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阶段验收评估 教科版必修2

合集下载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培优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培优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实验目的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2.掌握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让物体自由下落,忽略阻力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守恒,有两种方案验证物体的机械能守恒:方案一:以物体自由下落的位置O为起始点,测出物体下落高度h时的速度大小v,若12mv2=mgh成立,则可验证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方案二:测出物体下落高度h过程的初、末时刻的速度v1、v2,v1、v2的计算方法与方案一的相同。

若关系式12mv22-12mv21=mgh成立,则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重锤(带纸带夹子)、纸带、复写纸、导线、毫米刻度尺、低压交流电源实验过程一、实验步骤1.安装置:按图将检查、调整好的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接好电路。

2.打纸带:将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

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物带着纸带自由下落。

更换纸带重复做3~5次实验。

3.选纸带:选取点迹较为清晰且有两点间的距离约为2 mm的纸带,把纸带上打出的两点间的距离为2 mm 的第一个点作为起始点,记作O ,在距离O 点较远处再依次选出计数点1、2、3…4.测距离:用刻度尺测出O 点到1、2、3…的距离,即为对应下落的高度h 1、h 2、h 3… 二、数据处理1.计算各点对应的瞬时速度:记下第1个点的位置O ,在纸带上从离O 点适当距离开始选取几个计数点1、2、3…并测量出各计数点到O 点的距离h 1、h 2、h 3…再根据公式v n =h n +1-h n -12T ,计算出1、2、3、4、…n 点的瞬时速度v 1、v 2、v 3、v 4…v n 。

2.机械能守恒验证:方法一:利用起始点和第n 点。

从起始点到第n 个计数点,重力势能减少量为mgh n ,动能增加量为12 mv 2n ,计算gh n 和12 v 2n ,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gh n =12 v 2n ,则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验证。

物理教科版必修2 第4章 机械能和能源 章末检测 Word版含解析

物理教科版必修2 第4章 机械能和能源 章末检测 Word版含解析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小明同学骑电动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因电瓶“没电”,故改用脚蹬车匀速前行.设小明与车的总质量为100 kg ,骑行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车和人总重的0.02倍, g 取10 m/s 2.通过估算可知,小明骑此电动车做功的平均功率最接近( )A .10 WB .100 WC .300 WD .500 W解析:选B .由P =F v 可知,要求骑车人的功率,一要知道骑车人的动力,二要知道骑车人的速度,前者由于自行车匀速行驶,由二力平衡可知F =f =20 N ,后者对于骑车人的速度我们应该有一个定性估测,约为5 m/s ,所以P =F v =20×5 W =100 W.2.如图所示,现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 、b 从静止开始运动,a 自由下落,b 沿光滑的固定斜面下滑,最终它们都到达同一水平面上,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 )A .a 与b 两物块运动位移和时间均相等B .重力对a 与b 两物块所做的功相等C .重力对a 与b 两物块所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D .a 与b 两物块运动到水平面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相同解析:选B .设a 、b 运动的竖直高度为H ,由题意知,a 的运动时间t a =2H g ,位移x a =H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v a =2gH ,而b 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a b =g sin θ,位移x b =H sin θ>x A .运动时间t b =2s b a b =2H g sin 2θ=1sin θ 2H g >t a,故A 选项错;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v b =at =g sin θ·2H g sin 2θ=2gH ,方向平行斜面向下,由功的公式W =Fx cos θ知W a =W b ,故B 选项正确;由平均功率公式P =W t得P a >P b ,故C 选项错误;由瞬时功率公式P =F v ·cos θ得P a =mg 2gH ,P b =mg 2gH ·cos(90°-θ)=mg ·2gH sin θ<P a ,故D 选项错.3.质量为m 的汽车,启动后沿平直路面行驶,如果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 ,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一定,汽车速度能够达到的最大值为v ,那么当汽车的车速为v 4时,汽车的瞬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 A .P m v B .2P m vC .3P m vD .4P m v解析:选C .汽车在平直路面行驶,当牵引力F 等于阻力f 时,汽车速度达到最大值,即F =f ,P =F ·v ,故f =P v当汽车的速度v 1=v 4时的牵引力F 1=P v 1=4P v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1-f =ma ,所以a =F 1-f m =4P v -P v m =3P m v.故C 选项正确. 4.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速度v 0开始加速行驶,经过一段时间t ,前进了距离l ,此时恰好达到其最大速度v m ,设此过程中汽车发动机始终以额定功率P 工作,汽车所受的阻力恒为f ,则在这段时间里,发动机所做的功为( )A .f v m tB .PtC .12m v 2m -12m v 20+flD .ft v 0+v m 2解析:选ABC .因为发动机以额定功率工作,所以发动机的功W =Pt ,故B 对.达到最大速度v m 时,牵引力与阻力相等,所以W =P ·t =f ·v m ·t ,故A 对.由动能定理W -f ·l =12m v 2m -12m v 20,所以W =12m v 2m -12m v 20+fl ,故C 对.故选ABC . 5.如图所示,一个滑雪运动员从左侧斜坡距离坡底8 m 处由静止滑下.以坡底为零势能参考面,当下滑到距离坡底l 1处时,运动员的动能和势能恰好相等;到坡底后运动员又靠惯性冲上右侧斜坡.若不计经过坡底时的机械能损失,当上滑到距离坡底l 2处时,运动员的动能和势能再次相等,上滑的最大距离为4 m .在此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力对运动员所做的功等于运动员动能的变化B .重力和摩擦力对运动员所做的总功等于运动员机械能的变化C .l 1<4 m ,l 2>2 mD .l 1>4 m ,l 2<2 m解析:选C .在整个过程中,只有重力和摩擦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可知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总功等于运动员动能的变化,选项B 错误;由功能关系可知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运动员机械能的变化,选项A 错误;在下滑过程中,若不考虑空气阻力,l 1=4 m ;若考虑空气阻力,l 1处的机械能应小于初始状态的机械能,即l 1<4 m ;在上滑过程中,若不考虑空气阻力,l 2应在2 m 处,若考虑空气阻力,l 2处机械能应大于4 m 处机械能,即l 2>2 m ,选项C 正确,D 错误.6. 如图所示,斜面AB 、DB 动摩擦因数相同.可视为质点的物体分别沿AB 、DB 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到底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沿斜面DB 滑动到底端时动能较大B .物体沿斜面AB 滑动到底端时动能较大C .物体沿斜面DB 滑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较多D .物体沿斜面AB 滑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较多解析:选B .已知斜面AB 、DB 动摩擦因数相同,设斜面倾角为θ,底边为x ,则斜面高度为h =x tan θ,斜面长度L =x cos θ,物体分别沿AB 、DB 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到底端,由动能定理有:mgh -μmgL cos θ=12m v 2,可知物体沿斜面AB 滑动到底端时动能较大,故A 错误,B 正确;物体沿斜面滑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 =μmgL cos θ=μmgx 相同,故C 、D 错误.7. 一小物体冲上一个固定的粗糙斜面,经过斜面上A 、B 两点到达斜面的最高点后返回时,又通过了A 、B 两点,如图所示,对于物体上滑时由A 到B 和下滑时由B 到A 的过程中,其动能的增量的大小分别为ΔE k1和ΔE k2,机械能的增量的大小分别是ΔE 1和ΔE 2,则以下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ΔE k1>ΔE k2 ΔE 1>ΔE 2B .ΔE k1>ΔE k2 ΔE 1<ΔE 2C .ΔE k1>ΔE k2 ΔE 1=ΔE 2D .ΔE k1<ΔE k2 ΔE 1=ΔE 2解析:选C .设物体在A 、B 间滑动时克服阻力做功为W f ,则物体由A 到B ,有mgh +W f =ΔE k1,由B 到A ,有mgh -W f =ΔE k2,所以ΔE k1>ΔE k2;再根据功能关系,物体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改变量的大小,有:W f =ΔE 1=ΔE 2,故选项C 正确.8.如图,在一直立的光滑管内放置一轻质弹簧,上端O 点与管口A 的距离为2x 0,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管口由静止下落,将弹簧压至最低点B ,压缩量为x 0,不计空气阻力,则( )A .小球从接触弹簧开始速度一直减小B .小球运动过程中最大速度等于2gx 0C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3mgx 0D .弹簧劲度系数等于mg x 0解析:选C .小球由A 到B 的过程中,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机械能守恒,B 点时弹性势能最大为E pm ,则E pm =mg (2x 0+x 0)=3mgx 0,故C 选项正确;由于弹力与压缩量成正比,且克服弹力做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增加量,即kx 02·x 0=E pm =3mgx 0,得k =6mg x 0,故D 选项错;小球从O 到B 的过程中由于弹力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当mg =kx ′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即x ′=mg k =16x 0,最大速度为v m ,即k ·16x 02·16x 0+12m v 2m =mg (2x 0+16x 0)得v m =56gx 06,故A 、B 均错.二、填空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9.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 =1.00 kg 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 为第一个点,A 、B 、C 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 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8 m/s 2,那么(1)纸带的________端(填“左”或“右”)与重物相连;(2)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 点到________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3)从O 点到(2)问中所取的点,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 =________J ,动能增加量ΔE k =________J .(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解析:由题意知,O 点为第一个点,所以纸带的左端与重物相连,为了减小误差和便于求重物动能的增加量,可取题图中O 点到B 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此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 =mgh OB =1.00×9.8×19.25×10-2 J ≈1.89 J.打B 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v B =OC -OA 2T =(22.93-15.55)×10-22×0.02m/s =1.845 m/s.所以动能增量ΔE k =12m v 2B =12×1.00×1.8452 J ≈1.70 J. 答案:(1)左 (2)B (3)1.89 1.70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0.(8分)质量为2 000 kg ,额定功率为80 kW 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 m/s.若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 2,运动中的阻力不变,求:(1)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2)3 s 末汽车的瞬时功率.解析:(1)设汽车所受阻力为f ,当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有P =F v =f v m (1分)所以f =P v m =80×10320N =4×103 N .(1分)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ma则F =f +ma (1分)汽车达到匀加速运动的最大速度为v =P F(1分) 又据运动学公式v =at (1分)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5 s .(1分)所以3 s 末汽车的瞬时功率P =F v 3=(f +ma )at 3=(4×103+2 000×2)×2×3 W =4.8×104 W .(2分)答案:(1)4×103 N (2)4.8×104 W11. (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0.2 kg 的木块放在水平台面上,台面比水平地面高出h =0.20 m ,木块距水平台的右端L =1.7 m .质量为m =0.10M 的子弹以v 0=180 m/s 的速度水平射向木块,当子弹以v =90 m/s 的速度水平射出时,木块的速度为v 1=9 m/s(此过程作用时间极短,可认为木块的位移为零).若木块落到水平地面时的落地点到台面右端的水平距离为l =1.6 m ,求:(g 取10 m/s 2)(1)木块对子弹所做的功W 1和子弹对木块所做的功W 2;(2)木块与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解析:(1)由动能定理得,木块对子弹所做的功为W 1=12m v 2-12m v 20=-243 J(2分) 同理,子弹对木块所做的功为W 2=12M v 21=8.1 J .(2分) (2)设木块离开台面时的速度为v 2,木块在台面上滑行阶段对木块由动能定理,有-μMgL =12M v 22-12M v 21(3分) 木块离开台面后的平抛阶段l =v 22h g(2分)解得μ=0.50.(1分)答案:(1)-243 J 8.1 J (2)0.5012.(10分)如图所示为一种摆式摩擦因数测量仪,可测量轮胎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其主要部件有:底部固定有轮胎橡胶片的摆锤和连接摆锤的轻质细杆.摆锤的质量为m ,细杆可绕轴O 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摆锤重心到O 点距离为L .测量时,测量仪固定于水平地面,将摆锤从与O 等高的位置处静止释放.摆锤到最低点附近时,橡胶片紧压地面擦过一小段距离s (s ≪L ),之后继续摆至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最高位置.若摆锤对地面的压力可视为大小为F 的恒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1)摆锤在上述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2)在上述过程中摩擦力对摆锤所做的功;(3)橡胶片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解析:(1)选从右侧最高点到左侧最高点的过程研究.因为初、末状态动能为零,所以全程损失的机械能ΔE 等于减少的重力势能,即:ΔE =mgL cos θ.①(2分)(2)对全程应用动能定理:W G +W f =0②(1分)W G =mgL cos θ③(1分)由②③得W f =-W G =-mgL cos θ.④(2分)(3)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得f =μF ⑤(1分)摩擦力做的功W f =-fs ⑥(1分)④⑤式代入⑥式得:μ=mgL cos θFs.(2分) 答案:(1)mgL cos θ(2)-mgL cos θ(3)mgL cos θFs13.(14分)(2013·高考浙江卷)山谷中有三块石头和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青藤,其示意图如下.图中A 、B 、C 、D 均为石头的边缘点,O 为青藤的固定点,h 1=1.8 m ,h 2=4.0 m ,x 1=4.8 m ,x 2=8.0 m .开始时,质量分别为M =10 kg 和m =2 kg 的大、小两只滇金丝猴分别位于左边和中间的石头上,当大猴发现小猴将受到伤害时,迅速从左边石头的A 点水平跳至中间石头.大猴抱起小猴跑到C 点,抓住青藤下端,荡到右边石头上的D 点,此时速度恰好为零.运动过程中猴子均可看成质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1)大猴从A 点水平跳离时速度的最小值;(2)猴子抓住青藤荡起时的速度大小;(3)猴子荡起时,青藤对猴子的拉力大小.解析:(1)设猴子从A 点水平跳离时速度的最小值为v min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h 1=12gt 2①(1分)x 1=v min t ②(1分)联立①、②式,得v min =8 m/s.③(2分)(2)猴子抓住青藤后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荡起时速度为v C ,有(M +m )gh 2=12(M +m )v 2C ④(2分) v C =2gh 2=80 m/s ≈9 m/s.⑤(2分)(3)设拉力为T ,青藤的长度为L .对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 -(M +m )g =(M +m )v 2C L⑥(2分) 由几何关系(L -h 2)2+x 22=L 2⑦(1分)得:L =10 m ⑧(2分)综合⑤、⑥、⑧式并代入数据解得:T =(M +m )g +(M +m )v 2C L=216 N .(1分) 答案:(1)8 m/s (2)约9 m/s (3)216 N1.“嫦娥一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探月卫星,它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 km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运行周期为127分钟.已知引力常量G =6.67×10-11 N·m 2/kg 2,月球半径为1.74×103 km.利用以上数据估算月球的质量约为( )A .8.1×1010 kgB .7.4×1013 kgC .5.4×1019 kgD .7.4×1022 kg解析:选D .天体做圆周运动时都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嫦娥一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知:GMm r 2=4π2mr T 2,得M =4π2r 3GT2,其中r =R +h ,代入数据解得M =7.4×1022 kg ,选项D 正确.2.宇宙中两个星球可以组成双星,它们只在相互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球心连线的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双星间的距离在不断缓慢增加,设双星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双星相互间的万有引力减小B .双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增大C .双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增大D .双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增大解析:选B .距离增大万有引力减小,A 正确;由m 1r 1ω2=m 2r 2ω2及r 1+r 2=r 得,r 1=m 2r m 1+m 2,r 2=m 1r m 1+m 2,可知D 正确;F =G m 1m 2r 2=m 1r 1ω2=m 2r 2ω2,r 增大F 减小,r 1增大,故ω减小,B 错;由T =2πω知C 正确. 3.美国宇航局曾发布声明宣布,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该行星被命名为开普勒-22b(kepler -22b),距离地球约600光年之遥,体积是地球的2.4倍.这是目前被证实的从大小和运行轨道来说最接近地球形态的行星,它每290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一圈.若行星开普勒-22b 绕恒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可测量,万有引力常量G 已知.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的物理量有( )A .行星的质量B .行星的密度C .恒星的质量D .恒星的密度解析:选C .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知卫星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向心力由中心天体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由G Mm r 2=mr 4π2T 2求得恒星的质量M =4π2r 3GT2,所以选项C 正确. 4.2011年8月,“嫦娥二号”成功进入了环绕“日地拉格朗日点”的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造访该点的国家.如图所示,该拉格朗日点位于太阳和地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一飞行器处于该点,在几乎不消耗燃料的情况下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此飞行器的( )A .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B .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C .向心力仅由太阳的引力提供D .向心力仅由地球的引力提供解析:选AB .飞行器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所以ω飞=ω地,由圆周运动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v =rω得v 飞>v 地,选项A 正确;由公式a =rω2知,a 飞>a 地,选项B 正确;飞行器受到太阳和地球的万有引力,方向均指向圆心,其合力提供向心力,故C 、D 选项错.5.如图为“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上着陆最后阶段的示意图.首先在发动机作用下,探测器受到推力在距月面高度为h 1处悬停(速度为0,h 1远小于月球半径);接着推力改变,探测器开始竖直下降,到达距月面高度为h 2处的速度为v ,此后发动机关闭,探测器仅受重力下落至月面,已知探测器总质量为m (不包括燃料),地球和月球的半径比为k 1,质量比为k 2,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 ,求: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及探测器刚接触月面时的速度大小.解析:设地球的质量和半径分别为M 和R ,月球的质量、半径和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M ′、R ′和g ′,探测器刚接触月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 t .由mg ′=G M ′m R ′2和mg =G Mm R 2,得g ′=k 21k 2g . 由v 2t -v 2=2g ′h 2,得v t =v 2+2k 21gh 2k 2. 答案:k 21k 2g v 2+2k 21gh 2k 21.“嫦娥一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探月卫星,它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 km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运行周期为127分钟.已知引力常量G =6.67×10-11 N·m 2/kg 2,月球半径为1.74×103 km.利用以上数据估算月球的质量约为( )A .8.1×1010 kgB .7.4×1013 kgC .5.4×1019 kgD .7.4×1022 kg解析:选D .天体做圆周运动时都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嫦娥一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知:GMm r 2=4π2mr T 2,得M =4π2r 3GT2,其中r =R +h ,代入数据解得M =7.4×1022 kg ,选项D 正确.2.宇宙中两个星球可以组成双星,它们只在相互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球心连线的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双星间的距离在不断缓慢增加,设双星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双星相互间的万有引力减小B .双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增大C .双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增大D .双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增大解析:选B .距离增大万有引力减小,A 正确;由m 1r 1ω2=m 2r 2ω2及r 1+r 2=r 得,r 1=m 2r m 1+m 2,r 2=m 1r m 1+m 2,可知D 正确;F =G m 1m 2r 2=m 1r 1ω2=m 2r 2ω2,r 增大F 减小,r 1增大,故ω减小,B 错;由T =2πω知C 正确. 3.美国宇航局曾发布声明宣布,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该行星被命名为开普勒-22b(kepler -22b),距离地球约600光年之遥,体积是地球的2.4倍.这是目前被证实的从大小和运行轨道来说最接近地球形态的行星,它每290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一圈.若行星开普勒-22b 绕恒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可测量,万有引力常量G 已知.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的物理量有( )A .行星的质量B .行星的密度C .恒星的质量D .恒星的密度解析:选C .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知卫星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向心力由中心天体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由G Mm r 2=mr 4π2T 2求得恒星的质量M =4π2r 3GT2,所以选项C 正确. 4.2011年8月,“嫦娥二号”成功进入了环绕“日地拉格朗日点”的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造访该点的国家.如图所示,该拉格朗日点位于太阳和地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一飞行器处于该点,在几乎不消耗燃料的情况下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此飞行器的( )A .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B .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C .向心力仅由太阳的引力提供D .向心力仅由地球的引力提供解析:选AB .飞行器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所以ω飞=ω地,由圆周运动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v =rω得v 飞>v 地,选项A 正确;由公式a =rω2知,a 飞>a 地,选项B 正确;飞行器受到太阳和地球的万有引力,方向均指向圆心,其合力提供向心力,故C 、D 选项错.5.如图为“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上着陆最后阶段的示意图.首先在发动机作用下,探测器受到推力在距月面高度为h 1处悬停(速度为0,h 1远小于月球半径);接着推力改变,探测器开始竖直下降,到达距月面高度为h 2处的速度为v ,此后发动机关闭,探测器仅受重力下落至月面,已知探测器总质量为m (不包括燃料),地球和月球的半径比为k 1,质量比为k 2,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 ,求: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及探测器刚接触月面时的速度大小.解析:设地球的质量和半径分别为M 和R ,月球的质量、半径和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M ′、R ′和g ′,探测器刚接触月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 t .由mg ′=G M ′m R ′2和mg =G Mm R 2,得g ′=k 21k 2g . 由v 2t -v 2=2g ′h 2,得v t =v 2+2k 21gh 2k 2. 答案:k 21k 2g v 2+2k 21gh 2k 2。

高中物理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实验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教科版必修

高中物理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实验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教科版必修
实验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基础 实验探究 典例研习
实验基础
解读实验·萃取精华
实验探究
探寻结论·提升精度
一、数据处理 1.公式法
(1)以重物下落的起始点 0 点(静止点)为基准,如图所示,则 mgh= 1 mv2. 2
即 gh= 1 v2,测出 h,计算出 v,代入上式验证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 2
类型三 实验改进与创新 【典例3】 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1)实验步骤:
①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1 m,将导轨调至水平.
类型二 实验数据的处理
【典例2】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取
g=10 m/s2)
(1)用公式 1 mv2=mgh时,对纸带上起点的要求是初速度为
此目的,所选2 择的纸带第一、二两点间距应接近
.
,为达到
解析:(1)要求初速度为0,所选纸带第一、第二两点间距接近2 mm. 答案:(1)0 2 mm
(2)以重物下落过程中的某一点为基准,如图所示,则
mg(h2-h1)=
1 2
m
v22
-
1 2
m
v12
即 g(h2-h1)=
1 2
(
v22
-
v12
)
同理,测出 h1,h2,计算出 v1,v2,代入上式验证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
2.作图法
从静止开始下落,如满足机械能守恒,则 v2 mgh= 1 mv2,所以 v2 =gh,故 v2 -h 图像
典例研习
类型一 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
通法悟道·拓展思路
【典例1】 (2016·北京卷,21)利用图1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高中物理 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2单元测试 教科版必修2

高中物理 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2单元测试 教科版必修2

高中物理 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2单元测试 教科版必修2一、选择题(在以下各题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的,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的,每道题4分)1.人们设计出磁悬浮列车,列车能以很大速度行驶,列车的速度很大,是采取了下列哪些可能的措施( )①减小列车的质量 ②增大列车的牵引力③减小列车受的阻力 ④增大列车的功率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如图所示,人站在电动扶梯的水平台阶上,与扶梯一起沿斜面加速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脚所受的静摩擦力( )A、等于零,对人不做功 B、水平向左,对人做负功;C、水平向右,对人做正功 D、沿斜面向上,对人作正功3.一质量为m 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t=0开始,将一个大小位F 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在t=t 1时刻力F 的功率是( ) A. 122t m F B. 2122t m F C. 12t m F D. 212t mF 4.质量为m 的物体,在距地面h 高处以g/3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3B. 物体的动能增加mgh/3C.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mgh/3D. 重力做功mgh/35.自由下落的小球,从接触竖直放置的轻弹簧开始,到压缩弹簧有最大形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的动能逐渐渐少B. 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渐少C. 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D. 小球的加速度逐渐增加6.物体以8m/s 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下运动,则物体在下落的过程中( )A .机械能增加B .机械能减小C.机械能不变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度为L的轻绳系住,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空气阻力作用.已知小球经过最低点时轻绳受的拉力为7m g,经过半周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则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A.m g L/4 B.m g L/3 C.m g L/2 D.m g L8、质量为2kg的物体A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t=0时一水平向右的的恒力F作用在A上,t=2s时撤去F,A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做功48JB.F做功36JC.在0~8秒内物体A克服摩擦力做功48JD.在0~8秒内物体A克服摩擦力做功36J9.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一木板;木板的左端放一物体,对物体施加一水平恒力F,将物体由静止开始直到从木板右端拉出。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阶段验收评估(四)机械能和能源教科版必修2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阶段验收评估(四)机械能和能源教科版必修2

阶段验收评估(四)机械能和能源(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人们有在房前种树的习惯,夏天大树长出茂密的叶子,为人们挡住炎炎烈日,冬天叶子又会全部掉光,使温暖的阳光照入屋内,可以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

炎热的夏天,我们在经过有树的地方时,也会感到明显的凉意,关于树木周围比较凉爽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树木把大部分太阳光反射出去,使地面温度降低B.树木吸收阳光,使自己温度升高,周围温度降低C.树木吸收阳光,将阳光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使环境温度变低D.白天大树将热量存起来,晚上再将热量放出来,所以白天在树林里感觉凉爽而晚上感觉到热解析:选C 植物发生光合作用,消耗掉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根据能量守恒,阳光的能量转化成化学能,所以树木下会比较凉爽,故C正确。

2.同一个物体,分别沿两个光滑斜面由B、C匀速提升到A。

如图1所示,若沿两个斜面的拉力分别为F B、F C。

两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 B、W C。

则( )图1A.W B>W C F B<F CB.W B=W C F B<F CC.W B>W C F B=F CD.W B=W C F B=F C解析:选B 设斜面高度为h,倾角为θ,物体的质量为m。

则根据平衡条件拉力F=mg sin θ,由题图知斜面AC的倾角θ较大,对应的拉力F C较大;根据动能定理W-mgh=0,即沿斜面匀速上升过程拉力做的功W=mgh,故W B=W C。

所以选项B正确。

3.如图2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0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到比地面低h 的海平面上。

若以海平面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 .物体到海平面时的重力势能为mghB .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hC .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12mv 02+mgh D .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12mv 02 解析:选C 物体到达海平面时位于参考平面上,重力势能为零,A 错;物体运动过程下落了h 高度,重力做功mgh ,B 错;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mgh +12mv 02=12mv 2,即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E 2=12mv 2=mgh +12mv 02,C 对,D 错。

高考物理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章末总结 课件(教科版必修2)

高考物理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章末总结 课件(教科版必修2)
(3)利用动能定理或功能关系求功.
专题·整合区 一、功和功率的计算
2.功率的计算方法
(1)P=W/t: 此式是功率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情况下功率的计算. 既适用于人或机械做功功率的计算,也适用于一般物体做功功率的计算; 既适用于合力或某个力做功功率的计算,也适用于恒力或变力做功功率 的计算;一般用于求解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
及功的正、负情况. 3.有些力在运动过程中不是始终存在,物体运动状态、受力等情况均
发生变化,则在考虑外力做功时,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正 确表示出总功. 4.若物体运动过程中包含几个不同的子过程,解题时,可以分段考虑, 也可视为一个整体过程考虑,列出动能定理方程求解.
专题·整合区 二、对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P = W合 = 0 t
功为零
W合 = Ek= 0
返回
专题·整合区 二、对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动能定理一般应用于单个物体,研究过程可以是直线运动,也可以是曲线 运动;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既适用于各个力同时作用 在物体上,也适用于不同的力分阶段作用在物体上,凡涉及力对物体做功 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问题几乎都可以使用,但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确定初、末状态的速度情况. 2.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包括重力、弹力等),弄清各力做功大小
v2
2g
x2 =
vt =
v2
g
Q = mgΔx
=
m( g x2 -x1)=
1 mv2 2
返回
自我检测区
1234
1234
1.(功率的计算)如图所示,一质 机械能守恒
量为1.2 kg的物体从倾角为30°、 长度为10 m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 mglsin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2功率教案1教科版必修2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2功率教案1教科版必修2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功率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功率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功率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沟通交流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机械能和能源的转换原理
2.难点:
-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
-理解并计算复杂情境下的功率
-机械能和能源转换在实际中的应用
3.解决办法:
-利用多媒体动画和实际例子讲解功率概念,增强学生的直观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例分析,让学生练习功率公式的应用。
-提供一系列由简到繁的练习题,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复杂情境下的功率计算。
-组织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机械能和能源的转换过程。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物理实验器材(包括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轮组、小车等)。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功率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功率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功率新课呈现结束后,对功率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功率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实验操作:
在实验操作环节,学生能够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从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机械能和能源转换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在实验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高中物理 第4章 机械能和能源 3 势能学业分层测评 教科版必修2

高中物理 第4章 机械能和能源 3 势能学业分层测评 教科版必修2

高中物理第4章机械能和能源 3 势能学业分层测评教科版必修2【解析】由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可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撤去F后物体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对物体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故弹簧的弹性势能应先减小后增大.【答案】 D4.物体从某高度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下列所示图象中,能正确描述物体的重力势能与下落高度的关系的是( )【解析】设物体开始下落时的重力势能为Ep0,物体下落高度h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mgh,故物体下落高度h时的重力势能Ep=Ep0-ΔEp=Ep0-mgh,即Ep-h图象为倾斜直线,B正确.【答案】 B5.(多选)关于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位置一旦确定,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也随之确定 B.物体与零势面的距离越大,它的重力势能也越大C.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从-5 J变化到-3 J,重力势能变大了 D.在地面上的物体,它具有的重力势能不一定等于零【解析】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零势能面的选取不同,其数值也不同,选项A错误,D正确;物体若在零势能面下方,物体与零势能面的距离越大,它的重力势能却越小,所以选项B错误;重力势能为标量,其“+”“-”表示重力势能的大小,-5 J小于-3 J,选项C正确.【答案】 CD6.一个100 g的球从1.8 m的高处落到一个水平板上又弹回到1.25 m的高度,则整个过程中重力对球所做的功及球的重力势能的变化是(g取10 m/s)( )A.重力做功为1.8 J B.重力做了0.55 J的负功 C.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0.55 J D.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1.25 J【解析】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WG=mgΔh=0.1×10×0.55 J=0.55 J,故重力势能减少0.55 J,所以选项C正确.【答案】 C7. (2021・厦门高一检测)如图4-3-10所示,将一木球靠在轻质弹簧上,压缩后松手,弹簧将木球弹出.已知弹出过程弹簧做了40 J的功,周围阻力做了-10 J的功,此过程( )22图4-3-10A.弹簧弹性势能减小10 J B.弹簧弹性势能增加40 J C.木球动能减小10 J D.木球动能增加30 J【解析】弹簧弹力做了40 J的功,弹性势能减少了40 J,选项A、B错误;合外力对木球做功为30 J,木球动能增加了30 J,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答案】 D8.在离地80 m处无初速释放一小球,小球质量为m=200 g,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取最高点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求:(1)在第2 s末小球的重力势能;(2)在第3 s内重力所做的功及重力势能的变化.【解析】 (1)在第2 s末小球所处的高度为:2h=-gt2=-×10×22 m=-20 m重力势能为:1212Ep=mgh=0.2×10×(-20)J=-40 J.(2)在第3 s末小球所处的高度为h′=-gt′2=-×10×32 m=-45 m.第3 s内重力做功为:1212WG=mg(h-h′)=0.2×10×(-20+45)J=50 J WG>0,所以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少,且减少了50 J.【答案】 (1)-40 J (2)50 J 减少了50 J[能力提升]9.(多选)(2021・锦州高一检测)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4用,下落的加速度为g,在物体下落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导学号:67120219】A.物体重力做的功为mgh B.物体所受阻力做功为mgh5C.物体重力势能减少了mgh3D.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mgh54【解析】因物体的加速度为g,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Ff=ma解得空气阻力Ff511=mg.重力做功WG=mgh,阻力做功Wf=-mgh,A、D对,B错;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55的关系WG=-ΔEp,重力做正功,故重力势能减小mgh,C正确.【答案】 ACD10.如图4-3-11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平铺着n块砖,每块砖的质量为m,厚度为h.如果工人将砖一块一块地叠放起来,那么工人至少做功( )图4-3-11A.n(n-1)mgh C.n(n+1)mgh1B.n(n-1)mgh 21D.n(n+1)mgh 2【解析】本题关键在于分析各块砖的重心位置变化情况,从而找出n块砖的重力势能变化.把n块砖看做一个整体,其总质量是M=nm,以地面为零势能面,n块砖都平放在地上时,其重心都在高处,所以n块砖的初始重力势能为E1=. 22当n块砖叠放在一起时,其总高度为H=nh,其总的重心位置在=处,所以末态重22hnmghHnhHn2mgh力势能为E2=nmg=,人做的功至少等于重力势能的增量,即22nn-1mghW=ΔEp=E2-E1=. 2【答案】 B11.如图4-3-12所示,一条铁链长为2 m,质量为10 kg,放在水平地面上,拿住一端提起铁链直到铁链全部离开地面的瞬间,铁链克服重力做功为多少?铁链的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图4-3-124【解析】铁链从初状态到末状态,它的重心位置提高了h=,因而铁链克服重力所2做的功为lW=mgl=×10×9.8×2 J=98 J铁链的重力势能增加了98 J.铁链重力势能的变化还可由初、末状态的重力势能来分析.设铁链初状态所在水平位置为零势能参考平面,则Ep1=0,Ep2=1212mgl2,铁链重力势能的变化ΔEp=Ep2-Ep1=mgl2=12×10×9.8×2 J=98 J,即铁链重力势能增加了98 J.【答案】 98 J 增加了98 J12.金茂大厦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的主体建筑包括地上101层,地下3层,高420.5 m,距地面341 m的第88层为观光层,环顾四周,极目眺望,上海新貌尽收眼底.假如一质量为60 kg的游客在第88层观光(g取10 m/s).(1)求以地面为参考平面时游客的重力势能;(2)若游客乘电梯从地面上升到88层,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各是多少?【导学号:67120210】【解析】 (1)以地面为参考平面,游客相对地面的高度为341 m.2Ep=mgh=60×10×341 J≈2.0×105 J.(2)游客上升过程中重力做负功,WG=-mgh≈-2.0×105 J.Ep2=mgh=60×10×341 J≈2.0×105 J Ep1=0由ΔEp=Ep2-Ep1=2.0×10 J.即重力势能增加约2.0×10 J,或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关系可知重力做负功约2.0×10 J,重力势能增加约2.0×10 J.【答案】(1)2.0×10 J (2)重力做功-2.0×10 J 重力势能增加2.0×10 J55555555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中物理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 6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素材 教科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 6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素材 教科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6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素材教科版必修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6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素材教科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6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素材教科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6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浅谈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的不可缺少的资源。

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能源消费的增长,能源问题已被列为世界上研究的重大问题之.解决世界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认真节流,其二是广泛开源。

所谓节流,就是要大力提倡节约能源。

节能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关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甚至有人把节能称为世界的“第五大能源”,与煤、石油和天然气、水能、核能等并列.在节能方面,在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重点要发挥先进科学技术的优势,提高各国的能源利用效率。

如果世界各国家和各地区都能改进各种用能设备,不断提高能源的质量标准和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加强科学管理,适当控制生活能源的合理使用,就能使能源更加有效地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从而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问题.所谓开源,就是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能源。

在继续加紧石油勘探和寻找新的石油产地的同时,积极开发丰富的煤炭资源,还要大力开发水能、生物能等常规能源,加强核能、太阳能、风能、沼气、海洋能、地热能以及其他各种新能源的研究和利用,从而不断扩大人类的能源资源的种类和来源。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海洋能、以及可燃冰这些能源在将来的发展,以及它们在解决能源问题上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1。

高中物理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 2 功率教案1 教科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 2 功率教案1 教科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2 功率教案1 教科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2 功率教案1 教科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2 功率教案1 教科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2节功率本节教材分析(1)三维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式、单位。

2.理解功率的导出式P=F·v的物理意义,并掌握其用法,会利用功率的两个公式来解释现象和进行计算。

3.理解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了解平均功率、瞬时功率、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区别与联系。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实例体验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功率的实际意义,通过功率的定义过程,体会应用比值方法建立物理概念的方法.2.学会求解各种不同的功率。

3.运用功率的不同表达式分析和解决动力机械的运动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严密思维的习惯。

2.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善于合作的良好习惯。

(2)教学重点1.理解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种类及其计算。

(3)教学难点1.功率的表达式P=F·v的物理意义和运用。

2.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计算。

(4)教学建议本节的教学内容包括正文、讨论交流、 STS 、问题与练习等部分.其中正文包括功率的定义、功率、力、加速度之间关系、问题实例三部分.功率一节在本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学好后续课程内容的重要基础.由于学生在初中学过功率,因此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可自然得出功率的定义式.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教材,导出功率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式,进而让学生估算自行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时的功率,把本节课推向高潮.最后用多媒体呈现本节例题,引导学生通过师生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通过对教材例题的改编,提出扩展问题:汽车从车站开出时,若以恒定加速度匀加速启动,①汽车的实际功率怎样变化?②以恒定加速度能行驶多长时间?③汽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新课导入设计导入一导入二教师:人们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机械来做功,这与人力直接做功或畜力做功,在完成功的快慢方面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

物理(教科版必修2)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 章末检测

物理(教科版必修2)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 章末检测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关于功的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托着一个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人对物体没有做功B .人托着一个物体沿水平方向加速前进,人对物体做了功C .力和位移都是矢量,功也一定是矢量D .因为功有正功和负功的区别,所以功是矢量 2.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B .在地平面下方的物体,它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小于零C .重力势能减少,重力一定对物体做正功D .重力势能增加,重力一定对物体做正功3.质量为m 的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 ,摩擦阻力恒力f ,牵引力为F ,汽车由静止开 始,经过时间t 行驶了位移x 时,速度达到最大值v m ,则发动机所做的功为( )A .PtB .f v m t C.12m v 2m+fx D .Fx4.如图1所示,图1DO 是水平面,AB 是斜面,初速度为v 0的物体从D 点出发沿DBA 滑动到顶点A 时速度刚好为零,如果斜面改为AC ,让该物体从D 点出发沿DCA 滑动到A 点且速度刚好为零, 则物体具有的初速度(已知物体与路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且不为零)( )A .大于v 0B .等于v 0C .小于v 0D .取决于斜面的倾角图25.如图2所示,ABCD 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与盆底BC 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 相 切的圆弧.BC 水平,其长度d =0.50 m ,盆边缘的高度h =0.30 m ,在A 处放一个质量 为m 的小物块并让其自由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 面与小物块间的动 摩擦因数μ=0.10,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下的地点到B 的距离为 ( )A .0.50 mB .0.25 mC .0.10 mD .06.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先在“24小时轨道”绕地球运行(即绕地球一圈需要24小时);然后,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48小时轨道”和“72小时轨道”;最后奔向月球,如果按圆形轨道计算,并忽略卫星质量的变化,在每次变轨完成后与变轨前 相比( )A .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减小B .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增大C .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减小D .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增大7.质量m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阻力作用,下落的加速度为45g ,在物体下落h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动能增加了45mghB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45mghC .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15mghD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8.如图3所示,图3电梯质量为M ,它的水平地板上放置一质量为m 的物体,电梯在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当上升高度为H 时,电梯的速度达到v ,则在这段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梯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12m v 2B .电梯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大于12m v 2C .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12m v 2+MgHD .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小于12m v 2+MgH9.如图4所示,图4一轻绳的一端系在固定的粗糙斜面上的O 点,另一端系一小球.给小球一足够大的初速度,使小球在斜面上做圆周运动,在此过程中( )A .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 .重力对小球不做功C .绳的张力对小球不做功D .在任何一段时间内,小球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总是等于小球动能的减少 10.如图5所示,图5将小球a 从地面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b 从距地面h 处由静止释放,两球恰在h2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 )A .两球同时落地B .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C .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球a 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球b 动能的增加量D .相遇后的任意时刻,重力对球a 做功的功率和对球b 做功的功率相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图611.(6分)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 =1.00 kg 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6所示.O为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 m/s2,那么:(1)纸带的______端(填“左”或“右”)与重物相连;(2)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点到______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3)从O点到(2)问中所取的点,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________J,动能增加量ΔE k=________J.(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图712.(10分)某实验小组采用图7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图中小车中可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 Hz.(1)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①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②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________,________,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列点,________;③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②的操作.(2)图8是钩码质量为0.03 kg,砝码质量为0.02 kg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O及A、B、C、D和E五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x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将C点的测量结果填在下表中的相应位置.图8纸带的测量结果三、计算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44分)13.(10分)火车在运行中保持额定功率2 500 kW不变,火车的总质量是1 000 t,所受阻力恒为1.56×105 N.求:(1)火车的加速度是1 m/s2时的速度;(2)火车的速度是12 m/s时的加速度;(3)火车的最大速度.图914.(10分)如图9所示,m A=4 kg,m B=1 kg,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B与地面间的距离x=0.8 m,A、B原来静止,求:(1)B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多大?(2)B落地后,A在桌面上能继续滑行多远才能静止下来?(g取10 m/s2)图1015.(12分)如图10所示,长度为l的轻绳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的大小可以忽略).(1)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小球保持静止.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示意图,并求力F的大小.(2)由图示位置静止释放小球,求当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及轻绳对小球的拉力.不计空气阻力.16.(12分)如图11所示,图11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衔接,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将弹簧压缩至A处.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被弹开后,经过B点进入轨道的瞬间对轨道的压力为其重力的8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沿轨道运动到C点,求:(1)释放小球前弹簧的弹性势能;(2)小球由B到C克服阻力做的功.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1.AB [人托着一个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时,人对物体只有支持力,垂直于运动方向不做功,A 正确;若加速前进,则人对物体的摩擦力对物体做功,B 正确;功虽有正功和负功之分,但功是标量,C 、D 均错.]2.C [重力势能的数值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重力势能等于零不能说物体不具有重力势能,故A 、B 错.重力势能减少,物体的高度一定下降,所以重力一定做正功,D 错,C 正确.] 3.ABC [因为功率P 恒定,所以功W =Pt ,A 正确;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F =f ,则P =f v m ,所以W =Pt =f v m t ,B 正确;从汽车静止到速度达到最大值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W -fx =12m v 2m-0,即W =12m v 2m +fx ,C 正确;因牵引力在整个过程中为变力,所以不能用公式W =Fx 计算牵引力所做功的大小,D 错.]4.B [设DO 之间的水平距离为L ,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高度为h ,则物体由D 到A 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mgh -μmg cos θ·h sin θ-μmg (L -h cot θ)=0-12m v 20,解得v 0=2g (h +μL ),可见要使物体能滑到A 点且速度刚好为零,所具有的初速度与斜面倾角无关,故B 正确.]5.D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mgh =μmgx ,代入数据得x =3.0 m ,又因为d =0.50 m ,所以最后停在B 点,故选D.]6.D [由F =GMm r 2=m v 2r 知,E k =12m v 2=GMm2r ,r 越大,E k 越小.r 增大,卫星在升高过程中要克服万有引力做功,引力势能增大.综上所述D 对,A 、B 、C 错.]7.ACD [物体下落过程,合力F =ma =45mg ,由动能定理可知,合力的功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即ΔE k =W =Fh =45mgh .物体所受阻力为f ,则mg -f =ma ,所以f =15mg ,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ΔE =fh =15mgh .重力势能的减少是重力做功引起的,故ΔE p =W G =mgh ,由此可知,A 、C 、D 选项正确.]8.B [物体m 受重力和支持力向上做加速运动,设支持力做的功为W 1,由动能定理得W 1-W G =12m v 2,所以支持力做的功大于12m v 2;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设为W 2,则由动能定理得W 2-(M +m )gH =12(M +m )v 2,W 2=(M +m )gH +12(M +m )v 2,故只有B 正确.]9.C [由于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任一时间内小球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总是等于小球机械能的减少.转动过程中重力做功,绳的张力总与小球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10.C [对b 球,由h 2=12gt 2得t = h g ,v b=gt =gh ,以后以初速度gh 匀加速下落.对a 球,h 2=v 0t -12gt 2得v 0=gh .在h 2处,v a =v 0-gt =0,以后从h2处自由下落.故落地时间t b <t a ,a 、b 不同时落地,选项A 错误.相遇时v b =gh ,v a =0,选项B 错误.从开始运动到相遇,从开始运动到相遇,a 球动能的减少量ΔE k a =12m v 20=12mgh ,b 球动能的增加量ΔE k b =12m v 2b =12mgh ,选项C 正确.相遇之后,重力对b 球做功的功率P b =mg v b =mg (gh +gt ′),重力对a 球做功的功率P a =mg (v a +gt ′)=mg ·gt ′,P b >P a ,选项D 错误.]11.(1)左 (2)B (3)1.89 1.70解析 由题意知,O 点为第一个点,所以纸带的左端与重物相连,为了减小误差和便于求重物动能的增加量,可取图中O 点到B 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此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 =mgh OB =1.00×9.8×19.25×10-2 J ≈1.89 J.打B 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 v B =OC -OA2T=(22.93-15.55)×10-22×0.02 m/s=1.845 m/s.所以动能增量ΔE k =12m v 2B=12×1.00×1.8452 J =1.70 J. 12.(1)接通电源 释放小车 关闭电源(2)5.05~5.08 0.48~0.50(答案在此范围内都对)解析 (1)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后,需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让其拖动纸带,等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后,关闭打点计时器电源.(2)从纸带上可知C 点的速度就是BD 的平均速度,v C =7.15-3.200.08×10-2 m /s≈0.49 m/s.13.(1)2.16 m/s (2)5.2×10-2 m/s 2(3)16 m/s解析 (1)由牛顿第二定律F -f =ma 1,又P =F v 1,所以v 1=P F =Pf +ma 1= 2 500×1031.56×105+1 000×103×1 m/s ≈2.16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f =ma 2,又P =F v 2,所以a 2=F -f m =P /v 2-f m =2 500×10312-1.56×1051 000×103m/s 2 ≈5.2×10-2 m/s 2(3)当F =f 时,火车达到最大速度,由P =f v max 得v max =P f =2 500×1031.56×105m /s≈16 m/s.14.(1)0.8 m/s (2)0.16 m解析 (1)以A 、B 物体构成的系统为对象,B 物体所受重力m B g 做正功,A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对系统做负功,设B 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v ,由动能定理得m B gx -μm A gx =12(m A +m B )v 2-0代入数据,解得v =0.8 m/s.(2)设B 物体落地后A 物体能滑行的距离为x ′,则根据动能定理得-μm A gx ′=0-12m A v 2A 因v A =v =0.8 m/s ,故x ′=12v 2A μg =12×(0.8)20.2×10m =0.16 m.15.(1)见解析图 mg tan α(2)2gl (1-cos α) mg (3-2cos α),方向竖直向上解析 (1)受力图见右图 根据平衡条件,应满足 T cos α=mg ,T sin α=F . 联立解得拉力大小F =mg tan α.(2)小球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有mgl (1-cos α)=12m v 2.则通过最低点时,小球的速度大小v =2gl (1-cos α).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 ′-mg =m v 2l.解得轻绳对小球的拉力T ′=mg +m v 2l =mg (3-2cos α),方向竖直向上.16.(1)72mgR (2)mgR解析 在B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 -mg =m v 2B R ,因N =8mg ,则12m v 2B =72mgR ,而小球在B 点的动能即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即E p =72mgR .(2)小球恰好运动到C 点,由圆周运动规律知:mg =m v 2CR ,则12m v 2C =12mgR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12m v 2B =mg ·2R +W 阻+12m v 2C ,解得W 阻=mgR .。

高中物理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 2 功率教案2 教科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 2 功率教案2 教科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2 功率教案2 教科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2 功率教案2 教科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2 功率教案2 教科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2节功率教学过程:A.W1=W2t1>t2B.W1=W2 t1<t2 C.W1>W2t1=t2D.W1<W2t1=t2请同学们思考后回答.分析: A 、 B 选项,两物体做功相同,那么所用时间越短,做功越快,即功率越大; C 、 D 选项,时间相同情况下,做功越多,做功就越快,功率越大.由此可见,我们可以用这个比值来进行判断.物理学中把这个比值定义为功率,用符号P表示.[板书 ]2.公式:3.定义:功和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的比值.4.单位:国际单位:瓦特( W );焦耳 / 秒( J/s )1W=1J/s同学们想想,功率这个物理量是矢量还是标量?5.量性:标量.下面请同学们完成这道练习题:学生分析讨论,总结规律.学生思考.学生练习.通过这个例题,可以让学生很容易得出和理解功率的定义式.这道例题,既可以让学生练习刚学过的求解功率的定义式,又可以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如何求解第四问中的瞬时功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例题二]一个质量为 1kg 的物体,从地面上方20m 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求:1.第 1s 内重力对物体做多少功?功率是多少?2.第 2s 内重力对物体做多少功?功率是多少?3.这 2s 时间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g=10m/s2)4.第 2s 末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多少?(g=10m/s2)引导学生分析:从这道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同一个重力对物体做的功在不同时间内的功率也可能是变化的.因此,功率反映出来的仅仅是这一段时间物体做功的快慢,具有平均的意义.如果想知道每时每刻重力做功的快慢,即每时每刻重力的功率,怎么办呢?比如,上述例题中的第四问?如何求解?事实上,这一问中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求解:学生进行分析.学生思考并相互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平均功率)P=Fv cosα :当v是平均速度,则P为平均功率;当v是瞬时速度,则P为瞬时功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相互讨论的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W=FxP=Fx/t=Fv我们知道速度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之分,那么,功率也应有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之分.这也是我们这节课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板书 ]二、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1.平均功率:P=Fv cosαv:平均速度2.瞬时功率:P=Fv cosαv:瞬时速度下面请同学们再来完成第四问.现在大家在思考一下,我们一开始学习的求解功率的公式:, P是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分析:由于公式中t表示的是一段时间内,所以对应的功率应该是平均功率.学生思考并相互讨论.学生回答.解析:①当牵引力F 大小等于阻力f 时,汽车的加速度a=0,速度达到最大值v m ,据公式P =Fv ,可得出汽车最大速度v m加深学生对功率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对人和事物的功率数值有具体的理解,懂得功率大或小的意思是什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率的相关知识,包括公式的运用.这道例题有一定难度,是这一节课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并且此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投影演示插图(或者动画)“孙女与爷爷上楼".体重为 900N 的爷爷与体重为 300N 的小孙女上楼,楼高三层共 10 米.若:( 1 )爷孙两人同时从一楼起步,半分钟后同时到达三楼;( 2 )孙女上楼用了半分钟,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孙女的 2 倍;( 3 )孙女上楼用了半分钟,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孙女的 3 倍.以上三种情况下,谁做功多?谁做功少?谁用的时间多?谁用的时间少?谁做功快?谁做功慢?讨论交流:教材第 63 页的“讨论与交流”为什么快步上楼时人会气喘吁吁,而慢步上楼却不会?为什么老年人上楼比年轻人上楼要慢些呢?引入额定功率的概念.展示各种机器的图片及其额定功率的=12m/s②汽车做匀加速运动所能维持的时间,应该是从汽车开始启动到汽车达到额定功率的时间,设汽车做匀加速运动时的牵引力为F牵,阻力为f ,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牵=f +ma =0.1 mg +ma =7500N当汽车的功率增大到额定功率时,汽车的匀加速运动过程结束,设这时汽车的速度为v’m,据功率公式P =Fv得:=8 m /s设汽车能维持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0,则:v’m=αt0得:t0=v’m/α=16s教学流程图:学习效果评价:功率的教学是一个难点 , 以往的教学过程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本教学设计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再以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功率,最后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教学反思:(一)额定功率的引入,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本节课用一个能引起学生兴趣并且很能说明问题的实例-—爷爷和孙女上楼,引导学生对爷爷与孙女上楼做的功、时间、快慢等进行分析,使学生正确理解和形成额定功率这一概念.(二)本节内容安排较多,可能时间比较紧促,需要教师进行周密的安排,课上把握好时间以及每一个环节的节奏.。

高中物理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2功率电压、电流、功率换算关系素材教科版必修2

高中物理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2功率电压、电流、功率换算关系素材教科版必修2

2 功率电压、电流、功率换算关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个公式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永远正确,适用于任何情况。

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丝、灯炮等,可以用“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的公式计算,这是由欧姆定律推导出来的。

但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只能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一公式,因为对于电动机等,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也就是说,电压和电流不成正比。

这是因为电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反电动势”。

例如,外电压为8伏,电阻为2欧,反电动势为6伏,此时的电流是(8-6)/2=1(安),而不是4安。

因此功率是8×1=8(瓦). 另外说一句焦耳定律,就是电阻发热的那个公式,发热功率为“电流平方乘以电阻”,这也是永远正确的. 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电动机发热的功率是1×1×2=2(瓦),也就是说,电动机的总功率为8瓦,发热功率为2瓦,剩下的6瓦用于做机械功了。

P=I×U,俗称万能公式,即什么时候都可以用;P=I2×R,电路中电流相等或计算电热时用; P=U2÷R,电路中电压相等时用。

功率的计算是P=U×I P功率U电压I电流求公率P=U×I 求电流I=P÷U I=例如:40W/220V=0.18A 求电阻 R=U÷I R=例如:220V/18A=1222欧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阶段提升课 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阶段提升课 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

阶段提升课第四章考点1功的分析和计算1.常见力做功的特点:做功的力做功特点重力与路径无关,与物体的重力和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W G=mgΔh弹簧的弹力力的方向不变,F随位移x线性变化时,F=F1+F22,W=Fx cos α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做负功、不做功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做负功、不做功一对静摩擦力总功为零一对滑动摩擦力 总功为负功,W 总=-F f s 相对机车牵引力P 不变时,W =Pt ;F 不变时,W =Fs2.求功的关键词转化:【典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 的推动下,从山坡底部A 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至高为h 的坡顶B 处,获得的速度为v ,A 、B 间的水平距离为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mghB .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h +12 mv 2 C .推力对物体做的功为Fs -mghD .物体克服阻力做的功为12 mv 2+mgh -Fs【解析】选A 。

设物体克服阻力做的功为W ,由动能定理得Fs -mgh -W =12 mv 2-0,得W =Fs -mgh -12 mv 2,故选项D 错误;因为F 是水平恒力,s 是水平位移,推力对物体做的功可由W =Fs 计算,故选项C 错误;由动能定理知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12 mv 2,选项B 错误;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mgh ,选项A 正确。

【加固训练】(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车在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恒定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一段距离l 。

在此过程中,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F f ,则( )A .拉力对小车做功为Fl cos αB .支持力对小车做功为 Fl sin αC .阻力对小车做功-F f lD .重力对小车做功为0【解析】选C 、D 。

拉力对小车做功为W F = Fl sin α,选项A 错误;支持力与运动方向垂直,则支持力对小车做功为0,选项B 错误;阻力对小车做功W f =-F f l ,选项C 正确; 重力与运动方向垂直,则重力对小车做功为0,选项D 正确;故选C 、D 。

2020年高中物理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本章优化总结学案教科版必修2

2020年高中物理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本章优化总结学案教科版必修2

本章优化总结对功的理解和计算1.功的正负的判断方法(1)利用公式W=Fx cos α计算确定.此法常用于恒力做功情况.(2)利用力F与运动速度v的方向夹角α来判断.0≤α<90°时力F做正功;α=90°时F不做功;90°<α≤180°时F做负功.(3)利用功能关系来判断.利用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合力做的功与动能变化,除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做的功与机械能变化等各关系根据能量的变化来确定功的正负.2.功的求法(1)利用定义式来求若恒力做功,可用W=Fx cos α求解,且0≤α≤180°.(2)利用功率来求若某力做功或发动机的功率P一定,则在时间t内做的功可用W=Pt来求.(3)利用功能关系来求常见的功能关系为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合力做的功与物体动能变化关系,除重力和系统内弹力外其他力的功与机械能的关系.根据以上功能关系,若能求出某种能量的变化,就可以求出相应功的数值.如图所示,一辆玩具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导轨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在小车上,由图中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则小球在下摆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的拉力对小球不做功B.绳的拉力对小球做正功C.小球所受的合力不做功D.绳的拉力对小球做负功[解析] 在小球向下摆动的过程中,小车向右运动,绳对小车做正功,小车的动能增加;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小车的机械能增加,则小球的机械能一定减少,所以绳对小球的拉力做负功.[答案] D如图汽车通过轻质光滑的定滑轮,将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井中拉出,绳与汽车连接点距滑轮顶点高h,开始绳绷紧,滑轮两侧的绳都竖直,汽车以v0向右匀速运动,运动到跟汽车连接的细绳与水平夹角为30°,则( ) A.从开始到绳与水平夹角为30°时,拉力做功mghB.从开始到绳与水平夹角为30°时,拉力做功mgh+38 mv20C.在绳与水平夹角为30°时,拉力的功率为32 mgv0D.在绳与水平夹角为30°时,绳对滑轮的作用力为3mg[解析] 对物体由动能定理可知,拉力做功W-mgh=12mv2,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人们有在房前种树的习惯,夏天大树长出茂密的叶子,为人们挡住炎炎烈日,冬天叶子又会全部掉光,使温暖的阳光照入屋内,可以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

炎热的夏天,我们在经过有树的地方时,也会感到明显的凉意,关于树木周围比较凉爽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树木把大部分太阳光反射出去,使地面温度降低B.树木吸收阳光,使自己温度升高,周围温度降低C.树木吸收阳光,将阳光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使环境温度变低D.白天大树将热量存起来,晚上再将热量放出来,所以白天在树林里感觉凉爽而晚上感觉到热解析:选C 植物发生光合作用,消耗掉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根据能量守恒,阳光的能量转化成化学能,所以树木下会比较凉爽,故C正确。

2.同一个物体,分别沿两个光滑斜面由B、C匀速提升到A。

如图1所示,若沿两个斜面的拉力分别为F B、F C。

两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 B、W C。

则( )图1A.W B>W C F B<F CB.W B=W C F B<F CC.W B>W C F B=F CD.W B=W C F B=F C解析:选B 设斜面高度为h,倾角为θ,物体的质量为m。

则根据平衡条件拉力F=mg sin θ,由题图知斜面AC的倾角θ较大,对应的拉力F C较大;根据动能定理W-mgh=0,即沿斜面匀速上升过程拉力做的功W=mgh,故W B=W C。

所以选项B正确。

3.如图2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0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到比地面低h 的海平面上。

若以海平面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 .物体到海平面时的重力势能为mghB .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hC .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12mv 02+mghD .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12mv 02 解析:选C 物体到达海平面时位于参考平面上,重力势能为零,A 错;物体运动过程下落了h 高度,重力做功mgh ,B 错;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mgh +12mv 02=12mv 2,即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E 2=12mv 2=mgh +12mv 02,C 对,D 错。

4.一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将一个大小恒为F 的水平拉力作用在该木块上,经过位移x 时,拉力的瞬时功率为P ;若将一个大小恒为2F 的水平拉力作用在该木块上,使该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位移x 时,拉力的瞬时功率是( )A.2PB .2PC .22PD .4P解析:选C 在光滑水平面上,大小为F 和大小为2F 的水平恒力分别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从静止开始经过相同的位移x ,速度之比应该是1∶2,根据P =Fv ,可求出拉力的瞬时功率之比应为1∶22,C 正确。

5.如图3甲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 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

通过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监测到推力F 、物体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

取g =10 m/s 2,则( )图3A .物体的质量m =1.0 kgB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C .第2 s 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4.0 JD .前2 s 内推力F 做功的平均功率P =1.5 W解析:选D 物体在第3 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有F 3=μmg =2 N ;第2 s 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有F 2-μmg =ma ,其中加速度a =2 m/s 2,解得m =0.5 kg ,μ=0.4,A 、B 错误。

第2 s 内的位移为1 m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μmgx =2.0 J ,C 错误。

前2 s 内拉力做功为3 J ,故平均功率为1.5 W ,D 正确。

6.如图4所示,滑块A 和B 叠放在固定的斜面体上,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一起沿斜面加速下滑。

已知B 与斜面体间光滑接触,则在A 、B 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 .B 对A 的支持力不做功B .B 对A 的作用力不做功C .B 对A 的摩擦力做正功D .B 对A 的摩擦力做负功解析:选BC B 对A 的支持力竖直向上,A 和B 是一起沿着斜面下滑的,所以B 对A 的支持力与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所以B 对A 的支持力做负功,所以A 错误;B 对A 的作用力包括B 对A 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它们的合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与运动的方向垂直,所以B 对A 的作用力不做功,故B 正确;B 对A 的摩擦力是沿着水平面向左的,与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90°,所以B 对A 的摩擦力做正功,故C 正确,D 错误。

7.由光滑细管组成的轨道如图5所示,其中AB 段和BC 段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

质量为m 的小球,从距离水平地面高为H 的管口D 处静止释放,最后能够从A 端水平抛出落到地面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 .小球能从细管A 端水平抛出的条件是H >2RB .小球能从细管A 端水平抛出的最小高度H min =5R 2C .小球落到地面时相对于A 点的水平位移值为2RH -4R 2D .小球落到地面时相对于A 点的水平位移值为22RH -4R 2解析:选AD 小球经过A 点的最小速度为0,由机械能守恒得mg (H min -2R )=0,故D 点的最小高度H min =2R ,要使小球能从A 点水平抛出,需H >2R ,A 对,B 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g (H -2R )=12mv A 2,解得v A =2g H -2R 。

而2R =12gt 2,x =v A t ,故x =22RH -4R 2,C 错,D 对。

8.如图6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沿粗糙斜面匀加速下滑h 高度,速度由v 1增大到v 2,所用时间为t 。

在此过程中( )图6A .木块的重力势能减少mghB .木块的重力势能减少12mv 22-12mv 12 C .木块与斜面增加的内能为mgh -12mv 22+12mv 12 D .木块沿斜面下滑的距离为v 1+v 22t解析:选ABD 木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 =mgh ,故A 正确;由动能定理可知,木块动能的变化量等于重力势能减少量与摩擦力做的功之和,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变化量,故B 错误;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gh -Q =12mv 22-12mv 12,则木块与斜面增加的内能:Q =mgh -12mv 22+12mv 12,故C 正确;木块沿斜面下滑的距离s =v t =v 1+v 22t ,故D 正确。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9. (6分)为了测定一根轻弹簧压缩最短时能储存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可以将弹簧固定在一带有凹槽轨道的一端,并将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边缘上,如图7所示,用钢球将弹簧压缩至最短,最后突然释放,钢球将沿轨道飞出桌面,实验时:图7(1)需要测定的物理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弹簧最短时弹性势能的关系式是E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有:钢球质量m 、桌面高度h 、钢球落点与飞出点的水平距离s 。

(2)弹簧最短时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钢球平抛时的初动能,E p=12mv 02,而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h =12gt 2,s =v 0t 得,v 0=s 2h g ,故E p =12mv 02=mgs 24h 。

答案:(1)钢球质量m 、桌面高度h 、钢球落点与飞出点的水平距离s (2)mgs 24h10.(10分)某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不慎将一条挑选出的纸带的一部分损坏,损坏的是前端部分。

剩下的一段纸带上各相邻点间的距离已测出标在图8中,单位是cm 。

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 Hz ,重力加速度g 取9.8 m/s 2,重物质量为m 。

图8(1)重物在2点时的速度v 2=________,在5点时的速度v 5=________,此过程中动能增加量ΔE k =________,重力势能减少量ΔE p =________。

由以上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判断下列图像正确的是(其中ΔE k 表示重物动能的变化量,Δh 表示重物下落的高度)( )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出重物在2点时的速度v 2=2.8+3.2×10-22×0.02 m/s =1.50 m/s 和重物在5点时的速度v 5=4.0+4.3×10-22×0.02m/s =2.075 m/s ,所以动能增加量为ΔE k =12mv 52-12mv 22=1.03m J ,重物从2点到5点,重力势能减少量为ΔE p =mgh 25=m ×9.8×(3.2+3.6+4.0)×10-2 J =1.06m J ,由以上可得出实验结论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2)重物机械能守恒,应有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增加的动能,即ΔE k =mg Δh ,可见重物增加的动能与下落的距离成正比,选项C 正确。

答案:(1)1.50 m/s 2.075 m/s 1.03m J 1.06m J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2)C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36分。

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6分)如图9甲所示,质量m =1 kg 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t =0时刻,物体受到一个变力F 作用,t =1 s 时,撤去力F ,某时刻物体滑上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已知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斜面最高点的v ­t 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其他阻力,求:图9(1)变力F 做的功。

(2)物体从斜面底端滑到最高点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