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1.2.1《集合之间的关系》课件(新人教b版必修1)

合集下载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 《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PPT(第2课时全集、补集及综合应用)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 《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PPT(第2课时全集、补集及综合应用)

()
A.{x|-2<x≤1}
B.{x|x≤-4}
C.{x|x≤1}
D.{x|x≥1}
C [因为 S={x|x>-2}, 所以∁RS={x|x≤-2}. 而 T={x|-4≤x≤1}, 所以(∁RS)∪T={x|x≤-2}∪{x|-4≤x≤1}={x|x≤1}.]
33
4.已知全集 U={2,0,3-a2},U 的子集 P={2,a2-a-2},∁UP ={-1},求实数 a 的值.
31
2.U={0,1,2,3,4},集合 A={1,2,3},B={2,4},则(∁UA)∪B 为
()
A.{1,2,4}
B.{2,3,4}
C.{0,2,3,4}
D.{0,2,4}
D [∵∁UA={0,4},B={2,4},∴(∁UA)∪B={0,2,4}.]
32
3.设集合 S={x|x>-2},T={x|-4≤x≤1},则(∁RS)∪T 等于
因为∁RA={x|x<3,或x≥7}, 所以(∁RA)∩B={x|2<x<3,或7≤x<10}.
18
解决集合交、并、补运算的技巧 1如果所给集合是有限集,则先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然后结合交集、并集、补集的定义来求解.在解答过程中常常借助于 Venn 图来求解. 2如果所给集合是无限集,则常借助数轴,把已知集合及全集 分别表示在数轴上,然后进行交、并、补集的运算.解答过程中要注 意边界问题.
34
[解] 由已知,得-1∈U,且-1∉P, 3-a2=-1,
因此a2-a-2=0, 解得 a=2. 当 a=2 时,U={2,0,-1}, P={2,0},∁UP={-1},满足题意. 因此实数 a 的值为 2.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册(必修1)精品课件3: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册(必修1)精品课件3: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微体验] 1.思考辨析 (1)空集可以用表示.( ) (2)空集中只有元素0,而无其余元素.( ) 答案 (1)× (2)×
2.下列四个集合中,是空集的为( )
A.{0}
B.{x|x>8,且x<5}
C.{x∈N|x2-1=0}
D.{x|x>4}
解析 满足x>8且x<5的实数不存在,故{x|x>8,且x<5}=∅. 答案 B
答案 C B A
课堂互动探究
探究一 集合关系的判断
例 1 (1)已知集合 M={x|x2-3x+2=0},N={0,1,2},则集合 M 与 N 的关系是( )
A.M=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N M
C.M N
D.N⊆M
解析 解方程 x2-3x+2=0 得 x=2 或 x=1,则 M={1,2},
因为 1∈M 且 1∈N,2∈M 且 2∈N,所以 M⊆N.
探究二 子集、真子集问题
例 2 已知集合 A={x|x2-3x+2=0},B={x|0<x<6,x∈N},写出满足 A⊆C⊆B 的集合 C 的所有可能情况.
解 由 A={x|x2-3x+2=0}={1,2},B={x|0<x<6,x∈N}={1,2,3,4,5}, 又因为 A⊆C⊆B,即{1,2}⊆C⊆{1,2,3,4,5}, 所以 C 中至少含有元素 1,2,故 C 的所有可能情况是: {1,2},{1,2,3},{1,2,4},{1,2,5},{1,2,3,4},{1,2,3,5},{1,2,4,5}, {1,2,3,4,5},共 8 个.
A.M⊆P
B.P⊆M
C.M=P
D.M,P互不包含
解析 由于集合M为数集,集合P为点集,因此M与P互不包含. 答案 D

高中数学教材人教B版目录(详细版).doc

高中数学教材人教B版目录(详细版).doc

数学①必修第一章集合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1.1 集合的概念1.1.2 集合的表示方法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1.2.1 集合之间的关系1.2.2 集合的运算第二章函数2.1 函数2.1.1 函数2.1.2 函数的表示方法2.1.3 函数的单调性2.1.4 函数的奇偶性2.1.5 用计算机作函数的图像(选学)2.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2.2.1 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2.2.2 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2.2.3 待定系数法2.3 函数的应用(I)2.4 函数与方程2.4.1 函数的零点2.4.2 求函数零点近似解的一种近似方法——二分法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I)3.1 指数与指数函数3.1.1 有理指数幂及其运算3.1.2 指数函数3.2 对数与对数函数3.2.1 对数及其运算3.2.2 对数函数3.2.3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3.3 幂函数3.2 函数的应用(II)数学②必修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1 空间几何体1.1.1 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1.1.2 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1.1.3 圆柱、圆锥、圆台和球1.1.4 投影与直观图1.1.5 三视图1.1.6 棱柱、棱锥、棱台和球的表面积1.1.7 柱、锥、台和球的体积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2.1 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1.2.2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2.3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2.1.1 数轴上的基本公式2.1.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2.2 直线的方程2.2.1 直线方程的概念与直线的斜率2.2.2 直线方程的集中形式2.2.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2.4 点到直线的距离2.3 圆的方程2.3.1 圆的标准方程2.3.2 圆的一般方程2.3.3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3.4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4 空间直角坐标系2.4.1 空间直角坐标系2.4.2 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数学③必修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1.1 算法的概念1.1.2 程序框图1.1.3 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和框图表示1.2 基本算法语句1.2.1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1.2.2 条件语句1.2.3 循环语句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2.1.1 简单随机抽样2.1.2 系统抽样2.1.3 分层抽样2.1.4 数据的收集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2.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2.2.2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2.3 变量的相关性2.3.1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3.2 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第三章概率3.1 事件与概率3.1.1 随机现象3.1.2 事件与基本事件空间3.1.3 频率与概率3.1.4 概率的加法公式3.2 古典概型3.2.1 古典概型3.2.2 概率的一般加法公式(选学)3.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3.1 几何概型3.3.2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4 概率的应用数学④必修第一章基本初等函数(II)1.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1.1.1 角的概念的推广1.1.2 弧度制和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2.1 三角函数的定义1.2.2 单位圆与三角函数线1.2.3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1.2.4 诱导公式1.3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3.1 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3.2 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3.3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向量的线性运算2.1.1 向量的概念2.1.2 向量的加法2.1.3 向量的减法2.1.4 向量的数乘2.1.5 向量共线的条件与轴上向量坐标运算2.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2.2.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2.2.2 向量的正交分解与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2.2.3 用平面向量坐标表示向量共线条件2.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3.1 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与定义2.3.2 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2.3.2 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与度量公式2.4 向量的应用2.4.1 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2.4.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和角公式3.1.1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3.1.2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3.1.3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3.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3.2.1 倍角公式3.2.2 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3.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数学⑤必修第一章解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1.1 正弦定理1.1.2 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第二章数列2.1 数列2.1.1 数列2.1.2 数列的递推公式(选学)2.2 等差数列2.2.1 等差数列2.2.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3 等比数列2.3.1 等比数列2.3.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三章不等式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1.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1.2 不等式的性质3.2 均值不等式3.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3.5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5.1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3.5.2 简单线性规划数学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与量词1.1.1 命题1.1.2 量词1.2 基本逻辑关联词1.2.1 “且”与“或”1.2.2 “非”(否定)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1.3.1 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1.3.2 命题的四种形式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椭圆2.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1.2 椭圆的几何性质2.2 双曲线2.2.1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2.2.2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2.3 抛物线2.3.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2.3.2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 导数3.1.1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3.1.2 瞬时速度与导数3.1.3 导数的几何意义3.2 导数的运算3.2.1 常数与幂函数的导数3.2.2 导数公式表3.2.3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3.3 导数的应用3.3.1 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3.3.2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3.3.3 导数的实际应用数学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1.1 独立性检验1.2 回归分析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1.1 合情推理2.1.2 演绎推理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2.1 综合法与分析法2.2.2 反证法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1 实数系3.1.2 复数的引入3.2 复数的运算3.2.1 复数的加法和减法3.2.2 复数的乘法和除法第四章框图4.1 流程图4.2 结构图数学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与量词1.1.1 命题1.1.2 量词1.2 基本逻辑关联词1.2.1 “且”与“或”1.2.2 “非”(否定)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1.3.1 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1.3.2 命题的四种形式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曲线与方程2.1.1 曲线与方程的概念2.1.2 由曲线求它的方程、由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2.2 椭圆2.2.1 椭圆的标准方程2.2.2 椭圆的几何性质2.3 双曲线2.3.1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3.2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2.4 抛物线2.4.1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4.2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2.5 直线与圆锥曲线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1.1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3.1.2 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3.1.3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3.1.4 空间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3.2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3.2.1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向量方程3.2.2 平面的法向量与平面的向量表示3.2.3 直线与平面的夹角3.2.4 二面角及其度量3.2.5 距离(选学)数学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 导数1.1.1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1.1.2 瞬时速度与导数1.1.3 导数的几何意义1.2 导数的运算1.2.1 常数函数与幂函数的导数1.2.2 导数公式表及数学软件的应用1.2.3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1.3 导数的应用1.3.1 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1.3.2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1.3.3 导数的实际应用1.4 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1.4.1 曲边梯形面积与定积分1.4.2 微积分基本定理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1.1 合情推理2.1.2 演绎推理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2.1 综合法与分析法2.2.2 反证法2.3 数学归纳法 2.3.1 数学归纳法2.3.2 数学归纳法应用举例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3.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3.1.1 实数系3.1.2 复数的概念3.1.3 复数的几何意义3.2 复数的运算3.2.1 复数的加法与减法3.2.2 复数的乘法3.2.3 复数的除法数学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 基本计数原理1.2 排列与组合1.2.1 排列1.2.2 组合1.3 二项式定理1.3.1 二项式定理1.3.2 杨辉三角第二章概率2.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1.1 离散型随机变量2.1.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2.1.3 超几何分布2.2 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2.2.1 条件概率2.2.2 事件的独立性2.2.3 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2.3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2.3.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2.3.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2.4 正态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3.1 独立性检验3.2 回归分析数学选修4-5不等式选讲第一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1.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1.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1.2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2 基本不等式1.3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3.1 |ax+b|≤c、|ax+b|≥c型不等式的解法1.3.2 |x-a|+|x-b|≥c、|x-a|+|x-b|≤c型不等式的解法1.4 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1.5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1.5.1 比较法1.5.2 综合法和分析法1.5.3 反证法和放缩法第二章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及其应用2.1 柯西不等式2.1.1 平面上的柯西不等式的代数和向量形式2.1.2 柯西不等式的一般形式及其参数配置方法的证明2.2 排序不等式2.3 平均值不等式(选学)2.4 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优化的数学模型第三章数学归纳法与贝努利不等式3.1 数学归纳法原理3.1.1 数学归纳法原理3.1.2 数学归纳法应用举例3.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3.2.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3.2.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贝努利不等式。

人教版高中数学B版必修一《第一章 集合——第1课时 集合》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B版必修一《第一章 集合——第1课时 集合》课件

课前篇 自主预习




2.填空 (1)集合: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 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组成的集合(有时简称为集).集合通常用英文大 写字母A,B,C,…来表示. (2)元素: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集合中的元素 通常用英文小写字母a,b,c,…来表示. 3.做一做:下列各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有( ) ①2019年1月1日之前,在腾讯微博注册的会员;②不超过10的非负 奇数;③立方接近零的正数;④高一年级视力比较好的同学.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12-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当堂检测
课堂篇 探究学习
延伸探究 若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a-3和2a-1,已知-3是A中的元素, 如何求a的值? 解:∵-3是A中的元素, ∴-3=a-3或-3=2a-1. 若-3=a-3,则a=0. 此时集合中含有两个元素-3,-1,符合要求; 若-3=2a-1,则a=-1, 此时集合中含有两个元素-4,-3,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满足题意的实数a的值为0或-1.
-14-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当堂检测
课堂篇 探究学习
反思感悟解决此类问题的通法是:根据元素的确定性建立分类讨论 的标准,求得参数的值,然后将参数值代入检验是否满足集合中元 素的互异性.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当堂检测
变式训练用符号“∈”和“∉”填空.
(1) 2-1 (2)23 (3)-4
课前篇 自主预习




知识点四、常用数集及其表示
1.思考
我们曾经学习了哪些常见的数集?

新教材人教版B版必修一 集合 课件(42张)

新教材人教版B版必修一  集合     课件(42张)
解析 由已知得 M∪N={0,1,2,3,4,5},所以 M∪N 的子集有 26=64(个)。 答案 64
二、走近高考
3.(2018·全国卷Ⅰ)已知集合 A={0,2},B={ -2,-1,0,1,2},则 A∩
B=( )
A.{0,2}
B.{1,2}
C.{0}
D.{-2,-1,0,1,2}
解析 根据集合交集中元素的特征,可以求得 A∩B={0,2}。故选 A。 答案 A
三、走出误区 微提醒:①忽视集合的互异性致使出错;②分类讨论不全面导致漏解。 6.已知集合 A={1,3, m},B={1,m},若 B⊆A,则 m=________。
解析 因为 B⊆A,所以 m=3 或 m= m,即 m=3 或 m=0 或 m=1, 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可知,m≠1,所以 m=0 或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则 A∩B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3
B.2 C.1
D.0
解析
x2+y2=1, 联 立方程组 y=x,
x= 解得
22,
y=
2 2

x=-
22,
y=- 22,
所以交点坐标分别是-
答案 B
22,-
2, 2
22,
2。故选 2
B。
解析:集合 A 表示单位圆上的点的集合,集合 B 表示直线 y=x 上的 点的集合,根据图象容易判断有两个交点,故选 B。
{4,5},M={x|x=a+b,a∈A,b∈B},则 M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3
B.4 C.5
D.6
解析 (1)a∈{1,2,3},b∈{4,5},则 M={5,6,7,8},即 M 中元素的个数 为 4。故选 B。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1交集与并集课件新人教B版必修1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1交集与并集课件新人教B版必修1

12
M Z Z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D S 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名师点拨1.在求集合的并集时,同时属于A和B的公共元素,在并 集中只出现一次.
2.对于“A∩B={x|x∈A,且x∈B}”,不能仅认为A∩B中的任一元素 都是A与B的公共元素,同时还有A与B的公共元素都属于A∩B的含 义,这就是定义中“所有”二字的含义,而不是“部分”公共元素.
D S 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五
题型二
两个集合的并集运算
【例2】 求下列各对集合的并集: (1)A={x|x2-5x+4=0},B={x∈N|0<x<5}; (2)C={x|-4<x<8},D={x|-5≤x≤6}; (3)E={菱形},F={正方形}. 分析:(1)先化简两个集合,再通过观察可得;(2)借助数轴观察分 析;(3)由特征性质分析求得. 解:(1)由已知得A={x|x25x+4=0}={1,4},B={x∈N|0<x<5}={1,2,3,4},故A∪B={1,2,3,4}; (2)结合数轴分析, 可得C∪D={x|-5≤x<8}; (3)由已知得E∪F={菱形}.
2.能使用Venn图表示集合之间的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 概念的作用.
3.理解集合的交集、并集运算的性质,并能简单应用.
M Z Z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高一数学人教B版必修1:1.2.1 集合之间的关系 学案

高一数学人教B版必修1:1.2.1 集合之间的关系 学案

§1.2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1.2.1集合之间的关系自主学习学习目标了解子集、真子集、空集的概念,掌握用V enn图表示集合的方法,通过子集理解两集合相等的意义.自学导引1.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________________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________(或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2.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A⊆B),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集合A 与集合B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________.3.如果集合A⊆B,但存在元素x∈B,且x∉A,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的__________,记作________(或________).4.________是任何集合的子集,________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对点讲练知识点一写出给定集合的子集例1 (1)写出集合{0,1,2}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中哪些是它的真子集;(2)填写下表,并回答问题.原集合子集子集的个数∅{a}{a,b}{a,b,c}由此猜想:含n个元素的集合{a1,a2,…,a n}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多少?真子集的个数及非空真子集的个数呢?规律方法(1)分类讨论是写出所有子集的有效方法,一般按集合中元素个数的多少来划分,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做到不重不漏.(2)集合A中有n个元素,则集合A有2n个子集,有(2n-1)个真子集,(2n-1)个非空子集,(2n-2)个非空真子集.变式迁移1 已知集合M满足{1,2}⊆M⊆{1,2,3,4,5},写出集合M.知识点二 集合基本关系的应用例2 (1)已知集合A ={x |-3≤x ≤4},B ={x |2m -1<x <m +1},且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本题(1)中,若将“B ⊆A ”改为“A ⊆B ”,其他条件不变,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规律方法 (1)分析集合关系时,首先要分析、简化每个集合.(2)此类问题通常借助数轴,利用数轴分析法,将各个集合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以形定数,还要注意验证端点值,做到准确无误,一般含“=”用实心点表示,不含“=”用空心点表示.(3)此类问题还应注意“空集”这一“陷阱”,尤其是集合中含有字母参数时,初学者会想当然认为非空集合而丢解,因此分类讨论思想是必须的.变式迁移2 已知A ={x |x 2-5x +6=0},B ={x |mx =1},若B A ,求实数m 所构成的集合M .知识点三 集合相等关系的应用例3 已知集合A ={2,x ,y },B ={2x,2,y 2}且A =B ,求x ,y 的值.规律方法 集合相等则元素相同,但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防止错解.变式迁移3 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可表示为⎩⎨⎧⎭⎬⎫a ,b a,1,也可表示为{a 2,a +b,0},求a ,b .1.元素、集合间的关系用符号“∈”或“∉”表示,集合、集合间的关系用“⊆”、“=”或“”等表示.2.在特定的情况下集合也可以作为元素,如集合B ={∅,{0},{1},{0,1}},则此时{1}∈B ,而不能是{1}B .3.解集合关系的问题时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当A ⊆B 时,A =B 或A B .(2)判断两个集合间的关系:①先用列举法表示两个集合再判断;②分类讨论.(3)解数集问题学会运用数轴表示集合.(4)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可用V enn 图直观表示.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①空集没有子集;②任何集合至少有两个子集;③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④若∅A 时,则A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2.已知集合A ={x |a -1≤x ≤a +2},B ={x |3<x <5},则能使A ⊇B 成立的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3<a ≤4}B .{a |3≤a ≤4}C .{a |3<a <4}D .∅3.设B ={1,2},A ={x |x ⊆B },则A 与B 的关系是( )A .A ⊆B B .B ⊆AC .A ∈BD .B ∈A4.若集合A ={x |x =n ,n ∈N },集合B =⎩⎨⎧⎭⎬⎫x |x =n 2,n ∈Z ,则A 与B 的关系是( ) A .A B B .A B C .A =B D .A ∈B5.在以下六个写法中:①{0}∈{0,1};②∅{0};③{0,-1,1}⊆{-1,0,1};④0∈∅;⑤Z ={正整数};⑥{(0,0)}={0},其中错误写法的个数是( )A .3B .4C .5D .6二、填空题6.满足{0,1,2}A ⊆{0,1,2,3,4,5}的集合A 的个数是________.7.设M ={x |x 2-1=0},N ={x |ax -1=0},若N ⊆M ,则a 的取值集合为________.8.若{x |2x -a =0,a ∈N }⊆{x |-1<x <3},则a 的所有取值组成的集合为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9.设集合A ={1,a ,b },B ={a ,a 2,ab },且A =B ,求实数a 、b 的值.10.已知集合A ={x |-2k +3<x <k -2},B ={x |-k <x <k },若A B ,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探究驿站】11.已知集合M={x|x=m+16,m∈Z},N={x|x=n2-13,n∈Z},P={x|x=p2+16,p∈Z},请探求集合M、N、P之间的关系.§1.2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1.2.1集合之间的关系答案自学导引1.任意一个A⊆B B⊇A A包含于BB包含A2.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B⊆A)A=B3.真子集A B B A4.空集空集对点讲练例1 解(1)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含有一个元素的集合:{0},{1},{2};含有两个元素的集合:{0,1},{0,2},{1,2};含有三个元素的集合:{0,1,2}.故集合{0,1,2}的所有子集为∅,{0},{1},{2},{0,1},{0,2},{1,2},{0,1,2}.其中除去集合{0,1,2},剩下的都是{0,1,2}的真子集.(2)原集合子集子集的个数∅∅ 1{a}∅,{a} 2{a,b}∅,{a},{b},{a,b} 4{a,b,c}∅,{a},{b},{c},{a,b},{a,c},{b,c},{a,b,c}8这样,含n个元素的集合{a1,a2,…,a n}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2n,真子集的个数是2n -1,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2n-2.变式迁移1解由已知条件知所求M为:{1,2},{1,2,3},{1,2,4},{1,2,5},{1,2,3,4},{1,2,3,5},{1,2,4,5},{1,2,3,4,5}.例2 解(1)∵B⊆A,①当B=∅时,m+1≤2m-1,解得m≥2.②当B ≠∅时,有⎩⎪⎨⎪⎧ -3≤2m -1m +1≤42m -1<m +1,解得-1≤m <2,综上得m ≥-1.(2)显然A ≠∅,又A ⊆B ,∴B ≠∅,如图所示,∴⎩⎪⎨⎪⎧ 2m -1<m +12m -1<-3m +1>4,解得m ∈∅.变式迁移2 解 由x 2-5x +6=0得x =2或x =3.∴A ={2,3}由B A 知B =∅或B ={2}或B ={3}若B =∅,则m =0;若B ={2},则m =12;若B ={3},则m =13. ∴M =⎩⎨⎧⎭⎬⎫0,12,13. 例3 解 方法一 ∵A =B∴集合A 与集合B 中的元素相同∴⎩⎪⎨⎪⎧ x =2x y =y 2或⎩⎪⎨⎪⎧x =y 2y =2x , 解得x ,y 的值为⎩⎪⎨⎪⎧ x =0y =0或⎩⎪⎨⎪⎧ x =0y =1或⎩⎨⎧ x =14y =12验证得,当x =0,y =0时,A ={2,0,0}这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相矛盾,舍去.∴x ,y 的取值为⎩⎪⎨⎪⎧ x =0,y =1,或⎩⎨⎧x =14,y =12. 方法二 ∵A =B ,∴A 、B 中元素分别对应相同.∴⎩⎪⎨⎪⎧ x +y =2x +y 2,x ·y =2x ·y 2,即⎩⎪⎨⎪⎧x +y (y -1)=0, ①xy (2y -1)=0. ② ∵集合中元素互异,∴x 、y 不能同时为0.∴y ≠0.由②得x =0或y =12. 当x =0时,由①知y =1或y =0(舍去);当y =12时,由①得x =14. ∴⎩⎪⎨⎪⎧ x =0,y =1,或⎩⎨⎧ x =14,y =12.变式迁移3 解 由集合相等得:0∈⎩⎨⎧⎭⎬⎫a ,b a,1,易知a ≠0, ∴b a=0,即b =0,∴a 2=1且a 2≠a ,∴a =-1. 综上所述:a =-1,b =0.课时作业1.B [仅④是正确的.]2.B [∵A ⊇B ,∴⎩⎪⎨⎪⎧a -1≤3a +2≥5∴3≤a ≤4.]3.D [∵B 的子集为{1},{2},{1,2},∅,∴A ={x |x ⊆B }={{1},{2},{1,2},∅},∴B ∈A .]4.A 5.B6.7解析 本题即求集合{3,4,5}的非空子集个数,共23-1=7个.7.{-1,1,0}8.{0,1,2,3,4,5}9.解 ∵A =B 且1∈A ,∴1∈B .若a =1,则a 2=1,这与元素互异性矛盾,∴a ≠1.若a 2=1,则a =-1或a =1(舍).∴A ={1,-1,b },∴b =ab =-b ,即b =0.若ab =1,则a 2=b ,得a 3=1,即a =1(舍去). 故a =-1,b =0即为所求.10.解 ∵A B ,①若A =∅,且B ≠∅,则k >0,且-2k +3≥k -2⇒0<k ≤53; ②若A ≠∅,且B ≠∅,则⎩⎪⎨⎪⎧ k >0-2k +3<k -2-k ≤-2k +3k ≥k -2且-k =-2k +3与k =k -2不同时成立,解得53<k ≤3. 由①②可得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k |0<k ≤3}.11.解 M ={x |x =m +16,m ∈Z }={x |x =6m +16,m ∈Z }. N ={x |x =n 2-13,n ∈Z }={x |x =3n -26,n ∈Z }. P ={x |x =p 2+16,p ∈Z }={x |x =3p +16,p ∈Z }. ∵3n -2=3(n -1)+1,n ∈Z ,∴3n -2,3p +1都是3的整数倍加1,从而N =P .而6m +1=3×2m +1是3的偶数倍加1,∴M N =P .。

高一数学新人教B版必修1教学课件:第1章 集合 1.1.2 集合的表示方法.ppt

高一数学新人教B版必修1教学课件:第1章 集合 1.1.2 集合的表示方法.ppt

• 1.表示集合的方法常用___描__述__法_、___列__举__法_、____维__恩__图__法. • 2.把集合中元素的___公__共__属__性_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叫描
述法.描述法有两种形式: • (1)一般形式:{x∈A|p(x)}.例如:不大于100的自然数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
{0,1,2,3,4,5,6,7,8,9}. • (2)方程x2=x的实数根为0,1,设方程x2=x的所有实数根构成的集合为B,则B
={0,1}. • (3)设由1~20的所有质数构成的集合为C,则C={2,3,5,7,11,13,17,19}.
『规律方法』 对于元素个数较少的集合或元素个数不确定但元素间存在 明显规律的集合,可采用列举法.应用列举法时要注意:①元素之间用“,” 而不是用“、”隔开;②元素不能重复.
• 3.如果在集合I中,属于集合A的任意一个元素x都具有性质p(x),而不属于集 合A的元素都不具有性质p(x),则性质p(x)叫做集合A的一个__________.于 是,集合A可以用它的特征性质p(x)描述为{x∈I|p(x)}.它表示特集征合性A质是由集合I 中具有性质p(x)的所有元素构成的.
A.0∈A
B.2∉A
C.-2∈A
D.0∉A
• [解析] ∵A={x|x(x-2)=0}={0,2},∴0∈A,2∈A,-2∉A,故选A.
3.直线 y=2x+1 与 y 轴的交点所组成的集合为@ziyuanku (
A.{0,1}
B.{(0,1)}
C.{-12,0}
D.{(-12,0)}
[解析] 由xy==02x+1 ,得xy= =01 ,故选 B.
(2)解方程组2x-x+y=y=18 ,得xy= =32 .

数学:1.1《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课件(新人教b版必修1)

数学:1.1《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课件(新人教b版必修1)

答案:1.任意 包含于 包含 ⊆ ⊇ 子集 2. 3.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B中至少有一 个元素不属于A A B B A 4.子集 ⊆ 非空 真子集 子集 5.任意 任意 等于 A=B A=B
名师解答
我们知道,两个实数之间有相等、大于、 小于等关系,那么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 之间是否也有类似的关系?集合间的基本关 系与实数间的关系可否比较? (1)从属关系(∈)只能用在元素与集合之 间;包含关系(⊆ )只能用在集合与集合 之间.在使用以上符号的时候先要弄清楚是 元素与集合还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比 如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有:1∈N,- 1∉N,1∈{1},0∈{0}等,但不能写成0={0}或 0⊆{0};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有: N⊆R,{1,2,3}⊆{1,2,3},{1,2,3} {1,2,3,4} 等.
解:∵A={x|-2≤x≤a,a≥-2}, ∴B={y|y=2x+3,x∈A}={y|-1≤y≤2a +3}. (1)当a≥2时,C={z|0≤z≤a2}, ∵C⊆B,∴a2≤2a+3,解得2≤a≤3. (2)当-2≤a<2时,C={z|0≤z≤4}. ∵C⊆B,∴4≤2a+3,解得 ≤a<2. 综合(1)(2)得 ≤a≤3.
(7)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正确; (8)∵1<5,∴1∈{x|x≤5}. ∴{1} {x|x≤5},正确. 由以上分析可知: (1)(2)(3)(4)(7)(8)正确,(5)(6)错误.
变式训练 1 已知X={x|x=n2+1,n∈N 2-4k+5,k∈N },试判断 } , Y = { y | y = k + + 集合X与Y的关系,并给出证明. 解:集合X中,x=2,5,10,17,…,集合Y 中,y=(k-2)2+1=2,1,2,5,10,17,…,可得 X Y.证明如下: 对于任意的元素x∈X,有 x=n2+1=(n2+4n+4)-4(n+2)+5 =(n+2)2-4(n+2)+5. 由n∈N+,知n+2∈N+, ∴x具有y=k2-4k+5,k∈N+的形 式.∴x⊆Y.

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必修第一册(人教B版)集合的基本关系-PPT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必修第一册(人教B版)集合的基本关系-PPT课件

归纳:当一个集合有n个元素时,则子集个数有2 个.
例4.关于以下集合关系表示不正确的是(
A.∅∈{∅}
B.∅⊆{∅}
C.∅∈N*

D.∅⊆N*
解析:对于A选项,集合中含有一个元素空集,故空集是这个集合的
元素,故A选项正确.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故B,D两个选项正
确.对于C选项,空集不是正整数集合的元素,C选项错误. 选C .
故集合A的所有子集是:∅,{6},{7},{8},{6,7},{6,8},
{7,8},{6,7,8}.
在上述子集中,除去集合A本身,即{6,7,8},剩下的都是A的
真子集.
例2.已知区间A=(-∞,2]和B=(-∞,a),且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析:因为集合B的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因此可用数轴表示它们
D. ⊆
例7.若集合 = {1,,4},
A.2
B.2,-2
= 1, 2 ,且 ⊆ ,则 =( )
C.2,−2,0
D.2,-2,0,1
解析:因为 ⊆ ,所以 2 ∈ 1,,4
当 2 = 1时,与 = 1, 2 矛盾.
当 2 = 时, = 0或 = 1(舍去),即: = 0时,满足 ⊆
课后练习
人教B版教材第14页 练习A组、B组
课后练习
人教B版教材第14页 练习A组、B组
谢谢
说集合A与集合B 有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关系.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
是集合B中的元素,称集合A为集合B 的子集,记作:A⊆B(或
B⊇A),读作“A包含于B”(或“B包含A”).
∈与⊆表达的含义相同吗?
分析:前者是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后者是集合之间的关系.

高中数学 第一章 集合 1.2.1 集合之间的关系课后作业 新人教B版必修1-新人教B版高一必修1数

高中数学 第一章 集合 1.2.1 集合之间的关系课后作业 新人教B版必修1-新人教B版高一必修1数

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1.2.1 集合之间的关系1.集合{x∈N|x=5-2n,n∈N}的子集的个数是( )A.9B.8C.7D.6解析:∵x∈N,n∈N,∴集合{x∈N|x=5-2n,n∈N}={1,3,5}.∴其子集的个数是23=8.答案:B2.已知P={0,1},M={x|x⊆P},则P与M的关系为( )A.P⫋MB.P∉MC.M⫋PD.P∈M解析:M={x|x⊆P}={⌀,{0},{1},{0,1}},故P∈M.答案:D3.设集合A={x∈Z|x<-1},则( )A.⌀=AB.∈AC.0∈AD.{-2}⫋A解析:A中⌀与集合A的关系应为⌀⊆A或⌀⫋A,B中∉A,C中0∉A,D正确.答案:D4.已知集合A=,集合B={m2,m+n,0},若A=B,则( )A.m=1,n=0B.m=-1,n=1C.m=-1,n=0D.m=1,n=-1解析:由A=B,得m2=1,且=0,且m=m+n,解得m=±1,n=0.又m≠1,∴m=-1,n=0.答案:C5.设集合M=,集合N=,则(A.M=NB.M⫋NC.N⫋MD.M不是N的子集,N也不是M的子集解析:集合M中的元素x=(k∈Z),集合N中的元素x=(k∈Z),当k∈Z时,2k+1代表奇数,k+2代表所有整数,故有M⫋N.答案:B6.若非空数集A={x|2a+1≤x≤3a-5},B={x|3≤x≤22},则能使A⊆B成立的所有a的集合是( )A.{a|1≤a≤9}B.{a|6≤a≤9}C.{a|a≤9}D.⌀解析:∵A为非空数集,∴2a+1≤3a-5,即a≥6.又∵A⊆B,∴∴1≤a≤9.综上可知,6≤a≤9答案:B7.已知A={y|y=x2-2x-6,x∈R},B={x|4x-7>5},那么集合A与B的关系为.解析:对于二次函数y=x2-2x-6,x∈R,y最小==-7,所以A={y|y≥-7}.又B={x|x>3},由图知B⫋A.答案:B⫋A9.已知集合A={x|x=1+a2,a∈R},B={y|y=a2-4a+5,a∈R},试判断这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解:因为x=1+a2,a∈R,所以x≥1.因为y=a2-4a+5=(a-2)2+1,a∈R,所以y≥1,故A={x|x≥1},B={y|y≥1},所以A=B.10.已知集合A={x||x-a|=4},集合B={1,2,b}.(1)是否存在实数a,使得对于任意实数b都有A⊆B?若存在,求出相应的a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2)若A⊆B成立,求出相应的实数对(a,b).解:(1)不存在.理由如下:若对任意的实数b都有A⊆B,则当且仅当1和2也是A中的元素时才有可能.因为A={a-4,a+4},所以这都不可能,所以这样的实数a不存在.(2)由(1)易知,当且仅当时A⊆B.解得所以所求的实数对为(5,9),(6,10),(-3,-7),(-2,-6).。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课标要求素养要求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会用三种语言(自然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表示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并能进行转换,重点提升数学抽象素养和直观想象素养.教材知识探究草原上,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如果草原上的枣红马组成集合A,草原上的所有马组成集合B.问题(1)集合A中的元素与集合B中的元素的关系是怎样的?(2)集合A与集合B又存在什么关系?提示(1)集合A中的元素都是B的元素.(2)A是B的子集.1.子集的相关概念(1)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概念都是很重要的概念,一定要认真理解①子集的概念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如果集合AA B(或B 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就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Venn图:我们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Venn图.②集合相等一般地,如果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那么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也就是说,若A B,且B A,则A=B.③真子集的概念如果集合A B,但存在元素x∈B,且x A,就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2)空集注意区分与空集有关的符号:,0,{},{0}一般地,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2.集合间关系的性质(1)任何一个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 A.(2)对于集合A,B,C:①若A B,且B C,则A C;②若A B,B C,则A C;③若A B,A≠B,则A B.教材拓展补遗『微判断』1.1{1,2,3}.(×)提示“”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元素和集合之间的关系.2.任何集合都有子集和真子集.(×)提示空集只有子集,没有真子集.3.和{}表示的意义相同.(×)提示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而集合{}中含有一个元素.『微训练』1.已知集合A={-2,3,6m-6},若{6}A,则m=________.解析∵{6}A,∴6m-6=6,∴m=2.答案 22.若A={1,a,0},B={-1,b,1},且A=B,则a=________,b=________.解析由两个集合相等可知b=0,a=-1.答案-1,03.若{1,2}B{1,2,4},则B=________.解析由条件知B中一定含有元素1和2,故B可能是{1,2}或{1,2,4}.答案{1,2}或{1,2,4}『微思考』1.A B能否理解为子集A是B中的“部分元素”所组合的集合?提示A B不能理解为集合A是B中的“部分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因为若A =,则A中不包含任何元素;若A=B,则A中含有B中的所有元素,而此时可以说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2.符号“∈”与“”的区别是什么?提示符号“∈”用于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而符号“”用于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3.集合A中有n(n∈N*)个元素,则A的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分别是多少?提示①由n个元素组成的集合有2n个子集;②由n个元素组成的集合有(2n-1)个真子集;③由n个元素组成的集合有(2n-1)个非空子集;④由n个元素组成的集合有(2n-2)个非空真子集.题型一集合关系的判断『例1』指出下列各对集合之间的关系:(1)A={-1,1},B={(-1,-1),(-1,1),(1,-1),(1,1)};(2)A={x|x是等边三角形},B={x|x是等腰三角形};(3)A={x|-1<x<4},B={x|x-5<0};(4)M={x|x=2n-1,n∈N*},N={x|x=2n+1,n∈N*}.解(1)集合A的元素是数,集合B的元素是有序实数对,故A与B之间无包含关系.(2)等边三角形是三边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故A B.(3)集合B={x|x<5},用数轴表示集合A,B,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B.(4)由列举法知M={1,3,5,7,…},N={3,5,7,9,…},故N M.规律方法判断集合关系的方法(1)观察法:一一列举观察.(2)元素特征法:首先确定集合的元素是什么,弄清集合元素的特征,再利用集合元素的特征判断关系.(3)数形结合法:利用数轴或Venn图.『训练1』 (1)集合A ={x |(x -3)(x +2)=0},B =⎩⎪⎨⎪⎧⎭⎪⎬⎪⎫x x -3x +2=0,则A 与B 的关系是( ) A.ABB.A =BC.A BD.B A(2)已知集合A ={x |x <-2或x >0},B ={x |0<x <1},则( ) A.A =B B.A B C.B AD.AB解析 (1)∵A ={-2,3},B ={3},∴B A .(2)在数轴上分别画出集合A ,B ,如图所示,由数轴知B A .答案 (1)D (2)C题型二 子集、真子集个数问题 通常采用一一列举的办法求解『例2』 (1)集合{a ,b ,c }的所有子集为________________,其中它的真子集有________个.解析 集合{a ,b ,c }的子集有:,{a },{b },{c },{a ,b },{a ,c },{b ,c },{a ,b ,c },其中除{a ,b ,c }外,都是{a ,b ,c }的真子集,共7个. 答案,{a },{b },{c },{a ,b },{a ,c },{b ,c },{a ,b ,c } 7(2)写出满足{3,4}P{0,1,2,3,4}的所有集合P .解 由题意知,集合P 中一定含有元素3,4,并且是至少含有三个元素的集合,因此所有满足题意的集合P 为:{0,3,4},{1,3,4},{2,3,4},{0,1,3,4},{0,2,3,4},{1,2,3,4},{0,1,2,3,4}. 规律方法 1.假设集合A 中含有n 个元素,则有: (1)A 的子集有2n 个;(2)A 的非空子集有(2n -1)个; (3)A 的真子集有(2n -1)个; (4)A 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2.求给定集合的子集的两个注意点:(1)按子集中元素个数的多少,以一定的顺序来写; (2)在写子集时要注意不要忘记空集和集合本身.『训练2』 已知集合A ={(x ,y )|x +y =2,x ,y ∈N },试写出A 的所有子集. 解 ∵A ={(x ,y )|x +y =2,x ,y ∈N },∴A ={(0,2),(1,1),(2,0)}. ∴A 的子集有:,{(0,2)},{(1,1)},{(2,0)},{(0,2),(1,1)},{(0,2),(2,0)},{(1,1),(2,0)},{(0,2),(1,1),(2,0)}.题型三 由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求参数 此类题型中空集是常见的“雷区”『例3』 (1)已知集合A ={x |-3≤x ≤4},B ={x |2m -1<x <m +1},且B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已知集合A ={x |x 2-4x +3=0},B ={x |mx -3=0},且B A ,求实数m 的取值集合. 解 (1)∵B A ,①当B =时,m +1≤2m -1,解得m ≥2. ②当B ≠时,有⎩⎪⎨⎪⎧-3≤2m -1,m +1≤4,2m -1<m +1,解得-1≤m <2,综上得m ≥-1.(2)由x 2-4x +3=0,得x =1或x =3. ∴集合A ={1,3}.①当B =时,此时m =0,满足B A .②当B ≠时,则m ≠0,B ={x |mx -3=0}=⎩⎨⎧⎭⎬⎫3m .∵BA ,∴3m =1或3m =3,解之得m =3或m =1.综上可知,所求实数m 的取值集合为{0,1,3}.规律方法 由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问题的注意点及常用方法 (1)注意点:①不能忽视集合为的情形;②当集合中含有字母参数时,一般需要分类讨论.(2)常用方法:对于用不等式给出的集合,已知集合的包含关系求相关参数的范围(值)时,常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借助数轴解答.『训练3』 已知集合A ={x |1≤x ≤2},集合B ={x |1≤x ≤a ,a ≥1}. (1)若A B ,求a 的取值范围; (2)若BA ,求a 的取值范围.解 (1)若A B ,由图可知a >2.(2)若BA ,由图可知1≤a ≤2.一、素养落地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提升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素养.2.对子集、真子集有关概念的理解(1)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即由x ∈A ,能推出x ∈B ,这是判断AB 的常用方法.(2)不能简单地把“AB ”理解成“A 是B 中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因为若A=时,则A 中不含任何元素;若A =B ,则A 中含有B 中的所有元素.(3)在真子集的定义中,A,B首先要满足A B,其次至少有一个x∈B,但xA.二、素养训练1.集合A={-1,0,1},A的子集中,含有元素0的子集共有()A.2个B.4个C.6个D.8个解析根据题意,在集合A的子集中,含有元素0的子集有{0},{0,1},{0,-1},{-1,0,1}, 四个;故选B.答案 B2.已知集合M={x|-5<x<3,x∈Z},则下列集合是集合M的子集的为()A.P={-3,0,1}B.Q={-1,0,1,2}C.R={y|-π<y<-1,y∈Z}D.S={x||x|≤3,x∈Z}解析集合M={-2,-1,0,1},集合R={-3,-2},集合S={-1,0,1},不难发现集合P中的元素-3M,集合Q中的元素2M,集合R中的元素-3M,而集合S={-1,0,1}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在集合M中,所以S M.故选D.答案 D3.①0∈{0},②{0},③{0,1}={(0,1)},④{(a,b)}={(b,a)},上面关系中正确的个数为()A.1B.2C.3D.4解析①正确,0是集合{0}的元素;②正确,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③错误,集合{0,1}含有两个元素0,1;{(0,1)}含有一个元素点(0,1),所以这两个集合没关系;④错误,集合{(a,b)}含有一个元素点(a,b),集合{(b,a)}含有一个元素点(b,a),这两个元素不同,所以集合不相等.∴正确的个数是2.故选B.答案 B4.设集合A={x|1<x<2},B={x|x<a},若A B,则a的取值范围是()A.{a|a≤2}B.{a|a≤1}C.{a|a≥1}D.{a|a≥2}解析画出数轴可得a≥2.答案 D5.已知集合A={x|x-7≥2},B={x|x≥5},试判断集合A,B的关系.解A={x|x-7≥2}{x|x≥9},又B={x|x≥5},∴A B.。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集合的概念、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与基本运算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集合的概念、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与基本运算

解:∵A∩B={-2},∴-2∈A.
又a2+1>0,∴a2-3=-2,
解得a=±1.
当a=1时,A={-1,2,-2},B={-2,0,2},
则A∩B={-2,2},与A∩B={-2}矛盾.
∴a≠1.
当a=-1时,A={-1,2,-2},B={-4,-2,0},
则A∩B={-2},符合题意.
此时A∪B={-4,-2,-1,0,2}.
答案:(1)B (2)28
个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1.(1)A∩B={x|x∈A且x∈B},A∪B={x|x∈A或x∈B},∁UA={x|x∈U且x∉A}.
(2)若A∪B=B,则A⊆B;若A∩B=B,则B⊆A.
(3)(∁UA)∪(∁UB)=∁U(A∩B),(∁UA)∩(∁UB)=∁U(A∪B).
2.(1)若U=R,A=(-6,8),B=[0,+∞),求A∩B,∁UA,(∁UA)∩(∁UB).
(2)已知集合A=(2a,+∞),B=[3,+∞),且A∪B=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1)由题意,得A∩B=[0,8),∁UA=(-∞,-6]∪[8,+∞),A∪B=(-6,+∞).
故(∁UA)∩(∁UB)=∁U(A∪B)=(-∞,-6].
(2)∵A∪B=B,
∴A⊆B,∴2a≥3,∴a≥
∴a的取值范围是
D.9
)
解析:(1)由集合中的元素满足互异性,知集合M中的元素最多有m,n,m2,n2,
且4个元素互不相同.
(2)∵A={0,1,2},B={x-y|x∈A,y∈A},
∴当x=0时,y分别取0,1,2,得x-y的值分别为0,-1,-2;
当x=1时,y分别取0,1,2,得x-y的值分别为1,0,-1;

高中人教B版辽宁数学必修1 目录课件PPT

高中人教B版辽宁数学必修1 目录课件PPT

5.2.2 对数函数 5.2.3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 5.3 幂函数 5.4 函数的应用(Ⅱ) 章末复习课 阶段综合测评(四)
6.1 空间几何体 6.1.1 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 6.1.2 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 6.1.3 圆柱、圆锥、圆台和球 6.1.4 投影与直观图 6.1.5 棱柱、棱锥、棱台和球的表面积 6.1.6 柱、锥、台和球的体积
4.1 函数 4.1.1 函数 4.1.2 函数的表示方法 4.1.3 函数的单调性 4.1.4 函数的奇偶性 4.1.5 用计算机作函数的图象(选学)(新课标对本节不做要求,略)
4.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 4.2.1 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4.2.2 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4.2.3 待定系数法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4.3 函数的应用(Ⅰ) 4.4 函数与方程
4.4.1 函数的零点 4.4.2 求函数零点近似解的一种计算方法——二分法 章末复习课 阶段综合测评(三)
5.1 指数与指数函数 5.1.1 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 5.1.2 指数函数
5.2 对数与对数函数 5.2.1 对数及其运算 第1课时 对数概念与常用对数 第2课时 对数的运算
2.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 2.3.1 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2.3.2 命题的四种形式(新课标对本节不做要求,略)
章末复习课 阶段综合测系与不等式 3.1.2 不等式的性质
3.2 均值不等式 3.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章末复习课 阶段综合测评(二)
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1.1.1 集合的概念 1.1.2 集合的表示方法
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1.2.1 集合之间的关系 1.2.2 集合的运算 第1课时 交集、并集 第2课时 补集及其综合应用

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课件(人教版)

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课件(人教版)

研探新知
两个集合间的关系
①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 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 关系,称集合A为B 的子集.
记作: A B (或B A)
读作:A含于B(或B 包含A). ②如果两个集合所含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我们称这两个 集合相等.记作:A=B
研探新知
(6)能否说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A A
(7)对于集合A,B,C,如果 A B, B C ,那么集合A与 C 有什么关系?
例题讲授
例1 某工厂生产的产品在质量和长度上都合格时,该产品才合 格.若用A表示合格产品,B 表示质量合格的产品的集合, C 表示长度合格的产品的集合.则下列包含关系哪些成立? A B, B A, A C, C A 试用Venn 图表示这三个集合的关系.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复习回顾
1.集合有哪两种表示方法?
列举法,描述法
2.元素与集合有哪几种关系? 属于、不属于
问题提出: 集合与集合之间又存在哪些关系?
研探新知
问题1:实数有相等、大小关系,如5=5,5<7,5>3等等, 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你会想到集合之间有什么 关系呢?
问题2:视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间有什么关 系了吗?
两个集合间的关系 为了直观地表示集合间的关系,我们常用平面上封闭 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Venn图.
AB
A B (或B A)
A(B)
A=B研探新知Fra bibliotek两个集合间的关系
问题3:与实数中的结论“若 a b, 且b a, 则a b ”相
类比,在集合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
A B, 且B A, 则A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含
B A
真包含 相等
自学书P10-P13回答下列问题 1.集合之间有那些关系 2.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的定义 3.子集,真子集的性质 4.集合关系与其特征性质之间的关系

集合的特性 含义与表示 元素和集合间的关系 集合的表示方法
集合
基本关系 基本运算
引:观察下列集合
C x x是长方形,D x x是平行四边形 A 1, 3,B 1, 3, 5, 6
一般地,设A x p x ,B x q x




如果A B, 则x A x B,p x q x
反之x A x B,p x q x 则A B
如果p x q x 则A B,反之也成立
网站优化的目的就是使网站更容易被搜索引擎收入,提高用户体验(UE)和转化率进而创造价值。
——不然你还有其他选择?”宝音没有。她警惕的把簪子交给七王爷。“转身。”七王爷笑道,“不然我怎么分剔?”宝音只好转身,把后脑 勺给他。他一手按定宝音的肩,摸到她的肩头,骨胳纤圆,似女儿家。另一只手,他用簪子,剔出当中头路,旋剔、旋把先一只手从肩上抬起 来,挽住半边的头发,免得又散乱了新剔清的路数。他接触到她的头发,触感与他想像的一样好。他的鼻息吹动她后脖颈的细发,闻到她领口 中散发出来的香味,像是半明半昧的黄昏,春正盛,细细的桃红色小花半开半阖、纤瓣半掩着弱蕊。这也完全是女儿家一路的香气。七王爷想: “这孩子真是天生的娈童。”他接触过太多比女孩子更美、更柔弱的男孩子,以至于完全没猜疑宝音是女扮男装。第八十五章 自毁入宫路(4) 头路剔得,他把簪子还给宝音,宝音接簪在手,忙忙后退,回肘摸了摸头上,果然没什么马脚,便拢起半边头发,绾上去,盘定了,以发带系 牢,插进簪子去。七王爷时看女眷、丫头们梳头,有时也帮上两手,从没见人不借镜子、自梳自发,能梳得这样流畅熟练的,不觉称奇。宝音 结好这一边的髻,抬头看七王爷一眼,想说话,又不敢说。“你讲你讲。”七王爷心头大荡,但觉对这孩子,没什么不能应允的要求。 “我另 一支簪子„„”宝音想叫七王爷让一让,她好去座位后头寻那支丢了的簪子。“哦哦!”七王爷忙忙的从袖子里,把那支簪子拿出来。被这样 的孩子簪子打到头,他如果丢在地上、不收进袖子里,他也不是怜香惜玉的七王爷了!簪子被他体温焐得暖融融的。宝音用指尖拈着这簪子, 虽无洁癖,也很有一种“被玷污了”的感觉,然也无法了,就把另一边发髻也挽起。外头忽有异动,似官兵捉贼,又似朝廷拿叛,呼啦啦狼奔 蝗突,杀来好一队人马!这些人有的穿本地城兵服装、有的着朝廷正式戎装、有的是太守府里家丁号衣,有的骑马、有的徒步,有的佩刀、有 的握矛,每种站一队,倒也整齐。四个人引领他们,排成六花圆阵,把酒庐包围得严严实实。酒庐里的所有人,祸从天降,不知自己犯了何事, 想惊呼不敢惊呼、想逃不敢逃,都两股战战、目瞪口呆,有那不争气的,连裤档都湿了。还幸唐静轩认得那领头的四人,是七王爷的四个侍卫, 便抖抖簌簌上前交涉:“大人„„”“我们王爷呢?”健锐营侍卫面色铁青。“他„„”唐静轩也多喝了几杯,愣没想起来王爷是什么时候不 见的。“王爷不见,大家偿命!”侍卫气疯了。其实王爷不见倒也没啥,可今天,印在王爷身上,朝廷明律,宝印若失印主就地论罪,监印者 斩!监印者斩啊„„今天印在王爷身上,弄丢的话也是王爷弄丢的。可是按律法,所谓的监印者,还是他们几个侍卫啊„„王爷自己不把自


1 与 是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符号 2 与 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符号
1,2,5,7 ) 例:判断那些是正确的(
1 0 2 3 0 1, 2 4 0 5 6 0 0, 1, 2 2, 1, 0 7 0, 81 1, 2, 3
注意: A B
1
x A A 刭B (或B xB
A)
A Ø B A B且A B
2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B
3
用Venn图表示两个集 合间的“真包含”关系
A
A B A B且B A 4 A B A B A Ø B
1 A A
2 A
C则A ? C
n
3 A B,B C则A C
4 A 刎B,B
n
5 n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2
n

真子集为2 1,非空真子集为2 2
例:写出集合A 1 , 2,的所有子集和真子集 3
答:子集:, 3 1 2, 3 1, 2, 3,, 1 2,,, 13 2,,,
真子集:, 3 1, 2, 3,, 1 2,,, 13 2,
引:Q x x是有理数,R x x是实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观察他们集合之间的关系与特征性质之间的关系
即我们可以通过判断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来判断 他们特征性质之间的关系 或用两个集合之间的特征性质之间的关系来判断 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1 。A B则任意x A x B
2。任何一个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作A A
3。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记作 A
4。在子集的定义中,不能理解为子集A是B中的 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 例:A=或A=B
定义: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 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任何一 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 集合A等于集合B,记作A=B
一般 地,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 B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 A是集合B的子集(subset)。 记作:A ⊆ B(或B ⊇ A) 读作:A包含于(is contained in)B,或B包含 (contains)A
B
用Venn图表示两个集 合间的“包含”关系
A
注意:
书13页练习A,B
包含
子集 真子集
真包含
相等
空集
网站优化是指在了解搜索引擎自然排名机制的基础之上,对网站进行内部及外部的调整优化,改进网站在搜索引擎中关键词的自然排名,获得 更多的展现量,吸引更多目标客户点击访问网站,网站优化包括整站优化、站内优化、站外优化,就是 时适合搜索引擎检索,满足搜索引擎排 名的指标,从而在搜索引擎检索中获得搜索引擎排名靠前,增强搜索引擎营销的效果,使网站相关的关键词能有好的排名。 网站优化 / 网站优化 jzh41kbe
A ⊆ B A =B⇔ B ⊆ A
一个集合有多种表达形式.
例:A x x 1 x 2 0 ,B 1, 2 则A B


定义: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并且集合B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真子集,记 作A B Ø
读作:A真包含于B,或B真包含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