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Seiberg-Witten invariants to topological Green-Schwarz string

合集下载

基底和膜层-基底系统的赝布儒斯特角计算(英文)

基底和膜层-基底系统的赝布儒斯特角计算(英文)

基底和膜层-基底系统的赝布儒斯特角计算(英文)刘华松;姜玉刚;王利栓;姜承慧;季一勤【期刊名称】《光子学报》【年(卷),期】2013(0)7【摘要】对基底和膜层-基底系统的赝布儒斯特角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当基底的消光系数小于0.01时,基底的赝布儒斯特角主要是由折射率决定;当基底的消光系数大于0.1时,基底的赝布儒斯特角不仅与折射率有关,而且还与消光系数有关,随着消光系数发生后周期性变化.研究表明:单层膜-基底系统的赝布儒斯特角主要由膜层的物理厚度、折射率、基底的光学常量所决定;在HfO2-硅和HfO2-融石英基底系统中,赝布儒斯特角随着入射光波长和膜层厚度的变化呈现准周期性规律变化,可能是由入射光在膜层的干涉效应引起的.【总页数】6页(P817-822)【关键词】光学常量;折射率;消光系数;膜层-基底系统;赝布儒斯特角【作者】刘华松;姜玉刚;王利栓;姜承慧;季一勤【作者单位】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天津市薄膜光学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92;同济大学物理系先进微结构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哈尔滨工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可调谐激光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84【相关文献】1.以介孔TiO2膜为过渡层在玻璃基底上制备Cu3(BTC)2连续膜 [J], 李力成;钱祺;王磊;仇龙云;王昊翊;张所瀛;杨祝红;李小保;赵学娟2.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基底细胞层和基底膜的改变 [J], 杨敏;刘爱军;韦立新;郭爱桃;宋欣;陈薇3.镍改性层增强铜基底沉积金刚石膜的形核(英文) [J], 刘学璋;魏秋平;翟豪;余志明;4.硅基底上生长金刚石层细晶粒的研究(英文) [J], 何敬晖;玄真武;刘尔凯5.在n型硅基底上二次注入硼离子金刚石膜的p-n结效应(英文) [J], 孙秀平;冯克成;李超;张红霞;费允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义准二维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方程的初边值问题

广义准二维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方程的初边值问题

其 中 , 普 朗克 常数 , 为玻 色子 的质 量 , 为 m ()为
外势 , 表示原子间相互作用的强度。 g GP方程 很好 的描 述 了 B C的行 为 , — E 因而 常用 来做 理论 分析 。 随着著名的玻色 一 爱因斯坦凝聚实验的实现 , 有关 B C的 实验 和 理 论研 究 工 作 被 大 量 而广 泛 地 E 开展¨ 。 文献 [ ] 2 研究 了光 晶格 中 B C的动力学 E
mae n l r n meh d. t sa d Ga eki t o
Ke r s y wo d :B s — i sen c n e s t s n t lb u d r au r b e ;g n r ie o u in o e E n t i o d n ae ;i i a o n ay v l e p o lm i e ea z ds lt l o
玻色一 爱因斯坦凝 聚是玻 色子原 子在冷却 到绝 对零度附近时所呈现 出的一种气态的、 超流性 的物 态 。在这 种状 态下 , 几乎 全部 原 子 都 聚 集 到 能 量最 低的量子态, 所有的原子就象一个原子一样 , 具有完 全 相 同 的物 理 性 质 。B C体 具 有 奇 特 的 性 质 可 以 E 用来设计精确度更高 的原子钟 , 将光储存起来 , 甚 至还可以用玻色一 因斯坦凝聚体来模拟黑洞。因 爱 此 对 B C的研究 对 物 理学 的发 展 和科 学 技 术 的进 E 步将有着深刻的影响。 B C的状 态 可 以 通 过 凝 聚 波 函 数 来 描 述 。 E 假设所有的原子都被凝聚 , 利用平均场理论处理 波 色子得到总能量 , 保持原子数不变使能量最小化 , 得 到 GP方程 为 : — i ̄ ( )= / ; / p
f — + ( + ( l ; () 一22 ; g ( } ) l )) ) 1

层理侵入体中铂族元素富集模式

层理侵入体中铂族元素富集模式

层理侵入体中铂族元素富集模式A. J. Naldrett;李朋【期刊名称】《地质地球化学》【年(卷),期】1991()6【摘要】随着层理侵入体岩浆的分异作用,溶解度的变化表现为:远在岩浆中斜长石于液相线晶出之前,该岩浆与新鲜注入的初始未分异岩浆的混合可能造成铬铁矿饱和,但不会导致硫化物的饱和。

然而,当斜长石作为一种堆积矿物相从残余岩浆中晶出或即将片晶出时,这种混合作用可以导致硫化物的饱和,就可以以此方式产生富含硫化物,并因而富含铂和钯的层位。

这一机理可以说明斯提沃特杂岩体和布什维尔德杂岩体中铬铁岩和含硫化物“矿层”中Pt和Pd的分布。

该含硫化物矿层被解释为硫化物的“分批分凝”的结果,而这种硫化物批料被认为是由湍流热缕中的含矿岩浆产生的,随后被湍流对流作用悬浮在岩浆中,这就为硫化物与岩浆之间达到彻底的平衡提供了机会。

在层理侵入体分异过程的任何阶段,岩浆的简单结晶作用都可能导致硫化物的分凝,这取决于岩浆中硫化物接近初始饱和程度;但是以这种方式分凝的硫化物含量不可能大于同一时间结晶的堆积硅酸盐的2wt%。

津巴布韦大岩墙中的Ⅰ(3)、Ⅱ和Ⅱ硫化物被认为是依此分凝过程的产物——硫化物形成的。

而岩浆混合作用被认为对“大岩墙’的主硫化物带(Ⅰ(1)和Ⅱ(2)带)的形成起了作用。

安大略省列岛湖杂岩体中的洛比(Robie)矿床的野外关系表明,含矿的宿主辉长岩经历了部分熔融和角砾岩化作用。

【总页数】9页(P47-55)【关键词】铂族元素;富集;层理;侵入体【作者】A. J. Naldrett;李朋【作者单位】四川地矿局总工办【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5【相关文献】1.阿拉斯加索尔特查克侵入体的低温富铜硫化物集合体中铂族元素矿化的热液来源[J], 梁卫2.俄罗斯外贝加尔北部IOKO—Dovyren层状侵入体中Ni—Cu和铂族元素矿体[J], Kislo.,V3.太古代超MgFe—MgFe质侵入体中铂族元素的成矿作用 [J], Buch.,IV4.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铂族矿物的主要类型和产出特征:热液蚀变过程中铂族元素的富集机理 [J], 董宇;魏博;王焰5.与层状侵入体相关的岩浆型矿床模式——以层状及接触状铜一镍铂族元素矿床为例 [J], 潘潇;刘源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陈省身

陈省身
1926年,从天津扶轮中学毕业。
1926年,陈省身进入南开大学数学系,该系的姜立夫教授对陈省身影响很大。在南开大学学习期间,他还 为姜立夫当助教。
193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
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成为中国国内最早的数学研究生之一。
1932年,在孙光远博士指导下,他在《清华大学理科报告》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关于射影微分几何的 《具有一一对应的平面曲线对》。
数学系主任姜立夫,对陈省身的影响很大。数学系1926级学生只有5名,陈省身和吴大任是全班最优秀的。 吴大任是广东人,毕业于南开中学,被保送到南开大学。他原先进物理系,后来因为姜立夫,转到了数学系,和 陈省身非常要好,成为终生知己。姜立夫为拥有两名如此出色的弟子而高兴,开了许多门在当时看来是很高深的 课,如线性代数、微分几何、非欧几何等等。二年级时,姜立夫让陈省身给自己当助手,任务是帮老师改卷子。 起初只改一年级的,后来连二年级的都让他改,另一位数学教授的卷子也交他改,每月报酬10元。第一次拿 到......
陈省身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籍华裔数学大师
01 人物生平
03 人物轶事 05 人物评价
目录
02 主要成就 04 社会影响
陈省身(1911年10月28日-2004年12月3日,Shiing-Shen Chern),祖籍浙江嘉兴,是20世纪最伟大的 几何学家之一,被誉为“整体微分几何之父”。前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 创始成员、英国皇家学会国外会员、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 士。
1932年4月,应邀来华讲学的汉堡大学教授布拉希克对陈省身影响也不小,使他确定了以微分几何为以后的 研究方向。在清华,陈省身曾经听过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的课,并且做过当时还是本科生的杨振......

微分流形

微分流形
invariants)。这些不变量都大大推进了人们对四维微分流形的理解。
而对于四维拓扑流形,许多问题还没有解决。其中最重要的是四维流形的光滑庞加莱猜测:(作为一个拓扑
流形)四维球面上只存在标准的微分,这些微分的外积是反对称的,即是p阶反对称协变张量,
公式
M上p次外微分形式的全体构成一个实数域上的无限维向量空间E。对外微分形式可以进行加法运算(同次外
微分形式可以相加),外积运算(p次外微分形式与q次外微分形式的外积是一个(p+q)次外微分形式),还可以进
行外微分运算及积分运算。在局部坐标下,外微分运算为
上的一次微分形式。 “1=2”
2
公式
1
公式
一般张量场
由切空间和余切空间通过张量积的运算可以得到M在点p处的各种(r,s)型张量,M的(r,s)型的张量全体构成
张量丛,它的截面就是M上的一个(r,s)型张量场(见多重线性代数、张量)。
微分形式
微分形式
公式在微分流形上还可以定义外微分形式(见外微分形式)。p次外微分形式(2)是一些微分的外积的线性组
微映射,或简称Cr映射。如果φ是从M到N上的同胚,而且φ和φ都是C的,则称φ为微分同胚,此时也称M与N是
微分同胚的微分流形。
映射的微分
公式设φ是从M到N的C映射。对M上点p的切向量x可以如下地定义N在点φ(p)处的切向量x┡:这个对应
x→x┡用dφP表示,称为φ在点p处的微分。微分dφP是从切空间TP(M)到(N)的线性映射,有时也称为φ在切空间
k=0时,M是拓扑流形;k>0时,就是微分流形;k=ω时,是解析流形。C∞流形又常称为光滑流形。如果微分流形M
是一个仿紧或紧空间,则称M为仿紧或紧微分流形。如果可选取坐标图册使微分流形M中各个坐标邻域之间的坐标

波恩近似计算总截面

波恩近似计算总截面

波恩近似计算总截面波恩近似(Born approximation)是在量子力学中用于计算散射过程中的总截面(total cross section)的一种近似方法。

在波恩近似下,散射场被认为是弱的,可以忽略其对入射波的影响,只考虑散射过程中粒子与散射中心的相互作用。

波恩近似的基本思想是将总截面分解为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的总和。

弹性散射是指入射粒子与散射中心发生碰撞后仍保持其自身能量和动量的散射过程;非弹性散射则是指入射粒子与散射中心发生碰撞后其能量和动量发生改变的散射过程。

对于弹性散射,由于散射中心对入射波的影响小,我们可以将入射波看作是在无散射中心存在的情况下向前传播的平面波。

这样,可以通过量子力学中的散射理论进行计算,得到弹性散射的散射振幅和散射截面。

通常采用散射相移(scattering phase shift)来描述弹性散射的情况。

相移是一个复数,其实部和虚部分别对应于散射过程中的相移和衰减。

对于非弹性散射,入射粒子的能量和动量会发生改变,我们需要考虑入射波被散射中心吸收或激发的情况。

在波恩近似下,我们假设非弹性散射过程可以看作是散射中心吸收入射波并发射一个新的波的过程。

这个发射的新波可以看作是入射波的球面波分量。

根据这个假设,我们可以利用入射波和散射波的叠加原理来计算非弹性散射过程的振幅和截面。

总截面是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的截面之和。

弹性散射截面通常可以通过散射相移和散射振幅的关系计算得到。

对于非弹性散射截面,通常需要先计算入射波被散射中心吸收的振幅,然后利用散射波的球面波分量来计算发射新波的振幅。

两者的总和即为非弹性散射截面。

需要注意的是,波恩近似适用于散射中心对入射波的作用较弱的情况。

对于强相互作用的散射过程,波恩近似可能不适用,需要采用更加精确的计算方法。

总之,波恩近似是一种用于计算散射过程中总截面的近似方法。

它将总截面分解为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的总和,通过对散射相移和散射振幅的计算,可以得到散射过程的各种参数。

机器学习题集

机器学习题集

机器学习题集一、选择题1.机器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使机器具备人类的智能B. 使机器能够自动学习和改进C. 使机器能够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D. 使机器能够按照给定的规则执行任务答案:B2.下列哪项不是机器学习算法的分类?A. 监督学习B. 无监督学习C. 半监督学习D. 完全手动学习答案:D3.在机器学习中,以下哪项是指学习算法在给定训练集上的表现能力?A. 泛化能力B. 训练误差C. 过拟合D. 欠拟合答案:B4.哪种机器学习算法通常用于处理回归问题?A. 支持向量机(SVM)B. K-近邻(K-NN)C. 线性回归D. 决策树答案:C5.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哪个子领域?A. 弱学习B. 表示学习C. 概率学习D. 规则学习答案:B6.在监督学习中,算法尝试从训练数据中学习什么?A. 数据的分布B. 数据的模式C. 输入到输出的映射D. 数据的统计特性答案:C7.以下哪项是机器学习模型评估中常用的交叉验证方法?A. 留出法B. 梯度下降C. 决策树剪枝D. K-均值聚类答案:A8.在机器学习中,正则化通常用于解决什么问题?A. 数据不足B. 过拟合C. 欠拟合D. 维度灾难答案:B9.以下哪项是深度学习中常用的激活函数?A. 线性函数B. Sigmoid函数C. 逻辑回归D. 梯度提升答案:B10.在机器学习中,特征工程主要关注什么?A. 数据的收集B. 数据的清洗C. 从原始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特征D. 模型的部署答案:C11.下列哪个算法通常用于分类问题中的特征选择?A. 决策树B. PCA(主成分分析)C. K-均值聚类D. 线性回归答案:A12.集成学习通过结合多个学习器的预测结果来提高整体性能,这种方法属于哪种策略?A. 监督学习B. 弱学习C. 规则学习D. 模型融合答案:D13.在深度学习中,卷积神经网络(CNN)主要用于处理哪种类型的数据?A. 文本数据B. 图像数据C. 时间序列数据D. 语音数据答案:B14.以下哪个指标用于评估分类模型的性能时,考虑到了类别不平衡的问题?A. 准确率B. 精确率C. 召回率D. F1分数答案:D15.在强化学习中,智能体通过什么来优化其行为?A. 奖励函数B. 损失函数C. 梯度下降D. 决策树答案:A16.以下哪项是机器学习中的无监督学习任务?A. 图像分类B. 聚类分析C. 情感分析D. 回归分析答案:B17.在机器学习中,梯度下降算法主要用于什么?A. 数据的收集B. 模型的训练C. 数据的清洗D. 模型的评估答案:B18.以下哪项是机器学习中常用的正则化技术之一?A. L1正则化B. 决策边界C. 梯度提升D. 逻辑回归答案:A19.在机器学习中,过拟合通常发生在什么情况?A. 模型太复杂,训练数据太少B. 模型太简单,训练数据太多C. 数据集完全随机D. 使用了不合适的激活函数答案:A20.以下哪个算法是基于树的集成学习算法之一?A. 随机森林B. 线性回归C. K-近邻D. 神经网络答案:A21.在机器学习中,确保数据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是:A. 初始化模型参数B. 提取新特征C. 数据清洗D. 损失函数最小化答案:C22.监督学习中,数据通常被分为哪两部分?A. 训练集和验证集B. 输入特征和输出标签C. 验证集和测试集D. 数据集和标签集答案:B23.数据标注在机器学习的哪个阶段尤为重要?A. 模型评估B. 特征工程C. 数据预处理D. 模型训练答案:C24.下列哪项不是数据清洗的常用方法?A. 处理缺失值B. 转换数据类型C. 去除异常值D. 初始化模型参数答案:D25.数据分割时,以下哪个集合通常用于评估模型的最终性能?A. 训练集B. 验证集C. 测试集D. 验证集和测试集答案:C26.在数据标注过程中,为每个样本分配的输出值被称为:A. 特征B. 权重C. 损失D. 标签答案:D27.数据代表性不足可能导致的问题是:A. 过拟合B. 欠拟合C. 收敛速度过慢D. 模型复杂度过高答案:B28.下列哪项不是数据收集时应考虑的因素?A. 数据源的可靠性B. 数据的隐私保护C. 模型的复杂度D. 数据的完整性答案:C29.数据清洗中,处理缺失值的一种常用方法是:A. 删除包含缺失值的行或列B. 使用均值、中位数或众数填充C. 将缺失值视为新特征D. 停止模型训练答案:A, B(多选,但此处只选一个最直接的答案)A30.数据的泛化能力主要取决于:A. 模型的复杂度B. 数据的多样性C. 算法的先进性D. 损失函数的选择答案:B31.监督学习中,输入特征与输出标签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什么来学习的?A. 损失函数B. 决策树C. 神经网络D. 训练过程答案:D32.数据标注的准确性对模型的什么能力影响最大?A. 泛化能力B. 收敛速度C. 预测精度D. 特征提取答案:C33.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处理噪声数据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模型训练速度B. 降低模型的复杂度C. 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性D. 减少数据存储空间答案:C34.下列哪项不属于数据清洗的范畴?A. 缺失值处理B. 异常值检测C. 特征选择D. 噪声处理答案:C35.数据标注的自动化程度受什么因素影响最大?A. 数据集的大小B. 数据的复杂性C. 标注工具的效率D. 模型的训练时间答案:B36.在数据分割时,为什么需要设置验证集?A. 仅用于训练模型B. 评估模型在未见过的数据上的表现C. 替代测试集进行最终评估D. 加速模型训练过程答案:B37.数据的标签化在哪些类型的机器学习任务中尤为重要?A. 无监督学习B. 半监督学习C. 监督学习D. 强化学习答案:C38.数据质量对模型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模型的收敛速度B. 模型的复杂度C. 模型的预测精度D. 模型的泛化能力答案:C, D(多选,但此处只选一个最直接的答案)D39.下列哪项不是数据清洗和预处理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A. 数据标注B. 缺失值处理C. 噪声处理D. 模型评估答案:D40.数据多样性对防止哪种问题有重要作用?A. 欠拟合B. 过拟合C. 收敛速度过慢D. 损失函数波动答案:B41.机器学习的基本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模型B. 特征C. 规则D. 算法答案:C42.哪种机器学习算法常用于分类任务,并可以输出样本属于各类的概率?A. 线性回归B. 支持向量机C. 逻辑回归D. 决策树答案:C43.模型的假设空间是指什么?A. 模型能够表示的所有可能函数的集合B. 数据的特征向量集合C. 算法的复杂度D. 损失函数的种类答案:A44.下列哪个是评估模型好坏的常用准则?A. 准确率B. 损失函数C. 数据集大小D. 算法执行时间答案:B45.哪种算法特别适合于处理非线性关系和高维数据?A. 朴素贝叶斯B. 神经网络C. 决策树D. 线性回归答案:B46.在机器学习中,特征选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减少计算量B. 提高模型的可解释性C. 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D. 以上都是答案:D47.结构风险最小化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A. 增加训练数据量B. 引入正则化项C. 减小模型复杂度D. 改进损失函数答案:B48.哪种算法常用于处理时间序列数据并预测未来值?A. 朴素贝叶斯B. 随机森林C. ARIMAD. 逻辑回归答案:C49.在决策树算法中,分割数据集的标准通常基于什么?A. 损失函数B. 信息增益C. 数据的分布D. 模型的复杂度答案:B50.哪种策略常用于处理类别不平衡的数据集?A. 采样B. 特征缩放C. 交叉验证D. 正则化答案:A51.监督学习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从无标签数据中学习规律B. 预测新数据的标签C. 自动发现数据中的模式D. 生成新的数据样本答案:B52.下列哪个是监督学习算法?A. K-means聚类B. 线性回归C. PCA(主成分分析)D. Apriori算法(关联规则学习)答案:B53.在监督学习中,标签(label)通常指的是什么?A. 数据的索引B. 数据的特征C. 数据的类别或目标值D. 数据的分布答案:C54.监督学习中的损失函数主要用于什么?A. 评估模型的复杂度B. 衡量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C. 生成新的数据样本D. 划分数据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答案:B55.下列哪种方法常用于处理分类问题中的多类分类?A. 二元逻辑回归B. 一对多(One-vs-All)策略C. 层次聚类D. PCA降维答案:B56.在监督学习中,过拟合通常指的是什么?A. 模型在训练集上表现很好,但在测试集上表现不佳B. 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表现都很好C. 模型在训练集上表现很差D. 模型无法学习到任何有用的信息答案:A57.下列哪个技术常用于防止过拟合?A. 增加数据集的大小B. 引入正则化项C. 减少模型的特征数量D. 以上都是答案:D58.交叉验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模型的性能B. 划分数据集C. 选择最优的模型参数D. 以上都是答案:D59.在监督学习中,准确率(Accuracy)的计算公式是什么?A. 正确预测的样本数 / 总样本数B. 误分类的样本数 / 总样本数C. 真正例(TP)的数量D. 真正例(TP)与假负例(FN)之和答案:A60.下列哪个指标在分类问题中考虑了类别的不平衡性?A. 准确率(Accuracy)B. 精确率(Precision)C. 召回率(Recall)D. F1分数(F1 Score)(注意:虽然F1分数不完全等同于解决类别不平衡,但在此选项中,它相比其他三个更全面地考虑了精确率和召回率)答案:D(但请注意,严格来说,没有一个指标是专为解决类别不平衡设计的,F1分数是精确率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对两者都给予了重视)61.监督学习中的训练集包含什么?A. 无标签数据B. 有标签数据C. 噪声数据D. 无关数据答案:B62.下列哪个不是监督学习的步骤?A. 数据预处理B. 模型训练C. 模型评估D. 数据聚类答案:D63.逻辑回归适用于哪种类型的问题?A. 回归问题B. 分类问题C. 聚类问题D. 降维问题答案:B64.监督学习中的泛化能力指的是什么?A. 模型在训练集上的表现B. 模型在测试集上的表现C. 模型的复杂度D. 模型的训练时间答案:B65.梯度下降算法在监督学习中常用于什么?A. 特征选择B. 损失函数最小化C. 数据划分D. 类别预测答案:B66.在处理多标签分类问题时,每个样本可能属于多少个类别?A. 0个B. 1个C. 1个或多个D. 唯一确定的1个答案:C67.下列哪个不是监督学习常用的评估指标?A. 准确率B. 精确率C. 召回率D. 信息增益答案:D68.监督学习中的偏差(Bias)和方差(Variance)分别指的是什么?A. 模型的复杂度B. 模型在训练集上的表现C. 模型预测值的平均误差D. 模型预测值的变化程度答案:C(偏差),D(方差)69.ROC曲线和AUC值主要用于评估什么?A. 回归模型的性能B. 分类模型的性能C. 聚类模型的性能D. 降维模型的性能答案:B70.在处理不平衡数据集时,哪种策略可能不是首选?A. 重采样技术B. 引入代价敏感学习C. 使用集成学习方法D. 忽略不平衡性直接训练模型答案:D二、简答题1.问题:什么是无监督学习?答案:无监督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它使用没有标签的数据集进行训练,目标是发现数据中的内在结构或模式,如聚类、降维等。

一个求解相场晶体模型的高效算法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及原文

一个求解相场晶体模型的高效算法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及原文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文献翻译文献、资料题目:一个求解相场晶体模型的高效算法文献、资料来源:文献、资料发表(出版)日期:院(部):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翻译日期: 2017.02.14外文科技写作结课作业一个求解相场晶体模型的高效算法程摩维,詹姆斯·沃伦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冶金部和中心理论与计算材料科学,美国马里兰州盖瑟斯堡20899号本文于2006年12月6日收到,修订版于2007年12月20日接受; 2008年3月7日正式接受,2008年3月20日可在线获得摘要本文提出并讨论了用于解决相场晶体(PFC)模型演化方程的无条件稳定算法的发展。

该算法允许任意大的算法的时间步长。

为对该算法的进行精度分析,我们在傅立叶空间确定一有效的时间步长。

然后,用一组有代表性的数值结果与比较我们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对于PFC模型的研究,该算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有效地产生一个时间步长,比欧拉算法得出的的一组代表性材料参数大180倍。

由于PFC模型只是密度泛函理论的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希望这种方法将有广泛的适用性并对材料模拟建模提供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无条件稳定;晶体相场模型1 引言非平衡动力学系统往往导致高度复杂的畴结构(微观结构)。

通常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些结构的平均尺寸随着自由能的减少直接长大:界面的消失导致均匀区域尺寸的增大。

传统的非平衡动力学通常处理在空间上统一的平衡状态[1-4],即平衡相的特点是适当密集的热力学变量达到平均值。

用于保守系统的Cahn-Hilliard(CH)方程[5]和不保守系统Allen-Cahn (AC)方程[6] 尽管很简单,却是该系统演化的典型实例模型。

在聚合混合物[7]、合金[8、9]、液晶[10、11]和宇宙学[12]中已应用了这些模型。

最近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模型是晶体相场(PFC)方程[13,14],这是我们常见的、非保守的Swift–Hohenberg (SH)方程[15]的一种保守形式。

范登柏格和兰诺伊公式

范登柏格和兰诺伊公式

范登柏格和兰诺伊公式
范登柏格和兰诺伊公式是两个与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相关的重要公式。

首先,范登柏格公式是量子力学中描述粒子运动的基本方程之一。

它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厄温·范登柏格于1925年提出,并被后来的研究证实。

范登柏格公式描述了微观粒子如电子或其他粒子在给定势能场中的运动状态。

范登柏格公式的核心思想是将粒子的运动描述为波函数的演化。

波函数是量子力学中用于描述微观粒子状态的数学函数。

范登柏格公式通过解波函数的时间演化方程,可以预测粒子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位置的概率分布。

这种概率性的描述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另一方面,兰诺伊公式是统计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公式,描述了分子在流体中扩散的行为。

这个公式由法国化学家保罗·兰诺伊于1905年提出,并成为后来研究分子动力学和扩散过程的基础。

兰诺伊公式表达了扩散速度与浓度梯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兰诺伊公式,分子在流体中的扩散速率正比于浓度梯度的负值。

这意味着,如果浓度在某一方向上发生变化,分子将朝着浓度较低的方向扩散。

兰诺伊公式在研究化学反应、生物学过程以及环境科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总而言之,范登柏格和兰诺伊公式分别在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范登柏格公式描述了粒子在势能场中的运动,而兰诺伊公式则描述了分子在流体中的扩散行为。

这两个公式的提出和研究为我们理解微观世界的行为和宏观现象的解释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用于治疗例如高血脂或动脉硬化疾病的作为CETP抑制剂的1,2-二取代的-

用于治疗例如高血脂或动脉硬化疾病的作为CETP抑制剂的1,2-二取代的-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例如高血脂或动脉硬化疾病的作为CETP 抑制剂的1,2-二取代的-4-苄基氨基-吡咯烷衍生物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茂树宗登,川波纪雄,山田建,八十岛华杨,今濑英智,高广三宅,大森修
申请号:CN200880117074.6
申请日:20081201
公开号:CN101878199A
公开日:
2010110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式(I)化合物,在式(I)中,变量R1、R2、R3、R4、R6、R7如本文所定义,其中所述化合物为CETP抑制剂,因此可以用于治疗由CETP介导或对CETP的抑制有响应的病症或疾病。

申请人:诺瓦提斯公司
地址:瑞士巴塞尔
国籍:CH
代理机构: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SPIN c-STRUCTURES AND HOMOTOPY EQUIVALENCES

SPIN c-STRUCTURES AND HOMOTOPY EQUIVALENCES
Date: May 2, 1997. Partially supported by NSF grant DMS-9625654. Research at MSRI is supported in part by NSF grant DMS-9022140. 1 Typeset by AMS-TEX
1. Introduction
SPINc-STRUCTURES AND HOMOTOPY EQUIVALENCES
Robert E. Gompf
Abstract. We show that a homotopy equivalence between manifolds induces a cor-
respondence between their spinc -structures,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2-torsion. This is proved by generalizing spinc -structures to Poincare complexes. A procedure is given for explicitly computing the correspondence under reasonable hypotheses.
The theory of spinc -structures has attained new importance through its recent application to the topology of smooth 4-manifolds. Among smooth, closed, oriented 4-manifolds (with b1 + b+ odd) a typical homeomorphism type contains many diffeomorphism types. The only invariants known to distinguish such di eomorphism types are those arising from gauge theory, as pioneered by Donaldson (e.g., DK]). The most e cient approach currently known is to assign a Seiberg-Witten invariant (e.g., Mo]) to any such 4-manifold X with a xed spinc -structure. To extract the most information from these invariants, one must understand how spinc -structures transform under homeomorphisms. This is straightforward if H 2(X ; Z) has no 2-torsion (for example, if X is simply connected), for then the Chern class will distinguish any two spinc -structures on X . The general case is less obvious, however. In high dimensions, a homeomorphism between smooth manifolds need not be covered by an isomorphism of their tangent bundles. While such isomorphisms always exist in dimension 4, they are not canonical, and automorphisms of the tangent bundle covering idX may permute the spinc -structures on X . (For example, such an automorphism over R P 3 or R P 3 S 1 can be constructed from the di eomorphism R P 3 ! SO(3).) In this note, we show how to canonically assign to any orientation-preserving proper homotopy equivalence X1 ! X2 between manifolds a correspondence between spinc -structures on X1 and those on X2. Our approach is to generalize the theory of spin and spinc -structures from SO(n) to more general structure groups H . Most of the homotopy of SO(n) does not enter into the theory. In fact, it su ces for H to be path connected with a nontrivial double cover so that we can generalize the de nition spinc (n) = (spin(n) spin(2))=Z2.

8维辛流形上的Seiberg—Witten方程

8维辛流形上的Seiberg—Witten方程

8维辛流形上的Seiberg—Witten方程
贾方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8(035)001
【摘要】8维辛流形上的SeibergWiten方程贾方(数学系)设(M,ω)是紧致8维辛流形.M上的一个近复结构J称为是与ω相容的,如果g(X,Y)=ω(X,JY)定义了M上的一个Riemannian度量.M上这样的近复结构总是存在的.我们固定M上一个与ω...
【总页数】4页(P124-127)
【作者】贾方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数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175.1
【相关文献】
1.Seiberg-Witten理论上的光滑群作用 [J], 刘西民;陈小柱
2.有关两类辛超流形上的辛向量场 [J], 王宝勤;曾辉
3.Seiberg-Witten方程的一个注记 [J], 冯秀红;朱琳
4.平坦欧氏空间R8上Seiberg—Witten方程的解 [J], 贾方
5.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在流形上的辛分离法 [J], 吴永;胡继云;成思源;殷学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数学和物理的关系(PDF)

现代数学和物理的关系(PDF)

现代数学和物理的关系周坚西湖青年数学论坛嘉兴/杭州,04年4月21日-23日“中国人的数学能力是不容置疑的。

”——陈省身“我认为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

”——杨振宁“我们能直觉地感觉到几何概念或许让几何成为宇宙构成的最好语言。

在21世纪,我们将无法区别下面的学科:物理学:量子力学,广义相对论,弦理论。

几何学:示性类,指标公式。

非线性椭圆、抛物方程、双曲系统、混合型方程。

拓扑、代数几何、数论。

”——丘成桐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可以看出现代数学和物理的关系:一。

杰出华人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一些主要贡献;二。

一些Fields奖获得者的数学工作与物理学的关系。

一。

列举比较以上三位华人科学大师的一些贡献:陈省身:Chern-Weil理论、Chern-Simons理论杨振宁:Yang-Mills理论,Yang-Baxter方程丘成桐:Calabi-Yau空间、Schoen-Yau正质量定理•他们三人都同时对几何学和物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陈:几何学大师,其数学理论在物理学中有广泛应用杨:物理学大师,其物理研究用到深刻的数学工具丘:数学物理大师,其研究横跨几何学和物理学•物理学认为自然界中有四种基本作用力: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现代物理学对它们的研究需要运用现代数学特别是几何学的深刻结果。

在这过程中出现了数学和物理学的多次交相促进,近年来已成为数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a)Newton的古典引力理论只用到微积分。

Einstein的狭义相对论用到简单的线性代数,数学家Minkowski几乎同时得到类似结果。

Einstein的广义相对论则需要用到Riemann几何来研究时空和引力。

从数学上,Hilbert也得到Einstein方程。

(b)Maxwell的电磁学方程也只用到多元微积分。

但数学家Weyl、Cartan对引力和电磁力的统一理论的研究(1920年代开始)促进了微分几何的发展,导致了向量丛、主丛上联络理论的出现。

一个带有自扩散和交差扩散的年龄结构模型(英文)

一个带有自扩散和交差扩散的年龄结构模型(英文)

一个带有自扩散和交差扩散的年龄结构模型(英文)
柏灵;王克
【期刊名称】《生物数学学报》
【年(卷),期】2008(23)1
【摘要】主要考虑了一个带有自扩散和交差扩散的空间分布非均匀的年龄结构模型.基于相应的常微分模型利用Liapunov方法得到了一致稳态的全局稳定性,进而也讨论了扩散效应对于稳定态的作用.
【总页数】9页(P31-39)
【关键词】自扩散和交差扩散;年龄结构模型;稳定态;Liapunov函数
【作者】柏灵;王克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175
【相关文献】
1.一个带有交叉扩散的捕食-被捕食模型的动力学性质 [J], 汪鹏飞;于恒国
2.一个具有年龄结构的单种群离散反应扩散模型的波前解 [J], 杨立娟;房辉
3.一类带有垂直传染的年龄结构SIR流行病模型解的存在惟一性(英文) [J], 郭淑利;李景杰;丁风霞
4.庞加莱指数在一个带有接种疫苗的SIS流行病模型中的应用(英文) [J], 王海霞;李学志
5.基于简单液体准晶模型的纳米狭缝液体自扩散特征研究(英文) [J], 韩光泽;王小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间隔树的等值面提取加速算法的改进

基于间隔树的等值面提取加速算法的改进

基于间隔树的等值面提取加速算法的改进
泥宗涛;杨丰;余英林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年(卷),期】2000(036)005
【摘要】等值面提取是体绘制算法的一个重要方面.该文对一种等值面提取加速算法的数据结构和搜索算法提出改进的方法,并用MATLAB语言在微机上加以实现,获得了预期的效果.
【总页数】4页(P88-91)
【作者】泥宗涛;杨丰;余英林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系,广州,510641;华南理工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系,广州,510641;华南理工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系,广州,5106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基于广义等值面提取的多视场深度像融合 [J], 丁雅斌;彭翔;刘则毅;牛憨笨
2.基于三维栅格模型的最短距离等值面提取 [J], 安聪荣;刘展;黄荣刚;白永良
3.基于中剖面kd-树的光线跟踪加速算法 [J], 黄忠;江巨浪;张佑生;蔡庆华
4.基于GPU的等值面提取与绘制 [J], 吴玲达;杨超;陈鹏
5.基于移动广义三棱柱的等值面提取算法 [J], 李青;李青元;刘孝璐;魏竹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泊松表面重建.

泊松表面重建.

泊松表面重建摘要:我们展示了对有向点集的表面重建可以转化为一个空间泊松问题。

这种泊松公式化表达的方法同时考虑了所有的点,而不借助于启发式的空间分割或合并,于是对数据的噪声有很大的抵抗性。

不像径向基函数的方案,我们的泊松方法允许对局部基函数划分层次结构,从而使问题的解缩减为一个良态的稀疏线性系统。

我们描述了一个空间自适应的多尺度算法,其时间和空间复杂度正比于重建模型的大小。

使用公共提供的扫描数据进行实验,在重建的表面,我们的方法比先前的方法显示出更详细的细节。

1、 引言:由点样本重建三维表面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是一个热门研究问题。

它允许对扫描数据的拟合,对表面空洞的填充,和对现有模型的重新构网。

我们提出了一种重要的方法,把表面重建问题表示为泊松方程的解。

跟许多先前的工作一样(参见第2部分),我们使用隐式函数框架来处理表面重建问题。

特别地,像[K a z 05]我们计算了一个三维指示函数 (在模型内部的点定义为1,外部的点定义为0),然后可以通过提取合适的等值面获得重建的表面。

我们的核心观点是从模型表面采样的有向点集和模型的指示函数之间有一个内在关系。

特别地,指示函数的梯度是一个几乎在任何地方都是零的向量场(由于指示函数在几乎任何地方都是恒定不变的),除了模型表面附近的点,在这些地方指示函数的梯度等于模型表面的内法线。

这样,有向点样本可视为模型的指示函数梯度的样本(如图1)。

图1 二维泊松重建的直观图例计算指示函数的问题因此简化为梯度算子的反算,即找到标量函数~χ,使其梯度最佳逼近样本定义的向量场V u r ,即,,如果我们使用散度算子,那么这个变化的问题转化为标准的泊松问题:计算标量函数~χ,它的拉普拉斯算子(梯度的散度)等于向量场V u r的散度,在第3、4部分我们将会对上式作精确的定义。

把表面重建问题表达成泊松问题拥有许多优点。

很多对隐式表面进行拟合的方法把数据分割到不同区域以进行局部拟合,然后使用合成函数进一步合并这些局部拟合结果。

若干算子的第一特征值沿几何流的正则性

若干算子的第一特征值沿几何流的正则性

若干算子的第一特征值沿几何流的正则性本文主要研究几个算子的第一特征值在几何流下的正则性问题.我们首先研究了半连续实函数的Dini导数与其单调性的关系,进而得出连续函数局部利普希茨的一个充要条件,为我们研究一般算子的第一特征值的正则性问题做了基础性的工作.然后,我们考虑了p-Laplace算子的第一特征值沿一般几何流的正则性问题,证明了它沿一般几何流是局部利普希茨的,作为应用我们还得出了它的一个比较型定理.接下来,我们考虑了Yamabe不变量沿一般几何流的正则性问题,证明了它沿一般几何流是局部利普希茨的,而且是方向可导的.最后作为应用,我们部分的解决了当Yamabe度量是数量曲率在单位体积常数量曲率空间上的极大值点时是否是Einstein度量的问题.。

基于非凸熵最小化与高斯混合模型聚类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

基于非凸熵最小化与高斯混合模型聚类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

基于非凸熵最小化与高斯混合模型聚类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

张立峰;卢栋臣;刘卫亮
【期刊名称】《计量学报》
【年(卷),期】2024(45)2
【摘要】基于压缩感知原理提出了一种构建非凸熵(NE)函数作为正则化项的方法,在有效缓解电容层析成像(ECT)病态性逆问题的同时可保证解的稀疏性,并采用快速迭代阈值收缩算法(FISTA)求解以加快收敛速度。

对所得解通过高斯混合模型(GMM)进行阈值寻优,采用期望最大化算法(E-M)更新模型参数,从而构建NE-GMM算法。

仿真及实验结果均表明:与LBP、Landweber、迭代硬阈值(IHT)、ADMM-L1及NE算法进行了对比,该算法所得重建图像质量最优,对中心分布及多物体分布的保真度进一步提高,仿真实验重建图像的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4611及0.8827,优于其他5种算法。

【总页数】7页(P207-213)
【作者】张立峰;卢栋臣;刘卫亮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937
【相关文献】
1.基于双循环改进landweber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
2.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及有限元仿真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
3.基于卷积稀疏编码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
4.基于改进ResNet-18网络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
5.基于彩色-深度传感器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rXiv:h ep-th/976134v118J un1997UW-IFT-27/96December,1996hep-th/9706134From Seiberg-Witten invariants to topological Green-Schwarz string ∗Jacek Pawe l czyk Institute of Theoretical Physics,Warsaw University,Ho˙z a 69,PL-00-681Warsaw,Poland.Abstract In this note we describe the physics of equivalence of the Seiberg-Witten in-variants of 4-manifolds and certain Gromov-Witten invariants defined by pseudo-holomorphic curves.We show that physics of the pseudo-holomorphic curves should be governed by the N=2Green-Schwarz string.1IntroductionIn the recent paper[1]Taubes announced the equivalence of the Seiberg-Witten invari-ants[2]of symplectic4-manifolds[3,4]and certain Gromov-Witten invariants defined by pseudo-holomorphic curves[5,6,7].Besides its main application to topology the re-sult has also interesting physical aspects.It sounds like the long standing expectations that in some cases gaugefield configurations should be well approximated by strings. In our case the string theory would be the topological theory of pseudo-holomorphic curves.Of course the problem lies far apart from the1/N c expansion[8,9]because there is nothing like N c here.It shall appear that the localization is strictly related to properties of topologicalfield theory.Anyway the mechanism of localization has an interesting physical background and moreover it shows relations to the N=2Green-Schwarz string[11].These are the reasons why we have decided to base our discussion on physical N=2SUSY theories which by“twisting”2are related to topologicalfield theories[10].We start with the N=2SUSY SU(2)Yang-Mills theory in R4and show that after inclusion of Feyet-Iliopoulos(FI)term it localizes on pseudo-holomorphic curves.In the next section we show the relation to the N=2Green-Schwarz string.2From Seiberg-Witten theory to pseudo-holomo-rphic curvesWe start from the N=2SUSY SU(2)Yang-Mills theory which is a basis for the Seiberg-Witten theory of invariants of4-manifolds[2].We recall that the moduli space of the N=2SUSY SU(2)Yang-Mills theory[12]contains two singular points.At these points the low energy effective theory is N=2SUSY U(1)theory coupled to an additional massless matter(monopoles or dyons)in the form of the N=2hypermultiplet.Hence the low energyfields are:the vector multiplet(gaugefield Aµ,SU I(2)doublet of fermionsλi±,scalarφplus SU I(2)triplet of auxiliaryfields Y)3and the hypermultiplet (SU I(2)doublet of scalars M i,two fermionsψ±).We shall write down only the relevant(σµ¯σν−σν¯σµ),¯σµν=i4terms of the low energy Lagrangian.Thus we drop fermions and the bosonφwhich has trivial vacuum.L=12( Y)2+Dµ¯M i DµM i− Y¯M i τij M j(1)Because of the future application to topologicalfield theory we have written the La-grangian(1)in the Euclidean space.It is known that N=2SUSY admits also Feyet-Iliopoulos(FI)term of the form− Y ω(2) The term goes with SU I(2)triplet of coupling constants ωof the dimension of mass squared.The auxiliaries are members of the vector multiplet so FI term does not break U(1)explicitly but can break it spontaneously.It can also spontaneously break SUSY.Let us examine the classical vacuum of the model.After solution of the equation of motions for auxiliaries from(1)plus(2)we get that the potential isV=12(F±∗F).Vanishing of(4,7)for some parametersξi yields Bogomolny type conditions.This kind of conditions has been recently thoroughly studied withinthe context of the so-called extremal p-branes for string inspired Lagrangians[13].In the context of topologicalfield theory the standard choice for a constant spinor is ξi˙α+=ǫi˙αηwith realη(˙αis the index of spinor representation of SU+(2)).Then the equation of motions following from vanishing of(4,7)read0=F+µν+Yµν,µ,ν=0,1,2,3DµM˙β(8)0=σµα˙βwhere Yµν=ωµν−¯M¯σµνM is self dual tensor defined by Y0i=Y i/2.These are famous Seiberg-Witten equations perturbed by the Feyet-Iliopoulos term ω.This perturbation has been considered previously by many authors[2,14,15].Moreover the configurations respecting(8)break only half(two out of four)of the supersymmetriesξi+.One isξi˙α+=ǫi˙αη.In order to see the another one let us denote the operator standing on the r.h.s.of(4)byΘ=(F+µν¯σµν⊗1+ Y1⊗ τ).The operator is hermitian and traceless.It also anticommutes with the symplectic Majorana operator iτ2⊗iτ2(see the last footnote).It follows that zero eigenvalues go in pairs.Thus there must be two of them and we can choose them to be the eigenvalues of iτ2⊗iτ2.One of them is justξi˙α+=ǫi˙αη.The second SUSY transformation(7)does not give any new condition.To show it we apply the chiral Dirac operator¯σµDµon the r.h.s.of(7).¯σµDµδψ−=[D2−Fµν¯σµν]M iǫijξj+(9) By the formula(4),vanishing ofδλi+transforms this to[D2M i− Y τik M k]ǫijξj+(10) The expression in square brackets is just the equation of motion for the scalar M following from(8)or(1).Thus¯σµDµδψ−=0.We expect that in generic case this impliesδψ−=0.We conclude that out of four components of SUSY generators two of them are preserved by the background which respect(8).The two broken SUSY generators have nice physical interpretation[16].They are Goldstone fermions of partially broken supersymmetry and they become fermionic coordinates of the soliton.As we shall see the effective description of the solitonic string in the zero width limit will be given by the Green-Schwarz action.This string has two physical space-time spinors.As we shall see these spinors are exactly the twoSUSY generators that have been broken.This will be one of the argument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Green-Schwarz string as the string describing solutions of(8)in the limit|ω|→∞.Here we shall recall some properties of the physical stringy solitons in order to build-up an intuition what happens in the Euclidean case.We notice that the solitons are BPS states thus if they are parallel they do not interact.This means that multiple string configurations are also solutions of the equation of motions.For the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his point see[17].The width of a single string is of the order1/( ω+¯M τM)(11)2With the appropriate boundary conditions at infinity the direction of the string(i.e. the line X m(σ),which respects M i( x)| x= X(σ)=0)is given by ωi.e.the string equation is∂σ X= ωwhereσparameterize the string.Fields M i, A have non-trivial behavior on the surface perpendicular to ω.Now we go the general case.Let the surface of zero locus of M i be given by an immersion X:Σ→M=R4.Thus if we pull backfirst of the Eqs.8on X we getF+µνtµν+=ωµνtµν+=const=0onΣ(12) where tµν+=tµν+∗tµνand tµν≡ǫab∂a Xµ∂b Xν/√almost complex structure Jωon our space-time M as well as on the pull-back tangent bundle X∗T ing Jωone can decompose the space of self-dual forms as followsX∗Λ2+M=X∗Λ(1,1)⊕X∗Λ(2,0)⊕X∗Λ(0,2).(13) Moreover we choose a hermitian metric on M.In this metric all components of the above sum are orthogonal to each other.The equation(12)impliestµν+=ωµν|ω|∂a Xν=ǫb ag∂b Xµ(15)Pseudo-holomorphic curves defines the so-called Gromov-Witten invariants.These simple arguments do not give the precise relation between the Seiberg-Witten theory and the Gromov-Witten theory but show the physics of the localization.For the mathematical description we refer the reader to the original papers of Taubes[1]. Nevertheless one obtains a simple understanding of certain properties of the relation e.g.the necessity for multiple-covered tori or the use of disconnected surfaces.The physical approach presented above allows also to derive the string theory relevant for this problem.We shall dwell on this problem in the next section.3Green-Schwarz stringAs we have showed in the previous section,the Seiberg-Witten theory(8),in the limit |ω|→∞,localizes on the pseudo-holomorphic curves(14).Here we would like toconcentrate on the physical string theory whic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reviouslystudiedfield theory.We shall show that the string theory is familiar N=2Green-Schwarz string[11].Of course the model is quantum mechanically ill-defined for4d space-times what is presumably reflection of the discussed UV sickness of the N=2 SUSY U(1)field theory.As we are interested in topologicalfield theory this limit should not produce any problems.The are several arguments leading to the N=2Green-Schwarz string.First of all the string has massless spectrum exactly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N=2SUSY U(1)coupled to one N=2hypermultiplet.Moreover as we shall show below the spinors of the N=2 Green-Schwarz string are the Goldstone modes of the partially broken supersymmetry of thefield theory.Together with the superysmmetry of the theory this uniquely identifies the N=2Green-Schwarz string as the effective theory describing the solitonic string of the previous section.To match withfield theory description of the previous section we must slightly modify the original formulation of the Green-Schwarz string.The modification revels the SU I(2)structure of the theory.One should expect this because the equation of string world-sheet surface(14)depends explicitly on ω.The N=2Green-Schwarz string consists of the Nambu-Goto term and the Wess-Zumino term L W Z:S= d2z{1g+L W Z}(16) where g ab=ΠµaΠµb,Πµa=∂a Xµ−i(¯θi+¯σµ∂aθi−+¯θi−σµ∂aθi+)(i=1,2).The famous Wess-Zumino term is responsible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localκ-symmetry.The two terms transform differently under SU I(2):the kinetic term is a singlet,the Wess-Zumino term is a component of a triplet.The easiest way to produce the Wess-Zumino term is to construct closed3-forms in the target superspace.It appears that they form a SU I(2)tripletΩ=Πµd¯θi¯σµdθj− τij(17)+The forms Ωare exact thus we define triplet of the Wess-Zumino2-forms ΩW Z by Ω=d Ω.The proposed Wess-Zumino term is:W ZL W Z= ΩW Z y(18)(¯θi+¯σµ∂aθi−+¯θi−σµ∂aθi+)](¯θk+¯σµ∂bθl−−∂b¯θk+¯σµθl−) τkl y =−12where| y|=1.The vector y will be determined by comparison with thefield theory of the previous section.The standard Green-Schwarz string action is recovered for y gs=(0,0,1).The global SUSY transformation is not changed by this modification,δXµ=−i(¯θi+¯σµξi−+¯θi−σµξi+)(19)δθi+=ξi+(20)δθi−=ξi−(21)but theκ-symmetry is modified:δXµ=i(¯θi+¯σµδθi−+¯θi−σµδθi+)(22)δθi+=i( y τij+δijΓ+)κj+(23)(24)and similarly forδθi−.In the aboveΓ+=ǫcdΠµcΠνdg¯σµν(25)We note here that¯σµνis self-dual so it picks up only the self-dual part of the tensor on the r.h.s.of(25).Forθi±=0we haveΓ+=12t+µν. Inserting this back to(24)and identifying|ω| y= Y|M i b=0= ωwe realize that the latter coincides withfield theory transformation(4)taken at the string world-sheet. This means that the spinor which can be gauged away by(24)is exactly thefield theory spinor of preserved SUSY transformation(4).This is in perfect agreement with physical intuition that only broken generators of a symmetry constitute the physical degrees of the string[16].Thus the theory(16)with the Wess-Zumino term given by(19)and y= ω/|vom| is the seeking effective string theory describing N=2SUSY U(1)fields theory string.There are several things which should be farther clarified and worked out.Among them there is the topologicalfield theory behind the above N=2Green-Schwarz string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the theory of pseudo-holomorphic curves(14).We shall devote our future publication to these subjects.References[1]C.H.Taubes,The Seiberg-Witten and Gromov invariants,Math.Research Lett.2(1995)221;SW⇒Gr:from the Seiberg-Witten equations to pseudo-holomorphic curves,J.of AMS9(1996)845-917.[2]E.Witten,Monopoles and Four-Manifolds,Math.Research Lett.1(1994),769-796.[3]S.K.Donaldson,P.B.Kronheimer,The Geometry of Four-Manifolds,Oxford1990.[4]D.McDuffand D.Salamon,Introduction to symplectic topology,Oxford,1995.[5]M.Gromov,Pseudo-holomorphic curves in symplectic geometry,Invent.Math.82(1985)307-347.[6]E.Witten,Comm.Math.Phys118(1988)411.[7]D.McDuffand D.Salamon,J-holomorphic curves and Quantum Cohomology,Univ.Lectures Series6,AMS,1994.[8]G.’t Hooft,A planar diagram theory for strong interactions,Nucl.Phys.B72(1974)461;A two-dimensional model for mesons,Nucl.Phys.B75(1974)461.[9]D.J.Gross,Two dimensional QCD as a string theory,Nucl.Phys.B400,161(1993),hep-th/9212149;D.J.Gross and W.Taylor,IV,Two dimensional QCD is a string theory,Nucl.Phys.B400,181(1993),hep-th/9301068;Twists and loops in the string theory of two dimensional QCD,Nucl.Phys.B403,395(1993), hep-th/9303076.[10]E.Witten,Topological quantumfield theory,Comm.Math.Phys117(1988)353.[11]M.Green,J.H.Schwarz and E.Witten,Superstring theory,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87.[12]N.Seiberg and E.Witten,Electric-magnetic duality,monopole condensation,andconfinement in N=2supersymmetric Yang-Mills theory,Nucl.Phys.B426 (1994)19;Monopoles,duality and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in N=2supersym-metric QCD,Nucl.Phys.B431(1994)484.[13]M.J.Duff,Ramzi R.Khuri,J.X.Lu,String Solitons,Phys.Rept.259(1995)213,hep-th/9412184;[14]C.H.Taubes,The Seiberg-Witten invariants and symplectic forms,Math.ResearchLett.1(1994)809.[15]M.Marcolli,Notes on Seiberg-Witten theory,dg-ga/9509005,June1995.[16]J.Hughes and J.Polchinski,Partially broken global supersymmetry and the su-perstring,Nucl.Phys.B278(1986)147;J.Hughes,J.Liu and J.Polchinski, Supermembrane,Phys.Lett.180B(1986)370.[17]C.H.Taubes,Arbitrary N-vortex solutions to thefirst order Ginsburg-Landauequations,Comm.Math.Phys72(180)2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