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读心识人三大方法
流传千年的识人方法
![流传千年的识人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dde2c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f.png)
流传千年的识人方法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方法:
1.目光交流:通过观察对方的眼神和表情,可以获取一些关于他们内心感受和态度的线索。
眼神的坚定与活力可能暗示着自信和决心,而目光躲闪或不自信的表情则可能表示缺乏信任或虚弱。
2.身体语言:观察一个人的姿势、姿态和动作可以提供更多信息。
例如,直立的姿态通常
表示自信和坚定,而低下头、紧握拳头等姿势可能显示出紧张或不安。
3.言谈举止:通过倾听对方的言辞和观察他们的口头表达方式,可以了解他们的沟通风格、
知识水平以及是否真诚和善良。
4.人际关系:观察一个人与他人的互动方式和关系,可以了解他们的社交能力、合作精神
以及处理冲突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5.观察他们的行为模式:注意观察对方的行为和习惯,包括他们的工作方法、时间管理和
自我约束等方面。
这些可以提供关于他们的责任感、自律性和决策能力的线索。
6.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和信念:与对方交流并询问他们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看法,可以帮助了
解他们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
这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有共同的价值观、合作的可能性以及在某些问题上的互补性。
需要注意的是,识人方法并不是绝对准确和完美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不能仅凭一种方法就全面了解一个人。
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多个方法和多次观察,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人的特点和品质。
古人识人术
![古人识人术](https://img.taocdn.com/s3/m/046c3c297375a417866f8f5a.png)
古代识人术1、头发多的人是劳碌名,心眼小。
2、眉毛长的人身体虚弱,多病。
3、女人额头上有斑迹者,家庭多有不幸。
4、额头宽的人聪明,开朗。
5、三个头涡的人非大人物便是恶人。
6、牙齿孔隙大的人爱撒谎。
7、大脚勤,小脚懒。
8、好哭的孩子健康。
9、女人肤色白有良缘。
10、眼角多纹,眉重的人多情。
11、眉毛和眼睛间有痣的人多淫。
12、耳朵大耳厚的人有福气。
13、嘴唇厚者不善辞令,嘴唇薄者多嘴、14、昂首走路的人开朗,低头走路的人好色。
心计多。
15、嘴小的人细心,嘴大的人吃四方,性欲强。
古代观眼识人术1、醉眼酒色破财相。
2、睡眼贪贱孤苦相。
3、惊眼胆弱夭折相。
4、病眼体弱多疾病。
5、淫眼奸邪淫色相。
6、丹凤眼智慧聪明。
7、龙眼忠心耿耿可信任。
8、虎眼威严英武大蒋之才感情丰富艺术人才。
9、马眼平庸志不高。
10、鹿眼性急富有感情。
11、猴眼机敏多疑淫为人忠厚讲义气欲强。
12、鱼眼愚笨短命之人。
13、鼠眼灵活好动盗窃之流。
14、羊眼奸诈心恶。
15、鸡眼性急如斗多毒多淫孤僻无人缘。
16、眼神眼神不强的无判断力;眼睛有光的聪明;偷视的奸狡、贪淫;眼光上视的骄傲,目中无人;眼光下视的多疑、拘谨;眼神不定的心不安份,非偷即骗。
古代观鼻识人术中国故相曾称:“鼻者画之山,不高则不灵。
鼻通于气,以察神志之躁静,心胆之强弱,1、鼻高而不对称则凶。
2、鼻塌而鼻尖肥,是劳碌名,难成事。
3、狮子鼻属政治家、外交家型,不论男女精力充沛,好动、活泼,进取心强。
4、伏犀鼻艺术家型的鼻子直长,细而凸出,这种人大都内向,性情平和、温柔,不走极端,暧美、富有理想,富有艺术天份。
5、折欠鼻型,鼻子尖往上翻,是鲫鱼嘴型,固执。
这种人多爱嫖,赌次,问东问西。
6、鹰勾鼻,笔尖向下留勾,这种人贪梦,自私自利,为人奸诈狡猾。
古代观口唇识人术古人云:“喜怒哀乐,有动于中,必形于外。
”1、唇厚的人,富贵长寿之相。
过于厚的人其肉欲旺盛。
2、唇厚的人,好辨,机伶,外刚内怯,是薄情人。
庄子和诸葛亮的识人法
![庄子和诸葛亮的识人法](https://img.taocdn.com/s3/m/ecdf7de3f61fb7360b4c652b.png)
结合庄子和诸葛亮提出的一些观人、识人的方法,个人总结出的一些方法。
特陈述如下1、近使之而观其敬将所要识别的对象安排到自己身边工作,因为天天在一起相见容易相熟,久而久之就会没有拘束,这样就便于考察他的恭敬行为如何。
也就是观察这个人在与人相交往的过程中是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
2、远使之而观其忠他是否忠诚,将其指派到远方工作一段时期后,就会从一些事实和侧面的反映中得以验证。
通过在这期间内的一些具体表现和侧面反映中观察出一个人的本质好坏,究竟是忠与不忠,乃至于是一般性的忠诚抑或是绝对忠诚。
3、烦使之而观其能通过派很多的事务和在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况出现时,让其所识别的对象去独立处理,经过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才能辨别其能力的高低、大小。
4、卒能问焉而观其知他是否有智慧,在仓促和紧迫的情况下突然地询问他,就会发现其智慧体现的真实水平。
5、急与之期而观其信是否守信,要在事态紧迫的情况下求其帮助、和其相约,就会在其赴约或不赴约中得以验证。
守信承诺也是做人的一顶基本要求。
6、委之以财而观其仁他是否仁义,将钱财托付其管理和使用,通过观察其对钱财的态度和对钱财的运用,就能得出结论。
7、告之以危而观其节他是否有气节,当危难来临时让其处置,就会检验出他的节操。
在识人时,告诉给你所要识别的对象出现了危难的情况让他处置,从他处理危难的情况来观察其节操。
8、醉之以酒而观其态他是否有德,用酒将其灌醉,就会在其是否有失态的言语和举止中得到证实。
9、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他是否好色,将共放在男女杂处的环境里,就会检验出来。
“10、促脸交谈而观其心他是否诚心,在最近的距离内进行谈心,也会从其言语和举止的表露中反映出很多真实而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中,观察出其缺点和不足。
11、观其好恶而知短长他的长处和短处都在那些方面,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来了解其爱好和厌恶、就会发现其优劣。
12、观其交游而知贤肖他是否贤良,通过观察和了解其结交的都是哪类朋友,就可以断定其是好人或坏人了。
经典识人术(老子孔子吕氏春秋等)
![经典识人术(老子孔子吕氏春秋等)](https://img.taocdn.com/s3/m/6bd8ece45fbfc77da269b15c.png)
老子《道德经》中的识人之术曾国藩有一句名言:“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
”民间俗话也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老子在《道德经》33章里就告诉我们,“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识人是一门大智慧。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一段话是老子《道德经》第81章原文。
大概意思是这样的: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
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
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
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
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
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识人术第一招:所欲进则明其美,隐其恶者,必小人也其实这句话非常的好理解,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也十分常见。
大概意思就是:对于自己想要讨好的人,就一味地夸大他的优点,只字不提他的缺点。
如果你身边有这类人,一定要避而远之。
大部分人喜欢听好话,这样可以极大的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所以这一类小人其实在现实中十分吃香。
但是实际上呢,只夸你真的好吗?在长期以往的过度赞美中,人会飘飘然的认不清楚自己,一个人如果无法从他人口中得知自己的缺点,那么将永远止步不前,不会想着完善自我。
所以对于这种靠“奉承”来拉拢人心的人,一定要躲得远远的。
识人术第二招:所欲退则彰其过,匿其美者,必小人也这个和第一招那就是完完全全相反,是另一个极端。
这一句指:对于与自己不和的人或者自己讨厌的人就百般否定,将其贬的一文不值。
这种人同样不能深交。
只亲近对自己有用的人,对于和自己有利益冲突的人就变着法儿的使绊子,这种人不仅心机重还非常自私。
和这种人相处就相当于在自己身边放了一颗不确定什么时候会爆的炸弹,什么时候你对他没有利用价值了,他可能也会像对付那些人一样对付你。
古人识人方法
![古人识人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a05265133687e21af45a964.png)
古人识人方法一、识人之法:七经、九征、五常、八观六验、六戚四隐•作者:甘雨时间:2013-12-16纵观中国历史,善于识人者比比皆是,周文王渭水河畔识得姜太公,吕太公挑选无赖刘邦为婿,曾国藩初会江忠源纵观……诸如此类的典故可谓数不胜数。
近日网络疯传中国古代识人之法,“神准”!早在数千年前,中国古代就有了相关的理论书籍,如《周易》、《易经》等等。
除此而外,圣人先贤们还总结出了很多识人方法,如三国时诸葛亮的“观人七经”,刘邵《人物志》中的“九征”、“五常”学说,吕不韦提出的“八观六验”和“六戚四隐”,曾国藩《冰鉴》中关于识人的著述等等。
1、《吕氏春秋》提出的识人六验法:(1)喜。
验其节制能力,不得意忘形。
(2)乐。
验其癖性爱好,不玩物丧志。
(3)怒。
验其控制能力,不失去理智。
(4)惧。
验其是否勇于负责,当铮铮好汉。
(5)哀。
验其是否悲观失望,怨天尤人。
(6)苦。
验其是否有坚韧不拔的气度,能够吃苦耐劳。
以上六法松下幸之助评价甚高。
2、魏人李悝提出识人的五视法:(1)居视其所亲。
即考察该人经常和谁在一起。
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都黑。
从一个人平时所喜欢亲近的人那里,就可以知道他的人品。
(2)富视其所与。
即考察该人在生活富裕时将钱花在什么上面。
(3)达视其所举。
即考察该人身居高位时,提拔重用的是什么样的人。
是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
(4)穷视其所不为。
即考察该人在身处逆境时的作为。
是否会人穷志短,牺牲原则换取利益。
(5)贫视其所不取。
即考察该人在贫困境地时的作为,看能否洁身自好,不取不义之财。
3、诸葛亮提出的识人七法:(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通过观察该人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的态度和观点,了解他的信仰和志向。
(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通过和该人展开辩论以观察应变能力。
(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通过请该人出谋划策以了解其学识和视野。
(4)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通过将灾事、祸事等告诉他,看他的反应,由此来观察他是否有勇气直面苦难的现实。
古代识人之法大全
![古代识人之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9c2de6265ce050877321394.png)
古代识人之法大全古代识人之法大全庄子(战国):是远使之而观其忠。
忠,即忠诚也。
我们常说的山高皇帝远,就是说离领导远,自然难以监督。
倘若人在远方,又能自觉地忠实地执行上级政令,这样的人是值得信赖的。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
”这是我们考察使用干部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近使之而观其敬。
敬者,恭也,也有谨慎之意。
意思是常与领导接触,并在周围工作,会因相熟而丧失约束,因为熟而忘乎所以,那是一个不可信赖的人。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不乏其人,他们在领导左右.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说话办事十分放肆,有的甚至参与决策、干预决策,影响了领导在群众中的形象。
因此,选好在领导周围工作的人十分重要,不仅关系到领导的形象,还关系到党的事业成败。
三是烦使之而观其能。
烦者,多也。
不断地增加一个人的工作量能考察他的能力。
领导之所以是领导,就是因为他有超越一般人的工作能力,能解决一般人不能解决的问题。
四是卒然向焉而观其知。
这里的知主要是指应变能力。
个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最能反映他的应变能力,我们在用人时,学历要看,但不能唯学历。
一个光能抠书本而没有应变能力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称职的领导。
因为我们从事的是从来没有人从事的伟大而新兴的事业,许多问题需要探索,还有许多问题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必须当机立断。
应变能力,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对稳定大局,提高政府威信具有重要意义。
五是急与之期而观其信。
就是说在限定的时间内让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而观察他是否守信。
如果能完成,说明遵守信约,具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能力。
做人、做事,特别是在领导岗位,必须说到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取信于民,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里,这一点显得至关重要。
六是委之以财而观其仁。
仁,这是特指廉洁、清正。
把金钱、财物委托给他全权处理,观察其是否廉洁。
因为金钱、财物最能诱惑人、腐蚀人。
一个人在金钱、财物面前不检点,有贪占行为,那就是不仁。
一个不廉洁的人,哪怕他有再大的才能也不能用。
古人识人术大全
![古人识人术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c1116f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5.png)
古人识人术大全KUNGFU小生2022-02-21 07:21一、姜子牙识人术—《六韬·选将》1、问之以言,以观其辞;2、穷之以辞,以观其变;3、与之间谋,以观其诚;4、明白显问,以观其德;5、使之以财,以观其廉;6、试之以色,以观其贞;7、告之以难,以观其勇;8、醉之以酒,以观其态。
二、曾国藩识人术1、“邪正看眼鼻”2、“真假看嘴唇”3、“功名看气概”4、“富贵看精神”5、“主意看指爪”6、“风波看脚筋”7、“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三、李鸿章识人术1、五官,以双目神不外散,鼻梁直,嘴唇厚为最好;2、看皮肤,以肤色粗黑,双手茧多为最好;3、看说话,以木讷寡言为最好。
四、孔子识人术1、视其所以2、观其所由3、察其所安。
五、薛文清(明)《读书录》1、闻事不喜不惊者,可以当大事;2、听谤不怒不怨者,可以处烦嚣;3、遇难不避不畏者,可以担重任;4、用心不忮不求者,可以举大略;5、做人不浮不躁者,可以固根本。
六、老子识人术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3、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七、李构识人术1、居视其所亲2、富视其所与3、达视其所举。
4、窘其所不为。
5、贫视其所不取。
八、《吕氏春秋》1、喜之以验其守2、乐之以验其僻3、怒之以验其节4、惧之以验其持5、哀之以验其人6、苦之以验其志九、鬼谷子识人术1、喜之以验其守,2、怒之以验其节,3、苦之以验其志。
十、庄子九征识人术1、远使之而观其忠2、近使之而观其敬3、烦使之而观其能4、卒然问焉而观其知5、急与之期而观其信6、委之以财以观其仁7、告之以危而观其节8、醉之以酒而观其则9、杂之以处而观其色十一、诸葛亮《知人之道》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4、告之以难而观其勇;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十二、《胡冰诌鉴》—夏侃1、学毕,无以致用,不器。
古人流传下来的六大精准识人法
![古人流传下来的六大精准识人法](https://img.taocdn.com/s3/m/26f58ce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d.png)
古人流传下来的六大精准识人法
生活中,辨别一个人的性格很重要。
这不是为了评价他,而是为了更好建立关系。
以下是古人识人的六大方法。
1. 通则观其所礼
一个人成功了,要看他是否还谦虚谨慎、彬彬有礼、遵守规则。
如果他对别人的态度不谦虚、不礼貌,那个人很有可能是靠不正当手段发财。
2. 贵则观其所举
一个人地位显贵了,就要观察他所举荐的人是人才还是小人。
以此足以判断出这个人是什么货色。
3. 富则观其所养
一个人有钱了,要看他怎么花钱、给谁花、花在什么地方。
人富了以后还能保持节俭,才是品行的体现。
4. 听则观其所行
听完一个人的话,要看他是不是那样去做。
不怕说不到,就怕他说了做不到。
5. 止则观其所好
爱好是灵魂最直接的表现。
透过一个人的爱好,能看出这个人的本质。
6. 贱则观其所不为
地位低下不是问题,怎么对人处事才是重点。
当一个人地位低下
的时候,要看他的行为是否诚实不虚伪,是否忠厚不愚蠢,自谦不自卑。
学习古代圣贤如何识别人才
![学习古代圣贤如何识别人才](https://img.taocdn.com/s3/m/51d909b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79.png)
学习古代圣贤如何识别人才
古代识别人才强调深入、全面地观察被观察者的言语、行为、表情等内容。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观言:孔子在《论语·公冶长第五》中提出“听其言而观其行”。
第二观眸:孟子提出通过观眸来了解人的方法,“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眸子不能掩其恶。
胸中正,则眸子嘹焉。
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座哉?”因为眼睛是心灵的反映,心中的正邪都会从中反映出来。
第三观行:孔子认为考察一个人的行为动机,做事的方式,进而洞察他的内心,这样才能全面地了解一个人。
据《贞观政要·论择官第七》记载,魏征上疏唐太宗,提出了选人考其行的“六观”法:“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与,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
”
第四观志。
《论语·公冶长第五》中记载了孔子经常召集弟子们以谈话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志向,从而对弟子进行判定。
第五观过:在《论语·里仁第四》中孔子指出:“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意思是人有各种各样,所犯的错误也各式各样。
仔细的审查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六观亲:如《吕氏春秋》中提出的“六戚四隐”的方法,主张通过观察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兄弟姐妹、亲戚朋友以及邻里门生,来考察一个人的个性品德。
古代识人之法大全
![古代识人之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999a50fddccda38366baf2f.png)
古代识人之法大全古代识人之法大全庄子(战国):一是远使之而观其忠。
忠,即忠诚也。
我们常说的山高皇帝远,就是说离领导远,自然难以监督。
倘若人在远方,又能自觉地忠实地执行上级政令,这样的人是值得信赖的。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
”这是我们考察使用干部的一个基本条件。
二是近使之而观其敬。
敬者,恭也,也有谨慎之意。
意思是常与领导接触,并在周围工作,会因相熟而丧失约束,因为熟而忘乎所以,那是一个不可信赖的人。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不乏其人,他们在领导左右.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说话办事十分放肆,有的甚至参与决策、干预决策,影响了领导在群众中的形象。
因此,选好在领导周围工作的人十分重要,不仅关系到领导的形象,还关系到党的事业成败。
三是烦使之而观其能。
烦者,多也。
不断地增加一个人的工作量能考察他的能力。
领导之所以是领导,就是因为他有超越一般人的工作能力,能解决一般人不能解决的问题。
四是卒然向焉而观其知。
这里的知主要是指应变能力。
一个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最能反映他的应变能力,我们在用人时,学历要看,但不能唯学历。
一个光能抠书本而没有应变能力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称职的领导。
因为我们从事的是从来没有人从事的伟大而新兴的事业,许多问题需要探索,还有许多问题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必须当机立断。
应变能力,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对稳定大局,提高政府威信具有重要意义。
五是急与之期而观其信。
就是说在限定的时间内让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而观察他是否守信。
如果能完成,说明遵守信约,具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能力。
做人、做事,特别是在领导岗位,必须说到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取信于民,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里,这一点显得至关重要。
六是委之以财而观其仁。
仁,这是特指廉洁、清正。
把金钱、财物委托给他全权处理,观察其是否廉洁。
因为金钱、财物最能诱惑人、腐蚀人。
一个人在金钱、财物面前不检点,有贪占行为,那就是不仁。
一个不廉洁的人,哪怕他有再大的才能也不能用。
古代读心识人三大秘籍,观人识人五、六、七
![古代读心识人三大秘籍,观人识人五、六、七](https://img.taocdn.com/s3/m/1d40860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16.png)
古代读心识人三大秘籍,观人识人五、六、七中国古代比较著名的识人读心法有三种,可以用“五、六、七”三个字进行概括,它们分别是战国初期魏国政治家李悝的“五视法”、秦朝吕不韦的“六验法”和三国时代诸葛亮的“七观法”。
读心术自古以来就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在经历了太多的教训之后,古人们总结了很多读心识人的方法,这些方法在今天看来,依然有用。
一、“五视法”识人战国初期魏国政治家李悝的“五视读心识人法”:1、居视其所亲。
看他平时亲近哪些人,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富视其所与。
看富裕时他是怎么花钱的,是贪图个人享受,花天酒地;还是广散钱财,招贤纳士。
3、达视其所举。
看他身居高位有权势时推举重用什么样的人,是个人的酒肉朋友、七姑八姨;还是不论亲疏,举贤荐能。
4、穷视其所不为。
看他交厄运时能否坚守信念,不拿原则做交易。
5、贫视其所不取。
看他处于贫困境地时能否洁身自好,不取不义之财。
李悝的“五视读心识人法”实际上是对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进行观察,通过观察他们的表现,来确定他们是否有高尚的操守,这实际是一种“环境读心识人法”。
二、“六验法”识人《吕氏春秋》中,记载了一种“六验读心识人法”,这“六验”指的是:1、喜之以验其守,让他欢喜,验其节制能力,看他是否不变操守,不得意忘形。
2、乐之以验其僻,让他高兴,验其癖性爱好,看他是否有不良癖好,是否会玩物丧志。
3、怒之以验其节,引他发怒,验其控制能力,看他能否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失去理智。
4、惧之以验其持,在恐惧的情况下考验他是否能够坚持到底,验其能否勇于负责,当铮铮好汉。
5、哀之以验其人,悲哀之时,看他是否节哀自制,验其是否悲观失望,怨天尤人。
6、苦之以验其志,处于艰苦环境,看他是否胸怀大志,验其是否有坚韧不拔的气度,能否吃苦耐劳。
《吕氏春秋》中记载的“六验读心识人法”,实际上是通过看人在不同的情绪中的行为表现,来达到识人的目的。
可以称之为“情绪读心识人法”。
这种方法曾经被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当成宝典,他曾经说过:“《吕氏春秋》'六验’中的名句,曾帮助我物色了众多人才。
古人秘传的识人七步法
![古人秘传的识人七步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c833c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f.png)
古人秘传的识人七步法
1.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
—庄子
我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忠诚,可靠,可以通过将他人远离自己办事和接近自己办事,然后暗中观察他人的一言一行,继而得出结论!
2.“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诸葛亮
主要分两个部分:一,让他人做事,二,让他人说话。
让他人做事,不厌其烦地使唤他人,用以观察他人的抗压能力和工作能力强不强。
让他人说话,通过和他人的对话,来辨别他人是否知识渊博、志向远大、应变能力强、有深远见识。
3.好便宜者,不可与之交财,多狐疑者,不可与之谋事”—左宗棠
我们不可信任那些贪财的人,更不可对他们托付重事,因为这种人会因钱财的多寡而变节。
4.“告之以危而观其节”和诸葛亮的观人术口诀“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庄子
一个人能否成大事,胆量和定力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要想考察一个人的胆量,我们可在鼓舞他们士气后,向他们托付危险的大事,这样可以尝试出一个人胆量。
5.“急与之期而观其信”—诸葛亮
通过特殊情况与他人的约定,考察这个人是否诚实守信。
如果这个人能在危急关头都能诚实守信,平时小事时也必定很讲信用,则可以向他托付事项。
6.“杂之以处而观其色”—庄子
让某人与不同层次的人相处,看他在不同群体、不同场合中待人接物的态度是否一直合乎情理,是否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忠臣可靠、表里如一是选人用人的最基本标准。
7.“醉之以酒而观其侧”—诸葛亮
酒品如人品,一个连酒后都不失态,可见其定力超常,自控力超
强,是个正人君子,可堪重任。
关注我,天天看干货!。
庄子识人的九种方式
![庄子识人的九种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907fe4e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9.png)
庄子识人的九种方式人际关系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识人的能力则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在庄子的哲学中,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在社会中,人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得复杂。
因此,庄子提出了九种方式来识别人的真实本性,这些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人,建立正面的人际关系。
一、观察言行庄子认为,一个人的言行是了解其本性的最直接途径。
通过观察他人的言行举止,我们可以了解他人的性格、喜好、价值观等方面。
例如,一个人的善良、诚实、谦逊等品质通常会在他的言行中表现出来。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言行来判断其本性。
二、看待态度一个人的态度也是了解其本性的重要途径。
庄子认为,态度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情感和价值观。
例如,一个人对待工作、家庭、朋友等方面的态度可以体现出其对这些事物的重视程度和态度。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态度来了解其本性。
三、关注行为习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也是了解其本性的一个方面。
庄子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可以反映出其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例如,一个人的习惯性行为可以体现出其性格、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点。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习惯来了解其本性。
四、察觉言谈庄子认为,一个人的言谈也可以反映出其本性。
通过观察他人的言谈,我们可以了解他人的思想、态度、情感等方面。
例如,一个人的言谈可以体现出其对事物的看法、对他人的态度等。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言谈来了解其本性。
五、关注情绪变化一个人的情绪变化也是了解其本性的一个方面。
庄子认为,情绪变化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状态和情感状态。
例如,一个人的情绪变化可以体现出其对事物的看法、对他人的态度等。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情绪变化来了解其本性。
六、观察行为表现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也可以反映出其本性。
庄子认为,行为表现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价值观等方面。
例如,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可以体现出其对他人的尊重、对社会的责任感等。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来了解其本性。
古人教你如何识人
![古人教你如何识人](https://img.taocdn.com/s3/m/05fd7a3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9.png)
古人教你如何识人
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曾经对魏文侯说,想要认识清楚一个人,就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观察:
1、居视其所亲。
第一,要注意看他平常都跟谁在一起,亲近哪些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够得到君子认同的人,本质不会差;相反经常跟一群狐朋狗友花天酒地的人,就很难让别人有靠谱的感觉。
这也是为何孟母要三迁择邻的原因。
2、富视其所与。
第二,看他是怎么支配自己的财富,是如葛朗台般视金钱如性命的守财奴,或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受,还是能够接济朋友,视钱财如粪土。
3、达视其所举。
第三,看他处于显赫之时推举重用什么样的人,是这个人的酒肉朋友、七大姑八大姨;还是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4、穷视其所不为。
第四,看这个人处于困境的时候的操守如何,是否能坚持原则,独善其身,不拿底线做交易,不出卖良心。
5、贫视其所不取。
第五,看他贫困潦倒时能否洁身自好,不食嗟来之食,不取不义之财。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历史上五大智者读心识人,句句精辟
![历史上五大智者读心识人,句句精辟](https://img.taocdn.com/s3/m/fc51ca89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f.png)
历史上五大智者读心识人,句句精辟识人是一门学问,历史和现实中,因聪明识人而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
识人是一门学问孙膑因为没有读懂庞涓,而遭受断膝、迫害之害;韩非没有读懂李斯,最后竟惨死监狱等等。
在经历了太多的教训之后,古人们总结了很多读心识人的方法,这些方法在今天看来,依然有用。
诸葛亮: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重用,首先得了解他的立场、观点。
凡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人,决不可委以重任。
因为这种人习惯于见风使舵,没有定性。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即指与对方商定某事,看他能否说到做到,是否讲信用。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说话不算数,就不值得别人信赖。
所以,看一个人讲不讲诚信,不在于他说的怎样,要看他做的怎样,事实胜于雄辩,因此,听其言,观其行,才是高明之举。
吕不韦:喜之以验其守;惧之以验其持。
在欢喜的状态下,可以看出对方的节制能力,操守是否坚正,不得意忘形;在恐惧的情况下,可以看出对方是否能够坚持到底,看出对方能否勇于负责,当铮铮好汉。
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司马光: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挑选人才的方法,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
因为君子持有才干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用来作恶。
持有才干作善事,能处处行善;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
愚人尽管想作恶,因为智慧不济,气力不胜任,人还能制服它。
而小人既有足够的阴谋诡计来发挥邪恶,又有足够的力量来逞凶施暴,就如恶虎生翼,危害甚大!姜子牙:告之以难,以观其勇;醉之以酒,以观其态。
提出问题请对方回答,可以看出对方的语言沟通能力;盘根问底地问对方问题,可以看出他的应变能力;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曾国藩:邪正看眼鼻;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邪正看眼鼻:忠、奸是中国人看人当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如果连好人和坏人都不能识别,那何谈用人。
所以曾国藩把识人口诀中的第一句话定为“邪正看眼鼻”,如果鼻子和眼睛不正,即俗话讲的眼斜鼻歪,在曾国藩看来这个人肯定心术不正。
跟姜子牙、孔子、管仲这些古人学读心识人!
![跟姜子牙、孔子、管仲这些古人学读心识人!](https://img.taocdn.com/s3/m/9f354b9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4.png)
跟姜子牙、孔子、管仲这些古人学读心识人!识人是一门学问。
识人首先要读懂人心,读懂人心的善恶、读懂人心的舍得、读懂人心的公道、读懂人心的信仰。
几千年的风雨洗礼,使得古圣先贤们总结了很多读心识人的方法,如战国时的魏人李悝、秦人吕不韦,三国时的诸葛亮等。
这些方法在今天看来,对识人和用人依然有古为今用的价值。
姜子牙的'六征'识人法姜子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亦是西周的开国元勋,在识人用人方面,提出了洞察人心的'六征'识人法,即'问之以言,以观其详;穷之以辞,以观其变;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告之以难,以观其勇;醉之以酒,以观其态。
'•问之以言,以观其详这是说要了解一个人可以通过与之谈话,向他询问、听他的回答,言谈是观察一个人的最佳途径,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谈吐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出此人的性格和品行。
•穷之以辞,以观其变在谈话当中,不仅要听对方说,还要有技巧地提问。
如果要考察一个人,以通过连续不断地发问来观察对方的反应。
如果一个人缺乏自信、意志不坚定在面对连珠炮式的发问时,必会表现出惊慌失措的样子。
如果一个人本来就谎话连篇,在连续的发问下就很容易语言混乱、自相矛盾、答非所问。
•明白显问,以观其德如果想要考察一个人的品行,可以告诉他一些无关紧要的秘密,观察他的反应。
有的人对于别人的秘密能够守口如瓶,即使有人询问也假装不知,这样的人是靠得住的。
而有的人刚刚听说一个秘密,就忙着四处散播、以此为乐,这样的人不仅不宜与之深交,最好也不要合作。
•使之以财,以观其廉要看一个人是否廉洁,可以让他到容易拿到灰色收人的职位上,如果是唯利是图的人,就会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回扣等,而如果是廉洁的人,即使处在这样的位子上也会坚持自己的原则。
•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做事情除了需要能力之外,也需要勇气和毅力。
尤其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有的人能够迎难而上,越是难题越要挑战,想尽办法也要解决。
古代识人术
![古代识人术](https://img.taocdn.com/s3/m/3ddeb198b307e87100f696d9.png)
古代识人术1、头发多的人是劳碌名,心眼小。
2、眉毛长的人身体虚弱,多病。
3、女人额头上有斑迹者,家庭多有不幸。
4、额头宽的人聪明,开朗。
5、三个头涡的人非大人物便是恶人。
6、牙齿孔隙大的人爱撒谎。
7、大脚勤,小脚懒。
8、好哭的孩子健康。
9、女人肤色白有良缘。
10、眼角多纹,眉重的人多情。
11、眉毛和眼睛间有痣的人多淫。
12、耳朵大耳厚的人有福气。
13、嘴唇厚者不善辞令,嘴唇薄者多嘴、14、昂首走路的人开朗,低头走路的人好色。
心计多。
15、嘴小的人细心,嘴大的人吃四方,性欲强。
古代观眼识人术1、醉眼酒色破财相。
2、睡眼贪贱孤苦相。
3、惊眼胆弱夭折相。
4、病眼体弱多疾病。
5、淫眼奸邪淫色相。
6、丹凤眼智慧聪明。
7、龙眼忠心耿耿可信任。
8、虎眼威严英武大蒋之才感情丰富艺术人才。
9、马眼平庸志不高。
10、鹿眼性急富有感情。
11、猴眼机敏多疑淫为人忠厚讲义气欲强。
12、鱼眼愚笨短命之人。
13、鼠眼灵活好动盗窃之流。
14、羊眼奸诈心恶。
15、鸡眼性急如斗多毒多淫孤僻无人缘。
16、眼神眼神不强的无判断力;眼睛有光的聪明;偷视的奸狡、贪淫;眼光上视的骄傲,目中无人;眼光下视的多疑、拘谨;眼神不定的心不安份,非偷即骗。
古代观鼻识人术中国故相曾称:“鼻者画之山,不高则不灵。
鼻通于气,以察神志之躁静,心胆之强弱,1、鼻高而不对称则凶。
2、鼻塌而鼻尖肥,是劳碌名,难成事。
3、狮子鼻属政治家、外交家型,不论男女精力充沛,好动、活泼,进取心强。
4、伏犀鼻艺术家型的鼻子直长,细而凸出,这种人大都内向,性情平和、温柔,不走极端,暧美、富有理想,富有艺术天份。
5、折欠鼻型,鼻子尖往上翻,是鲫鱼嘴型,固执。
这种人多爱嫖,赌次,问东问西。
6、鹰勾鼻,笔尖向下留勾,这种人贪梦,自私自利,为人奸诈狡猾。
古代观口唇识人术古人云:“喜怒哀乐,有动于中,必形于外。
”1、唇厚的人,富贵长寿之相。
过于厚的人其肉欲旺盛。
2、唇厚的人,好辨,机伶,外刚内怯,是薄情人。
《南华经》:识人的九种方法
![《南华经》:识人的九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c21d46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a.png)
《南华经》:识人的九种方法《南华经》中,庄子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也被称为“九征”,即九种识人的方法。
文章开篇便写道:“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大凡而言,人心比山川还险恶,知心比知天更困难。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正因如此,才有了“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
”也就是说,一个人刚开始可能如饥似渴地追求真理与良知,可转瞬又像远离水火一样,避之唯恐不及。
接下来,“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
”知人心者难于知天,天还有春夏秋冬的规律可循,可是人呢?外貌厚道,内心不可捉摸,也就很难通过他的容貌去判断他的那颗心。
正因如此,孔子给出了以下辨别人心的九条路径:1、远使之而观其忠:让他去远方承担一份使命,以此检验他忠诚的程度。
2、近使之而观其敬:“近则卑”,这是常人的特点,因而你可以观察在身边工作的他,是否有足够的尊敬。
3、烦使之而观其能:在繁杂的事务中,看他拥有怎样的才能。
4、卒然问焉而观其知:突然询问他一件事情,看他的智慧。
5、急与之期而观其信:急忙之中约他前来,看他是否讲求信用。
6、委之以财而观其仁:把财富托给他,看他是否清廉、仁厚。
7、告之以危而观其节:大事难事看担当。
告诉他,危难已来,看他的节气。
8、醉之以酒而观其侧:看其是否酒后失态,言行是否还保持理智,是否还能口密不泄?9、杂之以处而观其色:让他和三教九流相处,看他内心纯洁的程度。
所谓“九征至,不肖人得矣”。
这就是圣贤指出的“南华九征”。
通过这九个方法,大体上就可以将人分辨出来。
“九征”揭示了识人用人的本质,但怎样才能把它用在现实生活当中呢?按照“心-道-德-事”,有以下四种途径:1. 事上,认识他人。
如果没有事先建设自己的心灵品质,就把这“九征”直接拿过来使用,结果就会邯郸学步,把观人之术变成了圆滑算计,最终,破坏彼此的信任。
也就是说,不懂得别人的“心法”,只用其“方法”,反而会弄巧成拙。
2.德上,引导他人。
在德上,以“九征”为依托来引导他人。
知人知面不知心,古人专门看人心的九种方法在今天依然准的吓人
![知人知面不知心,古人专门看人心的九种方法在今天依然准的吓人](https://img.taocdn.com/s3/m/2f4f44e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4.png)
知人知面不知心,古人专门看人心的九种方法在今天依然准的吓人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画人画面难画心。
看人面相也是如此,只看人表面的面相往往落入以貌取人的尴尬境地,只看人的骨骼虽能看人行为但难以测度,所以古人还有相心之法作为面相的辅助。
古之相心之法多处于达摩陈抟两家,达摩那边多是附会,但陈抟老祖这边的却是字字千金,这里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九条。
一看眼。
人一生精神皆在双目,看人双目便知其人精神!目秀神心秀,目清神心清,目枯浊神心枯浊。
其人眼睛如流星闪耀,必定是富贵之人,其人眼睛苦浊必定困苦之辈,此法百试不爽。
二看好酒之徒。
人好喝酒必定皮上燥滞!就是说人脸部多有淤塞之色,皮肤多发干偏黄。
三看神色多变之人。
一个人神色多变多意志不坚而心不定。
为人必定常生奸心歹意,为人多贪但不愚。
四看不能同富贵的人。
这种人看起来骄傲,面相学认为一个人开怀有矜骄气。
这种人多喜欢持长仗势欺人。
这种人多持己专长,可以同贫贱但不能同富贵!五看不能同患难的人,一个人喜欢没事回头看,做事狐疑不决,这种人多心志不坚和人同患难的时候多会离开。
六看潜力股。
面相学认为如果一个人畏畏缩缩这种人一辈子没机会,但一个人符合悠悠二字,必定器量宽大有机会便能发达。
这悠悠是古人形容人看起来沉静,外貌干净潇洒之相。
七不要说话的时候看人眼睛不看人!网上是有很多说看人眼的方法,但在和人说话的时候看人眼睛不看人是表示怀疑!如果一个人一和人说话就盯着人眼睛看,这种人猜疑心重!而且多性格贪婪不宜做朋友。
八看人说话。
说话快点人不健身,说话的时候嘴巴撅起来的人多事败,且这种人多生于贫苦之家。
其人精神多有问题。
九看看自己!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度哉?人焉瘦哉?”是说看人,但道家更提倡大家看看自己。
因为我们最容易忘记的是自己的错误,不是别人的错误。
其实看自己也是在看别人,大家有空多照照镜子看看自己,自然能提高看人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读心识人三大方法
选人先要识人。
识人是一门学问。
识人得首先读懂人心,读懂人心的善恶、读懂人心的舍得、读懂人心的公道、读懂人心的信仰。
中国很早就有了关于如何识人的理论书籍,如《易经》等。
几千年的风雨洗礼,使得古圣先贤们总结了很多读心识人的方法,如战国时的魏人李悝、秦人吕不韦,三国时的诸葛亮等。
这些方法在今天看来,对识人和用人依然有古为今用的价值。
魏人李悝提出识人五视法:
一、居视其所亲。
考察这人经常同谁在一起。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从一个人平时喜欢亲近怎样的人,就可以略知他的人品。
二、富视其所与。
考察这人在生活富裕时将钱都花在哪些方面,大致能看出一个人的欲望和追求。
三、达视其所举。
考察这人身居高位时,提拔重用的是什么样的人,是不是任人唯贤。
四、穷视其所不为。
考察这人在身处逆境时的作为,是不是人穷志短,有没有牺牲原则巧取利益。
五、贫视其所不取。
考察这人在贫困境地时的作为,看能否洁身自好,不取不义之财。
吕不韦提出“八观六验”考核人的标准:
八观:在一个人仕途通达、处境顺利的时候,要注意看他礼遇的是些什么人;在他显贵、发达的时候,要注意看他举荐些什么人;在他富贵的时候,要注意看他供养、收养些什么人;在他听取
意见的时候,要注意他将采取些什么行动;在他闲暇无事的时候,要注意看他有些什么喜爱和嗜好;在与他探讨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他说些什么话、怎样说话;当他贫穷的时候,要看他不接受什么东西;当他的社会地位处在下贱阶层的时候,要看他绝对不做什么事情。
六验:当他高兴的时候,要检验他什么地方没有过分的表现、所坚守的事情没有因此而放纵;当他快乐的时候,要看清他的癖好;当他发怒的时候,要看清他的节制,能否保持理性;当他恐惧的时候,要看清他是否保持着足够的自制力;当他哀伤的时候,要看清他为何哀伤,透过这种哀伤能否看到他的仁慈之心;当他处于苦难当中的时候,要看清他这时所秉持的始终不渝的志向。
诸葛亮提出识人七法: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通过观察该人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的态度和观点,了解他的信仰和志向。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通过和该人展开辩论以观察应变能力。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通过请该人出谋划策以了解其学识和视野。
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通过将灾事、祸事等告诉他,看他的反应,由此来观察他是否有勇气直面苦难的现实。
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一个人在醉酒以后,观察他的真实性情。
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看一个人在物质利益面前的心态,以观察他是否能保持廉洁。
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托付他办一些事情,看他是否讲信用。
要全面地考察一个人,不但要看清他的表现,而且还要洞察他的内心品格,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则任何人的本来面目不论是虚伪贪婪还是诚实谦让,不论是卑鄙庸俗还是磊落
高尚,不论是邪恶阴险还是正派善良,都将一一明察而不会有丝毫的疏漏。
这就是古代圣贤之所以能知人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