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负荷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
浅谈电力负荷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其控制策略,信息管理范文.doc
浅谈电力负荷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其控制策略,信息管理-【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组成,阐述了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着重对该系统的控制及管理过程进行了探讨,以此希望给予电力行业人员以有意义的借鉴,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电力负荷控制;原理;控制策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电力负荷控制技术及其电力负荷控制产品的发明和创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实力。
本文将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首先对电力负荷控制的原理进行论述,并分析了电力负荷的控制方法,以此希望为同行业人员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1、负荷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电力负荷控制是一个集合计算机、自动化控制、信息等多类学科的应用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以对电力营业抄收、数据采集及其管理等进行有效的控制。
1.1负荷系统的组成电力负荷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负荷控制中心、控制终端及通信系统。
负荷控制中心(主控站)的主要功能是对各负荷终端进行控制和监视;控制终端是一种接受主控站控制与监视的设备,其安装于客户端。
我国当前的负荷管理主要是以地市为主控站基础,直接管理大、中、小客户的用电负荷。
1.2负荷系统的工作原理控制终端包括主控单元、输入输出单元、电台、显示单元、调制解调单元和开关电源。
在接通控制终端电源后,该系统程序将自动初始化并进入上电复位运行。
在中心站发出信号后,终端天线接收指令,再由电台解调成低频的FSK信号并传输至解调单元,经调制解调后的数据信号将发送给主控单元,最后由主控单元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识别并执行操作。
通常中心站发出的命令分为播命令和单点命令,播命令是向所有区域内的终端发出的命令,单点命令是向选定的终端发出的命令。
控制终端将根据命令对数据进行采集,并由异步串行接口将数据传输至调制解调单元进行制,最后将信号由电台和天线发回中心站。
在控制终端接受功率定值、功控投入等命令时,将执行域内闭环控,并发出声光信号。
当负荷功率超出设定值或处于受控状态时,将立即进入报警累计状态,超出报警设定值后,控制终端将开始第一次跳闸。
浅析电力负荷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控制策略
浅析电力负荷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控制策略摘要:通常来讲,目前我们所说的电力负荷控制指的就是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来对供电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从而提升对电力负荷管控的能力,提升电能应用的有效性,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基于此,本文对电力负荷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其控制策略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电力负荷控制;基本原理;控制策略电力计量是以电网为运行标准,合理的分析实际组成过程。
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准确的判断电力监控过程。
随着电网铺设的快速普及,有效的电力计量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根据电力计量的实际过程,准确的分析电力互感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误差情况。
电能表的互感效果,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误差性问题。
其直接影响负载荷的情况变化。
需要根据电力计量的实际标准,分析影响低负荷情况的操作过程。
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提升处理效果的办法,确保电力计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从上世纪中后期,我国开始了对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先后经历了音频、电力线载波及无线电控制3 个阶段,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现有移动网络GPRS/CDMA数据传输技术的负荷控制技术的出现,无线负荷控制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有较大提高。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指利用无线、有线、载波等通信方式,由安装在用户侧的采集控制装置和供电公司的监控系统实现对用户或某个区域电力、电能等用电状况进行监测、控制并对采集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加以应用的综合系统。
包括终端装置、收发设备及信道、主台软硬件设备及其形成的数据库、文档等。
数量庞大、分部广泛的现场终端是系统的主要特点,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现场终端设备主要由主控单元、电参数采样单元、监控单元、通信单元、RS485接口、遥信输入、遥控输出单元组成,系统通过RS485 线与客户多功能电子表或主进线电流、电压互感器连接,直接采集客户各相功率、电流、电压等实时数据资料。
2 电力负荷技术对电力计量的控制策略2.1电能计量中的实际影响因素分析过程在低负荷的状况下,电能通过电力计量标准直接反应出来。
关于电力负荷控制的原理及控制研究
关于电力负荷控制的原理及控制研究摘要:有效的对电力负荷进行控制,能够提高电网的运行质量,维护输电线路,保护相关配电设备的安全,有利于电网的稳定运行。
本文针对电力负荷控制的原理与控制进行研究,论述了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介绍,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以及电力负荷控制研究与管理。
关键词:电力负荷;控制原理;控制研究;策略前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进步,对于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负荷,主要是指电网运行过程中,相关电气设备的运转需要的能源。
电力负荷控制,主要是对电网的电力负荷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去维护设备的性能,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
电力负荷控制过程,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相结合,能够提高电力负荷控制水平,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维护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介绍电力负荷控制系统,主要是对电网运行过程中电力负荷进行控制,其主要是由负荷控制中心、控制终端、以及通信系统构成。
控制终端,主要安装于用户的客户端,能够对所有的电力负荷进行监督管理。
负荷控制中心,主要是对控制终端进行控制。
通信系统,主要是负责信息收集、传递、分析等,从而去提高信息的利用率,确保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有效性[1]。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终端系统运行之后,会将电网的电位与上电位相关程序进行初始化。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中心站会收集数据信息,并且传递给终端系统。
终端系统会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信息要求去发布指令,从而去完成控制操作。
二、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一)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构成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负荷控制中心,能够对控制终端进行监视,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主控。
根据调查可知,我国的电力负荷管理,选择地市作为负荷控制系统的基础比较适合[2]。
主要是由于,在电网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县区负荷中心进行控制。
此时的地市负荷控制中心,则可以直接对大规模的电网进行控制,有助于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管理。
电力系统中的负载均衡与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负载均衡与优化控制策略研究电力系统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承担着为人们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供应的重要任务。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高效利用,负载均衡和优化控制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中的负载均衡与优化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电力系统中的负载均衡负载均衡是指将系统中的负载在各个节点之间合理分配,避免出现某个节点过载而其他节点负载较轻的情况。
在电力系统中,负载均衡是保证供需平衡,实现电力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关键。
为了实现负载均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1. 能耗监测与管理:通过对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负载不均的情况。
例如,当某个节点负载过重时,可以将部分负载转移到其他节点上,以实现负载均衡。
2. 预测与调度控制:利用先进的预测算法和调度策略,可以在提前预知到未来负载需求的情况下,合理调度和分配电力资源,避免负载不均衡的发生。
例如,根据历史数据和趋势分析,可以预测未来某个时间段的负载情况,然后采取相应的调度控制策略。
3. 多源供能与互联互通:采用多源供能和互联互通的技术手段,可以将不同地区的电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利用,实现供需平衡和负载均衡。
例如,通过跨区域输电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以实现对电力资源的均衡调度和优化利用。
二、电力系统中的优化控制策略优化控制策略是指通过采用先进的算法和模型,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变量和参数进行优化调整,以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资源的最优利用。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优化控制策略:1. 基于规则的控制:基于专家经验和规则库,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规范和控制。
例如,根据电力系统的工作状态和负载需求,制定相应的调度规则和策略,以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
2. 模型预测控制:通过建立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和预测算法,对未来的系统状态和负载需求进行预测和优化控制。
例如,利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预测未来某个时间段的负载情况,并相应调整系统的运行参数。
电力系统中的负荷控制策略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负荷控制策略研究引言:电力系统的负荷控制是确保电力供需平衡的关键环节。
随着现代社会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研究电力系统中的负荷控制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负荷控制策略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于电力供应和能源利用的影响,以期为负荷控制策略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负荷控制策略的意义电力负荷控制是指通过调整电力供给和负荷需求之间的关系,使电力系统保持平衡,以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在电力系统中,负荷控制策略的应用能够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1.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通过负荷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调整电力负荷,避免过负荷和过载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降低电力系统的压力: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电力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负荷控制策略的应用可以平衡供需关系,降低电力系统的压力,减少系统故障的发生概率。
3.优化能源利用:负荷控制策略可以根据不同的用电需求分配电力供应,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合理调控负荷,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损耗,提高电力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二、传统负荷控制策略传统的负荷控制策略主要包括峰谷平填、按天配电和按日配电等方式。
这些传统策略基于历史数据和经验规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然而,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结构的变化,传统负荷控制策略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灵活性:传统负荷控制策略一般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无法灵活应对电力需求的变化。
尤其是在用户需求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传统策略的应用效果有限。
2.能源利用效率低:传统负荷控制策略主要依赖于人工干预和设备运行,无法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
这导致负荷控制的精度有限,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3.系统响应时间长:传统负荷控制策略一般需要人工进行系统调整和调试,响应时间较长。
这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新型负荷控制策略研究为了克服传统负荷控制策略的不足,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新型的负荷控制策略。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控制策略研究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控制策略研究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力需求的增长,电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策略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这项研究的目标是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效率,为电力用户提供更好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一、电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策略概述电力配电系统是将电能从输电线路分配到消费者终端的系统。
传统的配电系统通常是基于手动操作,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自动化控制策略的研究旨在实现配电系统的智能化、自主化和高效化。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自动化控制策略:1. 负荷调度和优化控制:根据实时负荷需求,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负荷的调度和优化。
该策略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稳定性,减少供电故障和停电时间。
2. 高压断路器自动重合闸:传统的断路器操作需要人工干预,而自动重合闸技术可以通过在线监测电流、电压和频率等参数,自动判断断路器的状态并进行操作。
这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快速恢复故障的能力。
3. 在线监测和故障检测:通过在电力系统中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检测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算法检测和定位故障。
这样可以减少故障的发生,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二、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挑战在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的控制策略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以下是几个挑战:1. 系统安全和可靠性:自动化控制系统必须保证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防止恶意攻击和操作错误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
因此,强大的网络安全和通信安全措施是必要的。
2. 大规模数据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处理大量的实时数据,包括电流、电压、负荷和故障信息等。
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并做出准确的决策,是一个挑战。
3. 技术兼容性:不同厂家的设备和系统在通信和协议方面可能存在不兼容性问题,这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策略的实施和运行造成了困难。
三、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配电自动化控制策略,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向:1. 先进的故障检测和定位技术: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故障检测算法,实现更准确和快速的故障检测和定位。
浅谈电力负荷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其控制策略
浅谈电力负荷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其控制策略作者:王超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31期[摘要]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有着较为复杂的构成,并且包含了多种领域学科的知识,因此对于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研究也需要从多方面来进行。
文章对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同时对具体的控制策略提出了一些意见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负荷控制;原理;控制策略中图分类号:TQ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1-0032-01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科技水平发展迅速,在各项领域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电力负荷控制技术中,无论是产品的发明创造还是理论的研究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也说明我国对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研究也有着很强的技术实力。
而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科学内容,其中所涉及的内容也相对较多,因此对于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也需要对其组成以及工作原理有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够创造出更好的负荷控制系统,以便更好的促进我国负荷控制科学的发展。
1、电力负荷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浅析电力负荷控制系统中包括了计算机、自动化控制以及信息等多类学科的应用技术,其中每项技术对于电力负荷控制系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在电力营业的抄收、数据采集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1.1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构成其中包括了负荷控制中心、控制终端以及通信系统三个部分。
其中负荷控制中心能够对系统的运行起到监控的作用,而控制终端是接收负荷控制中心信息的设备总称,通信系统是进行信息传输的主要通道,从系统的构成中也可以看出负荷控制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所在,并且也影响着控制的质量和效果。
1.2 负荷系统的工作原理控制终端中包括了主控单元、输入输出单元、电台、显示单元以及开关电源等部分,在负荷系统运行时,控制终端需要将系统程序初始化并且在进入到上电复位运行,这样就可以进行信号的发射。
而控制终端在信号发出后,终端天线会接受信号指令,通过电台解调成低频的FSK信号再传输到解调单元,这样解调后的数据信号经过处理后就会转发到主控单元中,而主控单元会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且按照信息中的内容来执行具体的操作。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负荷柔性控制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负荷柔性控制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日益增长,电力需求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并保持电网的稳定运行,电力系统必须能够灵活控制电力负荷。
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负荷柔性控制相关的研究和技术。
电力负荷柔性控制是指通过采用灵活的控制策略,使电力系统能够在电力需求变化时进行快速调整和适应。
这种控制方式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能源消耗,并且减少了电力运营商的经济成本。
同时,电力负荷柔性控制还能够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集成和有效利用,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在电力负荷柔性控制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负荷预测。
准确的负荷预测可以帮助电力系统规划者和操作者更好地了解未来的电力需求,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安排。
目前,负荷预测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包括基于统计模型、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方法。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考虑影响负荷的因素,如天气、季节和经济状况等,来进行准确的负荷预测。
与负荷预测密切相关的是负荷调度和优化问题。
负荷调度是指根据负荷预测结果,安排并控制电力系统中各个负荷设备的运行模式和时段。
优化问题则是在给定电力供给和需求条件下,寻找最佳的负荷分配和调度策略,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近年来,随着优化算法和计算能力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优化模型和方法被应用于电力负荷柔性控制中。
例如,基于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和模拟退火等算法的负载平衡和调度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负荷优化问题。
此外,电力负荷柔性控制还需要考虑到负荷的动态特性和响应能力。
在某些情况下,电力负荷可能会急剧变化,例如突发的天气变化、负荷突增等。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电力系统必须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以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因此,电力负荷柔性控制研究也包括对负荷的动态调整和控制策略的优化。
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电力负荷和电力市场的协同。
在传统的电力市场中,电力负荷通常是由电力供应商通过电网直接提供给用户。
电力负荷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
电力负荷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着重讨论电力负荷控制和管理系统。
此外结合本人的实际工作经验,希望为工作在广大一线的电力行业人员以借鉴,为我国热电企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电力负荷控制;控制及管理过程;控制方法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电力负荷控制技术及其电力负荷控制产品的发明和创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实力。
本文将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首先对电力负荷控制的原理进行论述,并分析了电力负荷的控制方法,以此希望为同行业人员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1 负荷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电力负荷控制是一个集数据、网络、自动化控制的多科学技术,我国大部分热电厂和电厂都是通过这种技术对电力系统的数据进行采集和控制的。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负荷控制中心、控制终端及通信系统。
负荷控制中心(主控站)的主要功能是对各负荷终端进行控制和监视;控制终端是一种接受主控站控制与监视的设备,其安装于客户端。
我国当前的负荷管理主要是以地市为主控站基础,直接管理大、中、小客户的用电负荷。
控制终端包括主控单元、输入输出单元、电台、显示单元、调制解调单元和开关电源。
在接通控制终端电源后,该系统程序将自动初始化并进入上电复位运行。
在中心站发出信号后,终端天线接收指令,再由电台解调成低频的 FSK 信号并传输至解调单元,经调制解调后的数据信号将发送给主控单元,最后由主控单元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识别并执行操作。
通常中心站发出的命令分为播命令和单点命令,播命令是向所有区域内的终端发出的命令,单点命令是向选定的终端发出的命令。
控制终端将根据命令对数据进行采集,并由异步串行接口将数据传输至调制解调单元进行制,最后将信号由电台和天线发回中心站。
在控制终端接受功率定值、功控投入等命令时,将执行域内闭环控,并发出声光信号。
当负荷功率超出设定值或处于受控状态时,将立即进入报警累计状态,超出报警设定值后,控制终端将开始第一次跳闸。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负荷均衡控制策略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负荷均衡控制策略导言:电力负荷均衡控制策略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和负荷需求的增加,电力负荷均衡的控制策略对于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提高系统能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电力负荷均衡的概念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实现策略,并探讨现代电力负荷均衡控制策略的发展趋势。
1. 电力负荷均衡的概念和意义电力负荷均衡指的是在电力系统中,通过合理的分配和调度电力负荷,使得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力消耗相对均衡,以达到电力供需平衡,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电力负荷均衡不仅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还可以提高电网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损耗,减轻环境负荷。
2. 传统的电力负荷均衡控制策略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电力负荷均衡的控制策略主要是通过人工干预和基于经验的调度方法实现的。
比如,一些传统的控制策略如轮换负荷调度、峰谷填平等,需要人工根据经验判断负荷变化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实现负荷均衡。
然而,这些方法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且无法适应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负荷需求的动态变化。
3. 现代电力负荷均衡控制策略随着电力系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现代电力负荷均衡控制策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其中,技术手段如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逐渐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使得电力负荷均衡的控制更加智能、自动化。
3.1 预测和计划策略现代电力系统中,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运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可以对电力负荷的未来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从而制定合理的负荷计划。
在这种策略下,电力系统可以根据预测结果提前调整负荷分配,使得各个节点的电力消耗相对均衡,以确保系统的供需平衡。
3.2 基于市场机制的负荷均衡控制策略在现代电力市场中,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可以通过电力价格和负荷需求之间的关系来调节负荷的分配情况。
市场机制根据负荷需求的变化和电力供应的可利用情况,在负荷供需平衡的前提下,通过定价机制来引导用户的负荷消耗行为,以达到负荷均衡的目标。
浅谈电力负荷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其控制策略
在控 制终 端 接受 功率定 值、 功 控 投入等 命令时 , 将 执 行域 内闭环 控, 并 发出声光信 号。 当负荷 功率超 出设定值 或处 于受控 状 态时, 将立 即进 入 报警累计 状态 , 超 出报 警设 定值 后 , 控制 终端 将开 始第一 次跳 闸。 若 终端 负荷 功率仍然 超核 , 将进行后续 的轮次 跳闸 , 直 至负荷低 于
1 . 负荷 系统 的 组 成 及工作 原理 能 管理功 能和其他 功能 。 用 电计测 功能包括累计和 实时计 量 , 监视 功 电力负荷控制是 一个集合计算 机 、 自 动化 控制、 信息等多类学 科的 能 包括防窃 电监 测功能 和最大 用电需求量 监 测等 , 控制 功能主 要体现 应用技术 , 通过 该技 术可以 对电力营业 抄收、 数 据采集及其 管理等进行 在 复费率 时段的分时 计费, 但也具 有对负荷进行控 制的功能 , 管理功 能 有效的控 制。 主 要体现 在时段和 费率的计费、 抄 表以及 组网方面 , 时 段可分 为季节、 1 . 1 负荷 系统 的组 成 月、日 、 特殊 节假 日 等, 也可根 据峰谷 期的不同定 时。 费率则由供 电部 门 电力负荷控 制系统 主要包括 负荷控 制中心、 控制 终端及通信系统 。 进行设 定。 抄 表主要有手工抄 表、 本地 自 动抄 表、 远程 自 动抄表 方式 , 其 负荷控制 中心 ( 主控站 ) 的主要功 能是对各 负荷 终端进行控制 和监视 , 他 功能主要包括缺 相指示 , 电压异 常报警 、 断电和恢 复供 电记录 等。 控制终端是 一种接 受主控站 控制与监视 的设备, 其安装 于客户端 。 我国 2 . 1 . 3 线损的统计分析 当前的负荷 管理 主要是 以地 市为主 控站 基础 , 直接 管理大 、 中、 小客户 在 所有终 端的计 量表 都具 有远程 抄表 功能 的情况下, 则可 以建 立 的用电负荷 。 线 损的统 计与分析功 能 。 远 程抄 表的 数据主 要来源 于系统 内的 各类 终
电网的电力负荷与调控策略
电网的电力负荷与调控策略电力负荷与调控是电网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电力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对电网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各国都在不断研究和实施电力负荷调控策略,以满足不同时间段的需求峰值,并合理利用电力资源。
本文将就电网的电力负荷与调控策略进行探讨。
一、电力负荷的特点及其影响电力负荷是指电网所承担的供电任务,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1 季节性变化:电力负荷会因季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夏季由于空调等设备的使用增加,负荷峰值相应升高,而冬季则主要受取暖设备的影响。
1.2 日内波动: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电力负荷也会有所波动。
白天工业用电需求大,商业用电相对较高,而晚上则是居民生活用电的高峰期。
1.3 突发性变化:由于意外事件的发生,如雷击、设备故障等,会导致电力供需出现突发性变化,给电网运行带来一定的压力。
这些特点会对电网的运行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调控策略来应对这些变化。
二、电力负荷调控策略2.1 储能技术的应用:储能技术是目前电力负荷调控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储能设备的使用,可以将电力储存下来,在需要的时候释放。
常见的储能设备包括电池、超级电容器等。
2.2 分时电价政策:分时电价政策根据电力负荷的不同时间段,制定不同的电价标准,以鼓励用户在低负荷时段使用电力,减轻高负荷时段的压力。
这样一来,用户可以选择在电价较低的时候进行用电,提高电力利用效率。
2.3 网络互联互通:通过建立电力互联互通网络,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电力资源共享,可以更加灵活地调节电网负荷。
当某个地区负荷过大时,可以通过网络将多余的电力输送到该地区,从而平衡负荷压力。
2.4 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网利用先进的通信和控制技术,实现对电力负荷的实时监测和调控。
通过对用电需求的分析和预测,可以提前制定调控策略,避免出现供需失衡的情况。
2.5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电力供应的重要发展方向。
电力系统的可调节负荷分析与控制
电力系统的可调节负荷分析与控制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民生和安全稳定。
而在电力系统中,可调节负荷的分析与控制则是确保系统能够高效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分析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可以分为实际负荷和预测负荷两部分。
实际负荷是指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用电负荷情况,受到各种因素影响,随时都在变化。
而预测负荷则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未来用电负荷进行预测,以便系统能够提前做出调整。
对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系统运行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控。
2. 可调节负荷的分类与特点可调节负荷是指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系统需求进行调节的用电设备。
根据其调节方式的不同,可调节负荷可以分为手动调节负荷和自动调节负荷。
手动调节负荷需要人工干预,效率较低,而自动调节负荷则可以根据系统的信号自动进行调节,响应速度更快,适应性更强。
可调节负荷在电力系统中具有灵活性强、响应迅速等特点,对维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可调节负荷分析方法对于电力系统中的可调节负荷,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基于统计学的负荷预测方法,通过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建模,预测未来的负荷情况。
另一种方法是建立仿真模型,通过模拟不同负荷情况下系统的响应,来评估可调节负荷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这些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可调节负荷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机制,为后续的控制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4. 可调节负荷的控制策略在电力系统中,为了保证系统的平稳运行,需要采取合适的控制策略对可调节负荷进行管理。
一种常见的控制策略是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通过对系统的建模和预测,实时调整可调节负荷的使用情况,以确保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
另一种控制策略是基于智能算法的控制,如人工神经网络(ANN)等,通过算法的学习和优化,实现对可调节负荷的智能控制。
这些控制策略在实际电力系统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负荷管理技术应用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负荷管理技术应用研究智能负荷管理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概述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迅速发展的电力需求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智能负荷管理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研究智能负荷管理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包括其定义、原理、方法和具体应用案例等内容。
定义和原理智能负荷管理技术是一种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方法,对电力系统中的负荷进行动态管理和优化分配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电力系统中的负荷数据,结合预测模型和优化算法,实现对负荷的精确预测和合理控制,以提高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和运行效率。
方法和技术智能负荷管理技术主要包括负荷预测、负荷调度和负荷优化等环节。
在负荷预测方面,通过建立有效的预测模型和算法,结合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负荷进行准确的预测。
负荷调度是指根据负荷预测结果,灵活地控制和调整电力系统中各个负荷的开启和关闭时间,以平衡电网的负荷和供应。
负荷优化则是通过建立合理的优化模型和算法,在负荷调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负荷分配,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和能源利用率。
应用案例智能负荷管理技术在实际电力系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以下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
1. 能源消费优化智能负荷管理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用电需求、能源价格和电力系统负荷情况等因素,优化用户的能源消费策略。
例如,在电力供应充足且能源价格较低的时段,可以通过负荷控制系统将负荷推迟到这个时段,以获取更低的能源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负荷平衡和稳定性电力系统中存在着负荷波动的问题,智能负荷管理技术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和预测负荷,结合负荷调度和负荷优化策略,实现对电力系统负荷的精确控制和平衡分配,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排放减少和环境保护智能负荷管理技术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和能源来源合理安排负荷,以减少电力系统的碳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
电力负荷控制的原理分析及控制策略
电力负荷控制的原理分析及控制策略摘要:电力负荷控制即是综合运用现代化管理、计算机应用、自动控制、信息等多个学科的技术,来实现电力营销监控、电力营销管理、等多种功能。
负荷控制,又称为负荷管理,是为了碾平负荷曲线,均衡使用电力负荷,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以及提高电力企业的投资效益。
文章重点介绍了电力负荷控制的原理和其负荷控制的策略。
供与参考。
关键词:电力负荷控制;原理;电力营销;策略Abstract: electric power load control that is comprehensive use of modern management, computer application, automatic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other disciplines technologies to achieve power marketing monitoring, electric power marketing management, and other functions. Load control, also called load management, is to run flat load curve, balanced use electric power load, and improve the operation of the electric economy, safety, and improve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investment benefit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power load control and its load control strategy. And for reference.Keywords: electric power load control; Principle; Electric power marketing; strategy1 前言近几年来我国的负荷控制技术又获得飞速的发展,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我们不但有用于负荷控制的系列产品,而且也有相关的电力负荷控制装置的管理办法。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负荷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负荷优化控制策略研究电力负荷优化控制策略是指通过对电力系统中各个负载的监测和调节,以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在现代社会中,电力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对其负荷的优化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电力负荷优化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电力负荷预测与优化控制在电力系统中,负荷预测是电力负荷优化控制的基础。
通过对历史负荷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可以有效地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负荷情况。
传统的负荷预测方法主要基于统计学模型,如ARIMA和灰色模型等。
然而,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如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遗传算法等,以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负荷预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运行效果和电力供需平衡。
基于负荷预测结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负荷优化控制策略,以达到最佳的电力分配和调节效果。
例如,根据负荷预测结果,可以合理安排发电机组的出力和运行状态,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此外,还可以根据负荷预测结果,灵活地调整电力市场的价格和政策,以激励用户参与电力负荷的优化控制。
二、动态负荷管理与优化控制动态负荷管理是电力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的负荷优化控制策略。
传统的电力负荷管理方法主要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优先级来安排负荷的运行,以实现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和能源的高效利用。
例如,可以通过建立负荷曲线,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能源的可利用性,合理调整负荷的启停和电力分配策略。
然而,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普及和智能电网的发展,动态负荷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给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优化控制策略,如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和弹性负荷管理等,以提高电力系统对可再生能源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三、智能电网中的电力负荷优化控制智能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电力负荷优化控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电力负荷控制的原理分析及控制策略探析
电力负荷控制的原理分析及控制策略探析【摘要】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于多项能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电网亟待挖掘需求侧资源调节潜力,同时也要重视电力负荷的控制,从而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电力负荷系统的组成以及电力负荷控制的基本原理,再从填谷等方面探讨了电力负荷控制的策略。
【关键词】电力负荷;控制策略;电网0.引言我国近年来全社会用电量明显增加,这对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力负荷是电力系统中所有用电设备耗费的功率,加强电力负荷的控制对于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以及经济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对电力负荷控制原理及控制策略的研究对于提高电网运营的稳定性以及便于电力企业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智能用能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电力负荷控制的原理电力负荷是电力系统中所有用电设备耗费的功率,而电力负荷控制则是及数据网络等方面控制的多学科技术。
目前国内电力企业电力负荷控制主要是由通信系统、负荷控制中心、控制终端组成,复合控制中心可以对于多个负荷终端进行全程的监管,控制终端几乎被安装于移动设备或者是办公电脑上,便于管理人员在电力系统运用电设备运行过程中获得重要的数据,也会受到负荷中心的调控。
现阶段国内的电力负荷管控大多是采用地市级负荷控制中心控制模式,由地市级负荷控制中心管理辖区内不同规模客户的用电负荷。
控制终端电源打开后会自动完成操作,并进入上电复位运行,同时接收负荷控制中心发布的信号指令,再经过电台转化为不同的信号并传输至解调单元,如果上述环节的数据信号会被发送至主控单元,主控单元再根据接收的信号完成数据分析以及执行命令等操作[1]。
控制终端接受功控投入的命令时,一般会将执行域内闭环控,同时传输相应的信号。
一旦负荷功率高于初始设定的标准时,系统会及时快速发出警报,尤其是在电力负荷高度超出报警设定值会快速开启跳闸操作。
如果终端负荷功率仍然持续处于超出标准值的情况,则会继续进行后续的轮次跳闸,实质负荷降低至合理范围内后才会解除警报。
电力负荷预测及控制技术研究
电力负荷预测及控制技术研究从互联网到工业生产,电力系统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尽管电力系统在供应越来越多人们生活所需的能源和服务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人们却很少认识到电力系统的"心脏"——电力负荷预测与控制技术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
一、电力负荷预测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其主要功能是预测负荷需求并为电力系统提供合适的电力供应。
在现代社会中,负荷预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例如铁路、交通、航空等领域。
负荷预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帮助电力公司平衡能源的供需,为消费者提供稳定的用电服务,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发电效率。
电力负荷预测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和预测各种电力负载,其中包括恒定负载、非恒定负载和季节性负载。
预测的基础是对这些负载的历史数据的分析,从而可以得出未来用电的需求量。
与常规数据挖掘模型相比,电力负荷预测的特殊性在于其较短的时效性,以及它对因特殊事件而带来的暂时性负荷波动的适应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电力负荷预测不仅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还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未来的用电情况并制定相应的用电计划。
同时,它还可以帮助电力公司更好地规划发电和能源采购策略,降低供应链成本,并优化运营及资产使用效率。
二、电力负荷控制电力负荷控制作为电力负荷预测的后续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电力负荷控制可以避免系统的过载,并使得不同的电力设备得到更好的协调使用,从而为发电效率和电力系统健康运营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电力负荷控制还可以优化负载分布,让电力系统中的负载不仅能够被满足,而且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电力系统的总体效益。
现代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电力负荷控制技术是分布式负荷控制系统。
这种系统的核心是由多个电力设备和控制器组成的网络,这些设备可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进行监测和管理, 并且通过电价、峰谷电价等策略使电网中的负载、电价和电量保持平衡。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负荷侧管理策略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负荷侧管理策略研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电力负荷管理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效率。
因此,研究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负荷侧管理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力负荷侧管理的意义电力负荷侧管理指的是通过合理调整电力负荷,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的一系列策略。
这些策略包括需求响应、负荷控制和电力负荷优化等。
电力负荷侧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性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保证电力供应可靠性的基础。
通过负荷侧管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整电力负荷,提高电力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电力负荷侧管理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调整电力负荷的分配和使用,合理规划和配置电力资源,以达到能源的最优利用。
这样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损耗。
3.促进可持续发展电力负荷侧管理还可以通过引入清洁能源和提倡节能措施,促进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调整负荷侧的需求和使用,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绿色能源的利用,实现能源的可持续供应。
二、电力负荷侧管理策略的研究现状目前,电力负荷侧管理策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主要集中在需求响应、负荷控制和电力负荷优化等方面。
1.需求响应需求响应是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负荷侧管理策略。
通过激励用户灵活地调整用电强度和用电时间,以适应电力系统的需求变化。
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些需求响应市场,如日本的"节约电力"活动和美国的"需求侧管理计划"等。
这些市场鼓励用户采取节能措施,平衡供需关系,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2.负荷控制负荷控制是一种基于技术手段的负荷侧管理策略。
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和传感器等设备,监测和控制用户的电力负荷。
这种策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负荷的大小和分布,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负荷侧管理方法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负荷侧管理方法研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力负荷的需求也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
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如何有效地管理电力负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负荷侧管理方法,并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
首先,电力负荷侧管理指的是通过对电力需求进行优化调整,从而实现电力供需平衡,减少能源浪费的方式。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负荷侧管理一般包括负荷调度、负荷预测和负荷控制三个方面。
负荷调度是指根据实际需求情况,合理安排电力供给,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负荷预测是指通过对历史数据和相关因素的分析,预测未来电力负荷的变化趋势,以便提前做好准备。
负荷控制是指在负荷超过系统能力和安全阈值时,通过控制负荷的方式,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电力负荷侧管理中,负荷调度是最核心的环节。
通过合理调度电力负荷,可以确保供需平衡,减少能源浪费。
目前,常用的负荷调度方法主要包括静态负荷调度和动态负荷调度两种。
静态负荷调度是指根据负荷曲线和电力负荷需求,进行负荷预测和计划,以确定最佳的负荷调度策略。
动态负荷调度是指通过实时监测电力负荷的变化,采取相应的负荷调节措施,以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
负荷预测是电力负荷侧管理的关键一环。
准确地预测电力负荷的变化趋势,有助于合理调度电力资源,避免供需矛盾。
目前,负荷预测主要依靠统计学方法、神经网络和时间序列分析等技术手段。
通过对历史负荷数据的建模和分析,可以预测未来电力负荷的变化趋势,并提供决策参考。
负荷控制是电力负荷侧管理的终极手段。
在电力系统中,负荷超过系统能力时,采取适当的负荷控制措施,可以保护电力设备和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常见的负荷控制方式包括负荷分配、容量增加和负荷切除等。
负荷分配是指将负荷按照一定的规则分配到多个电源上,以减少单个电源的负荷压力。
容量增加是指通过增加电力设备的容量来满足负荷需求。
负荷切除是指在负荷过大时,断开部分负荷以保护系统的完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负荷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6-12-16T11:20:51.100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20期作者:陈靓婧[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电力负荷控制技术及其电力负荷控制产品的发明和创造。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盐城供电公司 224001)
摘要:本文介绍了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着重讨论电力负荷控制和管理系统。
此外结合本人的实际工作经验,希望为工作在广大一线的电力行业人员以借鉴,为我国热电企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电力负荷控制;控制及管理过程;控制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电力负荷控制技术及其电力负荷控制产品的发明和创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实力。
本文将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首先对电力负荷控制的原理进行论述,并分析了电力负荷的控制方法,以此希望为同行业人员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1 负荷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电力负荷控制是一个集数据、网络、自动化控制的多科学技术,我国大部分热电厂和电厂都是通过这种技术对电力系统的数据进行采集和控制的。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负荷控制中心、控制终端及通信系统。
负荷控制中心(主控站)的主要功能是对各负荷终端进行控制和监视;控制终端是一种接受主控站控制与监视的设备,其安装于客户端。
我国当前的负荷管理主要是以地市为主控站基础,直接管理大、中、小客户的用电负荷。
控制终端包括主控单元、输入输出单元、电台、显示单元、调制解调单元和开关电源。
在接通控制终端电源后,该系统程序将自动初始化并进入上电复位运行。
在中心站发出信号后,终端天线接收指令,再由电台解调成低频的 FSK 信号并传输至解调单元,经调制解调后的数据信号将发送给主控单元,最后由主控单元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识别并执行操作。
通常中心站发出的命令分为播命令和单点命令,播命令是向所有区域内的终端发出的命令,单点命令是向选定的终端发出的命令。
控制终端将根据命令对数据进行采集,并由异步串行接口将数据传输至调制解调单元进行制,最后将信号由电台和天线发回中心站。
在控制终端接受功率定值、功控投入等命令时,将执行域内闭环控,并发出声光信号。
当负荷功率超出设定值或处于受控状态时,将立即进入报警累计状态,超出报警设定值后,控制终端将开始第一次跳闸。
若终端负荷功率仍然超核,将进行后续的轮次跳闸,直至负荷低于规定值后,终端解除报警。
当中心站发出解除功控命令时,终端将熄灭功控指示灯,并允许客户合闸。
当中心站向控制终端发出电量控制命令时,在日或月用电量达到规定电量的 80% 后,终端将发出报警信号,直到超出定值电量,终端将对主进开关跳闸。
在日或月末,或终端接受中心站解除限电命令后,终端将自动解除限电状态,并允许客户合闸。
另外,终端可在汉字显示单元中显示中心站发来的汉字信息,并会通过 485 接口对客户用电量进行抄送并发回中心站。
2 电力负荷控制及其管理
2.1 电力负荷控制的方法及远程监控
电力负荷的控制方法可以概括为直接法、间接法、分散法和集中法。
直接控制法是在用电高峰时段,将部分可间断供电的负荷进行切除的一种方法;间接控制法是根据峰谷时段的用电量或客户的最大用电量,采取不同的电价来刺激客户的削峰填谷;分散控制法是根据负荷曲线,通过装设于客户端的定时开关等对客户的用电负荷进行控制;集中控制法是按照负荷曲线,通过负荷主控站,并借助控制信道和装设于客户端的装置,对客户可间断的用电负荷进行控制。
远程监控主要是对单个用户的电力负荷进行抄表、监视、跳合闸、历史记录等操作。
远程抄表可以对所有或指定的用户用电负荷进行实时抄表;远方监视是以文字、图形、声音、表格、曲线等方式,显示出选定客户的负荷信息及其实时抄表的所有内容。
远程跳合闸是利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对选定的单个客户进行电力负荷的跳闸或合闸;历史记录可以查找客户以往的电力负荷过载形成的报警记录、通信失败记录、人工开关操作记录、负荷侧的操作记录以及定时抄表所得的数据形成的记录。
2.2 远程抄表及电量计费
电子式数字电能表的核心是微型处理器,其采用 A/D 转换模式处理电压和电流互感器中的电压与电流的数字化转换和交流采样。
多功能的电子式电能表,其功能主要包括用电计测功能、监视功能、控制功能、管理功能和其他功能。
用电计测功能包括累计和实时计量;监视功能包括防窃电监测功能和最大用电需求量监测等;控制功能主要体现在复费率时段的分时计费,但也具有对负荷进行控制的功能;管理功能主要体现在时段和费率的计费、抄表以组网方面,时段可分为季节、月、日、特殊节假日等,也可根据峰谷期的不同定时。
费率则由供电部门进行设定。
抄表主要有手工抄表、本地自动抄表、远程自动抄表方式;其他功能主要包括缺相指示、电压异常报警、断电和恢复供电记录等。
2.2 电力负荷的管理
在电力负荷进入高峰或低谷负荷阶段,其管理方法主要包括:1)在电网的高峰负荷期,通过削峰减少客户对电力的需求,从而降低电网的用电负荷;2)当电网中的用电量进入低谷阶段时,启用系统中空闲的发电容量,以此增加客户的用电需求;3)将电网中的高峰负荷阶段推移至低谷负荷时段,以此起到削峰和填谷的双重功能。
3 结语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运用带来了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安全的工作环境,该技术集远程抄表、遥控操作、负荷控制、实施监控等多项功能与一体,大大加快了电力事业的发展。
作为工作在一线的热电工作人员,掌握和理解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方法,是提高发效率的必经途径,从而为我国的热、电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魏杰 . 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综述 [J]. 黑龙江电力,2007(2).
[2] 徐任武 . 技术移荷:DSM 工作的当务之急 [J]. 电力需求侧管理,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