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南朝诗歌2-永明体、宫体诗
永明体诗歌
基本介绍 永明体是中国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 诗风。又称新体诗。当时的音韵学家周颙 发现并创立以平上去入制韵的四声说,沈 约等人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的声 、韵、调的配合,永明体,即以讲究四声 、避免八病、强调声韵格律为其主要特征 。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的八位文学家 :谢朓、沈约、王融、萧衍、萧琛、范云 、任昉、陆倕(合称竟陵八友),都是永 明体诗歌的作家。其代表人物历来认为是 谢朓、沈约和王融。从而为唐代格律诗的 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梁元帝萧绎(508年 9月16日[1]―555年 1月27日[2]),字世 诚,小字七符,自 号金楼子,南兰陵 (今江苏常州)人 。南北朝时期梁代 皇帝(552年―554 年在位)。梁武帝 萧衍第七子,梁简 文帝萧纲之弟。
萧绎的职贡图
对形式美的追求 同为六朝绮丽文风影响,萧绎在《金楼子·立言》中所说:“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又认为“至如文者,惟须绮毂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 这里包含了对华丽辞藻,悦耳声律等形式方面的要求,在宫体诗上的表现有三: (1)重视用典 如萧纲《赋乐府得大垂手》:“垂手忽苕苕,飞燕掌中娇。罗衣姿风引,轻带任情摇。讵似长沙地,促舞不回腰。”这里“掌中娇”是指掌上舞,事见《六孔六贴》六 一《舞杂舞》,“罗衣”句,化用《王孙子》。“讵似”二句,事见《汉书·景十三王传》。这首小诗共六句,用典就有三处之多,可见此风弥行。 (2)讲究声律 “齐永明中,文士王融、谢脁、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至是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复逾于往时。”[15]永明时,沈约利用前人声律研究的成果,根据当时佛经 转读和梵文拼音的启发,从文学角度,正式创造了“四声八病”之说,形成永明体诗歌,宫体诗吸收其成果,合律者颇多,如萧纲《折杨柳》中:“夜密飞鸟碍,风轻 花落迟。”已成律句。 (3)追求辞藻 “雕藻淫艳,眩倾心魄,亦尤五色之有红紫,八音之有郑、卫。”诗如萧纲《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 “美人称绝世,丽色譬花丛。虽居李城北,住在宋家东,教歌公主第,学舞汉成宫。多游淇水上,好在凤栖中。履高疑上砌,裾开持畏风。衫轻见跳脱,珠概杂青虫。 垂丝绕帷幔,落日度房栊。妆窗隔柳色,井水照桃红。非怜浦江佩,差使空闺空。” 足见其文辞华美,音律流转,圆润跳脱。 然而,“齐诗纤巧,琢之字句之间,齐诗最绚色泽,愈工不觉性情愈隐。”这里所追求的美,是一种靡丽绮弱的美,只流于形式而不注重内在,即使在内容上对美人的 描绘也只是对其容貌姿态的感叹,从未写到美人的内心,这与张贵妃,孔贵人等八人夹坐,江总、孔范等十人预宴,号为‘狎客’,先令八妇人襞采笺,制五言诗,十 客一时继和,迟则罚酒。君臣酣饮,从夕达旦,以此为常。”也是萧纲等人所始料未及的。 3、内容受佛教影响 士人的心态影响着文学创作的方向,而佛、释、道三教合流的趋势在六朝曾深深地影响着士人的思想乃至行为,尤其是佛教西来对于文化的影响更是如此。 佛教出于印度,东汉初传入中国,至南朝尤昌,统治者出于治乱的需要,对之多有倚仗,如梁武帝曾做《净业赋》以佛教的观点猛烈批判、否定现实享受,其中指出人 们以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追逐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为非,并把它们上升到“殃国祸家”的高度来加以否定,另外如《广弘明集》所载简文帝 《六根仟文》、沈约《仟悔文》及梁君臣同作之《八关斋夜赋四城门更作四首》,就集中体现了他们以佛教的观点对现实的声色生活作出的反省与思考。足可见其立身 之道的严谨,但却提出“文章须放荡”的观点,其实与士大夫的生活方式受佛教的影响有关。 如《维摩诘经》写到维摩诘是居住在闹市里的信奉佛教的居士,他出入酒馆妓院,博弈戏乐,结交权势,积累财富,修梵行而仍有妻子。虽然其世俗生活是无所不为, 但由于他精通佛理,“善权方便”而能“立其志”“正其意”,并有高度的智能辩才,因此,他的精神世界仍然很高超,仍能于佛国得道。
国学常识之宫体诗
国学常识之宫体诗宫体诗--指以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为太子时的东宫,以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诗歌。
“宫体”既指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又指在宫廷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始于简文帝萧纲。
萧纲为太子时,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
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时称“宫体”。
后来因称艳情诗为宫体诗。
宫体诗简介:宫体诗是指产生于宫廷的以描写宫廷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风格通常流于浮靡轻艳。
也就是说,宫体诗是一种有特定内容和风格的宫廷文学。
宫体诗最早缘起于人们对徐摛诗体的称呼,以其流行于太子的东宫而得名,这类诗歌的共同艺术特点是:注重辞藻、对偶、声律。
代表人物为简文帝萧纲等宫体诗就是宫廷的,或以宫廷为中心的艳情诗,它是个有历史性的名词,所以严格地讲,宫体诗又当指以梁简文帝为太子时的东宫,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艳情诗。
所谓南朝宫体诗,是指南朝梁后期和陈后主时期所流行的一种诗歌流派。
主要的作家是萧梁皇族及其文学侍从,大多描写女性之美,形式工巧,声律严整,形成了梁陈时期诗歌的一道奇特风景线。
同时这种诗体也因流行于当时萧纲太子宫的学士们中间,而被称之为宫体诗。
另外解释:是指一种以写宫廷生活闺阁情怀为主要内容的重声律,词采丽靡轻艳的文风。
它发端于齐梁之际,到萧纲及其周围文人时达到全盛。
“宫体”之名,始见于《梁书·简文帝纪》对萧纲的评语:“然伤于轻艳,当时号曰宫体”。
但这种风格的诗歌,自梁武帝及吴均、何逊、刘孝绰已开其端。
宫体诗的主要作者就是萧纲、萧绎以及聚集于他们周围的一些文人如徐干、庾肩吾、徐陵等,陈后主陈叔宝及其侍从文人也可归入此类。
历来对宫体诗的批评,多以为其中有不少以写妇女生活及体态为内容,其实宫体诗内容并非限于妇女生活,也有一些抒情咏物之作,即使写妇女生活的作品,格调低下的也只占少数。
总的来说,宫体诗的情调流于轻艳,诗风比较柔靡缓弱。
至于被称为宫体诗人的萧纲、萧绎等人,也写过不少清丽可读之作,至于庾肩吾、徐陵等,更有一些比较优秀的诗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章节测试第三编 第五章 南北朝诗歌
第三编第五章南北朝诗歌一、单项选择题1.元嘉诗歌的时间断限是()。
A.宋文帝元嘉元年(元嘉纪元开始)至元嘉三十年(元嘉纪元结束)B.晋宋之交的谢灵运至元嘉三十年(元嘉纪元结束)C.晋宋之交的谢灵运至大明、泰始之交的鲍照D.宋文帝元嘉元年(元嘉纪元开始)至大明、泰始之交的鲍照【解析】C 元嘉诗歌上起晋宋之交的谢灵运,下迄大明、泰始之交的鲍照。
2.“元嘉三大家”中,谢灵运所追求的诗美是()。
A.清水芙蓉之美B.典丽华赡之美C.热烈明畅之美D.平淡自然之美【解析】A 谢灵运所追求的诗美是清水芙蓉之美。
3.谢灵运的五言诗被评为()。
A.铺锦列绣,雕缋满眼B.初发芙蓉,自然可爱C.雕藻淫艳,倾炫心魂D.发唱惊挺,操调险急【解析】B 鲍照曾说“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4.鲍照是()的著名诗人。
A.元嘉诗坛B.永明文学C.梁陈诗坛D.西晋诗坛【解析】A 鲍照是元嘉诗坛的著名诗人。
5.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比较完整的山水诗是()。
A.谢朓的《观潮雨》B.曹操的《观沧海》C.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D.谢灵运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解析】B 曹操的《观沧海》是第一首比较完整的山水诗,然而并未在建安诗坛蔚成风气。
6.谢灵运所开创的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
A.山水诗B.田园诗C.玄言诗D.边塞诗【解析】A 谢灵运所开创的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山水诗。
7.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山水诗人是()。
A.鲍照B.李白C.谢灵运D.孟浩然【解析】C 谢灵运是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山水诗人.8.鲍照对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A.四言诗B.五言诗C.七言诗D.杂言诗【解析】C 鲍照对于七言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9.下列不属于鲍照的作品的是()A.《代白纻曲》B.《登池上楼》C.《代出自蓟北门行》D.《拟行路难》【解析】B 《登池上楼》是谢灵运的作品。
10.鲍照的诗歌中以边塞征戍为题材,描写边塞的艰苦及将士卫国之决心的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
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
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
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
《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1、《诗三百》:即《诗经》。
《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
《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
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2、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
南朝文人诗歌
南朝文人诗歌南朝诗歌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刘宋时代(元嘉体)第二阶段从齐初至梁中期(永明体)第三阶段从梁中期至陈末(宫体)刘宋诗坛元嘉体: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形成的一种诗风。
“元嘉体”之名始见于宋代严羽《沧浪诗话》,用以概括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的诗风。
元嘉三大家: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三位著名诗人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的并称。
谢灵运寄情山水,语言工整精练,境界清新自然,开一代风气,标志着山水诗的形成和玄言诗的结束;颜延之长于庙堂应制之作,典雅重拙;鲍照长于乐府、拟古,笔力雄健,情调慷慨。
一、谢灵运★谢灵运的政治态度和思想性格:1.竞进的热衷与失志的愤慨。
(以山水对抗当政,发泄不满)2.对隐遁的向往和满足。
(在山水清音中得到心灵的慰藉)综上所述,得出几点结论:①谢灵运不是一个具有进步理想的诗人。
②谢灵运的作品没有反映重大的时代矛盾,在深度和广度上存在局限。
③谢灵运是一个坦率任性的人。
谢灵运诗歌的特点:1.他创作了为数众多、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山水诗。
2.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风格(鲜丽清新汤惠休说:“谢诗如芙蓉出水。
”)3.诗风的转变谢灵运开创了南朝的一代新风:即从写意到摹象,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这深深影响着南朝一代诗风,成为南朝诗风的主流。
二、鲍照★代表作:诗:《拟行路难》十八首;《梅花落》;《拟古八首》。
赋:《芜城赋》。
文:《登大雷岸与妹书》。
鲍照诗歌分类:(了解)①反映社会的不平,抨击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抑,抒发贫士不遇的苦闷和愤世嫉俗之情;②描写边塞争战生活,抒写报国的壮志,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③揭露社会黑暗,同情人民苦难;④另有游宦思乡、抒写爱情、感伤年命和写景咏物的作品。
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
鲍照对七言诗的贡献:他以丰富的内容充实了七言体的形式,变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同时还可以自由换韵,从而为七言体诗的发展开拓了宽广的道路永明体★:“永明体”一名最早见于《南齐书·陆厥传》,指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形成的一种诗体,又称新体诗。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
《归去来兮辞》《闲情赋》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 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环堵萧然,不 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 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豪放:“豪放得来不觉”
(五)陶渊明的意义
• 题材创新 • 诗歌风格 • 精神人格
南 北 朝 诗 歌
一、“永明体”
• “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脁、琅邪王融以 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 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约,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 体’。” ——《南齐书·陆厥传》
三、曹植
• 192-232,字子建 ,世称陈思王 • 才高命蹇,沦落失意 • 前期:抒写理想抱负,昂扬乐观
《薤露行》 《白马篇》 • 后期:倾泻抑郁悲愤,深沉凄婉
《赠白马王彪》《七哀诗》 《野田黄雀行》《杂诗》 •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钟嵘《诗品》)
四、“建安七子”
• 曹丕《典论·论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 阮瑀、应玚、刘桢
南北朝民歌 “永明体” 宫体诗
魏晋南北朝社会与文学
• 战乱与分裂 • 门阀制度与文人命运 • 玄学与文学 • “文学的自觉”
文学逐步取得独立地位 各种文体的辨析 对文学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
建 安 诗 歌
一、曹操
• 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人 • “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 存诗20余首,多用乐府旧题写时事:
• “建安风骨”的内涵
建功立业的抱负 人生苦短的哀叹 鲜明的个性色彩 浓郁的悲剧气息
正 始 诗 歌
015 南朝诗歌
谢灵运及其山水诗
433): 一、谢灵运生平(385—433宋时代遭受打击的谢氏家族。 刘宋时代遭受打击的谢氏家族。
谢氏家族世系简图: 谢氏家族世系简图: 谢奕→ 谢奕→谢玄→谢瑍→谢灵运 谢据→谢朗→谢述→谢纬→谢脁 谢安→谢琰→谢混 谢衡→谢裒 谢万→ 谢石→ 谢铁→
★“四始”说: 四始” 毛诗序》为代表,指风、大雅、小雅、 ①以《毛诗序》为代表,指风、大雅、小雅、颂。 以司马迁为代表,指风、大雅、小雅、 ②以司马迁为代表,指风、大雅、小雅、颂四类诗歌 的首篇。 的首篇。 以齐诗为代表, 大明》《四牡》《嘉鱼》《 》《四牡》《嘉鱼》《鸿 ③以齐诗为代表,指《大明》《四牡》《嘉鱼》《鸿 雁》。
梁陈宫体诗及其影响
一、何谓宫体诗? 何谓宫体诗? 1、狭义:即艳诗或色情诗。 狭义:即艳诗或色情诗。 2、广义:指萧纲等宫体文人创作的全部诗歌。 广义:指萧纲等宫体文人创作的全部诗歌。 3、宫体诗标准:风靡梁陈,波及初唐;描绘女性 宫体诗标准:风靡梁陈,波及初唐; 或闺情;语言艳而露。 或闺情;语言艳而露。
二、谢灵运的地位与影响: 谢灵运的地位与影响:
1、初步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 初步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 2、谢全力雕章琢句,为永明体诗歌打下基础。 谢全力雕章琢句,为永明体诗歌打下基础。 3、唐宋文人极度推崇谢灵运。 唐宋文人极度推崇谢灵运。
诗大序》没有对赋、 兴作具体解释和说明。 ◎《诗大序》没有对赋、比、兴作具体解释和说明。 ◎ 宋朱熹:“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 宋朱熹: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 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 之词也” 之词也”。 ◎ 郑樵:“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 郑樵: 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 音曰颂。 音曰颂。”
“永明体”的形成及影响
“永明体”的形成及影响“永明体”的形成及影响撰文/林家骊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南朝诗歌很值得注意。
虽然这一时期诗歌反映的社会现实比较狭窄,然而在艺术形式和写作技巧方面则有重要的进展,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条件。
而在南朝诗歌发展的三个阶段瞄p元嘉体、永明体、宫体诗)中,尤应注意“永明体”。
“永明体”亦称“新体诗”,这种诗体要求严格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对“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永明体”诗产生的时代背景“永明体”诗的产生,是有其历史背景的。
首先,南齐永明年间(483—493),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比较繁荣,为作家们潜心公创作,钻研声律和诗歌创作规律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永明是齐武帝萧赜的年号。
萧赜自幼跟随其父齐高帝萧道成东征西讨,担任过县州郡的地方长官,有比较丰富的统治经验。
他奶多岁继位作皇帝时,已经相当成熟。
即位后,特别注意调节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以及和北齐政权的矛盾,又注意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因此,他在位的11年间,社会比较稳定,生产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士民富庶。
《南齐书·良政传序》说:“永明之世,十许年中,百姓无鸡鸣犬吠之警,都邑之盛,士女富逸,歌声舞节,袨服华妆,桃花绿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盖以百数。
”作者萧子显是南齐宗室,虽然不无溢美之词,但多少反映了当时的现实。
其次,统治阶级对文学的重视以及文学集团的活动,大大促进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和写作技巧的提高。
南朝从刘宋以来,文学的独立性大大加强,元嘉十六年(440),宋文帝在儒学、玄学、史学三馆外,别立文学馆;嗣后,宋明帝立总明观,分儒、道、文、史、阴阳为五部。
从此,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与经史等分开来了。
几十年间,经几代人的不断努力,终于将文学从封建统治的附庸地位中解放出来,使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到了南齐永明年间,由于统治阶级的重视,文士们经常受到统治集团高层人物的征召而集中到他们的门下,除担任一定工作之外,还集体进行文学创作,切磋技艺,共同探索文学内部的发展规律,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五章 “永明体”的文学史地位及影响
第五章“永明体”的文学史地位及影响目录第一节“永明体”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1一、“永明体”与梁陈诗歌 1二、唐诗对“永明体”的接受 4第二节“永明体”对骈文形制的影响 6一、“永明体”形成之前的骈文走向 7二、“永明体”与骈文的诗化 8第三节“永明体”对词体形成的影响 10一、“按谱制调”及长短句型的固定化 11二、中唐小令与南朝永明小诗 12三、得永明诗风真传的“婉约”词风 13第四节“永明体”诗学观念对文学理论的影响 14一、钟嵘对“永明体”声律论的批判 14二、刘勰对“永明体”声律论的继承和发展 16三、永明体”声律论在唐代的命运 17“永明体”及其声律之说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使永明之后的诗歌创作更趋向唐人成熟的近体律诗发展;二是,对文、赋、骈文、序等诗歌以外的其它文体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是,对词的体制风格形成的影响;四是,对后世文学理论的影响。
第一节“永明体”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永明体”对后世诗歌的影响,表现为顺时承接的方式。
由梁陈承续、发展,其影响于唐诗的结果便是近体诗在沈、宋等人手中的定型。
因而,对诗歌的影响只推及唐代。
一、“永明体”与梁陈诗歌南朝嬗代频仍,许多文人身历几朝,永明时期活动于文坛的作家,除王融和谢朓于萧衍建立梁朝之前离世之外,皆仕于梁。
齐武帝黄赜永明元年(483年)正月改元永明元年,至齐武帝永明十年(493年),前后历11年。
永明时期活动于文坛的主要作家(依年龄由大到小排列)有:沈约(43-53)、谢朏(43-53)、江淹(40-50)、张融(40-50)、范云(33-43)、王俭(32-42)、陶弘景(28-38)、萧子良(24-34)、萧衍(20-30)、谢朓(20-30)、柳恽(19-29)、徐勉(18-28)、王僧虔(58-68)、孔稚珪(37-47)、萧长懋(26-36)、刘绘(26-36)、任昉(24-34)、刘峻(22-32)、王肃(20-30)、丘迟(20-30)、王僧儒(19-29)、王融(17-27)、刘勰(17-27)、钟嵘(16-26)吴均(15-25)、裴子野(1-525)、陆倕(14-24)、徐摛(13-23)、殷芸(13-23)、周捨(13-23)、陆厥(12-22)、张率(9-19)。
永明体、律诗与宫体诗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贾岛《题李凝幽居》
• 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
• ——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 别王十二判官》
• 猿鸣诚知曙,谷间光未显。岩下云方合, 花上露犹泫。逶迤傍隈隅。迢递陟陉 岘。……乘流玩回转。苹萍泛沈深。菰蒲
冒清浅,企石挹飞泉,攀叶摘叶卷。
•
——谢灵运的《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粘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王维《使至塞上》
律诗形成的重要阶段
• 上官体 “六对”说:词与词之间(词的对 偶)
•
“八对”说:句与句之间(句的对
仗)
• 沈、宋 “粘”-联与联之间,并拓展到整 篇
• 四声、平仄——词——句——联——篇
三、律诗正式形成的重大意义
种豆南山下 今日天气佳 青松在东园
• 秋菊有佳色 • 悲风爱静夜 • 春秋多佳日
• 江鸣/潮未落,林晓/日初悬。
•
——宋之问《游称心寺》
• 月落/乌啼/霜满天,
• 江枫/渔火/对愁眠。
•
——张继《夜泊枫桥》
• 九月寒砧摧木叶,
• 十年征戍忆辽阳。
• ——沈佺期《独不见》
三、“永明声律论”的主要内容
• (二)篇幅固定
三、“永明声律论”的主要内容
• (三)颔颈对仗
三、“永明声律论”的主要内容
• (四)“八病”说(声母、韵母、 声调)
• 平头、上尾、蜂腰、鹤膝 • 大韵、小韵、豪纽、正纽 • 一简之内,音韵尽殊; • 两句之中,轻重悉异
【四】永明体与唐格律诗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第六章建安文学一、名词解释1、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
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称于世。
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
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2、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
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
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3、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
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
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4、《悲愤诗》:诗歌篇名。
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的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二首。
其中五言体较可信。
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汉末动乱时期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
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情如泣如诉,有强烈的感染力。
第七章正始文学一、名词解释1、正始文学:魏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
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老庄哲学风行,文学创作受到严重影响。
宣扬消极思想,滋长了脱离现实的倾向。
只有阮籍、嵇康的作品还能以隐蔽的手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流露出不满现实的情绪,成就较大。
2、竹林七贤:指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七位文士“相与友善,游于竹林”,故号“竹林七贤”。
3、《与山巨源绝交书》:文章篇名,曹魏正始间嵇康写给山涛的一封信。
这是一篇与司马氏集团决裂的宣言书。
文章申明自己不愿当官是为了远祸全身。
提出做官“必有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
第八章两晋文学一、名词解释1、太康体:晋武帝太康时期的诗体。
以潘岳、陆机、张载、张协、陆云等为代表。
其诗讲究雕章琢句,追求词藻,流于轻靡,诗风繁缛华丽,代表着当时诗坛的主流。
南朝诗两首PPT教学课件
____
栏
(2形)白容日词丽的飞使甍动用法,使……明丽
目 链
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杂英满芳甸
__________形__容__用__作__动__词__,__满__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 原因有哪些?
(1)外来技术传入的推动; (2)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3)政府的大力提倡;
(4)中国人民聪明才智。(人才)
课堂小结
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对人民、对 社会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一方面, 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活动的 范围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越 变越小了;另一方面,也有力地推动了各 地经济的发展。正是它们使得人们明天的 生活更加美好!
(1)“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至“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这几句诗是怎样写景的?有何特点?
答:
栏
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
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 探究
答案:诗人用生花妙笔写出了满园春色。他在病
(2)机车制造和改进:
自行研制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和 磁悬浮列车
(3)铁路技术改进:铁路提速 (主要干线开始“时速200公里”的高速运行,中国铁路 开启“追风时代”。)
2、公路交通:
(1)近代:公路交通发展受限
①出现:20世纪初,汽车在上海出现。(仅 为权贵富绅代步工具)
②发展:民国时期,修建了一些公路,但发展缓 慢;
2017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南北朝诗歌
第五章 南北朝诗歌 识记:南北朝诗歌创作⼤势。
⾃刘裕代晋(420),宋、齐、梁、陈四代史称南朝。
南朝诗歌承魏晋诗歌之风,沿着重艺术特质、重抒情以⾄重娱乐的⽅向发展,尤其重视诗歌艺术形式技巧的追求。
与此同时的北⽅政权称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北朝诗歌直接继承汉诗之风,重政教、尚写实、崇朴野。
南北朝民歌则分别以清新活泼和刚健激越为特征。
第⼀节 南朝诗歌 南朝诗歌分为三个阶段:刘宋时代的元嘉诗歌、齐⾄梁初的永明新体诗歌、梁中期⾄陈末的宫体诗。
1.元嘉诗歌 识记:元嘉诗歌的时间断限。
上起晋宋之交的谢灵运,下迄⼤明、泰始的鲍照。
简单运⽤: ①元嘉诗风新变及其原因。
元嘉诗风的主要变化就是以情思代替⽞理,由哲思回到感情上来。
在艺术表现上也由淡乎寡味,变为注意对诗歌艺术形式技巧的探讨。
原因:⼀是刘宋时代⽞学在思想领域中已不占主要地位,在政权领域儒学已占主流。
⼠⼈从⽞虚思索回到现实中来。
⼆是刘宋皇室出⾝寒微,即位后⽤寒门掌机要权柄。
素族⽂⼈进⼊政权的同时也进⼊⽂坛,重抒情代替重⽞思的⽂学思潮便逐步发展起来了。
三是朝野上下普遍爱好欣赏⾃然⼭⽔。
②元嘉诗歌创作新特点。
⼀、⼭⽔题材⼤量进⼊诗歌创作,并且改变了东晋诗歌以⼭⽔作为⽞思载体的倾向,把⼭⽔作为审美的对象,正式奠定了中国⼭⽔⽂学的根基。
⼆、诗歌创作由东晋的哲理化改变为重抒情,抒发了强烈的感慨。
三、元嘉诗歌出现了对不同创作个性的追求。
四、对诗歌形式的有意探讨。
不但有各种体式的创作,⽽且注意对仗,格外追求⽤典使事。
2.谢灵运及⼭⽔诗 理解:①⼭⽔诗。
先秦⽂学如诗骚中就出现了⾃然⼭⽔,然多⽤作⽐兴的材料或作为⼈事的背景⽽存在,并不是作为独⽴审美客体。
曹操《观沧海》是第⼀⾸⽐较完整的⼭⽔诗,但并未蔚成风⽓,与当时战乱、北⽅环境及诗⼈的审美倾向、⽔平等主观限制有关。
东晋偏安江左,⾃然条件甚好。
⽞⾔诗⼈借⼭⽔以体⽞悟道,不但培养了对⼭⽔的细腻感受,也因此在诗中描写到了⼭⽔风物。
宫体诗的主要内容
宫体诗的主要内容乐府是一个很重要的体裁乐府在艳情诗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乐府诗多为帝王文人拟作民歌而成。
士人学作民歌由来已久,自东晋王献之始,其《桃叶歌》三首即为滥觞,此外还有如《碧玉歌》、《团扇郎》等,写得浓烈。
至刘宋时,宫廷民间拟作民歌者甚多,上至孝武帝刘骏,临川王刘义庆,下至鲍照,汤惠休等。
南朝民风开放,歌舞发达,“都邑之盛,士女昌逸,歌声舞节,炫服华妆,桃花绿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无往非适。
”民间好歌舞,郑卫之音,复行于时,“朝廷礼乐多违正典,民间竟造新声杂曲”,自顷家竞新哇,人尚谣俗,务在谯杀,不顾音纪,流宕无崖,未知所极,排斥正曲,崇长烦淫故喧丑之制,日盛于廛里;风味之响,独尽于衣冠。
”上层社会也受其影响:萧衍“自算择后宫《吴歌》、《西曲》女妓各一部,并华之賫勉”昔日被朝廷视如委巷歌谣的民间乐府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萧衍等人纷纷拟作《子夜歌》、《上声歌》,《东飞伯劳歌》等,都与民歌曲词极为类似。
南朝民歌以吴声歌曲和西曲歌为主,绝大部分是为表现男女恋情,多以女性口吻吟唱,内容单一,风格轻艳相关书籍相关书籍,感情大胆浓烈,也多柔靡,这与一直以来的文学传统有关,楚地吴声多婉转细腻,故也影响了文人创作的乐府,如:“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
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
”“开窗秋月光,灭烛解罗裳。
含笑帷帐里,举体兰蕙香。
”这些民歌中对两情绸缪的描写以及对“欢娱苦短”的感慨或多或少的影响了上层文人的创作。
尤其是第三首诗中的以虚写实的手法更为宫体诗人大量采用,诗中略去对男女欢爱场面的直接描绘,以帷帐、香味等烘托出行乐者的感受,雕琢痕迹立现,而宫体诗人正是如此,从风花雪月到女子饰物,极写美人之艳,如萧纲《咏内人昼眠》:“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
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
梦笑开娇靥,眠鬓压落花。
簟纹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此可谓浓软香艳,但绝无淫秽之意,是典型的宫体诗,也是甚为含蓄者,相形之下,以沈约为首的宫廷诗人在此之前皆有极具民歌情调,大胆描绘艳情的诗作,如沈约之《六忆》:“忆来时,的的上丹墀,勤勤聚离别,慊慊道相思,相看常不足,相见乃忘饥。
诗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
诗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
这时期的诗歌创作大致上沿着两条道路发展:一条是建安的道路,着重表现社会政治的内容,追求慷慨、刚健的风格;另一条是太康(以陆机为代表)的道路,内容上远离现实,追求华美的形式。
并且最终是后一条追求形式华美的道路占据了统治地位。
先从诗歌形式方面来看这个时期诗歌的发展:1、五言古诗的兴盛魏晋南北朝是文人五言诗大发展的阶段,五言诗代替了四言诗,超过了辞赋,在文坛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时期五言诗的发展,出现了三个高潮。
建安时期是五言诗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曹氏父子是当时诗坛上的中心人物,其次有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钟嵘《诗品》)。
这时期的诗人,一方面学习汉乐府民歌,反映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在艺术上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也叫“建安风力”魏末正始时代的阮籍、嵇康,其作品虽然失去建安文学的积极进取精神,但表现了在世族压抑之下的苦闷与抗议,与建安风骨是一脉相承的,可看作是第一个高潮之后的余波。
西晋太康(武帝280—289)年间,是五言诗发展的第二个高潮。
文坛上出现了更多的作家,有三张(载、协、亢)、二陆(机、云)、两潘(岳、尼)、一左(思)等。
但除左思外和稍后的刘琨(“感乱”诗)、郭璞(《游仙诗》)能继承和发扬“建安风骨”的传统,写出较有充实内容和深厚感情的作品外,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一大批士族诗人,却片面地一味追求诗歌形式及词藻的华美,写出的作品社会内容比较贫乏,只是在诗歌的形式美方面下足了功夫,积累了经验。
南朝元嘉(宋文帝,424—453)三雄谢灵运、颜延之、鲍照的诗作,使五言诗的发展形成了第三个高潮。
在这稍前,东晋末年出现了杰出诗人陶渊明,他开创了田园诗派,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
2、七言诗和杂言诗的确立一般说来,文人创作的七言诗,始于曹丕的《燕歌行》;杂言诗则始于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
第五章南北朝诗歌
第五章南北朝诗歌永明文学一.永明文学是指上自刘宋泰始二年,下至梁武帝天监十二年这一时期的文学活动,而以齐永明年间为中心。
二.“永明文学”重文学特质的发扬,重个人情怀的抒发,而且逐渐由情怀抒发转向重娱乐。
同时创造了一种清新的美的理想。
更重要的,是在诗歌形式上的探索。
三.“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声律角度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之间的过度阶段,其理论支持便是永明声律说。
陶谢:指东晋末宋初诗人陶渊明和谢灵运。
杜甫有“焉得诗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之句,即指此二人。
他们都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但陶多写田园,而谢多刻划山水;陶诗语言朴实自然,谢诗则讲究词藻与对偶,崇尚绮丽,风格并不相近。
元嘉三大家: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三位著名的诗人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的并称。
谢诗富艳精工,颜诗华美典雅,鲍诗雄恣奔放,是谓“宋初三体”,诗风差异明显,共同之点是描写山水,都讲究词藻和对偶。
永明体: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诗体。
又称新体诗。
这种诗把音律声韵与晋宋以来的对偶之风结合起来,注重四声、八病之说,增加了诗歌艺术的形式美,对近体诗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代表作家有沈约、谢脁、王融、范云、江淹以及齐梁间的何逊、吴均和陈代的阴铿。
宫体诗:南朝梁代为宫廷创作所形成的一种诗风。
大都描绘闺情声色,清绮靡丽,伤于轻艳,格调不高。
倡导者是梁简文帝萧纲,徐陵、庾信父子是代表作家,其创作风格流丽轻艳、“辑裁巧密”,被称为“徐庾体”。
风气所至,陈时陈后主与江总亦有此类创作。
徐陵编有《玉台新咏》,只收“艳诗”,可说是宫体诗的合集。
北地三才:指在北朝文人中能自觉学习南朝文化,对南北文学的合流起到推动作用的作家温子升、邢劭和魏收的并称。
总的来说他们都是南朝文风的模仿者。
温子升一部分诗风格清婉,辞藻华丽,讲究对偶,近似南朝,一部分诗受到过北方民歌的影响。
邢劭诗文多模仿魏晋和南朝人。
魏收所长在史传文。
哀江南赋:赋篇名。
南朝宫体诗的探析
篇名南朝宮體詩的探析作者王亞楚。
市立景美女中。
二年樂班壹●前言中國在嚴格的禮教束縛下,「性」向來只能在臺面下討論。
然告子曰:「食、色,性也。
」因此儘管一般士人無法光明正大地討論中國情色文化,卻在許多作品中出現情色的痕跡。
其中又以南朝梁簡文帝蕭綱所創艷情藻麗的「宮體詩」最為人所熟知,且一直影響到唐初仍有其餘波。
所以我對於此種詩體深感興趣,決定選擇以宮體詩為主題,分析探討此詩體之起興、特徵及其美感。
希望透過研究,期能對於中國宮體詩有進一步的認識,並能夠深刻認識當時的文學創作背景。
貳●正文一、宮體詩的流變01.宮體詩之源起中國最早出現以詩文來描繪女性之美的當推《詩經》的〈衛風‧碩人〉:「碩人其頎,衣錦褧衣。
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此詩開頭先敘述女主角的身分地位、親戚關係,隨後用一連串的譬喻手法寫美女的手、皮膚、頸、牙齒、額頭、眉毛與笑容,描繪手法刻畫細膩。
再如: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娥娥紅粉粧,纖纖出素手。
(古詩〈青青河畔草〉)羅敷善蠶桑,採桑城南隅。
青絲為籠糸,桂枝為籠。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來歸相怨怒。
(古詩〈陌上桑〉)前者藉由美人的粉裝打扮、細緻的雙手,細膩地描摹當窗站立的女性美麗姿態;後者則先以直敘的方式寫羅敷的髮飾、耳環及衣裳,再以旁人的動作反襯羅敷之美。
以上這些詩篇寫的都是女性外貌儀容之美,只是「筆調華貴,線條鮮明,態度莊肅、嚴謹,不帶有感官享樂的遊戲性,感覺作用不像宮體詩那般富有繁複的暗示性;語言是細而不軟,艷而不輕。
」(註一)所以這些描摹女子的詩歌,還未能稱作宮體詩。
然而若真要探究宮體詩之淵源,應該從宮體詩最顯著的特徵來看-「艷」,包括艷物、艷事、艷情的內容以及艷麗的辭藻。
中國「艷詩」的歷史源遠流長,馮定遠認為宮體詩之濫觴可追溯至鮑照與沈約,其言:「至於沈、鮑,文體傾倒,宮體滔滔,作俑於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 情 知 望 乡 , 谁 能 鬒 不 变 <
佳 期 怅 何 许 , 泪 下 如 流 霰 。
去 矣 方 滞 淫 , 怀 哉 罢 欢 宴 。
喧 鸟 覆 春 州 , 杂 英 满 芳 甸 。
余 霞 散 成 绮 , 澄 江 静 如 练 。
白 日 丽 飞 甍 , 参 差 皆 可 见 。
灞 涘 望 长 安 , 河 阳 视 京 县 。
齐 梁 之 后 , 无 有 犯 者 。
病 , 齐 梁 之 前 , 时 有 犯 此 ,
同 声 , 为 上 尾 。 此 为 诗 中 巨
五 “ 八 言 病 诗 ” 中 之 二 第 : 五 上 字 尾 , 与 第 十 字
•
绿 池 始 沾 裳 , 弱 兰 未 央 结 。
例 陟 野 如 看 :
阳 春 , 登 楼 望 初 节 。
玉 树 流 光 照 后 庭 。
妖 姬 脸 似 花 含 露 ,
出 帷 含 态 笑 相 迎 。
映 户 凝 娇 乍 不 进 ,
新 装 艳 质 本 倾 城 。
丽 宇 芳 林 对 高 阁 ,
玉 树 后 庭 花
陈 叔 宝
主要类型有:艳情诗、佛理诗、咏物诗、
游戏诗等,以艳情诗最为代表。 特色:情调上伤于轻靡, 风格上较柔靡缓弱, 形式上讲究词藻、对偶与声律。 读之使人四肢皆懒慢不收拾。 ——朱熹
晚 登 三 山 还 望 京 邑
好 诗 圆 美 流 转 如 弹 丸
不 对 芳 春 酒 , 还 望 青 山 郭 。
鱼 戏 新 荷 动 , 鸟 散 余 花 落 。
远 树 暧 阡 阡 , 生 烟 纷 漠 漠 。
寻 云 陟 累 榭 , 随 山 望 菌 阁 。
戚 戚 苦 无 悰 , 携 手 共 行 乐 。
游 东 田
“永明体”与“宫体诗”
永明:沈谢 宫体:徐庾
第一节:沈约、谢朓与永明体
一、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齐梁时出现的讲究声律 与对偶,不同于古体诗的一种诗体。因这种新体诗最 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齐武帝肖赜年号,483~493) 间,故又称永明体。 永明体的代表作家:沈约、谢朓、王融、何逊、阴铿 等。其中谢朓成就最高 四声八病 :讲究四声、避免八病、强调声韵格律为其 主要特征。 永明体为唐代格律诗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代表作家
1.沈约 :齐梁之际文坛领袖人物 第一,是永明体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第二,较早论及‚情‛、‚文‛、‚质‛之间的关 系 第三,提出为文‚三易‛说(《颜氏家训· 文章》 引沈约语:‚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读 诵,三也。‛ 他的诗数量最多,而且其在理论上的阐述代表着‚ 永明体‛的主张,但实际创作成就不如谢朓。 创作风格:“长于清怨‛(《诗品》),这主要体 现在其山水诗和离别哀伤诗之中。
似 鹤 膝 也 , 以 其 诗 中 央 有 病 。
五 字 同 声 ; 两 头 细 , 中 央 粗 ,
五 “ 八 言 病 诗 ” 第 之 四 五 : 字 鹤 , 膝 不 得 与 第 十
2.谢朓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 南朝齐诗人。出身世家大族,祖、父辈皆刘宋王朝亲重, 祖母是史学家范晔之姐,母亲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 他与同族前辈谢灵运均擅长山水诗, 所以后人有“大小谢”的并称。有《谢 宣城集》(公元495年出任宣城太守)。 现存诗二百多首,其中山水诗的成 就很高,观察细微,描写逼真,风格清 俊秀丽,一扫玄言余习。写景抒情清新 自然,意境新颖,富有情致,且佳句颇 多。
三 “永明体”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在‚永明体‛以前,诗坛上流行的是‚古体诗‛, 亦称‚古诗‛、‚古风‛,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 、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不求对仗,平仄 和用韵也比较自由。 唐代以后,形成了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 亦称‚今体诗‛。这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而这 ‚近体诗‛的雏形,就是‚新体诗‛,即‚永明体 ‛诗。 ‚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古体诗已暂告一段落, 预示着‚近体诗‛的即将出现。因此,即使后人对 ‚永明体‛诗提出了这样那样的批评,‚永明体‛ 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应该予以肯定,并给予 恰当的评价的。
谢朓诗歌的艺术成就
1、大谢注重言理,小谢重在抒情 小谢诗承大谢,结构为写景加抒情与说理;区别在于小谢诗 已基本剔除玄言说理成分; 2、大谢富艳典重,小谢清新流丽 小谢诗风清新明丽,格调明净潇散,改变了大谢诗的繁富典 重之风; 3.大谢情景两分,小谢融情于景 谢灵运的诗歌多为山水景物的客观摹写,很少能达到情景交 融的境界;而谢朓的诗歌多能把自己的情感意趣,比较自然 地融入到景物之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这是谢脁诗歌 的重要特色,也是他对于诗歌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4、诗歌语言音律谐适,流畅自然。 5、善于熔裁警句。 (两谢均善于炼字琢句、熔铸警句)
一、宫体诗的形成:诗人集团
1.以家族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东晋至刘宋之际,名门望族享有各种特权,世代习文,以维 持其声誉,如王、谢。 2.以皇室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齐、梁之世,以皇室成员为中心的文学集团对文学尤其是诗 歌发展的影响更深刻。 宫体诗的发端人物为梁武帝萧衍,主要作家有其子简文帝萧 纲、梁元帝萧绎兄弟和徐摛(chī)、徐陵与庾肩吾、庾信 两对父子(庾信后期入北朝,诗风突变)及陈后主陈叔宝。
三 影响
隋及唐初诗风流于靡弱,多少是受它的影响; 贡献:内容虽无可取,但为唐代诗人提供了足
资借鉴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 就艺术形式而言, 宫体诗发展了吴歌西曲的艺 术形式, 并继续了永明体的艺术探索而更趋格 律化。这说明宫体诗对后来律诗的形成有着重 要的推动作用。 宫体诗语言的风华流丽、对仗的工稳精巧以及 用典隶事等方面的艺术探索和积累,也同样为 唐代诗人提供了足资借鉴的艺术经验。
第 二 字 和 第 七 字 同 声 , 尤 其
五 “ 八 言 病 诗 ” 第 之 一 一 : 字 平 和 头 第 六 字 同 声 ,
• 荡 子 别 倡 楼 , 秋 庭 夜 月 华 。
•
( 嫌如 。果 )将 “ 楼 ” 改 为 “ 家 ” , 则 无
西 北 有 高 楼 , 上 与 浮 云 齐 。
例 如 :
大 韵 、 小 韵 、 旁 纽 、 正 纽
平 头 八 、 病 上 : 尾 、 蜂 腰 、 鹤 膝
平 、 四 上 声 、 : 去 、 入 四 个 声 调•• Nhomakorabea
秋 月 照 绿 波 , 白 云 隐 星 汉 。
• 朝 云 晦 初 景 , 丹 池 晚 飞 雪 。
例 如 :
是 后 者 , 即 为 犯 平 头 病 。
第二节 宫体诗
• 永明体在艺术形式的精致方面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付出 了诗格下降的沉重代价。然而,诗歌艺术形式的新变路程仍 然没有走完,为了形式和技巧上的更进一步,诗歌发展过程 中还必须继续付出代价。 • 宫体诗既是永明体的延续,又是永明体的新变。由留意山水 到描摹宫廷,诗格进一步下降,而诗歌描写技巧与艺术风貌 则更接近于近体了。 • 宫体诗是南朝梁、陈时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宫”即太子 东宫。萧纲为太子时,围绕着他形成一个以东宫僚属为主要 成员而影响颇为广泛的文学集团,他们的一部分诗歌,专写 男女之情(包括传统的闺怨题材),以及女子的容貌、举止、情 态乃至生活环境、所使用的器物等等,形成显著特征,即被 称为“宫体诗”。
梁元帝萧绎
徐摛
徐陵
二、内容与特色
1.萧纲和宫体诗 ‚宫体诗‛之名起于梁简文帝萧
纲。《梁书· 简文帝本纪》:‚余 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然伤于 轻艳,时号曰‘宫体’。‛
2.宫体诗的内容和特色 内容:主要是以宫廷生活为描写
对象,具体内容不外乎咏物与描 写女性。
宫体诗举隅
• • • • • 咏内人昼眠 萧纲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 攀钩落绮障,插捩(lì ,琵琶之拨子)举琵琶。 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 簟(dià n,竹席)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咏梅 萧绎 梅含今春树,还临先日池。 人怀前岁忆,花发故年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