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诗的基本特点、情感表达以及朗读技巧。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古诗意境和情感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古诗。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感受古诗中的意境美,培养审美情感。
举例解释:
-通过对李白《静夜思源自文库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句子的学习,让学生理解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
-通过学习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景象描绘,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阔和诗人的宽广胸怀。
2.教学难点
-古诗朗读的节奏把握,尤其是对韵律的感知与表达。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古诗是汉语文学的一种形式,它用精练的语言描绘形象,抒发情感。它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李白的《静夜思》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两首古诗。它们展示了古诗如何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世界的感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古诗朗读的节奏和韵律,以及生字词的理解。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朗读和词语解释来帮助大家理解。
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案
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绝句》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绝句》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掌握“行”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3.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掌握“行”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绝句》,理解诗句的大意。
难点
根据诗意想象画面,感悟春天的色彩明丽、景色迷人,感受诗人的心情。
三、复习导入
1.小组比赛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填句: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诗题“绝句”,简要介绍诗人杜甫。
四、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画出生字新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3.汇报生字词解决情况,教师相机强调。
“行”是多音字,在诗中读“háng”,还有另外一个读音是“xíng”,组词“行走”。
4.同桌互认生字新词。
5.指名读诗,齐读,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五、图文对照,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思考:画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树、黄鹂、白鹭、积雪、船)
2.看图思考:诗人是站在哪里看到这些景物的?(理解“窗含”“门泊”两个词语的意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二首》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
课《古诗二首》教案
本节课我们将研究两首古诗,一首是《村居》描写了春天孩子们在村旁放风筝的场景,另一首是《题咸阳城南庄》描写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先,我们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激发他们的兴趣。接着,让学生认读8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古诗文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读生字,理解词语及重点诗句,并且让他们从多角度、形近字中识记生字。最后,我们让学生自由说说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了解作者,理解题目含义。
XXX是清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以描写自然景物著称。
我们今天所学的这首诗《赏春》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诗中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草长、莺飞、XXX拂堤,让人感受
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诗中还描写了孩子们放学后放风筝的场景,展现了春天的欢乐和童趣。
在阅读诗歌时,我们需要仔细品味每一个词语,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例如诗中的“拂堤杨柳醉春烟”,用简单的词语
描绘了一幅美丽的XXX,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同时,诗中还
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除了XXX的诗歌,我们还可以阅读其他文学作品,感受
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又称纸鸢,已有超过2000年的
历史。最早的风筝由极薄的木片或竹片制作。汉朝时期,随着纸张的发明和应用,制作风筝时逐渐使用纸张代替木材,称为“纸鸢”。后来,有人在纸鸢上系上竹哨,当风吹过竹哨时,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声音,因此得名“风筝”。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篇⼀
1、古诗两⾸之《村居》
教学⽬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激发情趣、导⼊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些什么?清朝诗⼈⾼⿍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睹了⼉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留下了⼀⾸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板题,⽣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范读课⽂、整体感知
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
三、⾃读课⽂、⾃学⽣字
1.利⽤拼⾳⾃读古诗,边圈画⽣字,要求把字⾳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组合作,交流识字⽅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
点拨:(1)“醉”是平⾆⾳。
(2)“烟”韵母是前⿐韵母。
(3)“童”可以⽤熟字相加的⽅法认记(⽴+⾥)。
(4)“散”是平⾆⾳;偏旁是反⽂旁,不是折⽂旁。
(5)“忙”书空;扩词;⽤“急忙”说话。
3.⾃读古诗,然后谈⼀谈你最喜欢这⾸诗的哪⼀句,为什么?
点拨:(1)纸鸢:风筝。
新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二首》教案
新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二首》
教案
古诗二首
村居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8个生字,会认11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2、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创设情景,进行层进式的引导与点拨。
学法:自主研究,主动探究,感悟诗意诗情。
教具准备:朗诵音频、生字卡片。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现在是春天,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小山村的春天!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研究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3、同学们认识了漂亮的风筝。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
4、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老师对难字进行指导。
三、品悟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老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
2、学生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生汇报。
4、(PPT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___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古诗二首《村居》《咏柳》教案
(3)大家再来看看“妆”这个字,梳妆、化妆,你们想到了谁?预设:妈妈、演员。诗人这一个字就把碧玉般柳树写得如同少女般一样美丽!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小结: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景人合一,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现在让我们伴着音乐把春天的美好给读出来吧!(齐读《村居》)如果会背了,也可以伴着音乐背诵出来。
学习《咏柳》
接下来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板书课题。PPT出示,介绍诗人贺知章。
1、齐读课题。理解“咏”的意思(可以结合“咏鹅”来理解)。
(预设:他们放学后早早回家,忙着在春风中放风筝呢!)
师:你怎么知道的呀?
(预设:我是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两句诗中知道的。)重点理解:纸鸢(风筝)。
师:真会读书的孩子呀!知道从诗句中找答案!
师:你喜欢放风筝吗?(预设:喜欢!)
师:请你把你的喜欢之情送进诗句中读出来,好吗?
(多请几个同学读,师针对朗读技巧进行表扬指导)
(2)是呀!这就是“草长莺飞二月天”
(预设3:我仿佛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儿竞相开放,仿佛听到了虫子的歌唱。)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二首《村居》《咏柳》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二首《村居》
《咏柳》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古诗《村居》和《咏柳》,使学生了解古代生活和自然景物的描写。
一、教学准备:
1.教材: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村居》《咏柳》。
2.教具:课件或图片、课堂小白板或黑板、相关古代生活和自然景物的图片。
二、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出示图片或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经常看到农村和柳树吗?农村和柳树有什
么特点?有没有听说过古代的农村生活和柳树?学过古代的诗歌吗?
2.学习古诗《村居》(15分钟)
出示古诗《村居》的课件或黑板上书写,并播放音频或由教师朗读诗歌。让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
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1)请学生朗读诗歌,然后问他们:村居是怎样的地方?诗人喜欢村居的哪个地方?最后一句“笑问客从何处来”表示什么意思?
(2)让学生仔细观察诗中的描写,如何描写人物、描写自然和生活?
(3)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习古诗《咏柳》(15分钟)
出示古诗《咏柳》的课件或黑板上书写,并播放音频或由教师朗读诗歌。让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
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1)请学生朗读诗歌,然后问他们:诗人在描写柳树时用了什么动词来表示柳树的特点?柳树为什么像母亲?
(2)让学生仔细观察诗中的描写,如何描写柳树?
(3)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4.比较两首诗(10分钟)
请学生比较两首诗:
(1)询问学生:两首诗都描写了什么?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帮助学生总结两首诗的主题和情感。
5.拓展活动(10分钟)
出示相关图片,或让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让学生自由发挥,写一首自己的小诗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古诗二首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二首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从古诗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内容
1. 古诗《静夜思》:通过对诗句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
2. 古诗《春晓》:通过对诗句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2. 教学难点:学生对古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和诗句的默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古诗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古诗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古诗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朗读:学生齐声朗读两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3. 理解:教师逐句讲解古诗,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4. 背诵: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背诵古诗。
5. 默写: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尝试默写古诗。
6. 交流: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
1.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七、作业设计
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解两首古诗的意思,并尝试背诵。
2.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两首古诗的画面。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案-1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朗读《拟行路难·其六》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回京》两篇古诗;
2.学习理解两篇古诗的基本意思;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古诗,并理解作者的感情;
4.学习基础的现代文阅读方法,领会其中的语言技巧;
5.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抓住其中的重点;
2.能够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并理解古人的感情;
3.锻炼阅读技巧,改善阅读质量。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将古诗《拟行路难·其六》写在黑板上,向学生介绍古诗是一种文学形式,它需要我们仔细地阅读理解,从古人的字里行间中汲取智慧。然后,让学生朗读这首古诗。
2. 理解并解读古诗《拟行路难·其六》: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古诗《拟行路难·其六》,并帮助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教师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1.展示拟行路难的意思,解释这首诗的基本背景;
2.询问学生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并解释其中的比喻或隐喻;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这首诗,理解古人表达的情感。
3. 学习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回京》:
教师将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回京》写在黑板上,向学生介绍这首诗的作者,
以及这首诗背后的故事。然后,让学生朗读这首古诗并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
4. 理解并解读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回京》: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回京》,并通过以下方式指导学生:
1.询问学生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并解释其中的比喻或隐喻;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这首诗,理解古人表达的情感;
3.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古人感情和仪态的体会,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精选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精
选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古诗二首》,
具体内容包括《春晓》和《咏柳》两首古诗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春晓》和《咏柳》两首古诗的字词、句式和诗意。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朗读、理解和感悟,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掌握两首古诗的字词、句式和诗意。
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春天的特点。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两首古诗《春晓》和《咏柳》。
2. 学习《春晓》(10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语气、节奏。
(2)讲解生字词,如“眠”、“风雨”等。
(3)解析诗句,理解诗意。
(4)举例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诗句中的意境。
3. 学习《咏柳》(10分钟)
(1)学生自主朗读古诗,注意语气、节奏。
(2)讲解生字词,如“柳”、“碧”等。
(3)解析诗句,理解诗意。
(4)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柳树,体会诗句中的美感。
4. 随堂练习(10分钟)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两首古诗的诗意。
(2)用彩色笔在练习本上画出两首古诗中的景象。
六、板书设计
1. 《春晓》
字词:眠、风雨
诗意:春天早晨的美景
2. 《咏柳》
字词:柳、碧
诗意:赞美柳树的美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用自己的话复述《春晓》和《咏柳》的诗意,并画出两首古诗中的景象。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古诗二首第二课时部编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古诗二首第二课时(部编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 学生能够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生字词,了解其在诗句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
2.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古诗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3.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活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古诗《静夜思》
1.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2. 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古诗。
3. 讲解诗句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思乡之情。
4. 分析诗中的意象,如“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等。
5.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古诗《春晓》
1. 复习《静夜思》的内容。
2.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3. 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古诗。
4. 讲解诗句含义,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5. 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
6.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 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 认识并正确书写生字词。
难点
1. 诗句含义的理解。
2. 诗中意象的把握。
3. 学生对古诗韵律美的感受和欣赏。
教具与学具准备
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古诗朗读音频、展示古诗背景图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教学设计
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是二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课的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宋代杨万里所作,诗人以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之情,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绝句》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诗人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幅无限生动的春景图。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晓、慈、毕、竟、映、绝、鹂、鸣、含、岭、泊”这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穷、荷、绝、含、岭、吴”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并背诵两古诗。
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想象六月西湖独特的美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春景的美好。
三、教学重点
1.认识“晓、慈、毕、竟、映、绝、鹂、鸣、含、岭、泊”这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穷、荷、绝、含、岭、吴”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并背诵两古诗。
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四、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诗句,感受六月西湖的独特美景和对友人的眷恋;借助插图,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春天的美景。
五、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走近作者
1.图片激趣,欣赏西湖。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历来就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杭州西湖的美景吧!(多媒体课件出示西湖美景图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古诗二首》教案
第六单元
本单元围绕“大自然的秘密”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古诗二首》《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是在一年级学习了“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基础上的发展提高。从找出“明显信息”到“提取主要信息”,从根据信息做出简单推断到根据信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不仅要求学生关注的信息量增大,并且要对信息进行比较、筛选、分析,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本单元学习“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也为中高年级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培养整体感知,初步概括能力打下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字词句:
1.认识60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
2.会写34个字,能正确书写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结构易错的字。
3.会写34个词语。能结合语境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联系上下文推测生词的意思;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能拓展积累词语,抄写句子。
阅读: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二首》《雷雨》《悯农》。
2.能提取主要信息,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雷雨前后景色的变化、“天然的指南针”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和太空生活中的趣事。
3.自主阅读《最大的“书”》,了解“岩石书”,有兴趣探索大自然。表达:
1.能仿照例子,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
2.能交流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习惯。
15 古诗二首
【课前解析】
本课有两首古诗,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两位作者都着意于对色彩的描绘,并用对仗工整的诗句勾画出美好的画面,令人赏心悦目。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二首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二首教案
This lesson introduces two ancient Chinese poems to second grade students. The first poem is "Autumn Wind" by Ma Zhiyuan, which describes the melancholy feeling of autumn. The second poem is "Quiet Night Thoughts" by Li Bai, which conveys the poet's lonely and introspective mood in the quiet of the night.
这节课为二年级的学生介绍了两首古代中国诗歌。第一首诗是马致远的《秋风词》,描述了秋天的忧郁感。第二首诗是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的宁静中感到孤独和沉思的心情。
By studying these poems, students not only learn about the richness and beauty of Chinese poetry, but also develop their language skills and appreciation for literature. The imagery and emotions expressed in these poems provide a window into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of ancient China, helping students to connect with their heritage and broaden their perspectives.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案1古诗二首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XXX,借柳树歌咏春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建议
研究本课,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还可先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来体悟课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再启发学生思考和
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豪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办法】
1.让学生在语境中团体认读、自立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绪、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乐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豪情。
重点难点
重点
有豪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
难点
1.想象画面,用本人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通用13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通用13篇)
学校二班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篇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学习贺知章写的另一首《回乡偶书》。
2、板书课题、解题。
二、学习《回乡偶书》。
1、简介及背景。
那么谁来介绍一下这首的?
2、齐读、指名读。思索: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3、借助课文解释及自学诗句,登记不懂的问题,然后小组争论。{同学自学争论}
4、同学们学得真起劲,那么今日我们又学会了一首诗,高不兴奋?那么放学回家后把这首诗给父母讲一讲好不好?
(1)分角色试练表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现表演。
师:同学今日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
(生谈)
5、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转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悲伤,那么我们能不能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悲伤读一读这首诗。
6、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7、《回乡偶书》描绘了诗人告老返乡不被相认的情景,那么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演一演。
(1)在小组内进行编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现演出,师生评议。
8、师仿照“记者”,采访“贺知章”。
9、感情朗读、想象情景。
三、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 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
2. 编故事。
学校二班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建议
学习本课,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还可先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来体悟课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再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
难点
1.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外积累的文字、图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积累词语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板书课文题目:村居)
1.学生朗读课文题目。
2.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村居》是他写的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诗。著有《拙吾诗稿》。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课件出示易读错的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in 。“趁”的韵母是en,不是eng 。“鸢”不要读成yān。
2.课件展示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节奏。
节奏划分: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语速要稍慢,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要带着活泼、开心的语气。
学生反复读诗。接受快的同学可以试着背诗。
3. 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学生汇报交流。
例:诗=讠+寺(寺庙旁有人在说话)
村=木+寸
童=立+里
3.教师针对会写字进行书写指导。
诗: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寺”不要丢掉最后一点。
村: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木字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
童:按照上小下大的结构书写,“里”横画较多,注意在田字格里的布局。
4.交流快速背诗的方法。
学生甲:用唱诗的方法来背诗。
学生乙: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诗。理解了每句诗歌的意思,知道连起来讲的是什么意思,就可以背诗。
三、品悟古诗
1.有同学说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背诗,那么这首诗的大意是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组长汇报。(教师课件展示)
小草生长,黄莺飞翔,正是春光明媚的二月,
轻拂河堤的杨柳沉醉在春天的烟雾之中。
村子里的小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到了家,
急忙趁着温暖的东风快活地放起了风筝
2.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分析。
(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①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
②学生自由读诗。
③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④你能把你看到的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⑤你觉得诗句中的哪些字词用得好?说说你的理由。
生:“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天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柔态、神韵。
⑥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你们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⑦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这么多美妙的画面,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2)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①在这么好的春光里,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放风筝。(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②你能配合画面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
生: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温暖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
③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
学生汇报。
④很有意思的想法,能将你的想法融入诗里读出来吗?你们想不想加入他们
放风筝的队伍?这样吧,让我们一起放飞心爱的纸鸢,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情吧!
四、背诵全诗
1.教师边展示本课配图边引导学生联想诗句描绘的美景:早春的山村,草长
莺飞,杨柳依依。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背下来这首古诗。
2.生自由背。
3.集体配乐吟诵。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
2.搜集诗人的其他古诗名句,进行整理。
第二课时
一、知诗人,解题意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又近了,这轻快飞行的燕子,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羞红了脸的桃花,柳枝轻摇的柔柳,组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你看,这是什么?(出示杨柳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咏柳》。
1.关于作者,你知道多少(出示课件)?
贺知章(659-约744),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属于盛唐前期诗人,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诗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2.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
咏:歌唱,赞美。咏柳,就是歌唱、赞美柳树。
3.作者是怎么歌颂柳树的呢?请大家轻声读一遍古诗。用手中的工具书查一查,理解诗句的意思。(出示课件)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