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观后感作文

过年观后感作文
过年观后感作文

过年总能给人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过年时人们脸上的笑意。

去年,叔叔阿姨带着姐姐和妹妹来我们家过年。他们一到我立刻将他们迎进门,并拿出年货招待他们,有山核桃、香榧、砂糖橘等等,而他们也送来了糟鸡、腌肉等年货。客人们齐聚客厅,整个屋子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下午,爸爸去超市买了一些烟花,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箱子,哇,烟花的种类可真多啊,有“七彩缤纷”“暗夜星辰”“金福满堂”,让人看花了眼。我们高兴极了,对晚上的“烟花大会”充满了期待。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们围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吃饭,我还给妹妹夹菜,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晚饭后就是我们期待的“烟花大会”。叔叔先把烟花平放在空旷的地上,一点燃马上捂着耳朵跑了回来,过了几秒,只见一条条火龙拔地而起,直冲黑暗的天空,随着“喷”的一声,天空顿时变成一个五彩的画布。我们情不自禁地大叫着,在烟花的映照下,我们的脸上充满着惊喜与满足。

我爱过年,过年是团圆的,也是快乐的。

过年观后感2

过年了,过年了……”处处都是这样的叫声,再加上那震耳的爆竹声,让我感到了过年的气奋。

早晨,吃饭可讲究了,吃的是汤圆。

中午,更讲究,就说我们家吧!都吃了八道菜。更别说其它了。

到了晚上,这才是振奋人心,让我激动的时候。各家的亲人都赶来过节,一出门,站着许多不认识的人。往地上看,处处都是红色的纸,仿佛是从天而降的红雪,满地都是。再往天上看,五彩的画卷仿佛就在我眼前,花花绿绿的鞭炮喷出五彩的光芒,同时耳边也响起了一层又一层的炮火声。我也拿出妈妈给我买的鞭炮,来到人群中过节。不一会儿到了12点,出来的人了,团圆的气奋也更浓了。家家大人都出来放大火炮。霹雳声响起来了,好像打雷了。新年的喜庆一下来到人间。使人间情更浓了。大人放完火炮,这时又成了小孩的世界。

过年了,家家走过了昨天,走进了今天,明天在期待我。

早晨,还在睡梦的我听到“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声音,我揉了揉眼睛,来到阳台上,噢,原来是鞭炮声呀!时间过得真快,新的一年又向我们走来。

“宝贝,快下来吃团圆。”妈妈大声叫道。“噢,”我应了一声,“知道了。”我急忙回房间穿好衣服,然后以刘翔百米跨栏的速度冲了下去。一下楼,我便看见妈妈在煮团圆,只见那珍珠般的团圆在锅里翻滚、跳跃,看来连它们也迫不及待地想过年了。灶台旁放着一只只小巧的碗,碗里放着甜甜的糖水,预示着一年中一家人的生活甜甜蜜蜜的。妈妈把团圆倒进碗里,招呼我来吃,我连忙跑了过去。我拿着筷子,喝着甜甜的糖水,吃着糯糯的团圆,心里有说不出的幸福。吃完早饭后,我和妈妈来到菜市场,今天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特别大方,脸上总是带着笑容,我们买了好多好多的菜,我的手都被勒紫了。

中午,吃完面后,我们便开始了大扫除。我们个个都很积极,大家分配了任务,我负责扫地,听说今天要扫七次地呢,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呀!任务太艰巨了!刚开始时,我还兴冲冲的,可扫完两遍后,我便彻底失去了耐心,像被霜打过的茄子,蔫了。妈妈看着我这副快累趴下的样子,笑嘻嘻地说:“当初答应得快,现在不行了吧,还是让我来吧!”我一屁股瘫坐在地上,看着大家忙的不亦乐乎,家变得越来越干净,我的心里变得期待起来。过了不久,整个家就焕然一新了!

不知不觉中,太阳公公下班了,月亮婆婆上班了。我们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香喷喷的年夜饭。这是,我提出要放烟花,于是爸爸把又大又重的烟花搬到了门前空地上,爸爸点燃了它,我欣赏这那美仑美幻的烟花,心里实在是太高兴了。放完烟花,我们便上了楼。

这个节日真喜庆,我很喜欢过年的那种气氛。

过年观后感4

我的家乡在长江以北,这儿有许多习俗。下面我就给大家说说家乡过年的习俗吧。我们这儿过春节,大概进入腊月就开始了。

在腊月初八这天,家家要熬腊八粥。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这两天是祭灶的日子。天一黑,鞭炮就接连响了起来。祭灶就是祭灶王爷,要为他摆上祭品,感谢他一年来的工作。祭灶就这两天,而不是其他日子。因此我们这儿有“君祭三,

民祭四,老王八祭五,贼祭六。”的说法。祭灶时,通常家里要彻底大扫除一次,接着就要储备过年的物品了。大年三十真热闹。家家做年菜,人人穿新衣。

不少人家早早贴上了春联,说这样就没有人来要账了。这一晚,家家灯火通宵达旦,鞭炮鸣声不绝于耳。吃过晚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看春晚,小孩给长辈磕头(不是真磕,有那个意思即可),为的就是装满自己的腰包。这一夜还要守岁,要熬到夜里十二点。我是熬不到时间,看着电视就睡着了。正月初一,人们携着大包小包,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进入正月,不少地方陆续举行庙会。庙会上,小贩们摆摊卖饮料、食品、各种玩具等等。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都来赶庙会,很是热闹。正月十五元宵节,处处张灯结彩,家家挂起灯笼。晚上吃过元宵,孩子们燃放鞭炮,和家人一起放许愿灯,让它带着自己美好的愿望高飞。过了十五,年就过去了。

孩子们开始上学,大人们照常做事。而我又想着下一个年了。

过年观后感5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怎样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些风俗习惯.

扫尘

每到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用具,拆洗被子窗帘.到处充满着欢欢笑笑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贴春联

它以工整、简洁、精美的文字表达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选一幅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守岁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不好的事物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这就是美好的春节习俗,我期待着20__年春节的到来.

过年观后感6

“扭秧歌”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妈妈经常提到他;陌生的是,我从来没见过。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去年春节,我有机会看到了它,那场面可真够壮观的,使我终身难忘。

正月初一的早上,妈妈带我去逛地坛庙会。庙会上,卖的东西可真不少。光是吃的就有七八十种,什么“驴打滚”,“艾窝窝”。让人看了真要垂涎三尺了。庙会里不仅东西多,尔且人也特多。远远看去,人群就像一团乱麻缠在一起似的,黑压压的一片。忽然,我发现东北角的人最多,人们紧紧挨在一起。

我好不容易才挤进去。往前一看,嘿!这是什么?真棒。只见广场上几位老爷爷和老奶奶,身穿红色的服装走摆摆步。衣服上挂着一条红段子,腰上系着一只鼓。随着鼓不停的敲,翩翩起舞。脚步随着鼓点越跳越快,最后想飞起来一样。场面十分壮观。

这时,妈妈挤了进来,对我说:“佳欣,这是扭秧歌。”“是啊。孩子。”这时,一位老爷爷搭上话,“扭秧歌在你出生前就不演了,你是第一次看吧?”我轻轻点点头。老爷爷继续说:“要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号召我们继承民族文化,可能你们这辈人尽看不着他了。”

听着这位纯朴憨厚的北京老汉的一番话,看着扭秧歌,我的心中泛起了一阵阵的波澜,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想:中国扭秧歌和许多其他民族文艺,都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珍品,如果人们一味的去追求洋玩意尔把我们自己的艺术珍品扔掉,那多可惜啊!

“扭秧歌”不但是中国的“土产”,而且它显示着中华民族的气魄,把奋进的精神带给我们每个人,我们一定要继承他,发扬它。

过年观后感7

过年啦!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并且都各具特色。今年我有幸回趟老家重庆过年,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土家族的春节习俗吧。

除夕的中午,我见奶奶煮了好多饭,就好奇的上前去询问:为什么要煮这么多饭,我们一顿也吃不了呀?奶奶回答道:“今天要多煮一些,大年初一可不能再煮新鲜饭。因为土家族人很少吃鱼,所以就要多煮饭,这也叫‘年年有余’吧。”

除夕的下午,爷爷和爸爸一起贴对联,我也过去凑热闹。东看看,西瞧瞧。这时爸爸问我:“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贴对联吗?”我回答:“知道一点点,喜庆呗。”“也对吧,对联是为了表达人们祈求新年福运的美好心愿。现在我们贴好了对联,就不能往外扔东西了,连垃圾也不能扔,一直要到大年初二才可以扔东西。这样就表示把财圈在家里了。”爸爸接着说。

除夕的傍晚,由家里的最长者带领全家去“拜山祭祖”。在先辈的坟前点上红烛和香,摆上祭品,以表对先辈的怀念。这也是对他们的尊敬。

这些就是我了解的土家人的春节习俗,你觉得有趣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