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文资料汇编2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
在五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中,八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宛如一朵瑰丽的奇葩,以其独特的魅力始终绽放在文明的世界里。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
七律•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wēi)迤(yí)腾细浪,乌蒙磅(páng)礴(bó)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mín)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主题内容】: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表达了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
【名句赏析】:
1.“五岭逶(wēi)迤(yí)腾细浪,乌蒙磅(páng)礴(bó)走泥丸。”写山,“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极大和极小对比显出了红军长征之难;也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诗人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慨。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突现。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主题内容】:这首诗写国都沦陷的悲痛之情,也包含了在战争中思乡思亲的情感。
【名句赏析】: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国家残破,河山尚存,只是江山换了主人。暮春时节,长安城中草木丛生,可人烟稀少,一片荒凉。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背诵内容
一、古诗词
春望过零丁洋
(唐)杜甫(南宋)文天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唐)杜牧(宋)陆游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望岳
(唐)王勃(唐)杜甫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己亥杂诗登飞来峰
(清)龚自珍(宋)王安石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别云间七律·长征
(明)夏完淳1935年10月毛泽东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古诗文总复习PPT
• 本诗中你最欣赏哪一联,请从内容或艺术手法角度作一赏析。 • 颈联,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寓含哲理,一洗以往送 别诗中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与鼓舞。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能成为诗歌中的不朽名 句? • 作者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运用形象的比 喻写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的深情与厚谊,气象阔大, 志趣高远,表达了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限制和空间阻隔,既 是永恒的 ,也是无所不在的新意,成为送别诗中的不朽名句。 • 本诗中的破题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本诗中最能体现作者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的一联诗句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4.首句用“浩荡”修饰“离愁”,使离愁有了形 态,写诗人_______________。“白日斜”,写 时间,烘托离愁,还暗含__________ ________。 • 5.后两句以“落红”为喻,表明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志。 • 6.诗人一反对“落红”而落泪的格套,用一“化” 一“护”使全诗______、______。 • 7、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一 二句写的是 。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 的 。(每空限填一个词语) •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这首 诗的精华所在。请自选一个角度(或语言、或诗意、 或情感、或哲理)写一段鉴赏性文字。(40字以内)
《己亥杂诗》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
八年级语文中的古诗词用凝练生动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热烈的情感,用婉转和谐的音韵描绘了意境深远的画面,它们是古代优秀文化的精华,它们蕴含着真、善、美的情感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达,店铺为大家整理了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欢迎大家阅读!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词
1【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春望】(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泊秦淮】(杜牧·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过零丁洋】(文天祥·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己亥杂诗】(龚自珍·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望岳】(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所有的古诗词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所有的古诗词
一、诗中“江”的描写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二、诗中“云”的描写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宗元《江雪》)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诗中“离别”的描写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古诗文总复习PPT
1
a
2
a
3
a
4
a
5
a
6
a
7
a
8
a
9
a
10
a源自文库
11
a
12
a
13
a
14
a
15
a
16
a
17
a
18
a
19
a
20
a
21
a
22
a
23
a
24
a
25
a
26
a
27
a
28
a
29
a
30
a
31
a
32
a
33
a
34
a
35
a
36
a
37
a
38
a
39
a
40
a
41
a
42
a
43
a
44
a
45
a
46
a
47
a
48
a
49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诵读欣赏《古诗三首》课件 (新版)苏教版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 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 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三吏”、“三别”(新安吏、 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 老别、无家别)
背景
• 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 《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 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 (衡山)、西岳(华山)。书上这首诗即 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 气。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一、全面理解诗歌内容
例句: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翻译:我登上了飞来峰上的高塔,听 人说清晨鸡鸣时从这儿能看到太阳升 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翻译:不怕浮云遮住我的视线,
因为我身在千寻塔的最高层。
的句子是: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2、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 象的句子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3、表现诗人欣赏泰山而入神的句子是: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4、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 切的雄心和气概,成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复习材料古诗词及文言文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及文言文复习材料
一、古诗文默写练习
(一)默写
1.五岭逶迤腾细浪,。 2 ,甲光向日金鳞开。3.浩荡离愁白日斜,。 4 ,夜泊秦淮近酒家。5.城阙辅三秦,。 6 ,干戈寥落四周星。7.白头搔更短,。 8、,谁家新燕啄春泥。9.飞来峰上千寻塔,。10、,灵旗空际看。
11.僵卧孤村不自哀,。 12、荡胸生曾云,。1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14.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15.,生于淮北则为枳。,其实味不同。
16、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
(二)理解识记
1.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两个诗句是:,。
2.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的:
,。
3.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爱国之情的句子是:,。
4.《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明作者文天祥以死明志的两句诗是:
“,。”
5.《七律·长征》一诗采用夸张手法的诗句是: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已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7.《己亥杂诗》中表达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的诗句为:
8.《泊秦淮》一诗中,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9 、《雁门太守行》中哪一句诗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10、《别云间》中哪一句诗表达作者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
11、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诵读欣赏《古诗三首》 苏教版
七绝格律分两大类,合四种句式: 平起式两种:1、平起平收,首句押韵,2、平起
仄收,首句不押韵。李白《早发白帝城》 仄起式两种:1、仄起平收,首句押韵,2、仄起
仄收,首句不押韵。杜牧《山行》
背景
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 大江南北。《望岳》这组诗就是在 他24岁时写成的。这组诗共三首, 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书上这首诗即东岳 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 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 种蓬勃的朝气。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中考链接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 是什么?
既是实写,又是比喻。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 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 的困难吓倒。
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 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品味全诗
首联:交代行踪。 颔联: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 颈联: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 尾联:表达对湖东景色的迷恋,也交代了春游西湖的终点。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欣赏
“寒”和“暖”都是写人的感受。前句突出金沙江水流湍急,惊涛拍岸,两岸悬崖峭壁,地形险要。后句突出大渡河卢定桥险恶的环境,“寒”和“暖”相互对照,状写了红军征服“万水”途中所战胜的两种异乎寻常的艰难,突出了红军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照应首联,抒发了红军战士把“万水千山”视为“等闲”的豪情壮志。
1.“僵卧孤村”,处境本来寂寞凄凉,但诗人并“不自哀”这是为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不自哀”的原因是“尚思为戍轮台。”因为诗人日夜思念的是抗击敌人,收复失地,一个以国家安危为重的人,是不会为自己的年老体衰而悲哀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渴望收复失地.渴望为国战斗的豪情。
1.《春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春望》这首诗表达诗人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
2.诗人前四句描绘了哪些景物?诗人是怎样用景物来衬托这种感情的?
前四句描绘景物:山河、草木、花、鸟。以景衬情,既以京城的荒凉景象作正衬,又以春天的美好景象作反衬,处处照应,意在言外。
3.说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诗中“破”字和“深”字的深刻含义?
4.尾联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红军第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更表达了他对夺取长征全部胜利的信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春望(唐 杜甫)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集锦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集锦
古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八年级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古诗,都是佳作名篇,且不说它的思想性、哲理性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就它的文学艺术性而言也可称得上是上乘佳作,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集锦,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集锦
唐·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南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唐·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唐·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古诗词复习汇总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古诗复习汇总
1.作者从游鱼、日光、鱼影三个方面方面描写了潭水清的特点。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心情的话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意在表现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4.“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观鱼时和游览到最后所描写的景物可看出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变化,你认为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被贬心中愤懑凄苦,只好寄情山水,获得暂时的快乐,一经环境的触发,又忧伤悲凉。
5.文中提到“乐”字,这跟全文的情调协调吗?说说你的理解。
作者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政治上失意的抑郁心情,因此当他听到水声时,当他看到鱼儿“往来翕忽”的游态时,他感到自然间的乐趣,心情也变得欢快起来,成为作者当时心情的反衬,跟全文的忧伤凄苦的基调形成了对立的统一,从而更有力地揭示了痛苦的深度。
6.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哪句? [答]潭中鱼可百许头……往来翕忽。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三个方面的内容:
夜游的缘由;‖月夜景色;‖夜游的感受。
2.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或“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3.阅读理解。(用原句回答)
(1)能表现文章主旨的语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欣赏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欣赏
课内古诗文复习----八上古诗词赏析(苏教版)
一、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表达了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
1.首联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如何?首联是全诗的总纲,既充分显示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为全篇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2.颔联,把五岭的“逶迤”,乌蒙的“磅礴”和“腾细浪”“走泥丸”合在一起说,矛盾吗?为什么?
把它们合在一起说看似矛盾,其实是一种反衬手法,作者把绵延不断的五岭和巍峨高大的乌蒙分别比作“细浪”和“泥丸”,极言其小,是为了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
3.颈联中“寒”“暖”应怎突出样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寒”和“暖”都是写人的感受。前句突出金沙江水流湍急,惊涛拍岸,两岸悬崖峭壁,地形险要。后句突出大渡河卢定桥险恶的环境,“寒”和“暖”相互对照,状写了红军征服“万水”途中所战胜的两种异乎寻常的艰难,突出了红军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照应首联,抒发了红军战士把“万水千山”视为“等闲”的豪情壮志。
4.尾联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红军第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任,更表达了他对夺取长征全部胜利的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资料汇编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宋神宗的年号】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脱】衣欲【想】睡,月色入户【门】,欣然【愉快地】起行。念【想】无与为乐【游乐】者【的人】,遂【于是】至【到】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也】未寝【睡觉】,相与【共同,一起】步【散步】于中庭【庭院】。‖庭下如积水空明【清澈透明】,水中藻荇【水生植物】交横【交叉错杂】,盖【表原因】竹柏影【影子】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只是】少闲人【清闲的人】如吾【我们】两人者耳【罢了】。
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看到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便高兴地起来走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庭院,清澈透明。水中藻、荇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
练习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三个方面的内容:
夜游的缘由;‖月夜景色;‖夜游的感受。
2.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或“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3.阅读理解。(用原句回答)
(1)能表现文章主旨的语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文中描写月下景色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作者因景抒怀,表达复杂微妙感情的句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记叙的句子:元丰十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5)描写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品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的妙处。
答:“积水空明”用比喻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写竹柏之影参差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5.本文文字极少,但却内容丰富,读课文回答:
夜游的原因:月色入户,引发兴致。
夜游的背景:月光美好的夜晚。
夜游的心情:欣然
6.如何理解闲人?
答:“闲人”,即清闲的人。它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它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7.作者笔下的月景有何特点?
答: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
8.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这是什么写作方法。
答: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9.文中写“竹柏影”,实际上是从侧面描写什么!
答:描写月色的轻盈荡漾。
10.文中写了哪两个人?他们有什么相同点?
答:苏轼和张怀民。共同点:被贬官黄州,心情抑郁,仍思进取。
11.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作者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答:(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理由:惟张怀民可以同乐
(2)怀民亦未寝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
(3)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密切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
12.试从文中记叙的部分找出记叙的要素。
答:(1)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2)地点:承天寺
(3)人物:“我”与张怀民
(4)事件:月夜赏景
13.“欣然起行”中“欣然”一词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欣然的意思是高兴地样子。作者虽被贬官,但仍能高兴的赏月,可见其乐观豁达的性格特点。
14.“月色入户”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拟人。生动地写出月光似乎懂得作者的寂寞无聊的心情,悄悄地进门来与他做伴。
15.从“庭下如积水空明”一句可以想象庭院中到底有没有水?说明原因。
答:这是写景的句子。作者运用比喻把在月光照耀下的庭院比作一片明汪汪的积水,空明澄澈。又把竹柏印在地面上的影子比作在水中漂游的藻荇。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月色皎洁,庭院空旷的景象,一动一静,富有情趣。所以,庭院里并没有水,而是用水来打比方。
16.本文中心(作者心情)是:月夜闲游的情调和宁静脱俗的心境。点睛之笔是:闲人。
17.本文所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请给本文划分结构并写出层意。
[答]本文所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景物描写‖抒情。
一层:庭院漫步,交待夜游原因、时间、地点、人物。二层:描写月光清澈。三层:叹息赏月人少,暗示世人为俗务所累,表明自己的高洁。
18.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答]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
19.说说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闲”?
[答]入夜即“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很仔细。
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名词作状语,向西】行【走】百二十步,隔篁【丛生的竹子】竹,闻【听】水声,如鸣佩【玉佩】环【玉环】,心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之【音节助词,无义】。伐【砍伐】竹取【开出】道,下【名词作状语,向下】见小潭,水尤【特别】清洌【清澈】。全石以【表承接,不翻译】为底,近【靠近】岸,卷【翻卷】石底以出,为坻【小石礁】、为屿【小岛屿】,为嵁【小石磊】、为岩【小石岩】。青【青葱】树翠【翠绿】蔓【茎蔓】,蒙【覆盖】络【缠绕】摇【摇动】缀【连缀】,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披拂【随风飘荡】。
潭中鱼可【大约】百许【表示约数,左右】头,皆【都】若【好像】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游【飘游】无所依【依靠的东西】。日光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彻【射透】,影布【映】石上,佁然【愣住的样子】不动;俶尔【忽然】远逝,往来翕忽【轻快敏捷】。似【好像】与游者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乐【逗乐】。
潭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方向】而【表修饰,不翻译】望,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折【曲折】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行【爬行】,明灭【或现或隐】可见。其【那】岸势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差互【相互交错】,不可知其【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