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血液循环PPT课件
生理学血液循环ppt课件完整版
窦房结是心脏正常起搏点,产 生的电信号经传导系统传遍整 个心脏,引起心肌细胞收缩。
心脏工作原理剖析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实现泵血功能。收缩期时,心房和心室肌肉收缩,将血液泵出; 舒张期时,心房和心室肌肉舒张,血液回流填充。
心脏收缩与舒张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调节作用。
心脏工作过程中伴随着心电活动和机械活动的周期性变化,两者紧密相连。
形态 双凹圆盘状,无细胞核,直径约7.5μm,厚度约 2.5μm。
3
功能
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维持机体酸碱平衡。
白细胞种类、数量及作用
01
种类
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五种。
02 03
数量
白细胞总数为(4.0~10.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50%~70%, 淋巴细胞占20%~40%,单核细胞占3%~8%,嗜酸性粒细胞占1%~ 5%,嗜碱性粒细胞占1%左右。
将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同时吸入 氧气,使血液在肺部得到氧合,为体循 环提供富含氧的血液。
组织液生成与回流机制
组织液生成
毛细血管壁对液体的通透性和滤过压共同作用,使血浆中的液体成分通过毛细 血管壁滤出,形成组织液。
组织液回流
组织液中的水分和溶质通过淋巴管和毛细淋巴管回流至静脉系统,维持组织液 的动态平衡。同时,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和细胞通过淋巴系统回流至血液循 环。
静脉血管类型及功能
容量血管
静脉系统作为容量血管, 可容纳全身约60%-75%的 循环血量,具有较大的可 扩张性。
静脉瓣
静脉内存在静脉瓣,可防 止血液逆流,保证血液单 向流动。
静脉回流
静脉回流受重力影响较小, 主要依赖骨骼肌的挤压作 用和呼吸运动等因素进行 调节。
生理学--血液循环 PPT课件
23
2. 每分功 每分功= 每搏功×心率 = 0.847 ×75 = 63.5J/min
肺动脉平均压仅为主动脉平均压的1/6, 故右心室做功量仅为左心室做功量的1/6。
ppt课件
24
三、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影响搏出量和心率的因素均可影响心输出量 搏出量取决于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肌收缩能力。 (一) 前负荷:肌肉在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 1. 心室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衡量心室前负荷的指标: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心室舒张末期心室充盈量 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心房内压力
心室继续舒张,室内压进一 步降低,并小于心房压,甚 至负压。房室瓣开启。 充盈血量占2/3。
ppt课件
13
② 减慢充盈期( Period of reduced filling ):0.22s. 充盈血量较少, 此期末,心房进一步挤压血液进入心室(心房收缩 期)
ppt课件
14
③ 心房收缩期:0.1s左右 初级泵,使心室充盈量增加10~30%, 增加初长度射血增加
ppt课件
25
2. 心室功能曲线: Frank-Starling曲线 1914年,Starling ,狗离体心肺标本,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适量增大可增强心室收缩力 。
p序和时间关系
心室肌 房室压力变 瓣膜的 血液的单方向流动 的收缩 → 化并产生压 → 开启或 → (心房→心室→动脉) 16 ppt课件 和舒张 力梯度 关闭
(三) 心动周期中房内压的变化
v
ppt课件
17
(四)心音的产生 1. 第一心音 : S1,心尖最清,音调低,持续时间长。
ppt课件
11
2. 心室舒张期: (1) 等容舒张期( Period of isovolumic relaxation): 0.06-0.08s 室内压大幅度快速下降并小于动脉压。 半月瓣关闭,产生第二心音; 但室内压仍大于心房压, 房室瓣也关闭,心室容积不变。
生理学血液循环大全PPT课件
第一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第二节 第三节
心脏的泵功能 血管生理
第四节 心 血 管 活 动 的 调 节
第五节
特殊器官循环
.
1
血液循环:
血液在心脏的推动下,在血管 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的流动。
循环系 心脏 统组成 血管
血循环的动力,泵 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
.
2
.
3
第一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
6
心室肌和窦房结. 动作电位模式图
7
(一)静息电位
形成原理与骨骼肌和神经 纤维的静息电位相似
静息状态下 内向整流钾通道 IK1(开放, K+外流) 钠内向背景电流
静息电位初于开放, 去极化-20mV以上, 通道几乎堵塞,外流
量几乎为零
IP(少量内流)
.
8
(二)动作电位
❖ 不同于骨骼肌和神经细胞
❖ 不同的心肌细胞,其跨膜电位的幅度、
持续时间、波形、产生机制亦不相同
Slow
Fast
说明:形成它们的离子流的基础. 不同
9
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
特点: ①复极过程复杂 ②持续时间长 ③升降支不对称
.
10
1 2
0
3
去极化达阈 电位,通道快
速激活,也启
动失活过程
4
去极化过程:
去极化过程:
膜电位去极化到 -30~-40mV时激 活,但迅即失活.
窦房结控制潜在起搏点的机制:①抢先占领
②超速驱动压抑
.
28
2、自律性活动发生的原理
所有自律心肌细胞的电活动都有一个共同 的特点-------4期自动去极化(舒张除极)
生理学精第四章血液循环ppt课件
★根据AP去极化速率的快慢 快反应细胞—房室肌细胞,浦肯野细胞,房室束 慢反应细胞—窦房结P细胞,房室交界结区
ppt精选版
41
ppt精选版
42
心肌细胞内液和外液中 几种主要离子的分布
离子 浓度(mmol/L)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Na+ 10
145
K+ 140
4
Ca2+ 10-4
2
Cl-
9
104
平衡电位(mV)
ppt精选版
3
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 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分支---毛细血管(物质交换)----各级静脉---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 (气体交换)----肺静脉----左心房
ppt精选版
4
ppt精选版
c:去甲肾上腺素 34
[Ca2+]i↑、ATP、儿茶酚胺、咖啡因→ ↑ [Ca2+]i↓、Ach、缺O2、酸中毒→ ↓
等长调节:
通过心肌收缩能力这个与初长度无关的因素 改变而实现对心脏泵血功能调节。
ppt精选版
35
(二)心率 ( Heart rate, HR)
一定范围内,HR增快,心输出量增加
但HR过快 > 160~180次/分钟 心输出量
第四章 血液循环
心脏生理
心泵功能—过程、机制、评价、影响因素 心肌生物电 跨膜电位—工作细胞、自律细胞
心肌特性 心音和心电图
内
血压 动脉血压及其影响因素 静脉血压及其影响因素
容 血管生理 微循环—血流通路及其各自特点、功能
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血液循环 ppt课件
结(右侧)、房室交界(左侧)、房室束、
心房/心室肌
ppt课件 4
正性变时作用:窦房结细胞, Ica和If电流↑ ,4期舒张 去极化速率↑,心率加 快。
正性变传导作用:房室交界, 0期去极化速率↑ ,传导↑。 正性变力作用:肌膜和肌浆网Ca2+通道开放↑,心肌收缩能力↑ 。
右侧交感神经以变时作用为主,左侧交感神经以变力作用为主。
ppt课件 13
(三)心血管系统的反射调节
心血管反射主要感受短时程、快速血压变化。 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 ① 传入和传出神经:
A. 传入神经:
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 B. 传出神经:心迷走神经、 心交感神经和支配血管 的神经
ppt课件 14
② 反射路径 动脉血压↑→动脉管壁被牵张↑→颈动脉窦/主动脉 弓压力感受器↑→窦神经/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舌咽/ 迷走神经→延髓孤束核 →心迷走中枢↑,心交 感和交感缩血管紧张性↓ →心肌收缩力↓,心率↓,
在生理学中,将控制心
血管活动的相关神经元集中
的部位称为心血管中枢。
ppt课件
12
1.脊髓心血管运动神经元。 2.延髓心血管中枢:基本心血管中枢。 ·缩血管区:延髓头端腹外核部 ·舒血管区:延髓尾端腹外核部 ·心抑制区:延髓的疑核、迷走神经背核 ·传入神经接替站:延髓孤束核 3.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最高心血管中枢。 ·延髓以上的脑干部分 ·下丘脑 ·大脑 ·小脑
ppt课件 9
· NE与α1型受体结合能力强于β1型受体,因此缩血管神经
纤维兴奋时主要引起血管收缩。
·在安静状态下,交感缩血管纤维持续发放低频冲动,称为 交感缩血管紧张。 交感缩血管紧张↑→血管收缩
交感缩血管紧张↓→血管舒张
生理学PPT:血液循环课件
(三)右心活动的特征
唯一明显的区别是右心室的压力升高水平比左室低得多。
(四)心房在心脏泵血功能中的作用
临时接纳和储存血液---心室收缩期
血液从静脉返回心室的一个通道---全心舒张期(心室 舒张早、中期)
有效充盈的条件下
P=QR
三、动脉血压和脉搏(Arterial blood pressure and arterial pulse) (一)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
3期:K+负载的外向电流( Ik + ) 4期: Na+ - K+ pump、 Na+ -Ca2+pump
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肌收缩的特点 1.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 “钙触发钙释放” 2. “全或无”式的收缩
一、心动周期( cardiac cycle) 心脏从一次收缩的开始到下一次收缩开始前,称为一个心 动周期。 心缩期和心舒期 (Systolic period and diastolic period ) 心动周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如图) 二、心脏泵血过程
(三)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
共同特点:AP复极完毕后不稳定,能自动地发生去极化 电变化,一旦达到TP水平,就产生新的AP。
1.sinoatrial node(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形成机制
动作电位如图
形成机制如图
2.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 如图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一)兴奋性
1.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1)绝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absolute and effective
生理学血液循环ppt课件
48
TP
Na+(If) K+(Ik)
49
(三)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
50
mv 0
-40 -70
Action potential in sinoatrial node(P- cell)
51
波形特点:
1. 最大复极电位(-70mV)和TP(-40mV)均高于浦氏细胞
2. 无明显的超射
3. 除极幅度小(70mV), 但除极时程长(长达7ms)
故称为慢反应细胞
4. 无明显的1, 2期 5. 4期自动去极速度快
7
C AB
C
A
B
C
A
B
水泵工作原理
8
C
A
B
C
A
B
水泵工作原理
9
瓣膜的关闭,血液的冲击+心肌收缩产生的振动
心音
二尖瓣关闭
产生第一心音,S1 收缩期的开始
特点: 调低,持续时间长
主动脉瓣关闭
产生第二心音,S2 舒张期的开始
特点: 调高,持续时间短
10
室缩 房压< 室内压 <动脉压
关
关
等容收缩期
isovolumic systole 0.05s
3
血管生理
心脏射血后,血液如何从 动脉经静脉回到心脏?
动脉、静脉血压的 形成和影响
在毛细血管中,是怎样进行 (物质交换)的
微循环与组织液 的生成
心血管活动受哪些因素 的影响?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
4
心脏活动的三个周期
心电周期: 动作电位(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生理学-血液循环PPT幻灯片课件
或内向移位,这就是内向整流(inwand
rectification)现象,故Ik1通道被称为内向整流 钾通道,而IK1 钾流又称为内向整流钾流。
IK1不仅参与RP的形成,而且在快反应AP的3期 复极化形成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
15
16
2.心室肌 细胞的动 作电位
18
动作电位 形成机制
19
⑴ 去极化过程(0期):有效刺激→心肌细胞 →Na+通道部分开放→少量Na+内流→膜去极化→ 达阈电位→Na+通道大量开放→再生性Na+内流 →Na+平衡电位.(1~2ms)
快
快Na+通道:-70mV激活,0mV左右失活,持续约1ms,
特异性强(只对Na+通透) 。
3
本章的主要内容
心脏生理(生物电、泵血功能) 血管生理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器官循环*
4
第一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P85)
一、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二、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三、体表心电图
5
心脏----动力器官
心脏----动力器官? 心肌收缩和舒张---实现泵血、推动血液 循环
17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构成
去极化过程(0期—持续时间1~2ms ) 膜去极化,Ap上升支( -90mv~+30mv)
复极过程(持续时间200~300ms) 1期---快速复极初期(+30mv~0mv) 2期---平台期(主要特征) 0mv 3期---快速复极末期(0mv~-90mv)
静息期(4期)---膜电位稳定于RP水平
心肌收缩和舒张? 象骨骼肌一样,也是先产生兴奋,再通 过兴奋-收缩耦联引发的。
生理学课件PPT第4章血液循环
生理学课件PPT第4章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概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目录•血液的成分与功能•血液循环的调节与控制•血液循环与疾病的关系01血液循环概述定义功能组成血液循环由心脏、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和血液组成。
路径血液从左心室出发,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各组织器官,通过毛细血管网进行物质交换后,经静脉回流至右心房,再经右心室泵入肺动脉,进入肺循环进行气体交换,最后经肺静脉回流至左心房,完成一个循环周期。
血液循环的生理意义血液循环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维持细胞正常代谢和功能。
通过血液循环将体内热量带到体表散发,维持体温恒定。
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和抗体可抵御病原体入侵,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通过血液循环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等,保持内环境稳定。
维持生命活动调节体温防御功能维持内环境稳态02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约2/3位于身体正中线左侧,1/3位于右侧。
心脏呈倒置的圆锥形,前后略扁,心尖指向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后上方。
心脏表面有三条沟,分别为冠状沟、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是心脏表面的重要标志。
心脏的位置与形态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分别由房间隔和室间隔分隔开。
心脏内有四个瓣膜,分别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它们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分别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心脏的内部结构心脏的功能与工作原理03血管的结构与功能动脉静脉毛细血管030201血管的分类与分布血管的结构特点01020304内皮细胞基膜中膜外膜物质交换维持血压调节血流量血液运输血管的功能与调节04血液的成分与功能占血液总量的55%左右,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等,呈现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
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占血液总量的40%-45%,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呈现红色、双凹圆盘状。
占血液总量的1%-2%,主要负责免疫防御,呈现无色、球形或不规则形状。
生理学-血液循环(心脏泵血)ppt课件
时期?各期室内压与心室容积怎样变化? 3.推动血液在心房、心室以及主A之间流动的主要
动力是?是什么保证血液只能朝一个方向流动 4.心音是什么?比较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差别。
生理学-血液循环(心脏泵血)
(3)窦房结p细胞、浦肯野细胞的生物电有何特征?
生理学-血液循环(心脏泵血)
8
期待您的关注,下载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生理学-血液循环(心脏泵血)
1
第四章 血液循环
心脏生理
主
要 内
血管生理
容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生理学-血液循环(心脏泵血)
2
第一部分 心脏生理
主(一)心脏泵血 要 (内 容二)心肌细胞的生物电
生理学-血液循环(心脏泵血)
3
心脏泵血
泵血过程 泵血功能的评价 影响因素 泵血功能的储备
生理学-血液循环(心脏泵血)
5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自学导引:
1.搏出量和射血分数? 2.心输出量和心指数? 3.每搏功和每分功?
生理学-血液循环(心脏泵血)
6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自学导引:
1.心肌收缩的前负荷是什么?心肌的异长自身调 节是指? 2.心肌收缩的后负荷是什么?它对心脏泵血有何 影响? 3.心脏泵血功能的等长调节是指什么? 4.心率是怎样影响心脏泵血的?
生理学-血液循环(心脏泵血)
7
即将说再见
1.请你归纳、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2.预习第二部分:心肌细胞的生物电。
(1)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0期去极有何特征?是由 什么离子的流动产生?钠通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
(二)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
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每搏输出量×心率=5~6L/min
心 指 数:安静状态下,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 心输出量。=3.0~3.5L/min.m2
意 义 评定不同个体心功能
(三)心脏作功量
比单纯用心输出量评定心泵血功能更全面。 搏 功=搏出量×1/103 ×(平均动脉压- 平均心房压) ×13.6
11
பைடு நூலகம்
(2)快速射血期
心室继续收缩
室内压>动脉压
(左室>80mmHg)
(右室>8mmHg)
↓
动脉瓣开放
(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
迅速射血入动脉
(占射血量70%)
↓ 心室容积迅速↓
↓ 减慢射血期
特点 ①快速射血期末室内压与 主动脉压最高;
②用时少(≈收缩期1/3), 射血量大。
.
12
(3)减慢射血期 迅速射血入动脉后
特点 ①动脉瓣、房室瓣都处
(容积不变、血液不流)于关闭状态;
.
14
(2)快速充盈期
等容舒张期末 室内压↓
(室内压<房内压) ↓
房室瓣开放 ↓
心室继续舒张 ↓
室内压↓ (室内压 房内压=负压)
↓
心房和大V内的血液快速入室
(占总充盈量2/3) ↓
心室容积迅速↑
特点 快速充盈期的室内
压最低。
.
15
(3)减慢充盈期
半月办开
01.s
收缩
舒张 房室办关
心
室
心房 0.1 0.7
收
半
心室 0.3 0.5
收 房 心
缩 张
月 办 关
特点:
1. 心房和心室不能 同时收缩,但可 同时舒张。
2. 心率加快 (200次/分)
舒
心心 房
张房
室
室
舒
办 开
舒张期↓↓(0.14s) 收. 缩期↓(0.16s) 8
心率 心动周期
40
1.5
= 83.1(g.m) 每分功=搏 功 × 心 率 × 1/103 = 6.23(Kg.m/min)
.
21
五、心泵功能的调节
每分输出量 = 每搏输出量 × 心率 ↓
前负荷、 后负荷、 心缩力
(一)每搏输出量的调节 1.前负荷 =心舒末期容量=余血量+ V血回心血量
前负荷↑→心肌初长度↑→肌缩力↑→搏出量↑
.
24
3.后负荷= ABP
75
0.8
150
0.4
室缩期
0.35 0.30 0.25
0.15
室舒期
1.15 0.50
.
9
二、心脏泵血过程
.
10
(一)心室的泵血
1.心室收缩期 (1)等容收缩期
心室开始收缩 室内压急剧↑ (左室内压↑近80mmHg)
↓ 房室瓣关闭 (动脉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容积不变、血液不流)
↓ 继续收缩
.
心室内血液的充盈, 心室与心房、大V间 压力差减小,血液流 入心室的速度减慢。
前半期为大V血液 经心房流入心室;后 半期为心房收缩期挤 血入心室。
.
16
(一)心房的泵血
心房收缩,心房容积↓ ↓
房内压↑
(右房↑4-6mmHg) (左房↑6-7mmHg)
↓ 房室瓣开放
(动脉瓣处关闭状态)
↓ 挤血入心室
↓
心室容积继续↓
↓
室内压略<动脉压
↓
继续射血入动脉
(占射血量30%) ↓
心室容积继续↓
↓
心室舒张前期
特点 ①用时长(≈收缩期 2/3),射血量少;
.
13
2.心室舒张期
(1)等容舒张期
心室开始舒张
室内压迅速↓
(室内压=动脉压)
↓
动脉瓣关闭
↓
心室继续舒张
↓
室内压急剧迅速↓
( 室内压仍>房内压 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占心室充盈量25%)
.
17
小结
心脏泵血过程中压力,瓣膜、血流的变化:
时期 房 室 A 房室瓣 动脉瓣 容积 血流方向
①
↑
关
②
↑↑ 关
③
↓↑ 关
④
↓
关
⑤↑
开
⑥↑
开
⑦↑
开
关 不变 开 ↓ 心室→A 开 ↓ 同上 关 不变 关 ↑ 心房→心室 关 ↑ 同上 关 ↑ 同上
左右心房、心室的活动基本同步,
但右心收缩力弱(克.服的阻力小)
.
22
前负荷↑ (心舒末期容量↑) ↓
心肌初长度↑ ↓
心肌收缩力↑ ↓
心搏出量↑
异长自身调节 心 肌收缩力随心肌初 长度改变而改变的 现象。
特点 调节范围小(心 肌 初 长 度 ≯ 2.25 ~
2.30um)。
意义 精细调节每搏
输出量。
↓
Starling定律:心脏不依赖神经-体液因素自身
调节并平衡心搏出量与回心血量之间关系的现象。
.
5
二、心动周期
(一)概念 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心动周期。 (二)时程 T∝1/f=60s/75=0.8s
房缩 0.1s 房舒 0.7s
室缩 0.3s 室舒 0.5s
.
6
心动周期不同时期中心脏各瓣膜的状况
房室瓣
动脉瓣
心室收缩期
心室收缩期
心室舒张期
心室舒张期
.
7
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活动:
2.实现体液调节。
3.维持内环境稳态,实现血液的防御功能。
.
2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右心:泵血入肺循环;左心: 泵血入体循环。
.
3
一、心脏有关结构的复习
.
4
一、心率 1.概念 单位时间内心脏舒缩的次数称率。
2.正常变异 年龄:初生儿(130次/分) 成人(60~100次/分) 性别:女>男 体质:弱>强 兴奋状态:运动、情绪激动>安静、休息 体温每↑1℃→心率↑10次/分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第二节 心脏电生理和生理特性 第三节 血 管 生 理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
1
血液循环: 血液在心血管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
始地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循环系统组成: 心脏:血液循环的动力(泵)
血管:血液流经的管道系统(分配血液)
功能:
1.运输营养物质、代谢原料及产物。
18
心脏泵血的动力:
——心脏收缩引起的压力改变 心脏瓣膜的开启,血流的方向 均取决于此。
.
19
四、心泵功能评定
(一)每搏输出量及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搏出的血(70ml)。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舒张末期容积
=60~80ml/130~145ml =50~60% 意义 ①与心舒张末期容积和心缩力有关 ②心收缩力↑→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 ③心室扩大、心功能下降(每搏输出量不变) →心舒张末期容积↑→射血分数↓
.
23
2.心肌收缩能力=等长自身调节
概念 心肌前、后负荷不变,通过改变肌缩程度、 速度和张力等方面,调节每搏输出量的内 在特性。
意义 对持续的、剧烈的循环变化有强大的调
节作用。
收缩能力↑ NE→β受体→cAMP↑→Ca2+通道开放 几率↑+开放时间↑→ [Ca2+]i ↑→心缩力↑。 收缩能力↓ ACh→M受体→抑Ca2+通道+激活K+ 通道 →AP的2、3期缩短→Ca2+内流↓→心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