 2=b 2tan α2(可借助双曲线的定义及余弦定理推导).【例3】 (1)已知圆C 1:(x +3)2+y 2=1和圆C 2:(x -3)2+y 2=9,动圆M 同时与圆C 1及圆C 2相外切,则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2)已知F 1,F 2分别是双曲线x 29-y 216=1的左、右焦点,若P 是双曲线左支上的点,且|PF 1|·|PF 2|=32.试求△F 1PF 2的面积.[思路点拨] (1)由两圆外切得等量关系⇒双曲线定义⇒轨迹方程. (2)双曲线的定义及余弦定理⇒∠F 1PF 2⇒面积公式求S △F 1PF 2. (1)x 2-y 28=1(x ≤-1) [如图,设动圆M 与圆C 1及圆C 2分别外切于点A 和B ,根据两圆外切的条件得|MC 1|-|AC 1|=|MA |,|MC 2|-|BC 2|=|MB |.因为|MA |=|MB |,所以|MC 1|-|AC 1|=|MC 2|-|BC 2|,即|MC 2|-|MC 1|=2,这表明动点M 与两定点C 2,C 1的距离的差是常数2.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动点M 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左支(点M 与C 2的距离大,与C 1的距离小),这里a =1,c =3,则b 2=8,∴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8=1(x ≤-1).] (2)[解] 因为P 是双曲线左支上的点,所以|PF 2|-|PF 1|=6, 两边平方得|PF 1|2+|PF 2|2-2|PF 1|·|PF 2|=36,所以|PF 1|2+|PF 2|2=36+2|PF 1|·|PF 2|=36+2×32=100. 在△F 1PF 2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F 1PF 2=|PF 1|2+|PF 2|2-|F 1F 2|22|PF 1|·|PF 2|=100-1002|PF 1|·|PF 2|=0,所以∠F 1PF 2=90°,所以S △F 1PF 2=12|PF 1|·|PF 2|=12×32=16.把本例(2)的条件“|PF 1||PF 2|=32”换成“∠F 1PF 2=60°”,求S △F 1PF 2. [解] 由x 29-y 216=1得,a =3,b =4,c =5.由双曲线的定义和余弦定理得|PF 2|-|PF 1|=6, |F 1F 2|2=|PF 1|2+|PF 2|2-2|PF 1||PF 2|cos 60°, 所以102=(|PF 1|-|PF 2|)2+|PF 1|·|PF 2|, 所以|PF 1|·|PF 2|=64,所以S △F 1PF 2=12|PF 1|·|PF 2|·sin ∠F 1PF 2=12×64×32=16 3.1.求与双曲线有关的点的轨迹问题的方法 (1)列出等量关系,化简得到方程.(2)寻找几何关系,由双曲线的定义,得出对应的方程. 提醒:①双曲线的焦点所在的坐标轴是x 轴还是y 轴. ②检验所求的轨迹对应的是双曲线的一支还是两支. 2.求双曲线中的焦点三角形△PF 1F 2面积的方法(1)①根据双曲线的定义求出||PF 1|-|PF 2||=2a ;②利用余弦定理表示出|PF 1|、|PF 2|、|F 1F 2|之间满足的关系式;③通过配方,利用整体的思想方法求出|PF 1|·|PF 2|的值; ④利用公式S △PF 1F 2=12×|PF 1|·|PF 2|sin ∠F 1PF 2求得面积.(2)利用公式S △PF 1F 2=12×|F 1F 2|×|y P |求得面积.1.双曲线定义中||PF 1|-|PF 2||=2a (2a <|F 1F 2|)不要漏了绝对值符号,当2a =|F 1F 2|时表示两条射线.2.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中,a >b 不一定成立.要注意与椭圆中a ,b ,c 的区别.在椭圆中a 2=b 2+c 2,在双曲线中c 2=a 2+b 2.3.用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要先判断焦点所在的位置,设出标准方程后,由条件列出关于a ,b ,c 的方程组.如果焦点不确定要分类讨论,采用待定系数法求方程或用形如mx 2+ny 2=1(mn <0)的形式求解.1.判断正误(1)在双曲线标准方程中,a ,b ,c 之间的关系与椭圆中a ,b ,c 之间的关系相同. (2)点A (1,0),B (-1,0),若|AC |-|BC |=2,则点C 的轨迹是双曲线. ( ) (3)在双曲线标准方程x 2a 2-y 2b 2=1中,a >0,b >0,且a ≠b .( )[答案] (1)× (2)× (3)× 2.设双曲线x 2-y 28=1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F 2,P 是双曲线上的一点,且|PF 1|∶|PF 2|=3∶4,则△PF 1F 2的面积等于( )A .10 3B .8 3C .8 5D .165C [设|PF 1|=3t ,则|PF 2|=4t ,|PF 2|-|PF 1|=t =2a =2,所以t =2,所以|PF 1|=6,|PF 2|=8,|F 1F 2|=2c =2a 2+b 2=6=|PF 1|,所以F 1到PF 2的距离为62-42=25,所以S △PF 1F 2=12×8×25=8 5.]3.若双曲线E :x 29-y 216=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在双曲线E 上,且|PF 1|=3,则|PF 2|等于( )A .11B .9C .5D .3B [由题意知||PF 2|-3|=6,即|PF 2|-3=±6,解得|PF 2|=9或|PF 2|=-3(舍去).]4.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a =3,c =4,焦点在x 轴上;(2)焦点为(0,-6),(0,6),经过点A (-5,6);(3)以椭圆x 28+y 25=1长轴的端点为焦点,且经过点(3,10).[解] (1)由题设知,a =3,c =4,由c 2=a 2+b 2, 得b 2=c 2-a 2=42-32=7. 因为双曲线的焦点在x 轴上,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 29-y 27=1.(2)由已知得c =6,且焦点在y 轴上. 因为点A (-5,6)在双曲线上,所以 2a =|(-5-0)2+(6+6)2-(-5-0)2+(6-6)2|=|13-5|=8,则a =4,b 2=c 2-a 2=62-42=20. 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y 216-x 220=1.(3)由题意得,双曲线的焦点在x 轴上,且c =2 2.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0,b >0),则有a 2+b 2=c 2=8,9a 2-10b2=1,解得a 2=3,b 2=5.故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 23-y 25=1.。
高中数学人教A版() 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3.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
§3.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双曲线的定义,熟记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并能初步应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推导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方法、初步会按特定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感受曲线的美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双曲线标准方程及其简单应用难点: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及双曲线方程的求解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椭圆的定义2.椭圆的标准方程3.椭圆的标准方程中a,b,c的关系问题: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是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二)双曲线的定义计算机模拟双曲线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非零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两个定点F1、F2——双曲线的焦点.双曲线定义的符号表述:P={M | | |MF1| - |MF2| | = 2a ( 0<2a< 2c)}问题1:|MF1|-|MF2|=2a表示双曲线的哪一支?|MF2|-|MF1|=2a表示双曲线的哪一支?问题2:(1)若2a=2c,则轨迹是什么?(2)若2a>2c,则轨迹是什么?(3)若2a=0,则轨迹是什么?(三)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类比椭圆,找到推导双曲线方程的方法求曲线方程的步骤:2.设点:3.列式:4.化简: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焦点在 x 轴上焦点在y轴上呢?问题:如何判断焦点在哪个轴上?(看符号)牛刀小试求下列双曲线的a2,b2,并写出焦点坐标。
22(3) 25x-9=-225y22(4) -2=1x y例1.已知双曲线的焦点为F1(-5,0),F2(5,0),双曲线上一点P到F1、F2的距离的差绝对值等于6,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练习1:(1)a=4,b=3 ,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_______.(2)焦点为(0, -6),(0,6),经过点(2,-5)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 _______________.四.课堂小结五.作业课本 P121 1P127 7。
人教A版高二数学选修2-2.3.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公开课教学设计
§2.3.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海南华侨中学王芳文1.教学背景1.1 学生特征分析我授课班级是海南侨中理科班,方法储备上,学生经过学习,已经基本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规律,但是学习方法还是停留在简单模仿,反复练习层次上,对知识的生成与发展,区别与联系认识不深,缺少抽象概括及分析综合能力。
知识储备上,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了直线方程,圆的方程以及椭圆的相关知识,学生熟知椭圆的定义,会根据题目条件求简单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但是由于接触学习椭圆的时间还相对较短,对椭圆的基本性质了解不深,而且理性思维比较欠缺,且计算能力的短板约束使得在处理直线与椭圆等综合问题时还存在困难。
把新问题转化为已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缺乏选择、调整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
1.2教师特点分析自己教学中的优势:注重问题引导、思路分析、善于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善于鼓励学生,能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不足:课堂教学语言相对不够准确简练、板书不够清晰美观。
1.3 学习内容分析1、内容分析:学生初步认识圆锥曲线是从椭圆开始的,双曲线的学习是对其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如果双曲线研究的透彻、清楚,那么抛物线的学习就会顺理成章。
所以说本节课的作用就是纵向承接椭圆定义和标准方程的研究,横向为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
从高考大纲要求和课程标准角度来讲,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作为了解内容,在高考的考查当中以选择、填空为主。
正因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对双曲线缺少应有的重视,成为了学生的一个失分点。
而且由于学生对椭圆与双曲线的区别与联系认识不够,无法做到知识与方法的迁移,在学习双曲线时极易与椭圆混淆。
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运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的类比体会椭圆与双曲线的异同点,使得椭圆与双曲线的学习能相互促进。
2、例题分析:温故:帮助学生复习椭圆的定义,提出问题。
探究:如图,实验操作:1.取一条拉链,拉开一部分;2.在拉开的两边各选择一点,分别固定在点F1,F2上;3.把笔尖放在点M处,随着拉链逐渐拉开或者闭拢,画出一条曲线.点M在运动过程中满足什么几何条件?(如图(A)、(B))点M满足的几何条件:点M满足的几何条件:从直观上让学生认识双曲线,分析双曲线上动点所满足的几何关系,类比椭圆定义,帮助学生归纳双曲线的定义。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高二新课程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新
学
过
程
⑥例2。分析:先要确定轨迹是什么样的图形,再按方程的求解步骤求解。
练习:已知双曲线过 两点,焦点在在 轴上,试求双曲线的方程。
2、小结: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 间的关系。
3、作业:课本60页1、2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教材P66 2题.
2.已知双曲线过点 ,焦点在焦点在 轴上,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在椭圆的标准方程 中, 有何关系,若 ,则 写出符合条件的椭圆方程。
二、讲授新课:
1.双曲线的定义:
1 提问:把椭圆定义中的“距离的和”改为“距离的差”,那么点的轨迹会怎样?
如图2-23,定点 是两个按钉,MN是一个细套管,两条细绳分别拴在按钉上且穿过套管,点M移动时,|MF1|-|MF2|是常数,这样就画出一条曲线;由|MF2|-|MF1|是同一常数,可以画出另一支.
2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 )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两定点 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 叫做双曲线的焦距。
③(理科)类比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过程推导出双曲线的标谁方程。
(文科)简单讲解推导给出标准方程。
标准方程: (焦点 在 轴)
思考:若焦点在 轴,标准方程又如何?
3.已知椭圆的方程为 ,以此椭圆的顶点为焦点的双曲线过度椭圆的顶点,求此双曲线的的标准方程。
④例1、 分析:由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知,只要求出 即可得方程;
练习:1、已知双曲线的两焦点为 ,双曲线上任意点到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 ,求此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双曲线的两焦点分别为 ,①若 ②若
3、双曲线的两焦点分别为 ,点 在双曲线上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若焦点分别为 ,过点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又如何?)
教案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2)代数方程
∵ , ,
∴ .
(3)化简方程
将这个方程移项,两边平方得:
两边再平方,整理得:
.
(以上推导完全可以仿照椭圆方程的推导.)
由双曲线定义,2c>2a即c>a,所以 .
设 (b>0),代入上式得:
这就是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将x、y互换得到焦点在y轴上的形式: .
(4)椭圆的标准方程.
思考:我们知道与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为非零常数(大于两定点间的距离)的点的轨迹是椭圆,那么与两定点距离的差为非夫零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如图:2.2-1,取一拉链,拉开它的一部分,在拉开的两边上各选择一点分别固定在 、 上,把笔尖放在点M处,随着拉链逐渐拉开或者闭拢,笔尖所经过的点就画出一条曲线,这条曲线是满足下面条件的点的集合:P={M| |-| ||=常数},如果使点M到点 的距离减去到 的距离所得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就得到另一条曲线,这条曲线是满足下面条件的点的集合:P={M|| |-| ||=常数}这两条曲线合起来就叫做双曲线,每一条叫做双曲线的一支.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并让学生做学案中的例题.
老师补充.
学生回答老师作点评.
让学生用自己做的教具进行操作,观察分析,思考,同桌间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结论.
让学生先自己推导,在小组间交流结论.
让学生去探究和思考.
由每个学习小组组长在黑板上板书并讲解思维过程.
由数学科代表总结这节课的主要知识点的解题过程中的方法和技巧以及知识误区.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双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会应用定义求简单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通过双曲线定义及标准方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是合作探究精神、数形结合思想、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和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221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教案(人教A版选修1-1)
2.2 双曲线2.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师用书独具)●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双曲线的定义并能独立推导标准方程.(2)会利用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定义及标准方程的挖掘与探究,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类比、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观察与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交流探索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难点: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由于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与椭圆很类似,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学习椭圆的经验,所以本节课用“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重点突出以下两点:①以类比思维作为教学的主线;②以自主探究作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并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而实现重点、难点的突破.(教师用书独具)●教学建议在教法上,宜采用探究性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自觉主动地创造性地去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以启发、引导为主,采用设疑的形式,逐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应用”的过程,发现新的知识,把学生的潜意识状态的好奇心变为自觉求知的创新意识.又通过实际操作,使刚产生的数学知识得到完善,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增强研究探索的综合素质.●教学流程给出拉链试验,引出问题:移动笔尖画出的曲线满足什么条件?⇒引导学生结合试验分析,得出曲线满足的条件,给出双曲线定义并探究特殊情形.⇒通过引导学生类比椭圆标准方程得出的方法,推导双曲线的标准方程.⇒通过例1及其变式训练,使学生理解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对比与椭圆方程的异同.⇒通过例2及其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对比椭圆与双曲线定义的异同,完成例3及其变式训练,从而掌握双曲线定义的应用问题.⇒归纳整理,进行课堂小结,整体认识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当堂双基达标,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反馈矫正.(对应学生用书第29页)取一条拉链,拉开它的一部分,在拉开的两边上各选择一点,分别固定在点F1、F2处,把笔尖放于点M,拉开闭拢拉链,笔尖经过的点可画出一条曲线,思考曲线满足什么条件?【提示】如图,曲线上的点满足条件:|MF1|-|MF2|=常数;如果改变一下位置,使|MF2|-|MF1|=常数,可得到另一条曲线.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问题导思】双曲线定义中强调平面内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差的绝对值为常数,若没有绝对值,则动点的轨迹是什么?【提示】双曲线的一支.1.能否用推导椭圆标准方程的方法推出双曲线的方程?怎样推导?【提示】能.(1)建系:以直线F1F2为x轴,F1F2的中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2)设点:设M(x,y)是双曲线上任一点,且双曲线的焦点坐标为F1(-c,0),F2(c,0).(3)列式:由|MF1|-|MF2|=±2a,可得(x+c)2+y2-(x-c)2+y2=±2a.(4)化简:移项,平方后可得(c2-a2)x2-a2y2=a2(c2-a2).令c2-a2=b2,得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 a2-y2b2=1(a>0,b>0).2.双曲线的标准形式有两种,如何区别焦点所在的坐标轴?【提示】双曲线标准方程中x2与y2的系数的符号决定了焦点所在的坐标轴:当x2系数为正时,焦点在x轴上;当y2的系数为正时,焦点在y轴上,而与分母的大小无关.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对应学生用书第29页)(2013·泰安高二检测)方程x 24-k +y 2k -1=1表示的曲线为C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曲线C 不可能是圆;②若1<k <4,则曲线C 为椭圆; ③若曲线C 为双曲线,则k <1或k >4;④若曲线C 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则1<k <52.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思路探究】 方程x 24-k +y 2k -1=1表示什么曲线?此时k 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自主解答】 当4-k =k -1>0时,即k =52时,曲线C 是圆,∴命题①是假命题.对于②,当1<k <4且k ≠52时,曲线C 是椭圆,则②是假命题.根据双曲线和椭圆定义及其标准方程,③④是真命题. 【答案】 ③④1.双曲线焦点在x 轴上⇔标准方程中x 2项的系数为正;双曲线焦点在y 轴上⇔标准方程中y 2项的系数为正.2.在曲线方程x 2m +y 2n =1中,若m =n >0,则曲线表示一个圆;若m >0,n >0,且m ≠n ,则曲线表示一个椭圆;若mn <0,则曲线表示双曲线.若k ∈R ,则“k >3”是“方程x 2k -3-y 2k +3=1表示双曲线”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 方程x 2k -3-y 2k +3=1表示双曲线的充要条件是(k -3)(k +3)>0,即k <-3或k >3;当k >3时,一定有(k -3)(k +3)>0,但反之不成立.∴k >3是方程表示双曲线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 A已知双曲线上两点P 1、P 2的坐标分别为(3,-42)、(94,5),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思路探究】 (1)当双曲线的焦点位置不确定时,应怎样求双曲线的方程? (2)已知双曲线上两点的坐标,可将双曲线的方程设为怎样的形式,以便于计算? 【自主解答】 法一 若双曲线的焦点在x 轴上, 设其方程为x 2a 2-y 2b2=1(a >0,b >0).根据题意得⎩⎨⎧9a 2-32b 2=1,8116a 2-25b 2=1,该方程组无解;若双曲线的焦点在y 轴上,设其方程为y 2a 2-x 2b2=1(a >0,b >0).根据题意得⎩⎨⎧32a 2-9b 2=1,25a 2-8116b 2=1,解得a 2=16,b 2=9.故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y 216-x 29=1.法二 设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mx 2+ny 2=1(mn <0).根据题意得⎩⎪⎨⎪⎧9m +32n =1,8116m +25n =1,解得m =-19,n =116.故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y 216-x 29=1.1.求双曲线标准方程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定义法,二是待定系数法. 2.用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步骤:(1)定位:确定双曲线的焦点位置,如果题目没有建立坐标系,一般把焦点放在x 轴上; (2)设方程:根据焦点的位置设相应的双曲线标准方程(当焦点在两个坐标轴上都有可能时,一般设为Ax 2+By 2=1(AB <0));(3)定值:根据题目的条件确定相关的系数的方程,解出系数,代入所设方程.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a =5,c =3,焦点在y 轴上;(2)双曲线过P 1(-2,325)和P 2(437,4)两点.【解】 (1)由a =5,c =3得b 2=c 2-a 2=4. ∴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y 25-x 24=1.(2)因为双曲线的焦点位置不确定,所以设双曲线方程为mx 2+ny 2=1(mn <0),因为P 1、P 2在双曲线上,所以有⎩⎨⎧4m +45n4=1,169×7m +16n =1,解得⎩⎨⎧m =-116,n =19.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x 216+y 29=1,即y 29-x 216=1.如图2-2-1所示,已知双曲线x 24-y 29=1,F 1,F 2是其两个焦点,点M 在双曲线上.图2-2-1(1)若∠F 1MF 2=90°,求△F 1MF 2的面积;(2)若∠F 1MF 2=120°,△F 1MF 2的面积是多少?若∠F 1MF 2=60°,△F 1MF 2的面积又是多少?【思路探究】 (1)求三角形的面积该联想到哪些方法? (2)如何运用双曲线的定义解决问题?【自主解答】 (1)由双曲线方程知,a =2,b =3,c =13,设|MF 1|=r 1,|MF 2|=r 2(r 1>r 2). 由双曲线定义知,有r 1-r 2=2a =4,两边平方得r 21+r 22-2r 1·r 2=16, 即|F 1F 2|2-4S △F 1MF 2=16, 也即52-16=4S △F 1MF 2, 求得S △F 1MF 2=9. (2)若∠F 1MF 2=120°,在△MF 1F 2中,由余弦定理得,|F 1F 2|2=r 21+r 22-2r 1r 2cos 120°, |F 1F 2|2=(r 1-r 2)2+3r 1r 2=(2c )2,r 1r 2=12, 求得S △F 1MF 2=12r 1r 2sin 120°=3 3.同理可求得若∠F 1MF 2=60°,S △F 1MF 2=9 3.双曲线的定义是用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来描述的.定义中||PF 1|-|PF 2||=2a <|F 1F 2|,包含|PF 1|-|PF 2|=2a 和|PF 1|-|PF 2|=-2a ,即要看到点离定点的距离的“远”与“近”.涉及双曲线上点到焦点的距离问题,或符合双曲线定义的轨迹问题可用双曲线的定义求解.常见题目类型为:(1)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问题; (2)判断点的轨迹或求轨迹方程.已知圆C 1:(x +3)2+y 2=1和圆C 2:(x -3)2+y 2=9,动圆M 同时与圆C 1及圆C 2相外切,求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解】如图所示,设动圆M 与圆C 1及圆C 2分别外切于点A 和B ,根据两圆外切的条件,得 |MC 1|-|AC 1|=|MA |, |MC 2|-|BC 2|=|MB |. ∵|MA |=|MB |,∴|MC 1|-|AC 1|=|MC 2|-|BC 2|, ∴|MC 2|-|MC 1|=|BC 2|-|AC 1|=3-1=2.这表明动点M 与两定点C 2,C 1的距离的差是常数2.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动点M 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左支, 则2a =2,a =1,c =3, ∴b 2=c 2-a 2=8.因此所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8=1(x <0).(对应学生用书第31页)记不清a 、b 、c 的关系致误双曲线8kx 2-ky 2=8的一个焦点为(0,3),则k =A .1B .-1 C.79 D .-79【错解】 将双曲线化为标准方程为x 21k -y 28k =1,∵焦点在y 轴上,且c =3,∴a 2=-8k ,b 2=-1k ,∴-8k -(-1k )=-7k =32,∴k =-79.【答案】 D【错因分析】 双曲线中a 、b 、c 的关系不是a 2-b 2=c 2.【防范措施】 要区别椭圆与双曲线中a 、b 、c 的关系.在椭圆中a 2-b 2=c 2,在双曲线中a 2+b 2=c 2,二者一定不要混淆.【正解】 将双曲线化为标准方程为x 21k -y 28k =1,∵焦点在y 轴上,且c =3,∴a 2=-8k ,b 2=-1k .∴-8k -1k =9,∴k =-1.【答案】 B1.理解双曲线的定义应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距离的差要加绝对值,否则表示双曲线的一支. (2)距离差的绝对值必须小于焦距,否则不是双曲线.2.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包括“定位”和“定量”两个过程.“定位”指确定焦点在哪个坐标轴上,“定量”是指确定a 2,b 2的大小.(对应学生用书第31页)1.到两定点F 1(-3,0)、F 2(3,0)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6的点M 的轨迹是( ) A .椭圆 B .线段 C .双曲线D .两条射线【解析】 由题意|F 1F 2|=|||MF 1|-|MF 2|=6. ∴点M 的轨迹是两条射线. 【答案】 D2.双曲线x 225-k +y 29-k =1的焦距为( )A .16B .8C .4D .234 【解析】 ∵25-k >9-k 且25-k >0,9-k <0,即a 2=25-k ,b 2=k -9, ∴c 2=16,c =4. 焦距为2c =8. 【答案】 B3.双曲线方程为x 2-2y 2=1,则它的右焦点坐标为( ) A.⎝⎛⎭⎫22,0B.⎝⎛⎭⎫52,0C.⎝⎛⎭⎫62,0D.()3,0【解析】 将双曲线方程化为标准形式x 2-y 212=1,所以a 2=1,b 2=12,∴c =a 2+b 2=62, ∴右焦点坐标为⎝⎛⎭⎫62,0.【答案】 C4.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0,-6),且经过点(-5,6),求此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解】 由题意知c =6,且焦点在y 轴上,另一焦点为(0,6),所以由双曲线的定义有: 2a =|(-5-0)2+(6+6)2-(-5-0)2+(6-6)2|=8,∴a =4,∴b 2=62-42=20,∴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y 216-x 220=1.一、选择题1.(2013·台州高二检测)设动点P 到A (-5,0)的距离与它到B (5,0)距离的差等于6,则P 点的轨迹方程是( )A.x 29-y 216=1 B.y 29-x 216=1C.x 29-y 216=1(x ≤-3) D.x 29-y 216=1(x ≥3) 【解析】 由题意动点P 的轨迹是以A 、B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且a =3,b =4,故应选D.【答案】 D2.椭圆x 24+y 2a 2=1与双曲线x 2a -y 22=1有相同的焦点,则a 的值是( )A.12 B .1或-2 C .1或12D .1【解析】 由于a >0,0<a 2<4且4-a 2=a +2,∴a =1. 【答案】 D3.(2013·泰安高二检测)已知双曲线方程为x 2a 2-y 2b 2=1,点A 、B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线段AB 经过右焦点F 2,|AB |=m ,F 1为左焦点,则△ABF 1的周长为( )A .2a +2mB .4a +2mC .a +mD .2a +4m 【解析】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AF 1|-|AF 2|=2a ,|BF 1|-|BF 2|=2a ,而三角形的周长为|AF 1|+|BF 1|+|AB |=(|AF 1|-|AF 2|)+(|BF 1|-|BF 2|)+2|AB |=4a +2m .【答案】 B4.已知平面内有一线段AB ,其长度为4,动点P 满足|P A |-|PB |=3,O 为AB 中点,则|PO |的最小值是( )A .1 B.32C .2D .4【解析】 ∵|P A |-|PB |=3<|AB |=4, ∴点P 在以A 、B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一支上, 其中2a =3,2c =4, ∴|PO |min =a =32.【答案】 B5.(2013·临沂高二检测)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F 1(-10,0),F 2(10,0),M 是此双曲线上的一点,且MF 1→·MF 2→=0,|MF 1→|·|MF 2→|=2,则该双曲线的方程是( )A.x 29-y 2=1 B .x 2-y 29=1C.x 23-y 27=1D.x 27-y 23=1 【解析】 由双曲线定义||MF 1|-|MF 2||=2a ,两边平方得:|MF 1|2+|MF 2|2-2|MF 1||MF 2|=4a 2,因为MF 1→·MF 2→=0,故△MF 1F 2为直角三角形,有|MF 1|2+|MF 2|2=(2c )2=40,而|MF 1|·|MF 2|=2,∴40-2×2=4a 2,∴a 2=9,∴b 2=1,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x 29-y 2=1.【答案】 A 二、填空题6.设m 为常数,若点F (0,5)是双曲线y 2m -x 29=1的一个焦点,则m =________.【解析】 由题意c =5,且m +9=25,∴m =16. 【答案】 167.(2013·莱芜高二检测)若方程x 2k +2-y 25-k =1表示双曲线,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方程表示双曲线需满足(5-k )(k +2)>0,解得:-2<k <5,即k 的取值范围为(-2,5).【答案】 (-2,5)8.已知F 是双曲线x 24-y 212=1的左焦点,A (1,4),P 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则|PF |+|P A |的最小值为______.【解析】 设右焦点为F ′,由题意知F ′(4,0),根据双曲线的定义,|PF |-|PF ′|=4,∴|PF |+|P A |=4+|PF ′|+|PA |,∴要使|PF |+|P A |最小,只需|PF ′|+|P A |最小即可,即需满足P 、F ′、A 三点共线,最小值为4+|F ′A |=4+9+16=9.【答案】 9 三、解答题9.求与椭圆x 29+y 24=1有相同焦点,并且经过点(2,-3)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解】 由x 29+y 24=1知焦点F 1(-5,0),F 2(5,0).依题意,设双曲线方程为x 2a 2-y 2b2=1(a >0,b >0).∴a 2+b 2=5,①又点(2,-3)在双曲线x 2a 2-y 2b 2=1上,∴4a 2-3b2=1.② 联立①②得a 2=2,b 2=3, 因此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x 22-y 23=1.10.(2013·杭州高二检测)已知A (-7,0),B (7,0),C (2,-12),椭圆过A 、B 两点且以C 为其一个焦点,求椭圆另一个焦点的轨迹方程.【解】 设椭圆的另一个焦点为P (x ,y ), 则由题意知|AC |+|AP |=|BC |+|BP |, ∴|BP |-|AP |=|AC |-|BC | =2<|AB |=14,所以点P 的轨迹是以A 、B 为焦点,实轴长为2的双曲线的左支,且c =7,a =1, ∴b 2=c 2-a 2=48.∴所求的轨迹方程为x 2-y 248=1.11.A 、B 、C 是我方三个炮兵阵地,A 在B 的正东,相距6 km ,C 在B 的北偏西30°方向上,相距4 km ,P 为敌炮阵地,某时刻A 发现敌炮阵地的某种信号,由于B 、C 两地比A 距P 地远,因此4秒后,B 、C 才同时发现这一信号(该信号的传播速度为每秒1 km).A 若炮击P 地,求炮击的方位角.【解】 以AB 的中点为原点,BA 所在的直线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A (3,0),B (-3,0),C (-5,23).∵|PB |-|P A |=4,∴点P 在以A 、B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上,该双曲线右支的方程是 x 24-y 25=1(x ≥2).① 又∵|PB |=|PC |,∴点P 在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上,该直线的方程为x -3y +7=0.② 将②代入①得11x 2-56x -256=0,得x =8或x =-3211(舍).于是可得P (8,53).设α为P A 所在直线的倾斜角,又k PA =tan α=3,∴α=60°,故点P 在点A 的北偏东30°方向上,即A 炮击P 地的方位角是北偏东30°.(教师用书独具)已知B (-5,0),C (5,0)是△ABC 的两个顶点,且sin B -sin C =35sin A ,求顶点A 的轨迹方程.【解】 ∵sin B -sin C =35sin A ,∴由正弦定理得|AC |-|AB |=35|BC |=35×10=6.又∵|AC |>|AB |,6<|BC |,∴点A 的轨迹是以B ,C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左支(且除去左顶点), 由2a =6,2c =10,得a =3,c =5,b 2=c 2-a 2=16, ∴顶点A 的轨迹方程为x 29-y 216=1(x <-3).已知定点A (3,0)和定圆C :(x +3)2+y 2=16,动圆和圆C 相外切,并且过点A ,求动圆圆心P 的轨迹方程.【解】 设动圆半径为r ,圆心为P (x ,y ),定圆C 的圆心为C (-3,0),半径为4, 由平面几何知识有|PC |=r +4,|P A |=r , ∴|PC |-|P A |=4,∴动点P 的轨迹为双曲线右支. c =3,a =2,b 2=c 2-a 2=5,x2 4-y25=1(x>0).∴圆心P的轨迹方程为。
2.3.1双曲线及其实用标准方程_教案设计(人教A版选修2-1)
2.3.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双曲线的概念,掌握双曲线的定义,会用双曲线的定义解决问题;了解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及化简无理方程的常用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定义及标准方程的挖掘与探究,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类比、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观察与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交流探索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难点: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由于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与椭圆很类似,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学习椭圆的经验,所以本节课用“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重点突出以下两点:①以类比思维作为教学的主线;②以自主探究作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并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而实现重点、难点的突破.●教学建议在教法上,宜采用探究性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自觉主动地创造性地去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以启发、引导为主,采用设疑的形式,逐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应用”的过程,发现新的知识,把学生的潜意识状态的好奇心变为自觉求知的创新意识.又通过实际操作,使刚产生的数学知识得到完善,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增强了研究探索的综合素质.●教学流程复习椭圆定义,提出问题:与两定点距离的差为常数的轨迹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试验分析,得出满足条件的曲线形状,给出双曲线定义并探究特殊情形.⇒通过引导学生类比椭圆标准方程得出的方法,推导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对比椭圆与双曲线定义的异同,完成例1及其互动探究,从而掌握双曲线定义的应用问题.⇒通过例2及其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通过例3及其变式训练,使学生理解双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并学会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归纳整理,进行课堂小结,整体认识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当堂双基达标,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反馈矫正.课标解读1.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及焦距的概念.2.了解双曲线的几何图形、标准方程.(重点)3.能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和待定系数法去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重点)双曲线的定义【问题导思】1.我们知道,与两个定点距离的和为非零常数(大于两定点间的距离)的点的轨迹是椭圆,那么与两定点距离的差为非零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提示】双曲线的一支.2.若定义中的常数大于或等于|F1F2|时,轨迹是什么?【提示】当常数等于|F1F2|时,轨迹为以F1,F2为端点,在直线F1F2上反向的两条射线F1A,F2B(包括端点),如图所示.当常数大于|F1F2|时,轨迹不存在.把平面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双曲线的标准方程【问题导思】类比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过程,你能说说怎样选择坐标系,建立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吗?【提示】以经过两焦点F1、F2的直线为x轴,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坐标系.焦点在x轴上焦点在y轴上标准方程x2a2-y2b2=1(a>0,b>0)y2a2-x2b2=1(a>0,b>0) 焦点F1(-c,0),F2(c,0)F1(0,-c),F2(0,c)焦距|F1F2|=2c,c2=a2+b2双曲线定义的应用已知双曲线x 29-y 216=1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 1、F 2,若双曲线上一点P 使得∠F 1PF 2=60°,求△F 1PF 2的面积.【思路探究】 (1)在△PF 1F 2中,由余弦定理能得到|F 1F 2|、|PF 1|、|PF 2|三者满足怎样的关系式?(2)结合双曲线的定义,能否求出|PF 1|·|PF 2|的值进而求出△F 1PF 2的面积?【自主解答】 由x 29-y 216=1,得a =3,b =4,c =5.由定义和余弦定理得|PF 1|-|PF 2|=±6, |F 1F 2|2=|PF 1|2+|PF 2|2-2|PF 1||PF 2|cos 60°, 所以102=(|PF 1|-|PF 2|)2+|PF 1|·|PF 2|, 所以|PF 1|·|PF 2|=64,∴S △F 1PF 2=12|PF 1|·|PF 2|·sin ∠F 1PF 2=12×64×32=16 3.求双曲线中焦点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法一:(1)根据双曲线的定义求出||PF 1|-|PF 2||=2a ;(2)利用余弦定理表示出|PF 1|、|PF 2|、|F 1F 2|之间满足的关系式;(3)通过配方,整体的思想求出|PF 1|·|PF 2|的值;(4)利用公式S △PF 1F 2=12×|PF 1|·|PF 2|sin ∠F 1PF 2求得面积.法二:利用公式S △PF 1F 2=12×|F 1F 2|×|y P |求得面积.本例中若∠F 1PF 2=90°,其他条件不变,求△F 1PF 2的面积. 【解】 由双曲线方程知a =3,b =4,c =5 由双曲线的定义,||PF 1|-|PF 2||=2a =6, ∴|PF 1|2+|PF 2|2-2|PF 1|·|PF 2|=36①在Rt △F 1PF 2中,由勾股定理|PF 1|2+|PF 2|2=|F 1F 2|2=(2c )2=100② 将②代入①得:|PF 1|·|PF 2|=32, ∴S △F 1PF 2=12|PF 1|·|PF 2|=16.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a =4,且经过点A (1,4103);(2)经过点P 1(-2,325)和P 2(437,4)两点.【思路探究】 (1)所求曲线的焦点位置确定吗?(2)如何求出a 2、b 2的值? 【自主解答】 (1)①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0,b >0),则将a =4代入,得x 216-y 2b 2=1. 又∵点A (1,4103)在双曲线上,∴116-1609b2=1.由此得b 2<0, ∴不合题意,舍去. ②若所求双曲线方程为y 2a2-x 2b 2=1(a >0,b >0),则将a =4代入得y 216-x 2b2=1,代入点A (1,4103),得b 2=9,∴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y 216-x 29=1. (2)法一 当双曲线的焦点在x 轴上时,设双曲线方程为x 2a 2-y 2b 2=1(a >0,b >0).∵P 1、P 2在双曲线上,∴⎩⎪⎨⎪⎧-22a 2-3252b 2=14372a 2-42b2=1,解得⎩⎪⎨⎪⎧1a 2=-1161b 2=-19(不合题意舍去).当双曲线的焦点在y 轴上时,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y 2a2-x 2b 2=1(a >0,b >0).∵P 1、P 2在双曲线上,∴⎩⎪⎨⎪⎧3252a 2-4b 2=142a 2-4372b2=1,解得⎩⎪⎨⎪⎧1a 2=191b 2=116,即a 2=9,b 2=16.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y 29-x 216=1.法二 因为双曲线的焦点位置不确定,所以设曲线方程为mx 2+ny 2=1(mn <0),因为P 1、P 2在双曲线上,所以有⎩⎪⎨⎪⎧4m +454n =1169×7m +16n =1,解得⎩⎪⎨⎪⎧m=-116n=19.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216+y29=1,即y29-x216=1.1.求双曲线标准方程的两个关注点:(1)定位:是指确定与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在标准方程的前提下,确定焦点位于哪条坐标轴上,以确定方程的形式.(2)定量:是指确定a2、b2的数值,常由条件列方程求解.2.若焦点的位置不明确,应注意分类讨论,也可以设双曲线方程为mx2+ny2=1的形式,为简单起见,常标明条件mn<0.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一个焦点是(0,-6),经过点A(-5,6);(2)a=5,c=7.【解】(1)由已知c=6,且焦点在y轴上,另一焦点为(0,6).由双曲线定义2a=|-5-02+6+62--5-02+6-62|=8.∴a=4,∴b2=c2-a2=20.∴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y216-x220=1.(2)由已知a=5,c=7,∴b2=c2-a2=24,焦点不确定∴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25-y224=1或y225-x224=1.双曲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的实际应用“神舟”九号飞船返回仓顺利到达地球后,为了及时将航天员安全救出,地面指挥中心在返回仓预计到达区域安排了三个救援中心(记为A,B,C),A在B的正东方向,相距6千米,C在B的北偏西30°方向,相距4千米,P为航天员着陆点.某一时刻,A接收到P 的求救信号,由于B,C两地比A距P远,在此4秒后,B,C两个救援中心才同时接收到这一信号.已知该信号的传播速度为1千米/秒.求在A处发现P的方位角.【思路探究】由“A接收到P的求救信号的时间比其他两个救援中心早4 s”能否得到|PB|与|PA|的差为定值?是否说明点P在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的一支上?【自主解答】因为|PC|=|PB|,所以P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又因为|PB|-|PA|=4,所以P在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上.以线段AB的中点为坐标原点,AB的垂直平分线所在直线为y轴,正东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A(3,0),B(-3,0),C (-5,23).所以双曲线方程为x 24-y 25=1(x >0),BC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x -3y +7=0.联立两方程解得 x =8,y =53,所以P (8,53),k PA =tan ∠PAx =3,所以∠PAx =60°.所以P 点在A 点的北偏东30°方向.解答此类题首先应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取两定点所在的直线为x 轴,以两定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为坐标原点;然后根据双曲线的定义求出标准方程,再由标准方程解有关问题.本题的解法主要运用了数形结合思想和函数与方程思想.某工程要挖一个横断面为半圆的柱形的坑,挖出的土只能沿道路AP ,BP 运到P 处(如图2-3-1所示),|PA |=100 m ,|PB |=150 m ,∠APB =60°,试说明怎样运土才能最省工.图2-3-1【解】 设M 是分界线上的任意一点,则有: |MA |+|PA |=|MB |+|PB |,于是|MA|-|MB|=|PB|-|PA|=150-100=50.在△PAB中,由余弦定理得,|AB|2=|PA|2+|PB|2-2|PA|·|PB|·cos 60°=1002+1502-2×100×150×12=17 500.∴以AB所在直线为x轴,AB中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分界线是双曲线,即x2625-y23 750=1(x≥25).故运土时,将此双曲线左侧的土沿AP运到P处,右侧的土沿BP运到P处最省工.混淆a、b、c的关系致误双曲线8kx2-ky2=8的一个焦点坐标为(0,3),求k的值.【错解】将双曲线的方程化成标准形式为x21k-y28k=1.因为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所以a2=8k,b2=1k.所以c=a2-b2=8k-1k=3,即7k=9,所以k=79.【错因分析】上述解法有两处错误:一是a2,b2值确定错误,应该是a2=-8k,b2=-1k;二是基本量a 、b 、c 的关系错误,在双曲线中基本量a 、b 、c 的关系应该是c 2=a 2+b 2.【防措施】 在椭圆中,a 、b 、c 的关系是c 2=a 2-b 2;而在双曲线中,a 、b 、c 的关系是c 2=a 2+b 2,二者极易混淆,要注意区分,以防错误.【正解】 将双曲线的方程化成kx 2-k8y 2=1.因为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坐标是(0,3),所以焦点在y 轴上,且c =3. 所以a 2=-8k ,b 2=-1k .所以-8k -1k=9,解得k =-1.1.理解双曲线定义应注意以下三点:①定义中的动点与定点在同一平面;②距离的差要加绝对值,否则只表示双曲线的一支;③距离差的绝对值必须小于焦距,否则不是双曲线,而是两条射线或无轨迹.2.利用待定系数法可以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求解步骤包括“定位”与“定量 ”两步.1.动点P 到点M (1,0),N (-1,0)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2,则点P 的轨迹是( ) A .双曲线 B .双曲线的一支 C .两条射线D .一条射线【解析】 ∵||PM |-|PN ||=2=|MN |,∴点P 的轨迹是两条射线. 【答案】 C2.(2013·高二检测)双曲线方程为x 2-2y 2=1,则它的右焦点坐标为( )A .(22,0)B .(52,0) C .(62,0) D .(3,0)【解析】 将双曲线方程化为标准形式x 2-y 212=1,所以a 2=1,b 2=12,∴c =a 2+b 2=62,∴右焦点坐标为(62,0). 【答案】 C3.满足条件a =2,一个焦点为(4,0)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A.x 24-y 212=1 B.x 212-y 24=1 C.x 24-y 216=1 D.x 216-y 24=1 【解析】 由a =2,c =4,得b 2=c 2-a 2=12,又一焦点(4,0)在x 轴上,∴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 24-y 212=1.【答案】 A4.已知双曲线x 216-y 29=1的左支上一点M 到其左焦点F 1的距离为10,求点M 到该曲线左焦点F 2的距离.【解】 由x 216-y 29=1得a =4,∵点M 在双曲线的左支上 ∴|MF 2|>|MF 1|,∴|MF 2|-|MF 1|=2a =8, 又∵|MF 1|=10,∴|MF 2|=18.一、选择题1.(2013·东营高二检测)方程x 22+m -y 22-m=1表示双曲线,则m 的取值围( ) A .-2<m <2 B .m >0 C .m ≥0 D .|m |≥2【解析】 ∵已知方程表示双曲线,∴(2+m )(2-m )>0. ∴-2<m <2. 【答案】 A2.设动点P 到A (-5,0)的距离与它到B (5,0)距离的差等于6,则P 点的轨迹方程是( ) A.x 29-y 216=1 B.y 29-x 216=1 C.x 29-y 216=1(x ≤-3) D.x 29-y 216=1(x ≥3) 【解析】 由题意,应为以A (-5,0),B (5,0)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 由c =5,a =3,知b 2=16, ∴P 点的轨迹方程为x 29-y 216=1(x ≥3).【答案】 D3.(2013·高二检测)已知定点A 、B 且|AB |=4,动点P 满足|PA |-|PB |=3,则|PA |的最小值是( )A.12B.32C.72D .5【解析】 由题意知,动点P 的轨迹是以定点A 、B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一支(如图)从图上不难发现,|PA |的最小值是图中AP ′的长度,即a +c =72.【答案】 C4.若椭圆x 2m+y 2n=1(m >n >0)和双曲线x 2a-y 2b=1(a >0,b >0)有相同的焦点F 1、F 2,P 是两曲线的一个交点,则|PF 1|·|PF 2|的值是( )A .m -a B.12(m -a )C .m 2-a 2D .m -a【解析】 由椭圆定义知|PF 1|+|PF 2|=2m .①由双曲线的定义知||PF 1|-|PF 2||=2a .②①2-②2得4|PF 1|·|PF 2|=4(m -a ), ∴|PF 1|·|PF 2|=m -a . 【答案】 A5.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5,0),F 2(5,0),P 是双曲线上的一点,且PF 1⊥PF 2,|PF 1|·|PF 2|=2,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 )A.x 22-y 23=1 B.x 23-y 22=1 C .x 2-y 24=1 D.x 24-y 2=1 【解析】 设|PF 1|=m ,|PF 2|=n ,在Rt △PF 1F 2中,m 2+n 2=(2c )2=20,m ·n =2,由双曲线定义,知|m -n |2=m 2+n 2-2mn =16. ∴4a 2=16.∴a 2=4,b 2=c 2-a 2=1.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 24-y 2=1.【答案】 D 二、填空题 6.双曲线x 2m 2+12-y 24-m 2=1的焦距为________.【解析】 c 2=m 2+12+4-m 2=16,∴c =4,2c =8. 【答案】 87.(2013·高二检测)设点P 是双曲线x 29-y 216=1上任意一点,F 1,F 2分别是其左、右焦点,若|PF 1|=10,则|PF 2|=________.【解析】 由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得,a =3,b =4. 于是c =a 2+b 2=5.(1)若点P 在双曲线的左支上,则|PF 2|-|PF 1|=2a =6,∴|PF 2|=6+|PF 1|=16; (2)若点P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 则|PF 1|-|PF 2|=6,∴|PF 2|=|PF 1|-6=10-6=4. 综上,|PF 2|=16或4. 【答案】 16或4 8.(2013·高二检测)方程x 24-k +y 2k -1=1表示的曲线为C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曲线C 不可能是圆;②若1<k <4,则曲线C 为椭圆; ③若曲线C 为双曲线,则k <1或k >4;④若曲线C 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则1<k <52.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的命题的序号)【解析】 当4-k =k -1>0时,即k =52时,曲线C 是圆,∴命题①是假命题.对于②,当1<k <4且k ≠52时,曲线C 是椭圆,则②是假命题.根据双曲线定义与标准方程,③④是真命题. 【答案】 ③④ 三、解答题9.求与双曲线x 24-y 22=1有相同焦点且过点P (2,1)的双曲线的方程.【解】 ∵双曲线x 24-y 22=1的焦点在x 轴上.依题意,设所求双曲线为x 2a 2-y 2b 2=1(a >0,b >0).又两曲线有相同的焦点, ∴a 2+b 2=c 2=4+2=6.① 又点P (2,1)在双曲线x 2a 2-y 2b 2=1上,∴4a 2-1b2=1.②由①、②联立,得a 2=b 2=3,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 23-y 23=1.10.已知方程kx 2+y 2=4,其中k 为实数,对于不同围的k 值分别指出方程所表示的曲线类型.【解】 (1)当k =0时,y =±2,表示两条与x 轴平行的直线; (2)当k =1时,方程为x 2+y 2=4,表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2的圆; (3)当k <0时,方程为y 24-x 2-4k=1,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4)当0<k <1时,方程为x 24k+y 24=1,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5)当k >1时,方程为x 24k+y 24=1,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11.某部队进行军事演习,一方指挥中心接到其正西、正东、正北方向三个观测点A ,B ,C 的报告:正西、正北两个观测点同时听到了炮弹的爆炸声,正东观测点听到爆炸声的时间比其他两观测点晚4 s ,已知各观测点到该中心的距离都是1 020 m ,试确定该枚炮弹的袭击位置.(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相关各点均在同一平面).【解】 如图,以指挥中心为原点,正东、正北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 (-1 020,0),B (1 020,0),C (0,1 020).设P (x ,y )为袭击位置, 则|PB |-|PA |=340×4<|AB |.由双曲线定义,知点P 在以A ,B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左支上,且a =680,c =1 020, 所以b 2=1 0202-6802=5×3402.所以双曲线方程为x 26802-y 25×3402=1(x ≤-680).①又|PA |=|PC |,因此P 在直线y =-x 上, 把y =-x 代入①式,得x =-680 5.所以P (-6805,6805),|OP |=68010(m).故该枚炮弹的袭击位置在北偏西45°,距指挥中心68010 m 处.(教师用书独具)如图所示,已知定圆F 1:x 2+y 2+10x +24=0,定圆F 2:x 2+y 2-10x +9=0,动圆M 与定圆F 1,F 2都外切,求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自主解答】 圆F 1:(x +5)2+y 2=1, ∴圆心F 1(-5,0),半径r 1=1. 圆F 2:(x -5)2+y 2=42, ∴圆心F 2(5,0),半径r 2=4.设动圆M 的半径为R ,则有|MF 1|=R +1,|MF 2|=R +4, ∴|MF 2|-|MF 1|=3<|F 1F 2|.∴点M 的轨迹是以F 1,F 2为焦点的双曲线(左支),且a =32,c =5,b 2=c 2-a 2=914. ∴双曲线方程为49x 2-491y 2=1(x ≤-32).已知动圆M 与圆C 1:(x +4)2+y 2=2外切,与圆C 2:(x -4)2+y 2=2切,求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解】 设动圆M 的半径为r ,则由已知|MC 1|=r +2,|MC 2|=r -2(如图所示).∴|MC 1|-|MC 2|=2 2. 又C 1(-4,0),C 2(4,0), ∴|C 1C 2|=8,∴22<|C 1C 2|.根据双曲线的定义知,点M 的轨迹是以C 1(-4,0),C 2(4,0)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 ∵a =2,c =4,∴b 2=c 2-a 2=14. 故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2-y 214=1(x >2).。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高二版选修2-12.3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说课材料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进行交流。
我说课的题目是《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内容选自于人教版选修1-1第二章第二小节。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与处理、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三大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与“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是圆锥曲线的三种曲线方程,也是平面解析几何的核心内容。
学生初步认识圆锥曲线是从椭圆开始的,双曲线的学习是对其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如果双曲线研究的透彻、清楚,那么抛物线的学习就会顺理成章。
所以说本节课的作用就是纵向承接椭圆定义和标准方程的研究,横向为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的概念与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相类似。
教材处理也相仿。
在整个平面解几中,所处的地位作用是一样的。
学好本节课内容是学好圆锥曲线关键之一。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理解双曲线的概念及其标准方程。
2.能力目标:通过画板演示、数形结合,从运动变化观点来认识、掌握双曲线及其方程,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新课程标准,要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确定为:1.重点: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2.难点:双曲线定义的理解,以及能够正确运用双曲线的定义来建立标准方程。
四、教学基本思路由于“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与“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从教材地位、作用以及内容极其相似,在建立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概念之前,先复习回顾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再提出问题引入概念。
由于轨迹问题通过板画无法达到意想的效果,又是本节课的教学关键。
在教学中,借助于几何画板演示轨迹,讨论轨迹,引导学生说出轨迹的定义、轨迹的变化情况,从而引出双曲线定义,提高学生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能力。
五、学法指导由于本班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双曲线定义、标准方程;
2.掌握焦点、焦距、焦点位置与方程关系;
3.认识双曲线的变化规律.
(二)能力训练点
在与椭圆的类比中获得双曲线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本次课注意发挥类比和设想的作用,与椭圆进行类比、设想,使学生得到关于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双曲线的定义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解决办法:通过一个简单实验得出双曲线,再通过设问给出双曲线的定义;对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通过比较加深认识.)
2.难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解决办法:引导学生完成,提醒学生与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类比.)
3.疑点:双曲线的方程是二次函数关系吗?
(解决办法: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回忆函数定义和观察双曲线图形来解决,同时让学生在课外去研究在什么附加条件下,双曲线方程可以转化为函数式.)
三、活动设计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
教具准备三角板、双曲线演示模板、幻灯片
提问、实验、设问、归纳定义、讲解、演板、口答、重点讲解、小结.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椭圆的定义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教师要强调条件:(1)平面内;(2)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
(3)常数2a>|F1F2|.
2.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二)双曲线的概念
把椭圆定义中的“距离的和”改为“距离的差”,那么点的轨迹会怎样?它的方程是怎样的呢?
1.简单实验(边演示、边说明)
如图2-23,定点F1、F2是两个按钉,MN是一个细套管,两条细绳分别拴在按钉上且穿过套管,点M移动时,|MF1|-|MF2|是常数,这样就画出曲线的一支;由|MF2|-|MF1|是同一常数,可以画出另一支.
注意:常数要小于|F1F2|,否则作不出图形.这样作出的曲线就叫做双曲线.2.设问
问题1:定点F1、F2与动点M不在平面上,能否得到双曲线?
请学生回答,不能.强调“在平面内”.
问题2:|MF1|与|MF2|哪个大?
请学生回答,不定:当M在双曲线右支上时,|MF1|>|MF2|;当点M在双曲线左支上时,|MF1|<|MF2|.
问题3:点M与定点F1、F2距离的差是否就是|MF1|-|MF2|?
请学生回答,不一定,也可以是|MF2|-|MF1|.正确表示为||MF2|-|MF1||.
问题4:这个常数是否会大于等于|F1F2|?
请学生回答,应小于|F1F2|且大于零.当常数=|F1F2|时,轨迹是以F1、F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当常数>|F1F2|时,无轨迹.
3.定义
在上述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双曲线的定义:
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F1、F2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教师指出:双曲线的定义可以与椭圆相对照来记忆,不要死记.
(三)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现在来研究双曲线的方程.我们可以类似求椭圆的方程的方法来求双曲线的方程.这时设问:求椭圆的方程的一般步骤方法是什么?不要求学生回答,主要引起学生思考,随即引导学生给出双曲线的方程的推导.
标准方程的推导:
(1)建系设点
取过焦点F1、F2的直线为x轴,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如图2-24)
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M(x,y)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双曲线的焦距是2c(c>0),那么F1、F2的坐标分别是(-c,0)、(c,0).又设点M与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
(2)点的集合
由定义可知,双曲线就是集合:
P={M||MF1|-|MF2||=2a}={M|MF1|-|MF2|=±2a}.(3)代数方程
(4)化简方程(由学生演板)
将这个方程移项,两边平方得:
化简两边再平方,整理得:
(c2-a2)x2-a2y2=a2(c2-a2).
(以上推导完全可以仿照椭圆方程的推导.)
由双曲线定义,2c>2a 即c>a,所以c2-a2>0.设c2-a2=b2(b>0),代入上式得:
b2x2-a2y2=a2b2.
这就是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两种标准方程的比较(引导学生归纳):
教师指出:
(1)双曲线标准方程中,a>0,b>0,但a不一定大于b;
(2)如果x2项的系数是正的,那么焦点在x轴上;如果y2项的系数是正的,那么焦点在y轴上.注意有别于椭圆通过比较分母的大小来判定焦点在哪一坐标轴上.
(3)双曲线标准方程中a、b、c的关系是c2=a2+b2,不同于椭圆方程中c2=a2-b2.
(四)练习与例题
1.求满足下列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焦点F1(-3,0)、F2(3,0),且2a=4;
3.已知两点F1(-5,0)、F2(5,0),求与它们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6的点的轨迹方程.如果把这里的数字6改为12,其他条件不变,会出现什么情况?
由教师讲解:
按定义,所求点的轨迹是双曲线,因为c=5,a=3,所以b2=c2-a2=52-32=42.
因为2a=12,2c=10,且2a>2c.
所以动点无轨迹.
(五)小结
1.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
3.图形(见图2-25):
4.焦点:F1(-c,0)、F2(c,0);F1(0,-c)、F2(0,c).
5.a、b、c的关系:c2=a2+b2;c=a2+b2.
五、布置作业
1.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焦点的坐标是(-6,0)、(6,0),并且经过点A(-5,2);
3.已知圆锥曲线的方程为mx2+ny2=m+n(m<0<m+n),求其焦点坐标.
作业答案:
2.由(1+k)(1-k)<0解得:k<-1或k>1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