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用汉语撑起我们的文化脸面
2020年高考写作模拟《关于“汉字”》材料作文题解及范文
2020年高考写作模拟《关于“汉字”》材料作文题解及范文【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但在运用时,我们经常会写错别字,甚至有些官方文件中也会经常出现错别字。
如前不久,某部门印发的红头文件中就将“报效国家”写成“报销国家”,后解释为输入法出了问题,而在审核上存在疏忽,没有把好关。
此事引发了人们的批评,但也有人持“见怪不怪”的态度,认为时下文字差错比比皆是,而且我们每个人都会写错别字,出现一两个错别字不必大惊小怪。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写作能力。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对材料的分析、整合,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作文。
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本题的材料首先指出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是我们在运用的时候会经常写错别字,甚至有些官方文件中也会经常出现错别字。
然后列举了某部门发红头文件出现错别字的例子。
改部门在印发红头文件时,把“报效国家”写成“报销国家”,后来解释是输入法出现了问题,然后又说是文件审核上,疏忽大意,没把好关,就出现了错别字。
其实不管是输入法出现问题,还是审核疏忽大意,都是工作态度出现了问题,不论是出文件的人,还是审核的人,有一个能够认真一些,仔细一些,也不会出现把“报效国家”写成“报销国家”问题。
还有就是缺乏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敬畏之心,不重视汉字正确书写。
还有出现错别字,该部门不勇敢承认自己出现,而是找各种借口——输入法出现问题、审核上存在疏忽,没有把好关。
该事件发生以后引出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批评,一种是“见怪不怪”的态度,认为时下文字差错比比皆是,而且我们每个人都会写错别字,出现一两个错别字不必大惊小怪。
2020高考作文预测: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给汉字的“情书”
《仓颉造字》《语言的演变》
1.汉字与爱国情怀。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成。
战争时期,一个被侵略的民族,往往会被剥夺学习和使用本国语言的权利。
因此,汉字作为一个民族沟通交流的工具,更体现了一种对自我身份的认可和对国家的爱。
2.汉字体现民族性格。
汉字“横平竖直”,这是每个初学汉字的人都知道的要诀。
中国字讲求四平八稳,这正体现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沉稳和大气。
细细解读汉字,不管是象形字还是形声字,笔画里记录了中国人的生活经历,蕴涵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3.汉字与传统文化。
汉字,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成。
从《诗经》到元曲,从戏曲到流行歌曲,中国人以汉字记录着自己的发展史,也记录着这个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文化。
每一首唐诗,都是汉字奏响的绝唱,每一句唱词,都是汉字表达的心声。
4.汉字形体与性格的联系。
通过书写汉字,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你信吗?欧阳询行事端庄谨慎,于是行楷书严谨工整。
唐伯虎为人风流倜傥,于是其字丰润优雅……别怀疑,汉字,就是这么奇妙!【佳作展示】
哭泣的仓颉。
2020年高考优秀作文:中国面孔,绘就时代华章
2020年高考优秀作文:中国面孔,绘就时代华章在这个蔚蓝星球上,无数生灵来去匆匆,生生不息,有这样一个国度,它有着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有着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更有着千万炎黄子孙。
这个国度叫中国,一个令我骄傲的祖国,它有属于自己的中国面孔。
中国面孔是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
回首过往,屈原在汨罗江畔吟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司马迁虽身受宫刑,仍忍辱负重完成《史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三千越甲可吞吴。
看今朝,南仁东历时二十二年,打造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孙家栋,少年勤学,青年担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正所谓“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中国面孔以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成就非凡。
中国面孔是自强不息,敢于突破的。
当萨马兰奇老人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时,整个中国成为了欢乐的海洋,百年奥运,梦圆北京,古老的中国向世界展现了一幅瑰丽的画卷。
2022年冬奥会,北京成为了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冬奥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黄河之水天上来,冰立方逐渐破碎,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缓缓上升,璀璨夺目,这一刻,中国文化惊艳了世界。
中国面孔以自信的姿态,开放的胸怀笑迎八方来客,让世界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的风采。
中国面孔是心怀家国,勇于担当的。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有人选择逃避,有人选择退缩,但更多的人选择了责任与担当。
八十四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出征,他告诫人们不要去武汉,自己却踏上了开往武汉的列车。
张定宇院长隐瞒了身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妻子,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
无数的医护工作者写下“请战书”,按下鲜红的手印,毅然奔向抗疫一线。
他们身着白衣,心有锦缎,他们是为众人抱薪者,是守护生命的英雄。
基辛格曾说:“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这些勇敢的人就是最美的中国面孔,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安全的屏障,抵挡病毒的侵袭。
2020高考作文押题及范文:民族语言在生活里焕发光彩
【导语】人们常说得作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高考,其实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作文在高考语文占分高达60,超过了整个语文总分的三分之一,因此大家不得引起重视,把握每一次写作文的机会。
下面要给大家分享的是2020高考作文押题及范文,希望大家可以看看其他同学写的,再来和自己对比一下,找找差距,继续加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大疫之时,很多标语引发了民的关注和热议。
乡间标语: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
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
街头标语:武汉人,不服输,疫情面前不低头。
你加油,我加油,战胜病毒有盼头。
众志成城齐努力,誓把病毒全抗击。
日本援华物资标语: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盛唐•王昌龄)山川异域,日月同天。
(盛唐•日本大臣赠中国僧人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先秦《诗经•无衣》)这些语言承自先民,馈自邻邦,萌于热土,其中蕴含着人们的情感和智慧,给与大疫抗争的中国人以鼓舞和力量。
乡间百姓富有生活气息的标语和日本人对传统中国诗文的运用,更给我们对于如何传承、创造和运用民族语言带来诸多思考。
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就此谈谈你的感触和思考。
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一)感受真实情境。
材料由大疫之时三组不同风格的抗疫标语切入情境,这些标语引发了民的关注和热议:国内乡间街头的标语富有生活气息;日本援华物资标语则恰当地运用了传统中国诗文。
导语部分依次交代这些语言的来源、内涵与作用,点明这些语言“承自先民,馈自邻邦,萌于热土,其中蕴含着人们的情感和智慧,给与大疫抗争的中国人以鼓舞和力量”。
材料真实鲜活,情境直面现实。
考生写作不得脱离材料。
(二)明确典型任务。
可供选择的角度有三:一是抗疫标语为什么引发了民的关注和热议;二是抗疫标语的用语比较与作用分析;三是由如何传承、创造和运用民族语言带来的诸多思考。
“此”规定了写作的范围,“感触和思考”点明了写作的重心。
考生写作时必须把抗疫标语的使用分析和民族语言的传承发展结合起来,不能顾此失彼。
2020高考作文预测: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给汉字的“情书”【刘希国】
2020高考作文预测: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给汉字的“情书”【材料讲析】《仓颉造字》《语言的演变》1.汉字与爱国情怀。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成。
战争时期,一个被侵略的民族,往往会被剥夺学习和使用本国语言的权利。
因此,汉字作为一个民族沟通交流的工具,更体现了一种对自我身份的认可和对国家的爱。
2.汉字体现民族性格。
汉字“横平竖直”,这是每个初学汉字的人都知道的要诀。
中国字讲求四平八稳,这正体现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沉稳和大气。
细细解读汉字,不管是象形字还是形声字,笔画里记录了中国人的生活经历,蕴涵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3.汉字与传统文化。
汉字,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成。
从《诗经》到元曲,从戏曲到流行歌曲,中国人以汉字记录着自己的发展史,也记录着这个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文化。
每一首唐诗,都是汉字奏响的绝唱,每一句唱词,都是汉字表达的心声。
4.汉字形体与性格的联系。
通过书写汉字,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你信吗?欧阳询行事端庄谨慎,于是行楷书严谨工整。
唐伯虎为人风流倜傥,于是其字丰润优雅……别怀疑,汉字,就是这么奇妙!【佳作展示】哭泣的仓颉我一直坚信,语文是天国的水。
据说,文字是由黄帝命仓颉造的,那么,说语文乃至文学是由仓颉造的也不为过。
最早的文字是祭祀用的,这就使语文沾染上神圣的气息,成为天堂的声音。
请注意,我所说的语文,是具有净化人心作用的文字精灵,不是束缚或者说陪伴了我九年的语文教科书上的辞条。
抚着书脊,文字就在身边“麦斯威尔”的雾气氤氲中染上甜香。
时间在手指间似水流过,我乘着文字的翅膀,在空气中捕捉每一丝感动:忽而是屈原的《天问》悲慨的泣声,忽而是曹操《观沧海》激昂的余韵,忽而又传来曹子建在洛水边赞叹“皎若太阳出于朝霞,皓如芙蓉出于清波”。
突然,又听见杜甫对公孙大娘剑舞的描绘:“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语文,该是东坡“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感叹,是陆放翁的“身在天山,心老沧州”,是杜工部的“丛菊两开他日泪”!语文,是精灵!是伟大!是天国之泉……似水流年,白驹过隙,精灵,变了。
2020年高中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预测题:语言凝聚文化,文化承续国家
2020年高中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预测题:语言凝聚文化,文化承续国家2020年高中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预测题:语言凝聚文化,文化承续国家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公元前一世纪,一个富庶坚固的城邦被罗马帝国攻陷了。
国既不在,家何以存,民众星散,颠沛流离。
按照民族学的观点,一个国家消亡数百年,便复国无望。
但两千年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以色列复国重建。
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奇迹。
何以如此?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一个重要的事实,这个国家虽然消亡了二千年,但语言并未消失,希伯来书面语一直存活,这成为国家复活的重要文化基础。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读】:作文材料意在说明语言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要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语言本身的魅力或进步的程度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西方人曾说过,要想灭掉一个国家,先要灭掉它的语言。
可见语言对于支撑国家、民族存在或发展的重要意义。
读这则材料,我们还要认识到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在文明进程中所展现出的巨大生命力和辐射力。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且同时又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无论是口头语,还是书面语,可以说语言是外壳,文化是内核,二者又常常互为表里。
所以对于材料的理解,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语言作用”本身泛泛而谈的论证上,还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要看到并抓住以语言为代表的文化的重要作用。
我们要有这样的认识:语言即文化,它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的根,是民众永不磨灭的集体记忆(或者叫做哲学意义上的集体无意识),人们不放弃语言,就是不放弃自己的文化,就会永远遗传自己独特的文明基因,纵使皮肤改变,流离失所,几代受辱,备受践踏,也绝对不会亡国,更不会亡种,当年的犹太民族如此,今天的中华民族更是这样。
【佳作赏析】:语言凝聚文化,文化承续国家按照常理,一个国家湮灭百年之后,断无复国重兴之望,可是以色列却打破预言,缔造传奇,居然在两千年后再度兴起。
2020届高考作文预测+范文:文化篇【刘希国】
2020届高考作文预测:文化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生于斯,长于斯,你对中华文化怎样认知?文化学者余秋雨认为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文明,对比希腊、巴比伦等其他文明,只有华夏文明从未出现过历史断层与空白,以殷商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到今天。
他说“中国文化有特殊生命力”,“不管到哪一代,中华文化,总在”。
英国学者罗素于 1920 年来到北京大学做了两年的客座教授,他预言中国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掀起一场极端暴力的革命,然后认识到暴力不能带来和平幸福,进而结合儒家思想和西方文明的优点,重新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另外一次很伟大的文明。
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个,以“振华中学”青年学子的身份完成写作1. 写一篇演讲稿,向来你校参观的外国中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
2. 写一份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发出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议。
3. 写一封信,向某位政要或长者讲述你对“结合东西方优点、创造伟大新文明”的建议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作文分析】本题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材料通过余秋雨的认识指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而用罗素的认识则引发我们对于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进行反思——即如何才能“结合东西方文化的优点、创造伟大的新文明”。
而驱动任务非常明确,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主题限制,所以考生并不容易写跑题,但是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文体上的要求。
先科普一下罗素那段素材的时代背景:1920年罗素的系列演讲主题是“Far east issues(远东问题)”,其中对于中国和日本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内容主要包括:①日本一定会因为继续成长的需要而侵略中国,而且会侵略整个亚洲,甚至将会把美国卷入战争而因此失败。
②中国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放弃一切传统价值,走向极端暴力式的革命,而且中国会因为极端暴力革命而衍生出非常暴虐的文化。
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范文
【导语】高考作文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与文学素养。
在新高考的形势下,高考作文更侧重于传统文化与社会热点,以此激发青少年学习文化经典、关注社会现象。
在训练作文写作时,要注意总结各个话题,为高考作文作储备。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范文: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文化流光一瞬,华表千年,一路走来,步履深深。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坚定领导下,炎黄子孙同心同力,让中国立于这世间,让世界都看见。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你我共奋力。
讲好中国故事,我们要自觉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我们应争做奋斗精神的践行者;我们应成为梦想精神与爱国情怀的代言人。
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前提。
中华文化浩浩汤汤,承接千载,不曾偃息。
自禹铸九鼎,浸润礼乐春秋,点染六朝金粉,而后更经烈火峥嵘的熔铸,中华文化越发沉蕴博远!我看见“故宫”单霁翔院长,将故宫博物院与时代文创紧密结合,令六百年悠久的文化生命与体量再次发光,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我听见“国粹”京剧梅兰芳大师,从古老角本中淬炼精华,用戏剧唤醒中国人民的文化生命,引起世界人民的文化认同。
抹娟秀瓷花、一记遒劲笔墨,中华优秀文化既生于历史舞台,就应讲好新时代新中国的故事。
争做民族奋斗精神的践行者,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必然要求。
在近代中国,谭嗣同奋斗一生,终叹“四万万神州泣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含恨离去;民族主义革命时期,赵一曼曾言“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奋斗气概生动诠释了民族复兴的必然,即使百年之后。
江山不负英雄泪,且把利剑破长空。
新时期的全体国民,皆应向奋斗精神齐头并进,以奋斗和拼搏书写华夏新章。
努力学习、脱贫攻坚、全体小康……无不是六亿尧舜奋斗团结的成绩,无不是生命共同体积攒的力量。
但时代性任务仍在更新,我们仍需向前。
成为梦想精神与爱国主义的代言人,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升华。
2020高考语文作文预测题目:用汉语撑起我们的文化脸面范例精选
2020高考语文作文预测题目:用汉语撑起我们的文化脸面2020高考语文作文预测题目:用汉语撑起我们的文化脸面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窗外的同一枝花,在不同人的口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开心的人会说“花儿对我笑”,伤心的人会说“感时花溅泪”;憔悴的人会说“人比黄花瘦”,心细的人会说“人面桃花相映红”;有人说花是有情的,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人说花是无情的,所谓“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所以客观上的“花自飘零水自流”,却是人们主观上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汉语有着无穷的魅力,一个客观的存在,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句式、语气等表达出不同的主观感受、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
针对汉语的这一特点,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体会或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次作文是“材料+任务”型作文题。
命题人给考生的任务是:“针对汉语的这一特点,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体会或思考。
”这个要求中,有两个方面必须先弄明白。
第一,“汉语的这一特点”是指哪一特点?从前面的要求文字看,就是指“汉语有着无穷的魅力,一个客观的存在,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句式、语气等表达出不同的主观感受、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即“汉语的魅力”,而这个“魅力”具体来说,可以拆分成三点:汉语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句式、语气等写同一个客观的存在;汉语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句式、语气等表达出不同的主观感受;我们可以用汉语的词语、句式、语气等做材料建造一座桥梁,连接起主观感受与客观存在,给人以美的享受。
另外,从给出的材料看,主观感受(或者客观存在)既可以形象委婉表达,也可以直接客观表达。
这些都是汉语的魅力或者特点。
第二,这次作文不能只停留在对汉语魅力的阐释、说明上,而是要谈谈对这个“魅力”的“认识、体会或思考”,其中的“或”字,表明考生可以在认识、体会或思考三者中选择其中之一或二者来写,当然如果有足够的驾驭能力,也可以三者都写。
2020年高考优秀作文:塑中国面孔,铸时代灵魂
2020年高考优秀作文:塑中国面孔,铸时代灵魂“面孔”是直观的,既可指一个人的容颜,亦可指精神气质。
在岁月的长河中,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独立自主、繁荣富强,挺身而出,他们不仅以自己的面孔展现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品质,更塑造了中国在世界的形象。
走过2020年的春天,那些“中国面孔”给我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让我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
庚子鼠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国,让原本欢乐祥和的春节笼上阴霾。
面对疫情,有人选择逃避,有人选择面对。
那些逆流而上的“中国面孔”,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生命的长城,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面孔”的勇敢与坚韧。
“国有难,召必至,战必胜!”这不仅仅是一句誓言,更是他们用行动践行的承诺。
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挂帅出征,他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态度应对疫情,以泰然处之的心态给人信心与希望,他那张满是皱纹的脸庞,写满了坚定与刚毅。
73岁的李兰娟院士,本应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却在疫情爆发时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带领团队驰援武汉,她说:“我打算长期待在武汉,与那边的医护人员一起奋斗!”她那张布满勒痕的脸,令人心疼,更让人充满敬意。
这些“中国面孔”,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勇于担当的精神,为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勇敢无畏、刚毅坚韧的中国面孔。
除了这些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还有许许多多普通的“中国面孔”,也在为抗击疫情默默地贡献力量。
他们是坚守在社区的基层工作者,是风雨无阻的快递小哥,是加班加点生产医疗物资的工人,是自愿帮助运送物资的志愿者……他们的脸,或疲惫,或沧桑,或带着伤痕,但都闪烁着责任与担当的光芒,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共同塑造了中国在困难面前永不屈服的面孔。
走过2020年的春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面孔”的含义。
它不仅仅是个人的容颜,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勇敢、坚韧、担当、团结的象征。
每一个“中国面孔”,都是时代精神的注脚,都是国家力量的彰显。
2020关于天津高考中国面孔的满分作文精选【5篇】
2020关于天津高考中国面孔的满分作文精选【5篇】中国的面孔在发生变化,从那个曾经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到现在成为一个被世界各国尊重的国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020关于天津高考中国面孔的满分作文精选【5篇】,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面孔的满分作文【篇一】他胸怀壮志,腹满天下。
灭黄巾,破袁绍的雄姿;入荆襄,讨江东的豪迈;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豪情;煮酒论英雄的豪言;封金挂帅的宽容……这些,都是英雄的见证。
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为祖国的统一,而尽毕生之力。
在更朝换代的历史转折点上,他“挟天子以令诸候”为的是天下统一,却招来千古骂名。
他经历人生成败,为事谨慎。
官渡的擂鼓声中,他火烧乌巢,大败袁绍;赤壁的销烟里,他战船连环,败走华容道;荆襄大地上,刘荣归降;西川沃土中,刘备奋战……一次次成败之中,他更加坚强,更加谨慎。
他在失败中取胜,在胜利里欢呼。
他饱读诗文,饮酒作赋。
碣石山上高歌,感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的宏伟,多么宽大的胸怀!对酒当歌,体会“青青子吟,呦呦鹿鸣。
”的悠雅。
多么闲适的志趣!晚年的沉思,思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的壮志,多么悲壮的思想!一篇篇饱含深情的诗歌,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芳香,让人陶醉;一首首满融慷慨的词赋,是一次次人生的探险,充满刺激,发人深省。
曹操,一位能征善战的军事家,他镇压起义,平定战乱,统一北方;曹操,一位精明能干的政治家,他足智多谋,总理朝政,纵横官场;曹操,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智谋高远,胸怀天下,海纳百川。
骑着骏马,驰骋在沙场中,人们惊叹他的雄姿;执着宝朔,冲杀在战场上,人们畏惧他的英勇;端着酒杯,高歌于大海边,人们仰慕他的才华……大地上拔起的高山就如同他伟大的身影,大海中澎湃的巨浪就如同他豪迈的人生,宇宙里散发的光芒就如同他辉煌的战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千多年的洗礼,一千多年的众说纷纭。
枭雄曹操是凌驾于群雄之上,翻腾于云雾之中的一条蛟龙。
2020年高考模拟作文:同一种语言,同一个根——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汉字与中华文化
2020年高考模拟作文:同一种语言,同一个根——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汉字与中华文化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文字是一个文明璀璨文化的重要表现。
①楔形文字是大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刻在石头或泥版(泥砖)上的文字,是我们已知最早的文字。
楔形文字在西亚流行的时间长达3000年,大约公元前75年开始,楔形文字再也无人知晓。
②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是古代埃及的文字,它发源于5200年前的青铜时代早期,圣书体一直使用到公元5世纪,随后消亡。
③甲骨文,主要指我国商朝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
它上承原始刻绘,下启西周文字,我们现代使用的文字就是由它渐渐演变而来。
④玛雅文字是中美洲玛雅文明文字系统,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这个文字于西班牙人在公元16-17世纪入侵玛雅后消亡。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特征,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实践创新:问题解决人文底蕴:人文积淀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责任担当:国家认同、社会责任审题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
题目提供了四则材料作为引发写作的情境,四则材料构成对比关系,材料③是考生思考的重点,目的在于引导考生认识和思考中华文明与文字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上述材料”是表达感想的基点,脱离材料即为偏题或跑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文章”,引导语要求考生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拓展、挖掘材料背后的深刻含义,体现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行文中切忌抛开其他三则材料,只根据材料③大谈中华文明,而应在材料的对比中进行延伸论证。
3.价值判断的限制。
考生应认识到中华文明与汉字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
材料提及的其他几种文字均伴随着其文明的衰落而消亡,隐含着对中华文明韧性的赞美与传承中华文明的暗示,离开了对这一主要内容的阐发,文章便难以准确把握主旨,也难以表现其深刻的思想性。
2024届高考作文押题《中国的文化名片》
2024届高考作文备考:中国的文化名片、中华文化及的传承【概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精粹数不胜数,其中文化瑰宝、文化精华也较多,这些都是中国的文化名片。
中国文化,是华夏文明为基础,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
不同于中华文化的国际属性,可以称之为“中国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
受中华文明影响较深的东方文明体系被称为“汉文化圈”,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
从旧石器时代的发明创造,到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一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中国文化,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相传经历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先秦史》载:“吾国开化之迹,可征者始于巢、燧、羲、农。
”;到中国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
发展以来,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东方。
中国文化不但对日本、朝鲜半岛产生过重要影响,还对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南亚国家乃至美洲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发达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以及指南针技术首先应用于航海,才导致了人类所谓蓝色文明和环太平洋文化圈的形成(李二和《中国水运史》);郑和七下西洋更加深了这种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并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国文化为枢纽的东亚文化圈。
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包括亚洲、欧洲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对中国文化以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重视。
最代表中国的文化.中国五千年浩瀚的积淀,留下的不只是岁月的印迹,更多的是无数的文化资源,有些文化是最能代表中国的厚重又独特的文化的,值得我们发扬与传承下去。
1.一种精神——茶道精神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
茶更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始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高考作文】捍卫汉语
【高考作文】捍卫汉语捍卫汉语汉语是我们民族的语言,它是我们民族的一大宝藏,值得世世代代珍惜和传承。
在当今世界,汉语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尊重。
在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汉语正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捍卫汉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出积极的努力,保护我们的语言和文化传统。
我们应该重视汉语的学习和传承。
作为汉族的子孙,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弘扬我们的语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很多人开始忽视汉语的学习,转而学习外语。
这种现象对汉语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威胁。
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学习和使用汉语,尤其是年轻一代。
只有当更多的人掌握了汉语,我们的语言才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我们应该反对汉语的“汉奸化”。
在当今社会,有一些人对汉语进行刻意的“汉奸化”,即使用大量外来词汇和习惯,忽视汉语的传统和规范。
这种现象严重损害了汉语的纯正性和规范性,对我们的语言和文化传统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我们应该自觉抵制汉语的“汉奸化”,保持汉语的传统和规范,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纯正和规范。
我们还应该加强汉语的国际传播。
在全球化的时代,语言的国际传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汉语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应该更加积极地向世界传播。
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只有当汉语在国际上得到更好的传播和推广,我们的语言和文化才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捍卫汉语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保护和传承我们的语言和文化传统。
只有当我们更加重视汉语的学习和传承,反对汉语的“汉奸化”,加强汉语的国际传播,我们的语言才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让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捍卫我们的汉语,保护我们的文化传统。
【高考作文】捍卫汉语
【高考作文】捍卫汉语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也是我们的文化遗产。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汉语正面临着严重威胁。
为了捍卫汉语的地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
我们应该注重汉语的学习和使用。
在学校,我们应该加强对汉语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家长也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中文阅读和写作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汉语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读、多写汉字,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还可以提高自己对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我们应该积极传承和弘扬汉字文化。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的象征。
我们应该向世界展示汉字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在国际交流中,我们应该更多地使用汉字,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和学习汉字。
我们也应该加强对汉字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保护好我们的文字财富。
我们还需要谨防外来文化对汉语的影响。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外来文化的冲击也越来越大。
我们需要保持警惕,防止外来词汇的渗入和对汉语的侵蚀。
在使用外来词汇时,我们应该尽量采用合理的翻译或者创造新的词汇,以保持汉语的纯正性和独特性。
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心,树立对汉语的自豪感。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庞大的语言之一,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要学会自主传播我们的语言和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汉语,从而使汉语在世界上的地位更加稳固。
捍卫汉语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只有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注重汉语的学习、传承和使用,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母语和文化遗产。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捍卫汉语、传承汉字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考作文】捍卫汉语
【高考作文】捍卫汉语
汉语是我们的交流工具,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在全球化的今天,汉语越来越重要。
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果我们不注重学习和使用汉语,就会导致我们与世界的交流沟通受限,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只有我们自己掌握好汉语,才能更好地传播和弘扬我们的国家形象和文化内涵。
保护汉语也是保护我们的民族特色和个性。
现在,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各国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越来越频繁,各种外来语言和文化冲击我们的生活。
如果我们只盲目追求西方文化和语言,就会导致我们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逐渐淡化,逐渐失去独特的民族特色。
只有坚持捍卫和传承汉语,才能保护我们的民族特色,让我们的语言和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大熔炉中发光发热。
要捍卫汉语并不是排斥其他语言和文化,而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我们应该学习和了解其他语言和文化,从中汲取营养和借鉴,丰富我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但也要坚持自己的独特性和特色。
捍卫汉语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语言,传承好我们的文化,让汉语在世界舞台上发出更加美丽动人的音符。
2020年高考优秀作文:绘就中国面孔,共筑华夏辉煌
2020年高考优秀作文:绘就中国面孔,共筑华夏辉煌“中国面孔”是什么?是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荣获诺贝尔奖造福人类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传送温暖的双手……一张张中国面孔,共同形塑着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前行的力量。
2020 年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看到了无数令人动容的中国面孔。
钟南山院士,84 岁高龄,却依然挂帅出征,奔赴抗疫一线,那张满是疲惫却又无比坚毅的面孔,给了无数人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李兰娟院士,脸上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痕,那是最美的勋章,彰显着医者的仁心与担当;无数白衣天使,舍小家为大家,告别亲人,奔赴战场,那一张张被汗水湿透的面孔,写满了无私与奉献。
除了这些抗疫英雄,还有无数平凡的人,也用他们的行动,绘就了一张张动人的中国面孔。
社区工作者,日夜坚守在岗位上,为居民排忧解难,他们忙碌的身影,是责任与担当的写照;志愿者们,无私奉献,为抗疫一线送去物资和关爱,他们热情的笑脸,传递着温暖与力量;建筑工人,用十天时间建成火神山医院,让世界见证了中国速度,他们朴实的面孔,诠释着团结与奋进。
这些中国面孔,或许平凡,或许伟大,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心怀家国,无私奉献。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展现着中国的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应该努力绘就属于自己的中国面孔。
我们要胸怀理想,志存高远,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责任面前不逃避。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让我们一起努力,绘就更加精彩的中国面孔,共筑华夏辉煌!。
2020年高考优秀作文:面孔背后:一张张中国的名片
2020年高考优秀作文:面孔背后:一张张中国的名片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面孔,它们代表着这个国家的精神、文化、力量和希望。
走过2020年的春天,当我们再次凝视“中国面孔”时,会发现这张面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鲜活、都要有力、都要温暖。
这张面孔,是由无数普通中国人共同绘制的,它充满了家国情怀,展现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也向世界传递了爱与希望。
杜甫,这位伟大的诗人,他的面孔是中国文学的象征。
他的诗歌深刻反映了唐朝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他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至今仍让人深思。
屠呦呦,这位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女性,她的面孔代表着中国在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领域的贡献。
她的研究不仅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更为世界科学界树立了合作的典范。
而在2020年的春天,更多的“中国面孔”出现在了抗击新冠疫情的第一线。
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快递小哥……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什么是爱。
他们的面孔,虽然被厚重的防护服遮挡,但他们的笑容,却比任何时候都要灿烂。
他们的双手,虽然疲惫,但却传递着最温暖的关怀。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普通中国人的面孔,也在为形塑“中国面孔”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他们可能是辛勤的农民,用汗水浇灌着希望的田野;他们可能是勤劳的工人,用双手建造着美丽的家园;他们可能是热心的志愿者,用爱心温暖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中国面孔”,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
它不仅仅是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更是在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里,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用行动诠释出的精神风貌。
这张面孔,是坚韧不拔的,是充满希望的,是温暖人心的。
走过2020年的春天,当我们再次谈论“中国面孔”时,我们不仅要看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的名字,更要看到那些在平凡生活中默默付出的普通人。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中国面孔”才更加立体、更加鲜活、更加有力。
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面孔”的绘制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用汉语撑起我们的文化脸面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窗外的同一枝花,在不同人的口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开心的人会说“花儿对我笑”,伤心的人会说“感时花溅泪”;憔悴的人会说“人比黄花瘦”,心细的人会说“人面桃花相映红”;有人说花是有情的,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人说花是无情的,所谓“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所以客观上的“花自飘零水自流”,却是人们主观上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汉语有着无穷的魅力,一个客观的存在,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句式、语气等表达出不同的主观感受、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
针对汉语的这一特点,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体会或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次作文是“材料+任务”型作文题。
命题人给考生的任务是:“针对汉语的这一特点,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体会或思考。
”这个要求中,有两个方面必须先弄明白。
第一,“汉语的这一特点”是指哪一特点?从前面的要求文字看,就是指“汉语有着无穷的魅力,一个客观的存在,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句式、语气等表达出不同的主观感受、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即“汉语的魅力”,而这个“魅力”具体来说,可以拆分成三点:汉语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句式、语气等写同一个客观的存在;
汉语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句式、语气等表达出不同的主观感受;
我们可以用汉语的词语、句式、语气等做材料建造一座桥梁,连接起主观感受与客观存在,给人以美的享受。
另外,从给出的材料看,主观感受(或者客观存在)既可以形象委婉表达,也可以直接客观表达。
这些都是汉语的魅力或者特点。
第二,这次作文不能只停留在对汉语魅力的阐释、说明上,而是要谈谈对这个“魅力”的“认识、体会或思考”,其中的“或”字,表明考生可以在认识、体会或思考三者中选择其中之一或二者来写,当然如果有足够的驾驭能力,也可以三者都写。
那么,对“汉语的魅力”,大家应该有哪些认识、体会或思考呢?
首先,从给出的材料,我们可以认识到汉语是灵活的、多变的、丰富的,表达是形象生动的,这是表象。
透过这一表象,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人是智慧的、细腻的、圆融的、善于变化的,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又灵活变通的等本质。
其次,由这些表象、本质,可以促使我们思考这些问题:汉语有如此魅力,我们应该如何守护、继承?我们怎样靠它去张扬民族的个性,建立起文化自信?我们如何正视汉语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将汉语改造、发展得更好?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积极作用的层面去思考:如何利用汉语的魅力联结世界,融通天下?如何利用汉语去除浮躁与喧嚣,展示国人的风采?
行文中,大家可以联系初、高中学过的课文,利用那些经典的例
子来进行分析,写出自己对“汉语的魅力”的独特认识、体会或思考。
比如,人教版高二必修课本中有一个文学鉴赏单元,里面有三篇文章,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林庚的《说木叶》、钱钟书的《谈中国诗》,全是鲜活的例子。
又比如,64篇背诵篇目中,不少诗文都可以作为例子来印证“汉语的魅力”,比如李商隐、李清照等人的诗词。
可以这样说,“魅力汉语”如长江大河,浩浩汤汤,又似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任意取用都美不胜收。
【佳作赏析】:用汉语撑起我们的文化脸面
憔悴的人说“人比黄花瘦”,心细的人说“人面桃花相映红”;有人说“落红不是无情物”,有人说“轻薄桃花逐水流”;志士说“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游子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同一事物,多样表达。
汉语体物传情时所表现出来的多元与精深,实在像是二八少女,活力四射,姿态万千,魅力无限。
我认为,汉语的魅力,在其精微。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恍如亲临碣石,共观沧海;“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仿佛置身东篱,尽享闲适;“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江南烟雨,满是惬意;“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溪桥茅舍,全是静谧……汉语,积淀了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基因,它总能以其细柔或者刚毅在一瞬之间直击人心,通透灵魂。
贾岛在“推敲”中感悟汉语的精微,王安石在“绿”与“到”之间选择灵动与活力。
诗人们炼字,尽显汉语芳华,读者读诗,肺腑浸润,心骛八极。
我还认为,汉语的魅力,在其多元。
《毛诗序》里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有多少情绪体验,就可以有多少种汉语表达。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惨淡的离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深情的离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豪迈的离别……字字珠玑间,透露出的是离别的款款深情。
人间百态,风情万种,汉语都能细别之、实录之、畅达之、尽美之。
然而,我也注意到,时代的陀螺飞旋,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中,在西方文化的滲透下,汉语又似乎走到了她历史的三峡地带,虽表面平静而实则暗流涌动,虽奔流不息却也泥沙俱下。
古诗词中的意境正淡出华夏儿女的视野,汉字的神韵也正从炎黄子孙的指尖流逝。
简短的字符扭曲了象形的汉字,突兀的字母取代了深情的语词,千篇一律的表情包、支离破碎的生造词,所有的任性都是对汉语的伤害,所有的妄为都是对汉语的洗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在异族文化和科技的围攻之下,汉语也正经历着历史的阵痛。
叶嘉莹先生说:“我的快乐在于把古诗词中的美好意境分享给青年朋友。
”在母语的屋檐下,我们能否重拾不能割舍的乡愁?在时代的大潮中,我们是否更需汉语的装备?中华民族的千年积淀是文化自信的根基!要远行,就得主动扛起汉语这面大旗。
联合国那一大摞文件里,最薄的那本一定是汉语文本!这,难道还不足以让你在行走于世界各样文化之间时,努力撑起你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脸面吗?
【点评】
文章开篇通过排比、引用,指出汉语具有无限的魅力;接下来,
用“我认为”“我还认为”“我也注意到”等显眼的语言标志来结构全篇,条理明晰、层次清楚。
行文中,作者既谈了自己对汉语精深与博大的认识,也讲到了自己对汉语发展过程中遇到“围攻”的忧虑与思考,体会认识深刻。
最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能熟练驾驭语言文字,引经据典,文白参差,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其本身就是一篇魅力十足的美文,显示出作者掌握和运用汉语的深厚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