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
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总结
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工作一直备受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我国自2009年开始实施土地调查工作,至今已经进行了两次全国范围的土地调查。在此次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和发现,现对此进行总结。
首先,通过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我们发现我国土地资源的总量有所增加,但土地质量的下降趋势依然存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大量的耕地被转为建设用地,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亟待提高。同时,土地的污染和退化问题也日益严重,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修复亟待加强。
其次,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还揭示了我国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的需求大幅增加,而农业用地的减少导致了粮食生产能力的下降。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农业用地的保护力度,同时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
最后,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还为我国土地资源的管理和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通过对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质量、土地所有权等方面的详细调查,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地制定土地利用政策,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的来说,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全面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的机会,同时也为我们未来的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支持。希望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和成果,积极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工作,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摘要:
一、引言
1.土地调查的重要性
2.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背景
二、规程的内容与要求
1.土地调查的分类
2.调查技术要求
3.调查程序与方法
4.成果要求与检查验收
三、规程的实施与效果
1.规程的推广与应用
2.土地调查成果的应用
3.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规程的修订与完善
1.规程的更新与完善
2.适应新的土地管理需求
3.未来土地调查的发展趋势
正文:
一、引言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是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
质保障。为了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特征,规范土地调查工作,我国于1980年代初期开始实施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为此,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编制了《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为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提供了技术指导和依据。
二、规程的内容与要求
1.土地调查的分类
《规程》将土地调查分为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条件调查三大类。其中,土地资源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可开发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目的是掌握各类土地利用现状、用途和分布特征;土地条件调查主要目的是评估土地的生产潜力、生态环境质量和自然灾害风险。
2.调查技术要求
《规程》对土地调查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调查采用的测量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调查表格与图件的制作要求等。同时,《规程》还强调土地调查应注重实地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调查数据的精度和实用性。
3.调查程序与方法
《规程》明确了土地调查的程序,包括调查准备、调查实施、数据处理、成果编制和检查验收等环节。在调查方法上,采用以地面调查为主、卫星遥感调查为辅的方式,对全国范围内的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条件进行全面调查。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内外业核查
二、核查主要依据
二、核查主要依据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
第
(国发﹝2017﹞48号)
三
次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全
国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实施方案》
各类补充通知
国 土 调 查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 7号文 • 技术问答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方案》
国 家
国土调查 成果
内业全面核查 外业重点核查
保证调查成果真实、准确、可靠。
一、核查的目标和任务
(二)主要任务
开展土地利用现状 调查成果核查 (含相关专项用地 调查成果核查)
开展土地权属调 查成果核查
开展调查成果质 量评价等工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核查的目标和任务
各级检查内容 县市级自检 省级全面检查
国家级核查
县级对调查成果进行100%全面自检。
① db包中表完全不正确,不是规定的表,规定的表包括CCJZ、FJ ② db包中表字段结构不正确,字段类型不正确 ③ db包中CCJZ、FJ中TBYBH间关系不正确 ④ (XXXXXX)XXX县举证图斑信息表.mdb中表名不正确,表名应
该为中文“举证图斑信息表” ⑤ 举证图斑信息表中字段名不正确,字段名应该为中文,如行
四、内业核查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二次调查主要任务是什么?
开展农村土地调查; 开展城镇土地调查; 开展基本农田调查; 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
农村土地调查
农村土地调查 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 按照统一的土地调查技术标准 调查地类、位置和面积等 查清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 状况
土地调查 是国家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 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 政府决策和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 依据
土地调查能够干什么?
土地调查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能够: 查清各类土地的数量; 查清各类土地的质量; 查清土地的利用状况和权属状况; 查清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二、为什么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当前我国土地调查现状
五、与第一次调查区别是什么?
与第一次调查区别
任务内容不一样: ➢基本农田调查; ➢城镇土地调查; ➢数据库建设; ➢专项统计调查。
与第一次调查区别
组织方式不同
中央统一组织制作正射影像图; 地方负责开展实地调查; 中央负责组织开展成果的核查。
查清全国基本农田状况,直接掌握基本农田数 量和分布,明确和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和“高压线”位置,促进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的 落实。
具体工作目标
充分依靠高新技术手段,建立全国每一块土地 的影像库和数据库 以此为基础,及时发现土地利用变化信息 实现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及时掌控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及趋势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库建设报告
第三次全国国⼟调查数据库建设报告
⼀、概述
(⼀)项⽬背景
开展第三次全国国⼟调查⽬的是在第三次全国⼟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全⾯细化和完善全国⼟地利⽤基础数据,掌握翔实准确的⼟地利⽤现状和⼟地资源变化情况,进⼀步完善国⼟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态⽂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宏观调控、⾃然资源管理体制改⾰和统⼀确权登记、国⼟空间⽤途管制等各项⼯作的需要。开展“三调”对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地制度,提升国⼟资源管理精准化⽔平,⽀撑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1)开展“三调”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新常态,不动产统⼀登记、⽣态⽂明建设和⾃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等⼯作提上了重要议事⽇程,这些都对⼟地基础数据提出了更⾼、更精、更准的需求。开展“三调”,全⾯掌握各⾏各业⽤地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和利⽤状况,是实施⼟地供给侧结构性改⾰的重要依据;是合理确定⼟地供应总量、结构和时序,围绕“三去⼀降⼀补”精准发⼒的必要前提;是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地,促进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和制造业迈向中⾼端的现实需要。
(2)开展“三调”是促进耕地数量、质量、⽣态“三位⼀体”保护,确保国家粮⾷安全,实现尽职尽责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撑。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和粮⾷⽣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民最基本的⽣产资料和最基础的⽣活保障。我国⼈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平的1/2,中低产⽥约占72%,粮⾷⽣产保障能⼒不够稳定。随着⼈⼝持续增长,我国⼈均耕地还将下降,耕地资源紧约束态势仍将进⼀步加剧。这⼀基本国情决定我们要多措并举,要像保护⼤熊猫⼀样保护耕地。开展“三调”,全⾯掌握全国耕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和构成,是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地整治,建设⾼标准农⽥,合理安排⽣态退耕和轮作休耕,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根本前提;是确保永久基本农⽥“划⾜、划优、划实”,实现“落地块、明责任、建表册、⼊图库”的重要基础;是全⾯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加强耕地建设性保护、激励性保护和管控性保护,建⽴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的根本保障。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成果质量检查软件用户手册
行仔细确认,看看资料是否符合《关于报送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的通知》,主要包括文
件的组织结构和文件的命名方式等。
(4) 在下载的压缩包中包含一个根据《关于报送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的通知》创建的县级
调查成果文件结构目录,用户可以根据要求将文档中的示例数据替换为本县真实数据。
如果没有真实数据可以使用示例数据熟悉软件操作。
②缺少 VCT 文件
-7-
错误原因:在用户指定的路径下,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 文件夹中没有找到 VCT 数据文件 解决方法:将 VCT 数据文件补齐,并放在“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文件夹里面 ③缺少非必要报送资料 错误原因:在用户指定的路径下,根据《关于报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县级调查成果的通知》查 到用户指定的报送资料不完整,并且会弹出【完整性检查错误查看】窗口,如图 2-5 所示。
-5-
[提示]: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质量检查系统用户包括:县级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数据库建设承担单
位)、300 多个市(地)级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31 个省级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国务院第二次全 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 个国家级成果核查单位。因此任务类型根据用户的不同提供了多种类 型选择,从低级别的部门到高级别的部门依次为县级预检、地/市级检查、省级验收和国家级核查。
1.2 注意事项
除了《关于报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县级调查成果的通知》要求的内容外,以下几点需特别注意: (1) 子目录“汇总表格->Excel 格式数据”中的文件需按本软件安装包提供的 Excel 模板格式组
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实用版】
目录
一、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背景和意义
二、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三、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实施情况和成果
四、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对地籍测绘的影响
五、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未来发展方向
正文
一、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背景和意义
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是我国为了规范土地调查工作,保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而制定的一项技术规程。土地调查是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国家进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土地调查的数据质量,推动土地资源科学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调查的目的和任务:明确土地调查的目的,界定土地调查的任务范围和工作内容。
2.土地调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包括调查方法、技术要求、设备配备等,保证土地调查的数据质量和技术水平。
3.土地调查的工作程序和组织管理:明确土地调查的各项工作流程,保障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4.土地调查的数据处理和成果:包括数据处理方法、成果整理和报告
编写等,确保土地调查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实施情况和成果
自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实施以来,我国已经完成了两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在 1980 年代进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在2000 年代进行。通过这两次土地调查,我国取得了丰富的土地资源数据,为国家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对地籍测绘的影响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差异化分析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差异化分析
12
娄国胜,王秋林(1.太原市国土资源调查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9;2.太原生态工程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5)摘要:2017年10月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17〕48号),标志着“三调”工作正式启动,各地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推进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文章通过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在工作路线和技术路线方面的对比分析,对调查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更好地推进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
关键词:总体定位;土地调查;举证中图分类号:F301 文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487(2019)01-125-3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作为新形势下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在国家已掌握的土地调查和土地变更调查等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按统一的技术标准,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是全面查实查清国土资源的重要手段。此次调查把土地资源调查与森林、湿地、草原、水资源等相关自然资源调查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一张底板、一个平台、一套数据的自然资源调查成果,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国土资源数据的需要。本文通过工作路线和技术层面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做分析对比,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特点和方式进行初步阐述,供大家参考。
1 总体定位不同
2018年3月,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整合了原国土资源部、原国家海洋局、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还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和原国家林业局的相关职责,组建了自然资源部。根据新的职责,考虑到全面查清我国目前国土资源家底,对集约节约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建立高质量的空间规划体系,履行全民所有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调查和确权登记,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三调”总体定位是站在以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工作思路课件
土地调查是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是制定和实施土地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工 作是在前两次土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全 国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更新, 以满足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和经济社
会发展的需要。
调查目的
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掌握各类土地资源底数。 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
内业处理
数据整理、图件制作、统计分析等。
外业调查
实地测量、核实地类、采集数据等。
成果汇总
编制成果报告、建立数据库、发布调查数据 等。
时间安排
01
02
03
04
前期准备阶段:2020年 第四季度
外业调查阶段:2021年 全年
内业处理阶段:2022年 上半年
成果汇总阶段:2022年 下半年
05
质量保证与控制
要。
确定调查范围
覆盖全国所有城镇、农村和其 它土地,包括农用地、建设用 地和未利用地。
统一调查标准
采用统一的土地分类标准、数 据规范和成果要求,确保调查 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强化质量控制
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确 保调查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可
靠。
工作计划
前期准备
制定调查方案、准备调查资料、组织人员培 训等。
对质量问题进行处理和整改
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汇报ppt课件
谢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2019.9
建设用地数据
全县建设用地共16.63万亩,主要为住宅用地10.05万亩,占60.43%;交通运输用地2.57万亩(不含农村道路),占15.45%,还包括少量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工矿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水工建筑用地和空闲地。
二、调查成果介绍
未利用地数据
未利用地面积6.05万亩,主要包括其他草地1.39万亩,占22.98%;河流、湖泊水面4.57万亩,占75.53%;还有少量的内陆滩涂、盐碱地、裸土地。
一、二调三调目的
二调的目的
•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第三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国家直接掌握翔实准确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各项工作的需要。
变化的原因——河流水面和内陆滩涂:三次调查调查精度的提高导致
延时符
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一、现阶段工作对重点地类的数据做进一步的比对分析,对数据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对耕地后备资源加强核实,摸清后备资源的数量和分布;结合省级复审意见,修改完善数据库内容,等待国家核查意见。二、下一阶段工作针对国家下发意见修改数据库成果;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和部署开展统一更新时点。
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摘要:
一、全国土地调查的背景和意义
二、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三、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技术方法和实践
四、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成果和应用
五、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对土地管理和保护的贡献
正文:
一、全国土地调查的背景和意义
全国土地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调查,旨在全面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状况,为国家土地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于1980 年代初开始实施,标志着我国土地调查工作正式进入现代化阶段。
二、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调查对象和范围:规定了调查的对象为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包括农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等。
2.调查内容:包括土地的权属、利用现状、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状况等。
3.调查方法:采用遥感技术、地面调查、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方法,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调查成果:包括土地资源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图等。
三、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技术方法和实践
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采用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遥感图像和航空遥感图像获取土地信息。同时,利用地面调查方法,对遥感图像无法识别的地区进行补充调查。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采用计算机技术,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统计。
四、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成果和应用
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调查,全面掌握了我国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状况,为国家土地政策制定、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调查成果还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水利、城市规划等领域。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数据成果质量检查细则V11
5.2 质检内容和方法 .............................................................................................................................. 9
5.2.1 成果完整性检查 .................................................................................................................11
地类图斑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DLTB)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 码
字段 类型
字段 长度
5.2.3.4
逻辑一致性检查 ........................................................................................................................ 15
5.2.4 权属单位代码表检查 ........................................................................................................ 16
6.3 数据缺陷分级................................................................................................................................ 20
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时间
“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时间
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
一调时间于1984年5月开始,于1997年年底结束。
第一次调查的通知是,《国务院批转农牧渔业部、国家计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报告的通知》国发〔1984〕70号。
通知指出,准确的人口和土地数据资料,是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制订有关政策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人口已经查清,而土地的家底还不完全清楚。为此,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展土地资源调查工作。
目标:
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查清土地资源,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意义:
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是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其意义在于全面查清土地资源,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由于当时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的限制,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一直持续了13年,比预期计划推迟了7年,可见这项工作的复杂与艰巨。
这是我国当代进行的最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之一,就其调查的内容和精度讲,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的第一次。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二调时间于2007年7月1日全面启动,于2009年完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 [2004] 28号)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7月1 日起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目标:
第二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三调成果定义
三调成果定义
摘要:
一、三调成果的概述
二、三调成果的应用领域
三、三调成果的重要性
四、如何充分利用三调成果
五、结语
正文:
一、三调成果的概述
三调成果,即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是我国政府组织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它涵盖了我国陆地国土空间,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湿地、水域等各类土地资源。三调成果旨在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家底,为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三调成果的应用领域
三调成果广泛应用于政府决策、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农业规划、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例如,在农业领域,三调成果可助力农业政策制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城市规划领域,三调成果有助于合理划定城市边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三调成果的重要性
三调成果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政府全面了解土地资源状况,合理制定土地管理政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其次,三调成果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绿色发展。最后,三调成果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如何充分利用三调成果
为了充分发挥三调成果的价值,我们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土地调查技术体系,不断提高调查精度,为成果应用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2.加强三调成果的数据整合与共享,提高数据利用效率,促进多领域跨部门合作。
3.深化三调成果在政策制定、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推动实际工作创新与发展。
4.加强三调成果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土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认识。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发布了。这份公报包含了全国各地的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资源量和质量、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变化等方面的数据。
根据公报显示,中国的土地资源总量为9.6亿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1.8亿公顷,占总面积的18.5%。与上次调查相比,中国的总土地面积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但耕地面积有所减少。
此外,公报还显示,中国的土地利用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其中,城镇用地面积增加最为明显,已占据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6%,而森林用地面积和草地用地面积也有所增加。与此同时,农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此次调查还指出,全国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在城镇扩展、产业结构调整和耕地保护等方面。具体来说,城市建设用地的占用现象比较突出,对耕地资源的压力较大。另外,农村土地流转也在加快,农民将土地转移到城市使用或进行集约化经营。
综上所述,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主要数据成果显示了中国的土地资源总量、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情况。这些数据对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土地利用规划和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业务培训考试题库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业务培训考试题库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业务培训考试题库
提示:本题库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土地调查法规条例综合知识、土地调查基础知识、土地调查实际操作知识,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两种题型,共计481道题目。
第一部分土地调查法规条例综合知识
1.根据我国《宪法》,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 A ),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A、国家所有
B、集体所有
C、私人所有
D、个人所有
2.根据我国《宪法》,城市的土地属于();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答案:A
A、国家所有、集体所有
B、国家所有、国家所有
C、集体所有、集体所有
D、集体所有、国家所有
3.根据《物权法》,国家实行自然资源(D )制度,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A.善意取得B.物权公示C.无偿借用D.有偿使用
4.(B )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进行土地调查。A、乡级B、县级C、市级D、省级
5.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 B )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
A、乡级
B、县级
C、市级
D、省级
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进行土地调查。土地调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二)();(三)()。答案( A )A、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条件B、土地质量、土地类型、土地等级C、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质量D、土地等级、土地权属、土地条件
7.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报(D )批准后,应当向社会公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成果:各类土地分类面积数据、不同权属性质面积数据、
基本农田面积数据、耕地坡度分级面积数据。
提交检查验收的县级调查成果和资料(续)
数据库成果: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 文字成果:包括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数据库建设报告、成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内容与方法(续)
数据库成果检查
扫描影像:扫描影像是否清晰,
能够区分图内要素;纠正同名控制 点最大误差不超过图上0.2mm。
数据库成果检查
分幅矢量:图内要素采集无错漏
现象;要素的采集与底图相吻合, 线划(点位)偏移不超过0.2mm; 数据拓扑严格无错误;数据层层名 及点线面属性结构符合要求;属性 数据值正确无丢漏。
总体技术方法检查:检查关键技术方法正确性: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地类认定;调查比例尺选择;数学基础; 耕地坡度的分级和量算方法;田坎系数测算方法及面积扣除; 面积计算方法;调查界线(国界、行政区域界、沿海滩涂界线等)。
调查底图检查:全国调查办依据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定,开
展调查底图现势性检查、格式检查、数学基础检查、平面精度检 查以及影像质量检查等。
扫描影像数据检查 分幅矢量数据检查
数据库:图层名称符合标准无丢
漏;拓扑结构无错误;图层空间关 系正确;线接边误差不超过图上 0.1mm;图斑中无碎片;属性数据 输入正确。
检查验收的总体要求
检查验收全过程应当有记录,包括质量问题、 问题处理以及质量评价等的记录。
记录必须详细、及时、认真、规范。
检查验收的职责
各级土地调查办公室为验收主体,办公室 主任为检查验收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 检查验收工作。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程序
自检:县级调查办组织对成果全面自检,形成自检报告。 预检:自检后,经市级调查办组织复查,以书面形式向省级调 查办提出预检申请,省办组织成立预检组,对成果进行全面检 查,形成预检报告。 验收:县级调查办根据预检报告完善调查成果,以书面形式逐 级向省级调查办提出验收申请。省办组织对成果进行验收,形 成验收意见。 核查确认:验收合格后,由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分批向全国调 查办提出核查确认申请。全国调查办组织对成果进行核查和确 认,出具核查确认意见。
检查验收流程
自检
县级调查办
复核 预检 验收
市级调查办 省级调查办
核查确认
全国调查办
自检报告
预检申请
预检报告 验收报告 确认申请 确认意见
省、市级调查汇总成果检查验收的程序
市(地)级和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负责对本级汇总成果进行 自检,形成自检报告,报上一级土地调查办申请成果验收。
申请市(地)级汇总成果验收的,县级调查成果必须全部通 过验收;申请省级汇总成果验收的,所有市(地)级成果必须 全部通过验收。
基本农田面积数据、耕地坡度分级面积数据。
图件成果:土地利用挂图、市(地)级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件、
基本农田等专题图件、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
文字成果:包括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成果分析报告、基本农
田调查报告等专题报告。 数据库成果:集土地调查数据成果、图件成果、文字成果及遥感
影象为一体的各级土地调查数据库。
检查内容
县
成果完整性检查
级
总体技术方法检查
农
调查底图检查
村
数据库成果检查
调
地类一致性检查
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原始调查图件和记录手簿
成
基本农田检查
果
权属调查成果检查
检
图件成果检查
查
验
统计表检查
收
报告成果检查
内
其他内容检查
容
外业检查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内容与方法
成果完整性检查:检查提交的调查成果及资料是否齐全、完整, 检查成果资料是否进行整理、归档,装订是否规范、易于检索。
材料清单
县级成果提交 验收的必需材料
外业调查成果 图件成果 数据成果
数据库成果 文字成果
重要过程记录
提交检查验收的县级调查成果和资料
外业调查成果:原始调查图件及《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测量原始记录、权属调查有关成果、田 坎系数测算成果。
图件成果: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挂图、城镇地
主要内容
1. 检查验收制度 2. 检查验收的程序和要求 3. 提交检查验收的成果和资料 4. 检查验收的内容与方法
县级调查成果的核查确认 汇总成果检查验收
5. 成果评价指标 6. 检查验收报告
检查验收制度
国家承担对县级农村调查成果的核查确认以及省级调查成果 的验收,原则上国家不对各级城镇土地调查成果进行检查验 收。省级负责各县市城镇调查成果检查验收;
对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成果实行县级自检、省级预检验收、全 国调查办核查确认的检查验收制度,对省、市级汇总成果实 行自检和上级验收的检查验收制度。
检查验收分工序、分阶段进行。合格后方可转入下工序(阶 段),不合格的应予更正,把差错消灭在本工序(阶段)。
检查验收的依据
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 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5.《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 6.《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 7.《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8.《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定》(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9.《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93) 10.《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发(2001)359号) 11.《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局[籍]字第26号) 12.《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汇交办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以及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颁布的其他技术文件
果分析报告、基本农田调查报告等专题报告。城镇土地利用状 况分析报告。 重要的过程数据及检查记录:内业解译信息、分幅矢量化数据 等重要的过程数据、过程质量检查及自检记录。
材料清单
提交检查验收的
汇总成果和资料
数据成果
数据库成果
图件成果
文字成果
提交检查验收的汇总成果和资料
数据成果:各类土地分类面积数据、不同权属性质面积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