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传热学第二讲
合集下载
传热学第二章(2)精品PPT课件
t2
tf2
三层平壁的稳态导热
1-8
10.10.2020
Department of Thermal Energy Engineering
有内热源时的导热
电机绕组线圈和输电线、电缆的冷却,核电站中核燃料元件的释 热,水泥的固化,微波加热食品以及半透热介质对辐射的吸收 等. 特点:通过有内热源物体中各等温面的热流量不再处处保持相等, 而是从绝热面到边界面具有一种累加的效果.
q(x)V x
Heat and Mass Transfer
1-11
10.10.2020
Department of Thermal Energy Engineering
变导热系数问题
实际工程问题的需要. 材料的导热系数一般随温度呈非线性变化。但只要温度范围不 很大,可以近似视为线性. 通常表示为:
0(1b)t
图2.4 复合平壁导热与等效热网络
• 温度场和热流场很难 继续保持严格的一维;
• 只要并排两种材料的导 热系数相近,仍按一维问 题处理不失为一种合 的假设和简化处理方法.
Heat and Mass Transfer
1-6
10.10.2020
Department of Thermal Energy Engineering
1-7
10.10.2020
Department of Thermal Energy Engineering
多层、第三类边界条件
q
1 h1
tf1 tf 2
n
i1
i i
1 h2
单位:
W m 2
tf1 h1
t2
t3
h2
tf2
传热系数?
传热学课件第 二 章 稳 态 热传导
d2t d x2
m 2 t t f
1
通过肋壁的导热
一、等截面直肋的导热
4.求解:
4>.引入过余温度:<1>式变为 <4> 5>.解微分方程得温度场 <4>式为一个二阶线性齐次常微分方程,它的通解为: =C1emx+C2e-mx <5> 将边界条件<2>、<3>代入<5>即得肋片沿H方向的温度分布:
通过圆筒壁的导热
一、已知第一类边界条件
据傳里叶定律并整理后可得热流量的表达式: 1 ln d2 2l d1 式中的分母即为长度为l的圆筒壁的导热热阻。 单位为:℃/W 实际工程多采用单位管长的热流量ql来计算热流量:
t w1 t w 2
ql
Q l
t w1 t w 2
d ln d2 2 1 1
通过平壁的导热
二、已知第三类边界条件:
q
q
t f 1 t f 2
1 1 h1 h2
也可写作:q=k(tf1-tf2) (请牢记K的物理意义!) 对于冷热流体通过多层平壁的导热,可写作:
t f 1 t f 2
1 h1
i 1
n
i 1 i h2
若已知传热面积A,则热流量为:
e m x H e m x H 0 e mH e mH
d 2 m 2 d x2
or :
0
或写作:
0
ch mx H ch mH
expmx H exp mx H expmH exp mH
1
h21d x 0
传热学第二章--稳态导热精选全文
t
无内热源,λ为常数,并已知平 t1
壁的壁厚为,两个表面温度分别 维持均匀而恒定的温度t1和t2
t2
c t ( t ) Φ x x
d 2t dx2
0
o
x 0,
x ,
t t
t1 t2
x
直接积分,得:
dt dx
c1
t c1x c2
2024/11/6
35
带入边界条件:
c1
t2
t1
c t
1 r2
r 2
r
t r
1
r 2 sin
sin
t
r2
1
sin 2
t
Φ
2024/11/6
26
6 定解条件 导热微分方程式的理论基础:傅里叶定律+能 量守恒。 它描写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关系; 没有涉及具体、特定的导热过程。通用表达式。
完整数学描述:导热微分方程 + 单值性条件
4
2 等温面与等温线
①定义
等温面:温度场中同一瞬间同温度各点连成的 面。 等温线:在二维情况下等温面为一等温曲线。
t+Δt t
t-Δt
2024/11/6
5
②特点
t+Δt t
t-Δt
a) 温度不同的等温面或等温线彼此不能相交
b)在连续的温度场中,等温面或等温线不会中
止,它们或者是物体中完全封闭的曲面(曲
它反映了物质微观粒子传递热量的特性。
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不同:
固体 液体 气体
金属 非金属
金属 12~418 W (m C) 非金属 0.025 ~ 3W/(mC)
合金 纯金属
传热学第二章
△n
Δn0 Δn n
温度梯度和热流密度
•温度梯度是向量,垂直于等温面, 正向朝着温度增加的方向;
•温度梯度的方向是温度变化率最大的方向。
t t n m
温度梯度的解析定义:
温度场 t f (x, y, z) 中点(x, y, z) 处的温度梯度:
gradt t i t j t k x y z
温度梯度垂直于等温面吗?
设等温面方程: t f (x, y, z) c 在点 (x, y, z)处,等温面的法线向量n n ( t , t , t ) x y z gradt 平行于 n
梯度方向垂直于等温面。
两个定义一致,解析定义便于计算
(4) 热流密度
热流密度是指单位时间经过单位面积所传递的热量,用 q 表示,单位为 W / m2。
根据上面的条件可得:
x
(
t ) x
y
(
t ) y
z
(
t z
)
qv
(cp t)
d 2t dx2
0
第一类边界条件:
x 0,t t1
x ,t t2
直接积分:
dt dx
c1
带入边界条件:
t c1x c2
c1
t2
t1
c2 t1
t
t2
t1
x
t1
dt t2 t1
dx
带入傅里叶定律得
t y
qz
t z
对于一维导热问题:
q dt
dx
3 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的定义式可由傅立叶定律的表达式得出
q t n
n
(1)物理意义:
表示了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是在单位温度梯度作用下 的热流密度。工程计算采用的各种物质的导热系数值都是由 专门实验测定出来的。
《传热学》第二讲解读
2018/10/6 13
三、球坐标系导热微分方程的形式
球坐标系 (r, ,)
t 1 2 t 1 t 1 t c 2 r 2 sin 2 2 r r r r sin r sin
复习
1.一维稳态无限大平板(平壁):
t w1 t w2 或 q t w1 t w2
A
t
q
tw
1
A
t /
t 或 q ht RA
RA
tw
2
2.对流换热:
t Aht R 1
R Ah
q
tw
RA
RA
4
3.黑体四次方定律: AT
2018/10/6
1 h
tf
1
4.传热方程: kA( t fi t fo )
t fi
1 Ahi
5.注意问题:
A
1 Aho
t fo
※热物性参数:物体的导热系数λ及表面发射率ε。
※非热物性参数:表面传热系数h及传热系数K。 ※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为:导热(热传导)、对流 (热对流)和热辐射。而对流传热与辐射传热不是 三种方式之一。 ※热阻分析法只适用于稳态分析,对于非稳态及有 内热源的导热问题分析,由于温度在不停变化,不 能用热阻分析法。 2018/10/6 2
(2) 在连续的温度场中,等温面或等温线不会中断, 它们或者是物体中完全封闭的曲面(曲线),或者 就终止于物体的边界上。
(3)等温面上没有温差,不会有热量传递。 (4)不同的等温面之间,有温差,有热量传递。
2018/10/6
6
3.温度梯度: 沿等温面法线方向上的温度增量与法向 距离比值的极限.
三、球坐标系导热微分方程的形式
球坐标系 (r, ,)
t 1 2 t 1 t 1 t c 2 r 2 sin 2 2 r r r r sin r sin
复习
1.一维稳态无限大平板(平壁):
t w1 t w2 或 q t w1 t w2
A
t
q
tw
1
A
t /
t 或 q ht RA
RA
tw
2
2.对流换热:
t Aht R 1
R Ah
q
tw
RA
RA
4
3.黑体四次方定律: AT
2018/10/6
1 h
tf
1
4.传热方程: kA( t fi t fo )
t fi
1 Ahi
5.注意问题:
A
1 Aho
t fo
※热物性参数:物体的导热系数λ及表面发射率ε。
※非热物性参数:表面传热系数h及传热系数K。 ※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为:导热(热传导)、对流 (热对流)和热辐射。而对流传热与辐射传热不是 三种方式之一。 ※热阻分析法只适用于稳态分析,对于非稳态及有 内热源的导热问题分析,由于温度在不停变化,不 能用热阻分析法。 2018/10/6 2
(2) 在连续的温度场中,等温面或等温线不会中断, 它们或者是物体中完全封闭的曲面(曲线),或者 就终止于物体的边界上。
(3)等温面上没有温差,不会有热量传递。 (4)不同的等温面之间,有温差,有热量传递。
2018/10/6
6
3.温度梯度: 沿等温面法线方向上的温度增量与法向 距离比值的极限.
传热学讲义2
求解思路
➢思路:首先分析物理问题,在一定的简化假设条件
下,得到其数学描写(导热微分方程及定解条件),然 后求解得到温度场。接着利用傅里叶定律进一步求解 通过物体界面的热流量或热流密度 。
➢路线:
➢物理问题→数学描写→求解方程→温度分布→热量计算
➢适应方法:
➢分析方法:方程+定解条件、简单?复杂? ➢数值方法:计算机程序、简单?复杂?
Φ=Δtf/[1/(πd1 l h1)+ ∑ 1/(2π l λ1)ln(r2/r1)+1/(πd2 l h2)]
通过多层圆筒壁的导热
➢λ为常数,第一类边界条件 ➢λ为常数,第三类边界条件
λ为常数,第一类边界条件
➢对象:教材P34页图2-9。 ➢热流密度:???
q l =(tf1-tf2)/ ∑ 1/(2πλn)ln(rn+1/rn)
➢温度分布:t=( t2 - t1 )x/δ + t1
➢热流密度:q=- λ(t2-t1)/δ=Δt/( δ / λ )
➢热流量:Φ=Aq=-Aλ(t2-t1)/δ=Δt/( δ /A λ)
λ为常数,第三类边界条件
➢无内热源,λ为常数,壁厚δ已知。 在x=0处壁面侧流体的温度tf1,表面换 热系数h1;在x=δ处壁面侧流体的温度 tf2表面换热系数h2 。
➢干砖, λ =0.35W/(m·K) ➢水, λ =0.599W/(m·K) ➢湿砖, λ =1.0W/(m·K)
导热机理
• 机理:发生导热时,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宏 观相对位移。
• 对气体,导热是由于气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相 互碰撞引起。
• 对固体,导电体的导热由自由电子的运动引起, 而非导电固体则通过晶格的振动来传递热量。
传热学第二章二详解演示文稿
tw1 c1 ln r1 c2 ; tw2 c1 ln r2 c2
应用边界条件
获得两个系数
c1
tw2 ln(r2
tw1 r1)
;
c2
tw1
(tw2
tw1)
ln r1 ln(r2 r1)
t
tw1
tw2 ln( r2
tw1 r1 )
ln(r
r1 )
将积分常数带入通解
显然,温度呈对数曲线分布
第8页,共39页。
h2l H
l
2h H 3 2
H
第25页,共39页。
H AL 肋片的纵截面积
1
mH
2h H 3 2
2
h
2
H
3 2
H
AL
影响肋片效率的因素:肋片材料的热导率 、肋片表面与周围介质之间的表 面传热系数 h、肋片的几何形状和尺寸(P、A、H)
查得肋效率 后f ,可求通过肋片的散热量:
f 0 f 0hPH '
由热阻分析法:
q
t1 tn1
n
ri
i 1
t1 tn1
n i i1 i
问:现在已经知道了q,如何计算其中第 i 层的右侧壁温?
第一层:q
1 1
(t1
t2
)
t2
t1
q
1 1
第二层:q
2 2
(t2
t3
)
t3
t2
q
2 2
第
i
层:q
i i
(ti
ti11)
ti1
ti
q
i i
第5页,共39页。
多层、第三类边条
t2 t1
应用边界条件
获得两个系数
c1
tw2 ln(r2
tw1 r1)
;
c2
tw1
(tw2
tw1)
ln r1 ln(r2 r1)
t
tw1
tw2 ln( r2
tw1 r1 )
ln(r
r1 )
将积分常数带入通解
显然,温度呈对数曲线分布
第8页,共39页。
h2l H
l
2h H 3 2
H
第25页,共39页。
H AL 肋片的纵截面积
1
mH
2h H 3 2
2
h
2
H
3 2
H
AL
影响肋片效率的因素:肋片材料的热导率 、肋片表面与周围介质之间的表 面传热系数 h、肋片的几何形状和尺寸(P、A、H)
查得肋效率 后f ,可求通过肋片的散热量:
f 0 f 0hPH '
由热阻分析法:
q
t1 tn1
n
ri
i 1
t1 tn1
n i i1 i
问:现在已经知道了q,如何计算其中第 i 层的右侧壁温?
第一层:q
1 1
(t1
t2
)
t2
t1
q
1 1
第二层:q
2 2
(t2
t3
)
t3
t2
q
2 2
第
i
层:q
i i
(ti
ti11)
ti1
ti
q
i i
第5页,共39页。
多层、第三类边条
t2 t1
《传热学》第二章课件_chapter2
2、导热系数的相对大小和典型数据
金属 非金属; 固相 液相 气相
在常温(20℃)条件下
纯铜: 399 W (m K)
碳钢: 36.7 W/ (m K)
水: 0.599 W (m K)
空气: 0.0259 W (m K)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沿x 轴方向导入与导出微元体净热量
Φx Φx dx
同理可得:
t dxdydz x x
t dxdydz y y
沿 y 轴方向导入与导出微元体净热量
Φy Φy dy
0
δ
x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3. 一块厚度为 的平板,平板内有均匀的内热源, ,平板一侧绝热,平板另一侧与温 热源强度为 度为tf 的流体对流换热,且表面传热系数为h。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4. 已知一单层圆筒壁的内、外半径分别为 r1、r2,
导热系数为常量,无内热源,内、外壁面维持均
匀恒定的温度tw1,tw2 。
3.对各向异性材料必须做一定的修改;
4.当导热发生的过程时间极短或空间尺度极小时,
傅里叶定律不在适合。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2-2 导热问题的数学描写
作用:导热微分方程式及定解条件是对导热体的 数学描述,是理论求解导热体温度分布的基础。
t f ( x, y, z, )
理论:导热微分方程式建立的基础是: 热力学第一定律+傅里叶定律 方法:对导热体内任意的一个微小单元进行分析, 依据能量守恒关系,建立该处温度与其它变量之间 的关系式。
传热学二
b) ) 非金属的热导率 非金属的导热:依靠晶格的振动传递热量;比 较小 建筑和隔热保温材料:λ≈0.025~3 w/m℃ T ↑ λ↑ 大多数建筑材料和绝热材料具有多孔或纤维结 构 多孔材料的热导率与密度和湿度有关: ρ↓ ↓、湿度 湿度↓ λ↓ 保温材料:国家标准规定,温度低于350度时 热导率小于0.12 w/m℃ 的材料(绝热材料)
非导电固体导热
非导电固体:导热通过晶格结构的振动,即 原子 分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来实现 原子、分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来实现。
§2-2 2 2 导热微分方程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for Heat Conduction ) 一. 直角坐标系中的导热微分方程 二. 圆柱体坐标中的导热微分方程 三. 导热微分方程的进一步讨论 导热微分方程的进 步讨论 四. 单值性条件(定解条件)
a C
m
2
s
称导温系数 称导温系数。
( Thermal diffusivity)
得:
2t 2t 2t qV t a 2 2 2 x y z C
上式就是三维非稳态导热微分方程(在前速假设条 上式就是 维非稳态导热微分方程(在前速假设条 件时)的一般形式。 导温系数的物理意义 a 越大,表明 导温系数的物理意义: 越大 表 λ越大或ρC 越小。 λ大,表示在相同的温度梯度下可以传递更 多的热量 ρC小表明温度上升 多的热量; 小表 度上升1℃ 所吸收的热量越小,从而可使相同的热量传递 得更 ,物体内各点温度更快地随界面温度的 得更远 物体内各点 度更快地随界面 度的 升高而升高。换言之导温系数a表示物体内部温度 趋向 致能力的大小 趋向一致能力的大小,又叫热扩散率。 叫热扩散率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λ q = (tw1 −tw2 ) = δ /λ δ
Φ= Aλ
δ
(tw1 −tw2 )
=
δ Aλ
返回
2
∆t
2012-2-28
三、热阻分析法
1.自然界一切转移过程: 自然界一切转移过程:
过 的 力 程 动 过 的 移 程 转 量= 过 的 力 程 阻
U 2.电量转移过程: I = 电量转移过程: R
I
U1
2012-2-28
R
U2
3
I
3.热量转移过程: 热量转移过程:ຫໍສະໝຸດ U1Φtw1R
U2
U I= R
R
q
∆t δ ⇒ Φ= ⇒ R= tw2 Aλ R
↓ 导热热阻, 导热热阻,单位为 K/W
tw1
2012-2-28
↓ 面积热阻, 面积热阻,单位为 (m2 ⋅ K) /W
RA
∆t ⇒q= R A tw2
下角标1——小物体 下角标 小物体
2012-2-28
13
8
五、热阻分析法
tw −tf tw −t f Φ = Ah∆t = 1 = R Ah
Φ
tw
R
tf
1 ※ R= 称为对流换热热阻, 称为对流换热热阻,单位为 K/W Ah
tw −t f tw −t f = = 1 RA h
q
tw
RA
q = h∆t
tf
1 ※ RA = 称为对流换热面积热阻,单位为 (m2 ⋅ K) /W 称为对流换热面积热阻, h
2012-2-28 12
4.实际物体的辐射换热 4.实际物体的辐射换热 以无限靠近的实际平板为例: 以无限靠近的实际平板为例:Φ = εs Aσ(T 4 −T24 ) 1 ——系统黑度 εs ——系统黑度 5.大空间小物体辐射换热 5.大空间小物体 大空间小物体辐射换热
Φ = ε1Aσ(T4 −T24 ) 1 1
2012-2-28 7
表1 一些表面传热系数的数值范围
对流换热类型 空气自然对流换热 水自然对流换热 空气强迫对流换热 水强迫对流换热 水沸腾 水蒸气凝结
2012-2-28
表面传热系数 h (W /( m2⋅K) ) 1~10 200~1000 10~100 100~15000 2500~35000 5000~25000
δ ⇒ RA = λ
4
§2 对流
一、定义
1.对流:流体中(气体或液体)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 1.对流 流体中(气体或液体) 对流:
间,由于发生相对的宏观运动而把热量由一 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现象。 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现象。 当流体流过一个物体表面时的热量传递过程。 2.对流换热: 对流换热: 对流换热 当流体流过一个物体表面时的热量传递过程。
复习
1.傅利叶定律(一维): 傅利叶定律(一维): 傅利叶定律
dt Φ dt Φ = −λA 或 q = = −λ dx A dx
2012-2-28
1
例:一维稳态无限大平板的导热 ※
{
稳态过程: 稳态过程:温度不随时间变化的热量传递过程 非稳态过程: 非稳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热量传递过程
对于长度和宽度远远大于厚度的长方体。 对于长度和宽度远远大于厚度的长方体。 ※ 无限大平板: 无限大平板:
2012-2-28 9
§3 辐射
一、定义
1.辐射: 辐射:
以电磁波形式传递能量的现象。 以电磁波形式传递能量的现象。
2.热辐射: 热辐射:
由热运动产生的,以电磁波形式传递能量的现象。 由热运动产生的,以电磁波形式传递能量的现象。
二、黑体和实际物体发出辐射能
1.黑体: 黑体:
能吸收投入到其表面上的所有热辐射的物体。 能吸收投入到其表面上的所有热辐射的物体。
2012-2-28 10
2.四次方定律(黑体): 四次方定律(黑体)
Φ = AσT 4
——斯忒藩 玻耳兹曼常数,又称为黑体辐射常数 斯忒藩— 黑体辐射常数, σ ——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又称为黑体辐射常数, 5.67×10-8 W/(m2⋅K4); 67× ——绝对温度 绝对温度, T ——绝对温度,K。
单 是 /(m ⋅ K) 位 W
2
非物性参数
2012-2-28
6
四、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
h 的大小反映对流换热的强弱,与以下因素有关: 的大小反映对流换热的强弱,与以下因素有关: (1)流体的物性(导热系数、粘度、密度、比热 流体的物性(导热系数、粘度、密度、 容等); 容等); (2)流体流动的形态(层流、紊流); 流体流动的形态(层流、紊流); (3)流动的成因(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 流动的成因(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 (4)物体表面的形状、尺寸; 物体表面的形状、尺寸; (5)换热时流体有无相变(沸腾或凝结)。 换热时流体有无相变(沸腾或凝结)。
3.实际物体: 实际物体:
Φ = εAσT
2012-2-28
4
——黑度 又称发射率)。 黑度( ε ——黑度(又称发射率)。
11
三、辐射换热
1.定义: 物体间靠热辐射进行的热量传递。 定义: 物体间靠热辐射进行的热量传递。
高温 物体
低温 物体
※ 2.特性: 可在真空中传播 特性: ※有能量转换
3.黑体间的辐射换热 3.黑体间的辐射换热 以无限靠近的黑体平板为例: 以无限靠近的黑体平板为例:Φ = Aσ(T 4 −T24 ) 1
二、分类
1.有无相变: 有无相变:
{
无相变对流 凝结和沸腾对流
2.成因: 成因:
2012-2-28
{
自然对流 ——由密度差引起的 ——由密度差引起的 ——由泵 由泵、 强制对流 ——由泵、风机等压力设备引起 的流体流动
5
三、牛顿冷却公式
q = h⋅ ∆t
※ ∆t = tw −t f > 0
※h
{
称为表面传热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