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合集下载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

Make a little progress every day, January 5th, 2020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无论是在教师资格考试还是在教师招聘考试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鉴于有些学员在学习时缺乏对于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本文将将皮亚杰的两个阶段理论进行归纳便于学员理解和记忆..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知运算阶段感觉-动作期;0-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

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这一阶段儿童还获得了客体永恒性9-12个月;客体永恒性是指儿童理解

了物体是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的..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前运算思维期;2-7岁: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这一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①出现了语

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②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③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泛灵论;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

个人看到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思维期;7-11岁: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中较为重要的知识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一个高频考点,一般来说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在本文中,将结合常见的考题,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解题的小技巧。

一、理论内容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通过大量的研究,他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儿童的道德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儿童思维正在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但仍不具备可逆性和守恒性。因此,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关于惩罚,儿童不再像前一阶段那样驯服地接受抵罪的惩罚,而认为只有回报的惩罚才是合理的。

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出现利他主义。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该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

二、考查重点

(一)知识区分

在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中,考查频率最高的两个阶段是他律道德阶段和自律道德阶段。我们考生在区分这两个阶段的时候可以联系皮亚杰关于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来进行理解。主要从以下两点来区分: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答案: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 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还不理解、不重视成人或者周围环境对他们的要求,在游戏时,规则或成人的要求对他们还没有约束力,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游戏规则,所以这一阶段又称为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

(2)权威阶段(6-7 岁)这一阶段的儿童认为应该尊重权威和年长者的命令。一方面他们绝对遵从成人、权威者的命令;另一方面,他们也服从周围环境对他们所规定的规则或提出的要求。

(3)可逆阶段(8-10 岁)这个阶段儿童不再认为成人的命

令是该绝对服从的、道德规则是固定不变的。他们认为,道德行为准则只不过是同伴之间共同约定的、来保障共同利益的一种社会产物。因此,规则已经具有了一种保证互相行动和相互给予的可逆特征,规则面前、同伴之间是一种可逆关系,我要你遵守,我也得遵守。

(4)公正阶段(11-12 岁)儿童不再刻板地按固定的规则去判断,在依据规则判断时隐含考虑到同伴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的角度出发去判断。

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精品

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精品

理论19: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一、理论提出

皮亚杰根据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和对公正的认识的考察和

研究,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有序的阶段。

二、主要观点

皮亚杰将人的道德发展阶段分为: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公正阶段。

1 .前道德阶段

前道德阶段指儿童从刚出生到3岁的阶段,皮亚杰认为这一年龄时期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思维时期,他们对问题的考虑都还是自我中心的。他们不顾规则,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对待规则。

2 .他律道德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也称道德实在论阶段,指儿童从3岁到7岁的阶段,这是比较低级的道

德思维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单方面地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

则的义务感;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一种行为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判断;看

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赞成来历的惩罚,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还把

道德法则与自然规律相混淆,认为不端的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惩罚。

3 .自律道德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也称合作道德阶段,指儿童从7岁到12岁的阶段,皮亚杰认为儿童大

约在7〜12岁期间进入道德主观论阶段,这个阶段的道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儿童已认识

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的协作而创造的,因而它是可以依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

的;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儿童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

观点和能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他人。

4 .公正阶段

公正阶段指儿童从12岁之后的阶段,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开始倾向于公正。皮

亚杰认为,当可逆的道德观念从利他主义角度去考虑时,就产生了关于公正的观念。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广西属于重点内容,属于全题型备考,例如:单选、多选、判断和材料分析题,同时可以与他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相对比进行记忆和区分。

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5岁),该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来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并且在这一阶段是无道德阶段,判断事物时是没有道德标准的。

第二阶段为“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6-7、8岁),该阶段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明显的表现为听爸爸妈妈的话,老师的话。

第三阶段为“可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阶段(8-10岁),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

第四阶段为“公正阶段”或自律道德阶段(10-12岁),该阶段的儿童继可逆性之后,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曾做过不少的研究,并出版过专著《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1930年法文版,1932年英文版)。他从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的趋势,揭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趋势。全书贯穿着一个单一的发展现,就是儿童的品德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所谓他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而自律则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主观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皮亚杰将品德的发展,即道德品质的发展仅仅归于道德判断这一个方面,这固然有其局限性。但是,通过道德判断力的发展来研究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这正是皮亚杰在这个领域研究的一个特色。根据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的思想,皮亚杰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两个阶段学说,即10岁或11岁以下的儿童以一种两难推理来进行判断,而这个年龄以上的儿童,则以不同的方式来思考。也就是说,前者往往将道德规则看成是固定的、绝对的,是由成人规定或上帝传下来的,而后者则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相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记忆口诀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记忆口诀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记忆口诀

皮亚杰(Jean Piaget)是一位瑞士心理学家,生于1896年,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道德心理学领域。他在儿童心理学领域的贡献尤为突出,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概念和理论,其中就包括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顺从性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和公正阶段。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这三个阶段的特点。

1.顺从性阶段(5-8岁):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意识到社会规范和道德原则,但他们的道德行为主要是出于对权威的顺从。他们对规则的理解较为简单,认为规则是不可改变的,而且执行规则的人具有绝对的权威。

2.自律道德阶段(8-11岁):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理解道德规范的内在合理性,认识到遵守道德规则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他们逐渐从被动遵守规则转变为自觉地遵循内心的道德准则。

3.公正阶段(11-16岁):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关注社会公正问题,能够更加理性地思考道德问题,并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不仅关心自己的利益,还关心他人的利益,能够对复杂的社会道德问题作出更为成熟的判断。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阶段,皮亚杰提出了一个记忆口诀:“顺从、自律、公正”。这个口诀简洁明了,概括了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这个口诀来分析孩子的道德行为。例如,当

一个孩子表现出对权威的尊重和顺从时,我们可以判断他可能处于顺从性阶段;当一个孩子自觉地遵守规则,并理解规则的内在合理性时,他可能已经进入了自律道德阶段。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八大理论知识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八大理论知识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八大理论知识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八大理论知识包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杜威的教育理论、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理论。八大理论知识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二中进行考查。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他认为所有的儿童都会依次经历这四个阶段,新的心智能力的出现是每个新阶段到来的标志,而这些新的心智能力使得人们能够以更为复杂的方式来理解世界;虽然不同的儿童以不同的发展速度经历这几个阶段,但是都不可能跳过某一个发展阶段。同一个个体或许能同时进行不同阶段的活动,这明显地表现于从一个阶段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的转折时期。

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维果茨基提出的儿童教育发展观。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

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三、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1.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2.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3. 超我:遵循道德原则(至善原则)。超我是从自我分化出来、道德化了的自我,处于人格的最高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无论是在教师资格考试还是在教师招聘考试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鉴于有些学员在学习时缺乏对于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本文将将皮亚杰的两个阶段理论进行归纳便于学员理解和记忆。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知运算阶段(感觉-动作期,0-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这一阶段儿童还获得了客体永恒性(9-12个月),客体永恒性是指儿童理解了物体是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的。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前运算思维期,2-7岁):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这一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①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②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③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泛灵论;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思维期,7-11岁):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去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无论是在教师资格考试还是在教师招聘考试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鉴于有些学员在学习时缺乏对于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本文将将皮亚杰的两个阶段理论进行归纳便于学员理解和记忆。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知运算阶段(感觉-动作期,0-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这一阶段儿童还获得了客体永恒性(9-12个月),客体永恒性是指儿童理解了物体是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的。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前运算思维期,2-7岁):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这一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①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

②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③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泛灵论;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思维期,7-11岁):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去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的,旨在

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框架。该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早期的自我中心到逐渐形成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判断能力。

1. 道德发展的阶段:

- 前运动期(0-2岁):婴儿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探索世界,尚未形成道德概念。

- 前操作期(2-7岁):儿童开始使用语言和符号,逐渐理解规则和道德行为

的重要性。

- 具体操作期(7-11岁):儿童能够进行逻辑思维,开始理解道德规范和义务。

- 形式操作期(11岁及以上):儿童开始运用抽象思维,能够进行道德判断

和决策。

2. 道德发展的关键概念:

- 自我中心:在早期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主要围绕个体的需求和利益展开,缺乏对他人的关注和理解。

- 共享视角:随着儿童的认知能力的提升,他们逐渐能够从他人的角度来看

待问题,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 道德判断:儿童在道德冲突中能够根据道德规范和原则做出判断,并形成

自己的道德价值观。

- 道德行为:儿童通过道德判断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

的习惯。

3. 影响道德发展的因素:

- 家庭环境:父母的道德教育方式和价值观对儿童的道德发展有重要影响。

- 学校教育:学校的道德教育和培养合作精神的活动有助于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

- 同伴关系:与同伴的互动和合作能够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能力。

- 社会文化: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对儿童的道德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4. 实践应用:

- 家庭教育: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明确的道德规范和榜样,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

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

⽪亚杰⼉童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

⽪亚杰采⽤对偶故事法,考察了⼉童对游戏规则的认识和执⾏情况,对过失和说谎的道德判断以及⼉童的公正观念等⽅⾯的问题,并据次此概括出⼉童道德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1阶段:前道德阶段。此阶段⼤约出现在4~5岁以前。处于前运算阶段的⼉童的思维是⾃我中⼼的,其⾏为直接受⾏为结果所⽀配。因此,这个阶段的⼉童还不能对⾏为作出⼀定的判断。

第2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此阶段⼤约出现在4、5岁~8、9岁之间,以学前⼉童居多数。此阶段⼉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为后果(打破杯⼦就是坏事),⽽不考虑⾏为意向。故⽽称之为道德现实主义。

第3阶段:⾃律道德阶段。⾃律道德始⾃9~10岁以后,⼤约相当于⼩学中年级。此阶段的⼉童,不再盲⽬服从权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为,是对是错,除看⾏为结果之外,也要考虑当事⼈的动机,故⽽称之为道德相对主义。按⽪亚杰的观察研究,个体的道德发展达到⾃律地步,是与其认知能⼒发展齐头并进的。因此,对⼀般⼉童来说,⾃律阶段⼤约跟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同时出现。

教师资格笔试知识点之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教师资格笔试知识点之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教师资格笔试知识点之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首先,先跟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一个小朋友因为好奇心打碎了一个碗,而另一个小朋友因为要帮妈妈洗碗打碎了十个碗,请问一下谁的过错大。大家认为到底哪个小朋友的过错大呢?这个故事就是皮亚杰提出的,他根据不同小朋友的回答把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分为四个阶段,也就是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大家在这里一定要重点把握一下这个理论,在考试当中通常以多选题的形式考察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包括哪几个阶段,还会以生活的实例来考察大家对于某一个阶段的理解和把握。

其次,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考情,我们现在开始了解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具体内容。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偶故事法提出来的,对偶故事法也是用两个相似的例子来判断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皮亚杰提出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小朋友因为好奇心打碎了一个碗,而另一个小朋友因为要帮妈妈洗碗打碎了十个碗,请问一下谁的过错大。皮亚杰根据不同小朋友的回答,把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分为不同的阶段。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密切联系,并根据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而且每个阶段的年龄大致吻合。在前道德阶段,儿童的认知处于感觉运动阶段,儿童仅凭感觉和动作来获得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而且他的大部分活动都是为了满足生理的本能需要。例如:在襁褓中的小婴儿,晚上哭闹不止,可能是饿了或者尿了,但是严重影响了父母的学习,我们不能说他是没有道德的。

第二阶段是他律道德阶段,所谓他律是外界的标准,也就是说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离不开外界的标准和规则,他们把父母和老师、以及外界的话当成是权威,表现出听话的状态,而且进行的活动是以结果为导向。因此,在这个阶段水平上的小朋友,会回答:“打碎了十个碗的小朋友过错大”。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无论是在教师资格考试还是在教师招聘考试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鉴于有些学员在学习时缺乏对于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本文将将皮亚杰的两个阶段理论进行归纳便于学员理解和记忆。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知运算阶段(感觉-动作期,0-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这一阶段儿童还获得了客体永恒性(9-12个月),客体永恒性是指儿童理解了物体是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的。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前运算思维期,2-7岁):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这一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①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②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③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泛灵论;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思维期,7-11岁):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去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引言概述: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是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的一种关于儿童

道德发展的理论。该理论强调儿童在道德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不同阶段,并认为道德发展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受到认知能力和社会经验的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四个部分,分别是道德相对主义、道德绝对主义、互惠主义和道德理解的发展。

一、道德相对主义

1.1 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认为,在儿童早期阶段,他们对道德问题的理解是

相对的。他们主要关注个人利益和遵守规则的后果。

1.2 行为表现:儿童在这个阶段往往会依据成人的指导或者规则来判断行为的

好坏。他们认为规则的制定者是绝对权威,无法被质疑。

1.3 道德观念:儿童在道德相对主义阶段,对于道德问题的看法是非常绝对的,他们认为道德是由外部规则和权威决定的,而不是基于内在的价值观。

二、道德绝对主义

2.1 认知发展阶段: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他们逐渐进

入道德绝对主义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理解道德规则的普遍性和绝对性。

2.2 行为表现:儿童在道德绝对主义阶段,会更加注重道德规则的遵守,不再

依赖于外部的指导和规则。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并且认为道德是普遍适用的。

2.3 道德观念:在道德绝对主义阶段,儿童会更加关注道德规则的公正性和普

遍性。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则的重要性,并且会因为有违规则的行为而感到内疚。

三、互惠主义

3.1 认知发展阶段:互惠主义是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理解互惠关系和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详解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详解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详解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

小学资教育教学知识考点精髓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小学资教育教学知识考点精髓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小学资教育教学知识考点精髓:皮亚杰的道德理论

【导语】向着顺利通过考试的目标,迈步向前,必然会成功拿到证书。以下是“小学资教育教学知识考点精髓:皮亚杰的道德理论”,快来学习吧!

皮亚杰通过一些对偶故事的观察实验,揭示了儿童道德的进程,把儿童的道德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两种水平,把儿童的品德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这时期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别开来,把外在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处于无律期,顾不得人我关系,而是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

2.阶段(5-8岁)

也称作“他律期”.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中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对错。有人称该时期为道德现实主义或他律的道德。

3。可逆性阶段(8-10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同伴间可逆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品德由他律开始进入自律阶段。这一时期也称为自律期或自主期,道德到这一阶段,不再无条件地服从。有人称该时期为道德相对主义或合作的道德。

4。公正阶段(10-12岁)

他们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公正的奖惩不能是于篇一律的,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考试: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亲爱的小伙伴们,春节将至,文都小编在这里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与此同时,小编又不得不提醒即将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小伙伴们,春节一过就是2月中旬了,离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同学们过完春节也要立刻书归正传,回到复习的轨道上来!今天小编带领大家深入复习一下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这部分知识点很细小,虽然没有考过辨析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但却是选择题中的常客!

皮亚杰用对偶故事法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行研究。他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发展过程。10岁就是儿童实现两者转化的分水岭。皮亚杰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权威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可逆性阶段,此阶段的儿童已经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公正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公平等。2014年真题中的选择题,晓霞能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以平等为标准,在同情、关心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事件进行判断。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晓霞的道德发展处于()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跟着小编梳理完知识点的小伙伴们一定知道这道题选哪个选项吧?没错,选择D项!

最后阶段的复习中,小伙伴们一定要注意这种细碎知识点的复习!文都小编一定会陪同大家到最后,及时为大家总结细小知识点,帮助大家顺利通过笔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