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专题05_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二轮复习高频考点预测演练 含答案解析

专题05_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二轮复习高频考点预测演练 含答案解析

专题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定位考点】高考虽然直接或显性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题目较少,但相当多的题目需运用整体性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或分析实际问题对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考查,多以自然带的分布为背景考查相关问题。

【精研真题】高频考点一.整体性原理应用【上海卷】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4分)(2)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

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异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3分)【答案】(1)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2)甲地降水年内分配差异较大,7、8、9月多,12、1、2月少;而乙地全年降水均匀,因此造成两地植被景观的差异。

(1)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乙地位于非洲中部刚果盆地,由于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盆地地形中低周高,故河流呈向心状水系,河流流量大,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

受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该地区的植被茂密,热岛雨林发育。

(2)结合图示的降水量分配信息,甲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夏季多雨,冬季少雨,而乙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均匀,故两地的自然景观有差异。

【错点错因】 未掌握气候影响因素及分析非地带性现象的思路带来的实际问题。

这实际上是对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理解和运用的考查。

高频考点二.生物种类、分布与地理环境2.【全国2卷】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

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

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

专题练习 ( 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读图填图·回扣基础]1.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的判读(1)自然地理环境是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生物。

(3) 图中A、 B、C、D 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过程的是C,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A,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B,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D。

(4)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如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5)黄河含沙量大,主要是因为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由于暴雨的冲刷,水土流失严重。

2.世界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分布示意图(1)写出 A~ L 代表的自然带名称。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E.亚寒带针叶林带F.苔原带G.冰原带H.温带落叶阔叶林带I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J.热带季雨林带K.温带草原带L.温带荒漠带(2)A —B— C— D— H 体现了自然带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3)H —K— L— H体现了自然带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3.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1)图 1 中各山位于北 ( 南、北 ) 半球,判断理由是同一自然带南坡海拔高于北坡,说明南坡为阳坡,故图 1 中各山位于北半球。

(2)由图 1 可知纬度越低,垂直带谱越复杂;纬度越高,垂直带谱越简单。

(3)由图 1 中可知随着纬度的升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高度逐渐降低。

(4)图 2 中的山峰位于北 ( 南、北 ) 半球,该山所处的热量带是热带。

(5)图 2 中山峰南坡为阳 ( 阴、阳 ) 坡,判断理由是同一自然带南坡的分布高度高于北坡。

(6)图 2 中山峰南坡为迎风坡 ( 迎风坡、背风坡 ) ,判断理由是自然带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五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含答案解析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五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含答案解析

专题五 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测控导航(2018·四川泸州二模)下图是某科考队员在北冰洋拍到的一只北极熊生活照片。

科学家预计,到了2050年,北极熊的数量将减少30%。

据此回答1~2题:1.照片拍摄的最佳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北极熊数量将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面上升,被淹死 B.气温寒冷,被冻死 C.食物缺乏,被饿死 D.市场需求,被杀死解析:1.B 2.C 第1题,严冬季节,北极熊外出活动大大减少,进入冬眠状态。

读图可知,图中北冰洋有部分区域冰雪消融,北极熊站在浮冰上,应为北极地区的暖季,即北半球的夏季。

第2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冰山会减少,北极熊赖以生存、捕食的海洋浮冰区逐渐消失,北极熊捕食困难,食物链中断,数量减少,濒临灭绝。

(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极地或高山冰川退缩区形成的冰川裸地是研究植被原生演替的理想场所。

海螺沟冰川退缩区(29°34′N,102°59′E)位于贡嘎山东坡,青藏高原东南缘,在长达2km 的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从裸地到先锋群落再到顶级群落的连续植被原生演替序列。

如表示意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不同演替阶段样地植被特征。

据此回答3~5题:A.川滇柳、冬瓜杨B.云冷杉、沙棘C.冬瓜杨、云冷杉D.沙棘、川滇柳4.在植被原生演替过程中( )A.植被郁闭度升高B.地表径流流速加快C.气温日较差增大D.土壤发育趋于成熟5.与同一演替阶段北美冰川退缩区相比,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单位面积植被生物量大,是由于海螺沟( )A.生物群落结构较稳定B.水分和热量条件较好C.植物的种类复杂多样D.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小解析:3.C 4.D 5.B 第3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冰川退缩的时间越早,植物越成熟,越接近顶级群落。

刚开始由冰川融化而演化为裸地以后,只有一些适应能力强的物种生存,中间有些时间段,植被种类比较多,各种植被种类在相互的竞争,都没有达到一种垄断的地位,慢慢的竞争能力最强的物种占据了主流,成为了云冷杉顶级群落。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测试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选择题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大、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2.该示意图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如图中的虚线为某水平自然带在图示地区分布的最北界线。

读图回答3~4题。

3.该自然带的植被类型为()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4.与该自然带在我国分布的最北界线相比,图示界线()A.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受海洋和暖流影响大B.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不受西北季风影响C.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多山地、丘陵D.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受寒流影响大)在高山雪线之下的山坡上,有一个特殊的地带——高山流石滩。

它是由大大小小的石块构成的,放眼望去,好像一派无生命迹象的荒凉“石海”,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各种美丽而独特的高山花卉在石缝间悄悄绽放,这些星星点点的花卉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观带(见图)。

读图,完成5~6题。

5.与滇西北的高山相比,新疆天山北坡的高山流石滩分布高度较低,主要是因为天山北坡()A.降水较多B.气温较低C.坡度较缓D.光照较强6.流石滩上植被稀疏、植株矮小的原因有()①海拔高,气温低②多大风③食草动物多④太阳辐射强烈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某探险队在新疆某地形区考察时,由南向北依次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如下图所示(图中数字表示海拔)。

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山地最高处海拔为5000米B.云杉林出现在南坡C.沿途植被的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沿途植被的变化体现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8.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自然带分界线,一年中有明显位置变化的是()A.甲B.乙C.丙D.丁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拟图,完成9~11题。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新人教版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新人教版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7·河北保定模拟)2015年我国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地区的冰川发生移动,侵蚀了当地1.5万亩草场,近70户牧民房屋受到不同程度地损伤。

据此回答1~2题:1.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地壳活动活跃B.风力作用加剧C.全球气候变暖D.流水侵蚀加剧2.下列现象与该问题有关的是( )A.中纬度海域台风活动减少B.欧洲西北部夏季温度偏低C.环太平洋地区火山地震频繁D.雅鲁藏布江含沙量不断增大解析:1.C 2.B 第1题,我国新疆地区的冰川移动是因为近年来全球气温变暖,冰川消融,形成了冰裂缝和冰川移动面,在外力作用下,这个区域的冰川发生大规模移动,故选C项。

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使北极冰川融化,大量向南流的冷水削弱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势力,导致暖流增温作用减弱,所以欧洲西北部夏季气温偏低。

(2017·安徽安庆模拟)下图示意中国大陆海岸线纵深度变化,正值表示向海推进,负值表示向陆后退。

读图,回答3~4题:3.1990~2012年,中国海岸线空间位置总体变化趋势是( )A.向海推进B.向陆后退C.保持不变D.进退各半4.导致中国海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泥沙淤积B.海平面上升C.海洋资源开发D.风暴潮频繁解析:3.A 4.C 第3题,中国大陆海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经历了岸进与岸退基本平衡阶段、岸进明显阶段和岸进速度强烈增加3个阶段,变化以向海推进为主,向陆后退较小。

第4题,海岸线位置变化是各种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然因素是影响海岸线向陆后退的主导因素,如海水侵蚀、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均是使海岸线向陆后退,风暴潮等海洋灾害也会导致海岸线向陆后退;人为因素是海岸线向海推进的主导因素,人类围海养殖、港口码头修建、围海造地等用海项目的使用,加速海岸线向海推进。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项训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项训

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单选题海螺沟冰川位于横断山区,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冰川。

近百年来,随着海螺沟冰川面积的变化,当地的有机碳储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读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生态系统各组分有机碳储量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海螺沟冰川成为我国海拔最低冰川的原因有( )①当地所处纬度高,气候寒冷②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显著③地处东南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④冰川储量大,坡度陡,易发育雪崩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关于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生态系统各组分有机碳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各组分间有机碳储量无关联性B.粗木质残体中的有机碳储量最少C.有机碳储量多少与植物光合作用呈负相关D.冰川消融时间越早,有机碳储量越少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属于土地,又是海域的组成部分。

滩涂是中国最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面积大、分布集中、区位条件好、农牧渔业综合开发潜力大的特点。

如图示意江苏沿海局部由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而引起的滩涂面积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图示区域滩涂面积不断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气候变暖,地壳抬升 B.泥沙淤积,海水顶托C.河流改道,波浪侵蚀 D.围海垦殖,地壳下沉4.由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是( )A.使用频率较高 B.海水污染严重C.有机质含量少 D.盐碱化程度高5.盐城滨海原生湿地,从海边向陆地方向依次出现了光滩、米草滩、碱蓬滩、獐茅草滩和芦苇滩景观其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地方性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中①~⑧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地面年辐射差额(地面热量年净收入),n/Lr为地面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与①所示的自然景观相一致的地区是( )A.亚马孙平原 B.东非高原C.江南丘陵 D.西西伯利亚平原7.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海拔从低向高的自然带分异规律B.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C.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D.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分异规律对流层中,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高考真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高考真题

高考真题研究JW鲤择塑卜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9•全国文综m)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林地B.湿地C.草地D.寒漠答案 1.A 2.D 3.C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土地覆被变化主要表现为“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积雪融化,水分在洼地处积累,形成湿地,A 对。

气温降低会导致越年积雪面积增加,B错。

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降水以降雪为主,降水增多不会导致越年积雪面积减少,C错。

降水减少,气候趋于干旱,不利于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D错。

第2题,洪水暴涨只能形成暂时的积水,A错。

由材料“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可知增加的湿地面积主要来自草地,故B错。

地面沉降与湿地的形成关系较小,C错。

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温低,有多年冻土层和越年积雪分布,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导致积雪融水增多和表层冻土融化,为湿地形成提供了水源,且下层冻土不利于水分的下渗,易在洼地形成湿地,D对。

第3题,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地处内陆,降水量少。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土壤水分条件变差,不再适宜发展种植业,更不会转化成对水分需求较多的林地和湿地,A、B错。

气温升高,蒸发加剧会使对水分需求较多的耕地转化成对水分需求相对较少的草地,C正确。

气温升高,不会使耕地转化为寒漠,D错。

(2018・天津文综)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2019高考地理复习周测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新人教版52

2019高考地理复习周测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新人教版52

周测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双基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将“①色暗、肥沃的土壤,②地理位置,③冷湿的温带季风气候”按一定顺序填入abc三个方框内,则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C.②①③ D.②③①2.森林面积锐减对该地区土壤和河流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①使土壤腐殖质增多②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③使河流含沙量减小④降水多时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①③答案:1.D 2.B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地理要素关系图的判读。

我国东北大部分地区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影响,形成冷湿的温带季风气候,受气候、植被影响,发育形成色暗、肥沃的黑土,D项与此相符。

第2题,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变化的影响。

森林减少会加剧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还会使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2018·湖南月考)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A.纬度地域分异规律B.经度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4.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大气环流C.太阳辐射 D.洋流答案:3.A 4.D解析: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读图,根据图示自然带的分布形态,可判断沿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主要体现了纬度地域分异规律,A对,B、C、D错。

综上所述,A项正确。

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

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洋流,受沿岸寒流影响,沿岸气温较低,D对;地形、大气环流、太阳辐射不是其分布纬度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A、B、C错。

天津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下图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

[推荐学习]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训练

[推荐学习]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训练

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高考命题规律命题角度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2014全国Ⅱ·8~9)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第1~2题。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2.C1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特有动物种属的形成主要与该岛远离大陆,地理环境相对孤立有关,故B 项正确。

第2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

耐寒的企鹅是南极洲的特有动物,赤道地区本应分布喜暖的动物,企鹅在此处生存主要与该岛能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有关,故C 项正确。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2018福建莆田3月质检)新疆罗布泊地区分布成群红柳沙包。

红柳每年4月中旬发芽生长,11月落叶。

风沙流受红柳的阻挡堆积,形成沙堆,随着红柳的不断生长,一层枯枝落叶层、一层沙层交替出现,这样年复一年两层交替堆积,逐渐形成高大的红柳沙包(下图)。

据此完成第1~3题。

典型红柳沙包层状沉积结构1.当地红柳沙包的枯枝落叶层沉积的主要季节是( )A.春季、夏季B.夏季、秋季C.秋季、冬季D.冬季、春季2.属于红柳沙包形成的必备条件是( )A.沙源丰富红柳的特性B.沙源丰富地形阻挡C.土层深厚红柳的特性D.土层深厚地形阻挡3.沙包中的沙层厚度、沙粒粒径与形成时的风速、空气湿度有明显对应关系的是( )A.风力强,空气湿度较小,沙粒粒径小,沙层厚B.风力弱,空气湿度较小,沙粒粒径大,沙层薄C.风力强,空气湿度较大,沙粒粒径大,沙层厚D.风力弱,空气湿度较大,沙粒粒径小,沙层薄2.A3.D1题,根据题目,11月落叶,北半球是秋冬季节。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自然”题组命题6大着眼点之(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含解析)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自然”题组命题6大着眼点之(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含解析)

“自然”题组命题 6 大着眼点之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高频考点 ( 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情全察 ]命题视角一自然地理环境各因素间的互相关系1.(2018 ·天津八校联考) 读陆地环境主要构成因素的互相关系图,达成(1) ~ (2) 题。

(1) 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色不一样,重点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A.②B.①C.③D.④(2) 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色形成的箭头是()A.⑤B.⑥C.⑦D.⑧分析:(1)B(2)B第 (1)题,河流的水文特色包含径流量大小、流量的季节变化、结冰期、含沙量等方面,而这些方面与河流流域内的天气亲密有关,松花江地处温带季民风候区,径流量较小、有结冰期,而珠江流经亚热带季民风候区,径流量大,无结冰期。

受天气因素影响,两河流水文特色差别很大,应选项 B 正确。

第(2) 题,黄土高原地表形态是千沟万壑,主假如流水侵害作用形成的,图中⑥表示水文对地貌的影响,应选项 B 正确。

命题视角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2018 ·湖北四地七校联考) 平潭是福建省一个岛县,当地哄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堡垒”的民谣。

当地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作为建筑资料,建筑如图 2 所示的石头房子,名为石头厝。

其独到的造型是海岛居住文化的“活化石”。

据此回答 (1) ~ (2) 题。

(1) 石头厝的特色及其对应功能正确的选项是()A.房子低矮——便于保温B.屋顶缓——防暴雨C.窗户小——防外敌D.石头压瓦——防狂风(2) 联合平潭的地理特色,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该地降水少主假如因为沿岸寒流降温减湿B.该地适合发展的家产有渔业、风电、旅行业C.该地主要房子建材是岩浆喷出冷却凝结而形成的D.因为台湾山脉的阻拦,该地夏秋免遭台风灾祸分析: (1)D (2)B第(1)题,福建位于东南沿海,多台风灾祸,石头厝的特色及其对D 对。

福建位于亚热带,房子不需要保温,A 应功能正确的选项是石头压瓦,能够防狂风危害,错。

2019高考地理实战演练专项系列一: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019高考地理实战演练专项系列一: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019高考地理实战演练专项系列一: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单项选择题径流系数 , 就是某一期间的径流量( 毫米 ) 与这一期间的降水量( 毫米 ) 之比 , 用百分率表示。

它能反响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为径流补给河流 , 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

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 , 依据表中数据 , 完成 10~ 11 题。

南岭地区 >60% 天山地区20— 60%1、依据表中的数据 , 分析得出 ( )华北地区 <30% 江淮地区30— 40% A. 华北地区和浙江丘陵径流系数差距浙江丘陵 >60% 成都平原<40%较大 , 是因为华北地区蒸发量小云贵高原 <40% 西北地区 ( 除天山地区 ) <5%B. 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必定大C. 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展D.在其余条件同样的状况下, 径流系数山区大于平原地区2、检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向, 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南岭地区近些年来,丛林植被被破坏,对水源涵养有减弱趋向,不稳固径流增大B.降水量增大,地表的损害作用增强C.径流系数增大,对河流补给变得不够稳固,水位季节变化增大D.径流系数增大,对当地的天气也会产生必定的影响【答案】 B【分析】植被破坏严重,以致植被的涵养水源能力降落,降水时河水狂涨,地表径流将增大。

故 A 正确。

径流系数增大,说明降水量更多的变为径流补给河流,下渗的变少涵养的水源也就是变少,这就造成雨季河水狂涨,旱季河水水位严重降落,而这对天气会有必定的影响,因为故CD正确。

降水量增大时,假设蒸发较大,那么对地表的损害作用其实不必定强,故 D 不正确。

以下图是世界某地理事物( 暗影部分 ) 分布表示图,完成3~ 4 题。

3、该地理事物最可能是A、高原、山地分布区C、石油、铁矿分布区BD、热带丛林、草原分布区、干湿季节显然交替分布区4、暗影地区气温日较差大于年较差,其形成的最主要区位因子是A、纬度B、降水C、土壤D、植被【答案】 A【解题思路】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天气,位于低纬度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角较大,因此气温的年较差小;但因为纬度较低中午太阳高度角大,白日气温高升很快,因此气温日较差大。

2019届高考地理重难点专题突破练习卷: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019届高考地理重难点专题突破练习卷: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下图为“哈萨克族牧民转场放牧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山地牧民有季节转场放牧的传统,其影响因素是( )A.水热B.光照C.风向D.水源2.转场放牧充分利用了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中的( )A.整体性B.差异性C.空间性D.综合性【答案】1.A 2.B自然界中的碳处于不断的循环之中。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碳循环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地域性B.差异性C.无序性D.整体性4.人类影响大气CO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3.D 4.B“渝新欧”是重庆至欧洲的国际铁路大通道。

读图,回答5~6题。

5.该国际铁路大通道沿线①②③④对应的地带性自然带,正确的是( )A.①——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②——亚寒带针叶林带C.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④——亚热带常绿硬叶林6.图中国际铁路大通道经过的自然带主要体现了( )A.以水分为基础的分异规律B.以热量为基础的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5.A 6.A[来源:学科网]7.下列山地中,垂直方向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 )A.秦岭B.喜马拉雅山C.阿尔卑斯山D.阿巴拉契亚山【答案】B焉耆马是我国古代西域名马,体型较小,善奔跑,耐力好,这些特征与其所处环境密切相关。

焉耆马集中产自天山海拔2800米处高山盆地,此盆地由三个“U”形谷组成。

下图为“我国天山自然带分布图”。

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有关天山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A为北坡,B为背风坡B.A坡植被比B坡的更为茂盛C.L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D.可找到冰川运动痕迹9.焉耆马的特征形成原因与下列哪个因素关系最小( )A.冰雪融水提供优质水源B.平坦地形提供奔跑场所C.多样植被营养丰富D.高寒缺氧提高耐力【答案】8.D 9.A浙江境内多丘陵山地,位于浙西北的西天目山生物多样性丰富。

读“西天目山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完成10~11题。

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训练

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恐龙是地质历史时期的爬行类动物族群, 在距今大体 2 亿 3 500 万年至6 500 万年从前旺盛一时, 支配全球生态系统高出 1 亿 6 千万年之久。

读图, 完成第1~2 题。

图中数字表示距今年代( 单位: 亿年)1. 恐龙生活的时代主若是在图中的()A. ①B. ②C.③D.④2. 关于恐龙的突然灭绝, 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 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天气发生巨变所致,这些学说认为以致恐龙灭绝的共同原因是()A. 气温变化B. 植物变化C.降水变化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答案(2021 浙江金华十校高二期末) 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 完成第3~4 题。

3. 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爽朗的要素是()A. 风化基岩B. 天气C.地形D.生物4. 图示地域()①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②斜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陋③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④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A. ①②B. 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解析第 3 题, 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本源, 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爽朗的要素。

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亲近相关。

应选D项。

第 4 题, 植被覆盖率越高, 水体下渗越多, 地表径流越少, 因此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 ①正确; 斜坡上由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水土迁移较快, 因此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陋, ②正确; 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成土母质, ③错误; 地下径流量受当地降水和植被的影响大, ④错误。

应选 A 项。

(2021 浙江稽阳3 月联考) 以以下图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域的降水差异表示图。

读图, 完成第5~6 题。

5. 依照图中信息推测丙地的自然带是()A. 温带针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荒漠带D.温带草原带6. 甲—乙—丙三地的自然植被变化, 表达了()A. 纬度地带分异B.干湿度地带分异C.垂直分异D.地方性分异答案解析第 5 题, 丙地年降水量为200~400 毫米, 植被种类为草原。

2019高考地理练习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解析版

2019高考地理练习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解析版

夯基提能卷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夯基提能卷⑤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 •河北邯郸质检]某群岛面积12 200平方千米,由大约200个岛屿组成,岛上建有一座城镇。

岛上植被低矮、浓密,为无天然树木生长的草原,土生的陆地哺乳动物已不复存在。

读下图完成1〜2题。

1 .群岛上无天然树木生长的最主要原因是()A.阴凉多风的气候B .过早与大陆分离C.过于单一的地形 D .火山的不断喷发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根据纬度位置判断该群岛常年盛行西风,加之海洋上摩擦力小,导致风力强劲,大风会吹走表土,使土壤贫瘠,而且该群岛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阴凉多风的气候不利于树木生长。

2 .群岛禽鸟丰富得益于()A.靠近大陆的位置 B .流经沿岸的洋流C.缺少大型食肉动物D .受人类活动影响弱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禽鸟丰富的原因是食物丰富,食物丰富得益于沿岸有寒流流经,鱼类饵料丰富,鱼类数量多;大型食肉动物的存在、靠近大陆对鸟类影响不大;该岛上有城镇分布,不能判断人类活动影响强弱。

故选B。

[2019 •陕西宝鸡教学质量检测]法国梧桐和香樟树都是典型的城市行道树。

下表显示法国梧桐和香樟树的部分特点。

在法国梧桐的种种问题暴露之后,香樟树就成了杭州重要的城市行道替代树种。

根据下表回答3〜4题。

树种特点法国梧桐属落叶大乔木,根系分布较浅,易倒斜香樟属常绿大乔木,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3.杭州的法国梧桐易倾斜的时间和影响因素是()A. 1、2月份的积雪 B . 2、3月份的梅雨C. 7、8月份的暴雨 D . 8、9月份的台风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通过事物的相互关系考查气象要素对植物的影响。

从表中可见,法国梧桐属于落叶大乔木,根系分布较浅,8、9月份的台风带来大量的降水和大风,使杭州的法国梧桐易倒斜,选择D4 .与法国梧桐相比,香樟树作为城市行道树的明显缺点是()①冬季采光不佳②夏季保持水土功能差③夏季遮阴不足④冬季下雪树叶易积雪A.①②B .①④C.②④D .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通过事物的相互关系考查气象要素对植物的影响。

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训练

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训练

专题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高考对对塚■高考命题规律2019年咼考必备2014年2015年2016 年2017 年2018 年I卷n卷I卷n卷I卷n卷川卷I卷n卷出卷I卷n卷出卷命题角度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7~98~9命题角度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0~116~810~111、3命题角度3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影响的分析37,24分咼考真题体验•对方向(2014全国8~9)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第1~2题。

1. 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A. 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2. 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A. 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答案11.B 2.C解析第1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特有动物种属的形成主要与该岛远离大陆,地理环境相对孤立有关,故B项正确。

第2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

耐寒的企鹅是南极洲的特有动物,赤道地区本应分布喜暖的动物,企鹅在此处生存主要与该岛能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有关,故C项正确。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命题角度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8福建莆田3月质检)新疆罗布泊地区分布成群红柳沙包。

红柳每年4月中旬发芽生长,11月落叶。

风沙流受红柳的阻挡堆积,形成沙堆,随着红柳的不断生长,一层枯枝落叶层、° L 枯枝搖叶空 1沙层典型红柳沙包层状沉积结构 1.当地红柳沙包的枯枝落叶层沉积的主要季节是 ( )A. 春季、夏季B. 夏季、秋季C. 秋季、冬季D. 冬季、春季2.属于红柳沙包形成的必备条件是 ()A. 沙源丰富红柳的特性B. 沙源丰富地形阻挡C. 土层深厚 红柳的特性D. 土层深厚 地形阻挡 3.沙包中的沙层厚度、沙粒粒径与形成时的风速、空气湿度有明显对应关系的是 ( )A. 风力强,空气湿度较小,沙粒粒径小,沙层厚B. 风力弱,空气湿度较小,沙粒粒径大,沙层薄C. 风力强,空气湿度较大,沙粒粒径大,沙层厚D. 风力弱,空气湿度较大,沙粒粒径小,沙层薄 答案 1.C2.A3.D解析第 1题,根据题目,11月落叶,北半球是秋冬季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高考命题规律命题角度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2014全国Ⅱ·8~9)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第1~2题。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2.C1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特有动物种属的形成主要与该岛远离大陆,地理环境相对孤立有关,故B 项正确。

第2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

耐寒的企鹅是南极洲的特有动物,赤道地区本应分布喜暖的动物,企鹅在此处生存主要与该岛能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有关,故C 项正确。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2018福建莆田3月质检)新疆罗布泊地区分布成群红柳沙包。

红柳每年4月中旬发芽生长,11月落叶。

风沙流受红柳的阻挡堆积,形成沙堆,随着红柳的不断生长,一层枯枝落叶层、一层沙层交替出现,这样年复一年两层交替堆积,逐渐形成高大的红柳沙包(下图)。

据此完成第1~3题。

典型红柳沙包层状沉积结构1.当地红柳沙包的枯枝落叶层沉积的主要季节是( )A.春季、夏季B.夏季、秋季C.秋季、冬季D.冬季、春季2.属于红柳沙包形成的必备条件是( )A.沙源丰富红柳的特性B.沙源丰富地形阻挡C.土层深厚红柳的特性D.土层深厚地形阻挡3.沙包中的沙层厚度、沙粒粒径与形成时的风速、空气湿度有明显对应关系的是( )A.风力强,空气湿度较小,沙粒粒径小,沙层厚B.风力弱,空气湿度较小,沙粒粒径大,沙层薄C.风力强,空气湿度较大,沙粒粒径大,沙层厚D.风力弱,空气湿度较大,沙粒粒径小,沙层薄2.A3.D1题,根据题目,11月落叶,北半球是秋冬季节。

当地红柳沙包的枯枝落叶层沉积的主要季节是秋季、冬季,C项对。

第2题,红柳沙包形成过程中,一层枯枝落叶层、一层沙层交替出现,属于红柳沙包形成的必备条件是沙源丰富、红柳的特性(阻挡沙尘,形成沙堆,又不断生长),A项对。

第3题,沙包中的沙层厚度、沙粒粒径与形成时的风速、空气湿度有明显对应关系的是风力弱,空气湿度较大,沙粒粒径小,沙层薄,D项对。

(2018浙江三钉教育模拟)净光合作用量=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

下图是某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与气温关系统计曲线。

据此完成第4~5题。

4.绿色植物净光合作用量会受太阳辐射、气温、降水量、土壤养分等因素的影响,这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 A.整体性 B.差异性C.可塑性D.临界性5.气温25 ℃以上,该地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量不再随气温升高而增加,其主要制约因素最有可能是( )A.光照B.水分C.热量D.CO25.B4题,绿色植物净光合作用量会受太阳辐射、气温、降水量、土壤养分等因素的影响,说明太阳辐射、气温、降水量、土壤等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第5题,从图中信息看,气温在25 ℃以上时,植物的呼吸作用量明显增大,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却增长缓慢,是由于气温越高,土壤蒸发越强,土壤水分呈现不足,植物吸收水分少而影响光合作用量增长。

故其主要制约因素最有可能是水分。

(2018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模拟)我国传统民居以砖、木建筑为主,而在我国东南沿海某海岛上流传着“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谚,这里有一种奇特的传统民居,以岛上特有的花岗岩、火山岩为主体材料,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

当地人称之为石厝(如下图)。

读图,完成第6~7题。

6.该海岛( )A.原始森林茂密B.属珊瑚岛C.河流短小D.土壤肥沃7.石厝“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的主要目的是( )A.防泥石流B.防大风C.防沙尘暴D.防地震7.B6题,该海岛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森林多为次生林;该海岛多花岗岩和火山岩,因此不属于珊瑚岛;该海岛位于东南沿海,降水较多,有短小河流发育。

第7题,由材料“风沙满地跑”可知,该海岛多大风,“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可以有效抵御大风天气。

(2018山东青岛二中模拟)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

图1是不同气候(湿润、半干旱、干旱)下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2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8~9题。

图1图28.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A.生物B.地形C.降水D.成土母质9.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 )A.甲与ⅠB.甲与ⅡC.乙与ⅡD.丙与Ⅰ9.D8题,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有机物腐烂形成腐殖质,形成土壤中的有机质。

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密切相关,所以本题选择A项。

第9题,由材料可知,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因此湿润区的淋溶层最厚,半干旱区次之,干旱区最薄,图中丙的淋溶层厚度居中,属于半干旱区,对应的植被为草原。

草原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向下根系的集中程度递减,从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因此有机质主要分布在土壤的表层,对应图2中的Ⅰ。

选D项。

(2018福建厦门期末)孢粉是木本和草本植物的器官,能大量完好地保存在沉积层中。

下图示意从青海湖沉积层钻孔中获取的距今不同年代的孢粉浓度变化。

研究人员通过与青海湖流域外其他地区孢粉成分的对比,确定该钻孔获取的孢粉主要反映青海湖流域的植被数量与构成。

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由青海湖沉积层钻孔获取的( )A.孢粉总浓度、木本孢粉浓度、草本孢粉浓度B.草本孢粉浓度、孢粉总浓度、木本孢粉浓度C.孢粉总浓度、草本孢粉浓度、木本孢粉浓度D.木本孢粉浓度、孢粉总浓度、草本孢粉浓度11.距今12 000~10 000年期间,青海湖流域( )A.气候湿润,趋于温暖B.气候干燥,趋于温暖C.气候干燥,趋于寒冷D.气候湿润,趋于寒冷11.B10题,从材料中可知,孢粉总浓度是木本孢粉浓度与草本孢粉浓度之和。

图中Ⅰ数值最大,且大体相当于Ⅱ浓度和Ⅲ浓度之和,故Ⅰ曲线代表孢粉总浓度;根据图中横坐标变化的时间尺度可知,此时青藏高原已经形成,青海湖流域以高寒气候为主,植被以草本植被为主,木本植物相对较少,草本孢粉浓度大于木本孢粉浓度,故Ⅱ曲线代表草本孢粉浓度,Ⅲ曲线代表木本孢粉浓度。

第11题,读图,距今12 000~10 000年期间,青海湖流域植物孢粉浓度低,说明气候干燥,趋于温暖,B项对。

气候湿润,趋于寒冷的年代,孢粉浓度高。

(2018广东揭阳二模)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土壤处于嫌气状态,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从而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

下图为某湖泊沼泽地的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图。

读图,完成第12~14题。

12.该湖泊沼泽地( )A.有机土厚度甲大于乙B.有机土厚度甲、乙可能相同C.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D.有机土厚度与水域的深度无关13.影响有机土成土的主要因素是( )①气温②湿度③成土母质④人类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4.下列地区中,有机土面积广大的是( )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13.A 14.A12题,结合图中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可读出,甲处厚度为2.0~2.5 m,乙处厚度为2.5~3.0 m,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C项正确。

第13题,由材料可知,有机土是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形成的,说明影响因素是湿度;由材料可知,因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影响有机质分解速度的因素是气温。

故A项正确。

第14题,由材料可知,形成有机土的因素是土壤湿度大、气温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又是湿地,故有机土面积最大,A项正确。

命题角度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2017全国Ⅰ·1、3)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

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第1~2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2.A1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提供的时间“3月25日”和关键词语“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推理出3月25日当地自然生长的杂树萌生新叶而呈现一丝绿色,说明当地自然植被是落叶阔叶林,故选B项。

常绿阔叶林冬季不落叶,与材料不符,排除;常绿硬叶林为地中海气候区植被,我国东部地区为季风气候,排除;观察景观图中杂树枯叶的特征,可排除D项。

第2题,较温暖的气候才能满足灌木四季常绿,冬季气温过低则难以生存,因此气温是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

(2016全国Ⅰ·10~11)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

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

据此完成第3~4题。

3.磷高累积区是( )A.高山草甸带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4.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 )A.大气温度较低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D.地表径流量较小4.C3题,由材料可知,磷高累积区位于四川西部山地东坡,海拔4 000米左右,由此(温度、土壤、水分条件)可以排除B、C、D三选项,故选A项。

第4题,由材料可知,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

由图可知,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较,该山地2 000~3 000米处磷累积量较低,可推知该处地表径流量较大,土壤含水量较低,气温较高(图中海拔也有明确显示);该处气温较高,生物生长量应该较高,利于磷的累积,但因为气温、土壤含水量及地表径流的影响使该处磷的流失更多,因此磷的累积量较小,从海拔更低处的磷累积量也可以看出这种情况,由此要注意分析某一地理事物量的变化必须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综合分析。

(2016全国Ⅲ·10~11)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