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棒打洪教头(第3课时)
23《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
![23《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8f0acb26fff705cc170ac2.png)
23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习生字词语,理解“依草附木、拨草寻蛇”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外表等描写的朗读品味,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知林冲和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3、通过对课文的品读,初步引导学生体会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读作者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文字描写,感知林冲和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导入:(放水浒传主题曲)话说北宋政和年间,纲纪败坏。
奸臣当道,贪官污吏把持朝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天下英雄豪杰,纷纷起义,一百零八条好汉聚义水泊梁山,替天行道,这一百零八将各有其能,其他暂且不表,今天,咱先表一人,(出示图),此人东京汴梁人士,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的年纪。
官至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人送外号--豹子头。
此人姓甚名谁?(板书:林冲)2、出示课文所处章节,揭题,板书课题,读好课题。
(课件出示):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七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第八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板书课题:23 林冲棒打洪教头指导读题:突出林冲读好课题,突出洪教头读好课题。
一、交流感知.回顾梳理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本文写的是——(林冲发配沧州途中路过柴进庄上,与洪教头比武并打败了他。
)联系题目,想一想文章重点写的是?(比武的经过,为什么比武?怎么比武?结果如何?)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抓住重点文字品一品,作者到底塑造了两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又是如何塑造的?二、研读共品.自主探究(一)自学:自主默读3-7自然段,分别找出能体现出洪教头和林冲性格特点的语句,划一划,读一读,将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
(二)交流:师友互读自己找到的语句,交流自己的朗读感受。
(引读)且说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开封府发配沧州。
一天午后——生接读(课件)师:洪教头先出场。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6篇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99ff5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6.png)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文是根据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水浒传》的第八回(有些版本为第九回)改写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
课文主要讲述林冲发配沧州途中路过柴进的庄上,与洪教头比武过招并打败了他这件事。
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分为3段,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是故事的开始。
写林冲发配沧州途中,来到了柴进的庄上。
第二、三自然段为第二段,是故事的发展。
写正当柴进设宴款待林冲之时,洪教头来访,自以为是的洪教头认为林冲是个没有真本事冒充武师的犯人,执意要跟他比试武功。
第四至八自然段为第三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描写了林冲与洪教头比武的精彩场面,最终林冲巧妙地击中洪教头的要害,打败了他。
本文的插图与这一部分描写相对应,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领略林冲的英雄风貌。
文章语言明快洗练,叙事写人,寥寥几笔,绘声绘色,神形毕肖。
特别是生动地刻画了林冲武艺高强、忠直淳朴的英雄形象和洪教头自以为是、跋扈嚣张的个性特点。
正如明末清初的金人瑞(又名金圣叹)所评:“水浒所叙108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二、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鲜明的个性特点。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引领学生走进《水浒传》。
三、设计理念通过本文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古典小说中语言的精妙,学会欣赏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丰富语言文字积累;引导学生通过挖掘课文重点词句的内涵,把握人物性格的本质特点,感受人物人格魅力;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解读文本的“魂”,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和发展思维,为学生更好地学好语文服务。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3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苏教版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3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1e4782dbb4cf7ec4bfed0c4.png)
过渡:紧接着,课文记叙了林冲和洪教头比武的过程。作者是怎么展开故事情节的呢?同学们对洪教头和林冲又有怎样的了解呢?
(1)轻声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
(2)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①叙述比武的过程。
②通过相关语句的交流,体会洪教头狂妄浮躁、武艺一般的特点。
③在有关片断的讨论中,了解林冲机智沉稳、武艺高超的特点.
指生读,小组读,齐读.
(2)课文朗读,指几位小朋友一人读一段,其他小朋友认真听,如果有读错的地方,及时纠正。
(3)齐读课文,并再次思考如何给课文分段。
(4)讨论如何进行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故事的开始——林冲被押解沧州来到柴进庄上.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故事的发展-—林冲受到柴进厚待,接受洪教头挑战。
生:红!蓝!绿!白……
师:老师听到同学们说了很多种颜色,那谁能告诉我,到底是哪一些同学说对了呢?
生:……
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之准确,描写之传神.
3。讲读第8小节。
过渡:最终,这场比武的结果(师引)——
洪教头满面羞愧,灰溜溜地走开了。(生读)
三、总结,揭示一般规律。
1。总结性讨论。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林冲、洪教头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回顾板书)
(2)作者对这两个人的描写有什么不一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游戏导入,讲练结合,点拨启发等.
课前准备:
1、学生背新三字经。
2、学生讲小故事。
3、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刚下XX同学讲的故事真精彩!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小节目,要考一考大家.(出示六色方竹体)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之三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之三](https://img.taocdn.com/s3/m/457c7f4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8.png)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之三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的内容,感受林冲的性格特点。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对话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林冲和洪教头的性格特点。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对话技巧。
三、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
2.教学课件。
3.学生作文素材。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水浒传》中的林冲,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林冲的故事——《林冲棒打洪教头》。
请大家先回忆一下林冲的性格特点。
生:林冲性格刚烈、正直、忠诚。
师:很好。
那么,在这节课中,我们将进一步了解林冲的性格,并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对话技巧。
2.课文阅读师:下面,请大家自由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林冲和洪教头的性格特点。
(学生阅读课文)3.课堂讨论师:阅读完毕的同学可以分享一下你们的感受。
谁来说说林冲在这篇文章中的表现?生:林冲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出了正直、勇敢、机智的特点。
他敢于直面洪教头的挑衅,而且用智慧赢得了比赛。
师:很好。
那么,洪教头的性格特点又是怎样的呢?生:洪教头性格傲慢、无礼、跋扈。
4.分析课文描写方法和对话技巧师:请大家注意课文中的这段描述:“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棒下去,洪教头叫声‘不好’,倒在地上。
”这里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生:这里运用了动作描写。
师:很好。
动作描写能够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我们来看一下课文中的对话。
(师展示课文中的对话)师:请大家注意,这里的对话有什么特点?生:这里的对话简短有力,表现了林冲和洪教头之间的冲突。
师:很棒。
通过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在写作时,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对话技巧。
5.写作练习师:下面,请大家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尝试用动作描写和对话技巧,写一段关于林冲与洪教头比赛的场景。
《林冲棒打洪教头》语文教案
![《林冲棒打洪教头》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c5a71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4.png)
《林冲棒打洪教头》语文教案《林冲棒打洪教头》语文教案1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1、抓住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
2、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课前播放《好汉歌》师:课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听后你说说有的感受。
师:这是《水浒传》的主题曲,一曲大气磅礴,荡气回肠的好汉歌,让我们仿佛看到真好汉就在眼前。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个人物呢?2、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这两个人物。
看看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刻画这两个人物的?(二)抓住描写,把握特点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书,边读边在相关句子旁边作上批注。
2、学生自主学习。
(巡视并引导学生找到体现人物品质的句段)3、汇报并展示:师引:你觉得林冲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呢?你觉得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人呢?从哪里看出来的?生:读书并用词语概括这两个人物。
(这个环节由老师先板书相关词语,四字词,再让学生上讲台写几个。
)4、同学们,我们在写人的文章时一般都是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那我们来看第三自然段,看作者重点运用了什么描写刻画这两个人物的?5、出示第三自然段重点分析研读。
生说采用外貌,语言描写。
师:洪教头一出场,一个粗俗,粗鲁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我们来看语言对话部分(投影出示)分角色朗读,不同形式读好对话部分师: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在洪教头要与他交手时却还很谦虚地说:“不敢,不敢”,这与傲慢无礼、目中无人的洪教头形成鲜明的对比呀!作者花了大量笔墨写柴进和洪教头的对话,这样是从侧面描写,衬托出林冲的谦逊有礼。
师过渡语言:作者除了从语言,外貌描写刻画人物,还重点从动作上来描写呢,我们来看6、出示第7自然段重点研读。
请同学们默读这段师引读:洪教头使出了个怎样的招式?什么样的招式叫“把火烧天”?(师示范动作让学生理解,补充:洪的这招露出了身子,退等部位)林冲又是怎样应对的?我们来看都运用了哪些动词描写?(投影出示)师:从“一横,一退,一扫”看出一个武艺高强、临危不乱、机智的林冲。
林冲棒打洪教头 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林冲棒打洪教头 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7332ec32e3f5727a5e96291.png)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准备阅读《水浒传》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二、综观全文,整体把握: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洪教头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了解一个人物的特点,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来体会。
自己读读课文,在人物的语言、动作下面圈圈、划划,同桌可以商量、讨论,呆会儿交流。
你可以选择一个人物来谈谈,你觉得洪教头、林冲是怎样的人?你从哪里体会到的?也可以两个人对比着来谈。
三、领悟洪教头形象1、出示: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傅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
洪教头全不理睬。
出示: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
你从中读出什么?看出什么?板书:谦虚有礼傲慢无礼哪个同学把这几句句子读好?读出洪教头的特点。
2、哪个同学从洪教头说的话中看出他的特点的来交流。
出示:“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出示:“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你从洪教头的话中体会到什么?怎么读好它?态度傲慢,出言伤人。
出示:“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洪教头气势汹汹,逼人太甚。
3、你还从洪教头哪些动作中体会到他的特点?出示:脱、拿、耍、喝、敲、冲从洪教头一连串的动作可以看出他怎样?狂妄自大、傲气十足、急躁。
四、领悟林冲形象“躬身施礼、起身让座”看出林冲谦虚有礼。
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看出他十分忍让。
出示:“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
”他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言外之意是戴着木枷不好使出真本领。
五、林冲获胜是课文最精彩的部分,指名读第七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两人比试的场面。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d96de514791711cd7917bb.png)
《林冲棒打洪教头》夏至一、说教材《林冲棒打洪教头》是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的第22课。
这篇课文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有关内容改编而成,主要写林冲遭刺配来到“小旋风”柴进庄上,被洪教头所逼与之比武,几招之内便将洪教头败于棒下,最后使之羞惭而去的故事。
全文紧紧围绕“比武”这一中心,以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征。
课文是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故事情节的,依次为“进庄——相遇——比武——离庄”,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层层渲染,中心突出,易于学生阅读,理解,是《水浒传》中一段脍炙人口的佳作。
从全文看,课文的故事情节完整,人物描写细腻,重点突出了人物的鲜明性格,忍让谦和、武艺高强却深藏不露的林冲与傲慢无理、盛气凌人、武艺差的洪教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1)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特别是个性化的语言,充分显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2)用词准确贴切、生动传神。
通过一系列精准的动词来描写人物的动作,刻画出了洪教头急于取胜的心理,展现了林冲战胜洪教头的精彩场面,突出了林冲深藏不露的高超武艺,把故事情节的发展推向了高潮。
文题“林冲棒打洪教头”高度概括了本文记叙的内容,也是文章的中心所在,整篇课文就是通过林、洪两人的比武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课文生字,联系句子理解课文字词意思。
掌握“解、禁、还”3个多音字的用法。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7.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词语,掌握多音字。
感情朗读。
难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林冲和洪教头的性格特点,感受我国古典文学的语言特色。
二、说教学理念1、语文观语文是学生自己学会的,不是老师教会的;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十字经”课课要念。
2、质量观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差异发展、可持续发展。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三课时教学实录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三课时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22c6b3ae26fff705cd170a66.png)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三课时)教学实录北京二中王锡婷授课时间:2007年10月24日授课班级:北京市第二中学高一(二)班授课教师:王锡婷授课过程:(听古筝曲《林冲夜奔》,学生预习课文相关内容)师:好,这段乐曲我们暂时就欣赏到这里。
刚才在大家耳边回响的乐曲叫《林冲夜奔》,它是中国十大古筝名曲之一,取材自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林冲的故事,我想问问大家,这段乐曲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感受?生:一种矛盾的感觉。
师:矛盾?对,前半段的乐曲比较低沉,后半段的乐曲比较激昂,前半段的乐曲节奏缓慢,声音低沉,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呢?生:压抑。
师:很好,同学们的音乐鉴赏能力还是很高的。
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林冲的经历,你们觉得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时,着意刻划了他性格中的哪个侧面?生:忍、忍耐。
师:非常准确。
有人说:林冲的故事是《水浒传》中除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快意恩仇之外的别抒怀抱,是《水浒》中独奏的一曲慷慨而又怨郁的悲壮之音。
(板书:林冲:慷慨、怨郁)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著名的《水浒》评点名家对林冲这个人物的评点。
(课件出示评点的内容)第一段是水浒评点名家金圣叹对林冲的评点。
金圣叹说:“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
看他算得道,熬得住,把得牢,做的彻,都使人怕。
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
”我们发现金圣叹的评点与同学们的感受有一致的地方,他所说的“熬得住”就是同学们所说的……生:“忍”!师:对,可是大家发现没有,我对这段评论中的另一处也进行了强调,那就是……生:“做得彻”!师:对!对此《水浒传》的另一位评点者怀林有更为直接的评论:怀林认为林冲既是一个“忍人”,又是一个“狠人”!同学们一定有疑问了,“忍”和“狠”看似是一对反义词,那么它们是如何统一在林冲这个人物身上的呢?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对《水浒》中“棒打洪教头”和“风雪山神庙”相关内容的鉴赏评点来解读:林冲是如何从一个“忍人”转变为一个“狠人”的。
(课件出示讨论题)我们的讨论从以下四个问题切入。
林冲棒打洪教头3
![林冲棒打洪教头3](https://img.taocdn.com/s3/m/5c8f8aa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a.png)
细节描写的作用:
❖ ①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或心理。如鲁迅
《孔乙己》中,孔乙己会“回”字的四种写法,典型 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的迂腐和呆气。吴敬梓的《儒林外 史》第六回,严监生临终前望着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芯 而不肯断气,入木三分地表现了这一人物的吝啬和刻 薄。
❖ ②典型的细节可以深化主题。如鲁迅《药》中的
《 林 冲 施棒 打 耐
庵
洪 教 头 》
序言
下载提示:该PPT课件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 决实际问题。PPT课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课件、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 2、生字和易读错字
❖ 摇曳生姿yè 髭须zī 迎迓yà 尺牍dú 恁地nèn
❖ 畋猎tián 唱喏rě 拽扎zhuài 过瘾yǐn 计较jiào
❖ 3、易写错字
❖ 玲珑 踌躇 携住 谦让 胸襟 邂逅 面面相觑qù
❖ 嫉贤妒能jídù 指桑骂槐 风驰电掣chè 儒雅
❖ 轩昂 措手不及 寄人篱下
理清情节
❖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 小说,由明代吴承恩所著,全书共100回,通过唐 僧取经的故事,刻画了孙悟空的形象,表现了他蔑 视权威,不畏强暴,除恶务尽的斗争精神。
❖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我国最伟大的现实 主义长篇小说。共120回,前80回是曹雪芹所著, 后40回为高鹗续写。全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 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府的兴衰历史的叙述,揭露 了封建家族的荒淫腐败,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灭亡 的命运。
林冲棒打洪教头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林冲棒打洪教头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cdeb3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07.png)
1.了解中国古代武侠文化,感受侠义精神,培养正义感。
2.感受林冲勇敢、正义、不屈的精神品质,学习他的优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理解洪教头的失败原因,认识到骄傲、自大、无礼的危害,培养谦虚、有礼、尊重他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激发阅读经典作品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第一课时:
1.导入:以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精读课文:分析林冲和洪教头的人物形象,探讨侠义精神。
4.小组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第二课时:
1.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写作练习: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课文复习:请同学们课后认真复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掌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修辞手法等知识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写作练习: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一个有趣的人物或场景的短文。要求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字数在300-400字之间。
3.课堂讨论: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讨论,提高写作能力。
4.情感教育: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注重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有一位名叫林冲的英雄,他曾用智慧与勇气战胜了一个自大的洪教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林冲棒打洪教头》。”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第三课时)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第三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215174e1f111f18582d05abb.png)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词语,有选择地积累。
2、了解故事梗概,学习复述课文。
3、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学会概括人物个性特点,以体会林冲武艺高强的性格特点为重点,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4、初步引导学生体会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
一、导入1、板书课题:《林冲棒打洪教头》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生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文章写了哪些人物?生:林冲洪教头柴进庄客等3、在这些人物中哪两位是关键人物?生:林冲洪教头4、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浏览全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得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桌互相说说。
5、把一篇课文概括成一句话,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我们得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练习。
二、品读课文文中的人物很多,你最喜欢谁?你喜欢林冲为什么?请从书上找出相关语句作为你喜欢的依据?把相关的语句划出来!找时要特别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
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如果你们的想法一致,那你们都是英雄,这叫英雄所见略同;如果不一样,好好听同桌说,要虚心,因为这时候他是你的老师。
(生:交流)(一)想好的举手。
板书:()的林冲(1)礼貌持人:(彬彬有礼)①林冲寻思,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
林冲知道洪教头来了是怎么做的?什么叫连忙?谁来演演躬身施礼②林冲起身让坐。
在怎样的情况下,林冲起身让坐的?有人叫他吗?(2)谦虚谦和(忍让)①不敢,不敢他真不敢吗?为什么要这么说?②林冲只好从地上拿起请教了什么叫只好?无耐,只能这么做。
③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他真的输了吗?为什么他要这么说?(3)武艺高强(深藏不露)①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找得很准,我们一起来看这一节,什么叫非比他人?怎样与众不同?生:禁军教头生:八十万禁军教头②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
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
小学五年级语文:林冲棒打洪教头3
![小学五年级语文:林冲棒打洪教头3](https://img.taocdn.com/s3/m/6f5a35d2551810a6f5248689.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林冲棒打洪教头3生(齐答):林冲。
师板书:()的林冲我这里黑板上有一个填空,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觉得林冲是怎样一个林冲?前面加一个什么词语?加词的理由是什么?你从课文哪些句子当中找出这些理由?先不要举手,把手放下,同位先讨论讨论。
别急,还有一个要求,待会我让你起来讲的时候,不仅要讲出你认为林冲是一个怎样的林冲,还要讲出你的同桌他认为林冲是怎样一个林冲。
就是要把同桌的话、同桌的语言原原本本说给大家听,就是要学会倾听同桌的发言。
知道了吗?生:知道。
(生开始互相讨论)师:先说自己的,再说同桌的。
生:我认为林冲是一个谦虚的林冲。
师:我先把你认为的写在黑板上。
(板书:谦虚)这不是孙老师认为的,这是你认为的。
我觉得了不得啊!这是你的见解,我要写上去。
谦虚的林冲,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我从第三段中看出来的。
师:不要讲全段,你从第三段的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生: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师:你从这里看出来的,这是你的理解。
你同桌的呢?生:我同桌和我的意见一样。
师:你们俩说的都是一样的,两个人所见略同英雄所见略同。
你们俩是英雄。
英雄请坐。
还有不同的吗?孙老师最喜欢不同的。
生:我觉得林冲是一个机智的林冲。
师:(板书:机智)机智的林冲。
谈谈你的见解。
生:我的见解是第七段中洪教头恼恨林冲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还有第七段中洪教头一棒落空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
师:你从哪儿看出他的机智?洪教头把火烧天,林冲拨草寻蛇,你就看出他的机智了吗?我不那么认为。
你没有说动我。
为什么这里能说明他的机智呢?理由不充分。
找到了句子,说不出理由来,没关系,同桌的你来帮帮她。
生:因为洪教头用的是把火烧天的招式,是从上往下打,肯定要把脚提起来,而林冲用的是拨草寻蛇的招式,正好打在他提起来的脚上。
师:把火烧天的招式是一种什么样的招式?谁来做一做把火烧天的招式?(一男生上台,两手做握棒状,高高举起。
)师:把火烧天是把棒高高举起,棒朝着天。
他这种招式一摆,必然露出了破绽脚露出来了。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反思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8226b3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44.png)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反思1《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是一篇经典名著,课文较长,文章中值得挖掘的东西很多:在词语理解方面,文中很多带有时代色彩较难理解的的词语;在情节发展方面,柴进在推动林、洪二人比武中所起的作用;在人物形象方面,林冲的性格主色彩是“谦虚”还是“忍让”?在写作方法方面,课文通过对比着描写比武前后双方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并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回想窦桂梅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是那内涵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因此对于这一课的教学不但格外期待,甚至有点跃跃欲试了。
可是临到再理教学设计时,不但踌躇了:不说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不说自身是否有那样驾驭课堂的能力,就利用教材而言,需要把自身咀嚼到的都喂给学生吗?怎样教最利于我们学生的发展,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把握住学生的注意力,就要保持儿童这样一种内心状态——情绪高涨、智力振奋,使儿童体验到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
”斟酌再三,考虑我班学生的实际,我还是把精读的目标定位为两方面:把握性格特点,感知人物形象;品味语言,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基于这样的目标,教学设计主要采用自读自悟的策略,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林冲是一个怎样的人”、“洪教头是一个怎样的人” 自主学习,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入手,先让学生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林冲和洪教头个性特点,然后引导细品课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挖掘出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
与此同时,教师适当点拨。
有时引入不同观点,激发学生阅读、思辨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
如:在引导把握学生林冲的性格特点时,抛出问题:有人说:“林冲是个为人谦虚、武艺高强的人。
”有人却说:“说林冲武艺高强我是赞同的,但说他谦虚,我有不同看法。
我认为他是一个为了生活得平安而特别谨慎的人。
”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让我们从林冲的行动和语言中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去探寻。
有时,于无疑处设疑:由于洪教头嚣张挑衅,引起在林洪二人的比武。
在这过程中,柴进起了什么作用?读读文章中关于柴进的描写,你有什么发现?借此并适当补充原文,既侧面印证林冲的性格特点,又能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林冲棒打洪教头
![林冲棒打洪教头](https://img.taocdn.com/s3/m/b918a92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2.png)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4至5课时一、教学目标1.规范书写“羞”等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解、还”,理解并积累“发配、非比他人、流配、依草附木”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和第七自然段,运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进行简要复述,借助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详细复述。
3.联系上下文,抓住动作、语言、神态了解林冲的好汉形象和洪教头自以为是、跋扈嚣张的个性特点。
4.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并拓展阅读《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联系上下文,抓住动作、语言、神态,了解林冲武艺高强、忠直淳朴的英雄形象和洪教头自以为是、跋扈嚣张的个性特点。
难点: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的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拓展阅读《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三、前置性学习活动学生自主完成目标导向学习单,自己找时间和同学交流,老师调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以学定教。
四、课时安排 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聊《水浒传》,初识林冲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会借助关键词语阅读名诗、名词。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自名著《水浒传》第八回改编的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2.《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作家施耐庵所写,你们知道《水浒传》写了什么吗?(学情预设:《水浒传》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在梁山泊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3.说说水浒传中你熟悉的人物。
(学情预设:我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三碗不过岗;宋江是《水浒传》中的第一号人物,被称为及时雨……)过渡:今天我们就运用前几课学到的阅读方法品读水浒中的人物。
(二)交流检测,感受文言味1.组内合作,交流预习单。
2.全班交流:(1)读准词语。
出示:沧州押解掂量木枷一锭抡棒还枪棒理睬白昼衣裳喝道差人灰溜溜骗吃骗喝教头彩头羞惭厚礼相待依草附木拨草寻蛇措手不及①读准多音字“解”“还”。
23、林冲棒打洪教头课件
![23、林冲棒打洪教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1dd3cfce2f0066f5332233.png)
对话2
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 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 教头。”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洪教头见他退让,以为他真的不会枪 棒,便越发要跟他交手。柴进说: “我也正想看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林 武师就不要推辞了。”
林冲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怎 么在洪教头要与之交手时连说“不 敢,不敢”呢?他怎么想的? 一、身份特殊,不想再惹事 二、洪教头是柴进的师父,要照顾 柴进的面子
这篇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起因、 经过、结果) 林冲发配途中来到了柴进庄上,偶与 洪教头相遇。洪教头逼他比武。林冲仅用 几招,就使洪教头败于自己的棒下,使他 羞愧离庄。
再读思考:
再读课文,联系题目,想一想课文重点 应该写什么? 写林冲与洪教头比武的经过。
(这经过应写清楚两个人为什么比武, 怎么比武的,比武的结果怎样。)
战了四五个回合后,林冲纵身跳出圈外, 叫了一声“我输了!” 柴进问及,林冲 只是回答:“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 了吧。”他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的真 正含义是什么?
“就算是输了吧”说明林冲身戴木枷觉之不平, 言外之意是戴着木枷不好使出真本领,以此称认输 引起柴进注意,同时也使洪教头更加狂妄、骄躁。 可见林冲想得十分周密。
自由读并思考:小说的一个重要任 务就是塑造人物,在两人相遇的过程中, 洪教头、林冲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 象? 武艺高强、机智勇敢、
林
冲: 镇定自若、谦虚有礼、
心胸广阔、善于思考、 善于观察
洪教头: 心胸狭窄、傲慢狂妄
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骄傲蛮横
同学们大声读第一段,说说你从中 了解到什么。 林冲遭受高太尉陷害,被开封府发 配沧洲。一天午后,来到了柴进庄上。 有感情地齐读第一段。
总结全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林冲、 洪教头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吗? (2)作者对这两个人的描写有什么不 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