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展望未来:展望了未来电焊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和展望。
电焊作业安全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
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电焊作业将更加智能化和 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安全管理系统的完善:未来电焊作业将更加注重安全管理系统的完善,通过 信息化手段实现安全管理的全面覆盖和有效监控。
危害:飞溅颗粒可 能导致眼睛、皮肤 等部位受伤,甚至 引发火灾
原因:焊接电流过 大、电弧过长、焊 条药皮成分不合适 等
预防措施:选择合 适的焊接电流、电 弧长度和焊条药皮 成分,佩戴防护眼 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03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预防 措施
焊接烟尘预防措施
选用低尘焊条:选择具有较低粉尘 产生率的焊条,以减少焊接过程中 烟尘的产生。
操作前检查
焊条检查:选用合适的焊条, 并确保其干燥、无破损
焊机检查:确保焊机正常工 作,无故障隐患
防护用品检查:检查工作服、 手套、眼镜等防护用品是否 完好、符合要求
环境检查:确认工作场所安 全,无易燃、易爆物品,保
持良好的通风
操作中注意事项
操作前检查:确保电焊机、焊枪、导线等设备完好无损,避免漏电或短路 操作时佩戴防护用品:如面罩、手套、护目镜等,以防止弧光和飞溅物伤害 保持安全距离:与易燃易爆物品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引发火灾或爆炸 操作后清理:及时清理现场,确保没有残留火源或危险物品
增强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 力
提高员工对电焊作业安全的 认识和重视程度
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减少电焊作业事故的发生, 保障员工生命安全
安全意识培养的内容和方法
培训目标:提高电焊作业人 员的安全意识,预防事故发 生
培训内容:电焊作业的基本 安全知识、操作规程、危险 源识别等

电焊作业中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三篇)

电焊作业中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三篇)

电焊作业中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电焊作业中,电焊烟尘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物质。

电焊烟尘主要由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颗粒物、金属氧化物等组成,其中包含有害物质如镍、铬、锌、铅、锡、铜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1. 引起呼吸道疾病:电焊烟尘中的颗粒物质可被吸入呼吸道,对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易引起呼吸道炎症、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2. 镉、铅等有毒金属的中毒:电焊烟尘中的镉、铅等有毒金属被吸入人体后,可在体内积累并引起中毒,严重影响血液、肝脏、神经系统等器官和组织的功能。

3. 引起肺部疾病:电焊烟尘中的有害物质可由呼吸道进入肺部,对肺部组织产生直接损害,导致肺部纤维化、肺炎、气胸等肺部疾病。

4. 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和损害:电焊烟尘中的有害物质能够通过皮肤吸收,引起皮肤过敏、皮炎等症状。

同时,焊接时产生的强紫外线辐射也会对眼睛造成损伤。

5. 导致白血病和肺癌:电焊作业中长期接触电焊烟尘可导致白血病和肺癌的发生,对人体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二、电焊烟尘的防护措施为降低电焊烟尘对工人健康的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1. 通风换气:电焊作业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室内新鲜空气的补给和烟尘的排除。

可以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使烟尘迅速被稀释和排除,减少工人吸入烟尘的风险。

2. 穿戴防护设备:工人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应穿戴相应的防护设备,包括耐火防护服、防火眼镜、防尘口罩、防警帽等。

这些设备能有效隔绝电焊烟尘对皮肤和呼吸道的直接接触,减少职业危害。

3. 使用附加排烟设备:在电焊操作区域设置附加排烟设备,有效减少电焊烟尘的产生和扩散,提高工作环境的清洁度。

4. 控制焊接过程中的有害物质产生:选用低烟量焊条或焊丝,控制电弧能量和电弧稳定性,降低烟尘和有害气体的产生。

同时,采用局部吸尘系统对焊接区域进行局部抽风,能有效减少烟尘和气体的扩散。

电焊作业应当注意的安全事项及预防方法(三篇)

电焊作业应当注意的安全事项及预防方法(三篇)

电焊作业应当注意的安全事项及预防方法电焊作业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需要人们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以下是电焊作业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及预防方法:1. 焊接场所的安全(1) 场所要通风良好,以排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和有害物质;(2) 焊接场地要保持清洁,防止杂物等物品引发火灾或意外事故;(3) 焊接区域要设置安全标志,提醒他人不要靠近;(4) 焊接区域内禁止其他电气设备和易燃物品,以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5) 预防触电事故,电焊设备要接地可靠,并确保焊工佩戴防护手套、鞋子等个人防护设备;2. 焊工的个人安全(1) 焊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持有相关证书,了解焊接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2) 焊工要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如焊盔、焊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服等;(3) 焊工不得穿宽松的衣物,防止其被火花或高温溅射物所伤;(4) 焊工禁止戴首饰,以防止其被电焊设备吸附或引发危险;(5) 焊工要保持警觉,防止焊渣溅入眼睛或其他敏感部位;(6) 焊工要定期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避免潜在伤害;3. 避免电焊火灾(1) 在焊接前,要清理焊接区域周围的可燃物,使其远离焊接点;(2) 焊接作业时,要注意焊丝的防火,以防其引起火灾;(3) 当焊接设备有异常情况时(如异常声响、异味等),要立即停止焊接,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故障;(4) 焊接前要检查电焊设备的电缆和插座是否完好,避免电焊引发火灾;4. 防止辐射伤害(1) 焊工要注意选择适合的防护面罩,以防止电焊光线对眼睛造成伤害;(2) 铅门、铅帘或铅玻璃等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隔离电焊辐射;(3) 当进行高强度的焊接时,要确保焊接区域的其他人员远离,避免受到辐射伤害;5. 预防扭伤、滑倒和感电(1) 在电焊作业中不要带手机等非焊接工具,以防止分散注意力和造成事故;(2) 在焊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过度扭动身体,以防止扭伤;(3) 焊接区域的地面要保持干燥,避免滑倒事故的发生;(4) 在进行高压焊接时,要断开电源,并确保操作人员的双手干燥,以防电击;总之,电焊作业涉及多种危险因素,焊工和相关人员都应当高度重视焊接安全问题,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确保焊接作业的安全进行。

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及防护

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及防护

行业资料:________ 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及防护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9 页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及防护特种作业的电焊,其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有毒气体、高温、电弧光、高频电磁场等。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电焊作业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工业领域,电焊工的数量急剧上升,电焊中的职业危害也日趋突出。

一、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1.金属烟尘的危害电焊烟尘的成分因使用焊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

焊芯除含有大量的铁外,还有碳、锰、硅、铬、镍、硫和磷等;药皮内材料主要由大理石、荧石、金红石、纯咸、水玻璃、锰铁等组成。

焊接时,电弧放电产生4000℃一6000℃高温,在熔化焊条和焊件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其成分主要为氧化铁、氧化锰、二氧化硅、硅酸盐等,烟尘粒弥漫于作业环境中,极易被吸入肺内。

长期吸入则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称为电焊工尘肺,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并伴有头痛、全身无力等病症,肺通过气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2.有毒气体的危害在焊接电弧所产生的高温和强紫外线作用下,弧区周围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1)臭氧,为无色、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的有害气体,它对呼吸道粘膜及肺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短时间吸入低浓度(0.4mg/m3)的臭氧时,可引起咳嗽、咽喉干燥、胸闷、食欲减退、疲劳无力等症状,长期吸入第 2 页共 9 页低浓度臭氧时,则可引发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硬化等。

(2)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气体,它极易与人体中运输氧的血红蛋白相结合,而且极难分离,因而,当大量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以后,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人体输送和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颂遄橹蛉毖醵邓馈?/P(3)氮氧化物,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其中常接触到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氮。

电焊作业的危害和预防范本

电焊作业的危害和预防范本

电焊作业的危害和预防范本电焊作业是一项常见的工业作业,然而,它也存在一定的危害和风险。

本文将探讨电焊作业的危害,并提出预防范本,以确保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一、电焊作业的危害1. 电磁辐射:电焊产生的强电磁辐射可能会对工人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如头痛、恶心、胸闷等症状,并且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下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等疾病。

2. 高温和火花:电焊作业中会产生高温和火花,这会导致烧伤和火灾的发生。

工人如果没有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可能会受到火花的灼烧。

3. 有害化学物质:电焊作业中使用的焊条和焊剂中含有有害化学物质,如铅、镉、锰等。

工人长时间接触这些有害物质,可能会患上中毒和呼吸道疾病。

4. 网格电母线:电焊作业中使用的网格电母线,如果不正确使用或安装,可能会导致触电和火灾的发生。

5. 噪音:电焊作业中会产生噪音,如果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下,可能会导致听力受损。

6. 硬质碰撞:电焊作业中,可能会出现硬质碰撞的事故,如物体坠落、工人被压倒等。

二、电焊作业的预防范本1. 整改工作环境:电焊作业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以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聚集和吸入;工作区域应清洁整齐,避免堆放杂物和易燃物。

2. 个人防护措施:工人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面罩、防噪耳塞、防护服等。

这些装备可有效减少电磁辐射、火花、有害物质和噪音对工人的影响。

3. 培训和意识提升:企业应定期进行电焊作业的培训,包括对相关危害的介绍、安全操作规程的讲解以及个人防护知识的培养。

工人需要意识到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安全意识。

4. 使用合格的设备和材料:企业应购买合格的电焊设备和材料,并保证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工作。

5. 定期检查和维护:企业应定期检查电焊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问题。

工人应定期接受健康体检,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6. 应急准备:应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在发生事故或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到伤亡最小化。

7. 监督和督促:企业应加强对电焊作业的监督和督促,确保预防措施的有效执行。

焊工岗位危险因素、事故防范及事故应急措施

焊工岗位危险因素、事故防范及事故应急措施

焊工岗位危险因素、事故防范及事故应急措

平安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
1、项目的基本状况和施工特点以及平安生产的重要性
2、从业人员在平安生产中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
3、公司、项目平安生产相关的规章制度
4、劳动纪律和劳动平安卫生的基本学问
5、本工种平安技术操作规程
6、劳动爱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焊工)岗位危急因素、事故防范及事故应急措施
一、焊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急因素
1、触电
2、烫伤
3、电辐射
4、高处坠落
二、焊工作业过程中的平安防护措施
1、焊工作业属于特种作业。

从事焊工作业的人员,必需是由通过平安部门特地培训,取得合格上岗证的人员作业。

禁止无证作业。

2、焊工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必需穿戴与工作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必需根据平安操作规程作业。

3、焊工严禁酒后作业、疲惫作业。

4、焊工严禁不听指挥、冒险作业、违规作业。

5、焊工作业时,在作业点的下方禁止有易燃易爆物品。

作业场所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地点。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焊工尘肺及肺功能的影响电弧焊接时,焊条中的焊芯、药皮和金属母材在电弧高温下熔化、蒸发、氧化、凝集,产生大量金属氧化物及其他物质的烟尘,长期吸入可引起焊工尘肺。

电焊工尘肺一般发生在密闭、通风不良的作业条件下,吸烟因素与接尘因素对电焊工的肺通气功能可能产生协同作用;电焊工的肺通气功能损伤有随接尘工龄的延长而加重的趋势。

锰中毒锰及其化合物的烟雾和粉尘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主要引起慢性锰中毒。

在通风不良的工作环境中,吸入大量新生的氧化锰烟雾后,出现金属烟热:头晕、头痛、乏力、恶心、胸闷、咽干、气短、发热等,严重者可有畏寒、寒颤。

一般数小时至1~2天后,热退,全身出大汗。

金属烟热一般不需特殊药物治疗,脱离接触后症状很快消失。

较重者可给予对症处理,如大量饮水、适当补液、高热时可适量服用解热镇痛药等。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是长期接触锰的烟尘所引起的以神经系统改变为主的疾病。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电焊作业存在与职业接触有关的神经系统损害,主要涉及记忆、分析、定位等信息加工处理的功能,表现为神经生理、神经心理、神经行为异常,与电焊烟尘中的锰、铝、铅等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对眼及皮肤的影响紫外线(UVR)和红外线(IFR)对眼及皮肤的损伤是电焊作业职业损害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些人白天被电焊晃了眼睛,在夜间突然发生两眼睁不开,剧烈眼痛,流泪,这往往就是电光性眼炎。

为预防电光性眼炎,电焊工人操作时一定要戴上防护面罩或眼镜。

防护措施:1、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

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其中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产生的压力来换气,除尘、排毒效果较好,因而在自然通风较差的室内、封闭的容器内进行焊接时,必须有机械通风措施。

2.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可以防止焊接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

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面罩、手套,穿工作服、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

3、增强个人卫生和防护意识。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电焊作业是一种常见的工业作业,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危害因素。

为了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有必要对电焊作业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危害因素分析:1.电磁辐射:在电焊作业过程中,焊电弧会产生强烈的光辐射和电磁波,对人体造成危害。

长期暴露在电焊光辐射下,可引起眼疾、皮肤疾病、白内障等。

2.有害气体:电焊作业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等。

这些有害气体不仅对人体呼吸系统有害,还可能引发中毒和窒息。

3.金属烟尘:焊接过程中,焊丝和工件熔化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烟尘,其中含有各种金属氧化物。

长时间吸入金属烟尘会引起金属烟尘病,严重时可致癌。

4.高温和火灾:焊接时产生的高温会使周围环境温度升高,易引发火灾。

同时,焊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火花,如果没有有效的防护,可能引发火灾或燃烧物燃烧。

5.机械伤害:电焊作业需要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如钳子、剪刀、电焊机等,如果操作不当或保护措施不到位,容易造成机械伤害,如割伤、刺伤和电击等。

6.噪声:电焊作业中产生的电弧噪声对工人的听觉系统和神经系统会产生损害。

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下降和性格改变等问题。

7.人为失误:电焊作业需要工人具备一定的焊接技术和操作经验,如果操作不当或粗心大意,可能造成事故和伤害。

二、预防措施:1.工作环境改善:在焊接作业现场,应保持通风良好,确保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流动,减少有害气体的浓度。

同时,可使用防护设施,减少电磁辐射和金属烟尘的影响;对于高温环境,可采取降温措施,例如合理使用通风设备、降低室温等。

2.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电焊作业时,应佩戴护目镜、防护面罩、面部屏障等防护装备,保护眼睛、面部皮肤免受光辐射和火花的伤害。

同时,工人应佩戴防护手套、防护服、防护鞋等,防止金属烟尘和机械伤害。

3.合理配备工具和设备:应选择符合标准的电焊机和工具,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使用正确的焊丝和配件,减少辐射和烟尘的产生。

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及防护

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及防护

行业资料:________ 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及防护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9 页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及防护特种作业的电焊,其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有毒气体、高温、电弧光、高频电磁场等。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电焊作业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工业领域,电焊工的数量急剧上升,电焊中的职业危害也日趋突出。

一、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1.金属烟尘的危害电焊烟尘的成分因使用焊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

焊芯除含有大量的铁外,还有碳、锰、硅、铬、镍、硫和磷等;药皮内材料主要由大理石、荧石、金红石、纯咸、水玻璃、锰铁等组成。

焊接时,电弧放电产生4000℃一6000℃高温,在熔化焊条和焊件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其成分主要为氧化铁、氧化锰、二氧化硅、硅酸盐等,烟尘粒弥漫于作业环境中,极易被吸入肺内。

长期吸入则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称为电焊工尘肺,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并伴有头痛、全身无力等病症,肺通过气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2.有毒气体的危害在焊接电弧所产生的高温和强紫外线作用下,弧区周围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1)臭氧,为无色、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的有害气体,它对呼吸道粘膜及肺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短时间吸入低浓度(0.4mg/m3)的臭氧时,可引起咳嗽、咽喉干燥、胸闷、食欲减退、疲劳无力等症状,长期吸入第 2 页共 9 页低浓度臭氧时,则可引发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硬化等。

(2)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气体,它极易与人体中运输氧的血红蛋白相结合,而且极难分离,因而,当大量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以后,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人体输送和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颂遄橹蛉毖醵邓馈?/P(3)氮氧化物,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其中常接触到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氮。

电焊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及预防方法

电焊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及预防方法

电焊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及预防方法电焊作业是一项涉及高温、高能源、高压电等危险因素的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和预防方法对于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电焊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及预防方法的一些建议。

1.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确保电焊区域干燥、通风良好,并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

清理放置在地板上的材料、碎片等杂物,以防止绊倒或引发火灾。

-如果工作区域靠近易燃物,应该进行有效的隔离措施,并配备相应的灭火设备。

-在工作区域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他人注意并远离危险区域。

2.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耳塞、手套、靴子和防护服。

这些装备可以减少电弧光引起的眩目和辐射对眼部和面部的伤害,防护服和手套可以降低热和电流的危害。

3.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电焊设备。

确保电焊设备的电缆、插座、开关等零部件的状况良好,以免发生故障或触电事故。

-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和材料,确保安全可靠。

4.符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明确掌握焊接的操作程序,并严格按照工作规程操作。

不得将电焊机连续工作时间过长,以免过热导致事故。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或转移注意力,以防止操作失误或危险发生。

5.预防电弧引发的火灾:-确保工作区域没有易燃物。

如果必须在易燃区域进行电焊工作,应使用防火毯或屏障进行隔离,并确保隔离区域内的火灾灭火设备齐全。

-在焊接过程中,避免将引燃电弧和火花飞溅到可燃物上。

使用耐火材料和遮盖屏障可以降低火灾的风险。

6.预防电击事故:-确保工作区域没有漏电现象,避免水或潮湿物进入电焊设备和电缆。

-在操作前,务必先切断电源,防止电击事故发生。

-避免直接接触电极和焊枪。

握持电缆或使用绝缘材料覆盖电缆,以确保不会触碰到裸露的导线和电极。

7.急救措施和应急预案:-在工作现场配备急救箱,及时提供紧急救助和伤口处理。

-建立紧急撤离计划,并进行演练。

确保所有员工了解应急预案并知道紧急退出途径。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电焊又称电弧焊,这是通过焊接设备产生的电弧热效应,促使被焊金属的截面局部加热熔化达到液态,使原来分离的金属结合成牢固的、不可拆卸的接头工艺方法。

根据焊接工艺的不同,电弧焊可分为自动焊、半自动焊和手工焊。

自动焊和半自动焊主要用于大型机械设备制造,其设备多安装在厂房里,作业场所比较固定;而手工焊由于不受作业地点条件的限制,具有良好灵活性特点,目前用于野外露天施工作业比较多。

由于工作场所差别很大,工作中伴随着电、光、热及明火的产生,因而电焊作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害。

1.1易引起触电事故a)焊接过程中,因焊工要经常更换焊条和调节焊接电流,操作进要直接接触电极和极板,而焊接电源通常是220V/380V,当电气安全保护装置存在故障、劳动保护用品不合格、操作者违章作业时,就可能引起触电事故。

如果在金属容器内、管道上或潮湿的场所焊接,触电的危险性更大。

b)焊机空载时,二次绕组电压一般都在60~90V,由于电压不高,易被电焊工所忽视,但其电压超过规定安全电压36V,仍有一定危险性。

假定焊机空载电压为70V,人在高温、潮湿环境中作业,此时人体电阻R约1600Ω,若焊工手接触钳口,通过人体电流I为:I=V/R=70/1600=44Ma,在该电流作用下,焊工手会发生痉挛,易造成触电事故。

c)因焊接作业大多在露天,焊机、焊把线及电源线多处在高温、潮湿(建筑工地)和粉尘环境中,且焊机常常超负荷运行,易使电源线、电器线路绝缘老化,绝缘性能降低,易导致漏电事故。

1.2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由于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电弧或明火,在有易燃物品的场所作业时,极易引发火灾。

特别是在易燃易爆装置区(包括坑、沟、槽等),贮存过易燃易爆介质的容器、塔、罐和管道上施焊时危险性更大。

这个面的事故案例还是比较多的,如2000年洛阳“12·25”特大火灾事故,就是因为商厦违章电焊作业,管理不善引起周围易燃物品着火,共造成309人死亡的惨剧。

2024年焊接的危害及个人防护知识

2024年焊接的危害及个人防护知识

2024年焊接的危害及个人防护知识焊接的危害:
1. 电热灼伤:高温焊接过程中可能发生电弧或飞溅,造成皮肤烧伤。

2. 光电性损伤: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强光和紫外线,长时间暴露在这些光线中可能导致眼睛损伤。

3. 有毒气体:焊接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

吸入这些有毒气体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4. 噪声污染: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噪音,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中可能导致听力损害。

个人防护知识:
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必须穿戴防护头盔、护目镜、耳塞或耳罩、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以保护皮肤、眼睛和听力。

2. 良好的通风条件:保持焊接场所的通风良好,以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在没有足够通风的地方进行焊接时,应佩戴呼吸器。

3. 注意焊接位置:尽量将焊接操作放在无人员接近的区域,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以防意外事故。

4. 定期进行体检:由于焊接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有害气体或物质,建议焊工定期进行体检,以确保身体健康。

请记住,这些只是一些基本的防护知识,具体的个人防护要求和注意事项应根据具体的焊接工作环境和材料而定。

建议你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或参考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

1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电焊又称电弧焊,这是通过焊接设备产生的电弧热效应,促使被焊金属的截面局部加热熔化达到液态,使原来分离的金属结合成牢固的、不可拆卸的接头工艺方法。

根据焊接工艺的不同,电弧焊可分为自动焊、半自动焊和手工焊。

自动焊和半自动焊主要用于大型机械设备制造,其设备多安装在厂房里,作业场所比较固定;而手工焊由于不受作业地点条件的限制,具有良好灵活性特点,目前用于野外露天施工作业比较多。

由于工作场所差别很大,工作中伴随着电、光、热及明火的产生,因而电焊作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害。

1.1xx引起触电事故a)焊接过程中,因焊工要经常更换焊条和调节焊接电流,操作进要直接接触电极和极板,而焊接电源通常是220V/380V,当电气安全保护装置存在故障、劳动保护用品不合格、操作者违章作业时,就可能引起触电事故。

如果在金属容器内、管道上或潮湿的场所焊接,触电的危险性更大。

b)焊机空载时,二次绕组电压一般都在60~90V,由于电压不高,易被电焊工所忽视,但其电压超过规定安全电压36V,仍有一定危险性。

假定焊机空载电压为70V,人在高温、潮湿环境中作业,此时人体电阻R约1600Ω,若焊工手接触钳口,通过人体电流I为:I=V/R=00=44Ma,在该电流作用下,焊工手会发生痉挛,易造成触电事故。

c)因焊接作业大多在露天,焊机、焊把线及电源线多处在高温、潮湿(建筑工地)和粉尘环境中,且灶机常常超负荷运行,易使电源线、电器线路绝缘老化,绝缘性能降低,易导致漏电事故。

1.2xx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由于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电弧或明火,在有易燃物品的场所作业时,极易引发火灾。

特别是在易燃易爆装置区(包括坑、沟、槽等),贮存过易燃易爆介质的容器、塔、罐和管道上施焊时危险性更大。

这个面的事故案例还是比较多的,如2000年洛阳“12·25”特大火灾事故,就是因为商厦违章电焊作业,管理不善引起周围易燃物品着火,共造成309人死亡的惨剧。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电焊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存在很多危害因素。

这些危害因素包括电击、火灾、爆炸、有害气体和粉尘、噪音、眩光等。

为了保护电焊工人的安全和健康,必须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下面是对这些危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的分析:1.电击:电焊作业中,电流经由电焊机产生,如果电流穿过人体,会造成电击。

为了预防电击事故,应该确保电焊机和电源线的绝缘良好,工作区域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电焊工人必须穿戴好绝缘手套、鞋和工作衣,并保持干燥,不接触导电物体。

2.火灾和爆炸:电焊过程中,焊接电弧和热飞溅会引起火灾和爆炸。

为了预防火灾和爆炸,应该保持工作区域清洁整齐,隔离可燃物品,使用防火毯进行防护,确保工作区域有足够的通风,并配备可燃气体探测器和灭火装置。

3.有害气体和粉尘:电焊作业中,焊接过程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对电焊工人的健康有害。

为了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的吸入,应该在工作区域内安装抽风设备,以确保空气流通,并配备高效过滤器。

同时,电焊工人应该佩戴适当的呼吸保护设备,如防毒面具或呼吸器。

4.噪音:电焊作业中,焊接机和电弧产生的声音会对电焊工人的听力造成损害。

为了预防噪音损害,应该在工作区域内使用隔音设备,降低噪音水平。

电焊工人应该佩戴适当的耳塞或耳罩,保护自己的听力。

5.眩光:电焊作业中,焊接电弧会产生明亮的光芒,对眼睛造成刺激和损害。

为了保护眼睛,电焊工人应该佩戴适当的防护眼镜或面罩,过滤紫外线和红外线。

同时,工作区域应该有适当的照明,以减少眩光对电焊工人的影响。

综上所述,电焊作业存在很多危害因素,但只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预防措施包括:确保绝缘良好、穿戴防护装备、保持工作区域清洁整齐、安装适当的通风设备、配备防火灭火装置、使用耳塞和耳罩、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等。

同时,电焊工人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健康。

电焊作业中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和防护方法

电焊作业中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和防护方法

电焊作业中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和防护方法电焊烟尘是电焊作业中产生的一种危害因素,会对电焊工人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和防护方法。

一、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1. 吸入烟尘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电焊烟尘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氧化铁、重金属、有机溶剂等。

吸入这些有害物质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引起咳嗽、气喘等症状。

长期吸入还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甚至会诱发肺癌。

2. 皮肤接触对皮肤的影响:电焊烟尘中的有害物质也可以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人体,引起皮肤炎症、湿疹等过敏反应。

强酸、强碱还可能引起皮肤化学灼伤。

3. 眼睛受到刺激:电焊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线和强光容易烧伤眼睛角膜,引起眼部不适、红肿、视力下降等症状。

长期曝露还可能导致白内障。

4. 中毒作用:电焊烟尘中的有害物质,如铅、锰、镍等重金属,会在体内积累,并对内脏器官产生毒性作用。

长期接触会引起中毒反应,如神经系统损害、肾功能受损、生殖系统障碍等。

二、电焊烟尘的防护方法1. 改进工艺和操作方式:在电焊作业中,可以采取一些改进工艺和操作方式的方法,减少电焊烟尘的产生和扩散。

如使用低烟量焊材、提高焊接速度、采用局部抽风、使用风帘等防护装置,减少烟尘产生和散播。

2. 使用防护设施:电焊作业时,应佩戴防护面具、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个体防护用具,减少烟尘对呼吸系统、眼部、皮肤的直接接触。

面具和眼镜要选用合适的过滤效果,能有效隔离烟尘颗粒。

3. 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电焊作业场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使空气流通,并及时排除烟尘。

可以安装排风设备或使用通风机,排出产生的烟尘,减少烟尘对工人的危害。

4. 健康监护和防护措施:电焊工人应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特别是呼吸系统和肺功能的检测,及时了解健康状况。

同时,工人应接受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掌握预防和应急处理的方法。

5. 个体防护注意事项:在电焊作业中,电焊工人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直接接触头发、脸部和口鼻等,减少有害物质的接触。

电焊作业中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方法(4篇)

电焊作业中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方法(4篇)

电焊作业中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方法电焊作业中电焊烟尘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源。

当焊接电弧烧蚀金属电极,产生高温、高能量的电弧时,会伴随着大量的烟尘产生。

这些电焊烟尘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金属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致癌物质等,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本文将探讨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方法。

首先,电焊烟尘对工人的职业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系统危害:电焊烟尘中的金属氧化物和有害气体会对工人的呼吸系统造成危害。

长期暴露在电焊烟尘中会导致呼吸道炎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2. 皮肤危害:电焊作业中,工人接触烟尘的肌肤会受到刺激,长期接触还可能导致皮肤敏感、干燥、痒等问题。

3. 毒性危害:电焊烟尘中的金属氧化物和有害气体会进入人体,对内脏器官、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造成毒性危害。

某些金属元素如铅、铬等对人体具有慢性毒性作用,长期接触可能导致中毒。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防护方法来减少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1. 良好通风:在电焊作业中,应确保良好的室内通风条件。

可以通过设置排风装置、使用抽风机或自然通风来减少烟尘的聚集。

2. 防护设备:工人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面具、防护服等。

这些设备可以防止电焊烟尘直接接触到眼睛、皮肤和呼吸道。

3. 个人卫生:工人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时洗手、洗脸和洗澡。

在电焊作业后应立即更换工作服,尽量减少与烟尘的接触。

4. 职业健康监护: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电焊烟尘对身体的影响。

总结起来,电焊作业中的烟尘不仅对工人的呼吸系统、皮肤和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对内脏器官、神经系统等产生毒性影响。

为了降低这些危害,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护措施,如良好通风、佩戴防护设备、保持个人卫生和进行职业健康监护。

这样才能有效保护电焊工人的健康。

电焊作业中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方法(二)电焊作业中电焊烟尘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会对电焊工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建筑施工电焊作业安全与防护(三篇)

建筑施工电焊作业安全与防护(三篇)

建筑施工电焊作业安全与防护建筑施工电焊作业的安全与防护是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

电焊作业中存在高温、有害气体和强电等危险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从而确保电焊作业的安全进行。

本文将从防护设备、安全措施和事故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防护设备1.防护面罩:电焊作业时产生的光弧和火花可能对眼睛造成损伤,因此应佩戴具有防护功能的防护面罩,以防止眼睛受到光线和热辐射的伤害。

2.防护手套:焊接时需要用手握持电焊剂和焊接件,为了防止熔渣、火花或高温烫伤,必须佩戴防护手套。

防护手套应选用有耐热、耐磨的材料制作,确保手部安全。

3.防护服:电焊作业时可能会有金属喷溅、飞溅及高温辐射等危险,为了保护身体皮肤不受伤害,应佩戴防护服,选择材质密实的棉质或防火材料制作的服装。

4.防护鞋:为了防止火花落入鞋内或趾部受热烫伤,电焊作业时应佩戴防护鞋。

防护鞋应具有耐温、耐刺穿和防滑的特点,确保脚部安全。

5.防护耳罩: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可能对听力造成损害,为了保护耳朵,应佩戴防护耳罩,减少噪音对耳朵的伤害。

二、安全措施1.操作规程:焊接前应明确作业内容和操作要求,根据焊接材质和焊接方法确定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事故。

2.检查设备:焊接前应检查焊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确保电焊机、电缆、接线端子和焊接枪等设备没有故障或缺陷,并进行漏电保护措施。

3.通风系统:焊接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氮化物等,必须保证有良好的通风系统,防止作业人员吸入有害气体导致中毒。

4.灭火器材:焊接作业现场应准备灭火器材,以防万一发生火灾。

根据焊接现场的具体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确保及时有效的灭火处理。

5.警示标识:在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示作业人员在焊接时要注意安全,禁止无关人员靠近作业区域,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三、事故处理1.人员受伤:如果发生人员受伤事故,应立即停止作业,安排受伤人员到医院进行救治。

电焊工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电焊工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电焊工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一、电焊工职业危害因素1. 烟雾和粉尘:在电焊过程中,烟雾和粉尘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如铅、镉、锰、铬等。

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2. 噪声:电焊机的噪声会对电焊工的听力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

3. 紫外线辐射:电弧光线中含有大量紫外线,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导致皮肤晒伤、眼睛炎症等。

4. 电击: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如果没有正确地使用绝缘手套和鞋子等防护用具,就可能受到电击。

二、防护措施1. 烟雾和粉尘防护(1)使用防护面罩或呼吸器: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应佩戴防护面罩或呼吸器来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物。

(2)通风设备:应当在作业现场设置通风设备,及时排除产生的烟雾和粉尘。

(3)保持清洁:及时清理焊接产生的废物和残留物,保持作业环境的清洁。

2. 噪声防护(1)佩戴耳塞或耳罩: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应佩戴耳塞或耳罩来减少噪声对听力的损害。

(2)控制噪声源:在安装电焊机时,应尽量选择噪声小的设备,并加装隔音材料。

3. 紫外线辐射防护(1)佩戴面罩或眼镜: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应佩戴面罩或眼镜来避免紫外线对眼睛造成伤害。

(2)选择合适的滤光片:根据电弧光线的强度选择合适的滤光片来减少紫外线辐射的危害。

4. 电击防护(1)使用绝缘手套和鞋子等防护用具: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应正确地使用绝缘手套和鞋子等防护用具来避免受到电击。

(2)保持设备绝缘性能良好:定期检查设备绝缘性能,及时更换损坏的绝缘材料。

5. 其他防护措施(1)穿戴合适的工作服和手套: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应穿戴合适的工作服和手套来避免受到烧伤。

(2)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身体造成的影响。

电焊作业的危险性及预防措施

电焊作业的危险性及预防措施

电焊作业的危险性及预防措施电焊作业的危险性及预防措施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措施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措施是针对情况采取的处理办法。

写起措施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电焊作业的危险性及预防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焊作业的危险性及预防措施篇1电焊作业作为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工艺,被社会广泛使用,做好电焊火灾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采用防火措施减少电焊作业存在的火灾危险性。

一、电焊作业时存在的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在1、焊接的热传导引起火灾事故。

由于电焊是通过电弧将金属熔化后进行焊接的,而在焊接过程中温度高达6000度以上,容易使焊件另一端接触的可燃物着火。

2、高空掉落和焊渣飞溅。

在焊接作业中,炽热的火星到处飞溅。

这些火星温度较高,当飞溅到或接触到木材、棉、麻、纱头、稻草等可燃物上,能阴燃蔓延,造成火灾;当接触到易爆气体时很可能就会引起爆炸。

3、一般焊割作业点与起火部位不在一个立体层面,火灾发生初期不易被发现。

4、在喷漆、油漆车间或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电焊作业时,挥发的易燃易爆气体遇电焊火花容易引起爆燃起火。

5、电焊机的连接电源线在操作过程中经常拖拽、磨损,容易造成线路绝缘老化损坏,发生短路引起周围可燃物起火。

二、电焊作业的防火措施1、严格施工场所的安全管理,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制,人员分工职责明确,加强对进场电焊施工操作的人员的审查,在安全措施上严格把好关。

2、严格三级动火审批制度。

在存在可燃物的场所内进行焊接时,应严格三级动火审批手续。

即由动火单位与保卫部门提出申请,由单位主管批准,经审批,做好充分准备后,才能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内进行焊接。

3、电焊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内,一般不得进行焊接作业,需要检修的设备应拆卸移到安全地点修理。

在这些场所焊接时,应严格执行动火制度。

要求进行电焊作业的地点要与易燃易爆车间、仓库、油库、气柜、堆垛等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尽量远离正在生产易燃易爆的装置、设备和管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AQ-JS-00475(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Analysis of hazardous factors in electric welding operation and preventive measures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电焊又称电弧焊,这是通过焊接设备产生的电弧热效应,促使被焊金属的截面局部加热熔化达到液态,使原来分离的金属结合成牢固的、不可拆卸的接头工艺方法。

根据焊接工艺的不同,电弧焊可分为自动焊、半自动焊和手工焊。

自动焊和半自动焊主要用于大型机械设备制造,其设备多安装在厂房里,作业场所比较固定;而手工焊由于不受作业地点条件的限制,具有良好灵活性特点,目前用于野外露天施工作业比较多。

由于工作场所差别很大,工作中伴随着电、光、热及明火的产生,因而电焊作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害。

1.1易引起触电事故a)焊接过程中,因焊工要经常更换焊条和调节焊接电流,操作进要直接接触电极和极板,而焊接电源通常是220V/380V,当电气安全保护装置存在故障、劳动保护用品不合格、操作者违章作业时,就可能引起触电事故。

如果在金属容器内、管道上或潮湿的场所焊接,触电的危险性更大。

b)焊机空载时,二次绕组电压一般都在60~90V,由于电压不高,易被电焊工所忽视,但其电压超过规定安全电压36V,仍有一定危险性。

假定焊机空载电压为70V,人在高温、潮湿环境中作业,此时人体电阻R约1600Ω,若焊工手接触钳口,通过人体电流I为:I=V/R=70/1600=44Ma,在该电流作用下,焊工手会发生痉挛,易造成触电事故。

c)因焊接作业大多在露天,焊机、焊把线及电源线多处在高温、潮湿(建筑工地)和粉尘环境中,且灶机常常超负荷运行,易使电源线、电器线路绝缘老化,绝缘性能降低,易导致漏电事故。

1.2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由于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电弧或明火,在有易燃物品的场所作业时,极易引发火灾。

特别是在易燃易爆装置区(包括坑、沟、槽等),贮存过易燃易爆介质的容器、塔、罐和管道上施焊时危险性更大。

这个面的事故案例还是比较多的,如2000年洛阳“12·25”特大火灾事故,就是因为商厦违章电焊作业,管理不善引起周围易燃物品着火,共造成309人死亡的惨剧。

2003年5月26日,北京东方化工厂安排焊工对储运过对丙烯酸甲酯的火车槽车人孔盖轴销螺母进行施焊时,由于事先没有对槽车进行清洗置换,动火前又没有对槽车里的可燃气体进行分析,在没有任何措施的情况下,结果造成槽车闪爆,把人孔盖掀开,击中焊工导致死亡。

1.3易致人灼伤因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电弧、金属熔渣,如果焊工焊接时没有穿戴好电焊专用的防护工作服、手套和皮鞋,尤其是在高处进行焊接时,因电焊火花飞溅,若没有采取防护隔离措施,易造成焊工自身或作业面下方施工人员皮肤灼伤。

1.4易引起电光性眼炎由于焊接时产生强烈火的可见光和大量不可见的紫外线,对人的眼睛有很强的刺激伤害作用,长时间直接照射会引起眼睛疼痛、畏光、流泪、怕风等,易导致眼睛结膜和角膜发炎(俗称电光性眼炎)。

1.5具有光辐射作用具有光辐射作用焊接中产生的电弧光含有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对人体具有辐射作用。

红外线具有热辐射作用,在高温环境中焊接时易导致作业人员中暑;紫外线具有光化学作用,对人的皮肤都有伤害,同时长时间照射外露的皮肤还会使皮肤脱皮,可见光长时间照射会引起眼睛视力下降。

1.6易产生有害的气体和烟尘由于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电弧温度达到4200℃以上,焊条芯、药皮和金属焊件融熔后要发生气化、蒸发和凝结现象,会产生大量的锰铬氧化物及有害烟尘;同时,电弧光的高温和强烈的辐射作用,还会使周围空气产生臭氧、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

长时间在通风条件不良的情况下从事电焊作业,这些有毒的气体和烟尘被人体吸入,对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1.7易引起高空坠落因施工需要,电焊工要经常登高焊接作业,如果防高空坠落措施没有做好,脚手架搭设不规范,没有经过验收就使用;上下交叉作业采取防物体打击隔离措施;焊工个人安全防护意识不强,登高作业时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一旦遇到行走不慎、意外物体打击作用等原因,有可能造成高坠事故的发生。

1.8易引起中毒、窒息电焊工经常要进入金属容器、设备、管道、塔、储罐等封闭或半封闭场所施焊,如果储运或生产过有毒有害介质及惰性气体等,一旦工作管理不善,防护措施不到位,极易造成作业人员中毒或缺氧窒息,这种现象多发生在炼油、化工等企业。

2.1防触电措施总的原则是采取绝缘、屏蔽、隔绝、漏电保护和个人防护等安全措施,避免人体触及带电体。

具体方法有:a)提高电焊设备及线路的绝缘性能。

使用的电焊设备及电源电缆必须是合格品,其电气绝缘性能与所使用的电压等级、周围环境及运行条件要相适应;焊机应安排专人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防止日晒雨淋,以免焊机电气绝缘性能降低。

b)当焊机发生故障要检修、移动工作地点、改变接头或更换保险装置时,操作前都必须要先切断电源。

c)在给焊机安装电源时不要忘记同时安装漏电保护器,以确保人一旦触电会自动断电。

在潮湿或金属容器、设备、构件上焊接时,必须选用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额定动作时间小于0.1秒的漏电保护器。

d)对焊机壳体和二次绕组引出线的端头应采取良好的保护接地或接零措施。

当电源为三相三线制或单相制系统时应安装保护接地线,其电阻值不超过4Ω;当电源为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系统时,应安装保护零线。

e)加强作业人员用电安全知识及自我防护意识教育,要求焊工作业时必须穿绝缘鞋、戴专用绝缘手套。

禁止雨天露天施焊;在特别潮湿的场所焊接,人必须站在干燥的木板或橡胶绝缘片上。

f)禁止利用金属结构、管道、轨道和其它金属连接作导线用。

在金属容器或特别潮湿的场所焊接,行灯电源必须使用12V以下安全电压。

2.2防火灾爆炸措施a)在易燃易爆场所焊接,焊接前必须按规定事先办理用火作业许可证,经有关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作业,严格做到“三不动火”。

b)正式焊接前检查作业下方及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物,作业面是否有诸如油漆类防腐物质,如果有应事先做好妥善处理。

对在临近运行的生产装置区、油罐区内焊接作业,必须砌筑防火墙;如有高空焊接作业,还应使用石棉板或铁板予以隔离,防止火星飞溅。

c)如在生产、储运过易燃易爆介质的容器、设备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前必须检查与其连通的设备、管道是否关闭或用盲板封堵隔断;并按规定对其进行吹扫、清洗、置换、取样化验,经分析合格后方可施焊。

2.3防灼伤措施a)焊工焊接时必须正确空戴好焊工专用防护工作服、绝缘手套和绝缘鞋。

使用大电流焊接时,焊钳应配有防护罩。

b)对刚焊接的部位应及时用石棉板等进行覆盖,防止脚、身体直接触及造成烫伤。

c)高空焊接时更换的焊条头应集中堆放,不要乱扔,以免烫伤下方作业人员。

d)在清理焊渣时应戴防护镜;高空进行仰焊或横焊时,由于火星飞溅严重,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2.4预防电光性眼炎措施根据焊接电流的大小,应适时选用合适的面罩护目镜滤光片,配合焊工作业的其他人员在焊接时应配戴有色防护眼睛。

2.5预防辐射措施焊接时焊工及周围作业人员应穿戴好劳保用品。

禁止不戴电焊面罩、不戴有色睛镜直接观察电弧光;尽可能减少皮肤外露,夏天禁止穿短裤和短褂从事电焊作业;有条件的可对外露的皮肤涂抹紫外线防护膏。

2.6防有害气体及烟尘措施a)合理设计焊接工艺,尽量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工艺,减少在金属容器里焊接的作业量。

b)如在空间狭小或密闭的容器里焊接作业,必须采取强制通风措施,降低作业空间有害气体及烟尘的浓度。

c)尽可能采用自动焊、半自动焊代替手工焊,减少焊接人员接触有害气体及烟尘的机会。

d)采用低尘、低毒焊条,减少作业空间中有害烟尘含量。

e)焊接时,焊工及周围其他人员应配戴防尘毒口罩,减少烟尘吸入体内。

2.7防高坠措施焊工必须做到定期体检,凡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病史人员,禁止登高焊接。

焊工登高作业时必须正确系挂安全带,戴好安全帽。

焊接前应对登高作业点及周围环境进行检查,查看立足点是否稳定、牢靠,以及脚手架等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必要时应在作业下方及周围拉设安全网。

涉及上下交叉作业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2.8防中毒、窒息措施a)凡在储运或生产过有毒有害介质、惰性气体的容器、设备、管特种设备技术| Special Equipment Technology安全技术道、塔、罐等封闭或半封闭场所施焊,作业前必须切断与其连通的所有工艺设备,同时要对其进行清洗、吹扫、置换,并按规定办理进设备作业许可证,经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

b)正常情况下应做到每4小进分析一次,如条件发生变化应随时取样分析;同时,现场还应配备适量的空(氧)气呼吸器,以备紧急情况下使用。

c)作业过程应用专人安全监护,焊工应定时轮换作业。

对密闭性较强而易缺氧的作业设备,采用强制通风的办法予以补氧(禁止直接通氧气),防止缺氧窒息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第1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