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资料—腰痛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腰痛

中医内科学--腰痛

2019/9/28
中医内科学
13
诊查要点
2019/9/28
中医内科学
14
诊断依据
?1.急性腰痛,病程较短,轻微活动即 可引起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加重,脊柱 两旁常有明显的按压痛。
?2.慢性腰痛,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腰部多隐痛或酸痛。常因体位不当,劳 累过度,天气变化等因素而加重。
?3.本病常有居处潮湿阴冷、涉水冒雨、 跌仆挫闪或劳损等相关病史。
2019/9/28
中医内科学
11
病机
? 腰为肾之府,由肾之精气所溉,肾与膀胱相表里, 足太阳经过之,此外,任、督、冲、带诸脉,亦布 其间,所以腰痛病变与肾脏及诸经脉相关。
? 外感腰痛的主要发病机理是外邪痹阻经脉,气血运 行不畅。
? 寒为阴邪,其性收敛凝闭,侵袭肌肤经络,郁遏卫 阳,凝滞营阴,以致腰府气血不通;
秦艽、狗脊;
? 腰痛日久肾虚者,兼见腰膝酸软无力,眩晕,耳鸣, 小便频数,加桑寄生、杜仲、续断、熟地黄;
? 腰痛引胁,胸胁胀痛不适,加柴胡、郁金;有跌仆、 扭伤、挫闪病史,加乳香、青皮行气活血止痛;
? 瘀血明显,腰痛入夜更甚,加全蝎、蜈蚣、白花蛇 等虫类药以通络止痛。
2019/9/28
中医内科学
26
2019/9/28
中医内科学
30
转归预后
2019/9/28

中医内科学腰疼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腰疼PPT课件
二.文献摘要:
1.《素问·脉要精微论》载:“腰者, 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首先提 出了肾与腰部疾病的密切关系。
2.《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 治》言:“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 冷,如坐水中……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 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论述了寒湿 腰痛的发病、症状与治法。
.
1
3.《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认为,腰 痛是由于“肾经虚,风冷乘之”,“劳 损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血 气击搏,故腰痛也。”在发病方面强调 肾虚,风寒留着,劳役伤肾,坠堕伤腰 及寝卧湿地等因素,并以突然发作者, 称卒腰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称久 腰痛。 4.《丹溪心法·腰痛》谓: “腰 痛主湿热,肾虚,瘀血,挫闪,有痰 积”。
.
28
.
11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腰痛病因主要为外感、内伤与跌仆闪挫。
外感者——多起病较急,腰痛明显,常
伴有外感症状;
内伤者——多起病隐袭,腰部酸痛,病
程缠绵,常伴有脏腑症状,多见于肾虚;
跌仆闪挫者——起病急,疼痛部位固
定,瘀血症状明显,常有外伤史可鉴。
.
12
二、治疗原则
腰痛治疗当分标本虚实。 感受外邪——属实,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 湿、湿热的不同,分别予以温散或清利;外 伤腰痛——属实,治宜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为主; 内伤致病——多属虚,治宜补肾固本为主, 兼顾肝脾; 虚实兼见者,宜辨主次轻重,标本兼顾。

中医内科学课件-腰痛

中医内科学课件-腰痛

西医学的腰肌纤维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质 增生、腰椎间盘病变、腰肌劳损等腰部病变及肾 盂肾炎、肾小球肾炎等内脏疾病,凡以腰痛为主 要症状者,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如因外科、妇 科疾患引起的腰痛,应参照相关教材辨治。
【病因病机】
腰痛病因为外感、内伤与跌仆挫伤。外感为风、 寒、湿、热诸邪痹阻经脉;内伤多责之禀赋不足, 肾亏腰府失养;或劳力扭伤,气滞血瘀,经脉不 通而致腰痛。
2.辨病邪
中医内科学
腰部重着疼痛,难以转侧,行时倦怠无力,多属湿;腰部冷痛,得 热则舒,遇寒加重,多属寒;疼痛灼热或遇热加剧,小便短赤,多 属湿热;疼痛呈刺痛或疼处固定不移,痛势较剧,多属瘀。
(二)论治要点
中医内科学
腰痛治疗当分清标本虚实。感受外邪属实,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 湿、湿热的不同,分别予以温散或清利;内伤致病多属虚,治宜补 肾固本为主,兼顾肝脾;外伤腰痛治宜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为主; 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者宜分清主次,标本兼顾。除药物内服外,尚 可配合针灸、推拿、拔罐、膏贴等方法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2.湿热腰痛
中医内科学
证候: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可 减轻,身体困重,口苦口黏,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病机:湿热壅遏,经气不畅,筋脉失舒。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方药:四妙丸加减。
中医内科学
本方清利湿热,舒筋通络,强壮腰脊。小便短赤不利,口渴,舌质 红,脉弦数,为热象偏重,可加栀子、泽泻、猪苓以助清利湿热; 兼有外邪,身痛发热,可加柴胡、防风、独活、羌活以疏散表邪。

中医内科学__腰痛

中医内科学__腰痛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金匮要略》
以肾著、虚劳统论之,创立肾气 丸、甘姜苓术汤治疗。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诸病源候论》提出了外伤与 劳伤的病因,分为卒腰痛与久腰 痛。 《干金要方》、《外台秘要》 增加了按摩、宣导疗法和护理等 内容。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3.需排除腰部器质性病变。必要 时摄腰部X线平片,作有关实验 室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鉴别诊断】
1.肾着 虽有腰部沉重冷痛,但多 伴见身体沉重,腹重下坠等,是 一个独立的疾病,可相区别。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诊 断】
l.一侧或两侧腰痛,或痛势绵绵 ,时作时止,遇劳则剧,得逸则 缓,按之则减;或痛处固定,胀 痛不适;或如锥刺,按之痛甚。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2.具有腰部感受外邪,外伤、劳 损等病史。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2.湿热腰痛

中医内科学腰痛试题及答案与解释

中医内科学腰痛试题及答案与解释

中医内科学腰痛试题及答案与解释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中医内科学在腰痛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

独特的优势。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中医内科学腰痛试题以及相

应的答案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试题一:

请问以下哪种类型的腰痛属于气滞血瘀证?

A. 寒湿凝滞型腰痛

B. 肝肾不足型腰痛

C. 脱臼型腰痛

D. 气滞血瘀型腰痛

答案及解释:

D. 气滞血瘀型腰痛属于气滞血瘀证。中医认为气滞血瘀是导致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这种类型的腰痛常伴有疼痛难忍、固定区域疼痛、

疼痛时间较长等特点。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调理气机为主要方向。

试题二:

下列哪个腰痛病因属于湿热蕴结证?

A. 脊椎关节退行性病变

B. 肾虚引起的腰痛

C. 肝郁化火引起的腰痛

D. 湿热蕴结引起的腰痛

答案及解释:

D. 湿热蕴结引起的腰痛属于湿热蕴结证。中医认为湿热蕴结是导致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这种类型的腰痛常伴有胀痛、灼热感、痛处有压痛等特点。治疗上,应以清热利湿、疏通经络为主要方向。

试题三:

关于中医内科学治疗腰痛的常用方剂,以下哪个是正确的?

A. 温经活络丸

B. 痛经灵片

C. 香砂养胃丸

D. 羚羊地黄丸

答案及解释:

A. 温经活络丸是中医内科学治疗腰痛的常用方剂之一。这是一种温肾阳、活血化瘀的方剂,适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腰痛。该方剂成分包括熟地黄、熟地黄、巴戟天、续断、肉桂等中药。

试题四:

针灸疗法在中医内科学腰痛治疗中的作用是?

A. 活血化瘀

B. 温肾阳

C. 补肾气

D. 疏通经络

答案及解释:

D. 疏通经络是针灸疗法在中医内科学腰痛治疗中的作用之一。通过刺激穴位,针灸可以调理气机,疏通经络,改善腰痛的症状。此外,

《中医内科学》_第六节腰痛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六节腰痛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六节腰痛_中医世家

第六节腰痛

腰痛是指腰部感受外邪,或因劳伤,或由肾虚而引起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腰府失养所致的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

腰痛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其发病率较高,国外有报告认为世界人口的80%患过腰背痛,本病为中医内科门诊较为常见的病种之一,中医有较好的疗效。

腰痛一病,古代文献早有论述,《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说明了肾虚腰痛的特点。《素问·刺腰痛》认为腰痛主要属于足六经之病,并分别阐述了足三阳、足三阴及奇经八脉经络病变时发生腰痛的特征和相应的针灸治疗。《内经》在其他篇章还分别叙述了腰痛的性质、部位与范围,并提出病因以虚、寒、湿为主。《金匮要略》已开始对腰痛进行辨证论治,创肾虚腰痛用肾气丸、寒湿腰痛用干姜苓术汤治疗,两方一直为后世所重视。隋·《诸病源候论》在病因学上,充实了“坠隋伤腰”、“劳损于肾”等病因,分类上分为卒腰痛与久腰痛。唐·《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增加了按摩、宣导疗法和护理等内容。金元时期,对腰痛的认识已经比较充分,如《丹溪心法·腰痛》指出腰痛病因有“湿热、肾虚、瘀血、挫闪、痰积”,并强调肾虚的重要作用。清代,对腰痛病因病机和证治规律已有系统的认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七松岩集·腰痛》指出:“然痛有虚实之分,所谓虚者,是两肾之精神气血虚也,凡言虚证,皆两肾自病耳。所谓实者,非肾家自实,是两腰经络血脉之中,为风寒湿之所侵,闪肭挫气之所碍,腰内空腔之中,为湿痰瘀血凝滞不通而为痛,当依据脉证辨悉而分治之。”对腰痛常见病因和分型作了概括。《证治汇补·腰痛》指出:“唯补肾为先,而后随邪之所见者以施治,标急则治标,本急则治本,初痛宜疏邪滞,理经隧,久痛宜补真元,养血气。”这种分清标本先后缓急的治疗原则,对临床很有意义。

最新中医内科学--第五节腰痛-精选PPT文档

最新中医内科学--第五节腰痛-精选PPT文档

2019/1/9
中医内科学
风冷乘之”,“劳损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血气 击搏,故腰痛也。”在发病方面强调肾虚,风寒留着,劳役 伤肾,坠堕伤腰及寝卧湿地等因素,并以突然发作者,称卒 腰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称久腰痛。 《丹溪心法。腰痛》谓:“腰痛主湿热,肾虚,瘀血,挫闪, 有痰积”。 《七松岩集.腰痛》指出:“然痛有虚实之分,所谓虚者, 是两肾之精神气血虚也,凡言虚证,皆两肾自病耳。所谓实 者,非肾家自实,是两腰经络血脉之中,为风寒湿之所侵, 闪肭挫气之所得,腰内空腔之中为湿痰瘀血凝滞,不通而为 痛,当依据脉证辨悉而分治之。”对腰痛常见的病因和虚实 作了概括。 《张氏医通》、《杂病源流犀烛》总结历代医家对腰痛的论 述,归纳为风腰痛、寒腰痛、肾虚腰痛、气滞腰痛、瘀血腰 痛等,使腰痛的辨治更为系统。 对于腰痛治疗,清代李用粹《证治汇补· 腰痛》指出:“治 惟补肾为先,而后随邪之所见者以施治,标急则治标,本急 则治本,初痛宜疏邪滞,理经隧,久痛宜补真元,养血气。” 这种分清标本先后缓急的治疗原则,在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 2019/1/9 中医内科学 义。
2019/1/9 中医内科学
2.湿热腰痛
主证: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
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 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证机概要:湿热壅遏,经气不畅,筋脉失舒。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代表方:四妙丸加减。本方有清利湿热,舒 筋通络,强壮腰脊作用,适用于湿热壅遏, 经脉不舒,腰脊疼痛。

中医内科学腰痛-课件教材教学课件

中医内科学腰痛-课件教材教学课件

腰痛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腰痛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等。其中,病史包括腰痛发作的诱因、持续时间、伴随症状 等;症状以腰部疼痛为主,可伴有活动受限等;体征可见腰部压痛、叩击痛等;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 可辅助诊断。
鉴别诊断
腰痛需要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管狭窄症、强直性脊柱炎等。这些疾病 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上均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等 手段进行鉴别诊断。
中医内科学腰痛课件教材教学课件
目 录
• 腰痛概述 • 中医对腰痛认识及治疗原则 • 常见类型腰痛及其中医辨证论治 • 现代医学在腰痛诊疗中应用与进展 • 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在腰痛治疗中应用 • 预防保健与康复锻炼指导
01 腰痛概述
腰痛定义与发病原因
腰痛定义
腰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 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
锻炼强度控制
根据患者耐受能力逐渐增加锻炼强度,避免过度 运动导致腰部损伤加重。
锻炼方式选择
可选择太极拳、瑜伽、游泳等低强度运动,以增 强腰部肌肉力量、改善柔韧性。
执行监督与反馈调整
康复锻炼过程中,应定期评估锻炼效果,根据反 馈情况及时调整锻炼计划。同时,家属或医护人 员应监督患者按计划进行锻炼,确保其按时完成 锻炼任务。

中医内科学-08-05腰痛

中医内科学-08-05腰痛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纵行人体上下,沟通
脏腑表里;络脉横行经脉之间, 交错分布在全身各处。《灵枢· 海论》篇云:“经脉者, 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揭示了经络与人体的有机 联系。《灵枢· 本脏》篇云:“经络者,可以行气血而营 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络在人体,内联五脏六 腑,外络四肢百骸,是沟通内外,联系上下,运行气血 ,输布营养,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网络系统。经络与脏 腑、肢体有着独特的对应关系。若肢体受邪,邪气可以 通过经络内传脏腑,脏腑病变也可以经络为通道外达肢 体。因此,经络肢体的功能状态实质上取决于脏腑气血 的盛衰。

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方药:甘姜苓术汤。 常用干姜、桂枝、甘草、牛膝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茯苓、白术健脾渗湿;杜仲、桑寄生、续断补肾壮 腰。 寒邪偏胜,加熟附片、细辛;湿邪偏胜,加苍术、 厚朴、薏苡仁;年高体弱或久病不愈,肝肾虚损,气 血亏虚,宜用独活寄生汤加附子。

2.湿热腰痛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外感腰痛,多起病较急,腰痛明显,常伴表证 ,多属实;内伤者,多起病隐 袭,腰部酸痛,病程缠绵,常伴有脏腑症状,多属肾虚;跌 仆闪挫所致者,起病急,疼痛部位固定,多属瘀血为患,亦 以实证为主。 2.辨病邪性质腰重痛,难以转侧,行时无力,为湿;腰 冷痛,得热则舒,四肢倦怠,足寒肢冷,为寒;腰部热痛, 身热汗出,小便热赤,苔黄腻,为湿热。

中医内科学课件腰痛

中医内科学课件腰痛
病因:腰部外伤、长期慢性劳损、腰椎退行性变、环境因素等 发病机制:腰部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腰椎 间盘退行性变,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疼痛部位:腰部或腰骶部疼痛,可向一侧或双侧腿部放射
疼痛性质:多为钝痛、刺痛或酸胀感,可伴有腰部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
伴随症状:可伴有下肢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等表现
不良刺激。
适当补充具有 舒筋活血、强 腰补肾等作用 的药食同源食 物,如枸杞、 杜仲、黑芝麻
等。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哺乳期妇 女、老年人等特 殊人群需在医生 指导下用药
06
腰痛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适量运动,加强腰背部肌肉 锻炼
保持正确的坐、站、卧姿势, 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
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保 持睡眠环境的舒适
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担
康复锻炼
腰部肌肉锻炼: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增强腰部肌肉力量。 柔韧性锻炼:如瑜伽、拉伸等,增加腰部柔韧性,预防腰痛复发。 核心肌群锻炼:如腹肌、背肌等核心肌群的锻炼,有助于稳定腰椎,缓解腰痛。 正确的坐、站、卧姿势: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有助于预防腰痛。
辨证论治
病因:外邪侵袭、劳累过度、跌仆损伤等 病机: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 辨证要点:辨虚实、寒热、气血 治疗方法:针灸、推拿、中药等

中医内科学:腰痛

中医内科学:腰痛
(4)代表方:甘姜苓术汤
(5)方剂组成:干姜温中散寒;白术、茯苓健脾利 湿;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
4.3 辨证论治——证治分类
(6)临床加减: ➢ 寒邪重——加附子、制川乌、制草乌、细辛
(防风、黑豆、生大黄、甘草各30g,蜂蜜150g煎汤送服生绿 豆粉30g,李可老中医解附子毒方)
➢ 湿邪重——加苍术、厚朴、薏苡仁
腰痛
1.1 概说——腰痛的概念
➢ 概念:腰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跌仆闪挫导致 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以 及腰脊两旁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
1.2 概说——腰的位置和功能
➢ 位置:位于胯上胁下的 部分,相当于西医背部 胯骨上缘至第十二肋骨 下缘这一段
➢ 功能:“腰者要也”, 全身的支架、中轴
2.分清病理因素: ➢ 腰痛酸胀重着,属湿
——兼有冷感,得热为舒,属寒湿 ——兼有灼热感,属湿热 ➢ 腰痛如锥如刺,难以转侧,动则痛剧,属瘀血 ➢ 腰痛酸软无力,劳则为甚,多属肾虚
4.2 辨证论治——治疗原则
实证――祛邪通络 ➢ 外感——寒湿――温化寒湿,化瘀通络
——湿热――清利湿热,化瘀通络 ➢ 外Baidu Nhomakorabea――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3.2 诊查要点——相关检查
➢影像学检查:X光、CT、MRI、B超等 ➢血液检查:血常规、类风湿因子、血沉、
肿瘤标志物等 ➢其它检查:尿常规、尿培养检查等

中医内科学--第五节腰痛课件

中医内科学--第五节腰痛课件

中医内科学
28
• (2)肾阳虚
• 主证: 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 局部发凉,喜温喜按,遇劳更甚,卧则减轻, 常反复发作,少腹拘急,面色咣白,肢冷畏 寒。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 证机概要: 肾阳不足,不能温煦筋脉。
• 治法: 补肾壮阳,温煦经脉。
• 代表方: 右归丸加减。本方有补肾壮腰,温 养命门火作用,适用于肾阳不足,筋脉失于 温煦,腰痛绵绵,拘急肢冷。
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瘀、闪挫,其标也。 或从标,或从本,贵无失其宜而已。 ”
10/12/2023
中医内科学
20
证治分类
. 1.寒湿腰痛
. 主证: 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 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舌质 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 证机概要: 寒湿闭阻,滞碍气血,经脉不利。 . 治法: 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 加减
• 若小便短赤不利,舌质红,脉弦数,加栀子、 萆薜、泽泻、木通以助清利湿热;
• 湿热蕴久,耗伤阴津,腰痛,伴咽干,手足
心热,治当清利湿热为主,佐以滋补肾阴, 酌加生地、女贞子、旱莲草。选用药物要注
意 滋 阴而不恋湿。 10/12 /202 3
中医内科学
24
. 3.瘀血腰痛
. 主证: 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 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舌 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部分病人有跌仆 闪挫病史。

中医理论知识《中医内科学》重点:腰痛

中医理论知识《中医内科学》重点:腰痛

中医理论知识《中医内科学》重点:腰痛

2017中医理论知识《中医内科学》重点:腰痛

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尤其对容易混淆的东西要下更大工夫搞清楚,基础要牢固,下面是店铺带来的`2017中医理论知识《中医内科学》重点:腰痛,供大家参考借鉴!

【概说】

一、概念:又称“腰脊痛”是指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

二、沿革

1、《内经》首先提出肾与腰部疾病的密切关系。

2、张仲景《金匮要略》论述了寒湿腰痛的发病、症状与治法。

【病因病机】

1、病因:分为内伤、外感与跌仆挫伤,主要有外邪侵袭、体虚年衰、跌仆闪挫等

2、基本病机:筋脉痹阻,腰府失养;内伤多责之于禀赋不足,肾亏腰府失养;外感为风、寒、湿、热诸邪痹阻经脉,或劳力扭伤,气滞血瘀,经脉不通而致腰痛

3、腰为肾之府,欲肾之精气所溉,肾与膀胱相表里,足太阳经过之,此外,任、督、冲、带诸脉,亦布其间,所以腰痛病变与肾脏及诸经脉相关。

4、发病机理:外感——外邪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内伤——肾精气亏虚,腰府失其濡养、温煦;外伤——跌仆挫扭,影响腰部气血运行,以致气滞血瘀,壅滞经络,凝涩血脉,不通而痛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急性腰痛,病程较短,轻微活动即可引起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加重,脊柱两旁常有明显的按压痛。

2、慢性腰痛,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腰部多隐痛或酸痛。常因体

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等因素而加重。3、本病常有居处潮湿阴冷、涉水冒雨、跌仆挫闪等相关病史。

二、病证鉴别——腰痛与肾痹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肾痹是指腰背强直弯曲,不能屈伸,行动困难而言,多由骨痹日久发展而成

中医内科学-腰痛

中医内科学-腰痛
46
兼有风象而见咽喉肿痛,脉浮数 者,加柴胡、黄芩、僵蚕以发散 风邪。
湿热日久兼有伤阴之象者,加二 至丸以滋阴补肾。
47
3.瘀血腰痛
症状:痛处固定,或胀痛不适, 或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或持续 不解,活动不利,甚则不能转侧, 痛处拒按,面晦唇暗,舌质隐青 或有瘀斑,脉多弦涩或细数。病 程迁延,常有外伤、劳损史。
59
【其他疗法】
1.温熨疗法 以食盐炒热,纱布 包裹温熨痛处,冷则炒热再烫, 每日4一6次。
60
或以坎离砂熨患处,药用当归 37.5g、川芎50g、透骨草50g、 防风50g、铁屑 l0kg,上五味, 除铁屑外,余药加醋煎煮2次,先 将铁屑烧红,以上煎煮液碎之,晾 干,粉碎成粗末,用时加醋适量拌 之,外以纱布包裹敷患处。
32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病因分内外 外邪侵袭,跌仆损伤,
腰部过度劳累,常表现为瘀血阻滞经 脉,为外伤腰痛;年老体虚,或后天 烦劳过度,七情内伤,气血亏乏,使 腰府失养,多表现为肾虚的证候,属 内伤腰痛。
33
2.辨标本虚实 慢性腰痛多虚实 夹杂,一般以肾精不足,气血亏 虚为本;邪气内阻,经络塞滞为 标,治当标本兼顾。
53
治法:偏阳虚者,宜温补肾阳; 偏阴虚者,宜滋补肾阴。
54
方药:偏阳虚者以右归丸为主方 温养命门之火。
熟地、山药、山茱萸肉、枸杞子 培补肾精,是为阴中求阳之用。

《中医内科学》腰痛 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腰痛  ppt课件
ppt课件 25
常用药:肉桂、附子、鹿角胶、杜仲、菟丝 子——温阳补肾,强壮腰脊; 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 —— 滋阴益肾, 阴中求阳。 加减: 肾虚及脾,脾气亏虚,证见腰痛乏力, 食少便溏,甚或脏器下垂,应补肾为主,佐以健 脾益气,升举清阳,加黄芪、党参、升麻、柴胡 、白术。 如无明显阴阳偏盛者,可服用青娥丸,补肾治 腰痛; 房劳过度而致肾虚腰痛者,可用血肉有情之品 调理,如河车大造丸、补髓丹等。
ppt课件 29
[临证备要]
1 .善用活血化瘀药物。活血化瘀药可用于 腰痛的不同证型,但疾病不同的阶段,所选 取药物和用量应有别。初发急性期,常选用 小剂量的当归、川芎,养血和血,温通血脉; 病情相对缓解期,可加重活血化瘀药物的剂 量与作用;腰痛日久,屡次复发者,可活血 化瘀配合搜风通络的药物,如桃仁、红花、 三七、莪术、虻虫、水蛭、蜂房、全蝎、蜈 蚣等。
ppt课件 4
《七松岩集· 腰痛》指出:“然痛有虚实 之分,所谓虚者,是两肾之精神气血虚 也,凡言虚证,皆两肾自病耳。所谓实 者,非肾家自实,是两腰经络血脉之中, 为风寒湿之所侵,闪肭挫气之所得,腰 内空腔之中为湿痰瘀血凝滞,不通而为 痛,当依据脉证辨悉而分治之。”对腰 痛常见的病因和虚实作了概括。
ppt课件 26
[预防调护]
1.预防腰痛,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 正确的坐、卧、行体位,劳逸适度,不可 强力负重,避免腰部跌仆闪挫。 2.避免坐卧湿地,暑季湿热郁蒸时,亦应 避免夜宿室外,贪冷喜凉。涉水冒雨或身 汗出后即应换衣擦身,或服用生姜红糖茶 ,以发散风寒湿邪。

中医内科学——腰痛

中医内科学——腰痛
腰痛
中医药大学 卢老师
目录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与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临证加减
调护
01 概 述
1.概念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伤导致腰部气血运行 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 证。
急性腰痛,病程较短,轻微活动即可引起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加 重,脊柱两旁常有明显的按压痛。
慢性腰痛,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腰部多隐痛或酸痛。常因体位 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等因素而加重。
2.病因病位病性
内因:体虚年衰,跌仆损伤和劳欲太过。 外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 腰痛的病位:病位在腰,为肾之府。 病理性质,外感属实,内伤属虚或wk.baidu.com实夹杂。
基本病机
外感腰痛的主要发病机理是外邪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总离 不开湿邪为患;内伤腰痛多因肾精气亏虚,腰府失其滋润、濡养、 温煦,内伤不外乎肾虚。
分证论治
1.寒湿腰痛
主症: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 冷和阴雨天则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代表方:甘姜苓术汤加减。 常用药:干姜、桂枝、甘草、牛膝、茯苓、白术、杜仲、桑寄生、
续断。
2.湿热腰痛
主症: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 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学——腰痛

细目一:概述和病因病机

一、腰痛的主症特点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伤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急性腰痛,病程较短,轻微活动即可引起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加重,脊柱两旁常有明显的按压痛。慢性腰痛,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腰部多隐痛或酸痛。常因体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等因素而加重。

二、腰痛的常见病因

内因:体虚年衰,跌仆损伤和劳欲太过。外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

三、腰痛的病机要点及转化

腰痛的病位:病位在腰,为肾之府。

基本病机,外感腰痛的主要发病机理是外邪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总离不开湿邪为患;内伤腰痛多因肾精气亏虚,腰府失其滋润、濡养、温煦,内伤不外乎肾虚。病理性质,外感属实,内伤属虚或虚实夹杂。

细目二:辨证论治

一、腰痛的辨证要点

辨致病原因:腰痛病因主要分为外感、内伤与外伤。

外感者,多起病较急,腰痛明显,常伴有感受寒湿之邪的症状;

内伤者,多起病隐袭,腰部酸痛,病程缠绵,常伴有脏腑虚损症状,多见于肾虚;

外伤者,起病急,疼痛部位明显,瘀血症状明显,常有外伤史。

二、腰痛的基本治则

腰痛治疗当分标本虚实。感受外邪属实,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的不同,分别予以散寒行湿、清热利湿;外伤腰痛属实,治宜理气通络,活血祛瘀为主;内伤致病多属虚,治宜补肾为主,兼顾肝脾;虚实兼见者,宜辨主次轻重,标本兼顾。

治疗腰痛应注意补肾固本。但在外邪偏盛时,则应急则治其标,先祛邪,后治本。

三、寒湿腰痛、湿热腰痛、瘀血腰痛、肾虚腰痛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须牢记的架构图】

1.寒湿腰痛

主症: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代表方:甘姜苓术汤加减。

常用药:干姜、桂枝、甘草、牛膝、茯苓、白术、杜仲、桑寄生、续断。

2.湿热腰痛

主症: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代表方:四妙丸加减。

常用药:苍术、黄柏、薏苡仁、木瓜、络石藤、川牛膝。

3.瘀血腰痛

主症: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代表方:身痛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虫、香附、没药、五灵脂、地龙、牛膝。

4.肾虚腰痛

(1)肾阴虚

主症: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代表方:左归丸加减。

常用药:熟地黄、枸杞子、山萸肉、山药、龟板胶、菟丝子、鹿角胶、牛膝。

(2)肾阳虚

主症: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局部发凉,喜温喜按,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少腹拘急,面色白,肢冷畏寒。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肾壮阳,温煦经脉。

代表方:右归丸加减。

常用药:肉桂、附子、鹿角胶、杜仲、菟丝子、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

四、常见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寒湿腰痛,若寒邪偏胜,腰部冷痛,拘急不舒,加熟附片、细辛温经散寒;湿邪偏胜,腰痛重着,苔厚腻,加苍术、薏苡仁燥湿散邪,年高体弱或久病不愈,肝肾虚损,气血亏虚,兼见腰膝酸软无力,脉沉弱等症,宜独活寄生汤加附子。

湿热腰痛,热象偏重,舌质红、口渴、小便短赤,脉弦数,加栀子、萆薢、泽泻以助清利湿热,湿热之邪,蕴蓄日久,或热邪偏盛,耗伤阴津,腰痛伴咽干、手足心热,治当清利湿热为主,佐以滋补肾阴,酌加女贞子、旱莲草。

瘀血腰痛,兼有风湿,肢体困重,阴雨天加重,加独活、秦艽、狗脊;腰痛日久肾虚,兼见腰膝酸软无力,眩晕、耳鸣,小便频数,加桑寄生、杜仲、续断、熬地黄,腰痛引胁,胸胁胀痛不适,加柴胡、郁金;有跌仆、扭伤、闪挫病史,加乳香、青皮行气活血止痛;瘀血明显,腰痛入夜更甚,加全蝎、蜈蚣、白花蛇通络止痛。

肾虚腰痛,肾阴不足,相火偏亢,可选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加减化裁;虚劳腰痛,日久不愈,阴阳俱虚,阴虚内热者,可选杜仲丸;肾虚及脾,脾气亏虚,腰痛乏力,食少便溏,甚或脏器下垂,应补肾为主,佐以健脾益气,升举清阳,加黄芪、党参、升麻、柴胡、白术。

无明显阴阳偏盛者,可服用青娥丸,补肾治腰痛;房劳过度而致肾虚腰痛者,可用血

肉有情之品调理,如河车大造丸、补髓丹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