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七年级下4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七年级下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3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A.人人都可以按自己的规则办事 B.规则是秩序的前提和基础C.公共生活需要有共同规则 D.没有规则社会生活将陷入混乱2.有人说:“自己一不违法,二不犯罪,法律与自己无关。
”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A.看到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B.否认了法律对每个公民的保护和规范作用C.把公民个人同法律密切地联系起来了 D.认识了违法与犯罪的危害性3.“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这句话说明了A.小偷小摸没有关系 B.一般违法和犯罪都是违法行为 C.有一般违法的人,如果不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D.人只要一偷盗,就必然会走向犯罪4.与道德、纪律相比较,法律具有最为显著的三个特征是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④法律体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和利益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5.某公安局接到一商店的报警后不及时出警,导致盗贼携赃款逃脱,该店将县公安局告到了法院,法院依法判决县公安局赔偿该店经济损失一万多元。
公安局的行为属于A.工作失误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 D.抓大案不办小案的行为6.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的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7.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A.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B.寻找机会用更严厉的手段报复对方C.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D.采取忍让退避的方式8.非诉讼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非诉讼手段的是A.市民王某向消费者协会反映某企业的排污行为 B.受害人李某到人民法院状告郑某的侵权行为 C.消费者张某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某商场的产品质量问题D.某企业为农民工李某工资拖欠问题接受劳动部门的仲裁9.对违法犯罪现象视而不见,听之任之的主要危害是①会遭到良心的谴责,神的报应②会使国家的利益遭到损害③会使人民的利益遭受损害④会在客观上纵容和支持违法犯罪分子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0.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的,狡猾的。
中考政治 七下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复习学案(含解析) 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1. 知道我国法律的特征,理解我国法律的本质和作用。
2. 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3.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4. 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考点一认识我国的法律1. 社会生活离不开: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纪律、规章等。
2. 我国法律的特征:(1)法律由制定或认可。
(2)法律靠保证实施,具有。
(3)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
3. 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是意志和的体现。
4. 我国法律的作用:(1) 作用:我国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法律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2) 作用: 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的保障。
5. 结论:(1) ,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2)以为荣,以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考点二违法与犯罪6. 违法行为的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或做出法律所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7. 违法行为的类别:(1)根据违反的法律,可以分为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2) 违法行为和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相对刑事违法行为而言,对社会危害性,因而称它们为一般违法行为。
8. 犯罪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1)含义:刑事违法行为属于的违法行为,是行为。
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特征: 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是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9. 刑法与刑罚:(1)刑法的含义:刑法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和对处以何种的法律。
(2)我国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的有力武器。
(3)刑罚的含义: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对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七下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复习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复习(两课时)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能记住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犯罪的特征、刑罚分类及具体内容;能说出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需要记忆)2、会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具体案例属于哪类违法或哪类保护,要勇于并善于维权(维权手段、如何与违法斗争)---(学会运用)3、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重难点:1、法律的显著特征及其作用2、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提高防范意识3、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原因及四项特殊保护的内容4、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方法或途径,纠正学生在维权中的错误认识,增强学生运用合法途径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过程一、教师帮助构建知识网络:特征特殊保护::作用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法不可违防微杜渐二、命题预测三、学生自主记忆选择题:通过具体事例判断该事例是一般违法还是严重违法(犯罪)、违法类型。
或者是属于哪一类保护。
简单题:犯罪、法律的特征;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材料题:为什么要保护未成年人;青少年如何与违法犯罪作斗争;四、检测记忆内容(1)法律三大特征:、、。
法律两大作用:①②(2)违法行为: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分为①②③④违反宪法的违宪行为。
(3)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较小,称为。
(4)犯罪: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并依法应受处罚的行为。
(5)犯罪的三大特征:①是最基本特征②犯罪的法律标志③犯罪的必然结果。
(6)刑罚可分类为和(7)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无期徒刑、五种。
附加刑: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剥夺政治权利、三种。
(8)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就不会作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错,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因此我们要践行道德。
(9)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10)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1)青少年要自觉,维护法律尊严,依法自律,做一个的人;(2),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复习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一、本单元的地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而青少年又处于生理和心理巨变时期,因此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十分必要。
设置本单元主要是帮助青少年了解社会生活不仅需要道德维护,更需要法律的维护,通过对法律特征的学习,明确“法不可违”,从小树立维权意识,知道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等方面的责任,学会采取正当的方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终成为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二、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本单元是由“践行道德依法维权”的主题探究活动和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构成。
其中第七课有三框,第八课有两框。
三、本单元的主题探究活动1.设计意图本单元主题探究活动“践行道德依法维权”,是一个将道德和法律结合起来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设计此活动的目的在于综合运用两课教材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基本的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遵守国家法律,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应当享有的合法权益,真正成为一名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2.操作建议(1)搜集日常生活中侵犯或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例。
(2)在搜集的资料中,挑选一个与教材结合最为紧密的案例。
(3)结合案例思考“我从中吸取了什么教训”,“我们应该如何践行道德,维护权益”。
(4)将思考内容写成报告,全班交流,并修改完善自己的文字报告。
(5)将全班同学的报告编辑成册。
3.注意事项(1)注意搜集资料要典型,找准与本单元知识的最佳结合点,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探究活动不能到此为止,应该延续下去,建立日常评价机制,使讨论的内容最终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上。
中考政治复习第一篇第二部分七下第四单元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人课件
一二
梳理自清
二、法律护我成长(第八课) 考点1 党和国家为什么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 (1)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2)未成年人心理、生理都不够成熟,没有 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考点2 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是什么? (1)《未成年人保护法》;(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所有未成年 人
司法机关(公、 检、法)
所有未成年人
一二
梳理自清
项目 保护
职责
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
依法履行 对未成年 人的监护 职责和抚 养义务,尊 重未成年 人受教育 的权利
依法对未成 年人实施教 育,并对他们 的身心健康 和合法权益 实施保护
为未成年人 健康成长创 造良好社会 环境
★考点8 青少年应该怎样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维护法 律尊严?(2016年第11题涉及)
(1)青少年应该努力学习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牢固树立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2)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依法维护 社会秩序和自身合法权益;(3)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活动,同违法行为 作斗争等。
互动研析
梳理自清
考点9 什么是刑罚?它分为哪几类? (1)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 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2)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 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 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四种。 ★考点10 列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未成年人易沾 染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这些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 会有哪些危害?(2013年第13题涉及)
一二
梳理自清
考点6 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分为哪些种类?(2017年第13 题涉及)
2013年政治中考复习七年级下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1.(2010·南安中考)漫画中的两位中学生应当( ①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②远离手机,避免沾染 不良习气 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④珍惜学习时间,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明辨是非善恶、珍惜学习时 间的认识。面对手机色情等不良诱惑,我们青少年要树立正 确的是非善恶观,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珍惜学习时间,自 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故①③④ 正确。②远离手机不是正确做法,故不选。
【解析】选B。本题借助酒驾案例考查学生对法律的作用及
违法与犯罪联系、区别的认识。由于酒后驾驶容易造成对公 民人身财产的伤害,所以国家通过法律打击酒后驾驶的行为, 以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严重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 酒后驾驶属于违法行为,但未必是犯罪行为,故A项说法错 误;C、D两项则混淆了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是错误的。 只有B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 2011年12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校车 安全条例》,明确接送幼儿和小学生的应 是专用校车,还赋予校车三项优先权,这 社会保护 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保护 • 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时 不满18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 罚的应对相关犯罪记录给予封存。这体现 了对未成年人的( 司法保护 )保护
笨笨鸟下次不再干了
③绿魁0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一般都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 我们应避免沾染不良行为 ④一剪梅: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 造成危害,我们应引以为戒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D。本题通过对牛牛不良行为的QQ议论,考查不 良行为的危害及与违法犯罪的关系的有关知识。牛牛受刑罚 处罚,不是因为他经常旷课、夜不归宿,而是因为持刀抢劫, 造成受害人重伤。②混淆了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区别,也
初一下册政治《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复习题及答案
初一下册政治《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1.“日月星,花鸟虫,因时序,相平衡;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
”这一古训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
这个道理是( )A.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B.画圆要有规,无规就画不成圆C.制方要有矩,无矩就制不出方D.人的活动要受思想动机、目的、愿望的支配2.(2012•陕西中考)材料一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
材料二在陕西省开展的“接送流浪儿童回家”专项行动中,公安部门依法严厉打击拐卖、拐骗、胁迫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护了流浪未成年人。
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 )①学校保护给未成年人成长铺就成长的阶梯②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保护③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需要司法保护④政府重视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3.(2012•四川广安中考)2012年5月7日至13日,是全国第四个防灾减灾安全周,广安市各中小学开展了以“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全市中小学体验了火灾现场逃生演练、地震灾害应急避险等安全教育项目。
这一活动的开展( )①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②体现了家庭和司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③有利于未成年人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救方法④有利于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4.2012年5月,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走私犯罪集团首要犯罪分子赖昌星作出一审判决,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这说明( )①法律是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②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③凡是违法行为必受刑罚处罚④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5.中国首次把“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表明我国( )A.犯罪要受刑罚处罚B.对违法犯罪人员减轻处罚C.从小事上预防违法犯罪D.法律具有保护作用6.(2012•南宁中考)2012 年1 月正式通车的南宁市南湖隧道,因没有慢车道,同时也考虑到影响行车安全的光线、空气、视线等各方面因素,相关部门依法作出了禁止摩托车、非机动车、行人在隧道内通行及相关违规处罚的规定。
七下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七下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1、我们身边的规则:——道德、纪律规章、法律2、道德、纪律规章。
法律的特征的比较:(1)共同点:都是行为规则,都具有约束性。
(2)如何形成靠什么约束约束对象道德社会共同生活中人们的道德感和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舆论、习惯、信念纪律规章按本单位、本团体本单位、本团体的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制定约束、强制力局部使用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国家强制力具有普遍约束力3、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则:【法律的三个特征】1>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立法机关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这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
2>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法律最显著的特征】理解:“国家强制力”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法律靠公民自觉遵守。
3>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法律的作用:【为什么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的三个特征】【法律的作用相辅相成】(1)规范作用——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即:规范作用突出表现为: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权利)、必须做什么(义务)、应当做什么(义务)、不应当做什么(义务)。
意义: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方向、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评价准绳。
(2)保护作用——国家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利益。
5、法律的作用、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这就对公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启示】学法(前提)、守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用法(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合法权利、和违法行为斗争)、护法(维护法律尊严)是我们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有的态度;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是树立的价值观。
中考复习七年级下4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63页PPT
中考复习七年级下4做知法守法用法 的人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七年级政治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七年级政治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第一部分单元分析本单元包括第七“感受法律的尊严”,第八“法律护我成长”和“践行道德依法维权”的主题探究活动。
1、本单元设计依据明的社会秩序、良好的道德状况需要公正法律和有效的执法。
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社会的传统化的特点和历史传承的状况,也取决于这个社会的法制的公平和管理体制的透明程度。
初中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他们的以后的成长。
对学生加强法制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其一,这是贯彻党的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
代表民族未的青少年一代,如果不懂得宪法和法律,不具备一定的法律素质,就无法承担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重任。
其二,这是帮助青少年逐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意识,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下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是法制不断健全的社会。
它要求人们必须知法、守法,时时处处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办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道德经济,更是法制经济。
必须通过思想品德教育,着力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其三,这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要通过本程的教学,使学生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法律行为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良好习惯,做到法律允许做的才能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使广大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为“四有”新人。
其四,这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达成本程教育目标的需要。
人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化素质和民主法制素质等几个有机结合的部分。
当代青少年学生,如果不懂得法律知识,很难得到全面发展。
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无疑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实现本程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
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单元复习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单元复习【一、知识要点梳理】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走近法律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2.我们身边的规则可分为三类:道德,纪律、规章,法律。
3.法律的显著特征:⑴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⑵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法律具有规X作用和保护作用。
5. 我们要学法、守法、用法、爱法。
法不可违1.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某某行为。
2.根据违反的法律,某某行为可分为:行政某某行为、民事某某行为、刑事某某行为。
3.行政某某行为、民事某某行为,又叫一般某某行为;刑事某某行为,属于严重某某行为,是犯罪行为。
4.刑法,以国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5.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6.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第二,一种触犯刑法的。
刑事某某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第三,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及刑事某某的必然后果。
7.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8.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防患于未然1.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行为上就不会做出某某犯罪的事情;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某某,甚至陷人犯罪的泥沼。
遵守法律,也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2.要在心灵深处憎恶某某犯罪,行为上远离某某犯罪。
3.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要从小事做起,预防某某犯罪。
4.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复习做知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人
违 法 行 为
一般违法行为 1.严重危害性
未成年人
格尔尼
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 你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一种命运。
——威廉·詹姆斯
我倡议
让我们一起努力,提高警惕,增加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各 种不良诱惑. 学法、知法、守法,防微杜渐,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为建设法制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格尔尼
4、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
民事违法行为
5、甲打了乙两个耳光,致使乙面部红 民事违法行为 肿,口角流血。 6、工商局没有依据查封你家开的公司。
行政违法行为
7、开车闯红灯。
行政违法行为
格尔尼
在学校开展的“全员德育”活动中,一线教师成为中 小学生的成长导师,关爱他们的健康成长。这体现了 对未成年人的(B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应受刑罚处罚
相同点
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违 反了我国法律
格尔尼
夯实基础:
读背基础知识,会背后同桌互相提问。时间6分钟 (1)法律的特征?P87作用?P89-90 (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P93 (3)犯罪行为的含义、特征?P94刑罚的含义、种类P95 (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P99-100 (5)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原因?P103专门法律?四 道防线?P103 (6)维护权益最有力的武器是?P108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 助的方式和途径?P108-110其中常用的有效手段是?P110 (7)打官司是指____,类型? P111未成年人怎样与 违法犯罪做斗争?P113
格尔尼
参考答案
(1)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这是依 法履行家庭保护的职责。 (2)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还需要加 强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3)尤其是留守儿童自身,要增强自 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 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七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温习《第四单元 做知法遵法用法的人》知识点
《第四单元做知法遵法用法的人》知识点1.现代公民成熟的标志是什么?①自觉学法遵法用法,保护法律的尊严,是一个现代公民成熟的标志。
②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法律眼前人人平等,只有自觉地学法遵法用法,才是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2.什么缘故社会生活离不开规那么?社会生活中的规矩指的是什么?①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
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不同,若是没有行为规矩,各行其是,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当中。
②社会生活中的规矩,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确实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规那么。
3.在生活中,调剂咱们行为的规那么有哪些?道德,纪律、规章、法律等。
4.法律有哪些最显著的特点?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具有强制性;③法律对全部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5.法律的作用及其表现是什么?①法律的作用之一是标准作用。
具体表此刻它规定人们能够做什么,必需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该当做什么。
若是人们违背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置。
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同时,它仍是评判人们行为是不是合法有效的准绳。
②法律的作用之二是爱惜作用。
具体表现为在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咱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法,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6.咱们对待法律,应该持什么态度?咱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爱惜。
学法、用法、护法是咱们应尽的责任。
爱法是咱们应取的态度。
7.咱们什么缘故不能违背法律?①若是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遇,那么不违法那么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②咱们保护自尊、培育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确实是守规那么,尤其不能违背法律。
8.什么是违法行为?它分为哪几类?㈠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②违法行为能够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违宪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011·安徽中考)九年级学生牛牛经常旷课,夜不归宿, 到网吧玩游戏。后因缺钱上网,持刀抢劫,造成受害人重伤, 受到刑罚处罚。同学们对此在QQ上展开了议论,其中正确的 说法有( )
①小兔子乖乖:乖点好耶,专心学习,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否则害人害己
②笨笨鸟:牛牛受刑罚处罚,是因为他经常旷课、夜不归宿,
审理的“农民工二代”犯罪案件的前5位。其中,前两类案件
占到总案件数的74.53%。 “‘农民工二代’侵财案件的数额一般不大,但不计后 果,有时会为了很少的财物而采取暴力手段,甚至不惜夺取他 人性命。”晋江法院刑一庭副庭长洪朝参说。晋江法院研究 室法官黄永星认为,网络、网吧在“农民工二代”犯罪中的 负面作用非常大,网吧已成为“农民工二代”犯罪团伙的主 要聚集地。
国家司法的特殊保护。但是,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
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 追求低级趣味,违反纪律,发展下去就可能走向违法,甚至
是犯罪。青少年应重视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
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司法保护多指处理未成年人案件、事件中的 保护,应与公安机关等部门参与的社会保护相区别。
案发前在当地一小学读六年级。据伍某交代,由于其迷恋电
子游戏,父母给的零花钱每个星期都超支,而房东叶某每次 来收房费时,都会有好几张百元大钞放在身上,加上叶某又
独居在自己隔壁临时房内,于是一个偷窃的恶念就由此而生。
31日晚其去房东叶某宿舍偷窃,当爬厨房窗户进入房内时, 被叶某发现,伍某就用随身携带的铁棍对叶某一阵狂打,直
罚金与罚款仅一字之差,但二者分别适用于
不同的违法行为,罚金是对犯罪行为的一种处罚方式,罚款
是对行政违法行为的处罚方式。两者是犯罪行为与一般违法 行为处罚方式的不同,不可混淆。
1.(2010·南安中考)2010年4月14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
民法院对重庆市公安局原常务副局长、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 文强进行一审宣判。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文强因犯有受贿
2010年1月7日,被盗自行车车主刘某等十名失主在重庆 市合川区人民法院领取了退赔款,从法官手中接过退赔款的 失主们分外高兴。
刚满16周岁的王某从2008年开始伙同他人窜至合川区涉
外商贸学院、急救中心等处盗窃自行车,短短一年时间便盗 窃车辆百余辆,成了名副其实的惯偷。2009年6月,王某因
涉嫌犯盗窃罪被合川区公安局刑事拘留。合川区法院未成年
4.(2010·中山中考)近年来,国家严打酒后驾驶。市民张 明宝在深度醉酒状态下独自驾车,造成5死4伤的严重后果,
被南京市中级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说
明( )
A.酒后驾驶是严重违法行为
B.我国法律是保护人民,惩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
C.凡是违法行为必然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D.一般违法行为必然导致严重的违法行为
护。但是,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 害而无一利。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践行道德,从小事 做起,预防违法犯罪行为。
(4)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青
少年应重视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 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管制,要求未满18岁的手机签约者自动接受过滤服务。
2.案例两则
案例1.
杭州原副市长贪污受贿1.98亿一审判死刑
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2011年5月12日对杭州市原 副市长许迈永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
许迈永犯受贿罪、贪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案例2.
16周岁少年连偷百余辆自行车积极退赔获轻判
而筹集上网费用则成为“农民工二代”犯罪的重要诱 因。痴迷上网的经常需要购买网络虚拟财产,有的“农民工 二代”就是为了区区几十元上网费便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 路。 具有较大随机性、冲动性 据黄永星介绍,“农民工二代”犯罪动机具有较大的随 机性和冲动性,侵害对象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据介绍,晋江是全国最早承诺不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
人案件综合审判庭的法官考虑到这起案件的社会影响,在审 理此案的同时,积极挽回失主的经济损失,也为未成年被告
人争取改过自新的机会,在法官积极做通王某及其家属的工 作后,王某的父母代替王某垫付了3 000余元的退赔款,法
官经多方联系,找到了曾向公安局报案的十位受害人,并将
退赔款如数发还。考虑到本案被告人王某系未成年人且认罪 态度较好、积极退赔的实际情况,合川区法院判处王某有期 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1 000元。
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强
奸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 个人全部财产。这主要体现了我国法律( )
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主要对违法犯罪的人具有约束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法律特征的认识。材料中文 强虽然是高官但违法犯罪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体现了法 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 束力,故②③符合题意。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虽然是法
1.手机上的“黄”怎么“扫”?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互联网传播领域的规 范和管制日益加强。除了在原有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电信 (或网络)传播法等基本法规中增加有关网络色情方面的规 范和补充外,很多国家针对网络色情还出台了专门的法律。 比较典型的有:美国1996年国会通过的《通信内容端正法》, 1998年制定的《儿童在线保护法》,1999年国会通过联邦贸 易委员会制定的《未成年人网络隐私规则》,2001年制定的
1.法律的特征和犯罪的特征是中考的热点内容之一。
பைடு நூலகம்
2010、2011年各地中考多结合文强案、“酒驾”案、高
官贪污案件及其他热点案件考查法律的特征或犯罪的特征, 间或考查法律的作用和性质等,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2012 年备考,应注意对当年热点案例的了解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2.预防违法犯罪是中考的常考内容,也是对有关法律问 题认识的落脚点。近年中考多结合有关青少年犯罪的案例, 考查对犯罪危害的认识和由此得到的启示即加强自我防范, 防微杜渐,多以选择题、简答题、漫画题形式进行考查。 2012年备考中对此部分内容应多熟悉和理解。
笨笨鸟下次不再干了
③绿魁0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一般都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 我们应避免沾染不良行为 ④一剪梅: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 造成危害,我们应引以为戒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D。本题通过对牛牛不良行为的QQ议论,考查不 良行为的危害及与违法犯罪的关系的有关知识。牛牛受刑罚 处罚,不是因为他经常旷课、夜不归宿,而是因为持刀抢劫, 造成受害人重伤。②混淆了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区别,也
混淆了一般违法与犯罪的严格界限,是错误的,可以排除。
小学生偷窃不成打死93岁老妪
2010年11月1日上午6时,浙江温 岭市泽国镇发生一起命案,泽国镇下 周村一名独居的93岁老太太叶某被发 现全是血惨死在下周村老人活动中心 旁边的住所内。15小时以后,警方将 14岁案犯伍某抓获归案。据了解,案犯伍某是四川人,随其 在牧屿管理区务工的父母来下周村租住在死者的临时房内,
《儿童互联网保护法》;德国1997年制定的《信息和通讯服
务规范法》简称《多媒体法》;新加坡1996年制定的
《网络行为法》;日本2003年实施的《交友类网站限制法》, 2009年4月开始实施的《不良网站对策法》。这些法律对于 网络色情有严格的限制,有具体的处罚及惩治办法。日本最 新实施的《不良网站对策法》直接对未成年人手机使用进行
至其死亡,后伍某就在死者门口清洗完身上的血迹,逃回到
相隔只有一间空房的出租房内睡觉,直至被抓获。
分析材料,可获取以下信息:
(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2)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追求低级趣味,违反 纪律,发展下去就可能走向违法,甚至是犯罪。
(3)处于未成年阶段的青少年,受到国家司法的特殊保
律的特征但材料并没体现出来,所以①不能入选。④说法本
身错误。
2.(2011·南京中考)2011年5月11日,犯罪嫌疑人石某因
涉嫌故宫博物院展品被盗案被公安机关依法抓获,这说明 ( A.一般违法可能导致犯罪 B.违法不一定是犯罪 C.法律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D.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 )
【解析】选C。本题考查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及法律的特 征。因盗窃而受到法律制裁,这说明法律具有强制性,故C 项符合题意。
3.(2010·衡阳中考)一高二学生王少伟,从小学起就迷恋 互联网,初中时出于好奇,开始研究黑客技术,2007年因攻 击2 200个境内外网站,造成严重社会影响,被依法判刑。 以上事实说明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
A.严重危害性
C.刑罚当罚性
B.刑事违法性
D.国家强制性
【解析】选A。本题设问直接,考查对犯罪特征的理解与认 识。犯罪有三个基本特征,其中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 本质的特征,故应选A项。
排斥状态。”晋江法院院长潘丰源说。
团伙意识滋生暴力亚文化 与父辈们一样,大多数“农民工二代”与当地人少有交 往。他们基本上以亲缘或者地缘为纽带进行交往,主要是自 己的家庭成员及相同家庭背景的其他流动人口子女。
“这些小团伙一般会有一两个‘权威’人物。一旦
‘权威’人物染上不良习气,便会迅速传染给他人。”洪朝 参说。
【解析】选B。本题借助酒驾案例考查学生对法律的作用及
违法与犯罪联系、区别的认识。由于酒后驾驶容易造成对公 民人身财产的伤害,所以国家通过法律打击酒后驾驶的行为, 以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严重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 酒后驾驶属于违法行为,但未必是犯罪行为,故A项说法错 误;C、D两项则混淆了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是错误的。 只有B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