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仪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扫描仪的基本知识

扫描仪的基本知识

由阶调分布图观察色阶
◆ 影像中没有一个图素 的亮度超过 230 ◆ 表示实际只有230阶 表示实际只有230阶 ◆ 可能是扫描仪偏暗或 原稿偏暗 ◆ 影像中没有一个图素 的亮度低于25 的亮度低于25 ◆ 表示实际只有 230阶 230阶 ◆ 可能是扫描仪偏亮或 原稿偏亮
图像的分析工具--直方图分析 图像的分析工具--直方图分析 --
4848-bit 扫描仪的优点
• 48-bit 为 R / G / B 各16-bit 所组成,也 16 就是说红绿蓝三色的层次都可区分为 2 = 65536 阶 • 影像修正时当然也会造成色彩层次上的损失 ,但由于原始资料高达 65536 阶,而最后输 出时只需 256 阶,因此在转换为 256 阶之 前,即使做极大的修正,所剩余的阶数仍超 过256 ,在最后转换为 256 阶时都仍可得到 完整的 256 阶色彩层次
修正前
0 1 2 3 4 5 6 7 8 9
修正后
修正后
考大家一个问题 • scanwizard驱动软件中,曲线修正 可以提高亮度, 还有亮度栏也可以提高亮度,
两个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是不是一样的呢?
图片层次的调整
层次未动
暗部提高 表现重点 在下方的 草原
图片层次的调整
层次未动
高光压低 表现重点 在上方的 雪山
• 注意photoshop支持256 阶色彩层次最好,即24位
扫描仪的接口方式-SCSI 扫描仪的接口方式
• SCSI,是Small Computer Standard Interface的缩写,优点: – 允许多个读写请求同时进行而无须排队等候,从而让总 线更有效率,整体性能高。 – 传输速度高,工作稳定。最新标准的传输速度已经达到 40MB/S。 – 同一主控设备可以连接7个设备,每个设备拥有一个独 立的SCSI ID(范围0-6)。 • MICROTEK扫描仪配置的SCSI卡有: – 标准:AVA1505(ISA),AVA2903(PCI)、ADVSYS 3902(PCI)。 MICROTEK目前有 目前有X12usl为SCSI和USB1.1双接口,还有 双接口, 目前有 为 和 双接口 9600xl,再就是高端扫描仪。 ,再就是高端扫描仪。

光学扫描仪测距原理

光学扫描仪测距原理

光学扫描仪测距原理首先是发射激光束。

光学扫描仪内部装有一种可调节发射激光束的装置,通常是半导体激光器。

激光器会产生一束非常细的激光束,然后通过一组旋转镜或凸透镜等装置进行聚焦和扩展,使激光束形成一个非常窄的光线。

接下来是接收反射光束。

激光束照射在目标物体上时,会发生反射。

光学扫描仪内置一个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光束。

接收器通常是光电二极管或光敏电阻等光敏元件。

当反射光束射到接收器上时,它会引起光敏元件中电流或电压的变化。

最后是计算测量距离。

接收器会将接收到的反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递给一个微控制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

通过测量反射光束射到接收器上所需的时间,微控制器可以计算出目标物体与扫描仪之间的距离。

计算距离的方法通常是通过测量光的传播时间,即光的速度乘以时间。

在使用光学扫描仪时,需要注意的是目标物体的表面特性对测量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目标物体表面的材料和颜色可能会改变光的反射率,从而对测量结果产生偏差。

此外,目标物体表面的粗糙度和透明度也可能影响光的传播和反射,进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光学扫描仪广泛应用于测距、物体检测和三维重建等领域。

例如,在工业领域,光学扫描仪可用于测量构件的尺寸精度,实现非接触式的测量。

在自动驾驶领域,光学扫描仪可用于建立周围环境的3D模型,实现车辆的定位和避障等功能。

此外,光学扫描仪还可以应用于医疗诊断、机器人导航和文物保护等领域。

总之,光学扫描仪是一种基于激光测距原理的设备,通过测量光的传播时间来计算目标物体与设备之间的距离。

它具有非接触式、高精度和广泛应用等特点,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使用扫描仪》同步练习附知识点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使用扫描仪》同步练习附知识点

人教版(三起)(2001)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使用扫描仪》同步练习附知识点一、填空题1. 扫描仪是一种能够将________转换成________的设备。

2. 在使用扫描仪时,我们应该将待扫描的文档放在________上。

3. 扫描完成后,我们通常可以使用________软件来查看或编辑扫描的图像。

二、选择题1. 扫描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打印文档B. 复印文件C. 扫描图片或文档D. 发送电子邮件2. 在使用扫描仪时,以下哪个步骤是不必要的?()A. 打开扫描仪电源B. 安装扫描仪驱动程序C. 清洗打印头D. 将文档放置在扫描区域3. 扫描得到的图像通常是什么格式?()A. .txtB. .docC. .jpg三、判断题1. 扫描仪只能扫描纸质文档,不能扫描其他物品。

()2. 扫描仪的分辨率越高,扫描出的图像质量越好。

()3. 在使用扫描仪时,我们可以直接按下扫描仪上的扫描按钮,无需在计算机上进行任何操作。

()四、简答题1. 请简述使用扫描仪的基本步骤。

2. 扫描仪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场景?参考答案填空题1. 纸质文档;数字图像2. 扫描区域3. 图像编辑选择题1. C2. C3. C判断题2. √3. ×简答题1. 使用扫描仪的基本步骤包括:打开扫描仪电源,安装扫描仪驱动程序(如果是首次使用),将待扫描的文档放置在扫描区域,在计算机上打开扫描软件,设置扫描参数(如分辨率、色彩模式等),开始扫描,保存或编辑扫描得到的图像。

2. 扫描仪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如:扫描课本或资料以保存为电子版,方便随时查看和编辑;扫描照片以备份或分享;在办公室中扫描文件以进行数字化存档或发送电子邮件等。

课文知识点归纳1. 扫描仪的定义与功能:扫描仪是一种将纸质文档或其他物品转换为数字图像的设备,方便我们在计算机上进行查看、编辑和存储。

2. 扫描仪的组成与使用步骤:扫描仪通常包括扫描区域、控制面板和电源等部分。

S2.3 扫描仪基本知识

S2.3 扫描仪基本知识
∴f=1/( 16.5 × 10-4)≈606ppi
• 例2 一台平台扫描仪的扫描速度是25(l/s),对尺寸是 20cm×15cm(推进方向×CCD方向)的原稿按扫描分辨率 240(l/cm)进行扫描,问扫描时间是多少?
反射镜
透镜
CCD 光源
原稿架
在扫描推进方向上扫描的线数是: 20(cm)×240(l/cm)=4800(l) 扫描时间就是线数除以扫描速度。 4800(l)÷25(l/s)=192s=3min12s
线形CCD结构与工作原理
光路示意图 • 扫描反射稿光路
• 扫描透射稿光路
CCD的工作过程主要是电荷的产生、存储、传输和检测。
1
CCD扫描仪结构框图
原稿
长光管光源 光学镜头
线阵CCD
控制部分
A/D及图像处理 计算机
步进电动机枢动
以行扫描的方式对原稿上的 信息以一行一行的方式进行 扫描输入。由条形光源并行 发光,通过光学成像系统将 信息投射到线阵CCD上。
彩色印刷品的最大密度大约在1.6 ~ 2.0; 彩色照片可达到2.5 ~ 2.8; 彩色正片可达到3.0~3.3
动态范围由扫描仪所使用的光学采集器件的性能决定。
扫描分辨率
扫描分辨率是指在扫描过程中扫描仪对图像细节的分辨 能力,是度量在数字化过程中一个给定的间隔内扫描设 备采样信息密度。
单位:dpi(Dot per Inch)
预扫描
色彩调整










精扫描
存储
(1)预扫描 – 确定扫描区域的范围; – 对图片的基本层次、颜色有一个了解,让操作者据扫 描仪所获得的层次、颜色信息进行基本设置和适当的 调节。 – 一般用72dpi低分辨率预扫,速度快、节约时间。

扫描仪操作培训

扫描仪操作培训
感谢您的观看
旋转或去噪。
调整扫描分辨率和颜色深度
根据需求选择分辨率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分辨率,高分辨 率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但文件大小 也会相应增加。
调整颜色深度
灰度与彩色选择
根据需要选择扫描彩色或灰度图像, 灰度图像文件大小较小,但损失了颜 色信息。
选择合适的颜色深度,以满足图像的 色彩需求和文件大小限制。
选择合适的扫描模式和文件格式
02
03
04
选择“扫描”或相应选 项,打开扫描界面。
根据需要设置扫描参数, 如分辨率、颜色模式等。
调整扫描区域,选择需 要扫描的页面或范围。
开始扫描并保存文件
01
02
03
04
点击“开始扫描”或相应按钮 ,启动扫描过程。
等待扫描完成,观察扫描结果 是否符合要求。
选择保存文件的路径和格式, 如JPEG、PDF等。
滚筒扫描仪
通过光电转换器将光线照射在胶片上,反射或透射后进入 CCD或CIS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经过处理后形成数字 图像。
3D扫描仪
通过激光或其他光源照射在物体上,反射后进入相机传感 器,获取物体表面的三维坐标信息,经过处理后形成三维 模型。
扫描仪的性能指标
分辨率
色彩深度
扫描速度
接口类型
表示扫描仪能够捕捉到 的细节程度,通常以DPI (每英寸点数)为单位。
调整扫描参数,如对比度、亮度等,以获得更好的扫描 效果。
扫描速度过慢或卡顿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扫描速度过慢或卡顿可能是由于扫描仪性能较低 、驱动程序不兼容、电脑性能不足等原因造成。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磁共振成像基础知识

磁共振成像基础知识

• 就象一个乐队演出的乐曲,是一个多频率的复合信 号,我们的耳朵能够分辨出每一个声调和频率,能 区分出钢琴、小提琴及其它乐器,是因为我们的听 神经具有傅里叶变换的能力。
图像重建
如前所述,傅里叶变换可 将复合信号的频率和相位 成分区分开。故沿着一个 平面的两个垂直方向行相 位(行)和频率(列)编 码,便可得到该层面每个 体素的信息。就象电影院 座位按排、行编号那样, 各个体素由不同的频率和 相位组合,在矩阵中有其 特有的位置,再由计算机计 算出每个体素的灰阶值, 就得出一幅MR图像。
缺点:1.场强较低,0.3-0.35T;2.重量 过大;3.磁场均匀性受室温的影响大,对室 温要求高(波动范围<1℃);4.成像速度 慢。
常导型
优点:1.造价低;2.磁体重量轻;3.磁 场可关闭
缺点:1.耗电量大;2.场强低0.20.4T;3.产热量大,需大量循环水冷却; 4.磁场均匀性受磁体温度的影响大。
precession) 增强残余横向磁化矢量
FLASH
采用“破坏(扰相)”残余横向磁化矢量。在 数据采集结合后,在沿层面选择梯度方向施加 “破坏”梯度,使用残存的横向磁化矢量加速 去相位,从而消除上一周期残存的横向磁化。
•提 示
• 不同组织有着不同横向 (T2) 弛豫或 / 和纵向 (T1) 弛豫速度,是MRI显示解 剖结构和病变的基础。
14、氢质子的 上述吸收和 释放能量的 过程称“共 振”,共振 的条件是射 频脉冲的频 率和氢质子 的拉莫尔频 率一致。
MRI形成的基本理论
根据拉莫尔方程,质子的进动频率与场强成 正比,若(利用梯度磁场)令病人体内空间各点 的场强不同,不同空间位置的质子将以不同的频 率进动,则产生的MR信号频率也不同,藉之就能确 定MR信号产生的部位。

扫描仪有关知识

扫描仪有关知识

扫描仪相关知识1扫描仪扫描仪(scanner):是一种计算机外部仪器设备,通过捕获图像并将之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显示、编辑、存储和输出的数字化输入设备。

对照片、文本页面、图纸、美术图画、照相底片、菲林软片,甚至纺织品、标牌面板、印制板样品等三维对象都可作为扫描对象,提取和将原始的线条、图形、文字、照片、平面实物转换成可以编辑及加入文件中的装置。

2用途和实际意义扫描仪中属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中的输入系统,通过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输出设备(激光打印机、激光绘图机)接口,组成网印前计算机处理系统,而适用于办公自动化(OA),广泛应用在标牌面板、印制板、印刷行业等。

其用途和实际意义在于:2.1可在文档中组织美术品和图片2.2将印刷好的文本扫描输入到文字处理软件中,免去重新打字之麻烦2.3对印制版、面板标牌样品(该板即使无磁盘文件,又无菲林软片)扫描录入到计算机中,可对该板进行布线图的设计和复制,解决了抄板问题,提高抄板效率。

2.4可实现印制板草图的自动录入、编辑、实现汉字面板和复杂图标的自动录入。

2.5在多媒体产品中添加图像。

2.6在文献中集成视觉信息使之更有效地交换和通讯。

3仪器分类扫描仪可分为三大类型:滚筒式扫描仪和平面扫描仪,近几年才有的笔式扫描仪、便携式扫描仪、馈纸式扫描仪、胶片扫描仪、底片扫描仪、名片扫描仪3.1笔式扫描仪笔式扫描仪出现于2000年左右,才开始的扫描宽度大约只有四号汉字相同,使用时,贴在纸上一行一行的扫描,主要用于文字识别,其主要的代表有汉王、晨拓系列的翻译笔与摘录笔都是这么一个设计;而另外一个代表是2002年引入中国,由3R推出的普兰诺(planon),其可进行文字与A4的图片扫描,其长227mm宽20mm高20mm最大扫描幅度可达到A4,其可应用于移动办公与现场执法;扫描分辨率最高可达到400DPI;而到了2009年10月,3R推出的第三代扫描笔,艾尼提(anyty)微型扫描笔HSA600与HSA610,其不仅可扫描A4幅度大小的纸张,而且扫描分辨率可高达600dpi,并以其TF卡即插即用的移动功能可随处可扫可读数据,扫描输出彩色或黑白的JPG图片格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小知识(二)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小知识(二)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知识(⼆)在之前的⽂章中,我们介绍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知识(⼀)。

今天我们来进⼀步了解,在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影像的时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01实验设计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是指被试在清醒状态下躺在磁共振扫描仪中,全⾝放松,不做任何任务或系统的思考进⾏扫描。

我们在采集脑功能影像时,有时候还会设计⼀些任务相关的扫描,这时候,怎样安排实验顺序才较为合理呢?有研究表明,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之前进⾏任务相关的实验可能会严重影响⼈脑的静息态活动,因为被试有可能不断回想之前的实验,从⽽引起相关脑区活动的增强(Tung et al. 2013, Sami et al. 2014)。

例如,Tung等⼈的研究表明,在进⾏单⼿运动任务之后进⾏静息态功能成像,双侧运动⽪层的功能连接⽐在任务之前扫描得到的功能连接显著增强(Tung et al. 2013)。

因此,如果实验中同时涉及任务态和静息态,应先扫描静息态再扫描任务态,防⽌被试的⼤脑状态受之前任务影响。

同理,如果实验中有认知任务测查,也最好放在静息态扫描之后进⾏。

02扫描参数下⾯是⼀组常见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参数:TR = 2000 ms,TE = 30 ms,FA = 90°,FOV = 192 mm x 192 mm,Matrix Size = 64 x 64,In‐Plane Resolution = 3 mm x 3 mm,Slice Thickness = 3.5 mm,Slices = 33。

其中,有⼏个参数是⾮常重要的,例如:TR (Repetition Time),脉冲序列重复时间,即两次连续射频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它表⽰我们能够在多短的时间内获取⼀幅全脑活动的图像。

所以,TR越⼩,采样率(1/TR)越⾼,则时间分辨率越⾼。

⼀⽅⾯,⾼时间采样率采集能够较完整捕捉到⼀些⾼频⽣理信号(如呼吸、⼼跳),并通过滤波去降低它们对脑活动信号的影响 (Tong and Frederick 2014);另⼀⽅⾯,快速采样也能观察到以往低速磁共振扫描研究中⽆法捕获的⾼频脑活动(Liao et al. 2013)。

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扫描仪的工作原理扫描仪是一种常见的办公设备,它可以将纸质文档、照片或插图等物理文件转化为数字数据,在电脑或其他设备上进行处理和储存。

扫描仪的工作原理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解释。

1.硬件工作原理:扫描仪的核心部件是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或CIS (Contact Image Sensor)传感器。

CCD是一种专门用于光探测的电子元件,它由一系列的光敏元件组成,能够将光转化为电信号。

CIS则是通过和扫描文件直接接触来获取图像的传感器。

扫描仪通过机械部件将文件平整地放在扫描仪的扫描床上,然后开始扫描文件。

当开始扫描时,光源(通常是白色冷光源)发出光线,照射到被扫描的文件上。

同时,二维的CCD或CIS传感器将页面上的图像信息转换为电信号。

传感器上的每一个光敏元件都对应于一个像素点,它测量所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度,并将其转换为电荷量。

根据电信号的大小,扫描仪可以准确地确定每个像素点的颜色和亮度。

最后,这些电信号将以数字形式传输到电脑中,并由扫描软件进行处理。

2.软件工作原理:软件在扫描仪的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扫描仪的软件通常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控制硬件进行扫描,包括设置扫描的分辨率、颜色模式、页面大小等参数。

二是对扫描后的图像进行处理,如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颜色平衡等,并保存扫描后的图像文件格式。

总结起来,扫描仪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部分通过CCD或CIS传感器将纸质文件上的图像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机械部件将文件平整地放在扫描床上。

软件部分则负责控制硬件进行扫描,并对扫描后的图像进行处理和调整,最终将其保存为数字文件格式。

通过这种工作原理,扫描仪能够将纸质文档快速、准确地转化为数字数据,方便用户进行存储、传输和处理。

扫描仪基本知识

扫描仪基本知识

扫描仪基本知识扫描仪基本知识清华紫光供稿1995-06-16扫描仪是一种光机电一体化的高科技产品。

它是将各种形式的图像信息输入计算机的重要工具。

是继键盘和鼠标之后的第三代计算机输入设备。

也是功能极强的一种输入设备。

人们通常将扫描仪用于计算机图像的输入,从最直接的图片、照片、胶片到各类图纸图形以及各类文稿资料都可以用扫描仪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而实现对这些图像形式的信息的处理、管理、使用、存贮、输出等。

目前扫描仪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图形图像处理、出版、印刷、广告制作、办公自动化、多媒体、图文数据库、图文通讯、工程图纸输入等许多领域。

2.扫描仪由哪些部分组成?是如何工作的?扫描仪主要由光学成像部分、机械传动部分和转换电路部分组成。

这几部分相互配合将反映图像特征的光信号转换为计算机可接受的电信号。

扫描仪的核心是完成光电转换的光电转换部件。

目前大多数扫描仪采用的光电转换部件是所谓的电荷耦合器件(CCD)。

它可以将照射在其上的光信号转换为对应的电信号。

其它主要部分的组成有:光学成像部分的光源、光路和镜头;转换电路部分的A/D转换处理电路及控制机械部分运动的控制电路和机械传动机构的步进电机、扫描头及导轨等。

扫描仪工作时首先由光源将光线照在欲输入的图稿上产生表示图像特征的反射光(反射稿)或透射光(透射稿)。

光学系统采集这些光线将其聚焦在CCD上,由CCD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由电路部分对这些信号进行A/D转换及处理产生对应的数字信号输送给计算机。

当机械传动机构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带动装有光学系统和CCD的扫描头与图稿进行相对运动将图稿全部扫描一遍,一幅完整的图像就输入到计算机中去了。

3.扫描仪是如何分类的?目前市场上扫描仪种类很多,按不同的标准可分成不同的类型。

按扫描原理可将扫描仪分为以CCD为核心的平板式扫描仪、手持式扫描仪和以光电倍增管为核心的滚筒式扫描仪。

按扫描图像幅面的大小可分为小幅面的手持式扫描仪、中等幅面的台式扫描仪和大幅面的工程图扫描仪,按扫描图稿的介质可分为反射式(纸材料)扫描仪和透射式(胶片)扫描仪以及既可扫反射稿又可扫透射稿的多用途扫描仪。

扫描仪基本知识简介

扫描仪基本知识简介

矢量图的特点
• 矢量图是由一个一个相互独立的图形对 象组合而成。这些图形对象又是由标记 点、线条、面、体等几何元素和填充色 、填充图案所构成。 • 矢量图的特点在于文件容量可以很小。 • 一般矢量图显示在计算机上或者打印出 来,都是存在一个矢量到光栅的转化过 程。由于矢量图在输出的最后时刻,进 行光栅化,则输出图像 的边缘会很清晰 和光滑。
光栅图像的特点
• 光栅图是由彼此相邻的彩色像素所组成 。最大的优点是非常适合于表现连续调 变化的各种景色、人物等自然模拟信息 ,并能够做到从颜色和层次的各个方面 来完美的再现它们。 • 每个点称为Pixel,如果采用RGB分三个字 节来分别代表这个像素的颜色值,其数 据量是很大的。
光栅图像的参数
什么是扫描仪及扫描仪的分类
• 扫描仪--是用于将照片、幻灯片或手 绘原稿转换为能被计算机处理的数据的 输入设备。 • 三大类:
– 点扫 ---- 滚筒扫描仪,采用PMT(光电倍 增管) ,精度高、质量好,工作效率低。 – 线扫 ---- 平台扫描仪,采用CCD(电荷耦 合器件),工作效率高、精度质量可以。 – 面扫 ---- 数码相机采用CCD、CMOS,精 度低,色彩差。
光学分辨率与最高分辨率
• 光学分辨率为扫描仪硬件设计上真正能达到的扫描分辨率 • 最高分辨率为经过软件插值运算后扫描仪所提供的分辨率
600DPI 光学精度
直接1200 DPI应用
1200DPI 插值精度
1200DPI 光学精度
光学分辨率与插值分辨率 比较
• 光学分辨率扫描意味着 扫描的结果中每一个图 素信息都是实际的信息. • 光学分辨率取决于扫描 仪结构,是扫描仪关键技 术指标. • 相同的分辨率条件下,由 实际光学分辨率扫描的 图像具有更多的细节. • 插值分辨率扫描意味着 扫描的结果中有某些图 素的信息不是实际的信 息. • 插值分辨率是根据光学 分辨率通过运算而得到 的. • 插值分辨率在某些场合 使用低精度的图像时,有 利于消除应用中的马赛 克现象.但是图像中没有 更多的细节.

扫描仪知识全面介绍

扫描仪知识全面介绍

扫描仪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扫描仪基本参数扫描仪工作原理:目前台式扫描仪的工作原理分为两种:CCD和CIS。

其中,CCD技术“诞生”较早,它是通过将光线照射到稿件上反射回来的光线通过镜片、镜头聚焦到CCD 上产生模拟信号通过A-D转换器实现模数转换。

其优点是技术较为成熟,性能极佳,而其弱点主要是体积较大,比较笨重。

CCD技术扫描仪CIS技术扫描仪CIS产品的工作原理很像传真机,它没有镜头组件,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和二极管感光元件,结构简单紧凑,所以体积可以做得很小,CIS产品的厚度通常不到CCD产品的一半。

但由于CIS器件没有镜头成像部分,所以景深很小,一般只能扫描平面物体。

CIS 与CCD相比,CCD扫描技术由于采用光学成像器件,扫描出的图像色彩与亮度都非常均匀,而且由于采用高亮度光源,所以可以达到非常高的色彩分辨率。

而CIS技术使用的是大面积感光器件,在目前还很难保证扫描的均匀度,而且由于使用的是亮度较低的二极管发光器件,所以CIS的色彩分辨率也不如CCD出色。

最大幅面:最大幅面指的是扫描仪最大的扫描尺寸范围,这个范围取决于扫描仪的内部机构设计和扫描仪的外部物理尺寸。

以平台式扫描仪为例(扫描幅面与扫描仪的外形尺寸相差不大),A4幅面是最常见的一种,扫描原稿的原始输入尺寸最大可以是A4(21cm×29.7cm)大小。

当然,在扫描范围文本框(直接输入尺寸数字或用鼠标调整)中可以自行设定扫描区域的大小。

光学分辨率:扫描仪的分辨率是光学分辨率,它是指一英寸上分为多少个点,如300dpi 就是说在一英寸上它扫描300个光学点数。

扫描仪还有一个最大分辨率,它主要是指在光学分辨率上的软件插值,也就是说通过软件运算得到的,由于软件算法的不同,各个扫描议可能有非常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有9600dpi与19200dpi两种,这项指标对扫描议的性能关系不大。

色彩深度:色彩深度又称色彩位数,是指扫描仪对图像进行采样的数据位数,也就是扫描仪所能辨析的色彩范围。

孔位精度扫描仪工作原理

孔位精度扫描仪工作原理

孔位精度扫描仪工作原理
孔位精度扫描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孔位精度的设备,它能够精确测量孔的位置和偏移。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孔位精度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1. 光学采集:孔位精度扫描仪通常使用光学传感器来采集孔的位置信息。

光学传感器会发出一束光,并通过接收光反射的方式来确定孔的位置。

2. 光束扫描:光学传感器会将光束沿着孔的表面进行扫描。

光束的扫描可以通过机械装置或电子控制实现。

扫描过程中,光学传感器会记录下光束在孔上的反射情况。

3. 信号处理:光学传感器会将采集到的光反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处理。

这包括放大、滤波、模数转换等操作,以提取出孔的位置信息。

4. 数据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孔位置信息进行分析,可以计算出孔的位置偏移、圆度、直径等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用于评估孔位精度的好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孔位精度扫描仪可能使用不同的工作原理和技术。

例如,有些扫描仪可能使用激光传感器来进行测量,而不是光学传感器。

此外,扫描仪的工作原理也可能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有关。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孔位精度扫描仪,并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

使用激光扫描仪时的安全操作要点

使用激光扫描仪时的安全操作要点

使用激光扫描仪时的安全操作要点激光扫描仪作为一种常见的仪器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和科学领域。

然而,由于激光具有高能量和强穿透力的特性,使用激光扫描仪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操作要点,以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首先,正确使用激光扫描仪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操作人员应该接受专业培训,了解激光扫描仪的工作原理、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

只有具备相关知识并经过合适的培训,才能保证正确、安全地操作激光扫描仪。

其次,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

激光扫描仪通常会产生强光束,可能会对眼睛和皮肤造成伤害。

因此,在进行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戴上专用的激光防护眼镜和手套,以减少激光对眼睛和皮肤的伤害。

同时,在激光扫描仪的工作区域内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其他人员注意激光辐射的存在,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然后,要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环境。

激光扫描仪的工作区域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以防止激光与这些物品发生反应产生危险。

此外,工作区域的空气应保持清洁,以避免灰尘等物质干扰激光的传播和接收。

定期清洁激光扫描仪和周围环境,可以有效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另外,操作人员需要注意激光扫描仪的使用限制。

不同类型的激光扫描仪具有不同的功率,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使用激光扫描仪时,必须遵守设备的使用限制,并确保不超出设备的安全范围。

在操作时要控制激光的功率和时间,避免激光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最后,定期维护和检查是确保激光扫描仪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操作人员应根据设备的要求,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或损坏。

如果发现设备有异常,应及时停止使用,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定期检查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可以排除潜在的风险,保证激光扫描仪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总之,使用激光扫描仪时的安全操作要点主要包括: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环境,遵守使用限制,定期维护和检查设备。

通过遵守这些要点,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激光扫描仪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确保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网络扫描仪使用方法

网络扫描仪使用方法

网络扫描仪使用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我们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电脑和互联网来进行工作和生活。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重要。

为了保护我们的隐私和数据安全,网络扫描仪成为了一个必备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网络扫描仪的使用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网络扫描仪。

网络扫描仪是一种软硬件结合的设备,它能够扫描和检测网络中的漏洞和安全隐患。

通过使用网络扫描仪,我们可以发现潜在的网络威胁和弱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在使用网络扫描仪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如IP地址、端口和协议等。

IP地址是我们在互联网上的唯一标识,端口则是用于识别不同应用程序的编号,而协议则规定了数据在网络上的传输方式。

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网络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接下来,我们需要选择一款适合自己需求和技能水平的网络扫描仪。

市面上有许多不同功能和价格的网络扫描仪可供选择,从初学者到专业人士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在选择网络扫描仪时,我们需要考虑到自己的预算和需求,并阅读一些产品评价和使用经验进行参考。

一旦我们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网络扫描仪,接下来就是安装和配置的过程。

通常,网络扫描仪会附带一份详细的使用说明书,我们可以按照说明书的步骤来完成安装和配置。

在配置过程中,我们需要输入要扫描的目标IP地址范围,设置扫描的端口和协议等参数。

另外,一些高级的网络扫描仪还提供了自定义漏洞扫描和安全策略制定的功能,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配置。

完成了安装和配置后,我们就可以开始使用网络扫描仪进行扫描和检测了。

网络扫描仪会自动扫描目标IP地址范围内的所有设备,并检测它们的开放端口和运行的服务。

通过分析扫描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网络中存在的漏洞和安全隐患。

网络扫描仪还可以提供详细的报告,将扫描结果以图表或文档的形式呈现,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网络安全状况。

在日常生活中,网络扫描仪的应用非常广泛。

石油勘探中的激光扫描技术使用教程

石油勘探中的激光扫描技术使用教程

石油勘探中的激光扫描技术使用教程激光扫描技术在石油勘探中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油气藏评价和储层描述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激光扫描技术的原理、应用和使用教程,帮助您了解和掌握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方式,通过激光束的扫描和探测,在目标表面产生一系列离散的测量点,从而生成目标的三维模型。

在石油勘探中,激光扫描技术可用于获取地质构造、沉积层和裂缝等地质信息,为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依据。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激光扫描仪及其配套设备。

激光扫描仪通常由激光器、扫描装置、探测器等组成。

在选择仪器时,应考虑其扫描速度、测量精度和适用范围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准备计算机和激光扫描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进行激光扫描之前,需要进行现场勘探和测量点布置。

根据勘探目标,选择合适的测量位置,并确保周围环境符合测量要求。

在布置过程中,要注意避开障碍物和光线干扰,并保持扫描仪与目标表面的适当距离。

启动激光扫描仪后,可以通过激光扫描软件设置扫描参数和扫描范围。

常用的参数包括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角度等,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在进行激光扫描时,应控制扫描仪的移动轨迹和扫描范围,确保扫描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可以通过手持扫描、机械扫描或车载扫描等方式进行,具体选择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扫描完成后,将获取的激光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可以使用激光扫描软件对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点云过滤和模型拟合等操作,以获取目标的几何形状和地质特征。

同时,还可以将扫描结果与其他地质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以揭示地质结构和油气藏特征。

在使用激光扫描技术进行石油勘探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关注激光扫描仪的安全使用,避免对人体和设备造成伤害。

其次,要合理选择扫描参数和扫描范围,确保扫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还需要对扫描结果进行质量控制,排除异常数据和噪声干扰,保证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总结起来,激光扫描技术在石油勘探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维扫描仪的工作原理【知识要点】

三维扫描仪的工作原理【知识要点】

通过三维扫描仪只需要扫描实物即可得实物的三维立体数据,三维扫描仪也因为这项强大的功能被广泛应用在大型逆向设计、质量检测、小型精细扫描、三维建模、数字存档、虚拟安装、干涉分析、变形检测、VR/AR、有限元分析、形位公差分析、回弹补偿检测、管路快速检测、绘制线图等诸多解决方案之中,在航天航空、汽车船舶等交通行业、风电水电、模具检测、模具制造、警用公共安全、文化遗传、影视模型、数字化工厂等行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面将从三维扫描仪的定义以及它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等方面进行简单的介绍。

三维扫描仪(3D scanner)是一种科学仪器,用来侦测并分析现实世界中物体或环境的形状(几何构造)与外观数据(如颜色、表面反照率等性质)。

搜集到的数据常被用来进行三维重建计算,在虚拟世界中创建实际物体的数字模型。

这些模型具有相当广泛的用途,在工业设计、瑕疵检测、逆向工程、机器人导引、地貌测量、医学信息、生物信息、刑事鉴定、数字文物典藏、电影制片、游戏创作素材等领域都可见其应用。

三维激光扫描系统主要由三维激光扫描仪、计算机、电源供应系统、支架以及系统配套软件构成。

三维激光扫描仪作为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结构是由激光射器、接收器、时间计数器、马达控制可旋转的滤光镜、控制电路板、微电脑、CCD机以及软件程序等部分组成。

三维扫描仪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采用一种结合结构光技术、相位测量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复合三维非接触式测量技术。

采用这种测量原理,使得对物体进行照相测量成为可能,所谓照相测量,就是类似于照相机对视野内的物体进行照相,不同的是照相机摄取的是物体的二维图象,而研制的测量仪获得的是物体的三维信息。

与传统的三维扫描仪不同的是,该扫描仪能同时测量一个面。

测量时光栅投影装置投影数幅特定编码的结构光到待测物体上,成一定夹角的两个摄像头同步采得相应图象,然后对图象进行解码和相位计算,并利用匹配技术、三角形测量原理,解算出两个摄像机公共视区内像素点的三维坐标。

图像扫描原理

图像扫描原理

图像扫描原理图像扫描是一种将纸质文件或照片转换成数字图像的过程,它在现代办公和数字化存储中起着重要作用。

图像扫描的原理是通过扫描仪将纸质文件上的图像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再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存储。

本文将详细介绍图像扫描的原理和相关知识。

首先,图像扫描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主要步骤,光学成像、光电转换、信号处理和存储。

在光学成像阶段,扫描仪通过光学镜头将纸质文件上的图像信息投射到感光元件上。

感光元件通常采用CCD(电荷耦合器件)或CIS(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技术,它们能够将光学图像转换成电信号。

转换后的电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放大、滤波和模数转换,最终生成数字图像信号。

这些数字信号被传输到计算机中,经过处理和存储后,就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其次,图像扫描的原理是基于光学成像和电信号转换的物理原理。

光学成像是利用光学镜头将纸质文件上的图像信息成像到感光元件上,这个过程类似于人眼观察物体的原理。

感光元件的作用是将光学图像转换成电信号,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电效应或光导效应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这些电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放大和滤波,然后再进行模数转换,最终生成数字图像信号。

这些数字图像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和存储后,就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最后,图像扫描的原理和技术在现代办公和数字化存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将纸质文件或照片转换成数字图像,方便了文件的存储、传输和处理。

同时,图像扫描也为数字化档案管理、数字图书馆、数字化档案馆等领域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扫描的原理和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

总之,图像扫描是一种将纸质文件或照片转换成数字图像的重要技术,它的原理是基于光学成像和电信号转换的物理原理。

图像扫描技术在现代办公和数字化存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图像扫描的原理和相关知识,进一步推动图像扫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如何判断、选择扫描仪的精度?
扫描仪的精度常用每英寸扫描图像所含象素点的多少表示,即所谓的DPI,这是生产厂家常用的精度指标。但许多权威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指标与扫描仪的实际精度并不成正比,并不是DPI值越高扫描仪的精度就越高。扫描仪的实际精度应是扫描仪对图像细节的实际分辨能力。国际上通常用标准测试图测试扫描仪在一英寸长度上所实际能辨出的线条的个数来表示扫描仪的实际精度。一般记作LPI(Line Per Inch)。影响扫描仪精度的因素很多,并不唯一决定于厂家所报的DPI数,有些DPI数高的产品其实际精度比一些DPI数较低的产品还差,分辨率为300DPI_2400DPI的扫描仪的实际精度一般为200LPI_400LPI。扫描仪的分辨率越高,对应的图像数据量越大,以几何级数增长。选购扫描仪时不应盲目追求高分辨率,而应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和输出设备的精度进行选择。比如目前彩色输出设备的精度一般不超过3000DPI,若采用这类设备输出,只要扫描图像的放大输出倍数不超过4倍则选用流行的1200DPI的扫描仪就足够了。
2.扫描仪由哪些部分组成?是如何工作的?
扫描仪主要由光学成像部分、机械传动部分和转换电路部分组成。这几部分相互配合将反映图像特征的光信号转换为计算机可接受的电信号。扫描仪的核心是完成光电转换的光电转换部件。目前大多数扫描仪采用的光电转换部件是所谓的电荷耦合器件(CCD)。它可以将照射在其上的光信号转换为对应的电信号。其它主要部分的组成有:光学成像部分的光源、光路和镜头;转换电路部分的A/D转换处理电路及控制机械部分运动的控制电路和机械传动机构的步进电机、扫描头及导轨等。扫描仪工作时首先由光源将光线照在欲输入的图稿上产生表示图像特征的反射光(反射稿)或透射光(透射稿)。光学系统采集这些光线将其聚焦在CCD上,由CCD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由电路部分对这些信号进行A/D转换及处理产生对应的数字信号输送给计算机。当机械传动机构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带动装有光学系统和CCD的扫描头与图稿进行相对运动将图稿全部扫描一遍,一幅完整的图像就输入到计算机中去了。
扫描仪基本知识
清华紫光供稿
1995-06-16
扫描仪是一种光机电一体化的高科技产品。它是将各种形式的图像信息输入计算机的重要工具。是继键盘和鼠标之后的第三代计算机输入设备。也是功能极强的一种输入设备。人们通常将扫描仪用于计算机图像的输入,从最直接的图片、照片、胶片到各类图纸图形以及各类文稿资料都可以用扫描仪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而实现对这些图像形式的信息的处理、管理、使用、存贮、输出等。目前扫描仪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图形图像处理、出版、印刷、广告制作、办公自动化、多媒体、图文数据库、图文通讯、工程图纸输入等许多领域。
3.扫描仪是如何分类的?
目前市场上扫描仪种类很多,按不同的标准可分成不同的类型。按扫描原理可将扫描仪分为以CCD为核心的平板式扫描仪、手持式扫描仪和以光电倍增管为核心的滚筒式扫描仪。按扫描图像幅面的大小可分为小幅面的手持式扫描仪、中等幅面的台式扫描仪和大幅面的工程图扫描仪,按扫描图稿的介质可分为反射式(纸材料)扫描仪和透射式(胶片)扫描仪以及既可扫反射稿又可扫透射稿的多用途扫描仪。按用途可将扫描仪分为可用于各种图稿输入的通用型扫描仪和专门用于特殊图像输入的专用型扫描仪如条码读入器、卡片阅读机等。
9、什么是三遍扫描和一遍扫描,二者有何差别?
流行的彩色扫描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所谓的三遍扫描即三原色扫描。另一种是一遍扫描。采用三遍扫描方式的扫描仪使用的是单色CCD。扫描彩图时采用更换滤色片或不同颜色的灯管产生红绿蓝三原色光源,用每种光源扫描一遍图像产生三原色图像再将其合成产生彩色图像。这种方式采用单色CCD,价格便宜,实现技术简单,性能稳定。但由于扫描一幅彩图需要三个扫描过程,速度较慢。此外三个扫描过程的定位精度应当很高,否则色彩合成时会出现套色不准的情况。一遍扫描方式通常采用彩色CCD,扫描彩色图像只需一个扫描过程,速度快且不存在色彩定位问题,保证了彩色图像的质量,但价格比一遍扫描方式要高。目前三遍扫描方式的扫描仪仍很流行,但一遍扫描方式发展很快正在迅速普及。代表性产品有Microtek的ScanMakerⅡsp、HP的ScanJetⅡcx。 扫描仪的主要优点是体积小、携带方便、价格低廉。其扫描图像的最大宽度是105mm,长度方向不限。使用时由人手推动扫描仪从图稿上移过,扫描图像质量与人的操作有关。扫大图时可用软件实现拼接,手持扫描仪的性能指标一般较低,分辨率通常为400DPI左右,以黑白和灰度的类型居多,彩色类型近来发展较快,此类扫描仪主要用于名片制作、桌面排版、图文数据库、电脑刻字、字符识别(OCR)等方面。由于手持扫描仪的幅面小、精度低、应用范围有限,通常适合于初学者、家庭和资金有限且对幅面和精度要求不高的用户。目前世界市场上70%以上的手持扫描仪是台湾生产的,代表性产品有Mustek系列、Primax系列、Qtronix系列等。
11、扫描仪的软硬件接口有何特点?
扫描仪与计算机相连接的接口由软硬两部分组成。早期扫描仪的硬件接口大多是非标准的专用接口,通用性差,用户使用不便。近年来各厂家顺应开放和标准化的潮流逐渐将硬件接口标准化,统一为SCSI标准。此种接口数据传输速度快。在Mac机和工作站及部分PC机上是标准配置,各家的扫描仪可直接与这种硬件平台相接。对于不带SCSI接口的PC机可用厂家随机提供的SCSI接口卡或市售的通用SCSI卡(如SCSIⅡ)与扫描仪相连接。扫描仪的软件接口指的是扫描仪驱动软件的接口标准。早期的扫描仪的软件接口也是非标准的。软件开发者若想让其软件支持不同厂家的扫描仪,必须为每种扫描仪写驱动程序,非常不方便。近年来扫描仪的软件接口也逐步标准化。最突出的是在Windows平台上的软件接口标准已经统一,这就是著名的TWAIN标准。目前各厂家的产品几乎都支持TWAIN标准。这样软件开发者只要使其软件支持TWAIN标准就可以在其软件中使用各种不同厂家的扫描仪了。扫描仪软硬件接口的标准化为广大软件开发者和用户带来极大方便。
6.平板式扫描仪的主要特点及用途是什么?
平板式扫描仪主要为A4和A3幅面,其中又以A4幅面的扫描仪用途最广、功能最强、种类最多、销量最大,是扫描仪家族的代表性产品。此类扫描仪的性能已达很高的水平。分辨率通常为1200DPI左右,高的可达2400DPI。色彩数一般为24bit,高的可达36bit。扫描时将图稿放在扫描台上由软件控制自动完成扫描过程,速度快、精度高。有些平板扫描仪还可以加上透明胶片适配器,使其既可以扫反射稿又可以扫透明胶片实现一机两用。平板扫描仪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图形图像处理、电子出版、印前处理、广告制作、办公自动化等许多方面,其性能几乎可以满足所用应用领域的要求。目前世界市场上有将近一半的平板式扫描仪是台湾生产的,代表性产品有Microtek公司的Scan Maker系列、Umax公司的UC系列、欧美的一些大公司如HP、Agfa也都有出色的平板扫描仪产品。
12、扫描仪对硬件使用环境有何要求?
扫描仪输入给计算机的是图像。图像信息的最大特点是数据量大。要想快速高效地处理图像信息就要求主机的速度快,存贮空间大。其中速度快包括几个方面。一是主机的CPU档次要高,主频要快,这样处理速度快。二是接口卡、总线、硬盘的数据传输速度要快。三是显示卡的显示速度要快。存贮空间大要求一是内存空间大,这样一次装入内存的数据量大、处理速度快;二是硬盘空间大,这样存贮的图像多。由于扫描仪的应用软件大多是在Windows 3.x环境下使用的,所以使用扫描仪对硬件平台的最低要求是应能运行windows 3.x即主机应是386以上的机型、4M以上的内存。主机的档次越高则处理速度越快、效率越高。此外在使用彩色扫描仪时应使用TVGA(256色)以上的显示卡。如果是真彩色扫描仪,则最好用24bit的真彩色显示卡。这样才能在显示器上看到扫描仪真正的色彩效果。
7.大幅面扫描仪的特点及用途是什么?
大幅面扫描仪指的是A1、A0幅面扫描仪,主要用于大幅面工程图纸的输入,所以又称为工程图扫描仪。这种扫描仪的核心部分仍是CCD器件,但由于图稿幅面大, 大都采用了滚筒式走纸机构。扫描时扫描头是固定的,图纸在走纸机构控制下移动。大幅面扫描仪的分辨率通常为300DPI_800DPI。由于工程图纸一般都是黑白类型的图,故大幅面扫描仪一般都是黑白型扫描仪,灰度级一般为256级。大幅面扫描仪主要用于工程图纸的输入,为CAD、工程图纸管理等应用提供输入手段。另外在测绘、勘探、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也有许多应用。目前市场上大幅面扫描仪的代表性产品有Contex系列、Vidar系列、Microtek系列等。
(清华紫光供稿)
4.扫描仪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扫描仪的性能指标主要有表示扫描仪精度的分辨率;表示扫描图像灰度层次范围的灰度级;表示扫描图像彩色范围的色彩数,以及扫描速度和扫描幅面等。分辨率表示了扫描仪对图像细节的表面能力,通常用每英寸长度上扫描图像所含有的象素点的个数表示,记做DPI(Dot Per Inch)。目前,多数扫描仪的分辨率在300DPI-2400DPI之间。灰度级表示灰度图像的亮度层次范围。级数越多扫描图像的亮度范围越大、层次越丰富。目前多数扫描仪的灰度为256级。色彩数表示彩色扫描仪所能产生的颜色范围。通常用表示每个象素点上颜色的数据位数(bit)表示。比如常说的真彩色图像指的是每个象素点的颜色用24位二进制数表示,共可表示224=16.8M种颜色,通常称这种扫描仪为24bit真彩色扫描仪。色彩数越多扫描图像越鲜艳真实。扫描速度有多种表示方法,通常用在指定的分辨率和图像尺寸下的扫描时间表示。扫描幅面表示可扫描图稿的最大尺寸,常见的有A4、A3、A0幅面等。
10、何为DCR技术,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DCR是动态色彩校正(Dynamic Color Redition)技术的简称。它是一项由Microtek公司首先推出的对用户开放的扫描仪色彩校正技术。它较好地解决了彩色扫描仪普遍存在的扫描图像色彩和影调还原不准的问题使扫描图像的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在DCR技术出现之前用户对于扫描仪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或者随使用时间的增加由光源和电路参数变化所引起的色彩偏差是无能为力的。尽管有些软件可对扫描后的图像进行人工校正,但需要有很高的技巧,操作复杂、费时费力且效果有限。采用DCR技术用户可随时对扫描仪进行自动色彩校正,使其输出始终保持为最完美的状态。具有DCR功能的扫描仪随机带有国际标准校色片IT8(或Q-60)。IT8上是一组表示国际颜色标准的色块和灰阶。它们是校正扫描仪的标准。校正时先将IT8扫描输入计算机产生对应的色标数据。DCR软件将此数据与预存的没有误差的标准色标数据相比较即可发现被校正的扫描仪所存在的误差(不管这种误差由何种原因引起)。根据比较结果DCR软件为扫描仪建立校正参数表,该表决定了对扫描图像的色彩应当如何校正和校正的量。完成上述过程后,在扫描时只要选中DCR功能,扫描软件即可自动根据校正参数表对扫描图像做实时的色彩校正,使其达到与原稿完全一致的完全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