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计算题归纳总结教学内容
高一化学化学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复习笔记(优秀5篇)
![高一化学化学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复习笔记(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6a0a6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9.png)
高一化学化学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复习笔记(优秀5篇)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有哪些你想知道吗?很多高一的同学一直想要高一化学知识点,所以就为大家准备了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是小编征途帮大家收集的化学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复习笔记【优秀5篇】,仅供借鉴。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5 篇一1.阿伏加德罗常数N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单位是mol1,而不是纯数。
不能误认为NA就是6.02×1023.例如:1molO2中约含有个6.02×10氧分子242molC中约含有1.204×10个碳原子231molH2SO4中约含有6.02×10硫酸分子23+23-1.5molNaOH中约含有9.03×10个Na和9.03×10个OH;23nmol某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微粒数约为n×6.02×10。
由以上举例可以得知: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以及微粒数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式?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
如果用n表示物质的量,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N表示微粒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N=n·NA,由此可以推知n=N/NANA=N/n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时,应沿玻璃棒注入,以防液体溅至瓶外。
(2)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质,溶液注入容量瓶前要恢复到室温。
(3)容量瓶上只有一个刻度线,读数时要使视线、容量瓶刻度线与溶液凹液面的较低点相切。
(4)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刻度线或转移液体时溶液洒到容量瓶外,均应重新配制。
(5)定容后再盖上容量瓶塞摇匀后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加蒸馏水。
(6)称量NaOH等易潮解和强腐蚀性的药品,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应放在小烧杯里称量。
若稀释浓H2SO4,需在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再缓缓加入浓H2SO4,并用玻璃棒搅拌。
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篇二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1.研究物质的性质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高一化学计算题型总结归纳
![高一化学计算题型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182392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c.png)
高一化学计算题型总结归纳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其中计算题型是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对高一化学计算题型进行总结归纳,并提供一些解题技巧和实例,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化学计算题。
一、摩尔计算题摩尔计算是化学计算中最基础的一种题型,涉及到物质的摩尔质量、摩尔比、摩尔体积等。
解题时需要根据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M = m/n,其中M为摩尔质量,m为质量,n为物质的摩尔数。
以下是一个实例:实例1:计算化合物A(CH2)5OH的摩尔质量。
解析:根据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需要计算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摩尔质量,并将其累加。
摩尔质量C = 12.01 g/mol,H = 1.008 g/mol,O = 16.00 g/mol。
化合物A(CH2)5OH的摩尔质量 = 12.01 × 1 + 1.008 × 6 + 16.00 × 1 =60.15 g/mol。
二、溶液计算题溶液计算是指根据溶液的体积、浓度等信息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浓度或溶度的题型。
解题时需要掌握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摩尔关系以及浓度计算公式。
以下是一个实例:实例2:已知有100 mL浓度为0.1 mol/L的硝酸银溶液,求其中硝酸银的质量。
解析:根据浓度的计算公式c = n/V,其中c为浓度,n为溶质的摩尔数,V为溶液的体积。
硝酸银的摩尔质量为107.87 g/mol。
硝酸银的摩尔数n = c × V = 0.1 mol/L × 0.1 L = 0.01 mol。
硝酸银的质量 = n ×摩尔质量 = 0.01 mol × 107.87 g/mol = 1.08 g。
三、配位化学计算题配位化学计算题是指根据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数、化学计量比等信息计算配位反应中的物质质量、摩尔比等题型。
解题时需要了解配位化合物中配体和中心离子的摩尔关系以及配位数等概念。
以下是一个实例:实例3:已知配位化合物[Fe(C2O4)3]3-的分子式为[Fe(C2O4)3(H2O)3],求其中含有的Fe2+离子的摩尔数。
高一化学计算题的解法归纳
![高一化学计算题的解法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e0efe66767f5acfa1c7cd44.png)
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解法归纳【知识网络】【易错指津】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计算时,一是准确判断新给物质的化合价,二是如原子团中某原子个数不为1时,要乘以原子个数。
2.根据化学反应,利用气体物质的量推算容器压强时,不要将固体物质的量也计算在内。
3.对一些特殊反应,如浓H2SO4、浓HNO3、浓HCl随反应进行浓度在减少,导致反应情况改变,不能只从理论上计算。
【典型例题评析】例1将硫酸钾、硫酸铝、硫酸铝钾三种盐混合溶于硫酸酸化的水中,测得c(SO42-)=0.105mol/L、c(Al3+)=0.055mol/L,溶液的pH=2.0(假设溶液中H2SO4完全电离为H+和SO42-),则c(K+)为( )A.0.045mol/LB.0.035mol/LC.0.055mol/LD.0.040mol/L例2 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 )A.NO2B.NOC.N2OD.N2例3 将1.92g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1.12L(标况)。
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A.0.12molB.0.11molC.0.09molD.0.08mol例4 工业上常用漂白粉跟酸反应放出的氯气质量对漂白粉质量的质量分数x%来表示漂白粉的优劣,漂白粉与酸的反应为: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现为了测定一瓶漂白粉的x%,进行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样品2.00g,加水研磨后,转入250mL 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取出25.0mL,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稀硫酸,静置,待漂白粉放出的氯气与KI完全反应后,用0.1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中生成的碘,反应如下2Na2S2O3+I2= Na4S4O6+2NaI,滴定时用去溶液20.0 mL。
(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计算题归纳总结.docx
![(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计算题归纳总结.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8f1b3d627d3240c8547ef3d.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计算题练习1. 将 6g 和 9g 溶于 50mL M mol/L 的酸(量),再往上述溶液中加入溶液中的沉淀量达到最大,加入NaOH溶液的度A. M mol/L B. 2M mol/L C.M/2 mol/L D.无法确定100mL 的NaOH溶液,2.已知氮的氧化物和碱溶液生反的化学方程式如下:3NO2+2NaOH→ 2NaNO3+NO↑ +H2 ONO+NO2+2NaOH→ 2NaNO2+H2O有 Mmol 二氧化氮和 Nmol 一氧化氮成的混合气体,用度 VL 的 NaOH溶液完全吸收,NaOH溶液的度最小( mol/L)A.M/V B. 2M/3V C.2(M+N)/3V D.(M+N) /V++--)3. 三种正的混合溶液中含有 0.2molNa 、0.25molMg2、 0.4molCl , SO42⋯(A.0.1mol B. 0.3mol C.0.5mol D.0.15mol4.硫酸、硫酸、明三种物成的混合物中,当2-的度 0.4mol/L ,加入等体的SO40.4 mol/L 的 KOH溶液 (混合溶液体化忽略不),使生成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那么反后溶液+中 K 的度 ()A. 0.20 mol/L B.0.25 mol/L C.0.225 mol/L D.0.45 mol/L5.在一定条件下, PbO2与 Cr3+反,物是 Cr2O72-和 Pb2+,与 1molCr3+反所需 PbO2的物的量()A. 3.0molB. 1.5molC. 1.0molD.0.75mol6.某温度下,将Cl2通入 NaOH溶液中,反得到NaCl、NaClO、 NaClO3的混合溶液,定ClO-与ClO3-的度之比 1∶ 3,此反中被原的元素与被氧化的元素原子的物的量之比A.21∶ 5B.11∶ 3C.3∶1D.4∶17. 含 8.0 g NaOH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H2S 后,将得到的溶液小心蒸干,称得无水物7.9 g,无水物中一定含有的物是()A. Na2S B.NaHS C. Na2S和NaHS D.NaOH和NaHS8. 将盛NO2、O2的管倒扣在水槽中,其充分反,果剩余NO2和 O2的体比可能是()A.18 : 7B.3 : 2C. 9 : 1D.43 : 71/10体气体。
化学高一知识点归纳必修一
![化学高一知识点归纳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14b9ae4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9.png)
化学高一知识点归纳必修一1.化学高一知识点归纳必修一篇一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
即v 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2)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zC,x+y≠z)2.化学高一知识点归纳必修一篇二化学能与热能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反应物总能量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3.化学高一知识点归纳必修一篇三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高一化学必修一讲义:高中化学计算中常用的解题方法
![高一化学必修一讲义:高中化学计算中常用的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4c7d4e52d380eb62946d87.png)
高中化学计算中常用的解题方法一、守恒法(化学计算的核心方法)——化学反应中的守恒关系有: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1、原子守恒(质量守恒)(1)宏观特征:反应前后质量守恒(2)微观特征:反应前后某原子(或原子团)个数(或物质的量)守恒(3)应用:以此为基础可求出与该原子(或原子团)相关连的某些物质的数量(如质量或物质的量)【即学即练1】1、有一固体苛性钠样品4g,经空气中放置数日后,部分发生了潮解和变质。
今将该变质后的样品全部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把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多少克?2、有一空气暴露过的NaOH固体,经分析知其含H2O 7.65%、含Na2CO34.32%,其余是NaOH。
若将1g该样品放入含有HCl为3.65g盐酸中使其充分反应后,残酸再用2%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蒸干溶液后所得固体质量为多少克?3、有一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经分析知其内含H2O 7.62%,K2CO3 2.83%,KOH 90%,若将此样品1g加到10%的盐酸溶液50ml里,过量的盐酸再用10%的KOH溶液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多少克?(盐酸密度为1.1g/ml)4、一定量Na2O、Na2O2、NaOH的混合物与20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蒸干溶液,最终得固体的质量为( )A.8g B.15.5g C.11.7g D.无法计算5、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10g,溶于水制成200mL溶液,其中c(Na+)=0.50mol/L。
若将10g的这种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变为止,减少的质量为( )A.5.3gB.4.7gC.5.0gD.4.0g6、把7.4gNa2CO3·10H2O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其中c(Na+)=0.6mol/L,若把等质量的混合物加热到恒重时,残留物的质量为()A.3.18 g B.2.12 g C.5.28 g D.4.22 g2、得失电子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即学即练2】1、一定浓度的Na2SO3溶液,恰好与某浓度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SO32-氧化成SO42-,且SO32-与Cr2O72—个数比为3:1,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6 B.+3 C.+2 D.02、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2-7和Pb2+,则与1 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A.3.0 molB.1.5 mol C.1.0 mol D.0.75 mol3、已知硫化亚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共热,所得溶液中只有硝酸铜和硫酸铜,放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两种气体,且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7,则参加反应的硫化亚铜和作氧化剂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4∶25 B.2∶17 C.1∶7 D.3∶83、电荷守恒①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②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电荷总数与生成物所带电荷总数相等且电性相同。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复习--详细整理附带习题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复习--详细整理附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fec634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b.png)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复习--详细整理附带
习题
本文旨在为高中化学必修一科目的学生提供一份全面的复资料。
以下为内容概要:
化学基本概念
包括元素、原子、分子、化合价、电价、正负离子、阳离子、
阴离子、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相关内容。
我们需要掌握它们的基
本定义、计算方法并且了解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化学计算
本部分内容重点介绍了各类计算方法。
涵盖了摩尔质量、摩尔
反应、计量比、化学计量、溶液浓度和物质的质量计算等。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实验室中的化学反应等。
需要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方程式并且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化学元素周期表
这一部分介绍了元素周期表中各个元素的位置、化学性质、周期规律以及基本特征。
掌握这些内容对于提高化学研究成绩、理解高级化学知识都有很大帮助。
推荐题
在这一部分,我们提供了一些化学必修一的经典题,供同学们复使用。
建议同学们选择适量的题进行练,并在研究过程中积极思考,仔细揣摩每一个步骤。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
如果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这些知识点并且重视习题练习,相信大家可以在化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一化学必修1物质的量相关计算
![高一化学必修1物质的量相关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5f2186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8.png)
高一化学必修1物质的量相关计算【教学目的】1.物质的量与阿德加德罗常数(1)物质的量是基本物理量之一(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3)1mol任何物质中所含粒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近似为6.0210)(4)使用物质的量时应指明粒子名称及种类233.阿伏加德罗定律(1)含义:三同定一同(2)由定律引出的几种比例关系:V1n11M1n22M2同温同压下:V2P1n1Pn2同温同体积:24.有关溶液问题(1)溶解平衡在计算中的作用。
(2)溶解度的概念、影响因素。
(3)溶液浓度的几种表示方法。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②物质的量浓度③几种浓度,溶解度等的换算【典型例题】[例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的22.4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分子数为8NAB.18g 水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C.46g二氧化氮和46g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NAD.在1L2mol/L的硝酸镁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为4NA解析:该题是高考的热点题型,考查范围较宽泛,解该题时应注意选项中的隐藏条件,易存在的失误点,①将标况下液体当成气体对待,②将弱电解质当成强电解质对待,③将惰气分子当成双原子分子,④还应注意同位素的关系等。
例:A选项将辛烷当成气体,B选项正确,C选项正确,D,Mg(NO3)2Mg2NO3电离出离子数为3NA。
2答案:AD[例2]若以W1和W2分别表示浓度为amol/L和bmol/L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A.2W1W2B.2W2W1C.W22W1D.W1W22W1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间和密度的相互关系,若以d1、d2分别表示浓度amol/L和bmol/L氨水的密度,以M表示NH3的摩尔质量,那么对于体积为VL的氨水而言,其溶质的质量可表示为如下等式:Vd1W1aVM和Vd2W2bVM,因b2a,则d2W22d1W1W22W1d1/d2由于氨水的密度随着浓度增加而减小,即d1d2,故W22W1答案:C[例3]将H2、O2、N2三种气体分别装在三个相同容器里,当温度和密度相同时,三种气体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p(H2)p(O2)p(N2)C.p(O2)p(N2)p(H2)B.p(H2)p(N2)p(O2)D.p(O2)p(H2)p(N2)P1n1n2,因密度相等,则质量相等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体积时:P2时各气体所含物质的量随摩尔质量的不同而不同。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练习题复习整理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练习题复习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a64d2a087c24028905fc379.png)
必修一 第一章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的物理量之一,用n 表示2、意义:把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宏观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它表示的是物质中所含粒子的多少-分子、原子、离子、质子、电子。
3.注意:“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全称,是一个专有名词,不能当成物质的数量或质量来理解,不得随意增减。
二、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 1、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1摩尔:含有与0.012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的粒子数,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1mol 。
它表示的是物质中微粒的个数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比值。
=粒子数目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A N Nn =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 单位:mol -1(/ mol )数值:0.012kg 12C 中所含12C 原子的个数(kgkg2610993.1012.0-⨯) 近似值:6.02×1023mol -1 (6.02×1023/ mol )3、适用范围: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应用于宏观物质。
(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在使用时必须标明微观粒子的种类,如1molH 、1molH+。
不能用摩尔数代替物质的量。
三、摩尔质量如何由物体质量求出微观粒子个数呢?物质质量−→−?物质的量−−−→−⨯AN粒子个数 单个粒子质量很难称量,但大量粒子总质量可称量。
(分子质量约10-26~10-25kg ,若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总质量约为10-3~10-2kg ,即1g ~10g ) 1、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即每摩尔粒子所具有的质量,用M 表示m M n==物质质量摩尔质量粒子物质的量2、单位:()()mol kg mol kg mol g mol g //,11--⋅⋅或3、摩尔质量的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质量。
即:H 2O 分子量为18,H 2O 的摩尔质量为18g/mol4、相关计算例题1.1 mol 水分子中含有约个水分子(6.02×1023)0.5mol O 2中含有约 个O 2分子(3.01×1023) 2 mol H +中含有约 个H +(1.204×1024)2. 在反应X+2Y=R+2M 中,已知R 和M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克X 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克R ,则在此反应中Y 和M 的质量之比为( ) A 、16:9 B 、23:9 C 、32:9 D 、46:9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摩尔是基本物理量之一B 、1mol 氯分子的质量是71gC 、0.5mol 硫酸的质量是49gD 、0.006kg 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B 、1mol Cl 2含有2N A 个氯原子C 、摩尔既可表示质量,又可以表示数量D 、32g O 2所含O 2的摩尔数是1mol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是含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常考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常考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3415584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4.png)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常考知识点梳理
1.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原子的尺寸、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 元素的化学性质:金属元素的性质,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卤素、氧族元素的性质,
碱金属元素的性质。
3.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及它们的性质,电子云模型,共价键的性质。
4. 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关系: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基本术语,化学计量关系,摩尔
及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与计算质量之间的转换。
5. 气体状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性质,浓度、体积与摩尔质量的关系。
6.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7.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原理,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的计算,变温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假设与化学平衡的位置。
8. 水与溶液:水的结构,溶液中物质的状态,溶液的浓度。
9. 酸碱及其溶液:酸碱的性质与定义,酸碱反应的本质,强弱酸碱的判断,酸碱溶液
的浓度。
10. 离子反应与结构:离子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离子反应的类型,离子反应的平衡,离子的水合反应。
以上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常考知识点的梳理。
具体能否用于学习还需参考对应教材内容。
高一化学计算题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计算题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0c728b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1c.png)
高一化学计算题知识点总结化学计算题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量的计算、溶液的稀释计算等。
下面将对高一化学计算题中常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物质的量的计算1. 摩尔的计算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用符号“mol”表示。
可以通过物质的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为:物质的质量 = 物质的摩尔数 ×相对分子质量。
2. 摩尔质量的计算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中含有的质量,单位为克/摩尔。
可以通过将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摩尔数进行比较,计算摩尔质量。
计算公式为:摩尔质量 = 物质的质量 / 物质的摩尔数。
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是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系数来进行计算的。
根据配平系数,可以得到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关系,从而进行计算。
2. 反应过程中的净化学方程式在实际反应中,有时会存在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的情况,此时需要根据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反应过程中的转化关系,得到生成物的摩尔数。
三、溶液的稀释计算1. 溶液的浓度计算溶液的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与溶剂的质量或体积之比。
常见的浓度单位有摩尔/升(mol/L)和百分比(%)。
可以通过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与溶液的体积计算浓度。
计算公式为:浓度 = 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 溶液的体积。
2. 溶液的稀释计算当需要将一定浓度的溶液稀释至较低浓度时,可以应用溶液的稀释计算公式。
根据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的关系,可以求得稀释后的溶液体积。
计算公式为:浓稀液体积 ×浓稀液浓度 = 稀液体积 ×稀液浓度。
四、配平化学方程式配平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计算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调整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配平系数,使得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平衡。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需要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原则。
五、饱和溶液的计算饱和溶液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达到最大值的状态。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复习(通用6篇)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复习(通用6篇)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b47868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4.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复习(通用6篇)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
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是编辑午夜为大家整理的6篇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篇一第一单元1——原子半径(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3——单质的熔点(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
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金属性(还原性)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1—20号,K最强;总体Cs最强最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2,氢化物越稳定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88252dc281e53a5902ff0f.png)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复习总结一、化学实验安全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BaSO4↓四.除杂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化学计算讲义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化学计算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46fe9cb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5.png)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化学计算讲义第一章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化学计算一、化学计算的基本概念量是用来描述物质的特征,而物质的量则是描述物质数量的一个基本概念。
在化学中,物质的量常用摩尔(mol)来表示。
摩尔是国际计量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其定义为一些物质所包含的基本粒子(如原子、分子)的数量,其中1摩尔等于6.02×1023个基本粒子。
化学计算就是利用物质的物质的量来进行计算,以解决化学问题。
化学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质的摩尔计算、质量的摩尔计算、体积的摩尔计算和分子式计算。
二、物质的摩尔计算物质的摩尔计算是通过已知物质的质量或者体积,求出其摩尔数,进而求解其他相关的问题。
物质的摩尔计算主要涉及到的公式有以下几个:1.n=m/M公式中,n代表摩尔数,m代表质量,M代表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N=nN0公式中,N代表基本粒子的数量,N0代表一个摩尔包含的基本粒子的数量。
在应用这些公式时,需要注意一些基本的规则:1. 在用质量来计算摩尔数时,首先需要将质量化为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g/mol)。
2.在用体积来计算摩尔数时,需要将体积化为升(L)的单位。
3.在计算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数据的精度和四舍五入的问题。
三、质量的摩尔计算质量的摩尔计算是指通过已知物质的摩尔数,求出其质量。
质量的摩尔计算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公式:1.m=nM公式中,m代表质量,n代表摩尔数,M代表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M=m/n公式中,M代表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m代表质量,n代表摩尔数。
在质量的摩尔计算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在用摩尔数来计算质量时,需要注意摩尔数的单位是摩尔(mol)。
2.在计算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数据的精度和四舍五入的问题。
3.在计算质量时,要考虑物质的纯度问题,纯度不同,计算出来的质量也不同。
四、体积的摩尔计算体积的摩尔计算是指通过已知物质的摩尔数,求出其体积。
体积的摩尔计算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公式:1.V=nV0公式中,V代表体积,n代表摩尔数,V0代表一个摩尔的物质所占据的体积。
化学必修一归纳总结(推荐3篇)
![化学必修一归纳总结(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b2e4f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3.png)
化学必修一归纳总结(推荐3篇)1.化学必修一归纳总结第1篇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2cu + co2↑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3cl2 点燃 2fecl3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 cucl2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 2nacl35、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 2hcl +o2↑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h2o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2h2o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40、漂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2hclo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 放电 2no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o2 = 2no2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 催化剂 2so3 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2h2so4(浓) △ cuso4 + 2h2o + so2↑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2h2so4(浓) △co2 ↑+ 2so2↑ + 2h2o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 3cu(no3)2 + 4h2o + 2no↑51、氨水受热分解:nh3/*h2o △ nh3↑ + h2o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 nh3↑ + hcl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 △ nh3↑ + h2o↑ + co2↑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 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 cacl2 + 2h2o + 2nh3↑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 点燃 2hcl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59、so2+ cao = caso3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61、so2 + ca(oh)2 = caso3↓ + h2o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63、so2 + 2h2s = 3s + 2h2o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2nano2 + h2o65、si + 2f2 = sif466、si + 2naoh + h2o = nasio3 +2h2↑67、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高温电炉 si + 2co(石英沙)(焦碳) (粗硅)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 2cl2 △ sicl4sicl4 + 2h2 高温 si(纯)+ 4hcl非金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1, 氧化性:f2 + h2 === 2hff2 +xe(过量)===xef22f2(过量)+xe===xef4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2f2 +2h2o===4hf+o22f2 +2naoh===2naf+of2 +h2of2 +2nacl===2naf+cl2f2 +2nabr===2naf+br2f2+2nai ===2naf+i2f2 +cl2 (等体积)===2clf3f2 (过量)+cl2===2clf37f2(过量)+i2 ===2if7cl2 +h2 ===2hcl3cl2 +2p===2pcl3cl2 +pcl3 ===pcl5cl2 +2na===2nacl3cl2 +2fe===2fecl3cl2 +2fecl2 ===2fecl3cl2+cu===cucl22cl2+2nabr===2nacl+br2cl2 +2nai ===2nacl+i25cl2+i2+6h2o===2hio3+10hclcl2 +na2s===2nacl+scl2 +h2s===2hcl+scl2+so2 +2h2o===h2so4 +2hclcl2 +h2o2 ===2hcl+o22o2 +3fe===fe3o4o2+k===ko2s+h2===h2s2s+c===cs2s+fe===fess+2cu===cu2s3s+2al===al2s3s+zn===znsn2+3h2===2nh3n2+3mg===mg3n2n2+3ca===ca3n2n2+3ba===ba3n2n2+6na===2na3nn2+6k===2k3nn2+6rb===2rb3np2+6h2===4ph3p+3na===na3p2p+3zn===zn3p2还原性s+o2===so2s+o2===so2s+6hno3(浓)===h2so4+6no2+2h2o3s+4 hno3(稀)===3so2+4no+2h2on2+o2===2no4p+5o2===p4o10(常写成p2o5)2p+3x2===2px3 (x表示f2,cl2,br2) px3+x2===px5p4+20hno3(浓)===4h3po4+20no2+4h2o c+2f2===cf4c+2cl2===ccl42c+o2(少量)===2coc+o2(足量)===co2c+co2===2coc+h2o===co+h2(生成水煤气)2c+sio2===si+2co(制得粗硅)si(粗)+2cl===sicl4(sicl4+2h2===si(纯)+4hcl)si(粉)+o2===sio2si+c===sic(金刚砂)si+2naoh+h2o===na2sio3+2h23,(碱中)歧化cl2+h2o===hcl+hclo(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cl2+2naoh===nacl+naclo+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3cl2+6koh(热,浓)===5kcl+kclo3+3h2o3s+6naoh===2na2s+na2so3+3h2o4p+3koh(浓)+3h2o===ph3+3kh2po2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3c+cao===cac2+co3c+sio2===sic+2co二,金属单质(na,mg,al,fe)的还原性2na+h2===2nah4na+o2===2na2o2na2o+o2===2na2o22na+o2===na2o22na+s===na2s()2na+2h2o===2naoh+h22na+2nh3===2nanh2+h24na+ticl4(熔融)===4nacl+timg+cl2===mgcl2mg+br2===mgbr22mg+o2===2mgomg+s===mgsmg+2h2o===mg(oh)2+h22mg+ticl4(熔融)===ti+2mgcl2mg+2rbcl===mgcl2+2rb2mg+co2===2mgo+c2mg+sio2===2mgo+simg+h2s===mgs+h2mg+h2so4===mgso4+h22al+3cl2===2alcl34al+3o2===2al2o3(钝化)4al(hg)+3o2+2xh2o===2()+4hg#p#副标题#e#高中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四大应用一、污染预防比污染控制或防治更重要从人类意识到环境污染开始,到现在已经发明不少新方法处理废弃物、治理污染点或减少有毒物的暴露等。
高一化学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汇总
![高一化学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59d1ff5240c844768eaee1a.png)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1、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 如粗盐的提纯;2、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3、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例: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4、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5、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四、除杂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硫酸铝、硫酸钾、明矾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当SO42-的浓度为0.20 mol/L时,加入等体积的0.20 mol/L的KOH溶液(混合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使生成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那么反应后溶液中K+的浓度为( ) A.0.20 mol/L B.0.25 mol/L C.0.225 mol/L D.0.45 mol/L 电子转移(化合价升降)守恒 1. 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则与1molCr3+ 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 ) A. 3.0mol B. 1.5mol C. 1.0mol D. 0.75mol 2. 将1.92g铜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mL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定)。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一定体积的 O2(标准状况下),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2的体积是 3.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3,则此反应中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5 B.11∶3 C.3∶1 D.4∶1 差量法: 1. 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1w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2w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211845331wwwB.12184()31wwwC.211734231www D.2111158431www 2.加热碳酸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mg,使之完全反应,得剩余物ng,则原混合物中氧化 镁的质量分数为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化学必修一计算
归纳总结
质量(原子)守恒法: 1. 将xg镁和yg铝溶于amL M mol/L的盐酸(过量),再往上述溶液中加入2a mL的NaOH溶液,溶液中的沉淀量达到最大值,则加入NaOH溶液的浓度为 A. M mol·L-1 B.2M mol·L-1 C.M/2 mol·L-1 D.无法确定 2. 已知氮的氧化物和烧碱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3NO2+2NaOH→2NaNO3+NO↑+H2O NO+NO2+2NaOH→2NaNO2+H2O 现有Mmol二氧化氮和Nmol一氧化氮组成的混合气体,用浓度为VL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则该NaOH溶液的浓度最小为 (mol·L-1) A.M/V B.2M/3V C.2(M+N)/3V D.(M+N)/V 3.将十水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4.54g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测得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1,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完全反应后,将溶液蒸干 灼烧至质量不变。则所得固体物质的质量为:_ ____g。 电荷守恒: 1.三种正盐的混合溶液中含有0.2molNa+、0.25molMg2+、0.4molCl-,则SO42-为…( ) A.0.1mol B.0.3mol C.0.5mol D.0.15mol 2.把aL含(NH4)2SO4和NH4NO3的混和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bmol烧碱并加热,恰好将全部NH4+ 转变成NH3放出;另一份需含c molBaCl2溶液恰能完全沉淀SO42-,则原溶 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_ 3.硫酸铝、硫酸钾、明矾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当SO2-4的浓度为0.4 mol/L时,加入等体积的0.4 mol/L的KOH溶液(混合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使生成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那么反应后溶液中K+的浓度为( ) A.0.20 mol/L B.0.25 mol/L C.0.225 mol/L D.0.45 mol/L
平均值法: 1、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 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 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锌 B.铁 C.铝 D.镁 2.含8.0 g NaOH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H2S后,将得到的溶液小心蒸干,称得无水物7.9 g,则该无水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A.Na2S B.NaHS C.Na2S 和 NaHS D.NaOH和NaHS 极值法: 1.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 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 g无水晶体。该碱金属M可能是 A.锂 B.钠 C.钾 D.铷 气体溶于水: 1.体积为1L的干燥烧瓶中,用排气法收集氨气。测得烧瓶中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10。以此气体做喷泉实验,结束后进入烧瓶的液体约为 A、0.25L B、1.0L C、0.75L D、0.5L 2. 将盛满NO2、O2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让其充分反应,结果剩余1/10体积气体。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比可能是( ) A.18 : 7 B.3 : 2 C.9 : 1 D.4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