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研究进展及下步工作部署建议
不同界面张力时原油的拉伸程度
采出程度,产液含水,%
原油采收率,%
长岩心CO2驱油实验(特低渗透)
80
60
40 20
0 0.0
特低渗长岩心驱油效率 (k=1.43md,101.6℃)
0.5
1.0
1.5
水驱
CO2非混相驱 CO2近混相驱 CO2混相驱 水驱后CO2驱
2.0
2.5
3.0
注CO2和注水驱替压差对比(岩心) CO2与水注入能力对比(矿场)
边界层
超临界CO2粘度
0.0458mPa.s
粘度是水的1/5
流体的内摩擦力取决于流体的粘度、速度梯度、摩擦面积。
注入水与边界层间内摩擦阻力大 CO2与边界层间内摩擦力极小且不存在
新边界层形成问题
实验和矿场表明: CO2注入能力优于水
日油,t/d 日注水,t/d
2020.0700 2030.0800 2040.9000 2051.000 20161.000
日水,t/d 日注CO2,103m3/d
日产CO2,103m3/d
2007年开展CO2混相驱, 压力水平1.1MMP以上
注气后产量增加100倍, 提高采收率18%
8
东辛采油厂
100
30267
100
难点:埋藏深、物性差、丰度低,常规水驱开发难以动用。
需求:寻求单控储量相对较高的有效开发方式。
3
东辛采油厂
(一)中低渗透油藏急需CO2驱开发技术
已动用储量单井能力低(日液8.8t)、采收率低(18.9%)。
胜利油田特低渗、中低渗油藏已开发单元分类情况表
开发方式
动用储量
CO2驱油机理研究综述
CO2驱油机理研究综述第一章概述1.1 CO2驱国外发展概况注入二氧化碳用于提高石油采油率已有30多年的历史。
二氧化碳驱油作为一项日趋成熟的采油技术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正在实施的二氧化碳驱油项目有近80个。
90年代的CO2驱技术日趋成熟,根据1994年油气杂志的统计结果,全世界有137个商业性的气体混相驱项目,其中55﹪采用的是烃类气体,42﹪采用的是CO2,其他气体混相驱仅占3﹪。
目前,国外采用二氧化碳驱油的主要国家有:美国、俄罗斯、匈牙利、加拿大、法国、德国等。
其中美国有十个产油区的292个油田适用CO2驱,一般提高采收率7﹪~15﹪,在西德克萨斯州,CO2驱最主要是EOR方法,一般可提高采收率30﹪左右。
1.1.1国外CO2驱项目情况在国外,注二氧化碳()技术主要用于后期的高含水油藏、非均质油藏以及不适合热采的重质油藏。
推广二氧化碳驱油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天然的二氧化碳资源、二氧化碳的输送及二氧化碳向生产井的突进问题以及油井及设备腐蚀、安全和环境问题等。
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就注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这种技术是向地层中注入反应溶液,使其在油藏条件下充分反应而释放出气体,溶解于原油之中,降低原油粘度,膨胀原油体积,从而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美国是CO2驱发展最快的国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CO2驱项目不断增加,已成为继蒸汽驱之后的第二大提高采收率技术。
美国目前正在实施的CO2混相驱项目有64个。
最大的也是最早使用CO2驱的是始于1972 年的SACROC 油田。
其余半数以上的大型气驱方案是于1984~1986年间开始实施的,目前其增产油量仍呈继续上升的趋势。
大部分油田驱替方案中,注入的CO :体积约占烃类空隙体积的30 %,提高采收率的幅度为7 %~22%。
1.1.2小油田CO2混相驱的应用与研究过去,CO2混相驱一般是大油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大油田由于生育储量多,剩余开采期长,经济效益好,而小油田CO2驱一般不具有这些优点。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油田仍采用注水开发,这就面临着需要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和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对此,国外近年来大力开展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这项技术不仅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求,还可以解决二氧化碳的封存问题,保护大气环境。
该技术不仅适用于常规油藏,尤其对低渗、特低渗透油藏,可以明显提高原油采收率。
一、二氧化碳驱油技术二氧化碳驱油,是一种把二氧化碳注入油层中以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技术。
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的气体,密度是1.977克/升。
当温度压力高于临界点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发生变化:形态近于液体,黏度近于气体,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0倍。
这时的二氧化碳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其溶解性、穿透性均超过水、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如果将二氧化碳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它就能够有选择性地把该物质中所含的极性、沸点和分子量不同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
萃取出来的混合物在压力下降或温度升高时,其中的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的二氧化碳气体,而被萃取的物质则完全或基本析出,二氧化碳与萃取物就迅速分离为两相,这样,可以从许多种物质中提取其有效成分。
二氧化碳驱油一般可提高原油采收率7%~15%,延长油井生产寿命15~20年。
在二氧化碳与地层原油初次接触时并不能形成混相,但在合适的压力、温度和原油组分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可以形成混相前缘。
超临界流体将从原油中萃取出较重的碳氢化合物,并不断使驱替前缘的气体浓缩。
于是,二氧化碳和原油就变成混相的液体,形成单一液相,从而可以有效地将地层原油驱替到生产井。
应用混相驱油提高石油采收率的一个关键性参数是气体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MMP),MMP是确定气驱最佳工作压力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因为混相驱油比非混相驱油能采出更多的原油,所以希望在等于或略高于MMP下进行气驱。
如果压力远高于MMP,就容易造成地层破裂,无法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其结果是不仅不能大幅度提高原油产量,还会降低经济效益。
二氧化碳及氮气在石油工程采油技术之现状和发展前景
二氧化碳及氮气在石油工程采油技术之现状和发展前景发布时间:2022-01-05T06:29:13.829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3期作者:阳贵辉[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石油资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快捷、清洁地开采石油产品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首要任务。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能源的不断更新,人们开始寻求新的开采方法,其中二氧化碳和氮气在石油的开采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突出。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二氧化碳在石油的采油过程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国内外的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学习,了解到目前的状况以及未来的趋势走向,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本论文以实际的案例为基础,结合理论,从实践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当前采油行业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今后的采油企业的节能降耗作出贡献。
阳贵辉河南油田新疆采油厂新疆 834099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石油资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快捷、清洁地开采石油产品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首要任务。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能源的不断更新,人们开始寻求新的开采方法,其中二氧化碳和氮气在石油的开采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突出。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二氧化碳在石油的采油过程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国内外的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学习,了解到目前的状况以及未来的趋势走向,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本论文以实际的案例为基础,结合理论,从实践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当前采油行业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今后的采油企业的节能降耗作出贡献。
关键词:二氧化碳、氮气、石油开采一、石油开采技术概述1.1石油开采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石油开采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就有了新的开采方式,其中包括钻探、井筒采掘、井筒采掘等。
这些新的开采方法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产量,同时还能够保证质量,为国家的建设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CO2提高石油采收率的世界发展现状
2019年3月25日•1- co2提高**采收率的世界发展现状钱伯章1 C02提高采收率的研发和前景二氧化碳封存技术是近10年来正在发展的前沿技术。
若封存二氧化碳持续儿白年棋至数千年,二氧化碳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降低到最小。
其封存方式有地质埋存、海洋封存和矿石碳化等技术。
二氧化碳作为**开釆的驱**剂,在提高原杠釆收率的同时乂可将其深埋,可谓一举两得。
现已有大量将二氧化碳封存地下以提高林釆收率的项U在实施之中,看来潜力很大。
国际能源局表示,广泛采用注入CO2提高**釆收率技术,可望到2050年使全球来自矿物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半。
二氧化碳(CO?)驱衫技术就是把二氧化碳注入**层中以提高原**采收率。
由于二氧化碳是一种在和和水中溶解度都很高的**体,当它大量溶解于原杠中时,可以使原杠体积膨胀,粘度下降,还可以降低**水间的界面张力。
与其他驱杠技术相比,二氧化碳驱**具有适用范围大、驱**成本低、采收率提高显著等优点。
据国际能源机构评估认为,全世界适合二氧化碳驱**开发的资源量约为3000-6000 亿桶。
口前,世界上大部分和仍采用注水开发,这就面临着需要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和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对此,国外近年来大力开展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这项技术不仅能满足**开发的需求,还可以解决二氧化碳的封存问题,保护大杠环境。
二氧化碳驱和作为一项日趋成熟的杯技术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U前全世界正在实施的二氧化碳驱祜项口有近80个。
美国是二氧化碳驱和项目开展最多的国家。
目前,美国每年注入**藏的二氧化碳量约为 2000-3000**,其中有300**二氧化碳来源于煤**化厂和化肥厂的尾二氧化碳封存现已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
地质埋存的选择可以是杉和天然和的储层,也可以是深盐水层。
虽然每一种结构不尽相同,但基本的评佔要素是可注入性、贮存能力和可容度。
注入深度推荐在800-3300米,以保证饮用水含水层的安全性,使二氧化碳保持在超临界状态(CO2临界点:1071psi 和87.2T,即7.39MPa 和31°C),以优化贮存能力,并保持合适的压缩成本。
二氧化碳在油井中的应用
二氧化碳在油井中的应用引言: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它在油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易于获取和使用,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油井开采和增产过程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氧化碳在油井中的应用,包括二氧化碳驱油、二氧化碳压裂和二氧化碳注入。
一、二氧化碳驱油二氧化碳驱油是指通过注入二氧化碳气体来推动原油向油井井口移动的一种增产方式。
二氧化碳在地下的高压下,能够渗入油层中,与原油发生物理、化学反应,降低原油的粘度和表面张力,提高了原油的流动性。
此外,二氧化碳的气体膨胀性能也能够推动原油向油井井口移动。
通过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油井的采收率,延长油田的寿命。
二、二氧化碳压裂二氧化碳压裂是指在油井开采过程中,通过注入高压二氧化碳气体来破裂油层,并将原油从裂缝中释放出来的一种技术。
二氧化碳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膨胀性能,可以在地下形成高压环境,使原油从油层中迅速释放出来。
与传统的水力压裂相比,二氧化碳压裂能够更好地保持油层的渗透性,提高原油的产量。
三、二氧化碳注入二氧化碳注入是指将二氧化碳气体注入到油井中的一种增产技术。
通过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改变油藏的物理性质,增加油层的压力,促使原油从油层中流出。
此外,二氧化碳还具有溶解原油的能力,可以提高原油的提取率。
二氧化碳注入技术在油井增产中具有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油井的产量和采收率。
四、二氧化碳的优势和挑战二氧化碳在油井中的应用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二氧化碳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气体,与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没有任何区别,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二氧化碳的获取和使用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各种油田开采条件。
此外,二氧化碳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常规油田开采,还可以用于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能源的开发。
然而,二氧化碳在油井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二氧化碳的获取和输送需要一定的成本和技术支持。
其次,二氧化碳的注入量和压力需要精确控制,否则可能会导致油井产量下降或油井堵塞。
co2驱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一、概述CO2驱油是一种利用二氧化碳(CO2)来增强原油采收率的技术。
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CO2驱油技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油田开发方式。
目前,全球范围内对CO2驱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CO2驱油技术的支持1. 政策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国家级科研项目资助机构,一直以来都对能源领域的科学研究给予了重要支持。
CO2驱油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能源开发技术,也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视。
基金会在资助项目中设立了专门的石油与天然气领域,向CO2驱油技术的研究提供了重大支持。
2. 项目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每年都会对CO2驱油技术领域的重点项目进行资助。
这些项目涵盖了CO2驱油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示范,为这一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三、CO2驱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 基础研究CO2驱油技术的基础研究包括CO2与原油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CO2在地下储层中的流动规律研究、CO2驱油过程中的渗流规律研究等。
这些研究为CO2驱油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
2. 应用研究CO2驱油技术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CO2驱油工艺流程优化、CO2驱油技术与设备的集成应用、CO2驱油机理与方法的改进等。
这些研究为CO2驱油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3. 工程示范CO2驱油技术的工程示范是将CO2驱油技术在实际油田开发中进行验证和应用,以验证CO2驱油技术的效果和经济性。
通过工程示范,可以进一步提高CO2驱油技术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四、CO2驱油技术目前面临的挑战与问题1. CO2资源供给不足CO2驱油技术需要大量的CO2资源来进行注入,而目前全球范围内的CO2资源供给并不充足。
缺乏充足的CO2资源会限制CO2驱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 技术难题CO2驱油技术在注入过程中存在CO2与原油混溶效果不理想、CO2的相对渗透率不足以满足CO2驱动效果等技术难题。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把二氧化碳注入油层中以提高采油率。
国际能源机构评估认为,全世界适合二氧化碳驱油开发的资源约为3000亿~6000亿桶。
由于二氧化碳是一种在油和水中溶解度都很高的气体,当它大量溶解于原油中时,可以使原油体积膨胀、黏度下降,还可以降低油水间的界面张力。
与其他驱油技术相比,二氧化碳驱油具有适用范围大、驱油成本低、采油率提高显著等优点。
这项技术不仅能满足油田开发需求,还能解决二氧化碳的封存问题,保护大气环境。
二氧化碳驱油是一项成熟的采油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正在实施的二氧化碳驱油项目有近80个。
美国是二氧化碳驱油项目开展最多的国家,每年注入油藏的二氧化碳量约为2000万~3000万吨,其中300万吨来自煤气化厂和化肥厂的废气。
据“中国陆上已开发油田提高采收率第二次潜力评价及发展战略研究”结果,二氧化碳在我国石油开采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我国现已探明的63.2亿吨低渗透油藏原油储量,尤其是其中50%左右尚未动用的储量,运用二氧化碳驱比水驱具有更明显的技术优势。
可以预测,随着技术的发展完善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二氧化碳将成为我国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资源。
CO2驱油技术发展现状
排放是 目前全球 范 6 3 . 2亿 吨, 其中 5 0 %左 右 为 尚 未动用 的储量 J 。因而 , 二 氧化碳 驱油在 我国石油 开采 中有 着
巨大 的应用前景 。
C O 捕集 与 封 存 ( C C S ) 和C O : 提高原油采收率 ( C O : 一 E O R ) 是近年来 国内外备受关注 的温室气体 减排及 提高原 油采 收率技术 。美 国 、 澳大 利亚 、 加 拿大 等 国已实 现大 规模 管输 埋 存驱油 , 管道输送技术和 C O 驱油技术都 比较成 熟 。 1 C C S和 C O , 一E O R技 术
发展 , 第一个 大规模 商业 化的 C O :一 E O R项 目于 1 9 7 2年在 西德 克萨斯的 S A C R O C油 田开始 运营 , 一直 到今 天还 在 生产 工作 , 截止 2 0 1 0年 , 石油 与 天然气 杂 志 ( O i l a n d G a s J o u na r 1 ) 中关 于 E O R的调查 报告 称 , 全球 C O :一E O R项 目总 数 已经 达 到 1 2 7
全球 气候 变暖对人类以及整个地 球环境 可能产 生 的危 害 , 已经 日益 引起 世界 各 国的广泛 关注 。随着全 球 能源 需求 的增 长, C O : 排放量仍会相应 的增加 , 主要 的二氧化碳排放源是来 自
能源 和工业部 门为产生能量而消耗 的化石燃 料 , 而人类排 放到 大气 中的 C O : 被认为是造成全球温室效 应的主要 原因 , 有 数据 显示 , C O 是 主要 的温室气体 , 所 占的比例达到 7 3 % 以上 , 近年 来有记 录显示地 表温度 呈现 一个 增长 的趋 势 , 在上 个世 纪 , 全 球平均温度增 长了 0 . 7 4 ℃, 增幅 明显增 大 。因此 , 减少 C O : 的
二氧化碳驱油安全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7年04月二氧化碳驱油安全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赫永亮(大庆油田采气分公司,黑龙江大庆163000)摘要:目前全球的能源都呈现出一个紧缺的状况,而当中的二氧化碳驱油的运用前景和范围也相当广泛,但其产生的相应风险也不能够小觑。
本文以二氧化碳驱油的安全性研究现状做了阐述,从而对其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二氧化碳驱油;安全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在科技技术不断成熟的情况下,二氧化碳驱油已经成了提升油田开采效率的重要手段。
但是使用二氧化碳驱油相关项目逐渐扩大的情况下,其产生的相应安全隐患也逐渐的增加,若是有相关的事故产生,就会对人身和财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还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所以,一定要加强其安全的使用。
1二氧化碳驱油安全性研究现状与国外相比,鉴于目前我国油藏和相关条件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对二氧化碳驱油进行了大规模的使用,同时也具备了很多的技术挑战,因此必须要对二氧化碳驱油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其存在的现状。
二氧化碳融入原油之中,能够减轻原油的粘度,而其粘度越高,粘度降低的程度就越大。
同时还能够让原油的体积膨胀,增强了其液体内部的动能,进而提升了驱油的效率。
在油气生产的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侵蚀是二氧化碳腐蚀,其中产生的经济和安全问题让社会对其安全方面的研究更加的重视。
二氧化碳融在水中形成的碳酸是弱酸,但是在一样pH 值情况下,其腐蚀的程度比盐酸还要强。
而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的出现,将二氧化碳大量的使用在原油开采工作中,这样就加大了油气井的二氧化碳腐蚀,因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相关的安全问题。
根据相关的资料,在适合的温度以及压强下,地层中的二氧化碳会对油井产生一定的腐蚀,减弱水泥环的强度,甚至于致使套管的腐蚀穿孔问题出现,并且引发井壁的坍塌事故。
除此之外,二氧化碳在潮湿的环境下对很多的金属也有腐蚀性,容易对整个集输系统中的管线、存储设施等产生腐蚀,进而形成各种安全隐患。
在二十世纪末期的时候,国内就对其安全性防护进行了研究。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及比较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及比较一、CO2-EOR在油田中的应用近几年来,CO2-EOR技术发展迅速。
研究表明,将CO2注入油层,不仅能大幅提高采收率,而且可达到CO2减排的目的,知足环保和油藏高效开发的双重要求。
由于技术的进步和温室效应的存在,CO2-EOR愈来愈受到重视,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开展了现场实验。
目前,CO2-EOR已成为美国提高石油采收率的主导技术,2021年美国CO2-EOR增加的原油产量占全国提高采收率项目总产量的31%。
CO2提高采收率机理CO2-EOR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使原油体积膨胀CO2注入油藏后,可在原油中充分溶解,一般可使体积增加10% ~100%。
其结果不但增加地层的弹性能量,还大大减少了原油流动进程中的阻力,从而提高驱油效率。
(2)降低原油黏度CO2溶于原油后,一般可降低到原黏度的0. 1~0. 01。
原油初始黏度越高,黏度降低幅度越大。
黏度降低,有利于原油流动能力,提高产油量。
(3)改善油水流度比CO2溶于原油和水,其黏度增加20%~ 30%,流度降低;原油碳酸化后,其黏度降低30%~80%,流度增加。
其综合作用的结果,使油水流度比趋于接近,水驱波及体积扩大,有利于原油采出。
(4)降低界面张力CO2极易溶解于原油,其结果大大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有利于原油流动,从而提高了原油采收率。
CO2与原油混相后其界面张力降为0,理论上可使采收率达到100%。
(5)萃取原油中轻烃CO2注入油藏后,部份CO2未溶解于油水中的CO2能萃取原油中的轻烃,使原油相对密度降低,黏度降低,从而提高原油流动性能,有利于开采。
(6)溶解气驱作用随着油井生产井周围的地层压力下降,地层原油中溶解的CO2逸出,逸出的CO2 气体驱动原油流入井筒,形成内部溶解气驱。
CO2-EOR驱油技术目前CO2-EOR的实施方式主要有CO2混相驱、CO2非混相驱和CO2吞吐,其中CO2混相驱应用最为普遍。
二氧化碳驱油安全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二氧化碳驱油安全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摘要:当前,世界上的能源都是非常紧张的,而其中的二氧化碳驱油的应用前景和应用范围也是非常广阔的,但是,其所带来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介绍了目前二氧化碳驱油安全性的研究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二氧化碳驱油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二氧化碳驱油;安全研究现状;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二氧化碳驱油已成为提高油田开发效益的一种主要方法。
然而,随着二氧化碳驱油的项目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不仅会给人民群众和财产带来严重的后果,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其安全性。
一、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简述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是一种应用很广的技术,主要是在油田当中注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增加了原油生产。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的存在,使得二氧化碳与储层原油的反应速度较慢。
但在适当的温度、压力、组分条件下,二氧化碳与原油构成锋面,部分重氢气可逐渐替代锋面的气态。
在此基础上,利用二氧化碳与原油逐步混合,形成混合液,再转变成单一液相,从而实现了从油井中逐步分离的目的,进而提高原油的采收效率。
二、二氧化碳驱油安全性研究现状相对于国外而言,当前国内储层及相关环境的复杂,二氧化碳驱油已基本实现了大规模应用,且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需要深入开展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的研究,并对其现状进行分析。
二氧化碳与石油混合,可以降低石油的粘稠度,并且随着石油的粘稠度越来越高,这种粘稠度也会越来越低。
与此同时,还可以使石油的体积发生变化,从而增加流体中的能量,进而提高石油的采收率。
在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中,最普遍的腐蚀就是二氧化碳腐蚀,二氧化碳腐蚀所引起的经济与安全问题使得社会对于二氧化碳腐蚀的安全性的研究越来越多。
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会产生一种轻微的酸性,不过在同样的pH值下,它的腐蚀性要比盐酸更强。
但是,随着二氧化碳排放技术的发展,二氧化碳驱油的大量应用,使得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腐蚀现象,给油田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氧化碳驱油能耗研究及其在油田的应用
二氧化碳驱油能耗研究及其在油田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9-06T01:07:16.19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7期作者:王欢罗晓龙[导读] 摘要:为实现最佳驱油效果大港油田实施了CO2驱技术措施,以期满足大港油田后期开发的生产需要。
天津大港油田滨港石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200280摘要:为实现最佳驱油效果大港油田实施了CO2驱技术措施,以期满足大港油田后期开发的生产需要。
通过对实施二氧化碳驱油井的生产效果分析,达到预期的开发效果,说明CO2驱油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二氧化碳驱油;能耗;油田应用引言为了提高大港油田的产量,该油田实施了CO2驱油技术措施。
采用CO2驱油技术可使所生产的油源气液比例较高,伴生气中含有CO2,作为一项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措施,其应用效果最好,可望进一步提高驱油效果,达到更好的驱油率。
1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现状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在国内起步较晚。
自60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重视二氧化碳驱油的研究,开展了多项试点项目,1963年大庆油田首次采用二氧化碳驱油法提高采收率,中石油于1996年牵头江苏富民油田进行了二氧化碳节流缓冲技术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驱油效率、提高产量、降低水分。
该结果为江苏油田CO2驱油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新疆、大庆、吉林、胜利等油田油田进行二氧化碳驱油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实践,但是现场试验相对较少,基本处于实验室阶段[1]。
CO2驱油技术在国外已应用多年,是一项较为成熟的采油技术,二氧化碳驱油提高了油田的采收率,我国从90年代开始研究开发CO2驱油技术,并于2008年在胜利油田进行了多种低渗透油藏CO2驱油试验。
注射二氧化碳的总量达到了41万吨,其中32万吨的二氧化碳被注入专门的存储单元。
与传统的油气开发方法相比,CO2驱技术在设备、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较高,转化率为0.27,采收率为15.7%,采收率为25%。
所以计算CO2驱油过程的总成本要高于常规油气开发成本[2]。
国内外CO2驱油与封存技术概况
国内外CO2驱油与封存技术概况1950机理深化,工业化应用与推广198019902015新型注入方式,波及效率改善方法下一代CO 2驱技术2020•注入大段塞CO 2 (0.8~1.0HCPV)•化学调控+井网调整•CO 2驱油与埋存•新领域应用(致密、页岩油气、ROZ 等)•水平井+CO 2复合驱•(GAGD 、直井注、水平井采)•化学封窜体系Marly VuggyMarly Vuggy油水CO 2+油垂直井采油水平井采油水平井注CO 2垂直井注水CO 2驱技术研究始于1950年代,逐步发展成熟,CO 2驱油与埋存成为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1、国内外注CO 2驱油与埋存技术应用现状•1952年,第一个专利发布:通过注入CO 2方式开采原油•1974年,通过注入CO 2来提高采收率方式提出,机理研究,先导试验•1981年, 注入CO 2、惰性气体、中间烃混合气体提高采收率•1986年, CO 2激发提高采收率方法•1987年,利用CO 2提高采收率过程•1990年,CO 2注入剖面改善方法•1991年,CO 2/蒸汽水平井注入技术•2003年,复杂油藏新型注气方式•2012年,气体辅助重力驱油技术GAGD•2017年,CO 2波及效率改善方法•2018年,CO 2驱油与埋存技术•2018年,CO2驱高ROZ 油藏采收率•2020年,CO 2在页岩储层中吞吐优化方法•全球CCUS现状全球CCS/CCUS 大型示范工程建设和运营现状(GCCSI ,2020)全球CCS/CCUS 大型示范工程数量变化(GCCSI ,2020)全球大型CCS/CCUS 示范工程项目数近三年大幅度增长。
截止2020年底,全球共有65个大型项目,其中26个处于运行状态,2个暂停运行,37个处于建设或规划阶段,在运行项目年捕集埋存CO 2约4000万吨,77.8%的项目用于CO 2驱提高采收率项目。
•全球CO 2-EOR 概况2040年全球CO2 EOR 产量预测➢国际能源署(IEA )统计和预测,全球CO2驱油项目数和CO2驱油产量持续增加;➢预计2040年全球CO 2驱油产量将达到150万桶/天,占比三分之一,且为首要提高采收率技术。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存在的问题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存在的问题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是一种增强油田采收率的方法,通过注入二氧化碳(CO2)来提高原油的流动性,推动原油向井口移动。
尽管这是一种有前途的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碳源供应:二氧化碳驱油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供应,通常来自工业排放或特定的二氧化碳捕获项目。
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和高成本是一个问题。
2.注入效率:二氧化碳注入到油层中的效率是一个关键问题。
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油藏特性可能导致注入效果不一致,有些地方可能无法实现预期的增收效果。
3.油水分离问题:由于驱油过程中原油与注入的二氧化碳混合,使得油水分离变得更为复杂。
这可能导致油井生产中的分离和处理问题。
4.地质条件不同:二氧化碳驱油对地质条件有一定的要求,适用于某些类型的油藏。
在一些地质条件不利的区域,可能无法实现良好的驱油效果。
5.气体回注:部分注入的二氧化碳可能在采收过程中返回到井口,形成气体回注。
这可能影响油井的稳定性和效率。
6.环境和经济可行性:尽管二氧化碳驱油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捕获、输送和注入二氧化碳的全过程也涉及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经济成本。
在环境和经济可行性方面仍需综合考虑。
7.地方社会接受度:二氧化碳注入可能引起地方社区的担忧和抵触情绪,例如对地下水质量和地质变化的担忧。
社会接受度问题可能影响项目的推进。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工程技术、地质条件、经济效益和社会因素,以实现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广泛应用。
二氧化碳驱油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二氧化碳驱油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石油产品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用传统的采油技术采油率有限,工作效率不高,因此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很多企业都开始使用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来提高采油率,一来可以满足油田开发的工作需要,二来也解决了二氧化碳的封存问题,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有利。
本文介绍了二氧化碳驱油的机理,并讨论了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同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石油;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提高采油率;应用前景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石油产品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用传统的气驱采油技术采油率有限,工作效率不高,因此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很多企业都开始使用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来提高采油率。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就是利用二氧化碳在油和水中均具有较高溶解度的特点,将二氧化碳气体利用相关技术注入到油层中,以增大原油的体积,并降低原油的黏度,降低油水间的界面张力,可有效提升原油的采收率,并且具有成本低廉的特点,除此之外,还解决了二氧化碳的封存问题,对保护大气环境、较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极为有利,目前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二氧化碳驱油原理一方面,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和原油,另一方面二氧化碳在原油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因此可在油水混合相中从水中转溶于原油中,在当前已探明的二氧化碳驱油原理有以下几点:第一,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随着开采工作的不断深入,原油的饱和度不断增加,不利于开采,而由于二氧化碳会降低油水界面的张力,从而降低残余油的饱和度,使原油的开采效率大幅提升。
第二,降低原油的黏度。
由于原油随着开采进程的不断深入其黏度也越来越大,而当二氧化碳溶解于原油,原油的黏度显著降低,尤其是在重质油和中质油中黏度降低的幅度更大,同时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中会使水溶液碳酸化,因此增加水的黏度,降低水的流动性能,两方面的作用会导致水与原油的流动速度相近,因而增加了水的驱油效果。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2] 贾凯锋,计董超,高金栋,等. 低渗透油藏CO2 驱油提高 原油采收率研究现状[J]. 非常规油气,2019, 6(01): 107-114.
[3] 杨红,王宏,南宇峰,等. 油藏CO2 驱油提高采收率适宜 性评价[J]. 岩性油气藏,2017, 29(03): 140-146.
[4] 周宇,王锐,苟斐斐,等. 高含水油藏CO2 驱油机理[J]. 石油学报,2016, 37(S1): 143-150.
续研发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二氧化碳驱油;驱油技术;开采技术;采收率
中图分类号:TE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800(2021)17-0197-02
DOI:10.19900/ki.ISSN1008-4800.2021.17.095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的生产与供求矛盾越发突出,石油作为工业发展的命脉,由于其储量的有限性,使得人们对它的研究和关注程度远胜于其它能源。
寻找有效而廉价的采油新技术一直是专家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针对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油田采用注水开发面临着需要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和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国外近年来大力开展了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EOR)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这项技术不仅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求,还可以解决二氧化碳的封存问题,保护大气环境。
该技术不仅适用于常规油藏,尤其对低渗、特低渗透油藏,可以明显提高原油采收率(一)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机理1、降粘作用二氧化碳与原油有很好的互溶性,能显著降低原油粘度,可降低到原粘度的1/10左右。
原油初始粘度越高,降低后的粘度差越大,粘度降低后原油流动能力增大,提高原油产量。
2、改善原油与水的流度比二氧化碳溶于原油和水,使其碳酸化。
原油碳酸化后,其粘度随之降低,同时也降低了水的流度,改善了油与水流度比,扩大了波及体积。
3、膨胀作用二氧化碳注入油藏后,使原油体积大幅度膨胀,便可以增加地层的弹性能量,还有利于膨胀后的剩余油脱离地层水以及岩石表面的束缚,变成可动油,是驱油效率升高,提高原油采收率。
4、萃取和汽化原油中的轻烃在一定压力下,二氧化碳混合物能萃取和汽化原油中不同组分的轻质烃,降低原油相对密度,从而提高采收率。
二氧化碳首先萃取和汽化原油中的轻质烃,随后较重质烃被汽化产出,最后达到稳定。
5、混相效应混相效应是指两种流体能相互溶解而不存在界面,消除了界面张力。
二氧化碳与原油混合后,不仅能萃取和汽化原油中轻质烃,而且还能形成二氧化碳和轻质烃混合的油带。
油带移动是最有效的驱油过程,可使采收率达到90%以上。
6、分子扩散作用多数情况下,二氧化碳是通过分子的缓慢扩散作用溶于原油。
分子的扩散过程很缓慢,特别是水相将油相与二氧化碳气相隔开时,水相阻碍了二氧化碳分子向油相中的扩散并且完全抑制了轻质烃从油相释放到二氧化碳中,因此,必须有足够的时间,使二氧化碳分子充分扩散到油相中。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及比较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及比较一、CO2-EOR在油田中的应用近几年来,CO2-EOR技术发展迅速。
研究表明,将CO2注入油层,不仅能大幅提高采收率,而且可达到CO2减排的目的,满足环保和油藏高效开发的双重要求。
由于技术的进步和温室效应的存在,CO2-EOR越来越受到重视,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开展了现场实验。
目前,CO2-EOR已成为美国提高石油采收率的主导技术,2004年美国CO2-EOR增加的原油产量占全国提高采收率项目总产量的31%。
1.1 CO提高采收率机理2CO2-EOR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使原油体积膨胀CO2注入油藏后,可在原油中充分溶解,一般可使体积增加10% ~100%。
其结果不但增加地层的弹性能量,还大大减少了原油流动过程中的阻力,从而提高驱油效率。
(2)降低原油黏度CO2溶于原油后,一般可降低到原黏度的0. 1~0. 01。
原油初始黏度越高,黏度降低幅度越大。
黏度降低,有利于原油流动能力,提高产油量。
(3)改善油水流度比CO2溶于原油和水,其黏度增加20%~ 30%,流度降低;原油碳酸化后,其黏度降低30%~80%,流度增加。
其综合作用的结果,使油水流度比趋于接近,水驱波及体积扩大,有利于原油采出。
(4)降低界面张力CO2极易溶解于原油,其结果大大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有利于原油流动,从而提高了原油采收率。
CO2与原油混相后其界面张力降为0,理论上可使采收率达到100%。
(5)萃取原油中轻烃CO2注入油藏后,部分CO2未溶解于油水中的CO2能萃取原油中的轻烃,使原油相对密度降低,黏度降低,从而提高原油流动性能,有利于开采。
(6)溶解气驱作用随着油井生产井附近的地层压力下降,地层原油中溶解的CO2逸出,逸出的CO2 气体驱动原油流入井筒,形成内部溶解气驱。
-EOR驱油技术1.2 CO2目前CO2-EOR的实施方法主要有CO2混相驱、CO2非混相驱和CO2吞吐,其中CO2混相驱应用最为普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油田仍采用注水开发,这就面临着需要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和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对此,国外近年来大力开展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这项技术不仅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求,还可以解决二氧化碳的封存问题,保护大气环境。
该技术不仅适用于常规油藏,尤其对低渗、特低渗透油藏,可以明显提高原油采收率。
一、二氧化碳驱油技术:二氧化碳驱油是一种把二氧化碳注入油层中以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技术。
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的气体,密度是1.977克/升。
当温度压力高于临界点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发生变化:形态近于液体,黏度近于气体,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0倍。
这时的二氧化碳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其溶解性、穿透性均超过水、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如果将二氧化碳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它就能够有选择性地把该物质中所含的极性、沸点和分子量不同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
萃取出来的混合物在压力下降或温度升高时,其中的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的二氧化碳气体,而被萃取的物质则完全或基本析出,二氧化碳与萃取物就迅速分离为两相,这样,可以从许多种物质中提取其有效成分。
二氧化碳驱油一般可提高原油采收率7%~15%,延长油井生产寿命15~20年。
在二氧化碳与地层原油初次接触时并不能形成混相,但在合适的压力、温度和原油组分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可以形成混相前缘。
超临界流体将从原油中萃取出较重的碳氢化合物,并不断使驱替前缘的气体浓缩。
于是,二氧化碳和原油就变成混相的液体,形成单一液相,从而可以有效地将地层原油驱替到生产井。
应用混相驱油提高石油采收率的一个关键性参数是气体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MMP),MMP 是确定气驱最佳工作压力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因为混相驱油比非混相驱油能采出更多的原油,所以希望在等于或略高于MMP下进行气驱。
如果压力远高于MMP,就容易造成地层破裂,无法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其结果是不仅不能大幅度提高原油产量,还会降低经济效益。
如果二氧化碳与原油的最低混相压力大于油层的破裂压力,为防止地层破裂,就只能进行非混相的二氧化碳驱油手段。
非混相二氧化碳驱油机理,主要是降低原油黏度和使原油体积膨胀,所以非混相的驱油效率不如混相驱油。
二、碳收集技术:目前,比较成熟的处理技术是在距地面800米以及更深处储存二氧化碳。
因在800米或更深的地方,地热梯度为25~35℃/公里,压力梯度为10.5兆帕/公里,游离的二氧化碳将处于超临界状态,它的密度变化范围为440~740千克/米3。
因此,在多孔和可渗透的储存岩层中,不需要特别的压力条件就可以储藏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可从工业设施如发电厂、化肥厂、水泥厂、化工厂、炼油厂、天然气加工厂等排放物中回收,既可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又可达到增产油气的目的。
目前,碳捕集和封存两项技术的发展还不太均衡。
建立合作平台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密不可分,因此建立石油行业内部、石油行业与煤电行业之间的相互协作对于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的发展和推广非常重要。
这样的协作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进行。
一是加强煤电企业与石油企业的协作。
我国煤电企业掌握二氧化碳的捕集技术,石油公司掌握二氧化碳的运送、重新注入和地下封存技术,煤电企业与石油企业存在合作空间,若能整合上述资源,建立行业之间的广泛联系和跨行业协作平台,形成技术配套“一条龙”,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行业之间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优化资源配置。
二是石油公司本身也是碳排放的主要作业者。
制度的变迁使得石油公司上下游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下游将为上游输送更多的二氧化碳。
有关资料显示,炼油厂加工1吨原油,大约排放0.2吨二氧化碳。
由于之前没有约束力的二氧化碳减排指标,产生二氧化碳大部分排放到大气中去,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新的节能减排制度出台后,二氧化碳捕集将成为硬性指标,二氧化碳排放将受到更多约束。
三、美国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现状: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美国是应用二氧化碳驱油研究试验最早、最广泛的国家,从1970年开始,美国就在得克萨斯州把二氧化碳注入油田作为提高石油采收率(EOR)的一种技术手段,2006年已有70多个类似的项目,每年注入二氧化碳总量达2000万~至3000万吨,其中大约有300万吨二氧化碳来源于煤气化厂和化肥厂的尾气,大部分从天然的二氧化碳气藏采集。
到2010年2月止,注入二氧化碳已帮助一些成熟油田回收了近15亿桶石油,且至今还在使用。
美国现在有3个大型项目:得克萨斯州的萨克(Sacroc)与瓦逊-丹佛(Wasson-Denver)油田,以及科罗拉多州的兰奇利(Rangely)油田。
萨克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的商用二氧化碳项目。
美能源部启动二氧化碳储存与驱油实地试验项目2010年6月28日,美国能源部启动一项在碳酸盐岩储集层进行CO2储存并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实地试验项目,目的是通过利用一种“吞-吐”的石油增产方法,在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同时评价地质构造中的碳封存潜力。
项目:平原CO2减排合作计划是美国能源部区域碳封存合作项目中的一项,合作方是Eagle运营公司,任务是在北达科他州威廉斯县McGregor 油田西北部完成实地测试。
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吞-吐”方法包括三个阶段:注入(即吞入阶段);接着是“浸泡”一段时期;生产(即吐出阶段)。
和其他“吞-吐”方法相比,PCOR 合作计划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几个原因:1)深度(大约8050英尺)达到最大。
2)压力(每平方英寸3000磅)和温度(180华氏温度)达到最高。
3)储集层是碳酸盐岩储集层,而不是碎屑岩储集层。
这次测试是利用美国西部的一个产油井,产油层是密西西比河时期Madison组碳酸盐岩储层。
测试期间,440吨液态CO2将被注入到一定深度,然后与残余的石油相混合。
经过两周的“浸泡”然后进行回采。
三个月内油井产量会翻一番,从每天的1.5桶基准率增加到3-7STB。
产出流体中石油的比例(通常被称为“油浸”)也加倍,从不到3个百分点增至6个百分点。
该项目除了要示范深度超过8000英尺的碳酸盐岩储层中CO2储存结合石油增采外,还要确定两种斯伦贝谢技术——即储层饱和度工具(reservoirsaturationtool,RST)和垂直地震剖面(verticalseismicprofiling,VSP)——在检测和监控深部碳酸盐岩储集层中小范围CO2羽流的有效性,以确保安全和永久封存。
该项目成果可适用于PCOR计划许多地方的应用以及全球范围内类似的应用。
CO2-EOR实施的储层地质条件:1)储层的深度范围在1000~3000m范围内;2)致密和高渗透率储层;3)原油粘度为低的或中等级别;4)储层为砂岩或碳酸岩。
在美国大量的CO2-EOR项目的实践及研究表明,CO2-EOR混相驱油提高采收率范围在4%~12%之间,而纯净CO2注入储层,占储层中流体体积的10%~45%。
高采收率与水与气交替注入方法(WAG)有关,CO2采用锥形注入方式效果好。
由于经济和技术的原因,不是所有的储层都适合于CO2-EOR混相驱油。
以CO2-EOR的实践和研究为依据,关于CO2-EOR项目的一般规律如下:1)储层可以达到最小混相压力(MMP),可以实现混相驱油并最小消耗CO2;2)储层经过注水开发以后,原油饱和度在35%~40%范围内;3)储层的连通性好,储层纵向非均质性较低,具有中或高等级的渗透率,渗透率应大于100Md;4)原油比重应高于350API(低于0.85),粘度在1~2cp范围内;虽然很多报告指出成功的水驱是CO2-EOR项目实施的基础。
争论在于水驱后,储层中剩余大量的水需要CO2推动,由于CO2溶解在水中会损失大量的CO2,影响驱油效果。
CO2-EOR混相驱油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项目实施失败,问题如下:1)在项目开始之前研究不足,如对储层的地质的、岩石物理的性质知道得少。
低采收率原因如下,一是由于储层严重的非均质性导致CO2驱油效率低;二是CO2注入量低增油效果不明显;注入的CO2沿高渗透通道早期突破(如在断层部位),原因是储层地质描述工作不细。
所以在项目开始之前需要大量的监测工作,并且对储层地质特征进行细致的研究。
2)由于CO2注入量低,使地层压力下降,导致只有小部分完成混相驱油,驱油效果差。
压力下降,在井眼附近的氢氧化合物、沥青就会沉淀,导致储层渗透性发生变化。
使CO2注入压力升高,储层注气能力下降。
必须通过提高附近注入井CO2的注入量,来提高地层压力;3)CO2-EOR项目规模受注水管线及油水井数的影响。
CO2会使储层中地层水PH值下降。
从石灰岩或储层中胶结的矿物中溶解Ca。
钙质盐在储层中富集,压力的下降导致钙质盐的沉淀,影响项目效果;4)CO2驱油项目存在设备腐蚀问题,CO2溶解在水中形成碳酸盐腐蚀铁质设备及管线。
C02-EOR非混相驱油实践与CO2-EOR混相驱油项目相比,CO2-EOR非混相驱油项目较少。
一个大型的CO2-EOR非混相驱油项目在实施。
储层中的原油为重油,比重为9~150API。
传统采油方式只是采出1.5%的原始地质储量。
1986年注入CO2,原油产量为6000b/d。
预测使用CO2-EOR油田的采收率为6.5%。
CO2-EOR非混相驱油机理是,大量CO,溶解在原油中(13m3/b),使原油膨胀,使原油粘度下降10个级数。
项目开始以来CO2注入量约1700t/d,16%~60%的CO2循环注入。
CO2埋存的主要原理是CO2溶解在储层中的流体中。
适合CO2-EOR非混相驱油的条件如下:储层纵向渗透率高;储层中大量的原油形成油柱;储层具有可以形成气顶的圈闭构造,储层连通性好;储层中没有导致驱油效率降低的断层和断裂。
应用CO2提高采收率工作目前有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1)是CO2注入过程中最小损失量;2)是CO2注入后储层的监测;3)是非混相如何最大提高产量;4)是注入气体中杂质对开发效果的影响;5)是CO2进入空隙和盐水层中的机理研究。
美国具有最先进的CO2-EOR驱油技术,94%的CO2-EOR项目在美国。
CO2-EOR混相驱油提高采收率范围在4%~12%之间,纯净CO2注入储层,占储层中流体体积的10%~45%。
与CO2-EOR混相驱油项目相比,CO2-EOR非混相驱油项目较少。
非混相驱油需要380m3CO2驱替1桶原油(760kg/b)。
可最大提高采收率20%。
应用CO2提高采收率广泛应用,实现最大CO2埋存和提高原油产量有机结合,必将为全球生态保护,石油资源的高水平、高效益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四、加拿大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现状2000年7月,加拿大石油技术研究中心(PTRC)与艾伯塔省合作,提出研究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的建议,把它作为国际能源署温室气体研究(IEAGHG)的韦伯恩监测和储存项目,研究在部分废弃油气储层中进行二氧化碳储存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