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说明方法、论证方式总结(1)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说明方法、论证方式总结
(1)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说明方法、论证方式总结
一、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
一般说来,记叙文多采用叙述、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议论文多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说明文多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当然,表达方式的运用也不是绝对的,如记叙文里也可以使用少量议论或说明,议论文里同样也可以使用少量的叙述、描写或说明,说明文里也可以有叙述或描写。至于杂文、游记、随笔等更细的分类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答题技巧总结(全)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答题技巧总结(全)
一、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表现方法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
(一)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初中课文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引用、互文、婉曲、顶真、回环、通感等。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
1、比喻、拟人: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 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势,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议论文往往用排比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7、设问:形式为自问自答。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
8、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二)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1)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修辞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文学常识
一、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方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修辞方法又称修辞格。据专家研究,汉语修辞格可达70种之多,常见的有10多种。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
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
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3)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在阅读鉴赏中,“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被张冠李戴,混为一谈,进而影响正确的答题。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
一、修辞手法
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⑴、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⑵、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
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
1.修辞手法
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⑴、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⑵、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
25
给下面成语配对 雪中送炭 非驴非马 化险为夷 下笔成文 说长道短 守株待兔 旗开得胜 五湖四海 粗制滥造 山穷水尽
马到成功 缘木求鱼 转危为安 精雕细刻 出口成章 锦上添花 不伦不类 柳暗花明 评头品足 万水千山
26
上联和下联配对(注意顺序) 春山一路鸟空啼 锦江春色来天地 日暖神州万木荣 芳树无人花自落
艺 术 手 法
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说明 (二)表现手法 (1)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 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 情于景、怀古伤今、以古讽今) (2)描写手法:白描、衬托、虚实结合、欲扬 先抑、欲抑后仰等。 (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用 典等。
拟人的作用: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 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 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 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 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 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 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三、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
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 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 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
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第一篇: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阅读教学中,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1.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⑴、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
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⑵、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
现手法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
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1.修辞手法
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⑴、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⑵、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语文阅读要点归纳
1.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
要求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设问和反问:设问是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2.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
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辨析
2.拟人:
概念: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
概念: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特点例句
扩大夸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
概念: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加强语势,强调容,加重感情。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
概念: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反复
概念: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音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作用: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连续反复)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间隔反复)
常用的修辞方式、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常用的修辞方式、表达方式、说明方法、论证方法、表现手法等
一、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
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
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初中课文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等。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
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作用也比较多。
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语文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异同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与“表现手法”的联系和区别
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 1.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
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
1.修辞手法
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⑴、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写作手法
1、比喻2、借代3、引用4、拟人5、反问6、设问7、夸张8、排比9、对偶10、反复11、顶真等。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表达方式:
(5)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用典、对比衬托、渲染、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解题策略: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
从文章的整体上来把握,各文体通用的表现手法:
(1)散文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物、抑扬结合、 象征、小中见大等。
语文教学: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语文教学: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一、基本概念及种类
1、 修辞手法 :也叫修辞方法、辞格、辞式。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是语言在长期运用过程形成的具有特定形式和表达功能的修辞格式。它是一种语言技巧,是服务于思想内容的。
修辞方法共有四十多种,但我们常见的有属于材料方面的: 比喻、借代、引用、摹状等。属于意境方面的: 拟人、反问、设问、夸张、象征
等。属于词语方面的: 回文、歇后、析字
等。属于章句方面的: 排比、对比、对偶、反复、顶真 等。
修辞的目的在于增强说服、感染的力量,所以不但要懂得如何运用辞格,而且要针对
实际情况的需要运用得好。
2、
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
叙述还可以分为 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抒情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寓情于景等)。描写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工笔细描、粗笔勾勒、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
不同文体的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比如: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其中兼有说明、抒情和议论。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兼有记叙、说明或是抒情。而说明文则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也有叙述、议论甚至描写。
表达方式的技巧还包括各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如先叙后议、先叙后议、夹叙夹议等。
3、
表现手法:也叫写作方法、艺术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
在文学作品中,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是帮助作者有效传达思想和情
感的重要工具。通过恰当选择和运用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可以使作
品更加生动有力,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表达
方式和修辞手法,并探讨它们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一、直接陈述
直接陈述是指作者直接叙述或描述某种事物、情感或思想的方式。
这种表达方式简单直接,通常用于传达客观事实、明确态度或阐述观点。例如:“她是一个善良、勇敢的女孩。”这种表达方式常见于小说、散文和新闻报道等文体,能够直截了当地传递信息。
二、比喻
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达到修辞目的的手法。通
过比喻,作者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和观念变得具体形象,使作品更加生
动有趣。例如:“他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比喻常见于各种文学
作品中,使用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可以激发读者的联想力,使读者更加
深入地理解作品。
三、拟人
拟人是将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性化特征和行为的修辞
手法。通过拟人,作者可以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性,让读者更容
易产生共鸣。例如:“大地在微笑,花儿在歌唱。”拟人常见于诗歌和
散文中,可以赋予作品更多的情感色彩,让读者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
四、夸张
夸张是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或程度来达到修辞效果的手法。夸张常用于幽默和夸张的语言表达中,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加作品的趣味性。例如:“她拿了一万个袋子来装那些东西。”夸张在讽刺、调侃等文学作品中常见,可以产生出戏剧性的效果,让读者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
五、比较
比较是将两个事物进行对比而表达出他们之间相似或不同的特点的修辞手法。通过比较,作者可以突出某种特征,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例如:“他的笑容如同阳光一般温暖。”比较常见于各类文学作品中,能够丰富作品的形象、情感和思想内涵。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区分
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
•
精品课件
二、表达方式
精品课件
表达方式: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 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 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 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 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 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精品课件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叙述 一件事(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 过程)。
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 用。
• 李白的作品中表现极为突出,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 海不复回”
• “危楼高百尺”等。
精品课件
例析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 题。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
李白
•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 简析:“帆”,原指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 前进的布篷,这里诗人以“帆”代指整个船。
• 例析2: 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
壁怀古》
• 简析:“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比桨长大的
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这里用樯橹代战船
。
精品课件
③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去代替概括 抽象的事物。
• 例析1:① 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 琶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
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初中课文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等。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请看例题:下列语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①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②在苍茫的大海上,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如果我们不理解表达方式这一术语的含义,就不能准确地作出判断,很可能第①句答出设问而不是议论,第②句答出比喻而不是描写。
二、表现手法与描写手法
表现手法和描写手法实际上都是一种创作方法,但其内涵不同。表现手法内涵可从如下多个方面考虑:①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②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③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描写手法从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人物描写可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个方面;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从描写的详略看,可分为细描和白描。从描写的方法看,可分为实写和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三、说明方法与说明方式
说明方法和说明方式通常只能在说明性文体中出现。说明方法一般包括分类别、作比较、用比喻、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说明方式一般指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平实说明是指用平易朴实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外形、功能或事理的进程、结果,其主要手段是使用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配图表这些说明方法和运用科学术语、专有名词等;生动说明主要指用华丽的词藻对说明对象加以描绘、刻画,使其形象、生动、感人、有力,其主要手段是运用引言论、用比喻、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以及大量使用影容词、副词、叹词等。
四、论证方法与论证方式
论证方法和论证方式一般只能在议论性文体中出现,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另外论证方法还包括对比法、类比法、喻证法、引证法、反证法、归谬法等。论证方式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五、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与含义
关键语句在文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常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关键句在文章中的作用与其在文章中的含义的答题要求也不尽相同,关键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主题上分析,而“含义”一般侧重从主题方面分析,也就是说,作用的内涵大于含义的内涵。请
看例题:“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请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对“作用”的解答,我们从三个方面:一是结构上,承上启下;二其内容上,说明他是一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人;三是主题上,说明当时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如果将文题改为“这句话在文章中的含义”,可答为“从孔乙己的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地位来看,说明当时社会土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衬托(正衬或反衬)、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比、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化用、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