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合集下载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观潮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观潮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观潮

第一课《大地之母》

•教学目标:

–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表达意思;

–知晓课文中人物的品质及情感表达;

–掌握使用“所以”、“因此”这两个词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课文的理解与总结;

–“所以”、“因此”使用的方法;

–文学常识的分析。

•教学过程: 1.复习利用学生之前学过的句型“我想……所以我……”来复习“所以”这个词的使用。

2.课文赏析分段朗读课文,带领学生理解文中情感表达。然后请学生分类划分不同的品质。

3.文学常识将这篇课文和山水田园诗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

4.课文复述学生回答问题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课文复述。

5.错误纠正利用课文中的句子让学生判断词语搭配的正确性,并纠正错误的表达。

•教学方法:

–朗读方法;

–分类法;

–知识卡片法;

–问题反思法。

•教学评价:

–学生课堂表现;

–学生的作业。

第二课《草房子》

•教学目标:

–能正确朗读课文;

–理解文中表达的情感;

–掌握使用“为了”、“因为”这两个词的方法;

–能够分析语言的感悟和小品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

–文章的理解与总结;

–“为了”、“因为”使用的方法;

–文学常识的分析。

•教学过程: 1.引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住在一个草房子中的情形,并询问学生对草房子的感觉。

2.小组合作阅读将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并结合自己的情感及体验写下感悟。

3.分组分享鼓励学生彼此分享并交换各自的感悟。

4.语言感悟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语言的分析,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5.写小品文结合课文和自己的感悟,撰写小品文。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初秋行圃》教案及教学反思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初秋行圃》教案及教学反思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初秋行圃》教案及教

学反思

篇一

教材解读:

《初秋行圃》是以儿童的生活为习题材的古诗。它以描写蝉为目标,诗人杨万里写落日催暮蝉,蝉鸣声此起彼伏的情景,也写了闻蝉寻声,蝉儿闭口的情形,整首诗通俗易懂、真切传神、趣味横生。虽是即景写景,却亦具有一番清新别致的情趣。

教学理念:

⑴以读为主,读中体验。

不论是体会诗的涵义,还是体味其美的意境,都离不开朗诵。朗诵能激发想象,强化积攒,培养语感,所以,朗诵必须贯通于古诗学习的全过程。

⑵创设情境,领会情感。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领会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灵魂。在学习“近在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不出声”时,老师要积极创设情境,从情感的体验出发,首先在读中心得、品味,在读的过程中领会作者找不到蝉到的遗憾,然后引导学生再读,再一次交流情感,领会到深藏在作者心田的对秋天美景、对秋蝉的赞美、喜欢之情。

教学目的:

⑴认识诗中的“圃”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并背诵全诗。

⑵借助注释,在读中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⑶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难点:领会作者蕴含在诗句中的欣喜、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⑴课前复习作者杨万里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搜集他写的其他诗歌。

⑵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初秋的美景。

教学时间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规范预设:

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

⑴同学们,三年级我们学习了杨万里写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还知道描写的是哪个节令的景色?(生齐暗地里交流)

说说家乡的故事(鄂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说说家乡的故事(鄂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说说家乡的故事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知道家乡的历史与文化渊源,名人故事,了解这些令人崇敬的先辈是家乡的骄傲,探寻家乡的文物古迹或名胜,以及美丽的传说故事,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的责任感。

知识与技能:知道家乡有那些名人,了解家乡的名人,向他们学习。知道一些家乡的传说故事,有哪些文物古迹或名胜。

行为与习惯:学生可以多种途径了解家乡的历史及文化,树立保护古文物的意识。教学准备:

1对家乡名人的了解和其生平简介。

2家乡名人对祖国和世界人民做出的伟大贡献。

3学生自制的“寻访记录”。

4、湖北有哪些文物古迹或名胜的图片。

教师准备:一些图片及影像教材。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寻访家乡的历史名人

师:同学们,通过前几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家乡湖北是一个有山有水、美丽富饶的好地方。那么想不想了解家乡杰出先辈的人物故事呢板书课题:说说家乡的故事。

师:引导学生阅读“令人崇敬的先辈”说说“唯楚有才”是什么意思

生:从上节中,我知道“楚”是指湖北,意思是只有湖北是人才辈出的好地方。师:湖北有哪些令人崇敬的先辈呢谁能说说

生:曲原、陆羽、孟浩然、米芾、李时珍、闻一多、李四光、杨洪胜【谷城】、张宇【庙滩】……

师:知道他们的详细资料吗他们为祖国做出了哪些贡献

生:我们组查找了陆羽的有关资料。

陆羽【733----804】湖北天门人,茶圣、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着。

生:我们组查找了孟浩然的有关资料。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

生:我们组了解了米芾的有关资料。

米芾【】湖北襄阳人,北宋书画家,人称米南宫。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朗诵 元日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朗诵   元日

古诗朗诵元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2个生字。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

2、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难点: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

1.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

2.学生们,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

3.回忆春节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诗题: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书:“解诗题”。

5.初步了解作者,指导学生吸收有价值的资料。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2、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谁能接受我的第一个挑战[出示:挑战一]。指名读诗(2人),相机正音。

3、老师发现,刚才两位选手很了不起,尤其这几个生词读得特别准确[出示: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谁再来教教大家。指名1人读其他跟读。会读还要会写,我们再来记一记这几个生字的字形:三个生字结构都不一样,一起说说?知道“爆”字为什么是“火”字旁?注意可别写错。在书上描红(P132),提醒写字姿势。

4、让我们把生字带进古诗,一起挑战第一关(齐读古诗)。

三、交流学习,理解诗意。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能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了。接下来我要发出第二关挑战[出示:挑战二]。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超全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超全教案

第一单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单元主题分析:

大自然是人类文明的根,智慧的根。从古至今,无论人类文明的脚步走得有多快,智慧的翅膀飞得有多高,人类一直保持着对大自然的眷顾与依恋。

和作家、诗人、旅行家、探险家一起走进大自然那美丽的画卷吧,从《桂林山水》《望天门山》《望洞庭湖》中发现怎样欣赏名胜;从《秋色》《大海的歌》《下雪的声音》中体会怎样用心和自然交流……

学习这一单元,一要注意品味朗读,想象画面,入情入境,体验自然美景,并学习作者观察自然、发现自然、感悟自然的方法。二要注意师生一起投身自然,回归自然,让自己的生命和智慧在大自然中鲜活起来,也让师生的语文生活和语文体验丰富、充实起来。三要注意审美教育,正如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所言:“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的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因而,审美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更自主地认识“鼾、屏、蔚”等34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潮、涛、增、”等44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积累相关的篇章。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用心去感受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借助语言展开想象。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学习到的写景技巧,表达自己的内容。

6、通过互相鉴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初秋行圃》教案设计3 (1)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初秋行圃》教案设计3 (1)

古诗诵读初秋行圃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圃”(注意“圃”的写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并能背诵全诗。

3、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学习重点:背诵古诗,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学习时间:1课时。

最新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

最新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

备课本冀教版四年级上册

语文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为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四年级的教育教学任务,我的工作将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素质为中心,以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为主线,从日常行为到学习习惯;从学习成绩到身体素质等方面,力求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二、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44,其中男生21名,女生23名。大部分学生好学上进,接受能力也较强,学习习惯较前有了很大的进步。面对新课程较大的识字量和阅读量,学生识字的返生效较高。因此本学期在教学上更多地关注如何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使他们体验学习所获得的成功和乐趣。同时要加强段的练习,加强阅读、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六个单元组成,后附生字表,要求会认的字共250个,会写的字共308个。每个单元围绕一个文化主题,由5篇课文、一个阅读链接和一个综合学习组成。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250个字,会写308个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5.了解口语表达的要点,练习口语表达。

6.引导学生感知自然,感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感受真情的习惯。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萝卜头的故事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萝卜头的故事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萝卜头的故事

一、故事梗概

小萝卜头是一颗红萝卜,它自己长得比别的萝卜头都大。当地的人们都觉得小

萝卜头长得不错,不仅仅适合做食物,还可以做成玩具。因此,小萝卜头一直过着幸福的日子。

可有一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小萝卜头所在的土地,这颗大萝卜也被风吹散了。有一只鸟在路过时看到了小萝卜头,把它啄走了。鸟儿想要在草地上享用这颗美味可口的萝卜头,但是它遇到了与它想象中不同的结果,萝卜头开始变得越来越大……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感受历史,认识自然界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2.继续体验叙事文的朗读情感,提高初级阅读的速度和理解能力。

3.能够模仿故事情节,创造类似但不同的故事情节。

4.发现并感受积极的品质和意义,培养课程目标的人文精神。

三、教学重点

1.理解故事中「小萝卜头被鸟吃到」这一部分的意义,反思人与自然的

关系。

2.学会使用一些在故事中出现的美食名称和词语。

3.训练初级阅读的速度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难点

1.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造一个故事情节,练习写作。

2.理解故事中「小萝卜头长大」的象征意义,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1.通过朗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充实。

2.教师指导学生讨论故事中出现的生词。

3.鼓励学生写作,创造自己的故事情节。

六、教学过程

第一步:热身活动

教师播放与小萝卜头相关的视频或音频,鼓励学生谈论他们的想法。

第二步:教师讲解

教师阅读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故事中出现的美食名称和词语。

第三步:学生阅读

学生独立阅读故事,鼓励他们用阅读笔记记录下来重要的词语和句子。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造一个与故事情节类似的故事,分享给全班听。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小萝卜头的故事鄂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小萝卜头的故事鄂教版

14 小萝卜头的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席地而坐、孺子可教、突如其来”等词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囚歌》:理解小萝卜头是怎样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学习的。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萝卜头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文中具体语句的理解,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用优美的词语表达自己喜欢的感情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小萝卜头的经历,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小萝卜头是怎样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学习的。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萝卜头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模”;理解“席地而坐、孺子可教、突如其来”等词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囚歌》:理解小萝卜头是怎样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学习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电影《红岩》片段,【此处为课件1】画面定格在小萝卜头的特写上。

师:小萝卜头叫宋振中,牺牲时,还不足9岁。1942年9月不到1岁的他和母亲一起被捕入狱。在他极其短暂的一生中,穿的是妈妈改做的“囚衣”住的是阴暗潮湿的地牢,铺的是烂草,吃的是发霉的米饭,几乎很少见到阳光,在国民党的牢笼中,艰难顽强地生存着。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听泉》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听泉》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听泉》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解词。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犹如”、“像……一样……”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犹如”、“像……一样……”造句。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法、讨论交流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1、导课

1.请大家看老师写一个字“听”,自己读读看。谁会用它来组词?老师听了大

家的发言,觉得有两点特别好:首先,大家的发言没有重复的。“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其次,大家在组词的时候,有的同学把“听”放在词的前面,有的放在后面,字放的位置不同,组的词就多。以后我们知道了,组词的时候,可以把要组的词放在不同的位置,这样,我们的词汇就丰富了,就美了,思维也就活跃了。譬如说刚才有同学说到的“倾听”“聆听”这些词就非常好。就是说,我们在听的时候,不但要用耳,还要用心,这样才能听出味道来。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听泉。师介绍:鼎湖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那里群峰罗列,古木参天,鸟语花香,满目青翠;那里不但有浩瀚的林海,更有高悬的飞瀑,成为鼎湖山的一大特色。你想,既然是听泉,主要听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听泉》。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效果。

2、新授

(一)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A 肇庆聆听蒙眬汩汩

B 草丛暮色古刹汇聚穿越轻柔清脆

草丰林茂时隐时现不绝于耳交错流泻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语文教案,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流能力,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拓展文化视野。下面小编带来的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

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讲读课文。《盘古开天地》从神话这个角度初窥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尝试。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学情分析

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注意字词教学,要注意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激发想象力。依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感受“灿烂的中华文化”。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偏小、想象力丰富、喜欢读故事,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字形式的神话故事,神话故事的生动形象和丰富的想象力将给他们学习带来不小的困难,因为神话与现实毕竟差异太大。本课我将主要采用“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情景教学法、指导发现法”等。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为了让学生真真正正学语文,通过学会达到会学。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在老师的主导下以“朗读感悟、角色体验、自主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法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天鹅》教案模板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天鹅》教案模板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天鹅》教案模板教案模板

教材信息

教材名称: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

课文名称:《天鹅》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常见词语。

3. 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1. 课文《天鹅》的课文卡片。

2. 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源。

3. 指导默写板书,包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生字词。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5分钟)

引入课文《天鹅》,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天鹅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预习(10分钟)

让学生读一读课文标题和目录,提问课文讲述的是什么内容,让学生猜测一下。

步骤三:阅读理解(15分钟)

1. 课文讲解: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 细读课文:教师提问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和长句,解释一些不易理解

的词语。

步骤四:朗读(10分钟)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的正确运用。

步骤五:讨论与复述(15分钟)

1. 教师提问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和思考课文中的一些问题:天鹅的特点、生活习性、

与人类的关系等。

2. 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悟,复述课文的内容。

步骤六:拓展活动(10分钟)

1. 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事物或动物,描述它的特点和习性。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一写自己对于天鹅的看法,或者绘制一幅描绘天鹅的画作。

步骤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作业,如默写生字词、写一篇关于天鹅的小短文等。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诵读 初秋行圃 鄂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诵读 初秋行圃 鄂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诵读初秋行圃鄂教版

古诗诵读初秋行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诗中的“圃”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

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大意。

3、培养学生的古诗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2、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

3、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感受诗中初秋景色的美丽。【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2、理解古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体会体会作者蕴含在诗句中的欣喜、赞美之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教师: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写景的诗句,写春天的诗句有——(生背诵);写夏天的诗句有——(生背诵)是呀,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景物,在诗人的笔下都是那么迷人。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新的古诗《初秋行圃》(板书课题初秋行圃)生齐读课题,正音,行,读xíng;圃,读pǔ。

2、解释题目。

师述:通过预习,有谁知道题目“初秋行圃”的意思?(教师点拨:行,散步。初秋在园子里散步。)

猜一猜:诗人在古诗里会写些什么?

3、介绍诗人。你了解杨万里吗?我们读过他写的哪首诗?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补充。

处寻)想象一下,诗人怎样寻找?(引导学生体会童趣)

虽然没找到蝉,你觉得是人是怎样的心情?(喜悦开心……)

此时此刻,你觉得应该怎么来都诗句?指导朗读后两句诗。

四、赏读全诗,背诵古诗。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诗诵读别董大》教案1鄂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诗诵读别董大》教案1鄂教版

《别董大》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古诗教学更离不开读。“七分诗三分读”,可见在学习古诗时朗读的重要性。读是学生对诗词理解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充分发挥诗歌的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也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辨味诗的语言,才能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才能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由于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加之古今汉语的差异,因此对于古诗的读可分为多个层次,大凡有五重境界:一是字正腔圆,关注文字本身;二是抑扬顿挫,关注诗的声韵;三是读出画面,关注诗的内容、意境;四是声情并茂,关注诗的情感;五是积累延伸,关注学生的积淀。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对诗的大意思能自已理解,但综合背景、作者等深一层地理解能力还要培养。表达情感的方式——朗读,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但没有自觉吟诵积累的习惯。对于挫折,更是缺乏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作者对先烈、英雄的怀念与赞美,培养自读自悟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结合写作背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理解中体会,在画面想象中激发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珍惜人间美好的感情。

【教学说明】

本课主要以《别董大》这首诗为主,设计送别诗主题教学。古往今来,离情别意,让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肝肠寸断,留下了千古传唱的不朽之作。依依惜别的深情,我们体会过很

多,但像这样以“乐观向上、豪迈激励”的送别写法较少,我希望借这首诗带给学生“深入感悟的学习态度”以及“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太阳,你好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太阳,你好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太阳,你好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3.了解太阳的特点、功能以及与日常生活的关联;

4.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和创新意识,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难点:太阳的特点、功能、与日常生活的关联。

2.重点:生字词和课文的朗读。

三、教学准备

1.音响设备;

2.教师提前准备好PPT、教案等教学工具;

3.学生备好课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讲解课程主题:太阳,你好;

•让学生通过讲述自己对太阳的知识和理解,引导学生进入课程内容;

2. 学习环节

(1)泛读

•指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给学生时间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教师巡视课堂,督促学生阅读;

(2)针读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精读内容;

•指导学生掌握生字词语,注重词语的理解和学习;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悟环节

•指导学生思考太阳的特点、功能;

•引导学生探究太阳与日常生活的关联;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和创新意识,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3. 温故知新环节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做一个小测验;

•引导学生通过错题找出自己的不足,并重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点;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在教材理解、语言表达、科学思维等方面都有了不小的提高。尤其是在课文中的针读和感悟环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和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注意的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感受到知识的趣味和意义,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伯牙断琴》教案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伯牙断琴》教案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伯牙断琴》教

篇一

1.学会8个字,认识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明白“知音“的含义:能够懂得对方的思想感情;体会伯牙断琴的意义:知道知音是很难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

学习时间:

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播放乐曲《高山流水》,你们想到了什么?

2.在武汉市汉阳区的古琴台就流传着一个优美的传说——伯牙鼓琴遇知音。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伯牙断琴》。

二、整体感知

1.在《高山流水》的音乐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简单字词认读,反馈。

3.相互交流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理清课文层次。

课文包含两部分内容:伯牙练就高超琴艺;钟子期高超的知音本领。

三、学习课文

伯牙的高超琴艺是怎样练成的?

1.自读1-3自然段,思考;伯牙已学琴三年,为什么还要继续向老师求教?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自读心得。

3.学习重点句子,强化“伯牙学琴功夫深”。

(1)这里就像仙境一样,伯牙陶醉在美景之中,……情不自禁弹起琴来。

“注意”“陶醉”“浑然”“情不自禁”等词语,说明伯牙弹琴很投入,达到浑然忘我,情景交融的境界。

(2)乐曲声时而表现大雨滂沱,……山崩地裂。

试着让学生模仿这些声音,通过这些排比句,你从中又体会出什么?

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句子,加深体会。

5.伯牙练成高超技艺,是多么不容易,现在他最关心什么?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读课文。

出示句子:伯牙放下琴,……你全都能体会。”

为什么伯牙很激动,而不是很感动呢?从这里又说明了

什么?教师点拨:伯牙不是担心自己是否弹得好,更关心别人是否听得懂,遇到知音钟子期使他既惊喜又感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牧场之国》是一篇略读课文。荷兰一向以“花之国”、“风车之国”、“运河之国”、“牧场之国”闻名于世。本文正是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一起看看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欢迎查阅!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揣摩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语言魅力。过程与方法欣赏图片,了解荷兰。读课文想画面,体味“牧场之国”的魅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牧场之国的宁静、和谐之美。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热爱。教学重点:1.通过揣摩优美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田园风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文中语言的表达效果。初步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语言魅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联系前文,激趣导入。1、师:前面,我们了解了乡下人家的生活,感受到了乡下生活的美好,这节课我们就将去了解一个可爱的国度,请齐读课题——《牧场之国》2、课题质疑师:读了课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发挥想象,简单描述牧场之国在自己脑海中形成的画面)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助,认读生词。

3、带着问题默读课文。(1)你知课文中所指的牧场之国是哪个国家吗?从哪儿知道的?(2)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根据学生的发言提取关键词语,板书:荷兰碧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