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案:空间位置关系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数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数学全套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选修课程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 导数的定义与计算2. 导数在函数性质分析中的应用3.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二章:积分及其应用1. 积分的定义与计算2. 积分在几何中的应用3. 积分在物理中的应用1.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导数与积分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难点:导数与积分的计算技巧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4 教学策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练习巩固等教学策略,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过程2.1 课堂讲解根据教材内容,对导数与积分的概念、性质、计算方法和应用进行详细讲解,通过举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导数与积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2 实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导数与积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2.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数学创新意识。

2.4 练习巩固布置针对性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评价3.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方面。

四、教学资源4.1 教材: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教材。

4.2 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4.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实践案例。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

3. 1.5空間向量運算的座標表示教學目標1.能用座標表示空間向量,掌握空間向量的座標運算。

2.會根據向量的座標判斷兩個空間向量平行。

重、難點1.空間向量的座標表示及座標運算法則。

2.座標判斷兩個空間向量平行。

教學過程:(一)複習上一節內容(二)新課講解:設a =),,(321a a a ,b =),,(321b b b(1) a ±b = 。

(2) λa = .(3) a ·b = .(4) a ∥b ⇔ ;a ⊥b ⇔ .(5)模長公式:若123(,,)a a a a =, 則222123||a a a a a a =⋅=++ (6)夾角公式:112233222222123123cos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a a b b b ++⋅⋅==⋅++++. (7)兩點間的距離公式:若111(,,)A x y z ,222(,,)B x y z ,則2222212121||()()()AB AB x x y y z z ==-+-+-(8) 設),,(),,,(222111z y x B z y x A ==則AB = ,=AB .AB 的中點M 的座標為 .例題分析:例1、(1)已知兩個非零向量a =(a 1,a 2,a 3),b =(b 1,b 2,b 3),它們平行的充要條件是( )A. a :|a |=b :|b |B.a 1·b 1=a 2·b 2=a 3·b 3C.a 1b 1+a 2b 2+a 3b 3=0D.存在非零實數k ,使a =k b(2)已知向量a =(2,4,x ),b =(2,y ,2),若|a |=6,a ⊥b ,則x+y 的值是( )A. -3或1B.3或-1C. -3D.1(3)下列各組向量共面的是( ) A. a =(1,2,3),b =(3,0,2),c =(4,2,5)B. a =(1,0,0),b =(0,1,0),c =(0,0,1)C. a =(1,1,0),b =(1,0,1),c =(0,1,1)D. a =(1,1,1),b =(1,1,0),c =(1,0,1)解析:(1)D ;點撥:由共線向量定線易知;(2)A 點撥:由題知⎪⎩⎪⎨⎧=++=++024*******x y x ⇒⎩⎨⎧-==3,4y x 或⎩⎨⎧=-=.1,4y x ;(3)A 點撥:由共面向量基本定理可得。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教案(1)-新版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教案(1)-新版

2.1.2 空间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一)一、教学目标(一)核心素养增强动态意识,培养观察、对比、分析的思维,通过平移转化渗透数学中的化归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二)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异面直线的定义;2.会判断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3.掌握平行公理及空间等角定理的内容和应用;4.会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三)学习重点1.异面直线的判定.2.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四)学习难点1.异面直线的判定.2.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预习教材第44至47页,找出疑惑之处)2.预习自测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1)某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与这个平面平行的直线是异面直线.(2)空间中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3)若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必平行.(4)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则它一定与另一条直线垂直.A.1个B.2个C.3个D.4个解析:(1)中两直线可能平行,也可能异面,故(1)不正确;(2)中两直线可能平行,故(2)不正确;(3)中两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异面,故(3)不正确;由异面直线所成角定义知(4)正确.【答案】A问题2:如图所示,已知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F E ,分别是1,AA AD 的中点.(1)直线1AB 和1CC 所成的角为 ;(2)直线1AB 和EF 所成的角为 .解析:(1)因为BB 1∥CC 1,所以∠AB 1B 即为异面直线AB 1与CC 1所成的角, ∠AB 1B=45°.(2)连接B 1C,易得EF ∥B 1C,所以∠AB 1C 即为直线AB 1和EF 所成的角. 连接AC,则△AB 1C 为正三角形,所以∠AB 1C=60°.【答案】(1) 45(2)60(二)课堂设计1.知识回顾复习1:平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平的;平面是可以无限延展的;平面没有厚薄之分.复习2:平面性质(三公理)公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公理 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公理2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2.问题探究探究1:异面直线及直线间的位置关系问题:平面内两条直线要么平行要么相交(重合不考虑),空间两条直线呢?观察:如图在长方体中,直线A B'与CC'的位置关系如何?结论:直线A B'与CC'既不相交,也不平行.新知1:像直线A B'与CC'这样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skew lines).试试:请在上图的长方体中,再找出3对异面直线.问题:作图时,怎样才能表示两条直线是异面的?新知2:异面直线的画法有如下几种(,a b异面):试试:请你归纳出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探究2:平行公理及空间等角定理问题:平面内若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空间是否有类似规律?观察:如图2-1,在长方体中,直线C D''∥A B'',AB∥A B'',那么直线AB与C D''平行吗?图2-1新知3:公理4 (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问题:平面上,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或者互补,空间是否有类似结论?观察:在图2-1中,ADC ∠与A D C '''∠,ADC ∠与A B C '''∠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这两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新知4:定理 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探究3: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已知异面直线b a ,,经过空间中任一点O 作直线a ' ∥a ,b ' ∥b ,把a ' 与b '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异面直线a 与b 所成的角(夹角). 范围:]2,0(πθ∈.思考: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是否随空间任意点O 位置的不同而改变? 点O 可任选,一般取特殊位置,如线段的中点或端点.●活动② 互动交流,初步实践若c b a 、、是空间3条直线,a ∥b ,a 与c 相交,则b 与c 的位置关系是( )A .异面B .相交C .平行D .异面或相交【知识点】直线的位置关系.【数学思想】数形结合与分类讨论的思想.【解题过程】若b 与c 平行,因为a ∥b ,所以a 与c 平行与已知条件矛盾,容易画出异面或相交的情形.【思路点拨】通过直观的模型解决问题.【答案】D●活动③ 巩固基础,检查反馈【设计意图】巩固检查对异面直线的理解与认识.例1 如下图所示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N M ,分别是1111,C B B A 的中点.问:(1)AM 和CN 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理由.(2)B D 1和1CC 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理由.【知识点】异面直线的判定.【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过程】(1)不是异面直线.理由:N M 、 分别是1111C B B A 、的中点. ∴11C A MN ∥又∵11ACC A 为平行四边形.∴AC ∥11C A ,得到MN ∥AC ,∴AM 和CN 不是异面直线.(2)是异面直线.证明如下:假设B D 1和1CC 在同一个平面1DCC 内,则1DCC B ∈,1DCC C ∈D CC BC 1⊂∴,D D CC B 11∈∴,这与1111D C B A ABCD -是正方体相矛盾. ∴假设不成立,故B D 1和1CC 是异面直线.【思路点拨】利用定义与反证法.【答案】已证.同类训练 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如果将它还原为正方体,那么GH EF CD AB ,,,这四条线段所在的直线是异面直线的有 对.【知识点】异面直线的判定.【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过程】如图:AB 与CD ,AB 与GH ,EF 与GH【思路点拨】平面与空间的相互转化.【答案】3对●活动④ 强化提升,灵活应用例 2 如图,在三棱锥BCD A -中,G F E 、、分别是AD BC AB 、、的中点, 120=∠GEF ,则BD 和AC 所成角的度数为 .【知识点】异面直线成的角.【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过程】依题意知,EG ∥BD,EF ∥AC,所以∠GEF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即为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的角,又∠GEF=120°,所以异面直线BD 与AC 所成的角为60°.【思路点拨】通过平行线找到成的角.【答案】 60小结: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般要有四个步骤:(1)作图:作出所求的角及题中涉及的有关图形等;(2)证明:证明所给图形是符合题设要求的;(3)计算:一般是利用解三角形计算得出结果.(4)结论.简记为“作(或找)——证——算——答”.同类训练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H G F E ,,,分别为1111,,,C B BB AB AA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 与GH 所成的角等于________.【知识点】异面直线成的角.【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过程】连接1A B 、1BC 、11A C ,由于EF ∥A 1B ,GH ∥BC 1,所以A 1B 与BC 1所成的角即为EF 与GH 所成的角,由于△A 1BC 1为正三角形,所以A 1B 与BC 1所成的角为 60,即异面直线EF 与GH 所成的角为 60.【思路点拨】通过平行线找到成的角.【答案】 60例3.空间四边形ABCD 中,H G F E 、、、分别是DA CD BC AB 、、、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平行公理的应用.【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过程】连接BD ,因为EH 是三角形ABD 的中位线,所以EH ∥BD ,且BD EH 21=;同理FG ∥BD ,且BD FG 21=;所以EH ∥FG ,且EH FG =,所以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思路点拨】通过平行公理产生边与边的关系.【答案】已证.探究:如果再加上条件BD AC =,那么四边形EFGH 是什么图形?(菱形) 拓展:若BD AC ⊥,则四边形EFGH 又是什么图形?(矩形)3.课堂总结知识梳理(1)异面直线的定义、夹角的定义及求法.(2)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3)平行公理及空间等角定理.重难点归纳(1)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判定.(2)平行公理及空间等角定理.(3)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三)课后作业基础型 自主突破1.下列四个命题中错误的是( )A .若直线a 、b 互相平行,则直线a 、b 可以确定一个平面B .若四点不共面,则这四点中任意三点都不共线C .若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D .两条异面直线不可能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知识点】平行、共线、异面直线等相关命题判断.【数学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解题过程】若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或是平行直线.显然答案C 中的命题错误.故选C .【思路点拨】根据直线的基本位置关系进行判断.【答案】C2.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B A 1与C B 1所在直线所成角的大小是( )A .30︒B .45︒C .60︒D .90︒【知识点】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过程】连接1D C ,则11A B D C ,连接11B D ,易证11B CD ∠就是B A 1与C B 1所在直线所成角,由于11B CD 是等边三角形,因此1160B CD ∠=︒,故选C.【思路点拨】根据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定义找到这个平面角.【答案】C3. c b a ,,是空间中的三条直线,下面给出四个命题:①若a ∥b ,b ∥c ,则a ∥c ;②若a与b相交,b与c相交,则a与c相交;③若a⊂平面α,b⊂平面β,则a、b一定是异面直线;④若a、b与c成等角,则a∥b.上述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只填序号).【知识点】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过程】①中,由公理4知,正确;②中,a与c可相交、可平行、可异面,错误;③中,a、b可能平行、相交、异面,故错;④中,a、b可能平行、相交、异面,故错. 【思路点拨】找模型,数形结合.【答案】①4.如图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①BM与ED平行;②CN与BE是异面直线;60角;③CN与BM成④DM与BN是异面直线.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②③④【知识点】异面直线的判定与所成的角.【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过程】由题意画出正方体的图形如图:显然①②不正确;③CN与BM成60°角,即∠ANC=60°,正确;④正确,故选C.【思路点拨】平面图形还原为空间图形.【答案】C5.如图,已知正方体D C B A ABCD ''''-.(1)哪些棱所在直线与直线A B '是异面直线?(2)直线A B '和C C '的夹角是多少?(3)哪些棱所在直线与直线A A '垂直?【知识点】异面直线的基本知识.【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过程】(1)由异面直线的定义可知,棱AD 、DC 、CC'、DD'、D'C 、'B'C'所在直线分别与BA'是异面直线.(2)由BB'∥CC'可知,∠B'BA'是异面直线BA'和CC'的夹角,∠B'BA'=45°,所以直线BA'和CC'的夹角为45°.(3)直线A D D C C B B A DA CD BC AB ''''''''、、、、、、、分别与直线AA'垂直.【思路点拨】根据异面直线所成的基本知识与方法.【答案】(1)C B C D D D C C DC AD ''''''、、、、、;(2)45;(3)A D D C C B B A DA CD BC AB ''''''''、、、、、、、. 能力型 师生共研6.已知三棱锥BCD A -中,CD AB =,且直线AB 与CD 成60角,点N M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求直线AB 和MN 所成的角.【知识点】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过程】如图,取AC 的中点P ,连接PM ,PN ,因为点M ,N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所以PM ∥AB ,且PM =12AB ;PN ∥CD ,且PN =12CD ,所以∠MPN (或其补角)为AB 与CD 所成的角.所以∠PMN (或其补角)为AB 与MN 所成的角.因为直线AB 与CD 成60°角,所以∠MPN =60°或∠MPN =120°.又因为AB =CD ,所以PM =PN.①若∠MPN =60°,则△PMN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PMN =60°,即AB 与MN 所成的角为60°.②若∠MPN =120°,则易知△PMN 是等腰三角形.所以∠PMN =30°,即AB 与MN 所成的角为30°.综上可知:AB 与MN 所成角为60°或30°.【思路点拨】根据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定义找到这个平面角.【答案】 60或30.探究型 多维突破7.如下图所示,点S R Q P 、、、分别在正方体的4条棱上,且是所在棱的中点,则直线PQ 与RS 是异面直线的一个图是________.【知识点】平行、共线、异面直线等相关命题判断.【数学思想】分类讨论与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过程】显然①②平行,④相交,③异面.【思路点拨】根据直线的基本位置关系进行判断.【答案】③自助餐1.如下图所示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则在正方体中,AB与CD的位置关系为( )A.相交B.平行C.异面而且垂直D.异面但不垂直【知识点】直线的位置关系.【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过程】平面图形还原为空间图形,容易观察得出选D.【思路点拨】平面图形还原为空间图形.【答案】D2.下列命题:①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②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③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④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B.2个C.3个D.4个【知识点】等角定理,公理4的理解与应用.【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过程】由等角定理知道①错误,②③正确;由公理4知道④正确,选C. 【思路点拨】找点线面的关系.【答案】C3.已知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E 为11D 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 与11B A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知识点】异面直线成的角.【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过程】显然1AED ∠为异面直线AE 与11B A 所成的角(或补角),容易求得余弦值为31. 【思路点拨】先找,后证,最后算. 【答案】31 4.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F E ,分别是11,BC AB 的中点,则以下结论:①EF 与1CC 垂直;②EF 与BD 垂直;③EF 与11C A 异面;④EF 与1AD 异面,其中不成立的序号是________.【知识点】直线的位置关系.【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过程】连结A 1B ,在△A 1BC 1中,EF ∥A 1C 1,所以①,②,④正确,③错.【思路点拨】找点线面的关系.【答案】③5.在三棱锥A BCD -中,2==BC AD ,F E 、分别是CD AB 、的中点,2=EF ,则异面直线AD 与BC 所成的角为________.【知识点】异面直线所成角.【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过程】取AC 中点P ,连接PF PE 、.则ABC ∆中,PE ∥BC 且121==BC PE ,ACD ∆中,PF ∥AD 且121==AD PF ,所以EPF ∠为所求.EPF ∆中,2,1===EF PF PE ,所以︒=∠90EPF .【思路点拨】先找,后证,最后算.【答案】︒906.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1)求AC 与D A 1所成角的大小;(2)若F E 、分别为AD AB 、的中点,求11C A 与EF 所成角的大小.【知识点】异面直线所成角.【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过程】(1)如图所示,连接B 1C ,由ABCD -A 1B 1C 1D 1是正方体,易知A 1D ∥B 1C ,从而B 1C 与AC 所成的角就是AC 与A 1D 所成的角. ∵AB 1=AC =B 1C ,∴∠B 1CA =60°.即A 1D 与AC 所成的角为60°.(2)如图所示,连接AC 、BD ,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AC ⊥BD ,AC ∥A 1C 1,∵E 、F 分别为AB 、AD 的中点,∴EF ∥BD ,∴EF ⊥AC . ∴EF ⊥A 1C 1. 即A 1C 1与EF 所成的角为90°.【思路点拨】先找,后证,最后算.【答案】(1)︒60;(2) 907.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21==AB AA ,1=AD ,求异面直线11C A 与1BD 所成角的余弦值.【知识点】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过程】设11C A 与11D B 交于O ,取1BB 中点E ,连接OE , 因为OE //B D 1,所以OE C 1∠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11C A 与1BD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在OE C 1∆中,11112OC A C ==,11322OE BD ===,1C E ===,所以2221111cos 2OC OE C E C OE OC OE +-∠===⋅,所以异面直线11C A 与1B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55.【思路点拨】根据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定义找到这个平面角. 【答案】55。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平行和垂直(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平行和垂直(教案)

立体几何平行和垂直知识讲解知识点1 点、线、面一、平面的基本性质二、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1.位置关系的分类⎩⎨⎧共面直线⎩⎪⎨⎪⎧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2.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3.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4.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或夹角)(1)定义:设ba,是两条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中任一点O作直线bbaa//',//',把'a与'b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与b所成的角.I,,Pl P l且且三、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llAα//l知识点2 线线垂直判断线线垂直的方法:所成的角是直角,两直线垂直;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必垂直于另一条。

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推理模式:,,PO O PA A a AO a a AP αααα⊥∈⎫⎪=⇒⊥⎬⎪⊂⊥⎭注意:⑴三垂线指AO PO PA ,,都垂直α内的直线a 其实质是:斜线和平面内一条直线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⑵要考虑a 的位置,并注意两定理交替使用。

知识点3 线面垂直定义:如果一条直线l 和一个平面α相交,并且和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 和平面α互相垂直其中直线l 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 的垂面,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叫做垂足。

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记作:α⊥l 。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知识点4 面面垂直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相交成直二面角的两个平面叫做互相垂直的平面。

《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示范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教案】

《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示范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教案】

《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用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描述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含义、了解点面距、线面距、面面距的定义教学重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含义、点面距、线面距、面面距的定义. 教学难点:从集合的角度理解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PPT 课件.【新知探究】问题1: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以及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哪些位置关系?.师生活动:结合图11-1-17,总结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以及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预设的答案: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一般地,如果l 是空间中的一条直线,α是空间中的一个平面,则:lα≠∅与l α=∅有且仅有一种情况成立.(1)当l α≠∅时,要么l α⊂,要么l 与α只有一个公共点; (2)当lα=∅时,称直线l 与平面α平行,记作://l α.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如果α与β是空间中的两个平面,则αβ≠∅ 与◆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学重难点 ◆◆ 教学目标αβ=∅有且仅有一种情况成立.(1)当αβ≠∅时,α与β的公共点组成一条直线;(2)当αβ=∅时,称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记作://αβ.文字语言表达图形语言表达符号语言表达A是直线l上的点,A1不是直线l上的点A∈l,A1∉l A是平面α内的点,A1不是平面α内的点A∈α,A1∉α直线l在平面α内(或平面α过直线l)l⊂α直线l在平面α外直线l与平面α相交l∩α=Al⊄α直线l与平面α平行l∥α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l α∩β=l 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α∥β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问题2:观察图中的长方体(1) A1A与AB是否垂直,A1A与AD是否垂直并说明理由;(2) 判断A1A与AC是否垂直;(3) 若直线在平面ABCD 内,且过点A ,判断A 1A 与l 是否垂直.师生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给出结论 预设的答案:直线与平面垂直:由观察可知,图中,不管直线的具体位置如何,只要,A l l ∈⊂平面ABCD ,则一定有1A A l ⊥.追问:如何定义直线与平面垂直?空间距离有哪些? 预设的答案: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一般地,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相交于一点A ,且对平面α内任意一条过点A 的直线m ,都有l m ⊥,则称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或l 是平面α的一条垂线,α是直线l 的一个垂面),记作l α⊥),其中点A 称为垂足. 因此,图中长方体中,有1A A ⊥平面ABCD ,类似地,有1A A ⊥平面1111,A B C D 11A B ⊥平面11BCC B .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给定空间中一个平面α以及一个点A ,过A 可以作而且只可以作平面α的一条垂线.如果记垂足为B ,则称B 为A 在平面α内的射影(也称为投影),线段AB 为平面α的垂线段,AB 的长为点A 到平面α的距离.特别地,当直线与平面平行时,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称为这条直线到这个平面的距离;平行平面间的距离:当平面与平面平行时,一个平面上任意一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称为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因此,点1A 到面ABCD 的距离等于线段1A A 的长,直线11A B 到面ABCD 的距离等于线段1A A 的长,面1111A B C D 与面ABCD 之间的距离等于1A A 的长.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巩固练习】 例1.思考辨析(1)直线l 在平面α内,记作l ∈α.( ) (2)若a ∩b =∅,则a 与b 平行.( )(3)若l ∩α≠∅,则直线l 与平面α有公共点.( ) (4)若直线l 在平面α外,则直线l 与平面α平行.( )(5)若α∩β≠∅,则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且交于一个点.( ) 师生活动:学生分析解题思路,给出答案. 预设的答案: (1)× (2)× (3)√ (4)× (5)× 设计意图:了解点、线、面位置关系的表示. 例2.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则l ⊥α; ②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则l ⊥α; ③如果直线l 不垂直于α,则α内没有与l 垂直的直线; ④如果直线l 不垂直于α,则α内也可以有无数条直线与l 垂直. A .0 B .1 C .2 D .3 师生活动:学生分析解题思路,给出答案.预设的答案: B 当α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时,l 与α不一定垂直,故①不对; 当l 与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时,不能保证l 与α垂直,故②不对; 当l 与α不垂直时,l 可能与α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故③不对;④正确. 设计意图: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辨析例3. 如图,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6 cm ,BC =4 cm ,AA 1=3 cm ,则 (1)点A 到平面DCC 1D 1的距离为________; (2)直线AA 1到平面BCC 1B 1的距离为________; (3)平面ABCD 与平面A 1B 1C 1D 1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 师生活动:学生分析解题思路,给出答案. 预设的答案:(1)4 cm (2)6 cm (3)3 cm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空间距离及求法 【课堂小结】问题:(1)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有哪些? (2)直线与平面垂直是定义是什么?空间距离有哪些? 师生活动:学生尝试总结,老师适当补充.预设的答案:1.直线a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a ∩α=∅⇒a ∥αa ∩α≠∅⇒⎩⎪⎨⎪⎧a 与α相交a 在α内;平面α与平面β的位置关系⎩⎪⎨⎪⎧α∩β=∅⇒α与β平行α∩β≠∅⇒α与β相交2.直线与平面垂直:(1)定义:一般地,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相交于一点A ,且对平面α内任意一条过点A 的直线m ,都有l m ⊥,则称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2)点面距:若点A 是平面α外一点,AB ⊥α,B 为垂足,则线段AB 的长 为点A 到平面α的距离.(3)线面距、面面距转化为点面距.设计意图:通过梳理本节课的内容,能让学生想出几何体的基本元素、及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从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和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布置作业: 【目标检测】1.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直线l ∩m =∅,则l 与m 平行;②若直线a 在平面α外,则a ∥α; ③若直线a ∥b ,直线b ⊂α,则a ∥α;④若m ⊂α,m ∩β=M . 那么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设计意图:考查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2. 下面叙述中:①若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则这条直线与平面垂直;②若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则这条直线与平面垂直;③若直线l 是平面α的一条垂线,则直线l 垂直于 平面α内的所有直线;④若直线l 垂直于平面α,则称平面α是直线l 的一个垂面. 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判断下列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 ①A 1B 与D 1C ________;②A1B与B1C________;③D1D与平面BCC1B1________;④AB1与平面BCC1________;⑤平面ABB1与平面DCC1_________;⑥平面ABB1与平面DD1A1________.设计意图:考查空间两条直线、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4.线段AB长为5 cm,在水平面上向右移动4 cm后记为CD,将CD沿铅垂线方向向下移动3 cm后记为C′D′,再将C′D′沿水平方向向左移动4 cm后记为A′B′,依次连接构成长方体ABCD-A′B′C′D′.(1)该长方体的高为________cm;(2)平面A′B′BA与平面CDD′C′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3)点A到平面BCC′B′的距离为________cm.设计意图:考查空间距离的求法参考答案:1.A对于①,直线l∩m=∅,即直线l与直线m没有公共点,l与m可能平行,也可能异面,∴l不一定与m平行.故①错.对于②,直线a在平面α外包括两种情形:a∥α,a与α相交,故②错.对于③,由直线a∥b,b⊂α,只能说明a和b无公共点,但a可能在平面α内,故③错.对于④,∵m⊂α,m∩β=M,∴点M∈α,M∈β,故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故④正确.2.C①中若两条直线为平行直线,则这条直线不一定与平面垂直,所以不正确;由定义知②③④正确.3.①平行②异面③平行④相交⑤平行⑥相交4.(1)3(2)4(3)5如图,在长方体ABCD-A′B′C′D′中,AB=5cm,BC=4 cm,CC′=3 cm,∴长方体的高为3 cm;平面A′B′BA与平面CDD′C′之间的距离为4 cm;点A到平面BCC′B′的距离为5 cm.。

2019年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2全套教案

2019年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2全套教案

目录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第二章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10)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28)第四章圆与方程 (50)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四、教学思路(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

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棱柱、圆柱、棱锥。

2.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件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

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

空间直角坐标系教案

空间直角坐标系教案

【课题】4.3.1空间直角坐标系【教材】人教A版普通高中数学必修二第134页至136页.【课时安排】1个课时.【教学对象】高二(上)学生.【授课教师】***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引入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是在学生已学过的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上进行推广,为以后学习用空间向量解决空间中的平行、垂直以及空间中的夹角与距离问题、研究空间几何对象等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知识是空间解析几何的基础,与平面解析几何的内容共同体现了“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解析几何思想;通过空间直角坐标系内任一点与有序数组的对应关系,实现了形向数的转化,将数与形紧密结合,提供一个度量几何对象的方法。

其对于沟通高中各部分知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构成与特征;(2)掌握空间点的坐标的确定方法和过程;(3)能初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过程与方法- - 优质资料(1)结合具体问题引入,诱导学生自主探究;(2)类比学习,循序渐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和解决,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感受数学刻画生活的作用,进而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

(2)通过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探究新知识,使学生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并加深领会研究事物从低维到高维的方法与过程。

(3)通过对空间坐标系的接触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空间直角坐标系相关概念的理解;空间中点的坐标表示。

教学难点:右手直角坐标系的理解,空间中点与坐标的一一对应。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引导探究五.教学基本流程:↓↓↓↓- - 优质资料六.教学情境设计:- - 优质资料(二)引导探究,动手实践约6分钟思考:借助于平面直角坐标系,我们就可以用坐标来表示平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那么能不能仿照直角坐标系的方式来表示空间上任意一点的位置呢?不妨动手试一试……思路点拨:通过在地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xOy,则地面上任一点的位置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对(x,y)确定。

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高中数学获奖教案

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高中数学获奖教案

1.4.1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第三课时)(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一、教学目标1..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关系.2. 能用向量方法证明必修内容中有关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定理.3. 能用向量方法证明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二、教学重难点1.用向量语言表述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关系2.用向量方法证明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从图形中探究新知问题1:类似空间中直线、平面平行的向量表示,在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关系中,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之间有什么关系?观察下图回答。

【预设的答案】位置关系向量表示线线垂直设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u1,u2,则l1⊥l2⇔u1⊥u2⇔u1·u2=0线面垂直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u,平面α的法向量为n,则l⊥α⇔u∥n⇔∃λ∈R,使得u=λn面面垂直设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1,n2,则α⊥β⇔n1⊥n2⇔n1·n2=0【设计意图】类比直线、平面平行的向量表示,提出运用向量解空间中的垂直问题,引导学生回顾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问题的解法方法,类比学习用空间向量解决空间中的垂直问题,进一步体会空间几何问题代数化的基本思想.热身活动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若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的数量积为0,则这两条直线一定垂直相交.( )(2)若一直线与平面垂直,则该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的方向向量的数量积为0.( )(3)两个平面垂直,则其中一平面内的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另一平面内的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 )(4)若两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u 1=(1,0,1),u 2=(0,2,0),则平面α,β互相垂直.( )【预设的答案】 (1)× (2)√ (3)× (4)√【设计意图】进一步将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转化为向量语言。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教案漂市一中钱少锋点A不在直线l上l A∉2.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符号表示图形表示直线a与l 相交Ala=直线a与l 平行l a//直线a与l 异面异面与la异面直线的定义:空间中的两条直线既不平行也相交,则称这两条直线异面.两条直线异面,则它们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 用平面衬托的方法表示异面直线.3.点与平面空间中的平面也可看成这个平面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位置关系符号表示图形表示点A 在平面α内 α∈A点A 不是平面α内的点 α∉A4. 直线与平面(1)直线在平面α内(或平面α过直线l ):直线l 上的所有点都在平面α内,记作α⊂l .(2)直线l 在平面α外:直线l 上至少有一个点不在平面α内,记作α⊄l .①直线l 与平面α相交:直线l 与平面α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A ,记作A l =α .②直线l 与平面α平行:直线l 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记作α//l .5. 平面与平面 位置关系 符号表示 图形表示平面βα与相交l =βα平面βα与平行βα//三、直线与平面垂直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直线l与平面α相交于点A,且对平面α内任意一条过点A的直线m,都有ml⊥,则称直线l与平面α垂直(或l是平面α的一条垂线,α是直线l的一个垂面),记作α⊥l.其中点A称为垂足.2.点与面的距离:给定空间中的一个平面α及一个点A,过点A作只可以作平面α的一条垂线,如果记垂足为B,则称B为A在平面α内的射影(也称投影),线段AB为平面α的垂线段,AB的长为点A到平面α的距离.3.直线与平面的距离:当直线与平面平行时,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称为这条直线到这个平面的距离;4.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当平面与平面平行时,一个平面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称为这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以可以取其中任一点来作点面距来求线面距离.两个平面平行时,其中一个平面的每一点到另一个平面距离都相等,所以可以转化为点面距来处理.例题例1 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1)若直线l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α内,则α//l.( )(2)若直线l与平面α平行,则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平行. ( )(3)若直线l与平面α平行,则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没有公共点. ( )【答案】(1)错;(2)错;(3)对.例2 在正方体1111DCBAABCD-中,(1)与直线1AA异面的棱有条;(2)与直线BA1相交的棱有条;(3)直线BA1与直线CB1的位置关系是;(4)直线BA1与直线CD1的位置关系对线面平行关系的定义的认识,线与面没有公共点即线与平面中的所有线都没有公共点,且直线上的所有点都不在平面内,这与直线上无数个点都不在平面上不同.两条直线的平行依赖于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所以仅由直线与平面平行不可得到.是 .【答案】(1)排除相交和平行的情况,4条;(2)从一个顶点出发的棱有3条,所以共有6条; (3)异面,通过找到衬托平面来判断; (4)平行.例3 已知1111D C B A ABCD -是长方体,且2,3,41===AA AD AB .(1)求点A 到平面11B BCC 的距离;(2)求直线AB 到平面1111D C B A 的距离;(3)求平面11A ADD 与平面11B BCC 之间的距离. 【答案】(1)4;(2)2;(3)4.在正方体内,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通过对图形的观察,熟练掌握位置关系描述和判断的方法.通过找线面垂直,完成距离的求解.【素材积累】1、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的对话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喝茶。

必修二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案)

必修二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数学 2 必修(A 版)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 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案 A第 1 课时教学内容: 2. 1. 1平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对平面进行描述,掌握平面的表示法及水平放置的直观图;2.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及作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形成对平面的感性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例认识到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三维空间,进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平面的概念及表示;2.平面的基本性质,注意它们的条件、结论、作用、图形语言及符号语言.教学难点:平面基本性质的掌握与运用.教学关键:让学生理解平面的概念,熟记平面的性质及性质的应用,使学生对平面的概念及其性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突破方法:对三个公理要结合图形进行理解,清楚其用途.教法与学法导航教学方法:探究讨论,讲练结合法.学习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联系身边的实物思考、交流,师生共同讨论等,从而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正(长)方形模型、三角板.学生准备:直尺、三角板.教学过程教学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过程意图创设什么是平面?师:生活中常见的如黑板、情境一些能看得见的平面实桌面等,给我们以平面的印象,形成平导入例 .你们能举出更多例子吗?那么面的概新课平面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念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1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续上表1.平面含义随堂练习判定下列命题是否正确:主题① 书桌面是平面;探究② 8 个平面重叠起来要比合作 6 个平面重叠起来厚;交流③ 有一个平面的长是50m,宽是 20m;④平面是绝对的平,无厚度,可以无限延展的抽象的数学概念 .师:以上实物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印象,几何里所说加强对知的平面,就是从这样的一些识的理解物体中抽象出来的,但是,培养,自几何里的平面是无限延展觉钻研的的 .学习习惯 . 数形结合,加深理解 .2.平面的画法及表示师:在平面几何中,怎(1)平面的画法:水平放样画直线?(一学生上黑板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画)边形,锐角画成 45°,且横边之后教师加以肯定,解说、画成邻边的 2 倍长(如图).类比,将知识迁移,得出平面的画法:D CαA B如果几个平面画在一起,主题当一个平面的一部分被另一个探究平面遮住时,应画成虚线或不合作画(打出投影片).交流(2)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 AC 、平面 ABCD等.(3)平面内有无数个点,平面可以看成点的集合 .点 A 在平面α内,记作:A ∈ α ; 点B 在平面α外,记作: Bα.β通过类比α探索,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β力,加强知识的系统性 .α·B·Aα2续上表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数学 2 必修(A 版)3.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 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A Bα· C··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教材P41 的思考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把一把直尺边缘上的任意两点放在桌边,可以看到,直尺的整个边缘就落在了桌面上,用事实引导学生归纳出公理主题探究合作交流符号表示为A ∈ LB∈ L? L ? α.A ∈ αB∈ α公理 1: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公理 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A· Bα·L符号表示为: A 、B、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使A ∈ α、 B∈ α、 C∈ α.公理 2 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公理 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βPα·L符号表示为: P∈ α∩β? α∩β =L,且P∈ L .公理 3 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2 前几行相关内容,并加以解析.师:生活中,我们看到三脚架可以牢固地支撑照相机或测量用的平板仪等等.通过类比引导学生归纳出公理探索,培2.养学生知教师用正(长)方形识迁移能模型,让学生理解两个平力,加强面的交线的含义.知识的系注意:( 1)公理中“有统性 .且只有一个”的含义是:“有”,是说图形存在,“只有一个”,是说图形唯一,“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的意思是说“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的平面是有的,而且只有一个”,也即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也可以说成“确定一个平面 . ”引导学生阅读P42 的思考题,从而归纳出公理3.3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续上表拓展 4. 教材 P43 例 1教师及时评价和纠正同创新通过例子,让学生掌握图形学的表达方法,规范画图和巩固应用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及符号符号表示 .提高.提高的正确使用 .1.平面的概念,画法及表示方法 .培养学2.平面的性质及其作用.生归纳3.符号表示.整合知4.注意事项.学生归纳总结、教师给识能小结力,以予点拨、完善并板书 .及思维的灵活性与严谨性 .课堂作业1.下列说法中,(1)铺得很平的一张白纸是一个平面;( 2)一个平面的面积可以等于 6cm 2;( 3)平面是矩形或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其中说法正确的个数为().A . 0 B . 1 C. 2 D . 32.若点 A 在直线 b 上,在平面内,则 A, b,之间的关系可以记作().A . A b B. A b C. A b D . A b3.图中表示两个相交平面,其中画法正确的是().A B C D4.空间中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可以把空间分成()部分.答案: 1. A 2. B 3. D 4. 3 或 4第 2 课时教学内容2.1. 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间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4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数学 2 必修(A 版)2.理解异面直线的概念、画法,提高空间想象能力;3.理解并掌握公理 4 和等角定理;4.理解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范围及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讨论过程,掌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基本求法.2.体会平移不改变两条直线所成角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掌握空间两直线关系的必要性,提高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异面直线的概念 .2.公理 4 及等角定理 .教学难点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计算.教学关键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结合图形来判断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使学生掌握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步骤及求法 .教学突破方法结合图形,利用不同的分类标准给出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由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求其大小,注意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教法与学法导航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学习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思考与教师交流、概括,从而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投影片、长方体模型、三角板.学生准备三角板 .教学过程详见下表 .教学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环节意图创设通过身边实物,相互设疑激情境异面直线的概念:不同在任何一个交流异面直线的概念.趣点出导入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师:空间两条直线有主题.新课多少种位置关系?1. 空间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师给出长方体模多媒体5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型,引导学生得出空间的演示提一个公共点;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高上课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系.效率 .探索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教师再次强调异面直新知没有公共点 .线不共面的特点.师生互异面直线作图时通常用一个或两个动,突平面衬托,如下图:破重点 .2. 平行公理师:在同一平面内,例 2 的思考:长方体ABCD-A'B'C'D' 中,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讲解让BB' ∥AA', DD' ∥AA',那么 BB' 与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学生掌DD' 平行吗?线互相平行 . 在空间中,是握了公否有类似的规律?理 4 的运用.生:是.强调:公理 4 实质上探索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新知公理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直线互相平行 .用.符号表示为:设a、b、c 是三条直线如果 a//b, b//c,那么 a//c.例 2 空间四边形ABCD 中, E、 F、G、 H 分别是AB 、BC 、 CD 、 DA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 EFGH 是平行四边形 .续上表3. 思考:在平面上,我们容易证明让学生观察、思考:等角定“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理为异探索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面直线新知空间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呢?所成的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角的概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念作准6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数学 2 必修(A 版)互补 .∠ ADC与A'D'C' 、备.∠ ADC与∠ A'B'C'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这两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生:∠ ADC = A'D'C' ,∠ ADC +∠ A'B'C' = 180°4.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如图,已知异面直线 a、b,经过空探索间中任一点 O 作直线 a'∥ a、b'∥ b,我新知们把 a'与 b'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异面直线 a 与 b 所成的角(夹角).教师画出更具一般性的图形,师生共同归纳出如下等角定理.师:① a'与 b'所成的角的以教师大小只由 a、b 的相互位置讲授为来确定,与 O 的选择无关,主,师为了简便,点 O 一般取在生共同两直线中的一条上;交流,②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导出异角θ∈( 0,π);面直线2所成的③ 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探索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念 .新知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例 3 让直,记作 a⊥ b;学生掌④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握了如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何求异情形;面直线⑤ 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所成的例 3(投影)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角,从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而巩固了所学知识 .续上表充分调动学拓展生动手创新教材 P49 练习 1、 2.生完成练习,教师当的积极应用堂评价 .性,教提高师适时7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给予肯定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内容?小结知2.计算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应注意什学生归纳,然后老师补识,形小结么?充、完善.成整体思维.课堂作业1. 异面直线是指().A.空间中两条不相交的直线B.分别位于两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C.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外的一条直线D.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2.如右图所示,在三棱锥 P-ABC 的六条棱所在的直线中,异面直线共有().A. 2 对 B . 3 对 C. 4 对 D. 6 对3.正方体 ABCD-A 1B1C1D1中与棱AA1平行的棱共有().A. 1 条 B . 2 条 C. 3 条 D. 4 条4.空间两个角、,且与的两边对应平行,若=60 °,则的大小为()..答案: 1. D 2.B 3. C 4. 60 °或 120°第 3 课时教学内容8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数学 2 必修(A 版)2. 1. 3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 1. 4 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了解空间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与类比加深了对这些位置关系的理解、掌握;2.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空间中图形的基本位置关系,形成严谨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空间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难点用图形表达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教学关键借助图形,使学生清楚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分类标准,并能依据这些标准对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及判定.教学突破方法恰当地利用图形,用符号语言表述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教法与学法导航教学方法借助实物,让学生观察事物、思考关系,讲练结合,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习方法探究讨论,自主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三角板,直尺.学生准备三角板,直尺.教学过程详见下表 .教学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过程意图创设问题1:空间中直线和直线有几生 1:平行、相交、异复习9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情境种位置关系?面;回顾,导入问题 2:一支笔所在的直线和一生 2:有三种位置关系:激发新课个作业本所在平面有几种位置关(1)直线在平面内;学习系?(2)直线与平面相交;兴趣 .(3)直线与平面平行.师肯定并板书,点出主题 .1.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师:有谁能讲出这三种( 1)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位置有什么特点吗?个公共点 .生:直线在平面内时二( 2)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者有无数个公共点 .仅有一个公共点 .直线与平面相交时,二( 3)直线在平面平行——没有者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 .公共点 .直线与平面平行时,三其中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者没有公共点(师板书).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记作师:我们把直线与平面加强a.相交或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对知直线 a 在面内的符号语言是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 .识的a. 图形语言是:师:直线与平面的三种理解位置关系的图形语言、符号培养,主题语言各是怎样的?谁来画自觉探究图表示一个和书写一下 .钻研合作学生上台画图表示 .的学交流直线 a 与面相交的 a∩ = A.师;好 . 应该注意:画习习图形语言是符号语言是:直线在平面内时,要把直线惯,数画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结形内;画直线在平面外时,合,加应把直线或它的一部分画深理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解 .外 .直线 a 与面平行的符号语言是a∥. 图形语言是:10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数学 2 必修(A 版)续上表2.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师: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以( 1)问题 1:拿出两本书,看下两个问题(投影).作两个平面,上下、左右移动和翻生:平行、相交 .转,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师:它们有什么特点?( 2)问题 2:如图所示,围成生:两个平面平行时二者长方体 ABCD –没有公共点,两个平面相交A′B′C′D′的六个时,二者有且仅有一条公共直通过面,两两之间的线(师板书).类比位置关系有几师:下面请同学们用图形探索,种?和符号把平面和平面的位置培养主题关系表示出来⋯⋯学生( 3)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探究——没有公师: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知识平面与平面平行合作子(投影例 1).迁移共点 .交流能力 .平面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条公共直线 .加强平面与平面平行的符号语言知识是∥ . 图形语言是:的系统性 .11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续上表拓展创新应用提高例 1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B ).①若直线 l 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内,则 l∥ .②若直线l 与平面平行,则l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平行 .③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平行 .④若直线 l 与平面平行,则 l 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没有公共点 .A . 0B . 1 C. 2 D. 3例 2 已知平面∥,直线a,求证 a∥ .证明:假设 a 不平行,则 a在内或 a 与相交 .∴ a 与有公共点 .又 a.∴ a与有公共点,与面∥面矛盾 .∴∥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讨例 1 通论、共同研究,得出答案. 教师过示范利用投影仪给出示范 .传授学师:如图,我们借助长方体生一个模型,棱 AA 1所在直线有无数点通过模在平型来研面究问题ABCD的方外,但法,加棱 AA 1深对概所在直线与平面ABCD 相交,所念的理以命题①不正确; A1B1所在直线解. 例 2平行于平面 ABCD ,A1B1显然不目标训平行于 BD,所以命题②不正确;练学生A1 B1∥AB,A1B1所在直线平行于思维的平面 ABCD ,但直线 AB平灵活,面 ABCD ,所以命题③不正确;并加深l 与平面平行,则 l 与无公对面面共点, l与平面内所有直线都平行、没有公共点,所以命题④正确,线面平应选 B .行的理师:投影例2,并读题,先解.让学生尝试证明,发现正面证明并不容易,然后教师给予引导,共同完成,并归纳反证法步骤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理解 .1.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培养学面的位置关系 .生整合2.“正难到反”数学思想知识能与反证法解题步骤 .学生归纳总结、教师给予点力,以小结拨、完善并板书 .及思维3. “分类讨论”数学思想.的灵活性与严谨性 . 12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数学 2 必修(A 版)课堂作业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充要条件是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A .一条直线不相交B.两条直线不相交C.任意一条直线都不相交 D .无数条直线都不相交【解析】直线与平面平行,则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直线都不相交,反之亦然;故应选C.2. “平面内有无穷条直线都和直线l 平行”是“l //”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 .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如果直线在平面内,直线可能与平面内的无穷条直线都平行,但直线不与平面平行,应选 B.3.如图,试根据下列要求,把被遮挡的部分改为虚线:( 1)AB 没有被平面遮挡;( 2)AB 被平面遮挡.答案:略4.已知,,直线a,b,且∥,a,b,则直线 a 与直线 b 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解析】平行或异面.5.如果三个平面两两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有多少条?画出图形表示你的结论.【解析】三个平面两两相交,它们的交线有一条或三条.6.求证:如果过一个平面内一点的直线平行于与该平面平行的一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 .已知: l ∥,点P∈,P∈ m,m∥ l,求证: m.证明:设 l 与 P 确定的平面为,且= m′,则 l ∥ m′.又知 l ∥ m, m m P ,由平行公理可知,m 与 m′重合 .所以 m.13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教案 B第 1 课时教学内容: 2. 1. 1 平面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的概念,掌握平面的画法、表示法及两个平面相交的画法;2.理解公理一、二、三,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通过实践活动,感知数学图形及符号的作用,从而由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注意区别空间几何与平面几何的不同,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学重点:公理一、二、三,实践活动感知空间图形.教学难点:公理三,由抽象图形认识空间模型.学法指导:动手实践操作,由模型到图形,由图形到模型不断感知.教学过程一、引入在平面几何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平面图形都是由点和线构成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一个无形的平面中进行,请同学谈谈到底平面是什么样子的?可以举实例说明.在平面几何中,我们也知道直线是无限延伸的,我们是怎样表示这种无限延伸的?那么你认为平面是否有边界?你又认为如何去表示平面呢?二、新课以上问题经过学生分小组充分讨论,由各小组代表陈述你这样表示的理由?教师暂不作评判,继续往下进行 .实践活动:1.仔细观察教室,举出空间的点、线、面的实例.2.只准切三刀,请你把一块长方体形状的豆腐切成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八块.3.请你准备六根游戏棒,以每根游戏棒为一边,设法搭出四个正三角形.以上这些问题已经走出了平面的限制,是空间问题. 今后我们将研究空间中的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图 1问题:指出上述活动中几何体的面,并想想如何在一张纸上画出这个几何体?至此我们应感受到画几何体与我们的视角有一定的关系.练习一:试画出下列各种位置的平面.1.水平放置的平面2.竖直放置的平面14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数学 2 必修(A 版)图 2( 1)图2(2)3.倾斜放置的平面图 34.请将以下四图中,看得见的部分用实线描出.图 4(1)图4(2)图4(3)图4(4)小结:平面的画法和表示法.我们常常把水平的平面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用平行四边形表示一个平面,如图 5.平行四边形的锐角通常画成45o,且横边长等于其邻边长的 2 倍.如果一个平面被另一个平面遮挡住,为了增强它的立体感,我们常把被遮挡部分用虚线画出来,如图 6.βFA DA DααB E CB C图 5图 6图 7平面常用希腊字母, ,等表示(写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上),如平面、平面;也可以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英文字母作为平面的名称,图 5 的平面,也可表示为平面ABCD ,平面 AC 或平面BD .前面我们感受了空间中面与面的关系及画法,现在让我们研究一下点、线与一个平面会有怎样的关系?15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显然,一个点与一个平面有两种位置关系:点在平面内和点在平面外.我们知道平面内有无数个点,可以认为平面是由它内部的所有的点组成的点集,因此点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可以引用集合与元素之间关系.从集合的角度,点 A 在平面内,记为A;点B在平面外,记为B (如图 7).再来研究一下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动手实践操作后讨论:把一把直尺边缘上的任意两点放在桌面上,直尺的整个边缘就落在桌面上吗?请同学们再试着想一下,如何用图形表示直线与平面的这些空间关系?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一公理,我们不难理解如下结论:公理 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A l ,B l , 且 A, B,l.A l Bα图8例1 分别用符号语言、文字语言描述下列图形.AA aa图 9( 1)图 9( 2)图 9( 3)例 2 识图填空(在空格内分别填上, , ,).A____ a;A____ α,B____ a; B____ α,Aa____ α;a____ α = B,B bb____ α;B____ b.a图 10图 11问题情景:制作一张桌子,至少需要多少条腿?为什么?公理 2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A面 .CB实践活动:取出两张纸演示两个平面会有怎样的位置关α图 12系,并试着用图画出来 .图 12试问:如图13 是两个平面的另一种关系吗?(相对于同学们得出的关系)由平面的无限延展性,不难理解如下结论:公理 3如果两个不重合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这个公共点16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数学 2 必修(A 版)的直线 .βP l 且P l.αP l图 13例 3如图14用符号表示下列图形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l【分析】根据图形,先判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然后用符号表示出来.【解析】在(1)中,l , a A , a B .l , a, b, a l P , B l P .在( 2)中,三、巩固练习教材 P43 练习 1— 4.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内容?(2)三个公理的内容及作用是什么?(3)判断共面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P51 习题 A 组 1, 2.第 2 课时教学内容: 2. 1. 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空间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理解异面直线的概念、画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理解并掌握公理 4.二、能力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中培养自主思考的能力;17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2.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掌握空间两直线关系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异面直线的概念; 2.公理 4.教学难点:异面直线的概念.学法与教学用具1.学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与教师交流、概括,从而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教学用具:多媒体、长方体模型、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直线、平行直线).相交直线(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无公共点).2.实例 . 十字路口——立交桥.立交桥中,两条路线 AB , CD 既不平行,又不相交(非平面问题).六角螺母DCA B二、新课讲解1.异面直线的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练习:在教室里找出几对异面直线的例子.注1:两直线异面的判别一 : 两条直线既不相交、又不平行.两直线异面的判别二 : 两条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合作探究一: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否一定异面?答:不一定,它们可能异面,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按平面基本性质分(1)同在一个平面内:相交直线、平行直线;( 2)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异面直线.按公共点个数分( 1)有一个公共点 : 相交直线;( 2)无公共点:平行直线、异面直线.2.异面直线的画法说明:画异面直线时,为了体现它们不共面的特点,常借助一个或两个平面来衬托. 18。

高中数学必修2《空间点、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2《空间点、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案

⾼中数学必修2《空间点、直线与平⾯之间的位置关系》教案 ⾼中数学必修2《空间点、直线与平⾯之间的位置关系》教案 课题名称 《2.1空间点、直线与平⾯之间的位置关系》 科 ⽬ ⾼中数学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者分析 通过第⼀章《空间⼏何体》的学习,学⽣对于⽴体⼏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识别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球,并理解它们的⼏何特征。

但是这种理解还只是建⽴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的,对于原理学⽣是不明确的,所以学⽣此时有很强的求知欲,急于想搞清楚为什么;同时学⽣经过⾼中⼀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定的逻辑推理能⼒,只是缺乏训练,不够严密,不够清晰;有⼀定的⾃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但有待提⾼,并愿意动⼿并参与分组讨论。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空间点、直线、平⾯的概念,知道空间点、直线、平⾯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2. 记忆三公理三推论,能够⽤简单的语⾔概括三公理三推论,会⽤图形表⽰三公理三推论,并将其转化成数学符号语⾔; 3. 明确三公理三推论的功能,掌握使⽤三公理三推论解决⽴体⼏何问题的⽅法。

⼆、过程与⽅法 1. 通过⾃⼰动⼿制作模型,直观地感知空间点、直线与平⾯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三公理三推论; 2. 通过思考、讨论,发现三公理三推论的条件和结论; 3. 通过例题的训练,进⼀步理解三公理三推论,明确三公理三推论的功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培养对⽴体⼏何的兴趣,建⽴合作的意识; 2. 感受⽴体⼏何逻辑体系的严密性,培养学⽣细⼼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三公理三推论的概念及其内涵; 2. 使⽤三公理三推论解决⽴体⼏何问题。

教学资源 (1)每位同学准备两张硬纸板,其中⼀张中间⽤⼩⼑划条缝,铅笔三根; (2)教师⾃制的多媒体课件。

《2.1空间点、直线与平⾯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过程的描述 教学活动1 ⼀、导⼊新课 1. 回忆构成平⾯图形的基本元素:点、直线。

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空间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空间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共面直线 共点;
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 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教师再次强调异面直线不共面的特点,作图时通常用一 个或两个平面衬托,如下图:
P45 页探究
1
教师课时教案
教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
学 2、(1)师: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 学生独立完成 过 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在空间中,是否有类似的规 程 律? 及 组织学生思考: 方 长方体 ABCD-A'B'C'D'中, 法 BB'∥AA',DD'∥AA',
教师课时教案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2.1.2(1)空间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课标要求 了解空间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公理 4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让学生感受到掌握空间两直线关系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习兴趣
重点 异面直线的概念及公理 4
难点 公理 4 的掌握与运用。
(3)教材 P47 探究
让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提升了对公理 4 的运用能力
(三)课堂练习

教 (材 1)P了49解练空习间中1(两1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理解异面直线的概念、画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理解并掌握公理 4;

课 后
反 思
2
BB'与 DD'平行吗?
生:平行
再联系其他相应实例归纳出公理 4

高中数学空间关系讲解教案

高中数学空间关系讲解教案

高中数学空间关系讲解教案一、知识点概述空间关系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平面或空间中不同点、线或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通过空间关系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力、提高几何解题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不同点、线或面的位置关系及其判断方法;2.理解空间中点、线、面的平行、垂直、相交等概念;3.能够应用空间关系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内容1.空间中点的位置关系:(1)共面关系:三点共线、四点共面;(2)异面关系:三点不共线、四点不共面。

2.空间中线的位置关系:(1)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2)异面直线: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线;(3)垂直线:两条直线的方向余玄为90°。

3.空间中面的位置关系:(1)平行面:不相交的两个平面;(2)垂直面:两个平面的法线相交;(3)相交面:两个平面有一条公共直线。

四、教学方法1.通过实物模型或投影仪展示空间关系的具体示例;2.以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引导学生理解空间关系;3.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验证答案。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三维空间模型,让学生感受空间关系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2.讲解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及其判断方法。

3.举例说明不同点、线、面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进行判断。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验证答案。

5.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并记录不同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六、教学反馈1.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巩固与强化;2.通过综合性的习题训练,检验学生对空间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探究空间中的高级关系如立体几何等;2.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为高中数学空间关系讲解教案,希朶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教案空间解析几何与曲面方程

高中数学教案空间解析几何与曲面方程

高中数学教案空间解析几何与曲面方程教案:空间解析几何与曲面方程1. 引言空间解析几何与曲面方程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研究空间中点、直线、曲面等几何元素的位置关系和性质的数学分支。

本教案主要介绍空间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曲面方程的求解方法。

2. 直线和平面的方程2.1 点、直线和平面的坐标表示在空间解析几何中,我们使用坐标来表示点的位置。

对于三维空间中的点,我们采用直角坐标系,其中三个坐标分别表示点在x、y、z轴上的投影。

2.2 直线的方程直线在空间中可以由一点和一个方向向量唯一确定。

我们可以通过点向式、参数方程和一般式等形式来表示直线的方程。

2.3 平面的方程平面在空间中可以由一个点和两个不共线的方向向量唯一确定。

平面的方程可以通过点法式和一般式来表示。

3. 点、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3.1 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在空间解析几何中,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情况:点在直线上、点在线段上和点在直线外。

3.2 点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点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四种情况:点在平面上、点在平面内但不在平面上、点在平面外和点在平面上的投影。

4. 曲面方程的求解4.1 二次曲面的方程二次曲面是指在空间中以二次方程为方程的曲面。

常见的二次曲面包括球面、椭球面、抛物面和双曲面等。

我们可以通过给定的条件和几何性质来确定二次曲面的方程。

4.2 曲面的投影曲面的投影是指将曲面上的点在平面上的投影。

求解曲面的投影需要考虑曲面方程和投影平面的方程,通过求解二者的交点来确定曲面在平面上的投影曲线。

5. 实际应用空间解析几何与曲面方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意义。

例如,在工程设计中,我们可以利用空间解析几何的知识来确定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在物理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曲面方程来研究物体的运动轨迹。

6. 总结空间解析几何与曲面方程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掌握这一知识点对于深入理解几何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我们对空间解析几何和曲面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案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案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案几何学是讨论现实世界中物体的样子、大小与位置关系的数学学科。

立体几何是几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使同学能够从现实世界中的详细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建立点、直线和平面的概念,培育他们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量,以及运用这些几何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一般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把立体几何的教学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在必修课程的立体几何初步中,将从现实世界中详细实物的整体观看入手,熟悉最基本的空间几何图形〔柱、锥、台、球〕及其直观图的画法,并了解这些简洁几何体的外表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

然后,再以长方体为载体,直观熟悉和理解空间点、直线、平面的概念及其互相位置关系;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熟悉和理解有关直线和平面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论证一些有关空间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的简洁命题。

其次部分是在选修课程的系列2-1中,与空间中向量的学习相结合,进一步论证和解决一些有关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度量问题。

本册教科书的第一章,通过较多的实例,引导同学观看自己身边现实世界中的建筑和实际物体,熟悉它们都是由柱、锥、台、球及其简洁组合体构成的立体图形,并引导同学熟悉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让同学能够运用这些特征去描述现实生活中简洁物体的结构。

在这一章中,还要求同学学习绘制简洁空间图形的三视图和直观图,了解柱、锥、台、球的外表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目的是为了关心同学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和想象力量,画图的要求不像学习机械制图那样严格,计算公式也不要求同学记忆。

在其次章中,转变了以往教学立体几何的挨次,没有从抽象的概念动身,推导点、直线和平面的互相位置关系,而是借助直观详细的实物或长方体模型,让同学通过一系列的实际活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熟悉点、直线和平面的垂直与平行等互相位置关系。

使同学经受了从直观到抽象,从特别到一般的学习过程,既学习了立体几何的学问,进展空间观念,又循序渐进地培育了同学的抽象思维和规律推理力量。

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高中数学获奖教案

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高中数学获奖教案

1.4.1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人教A 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一、教学目标1.能用向量表示空间中的点、直线和平面;2.理解平面的法向量的概念,会求法向量;3.经历用代数运算解决几何问题的过程,提升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素养.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用位置向量与空间中的点建立对应关系,理解一个点和一个定方向唯一确定一条直线,一个定点和两个定方向确定一个平面,能推导出直线和平面向量表示式.2. 理解与平面垂直的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从而法向量不是唯一的,清楚在用待定系数法求法向量的坐标时,为什么只需要两个方程.3. 重点难点:空间中的点、直线和平面的向量表示.三、教学过程引言:我们知道,点、直线和平面是空间的基本图形,点、线段和平面图形等是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因此,为了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首先要用向量表示空间中的点、直线和平面.1.思考空间中点、直线和平面的向量表示问题1:如何用向量表示空间中的一个点?追问:取空间中一个定点O 为起点,空间中的向量与向量的终点间有怎样的关系?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类比平面中用向量表示点.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起点确定时,空间中任意一个点作为终点都可以得到一个空间向量,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决定能用向量表示点P.问题2:我们知道,空间中给定一个点A 和一个方向就能唯一确定一条直线l .如何用向量表示直线l ?师生活动:教师在课件中给出图形,即点A 和直线l 的方向向量a ,并向学生阐明,用向量表示直线l ,就是用点A 和向量a 表示直线l 上的任意一点.学生观察图形,进行思考.OP追问:(1)P 是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由方向向量的定义可知,怎样用a 来表示?(2)假设O 是空间任意一点,运用问题1中用位置向量表示点的方法,又可以怎样表示?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分析.设计意图:教材第1节就给出了直线的方向向量的概念,根据空间向量数乘运算的意义,=ta (t ∈R ).通过追问2,让学生得到,从而得出直线的向量表示式,进一步深化理解点的向量表示.同时应指出,点P 在直线l 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t,使.问题3:一个定点和两个定方向能否确定一个平面?如果能确定,如何用向量表示这个平面?追问:(1)我们知道,经过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α,设这两条直线的交点为A ,方向向量为a 和b ,P 为平面α内任意一点,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何表示?(2)取定空间任意一点O ,类似于问题2,你能得到平面ABC 的向量表示式吗?师生活动:教师展示图形,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演算.设计意图: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存在唯一实数对(x ,y ),使得.类比问题2的推导过程,学生容易得到平面的向量表示式,由学生自行推导,强调前后知识的联系,形成解决同类问题的思想方法.2.平面的法向量的概念及求法 AP AP AP AP OP OA =- OP OA t =+ a OP OA t =+ a AP AP x y =+ a b OP OA x AB y AC =++问题4:一个定点和一个定方向能否确定一个平面?如果能确定,如何用向量表示这个平面?师生活动:教师展示图形,经过定点A 且垂直于l 的平面是唯一确定的,给出平面法向量的概念,即l ⊥α,l 的方向向量a 叫做α的法向量.对于第二个问题可进行如下追问.追问:(1)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 ,与a 有怎样的关系?可以用哪种运算来表示这种关系?(2)如果另有一条直线m ⊥α,在m上取向量b ,则b 与a 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垂直关系可以用向量数量积为0来表示,为后面求平面的法向量提供依据.教师给出集合表示平面,加强知识间的联系,用集合的观点表示图形.例 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4,BC =3,CC 1=2,M 是AB 中点,以D 为原点,DA 、DC 、DD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1)求平面BCC 1B 1的法向量.(2)求平面MCA 1的法向量.设计意图:第(1)问是通过定义法求法向量,第(2)问是用待定系数法求法向量,加深学生对法向量的概念理解,熟练空间直角坐标系和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问题5:如果设平面MCA 1的法向量为n =(x ,y ,z ),如何得到x 、y 、z 满足的方程? 师生活动:学生通过观察结合本节课所学,可知平面MCA 1可以看成由,,中的两个向量所确定,运用法向量与它们的垂直关系,可转化为数量积运算列出方程.追问:为什么只需用n 与两个不共线的向量数量积为0列方程组就可以?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理解用待定系数法求法向量的过程.同时教师应指出方程组有无数个解,我们只需求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求直线的方向向量也是如此. AP {}|0P AP ∙= a MC 1MA 1A C3.归纳总结、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知识,并回答以下问题:(1)如何用向量表示空间中的点、直线和平面?(2)什么是平面的法向量,如何求平面法向量?(3)通过本节课对你今后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有哪些启发?设计意图:从知识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4第1,2题.思考:由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或平面与平面的平行、垂直关系,可以得到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间的什么关系?4.当堂检测1.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E 是CD 的中点,点F 在AE 上,且EF =2FA .设,,,求直线AE、BF 的方向向量.设计意图:考查学生用基底法求直线的方向向量.2.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AC ,AB =AC =1,AA 1=2.以A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1)求平面BCC 1B 1的法向量;(2)求平面A 1BC 的法向量.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用空间向量坐标运算求法向量. a =BC b =BD c =B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位置关系课程目标知识提要空间位置关系空间几何体各式各样、千姿百态,如何认识和把握它们呢?一般的方法是,从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点、直线和平面入手,研究它们的性质以及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再到整体,逐步认识空间几何体的性质.平面的概念与基本性质•平面的概念生活中的一些物体通常呈平面形,课桌面、黑板面、海面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几何里所说的平面就是从这样的一些物体中抽象出来的,但是几何中的平面是没有厚度、无限延展的.•平面的画法我们常常把水平的平面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平行四边形的锐角通常画为45∘,且横边长等于其邻边长的2倍.如果一个平面被另一个平面遮挡住,为了增强它的立体感,我们常把被遮挡的部分用虚线画出来.•平面的表示为了表示平面,常把希腊字母α,β,γ等等写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上,如平面α、平面β;也可以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英文字母作为这个平面的名称,如图中的平面可以表示为平面ABCD、平面AC或者平面BD.•集合符号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以点作为元素,直线和平面都是由点构成的集合.几何中许多符号的规定都是源于将图形视为点集.例如:点A在平面α内,记作A∈α;点A不在平面α内,记作A∉α.直线l在平面α内,记作l⊂α;直线l不在平面α内,记作l⊄α;直线l与m相交于点A,记作l∩m=A;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a,记作α∩β=a.•平面的基本性质平面的基本性质是由三条公理描述的: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符号语言:A∈l,B∈l,且A∈α,B∈α⇒l⊂α.公理2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符号语言:P∈α,且P∈β⇒α∩β=l,且P∈l.•空间位置关系与几何量的基础平行公理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等角定理 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点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面内有无数个点,平面可以看成点的集合.点A在平面α内,记作A∈α;点A不在平面α内,记作A∉α.•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共有以下两种:共面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更进一步,若这两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称它们是相交直线,若这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称它们是平行直线;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直线垂直如果两条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那么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b.在空间,两条直线垂直包括两种情形:共面垂直和异面垂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共有以下三种: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共有以下两种:平行 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则称这两个平面平行;相交 两个平面有一条公共直线,则称这两个平面相交,此时这条公共直线称为这两个平面的交线.空间的平行关系•空间四边形顺次连接不共面的四个点A、B、C、D所构成的图形,叫做空间四边形.这四个点中的各个点叫做空间四边形的顶点;所连接的相邻顶点间的线段叫做空间四边形的边;连接不相邻的顶点的线段叫做空间四边形的对角线.空间四边形用表示顶点的四个字母表示.例如,图中的四边形可以表示为空间四边形ABCD,线段AC,BD是它的对角线.•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用符号表示:a⊄α,b⊂α,且a∣∣b⇒a∣∣α.•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用符号表示:a⊂β,b⊂β,a∩b=P,a∣∣α,b∣∣α⇒β∣∣α.•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推论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用符号表示:a∣∣α,a⊂β,α∩β=b⇒a∣∣b.•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用符号表示:α∣∣β,α∩γ=a,β∩γ=b⇒a∣∣b.空间的垂直关系•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α.直线l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的垂面.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的公共点P叫做垂足.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用符号表示:a,b⊂α,a∩b=P,l⊥a,l⊥b⇒l⊥α.•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用符号表示:l⊥α,l⊂β⇒α⊥β.•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用符号表示:a⊥α,b⊥α⇒a∣∣b.•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用符号来表示:α⊥β,α∩β=CD,AB⊂α,AB⊥CD⇒AB⊥β.精选例题空间位置关系1. 有下列四个结论:①l⊥α,m⊂β,α∥β⇒l⊥m;②α⊥β,l⊂α,m⊂β⇒l⊥m;③α∥β,a⊂α,b⊂β⇒a∥b;④α⊥β,a⊂α,b⊂β,a⊥b⇒a⊥β,b⊥α.其中正确的是(把正确结论的序号填上).【答案】①④2. 下列命题:①平面α内有无数个点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则α∥β;②若直线l与两平面α,β都不垂直,则α,β不平行;③若两个平面α,β与平面γ均垂直,则α∥β.则真命题的个数是.【答案】03. 在三棱锥P−ABC中,侧棱PA=PB=PC,若PO⊥平面ABC于O,则点O是△ABC 的(填内心、外心、垂心、重心之一).【答案】外心4. 平面内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个部分;两条直线最多把平面分成个部分;三条直线最多把平面分成个部分;n条直线最多把平面分成个部分.【答案】2;4;7;n 2+n+2 25. 下列四个结论:①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②过空间一定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平面垂直;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④若一条直线不垂直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不垂直.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答案】②③6. 如图是一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其中ABCD为正方形,E,F,G,H分别为PA,PD,PC,PB的中点.在此几何体中,给出下面四个结论:①平面EFGH∥平面ABCD;②直线PA∥平面BDG;③直线EF∥平面PBC;④直线EF∥平面BDG.其中正确的序号是.【答案】①②③【分析】作出立体图形,可知平面EFGH∥平面ABCD;PA∥平面BDG;EF∥HG,所以EF∥平面PBC;直线EF与平面BDG不平行.7. 有下列四个结论:(1)l⊥α,m⊂β,α∥β⇒l⊥m;(2)α⊥β,l⊂α,m⊂β⇒l⊥m;(3)α∥β,a⊂α,b⊂β⇒a∥b;(4)α⊥β,α∩β=a,b⊂β,a⊥b⇒b⊥α;(5)l⊥a,l⊥b,a,b⊂α,则l⊥α.其中正确的是.【答案】(1)(4)8. 如图,在透明塑料制成的长方体ABCD−A1B1C1D1容器中灌进一些水,将容器底面一边BC置于地面上,再将容器倾斜,随着倾斜程度的不同,以下命题:(1)水的形状呈棱柱形;(2)水面EFGH的面积不变;(3)A1D1始终与水面EFGH平行.其中正确的是.【答案】(1)(3)【分析】(1)随着倾斜程度的不同,如图(2),水的形状可以看成以梯形ABFE为底,BC,FG,EH,AD为侧棱的四棱柱;如图(3),水的形状可以看成以△BEF为底,BC,FG,EH为侧棱的三棱柱,故水的形状始终是棱柱.(2)由于倾斜过程中水面EFGH的形状为矩形,EF逐渐变长,而FG不变,故水面EFGH的面积逐渐增大.(3)由于A1D1∥AD∥EH∥BC,所以A1D1始终与水面EFGH平行.9. 直线a和b在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两个不同平面内,使a∥b成立的条件是(只填序号即可).①a和b垂直于正方体的一个面;②a和b在正方体两个相对的面内,且共面;③a和b平行于同一条棱;④a和b在正方体的两个面内,且与正方体的同一条棱垂直.【答案】①②③【分析】①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②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③平行公理.10. 设a,b为两条直线,α,β为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b,a⊥α,则b⊥α②若a∥α,b∥α,则a∥b③若a⊥b,b⊥α,则a∥α④若a⊥α,a⊥β,则α∥β其中真命题是.【答案】①④11. 若AB、BC在平面α内,证明:AC在平面α内.【解】因为AB⊂α,所以A∈α;因为BC⊂α,所以C∈α,所以AC⊂α.12. 如图,三棱锥P−ABC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PC=1,PB=√2,PC⊥AB.(1)求证:PC⊥平面ABC;【解】由题意△PBC中,CP2+CB2=12+12=BP2.所以PC⊥BC.又因为PC⊥AB,BC∩AB=B,所以PC⊥平面ABC.(2)求三棱锥A−PCB的体积.【解】由(1)知,PC是三棱锥P−ABC的高,所以V A−PCB=V P−ABC=13S△ABC⋅PC=13×√34×12×1=√312.13.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菱形,AC∩BD=O.(1)若AC⊥PD,求证:AC⊥平面PBD;【解】因为底面ABCD是菱形,所以AC⊥BD.又因为AC⊥PD,PD∩BD=D,所以AC⊥平面PBD.(2)若平面PAC⊥平面ABCD,求证:∣PB∣=∣PD∣.【解】由(1)知AC⊥BD.因为平面PAC⊥平面ABCD,平面PAC∩平面ABCD=AC,BD⊂平面ABCD,所以BD⊥平面PAC.因为PO⊂平面PAC,所以BD⊥PO.因为底面ABCD是菱形,所以∣BO∣=∣DO∣,所以∣PB∣=∣PD∣.14. 如图所示,正三棱柱ABC−A1B1C1中,E、F分别是BC、CC1的中点.(1)证明:平面AEF⊥平面B1BCC1;【解】因为三棱柱ABC−A1B1C1是正三棱柱,所以BB1⊥面ABC,所以AE⊥BB1,又E是正三角形ABC的边BC的中点,所以AE⊥BC,又因为BC∩BB1=B,因此AE⊥平面B1BCC1,而AE⊂平面AEF,所以平面AEF⊥平面B1BCC1.(2)若该三棱柱所有的棱长均为2,求三棱锥B1−AEF的体积.【解】V B1−AEF =V A−B1EF,S△B1EF =2×2−12×2×1−12×1×1−12×1×1=2,AE=√3,由第(1)问,可知AE⊥平面B1BCC1,所以V B1−AEF =V A−B1EF=13⋅32⋅√3=√32.15. 已知E是平面α和平面β外一点,且α∩β=CD,EA⊥α于A,EB⊥β于B.求证:AB⊥CD.【解】因为EA⊥α于A,CD⊂α,所以EA⊥CD.同理EB⊥CD.又因为EA∩EB=E,所以CD⊥平面EAB.AB⊂平面ABC,所以CD⊥AB.16. 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PA⊥底面ABCD,PA=2,∠PDA=45∘,点E、F分别为棱AB、PD的中点.(1)求证:AF∥平面PCE;【解】取PC的中点G,连接FG、EG,所以FG为△CDP的中位线,所以FG∥CD且FG=12CD.因为四边形ABCD为矩形,E为AB的中点,所以AE∥CD,AE=CD,所以FG∥AE,FG=AE,所以四边形AEG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F∥EG,所以AF∥平面PCE.(2)求证:平面PCE⊥平面PCD;【解】因为PA⊥底面ABCD,所以PA⊥AD,PA⊥CD,又AD⊥CD,PA∩AD=A,所以CD⊥平面ADP,又AF⊂平面ADP,所以CD⊥AF,在RT△PAD中,∠PDA=45∘,所以△PA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PA=AD=2,因为F是PD的中点,所以AF⊥PD,又CD∩PD=D所以AF⊥平面PCD,因为AF∥EG,所以EG⊥平面PCD,又EG⊂平面PCE,所以平面PCE⊥平面PCD.(3)求三棱锥C−BEP的体积.【解】PA⊥底面ABCD,在Rt△BCE中,BE=1,BC=2,所以三棱锥 C −BEP 的体积, V C−BEF =V F−BCE=13S △BCE ⋅PA =13⋅12⋅BE ⋅BC ⋅PA =13⋅12⋅1⋅2⋅2⋅2=23. 17. 如图,在三棱柱 ABC −AʹBʹCʹ 中,点 E ,D 分别是 BʹCʹ 与 BC 的中点.求证:平面AʹEB ∥平面ADCʹ.【解】 连接 DE ,因为 E ,D 分别是 BʹCʹ 与 BC 的中点,所以 DE ∥AAʹ,DE =AAʹ.所以 AAʹE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AʹE ∥AD .因为 AʹE ⊄平面ADCʹ,AD ⊂平面ADCʹ,所以AʹE∥平面ADCʹ.又BE∥DCʹ,BE⊄平面ADCʹ,DCʹ⊂平面ADCʹ,所以BE∥平面ADCʹ.因为AʹE⊂平面AʹEB,BE⊂平面AʹEB,AʹE∩BE=E,所以平面AʹEB∥平面ADCʹ.18. 如图所示,四面体ABCD被一平面所截,截面与四条棱AB,AC,CD,BD相交于E,F,G,H四点,且截面EFGH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求证:棱BC∥平面EFGH,AD∥平面EFGH.【解】因为截面EFGH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EF∥GH.又因为GH在平面DCB内,EF不在平面DCB内,所以EF∥平面DCB.又平面ABC过直线EF且与平面DCB相交于BC,所以EF∥BC,EF⊆平面EFGH,所以BC∥平面EFGH.同理可证AD∥平面EFGH.19. 如图,a,b是异面直线,a⊂平面α,b⊂平面β,a∥β,b∥α.求证:α∥β.【解】如图,在直线b上任取一点A.因为a,b是异面直线,所以过A和a确定平面γ,设γ与β交于过A点的直线c.因为a∥β,所以c∥a.因为a⊂α,c⊄α,所以c∥α.因为a,b是异面直线,所以c和b是β内的相交直线.因为b∥α,所以α∥β.20. 已知平面α,β,γ,δ,其中γ∩δ=l,α∩γ=a,β∩γ=aʹ,a∥aʹ,α∩δ=b,β∩δ=bʹ,b∥bʹ,则α∥β是否成立?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添加适当的条件,使α∥β.【解】α∥β不成立.如图,添加条件a与b相交,则α∥β.因为a∥aʹ,a⊄β,aʹ⊂β,所以a∥β.因为b∥bʹ,b⊄β,bʹ⊂β,所以b∥β.又a,b是α内的相交直线,所以α∥β.平面的概念与基本性质1. △ABC的三边或延长线与平面α分别相交于点P,Q,R,则P,Q,R的位置关系是.【答案】P,Q,R三点共线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上序号).(1)P∈α,Q∈α⇒PQ∈α;(2)平面α和β有时只有一个公共点;(3)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答案】(1)(2)(3)3. 两个相交平面把空间分成部分.【答案】44. 正方体各面所在的平面将空间分成个部分.【答案】275. 有以下三个命题:①不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最多有一个公共点;②直线l在平面α内,可以用符号“ l∈α“表示;③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a与平面β内的一条直线b相交,则α与β相交.请将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写出:.【答案】①③6. 定线段AB所在的直线与定平面α相交于点O,P为直线AB外的一点,且P不在α内,若直线AP,BP与α分别交于C,D点,求证:不论P在什么位置,直线CD必过一定点.【解】因为O∈α,且O在平面PAB内,所以O在α与平面PAB的交线上,故不论P 在什么位置,直线CD必过定点O.7.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AB的中点,F为A1A的中点.求证:(1)E,C,D1,F四点共面;【解】如图,连接A1B,D1C,FE.因为E,F分别为AB,A1A的中点,所以EF∥A1B,且EF=12A1B.又因为A1D1∥BC,A1D1=BC,所以四边形A1D1CB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1B∥CD1.所以EF∥CD1,即EF,CD1确定一个平面.所以E,C,D1,F四点共面.(2)CE,D1F,DA三线交于同一点.【解】因为EF∥CD1且EF=12CD1,所以D1F与CE必相交.如图,设D1F∩CE=P,因为D1F⊂平面AA1D1D,CE⊂平面ABCD,平面AA1D1D∩平面ABCD=AD,所以P∈DA,所以CE,D1F,DA三线交于同一点.8. 如图,正方体ABCD−AʹBʹCʹDʹ中,点E是AB的中点,点F是AAʹ的中点.请问Dʹ,F,E,C四点共面吗?DʹF,CE,DA所在直线交于一点吗?动手画一画,并证明你的结论.【解】共面;能交于一点.证明:设延长DʹF交DA的延长线于点G,延长CE交DA的延长线于点H,只需证明AG= AH即可.9. 已知三条平行线a,b,c都与直线d相交,求证:它们共面.【解】如图,设a,b,c与d分别交于点A,B,C.因为a∥b,所以a,b确定一个平面,设为α.由A∈a,得A∈α,由B∈b,得B∈α,所以AB⊂α,因为A∈d,B∈d,所以d⊂α.因为C∈d,所以在α内过点C作cʹ∥a,又因为直线c也过点C且c∥a,所以直线cʹ与直线c重合(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a,b,c,d在同一平面内.10.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是边BC的中点,动点P在直线BD1(除B,D1两点)上运动的过程中,平面DEP可能经过的该正方体的顶点是.(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顶点)【解】A1,B1,D点、线、面的位置关系1. 设l,m是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①.若l⊥m,m⊥α,则l⊥α或l∥α.②.若l⊥γ,α⊥γ,则l∥α或l⊂α.③.若l∥α,m∥α,则l∥m或l与m相交.④.若l∥α,α⊥β,则l⊥β或l⊂β【答案】②2. 长方体ABCD−A1B1C1D1中,MN在平面BCC1B1内,MN⊥BC于M,则MN与AB的位置关系是.【答案】垂直【分析】如下图.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MN⊥平面ABCD,再由线面垂直的定义知MN⊥AB.3.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与棱AB成异面直线的棱有条.【答案】4【分析】作出图形,观察可知与AB成异面直线的棱有CC1、DD1、B1C1、A1D1,共4条.4. 给出下列命题:①α⊥β,l⊥α,m⊂β,则l∥m,②α⊥β,l⊂α,则l⊥β,③α⊥β,l∥α,则l与β相交,或l∥β,或l⊂β.其中正确的是.【答案】③5. 经过直线外一点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经过直线外一点平面与已知直线平行;经过平面外一点直线与已知平面平行;经过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平面与另一条直线平行(用‘‘有且只有一条”“有无数条”“有且只有一个”“有无数个”填空).【答案】有且只有一条;有无数个;有无数条;有且只有一个6. 如图,三角形ABC在平面α外,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和平面α交于P,Q,R三点,求证:P,Q,R三点共线.【解】因为直线AB∩α=P,所以P∈AB,P∈α.又因为AB⊂平面ABC,所以P∈平面ABC.同理可得R∈α,R∈平面ABC;Q∈α,Q∈平面ABC.因此P,Q,R三点都在平面α与平面ABC上,平面α与平面ABC相交只有一条交线,所以P,Q,R三点在平面α与平面ABC的交线上,即P,Q,R三点共线.7. 已知三个平面两两相交,若交线不互相平行,求证:它们必交于一点.【解】如图:设α∩β=a,β∩γ=b,γ∩α=c.因为a,b,c不互相平行,所以不妨设a与b相交于点O,则O∈a,O∈b.又因为a⊂α,b⊂γ,所以O∈α,O∈γ,从而点O是α与γ的一个公共点.而α与γ的交线为c,所以点O∈c,即a,b,c交于同一点O.8. 巳知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ʹBʹCʹDʹ中,M,N分别为CD,AD的中点.求证:四边形MNAʹCʹ是梯形.【解】如图,连AC,因为M,N为CD,AD中点,所以MN∥AC,MN=12AC,由正方体性质,可知AC∥AʹCʹ,AC=AʹCʹ,所以MN∥AʹCʹ,MN=12AʹCʹ.因此四边形MNAʹCʹ是梯形.9. 一条直线经过平面内一点,又经过平面外一点,判断这条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解】这条直线与平面相交如图,设A∈l,A∈α,B∉α,B∈l,因为A∈l,A∈α,即直线l与平面α有公共点,所以直线l与平面α不平行.假设直线l与平面α不相交,则l⊂α,又B∈l,l⊂α,所以B∈α,这与题设B∉α矛盾,所以l⊄α,所以直线l与平面α相交.10. 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已知E、F分别是AB、AD的中点,G、H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BGGC =DHHC=2.求证:直线EG、FH、AC相交于一点.【解】因为E、F分别是AB、AD的中点,所以EF∥BD,且EF=12BD.又BGGC =DHHC=2,所以GH∥BD,且GH=13BD.所以四边形EFGH是梯形.设两腰EG、FH相交于一点T.因为EG⊂平面ABC,FH⊂平面ACD,所以T∈平面ABC,且T∈平面ACD.又平面ABC∩平面ACD=AC,所以T∈AC,于是直线EG、FH、AC相交于一点.空间的平行关系1. 棱长都相等的四面体称为正四面体.在正四面体A−BCD中,点M,N分别是CD和AD 的中点,给出下列命题:①直线MN∥平面ABC;②直线CD⊥MN;③三棱锥B−AMN的体积是三棱锥B−ACM的体积的一半.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答案】①③【分析】因为点M,N分别是CD和AD的中点,所以MN∥AC.又因为MN⊄平面ABC,AC⊂平面ABC,所以①直线MN∥平面ABC正确.易知②错误;因为分别以△AMN与△ACM为底时三棱锥B−AMN与三棱锥B−ACM的高相等,S△AMN:S△ACM=1:2,所以体积之比为1:2,所以③三棱锥B−AMN的体积是三棱锥B−ACM的体积的一半正确.故答案为①③.2.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若经过点A1,C1,B的截面交平面ABCD于直线a,则直线a的作法是.【答案】过点B作AC的平行线【分析】直线a一定平行于直线A1C1,而直线A1C1又平行于AC,所以直线a一定平行于直线AC.3. 设m,n是平面α外的两条直线,给出三个论断:①m∥n;②m∥α;③n∥α.以其中两个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为结论,构成三个命题,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答案】①②⇒③4. 给出下列命题:(1)两条平行线与同一平面所成角相等;(2)与同一平面所成角相等的两条直线平行;(3)一条直线与两个平行平面所成角相等;(4)一条直线与两个平面所成角相等,这两个平面平行.其中正确的命题是.(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答案】(1)(3)5. 若空间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是8,12,以过AB的中点E且平行于BD,AC的截面与空间四边形ABCD各边交点为顶点的四边形的周长为.【答案】20【分析】截面是平行四边形,且相邻两边的长分别为4,6,所以周长为2×(4+6)=20.6. 如图,两条异面直线AC,DF与三个平行平面α,β,γ分别交于A,B,C与D,E,F,AF,CD分别与β交于G,H,求证:四边形HEGB为平行四边形.【解】因为AC∩CD=C,所以AC,CD确定平面ACD.又因为α∥β,平面ACD与α,β分别交于AD,BH,所以AD∥BH.因为AF∩DF=F,所以AF,FD确定平面AFD.又因为α∥β,平面AFD分别交α,β于AD,GE,所以AD∥GE.所以BH∥GE.同理BG∥HE.所以四边形HEGB是平行四边形.7.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EFGH中,M,N,P,Q,R分别是EH,EF,BC,CD,AD 的中点,求证:平面MNA∥平面PQG.【解】因为M,N,P,Q,R分别是EH,EF,BC,CD,AD的中点,所以MN∥HF,PQ∥BD.因为BD∥HF,所以MN∥PQ.因为PR∥GH,PR=GH;MH∥AR,MH=AR,所以四边形RPGH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RHM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M∥RH,RH∥PG.所以AM∥PG.因为MN∥PQ,MN⊄平面PQG,PQ⊂平面PQG,所以MN∥平面PQG.同理可证,AM∥平面PQG,又直线AM与直线MN相交,所以平面MNA∥平面PQG.8. 如图,在直角梯形ABEF中,将DCEF沿CD折起,使∠FDA=60∘,得到一个空间几何体.求证:BE∥平面ADF.【解】由已知条件可知BC∥AD,CE∥DF,折叠之后平行关系不变.又因为BC⊄平面ADF,AD⊂平面ADF,所以BC∥平面ADF.同理CE∥平面ADF.又因为BC∩CE=C,BC⊂平面BCE,CE⊂平面BCE,所以平面BCE∥平面ADF.所以BE∥平面ADF.9. 如图,在一个长方体木块的A1B1C1D1面上有一点P,过P点画一直线和棱CD平行,应怎样画?若要求过P点画一条直线和BD平行,又该怎样画?【解】在平面A1B1C1D1内经过点P作A1B1的平行线,设为e,则e∥CD.连接D1B1,过点P作l∥D1B1,则l∥BD.10. 如图,已知平面α的两侧分别有点P和直线a,a∥α,a上有点A,B,C,PA,PB,PC 分别交α于D,E,F.设AB=m,BC=n,AD=p,PD=q,PB=r,PF=t,求DE,PE,DF,PC的长.【解】因为P在直线α外,所以P与α确定一个平面,此平面与α交于直线DF,且E在直线DF上.因为a∥α,所以a∥DF.在△PAB中,由DEAB =PDPA,得DE=AB⋅PDPA=mqp+q.由PEPB =PDPA,得PE=PB⋅PDPA=rqp+q.在△PAC中,由DFAC =PDPA,得DF=AC⋅PDPA=(m+n)qp+q.由PFPC =PDPA,得PC=PA⋅PFPD=(p+q)tq.空间的垂直关系1. 如图,已知P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AB是圆O的直径,C是圆周上一点,则图中互相垂直的面共有对.【答案】32. 在Rt△ABC中,D是斜边AB的中点,AC=6,BC=8,EC⊥平面ABC且EC=12,则ED=.【答案】133. 已知两条直线a,b及平面α,给出下列推论:①若a∥b,a⊥α,则b⊥α;②若a⊥α,b⊥α,则a∥b;③若a⊥α,a⊥b,则b∥α;④a∥α,a⊥b,则b⊥α.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答案】①②4. 在四面体ABCD中,若AB⊥平面BCD,∠BCD=90∘,则在四个面中共有直角三角形个.【答案】45. 若α⊥β,α∩β=l,点P∈α,P∉l,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为.(只填序号)①过P且垂直于l的平面垂直于β;②过P且垂直于l的直线垂直于β;③过P且垂直于α的直线平行于β;④过P且垂直于β的直线在α内.【答案】①③④6. 已知ABCD为矩形,SA⊥平面ABCD,过A作AE⊥SB于E,过E作EF⊥SC于F,如图所示.(1)求证:AF⊥SC;【解】因为SA⊥平面ABCD,BC⊂平面ABCD,所以SA⊥BC,又BC⊥AB,且SA∩AB=A,因此BC⊥平面SAB,又AE⊂平面SAB.所以BC⊥AE.又AE⊥SB,BC∩SB=B,所以AE⊥平面SBC.又SC⊂平面SBC,所以AE⊥SC.又EF⊥SC,AE∩EF=E,所以SC⊥平面AEF,又AF⊂平面AEF,因此AF⊥SC.(2)若平面AEF交SD于G,求证:AG⊥SD.【解】因为SC⊥平面AEF,AG⊂平面AEF,所以SC⊥AG,又CD⊥AD,CD⊥SA,AD∩SA=A.所以CD⊥平面SAD,又AG⊂平面SAD,所以CD⊥AG.又SC∩CD=C,所以AG⊥平面SCD,又SD⊂平面SCD,因此AG⊥SD.7. 如图,PA=BC=6,AC=8,PC=AB=10,PB=2√34,F是线段PB上一点,CF=15√3417,点E在线段AB上,且EF⊥PB.求证:PB⊥平面CEF.【解】因为PA2+AC2=36+100=136=PC2,所以△PAC是以∠PAC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同理可证,△PAB是以∠PAB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PBC是以∠PCB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故PA⊥平面ABC.又因为S△PBC=12∣PC∣∣BC∣=12×10×6=30,而12∣PB∣∣CF∣=12×2√34×15√3417=30=S△PBC,故CF⊥PB,又已知EF⊥PB,所以PB⊥平面CEF.8.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BCD=90∘.求证:PC⊥BC.【解】因为PD⊥平面ABCD,BC⊂平面ABCD,所以PD⊥BC.由∠BCD=90∘,得BC⊥DC.又PD∩DC=D,所以BC⊥平面PDC.又因为PC⊂平面PDC,所以BC⊥PC.9. 如图所示,在正四棱柱AC1中,AB=2,AA1=4,点E是棱CC1上一点,且CE=1.(1)求证:A1C⊥DB;【解】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A1⊥平面ABCD,BD⊂ABCD.所以AA1⊥BD.因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所以AC⊥BD.因为AA1∩AC=A,所以BD⊥平面A1ACC1.又因为A1C⊂平面A1ACC1,所以A1C⊥DB.(2)求证:A1C⊥平面DBE.【解】连接B1C交BE于点F.因为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B=2,AA1=4,CE=1,所以BB1BC =BCCE=2.所以Rt△B1BC∽Rt△BCE.所以∠BB1C=∠CBE.因为∠BB1C+∠BCB1=90∘,所以∠CBE+∠BCB1=90∘,所以∠CFB=90∘,即B1C⊥BE.因为A1B1⊥平面BCC1B1,所以A1B1⊥BE,所以BE⊥平面A1B1C.因为A1C⊂平面A1B1C,所以A1C⊥BE,又A1C⊥BD,BE∩BD=D,BE⊂平面DBE,BD⊂平面DBE,所以A1C⊥平面DBE.10. 如图,已知△BCD中,∠BCD=90∘,BC=CD=1,AB⊥平面BCD,∠ADB=60∘,E,F分别为AC,AD上的动点,且AEAC =AFAD=λ(0<λ<1).(1)求证:无论λ为何值,恒有平面BEF⊥平面ABC;【解】因为AB⊥平面BCD,CD⊂平面BCD,所以AB⊥CD.又因为CD⊥BC,且AB∩BC=B,所以CD⊥平面ABC.因为AEAC =AFAD=λ(0<λ<1),所以不论λ为何值,恒有CD∥EF.所以EF⊥平面ABC.又因为EF⊂平面BEF,所以不论λ为何值,恒有平面BEF⊥平面ABC. (2)当λ为何值时,平面BEF⊥平面ACD ?【解】由(1)可知,EF⊥平面ABC.因为BE⊂平面ABC,所以EF⊥BE.假设平面BEF⊥平面ACD,则BE⊥平面ACD.因为AC⊂平面ACD,所以BE⊥AC.因为BC=CD=1,∠BCD=90∘,∠ADB=60∘,所以BD=√2,AB=√2tan60∘=√6,所以AC=√AB2+BC2=√7.由AB2=AE⋅AC,得AE=√7,所以λ=AEAC =67,故当λ=67时,平面BEF⊥平面ACD.课后练习1.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空间四点共面,则其中必有三点共线;②空间四点中有三点共线,则此四点必共面;③空间四点中任何三点不共线,则此四点不共面;④空间四点不共面,则任意三点不共线.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2. 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平面AA1CC1和平面BB1DD1的交线与棱CC1的位置关系是,截面BA1C1和直线AC的位置关系是.3. 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在棱CC1上,画出直线AP和平面A1B1C1D1的交点.4. 平面α的斜线AB交α于点B,过定点A的动直线l与AB垂直,且交α于点C,则动点C 的轨迹是.5. 正方体的各顶点如图所示,正方体的三个面所在平面A1C1,A1B,BC1分别记作α,β,γ试用适当的符号填空:(1)A1α,B1α;(2)α∩β=,β∩γ=;(3)A1B1α,BB1β,A1B1γ.6.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为O,点P在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且PA=PC,PD=PB,则PO与平面ABCD的位置关系是.7. 下列四个正方体图形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P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AB∥平面MNP的图形的序号是.(将你认为正确的都填上)8. 过平面外一点可以作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平行;过平面外一点可以作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9. 已知正方体ABCD−EFGH,则AH与FG所成的角是.10. 平面α外有两条不同的直线m和n,如果m和n在平面α内的射影分别是两条不同的直线m1和n1,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m1⊥n1⇒m⊥n;②m⊥n⇒m1⊥n1;③m1与n1相交⇒m与n相交;④m1与n1平行⇒m与n平行.其中假命题的序号是.11. 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画出平面ABC1D1和平面A1B1CD的交线.12. 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三点,最多能确定的平面个数是.13. 语句“直线l是平面α和β的交线,直线m在平面α内,直线l和m相交于点P”用集合符号语言表述为.14. 空间中的四个点最多能确定个平面.15. n个平面把空间分成8部分,那么n的值可能是.16.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如图所示),和棱A1B1不相交的棱有条.17. 直线a经过平面α外一点M的符号语言是.18.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下列四组平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是(填序号).(1)平面 A 1BC 1 与平面 ACD 1;(2)平面 BDC 1 与平面 B 1D 1C ;(3)平面 B 1D 1D 与平面 BDA 1;(4)平面 A 1DC 1 与平面 AD 1C .19. 已知直线 a ∥平面α,直线 b ∥平面α,则 a 与 b 的位置关系为 .20. 两条异面直线 a ,b 所成角为 60∘,则过一定点 P ,与直线 a ,b 都成 60∘ 角的直线有 条.21. 在空间四边形 ABCD 中,E ,F 分别为 AB ,BC 的中点,G ,H 分别是 CD ,DA 上的点,且CG GD =AH HD =23,若 AC =6 cm ,梯形 EFGH 的面积为 33 cm 2,则平行线 EF ,HG 间的距离为 .22. 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 ABCD 各边的中点,若对角线 AC =4,BD =2,则 EG 2+HF 2= .23. 平面 α∥ 平面 β,△ABC 和 △A 1B 1C 1 分别在平面 α 和平面 β 内,若对应顶点的连线共点,则这两个三角形 .24. 已知 a ,b ,c 是三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 是三个不重合的平面,下列说法中: (1) c ∥α,c ∥β⇒α∥β;(2) γ∥α,β∥α⇒α∥β;(3) a ∥c ,α∥c ⇒a ∥α;(4) a ∥γ,α∥γ⇒a ∥α.正确的是 .25. 分别在两个平行平面内的两个三角形:(1)若对应的顶点的连线共点,那么这两个三角形 ;(2)若对应顶点的连线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三角形 .26. 在棱长为 2√3 的正方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正方形 BCC 1B 1 所在平面内的动点 P 到直线 D 1C 1,DC 的距离之和为 4,则 PC 1⃗⃗⃗⃗⃗⃗⃗ ⋅PC ⃗⃗⃗⃗⃗ 的取值范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