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梳理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全总结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全总结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即将参加对口高考的同学们来说,掌握数学知识点的全面总结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方程作为高中数学的基础内容,是对口高考中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其中,常见的函数有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等。
同学们需要熟练掌握这些函数的性质、图像特征以及相关的解题方法。
同时,方程的解法也是备考中的关键点,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次根式方程、不等式方程等等。
二、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作为高中数学的进阶内容,同样是对口高考数学考点之一。
数列的求和公式、常用数列的特征和性质都需要进行细致的学习和掌握。
特别要注意的是,对数学归纳法的理解和运用,数学归纳法是解决数列及其他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应该重点练习和掌握。
三、平面向量平面向量是对口高考中比较抽象和复杂的数学知识点之一。
同学们需要了解向量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法则,同时要能够熟练地进行向量的加减乘除运算。
掌握平面向量的知识对于解决几何等相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同学们需要在备考中进行充分的练习和应用。
四、立体几何与空间解析几何几何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样也是对口高考中的重点内容。
立体几何主要包括平面与空间的位置关系、角的性质和立体图形的刻画方法,同学们需要能够准确地判断和描述出立体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空间解析几何则相对较为复杂,需要掌握空间的坐标表示方法及相应的运算法则,能够准确地解决空间几何问题。
五、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作为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应用分支,同样也是对口高考中的考点之一。
概率主要包括事件的概率计算、概率的性质以及条件概率等内容。
同学们需要熟练掌握这些概率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统计则是对实际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的方法,涉及到了频数、频率、统计图表等概念。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函数与方程1.一次函数(1)函数的概念与性质;(2)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方程y=ax+b及其图像;(4)函数关系式y-k=ax-b及其图像。
2.二次函数(1)函数y=ax²+bx+c的图像及其性质;(2)二次函数的最值;(3)二次函数关系式y=a(x-h)²+k及其图像。
3.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1)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定义;(2)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3)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及计算。
4.三角函数(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2)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3)三角函数的性质及计算。
5.复数(1)复数的定义及表示;(2)复数的四则运算;(3)共轭复数及共轭根。
6.方程与不等式(1)一元二次方程;(2)一次不等式与绝对值不等式;(3)二次不等式。
7.数列和数列求和(1)等差数列和等差数列的性质;(2)等比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3)数列求和公式及应用。
二、几何与三角1.图形的性质和变换(1)几何基本概念与定理;(2)平面图形的判定及性质;(3)图形的相似、全等性质。
2.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及性质;(2)三角形面积公式及应用;(3)相似三角形判定及性质。
3.圆的性质和判定(1)圆的基本概念及性质;(2)圆的切线与割线;(3)圆的求面积及弧长公式。
4.空间几何与立体图形(1)空间几何基本概念及性质;(2)立体图形的投影及体积公式;(3)平行线与平面的性质。
5.空间向量和坐标表示(1)向量的概念及性质;(2)向量的表示与运算;(3)空间直角坐标系与向量坐标。
三、概率与统计1.概率的基本概念(1)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2)概率的定义与性质;(3)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2.排列组合与概率(1)排列和组合的定义和性质;(2)排列组合的应用;(3)几何概型及其概率计算。
3.统计与数据分析(1)统计的基本概念及性质;(2)统计图的表示与分析;(3)样本调查与估计。
对口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梳理
1对口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梳理第一部分预备部分1.⎪⎪⎪⎪⎪⎩⎪⎪⎪⎪⎪⎨⎧⎪⎪⎪⎪⎩⎪⎪⎪⎪⎨⎧⎩⎨⎧⎪⎪⎪⎩⎪⎪⎪⎨⎧⎭⎬⎫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自然数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022.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b a b a ++=+,2222)(bab a b a +-=-3.平方差公式:22))((ba b a b a -=-+4.一元二次方程:①对于)0(02≠=++a c bx ax ,当042>-=∆ac b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42=-=∆ac b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即只有一个根);当042<-=∆ac b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3②求根公式:aac b b x 242-±-=.③韦达定理(根与系数的关系):a b x x -=+21;ac x x =⋅21.5.数轴:有三个要素,即正方向、单位长度、原点.数轴上任意两点中,右边的点对应的实数比左边的点对应的实数大.4第二部分集合1.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A a ∈或A a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54.常用的数集及记法5.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性质描述法、图示法(维恩图)集合名称表示自然数集(非负整数集)N 正整数集*N 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66.集合之间的关系(1)子集B A ⊆或AB ⊇(2)真子集B A ≠⊂或AB ≠⊃(3)集合相等BA =7.假设集合A 中含有n 个元素,则有:(1)A 的子集的个数为n2;(2)A 的真子集的个数为12-n ;(3)A 的非空子集的个数为12-n ;(4)A 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22-n .78.集合的运算:交集 、并集 、补集交集取公共、并集取全部、补集取剩余9.运算性质(1)并集:①交换律)(A B B A =;②)()(C B A C B A =(结合律);③A A A = ;④A A A =∅=∅ ;8⑤如果B B A B A =⊆ 则,,反之,也成立.(2)交集:①A B B A =(交换律);②)()C B A C B A =((结合律);③A A A = ;④∅=∅ A ;⑤如果B A ⊆,则A B A = ,反之,也成立.(3)补集:①U A ⊆,U A C U ⊆;9②U A C A U = ,∅=A C A U ;③()A A C C U U =,∅=U C U ,U C U =∅;④)()()(B C A C B A C U U U =,)()()(B C A C B A C U U U =10.①若的是,则q p q p ⇒充分条件;②若的是,则q p p q ⇒必要条件;10③若的是,则q p q p ⇔充要条件.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第三部分不等式1.不等式的性质(1)对称性:如果,b a >则a b <.(2)传递性:如果b a >,c b >,则c a >.(3)加法法则:如果b a >,则c b c a +>+.推论1:如果c b a >+,则b c a ->.11推论2:如果b a >,且d c >,则d b c a +>+.(4)乘法法则:如果b a >,0>c ,则bc ac >;如果b a >,0<c ,则bc ac <.推论3:如果0>>b a ,且0>>d c ,则bd ac >.122.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33.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144.分式不等式的解法(1)0))((0>++⇔>++d cx b ax dcx b ax ;(2)⎩⎨⎧≠+≥++⇔≥++00))((0d cx d cx b ax d cx b ax ;(3)0))((0<++⇔<++d cx b ax dcx b ax ;15(4)⎩⎨⎧≠+≤++⇔≤++00))((0d cx d cx b ax d cx b ax .第四部分函数1.①增函数:在给定的区间上自变量增大(减小)时,函数值也随着增大(减小).②减函数:在给定的区间上自变量增大(减小)时,函数值也随着减小(增大).2.奇函数判定步骤:S1判断当A x ∈时,是否有A x ∈-;16S2当S1成立时,对于任意一个A x ∈:若()()x f x f -=-,则函数()x f y =是奇函数.3.偶函数判定步骤:S1判断当A x ∈时,是否有A x ∈-;S2当S1成立时,对于任意一个A x ∈:若()()x f x f =-,则函数()x f y =是偶函数.174.正比例函数:()0≠=k kxy18195.一次函数()0≠+=k b kxy206.反比例函数()0≠=k xky217.二次函数的一般式:()02≠++=a c bx ax y 顶点式:()()02≠+-=a k h x a y 两点式:()()21x x x x a y --=()0≠a228.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324第五部分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1.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nm n m a a a +=⋅mnn m a a =)(nn n b a ab =)()0,(≠>=-a n m a a a n m n m 其中+∈N n m ,.2.零指数幂和负整指数幂)0(10≠=a a25),0(+-∈≠=N n a a a n n 3.分数指数幂:n n a a =1;m n n m n ma a a )(==,其中1,,>∈*n N n m .4.根式的性质:①a a n n =)(;26②当n 为奇数时,a a n n=)(;当n 为偶数时,⎩⎨⎧<-≥==0,0,a a a a a a n n .4.幂函数:()R x y ∈=αα27幂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829总结幂函数αx y =共同性质:①随着指数α取不同值,函数αx y =的定义域、单调性和奇偶性会发生变化;②幂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1,1;③当0>α时,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当0<α时,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6.指数函数:()10≠>=a a a y x 且30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317.指数式、对数式的互化:⇔=N a b bN a =log 8.对数的性质:①log 10a =,即1的对数等于0;)1(0=a ②log 1a a =,即底的对数等于1;()1(1=a )③0>N ,即零和负数没有对数;④对数恒等式:N a N a =log ),log (log N aN b N a N a b a ==⇒=.329.特殊对数:①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N 10log 简记为N lg .②以无理数e (为底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N e log 简记为N ln .10.积、商、幂的对数: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N M NM a a a log log log -=;33M b M a b a log log =.11.换底公式:)1,0;1,0(log log log ≠>≠>=a a b b bN N a a b 拓展:①a b b a log 1log =;②b b a n a n log log =;34③b nm b a m a n log log .12.对数函数的图像性质3536第六部分三角函数1.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360|{Z k k S ∈⋅+==o αββ.2.象限角概念:第一象限角的集合{}Z k k k ∈⋅+<<⋅,36090360o o o αα第二象限角的集合{}Z k k k ∈⋅+<<⋅+,36018036090o o o o αα第三象限角的集合{}Z k k k ∈⋅+<<⋅+,360270360180oo o o αα第四象限角的集合{}Z k k k ∈⋅+<<⋅+,360360360270oo o o αα3.弧度与角度的换算公式37rad rad 01745.0)(1801≈=πo 81573.57)180(1'≈≈=o o o πrad .4.扇形的弧长和面积r l ⋅=α;rl r r S 2121222==⋅=αππα5.任意角的三角函数r y =αsin ;r x =αcos ;xy =αtan .6.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381cos sin 22=+a α;αααcos sin tan =7.诱导公式ααπααπααπtan )2tan(cos )2cos(sin )2sin(=+=+=+k k k ααααααtan )360tan(cos )360cos(sin )360sin(=+⋅=+⋅=+⋅o o o k k k39ααααααtan )tan(cos )cos(sin )sin(-=-=--=-ααπααπααπtan )tan(cos )cos(sin )sin(=+-=+-=+ααπααπααπtan )tan(cos )cos(sin )sin(-=--=-=-8.和差角公式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40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41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9.二倍角公式αααcos sin 22sin =ααααα2222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42ααα2tan 1tan 22tan -=10.余弦定理A bc c b a cos 2222-+=B ac c a b cos 2222-+=Cab b a c cos 2222-+=余弦定理还可以变形成:43bc a c b A 2cos 222-+=ac b c a B 2cos 222-+=abc a b C 2cos 222-+=11.正弦定理44CcB b A a sin sin sin ==A bc B ac C ab S ABC sin 21sin 21sin 21===∆12.正弦型函数)sin(ϕω+=x A y 的性质与图象(1))0(sin >=A x A y 的值域是[]A A ,-,Ay A y -==min max ,45(2)))(1,0(sin R x x y ∈≠>=ωωω的周期ωπ2=T ,即ω的值决定函数的周期.第七部分数列1.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数列中每一个数叫该数列的项.2.数列表示:一般可以写成 ,,,,,321n a a a a ,其中n a 是数列的第n46项,简记作{}n a .3.数列的分类(1)根据数列项数的多少分: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和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2)根据数列项的大小分:①递增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②递减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③常数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④摆动数列: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47它的前一项的数列.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名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定义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公差,记为d .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公比,记为q .48通项公式()dn a a n 11-+=11-=n n q a a 中项等差中项2ba A +=等比中项ab G =2即()0>±=ab ab G 性质(1)若q p n m +=+,则qp n m a a a a +=+(2)mn a a d mn --=(1)若q p n m +=+,则qp n m a a a a ⋅=⋅(2)mn m n a a q =-49前n 项和2)(1n n a a n S +=()d n n na S n 211-+=()⎪⎩⎪⎨⎧=≠--=1,1,1111q na q qq a S n n n a 与n S 的关系⎩⎨⎧≥-==-2,1,11n S S n S a n n n ⎩⎨⎧≥-==-2,1,11n S S n S a n n n50第八部分平面向量1.概念数量:只有大小的量(也称为标量),比如距离、面积、质量等;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也称为矢量),比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注意:向量的两要素:大小和方向.2.向量的模已知向量AB ,则线段AB 的长度叫做AB 的长度(或模),记作.(1)相等向量:如果两个向量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说这两个向。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函数与方程
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2.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
3. 三角函数
4. 对数与指数函数
5. 组合函数与反函数
6. 高次方程与不等式
7. 参数方程与平面方程
二、数列与序列
1.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
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3. 递归数列与通项公式
4. 数列的求和与数列极限
三、空间几何
1. 空间向量的概念与性质
2. 空间中的点、线、面的性质
3. 空间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4. 空间几何中的相交与平面角关系
5. 空间几何中的投影与旋转
四、概率与统计
1. 随机事件与概率
2. 离散型与连续型随机变量
3. 二项分布、正态分布与泊松分布
4.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五、导数与微分
1. 导数的定义与性质
2.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3. 高阶导数与隐函数求导
4. 微分中值定理与泰勒公式
5. 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
六、积分与定积分
1. 不定积分与基本积分公式
2. 定积分的定义与性质
3. 积分中值定理与换元积分法
4.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与定积分应用
以上仅为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部分重要知识点,具体内容还需根据教材和考纲进行复习。
数学对口高考知识点总结
数学对口高考知识点总结一、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 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得到的不等式仍然成立。
(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得到的不等式仍然成立;而同乘(或同除以)一个负数后,不等式的不等号要反向。
2. 不等式组的解法(1)图解法(2)代数解法(3)消元法3. 不等式组的性质(1)解法:画出解集的(图像)图形;求交集;在解属于条件下,依次代入各不等式中,看其成立或不成立。
二、函数的基本性质1.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2. 函数的奇偶性3. 函数的周期性4. 函数的单调性5. 函数的图象三、基本导数公式与求导法则1. 基本导数公式2. 求导法则(1)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2)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3)反函数的求导法则(4)隐函数的求导法则(5)参数方程的求导法则四、微分应用题(一)1. 几何意义与物理意义2. 导数的应用之一:极值问题3. 导数的应用之二:凹凸性五、微分应用题(二)1. 函数的极值2. 极值问题3. 自然科学中的应用题六、不定积分1.不定积分的定义2.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3.不定积分的性质(1)特殊初等函数的不定积分(2)换元积分法(3)分部积分法(4)有理函数不定积分七、定积分与定积分的应用1. 定积分的概念2. 定积分的性质3. 定积分的几何意义4. 定积分的计算5. 定积分的应用八、微分方程1.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2. 微分方程的基本性质3. 微分方程的解法九、空间解析几何模型解题1. 空间直线的方程及性质2. 空间曲面的方程及性质3. 空间距离问题4. 空间角度问题十、空间向量及其应用1. 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2.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3. 空间向量的应用十一、概率论1. 概率的基本概念2. 条件概率3. 事件独立性4. 两个事件的和、积事件的概率5. 逻辑运算的概率6. 概率模型真实世界中的应用综上所述,数学的对口高考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函数的基本性质、基本导数公式与求导法则、微分应用题、不定积分、定积分与定积分的应用、微分方程、空间解析几何模型解题、空间向量及其应用、概率论等方面。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梳理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梳理一、预备知识1、有理数:整数、分数、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2、平方差公式:2222)(b ab a b a ++=+,2222)(b ab a b a +-=-3、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4、一元二次方程:1、对于)0(02≠=++a c bx ax ,当042>-=∆ac b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42=-=∆ac b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即只有一个根;当042<-=∆ac b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求根公式:aacb b x 242-±-=3、韦达定理根与系数的关系:a b x x -=+21;acx x =⋅21.5、一元二次函数:1、一般式)0(2≠++=a c bx ax y ,当0>a 时,函数开口向上,反之向下;对称轴:abx 2-=,顶点坐标)442(2ab ac a b --,2、顶点式)0()(2≠+-=a k h x a y ,对称轴为h x =,顶点坐标)(k h , 二、集合1、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表示法:描述法,列举法,韦恩图法.3、自然数集N ;整数集Z ;实数集R ;正整数集N +;有理数集:Q.4、若集合中有n 个元素,则子集的个数为n 2个,真子集的个数为12-n 个,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22-n 个.空集是任一集合的子集,是任一非空集合的真子集5、交集:两个集合的公共部分并集:将两个中的元素合并后得到的集合 全集:所有研究对象构成的全体补集:在全集中不属于集合A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6、充要条件1、若的是,则q p q p ⇒充分条件;2、若的是,则q p p q ⇒必要条件;3、若的是,则q p q p ⇔充要条件. 三、求函数定义域1、分母不为零2、二次根号中的式子大于等于零3、零次幂的底数不为零4、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 四、函数的单调性1、单调性即增减性2、定义法证明函数的增减性 五、函数的奇偶性1、判断定义域,若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则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若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求)(x f -.2、若)()(x f x f -≠,则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若)()(x f x f -=,则函数为偶函数;若)()(x f x f -=-,则函数为奇函数.六、指数函数1、定义:形如)10(≠>=a a a y x ,的函数换底公式:)10(log log log ≠>=c c abb c c a ,推论:1log log =⋅a b b a 八、对数函数1、定义:一般地,形如)10(log ≠>=a a x y a ,的函数称为对数函数. 21、弧长公式:r l ⋅=α弧度制 180πnr l =角度制 2、扇形面积公式:360212πnr lr S ==3、直角坐标系中任意角α的终边上有一点)(y x P ,,则任意角α的三角函数定义:)(tan cos sin 22y x r xy r x r y +====其中,,ααα 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1cos sin 22=+αα αααcos sin tan = 5、诱导公式记忆公式时一律将角α当成锐角: 1、终边相同的角的三角函数值相同2、判断所求角所在象限对应的三角函数值符号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3、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奇偶指2π的奇数倍或偶数倍6、和差公式7、二倍角公式8、正弦型函数:形如)sin(ϕω+=x A y ,其中00>>ϕ,A . 称为相位称为初相,称为振幅,ϕωϕ+x A ,周期ωπ2=T9、辅助角公式:10、正弦定理:k R C cB b A a ====2sin sin sin ,其中为常数的外接圆的半径,为△k ABC R 余弦定理:Abc c b a cos 2222-+=B ac c a b cos 2222-+=C ab b a c cos 2222-+=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适用于所有三角形. 11、三角形面积公式:B ac A bc C ab S sin 21sin 21sin 21=== 十、数列*∈N n 1、一般数列中:1、已知数列的前n 项和,则⎩⎨⎧-=-11n nn S S S a )2()1(≥=n n2、数列求和的方法:拆项法裂项相消法、累加法、错位相减法等.2、等差数列中:1、通项公式: d n a a n )1(1-+=2、前n 项和公式:2)(2)1(11na a d n n na S n n +=-+= 3、等差中项:若c a b c b a +=2成等差数列,则,, 4、等差数列中,间隔相同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差数列: ,,,,m k m k m k k a a a a 32+++ 5、 ,,,n n n n n S S S S S 232--也成等差数列. 6、等差数列中,若q p n m a a a a q p n m +=++=+,则 3、等比数列中:1、通项公式: )0(11≠=-q q a a n n2、前n 项和公式:qq a a q q a S n n n --=--=1)(1)1(113、等比中项:若ac b c b a =2成等比数列,则,,4、等比数列中,间隔相同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比数列: ,,,,m k m k m k k a a a a 32+++5、当为奇数时且或k q q 11-=-≠, ,,,n n n n n S S S S S 232--是成等比数列,当为偶数且k q 1-=时, ,,,n n n n n S S S S S 232--不是等比数列 6、等差数列中,若q p n m a a a a q p n m =+=+,则 十一、平面向量1、 共线向量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2、 相等向量:方向相同且模长相等的向量3、 相反向量:方向相反且模长相等的向量4、 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0//1221=-⇔=⇔→→→→y x y x b a b a λ 5、 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002121=+⇔=⋅⇔⊥→→→→y y x x b a b a6、 向量内积:2121cos y y x x b a b a b a +>=<=⋅→→→→→→,7、 向量的模长:22||y x a +=→十二、平面解析几何 1、 中点坐标公式:)22(2121y y x x ++, 2、 斜率:1212tan x x y y k --==αα为直线的倾斜角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2200B A CBy Ax d +++=4、 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2221BA C C d +-=5、 过圆222)()(r b y a x =-+-上一点)(00y x M ,的切线方程为:200))(())((r b y b y a x a x =--+--过圆222r y x =+上一点)(00y x M ,的切线方程为:200r y y x x =+6、 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等于a 2,关系:222c b a +=,离心率:)10(<<=e ace 7、 双曲线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差等于a 2,关系:222b a c += ,离心率:)1(>=e ace8、双曲线渐近线方程:焦点在x 轴时,渐近线方程为x a by ±=焦点在y 轴时,渐近线方程为x b ay ±=8、 抛物线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离心率:1=e 9、 弦长公式:2122124)(1x x x x k d -++=十三、立体几何1、 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直线.2、 可以确定平面的条件:a 、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b 、 直线与直线外一点c 、 两条相交直线d 、 两条平行直线3、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4、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5、 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两平面平行6、 若一个平面与两个平行平面相交,则交线平行7、 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比如书翻开一定的角度形成的立体图形8、 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 9、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10、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两平面垂直 11、棱柱体积:Sh V =12、棱锥体积:Sh V 31=13、球表面积:24R S π= 球体积: 334R V π= 十四、排列组合1、公式:)!(!!m n m n C m n-= )!(!m n n P m n -=2、二项式定理:nn n m m n m n n n n nn b C b a C b a C a C b a +++++=+-- 110)( a 、其中等式右边的式子称为二项式的展开式,共有1+n 项. b 、二项式系数为m n Cc 、二项式的第1+m 通项公式为mm n m nm b a C T -+=1 d 、二项式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指未知数的指数等于零的项.十五、概率1、 设在n 次重复试验中,事件A 发生了m 次n m ≤≤0,m 叫做事件A 发生的频数,事件A的频数在试验总数中所占的比例nm叫做事件A 发生的频率. 2、 当试验次数n 无限大时,频率nm总稳定在某一个常数附近,则这个常数即为概率. 3、 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事件发生的概率范围为0,1. 4、 古典概型适用于有多种可能结果:设试验共包含n 个基本事件,并且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都相同,事件A 中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为m 个,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nm A P =)(6、 均值数学期望:n n p x p x p x p x E ++++= 332211)(ξ7、 方差:22)]([)()(ξξξE E D -=,其中n n p x p x p x p x E 23232221212)(++++= ξ 8、 独立重复试验适用于只有两种可能结果:在n 次独立重复实验中,每次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且它们互相对立,在每次实验中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都相同,设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A P =)(,则在n 次独立重复实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为9、 二项分布: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分布可看做二项分布,记为),(p n B ~ξ,二项分布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np E =)(ξ,)1()(p np D -=ξ 十六、数据处理:1、 样本方差:[]222212)()()(11x x x x x x n s n -++-+--=用于样本数据处理 2、 总体方差:[]222212)()()(1x x x x x x ns n -++-+-= 用于总体数据处理。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汇总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汇总近年来,对口高考已成为许多高中学生和家长所关注的重要考试。
在对口高考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占据着重要地位。
因此,熟悉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对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对口高考。
1. 函数与方程1.1 函数的定义及性质-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个有序对的集合,其每一个元素对应唯一的另一个元素。
- 函数的性质:可递增、可递减、奇函数、偶函数等。
1.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方程:y = kx + 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 二次函数的方程:y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
1.3 对数与指数- 对数函数:y = loga(x),其中a为底数,x为真数,y为对数。
- 指数函数:y = a^x,其中a为底数,x为指数。
2. 几何与三角2.1 平面几何- 圆:圆心、直径、半径、弧长、扇形面积等概念。
-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运用。
2.2 空间几何- 球体:球心、半径、表面积、体积等概念。
- 空间向量:向量的加减法、数量积、向量积的运算。
2.3 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的定义:正弦、余弦、正切等。
- 三角函数的性质:周期性、单调性、值域等。
3. 概率与统计3.1 概率- 随机事件:样本空间、事件、事件间的关系等。
- 概率的计算:频率概率、几何概率、古典概型等。
3.2 统计- 统计中的基本概念: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 统计的图表方法: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等。
4. 逻辑与思维4.1 命题逻辑- 命题的概念:陈述句、合取、析取、否定等。
- 命题的联结词:与、或、非、蕴含、等价等。
4.2 排列组合与概率- 排列与组合的计算:阶乘、乘积原理、加法原理、容斥原理等。
- 概率的计算:排列概率、组合概率等。
以上仅为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的汇总,细分知识点和题型还有很多。
在备战对口高考时,除了熟悉知识点外,还需要进行大量练习和做题训练。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对口高考方向数学应知应会一、代数一、常用数集的符号表示:数集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非零实数集合正实数集非负实数集合符号NN*(或N+)Z Q R R* R+R+二、集合与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三、集合的根本运算:四、充要条件:在判断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时,需注意条件与结论对应的方向。
即假设p是q的充分条件,则p⇒q;假设p是q的必要条件,则q⇒p;假设p是q的充要条件,则p⇒q并且q⇒p,也可q⇔p。
五、比拟两个实数大小的法则:假设a,b∈R,则(1)a>b⇔a-b>0;(2)a=b⇔a-b=0;(3)a<b⇔a-b<0.六、不等式的根本性质:(1)a>b⇔b<a;对称性(2)a>b,b>c⇒a>c;传递性(3)a>b⇔a+c>b+c;可加性*(4)a>b,c>0⇒ac>bc;a>b,c<0⇒ac<bc;可乘性七、不等式的其他常用性质:(1)a+b>c⇒a>c-b;移项;(2)a>b,c>d⇒a+c>b+d;同向可加性;(3)a>b>0,c>d>0⇒ac>bd;同向同正可乘性;(4)a>b>0⇒a n>b n(n∈*N,且n≥2);乘方性(5)a>b>0⇒na>nb(n∈N,且n≥2) ;开方性(6)a>b且ab>0⇒倒数性八、利用一元二次函数的性质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判别式Δ=b2-4acΔ>0 Δ=0 Δ<0方程a*2+b*+c=0有两不等实根*1和*2,且*1<*2有两相等实根*1=*2无实根一元二次函数f(*)=a*2+b*+c (a>0)的图像不等式a*2+b*+c>0 {*|*<*1,或*>*2}{*|*≠-b2a}R11 a b(a>0)的解集不等式a*2+b*+c<0(a>0)的解集{*|*1<*<*2}∅∅九、函数的定义:设A、B非空数集,如果按照*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任意一个数*,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和它对应,则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十、函数的单调性:函数单调性增函数减函数图像描述定义前提一般地,设函数f(*)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个区间〔a,b〕上的任意自变量*1,*2核心实质当*1<*2时,都有f(*1)< f(*2),则就说函数f(*) 在区间(a,b)是曾函数。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整理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整理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整理数学规范答题很重要,找到解题方法后,书写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不拖泥带水,高考评分是按步给分,关键步骤不能丢,但允许合理省略非关键步骤。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1.函数的奇偶性(1)若f(x)是偶函数,那么f(x)=f(-x);(2)若f(x)是奇函数,0在其定义域内,则f(0)=0(可用于求参数);(3)判断函数奇偶性可用定义的等价形式:f(x)±f(-x)=0或(f(x)≠0);(4)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化简,再判断其奇偶性;(5)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反的单调性;2.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若已知的定义域为[a,b],其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即可;若已知f[g(x)]的定义域为[a,b],求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即f(x)的定义域);研究函数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由“同增异减”判定;3.函数图像(或方程曲线的对称性)(1)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2)证明图像C1与C2的对称性,即证明C1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C2上,反之亦然;(3)曲线C1:f(x,y)=0,关于y=x+a(y=-x+a)的对称曲线C2的方程为f(y-a,x+a)=0(或f(-y+a,-x+a)=0);(4)曲线C1:f(x,y)=0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2a-x,2b-y)=0;(5)若函数y=f(x)对x∈R时,f(a+x)=f(a-x)恒成立,则y=f(x)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6)函数y=f(x-a)与y=f(b-x)的图像关于直线x=对称;4.函数的周期性(1)y=f(x)对x∈R时,f(x+a)=f(x-a)或f(x-2a)=f(x)(a>0)恒成立,则y=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2)若y=f(x)是偶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3)若y=f(x)奇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4︱a︱的周期函数;(4)若y=f(x)关于点(a,0),(b,0)对称,则f(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5)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a,x=b(a≠b)对称,则函数y=f(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6)y=f(x)对x∈R时,f(x+a)=-f(x)(或f(x+a)=,则y=f(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5.方程k=f(x)有解k∈D(D为f(x)的值域);a≥f(x)恒成立a≥[f(x)]max,;a≤f(x)恒成立a≤[f(x)]min;(1)(a>0,a≠1,b>0,n∈R+);(2)logaN=(a>0,a≠1,b>0,b≠1);(3)logab的符号由口诀“同正异负”记忆;(4)alogaN=N(a>0,a≠1,N>0);6.判断对应是否为映射时,抓住两点:(1)A中元素必须都有象且;(2)B中元素不一定都有原象,并且A中不同元素在B中可以有相同的象;7.能熟练地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求反函数,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专业复习:高职高考中职数学对口升学基础模块(下册)核心知识点整理
专业复习:高职高考中职数学对口升学基础模块(下册)核心知识点整理一、函数与方程1. 二次函数- 定义:二次函数是一种以二次方程为解析式的函数。
- 基本形式:$y = ax^2 + bx + c$,其中$a \neq 0$。
- 图像特征: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零点等。
- 相关知识点:抛物线、判别式、最值、图像平移等。
2. 一次函数和线性方程组- 定义:一次函数是一种以一次方程为解析式的函数。
- 基本形式:$y = kx + 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 线性方程组:包含两个或多个线性方程的方程组。
- 相关知识点:斜率、截距、平行线、垂直线、解的存在性等。
二、几何与图形1. 相似三角形- 定义:具有相同形状但可能不同大小的三角形。
- 判定方法:AAA、AA、SAS、SSS等相似判定方法。
- 相关知识点:比例、比例尺、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
2. 平行四边形和矩形- 定义:平行四边形是具有两对平行边的四边形,矩形是具有四个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 性质:对角线相等、对角线平分、邻边互补、对边平行等。
- 相关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性质等。
三、概率与统计1. 事件与概率- 定义:事件是指样本空间中的一个或一组结果,概率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概率计算:频率法、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等概率计算方法。
- 相关知识点:互斥事件、独立事件、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等。
2. 统计图表- 直方图:用矩形表示各个数据的频数或频率。
- 折线图:用线段连接各个数据的频数或频率。
- 饼图:用扇形表示各个数据的频数或频率。
- 相关知识点:数据收集、数据整理、统计图表的读取与分析等。
以上是《高职高考中职数学对口升学基础模块(下册)》的核心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数学对口高考知识点总结
数学对口高考知识点总结数学是一门精密而又深奥的学科,它运用逻辑和抽象的思维方式来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和空间的关系。
在高考中,数学作为一门必考科目,占据重要的比重。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数学,下面将对数学对口高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
一、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方程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也是高考数学的重要考点。
其中包括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的性质和图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元高次方程等的解法和应用;还有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立问题,如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等。
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点,考生能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例如利润与成本的关系、图形的变化规律等。
二、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是高考数学中的重点内容,它涉及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乘积等性质和应用。
而数学归纳法则是解决数列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给出初始值和递推关系,来确定数列的通项公式。
这个方法在高考中经常被考到,考生要熟练掌握数列的性质和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以应对不同形式的解题要求。
三、三角函数与立体几何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它与三角形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数学对口高考中,要求考生具备计算三角函数的能力,掌握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应用。
同时,立体几何也是高考数学的重点,它包括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空间几何的相关理论。
在解题过程中,运用平面几何和空间几何的知识,可以解决物体的形状、距离、体积等问题。
四、导数与微积分导数与微积分是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数学的一大考点。
通过导数和微分,可以得到函数的变化率和极值问题。
具体而言,考点包括导数的定义、导数与函数的关系、导数的计算法则、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等。
掌握导数的概念和运算,能够解决速度、加速度、曲线的切线方程等实际问题。
以上是我对数学对口高考知识点的总结和梳理。
当然,数学作为一门学科,知识点众多,这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备考时,考生还需结合教材和历年真题,注重重点、难点和热点的学习。
数学对口高考知识点归纳
数学对口高考知识点归纳在高考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科目,涵盖广泛的知识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接下来将对数学对口高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以下是高考数学知识点的分类和概要:第一章:函数与方程1.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定义函数的条件- 奇函数和偶函数- 单调性和最值问题1.2 一元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平移、翻折和伸缩-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方程的关系-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比较1.3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指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 指数方程与对数方程第二章: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2.1 二维坐标系与向量- 平面直角坐标系- 向量的定义与运算- 向量共线与垂直的判定2.2 相似与共线-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共线定理及其应用2.3 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 平面向量的模、夹角和投影- 向量的坐标表示与数量积- 点与直线的关系与方程第三章:概率与统计3.1 随机事件与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念与性质- 概率的定义与计算- 独立事件和互斥事件3.2 离散型随机变量与分布- 随机变量的概念与性质- 二项分布与几何分布- 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3.3 抽样与统计- 概率抽样与空间抽样- 统计量与抽样分布- 基本统计指标的计算与应用第四章:导数与微分4.1 导数的概念与性质- 导数的定义与计算- 导数与函数图像的关系- 高阶导数与函数的凹凸性4.2 微分与应用- 微分的概念与计算- 极值点与最优化问题- 反函数与隐函数的导数4.3 导数在几何与物理中的应用- 切线与法线的方程- 弧长与曲率- 物理问题中的导数应用通过以上的归纳,我们总结出数学对口高考的主要知识点。
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个归纳进行系统的复习,同时结合真题进行练习,掌握各个知识点的考点和解题技巧。
祝同学们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整理
一、集合1.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我们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集合,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
集合中的元素要满足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这三个基本的规则。
2.数学中一些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N 代表自然数;N N *+或代表正整数;Z 代表整数;Q 代表有理数;R 代表实数。
3.两种表示集合的基本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4.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如果x A x B ∀∈⇒∈,则A B ⊆,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 (2)若A B ⊆且B A ⊆,则=A B ;(3)若A B ⊆,但存在元素x B ∈且x A ∉,则A ⫋B ,此时称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
特别地,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5.集合的基本运算:(1)并集:{},A B x x A x B ⋃=∈∈或; (2)交集:{},A B x x A x B ⋂=∈∈且;(3)补集:{},U C A x x U x A =∈∉且,U 是一个全集。
6.充分条件及必要条件:(1)一般地,“若p ,则q ”为真命题,是指由p 通过推理可以得出q .这时,我们就说,由p 可推出q ,记作p q ⇒,并且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2)一般地,若p q ⇒且q p ⇒,即p q ⇔,则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二、不等式1.一元二次不等式:ac b 42-=∆0>∆0=∆0<∆二次函数c bx ax y ++=2(0>a )的图象c bx ax y ++=2c bx ax y ++=2c bx ax y ++=2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0>a 的根有两相异实根)(,2121x x x x <有两相等实根ab x x 221-== 无实根的解集)0(02>>++a c bx ax12,,x x2bx xaR的解集)0(02><++a c bx ax12x ,x空集 空集方程02=++c bx ax 的求根公式为:242bb acxa韦达定理:1212,b cx x x x a a+=-=.2.绝对值不等式:或x a x a x a ;x a a x a3.口诀:大于取两边,小于取中间。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梳理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梳理在对口高考数学考试中,知识点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对各个知识点有清晰的理解,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数学题目,发挥自己的优势。
因此,本文将对对口高考数学的知识点进行一次梳理和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代数与函数代数与函数是对口高考数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数学试卷中占比较大的部分。
在代数与函数中,主要包括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方程的图像、函数的性质和运算等。
1. 方程与不等式方程与不等式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在解方程时,首先要确定方程的类型,然后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求解。
而解不等式时,则需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分类,再进行逐步推导。
对方程与不等式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数学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2. 函数与方程的图像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解题中经常用到的工具。
函数与方程的图像是解决函数性质和问题的基础。
对于函数的图像,掌握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和零点等特征,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应用函数。
3. 函数的性质和运算函数的性质和运算是对口高考数学中的另一个重点。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熟悉常用函数的性质及其运算法则。
例如,多次函数的复合和逆运算、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三角函数的特征等。
对于这些函数的性质和运算,要理解其背后的数学原理,从而能够更好地解决各类与函数相关的问题。
二、解析几何解析几何是对口高考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主要包括平面与空间直角坐标系、曲线与方程、向量等知识点。
解析几何的掌握需要具备良好的几何直观和逻辑思维能力。
1. 平面与空间直角坐标系平面与空间直角坐标系是解析几何的基础,也是解决与几何相关的问题的前提。
在两维坐标系中,我们需要掌握点、直线和曲线的表示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而在三维坐标系中,还需要了解平面和空间曲线的特征及其方程。
2. 曲线与方程曲线与方程是解析几何的核心内容。
我们需要了解各类曲线的定义、性质和方程,如直线的截距式和一般式,圆的标准式和一般式,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定义和方程等。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1一、圆及圆的相关量的定义1.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
定点称为圆心,定长称为半径。
2.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
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
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
3.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
顶点在圆周上,且它的两边分别与圆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
4.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其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和三角形三边都相切的圆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切圆,其圆心称为内心。
5.直线与圆有3种位置关系:无公共点为相离;有2个公共点为相交;圆与直线有唯一公共点为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
6.两圆之间有5种位置关系:无公共点的,一圆在另一圆之外叫外离,在之内叫内含;有唯一公共点的,一圆在另一圆之外叫外切,在之内叫内切;有2个公共点的叫相交。
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叫做圆心距。
7.在圆上,由2条半径和一段弧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圆锥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这个扇形的半径成为圆锥的母线。
二、有关圆的字母表示方法圆--⊙ 半径—r 弧--⌒ 直径—d扇形弧长/圆锥母线—l 周长—C 面积—S三、有关圆的基本性质与定理(27个)1.点P与圆O的位置关系(设P是一点,则PO是点到圆心的距离):P在⊙O外,PO>r;P在⊙O上,PO=r;P在⊙O内,PO2.圆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任意一条过圆心的直线。
圆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中心是圆心。
3.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逆定理: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4.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2个圆心角,2个圆周角,2条弧,2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他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5.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6.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一、集合与命题1. 集合:包括集合的表示方式、集合的运算、集合的性质。
2. 命题:包括命题的表示方式、命题的运算、命题的充分必要条件。
3. 逻辑推理:包括命题的充分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运算、命题的否定、充分必要条件的否定。
4. 等价命题:包括等价命题的运算、等价命题的性质。
二、函数1. 函数的概念:包括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图像、函数的表示。
2. 函数的性质: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周期性、函数的相关性质。
3. 函数的运算:包括函数的四则运算、函数的复合运算、函数的反函数。
4. 异常情况:包括函数为定义域外的取值、函数为非唯一取值。
三、数列与数列极限1. 数列:包括数列的定义、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性质。
2. 数列的极限:包括数列极限的定义、数列极限的判断、数列极限的性质。
3. 数列极限的计算:包括求极限的方法、求极限的性质、求极限的极限法则。
4. 数列极限的应用:包括数列极限在函数极限中的应用、数列极限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四、导数与微分1. 导数:包括导数的定义、导数的运算、导数的性质。
2. 导数的应用:包括导数在函数极值中的应用、导数在曲线图像中的应用、导数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3. 微分:包括微分的定义、微分的运算、微分的性质。
4. 高阶导数:包括高阶导数的定义、高阶导数的运算、高阶导数的性质。
五、不等式1. 不等式的性质:包括不等式的运算、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变形。
2. 一元一次不等式:包括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图像表示。
3. 一元二次不等式:包括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表示。
4. 多项式不等式:包括多项式的不等式的解法、多项式不等式的图像表示。
六、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1. 平面几何:包括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平面几何的定理、平面几何的性质。
2. 立体几何:包括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立体几何的定理、立体几何的性质。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1)不等关系感受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2)一元二次不等式①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
③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尝试设计求解的程序框。
(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①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②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参见例2)。
③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参见例3)。
(4)基本不等式:①探索并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②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小)值问题。
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
即: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3、函数零点的求法:求函数的零点:(1)(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4、二次函数的零点:二次函数.1)△>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2)△=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3)△<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象与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一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注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若aA,bA,则a≠b)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号条件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文法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N.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梳理,DOC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梳理一、预备知识1、有理数:整数、分数、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2、平方差公式:2222)(b ab a b a ++=+,2222)(b ab a b a +-=-3、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4、一元二次方程:(1)、根;当2-=∆b 实数根.(2)(3)5(1)ab2-=,顶点坐标(2)1234、若集合中有n 个元素,则子集的个数为2个,真子集的个数为12-个,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22-n 个.(空集是任一集合的子集,是任一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5、交集:两个集合的公共部分并集:将两个中的元素合并后得到的集合 全集:所有研究对象构成的全体补集:在全集中不属于集合A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6、充要条件(1)、若的是,则q p q p ⇒充分条件; (2)、若的是,则q p p q ⇒必要条件; (3)、若的是,则q p q p ⇔充要条件. 三、求函数定义域 1、分母不为零2、二次根号中的式子大于等于零3、零次幂的底数不为零)(x f -=,换底公式:)10(log log log ≠>=c c a bb c c a , 推论:1log log =⋅a b b a 八、对数函数1、定义:一般地,形如)10(log ≠>=a a x y a ,的函数称为对数函数.2、性质:1、弧长公式:r l ⋅=α(弧度制)180πnr l =(角度制) 2、扇形面积公式:12πnr lr S ==3、直定义:s i n r y =α45(1)(2)(3)678A 910 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适用于所有三角形. 11、三角形面积公式:B ac A bc C ab S sin 21sin 21sin 21=== 十、数列(*∈N n ) 1、一般数列中:(1)、已知数列的前n 项和,则⎩⎨⎧-=-11n nn S S S a )2()1(≥=n n(2)、数列求和的方法:拆项法(裂项相消法)、累加法、错位相减法等. 2、等差数列中:(1)、通项公式:d n a a n )1(1-+= (2)、前n 项和公式:2)(2)1(11na a d n n na S n n +=-+= (3)、等差中项:若c a b c b a +=2成等差数列,则,, (4)、等差数列中,间隔相同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差数列: ,,,,m k m k m k k a a a a 32+++(5)、S (6)3、(1)(2)、前(3)(4)(5)、当为偶数k 时,n S (6)1、 2、 3、 相反向量:方向相反且模长相等的向量4、 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0//1221=-⇔=⇔→→→→y x y x b a b a λ 5、 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002121=+⇔=⋅⇔⊥→→→→y y x x b a b a6、 向量内积:2121cos y y x x b a b a b a +>=<=⋅→→→→→→,7、 向量的模长:22||y x a +=→十二、平面解析几何 1、 中点坐标公式:)22(2121y y x x ++, 2、 斜率:1212tan x x y y k --==α(α为直线的倾斜角)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2200B A CBy Ax d +++=4、5、 过圆2)r b y =-6、 )1<7、 )188、 9、 1、 2、 a 、 b 、 直线与直线外一点 c 、 两条相交直线 d 、 两条平行直线3、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4、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5、 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两平面平行6、 若一个平面与两个平行平面相交,则交线平行7、 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比如书翻开一定的角度形成的立体图形) 8、 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 9、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10、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两平面垂直 11、棱柱体积:Sh V =12、棱锥体积:Sh V 31=13、球表面积:24R S π=球体积:334R V π=12a b c d 1、 设在A 的2、 3、 4、 nm6、 均值(数学期望):n n p x p x p x p x E ++++= 332211)(ξ7、 方差:22)]([)()(ξξξE E D -=,其中n n p x p x p x p x E 23232221212)(++++= ξ8、 独立重复试验(适用于只有两种可能结果):在n 次独立重复实验中,每次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且它们互相对立,在每次实验中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都相同,设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A P =)(,则在n 次独立重复实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为9、 二项分布: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分布可看做二项分布,记为),(p n B ~ξ,二项分布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np E =)(ξ,)1()(p np D -=ξ 十六、数据处理:1、 样本方差:[]222212)(((11x x x x x x n s n -++-+--=(用于样本数据处理)2、 3、。
对口高考数学的知识点
对口高考数学的知识点引言:对口高考是一项重要的考试,对学生进入大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其中,数学科目是许多学生感到困扰的一门课程。
本文将介绍对口高考数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
一、集合与函数在数学中,集合与函数是数学观念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集合是一种无序的元素的集体,并可以通过特定的规则进行描述和操作。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将一个集合的每个元素映射到另一个集合的元素上。
了解集合的概念以及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后续的数学知识。
二、方程与不等式方程和不等式是数学中常见的问题求解工具。
方程表示两个表达式之间的平衡关系,而不等式则表示两个表达式之间的大小关系。
掌握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和推理论证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方程和不等式还是后续高阶数学的基础,如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等。
三、函数的导数与积分函数的导数和积分是微积分的基础概念。
导数表示函数在某一点上的变化率,而积分则表示函数在某一区间上的累积效果。
了解函数的导数和积分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微积分相关的知识。
此外,导数和积分在物理、经济和工程等领域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四、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是数学领域中与随机事件和数据分析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概率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学方法,而统计则是研究收集、处理和解释数据的数学方法。
掌握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各种实际问题。
此外,概率与统计也在科学研究、市场调查和社会调查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五、几何与三角学几何是研究空间形状和变换的数学分支,三角学则是研究三角形及其相关性质和计算的数学分支。
几何和三角学是数学中观察和描述空间结构的重要工具。
掌握几何和三角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几何和三角学的相关问题,并在计算和设计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六、数列与级数数列和级数是研究一般序列和无穷级数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梳理一、预备知识1、有理数:整数、分数、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2、平方差公式:2222)(b ab a b a ++=+,2222)(b ab a b a +-=-3、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4、一元二次方程:(1)、对于)0(02≠=++a c bx ax ,当042>-=∆ac b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42=-=∆ac b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即只有一个根);当042<-=∆ac b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求根公式:aac b b x 242-±-=(3)、韦达定理(根与系数的关系):a b x x -=+21;acx x =⋅21.5、一元二次函数:(1)、一般式)0(2≠++=a c bx ax y ,当0>a 时,函数开口向上,反之向下。
对称轴:abx 2-=,顶点坐标)442(2ab ac a b --,(2)、顶点式)0()(2≠+-=a k h x a y ,对称轴为h x =,顶点坐标)(k h , 二、集合1、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表示法:描述法,列举法,韦恩图法.3、自然数集N ;整数集Z ;实数集R ;正整数集N +;有理数集:Q.4、若集合中有n 个元素,则子集的个数为n 2个,真子集的个数为12-n 个,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22-n 个.(空集是任一集合的子集,是任一非空集合的真子集)5、交集:两个集合的公共部分并集:将两个中的元素合并后得到的集合 全集:所有研究对象构成的全体补集:在全集中不属于集合A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6、充要条件(1)、若的是,则q p q p ⇒充分条件; (2)、若的是,则q p p q ⇒必要条件; (3)、若的是,则q p q p ⇔充要条件. 三、求函数定义域1、分母不为零2、二次根号中的式子大于等于零3、零次幂的底数不为零4、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 四、函数的单调性1、单调性即增减性2、定义法证明函数的增减性 五、函数的奇偶性1、判断定义域,若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则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若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求)(x f -.2、若)()(x f x f -≠,则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若)()(x f x f -=,则函数为偶函数;若)()(x f x f -=-,则函数为奇函数. 六、指数函数1、定义:形如)10(≠>=a a a y x ,的函数2、性质:七、对数运算公式),,,,且(100010≠>>>≠>b b N M a a MN N M a a a log log log =+ NMN M a a a log log log =-M n M n a log log = N aNa =logn a n a =log N nmN a m a n log log =1log =a a 01log =a换底公式:)10(log log log ≠>=c c abb c c a , 推论:1log log =⋅a b b a 八、对数函数1、定义:一般地,形如)10(log ≠>=a a x y a ,的函数称为对数函数.2、性质:九、三角函数1、弧长公式:r l ⋅=α(弧度制) 180l =(角度制) 2、扇形面积公式:360212πnr lr S ==3、直角坐标系中任意角α的终边上有一点)(y x P ,,则任意角α的三角函数定义:)(tan cos sin 22y x r xy r x r y +====其中,,ααα 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1cos sin 22=+αα αααcos sin tan = 5、诱导公式(记忆公式时一律将角α当成锐角): (1)、终边相同的角的三角函数值相同απαsin )2sin(=+k απαcos )2cos(=+k απαtan )2tan(=+k απαsin )2sin(=-k απαcos )2cos(=-k απαtan )2tan(=-k(2)、判断所求角所在象限对应的三角函数值符号(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ααπsin )sin(-=+ ααπcos )cos(-=+ ααπtan )tan(=+ ααπsin )sin(=- ααπcos )cos(-=- ααπtan )tan(-=- ααsin )sin(-=- ααcos )cos(=- ααtan )tan(-=-(3)、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奇偶指2π的奇数倍或偶数倍) ααπcos )2sin(=+ ααπsin )2cos(-=+ ααπcos )2sin(=- ααπsin )2sin(=-6、和差公式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 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7、二倍角公式αααcos sin 22sin = ααααα2222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ααα2tan 1tan 22tan -=8、正弦型函数:形如)sin(ϕω+=x A y ,其中00>>ϕ,A .称为相位称为初相,称为振幅,ϕωϕ+x A ,周期ωπ2=T9、辅助角公式:)sin(cos sin 22ϕ++=+x b a x b x a 10、正弦定理:k R CcB b A a ====2sin sin sin ,其中为常数的外接圆的半径,为△k ABC R 余弦定理:A bc c b a cos 2222-+= B ac c a b cos 2222-+= C ab b a c cos 2222-+= 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适用于所有三角形. 11、三角形面积公式:B ac A bc C ab S sin 21sin 21sin 21=== 十、数列(*∈N n ) 1、一般数列中:(1)、已知数列的前n 项和,则⎩⎨⎧-=-11n n n S S S a )2()1(≥=n n(2)、数列求和的方法:拆项法(裂项相消法)、累加法、错位相减法等. 2、等差数列中:(1)、通项公式: d n a a n )1(1-+= (2)、前n 项和公式:2)(2)1(11na a d n n na S n n +=-+= (3)、等差中项:若c a b c b a +=2成等差数列,则,, (4)、等差数列中,间隔相同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差数列: ,,,,m k m k m k k a a a a 32+++ (5)、 ,,,n n n n n S S S S S 232--也成等差数列. (6)、等差数列中,若q p n m a a a a q p n m +=++=+,则 3、等比数列中:(1)、通项公式: )0(11≠=-q q a a n n(2)、前n 项和公式:qq a a q q a S n n n --=--=1)(1)1(11(3)、等比中项:若ac b c b a =2成等比数列,则,,(4)、等比数列中,间隔相同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比数列: ,,,,m k m k m k k a a a a 32+++ (5)、当为奇数时且或k q q 11-=-≠, ,,,n n n n n S S S S S 232--是成等比数列,当为偶数且k q 1-=时, ,,,n n n n n S S S S S 232--不是等比数列(6)、等差数列中,若q p n m a a a a q p n m =+=+,则 十一、平面向量1、 共线向量(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2、 相等向量:方向相同且模长相等的向量3、 相反向量:方向相反且模长相等的向量4、 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0//1221=-⇔=⇔→→→→y x y x b a b a λ 5、 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002121=+⇔=⋅⇔⊥→→→→y y x x b a b a6、 向量内积:2121cos y y x x b a b a b a +>=<=⋅→→→→→→,7、 向量的模长:22||y x a +=→十二、平面解析几何 1、 中点坐标公式:)22(2121y y x x ++, 2、 斜率:1212tan x x y y k --==α(α为直线的倾斜角)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2200B A CBy Ax d +++=4、 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2221BA C C d +-=5、 过圆222)()(r b y a x =-+-上一点)(00y x M ,的切线方程为:200))(())((r b y b y a x a x =--+--过圆222r y x =+上一点)(00y x M ,的切线方程为:200r y y x x =+6、 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等于a 2,关系:222c b a +=,离心率:)10(<<=e ace 7、 双曲线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差等于a 2,关系:222b a c += ,离心率:)1(>=e ace8、双曲线渐近线方程:焦点在x 轴时,渐近线方程为x a y ±= 焦点在y 轴时,渐近线方程为x bay ±=8、 抛物线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离心率:1=e 9、 弦长公式:2122124)(1x x x x k d -++= 十三、立体几何1、 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直线.2、 可以确定平面的条件: a 、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 b 、 直线与直线外一点 c 、 两条相交直线 d 、 两条平行直线3、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4、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5、 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两平面平行6、 若一个平面与两个平行平面相交,则交线平行7、 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比如书翻开一定的角度形成的立体图形) 8、 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 9、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10、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两平面垂直 11、棱柱体积:Sh V = 12、棱锥体积:Sh V 31=13、球表面积:24R S π= 球体积: 334R V π= 十四、排列组合1、公式:)!(!!m n m n C m n-= )!(!m n n P m n -=2、二项式定理:nn n m m n m n n n n nn b C b a C b a C a C b a +++++=+-- 110)( a 、其中等式右边的式子称为二项式的展开式,共有1+n 项.b 、二项式系数为m n Cc 、二项式的第1+m 通项公式为m m n m nm b a C T -+=1 d 、二项式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指未知数的指数等于零的项. 十五、概率1、 设在n 次重复试验中,事件A 发生了m 次(n m ≤≤0),m 叫做事件A 发生的频数,事件A 的频数在试验总数中所占的比例n m叫做事件A 发生的频率. 2、 当试验次数n 无限大时,频率nm总稳定在某一个常数附近,则这个常数即为概率.3、 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事件发生的概率范围为[0,1].4、 古典概型(适用于有多种可能结果):设试验共包含n 个基本事件,并且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都相同,事件A 中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为m 个,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 nm A P =)( 5、 概率分布列:6、 均值(数学期望):n n p x p x p x p x E ++++= 332211)(ξ7、 方差:22)]([)()(ξξξE E D -=,其中n n p x p x p x p x E 23232221212)(++++= ξ 8、 独立重复试验(适用于只有两种可能结果):在n 次独立重复实验中,每次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且它们互相对立,在每次实验中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都相同,设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A P =)(,则在n 次独立重复实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为k n kk np p C k P --=)1()( 9、 二项分布: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分布可看做二项分布,记为),(p n B ~ξ,二项分布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np E =)(ξ,)1()(p np D -=ξ 十六、数据处理:1、 样本方差:[]222212)()()(11x x x x x x n s n -++-+--=(用于样本数据处理) 2、 总体方差:[]222212)()()(1x x x x x x ns n -++-+-= (用于总体数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