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假设法
假设法巧解鸡兔同笼问题及相关例题
假设法巧解鸡兔同笼问题及相关例题下面是我整理的公务员考试行测,希望可以对大家的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有所帮助。
假设法巧解鸡兔同笼问题:“假设法”解题的思路是:假设全为鸡,按照头数计算出脚的只数,然后与实际的脚数对比,缺少的脚数就是将兔子假设成鸡而减少的总脚数,再除以每只兔子减少的脚数,则为兔子的数量。
公式:兔数=总脚数-2×总头数÷2“得失”问题公式:损失数=每件应得×总件事-实得数÷每件应得+每件损失【例1】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
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培训1290人次。
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A.8B.10C.12D.15【答案】D【解析】解法1:根据题意,设甲教室当月举办了x次培训,乙教室当月举办了27-x次培训,则x+y=27、5×10x+9×5y=1290当然,这道题目可以进行解方程求解,但是数字比较大,运算量较大。
解法2:用奇偶特性就非常简单,直接秒杀。
由,50x+45y=1290,1290是偶数,50x是偶数,则45y一定是偶数,即y是偶数。
又,因为x+y=27,27是奇数,则x一定是奇数,选D项。
解法3:若全在甲教室培训,总共可以培训50×27=1350人次,但实际只有1290人次,而甲教室比乙教室多培训5人,所以乙教室培训的次数为1350-12905=12次,则可以得出甲的为15次。
【例2】有大小两个瓶,大瓶可以装水5千克,小瓶可装水1千克,现在有100千克水共装了52瓶。
问大瓶和小瓶相差多少个?A. 26个B. 28个C. 30个D. 32个【答案】B【解析】:将大瓶装水量视为兔脚,小瓶装水量为鸡脚,则大瓶数为100-1×52÷5-1=12个,小瓶数为5×52-100÷5-1=40个。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之假设法
假设法是一种解答分析推理类题目的有效方法,它所使用的逻辑就是反证法的思路。
假设法就是先假设一个判断的真假,然后根据判断的真假,得出一些新的判断,若是出现矛盾就舍去假设;若是没有产生矛盾,假设就是成立的。
逻辑判断中的假设法既可以从题干入手,也可以从选项入手假设。
1.题干假设法所谓题干假设法就是假设题干中的某一条件是正确的,然后代入到题干中,进行验证的方法。
题干假设法适用于题干条件简单但选项较为复杂,或不能使用选项假设法的题目;【例题1】乒乓球单打决赛在甲、乙、丙、丁四位选手中进行,赛前,有些人预测比赛的结果,A说:甲第4。
B说:乙不是第2,也不是第4。
C说:丙的名次在乙的前面。
D说:丁将得第1。
比赛结果表明,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预测错了。
那么,甲、乙、丙、丁四位选手的名次分别为( )。
A.2、3、4、1B.1、2、4、3C.1、3、4、2D.4、3、1、2【解析】D。
观察题干信息,可知从甲、乙、丙、丁四人的预测无法得出预测错误的是谁,则采用使用假设法。
观察四个选项,都比较复杂,如果使用选项假设法则较容易出错,故使用题干假设法。
假设A预测错误,则甲不是第4。
根据只有一个人预测错误可知,B、C、D三人的预测为真。
因此,乙、丙、丁也都不是第4,则没人第4,假设不成立。
所以A预测正确,甲第4,观察选项,只有D项符合。
故答案选择A项。
2.选项假设法选项假设法,也称代入法,依据题干假设选项为正确的,然后代入到题干中,最后根据逻辑基本知识进行判断。
【例题2】小明忘记了今天是星期几,于是他去问O、P、Q三人。
O回答:“我也忘记今天是星期几了,但你可以去问P、Q两人。
”P回答:“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
”Q的回答和P一样。
已知:①O从来不说谎;②P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这三天说谎,其余时间都讲真话;③Q在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这三天说谎,其余时间都讲真话。
根据以上条件,今天是星期几?( )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四D.星期天【解析】C。
公务员行测:假设法解判断推理
公务员行测:假设法解判断推理逻辑判断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部分最典型题,在各种公务员考试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逻辑判断题专业性明显提高,特别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山东、江苏等省市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专业性非常高。
如果没有足够的专业基础知识,很难再短时间把这些题做好,因此逻辑判断通常考生备考中最害怕的,其实逻辑判断考题并非无规律可循,无方法可解。
逻辑判断的内容尽管涉及自然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但并非考核这些领域的专业知识,而是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来解决常规的逻辑问题。
逻辑判断考核的能力涉及分析、综合、理解、概括、判断、推理、论证、类比等思维能力,需要考生掌握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基本概念,熟悉联言、选言、假言推理,熟悉掌握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才能快速有效的解题。
逻辑判断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每道题给出的一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其常考题型有直接推导型、削弱质疑型、加强支持型、前提假设型、解释说明型、逻辑运算型、判断推理型等。
近几年考试比较多见的题型就是加强支持型,削弱质疑型,直接推理型和逻辑推理型。
解逻辑判断题方法很多,通常有代入法,图表法,逻辑法,排除法,计算法等等。
本文主要通过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来说明假设法在逻辑判断题中的应用。
逻辑判断中的难题很多都可以用假设法,逻辑判断中使用的假设法所使用的逻辑就是反证法的思路。
就是先假设一个判断的真假,然后根据判断的真假,得出一些新的判断,若是出现矛盾就舍去假设;若是没有产生矛盾,假设就是成立的。
在逻辑判断试题中假设法分为两类,一类用题干假设法,也就是据题的意思特别是几个真几个假,然后做出假设,推导看是否有矛盾,根据这个矛盾的有无断定假设的真假;第二类是选项假设法。
公务员考试中任何一个逻辑判断题目的选项都是四个,只要依据题设进行假设、B、C、D 中的一个真或者假,然后根据逻辑基本知识进行判断。
下文将以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云南等省市公务员考试真题来领会这一方法。
行测备考:巧用假设法法快速解题
行测备考:巧用假设法法快速解题朴素逻辑相关题目在行测考试中都是一个重要考点,特别是在烟草招考中也是经常考查的知识点。
由于它没有固定的推理规则,题干信息也比较多所以有些同学感觉做题时无从下手,其实只要大家掌握一定的做题技巧,就能快速突破选出答案。
中公教育专家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即假设法。
假设法多用于题干条件存在多种不确定情况,不能直接推理的题目。
我们可以假设某个条件正确,根据假设来进一步推导的方法,如果假设不能推导出矛盾,则假设成立,反之,假设错误。
下面中公教育带大家通过几道例题练习一下:【例1】有一天,张三、李四、王五在一起,互相指责别人说谎话。
张三指责李四说谎话,李四指责王五说谎话。
王五指责张三和李四都说谎话(当然都是指他们现在所说的话)。
从他们的指责中推论,谁说真话?A.张三B.李四C.王五D.都是真话【答案】B。
中公解析:假设法。
假设张三说真话,则李四说谎话,则王五说真话,即张三和李四都说谎话,矛盾,故张三说谎话。
则李四说真话。
故答案选B。
【例题2】1.赵、钱、孙三个地质工作者在辨认一块矿石,赵说:“这不是铁,也不是铅。
”钱说:“这不是铁,而是铜。
”孙说:“这不是铜,而是铁。
”已知他们当中,有一个人判断对了,有一个人判断错了,有一个人只说对了一半。
根据上述情况,以下哪项是真的?A.这块矿石是银矿B.这块矿石是铜矿C.这块矿石是铁矿D.这块矿石是铅矿【答案】C。
中公解析:由于钱和孙的话互为矛盾关系,因此一个全对,一个全错;而赵的判断只对了一半,即该矿石或者是铁或者是铅。
假设是铁矿石,则钱的话全错,孙的话全对;而若为铅矿石,则钱和孙的话都对一半,不符合题意,故该矿石为铁矿。
答案选C。
行测朴素逻辑之假设法
朴素逻辑题目相对于行测可能性推理来说答案更加确定,所以只要能够推理得出答案就能得到不错的分数。
这也是很多同学喜欢做这类题目的原因,但是还有很多同学对这类题目是比较抵触的,尤其是题干涉及真假性、不确定性的时候。
那么今天中公教育就讲解解决朴素逻辑题目的一个方法:假设法。
假设法,顾名思义就是先假设题干中的一种情况,看与题干是否符合,符合,假设成立,不符合,假设不成立。
接下来我们用一道题去练习一下假设法。
例. 有三只盒子,每只盒子里面装了两只球,分别是黑黑、白白、黑白。
每只盒子都贴了标明内容的标签,但所有的标签都贴错了。
要求:打开一只盒子,但只能取出一个球来,看过之后把所有的标签都纠正过来。
可以打开的盒子是:A.黑黑B.黑白C.白白【中公解析】B. 首先这个题目是盒子里面实际的球的颜色和标明内容的标签贴错了,也就是说题干的标签与实际盒子内部可能的情况如下:因为存在不确定性,可以用假设法,⑴假设打开的是标签为“黑黑”的盒子,拿出一个球会发现有两种情况:①当为黑色时,可知其内部为黑白球,则标签为“白白”的盒子里就是黑黑球,标签为“黑白”的盒子里是白白球;②当为白色时,是不能确定盒子内是什么球,进而不能纠正所有标签,所以假设打开的盒子是“黑黑”时是不能够把所有的标签纠正过来的,同理,打开标签为“白白”的盒子也是不能百分百把盒子标签纠正过来。
⑵所以是打开标签为“黑白”,拿出的球也是两种情况:①当拿出的球为黑色时,即为黑黑,则标签“白白”里装的就是黑白,标签“黑黑”里装的是黑白;②当拿出的球为白色时,即为白白,则标签“黑黑”里装的是黑白,标签“白白”里装的是黑黑,所以当打开的是标签为黑白的盒子时,无论抽出的球是那种颜色都可以将所有的标签纠正过来。
故本题选B。
这就是运用假设法进行解题,那么有的同学对于假设法从哪入手,到底假设什么可能会没有思路,所以这个时候结合选项入手,去假设条件是不错的选择,希望同学在做题时勤加练习,解决这类朴素逻辑题目。
行测答题技巧:假设法在朴素逻辑中的应用
行测答题技巧:假设法在朴素逻辑中的应用在行测考试中我们会经常见到朴素逻辑的身影,有些时候我们“感觉”好了,可以迅速找到答案;但有时感觉不好就会无从下手,只能匆匆选个“靠谱”的选项。
其实对于有些无从下手的题目我们要优先考虑到假设法,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王长旭以几道题目为例介绍假设法的运用。
假设法就是假设某个条件正确,然后根据假设条件来推导(能推导出矛盾的即为错误条件),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
【例1】某地住着甲、乙两个部落,甲部落总是讲真话,乙部落总是讲假话。
一天,一个旅行者来到这里,碰到一个土著人A。
旅行者就问他:“你是哪一个部落的人?”A回答说:“我是甲部落的人。
”这时又过来一个土著人B,旅行者就请A去问B属于哪一个部落。
A 问过B后,回来对旅行者说:“他说他是甲部落的人。
”根据这种情况,对A、B所属的部落,旅行者所做出的正确的判断是下列的哪一项?A.A是甲部落的人,B是乙部落的人B.A是乙部落的人,B是甲部落的人C.A是甲部落的人,B所属部落不明D.A所属部落不明,B是乙部落的人【例1】答案C。
解析:此题属于相对比较难的题目,这时你会发现用连线列表法、突破口法、数学方法等常用方法都不能解决,这时考虑用假设带入法分析。
若A是甲部落的人,根据题意,甲部落总是讲真话,则B可能为甲部落的人(因为如果B 是甲部落,讲的是真话,则会对A说:“我是甲部落的人”,A传话回来就是“他说他是甲部落的人”),也可能是乙部落的人(因为如果B是乙部落,讲的是假话,则会对A说:“我是甲部落的人”,A传话回来就是“他说他是甲部落的人”)。
若A是乙部落的人,乙部落的人总是说假话,则A传话回来都是“B是乙部落的人”,所以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
答案是C。
【例2】一位哲学家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正值深夜,他欲到智慧酒店去住宿。
当他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时,他知道只有一条路可以通向智慧酒店,但没有发现任何路标,却只有三个木牌,他仔细辨认木牌上的字。
行测答题技巧:假设法
行测答题技巧:假设法对于信息量比较大的分析推理题目,我们常常使用假设法、列表法这些解题“工具”来辅助我们梳理已知信息,删繁去冗,理清脉络。
一、假设法有时候题干中没有确定信息,也无法比较出信息量最大的对象,解题似乎陷入毫无头绪的困境。
此时就需要考生根据题目情况进行假设,如果从假设情况出发推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假设成立;反之,则假设不成立。
例1 【2007-北京社招-31.】甲、乙、丙三人来自学校足球队、乒乓球队和篮球队。
下列说法只有一种是对的:(1)甲是足球队的;(2)乙不是足球队的;(3)丙不是篮球队的。
甲、乙、丙三人分别是哪个队的:A.甲是足球队的;乙是篮球队的;丙是乒乓球队的B.甲是篮球队的;乙是足球队的;丙是乒乓球队的C.甲是乒乓球队的;乙是足球队的;丙是篮球队的D.甲是乒乓球队的;乙是篮球队的;丙是足球队的此题单从三个已知条件根本无法解题,但是根据“下列说法只有一种是对的”可以假设某一个条件是正确的,其他两个条件是错误,然后推导结论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假设(1)是正确的,乙是足球队,丙是篮球队,而甲也是足球队,则与题设矛盾,所以(1)错误;假设(2)正确,甲不是足球队,丙是篮球队,乙也不是足球队,推出甲和乙都是乒乓球队,与题设矛盾,所以(2)错误;假设(3)是正确的,甲不是足球队,乙是足球队,丙可以是乒乓球队,甲可以是篮球对,这个结论与题设不矛盾,所以(3)是唯一的正确说法,选择B选项。
假设法相当于我们自己设定了一个确定信息,从而按图索骥,推出结论。
最后将结论与题设对照,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二、列表法列表法是将题干中的全部信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布,从而形象、清晰地展现出信息之间的关系。
例2 【2007-北京社招-32.】A、B、C、D四人分别要到甲、乙、丙、丁四个单位中的一个单位去办事。
已知甲单位星期一不接待,乙单位星期三不接待,丙单位星期四不接待,丁单位只在星期二、四、六接待,星期日四个单位都不办公。
政法干警考试行测指导:朴素逻辑必备解题技巧
政法干警考试/备考辅导2016年政法干警考试行测指导:朴素逻辑必备解题技巧一、假设法假设法是解题时最常用到的一种方法,无论是数学题,还是逻辑题,都有体现。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当题干缺少条件或者没有确定条件,无法进行推理时,我们可以假设题干某个条件或是某种情况成立,由此推导。
如果不能正确推导,那么假设情况错误,反之假设成立。
例:甲说:“乙说谎”;乙说:“丙说谎”;丙说:“甲和乙都说谎”。
请确定下面哪一个选项是真的?A.乙说谎B.甲和乙都说谎C.甲和丙都说谎D.乙和丙都说谎【答案】C。
解析:此题采用假设法。
假如甲说真话,那么乙说假话,则丙说真话,由丙的话可推知甲说假话,与假设矛盾,所以甲应该说假话,那么可知乙说真话,丙说假话。
二、寻找突破口法寻找突破口法,顾名思义就是寻找题干中的突破条件,由这个突破条件推导,进而找到正确答案。
当然这种方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找到突破条件,常见的突破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元素出现次数:①最多(当几个条件均为真时,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②最少(当几个条件有真有假时,出现次数最少的元素)例:几位同学对物理竞赛的名次进行猜测。
小钟说:“小华第三,小任第五。
”小华说:“小闽第五,小宫第四。
”小任说:“小钟第一,小闽第四。
”小闽说:“小任第一,小华第二。
”小宫说:“小钟第三,小闽第四。
”已知本次竞赛没有并列名次,并且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
那么,具体名次应该是:A.小华第一、小钟第二、小任第三、小闽第四、小宫第五B.小闽第一、小任第二、小华第三、小宫第四、小钟第五C.小任第一、小华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闽第五D.小任第一、小闽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华第五【答案】C。
解析:此题采用找突破口法。
题干提示“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因此只被猜测过一次的名次就肯定是正确的。
第二名这个名次只被猜测过一次,以此条件作为突破口进行解题。
第二名只出现一次,必然正确,即小华第二,对比选项,只有C项正确。
公务员考试 12.行测逻辑判断:分析推理之“假设法”
一、秒杀技巧在分析完题干信息后,若仍不能得出答案或将对象和信息完全匹配,可根据已知自己假设条件,在假设条件下继续推理。
若在推理过程中出现了矛盾,则假设不成立;反之则假设成立。
假设法多用于存在多种不确定的情况和不能直接推理的题目中。
二、真题演练【例1】(2018·深圳)某班级有甲、乙、丙三位同学参加奥数竞赛,获一、二、三等奖的各有一人。
班主任猜测:甲肯定是一等奖,乙肯定不是一等奖,丙肯定不是三等奖。
事实上,班主任只猜中了一个。
据此,可推知获得二等奖的是:A.甲同学B.乙同学C.丙同学D.无法判断【题型定位】题中给出3个对象(甲、乙、丙)及相关信息(获奖情况),要求根据条件进行匹配,判定题型为分析推理。
【明确方法】班主任只猜中了一个,但不知道具体是哪一个,无法进行推理,采用假设法。
可假设其中一句是对的,若在推理中得出了与已知矛盾的结论,则假设不成立。
【题目剖析】假设“甲肯定是一等奖”为真,则“乙肯定不是一等奖”为假,即乙肯定是一等奖,两人获一等奖,与已知矛盾,假设不成立,故第一句话是假的;假设“乙肯定不是一等奖”为真,那么甲肯定不是一等奖,丙肯定是三等奖,此时没有人获得一等奖,与已知矛盾,假设不成立,故第二句话也是假的;因此,真的一定是第三句话,即“丙肯定不是三等奖”,则甲肯定不是一等奖,乙肯定是一等奖,进而可推出甲是三等奖,丙是二等奖。
故正确答案为C。
【例2】(2015·上海)某公司四位业务员在为本月的业绩进行排名。
张三说:“本月我的业绩最高。
”李四说:“我的业绩不是最低的。
”王五说:“我的业绩没有张三的高,但是还有人比我低。
”马六说:“我的业绩最低。
”但事实上,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错了。
那么,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张三说错了B.马六的业绩最低C.张三的业绩比王五低D.李四的业绩最高【题型定位】题中给出4个对象(张三、李四、王五、马六)及相关信息(业绩排名),要求根据条件进行匹配,判定题型为分析推理。
2020云南省考行测备考:假设法巧辨真假话
2020云南省考行测备考:假设法巧辨真假话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假设法。
所谓假设法就是先假设其中某一条件成立或者不成立,然后再代入题干进行推理,如果前后推出与已知条件矛盾的地方,则假设错误,反正则假设正确。
其次,我们还要明白什么情况下比较适合运用假设法。
假设法适用于题干存在多种不确定性的情况,无法直接进行排除的题目,比较典型的就是真假话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个例题一起来尝试一下用假设法解题:
1.某一天警察叔叔抓了甲、乙、丙三个嫌疑人,在审问过程中他们分别说了以下三句话:甲:乙说谎;乙:丙说谎;丙:甲和乙都说谎。
请帮助警察叔叔判断一下到底谁说真话谁又说谎话( )
A.丙说真话,乙和甲说谎话
B.甲和乙说真话,丙说谎话
C.甲说真话,乙和丙说谎话
D.乙说真话,甲和丙说谎话
【答案】D。
解析:这个题目题干存在多种不确定性,无法直接判断谁说真话谁说假话,因此比较适合用到假设法。
假设甲说真话成立,则乙说谎话,乙说谎话成立,则丙说真话,丙说的是:甲和乙都说谎,前后推出矛盾。
因此我们的假设错误,即甲真实情况应该说谎话。
甲说谎成立,乙应该说真话,乙说真话则丙应该说谎话。
因此,说真话的是乙,说谎话的是甲和丙,本题答案为D。
这就是运用假设法进行解题,那么有的同学对于假设法从哪入手,到底假设什么可能会没有思路,所以这个时候可以用到我们前面所说的突破口,结合确定性信息和关联性信息来选择假设对象,甚至可以从选项入手,去假设选项也是不
错的选择,希望同学在做题时勤加练习,灵活巧用假设法来解决这类朴素逻辑题目。
行测前提假设的解题技巧
行测前提假设的解题技巧
行测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部分,而前提假设的解题技巧对于行测来说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解答这类题目的技巧:
1. 理解问题:首先,你需要完全理解问题的要求。
这包括理解题目的主要信息和要求你做什么。
2. 识别关键信息:在理解问题后,你需要找出关键信息。
这通常涉及到识别问题中的主要观点或论点。
3. 分析选项:接下来,你需要仔细分析每个选项,并考虑它们是否与问题的关键信息相关。
这可能需要你运用一些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
4. 做出假设:基于你的分析和推理,你需要做出一个假设。
这个假设应该能够支持问题的关键信息,并能够解释或证明该信息的相关性。
5. 验证假设:最后,你需要验证你的假设是否有效。
这可能涉及到重新审视问题、分析选项,或者进行一些额外的推理或研究。
通过以上步骤,你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答行测中的前提假设问题。
记住,关键在于理解和应用批判性思维技巧,以及能够根据问题和选项进行逻辑推理。
国行测备之分析推理假设法.doc
2018年国考行测备考之分析推理假设法相信大家看到左边的照片,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没错,它就是孩童时做过的连线游戏。
在国考行测的判断推理模块中,就有这么一类题目,即大家所熟知的分析推理。
分析推理与这类连线游戏有着相同的特征,即给出我们一组对象,关于对象会有一些信息描述,让考生将对象和信息进行正确的匹配。
在解决分析推理题目的时候,有排除法、最大信息法、确定信息法,代入法和假设法。
今天,给大家介绍分析推理中假设法如何运用。
首先,大家需要明确做题时假设的目的,假设就是为推理设定一个起点,根据已知条件无法进行推理,从这个起点进行推理;其次,假设的时候,要遵循两个原则:可能性最小和信息量最大。
假设的时候,选取可能性小的情况,可以减少假设的次数,选取信息量最大,能够方便我们结合其它的信息进行推理。
【例】某公司招聘总经理秘书,程蔷、朱莉、李萍、薛芳四人前去应聘。
该公司规定的录用条件是:①有硕士研究生学历。
②英语口语会话熟练。
③有两年以上文秘工作经验。
现在已知:(1)程蔷和朱莉两人中有一人只上过本科(2)朱莉和薛芳的最后学历相同(3)李萍和薛芳英语会话能力相仿(4)每个人至少符合一个条件,有三人符合条件①,二人符合条件②,一人符合条件③经考核,四人中有一人符合要求被录用。
这个人是( )。
A. 程蔷B. 朱莉C. 李萍D. 薛芳【解析】从条件(2)可知,朱莉和薛芳都是研究生学历,结合条件(1),可知,程蔷为本科,故李萍为研究生学历。
条件(3)告诉我们,李萍和薛芳英语会话能力相仿,要么两人都是符合条件的,要么两人都是不符合的,假设两人都是符合英语口语这一条件,则程蔷和朱莉不符合该条件。
根据(4),每个人至少符合一个条件,则符合工作经验的只能是程蔷,则四人中无一人符合录用标准(表1)。
故李萍和薛芳不符合英语口语,程蔷和朱莉符合英语口语,此时,只有朱莉符合工作经验,才能使其中一人符合录用标准(表2)。
故答案为B选项。
公务员行测考试技巧(精选3篇)
公务员行测考试技巧(精选3篇)公务员行测考试技巧【篇1】1. 利用假设法来计算结果例1. 某蛋糕店接到300个蛋糕的订单。
已知老板一天能做30个蛋糕,店员小红一天只能做10个。
蛋糕制作过程中,老板有一个周末外出,小红请了8天假,两人在外时间不重叠。
问制作这批蛋糕一共花了多少天?A. 11B. 12C. 13D. 14解析:方程法:设需要x天完成,根据工作总量=效率×时间=老板完成的总量+小红完成的总量,即300=30×(x-2)+10×(x-8),解得x=11,选A.假设法:在实际方案中,X天两人共合作生产300个蛋糕,假设老板和小红在合作期间都没有休息,一直在工作状态,那么同样的X天就会生产300+30×2+10×8=440个,每天两人合作的效率和=30+10=40,所以所求X=440÷40=11,选A.2. 利用时间替代(转化)快速求解例2. 甲乙两人共同完成一项翻译工作,原计划15天完成,但期间由于甲生病休息了一段时间,结果两人从开始到完成任务共花了20天。
已知甲三天的翻译量和乙五天的翻译量相当,则甲休息了几天?A. 3B. 5C. 8D. 10解析:特值法:已知甲乙效率比为5:3,设甲乙实际效率分别为5、3,则乙一共工作20天,完成的工作工作量=20×3=60,整个翻译文件的工作量=15×(5+3)=120,所以甲需要完成的工作量=120-60=60,甲需要工作的时间=60÷5=12天,所以甲休息天数=20-12=8,选C。
3.结合比例找答案例3. 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的效率比为1∶2∶4。
某项工程,甲乙合作完成全部工程的1/3,甲离开,乙接着完成余下的1/2,剩下的由丙单独完成,用时3天,完成此工程共用了多少天?A. 6B. 7C. 8D. 13解析:特值法:已知效率比,设甲乙丙三人的实际效率:1,2,4.所以可以求出乙工作三天共完成的量=3×4=12,由题可知甲乙合作1/3的工作总量,乙单独完成1/2×2/3=1/3的工作总量,丙接着做最后1/3的工作总量,均为12.所以甲乙合作的天数=12÷(1+2)=4天,乙单独工作时间=12÷2=6天,丙单独工作时间=3天,所以共花费4+6+3=13天,选D.比例:由题可知乙丙都单独完成1/3的工作总量,且乙丙的效率比=2:4=1:2,所以完成的工作量相同,时间和效率呈反比,所以丙用时3天,乙需要6天完成,问总时间t3+6=9天,结合选项选D.通过几道例题,我们至少能够感受到数量的有些题目我们能通过一些性质或者方法能够快速的找到正确选型,大家也赶紧动起来,把这几种方法利用在实战中,节约时间,提升正确率,让自己的实战能力提高一个档次。
省考行测逻辑题技巧:到底是谁在说谎
对于行测真假话问题中“有真有假” “半真半假”的问题怎么解决,大家需要牢记“有真有假找绕回,半真半假关联性”,梳理做题思路,锻炼推理能力。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带大家继续来看第三类题目“永真永假”问题。
所谓永“真永假”,一般情况下是指题干中存在特殊身份或者设定,在某种情况 (或者身份)下永远说真话或者永远说假话。
比如我们看下面这道例题:【例 1】某地住着甲、乙两个部落,甲部落总是讲真话,乙部落总是讲假话。
一天,一个旅行者来到这里,碰到一个土著人 A。
旅行者就问他:你“是哪一个部落的人?”A 回答说:我“是甲部落的人。
”这时又过来一个土著人 B,旅行者就请 A 去问 B 属于哪一个部落。
A 问过 B 后,回来对旅行者说:“他说他是甲部落的人。
”根据这种情况,对 A、 B 所属的部落,旅行者所作出的正确的判断是下列的哪一项A.A 是甲部落的人, B 是乙部落的人B.A 是乙部落的人, B 是甲部落的人C.A 是甲部落的人, B 所属部落不明D.A 所属部落不明, B 是乙部落的人根据题干条件,明确说明“甲部落总是讲真话,乙部落总是讲假话”,即意味着有人永远说真话,有人永远说假话,符合“永真永假”问题,解题过程如下:【答案】 C。
中公解析:假设 A 是甲部落的人,由于甲部落永远讲真话,故 A 回答“我是甲部落的人”,假设 A 是乙部落的人,由于乙部落永远讲假话,故 A 回答不变,仍为“我是甲部落的人”。
同理,当 B 面临同样的问题“你是哪一个部落的人”时,回答也一定为我“是甲部落的人”,此时 A 转述 B 的话“B 说 B 是甲部落的人”这句话就一定为真,而B 的话无法判断真假,即 A 时甲部落的人,乙部落不明。
故答案选 C。
梳理解题过程,我们发现主要用到的是假设法,在永真永假问题中,假设法是解题的核心,也可以得到结论,在永真永假问题中,永远说真话的人和永远说假话的人,面临同一个问题的回答,答案是一致的,那么转述别人的话就可以判断其真假性。
2023年利用假设法巧解朴素逻辑题-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
利用假设法巧解朴素逻辑题-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在历年行测考试中,基本上都能涉及朴实规律。
而这类题型往往耗时长,正确率也不高,考生复习起来往往无从下手。
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仍旧有应对的方法。
今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种常见朴实规律解题方法——假设法。
下面我们通过两道题来简洁学习一下:【例1】A、B、C、D 为四位美丽女生,她们喜爱穿美丽衣服,某天,她们穿的衣服颜色各不相同,有黄色、绿色、蓝色和红色四种。
在问到她们各自衣服的颜色时,A 说:“B的衣服不是黄色的。
”B 说:“C 的衣服是绿色的。
”C 说:“D 的衣服不是蓝色的。
”D 说:“A、B、C 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衣服是绿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 假如 D 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C 的衣服是蓝色的,D 的衣服是绿色的B.B 的衣服是蓝色的,C 的衣服是红色的C.A 的衣服是绿色的,B 的衣服是红色的D.D 的衣服是绿色的,A 的衣服是红色的答案:C【解析】由 D 说实话可知,A、B、C中说实话的人的衣服是绿色的。
B 说的话提到了绿色,可以此为突破口。
假设B为真,则B、C 的衣服都是绿色,与只有一人的衣服是绿色的冲突,所以 B 的话为假,由此可得C 的衣服不是绿色且C说假话,故 D 的衣服是蓝色的。
穿绿衣服的只能是 A,A 说的是真话,故 B 的衣服不是黄色的,是红色的,C 的衣服是黄色的。
故答案选 C。
【例2】有小利、小美、小星、小真、小珑五个孩子在一起玩耍,有的孩子额头上沾了泥巴。
明显,每个孩子只能观察别人的头上有没有泥巴,而看不见自己头上有没有泥巴,头上沾有泥巴的孩子只说假话,只说假话的孩子头上肯定沾有泥巴。
同样,头上没沾泥巴的孩子只说真话,只说真话的孩子头上肯定没有泥巴。
已知:小利说:我观察三个人头上没泥巴,一个人头上有泥巴。
小美说:我观察四个人头上都有泥巴。
小星说:我观察四个人头上都没泥巴。
小珑说:我观察一个人头上没泥巴,三个人头上有泥巴。
重庆公务员考试假设法-行测技巧
重庆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快速推理之假设法各位正在备战公考的朋友,你是否觉得行测数学运算让自己伤透了脑筋?做之耗时耗力,弃之实在可惜!作为公考界的“过来人”,真心想提醒各位亲,做数学题,讲技巧实在是不能再重要了。
近期帮大家整理了几个实用技巧,先尝点甜,让我们重新审美数学运算。
今天介绍给大家的是特值法。
所谓特值法,就是将未知量设为一个具体的数字,将其带入题干,从而推出正确选项的方法。
原理:你们家族的姓氏为?A.张B.李C.王D.刘,假设你姓张,那你家族的姓氏肯定就是张。
单选题就是霸道,个例可以代表整体。
案例1:某件衣服先涨价50%,再降价40%,现在的价钱相比以前?分析1:设衣服原价为100,涨价50%后变为150,再降价40%变为150×0.6=90。
点拨1:设特值往往设变化之前的基础量为1、100等较小或较整的数案例2: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4天,乙单独完成需要6天,甲、乙合作几天完成。
分析2:设工程总量为12,则甲的工作效率为3、乙的工作效率为2,合作12/5=2.4天完成。
点拨2:设特值往往设总量量为已知数据的最小公倍数。
练习1:有一批商品以70%的利润出售,售出80%后,剩下的商品全部以5 折出售,求商品的最终利润率。
A.50 %B.53 %C.46%D.48%解析1:B。
设成本为100,商品数量共1个。
则一开始的售价为170,卖出了0.8个,后来以85的价格卖出0.2个,总销售额为170×0.8+85×0.2=136+17=153,利润率为53%。
练习2: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某种化学溶液,一个瓶子中溶质与水的体积是3:1,另一个瓶子中溶质与水体积比是4:1,若把两瓶化学溶液混合,则混合后的溶质和水的体积之比是()。
A.31:9B.7:2C.31:40D.20:11解析2:A。
两个瓶子一样大,一个可看成4份、一个可看成5份,设两个瓶子都为20,则第一个瓶子里面溶质与水分别为15与5;第二个瓶子里溶质与水分别为16与4;混合后溶质与水的体积比为31:9总结:题干所给数据全是相对量(无单位)或者缺乏关键母量时,不妨假设一个数值去试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一个经久不衰的考试的热点,假设法由于其灵活的考查形式和多样的出题形式受到了出题者的亲睐。
而将假设法进行深入剖析过后不难发现,要想“攻克”这个很多考生口中的难点和重点是完全有据可循的。
假设法的运用十分广泛,它可以和分析推理、真假推理、翻译推理等等题型结合考察,而使用假设法秉持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则是:无法判定一句话的真假时则使用假设法。
而将此方法的使用原则细分,则分为四点,结合例1来说明:
一、假设法入手点的寻找
假设法的题目,不论是跟哪种题型相结合,题干中的信息都是有真有假的,而在找寻假设的切入点之时,则可运用信息量最大优先原则,即把信息量最大的信息作为假设的开端。
如在例1中,根据题干,“宋江选的是路虎,林冲不会选择奥迪,武松选的肯定不是路虎”,三句话中只有一句为真,但无法一开始判定哪句为真,故考虑假设法。
而题干中,“路虎”是信息量最大的信息,从“路虎”入手解题。
二、假设法运用过程中如何假设
在假设法的运用过程中,其实假设的方法是很自由的,可以任意的假设句子为真或为假,但是考虑到时间紧迫性的局限,假设的方法也是必要的,此时秉持的基本原则是:以假设后结论的唯一性为标准,根据此项基本原则,则延伸出两个假设的详细办法,即:肯定句优先假设为真,而否定句优先假设其假。
如例1中,假设“宋江选的是路虎”,则优先假设其为真,即宋江选的就是路虎。
若假设“武松选的肯定不是路虎”,则优先假设其为假,因为此句为假的话,则说明武松选的是路虎。
三、假设法运用过程中随时验证
假设法,顾名思义,刚开始只是一种解题者自己的假想而已,既然是假象,那肯定未必是真的,因此,假设完成之后,必须借助题干中的其他内容对假设进行验证,若在验证过程中,题干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那么一开始的假设很明显是错的;而如果在通题假设之后没有出现任何矛盾,则假设正确,而此时得到的结论也完全可以用于题目的解答。
如例1中,假设
四、假设法的本质
假设法运用过程中的本质不难理解,其实是矛盾关系的运用,因此,在运用假设法的过程中,矛盾命题的时刻转换是十分必要的。
即假设某句真,发现矛盾之后,则这句话为假,实际上是这句话的矛盾命题为真,转换成其矛盾命题之后则得到确定结论。
例1:
宋江、林冲和武松各自买了一辆汽车,分别是宝马、奥迪和路虎。
关于他们购买的品牌,吴用有如下猜测:“宋江选的是路虎,林冲不会选择奥迪,武松选的肯定不是路虎”,但是他只猜对了其中一个人的选择,由此可知:( )
A.宋江选的是奥迪,林冲选的是路虎,武松选的是宝马
B.宋江选的是路虎,林冲选的是奥迪,武松选的是宝马
C.宋江选的是奥迪,林冲选的是宝马,武松选的是路虎
D.宋江选的是宝马,林冲选的是奥迪,武松选的是路虎
解析:结合上述分析,此题的解题思路应为:假设宋江是路虎为真,则武松不是路虎也肯定真,两句为真则与题干中一句为真矛盾,故宋江不是路虎。
接下来继续假设武松不是路虎为假,则武松是路虎,且此时1、3两句都假,则第二句为真,即林冲不会选择奥迪,那么林冲只能选择宝马,则宋江是奥迪。
整个题目分析下来,发现没有任何矛盾,则假设正确,答案可以直接用。
例2:
有M、N、O、P4个朋友,他们分别是音乐家、科学家、天文学家和逻辑学家。
在少年时代,他们曾经在一起对未来做过预测,当时,M预测说:我无论如何也成不了科学家。
N预测说:O将来要做逻辑学家。
O预测说:P不会成为音乐家。
P 预测说:N成不了天文学家。
事实上,只有逻辑学家一个人预测对了。
那么,P是什么“家”呢?()
A.音乐家
B.天文学家
C.科学家
D.逻辑学家、
解析:根据上述分析,从逻辑学家入手。
只有逻辑学家一个人预测对了,则意味着,逻辑学家和预测对之间是充要条件关系,必须把二者作为一个整体。
接下来,聚焦到N这句话上,因为他提到了逻辑学家。
N为真还是假亦不好直接判断,故假设。
由于其是肯定句,故优先假设N为真。
若N为真,则O是逻辑学家,即O 为真,此时两人为真,与题干矛盾,故N为假,亦即O不是逻辑学家,O为假,即P是音乐家。
凡标注来源“中公教育山东分校(山东公务员考试山东人事考试信息网)”的所有相关资料,转载请保留版权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