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农业专题
高三地理农业知识点归纳总结文库
高三地理农业知识点归纳总结文库地理作为一门学科,通过对地球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研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球资源。
农业作为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早、最重要的生产方式之一。
在高三地理学习中,农业知识点是必须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高考,下面将对高三地理农业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于同学们进行复习和练习。
一、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农业生产是指利用土地和非土地资源,以农作物种植和动物饲养为基础,生产农产品的经济活动。
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包括:1. 依赖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对土壤、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要求较高,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存在差异。
2. 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业生产的活动受四季变化的影响,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农事活动。
3. 土地集约化:农业生产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因此土地的利用和管理非常重要。
4. 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需要人工操作,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要素。
二、农业主产区的分布农业主产区指的是某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的主要种植区域。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稻作主产区:稻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如中国、印度、泰国等国家。
2. 小麦主产区:小麦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如俄罗斯、中国、美国等地。
3. 玉米主产区: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美洲、非洲和亚洲,如美国、尼日利亚、中国等地。
4. 棉花主产区:棉花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中国、印度、美国等国家。
三、农业生产方式的分类根据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运用的不同,可以将农业生产方式分为以下几种:1. 种植业:以种植作物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农业生产方式,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等。
2. 畜牧业:以饲养动物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农业生产方式,包括牛、羊、猪等动物的饲养。
3. 渔业:以捕捞、养殖水产品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农业生产方式,包括海洋渔业和内陆渔业。
高三地理知识点农业
高三地理知识点农业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三地理知识点中与农业相关的内容,包括农业地理、农业生产方式、农业资源与环境等。
一、农业地理农业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农业在地球各个地区的空间分布、农业发展与农业区划等问题。
农业地理研究的内容包括:1. 农业区划:根据不同的气候、土壤和生产条件将世界划分为农业区。
常见的农业区划有中国的水稻区、玉米区、小麦区等。
2. 农作物分布:由于气候、土壤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适合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不同。
例如,稻谷适合生长在湿润的地区,而玉米适合生长在温暖的地区。
3. 农业资源分配: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农业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气候等。
合理调配这些资源对于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方式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和方式。
全球范围内常见的农业生产方式有:1. 科技型农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包括育种改良、农药、化肥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
2. 有机农业:以避免或最小化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为原则,保持农产品自然品质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3. 温室农业:利用温室的人工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实现农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
4.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不同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主要种植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以满足当地的食品供应和经济需求。
三、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资源的供给和环境的保护。
农业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气候等,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土地退化、水资源污染、农业废弃物处理等。
1. 土地资源: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地质量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保护好耕地,避免过度开垦和土地退化是关键。
2. 水资源:水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合理利用水资源和建立灌溉系统对于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3. 气候:气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和利用气象数据进行精确农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式。
高中地理农业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农业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上的人类社会活动的科学,而农业则是人类的基本生产活动之一。
地理和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地理知识为我们了解农业生产提供了基础。
本文将对高中地理中与农业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农业资源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水、气候和人力资源。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需要关注土地的肥沃程度、土壤的类型和土地的利用方式。
水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水的供应对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性。
人力资源包括农民的劳动力和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2. 农业区划农业区划是将农业生产空间划分为具有相似农业生产条件的区域。
常见的农业区划有农业区、农业区系、农耕区等。
农业区划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不同的农业区划有不同的农作物类型和适宜种植方式。
3. 农作物种植农作物种植是农业生产的核心内容。
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市场需求,种植的农作物有所不同。
常见的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如稻谷、小麦、玉米)、经济作物(如棉花、油菜、茶叶)、果树和蔬菜等。
种植方式也有多种,包括单季作物和多季作物、固定种植和轮作等。
4. 农田水利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合理的水利设施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农田水利包括灌溉和排水两个方面。
灌溉是指通过人工方式供给农作物所需的水分,可以采用引水灌溉、井灌、沟灌等方式。
排水是指排除过剩的水分,防止农作物受水浸泡而受灾,可以采用排水沟、排水管、排水泵等设施。
5. 农业技术农业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生产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业技术包括耕作技术、施肥技术、植保技术等。
耕作技术包括翻耕、松土、耙地等,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通气性。
施肥技术包括有机肥和化学肥的使用,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营养。
植保技术包括病虫害的防治和农药的使用,可以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6. 农产品加工与贸易农产品加工和贸易是农业生产的延伸。
高考地理专题:中国农业知识最全整理
中国的农业一“土地奉献”的产业(1)概念: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2)主要部门: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个部门。
二中国农业的发展(1)新中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发展较快。
(2)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3)农业科学技术大量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延长农产品的储存时间、改变农产品的消费格局。
三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1. 自然因素:主要从气候(光照、热量、日较差、降水等)、水源、地形(平坦的地形对种植业发展有利)、土壤(肥力、酸碱、厚度、质地)。
2.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技术、市场、劳动力、偏好、政策、历史、工农业基础、产值与地价等。
四种植业1. 主要粮食作物(1)水稻:喜温喜湿。
主要集中分布在南方地区,长江以北是单季稻,以南是双季稻,甚至三季稻(海南)。
北方也有零星的分布,如东北的长白山区、华北的天津等地。
双季稻,就是一年中种一季早稻再种一季晚稻。
五月中下旬开始插种早稻秧,到七月中下旬时收割早稻,然后紧跟着翻耕水田、插种晚稻秧苗,要赶在农历立秋前插种完毕,到11月时收割晚稻,赶在降霜前完成收割。
单季稻在每年六月中下旬到七月初插秧,十月中下旬开始收割。
单季稻每亩产量要比双季稻的一季高,但总量比双季稻低好多。
(2)小麦: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分布广,集中分布在北方地区,秦岭—淮河至古长城主要种植冬小麦(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秋季播种,春末夏初收;冬小麦生长周期较长,且不同地区生长周期差异较大,中国南方冬麦区为120天,北方冬麦区为270天以上,西南部高海拔地区可达330天以上),而古长城以北地区主要种植春小麦(春小麦分布冬季很冷的地方,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当年夏、秋收获,春小麦生育期短,通常为80-120天)。
(3)玉米:喜高温、需水较多,适宜疏松的土壤;分布广,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周围的丘陵地区、河北和东北等地,东北中部的松嫩平原形成我国的“玉米带”。
地理农业知识点总结
地理农业知识点总结
地理和农业是紧密相关的领域,以下是地理农业知识点的总结:
1. 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地形、气候、土壤和水资源是农业
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高海拔地区的农业种植方式与低海拔地区有所不同,气候干旱
地区的农作物种类与湿润地区也有所不同。
2. 农业区划,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可以将农业区划分为不同
的类型,例如温带农业区、热带农业区、寒带农业区等。
不同的农
业区有着不同的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特点。
3. 农业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也影响着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包
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例如,山地地区更适合发展畜牧业,
而平原地区更适合发展种植业。
4. 土地利用,地理环境对土地利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
地理环境下,土地的利用方式和效益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干旱地区,需要采取节水灌溉方式来合理利用水资源。
5. 农业可持续发展,地理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气候变化、土地退化等问题都需要考虑在内,制定合理的农业发展政策和措施。
总的来说,地理环境对农业有着深远的影响,了解地理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制定农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高考地理农业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地理农业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而农业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了解农业的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的相关内容,还可以在高考中获取更高的成绩。
本文将对高考地理农业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第一部分:农业类型与分布农业是农村的经济支柱,不同地区的农业类型与分布是地理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高考地理中,对农业类型与分布的了解是必要的。
1. 农业的分类- 根据作物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农业分为谷物种植业、经济作物种植业、果树种植业、茶叶种植业、特色农业等。
- 根据区域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农业分为低纬度农业、中纬度农业和高纬度农业等。
2. 农业分布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如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 经济因素:如交通、市场需求等;- 人文因素:如人口分布、文化传统等。
第二部分:农业生产与农业问题农业生产是指农村地区从事农田、林地、农畜产品培育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农业资产和农业产品。
而农业问题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阻碍和困难。
1. 主要农业生产方式- 种植业:针对谷物、经济作物、果树等作物的大规模种植;- 养殖业:针对畜牧业、水产养殖等的生产养殖方式。
2. 农业问题- 土地资源问题:人口过多导致农田资源短缺、耕地质量下降等;- 农业技术问题:落后的耕作方式、缺乏现代化农机等;- 环境问题: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等。
第三部分: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保障农业长期发展的重要目标。
1. 农业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运用现代农机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农业科技进步:利用科技手段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2. 农业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合理规划农田灌溉体系,避免水资源浪费;- 土地保护与利用:合理规划农田利用方式,防止土地退化和沙漠化;- 生态农业的推广: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在农业生产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农业专题 高考地理复习农业重点内容复习总结
农业一、农业的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气候(热量、光照、降水、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地形、土壤、水源(河流)2、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数量与素质)、机械化水平、科技(化肥农药、培育新品种、冷藏保鲜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市场、交通运输、国家政策、历史经验、口味偏好农业地域类型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季风水田农业:(1)主要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气候区(2)优势区位因素:a.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雨热同期b.平原、丘陵地区,地势平坦开阔c.水源充足,灌溉便利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e.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f.市场广阔,粮食需求量大,稻米是当地人喜爱的主要粮食g.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精耕细作,种植经验丰富(3)生产特点:小农经营,单产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2、商品谷物农业:(1)主要分布地区:发达国家中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中国的东北平原(2)优势区位因素:a.气候温和,夏季降水比较丰富b.平原广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c.灌溉水源充足d.地广人稀,交通便利,适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e.科技先进(3)美国农业带分布图:注:图中小麦区,北部为春小麦,中部为冬小麦。
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大牧场放牧业:(1)主要分布地区: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2)优势区位因素:a.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b.地广人稀,有大面积适合放牧的肥美草原,土地租金低c.交通便利,市场需求量大(3)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2、乳畜业:(1)主要分布地区:北美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东部一些大城市的周边地区(2)优势区位因素:a.气候温凉、潮湿,适宜多汁牧草生长b.人口密集,城市众多,市场广阔c.交通便利,科技先进三、混合农业:1、主要分布地区:澳大利亚、欧洲、北美、南非、新西兰、中国珠三角的基塘农业2、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带的区位优势:a.地势平坦开阔,光热充足,气候暖湿,降水相对较多,土地肥沃,灌溉条件较好b.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市场广阔,交通发达便利,工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政策扶持鼓励四、地中海式农业:主要分布于南欧、西亚、北非地中海沿岸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
高考地理农业的知识点
高考地理农业的知识点高考地理中,农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农业是指人类利用土地、水、气候和自然资源,种植粮食、经济作物和畜牧业来提供食物、原材料和能源,是人类聚居和生产活动的基础。
下面将概括一下高考地理中农业的知识点。
一、农业地理基础知识1.农业分布规律:农业在全球的经度分布主要受温度和季节性降水的影响,而纬度分布则主要由气候类型和土地条件所决定。
在我国,农业的分布主要受气温和降雨的影响,也受人文因素的制约。
2.中国农业区位优劣:我国农业资源分布不均衡,南北差异较大。
优势农区主要集中在福建、江西、湖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而劣势农区则主要在北方的内蒙古和西北地区。
3.农业气候要素:气候对于农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光、温、水、风、气压和季节性变化都会影响农业的生产和发展。
二、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方式分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主要指的是低产益、技术水平低、农民自给自足的一种生产方式。
现代农业则主要是指高投入、高产益、科技含量高、市场化经营和生态友好的一种生产方式。
三、农产品加工与贸易农产品加工和贸易也是农业领域的重要部分。
加工可以使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和附加值提高,而贸易则是农产品流通和价值的实现。
要了解农产品加工和贸易的知识点,必须掌握国内外市场状况、食品安全、食品质量控制、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四、农产品市场农产品市场又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在国内市场中,有大型批发市场和农村集市,涉及到的领域包括产销对接、价格分析、市场预测等。
在国际市场方面,涉及到的是全球农产品贸易市场现状、政策、贸易体系以及我国农产品对外出口等方面的知识。
五、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实现科学发展和经济效益。
要了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了解全球农业的生产情况、生态保护、资源和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等方面的知识。
六、农产品安全农产品安全也是一个与农业相关的重要问题。
地理高考农业知识点整理
主要作物:牛奶及其制品等
商品率高
乳 畜
主要特点: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集约化程度高 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业
气候温凉潮湿,适宜多汁牧草成长
人口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区位条件: 交通运输便利
先进的科技
.
13
知识链接:
1.粮食作物——南方的水稻和北方的小麦 (1)小麦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分布广。是世界上种植面 积最大,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气候区和 我国的半湿润、半干旱区。 春小麦春种秋收,主要分布在中温带的东北平原、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新疆。 冬小麦秋种夏收,主要分布在暖温带的黄淮海平原。 (2)水稻喜温、喜湿。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是我国 最主要种植区。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突出分析农业区位的优势、限制性条件,自然条件的可 改造性和人文条件的动态变化性,农业区位的主导性因素。
.
1
(1)判断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很多,对农业区位选择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主导因素, 现举例如下: • 对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光热条件。 • 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产量的主导因素是市场需求量。 • 我国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能种植粮棉的主要原因是具备灌溉水源。 • 上海市郊布局乳牛、畜禽和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原因是满足市场需要。 • 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将一部分粮田改种花卉、蔬菜和发展基塘养殖的主 要原因是市场、地形、国家政策。 •印度尼西亚的农业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粮食不能自给的主要原因是长期 遭受殖民统治造成的恶果。 • 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侧重于发展畜牧业和园艺业,其原因主要 是市场的需求量。 • 欧洲北海沿岸地区多种植甜菜、马铃薯和麦类作物,很少种植谷类作物,其 主要原因是气候条件。
高考地理农业常识
高考地理农业常识
在高考地理中,农业常识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农业常识:
1.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
自
然条件如气候(热量、降水、温差、光照)、地形、水源和土壤;
社会经济条件如市场、交通、政府政策、劳动力、资金、管理水平、种植历史等;技术条件如冷藏、良种、化肥、机械、农药等。
2.农业类型:主要包括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
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和混合农业。
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地表主要为草原植被。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
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3.农业生产的特点:包括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4.农业的投入因素: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
5.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包括农、林、牧、副、渔。
6.农业按投入分类:包括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
7.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包括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具体详细地理解、掌握有关农业区位因素的知识内容,锻炼和培养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同时,要注意审题,挖掘题目中的隐含信息,确保答题全面、完整、不漏点。
高考地理农业及农产品知识点归纳
高考地理农业及农产品知识点归纳农业及农产品1、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是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耕作制度东北地区主要为一年一熟,华北地区主要是二年三熟。
黄土高原以出产谷子为主。
东北平原以黑土着称。
这里是我国产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的主要产区。
北方是我国苹果、葡萄、梨、桃、杏、棉等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区,其中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苹果的产量最大。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同最大的天然林区。
存在问题,华北地区淡资源紧张;耕地大部分是中、低产田;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水旱灾害较频繁,尤以麦旱最为严重。
2、南方地区:本区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至三熟,田地是常年绿野芳菲。
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但小麦、油菜、棉花、甘薯的产量也很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河、湖、鱼塘等水域盛产淡水鱼等水产品。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我国蚕丝的主要产区。
两个、闽、台盛产甘蔗。
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
本区是亚热带和热带水果的重要产地,其中以柑橘的产量最大。
本区的经济林林有: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松树、樟树等。
存在问题:长期以来,由于滥伐森林、陡坡开荒、使长江中上游地区森林植被大量减少,水土流失加强,江河湖泊严重淤积,所以国家要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3、西北地区:本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的广大草原是我国牧场的主要分布地,本区出产的肉、奶、毛、皮及其制造成品供应全国各地及出口国外。
本区天然降水少,难以满足农作场生长的需要,但内蒙古河套地区、宁夏平原引黄灌溉,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引地下水,冰雪融水灌溉农田,形成西北重要灌溉农业区,所产的葡萄、哈密瓜、长绒棉都闻名国内外。
4、青藏地区:本区是我国的高寒牧区。
畜牧业一直是本区划的重要生产部门,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省东部的温水谷地由于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适宜青稞、小麦、豌豆等的生长而成为高原重要农业区。
高考地理农业专题相关知识总结归纳答题要点
农业专题1、农业区位因素:⑴自然因素:①气候(光、热、水、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②地形(平坦、开阔)平原、三角洲;③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⑵社会经济因素:①市场;②交通;③政策;④科技;⑤劳动力;⑥工农业基础(工业发达);⑦地广人稀、商品率高。
2、城郊农业(小范围的农业区位):①市场;②交通;③地价(成本);④单产;⑤需水量。
3、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1234⎧⎪⎪⎪⎨⎪⎪⎪⎩、光照、热量、水分(降水)、昼夜温差大小5、无霜期、生长期长短不利的气候条件除以上外再加上气象灾害同理:分析农业不利的自然条件也要加上自然灾害4、地形可以通过气候、土壤、水源等进而影响农业生产①地形类型——影响农业类型(平原:种植业;山地:林业)②地形起伏——自流灌溉或排水(水源);水土流失或泥沙淤积导致土壤肥力高低(土壤);水热垂直差异,立体农业(气候)③地势高低——热量条件;光照条件;气温日较差;阻挡寒冷气流(寒潮、低温冻害);地势较高,免受洪涝灾害的影响5、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①城市化、工业发展及交通建设占用大量耕地②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使耕地面积减少③不合理利用土地导致土地荒漠化、盐碱化,耕地减少④保护生态环境,使耕地面积减少,如退耕还林还草等如: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还包括:人口增多,人均粮食产量下降,商品率降低)6、农业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的区别(1)农业类型:①按生产部门分:农(种植业)、林、牧、副、渔②按投入多少分:粗放农业;密集农业③按产品用途分:自给农业;商品农业(2)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等(热带迁移农业、游牧业、地中海式农业)7、农产品品质好的条件:①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②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③生长周期长,有机质积累多④气温低,病虫害少⑤环境优美,少用农药和化肥,精耕细作,保障绿色生态⑥农业科技水平高,培育良种,改进耕作技术⑦其他自然条件优越,如: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水质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等8、针对缺水农业生产应采取的措施:①推广耐旱作物;②加大科技投入,进行品种改良;③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喷灌、滴管等节水技术;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农业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农业⑴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①气候潮湿多雨; ②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缘故: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⑷澳大利亚畜牧业进展的有利条件:①有大面积洪涝半洪涝区域,草原优良;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⑸西欧(美国东北部)进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①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进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自然条件)②人口、都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社会经济条件)⑹季风气候对农业进展的阻碍: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难频繁。
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进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⑺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缘故: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进展荒漠畜牧业;②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进展灌溉农业。
⑻热带经济作物经营方式:企业化种植园。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要紧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所在国如何进展经济:①连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②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③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加强“南南合作”;⑤加强“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⑼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缘故: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②自然条件恶劣;③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加剧了洪涝和土地沙漠化;⑽新加坡缺水、缺粮的缘故:①国土面积狭小,虽地处热带雨林区,但无大河,径流量小;②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粮食产量低。
⑾复种指数问题:①俄罗斯复种指数和产量低的缘故:纬度较高,农业生产热量不足②澳大利亚复种指数问题:纬度较低,但复种指数较低的缘故是:与农业经济结构有关,其混合农业区是小麦和牧羊交替进行,小麦复种指数低,且有大量的休耕地。
高考地理农业必备知识点
高考地理农业必备知识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的科学,而农业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在地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农业作为重要的一部分,考察的内容众多。
下面,我们以地理学的视角,来总结高考地理农业必备的知识点。
一、农业分类1. 农业的耕地分类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根据不同的利用方式,耕地可以分为永久性耕地和临时性耕地。
永久性耕地包括水田和旱地,水田主要用于水稻、芦苇等水生植物的种植,旱地则适合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生长。
临时性耕地则是指轮作地、休耕地等,用于保持土壤肥力和调整农田生产结构。
2. 农业的经济类型农业根据经济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集约农业、家庭农场和农耕牧兼殖民农业。
集约农业是指大规模的农业经营形式,注重机械化和科技化生产;家庭农场则是指农民个体经营的小农场,常见于发展中国家;农耕牧兼殖民农业则是一种多样化的农业形式,包括农业和养殖业的结合。
二、农作物的种植与分布1. 粮食作物粮食作物是满足人类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
中国的水稻主要种植在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和东北地区;小麦则主要种植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玉米则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2. 经济作物经济作物是指用于工业生产和出口贸易的作物,包括棉花、油料作物和糖料作物。
棉花主要种植在中国的长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油料作物则分布在东北地区和长江流域;糖料作物则主要种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
3. 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产品是指具有独特地域特点和优良品质的农产品,包括绿茶、红茶、葡萄酒等。
中国的绿茶主要产于长江以南的地区,红茶则主要产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葡萄酒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和北京周边地区。
三、农业资源与环境1.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土地的类型和质量对农业产量有重要影响。
中国土地主要分为盆地、平原和高原等,其中平原地区的耕地较多,而高原地区则适合畜牧业的发展。
此外,土地的肥力、水分和排水状况也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农业区位因素
高中地理知识点整理-农业区位因素一、农业相关概念及分类1.农业生产活动农业是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2.农业的分类(1)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2)按投入多少分:粗放农业:投入少,单纯扩大生产面积密集农业:投入多,劳动力、化肥、农药、科技(3)按产品用途分:自给农业:发展中国家商品农业:发达国家3.农业生产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4.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对关系(3)主导区位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二、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1)气候:①热量: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分布、生长期、熟制;②光照:影响农作物的类型、品质;③降水:降水量和降水的时空分布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④气温日较差: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2)水源: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发展农业的关键。
(3)地形:地势平坦的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
(4)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2.人文因素(1)市场: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便捷的交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扩大销售范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商品竞争力。
(3)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和生产方式。
(4)技术:包括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冷藏保险等,技术可以提高产量、质量和生产效率,扩大销售范围。
(5)政策法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实施,会影响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类型,以及农产品的价格。
3.对农业生产不利的区位因素(1)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2)热量、光照、土壤肥力水源等不足,酸碱度偏高等。
地理农业地理重点考点解析
地理农业地理重点考点解析地理学科中的农业地理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领域,它关注的是农业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
在地理学考试中,农业地理往往是一个重点考点。
本文将对农业地理的重点考点进行解析。
一、农业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农业地理是研究农业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等内容的学科。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农业的空间分布、农业的发展水平、农业生产力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等。
二、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与利用1. 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从而决定了该地区适宜的农作物类型和农业发展潜力。
2. 农业资源的利用农业资源的利用涉及到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等领域。
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种植和养殖方式,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农业资源。
三、农业发展模式与农业区划1. 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发展模式是指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
农业发展模式的发展受到农业技术、人口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不同的农业发展模式,包括传统农业、工业化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等。
2. 农业区划农业区划是将农业区域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划分成不同的农业区。
农业区划可以根据农作物类型、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进行划分,有利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并进行农业规划和管理。
四、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1. 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指农业生产技术、管理手段和生产组织模式等方面的现代化发展。
通过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农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保持农业生态平衡,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并满足子孙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绿色农业的理念,推动农业的环境友好型发展。
综上所述,农业地理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涉及农业的空间分布、资源利用、发展模式、区划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高考地理农业相关知识点
高考地理农业相关知识点高考地理——农业相关知识点一、农业的定义和意义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经济活动之一,是指人类利用土地、水域等自然资源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养殖和渔业的生产。
农业不仅提供人类的食物和衣物原料,还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农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
农业经济稳定,粮食供应充足,能够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农业的现代化和科技化发展,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水平。
二、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的发展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1.气候因素:气候是农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温暖的气候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而过热、寒冷和干旱的气候则会对作物产量造成影响。
2.土壤因素:土壤的肥沃程度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
肥沃的土壤能够提供足够的养分和水分供作物吸收,从而提高产量。
3.水资源因素: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充足的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地理位置靠近河流、湖泊等水源的地方更适合农业发展。
4.交通因素:良好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农业产品的运输和销售,也能够带动农业的发展。
地理位置靠近交通要道的地方更容易发展农业。
三、农业的发展阶段农业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
1.传统农业阶段:传统农业以农民使用传统农具和劳动力为主要特征。
生产方式低效,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不高。
2.现代农业阶段:现代农业通过采用机械化、化肥、农药等高科技手段来改善农业生产效率。
现代农业注重科学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1.农田面积不足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田被用于建设,导致农田面积不断减少。
2.农业劳动力流失问题: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现象,导致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农田无人耕种。
3.农业科技不足问题: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先进的农业科技手段支持,但由于科技进步不均衡,一些地区的农业仍然停留在传统水平。
高考地理知识梳理大全——农业
高考地理农业区位选择1. 自然因素(光热水土)。
气候(光照、热量、水分)——决定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产量;地形(类型、海拔、坡向)——影响作物种类分布、规模化生产;土壤(肥力、盐碱性)——影响作物的产量、宜种作物;水源(灌溉条件)——是半干旱、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2.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需求: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
(商品农业、外向型农业)(3)劳动力:数量、素质。
(4)工业、城市的发展:城郊农业的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地价呈递减状况。
(5)科技: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主要通过影响其他因素而影响农业区位。
我国橡胶生产由热带向北推广到北纬22°;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小麦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 000米的高度。
(6)政策: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
3.农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并获得最大的效益。
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一般应考虑:(1)从农业生产的基本特性进行分析。
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有明显的依赖性,进行农业生产时,必须因地制宜,尤其要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
(2)从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
不同农业类型对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的要求不同。
(3)从土地价格、农业生产成本、不同农业的单位产值和农产品的特性等因素考虑。
4.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的合理选择。
古巴的甘蔗——炎热的气候;河西走廊的粮棉——水源;黑龙江省的大豆;江南丘陵的茶树——土壤;横断山区立体农业——地形;南京市周围形成大规模的蔬菜、乳、肉、禽、蛋的农业生产基地——市场;乳肉畜牧业、园艺业——交通;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农业专题
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农业专题
第十章:农业专题
(5).农业生产特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
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美国和澳大利亚都有
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
合农业、水稻种植业
阿根廷南非
Ø如何分析一个地区今后的农业发展方向产业结构:例如:以种植业为主,向种养、加工、
服务等产业共同发展转变;
生产手段:向机械化、科学化方向转变;经营方式:向规模化、产业化、专门化方向转变;
产品市场:从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际、国内两个
市场转变。
★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一是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提高粮食的产量
二是要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粮食的产量
2)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农业,促进农业
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既要保证粮食生产,又要使经济作物、畜牧、水产、林业等部门全面发展;
3)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改变传统农业产方式,提出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
4)科技兴家,积极应用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新型农业,如生态农业,种子基因工程,以科技为导,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2分)
5)经营方式向规模化、产业化、专门化方向转变。
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江淮平原、江汉平原、
南疆棉区
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松嫩三江北大仓,两江三湖居中央;成都平原西南望,珠江三角在南方;
三大出口商品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角洲地带、珠江三角洲
★青藏地区高寒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很大,这种影响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
(1)不利条件:气温较低,无霜期短,一年只能一熟,这种气候仅适于喜温凉、生长期短的作物生长,如青稞、小麦、豌豆.畜牧业只适于放牧耐寒的牧畜.如牦牛、藏棉羊、藏山羊.
(2)有利条件: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多;夜晚气温低,农作物呼吸作用弱,消耗营养物质少;气温低,农作物生育期长,积累营养物质多.
总之本区麦类和牧草属于”低消耗,高积累,高产优质”类型.
★南方山区农业资源开发?
问题:1)水旱灾害严重;
2)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强取耕地,农村生活能源缺乏)
措施:※封山育林,保持水土;※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3)土壤贫瘠;4)地表水系发育,侵蚀切割作用强,地形复杂,增加开发利用难度。
措施: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因地制宜地调整山区农业结构。
自然原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和生物垂直地域分异
1)走立体农业之路,调整土地结构明显;生态系统脆弱。
人为原因:人多,人均耕地资源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意义:1)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2)减少耕地的压力;
3)可以多层次布局,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2)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山区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就业增
加收入,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3)解决农民生活能源问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大力办沼气;营造速生薪炭林;因地制宜发展小
水电;推广省柴灶;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 4)改良红壤;5)搞好水利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抗灾能力;6)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Ø黄淮海地区农业发展限制性因素(土地方面)?(9分)注:气候方面(春旱)
1)干旱缺水土地---措施:兴修水利工程,节约用水,
跨流域调水;(3分)
2)低洼易涝土地---措施:因洼制宜,采用鱼塘一台田模式,立体开发,综合利用;(3分)
3)盐碱化土地---措施:采取井排井灌,农田覆盖和农业生物措施,科学调控水盐运动。
(3分)
1)地面坡度大,排水通畅,不易积水形成低湿地;
缓斜古平原高产的原因:2)沉积物(冲击土层)颗粒粗,有利于水分(灌溉水)下渗;
3)地下水埋藏深,春秋季节(地壤水分)蒸发量小,易形成盐碱地。
思考:华北春旱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
强②夏季风弱,雨季未到③春耕需水量大.
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
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长江中下游伏旱: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广东冬旱:①冬季盛行大陆风,降水少②冬季气温
较高,蒸发较强③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西亚干旱: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中亚干旱: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影响小,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
²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月份202
小麦
犁地
播种
生长季节
收割
养羊
在牧场上放牧
配种
剪羊毛
在收割后的麦田上放牧
澳大利也农业特有的特征:1)
Ø为什么东北平原的黑土和黑钙土有机质和腐蚀质的含量都很高?
原因:1)东北平原生长着茂盛的草甸,土壤中堆积的有机质多;
2)东北平原纬度较高,气温低,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速度缓慢且不完全,所以,土壤中有机质和腐蚀质的含量都较高。
²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肥力的主要措施?
防止黑土的冲刷: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并植树造林。
(4分)黑土培肥:增施有机物料。
黑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
①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提高黑土肥力;
②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保护黑土
森林资源减少、覆盖率降低、质量下降、破坏严重
①以营林为主;
②合理采伐;
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湿地系统破坏、湿地面积减少
①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现有湿地;
②“退田还湿”;
③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的湿地
Ø简述辽宁省,山东省大力发展海产业共同的有利自然环境?
1)临海,海岸线漫长;(2分)
2)沿海滩涂广
3)大陆架水域广阔水浅;(2分)
4)有大量的淡水注入;(2分)
5)季节变化显著,冬季上泛的底部海水有丰富的营养盐类。
(2分)
补充:影响我国东南部水产业分布的因素?
1)自然条件:东南部临海,水域宽广,大陆水域的3/4在东南部;
2)人口:东南部人口稠密,居民有吃鱼的爱好; 3)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多,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
4)技术:水产捕捞、加工的技术水平提高。
★舟山渔场成为我国第一大渔场的原因?(8分)(冬季带鱼汛和夏季墨鱼汛)
①地处台湾暖流和沿岸冷海流/沿岸寒流交汇点,有机质丰富;(2分)
②有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排放到海域的大量有机物
质和盐类,有利于浮游物的繁殖,为鱼提供丰富的饵料;(2分)
③地处温带大陆架浅海,阳关和氧气充足,且冬季
上泛的底部海水有丰富的营养盐类;(2分)
④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的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得条件;(1分)
⑤位置适中,处在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地带(1分)
总结:影响渔业资源分布的因素:(深度、温度带、洋流、河流)
类似:▲秘鲁渔场形成的原因?(3分)
沿岸的上升流将海底的磷酸盐、硅酸盐带到上层,
供浮游生物需要,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
(上升补偿流)
类似: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纽
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北海渔场:被大西洋暖流和沿岸冷水流交汇
★长芦盐场(我国最大的盐场,在天津)形成的原因?(中国是世界第一海盐生产国)
总:盐场的分布受到地形和气候两方面的影响:(渤海湾西岸)(1分)
1)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泥质沙滩,便于海盐晒制;(2
分)
2)有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这里雨季短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2分)
布袋盐场(台湾西部)+莺歌海盐场(海南岛南部)
总结:盐场分布及成因:1)地形(平坦的泥质海岸);2)气候、盐度(蒸发量大和降水量少/气候干燥,多晴朗天气/地处背风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