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动态冰浆蓄冷技术33页PPT
合集下载
冰蓄冷原理.ppt

按照蓄冷进行的原理分类
在介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必然会引起介 质的温度或物态发生变化。蓄冷就是利用 工质状态变化过程中所具有的显热、潜热 效应或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热来进行冷量的 储存。实现蓄冷的原理主要有显热蓄冷、 浴热蓄冷和热化学蓄冷。
按照蓄冷持续时间进行分类
主要有昼夜蓄冷和季节性蓄冷两种类型。 昼夜蓄冷是将电动制冷机组在夜间低谷期 运行制取的冷量,以显热或浴热的形式格 冷量储存起来并用于次日白天高峰期的冷 量需求。季节性蓄冷是在冬季将形成的冷 量(以冰或冷水的形式)储存在特定的容器或 地下蓄水层中,在夏季再将其释放出来供 应用户的冷负荷需求。
发展背景
1952年东日会馆大楼是日本第一个采用水蓄 冷的中央空调系统。60年代以后,水蓄冷中 央空调系统在日本得到了大量应用。1996年, 日本NHK广播中心建成9000m3水蓄冷槽空调 系统。
80年代中期,人们发现冰蓄冷较水蓄冷有许 多优点,因此,许多设备厂也参与冰蓄冷设 备的生产,促进了冰蓄冷的迅速发展。
水蓄冷
水的密度与其温度密切相关,在水温大于 4℃时,温度升高密度减小,而在0~4℃范围内, 温度升高密度增大,3.98℃时水的密度最大。 自然分层蓄冷就是依靠密度大的水自然会 聚集在蓄冷罐的下部,形成高密度水层的趋 势进行的,在分层蓄冷中使温度为4~6℃的冷 水聚集在蓄冷罐的下部,而10~18℃的热水自 然地聚集在蓄冷罐的上部,来实现冷热水的 自然分层。
水蓄冷
为了提高蓄冷槽的蓄冷效果,防止负荷回 来的热水与储存冷水间的混合,蓄冷槽的 结构形式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多蓄水罐 方法(Multiple Tank)、迷宫法(Labyrinth and Baffle)、隔膜法(Membrane or Diaphragm)、 自然分层方法(NaturalStrati—fication)。在这 些方法中,自然分层水蓄冷技术应用得较 为普遍。
冰蓄冷系统ppt课件

美国BAC公司的蛇形盘管
盘管为钢制连续卷焊而成,盘管组装在钢架上,装配后进行整体外表面热电镀。盘管外径为1.05"( 26.67m),结冰厚度控制在0.9"(23mm)左右。如采用内融冰方式,冰与冰之间仍有极小的间隙,以便在融冰过程中,结在盘管周置的冰存在少量的活动空间,使得钢管与冰始终存在有直接接触的部位,因此导热较好,在整个融冰过程中蓄冰槽的出口二次冷媒温度始终可保持在3°C左右,并使冰几乎全部被融化来供冷。因盘管采用焊接工艺,一组盘管有多个焊点。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宜采用串联系统。
应用蓄冷空调技术的前景
商业建筑、宾馆、饭店、银行、办公大楼、学校的中央集中式空调系统。 家用空调。家用空调用电特点是用电集中,数量大,持续时间长常常是持续至深夜。 体育馆、影剧院。这些场所冷负荷量大,持续时间短且无规律性,适宜于采用蓄冷空调系统。
冰蓄冷空调与常规空调的异同
一、常规空调系统 的组成 常现空调系统 的组成
机组优先 回流的热乙二醇溶液,先经制冷机预冷,而后流经蓄冰装置而被融冰冷却至设定温度。所示为该种工作模式示意图。 2.融冰优先 从空调负荷端流回的热乙二醇溶液先经蓄冰装置冷却到某一中间温度,而后经制冷机冷却至设定温度。所示为该工作模式示意图。
制冷机与融冰同时供冷工作模式示意图
蓄冷系统常见工作流程及特点 并联流程
法国CIAT公司的Cristopia冰球
Cristopia冰球外壳由高密度聚合烯烃材料制成,内注CIAT公司专利的具高凝固---融化潜热的PCM相变蓄能溶液。冰球有多种类型,从-33℃~+27℃的温度覆盖范围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形成全系列的产品组合空调用蓄冰球型号为AC-00型,冰球直径98mm,相变温度为0℃,蓄冷量为6RTh/m3,冰球重量560g,每立方米冰球的个数为1222个。冰球为光滑的球形,每个冰球作为一个独立的蓄冰单元,可承受20bar的压力。一个蓄冰系统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个这样的独立单元,任一独立单元的损坏都不会对整个系统的性能产生影响,从而系统运行可靠,维护量最低;冰球为高密度聚烯烃外壳,不存在任何腐蚀。截至到目前为止冰球已经过至少数万次无损试验且试验仍在继续,其测试寿命已超过50年。
盘管为钢制连续卷焊而成,盘管组装在钢架上,装配后进行整体外表面热电镀。盘管外径为1.05"( 26.67m),结冰厚度控制在0.9"(23mm)左右。如采用内融冰方式,冰与冰之间仍有极小的间隙,以便在融冰过程中,结在盘管周置的冰存在少量的活动空间,使得钢管与冰始终存在有直接接触的部位,因此导热较好,在整个融冰过程中蓄冰槽的出口二次冷媒温度始终可保持在3°C左右,并使冰几乎全部被融化来供冷。因盘管采用焊接工艺,一组盘管有多个焊点。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宜采用串联系统。
应用蓄冷空调技术的前景
商业建筑、宾馆、饭店、银行、办公大楼、学校的中央集中式空调系统。 家用空调。家用空调用电特点是用电集中,数量大,持续时间长常常是持续至深夜。 体育馆、影剧院。这些场所冷负荷量大,持续时间短且无规律性,适宜于采用蓄冷空调系统。
冰蓄冷空调与常规空调的异同
一、常规空调系统 的组成 常现空调系统 的组成
机组优先 回流的热乙二醇溶液,先经制冷机预冷,而后流经蓄冰装置而被融冰冷却至设定温度。所示为该种工作模式示意图。 2.融冰优先 从空调负荷端流回的热乙二醇溶液先经蓄冰装置冷却到某一中间温度,而后经制冷机冷却至设定温度。所示为该工作模式示意图。
制冷机与融冰同时供冷工作模式示意图
蓄冷系统常见工作流程及特点 并联流程
法国CIAT公司的Cristopia冰球
Cristopia冰球外壳由高密度聚合烯烃材料制成,内注CIAT公司专利的具高凝固---融化潜热的PCM相变蓄能溶液。冰球有多种类型,从-33℃~+27℃的温度覆盖范围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形成全系列的产品组合空调用蓄冰球型号为AC-00型,冰球直径98mm,相变温度为0℃,蓄冷量为6RTh/m3,冰球重量560g,每立方米冰球的个数为1222个。冰球为光滑的球形,每个冰球作为一个独立的蓄冰单元,可承受20bar的压力。一个蓄冰系统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个这样的独立单元,任一独立单元的损坏都不会对整个系统的性能产生影响,从而系统运行可靠,维护量最低;冰球为高密度聚烯烃外壳,不存在任何腐蚀。截至到目前为止冰球已经过至少数万次无损试验且试验仍在继续,其测试寿命已超过50年。
蓄冷蓄热技术PPT精选文档

2.冰蓄冷:潜热蓄冷方式
蓄冷蓄热技术发展前景:
1.20世纪30~60年代,削减空调制冷设备装机 容量为主要目标,适用于教堂、体育馆等;
2. 20世纪70~90年代,转移高峰用电负荷为主 要目标,适用于办公楼、商场等;
3. 20世纪90年代至今,同时提供高品味冷能为 主要目标,适用于研究中心、实验楼、工厂、 学校、医院、居民小区等;
3.空调负荷高峰与电网负荷高峰时段重合, 且在电网低谷时段空调负荷小于电网高峰时 段空调负荷的30%;
4.有避峰限电要求或必须设置应急冷源的场 所;
蓄冷蓄热技术的现状
➢ 国内现状
✓ 台湾:1984年从美国引入,1995年底已有225套 系统,总蓄冷量为200万kWh,转移高峰负荷5.2万 kW; ✓ 大陆:1993年深圳电子科技大厦采用冰球蓄冷系 统正式运行,截至2005年,已建成和在建的系统共 计400余家,转移高峰负荷20万kW。
1.全部或部分转移制冷机组用电时间,可转移高峰负 荷,减缓电力建设,减少电力投资,提高电厂利用 率;
2.制冷设备容量和用电功率小于常规空调系统,可减 少用户配电容量30%~50%;
3.增加蓄冷装置和辅助设备,初投资高于常规系统;
4.利用电网峰谷分时电价差,节省系统运行费用;
5.制冷设备满负荷运行比例增大,提高设备利用率和 运行的灵活性;
➢ 国外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率先采用以作为电力调 峰的有效手段,随后获得较快的发展;
1990年以前日本主要采用水蓄冷,1990~1998 年期间冰蓄冷空调系统增长迅速,预计到2010年可 移峰742万kW。
蓄冷技术分类:
1.水蓄冷:利用3-7°C的低温水进行蓄冷,可 直接与常规系统区配,无需其它专门设备。 其优点是:投资省,维修费用少,管理比较 简单。但由于水的蓄能密度低,只能储存水 的显热,故蓄水槽上地面积大。
蓄冷蓄热技术发展前景:
1.20世纪30~60年代,削减空调制冷设备装机 容量为主要目标,适用于教堂、体育馆等;
2. 20世纪70~90年代,转移高峰用电负荷为主 要目标,适用于办公楼、商场等;
3. 20世纪90年代至今,同时提供高品味冷能为 主要目标,适用于研究中心、实验楼、工厂、 学校、医院、居民小区等;
3.空调负荷高峰与电网负荷高峰时段重合, 且在电网低谷时段空调负荷小于电网高峰时 段空调负荷的30%;
4.有避峰限电要求或必须设置应急冷源的场 所;
蓄冷蓄热技术的现状
➢ 国内现状
✓ 台湾:1984年从美国引入,1995年底已有225套 系统,总蓄冷量为200万kWh,转移高峰负荷5.2万 kW; ✓ 大陆:1993年深圳电子科技大厦采用冰球蓄冷系 统正式运行,截至2005年,已建成和在建的系统共 计400余家,转移高峰负荷20万kW。
1.全部或部分转移制冷机组用电时间,可转移高峰负 荷,减缓电力建设,减少电力投资,提高电厂利用 率;
2.制冷设备容量和用电功率小于常规空调系统,可减 少用户配电容量30%~50%;
3.增加蓄冷装置和辅助设备,初投资高于常规系统;
4.利用电网峰谷分时电价差,节省系统运行费用;
5.制冷设备满负荷运行比例增大,提高设备利用率和 运行的灵活性;
➢ 国外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率先采用以作为电力调 峰的有效手段,随后获得较快的发展;
1990年以前日本主要采用水蓄冷,1990~1998 年期间冰蓄冷空调系统增长迅速,预计到2010年可 移峰742万kW。
蓄冷技术分类:
1.水蓄冷:利用3-7°C的低温水进行蓄冷,可 直接与常规系统区配,无需其它专门设备。 其优点是:投资省,维修费用少,管理比较 简单。但由于水的蓄能密度低,只能储存水 的显热,故蓄水槽上地面积大。
动态冰蓄冷

O点:固、液、气三相共存点(三相点) t=0.01℃,p=611.2Pa
直接喷射/硫化床式制冰浆
过冷法制冰浆
• 当水被冷却时,其温度降低至冰点以下而
短时间内不结冰,即过冷现象。在过冷器 中对过冷水的温度和流态加以控制,并在 特定的过冷解除装置中消除过冷状态,冰 晶即可以连续不断的生成。 • 防止冰堵 • 促晶技术
动态冰蓄冷技术
静态冰和动态冰的比较
冰浆的定义及特性
• 冰浆(Ice Slurry)是由微小的冰晶和载流
溶液组成的混合物,载流溶液由水和冰点 调节剂(如乙二醇、乙醇或氯化钠等) 组成。 • 冰浆流动性好,能够被泵输送,因此也 叫“流动冰”或“可泵冰”。 • 制取方式:过冷法、刮削法、喷射法、真 空法、下降液膜法,等
冰浆的含冰率
冰粒子的平滑处理
• 化学平滑 • 热平滑
冰浆的用途—捕鱼船
冰浆的用途-面包生产线
冰浆的用途-医用降温
• 微创腹腔镜肾脏手术防护冷却
冰浆的制备方法
• 工作流体 • 蒸发器的配置
——滑落式 ——行星转杆式 ——真空式 ——过冷水式
刮削式制冰浆
真空法制冰
纯水的冻结曲线
制冰循环
!
!
过冷却器结构
过冷
冰蓄冷空调系统课件

冰蓄冷空调系统在医院建筑中的应用场景及案例分析
医院建筑
应用场景
案例分析
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 等。
医院建筑中需要保持恒温环境,同时 又要考虑医疗设备的冷却和特殊病人 的空调需求。冰蓄冷空调系统能够提 供稳定的温度环境,同时还可以利用 储存的冷量进行医疗设备的冷却,满 足特殊病人的空调需求。
冰蓄冷空调系统在工厂中的应用场景及案例分析
工厂
应用场景
案例分析
化工厂、制药厂、食品厂等。
工厂中需要提供稳定的室内温度和湿 度,同时又要考虑到生产设备的冷却 和特殊工艺的需求。冰蓄冷空调系统 能够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同 时还可以利用储存的冷量进行生产设 备的冷却和特殊工艺的处理。
某制药厂采用了冰蓄冷空调系统通过 在夜间电力低谷期制冰储存冷量白天 在电力峰荷时段利用储存的冷量进行 制冷此外该系统还能够进行生产设备 的冷却和特殊工艺的处理从而保证了 药品生产的质量和稳定性有效地降低 了电力负荷和空调运行成本。
利用制冷剂和吸收剂的特性,通过加热和冷却实现制冷效果。常用吸收剂有氨 和水。
蓄冰装置的运行
冰盘管式蓄冰
将制冷剂在盘管内流动,通过盘管外 化冰水的热量实现蓄冰。
冰晶式蓄冰
利用蓄冷介质(如盐水)在一定温度 下结晶的特性,将蓄冷介质冻结在蓄 冰装置中。
输冷管道的运行
输冷管道材质
通常采用钢管或塑料管,需根据使用场合和压力等级选择。
商业建筑
大型商场、购物中心、办公大楼等。
应用场景
这些建筑通常具有大空间、高人流量、持续空调需求的特点。冰蓄冷空调系统在这些场所 中能够有效地进行冷量储存,在电力峰荷时段进行制冷,从而降低电力负荷,同时也能减 少空调运行成本。
蓄冷技术ppt课件

11
水蓄冷优点
• 投资小,运行可靠,制冷效果好,技术要求低,维护费用少,还可实现大 温差送水和应急冷源,相对于冰蓄冷系统投资大,调试复杂,推广难度较 大的情况来说,水蓄冷具有经济简单的特点。
• 可以使用常规的冷水机组,也可以使用吸收式制冷机组。常规的主机、泵 、空调箱、配管等均能使用,设备的选择性和可用性范围广。
4
水蓄能(水蓄冷+水蓄热)
• 水蓄能空调技术原理 • 所谓蓄能空调,就是将电网负荷低谷期(如夜晚
)的电力用于制冷或者制热,通过利用蓄能介质 将冷(热)量储蓄起来,在电网负荷高峰期(如 白天),再将冷热量释放出来用于建筑物的空调 末端,以承担高峰期空调所需的全部或者部分负 荷。通过采用这种蓄能技术能够实现削峰填谷, 是缓解电力建设和新增用电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 。
16
蓄冰装置的分类
• 1、 按是否使用载冷剂可分为制冷剂直接蒸发式 和载冷剂循环式。
• 2、 按结冰方式不同分为静态制冰和动态制冰 • 3、 按融冰方式不同分为内融冰、外融冰、内外
同时融冰。 • 4、 按制冷剂流程不同分为密闭式和开放式。 • 5、 按蓄冰形式不同分为不完全冰结式、完全冰
结式、制冰滑落式、封装容器式(包括冰球式) 、冰泥式。
筑负荷较小的工程; • 逐时负荷的峰谷悬殊,使用常规系统会导致装机容量过大
,且大部分时间处于部分负荷下运行的工程; • 电力容量或电力供应受到限制的空调工程; • 要求部分时段备用制冷量的空调工程; • 要求提供低温冷水,或要求采用低温送风的空调工程; • 区域性集中供冷、热的采暖供冷工程。
14
冰蓄冷
9
水蓄冷方法
• 隔板法:在蓄水罐内部安装一个活动的柔 性膈膜或一个可移动的刚性隔板,来实现 冷热水的分离,通常隔膜或隔板为水平布 置。这样的蓄水罐可以不用散流器,但隔 膜或隔板的初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与散流 器相比并不占优势。
水蓄冷优点
• 投资小,运行可靠,制冷效果好,技术要求低,维护费用少,还可实现大 温差送水和应急冷源,相对于冰蓄冷系统投资大,调试复杂,推广难度较 大的情况来说,水蓄冷具有经济简单的特点。
• 可以使用常规的冷水机组,也可以使用吸收式制冷机组。常规的主机、泵 、空调箱、配管等均能使用,设备的选择性和可用性范围广。
4
水蓄能(水蓄冷+水蓄热)
• 水蓄能空调技术原理 • 所谓蓄能空调,就是将电网负荷低谷期(如夜晚
)的电力用于制冷或者制热,通过利用蓄能介质 将冷(热)量储蓄起来,在电网负荷高峰期(如 白天),再将冷热量释放出来用于建筑物的空调 末端,以承担高峰期空调所需的全部或者部分负 荷。通过采用这种蓄能技术能够实现削峰填谷, 是缓解电力建设和新增用电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 。
16
蓄冰装置的分类
• 1、 按是否使用载冷剂可分为制冷剂直接蒸发式 和载冷剂循环式。
• 2、 按结冰方式不同分为静态制冰和动态制冰 • 3、 按融冰方式不同分为内融冰、外融冰、内外
同时融冰。 • 4、 按制冷剂流程不同分为密闭式和开放式。 • 5、 按蓄冰形式不同分为不完全冰结式、完全冰
结式、制冰滑落式、封装容器式(包括冰球式) 、冰泥式。
筑负荷较小的工程; • 逐时负荷的峰谷悬殊,使用常规系统会导致装机容量过大
,且大部分时间处于部分负荷下运行的工程; • 电力容量或电力供应受到限制的空调工程; • 要求部分时段备用制冷量的空调工程; • 要求提供低温冷水,或要求采用低温送风的空调工程; • 区域性集中供冷、热的采暖供冷工程。
14
冰蓄冷
9
水蓄冷方法
• 隔板法:在蓄水罐内部安装一个活动的柔 性膈膜或一个可移动的刚性隔板,来实现 冷热水的分离,通常隔膜或隔板为水平布 置。这样的蓄水罐可以不用散流器,但隔 膜或隔板的初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与散流 器相比并不占优势。
水蓄冷技术概述 ppt课件

水蓄冷系统 大 4~6℃ 较低 较低 可利用现有系统冷源 技术要求低,运行费用较低 较高 可结合消防水池等现有建筑空间一 并使用,冬天可以作为蓄热系统使用
6
水蓄冷技术概述
水蓄冷系统可与原空调系统“无缝”连接,无需再额外配置蓄冷冷源或对 原系统用冷水机组进行调整; 水蓄冷系统的冷水温度与原系统的空调冷水温度相近,可考虑直接使用, 不需设额外的设备对冷水温度进行调整; 水蓄冷系统控制简单,运行安全可靠; 在出现紧急状况可及时投入使用,即可以考虑兼作容灾备份冷源使用。
ppt课件完整实施水蓄冷的基本条件ppt课件完整项目冰蓄冷系统水蓄冷系统蓄冷槽容积小仅为水蓄冷槽的1035冷机耗电较高较低蓄冷系统初投资较高较低蓄冷冷源需要能独立运行的制冰机组或双工况冷机可利用现有系统冷源设计及运行技术要求高运行费用较高技术要求低运行费用较低制冷性能系数cop低比水蓄冷低1020较高其他用途可结合消防水池等现有建筑空间一并使用冬天可以作为蓄热系统使用ppt课件完整水蓄冷相比冰蓄冷在数据中心运用中的优势水蓄冷系统可与原空调系统无缝连接无需再额外配臵蓄冷冷源或对原系统用冷水机组进行调整
17
水蓄冷技术概述
在并联接入中,蓄冷罐既作为冷机的负荷端 (蓄冷模式),也作为末端负荷的供冷源(放 冷模式),根据不同状况切换,如下三页所示。
18
常规空调系统
运行原理简图
19
水蓄冷系统夜间
蓄冷运行原理图
20
至于如果采用地下水池式冷槽必须使用板式换热器的,或者北方使用了免费 冷源的机房已经使用了板式换热器的,则无需讨论。
13
水蓄冷技术概述
开式蓄冷水罐虽然与大气接触,但只通过一透气口,与罐外空气接触面很 小,冷冻水中的含氧量变化很小,加上水罐水体量相对于原空调系统的水 量来讲大得多,只要保证初始补水水质合格,以后的水质更容易保持; 即使担心开式蓄冷水罐的水质保持问题,还可以采用氮气密封系统,这种 系统广泛应用于石化行业,用于隔离罐内物质免受大气氧气作用,而且普 遍都是持压罐体,所以应用在我们这种微正压的蓄冷水罐是可行的。
动态冰蓄冷技术

温 度
0℃
最低过 冷度Tm
过冷却 0℃水
促晶 0℃冰浆
安全过 冷度Ts
普通自来水: Ts ≈ 3.8 ℃ Tm ≈ 5.8 ℃
时间
促晶技术
(解除过冷却,生成冰浆)
促晶器
θout= -2℃ 过冷水
θm= 0 ℃冰浆
θ0= 0 ℃水
微晶处 理器
超声波促晶器
利用超声波在液 相水中的强烈空 化效应,在过冷 水中均匀产生强 烈的内部微小扰 动,破坏过冷水 的亚稳态,快速 诱发结冰。
温度 ℃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0
1
2
3
4
5
6
7
时间 h
动态冰蓄冷系统放冷曲线图
(佛山高新区动态冰蓄冷项目实测运行数据-2010年7月)
动态冰蓄冷其他优势
场地占用适应性强
蓄冰槽内无制冰设备,任意形状任 意尺寸均可,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 现场既有空间。
蓄冰槽的蓄冰率(IPF)达50%,蓄 冷密度高,水槽容积小。
动态冰蓄冷中央空调技术
江苏浩菱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2015年05月12日
目录
蓄冷空调的概念和意义 蓄冷空调的主要技术分类 过冷水式动态冰浆蓄冷技术 过冷水式动态冰蓄冷的技术优势 动态冰蓄冷工程技术开发和应用 动态冰蓄冷工程案例展示
蓄冷空调的概念和意义
蓄冷空调的概念
蓄冷空调的意义
广州中颐创意产业园动 态冰蓄冷中央空调
设计日总冷负荷:2800RTh 设计蓄冷量:900RTh
东莞帝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动态冰蓄冷中央空调
新一代动态冰浆蓄冷技术

➢冰浆可以用水泵进行远距离、多终端输送,20%浓度冰浆的冷 量是同质量4℃水的3倍,相当于30℃的供回水温差。
➢系统结构简单,所有制冷系统部件是和常规机组一样的标准产 品,可以结合原有制冷系统进行灵活更改,维护费用少。
➢蓄冰槽内部无任何盘管和冰球,蓄冰槽形状无限制,可充分利 用建筑物闲置空间。加大蓄冰罐即可增加蓄冰量,可最大限度地 满足用冷需求和降低运行费用。
A
20
冰浆系统的优势
蓄冰槽可以采用水泥池、玻璃钢、 不锈钢等各种材料,且形状、高 度、位置没有限制
A
21
冰浆的广泛用途
超市
泵送冰浆
A
渔业
22
冰浆的广泛用途
➢冰浆的表面积是片冰的几十倍, 可与混凝土充分接触,达到最理想 的冷却效果。
➢ 冰浆是一种流态化冰,不仅可以 采用水泵直接进行远距离、多终端 输送。没有片冰那样复杂的螺杆或 履带输送系统。
➢无论盘管或冰球都存在体积大、成本高、维护困 难、效率低、融冰速率慢等问题。
A
15
传统静态蓄冰设备
平均制冷量只有空调工况制冷量 的50%,比设计值70%少了20%
A
16
新一代冰浆系统
高效率、低成本、应用灵活
A
17
新一代冰浆系统的优势
➢是目前所有制冰形式中效率最高的,蒸发温度比冰球和盘管技 术提高5-7℃,主机COP提高20%以上。
力合动态冰浆蓄冷项目在各位专家的帮助下, 必将为深圳的节能事业,产学研产业化发展, 经济危机下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带动就业等方 面开拓新的天地。
A
30
新一代动态冰浆蓄冷技术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节能工程技术中心 深圳力合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A
新一代动态冰浆蓄冷技术[研究材料]
![新一代动态冰浆蓄冷技术[研究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6232a08f76a20029bc642d15.png)
蓄冰储能的社会效益
➢转移电力高峰用电量,平衡电网峰谷差 ➢减少新建电厂投资 ➢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生态平衡 ➢充分利用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
峰谷书屋
12
蓄冰储能的意义
峰谷书屋
13
传统静态蓄冰设备
美国BAC、CALMAC、FAFCO
盘管
峰谷书屋
法国CIAT 冰球
14
传统静态蓄冰设备
➢静态制冰时,随着制冰的进行,冰层越来越厚, 热阻越来越大,主机工况下降,蓄冷量下降。
➢盘管存在载冷剂易泄漏的问题,一旦发生热胀冷 缩造成接头泄漏,将会对蓄冰系统产生致命影响。
➢无论盘管或冰球都存在体积大、成本高、维护困 难、效率低、融冰速率慢等问题。
峰谷书屋
15
传统静态蓄冰设备
平均制冷量只有空调工况制冷量 的50%,比设计值70%少了20%
峰谷书屋
16
新一代冰浆系统
高效率、低成本、应用灵活
峰谷书屋
4
蓄冰储能的意义
➢电力是无法储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昼夜电 力的需求差别越来越大,火力发电机组启停一次 损失巨大,核电和水电也因诸多原因无法参与调 峰。
➢火电发电机组启停调峰一次损失很大,一台 12.5万千瓦发电机组启停调峰一次,需消耗20T 标准煤;一台20万千瓦发电机组启停调峰一次, 需消耗34.8T标准煤。
峰谷书屋
17
新一代冰浆系统的优势
➢是目前所有制冰形式中效率最高的,蒸发温度比冰球和盘管技 术提高5-7℃,主机COP提高20%以上。
➢冰浆可以用水泵进行远距离、多终端输送,20%浓度冰浆的冷 量是同质量4℃水的3倍,相当于30℃的供回水温差。
➢系统结构简单,所有制冷系统部件是和常规机组一样的标准产 品,可以结合原有制冷系统进行灵活更改,维护费用少。
冰蓄冷系统教学PPT

动态蓄冰系统——冰片滑落式
(二)适用场合 由于释冷速率快,特别适合于尖峰用冷,而且可以用大温
差的冷冻水供应低温空调系统,更有利于节省 。如工业 过程、渔业、冷冻保鲜等。
动态蓄冰系统——冰晶式
(一)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的蒸发器为一圆套筒式蒸发器,制冷 剂在夹层内通过管内径为300mm,8%浓度的乙烯 乙二醇溶液在内管内通过,达到过冷温度,冰在内 侧形成,为了保持内管壁表面温度均匀,配有三台 由外部电动机驱动的翼形旋转叶片的擦试机,每台 负责二个筒状蒸发器。冰晶与水一起贮存在贮槽内。
❖ 一般制冷电能需求的峰值问题: ❖ 由于电能的大量消耗,电厂的成本越来越高 ❖ 在紧张时间段内,电能费用更加昂贵 ❖ 有时电能需求得不到满足 ❖ 在高峰以外时间,电力需求减少,生产过剩形成浪费。 ❖ 冰蓄冷系统用于消除用电高峰 ❖ 将空调负荷转移到峰值以外的时间 ❖ 选择较小的冷水机获得最佳“参差率” ❖ 获得较好的 回收率
动态蓄冰系统——冰片滑落式
(一)工作原理
制冰模式运行时,分为两个工作周期, 一个是制冰期,一个是收冰期(即 脱 冰 ) 。 制 冰 期 为 10 ~ 30min 、 收 冰 期 为 20 ~ 60s 。 当 冰 层 结 至 3 ~ 6mm时,开始脱冰。制冷系统通过 四 通 阀 切 换 控 制 —— 时 间 控 制 器 反 向运行,用热制冷剂加热原蒸发器, 则冰层脱落。结冰、脱冰循环进行。
CHILLER WATER LOAD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TIME)
冰蓄冷系统介绍 ppt课件

冰蓄冷系统分类
全蓄冰系统
必须在夜间或非高峰电力低谷时段储存建筑物日间所需的全部冷负荷, 从而避免制冷剂在高峰期的运行,这种系统需要巨大的蓄冰量,只适 用于低峰期能量廉价地区或提供优惠价的地区,初期投资大,应用较 少。符合以下两种情况之一可以采用:
1) 每天的供冷时间较短,如体育馆、会议室、独立餐厅等 2) 峰谷电费差价在 3:1以上
1.4000 1.2000 1.0000 0.8000 0.6000 0.4000 0.2000 0.0000
0
1000
2000
3000
负荷(KW) 分时电价(元/KWH)
4000
电价
5000
负荷
6000
设计日建筑物负荷分布
控制策略 根据分时电价和负荷分布合理制定系统控制策略
冰蓄冷控制策略
冰蓄冷控制策略
Vi 6
Ti 6 Vi 5
Ti 4
Vi 3
Vi 4 Ti 2 3.5C
Fi 1
3a
Vi 1 共8组 (3个蓄冰池)
3c
6.5C
Vi 2
Ti 1
图书馆 文体馆 食堂 综合楼 宾馆 教研楼 图书馆 文体馆 食堂 综合楼 宾馆 教研楼
冰蓄冷基本控制模式
集水器
分水器
基载主机2
➢双工况主机制冰同时供冷模式
Fi 2
乙二醇回路电动阀 Vi 1、Vi4全开
乙二醇循环泵 6a、6b开启(工频运行)
基载主机2
Vi 6 Fi 2
Ti 5
Ti 6
板换
Vi 5
Ti 3
Ti 4
乙二醇泵6a 乙二醇泵6b
双工况主机1a
双工况主机1b
-6.5C Ti 1
《冰蓄冷空调系统流程》课件PPT模板

检查冷媒水系统该打开的阀门是否正常开关;检查冷媒水泵是否开启; 检查系统自动排气阀工作是否正常;
二、蓄冰装置
主要功能:冰量储存及释放,即蓄冰、融冰; 主要参数:
冰槽液位:反映蓄冰量多少的一个参数 1#冰槽 (0.54m-0.70m) 2#冰槽 (0.52m-0.68m) 3#冰槽 (0.52m-0.68m)
冷却水系统界面
供热系统界面
模式切换界面
冷机监控参数界面
二次泵监控参数界面
乙二醇、冷却泵监控参数界面
冷却塔监控参数界面
管理员进入后显示界面
各设备连接状态查询界面
各设备连接状态查询界面
Thank you.
演讲结速,谢谢观赏!
PPT常用编辑图使用方法
七、冷却塔
主要功能:热量散发,将冷却水从制冷主机带来的热量转移到大 气中;
主要参数: 冷却出水温度:与主机冷却水进水温度相同 冷却进水温度:与主机冷却水出水温度相同
主要操作: 手动操作时,将冷却塔配电控制箱控制面板上手自动按钮旋转至 手动状态,直接使用面板上启动和关闭按钮进行操作;
故障分析:冷塔缺水,检查补水阀是否开启,检查自来水压力是 否足够;
故障分析: 水泵震动加剧,系统中可能有空气,查看自动排气阀是否正常,查看冷却塔集水盘 是否吸空;查看冷却补水是否开启;
注意事项: 防止空转,查看水泵进出口压力是否正常,查看水泵进出口阀门是否开启,
六、板式换热器
主要功能:能量转移,乙二醇系统任一设备参与供冷时,通过该 设备将乙二醇系统的冷量转移到冷冻水系统中;
主要参数: 冷冻水电导率≤290μs/cm 冷却水电导率≤290μs/cm
主要操作: 控制面板上,手自动按钮,选择手动补液和自动补液;一般置为 自动状态,设备会根据电导率自动控制加药量和加药时间。 手动状态时,需要操作人员控制加药量和加药时间;
二、蓄冰装置
主要功能:冰量储存及释放,即蓄冰、融冰; 主要参数:
冰槽液位:反映蓄冰量多少的一个参数 1#冰槽 (0.54m-0.70m) 2#冰槽 (0.52m-0.68m) 3#冰槽 (0.52m-0.68m)
冷却水系统界面
供热系统界面
模式切换界面
冷机监控参数界面
二次泵监控参数界面
乙二醇、冷却泵监控参数界面
冷却塔监控参数界面
管理员进入后显示界面
各设备连接状态查询界面
各设备连接状态查询界面
Thank you.
演讲结速,谢谢观赏!
PPT常用编辑图使用方法
七、冷却塔
主要功能:热量散发,将冷却水从制冷主机带来的热量转移到大 气中;
主要参数: 冷却出水温度:与主机冷却水进水温度相同 冷却进水温度:与主机冷却水出水温度相同
主要操作: 手动操作时,将冷却塔配电控制箱控制面板上手自动按钮旋转至 手动状态,直接使用面板上启动和关闭按钮进行操作;
故障分析:冷塔缺水,检查补水阀是否开启,检查自来水压力是 否足够;
故障分析: 水泵震动加剧,系统中可能有空气,查看自动排气阀是否正常,查看冷却塔集水盘 是否吸空;查看冷却补水是否开启;
注意事项: 防止空转,查看水泵进出口压力是否正常,查看水泵进出口阀门是否开启,
六、板式换热器
主要功能:能量转移,乙二醇系统任一设备参与供冷时,通过该 设备将乙二醇系统的冷量转移到冷冻水系统中;
主要参数: 冷冻水电导率≤290μs/cm 冷却水电导率≤290μs/cm
主要操作: 控制面板上,手自动按钮,选择手动补液和自动补液;一般置为 自动状态,设备会根据电导率自动控制加药量和加药时间。 手动状态时,需要操作人员控制加药量和加药时间;
第1章2 蓄冷技术工作原理PPT课件

盐蓄冷和气体水合物蓄冷四种方式。 1.水蓄冷:利用水的显热进行冷量储存。 具体来讲,就是利用4℃~7℃的低温水进行蓄冷。
4
(1)优点:投资省,技术要求低,维护费用少, 可用常规制冷机组,且冬季可以用于蓄热。
(2)缺点:水的蓄冷密度低,只能利用8℃温差, 故系统占地面积大、冷损耗大、防水保温麻 烦等。
7
(2)△tw:为利用温差,分别为5、10、15、20、 25℃。
(3)Vi/Vw:冰蓄冷槽容积Vi与水蓄冷槽容积
Vw之比。
(4)冷损失:由于蓄冷槽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 温度,而散失到周围环境中去的冷量。
8
图2-1 冰蓄冷槽与水蓄冷槽容积比较 9
(5)容积比较
a. 当 IPF=10%,△tw=5℃ 时 , 则 Vi/Vw = 0.35, 即 冰 蓄 冷 槽 容 积 Vi 仅 为 水 蓄 冷 槽 容 积 Vw的35%;
(3)空调水蓄冷系统的设计,应异于常规空调系 统的设计,尽可能提高空调回水温度,减少 蓄冷水槽的体积。
5
a.温差为8℃时,蓄冷槽体积:0.118m3/kWh; b.温差为11℃时,蓄冷槽体积:0.086m3/kWh (4)适用于: a.现有常规制冷系统的扩容或改造,可不增加
或少增加制冷机组容量,提高制冷能力。
b.充冷温度一般为-3℃~-6℃,释冷温度为 1℃~3℃。
c.盘管形状有蛇形管、圆筒形管和U形管等。盘 管材料一般为钢或塑料。
30
图2-4 盘管内融冰结构示意图
31
内融冰:
优点
– 盘管外表面融冰均匀,不易形成水流死角。 – 不需要采取搅拌措施,以促进冰的均匀融化。
缺点
– 空调回水与冰间有很薄的水层,融冰换热热阻较大。 – 多采用细管、薄冰层蓄冰。
4
(1)优点:投资省,技术要求低,维护费用少, 可用常规制冷机组,且冬季可以用于蓄热。
(2)缺点:水的蓄冷密度低,只能利用8℃温差, 故系统占地面积大、冷损耗大、防水保温麻 烦等。
7
(2)△tw:为利用温差,分别为5、10、15、20、 25℃。
(3)Vi/Vw:冰蓄冷槽容积Vi与水蓄冷槽容积
Vw之比。
(4)冷损失:由于蓄冷槽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 温度,而散失到周围环境中去的冷量。
8
图2-1 冰蓄冷槽与水蓄冷槽容积比较 9
(5)容积比较
a. 当 IPF=10%,△tw=5℃ 时 , 则 Vi/Vw = 0.35, 即 冰 蓄 冷 槽 容 积 Vi 仅 为 水 蓄 冷 槽 容 积 Vw的35%;
(3)空调水蓄冷系统的设计,应异于常规空调系 统的设计,尽可能提高空调回水温度,减少 蓄冷水槽的体积。
5
a.温差为8℃时,蓄冷槽体积:0.118m3/kWh; b.温差为11℃时,蓄冷槽体积:0.086m3/kWh (4)适用于: a.现有常规制冷系统的扩容或改造,可不增加
或少增加制冷机组容量,提高制冷能力。
b.充冷温度一般为-3℃~-6℃,释冷温度为 1℃~3℃。
c.盘管形状有蛇形管、圆筒形管和U形管等。盘 管材料一般为钢或塑料。
30
图2-4 盘管内融冰结构示意图
31
内融冰:
优点
– 盘管外表面融冰均匀,不易形成水流死角。 – 不需要采取搅拌措施,以促进冰的均匀融化。
缺点
– 空调回水与冰间有很薄的水层,融冰换热热阻较大。 – 多采用细管、薄冰层蓄冰。
冰蓄冷系统基础教学资料课件

冰蓄冷系统基础教学资料课件
目录
• 冰蓄冷系统简介 • 冰蓄冷系统的组成 • 冰蓄冷系统的分类 • 冰蓄冷系统的优缺点 • 冰蓄冷系统的设计 • 冰蓄冷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01
冰蓄冷系统简介
冰蓄冷系统的定义
01
冰蓄冷系统是一种利用夜间低谷 电力或余电来制冰并储存冷量, 白天释放冷量以满足建筑物空调 需求的系统。
输出和供水温度。
易于维护
系统设计应便于日常维 护和清洗,降低维护成
本。
设计流程
需求分析
明确系统的使用需求 ,如冷量需求、运行 时间等。
设备选型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 冰蓄冷主机、冷却塔 、水泵等设备。
系统布局
确定各设备的位置和 连接方式,进行管路 设计。
控制策略
制定系统的运行控制 策略,如优先级设置 、能量调度等。
02
该系统通过制冷机在夜间运转, 将电能转换为冰能,并将冰能储 存起来,以供白天使用。
冰蓄冷系统的原理
冰蓄冷系统利用了冰的相变潜 热,通过制冷机将水冷却并冻 结成冰,储存冷量。
在白天,通过融化冰来释放冷 量,满足建筑物空调需求。
通过控制融冰速率和制冷机运 行,可以实现对冷量供应的精 确控制。
冰蓄冷系统的应用场景
经济分析
对系统的初投资、运 行费用等进行经济性 评估。
设计要点
负荷匹配
确保所选设备能满足系统的最大和最小冷量 需求。
安全保护
设置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如防冻、过载保 护等。
能效比
关注系统的能效比,选择高效低能耗的设备 。
系统集成
考虑各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确保整体性能 最优。
06
冰蓄冷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蓄冷槽
目录
• 冰蓄冷系统简介 • 冰蓄冷系统的组成 • 冰蓄冷系统的分类 • 冰蓄冷系统的优缺点 • 冰蓄冷系统的设计 • 冰蓄冷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01
冰蓄冷系统简介
冰蓄冷系统的定义
01
冰蓄冷系统是一种利用夜间低谷 电力或余电来制冰并储存冷量, 白天释放冷量以满足建筑物空调 需求的系统。
输出和供水温度。
易于维护
系统设计应便于日常维 护和清洗,降低维护成
本。
设计流程
需求分析
明确系统的使用需求 ,如冷量需求、运行 时间等。
设备选型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 冰蓄冷主机、冷却塔 、水泵等设备。
系统布局
确定各设备的位置和 连接方式,进行管路 设计。
控制策略
制定系统的运行控制 策略,如优先级设置 、能量调度等。
02
该系统通过制冷机在夜间运转, 将电能转换为冰能,并将冰能储 存起来,以供白天使用。
冰蓄冷系统的原理
冰蓄冷系统利用了冰的相变潜 热,通过制冷机将水冷却并冻 结成冰,储存冷量。
在白天,通过融化冰来释放冷 量,满足建筑物空调需求。
通过控制融冰速率和制冷机运 行,可以实现对冷量供应的精 确控制。
冰蓄冷系统的应用场景
经济分析
对系统的初投资、运 行费用等进行经济性 评估。
设计要点
负荷匹配
确保所选设备能满足系统的最大和最小冷量 需求。
安全保护
设置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如防冻、过载保 护等。
能效比
关注系统的能效比,选择高效低能耗的设备 。
系统集成
考虑各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确保整体性能 最优。
06
冰蓄冷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蓄冷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新一代动态冰浆蓄冷技术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