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农业专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知识点归纳

复习资料

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要素与农业地域种类一、影响农业的区位要素

二、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种类

农业地域种类

主要分布地域

形成的主要原由

大牧场放牧业

商品谷物农业混杂农业水稻种植业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美国中部大平原澳大利亚混杂农业

东亚、东南亚、南亚美国、阿根廷、澳美国、加拿大、澳大欧洲、北美、南非、

大利亚、新西兰、利亚、阿根廷、乌克澳大利亚、新西兰、

南非兰、俄罗斯我国的珠江三角洲

1、高温多雨的天气 1 、天气平和、草1、优胜的自然条件1、优胜的自然条件

2、平展的地形类旺盛2、便利的交通运输2、地广人稀

3、人口密、劳动力丰 2 、地广人稀,土3、高度发达的工业3、机械化水平高

4、稻米是主食,市场地租金低4、地广人稀(墨累河—达令盆

需求量大(亚洲)3、交通便利5、先进的科技地)

(阿根廷的潘帕(美国)

斯草原)

1、小家经营1、商品率高1、商品率高1、农场是一个良性

2、单位面积产量高, 2 、农场经营规模2、生产规模大的农业生态系统

但商品率低大3、机械化程度高2、有效地利用时间

主要特色

3、机械化水平低安排农业活动

4、水利工程量大3、很大的灵巧性和

5、科技水平低对市场的适应性

世界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四周地域、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此

中最为典型的是美国五大湖区四周的乳畜带。中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四周也发展了乳畜业,产

品主若是鲜牛奶。

A.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益条件:①自然条件:纬度高,气温低,雨天多,

光照弱,土壤困穷,不适合发展种植业,适合多

汁牧草的生长。②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高考地理中的农业专题系列

高考地理中的农业专题系列

高考地理中的农业专题系列一、高床垄作法的作用:

1.起垄后土壤疏松,土层变厚,利于作物生长;2.增加受光面积,光照条件好;

3.利于旱季灌溉,雨季排水;

4.增大昼夜温差;

5.垄台阻风,利于集中施肥;

6.低温时,垄沟注水可减少低温冻害影响。

二、某地农产品种类多的原因:

1.地域跨度大,气候差异明显;2.纬度低,热量充足,利于作物生长3.地形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4.人类活动影响。

三、轮作的好处:

1.防治病虫害;

2.均衡利用土壤养分;

3.调节土壤肥力;

4.减少农药化肥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5.利于改善作物品质,生产绿色食品。

四、间作和套种的作用:

1.有利于改变农作物单一的局面,实现农业生产结构多元化;2.提高对市场的适应性,增加农民收入;

3.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4.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一地多用;

5.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6.形成有利于另一种作物生长的小气候。

五、套袋技术的作用:

1.增加果面光洁度,提高品质,提高经济效益;2.避免污染,减少病虫害和农药残留;

3.保持果实新鲜度;

4.减少鸟类啄食;

5.防止强光灼伤果实表皮。

六、农业污染的来源:

1.过度适用化肥;

2.温室农业废旧塑料白色污染;3.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

七、其地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1.有利于增加就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活水平;2.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3.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八、地膜覆盖的优点:

1.保水:减少水分蒸发

2.保土:减少(风、流水)对土壤的侵蚀3.保温:减少地面热量散失

高考地理专题:中国农业知识最全整理

高考地理专题:中国农业知识最全整理

中国的农业

“土地奉献”的产业

(1)概念: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2)主要部门: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个部门。

中国农业的发展

(1)新中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发展较快。

(2)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3)农业科学技术大量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延长农产品的储存时间、改变农产品的消费格局。

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

1. 自然因素:主要从气候(光照、热量、日较差、降水等)、水源、地形(平坦的地形对种植业发展有利)、土壤(肥力、酸碱、厚度、质地)。

2.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技术、市场、劳动力、偏好、政策、历史、工农业基础、产值与地价等。

种植业

1. 主要粮食作物

(1)水稻:喜温喜湿。主要集中分布在南方地区,长江以北是单季稻,以南是双季稻,甚至三季稻(海南)。北方也有零星的分布,如东北的长白山区、华北的天津等地。

双季稻,就是一年中种一季早稻再种一季晚稻。五月中下旬开始插种早稻秧,到七月中下旬时收割早稻,然后紧跟着翻耕水田、插种晚稻秧苗,要赶在农历立秋前插种完毕,到11月时收割晚稻,赶在降霜前完成收割。单季稻在每年六月中下旬到七月初插秧,十月中下旬开始收割。单季稻每亩产量要比双季稻的一季高,但总量比双季稻低好多。

(2)小麦: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分布广,集中分布在北方地区,秦岭—淮河至古长城主要种植冬小麦(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秋季播种,春末夏初收;冬小麦生长周期较长,且不同地区生长周期差异较大,中国南方冬麦区为120天,北方冬麦区为270天以上,西南部高海拔地区可达330天以上),而古长城以北地区主要种植春小麦(春小麦分布冬季很冷的地方,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当年夏、秋收获,春小麦生育期短,通常为80-120天)。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农业专题复习课件 (共126张PPT)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农业专题复习课件 (共126张PPT)

二、区位问题考查的几种题型
题型1:评价区位是否合理。 题型2:判断影响布局的主导因素。 题型3:分析某类最佳区位的选择。 题型4:分析某一区域发展区位因素的有利因
素和限制性因素。
三、区位分析的注意事项——“六地”
1.全面地分析。如某地农业发展区位的分析
工业基础
2.辨证地分析。即从有利与不利方面分析。 试对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条件进行评价
丰富,交通便利④丁地区土地广阔,但灌溉水
源不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
叙述,正确的有( D ) ①甲地区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但商品率高
②乙地区牧场广阔,以牧羊为主
【高考真题演练】
世界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粮食危机,被视为“饥饿热点”。 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甲地发展种植业的最主要限制因素是( C )
A.地形崎岖
B.低温冷害
C.灌溉水源
D.光照不足
图8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9是该区 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读图回 答:
2.m、n两地均盛 产葡萄。两地相 比,m地的区位优 势是( C )
【知识巩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别
判断依据
判断结论
生产对象 生产目的
生产规模
地域类型
1 水稻

农业知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农业知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农业知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农业知识是高考地理中必备的知识点之一,因为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在高级考试中,对农业知识的掌握是提高成绩的重要因素,下面将介绍高考地理必须掌握的农业知识点。

1. 农业地理的产业基础。农业在大地经济中占有很重要

的地位,不同的地区有各种各样的农业产业,农业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特征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农业地理的产业基础包括农业土地资源、气候条件、水资源、人力技术等。

2. 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是农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

过对农业生产过程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生产主要分为农业生产基地、行业与规模农业、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等。

3. 农业品种和技术。对农业的技术和品种的掌握也是高

考地理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之一。农业品种和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在品种上,通过遗传改良、杂交育种、转基因等方式,可以大大提高产量和提高作物的品质。在技术方面,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都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4. 农业产品市场和国际贸易。农业产品市场的特点和农

业国际贸易的规律也是高考地理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农业产品市场波动大,涉及到消费、供应、价格等多个方面;随着全球

化的加速和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农业国际贸易也越来越重要,不仅对那些出口农业产品的发展有直接影响,而且对国际贸易和国际关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5. 农业与环境的关系。农业生产模式与农业环境的关系

也是高考地理必须掌握的内容。农业生产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等有很大影响。因此,未来的农业生产必须考虑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40讲 中国人文地理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40讲  中国人文地理

农作物:甜菜 生长条件: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主要分布: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四省区。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
1,中国的农业——种植业
知识点1:中国的农业
农作物:茶叶 生长条件: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暖怕寒、喜阳怕涝 主要分布: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浙江、福 建、云南
农作物:咖啡 生长条件:比较耐阴耐寒,但不耐光、不耐旱、不耐病 主要分布: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西双版纳
5,中国农业生产
知识点1:中国的农业
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区位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气候 自
然 地形 条 件 土壤
光热影响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指数、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品种、 产量。不同农作物要求的水分不同 耕作制度
山地发展立体农业、坡度大不发展 种植业
平原、丘陵缓坡—种植业; 山坡林业和牧业或经济林木
我国的猪、牛、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 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
3,中国的农业——畜牧业
四大牧区 牧场特点 内蒙古牧区 草原牧场 新疆牧区 山地牧场
优良畜种 三河马、 三河牛
细毛羊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高寒牧场 牦牛 高寒牧场 牦牛
知识点1:中国的农业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
知识点1:中国的农业

高考地理重点复习:农业区位

高考地理重点复习:农业区位

高考地理重点复习:农业区位

2021年高考天文重点温习:农业区位

1、灌溉农业区位剖析

典型地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剖析自然区位要素: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形平整;土壤肥美;灌溉水源充足

缺乏:水资源充足;夏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

2、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域:西南地域

剖析区位要素:

(1)自然要素:温带季习尚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整开阔;耕空中积广阔;土壤肥美;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要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消费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宽广;工业比拟兴旺;国度政策扶持。

缺乏:热量缺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夏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拟:

相反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反;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消费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宽广;工业比拟兴旺;农业消费进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运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消费为主,我国以公营农场位主;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3、我国水稻种植业

典型地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剖析区位要素:

(1)自然要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平整;土壤肥美;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要素: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宽广;

工业比拟兴旺;科技兴旺;国度政策扶持。

缺乏: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形成的洪涝灾祸影响;酸雨危害

4、畜牧业

典型地域: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剖析区位要素:

(1)自然要素:草局面积宽广;没有大型食肉植物;东部地域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农业主要知识点

农业主要知识点

《农业》主要知识点

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因地制宜〕

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决定农作物的种类(如水稻喜高温喜湿,因此主要分布在能满足水稻生长期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甜菜喜温凉,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产量、熟制。

②地形: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25°的山地地区耕作不便, 且水土保持不易,适宜发展林业或牧业;坡度小于25°的地区可以发展种植业〔梯田〕。因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宜发展立体农业。

③土壤:种植业多要求土壤深厚肥沃,假设土壤呈酸性或碱性,则宜加以改进或种植耐酸、碱植物。

④水源:是否充足是农业稳产的保证和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经济条件:〔因时制宜〕

①市场:对商品农业而言,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商品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

③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④农业生产技术:①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率,②化肥、良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③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⑤劳动力:多、少,如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3〕农业区位选择

总的来说,就是要因地制宜,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①综合分析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决定农业类型及农作物种类。自然因素相对稳定,但某些因素可以人为地改造利用。如温室农业。

②综合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市场和交通。

〔4〕农业区位选择举例:如城郊农业的区位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高中地理 农业专题知识汇总

高中地理 农业专题知识汇总

我国:

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①热量充足,温差大;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

2、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东北地区 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开阔;③耕地面积广大;④土壤肥沃;⑤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

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较高; 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工业比较发达; ⑥国家政策扶持。

:机械、化肥、良种、冷藏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农

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为主;

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3、我国水稻种植业

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②三角洲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

④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不足:人多地少;

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

4、畜牧业

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1)自然因素:①草场面积广阔;②没有大型食肉动物

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

(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2)社会经济因素: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②市场潜力广阔;③国家政

策扶持等

5、郊区农业

区位:(1)自然: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坦,

④土壤肥沃;

⑤水源充足。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农业生产活

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

考点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可实现人地和谐发展。

不合理利用强度会引起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土地荒

漠化等问题。

13、东北农林基地的开发建设

(1)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①黑土的利用: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为了保证

作物稳产高产,必须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的肥力。加强

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并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注意土壤的培肥,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

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②沼泽的保护:三江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沼泽是蓄水也、水源地,对于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起着重要作用,东北的沼泽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

鹅等栖息地,沼泽植物又是一项重要资源。

③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

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能够提供的商品粮

比重在全国最大。中部松辽平原玉米产量大,已成为我

国的玉米带。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就是要在继续

发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

度地升值。

(2)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①问题:采育失调。采伐大于更新,导致资源减少、材质下降;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采伐

以皆伐为主,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也不利于森林

的天然更新。

②措施:森林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培育和恢复森林资

源是东北林区的一项首要任务,具体措施是:坚持合理

中国农业高考地理复习

中国农业高考地理复习

海洋渔业主要分布在中 国东部沿海地区,包括 渤海、黄海、东海和南 海等地。海洋渔业以捕 捞鱼、虾等水产品为主 ,具有利用海洋资源、 产出高的特点。
中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挑战
资源短缺
中国的人口众多,但人均占有的耕地、水资源和森林面积 相对较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水资源也日益紧张。
水资源丰富
湖区地区水资源丰富,有利于 农业灌溉和水产养殖。
易受洪水影响
由于湖泊地区地势低洼,易受 洪水影响,需要加强防洪措施

03
中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挑战
农业资源短缺
01
02
03
耕地资源紧张
中国耕地资源有限,且存 在严重的土地污染和荒漠 化问题,导致农业生产面 临严峻挑战。
水资源短缺
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且 利用率低,使得农业用水 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人力资源不足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农村 劳动力的外流,农业人力 资源日趋紧张,制约了农 业生产的发展。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土壤污染
由于过度使用化肥、农药 等化学物质,导致土壤污 染和生态平衡破坏,对农 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
水质污染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 不规范,导致河流、湖泊 等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威 胁农业用水安全。
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

高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 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

高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 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

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 南、海南是主要产区(热带、亚热带)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四个省 区(中温带)
种植普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花生
喜温暖干燥,沙质疏松土壤
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 陵地区;山东产量最多
作业: 1.《进阶》P78 实战演练1-6
P80-81 强化训练1-11 2.阅读《北极星》P62-63 知能导航 问题9-11
我国人口多,果品消费市场大;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果品生产成本低(产 品市场竞争力强);距欧洲、日本市场较近;与南半球季节相反,鲜果上市时间不 同,利于销售。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发展方向
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结构,实 行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渔 业综合发展;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 业,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到商 品生产上来;加大科技投入,向优 质、高效、高产农业方向发展。
8. 从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角度看,下列地区中最适宜推广该技术的是 B
A. 极地寒冷地区
B. 人口密集的岛屿
C. 青藏高寒地区
D. 人烟稀少的沙漠
绿洲农业
西北灌溉农业
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
发展花卉、蔬菜、水果、鱼、禽畜 太湖平原 雅鲁生藏产布,江谷以地进入国际市场立为体目农标业。
闽南三角地区
坝子农业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学习总结要点总汇:农业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学习总结要点总汇:农业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农业

第9讲《农业》

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因地制宜)

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决定农作物的种类、产量、熟制。

②地形: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25°的山地地区耕作不便,且水土保持不易,适宜发展林业或牧业;坡度小于25°的地区可以发展种植业(梯田)。因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宜发展立体农业。

③土壤:种植业多要求土壤深厚肥沃,若土壤呈酸性或碱性,则宜加以改良或种植耐酸、碱植物。

④水源:是否充足是农业稳产的保证和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经济条件:(因时制宜)

①市场:对商品农业而言,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商品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

③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④农业生产技术:①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率,②化肥、良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③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⑤劳动力:多、少,如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3)农业区位选择

总的来说,就是要因地制宜,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①综合分析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决定农业类型及农作物种类。自然因素相对稳定,但某些因素可以人为地改造利用。如温室农业。

②综合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市场和交通。

(4)农业区位选择举例:如城郊农业的区位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地价的高低(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例如花卉、乳牛。)

2020人教版高考地理复习专题之农业专题

2020人教版高考地理复习专题之农业专题

农业专题

一、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的分类:

(1)根据生产对象分: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

(2)根据投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多少分: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

(3)根据产品用途分: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既是粗放型又是自给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有:热带雨林迁移、游牧业

☆属于密集型和自给型的是亚洲水稻种植业;

☆粗放型农业一般为自给型农业,但密集型农业不一定都是商品型。

二、农业的区位选择

(1)三江平原一年一熟,洞庭湖平原一年两熟,珠江三角洲一年三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南丘陵广布茶园,冀中南遍种植棉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东丘陵层层梯田,横断山区却无梯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海、北京周围发展乳畜业和园艺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方多旱地,南方多水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农业区位选择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农业区位选择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农业区位选择

一、课标呈现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二、基础知识

知识点1:农业

1.概念: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

2.分类:

①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耕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①按投入产出分为密集农业(集约农业)、粗放农业,

①按产品用途分: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知识点2: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社会经济条件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知识点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

知识点4:农业地域类型

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农业地域的共同特征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常见类型

三、难

点辨

易错点1:影响农业品质的因素

昼夜温差;生育(长)期长;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水质好;土壤肥沃;土壤富含**元素;**品种优良;**(某特殊气候或技术),品质好;……(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区域特征和特定的农作物作答)。

易错点2: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判断

农业区位分析,核心有两点:其一,明确区位分析的要求,是全面分析、主导因素分析还是对比分析;其二,掌握农业区位因素。如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以及水源等;人文因素,市场、交通、资源、劳动力、科技和政策法规等。

对于此类试.要明确影响农作物的主导因素,并能区分限制性因素,结合试题提取相关图文信息。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每个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不同。农业生产主导因素的判断思路如下。

三年高考地理(全国甲卷21-23)真题知识点——农业

三年高考地理(全国甲卷21-23)真题知识点——农业

三年高考地理(全国甲卷21-23)真题知识点——农业

一.选择题(共6小题)

近年来,吉林、河南两省相继提出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和“秸秆变肉换奶”计划。一是重点推进秸秆饲料化进程(2021年吉林、河南秸秆产量分别为4000万吨和6550万吨);二是稳妥推进具有良好经济与生态意义的“粮改饲”工作,即在玉米产区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甜高粱、苜蓿等饲料作物,以满足肉牛等发展需求。据此完成4~6题。

1.导致吉林、河南两省年秸秆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年降水量B.作物结构C.耕地质量D.作物熟制

2.在玉米产区推广“粮改饲”的经济意义是()

A.提高秸秆产量B.增加秸秆种类

C.调整农牧结构D.推动种植技术进步

近年来,吉林、河南两省相继提出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和“秸秆变肉换奶”计划。一是重点推进秸秆饲料化进程(2021年吉林、河南秸秆产量分别为4000万吨和6550万吨);

二是稳妥推进具有良好经济与生态意义的“粮改饲”工作,即在玉米产区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甜高粱、苜蓿等饲料作物,以满足肉牛等发展需求。据此完成9~11题。3.体现“粮改饲”生态意义的农事是()

①作物轮作②土壤深翻③圈舍养殖④土地平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开始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在沿海沙质土地进行大规模种植。产品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成为全国重要的胡萝卜出口基地。2020年,泉州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的胡萝卜种子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替代了进口种子,当地海关也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全程跟踪胡萝卜生产过程,并保障产品及时通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农业专题

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农业专题

第十章:农业专题

(5).农业生产特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

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美国和澳大利亚都有

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

合农业、水稻种植业

阿根廷南非

Ø如何分析一个地区今后的农业发展方向产业结构:例如:以种植业为主,向种养、加工、

服务等产业共同发展转变;

生产手段:向机械化、科学化方向转变;经营方式:向规模化、产业化、专门化方向转变;

产品市场:从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际、国内两个

市场转变。

★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一是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提高粮食的产量

二是要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粮食的产量

2)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农业,促进农业

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既要保证粮食生产,又要使经济作物、畜牧、水产、林业等部门全面发展;

3)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改变传统农业产方式,提出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

4)科技兴家,积极应用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新型农业,如生态农业,种子基因工程,以科技为导,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2分)

5)经营方式向规模化、产业化、专门化方向转变。

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江淮平原、江汉平原、

南疆棉区

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松嫩三江北大仓,两江三湖居中央;成都平原西南望,珠江三角在南方;

三大出口商品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角洲地带、珠江三角洲

★青藏地区高寒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很大,这种影响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

(1)不利条件:气温较低,无霜期短,一年只能一熟,这种气候仅适于喜温凉、生长期短的作物生长,如青稞、小麦、豌豆.畜牧业只适于放牧耐寒的牧畜.如牦牛、藏棉羊、藏山羊.

(2)有利条件: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多;夜晚气温低,农作物呼吸作用弱,消耗营养物质少;气温低,农作物生育期长,积累营养物质多.

总之本区麦类和牧草属于”低消耗,高积累,高产优质”类型.

★南方山区农业资源开发?

问题:1)水旱灾害严重;

2)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强取耕地,农村生活能源缺乏)

措施:※封山育林,保持水土;※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3)土壤贫瘠;4)地表水系发育,侵蚀切割作用强,地形复杂,增加开发利用难度。

措施: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因地制宜地调整山区农业结构。

自然原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和生物垂直地域分异

1)走立体农业之路,调整土地结构明显;生态系统脆弱。

人为原因:人多,人均耕地资源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意义:1)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2)减少耕地的压力;

3)可以多层次布局,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2)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山区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就业增

加收入,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3)解决农民生活能源问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大力办沼气;营造速生薪炭林;因地制宜发展小

水电;推广省柴灶;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4)改良红壤;5)搞好水利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抗灾能力;6)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Ø黄淮海地区农业发展限制性因素(土地方面)?(9分)注:气候方面(春旱)

1)干旱缺水土地---措施:兴修水利工程,节约用水,

跨流域调水;(3分)

2)低洼易涝土地---措施:因洼制宜,采用鱼塘一台田模式,立体开发,综合利用;(3分)

3)盐碱化土地---措施:采取井排井灌,农田覆盖和农业生物措施,科学调控水盐运动。(3分)

1)地面坡度大,排水通畅,不易积水形成低湿地;

缓斜古平原高产的原因:2)沉积物(冲击土层)颗粒粗,有利于水分(灌溉水)下渗;

3)地下水埋藏深,春秋季节(地壤水分)蒸发量小,易形成盐碱地。

思考:华北春旱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

强②夏季风弱,雨季未到③春耕需水量大.

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

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长江中下游伏旱: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广东冬旱:①冬季盛行大陆风,降水少②冬季气温

较高,蒸发较强③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西亚干旱: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中亚干旱: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影响小,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

²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月份202

小麦

犁地

播种

生长季节

收割

养羊

在牧场上放牧

配种

剪羊毛

在收割后的麦田上放牧

澳大利也农业特有的特征:1)

Ø为什么东北平原的黑土和黑钙土有机质和腐蚀质的含量都很高?

原因:1)东北平原生长着茂盛的草甸,土壤中堆积的有机质多;

2)东北平原纬度较高,气温低,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速度缓慢且不完全,所以,土壤中有机质和腐蚀质的含量都较高。

²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肥力的主要措施?

防止黑土的冲刷: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并植树造林。(4分)黑土培肥:增施有机物料。

黑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

①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提高黑土肥力;

②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保护黑土

森林资源减少、覆盖率降低、质量下降、破坏严重

①以营林为主;

②合理采伐;

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湿地系统破坏、湿地面积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