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
高中历史人民社课标版必修二_(2021.5.26)专题一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 公开课
唐长安城 原因:①农业、手工业的进步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宋太宗时期,有官北员宋上汴奏京:城“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 裨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
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
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的限制,同时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战国
有的城市已经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P19倒数第2行)
秦代
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汉代
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管理机构。据说长安有“九市” 王莽执政时设“五均”官 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商业中心已经形成。(P20第2段最后一句)
南北朝
在离城镇较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草市。 政府设“草市尉”进行行政管理。(《南齐书》)
P20《知识链接》市署:市署是管理市场 的机构。唐代长安和洛阳的市署管理财 货交易和度量器物,有责任辨别商品的 真伪和轻重。市署的主管官员“令”, 级别相当于大县的行政长官。
P21《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样的规 定说明了什么?
⑴说明①唐代商品经济非常发达,商人获利丰厚经济实力增强; ②政府行政官员企图依仗手中权力从商业中获利。
坊市制
坊市界限被打破(市突破空间的限制) 市突破时间的限制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共21张PPT)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城市的由来
“城,所以盛民也” “市,买卖之所也”
“城”——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居住的地方) “市”——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的场所,即市场。
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 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
2、市的变迁
汉代长安
西市
东市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 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政治目的大于经济效益
议
探究:宋朝商业繁荣的表现及原因。 材料1: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 意义。其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 ……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 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 期。”
扬州、成都
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通;经济重心南移 以及南方经济的发展
问题:城市发展有何趋势?
由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城市的经济职能逐渐 增强。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朝代
历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特点
西汉 开通陆上和海上两条( 丝绸之路 )
唐朝
( 广州)成重要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专管对外贸易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总结框架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总结框架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1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
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
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补充知识2:中国古代城镇发展的特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共34张PPT)
笔记3
(1) 功能转变: 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 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益活跃。(政治和经济格局变 更影响城市商业活动)
(2)发展趋势: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 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学法点拨
商业发展的基 本要素(表现)
商人(商业活动的主体) 城市、市场(商业活动的场所) 商品的种类(交易内容) 货币(交易媒介) 国内贸易、对外贸易(交易范围)
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商业发展影响因素): 政治:国家统一安定; 经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政策: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交通:水陆交通的便利; 金融:纸币பைடு நூலகம்柜坊、飞钱、票号的出现和应用
①工商业城镇兴起,市镇经济繁荣; ②农副
空前繁荣
宋元
产品大量入市(农产品商品化); ③区域间长 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④商帮形成(晋商、
徽商);⑤白银广泛使用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在古代,城、市、坊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 “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坊[fāng]”是居住区。
【精选】_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3课伟大的抗日战争课件人民版必修
投降。
长崎
• ②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______投关东下军两颗原子弹。
• ③苏联对日宣战,对出日寇兵的中最后国一东战 北并击溃日本________。
• ④毛泽东发表《__________________》,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
反攻。
• 2.胜利
•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正式签署投 降书。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3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
如图中间的人就是南京大屠杀的参与者之一、侵华日军 老兵东史郎,他来到南京向中国人民深深地鞠躬,表达他对 中国人民的歉意。日本侵略者曾经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
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来感受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吧!从中搞清战争的起 因、日寇在华夏的累累罪行,更要搞明白我们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付出的 代价和重大历史意义。
• 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1)背景: • ①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 ②8月13日,日军制造八一三事变,威胁南京! • (2)过程: • ①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_卫_抗__战_声_明__书________》。 • ②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把在西北的中国工_农__红_军______主力和南方八省
抗战后期 发展;敌后战场的迅速
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精品教学课件
[学习聚焦] 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粮仓仓容量,实现了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 能化。冷冻食品工业迅猛发展。
[深化拓展] 冷链物流产业的优缺点 (1)优点:提高了食品的保鲜能力;具有非常高的效率;保证了 食品的安全输送等。 (2)缺点:行业的标准落实不到位;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冷 链物流理念推广薄弱等。
知识点三 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论从史出——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点 (1)内涵: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 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2)特点: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 ①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 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经结 合更加紧密。 ②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 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 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 流动和组合。
[深化拓展]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宗旨 提高各国人民的营养水平和生活水准;提高所有粮农产品的生 产和分配效率;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状况,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并最终消除饥饿和贫困。
[图解历史]
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 了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
[学思之窗] (教材 P16)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我们 应该如何应对粮食安全问题?
知识点二 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共34张PPT)
中国政区
山 西
山西省政区
第一探访地: 运城
在这里,我们 将了解远古先民们 的贸易活动以及商 业的早期发展史。
运 城
一、先秦商业——起步
“贾” 源 于“盬(gǔ)”, 而“盬”就是山 西解州的盐池。
宫崎市定《历 史与盐》 解(hài)州盐池
无盐尔,饿死而肿。
明清商业发展的特点:
“商帮”出现 长途贩运加快发展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市镇商业繁荣
明清晋商商业现象 总号、分号 票号
掌柜 顶身股
现代商业现象
连锁经营 银行 职业经理人 股份制
五、明清商业 ——达致传统商业的顶峰
山西商帮 徽州商帮 福建商帮 广东商帮 山东商帮 宁波商帮 龙游商帮 洞庭商帮 江西商帮 陕西商帮 -- -- -- -- -- -- -- -- -- -- 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灵活善变,开拓创新 海纳百川,宽以待人 审时度势,稳中求胜 广泛从业,小本经营 追求厚利,既和且平
二、秦汉商业 ——艰难前行
汉 代 盐 官 、 铁 官 分 布 图
全国设盐官共 三十六处,解州盐 官为全国之首。
法律贱商人, 商人已富贵矣。
是不是商业从此就被限制在 低水平徘徊的状态了呢?
高中历史必修三 专题二 第3课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课程标准: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一、诗的经典——《诗经》
1.主要内容
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305首诗歌,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是其精粹。
2.艺术风格
句式以四言为主,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
3.地位及影响
(1)《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2)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广,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二、楚辞的魅力
1.创立
公元前4世纪在南方的楚国产生,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2.风格
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文采华美,风格绚丽,属于浪漫主义手法;句式较为录活,有时使用楚国方言,节奏和韵律独具特色,更适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3.代表人物及作品
屈原,代表作是《离骚》,还有《九歌》《天问》《九章》等。
三、汉赋的风采
1.特点
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巧文多智的特色。
2.代表人物及著作
(1)西汉早期: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等,都借物抒怀,意境深沉。
(2)汉武帝时期: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其特点是篇幅较长,气势恢弘,辞藻华丽。
(3)西汉后期:最著名的赋作家是扬雄。
(4)东汉后期:大赋渐少,小赋兴起,作品特点是篇幅较短,意境更为清新活泼。
四、“李杜诗篇万口传”
人物时代特征风格特点
李白盛唐(1)雄奇豪放,瑰玮绚烂
(2)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后称“诗仙”,是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重点透析 一、坊市制度的突破 自周秦迄唐代,凡县治以上的城市, 自周秦迄唐代,凡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府设的市 作为交易场所,设市令或市长管理。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 作为交易场所,设市令或市长管理。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 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 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 否 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 则视为非法的私市。 则视为非法的私市。
【 例 1】 】
史书 记载 史书记 载 : 唐朝 后 期长 安 城 中 的崇 仁 坊
一街辐辏(集聚 遂倾(超过 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 集聚), 超过)两市 “一街辐辏 集聚 ,遂倾 超过 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 京中诸坊,莫之与比” 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反映出的现象不包括 ( A.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范围 . B.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时间限制 .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商业区 . 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 )
源自文库
3.元朝时④ .元朝时④
大都
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4. 明清时期一些地方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 叫做 . 明清时期一些地方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商帮” 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⑤ “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⑤ 徽商 和 晋商 。 ⑥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⑦ . 宋朝 以前, 县治以上的城市 , 一般都在特 以前 , 县治以上的城市, 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 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 2. 宋 朝时 , 坊和市的界限被 打破 , 城郊和乡村 的 . 城 郊和乡村 草市”也更加普遍。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草市”也更加普遍。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其 景德镇、 中⑧ 汉口镇 、⑨ 佛山镇 、景德镇、⑩ 朱仙镇 是 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 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二第3课《中国古代商业》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总结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重点聚焦中国古代商业中的“城”与“市”的发展与变迁,通过分析文献典籍、史家研究、文学和绘画作品各种史料,并设计认知冲突、设置历史情境,通过学生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赏析文艺作品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升分析和解读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分析古代商业在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仍不断发展,散发活力,体会商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培养学生客观、全面、辩证分析的史学解读思维。
【教学过程】
师:(导入)
同学们知道弦高救国的故事吗?弦高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一位行商,他去周王室辖地经商,途中遇到秦军要去袭击郑国时,便一面派人急速回国报告敌情,一面伪装成郑国国君的特使,以12头牛作为礼物,稿劳秦军。秦军以为郑国已经知道偷袭之事,只好班师返回。郑国避免了一次灭亡的命运。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商人和商业,商业起源很早,而且商人具有什么情怀?
生:爱国情怀。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今天我们从一种新视角,主要是从文学艺术的新视角出发来探究中国古代的商业。
生:(齐读)学习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概述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师:研究古代商业这个大课题,可以从哪些小方面入手呢?
市场、城市、商人、商品、商路等。
古代商业,我们感觉很遥远,也很抽象。可以借助那些材料来研究古代商业呢“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课
? 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有 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 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 及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 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 4.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
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大家好
19
5. 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 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 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 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1.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2.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大家好
3
重
1. 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原因及其表现; 2. 市和城市变迁的阶段特征和影响因素;
点 3.对外贸易的演变、港口、政策和特征;
4. 分析、归纳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 探究中国古代商业、城市、
外贸发展的趋势特征; 2. 理解、Hale Waihona Puke Baidu析影响商业、城
3.商业活动区域由城市向乡村扩展,城镇大量兴起。
4.两宋商业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
5.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对外贸易日渐萎缩。
6.对外贸易中以朝贡贸易为主,政治目的大于经济
目的。
大家好
16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况 商人 商品 媒介 地点 商路 政策
大家好
17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A.郡守与县令都由地方推荐任职 B.郡守与县令世代镇守地方 C.郡守与县令都由君主直接任命 D.县令接受郡守的监督任命
课前篇·自主梳理知识 课堂篇·研习重难要点 重效果·学业测试重速达标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Hale Waihona Puke Baidu国家的建立
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西周的“地方分权制”指的是分 封制,而秦代的“独制”指的是郡县制。郡县制之下,郡守与 县令不是由地方推荐任职的,也不是世代镇守地方,故排除A、 B两项;郡县制之下,郡守与县令都是由君主直接任命的,故 选C项;县令由君主任命,而不是由郡守任命,故排除D项。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知识点三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1.陈胜吴广起义
(1) 时间:公元前209年。 (2) 地位:中国历史上_第__一__次___农民大起义。 (3) 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__咸__阳____,秦王灭亡。
课前篇·自主梳理知识 课堂篇·研习重难要点 重效果·学业测试重速达标
3.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1) 确立__皇__帝__制__度__,嬴政自称“始皇帝”,皇帝对国家事 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
(2) 中央:_三__公__九__卿___组成中央政府。三公指_丞__相__、__太__尉__、_ __御__史__大__夫__,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 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4.隋唐:发展 (1)原因: 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②大运河的开通。
(2)表现:
①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的发展。
②出现柜坊和飞钱。
柜坊是指唐宋时期城市中 替别人保管银钱的商户。柜坊 是由邸店衍生出来的,在唐玄
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已出现。
经营的业务是代客商保管金银
财物,收取一定的租金,商人
需用时,凭帖(相当于支票)或
信物提取,为最早的银行雏形。
5.宋元:空前繁荣 (1)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交通发达。 (2)表现: ①商品种类增加; ②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③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④元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北宋 纸币
《马可·波罗行纪》(图上为中译 本)中描述元大都的繁荣:外国巨 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 诸城无能与之比。
1.商朝:“商人”的出现。 2.春秋战国:商业繁荣 表现:(1)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2)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3)出现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3.秦汉——隋唐:比较艰难,初步发展 (1)艰难原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艰难表现:
①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
②商业总体水平不高。
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和发展繁荣的表现。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导学案
淮阳县第一中学学习的艺术之历史学案
组名:姓名:日期:编制:杨彪
独立、自主、自学促能力形成;团结、协作、展示让魅力飞扬
第三课享誉世界的手工业
[旧知链接]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精耕细作的农业。此后,精
耕细作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使中国的农业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精耕细作既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优秀传统,也是古代中国农业最主要的特点。
[学习目标]本节重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先进技术与精湛工艺
本节难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
[训练课导学] “日清过关”巩固提升三级达标训练
书写等级:分数:批阅日期:
基础题
1.下列史实发生在汉代的是:()
(1)铁农具取代木、石和青铜工具(2)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炼钢(3)发明灌钢法(4)使用曲辕犁A(1)(2)(3)B(1)(2)C(1)(2)(4) D(3)(4)
2.我国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开始出现是在( )
A原始社会B夏商西周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
发展题
1.杜甫在诗中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诗中描写的
是()
A白瓷B青瓷C彩瓷D青花瓷
2.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
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瓷窑近千座。综合以上现象,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的突出特点是()
A手工业生产力提高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提高题:
1世纪时,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自然史》中说,“虽然铁的种类很多,但没有一种能和中国来的刚相媲美。”17世纪以来,许多欧洲国家的宫廷和王公贵族更是竞相购藏中国的瓷器、漆器和丝绸、刺绣,甚至不惜重金到中国定做,运回国内珍藏。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
商人 “______”。 2.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
商品市场 提高;各地出现许多____________和大商人。 重农抑商 3.秦汉以来:统治者推行____________政策,商业发展比 较艰难;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③又叫“草市”
【解析】选 C。“草市”作为一种贸易场所,是乡村定期 集市,最早在南北朝时期出现。
2.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经济发展新变化的是( A. 棉花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B.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 C. 出现以工商业为主的城市 D.有些地区开始用纸币交易
)
【解析】选 D。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史实,A 项出现在元
营时间不再受限制,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2.城市的发展: 大运河 丝绸之路 (1)原因:__________的开通,________的开凿,经济重心 的南移。
洛阳 (2)表现:长安、______等大城市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商业中
心,扬州、______等南方城市空前繁荣,出现“扬一益二”的 成都 说法。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概况: (1)西汉: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
B.理学统治地位动摇 D.科举录取人数太少
【解析】选 A。随着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工商业地位日渐 突出,冲击了旧有的思想观念,致使传统观念有所动摇,出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2
2)秦汉:重农抑商,缓慢发展 原因:稳定统治;保障农业;保证税收
措施:商人不准穿绸缎、坐马车、为
官;限制商业时间、地点
2)秦汉:重农抑商,缓慢发展 原因:稳定统治;保障农业;保证税收
措施:商人不准穿绸缎、坐马车、为
官;限制商业时间、地点
时段:秦汉→隋唐→明清
2)秦汉:重农抑商,缓慢发展 原因:稳定统治;保障农业;保证税收
表现:形成了发达的都市商业
(长安、洛阳、扬州、益州);
农村集市兴起;
邸店、柜坊、飞钱问世。
原因:农业、手工业发展;
3)隋唐:继续发展
表现:形成了发达的都市商业
(长安、洛阳、扬州、益州);
农村集市兴起;
邸店、柜坊、飞钱问世。
原因:农业、手工业发展;
交通改善;
涿郡
永 济 渠 通 长安
608年
洛阳 605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长途贩运快速发展
5)明清:继续繁荣
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
长途贩运快速发展
形成“商帮”
5)明清:继续繁荣
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
长途贩运快速发展
形成“商帮” 晋商:与官府相联,大气
乔 家 大 院
“晋商” 走向银屏
5)明清:继续繁荣
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
长途贩运快速发展
形成“商帮” 晋商:与官府相联,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春秋战国:商业繁荣
1、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2、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二)秦汉:初步发展,但受到限制
1、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发展比较艰难;
2、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总体水平还不高;
3、汉武帝时丝绸之路开通,中外贸易逐渐发展
(三)魏晋南北朝:战乱不断,商业衰落
(四)隋唐:进一步发展
1、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
2、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3、城市商业活动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
4、陆上丝路贸易达到顶峰;
5、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五)宋代:空前繁荣
1、商业活动打破地域和时间限制;
市的变迁:宋以前:官府对市的管理严格,“市”“坊”分开,市场交易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
宋以后:(1)、市、坊界限被打破;
(2)、“草市”更加普遍;
(3)、经营时间被打破;
(4)、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5)、出现四大商业名镇。
2、城市繁荣,经济职能增强;
3、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4、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5、通过海上丝路,对外贸易发达;
6、边境榷场贸易发达;
(六)元:空前繁荣
1、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2、泉州:世界第一大港
(七)明清:进一步繁荣
1、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全国出现30多座专门的工商业城市;
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比较快;
3、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4、明中后期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
5、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萎缩
二、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中国商业兴起较早,且不断发展;
2、受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
3、货币、金融发达;
4、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5、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
6、宋元时全面繁荣;
7、城镇商业繁荣程度较高;
8、外贸以朝贡贸易为主;
9、明清时外贸逐渐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