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明礼仪小故事 小学生成长故事

合集下载

小学生讲文明小故事

小学生讲文明小故事

小学生讲文明小故事【篇一:小学生讲文明小故事】社会一直以来都在提倡讲文明,懂礼貌,然而,如今依然存在着许许多多不文明的人与现象,而这些终将影响社会的发展。

即便如此,从古至今也存在一些非常注重文明的人,那么我们就一起阅读ta们的,并且以此提醒自己要做一个文明的人!一、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着名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二、程门立雪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

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

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

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

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

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

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

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三、孔融让梨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

有关文明礼仪的历史故事,50字

有关文明礼仪的历史故事,50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有关文明礼仪的历史故事,50字篇一:儿童文明礼仪小故事(共4篇)篇一: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小故事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小故事古代的时候有一个男人,他想要去一座寺庙,于是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镇。

走着走着,他越来越迷路,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这时,他身边刚好有一个老伯伯走过,他一把挡在老伯伯前,大声吼道:“喂,老头儿!快告诉我xx寺庙在哪里!还有多远啊!”老伯伯望了望他,平静地说:“无礼(五里)。

”于是那个男人往前走了五里,可是还看不到他想到的那座寺庙。

这时候,他寻思着老伯伯的话,突然明白了什么??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一种大事。

”这点,我们应向周总理学习,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他写的《领袖们》一书对此作过评价。

尼克松说:“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

这是中国独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种种中国文明的精华结晶,他待人很谦虚但很沉着坚定。

”周恩来的文明谈吐、礼貌举止和他所具的令人折服的气质和风度,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宽阔的胸襟、超群的智慧、美好高尚心灵的生动体现。

看来,文明、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首先,注意培养自己美好高尚的心灵。

从表面上看,文明礼貌是外在的,而实际上外在的形式下蕴含着内在思想和情感。

真正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是有着美好心灵的人,美好的语言来自于美好的心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言为心声”、“形为内现”。

其次,要在实践中用文明礼貌的道德标准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文明礼貌,重在表现。

主要包括四点:①谦虚礼让②谈吐文明③举止端庄④讲究卫生。

我想,你若能做到以上四点,也不愧为“礼仪之邦”的成员了。

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评价你。

因为,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才会有幸福、快乐。

文明礼仪小故事:团结的力量从前吐谷浑国的国王阿豺有20个儿子。

新整理中国文明礼仪小故事(12个)

新整理中国文明礼仪小故事(12个)

中国文明礼仪小故事(12个)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那么,大家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文明礼仪小故事吗?下面小编分享12个中国文明礼仪小故事,供大家参考。

中国文明礼仪小故事1、孝感动天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中国文明礼仪小故事2、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中国文明礼仪小故事3、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中国文明礼仪小故事4、芦衣顺母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

文明礼仪的故事

文明礼仪的故事

关于文明礼仪的故事1.孔融让梨:孔融四岁时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他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

有一次,父亲问他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孔融回答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这个故事展示了孔融的谦让和注重兄弟之礼的品质。

2.孔子尊师: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

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

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

这个故事展示了孔子对老师的尊敬和谦逊的态度。

3.柯莉萍的委屈奖:一天,一名男青年买车票时故意将一口痰吐在一张伍角纸币上,又扔在车厢的地上。

其他乘客在指责男青年的同时,也悄悄地注视着柯莉萍。

只见她弯下腰拾起纸币,用餐巾擦去痰沫,随后又礼貌地向男青年递上车票。

柯莉萍的行为受到了乘客的赞扬,男青年更是自感惭愧,向柯莉萍道了歉。

事后,同事向车队汇报了此事,车队领导于是向柯莉萍特别颁发了“委屈奖”,以鼓励全队的售票员。

这个故事展示了柯莉萍的礼貌和耐心,以及她对于职业的敬业精神。

4.陆晓慧的尊重:陆晓慧是一个才华横溢、博闻强识的人,他曾在好几个王的手下当过长史。

他从不把自己看得很高,前来拜见他的官员,不管官大官小,他都以礼相待,一点儿也不摆驾子。

如果客人离开,他更会站起身亲自将对方送到门外。

他说:“欲先取之,必先与之。

我想让所有的人都尊重我,那我就必须尊重所有的人。

”这个故事展示了陆晓慧的谦逊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5.列宁让路: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

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

关于文明礼仪的励志小故事(精选25个)

关于文明礼仪的励志小故事(精选25个)

关于文明礼仪的励志小故事(精选25个)注:本文所述故事均为励志的小故事,告诉我们通过文明礼仪的行为能够展现个人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从而取得成功。

故事1:微笑的力量在一次公共汽车上,一个人恶狠狠地对另一个人说:“你怎么坐在我的座位上?!”另一个人微笑着站起来说:“对不起,我以为没有被人坐。

”周围的人都被他的微笑和礼貌所感动,都愿意为他让座。

故事2:丢垃圾的故事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小明看到有人把垃圾扔在地上,他走过去捡起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其他人看到后也纷纷效仿,活动现场变得干净整洁。

故事3:公共场所的礼仪小玲是一位文明礼仪的爱好者。

一天,她在公共浴室里看到有人在地上乱扔湿纸巾,她走过去提醒对方,并帮助清理了地面。

大家都对她的行为表示赞赏,并主动将湿纸巾放入垃圾桶。

一天,小明坐地铁时看到一个孕妇无座,他主动让给了孕妇座位。

这个行为引起了其他乘客的注意,大家纷纷为小明的举动点赞,营造了良好的出行环境。

故事5:有序排队的故事在一个快餐店里,小红看到外面排队的人很多,而店里面却有一位老奶奶也在排队。

小红决定要给老奶奶一个普通人应有的待遇,主动将老奶奶让到前面。

其他人看到后也纷纷主动为老奶奶让出了位置。

故事6:禁烟区内吸烟的故事小明在图书馆遇到一个正在禁烟区吸烟的人,他主动上前提醒对方禁止吸烟。

对方听后立即把烟熄灭,并道了声谢谢。

故事7:礼貌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小芳经常给邻居家的老人送饭。

有一次,邻居家来了一位探亲的外甥,小芳热情地向他介绍了一些家常事物。

外甥被她的细心打动,对她的好感倍增。

小明在购物时发现收银员漏算了钱,他立即提示对方,将多余的钱归还给了店家。

店家对他表示感激,并主动给予了优惠。

故事9:感恩的故事小红小时候家境贫寒,但一直以来都非常感恩父母和周围的人。

她通过勤奋学习获得了奖学金,她将这个奖学金的一部分捐给了学校帮助其他贫困家庭的学生。

故事10:对待服务员的故事小李在饭店吃饭时,见一位服务员态度很差,他并没有因此发火,反而给了服务员一些鼓励的话。

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

接下来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1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并苦读经书,熟悉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

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卧龙”。

善于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高兴地说:“我需要这样的人才!”并表示哪怕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也非亲自去请他不可。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

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

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二请诸葛。

这时,张飞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平民百姓,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犯不着让你一再去请。

”刘备说:“诸葛亮是当代大贤,怎么能随便派个人去叫他呢?你还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

”刘备说服了张飞,叫上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冷得实在教人难忍。

张飞对着刘备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说。

”刘备却说:“贤弟,咱们冒此大风雪,不怕山高路远,去请诸葛,不正表明了我们的一片诚意吗?”三人继续往前赶路。

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未见到诸葛亮,只好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说明来意,并表示择日再访。

第二年春天,刘备更衣备马,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

张飞、关羽竭力劝阻。

关羽说:“我们两次相请,都未见到他,想必他徒有虚名,不敢前来相见。

”张飞更是带着轻蔑的口吻说:“我们已仁至义尽,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来,我就将他绑来见你。

”刘备连忙说道:“不得无礼,没有诚意哪能请到贤人呢?”刘备三人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

此时诸葛亮正在午睡。

刘备唯恐打扰诸葛亮,不顾路途疲劳,屏声敛气地站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敢求见。

文明礼仪小故事

文明礼仪小故事

⽂明礼仪⼩故事⽂明礼仪⼩故事(通⽤7篇) ⽂明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素来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下⾯⼩编为⼤家整理的是关于礼仪的⼩故事,⼀起来看看吧! ⽂明礼仪⼩故事篇1 ⼀、孔⼦尊师 公元前521 年春,孔⼦得知他的学⽣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

到达京都的第⼆天,孔⼦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

正在书写《道德经》的⽼⼦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中⼑笔,整顿⾐冠出迎。

孔⼦见⼤门⾥出来⼀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料想便是⽼⼦,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了弟⼦礼。

进⼊⼤厅后,孔⼦再拜后才坐下来。

⽼⼦问孔⼦为何事⽽来,孔⼦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所知,特地向⽼师请教。

”⽼⼦见孔⼦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的学⽣们请求他讲解⽼⼦的学识。

孔⼦说:“⽼⼦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师。

”同时还打⽐⽅赞扬⽼⼦,他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

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来逮住它,会游的鱼⼉我可以⽤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飞的鸟⼉我可以⽤良箭把它射下来。

⾄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上天的。

⽼⼦,其犹龙邪! ” ⼆、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时,博⼠桓荣是他的⽼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

他曾亲⾃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设置⼏杖,像当年讲学⼀样,聆听⽼师的指教。

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数百⼈召到太常府,向桓荣⾏弟⼦礼。

桓荣⽣病,明帝就派⼈专程慰问,甚⾄亲⾃登门看望,每次探望⽼师,明帝都是⼀进街⼝便下车步⾏前往,以表尊敬。

进门后,往往拉着⽼师枯瘦的⼿,默默垂泪,良久乃去。

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

简短的文明礼仪小故事

简短的文明礼仪小故事

简短的文明礼仪小故事1、孔融让梨孔融四岁时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

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

有一次,爹爹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

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2、尝粪忧心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

赴任不满十天,忽然觉得心惊预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

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

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

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3、记得有一次吃完晚饭后,我和爸爸高高兴兴下楼去散步,当时爸爸一边走一边吸烟,突然间爸爸将烟头扔到小区路边略有些发干的草坪上,我看到后赶快走过去,弯腰将烟头拾起放到路边的垃圾桶里。

我责问爸爸:“我们经常看电视里的文明30秒,您怎么还这么做?您这样做是不文明的行为。

”像这样类似的事还有很多。

我想做个小学生就要做个讲文明讲礼仪的好学生。

见到老师总能主动问好。

以前我见到老师总低着头就走了,可自从有一次,妈妈让我把一瓶料酒给楼上的阿姨送过去,从那以后我见到认识的人就问好。

那天,妈妈让我把料酒给阿姨送去,我去了,可我叫了一声没人答应,我就走了,妈妈说刚才还在你再去看看,我就又去了。

我放大了胆子敲了一下门,听到有人说请进,我就进去了,对阿姨说:“阿姨这是您的料酒。

”说完就走了,回到家妈妈说:“对了,就要这样做,从小讲礼貌,长大了走进社会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

名人文明礼仪小故事

名人文明礼仪小故事

名人文明礼仪小故事导读:名人文明礼仪小故事名人文明礼仪小故事1温公爱兄宋朝时候,有个大贤的宰相,叫做司马温公。

他是双姓司马,名叫光,表字就叫君实。

他的做人,对待父亲母亲是极其孝顺的,对待哥哥弟弟是极其友爱的,事奉皇上是极其忠心,对待朋友是极其诚信。

所以大家称他是一代名儒家的贤德宰相。

司马温公和他的哥哥司马伯康名叫司马旦的,友爱得很。

司马伯康年纪八十岁了,司马温公像待父亲一样的服事他,并且像小孩子一样的保护他。

每逢到吃饭稍为迟了一些,就问着他的哥哥道,恐怕你已经饥饿了吗。

天气稍稍有一些冷了,就摸他哥哥的背上说道,恐怕你的衣服太薄了吗。

田真叹荆隋朝时候。

有一家人家姓田的。

他家里同胞弟兄们一共有三个。

大的名叫田真。

第二个名叫田庆。

小的名叫田广。

弟兄们三个人。

要想分家了。

家里的钱财产业。

都已经议定平均分派。

但是堂前素来有一棵紫荆花树。

长得来非常的茂盛。

因此议定把这棵紫荆花树也匀均分做三份。

哪里晓得这棵紫荆树还没有等他们来分,就顷刻枯死了。

大哥田真见了,叹口气说道:“树木呢,原来是同株连根的,一知道将要分砍了,所以顷刻憔悴。

照这样看起来,那末我们人还及不来这株树木呢。

”因此悲伤得了不得。

后来,兄弟们仍旧同住不分。

大家更加友爱了。

那棵紫荆树,竟依旧照从前一样的荣茂起来。

牛弘不问隋朝时候,有一个人叫做牛弘的。

他原来本是姓寮,他的父亲名叫寮允,做了后魏国的侍中官,所以皇上赐给他姓牛。

牛弘的生平,最喜欢读书。

他的见闻又很广博,后来做了吏部尚书。

他的弟弟名叫牛弼。

有一次,吃醉了酒,竟把牛弘驾车的一只牛用箭射死了。

牛弘的妻子去告诉丈夫说,叔叔今天不知道为什么缘故,竟敢把你驾车的一只牛射死了。

牛弘听了这种话,不以为意,只冷冷地回答他的妻子道:“做干肉吃好了。

”他的妻子又说道:“叔叔射杀了你一只牛,真是大大奇怪的事情呀。

”牛弘又回答他道:“我已经晓得了,他的脸色很自然,仍旧读着书不息。

”赵孝争死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赵,单名叫孝的,表字常平。

中华文明礼仪的故事

中华文明礼仪的故事

中华文明礼仪的故事中华文明礼仪的故事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她的礼仪文化被人们誉为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精致、完整的,深深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文化自信和高雅品味。

下面就为大家讲述几个中华文明礼仪的故事。

一、舞狮传说“舞狮”是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化传统,它源远流长,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相传,在一年的春节期间,一个可怕的妖怪来到了一座小村庄,请千家万户准备食品,否则会毁坏村庄。

当时,村里的人们巨大的恐惧之中,却有一群勇士,他们决定踏上保护村庄的道路。

夜幕降临,勇士们挥舞着刀枪手持着火把,朝着凶猛的妖怪扑了上去。

此时,一座庙宇里的狮子听到了呼叫声,便毫不犹豫的冲了出来,它在往外冲的时候,跳过了一道大沟,与勇士们一同重创了妖怪。

从此以后,舞狮便逐渐传承并流传至今,成为了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传统文化活动。

二、敬茶文化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敬茶文化被誉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之一。

在中国,敬茶不仅是一种礼节,也是一种思想的体现。

传说在唐朝时期,应经云师为医生遇到一位和尚,该和尚朴实无华,然而应经云师看见他倒茶的那一瞬间,竟然产生了“千杯无味,不如一盏香” 的感觉,这个瞬间深深地震撼了他。

从此以后,茶具越做越小,茶越来越浓,人们喝茶也越来越注意品味,从中领悟到一种宁静的生活滋味。

三、嫁衣传说在中国古代,嫁衣有舒适、美丽、合身等一系列考量因素。

对于女孩子来说,穿着一身嫁衣嫁到远方的家庭,是顺应历史的传统规范,也是父母对女儿无微不至的爱和关怀,而精致的嫁衣则象征着父母对准备嫁出去的女儿亲情关爱和美好祝愿。

据传说,在宋代,有一个穷苦的母亲和女儿,女儿即将嫁到远方的丈夫,但他们贫苦到没有办法做出一件好看的嫁衣,母亲看着女儿的苦状,便决定用她自己的衣服来做一个精致美丽的嫁衣。

这个嫁衣,成为了妇女传承祖先美德的纽带和习俗。

四、敬老文化中国的敬老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由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变得越来越好,然而在急起直追的同时我们也需要铭记我们的祖先,一个健康、坚韧、宽容、明智、阅历丰富、智力超群的老人,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是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的。

礼仪的小故事【七篇】

礼仪的小故事【七篇】

【导语】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明古国,亦是礼仪之邦。

⽽礼仪解除了⼈与⼈之间的隔阂,化却了⼈与⼈之间的⽭盾,给予了全社会温暖的沟通。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礼仪的⼩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

【列宁让路】 有⼀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个⼥⼯端着⼀盆⽔上楼。

那⼥⼯⼀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退回去。

列宁阻⽌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了半截,⽽我现在空着⼿,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

然后⾃⼰紧靠着墙,让⼥⼯上楼了,他才下楼。

列宁毫⽆疑问是⼀位伟⼈,但他却不因⾃⼰地位的⾼贵⽽⽆礼,这更显出了他伟⼤的品质。

【“忍⽓吞声”的林肯】 有⼀次,美国总统林肯和⼉⼦罗伯特驱车上街,遇到⼀列军队在街上通过。

林肯随⼝问⼀位路⼈:“这是什么?”林肯原想问是哪个州的兵团,但没有说清楚。

那⼈以为他不认识军队,便粗鲁地回答:“这是联邦军队,你真是个他妈的⼤笨蛋。

”林肯⾯对着⼀个普通路⼈对⾃⼰的斥责,只说了声“谢谢”,毫⽆怒容。

【程门⽴雪】 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求教。

杨时、游酢⼆⼈,原是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经四⼗岁,⽽且已考上进⼠,然⽽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学习。

相传,⼀⽇杨时、游酢来到书院拜见程颐,但正遇上⽼先⽣闭⽬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外⾯开始下雪,杨时、游酢求学⼼切,侍⽴⼀旁,不⾔不动等了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在外站⽴,吃了⼀惊:“啊,两位还没⾛?”这时外⾯的雪已经有⼀尺多厚了。

【孔融让梨】 孔融,字⽂举,东汉曲⾩⼈,孔⼦第⼆代⼦孙,泰⼭督尉孔寅的⼩⼉⼦。

孔融七岁时,恰逢祖⽗六⼗岁寿⾠,宾客满门。

⼀盘酥梨,放在桌上,母亲让孔融去分。

孔融按照长幼顺序分,每个⼈都得到了属于⾃⼰的梨,唯有他的是最⼩的。

⽗亲感到很奇怪,问:“其他⼈得到的梨都是⼤的,你的却是最⼩的,为什么?”孔融从容地回答道:“树有⾼低,⼈有⽼幼,尊⽼敬长,为⼈的道理啊。

”【总理道歉】 霍克就任澳⼤利亚总理期间,有⼀次在⼀家商场内与⼀位⽼⼈就养⽼⾦问题发⽣争执。

中国历史文明礼仪的故事

中国历史文明礼仪的故事

《文明礼仪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中国历史上的文明礼仪故事哟!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孔融的小朋友。

他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大家都挑大的拿,可孔融却拿了一个最小的。

爸爸问他为啥,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大的留给哥哥们。

”爸爸听了,直夸孔融懂礼貌呢!还有一个故事,叫“程门立雪”。

有两个学生去请教老师问题,到老师家门口时,老师正在睡觉。

他们就站在雪地里等着,雪都下得很厚了也不走,直到老师醒来。

小朋友们,他们是不是很尊敬老师呀?《有趣的文明故事》小朋友们,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有趣的中国历史文明礼仪故事呀!从前呀,有个叫曾子的人。

他有一次和老婆出门,孩子哭闹着要跟着。

老婆就哄孩子说:“回来给你杀猪吃。

”等他们回来,曾子真的就去杀猪。

老婆说:“我那是哄孩子的。

”曾子说:“对孩子可不能说谎,要说到做到。

”还有“千里送鹅毛”的故事。

有个人给皇帝送礼物,就送了一根鹅毛。

皇帝一开始不理解,后来那个人说:“这鹅毛是从很远的地方送来的,代表我的心意。

”皇帝听了,觉得他很真诚。

小朋友,这些故事是不是很有意思?《讲讲文明故事》小朋友们,我来给你们说一说哦!古代有个叫黄香的孩子,他特别孝顺。

夏天的时候,他给爸爸扇扇子,让爸爸凉快;冬天的时候,他先钻进被窝把床暖热,再让爸爸睡。

大家都夸他是个好孩子。

还有“负荆请罪”的故事。

蔺相如很有本事,廉颇不服气。

后来蔺相如不跟他计较,廉颇知道错了,就背着荆条去道歉。

他们俩就和好了,一起保卫国家。

小朋友们,要向他们学习哟!《历史中的文明》小朋友们,今天来讲讲中国历史上的文明礼仪。

有个叫张良的人,有一次他遇到一个老人。

老人故意把鞋扔到桥下,让张良去捡。

张良捡了回来,老人又让他给穿上。

张良都照做了,老人就教给他好多本领。

还有“三顾茅庐”,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帮忙,去了三次。

诸葛亮被他的诚意打动,就答应了。

小朋友们,这些故事告诉我们要有礼貌,要有诚意。

你们记住了吗?。

文明礼仪小故事《孔融让梨》优秀6篇

文明礼仪小故事《孔融让梨》优秀6篇

文明礼仪小故事《孔融让梨》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文明礼仪小故事《孔融让梨》优秀6篇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文明礼仪小故事简短小学生文明礼仪小故事50字

文明礼仪小故事简短小学生文明礼仪小故事50字

文明礼仪小故事简短|小学生文明礼仪小故事50字导语:有礼貌不肯定总是才智的标志,可是不礼貌总使人怀疑其愚蠢。

下面是学校生文明礼仪小故事,欢迎阅读。

张良拜师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

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

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

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漫步,遇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有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

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

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

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

张良始终用惊异的目光凝视着他的去向。

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育成才的。

5 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 张良跪下来说:“是。

”第五每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

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见!”说完就离去了。

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

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兴奋地说:“这样才好。

” 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仔细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

以后13 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发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

”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非常珍爱它,常常熟读,反复地学习、讨论。

10 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 多人响应。

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

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

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

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在古代,文明礼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古人注重礼仪,既能体现出自己的内涵和修养,也能传承文化,体现传统美德。

下面,我们来看看几个古人文明礼仪的小故事。

故事一:孔子的小故事孔子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代表人物。

据说,孔子年轻时曾为官,被狱吏抓住关进牢房,一家人丧气离家,唯有孔子的母亲在家守着。

当时,孔子在牢房里没有粮食,但每天都有人给他送饭,孔子感觉奇怪,便让他的弟子调查此事。

调查后发现,是孔子的母亲每天早晨做好饭菜送到牢房给儿子。

孔子的弟子去告诉孔子后,孔子感到很震惊,因为他知道母亲冒着危险冒着雨雪寒冬煮饭送饭给自己。

于是孔子决定释放并赎回了被押押的家人。

这个小故事反映出古代人们尊敬父母,孝敬长辈,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故事二:孟母三迁的小故事孟子的母亲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女性,她十分重视儿子的教育,信任孟子的才华和能力,为他创造了一个优秀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

她在儿子小时候,常常耐心地讲解诗文,让孟子养成优秀品格,并不断强调自律和勇气等自我约束的美德。

但他们住的小镇不够适宜孟子的成长,孟母便带着孟子三迁。

这里面包含着中国古代尊师重教的传统文化,《孟子》中也在多处强调了师道尊重。

从孟母三次迁居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注重家教、尊重教育,被认为是儒家文化的典范。

故事三:周文王射箭的小故事周文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他被封为周朝的开国君主,更是被誉为中国古代文明礼仪的发扬者之一。

据记载,文王在狩猎时,发现天上一串十分耀眼的流星,便想着以祭礼的仪式去祈祷。

于是他开始在明洪谷修建了一座“崇寿宫”,并在那里祈天乞问,希望能得到上天的指示,结果文王成功地扳倒了大象、狗、鹿三只神兽,而在以祭礼的方式上天祷告后,他也成功地拿到了答案,而仪式成为了中国古代祭天主仪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古代中国社会的尊重天文历法,同时也能看到古代的士人都非常注重礼仪,体现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传承和弘扬。

文明礼仪历史小故事简短30字

文明礼仪历史小故事简短30字

《曾子避席》
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曾子避席的故事哟!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

有一次,孔子正在给他讲课,他坐着认真听。

孔子讲到精彩的地方,曾子一下子站了起来,离开自己的座位,走到孔子面前,恭恭敬敬地听着。

别人问他为啥这样,曾子说:“老师讲得太好了,我要更尊敬地听。


小朋友们,曾子有礼貌不?
《程门立雪》
小朋友们,咱们一起来看看程门立雪的故事呀!
宋朝有个叫杨时的人,特别爱学习。

有一天,他去拜见老师程颐,老师正在屋里睡觉。

杨时和他的同学就在门外等着,一直等到老师醒来。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下得很厚很厚了,他们俩都变成了雪人。

小朋友,你说他们是不是很有耐心很有礼貌?
《千里送鹅毛》
小朋友们,我来给你们说一说哦!
从前有个人叫缅伯高,他要给皇帝送一只漂亮的天鹅。

在路上,天鹅飞走了,只留下一根羽毛。

缅伯高就把这根羽毛送给皇帝,还写了一首诗。

皇帝不仅没生气,还夸他有诚意。

小朋友们,这就是讲礼貌的好处哟!
《孔融让梨》
小朋友们,今天来讲讲孔融让梨。

孔融是个懂事的孩子。

有一次,家里分梨吃,他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姐姐,自己拿了小的。

爸爸问他为啥,他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


大家都夸孔融有礼貌,懂得谦让。

小朋友们,要向孔融学习哟!。

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通用15篇)

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通用15篇)

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通用15篇)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其中古代礼仪故事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教导大家关于一些礼仪的事情,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都有哪些吧!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篇1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篇2程门立雪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

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

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

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

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

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

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

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文明礼仪小故事10条

文明礼仪小故事10条

文明礼仪小故事10条古代(现代的在后面)刘备三请诸葛亮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并苦读经书,熟悉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

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卧龙”。

善于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高兴地说:“我需要这样的人才!”并表示哪怕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也非亲自去请他不可。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

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

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二请诸葛。

这时,张飞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平民百姓,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犯不着让你一再去请。

”刘备说:“诸葛亮是当代大贤,怎么能随便派个人去叫他呢?你还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

”刘备说服了张飞,叫上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冷得实在教人难忍。

张飞对着刘备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说。

”刘备却说:“贤弟,咱们冒此大风雪,不怕山高路远,去请诸葛,不正表明了我们的一片诚意吗?”三人继续往前赶路。

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未见到诸葛亮,只好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说明来意,并表示择日再访。

第二年春天,刘备更衣备马,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

张飞、关羽竭力劝阻。

关羽说:“我们两次相请,都未见到他,想必他徒有虚名,不敢前来相见。

”张飞更是带着轻蔑的口吻说:“我们已仁至义尽,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来,我就将他绑来见你。

”刘备连忙说道:“不得无礼,没有诚意哪能请到贤人呢?”刘备三人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

此时诸葛亮正在午睡。

刘备唯恐打扰诸葛亮,不顾路途疲劳,屏声敛气地站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敢求见。

刘备见了诸葛亮,说道:“久慕先生大名,三次拜访,今日如愿,实是平生之大幸!”诸葛亮说:“蒙将军不弃,三顾茅庐,真叫我过意不去。

亮年幼不才,恐怕让将军失望。

文明礼仪的小故事学生

文明礼仪的小故事学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文明礼仪的小故事学生从前有一个小学生,他叫小明。

小明是一个聪明、热心助人的孩子,但是他的文明礼仪有些不够规范。

一天,小明上学的路上遇到了一个老奶奶。

老奶奶走路很慢,背着沉重的菜篮子。

小明看到了,心里感到不舒服,便迈开了大步走过去。

他只顾自己的事情,没有注意到老奶奶的困难。

放学回家的路上,小明碰到了一位盲人。

盲人手忙脚乱地摸索着去过马路,堵住了不少车辆。

小明看到这个情景,心生怜悯之意,但他并没有主动上前帮助盲人过马路,而是选择绕道而行,没有给予及时的援助和关注。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几次,小明的爸爸妈妈注意到了他的行为。

他们决定给小明上一堂关于文明礼仪的课,教他如何成为一个有素质的人。

第二天,小明的爸爸妈妈带他去参观一家盲人学校。

小明看到那些失明的学生们,他们用手轻轻摸索前行,仿佛在无尽的黑暗中找寻着一丝光明。

小明感到非常震撼,他们生活中的不便让他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没有残疾的人,应该如何珍惜和利用好自己的视力。

回到家里,小明又开始反思自己对老奶奶的不理解。

他想象着自己年老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他想到了那位辛苦挑菜的老奶奶,想到了自己现在对她的不理解。

于是,他决定从现在开始主动地去帮助老人们。

第二天早上,小明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了一位背着菜篮子的老奶奶。

他迈开步子,走到了老奶奶身边,主动问道:“奶奶,我可以帮您背菜篮子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吗?”老奶奶十分高兴地说:“好孩子,真是太谢谢你了。

”小明微笑着接过菜篮子,和老奶奶一起走向她的家。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无论是老人、盲人,还是有困难的同学,小明都会及时伸出援手,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

他明白,作为一个有良好文明礼仪的人,应该尽力去为他人提供帮助和关爱。

小明的变化也被他的同学们和老师们看在眼里,大家都为他感到骄傲,他也凭借这样的品质成为了班级的文明之星。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文明礼仪反映出他的修养和人格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文明礼仪小故事小学生成长故事
本文是关于历史文明礼仪小故事小学生成长故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历史文明礼仪小故事篇一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

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要为韩国报仇。

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

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

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

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

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

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

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

5 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

”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

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

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

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

”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了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

以后13 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

”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20xx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 多人响应。

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

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
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

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

13 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

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历史文明礼仪小故事篇二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

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

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

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

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

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

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

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下起了雪来。

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历史文明礼仪小故事篇三
孔融(153—220xx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

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

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

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

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