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与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探析

收稿 日期 :2 0 —81 0 80 。2
基金项 目:20 年度 河南省政 府决策研 究招标课 题 ( 11 07 B 4 )的子课题 《 高等职 业院校 办学特 色 究 》 研
作者简介 :李春 ( 9 6 ) 16 ~ ,男,河南商丘人 ,商丘职业技术 学院汉语言文 学系副教授 ,中南大学硕士研 究生
科为 中心设置专业 的框框 ,按市 场需求 、职业 岗位 ( ) 群 、 技术含量 三方 面来考虑设置专业 , 使所设专业能 够紧密结合
程 导向的课程改革进行探析 . 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 式
口, 带动专业调整 与建设 , 引导课程体系 、 教学 内容 和教学
方法改革 ; 二是人才 培养模 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 的实践
性 、开放性和职业性 ,实验 、实训 、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
三是要重视学 生校 内学习与实际工作 的一致性 , 内成绩考 校
一
,Leabharlann 工学结合 人才 培养模 式改革要 求课程 改革必须 同步进
行 .一是要积 极推行 生产 劳动和社 会实践相 结合 的学习模 式, 把工学结合作 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的重要切 入点 和突破
推行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 , 加强课程改 革 . 本文结合 商丘职业技术学 院的国家示 范院校建设 , 重点对基于工作过
工学 结合 人才培 养模 式改革 的 目的是 重点 培养学生 的
实践 能力 .要培养学生 的实践 能力 , 需加 强课程改革 ,打 必 破 以学科 系统理论 知识 为主 的课 程体 系 ,以能力培养 为重
结合起来 , 将理论知识应用 于与之相关的实际工作 中 , 然后
将工作 中遇 到的挑 战和增长的见识带 回课堂 , 帮助学生 在学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探讨

体 系 的构 建 及 考 核 方 式 的 改 革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以有 机 产 品 检 验 项 目为载 体 ,使 学 生在 完成 检验 任 务 的 同 时 , 既提 高 实践 技 能 ,又 掌握 必备 的 理 论 知 识 , 培 养 学 生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还 进 一 步探 讨 基 于 工 作 过 程 的 课 程 教 学
32 “ . 双师 素质 ”师 资
值测定 、工业季戊 四醇检验、防冻液 乙二醇检验、工业
硬 脂 酸 检 验 、糖 类 检 验 、 医 药 中 间体 乙酰 苯 胺 检验 、 防 腐 剂 苯 甲酸 和 山梨 酸 分 离 与 检 验 、 乙酸 异 戊 酯 合 成 与 检
验。
2 3教 学模 式设 计 . 学 习领 域 课 程 在 教 学 模 式 上 , 理念 为 “ 习 的 内容 学 是 工作 ,通 过 工 作 实现 学 习 ” 。教 学 组 织按 照 六 步 法 完
1构建工作过程 系统 化课 程体系
构 建 工 作 过 程 系 统 化 课 程 体 系 是 工 作 过 程 课程 开 发 的 前 提 , 课 程体 系开 发 按 照 如 下 流 程 进 行 : 行 业 企 业 调 研 工 作 任 务 分 析 一课 程 标 准 制 定 一 学 习情 境 设 计 一 项
2 1年 7 0 2 月下 第 2 期 ( l 总第 2 9 ) 7期
一
_ 一 襄
8 6
司 :于 作 程 课 改 探 颐 基 工 过 的 程 革 讨
教学园地
习领 域 ,设计 出1 4- 习情 境 : 物 性检 验 、航 空 煤油 碘 o" 学
3学 习领 域课 程教学实施 中建议
探索。
2有机产 品检验 技术学 习领域课程建设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改革实验项目新课程实施阶段总结报告

烹饪专业课程改革工作总结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具体指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我们完成了本专业全部课程的改革实施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我们工作的经历㈠良好的工作思路,严密的组织机构我们非常清楚,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为了更加适应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需求,中等职业学校迫切地需要在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具有极大变革的教学改革。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实施是以企业为依托的,整个课程离不开企业专家的帮助和指导。
基于这种思考,我们形成以下工作思路:我们依然坚持原有的总体工作思路:科研领先、更新观念、“三位一体”(专家、教师、企业)、两个同步(评价研究与新课程实施同步,管理研究与新课程实施同步)、重点突破、典型带动、整体推动。
在前两年的工作基础上,我们将工作重点集中在,总结经验、提炼规律、把握本质、深入实践、落实评价、形成特色上。
㈡我们课程实施的足迹1.认真学习,做好工作方案的制定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更新观念的重要性,使学习的任务明确下来,学习的时间确定下来,逐步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全体成员,更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我们学习了姜大源和吴全全两位先生的《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赵志群先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徐国庆先生的《职业教育课程论》和张筱兰、郭绍青主编的《信息化教学》论述等。
另外,通过课程专家细致、深入的指导,更加清楚了体现在教学指导思想、课程改革、教学设计与实施上以及成果评价上的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理念;更加清楚了体现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的以工作过程为向导的理念;更加清楚了体现在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并使之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
2.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做好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课程实施项目已经进入到第二个年头,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基本进入到较为成熟的阶段,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正在体现出先进的教学理念带来的教学的巨大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实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基于工作过程的多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学习成果评价体系研究

能, 强调要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所以跨学科 的复合性人才越来越受到人才市 场的青睐。高职教育培养 的是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应用
人才 , 注 重理 论知 识 , 更要 注 重技 能 的锻 炼 。坚持 教 育
和影响 , 产生“ 沉浸” 于等同真实环境 的感受和体验 , 在 拓宽学生知识宽度 的同时 , 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
随着时代的发展 , 在信息社会 E l 益发达的今天 , 旧
的人 才培 养模 式 下培 养 的那 种专 才 已经 很难 适应 知 识 经济 时代 的需要 。社 会对 人 才 的要求 越 来越 趋 向于 通
实工作接轨 , 实现仿真环境下的部门级管理 、 企业级经 营和供应链级协同的三级模拟综合实训 。多专业综合
创造性的复合性人才 , 以保证人才市场的需要和学生 在未来 的工作岗位上应付千变万化的职业要求 。学院
所 有 专 业 的 学 生 在 人 校 后 会 依 次 接 触 到 企 业 认 知 实 训、 单项实训 、 单 专 业 实训 、 多专 业 综 合 实训 及 校外 实
习等实习实训课程 。在整个体系中, 学生从感性认识 到理性思考 、 从单一技能到多项技能 、 从单专业训练到
整个 学 习情 况 。评 价 内容过 多 限 于学 业 成绩 , 很 少 涉
要。目 前高职院校开设的实训类课程 , 教师对于学生 学 习成果 的评价往往未突破传统的评价模式 , 评价体
系还存 在很 多 问题 , 比如 : ( 1 ) 评 价标 准单 一 , 缺 乏课 程 针 对 性 。不 同实训 课 程 考查 的侧 重点 不 同 , 标 准应 多
样化 。 ( 2 ) 评 价 指标 片 面 , 未 全 面反 映 学生 在 实训 中的
三网融合背景下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布线课程改革研究

三网融合背景下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布线课程改革研究作者:王兆华来源:《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年第05期摘要:三网融合使相关网络技术得到新的发展,新的职业要求同时也将产生,本文着重描述在三网融合的新背景下,课程改革的新标准、新方式、新模式与新考核。
关键词:三网融合;综合布线;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TN9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5-0000-021三网融合带来的意义三网融合指计算机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经过技术的改造,通过提供数据、语音、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
2010年1月13日,我国作出在5年内实行三网融合的决策,这意味着三网融合进入商业的应用已经是迫在眉捷的事,在这个形势背景下,与三网融合密切相关的网络技术会向新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的课程也需要更新专业知识、调整专业结构、培养专业的技能,使学生能有能力在新的行业领域内竞争。
根据有关专家统计,三网融合,经济上会带动六千至七千亿人民币的投资与消费,就业岗位也将增加20万个,与网络专业相关的就业岗位计有以下几个:综合布线工程师主要负责宽带网络建设工作的规划与施工;内容维护工程师主要负责网站与视频内容的运行及维护;技术支持工作师主要负责运营设备的维护及调试;网络管理工程师主要负责内容服务器的维护与管理;信息安全工程师主要保障运营及维护网络的安全。
目前很多通信、楼宇、网络专业相关的学校都开设有综合布线的相关课程,这意味着该项课程是学生日后就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因此,在目前教学内容中,应该根据三网融合推动工作的不同阶段,加大布线课程的研究,修订教学内容,增加新的课程。
2三网融合下的教学新标准综合布线工作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这门课程重点在于要培养专业操作的能力学生因此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将理论知识在实践运用中学以致用。
目前教学的新标准如下:(1)理论要求:综合布线的结构;网络系统的结构;目前与网络布线相关的商品;布线的基本方法;布线的设计方法;布线需要达到的标准;学生必须要能掌握布线的设计到最后布线结束后验收的全部理论知识。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软件开发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软件开发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研究摘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思路对软件开发综合实训类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改革,从项目选取、课堂组织、任务模块划分、综合考核等方面借鉴软件公司的岗位要求开展实施,提出“项目继续”、团结组建等一系列创新点,最终实现实训类课程与工作岗位直接对接,学生“做中学”,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项目继续;“三段式”实训过程;任务模块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02-0000-021 软件开发综合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软件开发综合实训是针对软件开发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所设置的具有综合性质的实训课程,几乎所有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均开设了此类课程,但教学效果参差不齐。
在近几年的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通过引入项目教学,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设计教学过程,很多软件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大幅度提高[1]。
因此,将工作过程导向的思路应用于软件开发综合实训的课程改革中,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改革软件开发实践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是基础开发平台、软件开发技术、工程能力、行业知识、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2],围绕这个教学目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改革思路包含“一个开发方向,两个贯穿线索,三个实训阶段,四种知识覆盖,五个任务模块”。
一个开发方向指的是实训针对.net开发方向进行;两个贯穿线索指项目开发和软件工程的工作过程始终贯穿实训过程;三个实训阶段指按照由简至难、循序渐进的顺序将实训划分为实训准备阶段、实训主体阶段和能力拓展阶段等“三段式”实训过程;四种知识覆盖指实训的内容作为对两年专业学习的总结,涵盖了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应用、网站前台设计和软件工程等四类课程群;五个任务模块是将每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分为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和软件推广等五个阶段,全面锻炼软件开发岗位群需要的软件开发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工程应用能力等。
高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的地位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第 6期
漯 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报
J un lo u h c t n lT c n lg l g o r a fL o e Vo ai a e h ooy Col e o e
Vo _l No 6 I 0 .
NO . 0 1 V 2 1
21 0 1年 1 1月
( 济源职业技术 学院 经管 系, 河南 济源 4 45 ) 5 6 0
摘
要 : 计综合模 拟 实训课程是会计 专业的一 门核心课程 , 会 重在培养 学生 的会计核 算能力 、 会计职 业能 力和
会 计 创 新 能 力 。本 文 针 对 该课 程 的 特 点 , 对会 计 综 合 模 拟 实训 课 程 进 行 准 确 定 位 , 过 与 其 他 高职 院 校 比 较 分 析 通
d i1 . 9 9 j i n 1 7 -8 4 2 1 . 6 0 0 o :0 3 6 / . s .6 1 6 . 0 0 . 1 s 7 1
同 会 计 综 合 模 拟 实 训 课 程 的 职 地 位 和 基 于 工 作 过 程 的 教 学 改 革 探 讨
Ej
._ 】 _
田 方
பைடு நூலகம்
对济源职业技术 学院该课 程的教 学改革提 出设 想 , 以期 构建 以会计 工作过 程 的工作任务 为导 向 , 学做 一体化 的 教
实 践课 程 体 系。
关键词 : 工学结合 ; 于工作过程 ; 心课 程 基 核 中 图分 类 号 : 7 2 G 1
夺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84( 0 1 0 -0 80 17 — 6 2 1 ) 60 2 -2 7
生从 企 业 管 理 的不 同角 度 全 面 地 思 考 问题 、 析 问题 和 解 决 分
高职会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思考

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践行 “ 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的培养 目标,以就业为导 向,以 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教学改革 ,努力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
文 通过 高职 院校 会计 专业 基 于工作 过程 进行 课程 改革和 教学 内容 改革 的思考 ,以期推 动 高职会 计 专 业 教育 教学 改革 的进程 。
3 探 索会计专业 能力本位下教学 内容 与方法改革
3 1推 行 “ 证 融合 ”教 学 内容 改革 . 课
学校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应紧跟职业与就业岗位要求,实现会计职业资格考证 内容与教学内容 的有机融合。《 基础会计》 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 会计基本技能》 会计电算化》等课程 内容涵 、《 、《 、《
基 于工作 过程 的课 程方 案 。 进 行 基 于 岗位 工 作过程 的会 计专 业课 程方 案 开发 的路径是 :从 会计 人才 需求 与专 业 改革 调研 这
收稿 日期 :2 0 — 3 2 090- 1 作者简介 :李 晓红 ( 9 1 ) 17 - ,汉 ,河北南皮人 ,硕士,教授 ,研究方 向会计实务、公司理财 。
第8 第2 卷 期
20 09年 6月
石 家庄铁路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
J OUR NALOF S JAZHUANG HI I I T TUTE OF RAI 1 A T NS I L Y ECHNOLOGY
V . No2 OL 8 .
J . 009 un 2
高职会计专 业基 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 开发和教学改革 的思考
盖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基础科 目的考核 内容:《 财务会计》 《 、 财务管理》 《 、 经济法》 税法》等课 、《 程内容能满足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 目的考核要求。此外,针对所培养学习的就业去 向,鼓励学
浅议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改革

校 教 学 组 织 形 式 正 在 发 生 一 些 新 交 化 。这 就 要 求 教 师不 仅 应 具 有 课程 教 学 让 学 生 自 己完 成 , 大 限度 地 打 消 学 生 的 依 赖 思 想 , 养 学 生 解 决 最 培 能 力 , 应 具 有 课 程 开 发 的 能 力 , 时 强 化 教 师对 企 业 工 作 过 程 的 分 析 及 问题 , 析 问题 的能 力 。 还 同 分 高 度 概 括 的 能 力 学 习 性 工 作 项 目的 开 发 与 设 计 能 力 ; 程 教 学 的 组 织 与 课 33 工 作 过 程 的 检 验 当然 , 由 于 多年 的教 学传 统 的 传 承 , . 要 控制能力 ; 引导 并 启 发 学 生 自主 学 > 的 能 力 等 。 而 教 师 对 基 于 工 作 过 程 的 想实现上 述 目标 , - 3 还需 要时间的积 累和 实践 的检验。有的教 师进行
浅议基 于工作过程的高职 院校实训教学改革
陈京 京 ( 江苏经贸 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随着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和 新 技 术 在 教 学 中 的广 泛 应 用 , 等 职 业 学 课 堂 教 学 , 学 生 在 对 应 的 课 程 实 训 时 , 离 开 教 师 的 具 体 指 导 , 高 让 脱
了三 年 多 的 实践 , 了小 小 的体 会 , 与 大 家 分 享。首 先 , 学 院 现 有 愿 从 有 的实训 条件的课程 , 最基础 的课程 实训入手进行尝试。 比如《 计 1 高 职 院 校 的 实训 教 学 算机应 用基础 》 众所周 知 , 是一 门大一新生的必修课 , , 这 同时又是 实训 作 为职 业 技 术 教 育 科 学 的教 学 方 法 , 已被 教 育 界 所 公 认 。 参加全 国计算 机等级考试作 为考核学 生的标准 的一 门课 ,也是高 实训 教 学 的 目的 是 用 科 学 的 方法 培 养 社 会 、 企 业 所 需 要 的 熟 悉 职 职院校学生毕业必须通过全 国计算机一级 Ms of e考试 的课程。 fc i 业 生产实践 的应用人才 , “ 学结 合 、 学 交替 ” 教学 模式 , 以 工 工 的 进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实训课程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实训课程改革近年来,餐饮业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快速壮大,餐饮企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交流的高规格宴请接待日益增多,企业人才成为促进餐饮业发展的关键,餐饮人才市场需求的激增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餐饮管理人才教育的发展。
当前《餐饮服务实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备,所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不全面,不能适用于餐饮业的发展需求,造成了人才培养与餐厅高规格接待人才需求脱节。
餐饮行业快速发展需求和人才短缺的矛盾,暴露出我国高校餐饮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上存在问题,客观上也对高校《餐饮服务实务》课程教学体系的设置提出更高的要求。
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对餐饮服务相关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餐饮服务与管理》和《中餐服务与管理》,这两门课程均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管理而轻服务,重中餐而轻西餐。
侧重于餐饮服务技能训练,面向各级各类餐饮机构设置的《餐饮服务实务》课程则鲜少有人提及。
对该课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的只有李辉《高职餐饮服务实训课的课程设计与研讨》、李春燕《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餐饮服务实训教学改革》、张剑超《餐饮服务技能实训课程设计浅析》。
国外主要侧重对餐饮管理的研究,如:以Peter J. Harris 为代表的对《餐饮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以David Luke 和Anthony lngold 为代表的对《餐饮管理》课程评价的手段进行研究。
以上研究并不适用于当前湘菜产业发展实际,在这种背景下,对《餐饮服务实务》课程做出改革迫在眉睫。
课程改革基本思路课程体系建构。
姜大源认为:工作领域与学习领域之间,通过基于职业科学和教育科学的转换得以连通。
课程体系在进行排序时,必须考虑前导、后续和平行课程的设置及关系,使教学资源得以科学、合理的综合应用和配置。
不同难度系数的课程,应该串行排列,形成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而相同难度的课程,可以平行排列,形成平列课程。
对餐饮企业核心工作岗位和主要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的课程体系。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高职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与探索——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

训 课程存在 的问题 . 以行 业企业 职业 能力为依 据 . 以学生为 主 体, 编制 综合实训课程 实施 的条件 、 要求 、 方法 、 考核指标与 考 核方式 等 ,规范 和指 导综合 实训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过程 , 保 证 高职综合实训课程 的质量和效果 。 5 综 合 实 训 课 程 具体 实施 综合 实训课程 改革 先剖析现高职 院校综合 实训课程存在 的问题 、 再调 研软件行业 的 岗位需求 ; 根 据高职学生 的兴趣 能 力, 确定综合 实训 课程 的重 点培养 岗位 ; 然 后按照软 件工程项 目的工作 流程 ( 软件需求调研一软件项 目开发一软件测试一软 件实施一软件售后 ) ;运用基于工作过程改革 的思路 ;拟采用 ( 以. N E T为开发方向 ; 贯穿二 条线 索 ; 培养 学生的三种 能力 ; 在 四个 行动 域里 ; 运用 五种教 学情境 ; 运 用六 类角 色 ) 的研 发框 架。 ( 1 ) 一个方 向: 课程将针对 . N E T开发方 向, 开发一个项 目; ( 2 ) 两条线 索 : 课 程贯穿 H R项 目和软件 工程项 目的实施 流程 这二条 线索 ; ( 3 ) 三种能力 : 按 照 岗位要求 , 培养学生 的专业能 力、 方 法能力 、 社会能力 , 注重培养学生在软件开发 岗位群需要 的软件开发 能力 、 团队合作 能力 、 人 际沟通 能力 、 语 言表 达能 力、 工程应用 能力。( 4 ) 四个领域 : 课程拟按软件工程项 目的执 行 流程确定 四个行 动领域 : 软 件需求 分析 、 软件设 计 、 项 目测 试、 软件实施 。( 5 ) 五种情境 : 课程拟以企业真实项 目为载体创 设五种学 习情境 . 项 目需求分析 、 项E t 设计 、 软件测试 、 软件实 施、 软件售后 。( 6 ) 六类角色 : 课程 教学采用“ 教、 学、 做” 合一 的 模式 。 采 用情 景模拟教 学 , 将班 级组建 为一个 虚拟 的 “ 软 件工 厂” , 学生轮 流扮演六类角 色 : 客户 、 需 求分析员 、 程序 员 、 软件 测试员 、 软件实施员 、 售后工程师 , 通过角色体验来发现 自己的 不足和取得 的成就 , 找准努力的方 向。 6 基 于职 业 岗位 能 力 的 综 合 实 训课 程 改革 的 效 果 基于职业 岗位能力 的综合实训课 程改革具有 四个 方面的 优点 : ①课 程 目标 将更 明确 , 学 习过程 能有 的放矢 , 教学效 果 好, 能提高人才培养 的质量 ; ②课程教学 内容更具体 , 课程是在 “ 软件 工厂” 内组织实施 , 按软件 产品 的实施 流程来开 发的 , 以 项 目有 主线 , 将避免 了教学 内容 的虚饰化 、 空洞化 ; ③课 程教 学的过程就是软 件产 品的实施流程 ,故课程 实施的操作 性更 强; ④ 课程教学效果更 明显 , 课 程开发 时以“ 职业 岗位 能力 ” 为 导向 , 能有效提升学生 岗位适应能力 , 采用情境教学 , 角色体验 将 能提 高学 生社会 责任能力 , 在仿 真实训环 境下 进行 项 目实施 将 能提 升学生 的方法能力 。
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测试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改革目标与原则
改革目标:提高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改革原则:以工作过程 为导向,以实际项目为 载体,注重学生实践能 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的改革
改革目标:提高学 生实际操作能力, 培养符合企业需求 的软件测试人才
改革内容:增加实 践课程比重,引入 企业真实项目案例, 加强学生实践操作 训练
改革措施:建立实 践教学体系,完善 实践教学内容,加 强实践教学管理,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 环境和实践机会
课程资源: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测试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案例、实 验指导书等
实践教学师资: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软件测试教师,提高教师的实践 教学能力
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
04
实施步骤与计划
确定改革目标:明确实践教学 改革的目标和预期成果。
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软件测试流程和工具,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问题解决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分组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 创新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现有测试方法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和创新方案。
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与贡献
提高了软件测试行业的技 术水平
推动了软件测试行业的发 展
培养了更多的软件
总结与展望
06
总结本次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果与不足
不足:部分学生理论知识掌 握不够扎实,需要加强理论 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改进措施:加强理论教学与 实践教学的结合,提高学生
缺乏有效的评估 机制:传统实践 教学往往没有建 立有效的评估机 制,无法对学生 的实践成果进行 科学、客观的评 价。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也对
会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局
限性,难以满足现代会计职业所需的能力培养。
在实践中对基础会计课程进行改革与探索
势在必行。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旨在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情景,使学生在
课堂上能够学到更多的实用知识和技能,并能够提前适应真实的工作场景。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要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会计课程教学往往
是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主要通过讲解知识和公式来传授会计知识。
而在基于工作
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中,教师应扮演导员的角色,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发挥他
们的主观能动性。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注
重对会计原理和规则的讲解,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真正理解和运用。
而基
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要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模拟实践,让学生亲自参与理解会计知
识的本质和内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是现代会计教育的需求所决定的,通过
改革与探索,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这也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对于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改革研究

86摘要: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和人才缺乏的现状对跨境电子商务实训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满足外贸转型升级的需要,引入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改革,在阐述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现状,课程改革目标,课程改革措施的基础上,提出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能够带来的主要课程改革效果,以期对高职跨境电商实训课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伴随着全球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成为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新形式和新的增长点。
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跨境电商实训课程是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综合性课程,旨在为企业培养能够从事跨境电商平台操作和运营等工作的专业跨境电商人才。
由于跨境电商行业的更新速度极快,跨境电子商务实训课程需要进行适当的课程改革以顺应行业的需求,做到与时俱进。
课程改革首先需要根据课程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分析课程的开展进度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掌握了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制定课程改革目标。
以实现课程改革目标为基准,运用特色和创新的改革措施达到主要课程改革效果。
1、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现状1.1 课程现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集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国际物流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型课程。
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按照跨境交易的流程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运营,其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在跨境电商平台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由于课程的综合型特质,这门课程主要的教学对象包括电子商务专业,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商务英语,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学生。
1.2 存在的问题分析: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教学内容无法跟上跨境电商平台的更新迭代,现有的教材和教学资料对于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涉及较少,导致学生跨境电商的实践技能掌握不足,无法实现“零距离”上岗。
(2)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在实际课程开展中,主要借助于跨境网站进行教学,而真实平台教学存在满足实训的平台选择有限,跨境平台账户缺乏等问题,所以当跨境电商平台上的一些操作无法顺利展开讲解时,学生无法体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改革研究文/赵芹沅 张慧明★基金项目:此论文为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2018年度院级课程改革项目《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训》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PX-318120。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也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现有的基础会计课程存在以下问题:理论偏多、实践性不足、课程难度大等。
针对这些问题,学界和企业界开始对基础会计课程进行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强化案例式教学。
传统的会计课程大多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学完后难以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而案例式教学方法将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更符合现代企业的需求。
其次是加强职业素养教育。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道德、职业礼仪、职业承诺等方面的能力。
对于会计学生来说,提高职业素养能够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业规范和文化,并更好地开展职业生涯。
再次是强化实践性教学。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实习实训、校企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接触现实工作,提高动手能力。
最后是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强调课程内容应更加贴近实际工作,让学生学习到更具有实践性的知识。
在课程设计上,应考虑企业实际需求,注重实用性、创新性和前瞻性。
总的来说,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是提高会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在实践探索中,重点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职业素养教育、强化实践性教学和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
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实际工作需求。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一、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1.1 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往往将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学生对实际工作过程的了解和掌握。
在实际工作中,实际运用能力远比理论知识更加重要。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是必要的,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1.2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工作中,除了要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1.3 适应行业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化,会计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也可以更好地满足行业的需求。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的可行性2.1 现有条件的支撑现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学校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工作过程。
可以通过模拟软件对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进行模拟,让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学习和实践,从而更好地掌握会计工作的实际技能。
2.2 师资力量的支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有实际从业经验的会计师和金融人才加入到高校的师资队伍中。
这些师资人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工作过程的案例和经验分享,为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提供了实际的支持。
2.3 学生的接受程度在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中,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足。
而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因此可行性较高。
3.2 教学手段的改进传统的会计课程往往采用讲授和单纯的课堂练习的方式,而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需要结合更多的实际案例和实际操作,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工具,使学生可以在模拟环境中实际操作和练习会计工作。
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改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高校的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真正地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因此,如何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以《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改革》为题,探讨如何通过工作过程来改革专业技能训练课程。
一、传统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中,教师往往将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和理论分析上,而忽略了实践操作的训练。
这种教学模式的缺点在于,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真正地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此外,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缺乏实践环节,学生无法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也无法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因此,传统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缺乏实践环节,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2. 理论知识讲解过多,学生无法真正掌握知识。
3. 缺乏工作过程的训练,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改革为了解决传统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和工作过程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 强化实践环节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将实践操作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可以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2. 优化理论知识讲解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的演示,可以更加直观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强化工作过程的训练在实践操作中,应该注重工作过程的训练。
通过模拟实际工作过程,让学生在操作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可以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改革的难点在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改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难点:1. 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时,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能够在实践操作中指导学生,并且能够组织和设计工作过程的训练。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与实践(全文)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 高职教育的改革形势是“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要依据行业岗位需求定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实施。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与基础(一)课程改革的背景互联XX时代到来,企业对于XX络应用需求正在加速,Web 应用作为XX络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就业前景广阔,但在多年与实习就业企业的接触中,反馈回来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企业看重能力是实践经验和表达能力,经过调研及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我们的学生在从事XX站开发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实际开发经验,对开发流程不能很好地操纵和把握。
2.在校学习的知识相对独立,不能很好地综合应用。
3.沟通和表达能力欠缺,有时候不能很好地领会客户的想法或表达自己的见解。
为了提高学生就业及知识迁移能力,及锻炼学生的团队开发、团队合作能力,掌握本学习领域的真实工作内容,了解工作流程,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与企业合作开发了《Web综合实战》课程,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课程改革的基础《Web综合实战》课程改革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探究阶段、进展阶段和提升阶段,通过前二个阶段的改革探究,教学效果有一定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升,我们也积存了一定的课程改革经验,为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进一步提高学生素养及能力的课程改革也就是第三阶段奠定了基础,现在正处于第三阶段的探究过程中。
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以前改革的内容比较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以不同XX站的开发特点,让学生设计开发,这次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使课程改革更全面系统,融入更多职业素养的养成和锻炼的内容,与企业共同开发,培养定位更准确,从单一技能训练XX页设计改革为真实工作过程训练的Web综合实战,完成从简单的XX站设计到综合性XX络开发的工作过程实战,以企业或个人的真实需求为实战目标,按职业标准完成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
课程改革与研究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与研究
张才千刘斐
(开封大学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是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文以软件技术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为依托,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与研究,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改革实行方法,并对下一步课程改革的方向进行了说明,希望能给相关的课题的研究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作过程综合实训教学单元
Abstract:Theteachingmodebasingontheworkingprocessisaimportdirectionofhighervocationalprofe ssionalcurriculumreform.
Basedonthecomprehensivesoftwaretechnologyprofessionaltrainingcoursestorelyon,basedonth eworkingprocessofthecurriculumreformandresearch,thepaperpresentstheworkingprocessoftherefor mpracticeandthemethodstothenextstepofcurriculumreformdirectionwereexplained,thehopecangiver elatedresearchtopicstoprovidecorrespondingreferenceandsignificance.
Keywords:WorkingProcess,ComprehensiveTraining,TeachingUnit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
而对任何一种教育,其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都是教学,而教学的核心则是课程[2]。
要完成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建设具有鲜明职业特征的高职课程,进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课程背景和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背景
《综合实训》课程是在学院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环境下,针对软件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要求,与合作软件企业共同开发的一门综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
该课程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基础,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中各个职业岗位分析,根据软件企业相关岗位职业技能需求,根据学生认知学习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开发了该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
1.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通过企业调研,我们把软件项目开发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一一列出,并进行分类,与此同时,对工作任务细化,确定工作任务的使用频率和难易程度,将行动领域的项目(任务)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构建《综合实训》课程全新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形成一系列职业活动导向的培养方案、课程标准。
图1《综合实训》课程设计
2.采用“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
我们从培养企业项目实战经验出发,由校方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担纲,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以学习情境项目任务设计课程教学单元,在仿真的岗位工作环境——软件实习工厂中实施模块化教学,教学过程即是一个完成项目的过程。
在虚拟的职业情景中使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流程,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思路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以实践应用的需求为尺度引入知识点,以任务驱动为基本模式设计每节课的教学内容。
通过项目驱动的教
学设计,以网上书店项目为依托,整合相关知识与技能模块,设计了系统需求分析、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模块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共用模块开发、数据访问层开发、业务逻辑层开发、视图层开发、项目集成测试等10个理实一体、讲练做合一的教学项目。
《综合实训》学习情境的设计如下:
表1《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情景化和行动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程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思想,把课程内容融入项目形式之中,形成了课程内容和学习情境任务、教学案例与实际项目、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通过项目学习强化学生项目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仿真和真实职业情景中实现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
1.依托校企合作办学平台,设计“学习情境”,还原企业真实项目的开发流程
我们与合作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制定课程标准。
根据职业培养目标,确定了软件开发对应的工作任务。
这些工作为软件开发学习领域设计和学习情境设计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们从培养软件开发职业能力和企业项目实战经验出发,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对课程内容进行解构和重构,以学习情境项目任务设计课程教学单元实施模块化教学,教学过程即是一个完成任务的过程。
我们通过营造仿真教学环境——软件实习工厂进行项目训练,在虚拟的职业情景中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流程,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利用校外实习企业的资源,让学生到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顶岗实习,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感悟企业的职业道德。
图2教学实施过程
2.实施“项目考核”的考核模式
我们与合作企业一道共同分析了软件开发工作过程,把所需要的素质、能力、知识有机地整合到项目教学之中,突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共同合作,建立校企联合管理、评价与考核的机制。
采用“项目化”考核实际上就是检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设计能力,考核内容对应项目实训阶段的学习。
该考核方式能够检验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表2“项目化“考核内容与评价标准描述表
3.完全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结合,讲解每个学习情境的基本理论后,马上让学生根据讲解的原则和事例进行实验。
由于实验是针对具体系统项目,要正确执行他的设计结果,学生必须去知道理论,理解理论。
当然学生在
设计中会犯错误,教师需要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进行指导,实验完成后进行讲评。
通过实际项目来涵盖课程内容,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学习情境一体化、教学案例与实际项目一体化、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目标。
四、实践条件
1.校内实训环境
本课程校内实训室为软件实习工厂,学生在这里完成每个学习情境的学习。
软件实习工厂是通过和软件公司合作建设,内有项目洽谈室、会议室、经理室、工作区和员工休息区,完全按照软件公司中项目开发要求建成,能够有效地完成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工作,为学生提供仿真的实训环境。
2.校外实训环境
软件技术专业与许多企业保持着长期合作的关系,经过《综合实训》课程训练后的学生,能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参与真实项目的开发。
五、课程改革的方向
1.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要不断加强软件实习工厂软环境的建设,不断逼近真实软件企业情况。
2.加强授课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交流合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不断从企业引进新的实训项目,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项目。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课程的建设,使学生掌握软件开发流程中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调试等各项技术,具备了团队协作、进行规范软件开发的能力,能够适应软件企业的需要,成为软件开发领域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6]16号
[2]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认识基础与课程体系创新.中国职业教育.
张才千(1979-),男,汉族,河南杞县人,开封大学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高职教育
电子邮箱:
联系地址:河南省开封市大梁路开封大学软件职业技术学院47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