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资料
食品毒理学
第一章绪论食品毒理学:应用毒理学方法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或混入的外源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极其作用机制;并通过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性评价,制定这些物质在食品中的安全限量标准,最终达到保护人类健康的目的。
外源性物质:是指机体从外界环境中摄入而非机体内源产生,并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
包括:①食品添加剂②食品中的间接添加物③食品污染物④食品中的天然毒素。
食品毒理学研究内容:①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或混入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在食品内外环境中存在的形式以及降解过程及降解产物。
②外源性物质随食品被机体吸收后在体内分布、代谢转化、排泄过程及毒物代谢动力学规律。
③外源性物质对机体造成的毒性损害及中毒机制研究。
④安全性毒理学评价⑤食品中有害因素的危险性评估。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第一节定义与术语1.概念选择毒性:指一种外源化学物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产生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无毒性作用。
靶器官:受到损害作用的生物。
毒效应谱:毒效应的这些性质和强度的变化构成了外源化学物的毒效应谱。
效应生物学标志物:凡能检测化学物引起有害效应的生理、生化、免疫、细胞、分子变化的生物学指标。
例:血液中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的活性下降。
(机体的异常变化或改变)接触生物学标志物(暴露生物学标志):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种存在的外源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的含量,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可提供暴露于有关外源化学物的信息。
(无法判断机体中毒效应)易感性生物学指标:是反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毒作用敏感程度的指标。
剂量:指机体暴露化学物质的量或试验中给予机体化学物质的量,常以单位体重暴露的外源化学物的量(mg/Kg体重)或环境中的浓度表示。
外剂量(接触剂量):环境中机体接触毒物的总量内剂量(体内负荷):通过各种途径吸收进入体内血循环的外来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靶剂量(生物有效剂量):到达体内特定效应部位(组织、细胞和分子)并与其相互作用的外来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的量(真正有效的)。
食品毒理学资料
外源化学物:指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
内源化学物:指机体内原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
食品毒理学:是借用毒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以及它们的不良作用和可能的有益作用的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的一门科学。
毒物: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
毒性:指外源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或者进入机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包括一般性的损害及致畸、致突变和致癌的能力等。
毒效应谱:指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根据外源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可引起多种变化。
靶器官:指化学物质被吸收后可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但直接发挥作用的部位往往只限于一个或多个组织器官,该类组织器官称为靶器官。
生物学标志:指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
接触生物学标志:对各种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或它们与内源性物质作用的反应产物的测定值。
效应生物学标志:可以测出机体生理、生化、行为等方面的异常或病理组织学方面的改变,反映与不同靶剂量的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有关的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易感性生物学标志:反映机体对化学物质毒作用敏感程度的指标。
量反应:指反应属于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用某种测量数值表示。
质反应:指反应属于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体数值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表示。
剂量—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剂量—质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绝对致死剂量(LD100):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半数致死量(LD50):指化学物质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的剂量。
食品毒理学)
⾷品毒理学)绪论⾷品毒理学(food toxicology):是研究⾷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它们的不良作⽤与可能的有益作⽤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品的安全性的科学。
外源性化学物(xenobiotics)在⼈类⽣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机体,在体内呈现⼀定⽣物学作⽤的⼀些化学物质,⼜称为“外源⽣物活性物质”。
瑞⼠⼈Paracelsus奠定了毒理学的基础。
提出剂量的概念。
第⼀章⾷品毒理学的基本概念毒物:在⼀定条件下,以较⼩剂量进⼊机体即能够对机体产⽣损害作⽤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危及⽣命的外源性化学物称为毒物毒性(toxicity):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者进⼊机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起损害作⽤的相对能⼒。
毒作⽤:⼜称毒性效应,毒物对动物有机体产⽣的⽣物学损害作⽤。
毒效应谱:指化学物质对机体引起的毒性作⽤的性质和强度的变化靶器官:是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的器官或组织。
影响毒性的因素①机体因素:与年龄、遗传背景、性别、饮⾷、⽣理和健康状况有关,化学物的剂量、接触途径、接触期限和频度等有密切关系。
a物种和细胞学的差异b化学毒物⽣物转化过程的差异c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毒物亲和⼒的差异d不同机体或组织器官对化学毒物所致损伤的修复能⼒存在差异②接触条件接触途径;接触期限;吸收速率;接触频率③外源化学物结构和性质a功能基团与毒性的关系b基团的电荷性与毒性的关系c光学异构与毒性的关系d外源化学物的理化性质(如溶解度、解离度、解离常数(pKa)、旋光度、表⾯张⼒、相对分⼦质量、挥发性和相对密度等。
)⽣物学标志:⼜称为⽣物标志物或⽣物学标记,是指通过⽣物学屏障进⼊组织或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物,以及反映它们所引起的⽣物学效应⽽采⽤的检测指标⽣物学标志的分类:接触⽣物学标志、效应⽣物学标志、易感性⽣物学标志。
剂量(dose)是指⼈为给予机体或机体通过各种⽅式接触到的化学物的数量,它是决定化学物对机体造成损害的最主要因素。
食品毒理学
食品毒理学(food toxicology)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的安全性的科学。
食品毒理学的作用就是从毒理学的角度,研究食品中可能含有的外源化学物质对食用者的毒作用机理,检验和评价食品(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或安全范围,从而达到确保人类的健康目的。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食品毒理学概述食品除了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外,也可能含有身体非必需的甚至有害生物或化学物质,后者总称为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 。
外源化学物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
毒理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和首要目的就是要对毒性进行定量。
1.学科内容食品毒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食品外源化学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食品外源化学物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和危险度评价的概念和内容;食品中各主要外源化学物(天然物、衍生物、污染物、添加剂)在机体的代谢过程和对机体毒性危害及其机理。
2.学科任务研究食品中学物的分布、形态、及其进入人体的途径与代谢规律,阐明影响中毒发生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研究化学物在食物中的安全限量,评定食品的安全性,制定相关卫生标准;研究食品中化学物的急性和慢性毒性,特别应阐明致突变、致畸、致癌和致敏等特殊毒性,提出早期诊断的方法及健康监护措施。
3.研究方法一是微观方法;另一大类方法是宏观方法,亦即研究人的整体以至于人的群体与毒物相互作用的关系,目前主要使用流行病学方法。
4.毒理学实验可采用整体动物、游离的动物脏器、组织、细胞进行。
根据采用的方法不同,可分为体内试验(in vivo test)和体外试验(in vitro test)。
毒理学还利用限定人体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直接研究外源化学物对人体和人群健康的影响。
1)体内试验也称为整体动物试验。
食品毒理学复习资料
食品毒理学第一章毒理学的基本概念第一节毒物、毒性、毒作用及相关概念1.什么是毒物?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的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
2.毒物的分类?毒物可按其作用、化学性质、用途和分布范围进行分类。
(1)按作用可分类为:腐蚀毒、实质毒、精神毒、血液毒、酶系毒。
(2)按化学性质可分类为:挥发性毒物、非挥发性毒物、金属毒物、阴离子毒物、其他毒物。
3.什么是毒性?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人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4.物质毒性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化学结构5.经不同途径产生毒性作用的速度和递降顺序为?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经口>经皮。
经肺吸入染毒近似于静脉注射6.外源化学物对机体存在选择毒性的原因可能有几个方面,请讲述。
(1)物种和细胞学的差异。
(2)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外源化学物或其毒性代谢产物的蓄积能力不同。
(3)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
(4)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外源化学物所造成损害的修复能力存在差异。
7.什么是毒作用?毒物本身或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与组织大分子成分互相作用的结果。
毒作用又称毒效应,是化学毒物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故又称不良效应或有害反应。
8.什么是选择毒性?一种外源化物可能只对某一种生物有损害,而对其他种类的生物不具有损害作用,或者只对生物体内的某一组织器官产生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无毒性作用。
9.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分类?1.速发作用和迟发作用速发作用指某些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后在短时间内出现的毒效应。
迟发作用指机体接触化学毒物后,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才表现出来的毒效应。
2.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局部作用指某些外源化学物在机体接触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全身作用指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并分至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食品毒理学重点
食品毒理学(一)1、毒性:内剂量、外剂量、生物学标志物有哪些?分别的意义(1)接触剂量,外剂量: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如人、指示生物、生态系统)的接触剂量,可以是单次接触或某浓度下一定时间的持续接触。
(2)吸收剂量,内剂量:是指外源化学物穿过一种或多种生物屏障,吸收进入体内的剂量。
(3)生物学标志:指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可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类。
(1)接触标记:可检查在细胞、组织或体液内某些致癌物的含量,用以衡量接触的水平。
这类标记测定结果只说明机体接触情况,不说明所接触物质对机体,特别是靶细胞是否已起作用。
(2)生物效应标记:反应致癌物对于靶子或相类似部位所造成的损害,这些损害可能与肿瘤有关。
(3)敏感性标记:是一类衡量致癌物反应性个体差异的标记。
可用于检查出肿瘤高危个体。
以上三类生物标记在化学致癌研究中常用于三个方面:(1)病因学研究确立某种因素与某种肿瘤之间的因果关系。
(2)用于危险度评价使用生物有效剂量衡量PAH的危险度比其他接触参数更为直接。
比利用肿瘤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更为敏感,更有利于是危险度评价应用于预防。
(3)用于干预试验中临床流行病学观察。
2、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许多化学物质有特定的靶器官,另有一些则作用于同一个或同几个靶器官。
在同一靶器官产生相同毒效应的化学物质,其作用机制可能不同。
某个特定的器官成为毒物的靶器官可能有多种原因。
)3、剂量-反应关系剂量-量反应关系: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发生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剂量-质反应关系: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在毒理学研究中,剂量-反应关系的存在被视为受试物与机体损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
)4、LD50LD50:指引起一组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5、首过效应首过效应:除口腔和直肠外,从胃和肠吸收到局部血管的物质都要汇入肝门静脉到达肝脏之后再进入体循环。
食品毒理学基础1毒物、毒性整理版
如阳性率、死亡率、发病率等。
•21
2018-10-16
出现选择毒性的原因
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ity):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
毒 理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 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 毒作用。化学物质出现选择毒性的原因可能在于:
的摄取和释放,发挥其毒性。再如除草剂百草枯主要蓄积 在肺内,导致肺组织损伤,继而纤维化,丧失通气功能。 •23
2018-10-16
(2)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
如细菌不能直接吸收叶酸,而是利用对位—氨基苯甲酸、
出现选择毒性的原因
(4)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
1
毒物及其分类
毒物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内源性毒物和外源性毒物。
内源性毒物:主要是指机体内的代谢产物。可通过自体解
毒和排泄途径排除,一般不引起明显病理变化。 外源性毒物:是指从自然环境中进入动物机体的毒物,对
于动物中毒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主要有饲料毒物、植
物毒素、霉菌毒素、细菌毒素、农药、药物与饲料添加剂、环 境污染毒物、动物毒素、有毒气体、辐射物质以及军用毒剂等。
2 毒性及其分类
毒 理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效应(effect):表示接触一定剂量的环境污染物
后,引起的机体生物学变化,分为质效应和量
效应,多用计量单位表示。量效应和质效应。
反应(response):表示接触一定剂量的环境污染
物后,产生生物学变化(效应)的个体在接触 群体中所占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但是一个物质的“有毒”与“无毒”,毒性的大小也
食品毒理学复习资料
食品毒理学:食品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主要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或混入的化学物的性质、来源、形成以及它们的不良作用的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的科学。
食品毒理学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关键技术手段和技术支撑。
(1)、危害识别;(2)、危害特征描述;(3)、暴露评估;(4)、危险性特征描述。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
毒性: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的相对能力。
影响毒性的主要因素:(1)、毒物剂量;(2)、接触途径;(3)、接触期限;(4)、接触频率;(5)、吸收速率;(6)、毒物的化学结构和选择毒性。
选择毒性:选择毒性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性作用的现象。
受到损害作用的生物或器官成为靶生物或靶器官。
分子结构对化学物毒性的影响:(1)、功能团与毒性的关系:卤原子多的化学分子毒性强;(2)、基团的电荷性与毒性的关系:含电负性基团的化学分子毒性强;(3)、光学异构体毒性的关系:左旋吗啡对机体有作用,右旋吗啡对机体无效。
毒效应谱: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可引起多种生物学变化,称为毒效应谱。
毒效应谱表现为: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③亚临床改变;④临床中毒;⑤甚至死亡。
急性毒作用带:急性毒作用带=半数致死量/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
该值越大说明毒物引起急性致死中毒的的危险性越小。
10、生物转运:化学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称为生物转运。
11、影响化学毒物经胃肠道吸收的因素:(1)胃肠道腔内pH ;(2)化学毒物的pKa ;(3)化学毒物的脂溶性;(4)胃肠道充盈程度;(5)胃肠道蠕动情况;(6)某些特殊生理状况。
12、分布:外源化学物通过吸收进入血液和体液后,随血流和淋巴液分散到全身各组织的过程称为分布。
食品毒理学考试资料!
词解释毒性: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人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也可简化为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条件下,损伤生物体得能力毒性作用:也叫毒性反应,是指外源化学物引起机体发生生理生化机能异常或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的反应,该反应可在各个系统,器官或组织出现反应:指接触一定剂量的化学物后,表现出某种生物学效应并达到一定强度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生物学反应,常以阳性,阴性,并以阳性率等表示,为质化效应,所得资料为计数资料独立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作用,其作用的部位--靶器官不同,且各靶器官或靶部位之间生理关系并不密切,此时各外源化学物的毒性效应表现为各自的毒性效应胞吐作用:是将某些大分子物质或颗粒物通过此种方式从细胞内运出细胞的过程,又称出胞作用胞吞作用:又称入胞作用,是将细胞表面的颗粒物或液滴转运入细胞的过程吸收:外源化学物从接触部位通过生物膜屏障进入机体及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主要吸收部位是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急性毒性概述:指机体一次接触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化学物后在短期内(最长14天)所发生的毒效应亚慢性毒性:指人或试验动物连续较长时间接触较大剂量的外源化合物引起的毒性效应蓄积作用:当化学毒物反复多次给动物染毒,化学毒物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的速度和排泄速度(或总量)是,化学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就有可能在机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毒物的蓄积作用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LD100指引起一组受试试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又称致死中量,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在规定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外源化学物不引起机体形态,功能,生长,发育或寿命可检测到的有害改变的最高剂量或浓度联合毒作用:一种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可以由于同时或先后接触另一种外源化学物而使其所表现的联合毒性比任一单一的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增强或减弱,毒理学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交互作用称为联合毒作用最大无作用剂量:指化学物质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用现代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指标不能发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最大无毒剂量:即(最大非致死剂量或浓度),LD0指一组受试实验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前致癌物:终致癌物:指不需代谢活化的直接致癌物和间接致癌物经代谢活化所形成的具有致癌作用代谢物的统称(近致癌物进一步代谢活化,转变为能与DNA发生反应的带正电荷的亲电子物质,称为终致癌物P201)(?)致突变作用:外来因素特别是外源化合物引起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且这种改变随同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脏器系数:脏器系数又称脏/体比值,指某个脏器湿度在每100g体重中所占的质量毒物:在一定条件下,当此有害物质进入机体后,积累达一定量,能与身体内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变化,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这样的有害物质称为毒物致敏:某些作为半抗原的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后,与内源性蛋白结合为抗原并激发抗体产生,称为致敏剂量:即可知机体接触化学物的量,或在实验中给予机体受试物的量,又可指化学物被吸收的量或在体液和靶器官中的量效应:即生物学效应,指机体在接触一定剂量的化学物后引起的生物学改变,生物效应一般具有强度性质,为量化效应所得资料为计量资料计量-效应关系:指不同剂量的毒物与某引起的量化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计量-反应关系:指不同剂量的毒物与其引起的质化效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拮抗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低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毒性效应的总和相加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其各自对抗体的毒性作用的靶器官相同,则其对抗体所产生的毒性效应等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所产生效应的总和,此作用就是想家作用协同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大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总和,即毒性增强生物转运:外源化学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的过程,即外源化学物在体内量变过程。
食品毒理学第六章
产品检验和放行
建立完善的产品检验和放行制度,对生产 出的食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评估,确保符
合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
生产过程控制
制定详细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确保生 产过程中的卫生和质量安全,减少有害物 质的产生和残留。
质量追溯和召回
建立质量追溯和召回制度,对存在安全隐 患的食品进行及时追溯和召回,保障消费 者的权益和安全。
加工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
1 2
食品添加剂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等而加入的物质, 如防腐剂、色素等,过量或不当使用可能对健康 产生不良影响。
加工产生的有害物质
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如油炸、烧 烤等高温加工产生的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
3
包装材料迁移
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可能迁移到食品中, 如塑料包装中的增塑剂、油墨中的重金属等。
促进社会食品安全水平提升
食品毒理学的发展将推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重视,促进企业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 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公众健康。
推动食品安全法规的完善和执行
食品毒理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政府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法规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法规的有 效执行。
THANKS
感谢观看
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食品中的天然毒素、添加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 质的毒性作用。
食品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包括体内实验、体外实验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等多种方法。
章节内容与目标
内容
本章节将详细介绍食品毒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常见的食品有害物质及其毒性作用机制等内容 。
目标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读者应能够掌握食品毒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了解常见的食品有害物质及 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为后续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打下基础。
食品毒理学复习资料整理
食品毒理学(Food Toxicology):是一门研究存在或可能存在于食品中称为毒物(Toxicants)的小分子物质的种类、含量、分布范围、毒性及其毒性反应机理的科学。
食品毒理学是食品安全性的基础。
食品毒理学的作用就是从毒理学的角度,研究食品中所含的内源化学物质或可能含有的外源化学物质对食用者的毒作用机理,检验和评价食品(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或安全范围,从而确保人类的健康。
瘦肉精——乙类促效剂、克伦特罗毒物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援化学物。
外源化合物食品中外源化学物根据其来源分为四大类:①天然物;②衍生物;③污染物;④添加剂。
衍生物是食物在贮放和加工烹调过程中产生的。
污染物和添加物都属于外来的。
一、天然物(一)植物性有害物质植物性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是植物生长过程代谢物。
植物的有害代谢物大体上可以分为:①功能团,如植物酚类;②生理作用物质,如胆碱酯酶抑制剂或活化剂;③产生毒素的,如生氰甙;④致癌物,如苏铁素;⑤抗营养物,如黄豆中的外源凝集素(lectins)。
不少野菜还未经过系统毒理学试验和安全性评价;另外,野菜也受环境污染。
(二)动物性有害物质人类食入的动物性食品从毒理学角度可以分为三类:①本身无毒的;②有的时候有毒的(条件性有毒);③本身有毒的,如河豚鱼。
应该特别重视第二类,即有的时候有毒,使人捉摸不定。
二、衍生毒物(derived toxicants)衍生毒物是食品在制造、加工(包括烹调)或贮放过程中化学反应或酶反应形成的(或潜在)有毒物质。
三、污染物——生物学污染物和化学污染物1)食品可从多方面受污染—空气、水、土壤及其他的植物。
土壤和水中的天然有毒无机物被植物、禽畜和水生动物吸收、积累,有的达到可引起人中毒的水平,如硝酸盐、汞、砷以及硒。
2)受污染的饲料喂禽畜后,可使其肉、蛋、奶含有污染物,这些都属于间接污染。
3)生长中的农作物或收获后贮放的农产品受微生物侵袭,在适宜条件下可产生致病内毒素或外毒素。
食品毒理学
1.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中有毒有害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以及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作用及其作用规律,评价其安全性,并确定其安全限值,以及提出预防管理措施的一门学科。
2.怎样理解食品安全性:①有毒与无毒是相对的,关键是物质与机体的接触量②有毒不等于实际伤害,没有一种物质是决定的安全③食品安全性: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条件下长期食用,对使用者不产生不良反应的实际把握3.外源性化学物是指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4.危险度,危险性或危险度,在特定的接触条件下终生接触某环境因素引起个体或群体产生有害效应(损伤、疾病或死亡)的预期频率。
5.毒物:一般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既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6.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7.损害作用是外源化学物作用于机体引起功能紊乱、损伤、疾病或死亡的生物学效应,是毒性作用的具体体现,可能引起机体正常形态学、生理学、生长发育过程受到影响,寿命可能缩短,机体功能容量降低,机体对外加应激代偿能力降低和机体对其他某些环境因素不利影响的易感性增高。
非损害作用是外源化学物作用与机体不引起机体机能、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不引起机体功能容量的降低,也不引起机体对额外应激代偿能力的损伤8.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9.生物学标志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10.接触生物学标志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11.效应生物学标志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
食品毒理学资料
食品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卫生安全、无毒无害;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和有益成分;感官性状良好、可被人体接受。
毒理学奠基人:西班牙的Orifila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体内试验、体外试验、人个体观察、流行病学观察。
2食品毒理学(Food toxicology):是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于形成以及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和机制,并确定这些外源化学物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的一门科学。
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现代食品安全性六大问题:营养失控、微生物致病、自然毒素、环境污染物、人为加入食物链的有害物质、其他不确定的饮食风险。
9毒物的种类按其用途和分布范围可分为:工业化学品;食品中的有毒物质;环境污染物;日用化学品;农用化学品;医用化学品;生物毒素;军事毒物。
18毒性: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机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包括损害正在发育的胎儿(致畸胎)、改变遗传密码(致突变)或引发癌症(致癌)的能力。
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及性质影响因素:剂量,接触条件、接触途径,接触期限,速率和频率。
损害作用:外源化学物毒性的具体表现。
有害作用也称为健康效应(health effect),即引起功能紊乱、损伤、疾病或死亡的生物学效应。
损害作用的特点:1机体的正常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受到严重的影响,寿命亦将缩短;2机体功能容量或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降低;3机体维持稳态能力下降;4机体对其它某些环境因素不利影响的易感性增高。
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指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不引起机体机能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不引起机体功能容量的降低,也不引起机体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伤。
毒效应谱(spectrum of toxic effects):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取决于外源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可引起多种变化。
食品毒理学
1,什么是毒物、毒性、毒作用和毒作用剂量?毒性: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机体易感染部位后,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毒作用:化学物质对生物体损害作用毒作用剂量:给予机体或与机体接触的可引起毒作用效应的毒物数量。
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有哪些?包括:一、致死剂量 {绝对致死剂量半数致死剂量}二、最大无作用剂量三、最小有作用剂量四、毒作用带2,什么是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3,机体对化学毒物的处置包括哪几个方面?什么是生物转运?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方面;毒物动力学中外源化学物质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的过程称为生物转运。
5.机体吸收外源化学物有哪些途径?经消化道吸收、经皮肤吸收、经呼吸道吸收还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方式。
6.毒物是怎样被排泄出体外的?主要是通过肾脏随同尿液排泄和经过肝脏随同胆汁入粪便排泄:此外还可以经过呼吸器官随同呼出的气体排出,通过皮肤随同汗液排出以及随同乳汁、唾液、泪液以及胃肠道的分泌液等途径排出。
方式:经肾脏排出经肝脏排出经肺排出经胃肠道排出其他途径排出7.什么是生物转化?生物转化的意义是什么?外源化学物质经酶催化后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其意义是:一经过生物转化后,外源化学物的极性增强,水溶性增高,易于经肾脏随同尿液或随同胆汁混入粪便,排出体外。
二、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可以降低。
8.代谢过程分为哪几相?其定义是什么?代谢过程分为9.终毒物的概念?是指与机体內源靶分子反应或严重的改变生物学环境、启动结构和功能而表现出毒性的物质10.什么是细胞钙稳态?钙稳态失调学说?正常情况下,在细胞静息状态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比较低,而细胞外游离钙离子浓度则达。
当细胞处于兴奋状态,第一信使传递信息,则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迅速增多,可达到,此后再降至,完成信息传递循环。
钙离子浓度的这种稳态变化过程称为细胞内钙稳态。
细胞内钙失调的概念:在细胞受损时可导致钙离子内流增加,或钙离子从细胞内储存部位释放增加,或细胞向外逐出钙离子受到抑制,表现为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不可控制的持续增加,打破细胞内钙稳态,这就称为细胞内钙稳态的失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源化学物:指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
内源化学物:指机体内原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
食品毒理学:是借用毒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以及它们的不良作用和可能的有益作用的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的一门科学。
毒物: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
毒性:指外源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或者进入机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包括一般性的损害及致畸、致突变和致癌的能力等。
毒效应谱:指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根据外源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可引起多种变化。
靶器官:指化学物质被吸收后可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但直接发挥作用的部位往往只限于一个或多个组织器官,该类组织器官称为靶器官。
生物学标志:指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
接触生物学标志:对各种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或它们与内源性物质作用的反应产物的测定值。
效应生物学标志:可以测出机体生理、生化、行为等方面的异常或病理组织学方面的改变,反映与不同靶剂量的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有关的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易感性生物学标志:反映机体对化学物质毒作用敏感程度的指标。
量反应:指反应属于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用某种测量数值表示。
质反应:指反应属于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体数值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表示。
剂量—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剂量—质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绝对致死剂量(LD100):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半数致死量(LD50):指化学物质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的剂量。
阈剂量/LOAEL: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的最低剂量。
ADI:依据人体体重,终身摄入一种食品添加剂而无显著健康危害的每日允许摄入量的估计值。
NOAEL:指化学物质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后,根据现有条件,未能观察到对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最高剂量。
安全系数:化学物质的安全限值一般是将NOAEL缩小一定的倍数来确定的。
安全剂量(VSD):指低于此剂量能以99%可信限的水平使超额癌症发生率低于10ˉ6,即100万人中癌症超额发生低于1人。
法规阈值:规定食品中的成分产生可忽视危险性的阈值为0.5ppb(0.5×10ˉ9)。
生物转运:化学毒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称为生物转运。
ADME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
生物转化:指化学毒物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后,经多种酶催化而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并形成一些分解产物或衍生物。
脂—水分配系数: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的比值。
血—气分配系数:血中溶解度、肺通气量和血流量系数低的吸收率取决于肺(8~12min),系数高的则取决于呼吸频率和深度(1h)。
首过效应:指未到体循环就被肝脏代谢和排泄的现象。
贮存库:指进入血液的外源化学物在某些器官组织蓄积而浓度较高,且对这些器官组织未显示明显的毒作用。
肠肝循环:化学毒物及其代谢产物由胆汁进入肠道,一部分可随粪便排出,一部分由于肠液或细菌的酶催化,增加其脂溶性而被肠道吸收,重新返回肝脏,形成肠肝循环。
代谢活化:大多数情况是生物转化终止了药物的药效作用或降低了外源化学物质的毒性,但对有的毒物却可使毒性增强,甚至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
代谢解毒:是指外来化合物经生物转化形成毒性低而易于排泄的代谢产物。
生物转化对大部分外来化合物起代谢解毒作用,因此一般将催化生物转化Ⅰ相反应和Ⅱ相反应得酶统称为解毒酶类。
Ⅰ相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水解反应。
这些反应常涉及暴露或引入一个功能基团,如-OH、-NH 、-SH、-COOH等。
Ⅱ相反应:又称结合反应,是毒物原有的功能基团或由Ⅰ相反应引入(暴露)的功能基团与内源性辅因子反应。
终毒物:是一种特别化学性质的物质,它可与内源性靶分子(受体、酶、DNA等)相互作用,使整体性结构或功能改变,从而导致毒性作用。
自由基(FR):指独立游离存在的带有不成对电子的分子、原子或离子。
氧化应激:由氧自由基产生的细胞毒性效应。
脂质过氧化: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破坏。
毒物联合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时会出现某种形式的综合反应。
一般毒性作用:指外来化学物在一定剂量、一定接触时间和接触方式下对试验动物产生的综合毒效应。
急性毒性: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或24h内多次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性效应。
蓄积作用:外源化学物连续、反复地进入机体,而且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排出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质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的现象。
物质蓄积:当实验动物反复多次接触化学毒物后,可用分析方法在体内测出物质的原型或其代谢产物时,称为物质蓄积。
功能蓄积:有的化学物质在长期接触后,机体内虽不能测出其原型或代谢产物,却出现了慢性毒性作用,称为功能蓄积。
蓄积系数(K):指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出现效应(或死亡)的蓄积剂量与一次染毒使半数动物出现相同效应(或死亡)的剂量的比值。
生物半减期(t1/2):指进入机体的化学物质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
蓄积率:指在一定时间内,化学物质在体内的蓄积量与同一时期进入机体总量的百分比。
现代食品安全性的六大类问题:1、营养失控;2、微生物致病;3、自然毒素;4、环境污染物;5、人为加入食物链的有害化学物;6、其他不确定的饮食风险。
外源化学物对机体存在选择毒性的原因:1、物种和细胞学的差异:动物、植物。
细菌;2、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外源化学物及其毒性代谢产物的蓄积能力不同:碘—甲状腺;3、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如磺胺类药物:细菌/人;黄曲霉素B1:大鼠/小鼠;甲醇:人眼睛;4、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外源化学物所造成损害的修复能力存在差异:MNU→大鼠胸部肿瘤、肝脏未发现。
毒作用带分为:急性毒作用带(Zac);慢性毒作用带(Zch)。
生物学标志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生物膜的功能:隔离功能;进行重要生化反应和生命现象的场所;内外环境物质交换的屏障。
简单扩散的条件:1.生物膜两侧浓度梯度差;2.外源化学物在脂质中的溶解度(脂水分配系数);3.外源化学物的解离状态。
急性毒作用带和慢性毒作用带的含义:1.急性毒作用带(Zac):Zac=LD50/Lim ac,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危险性越小。
2.慢性毒作用带(Zch):Zch=Lim ac /Lim ch,Zch值大,说明Limac与Limch之间的剂量范围大,由轻微毒性效应到明显中毒表现的发展过程较为隐匿,易被忽视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反之,危险性小。
主动转运的特点:1.逆浓度梯度转运,耗能;2.转运需载体参加;3.载体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4.转运有一定的选择性;5.可产生竞争性抑制。
机体内的主要贮存库:1.血浆蛋白(白蛋白);2.肝脏和肾脏;3.脂肪组织;4.骨组织。
代谢活化生成的活性代谢产物有:1.生成亲电子剂:苯并芘、2-乙酰胺基芴等的代谢活化;2.生成自由基:百草枯催化还原、四氯化碳还原脱卤;3.生成亲核剂:少见,苦杏仁苷→氰化物;4.生成氧化还原剂:比较少见,硝酸盐→亚硝酸盐。
P—450酶系的组成:1.血红素蛋白类→含铁卟啉环结构,具电子转移功能;2.黄素蛋白类→电子供给体;3.磷脂类→细胞色素电子传递时起异化作用。
P—450催化氧化的总反应:底物(RH)+O2+NADPH+H2→产物(ROH)+H2O+NADPˉ。
P—450催化的氧化反应的类型:1.脂肪族或芳香族碳的羧基化;2.双键的环氧化作用;3.杂原子的氧化和Nˉ羧化;4.杂原子脱烷基;5.氧化基团的转移;6.酯裂解;7、脱氧。
哺乳动物含有的5种环氧水化酶:1.微粒体环氧水化酶;2.可溶性环氧水化酶;3.胆固醇环氧水化酶;T4水解酶;5.hepoxinlin水解酶。
结合作用(Ⅱ相反应)的主要类型及结合酶定位:1.葡糖醛酸结合→酶定位:微粒体;2.硫酸结合→酶定位:胞液;3.乙酰化作用→酶定位:线粒体、胞液;4.氨基酸结合→酶定位:线粒体、微粒体;5.甲基化作用→酶定位:胞液;6、与谷胱甘肽结合→酶定位:胞液、微粒体。
细胞内钙稳态:在细胞静息状态下细胞内游离Ca2+仅为10ˉ7mol/L,而细胞外液Ca2+则达 10ˉ3mol/L。
当细胞处于兴奋状态,第一信使传递信息,则细胞内游离Ca2+迅速达10ˉ5mol/L。
此后再降低至10ˉ7mol/L,完成信息传递循环。
钙稳态失调的机制:Ca2+这种失调或紊乱,将完全破坏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由激素和生长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短暂的Ca2+瞬变,危机细胞器的功能和细胞骨架结构,最终激活不可逆的细胞成分的分解代谢过程。
包括:1.细胞膜通透性增加;2. Na+—Ca2+交换异常;3.线粒体功能障碍。
钙稳态失调致细胞毒性的机理:1.能量代谢的影响:(1)抑制ATP生成→膜泵能量供应↓→细胞内泵出或泵入内质网的Ca 2+↓→胞浆内Ca 2+↑→线粒体内膜脂质过氧化;(2)线粒体呼吸↑→氧自由基↑→线粒体内膜脂质过氧化。
2.微管功能障碍:Ca 2+↑→肌动蛋白丝同α-辅肌动蛋白和胞衬蛋白分离→形成脂质膜大疱→质膜易于破裂。
3.多种水解酶激活。
非酶促防御抗氧化系统包括:1.谷胱甘肽;2.维生素C和维生素E;3.类胡萝卜素;4.尿酸、牛磺酸、次牛磺酸等。
酶类抗氧化系统的主要反应: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过氧化氢酶(CAT);3.过氧化物酶(POD);4.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6.谷胱甘肽还原酶(GR)。
毒物联合作用的具体形式及意义:1.非交互作用。
(1)相加作用:见于结构相似或同系衍生物,如其作用靶子相同,则毒性表现为各单个毒物效应的总和。
(2)独立作用:这是由于不同性质的毒物有不同的作用部位、不同的靶子,而这些部位与靶子之间在功能关系上不密切,因而出现各自不同的毒效应。
2、交互作用。
(1)协同作用:表现为各个毒物的综合效应大于各单个毒物效应的总和,即毒性增强作用。
其发生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例如可能由于不同毒物进入机体后相互作用产生新的药物,可使毒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