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课件中图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讲 地球与地图课件 中图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讲 地球与地图课件 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f11e0108a1284ac85043e8.png)
形为山谷
高于 高值
⑦ 低于 低值
特征
含义
相邻等高线之间 的闭合区域,海 拔不在两条等高 线的数值之间, 如A海拔高于200 米,而B低于100 米
2.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几种计算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或范围,计 算出两点的相对高度或最大可能值和 最小可能值,可以进一步求出它们的 温度差。
方法突破 (1)经纬度的判断方法 ①纬度的判断 a.某地的纬度,也就是该地向地心 做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b.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地看 北极星的仰角,或者说就是北极星的 地平高度(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c.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北纬,数值 减小者则是南纬。
d.纬度相隔1°,其间的经线长度约 为111千米,因此,南北方向两点相隔 的纬度数,大致等于其直线距离除以 111千米得到的商。
考点串讲课堂互动
考点1 经纬网的应用
1.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上 经线和纬线呈直线。 如右图。 A在B的西北方向。 (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 为例)
①如右图中A、B两点 位于同一纬线上,根 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 的正东方。 ②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
③ 闭合曲线 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
现出来
④
一般不相 交,重叠
为陡崖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悬 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
⑤
疏缓密陡
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 等高线愈稀疏,表示坡度愈
缓,反之坡度愈陡
特征
凸低 为高 ⑥
(步步高)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章 第1课时 地球与地图(课时讲课)
![(步步高)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章 第1课时 地球与地图(课时讲课)](https://img.taocdn.com/s3/m/415cd00276eeaeaad0f33077.png)
地形 特征
四周低 中部高
说明
示坡线画 在等高线 外侧,坡度 向外降低
盆地 洼地
闭合曲 线外高
内低
四周高 中间低
示坡线画 在等高线 内侧,坡度 向内降低
课堂教学
18
山脊
等高线 凸向低
处
山谷
等高线 凸向高
处
鞍部
一对山 脊等高 线组成
课堂教学
从山顶 到山麓 凸出的 高耸部
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
容越简略。
③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
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2)实地范围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课堂教学
10
2.经纬网与面积大小、比例尺大小的关系 在经纬网图上,可以用经纬度来测距离。因为纬度1° 和在赤道上经度1°的实际弧长大约都是111千米。只要 知道了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两地的经度要相同,即两 地要在同一条经线上),或是在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 差,就可以将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计算出来。根据以上 原理,相同经(纬)度且跨纬(经)度相同的两幅图, 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由于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升高 而缩短,因此,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 所表示的范围越小。一般来说,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
8
方 有经纬网:经线表示 南北 ,纬线表示 东__西__
向
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指示
_北__方__
一般地图:用“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判定
图例:符号如“ ”表示国界
注记:数字和文字
课堂教学
9
规律总结 1.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地球与地图(PPT版)共54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地球与地图(PPT版)共54张](https://img.taocdn.com/s3/m/5ee39971e53a580217fcfeea.png)
考点二 地图三要素与等高线地形图
1.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①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图实上地距距离离
③表示形式
形式
举例
文字式 数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1∶500 000或
1 500 000
线段式
④大小比较
a.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
图示
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
判定 度数的数值向东增加是东经,向西增加是西经
度数的数值向北增加是北纬,向南增加是南纬
特殊经 0°和180°经线为东西经度的分界线,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界线 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23.5°是热带、温带界
(3)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部位和基本特征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特征,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 常见的地形部位。 a.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部位
地形 山顶 洼地 陡崖 山脊 山谷 鞍部
示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等高线特点 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大 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小 等高线重合 凸向低处,一般成为分水岭 凸向高处,一般成为集水区 两个山峰和山谷之间的区域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中,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和颜色,叫图例;用来说明地 理事物和现象的文字、数字,叫注记。如 1 000 m中“ ”为图例,“1 000m” 为注记。
2.等高线地形图 (1)绝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和等深线 地图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等高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 而成的线,叫等深线。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讲地球(共37张ppt)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讲地球(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dd2866f4693daef5ff73d11.png)
注意2: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两点方位的辨别方法。
首先读出两点的经纬度数值,然后将两点绘制到同一经 纬网图上再进行判读。如下图:甲地(55°N,25°W),乙 地(25°S,65°E),甲地在乙地的西北方。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 次月考)图a、图b为世界上两岛示意图,回答3~4题。
B
A、B位于同一纬线上,
C
A点位于B点的正西方;
B、C位于同一经线上,
B位于C的正南方。
A
②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 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间南北方向,又要判定 两点间的东西方向。
B
C
南北方向:A点位于C点的南方;
东西方向:A点位于C点的西方。
A
A点位于C点的西南方
3.利用经纬度计算距离
(1)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两地距离相差约111千米。 (2)同一条纬线(纬度为α)上,经度相差1°的两地距离相差约 111×cos α 千米。 (3) 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 又不在同一条纬线的两点,用勾股定理计算。
(2019绵阳二诊)读地球经纬网示意图,回答 1~2题。
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⑦⑧
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答案:1.B 2.A 解析:
1、熟悉经纬网的分布和划分,是正确判断南北半球和 东西半球的关键。由图可知,①②③④位于北半球, ⑤⑥⑦⑧位于南半球。图中相邻两条经线间差20°, 故①②位于西半球、③④位于东半球。
90°S
考点一 经纬网图的判读与应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PPT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949e714028915f814dc264.png)
视,所见的地球可能为下图中的
( )。
核基心础考自点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解析 (1)由于地球仪上所有经线的长度均相等,而图中三条 经线所跨的纬度也相等,故这三条经线的长度相等。(2)北温 带和热带的界线是北回归线,因此从北回归线上空看地球, 可以看到北极圈的全部、北半球的大部分、南半球的小部 分。 答案 (1)C (2)A
经度图示划分Fra bibliotek分布规律
划分半球
从_本__初__子__午__线_ 向东、向西各 分180°
东经度的度数 愈向东愈大 , 西经度的度数 愈向西_愈__大____
20°W~0°~ 160°E为 ___东__半__球_____, 160°E~180°~ 20°W为_西__半__球__
纬度
从 赤道 向 南、向北各分 90°
核基心础考自点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定“距离”
A.同一经线上每隔1个纬度,实地距离 相差约为111千米(2万18千0°米),如图中AB 为30×111千米。 B.同一纬线上每隔1个经度实地距离相差为111·cos θ千 米(θ为当地地理纬度),如AD为30×111·cos 30°千米。 C.南北纬60°纬线上经度相差1°对应在地面长的弧长约 为赤道上的一半。 D.在不同纬线上经度1°所对应的弧长不相等,由赤道向 两极递减。
北纬的度数愈 向北 愈大 , 南纬的度数愈 向南__愈__大___
以 赤道 为界, 以北为北半球, 以南为南半球
核基心础考自点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3)经纬网及其意义 ①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格。 ②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离 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1地球与地图课件湘教版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1地球与地图课件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61f76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1b.png)
素养③——人地协调观:简要分析我国在南极建设罗斯海新站的意义? [探究提示]我国在此区域建设新站,是积极参与极地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的务实举措,开启了新时代南极工作的新征程.
[点拨]1."四字口诀"记忆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同线等高 同图等距 密陡疏缓 凸低为脊 凸高为谷 重叠为崖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绝对高度)相等 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一致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越缓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 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两侧为表示山峰的闭合曲线 该区域的等高线_重__合__在一起
等高线分布密集
等高线分布稀疏
3.地形剖面图: <1>概念: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_垂__直__剖面图,它是在__等__高__线__地__形__图_ 的基础上绘制的. <2>比例尺: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__水__平_比例尺往往与原图 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 <3>作用: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剖面线上的_地__势__起__伏__和_坡__度__陡__缓__状况.
由_赤__道__向_两__极__逐渐 缩短
都是半圆,相交于 两极
_圆__形并相互平行
指示方向 南北 东西
2.经纬度:
经度
划分起点
_本__初__子__午__线__
具体划分
向东、西各划分_1_8_0_°__
分布规律 半球划分
东经(E)度数往_东__增大, 西经(W)度数往_西__增大
_2_0_°__W_和_1_6_0_°__E_组成的经线 圈划分东西半球
其他
时区划分
纬度 _赤__道__ 向南、北各划分_9_0_°__ 北纬(N)度数往_北__增大,南纬 (S)度数往_南__增大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学案中图版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学案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355800c850ad02de8041db.png)
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考纲考点知识细化能力要求应用实践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地球仪与经纬网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解释航天活动的相关数据在经纬网图中正确判读经纬度坐标地球仪理解其构成特点经纬网的特点理解经纬网的构成特征结合经纬网,确定不同区域的位置经纬网的应用经纬网的判断理解经度、纬度的划分意义及其分布变化与方向的关系结合经纬网,确定方位结合经纬网,确定最短航线航向经纬网的计算掌握经线、纬线长度的计算依据及方法利用经纬网,进行距离计算,范围大小的比较等(对应学生用书第1页)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大小二、地球仪1.地轴:地球自转的假想轴。
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其中指向北极星的一端为北极。
3.经线的两大特点(1)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2)形状与长度:均为长度相等的半圆形,长度约为2万千米。
4.纬线的两大特点(1)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2)形状与长度:为大小不等的圆圈,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5.经度和纬度的比较经度纬度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分布规律东经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的度数越向西越大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半球划分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别提醒](1)东西方向为无限方向,南北方向为有限方向。
(2)纬度值相同的两条纬线长度相等。
三、经纬网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2.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1.地球表面的各点到地心的距离相等。
(×) 2.插在南极点上的红旗向北飘扬。
(√)3.经度数相同的两地之间是南北关系。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讲地球与地图教学案中图版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讲地球与地图教学案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811a4f49649b6648d747a6.png)
纬( 线 ) 度 ②180° 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
②23° 26′纬线是热带、温带界线,
66° 34′ 纬线是温带、寒带界线
三、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1) 含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也叫缩尺。
(2)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 (3) 表示形式
形式
文字式
数字式
线段式
典例 图上 1 cm 代表实地距离 5 km 1∶ 500 000
(3) 图像的大小有时会发生变化,因此图中的线段式比例尺往往不一定就是
1 厘米,故计算
时要先量比例尺的长度,再根据该长度量算图中距离。
(4) 一般情况下,图上距离的单位为“厘米” ,实地距离的单位是“千米” ,千米换算成厘米
时要加五个“ 0” ,厘米换算成千米时则要减五个 “ 0” 。
微点 8 野外定向方法
(1) 北极星指示正北方。
(2) 北半球树木年轮密集一侧为北方,稀疏一侧为南方。
(3) 北半球中纬度,正午日影朝北。
(4) 北半球楼房的阳台、太阳能板大都面向南方。
(5) 将手表平放,让时针对准太阳,时针和手表盘上
12 时之间的夹角 ( 小于 180° 的夹角 ) 的
角平分线所指的方向为南方。
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判断
(4) 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特点比较
比例尺大小
表示的实地范围
内容 精确度
大
小
详细
高
小
大
简略
低
2. 方向
2
3. 图例和注记 地图中,用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为图例;用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作注记。
例如,
▲ 珠穆朗玛峰 8 844.43 m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行星地球2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人教版.ppt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行星地球2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人教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f2f73e14195f312b3069a5ab.png)
【知识·自主学习】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的物质性——天体: (1)类型:_恒__星__、星云、_行__星__、卫星、流星、彗星等。 (2)最基本的天体:_恒__星__和星云。 2.宇宙的运动性和层次性——天体系统: (1)运动性: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_相__互__吸__引__、_相__互__绕__转__,形成不同层 次的天体系统。
波速变化
此面以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突然明显增加
此面以下横波完全消失,纵 波波速突然下降
(3)划分。 ①三个圈层:图中C为_地__壳__,D为_地__幔__,E为_地__核__(由外核和内核组成)。 ②软流层:位于地幔的上部,由塑性物质组成,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4)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包括C层和_软__流__层__以上的地幔部分。
【思考3】地球上原始大气就适合生命的生存吗? 提示:否。地球原始大气并不适宜生命生存。原始大气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演 化为适宜生命呼吸的大气。
【点拨】 1.太阳辐射作用形成的能源:
2.三种能源的能量不来源于太阳辐射: (1)潮汐能:能量来源于日、月的引力。 (2)地热:能量来源于地球内能。 (3)核能:能量来源于发生核变的原子核。 3.太阳辐射有利有害: 太阳辐射虽然对地球具有巨大的正面影响,但也有一些负面作用,如太阳辐射 中适量紫外线起到杀菌消毒作用,而过多的紫外线会危害地球生物等。
【思考2】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运动特征与八大行星有没有区别? 提示:无。小行星带中有成千上万颗小行星,其与八大行星一样都具有同向性、 共面性和近圆性的运动特征。
【辨析】 1.太阳系中不只是有八大行星: 太阳系中除八大行星外,还包括太阳、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其他行 星际物质。 2.光年不是时间单位,而是距离单位: 1光年即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约为94 605亿千米,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 离大约为3万光年,而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远小于1光年)。 3.同向性是指公转方向,不是自转方向: 同向性是指八大行星公转的方向相同,但八大行星自转的方向并不都相同。如 金星是自东向西自转的,因此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章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课件 中图版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章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课件 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7c98f2bb68a98270fefa7c.png)
分180°,向东为
分 90° ,以北为北
东经_(_d_ō_n_g_j,īn越g)向东度数 纬、越向北度数越大;
__越_大__;向西西为经_(_x_ī _jī_n,ɡ) 以南为南纬,越向南度
越向西度数_越__大___
数越大
第八页,共43页。
20°W~0°~160°E为 半球划分 _东__半__球___,160°E~
[读 图 指 导] 对区域进行准确定位是解决区域问题的基础与前提,区域图 是地理知识考查的有效载体。复习(fùxí)时要善于利用经纬网 及其他定位方法进行区域定位,要熟记主要经纬线穿过的主 要地理单元和地理事物,为进行区域特点分析和比较奠定基
础。
第三十四页,共43页。
(1)世界区域经纬度空间定位法 就世界地图而言,我们可以整合为下面的知识,作为头脑中 的知识储备。 ①要牢记(láojì)各大洲东、西、南、北四个边缘大致经纬度。
第三十七页,共43页。
(2)中国区域(qūyù)经纬度空间定位法 ①画图定位——三个矩形(具体画法见下图)。
第三十八页,共43页。
②棋子定位——8个棋子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分别是:吐鲁 番盆地南面、河西走廊附近、河套平原南部、秦皇岛、拉萨 附近、横断山脉、巫山、杭州(作为定位的标杆)。 ③ 四 至 定 位 : 最 北 端 53°N , 最 南 端 4°N , 最 东 端 135°E,最西端73°E。 ④南北分界线定位:32°N~34°N。 ⑤依据框图定位。 ⑥定位不求十分精确,大致即可。 ⑦考试(kǎoshì)中不要被图中不熟悉的经纬度“牵着鼻子 走”,要将不熟悉的经纬度转化成自己熟悉的经纬度来定 位。
)。
第十九页,共43页。
(2)关于(guānyú)地轴对称的两相点对:(xi经ān度gduì) ,和为180°;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含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含](https://img.taocdn.com/s3/m/7a85056b172ded630b1cb6c6.png)
❹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 ❺乙面的中国地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香港、澳门 教材
与珠海、深圳隔海相邻 寻因
(2)中国国土南北相距约 5_500 千米
(1)由信息❶、❷可知,图甲中所示区域为珠江三角洲珠江口 附近,该区域水域广阔,图中四个城市之间均被水域相隔, 且都经济发达,联系密切,交通需求量大,因此所建桥多 综合 (2)由信息❶、❸可知,图乙中手绘的是中国地图,我国国土 判断 南北距离约为 5 500 千米,而图上距离是 30 厘米,结合信息 ❺,可以计算该图的比例尺,通过 30 厘米/5_500 千米,可以 计算出结果 [尝试解答] (1)C (2)B
1.地球上方向的判断方法
常用方法
辨别方向的技巧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 地图上指向标箭头一般指示正北方向
法
时针法
表示地球自转或公转的地图中,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方向为东,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为东
右手法
拇指指向北极,弯曲四指指示方向为东;拇指指向南 极,弯曲四指指示方向为西
海陆轮廓法 极点为大陆表示南极,极点为海洋表示北极
(√ )
二、地理实践力——读图填空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山顶,b.鞍部,d.山脊。
2.A 点海拔是 200~250 m,B 点海拔是 250~300 m。 3.a 点海拔是 250~300 m,b 点海拔是 150~200 m,c 点 海拔是 350~400 m,图中最大高差为 150~250 m。 4.从地势起伏看,从 A 到 B 经过了升高——降低——迅速升高 ——缓慢降低的过程。
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广东专用课件:第一章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广东专用课件:第一章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494c3a80bed5b9f3f90f1cd3.png)
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沉积岩
解 析 :(2)D 第 (2)题,表格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低纬度高,中高纬度低,因为低 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①对。副热带地区,多晴天,云 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②对。纬度高,虽然白天时间长,但是 太阳高度角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③错。云层厚,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 太阳辐射少,④错。所以D对。
(3)对人类: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
。
能源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层结构及太阳活动
(2)主要影响
①扰动地球大气层,影响
。
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 无线电”短现波象通。信
③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磁两暴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与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产生
“
”现象。
④许极多光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
生的物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大气
水圈
深化 思维拓展
[拓展]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分析 (1)气象条件:晴天多,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2)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3)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4)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 少,安全性强。 (5)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 (6)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点拨] 我国多选择10月底发射卫星,其自然原因是这段时间晴天多,无雷暴或闪电, 地面风力较小。
①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 太阳光照 。 ②自身条件:适宜的 温度 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 大气 条件、 液态水 的存在。 二、地球对太阳的影响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1讲 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1讲 地球和地球仪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cf1bd3e2bd960591c67724.png)
(2)确定“劣弧” 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 哪一段弧线,由“劣弧”来决定。所谓 “ 劣 弧 ” 即 两 点 间 的 弧 度 小 于 180° , 如 右 图 中 PQ 间 的 劣 弧 为 上 侧 一 段 弧 , P′Q′间的劣弧为下侧一段弧。沿劣弧的 行进方向即为最短航线。
12/10/2021
答案:(1)B (2)C (3)B (4)B
12/10/2021
[备课札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0/2021
方向
指示_南__北__方向
指示_东__西__方向
12/10/2021
经度 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__初___子__午__线_ 平面的夹角(两面角)
纬度
某地到_地__心__的连线与赤 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
12/10/2021
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 从赤道(0°纬线)向南、向北各 东向西各分180°,向东 分90°,向北到90°纬线为北 到180°经线 为东经度 纬度(N),属于北半球;向南 (E),向西到180°经线 为 到90°纬线为南纬度(S),属于 西经度(W)(180°是_界__线__) 南半球。
(1)确定纬线与纬度 ①纬线为横线;② 纬度数值向北增大 为北纬,向南增大
读 要 领
均表示北纬,且数值向北极 点增大。 (2)确定经线和经度 ①经线是与各纬线垂直的线
大的为南纬。 (2)确定经线和经度 ①经线是连接南北 两极的线;②自西
为南纬。 (2)确定经线和经度 ①经线是与各纬线 垂直的线段;②自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https://img.taocdn.com/s3/m/d7a0cd62cf84b9d528ea7ae4.png)
考点(一)
地图的三要素
[学法:练全悟透·快速通关]
[题点全练]
(2018· 大同模拟)现在一些新建道路的两旁使 用了“风光”路灯——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 “风光互补”型路灯。如图是某游客近距离拍摄 的我国某城市该路灯照片,读图回答下题。 1.该游客拍摄照片时,当时吹的风向可能是 A.南风 B.北风 ( )
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考题精妙]
[命题出发点] 科考队员拍摄熊的地点的选择。 [命题落脚点] 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 性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试题评价]
(1)融等高线于自然环境:本题对等高线判读的要求,没有直观 呈现,而是通过图文材料相结合,依据设问间接借用等高线。如 拍摄熊的行为,需要什么样的自然条件,我们就从等高线中去判 读和寻求其所反映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比如拍摄需要光线好,我 们从图中可以推断:等高线走向反映山脉走向,甲处正好处于山 脉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光线好。
第 二讲 地 图
No.1 No.2 No.3 No.4 研清教材——这是命题之“根源” 研细高考——这是命题之“样板”
研明热点——这是命题之“视野”
研透难点——这是增分之“利器”
课时跟踪检测
NO.1 研清教材
——这是命题之“根源”
抓住要点>>> 温教材
一、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1)含义: 表示图上距离比 实地 距离缩小的程度, 因此也 叫缩尺。 (2)公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
[解析]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特征和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
重要食物可知,甲地位于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根据堪察 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可知,位于半岛南部的甲地 有森林,且地形较为复杂,便于隐蔽,避免熊的威胁;地处来自 海洋的夏季风的山地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便于拍摄。
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标通用版课件:1-1-1 地球与地球仪
![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标通用版课件:1-1-1 地球与地球仪](https://img.taocdn.com/s3/m/791dc75fd15abe23492f4d21.png)
解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经线,①点位于 20°W 以东、160°E 以西, 属于东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以 60°、30°纬线为界,②点位于中纬度;根据顺时针 自转,可知③点位于以南极点为中心俯视图的赤道上,经度为 45°W,位于大西洋;根据 逆时针自转,可知④点位于以北极点为中心俯视图的 30°纬线上,位于北温带。
(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 B.5° C.8° D.10°
(2)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解析】 (1)读图,我国的省级行政中心最南的位置是海口,大约纬度是 20°N,北 京的纬度大约是 40°N。材料中表明,经纬度间隔相等,所以可以算出纬线间距为 5°。B 对。A、C、D 错。
【温馨提示】 (1)自西向东(或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则为东经,数值逐渐减 小则为西经。
(2)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 x,则与它正相对的另 一条经线的经度 y=180°-x(x、y 所属的东、西经不同)。
(3)某地的纬度,也就是该地向地心做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4)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或者说就是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南 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5)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北纬,数值减小者则是南纬。
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知识架构
基础知识梳理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数据展示
(2)特点总结: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为两极________,赤道略鼓的 ________。
2.地球仪 (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________。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一讲地球与地球仪课件中图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一讲地球与地球仪课件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687406feeff9aef8951e063e.png)
[应用指导]
利用经纬网定向 1.经纬网定向的原理及流程 (1)定向原理经 纬线 线延 延伸 伸方 方向 向, ,纬 经度 度变 变化 化方 方向 向→ →南 东北 西方 方向 向 (2)定向流程 依据经线定南北 ―→ 依据纬线定东西 ―→ 综合定方向
第二十五页,共47页。
2.两类经纬网图方向的辨别方法 (1)方格状经纬网图上两点方位的辨别方法 ①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 者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如图所示:
第三十三页,共47页。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距(两地经度之间的间隔值)1° 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 111×cos φ km(φ 表示该 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 AC。
(3)图中 BC 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大体估算出。
第三十四页,共47页。
2.经纬网图中范围的确定技巧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 积相等。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 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跨纬度数相同,则跨经度越广, 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方1小向时是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 ))
A.西53北°N
B.B.西6南0°N
C.东66北.5°N
D.D.东4南0°N
第二十三页,共47页。
[审题指导] 1.审设问 第(1)题,“飞行速度”、结合理论知识“1°=111 km”→ 飞机 1 小时后经纬度位置。 第(2)题,飞机飞行起点和终点的坐标→相对位置。 2.审图文 (1)从图 1 中可知甘德机场经纬度位置约为49°N,54°W。 (2)从图 2 中可知甲国首都经纬度位置约为10°N,68°W。 [答案] (1)A (2)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数值法:斜方格经纬网中,经线值不能大于 180°,纬线值不 能大于 90°(如图 2 中 L 线是纬线,S 线是经线)。
图1
图2
2.经纬度的判断方法 方法 1: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判断 (1)经度及东西半球的判断
(2)纬度及低、中、高纬的判断
方法2: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
图1
图2
(1)若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则该纬线为北纬(图1);若自转方向是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考纲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 其地理意义
考点 地球仪与经纬网
经纬网的应用
知识细化
能力要求
应用实践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释航天活动的相关数据 在经纬网图中正确
地球仪
理解其构成特点
判读经纬度坐标
经纬网的特点
结合经纬网,确定不 理解经纬网的构成特征
同区域的位置
高频考点 互动探究
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判断
[例1]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❶, 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❷读图,回答下题。
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
B.5°
C.8°
D.10°
[思维流程] ❶图示为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
信息 ❷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提取 ❸图中“★”代表北京,最南端的省级行政中心为海口市
教材 我国北京市的经纬度坐标大致为(40°N,116°E),海口市的经 寻因 纬度坐标大致为(20°N,110°E)
由北京市的纬度约为 40°N,可推知其附近纬线为 40°N;最南 综合 端的省级行政中心海口市的纬度约为 20°N,说明其附近纬线 判断 为 20°N,图中北京与海口所在纬线之间有四个间距,其纬度
4万
6371
二、地球仪
本初子午线
地轴 北
南
1.地轴:地球自转的假想轴。 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其中指向北极星的一端 为北极。 3.经线的两大特点 (1)指示方向:南北 方向。 (2)形状与长度:均为长度相等的半圆形,长度约为2万千米。 4.纬线的两大特点 (1)指示方向:东西 方向。 (2)形状与长度:为大小不等的圆圈,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1.B 2.D [第 1 题,中纬度是位于南北纬 30°~60°之间的区 域,据此结合图示判断位于中纬度的地点。第 2 题,读图可知,① 地位于(50°N,20°W)。②地纬度为 30°N,②地以南至 30°S 均位于 低纬度地区,但 30°S 以南还有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③地经度为 160°E,结合东、西半球划分依据可知其以东为西半球。④地所在经 线为 180°经线,其常被视为国际日界线。]
命题视角一 结合经纬网,确定不同区域的位置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各地,位于中纬度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2.下列有关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50°N,20°E) B.②地以南位于低纬度地区 C.③地以东为东半球 D.④地所在经线,常被视为国际日界线
[特别提醒] (1)东西方向为无限方向,南北方向为有限方向。 (2)纬度值相同的两条纬线长度相等。
三、经纬网 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2.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离等 方面有重要作用。
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
1.地球表面的各点到地心的距离相等。
若甲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乙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则甲地区 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乙地区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若某地 区为地中海气候,则该地区肯定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
再比如,若A、B两地区区时相同,但A地区比B地区在日期上 早一天,则A地区位于172.5°E向东到180°之间,B地区位于172.5°W 向西到180°之间。
5.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 划分
180°
90°
分布 东经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的 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
规律 度数越向西越大
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
半球 20°W~0°~160°E为东半球,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
划分 160°E~180°~20°W为西半球 球,以南为南半球
理解经度、纬度的划分意 结合经纬网,确定方位
经纬网的判断 义及其分布变化与方向 结合经纬网,确定最短航
的关系
线航向
掌握经线、纬线长度的计 利用经纬网,进行距离计
经纬网的计算
算依据及方法
算,范围大小的比较等
基础梳理 自主通关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 的椭球体。 2.大小
相差 20°,由此可推知相邻纬线间距
[尝试解答] B
1.经纬线的判断方法 (1)标注法:经纬网图中直接标明经纬度或东(西)经、南(北)纬度 数,则直接进行判读、分析即可。 (2)关系法:侧视、俯视及各种光照图上,相互平行的是纬线, 不平行的(相交于一点——极点)是经线。(如图 1 中 L 线是经线,S 线是纬线)。
2.图乙中 A 在 B 的西北(方向),D 在 C 的西南(方向)。 3.图丙是南(填“南”或“北”)半球经纬网局部图,其中 D 在 C 的西北(方向)。
三、区域认知——趣味思考 1.沿北纬60°纬线行走一圈,其行程约为多少? [提示] 约为2万千米。 2.在北半球某地观看北极星,其仰角度数与当地的纬度数有什 么关系?南半球能看到北极星吗? [提示] 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等于该地观看北极星的仰角度 数;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
2.插在南极点上的红旗向北飘扬。
(√)
3.经度数相同的两地之间是南北关系。
(×)
4.经度数增大的方向就是地球的自转方向。
(×)
二、地理实践力——读图填空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图甲中点 O 为北极点,则 OA、OB、OC、OD 均表示经线, 且 A、B、C、D 均位于 O 点的正南(方向)。若图甲中点 O 为除极点 外的任意一点,AB 和 CD 相互垂直,当 AB 为经线时,CD 一定为 纬线;当 AB 为赤道时,C、D 两点的度数不大于 90° 。
顺时针,则该纬线为南纬(图2)。
(2)若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越来越大,该经度为东经,越来越
小为西经(图1既有东经又有西经,图2只有西经)。
方法3:根据所描述的区域特征判断纬度高低和经度差异 经纬度位置是决定区域自然特征的基础因素之一,反过来,我 们可以根据区域自然特征或差异比较,来推断区域纬度高低或经度 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