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科举制度之名词..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科举制度在这一时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这一制度在中国持续了近千年。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首先是乡试,也称为书院试,考试的范围是地方范围内的学子。考试的内容包括经义、史书和文学,目的是选拔出基本的人才。获得乡试的及格者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会试。
会试是在省级城市的考试,目的是进一步筛选出合格的考生。会试的内容有文、理两科,分别考察文科和理科的知识。会试结束后,通过者进入最后一阶段的殿试。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考试的内容主要是经义和政治问题。殿试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考生的政治水平和能力,以确定最终的录取名单。殿试结束后,由皇帝决定录取哪些考生为官员。
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科举制度打破了封建社会的门阀制度,使社会地位较低的人也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仕途。这样可以提高社会流动性,使得社会更加公平。其次,科举制度激发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和追求,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科举考试的严谨性和公正性使得人们对知识的学习更加认真和努力。最后,科举制度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为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科举制度的选拔标准主要是注重文化知识和考试成绩,而对实际能力和品质的考察不足。这导致一些应试教育的问题,考生只关注应试技巧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其次,科举制度的局限性导致了士人文化的独尊,排斥了其他行业的人才。同时,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腐败问题,一些富人和权贵可以通过贿赂等手段获取官职,从而破坏了科举制度的公正性。
古代科举名称解释
古代科举名称解释
中国科学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
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存在
了1300年。
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
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和密切关系,从未参加过科学考试的是极少数。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其影响之大,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孙
中山称赞其为"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而其辐射一直延续至今,我
国现在的干部选拔学生考试等等制度上都可以看出科举的影子.
下面是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
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拔人才。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
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
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古代科举有以下几个名衔:
【状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状元,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
耀眼。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
凡1282年间历代王朝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
一张图弄清古代科举制度 古代科举考试排名名称全解析
一张图弄清古代科举制度古代科举考试排名名称全
解析
本文导读:
1
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1)院试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考中后称“生员”“秀才”。
(2)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考者秀才,及格者员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3)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地点京城礼部官衙,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贡士才有参考资格。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2
科举历史
“科举”为分科举人之意。我国真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
帝杨坚,继行于隋炀帝杨广。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爱好文学,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后代科举考试文字的开始,又设明经科,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从史书上看,杨广推广科举选仕制度,并非是政治作秀。当年确实是出于选拔优秀人才的需要。到了唐代,科举场上走出了“状元”。进士第一就是状元,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考场上的冠军。这一至今仍充满魅力和活力并为众人羡慕的名词,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发明和创造。此后,“状元”就成了优秀学子的代名词。
具体说,古代“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古代文化常识(五)——科举制相关知识
【题文】
中高考、自招对文言文的考查拓展到了文化常识,增加了文言文的考查难度。为了准确地把握文言文大意,争取得高分,我们需要系统梳理古代文化常识。
科举制就是古代文化常识中经常考到的一部分内容,古人提到科举制时有哪些常见的称谓呢?
一、科举制常用术语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贡举、察举、制举】
古时官员向君王荐举人员,泛称贡举,后来“分科”贡举,也称科举。
汉代由郡、国考察举荐,经考核合格即授予官职,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秀才)等科,叫察举。
除贡举外,皇帝亲自殿试取材,称为制举,也叫制科。
【征辟】
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如《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九品中正】
魏晋南北朝史的选官制度。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品评当地人物,分为九品,依品授官。实际上以家世为重,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制度。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秀才科的名词解释
秀才科的名词解释
秀才科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考试科目,主要评审文学才能和知识水平。在中国古代,选择官员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其中秀才科是起点,是进入科举制度的第一步。本文旨在对秀才科的含义和历史背景进行解释和探讨。
一、秀才科的含义
秀才科是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中的最初阶段,主要考察文学知识和才能。秀才科
的合格者被称为“秀才”,可以称之为有一定文学才能和知识水平的人。秀才科考试的形式则是通过文学作品的考察来评定考生的才能和学识。
二、秀才科的历史背景
秀才科起源于唐代,当时的科举制度比较简单。朝廷以文状元及第为目标,选
拔朝廷官员。唐代的进士科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断绝,随后在宋代恢复,成为科举制度的重要科目。到了明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先后出现了秀才科、举人科、进士科等科目。
三、秀才科的考试内容
秀才科考试主要注重文学才能和文化素养。考试的内容包括古文、诗词、文章
写作等方面,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考生必须熟悉经、史、子、集等经典著作,有一定的历史、哲学、文学方面的知识。
四、秀才科考试的形式
秀才科考试主要通过文学作品的书写来测试考生的才能。在明清时期,考生需
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文章题材通常是诗词或者散文,需要有较高的创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同时,考试的评判标准也注重评价文章的创意、文采和思想深度。
五、秀才科的意义
秀才科作为科举制度的起点,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秀才科选拔了具备一定文化素养和文学才能的人,为后续科目提供了合格的考生。其次,秀才科培养了大量的文化人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发展。秀才科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对文化知识的重视,培养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传统价值观。
古代科举考试的专有名词
古代科举考试的专有名词
格物致知语文报作者张庆录2013-10-30
我国的科举制始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是知识分子跃身仕途的重要途径。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殿试由唐代武则天首创,宋太祖时成为定例)。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
童生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
院试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
此二者只是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乡试(大比)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参考者为秀才,考中的为举人,可称老爷。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二至十名称亚元。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会试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进行的,时间是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地点在京城礼部官衙,举人参加,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会试合格后即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合格的统称进士,贡士才有参考资格。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隋朝于605年首次开的进士科,被视为科举的开始。隋、唐时,
“进士科”只是科举各科中的一科,考的是诗赋。因为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复核和决定名次。宋仁宗时,曾发生过一名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黜落的考生愤而投奔西夏的事情。自此以后殿试都只定名次,而不会黜落考生。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人),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世人统称被录取者为进士。进士是功名的尽头,就算是对名次不满意也不可以重考。
明清历史名词解释
二、名词解释
l.鱼鳞图册:简称图册。南宋以后官府为征派赋役而绘制的土地簿册。南宋行经界法,有些地区按保甲绘制地形图,标出各户占有田地名称、顷亩、四至以及公共池塘、沼泽、山丘等,存于官府备查。因图上所绘田亩,依次排列,呈鱼鳞状,故名。随税粮多寡规定粮区,每区设大粮长四人,使集里甲耆民,丈量田亩并绘制鱼鳞图,其法与南宋时接近而略详,有总图、分图,且依县、州、府分别汇集成册,浙江布政司首先编造成功,遂推广各地。后历时稍久,图册所记已与实际情况有所不符,故
?113?
自明中叶至清常加修订。清成丰年间损坏很多,至同治五年苏南地区还曾重造。是为官府摊派赋税的重要依据。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明清时期的赋役征收的基本制度,在回答此类名词解释的时候,一定要全面厘清制度的来龙去脉。另外,考生要了解:配合鱼鳞图册的是皇册。
2.锦衣卫;皇帝的侍卫机构。前身为朱元璋即吴王位时所设的拱卫司。洪武二年(1369年)改设亲军都督府,十五年设锦表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朱元璋为加强专制统治,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活动,且不经司法部门,成为皇帝的
耳目爪牙,监视和镇压全国官吏和民众。锦衣卫长官为指挥使,常以勋戚都督担任。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明朝的一种特殊的控制形式。考生要将锦衣卫和厂卫结合复习,注意其背景、影响等。
3.靖难之役:明太祖分封诸子为王。各王拥有卫甲士3000人至1.9万人不等,北边各王握有兵权,势力更大。惠帝即位后,为了解除诸王“尾大不掉”所带来的威胁,采用齐泰、黄子澄之策,先后废削了周、齐、湘、代、岷等内地诸王。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于北平,以讨伐齐、黄为名,号称“靖难”。建文四年,燕兵破京师,惠帝死于宫中(一说逃亡)。燕王即位,是为成祖,历时四年(1399~1402年)的内战结束。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名词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名词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常用词汇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小辞典
1.【乙榜】科举考试取中举人之别称。亦称一榜。榜为考试后揭晓的录取名次告示,乙榜即乡试取中举人之榜。相对甲榜进士而言,故举人称乙榜。
2.【八股文】亦称时文、时艺、制义、制艺等。明清科举考试主要方法和规定应试文体。试题主要出自四书,所论亦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故又称四书文。其体例源于宋之经义文,明成化后演为定式。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领题(入手)、提比(起股)、中比(中股)、后比 (后股)、束比(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二旬,点破题目要旨。承题共三、四句,承接题义而申明之。起讲概说全体,为议论之始。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以下提比、中比、后比、束比四段方展开议论,而中比为全篇重心所在。这四段的每一段中又都有两股两相比偶的文字,合计八股,故称八股文或八比文。各部分间必须用固定的联接词,如’“今夫”、尝思”、“苟其然”等。字数亦有严格限制。八股文重章法,合骈、散文与辞赋为一体,创成一新文体。然以之考试,其形式与内容梏人思想至深。顾炎武曾批评:八股之害,甚于刍书坑儒。
3.【入泮】经童生试取入州、县学就读,即入学。据《诗•鲁颂》记载周代诸侯学校前有半圆形池,名曰泮(pàn)水,学校因称泮宫。后代学校建设多沿用其形制,亦别称学校为泮宫明清科举制度,凡童生经考试入学为生员,须入学宫礼拜孔子,及拜见诸教官,入学遂又称入泮、游泮。
4.【九品中正】又称九品官人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更选拔制度。东汉末,察举制难以进行。曹操执政,唯才是举,然有犯世族利益。延康元年(220)’,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建议,于各郡设中正,由司徒选定本地在朝官员之有德望者充任,掌是地士人之察访、品评和举荐。品评标准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谓之九品。中正据士人德才和家世定品级,上报朝廷,据以授官。曹芳时,司马氏当权,于各州设大中正,以地方豪族充任,定品遂重阀阅而轻才德。晋代更甚。初立九品中正制,意在破除汉末察举由名士清议把持之弊,既与世族谋求一致,又将选士之权集于朝廷;品第人物重德才而不专重门第。然以著姓大族任中正,必使九品中正制成为世族操纵政权的工具。致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隋代罢除此制,始行科举。
科举考试名词
科举考试名词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科举制度下的考试,通过此考试选拔官员。以下是与科举考试相关的一些名词:
1. 科举制度:古代中国的官员选拔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并确定官员的品级和待遇。
2. 乡试:科举考试的第一轮,由各省的县级考官主持,选拔出一定数量的考生进入下一轮考试。
3. 会试:科举考试的第二轮,由各省的省级考官主持,选拔出一定数量的考生进入最后一轮考试。
4. 殿试:科举考试的最后一轮,由朝廷考官主持,选拔出考生中的佼佼者进行最终的评定。
5. 进士: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的顶级官员,分为一甲、二甲和三甲,具备特权和特殊待遇。
6. 孝廉:在科举考试中表现优秀但未能进士的考生,可以被选拔为地方官员。
7. 解元:乡试的状元,即乡试中成绩最好的考生。
8. 状元:会试或殿试的最高分考生,成为解元后又在后续考试中取得最高分者。
9. 榜眼:会试或殿试的第二名考生。
10. 探花:会试或殿试的第三名考生。
11. 人主:殿试中被选为封状元的考生,可直接被任命为官员,并享受一系列特权。
12. 题名:科举考试中的命题,由考官出题,要求考生进行作
文或回答问题。
这些名词描述了科举考试的整个过程和考试结果的评定。在封建社会中,科举考试是实现社会晋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学子们为了能够得到更好地官职而努力学习的机会。
古代科举制度的功名详解
古代科举制度的功名详解
现代人看涉及古代的书籍和影视剧,往往分不清秀才、举人、进士之间的关系。由于科举制度最完备、最鼎盛的时期为明清两朝,本文所介绍的内容,主要限定于明清两朝
童生:读书人的第一个标签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古往今来无数读书人的标准形象。在明清时期,一个准备投身科举洪流的读书人,不分年龄、信仰、职业,统统叫做童生。按照《明史·选举志一》的说法,便是:“士子未入学者,通谓之童生。”
所有的童生要甩掉身上的这个标签,必须通过童子试。这是国家给所有童生准备的第一一道门槛。然而,说是一道门槛,却有“三座大山”。这“三座大山”分别是:县试、府试、院试。县试由知县主持,府试由知府主持,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
如果你以“过五关斩六将”的精神,一鼓作气通过了县试、府试、院试,那么恭喜你,你已经甩掉了童生标签,贴上了第二道标签:秀才。如果你在县试、府试、院试中均获得第一名,那么恭喜你,得到了“小三元”殊荣。
如果你运气不够好,学习的书本知识又还了一些给老师,不幸
止步于县试、府试、院试之前,那么对不起,哪怕你已经白发苍苍,儿女成群,依然还是一名“童生”。
根据记载,在清朝道光年间,广东就出现百岁老人参加院试的事例。百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进考室,与一帮足可以给他当孙子的小年轻一起考试。
秀才:见县大爷不用下跪了
读书人通过童子试后,就拥有了第二个标签:秀才。秀才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准确来讲,应该是“生员”。
秀才不再是普通的读书人,身上开始有了“功名”的光环,可以享受普通读书人没有的特权,比如,免除徭役、遇公事可禀见知县、见知县不下跪、打官司时不能随便用刑等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
明清科举在考试方法上,比前代更加严密、完备,但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却不能随着时代进步,仍是以”四书”、”五经”和八股文取士。八股文从出题范围、答题标准到试卷文体都有定式,致使科举日趋陈腐与僵化。清朝末年,朝廷也试图对科举作一些改革,但终因清政府的腐朽没落,改革以失败收场。僵化不堪的科举制度终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被清廷宣布废除。据统计,明代共取进士24,624人,清代共取进士26,888人。
乡试
明清时期,士人要参加科举考试,必先进学,并要通过学校的考试合格,才能参加科举考试。明清科举亦采三级考试制:乡试、会试、殿试。乡试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在京师和省城的贡院举行。正、副主考官由皇帝钦命。乡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一般在九月发榜。每场考试前一日寅时(凌晨3时至5时之间),开始点名让考生入场,经搜身检查后,按座位号进入号舍等候考试。次日子时(半夜11时至1时之间),发题考试;第三日,傍晚以前交卷,离开考场。考试后,试卷经封弥、誊录、评阅后,由主考官最后决定取录名单,各省均有一定的录取名额。乡试合格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明清乡试还规定名额之外,再录取若干人,称为“副榜”。副榜举人不得参加会试,但可送国子监读书。
会试
明清会试由礼部主持,主考官略同乡试,而官阶更高,人数更多。举人经过礼部复试合格,方可以赴京师参加会试。会试亦考三场,考试方法与内容也略同乡试。明清会试录取人数无定额,一般为二三百人左右。会试合格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
贡士也需经过复试合格,方可以参加殿试。明清殿试由皇帝主持,另设读卷官若干人。只考一场,试时务策一道,当天交卷。对策试卷只封弥但不誊录,一般也不黜落,只是重新排列名次高低而已。清末的殿试甚至只重考卷书法而轻策文的内容。这试会钦定前十名名次,然后于太和殿唱名发榜。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分三甲,第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依名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宋元时期,殿试合格的及第进士,不论名次高低,一般都能按规定直接授官,但明清时期则实行进士观政与庶吉士制度,除进士第一甲三人(状元、榜眼、探花)能直接授予翰林院官职外,其余第二甲、第三甲进士,均须先选观政进士或庶吉士,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之后,或授予给事、御史、六部主事、内阁中书,或授予推官、知州、知县等职。
明清科举考试常识
吴敬梓 《儒林外史》中的反面人物
第四级:殿试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得到贡士资格 者可以参加同年四月的殿试。由皇帝在殿廷上主持 和出题,故又称“廷试”。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 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 三名称探花,合成“三鼎甲”;二甲若干名,赐 “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 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 二、三甲统称进士。殿试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 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要经 过考核(称朝考),成绩较好及年龄较轻者获得进入 翰林院任“庶吉士”。其余成绩较次的进士则可能 任六部、中书、御史或知县等职。
童试
府、州、县学生员(秀才)的别称。清时在县学考取的叫“邑庠
生”,在府学考取的叫“郡庠生”。
初级入学考试
第二级:乡试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是正式科考的第一关。明、清时期,每三年举行
一次,又称“大比”。一般于八月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
亦称“秋闱”。各省多在城东南建立贡院,作为乡试的考
院试:学政主持
生员分为三等:廪生、增生、附生。统称诸生。 廪生:秀才经过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政府月给廪食, 称“廪生”。
童生
府试:知府主持
增生:后又于正额之外增加名额称为增广生员。简称“增 生”,但无月米,地位次于廪生。
科举制度名词解释
科举制度名词解释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它起源于隋朝,相对完整地发展于唐朝,成熟于宋朝,存在了1300多年
的时间。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手段,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后世的影响也深远。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建立了一个能够淘汰无才无能者、提拔有才有能者的制度,使得人才能够在政府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发挥自己的才能。科举制度的考试分为县试、府试和会试三个层次,通过层层选拔,最终由皇帝亲自选定进士,进入封府书院学习,待以应科举所需的学问。科举考试的科目包括经义(儒家经典的阐释)、史学、经学、诗词等内容,各个科目都需要参考考生的知识水平和才华。
科举制度主要有几个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首先是进士,指通过科举考试后获得贡士资格的人。进士是科举制度中最高的一级贡士,也是最高层次的学士。进士通过考试后,可以提出进士及第遴选的申请,经皇亲国戚、官员等层层选拔,获得皇帝的认可后,进入封府书院学习。进士在封府书院学习期间,要进行严格的礼仪、仁义道德、经学、史学等方面的学习,以培养成为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人才。
其次是府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二个层次。在府试之前,考生要经过县试的选拔。府试是在府城考场进行的考试,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府试的内容主要包括经义、史学和经学三科,是对考生学问水平的综合测试。府试的通过率较低,只有少数考生能够进入会试阶段参加最后的考试。
最后是会试,也叫省试,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层次。会试是在京城进行的考试,考生需要入京进行面试。会试的科目包括经义、史学和经学等,也要求考生能够参与复试,与考官进行面对面的问答。会试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一环,通过率极低,只有少数考生能够获得进士的资格。
明清时期重要的名词解释
明清时期重要的名词解释
一、科举制度
在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是中国教育和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该制度起源于宋代,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发展,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科举制度的核心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以确保官员的能力和忠诚。首先是乡试,即省级考试,合格者可以参加会试,即全国性的考试,最后合格者还要参加殿试,即皇帝亲自参与的考试。科举制度虽然存在一些弊端,但它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为明清时期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文人墨客
文人墨客是明清时期社会上知识分子的统称。他们主张以文学和艺术为精神追求,注重个人独立和自由。文人墨客不同于官僚文人,他们不依附于朝廷官职,而是通过创作诗词、书法、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们追求的艺术远离现实的功利和压力,注重个性和内心的表达。文人墨客在明清时期的文化、艺术和思想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文化和信息的交流渠道。明清时期,丝绸之路仍然十分重要,特别是对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土产经济的繁荣,有利于中西方贸易的发展。同时,丝绸之路还传播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优质商品,为中国打开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四、饮食文化
明清时期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受到了宫廷风味、地方特色和南北差异的影响。在明清时期,宫廷菜肴以色香味俱佳、制作精细见长,如清朝的御内菜肴就有宫廷
御厨精心烹制而成。除了宫廷菜,地方菜也享有盛誉,如京菜、潮州菜、苏菜等,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烹饪方式和特色菜品。此外,南北差异也在饮食文化中体现,南方人注重米饭、鲜菜和水果的搭配,北方人则以面食、牛羊肉和豆腐为主食。明清时期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深受人们喜爱。
明清科举制度
明清科举制度
明清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主要在明、清两个朝代实行。该制度将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通过考试来选拔优秀人才。
明代科举制度是在唐代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和完善。乡试是最初的选拔阶段,考取者称为举人。乡试的内容主要包括经学、史学和诗赋等科目。在乡试中,只有成绩优异的考生才能晋身会试。
会试是乡试合格者的第二个选拔阶段,也是相互比拼的关键阶段。会试的内容主要包括四种经典文本的写作和解析。在会试中,考生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并进行解析。会试成绩优秀者晋身殿试。
殿试是科举制度的最后一个选拔阶段,是最高级别的考试。殿试的内容主要包括策问和质询。在殿试中,考生需要解答皇帝提出的问题,表现出自己的才智和学识。殿试结束后,考生的试卷会送到皇帝那里,由皇帝进行最终的评判。
科举制度在明代后期有所调整,在清代进一步完善。清代的科举制度分为两个级别:乡试和会试,没有殿试。与明代不同的是,清朝的科举考试更加注重儒家经典的解读和讲授,忽视了对现实政治、经济和军事问题的考查。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政府机构,提升了社会上升通道的公平性。科举制度的实行也促使各地培
养了大批文化人才,发展了中国的教育事业。此外,科举制度还强调了儒家思想的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科举制度限制了人才的来源,使得政府官员主要来源于读书人,忽略了其他领域的人才。其次,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过于注重理论,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科举制度腐败成为了普遍现象,考官以权力谋私利,贿赂、舞弊等现象屡见不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科举制度简介与相关名词解释
一、一般情况
我国的科举制度历史悠久,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据记载始于汉代。隋唐以来,或继承,或变化,但大体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
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
下面只就清代的科举制度加以简单的叙述。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或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又称为庠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凡正式考试之前必须参加童试。
童试要经过三次考试:县考(考官为知县),府试(考官为知府),院考(考官为学政也称学院,俗称学台)。童试参加者称儒生或童生(不管年龄大小),经过童试被录取入学的称秀才,也叫生员,还叫进学(取得入学资格的意思)、入泮、游泮(周代诸侯的学校门前有半圆形的水池,称泮水,学校称泮宫)。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正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⑴乡试,⑵会试,⑶殿试。
(1)乡试
乡试是考取举人的考试。乡试一词是:乡里举士之意。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乡试有主考官(又分正副主考)和同考官。主考官由皇帝钦命。乡试共举行三场,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秋闱。参加考试的是秀才(廪生、增生、附生)、贡生、监生等。
但是在参加考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考试,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2)会试
会试,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春闱。会试的正副考官称为总裁,以大学及翰林出身的一、二品官充任。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贴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词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会试共试三场,每场三日,参加考试的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3)殿试
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公布进士之榜谓之“金榜”(甲榜)。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诗赋的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需经过候选,后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由特设的教习官(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内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各
省任知县。
二、名称解释
邑庠:明清时称县学为邑庠。庠,古乡学名,学校名。邑,旧时县的别称。
翰林院:中央政府里主管秘书著作的机关。
庠生:指秀才,科举制度中府学、州学、县学生员的别称。
太学:中国古代的大学。
太学士:中国古代大学的学生称太学士。
国学:为京师官学的通称,尤指太学和国子学。
国子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府。明清时代仅设国子监为教育管理机关,兼俱国子学性质。1905年(清道光三十一年)设学部,国子监遂废。
国子监:简称“国学”。详见“国子学”。
科考:清代每届乡试前,各省学政所属举行的考试。科考合格的生员才能应本省乡试。亦称科试。
科甲:科举为科甲,经科举考试录取者称为科甲出身。
文童: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中“童生”的别称。对武童而言,表明文武考试体系之不同。亦称儒童。
童生:别称文童。明清科举制度,凡应考的生员(秀才)之试者,无论年龄大小,皆称为儒童,习惯称为童生。
童生试: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试。应考者无论年龄大小,均称童生或称儒童、文童。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直隶厅)试和院试三个阶段。三年举行两次。丑末辰戍为岁考,寅申巳亥为科考。
岁考:清代各省学政巡回所属举行的考试。亦称岁试。凡府州县的生员、增生、廪生皆须随考。
生员:明清两代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录入府州县学的,通称为生员,即习惯上所谓秀才。经常须受本地方教官(即教授、学政、教谕、训导等)及学政的监督考核。文章上则常称诸生。
乡试:明清两代在三年一次的在各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考试。凡本省的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录科、录遗考试合格的,均可应考。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逢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在八月,分三场,考中者为举人。
举人:唐制为各地乡贡入京应试之通称。意即应举之人。也叫孝廉。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也简称“发”。明清则为乡试考中之专科作为一种出身资格。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考试。各省的举人均可应考。逢辰戍未为正科。若乡试有恩科,则次年亦举行会试,称会试恩科。考期初在二月,乾隆时在三月,分三场。考中者为贡士。
殿试:科举制度中皇帝对会试录取的贡士在殿廷上亲发策问的一种考试。也叫廷试。其制始于唐,武则天时,殿试后将进士分为五甲。明清考试时间在会试后一个月,本在三月,乾隆时改在四月。试中者一甲三名,赐进士出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亦称殿元),第二、三名通称为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均赐同进士出身。
殿选:宋有集贤殿、修撰等官,简称殿选。明清进士一甲第一名例授翰林院修撰,故沿称状元为殿选。
两榜进士:科举时代,把考取进士的榜示叫做甲榜,考取举人的榜示叫做乙榜。两榜进士,就是由举人而中了进士。
拉翰林:就是点翰林,进士除了一甲三名照例授职翰林院外,其余的还要参加一次朝考,由皇帝在名单上圈点,成绩优良的为翰林院庶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