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历史热点:中美关系

合集下载

高考热点七 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国共关系

高考热点七 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国共关系

②六十年代,美国惊恐中国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威望的提高,制造所谓“中国威胁论”,并发动越南战争,威胁中国安全。中国援越抗美,中美关系再次降到最低点。
7、20世纪70年代走向和解、中美建交
①中美建立的原因:改善中美关系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美国方面:
a、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再也不能不承认新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d、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
②意义: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迅速开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共产党的影响力扩大
2、1927-1937年:十年对峙
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四·一二”政变,“七·一五”要人物:吉备和鉴真。
②明清时期:
戚继光抗倭,明清政府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政策。
2、第二阶段: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日本战争侵略,经济掠夺,奴化教育,中日关系恶化。
①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
a、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根本原因)
b、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1978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间题上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
d、1979年1月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
8、八九十年代,两国摩擦不断。中美正式建交后,双方在广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中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矛盾冲突。美国始终末放弃霸权政策,在中美关系上围绕着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百般刁难中国,致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尤其是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

【决胜】(压轴题)中考历史 专题03 美国问题与中美关系(含解析)

【决胜】(压轴题)中考历史 专题03 美国问题与中美关系(含解析)

专题03 美国问题与中美关系一、选择题1.(2014届毕业升学考试浙江丽水卷)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国旗的演变见证着国家历史的变迁。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图3 图4①华盛顿亲历了图3的诞生②图3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国旗③图4引领着美国人民走向独立④国旗的演变见证了美国领土的扩张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史的内容。

图3的国旗是美国诞生时期的国旗,其中的十三颗星代表的是最初独立的十三个殖民地;图4的国旗是美国独立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领土扩张后的国旗,其中的五十颗星代表今天美国的五十个州。

故答案为:D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美国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美国南北战争2.(2014届毕业升学考试山东德州卷)仔细观察右图,我们可以看出南北战争前,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A.工业品的进出口问题B.奴隶制的存废问题C.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图、读图能力。

漫画反映美国南北战争前,美国北方资产阶级想在西部新扩张的领土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阻止奴隶制向西部扩张,而南方种植园主则想西部扩张奴隶制,关于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成为美国内战前南北矛盾的焦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美国南北战争3.(2014届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常州卷)“某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后,为了悼念他,全美国熄灯一分钟,甚至连自由女由神手上的火炬也不例外,人们送给‘照亮世界的人’的美誉。

”这位发明家是()A.贝芬 B.爱迪生C.瓦特 D.玻利瓦尔【答案】B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4.(2014届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常州卷)20世纪30年代,有人在纽约做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后面才是上帝。

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中国方面: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严峻的国际 形势,制定了一边倒政策。
2、20世纪七十年代
特点:中美关系正常化
表现:1971年基辛格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1972年尼克 松访华签署《上海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8年《建 交公报》;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关系实现正常化。
原因:国际方面:西欧、日本的崛起,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 第三世界的兴起也给美国造成极大的压力
专题复习: 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专题知识要点
一、中美关系的开始 二、近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 四、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地位与影响 五、从中美关系中得到的结论和启示
六、备考建议
一、中美关系的开始(1784—1840) 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商船来华至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的56年间是第一阶段 基本特点:平等友好。

3)19世纪60年代,美国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中国政府 和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越。

原因:
国际背景:冷战的爆发,资本主义阵营和社 会主义阵营的对峙,美苏划分势力范围和争夺霸 权 美国方面:在战后成为世界霸主,采取了全 球扩张政策,企图控制全世界。扶蒋反共政策失 败,又加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它对中 苏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遏制和敌对的做法。
台湾某些人想把德国模式套在两岸关系上,主张先分裂再统一。 其实,他们的目的不是走向统一,而是谋求永久分裂。 这些问题,产生的背景不同,性质不同,因而是不能相提并论 的。因此处理的方式也应该会有不同。
五、从中美关系发展历史得出的结论和启示:
第一个结论: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从1949年到 1971年,中美敌对,双方都付出了沉重代价。从1972年到现在, 中美关系正常化,双方都从交流合作中获得了巨大好处。 第二个结论:中美两国有合作的基础和共同的利益。这首先 表现在中美经贸合作的互利和双赢上。

2012中美关系

2012中美关系

2012年中美关系中美关系一直是人们热议的内容。

中国与美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叉点上,中美都面临一个重大课题:新时期的中美关系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奉行社会主义,而美国则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奉行资本主义。

两者同为强国,却是截然不同的性质。

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

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

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

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

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

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入。

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

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观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

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

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

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

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建交以来,两国关系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总体是稳定的,并且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在过去的两年中,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7次会晤,并经常通电话、通信。

两国还建立了60多个对话磋商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

二是两国的经贸联系非常紧密。

现在中美两国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去年两国的贸易额达到3853亿美元,是建交时的160倍。

三是两国的人员往来非常频繁。

高考历史选修三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和和平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高考历史选修三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和和平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第 3讲
答案
(1)主要事件是朝鲜战争。原因:70 年代由石油提价
引发了西方的经济危机,陷入越战,与苏联的冷战处于劣势, 国力下降,不得不实行全球战略收缩。 (2)A 阶段美国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遏制并孤立中国, 中美对抗。B 阶段中美关系缓和,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第31页
第9页
返回导航
选修三 · 第 3讲
二、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一)争取人类和平 1. 冷战结束后,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在全球范围内有了新 的发展,斗争与协调、竞争与合作,仍是当前大国关系的主要 特征。9· 11 事件后,美国作为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凭借 强大的实力建立以美国为领导的单极世界。欧盟的欧元诞生, 实力和地位进一步增强,是多极化中的一极。俄罗斯在国际事 务中仍有重要影响。中国也是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
第29页
返回导航
选修三 · 第 3讲
解析
本题以美国军费开支为切入点,考查中美关系。 A
段为 1950~1953 年, 这个时期美国军费增长迅速, 与朝鲜战争 有关,这次战争导致中美对抗,美国遏制和孤立新中国;B 段 为 20 世纪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中期, 美国军费呈下降趋势, 原 因可以放到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危机和全球战略收缩的背 景下考虑,随着美国实力的下降,为了对抗苏联的威胁,中美 逐步结束对抗,关系趋向缓和。
第13页
返回导航
选修三 · 第 3讲
材料二
抗美援朝战争中,虽然我军在武器装备及其他物
质条件上处于明显的劣势, 但经历了 20 多年国内革命战争和反 侵略战争锤炼的中国人民军队也有着许多不同寻常的优势。有 敢打必胜的信念,有以弱胜强的丰富作战经验,有久经锻炼的 高素质的部队和著名战将。加上战争的正义性质,得道多助, 士气高昂。这些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 ——李际均《抗美援朝战略遗产: 中国大国地位的奠基之战》

2012年高考真题——历史(全国新课标卷)

2012年高考真题——历史(全国新课标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文科综合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

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中美关系史考题

中美关系史考题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美关系史期末考卷一.辨析题1.中美交往始于贸易正确。

美国在刚刚独立不久便加入了与中国开展贸易的国家行列。

1784年从美国波斯顿首航的美国“中国皇后号”,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

同年8月28日抵达中国通商口岸广州黄埔港,开始与当地中国商人进行贸易活动.并于次年5月11日返抵纽约,为中美两国之间首次交往.美国“中国皇后”号的首航,成为开创中美关系的经贸使者、文化使者、友谊使者。

2.美国决定与台湾断交后,就断绝一切军事交往错误。

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美国国会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属对台军事保障的美国法律条文,虽然与原来支持国民党政权的以“反共复国”基本“国策”的大陆政策有所不同,但美国更具体化地以“军售台湾抵抗共军入侵”,来落实《与台湾关系法》。

美对台政策由“援台反共”,转到售台武器牵制中国为主。

3.《蒲安臣条约》是蒲安臣代表美国与中国签订的错误。

蒲安臣卸任美国驻华公使后,清政府委派两名中国官员与他组成中国首个外交访问团,并与美国签订《蒲安臣条约》,故其代表的是中国。

4.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纪念日是8月15日5.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是通过联合国大会选举产生的错误。

五个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创立之初就已写入《联合国宪章》,并非联合国大会选举产生。

6.建国后初期美国与中国的高层互动以及基辛格秘密访华都是通过英国。

二.简答题1.台湾参加国际组织的模式第一,“奥运会模式”台湾方面接受改名的安排,但坚持在国际组织内部要有独立的地位,并享有等同于大陆方面的权利。

这种模式现已成为台湾团体和个人参加民间国际组织活动的基本方式.第二,与“奥运会模式”不同的是“亚银模式” .“亚银模式”是台湾当局企图在以官方身份在国际组织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模式。

1985年11月,亚行理事会决定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会员,并要求台湾当局改名为“中国台北”,台湾当局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改名为“中国北京”但遭到拒绝。

2012年历史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天津

2012年历史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天津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天津卷)历史解析1.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

”“刺桐”是指A.泉州B.广州C.扬州D.庆元【解析】本题考点是元朝对外交往。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知识运用和理解能力。

注意关键信息:马可·波罗。

可知道考查的是元朝对外交往。

再依据所学知识知道:福建泉州港古代被称为刺桐城、温陵,是我国对外贸易重要港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

故选A。

【答案】A2.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

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材料中未能体现出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理解能力。

从材料“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可得出军机处易于保密,而且便于皇帝宣召,故A B两项正确;“行走”即临时任命之意,可见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遴选军机处官员的才德标准,故选C项。

【答案】C3.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

”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维新变法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C.宣传科学救国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

考查学生阅读历史史料,解读历史史料的能力。

自古以来,中国人大都认为“天圆地方”,中国处于世界的中心,是“天朝上国”。

鸦片战争,惊醒了中国人的迷梦,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解世界,摒弃“天朝”观念,学习西方。

本题材料“中国并不在中央”就是要劝导中4.右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D.国家工作人遵纪守法【解析】本题考点是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2012年备战山东高考历史学科热点复习

2012年备战山东高考历史学科热点复习

2012年备战山东高考历史学科热点复习一、山东地方史1.政治山东:(1)西周封邦建国时,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封于鲁,所以现在山东又简称“鲁”(定都奄,即今曲阜);主要诸侯国还有齐国(定都临淄)。

(2)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齐是最后被灭的一个诸侯国。

秦在山东设琅琊郡。

(3)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在山东有济南、平原等郡,同时有高密国、胶东国等。

(4)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但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5)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日军攻占威海,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6)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当作自己的势力范围,修筑了胶济铁路。

(7)1899年,义和团从山东兴起。

(8)1918年因为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题,国内掀起了“五四运动”。

(9)1921年,王尽美、邓恩铭参加了中共“一大”;山东成为建党最早的省份之一。

(10)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建立起鲁西、鲁南等抗日根据地,著名的台儿庄大捷就发生在山东境内。

(11)1947年5月,华东人民解放军在孟良崮取得重大胜利,粉碎了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2.经济山东:(1)范蠡在辅佐勾践灭吴后,弃官到陶(今山东定陶),经商致富。

(2)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表明在鲁国已出现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

(3)西汉时期,商业发展,临淄已经是重要的商业城市。

(4)19世纪60年代,烟台成为山东第一个开放的通商口岸。

(5)19世纪末山东也出现了近代工业,烟台张裕酿酒公司就是比较著名的一个。

(6)19世纪末清政府较早在济南、武昌等地开办商埠,发展工商业。

(7)1984年,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烟台、青岛。

(8)1992年第二批18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有山东威海。

3.文化山东: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墨子、荀子、庄子、管仲、孙武、吴起、孙膑、诸葛亮、戚继光、孔融、李清照、辛弃疾、蒲松龄、孔尚任、王羲之、颜真卿、张择端、鲁班、氾胜之、贾思勰、扁鹊等。

【历史】2012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广东卷)解析版

【历史】2012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广东卷)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史学方法。

抓住关键词“商代”“最有利的证据”,B项《诗经》收录的是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歌,C项孔子是春秋末期的人,故B、C均可排除。

A项虽然和牛有关,但不能断定是牛耕。

D项“牛引犁头启土”最能说明是牛耕。

13.“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A.君主专制的削弱B.宗法制的消亡C.中央集权的加强D.分封制的巩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君主专制的强化。

诸侯原是相对独立的地方割据势力,有政治、经济、军事大权,“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说明诸侯权力受到削弱,中央权力得到加强。

故选C。

A、D与材料意思相反,B项与材料无关。

14.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

据此可知,他主张A.限制君权B.削弱相权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废除三省六部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材料分析理解能力。

“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

”,很明显不是主张废除和削弱相权,而是反对当时君主肆无忌惮,排除B、D,C项实行君主立宪制太绝对化,也应排除。

故选A项。

15.图5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全面概括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看清图片中的语句“农工兵商学大联合”“联合起来打倒军阀及一切帝国主义”“民众的力量”“中国国民党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印行”。

A项反对袁世凯时没有实现农工兵商学大联合,B项抗战时期没有打倒军阀的任务,C五四运动时尚无“国民革命军”一说。

无锡新领航教育特供:【3年高考2年模拟】2012年高考历史 系列专题05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

无锡新领航教育特供:【3年高考2年模拟】2012年高考历史 系列专题05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

小升初 中高考 高二会考 艺考生文化课 一对一辅导 /wxxlhjy QQ:157171090
- 1 - 无锡新领航教育特供:
2012年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系列专题05:现代中国对外关系
【考点定位】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重点考查建国初独立自立自主外交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与“求同存异”原则。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突出考查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和意义。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着重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突出考查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做出的贡献、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对中国的影响。

【三年高考】
一.2012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
1.(2012高考文综北京卷19)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

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
①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 ②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 ③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 ④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
A
2.(2012高考文综天津卷历史5)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5讲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开创外交新局面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5讲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开创外交新局面

第15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开创外交新局面课题2 与时俱进开创外交新局面——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必备知识·自主排查知识点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背景: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激烈斗争。

2.内容(1)“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

(3)“一边倒”: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3.成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原因: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经过(1)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2)1954年,中、印、缅一致同意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双方关系的基本原则。

3.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日内瓦会议(1)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2)结果: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3)意义: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2.万隆会议(1)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

(2)结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构图解史]“一边倒”外交方针信息提取:“一边倒”说明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获得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支持。

这是新中国在严峻国际形势下的外交选择。

[构图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我国建交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信息提取:图示反映与中国建交的大多数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没有西欧国家,说明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受意识形态影响,奉行“一边倒”政策。

[概念阐释]“求同存异”方针(1)“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二是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2012形势与政策)胡锦涛表示,展望未来,我们对中美关系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第一,着眼大局,立足长远,积极推进中美伙伴合作。

双方应该以更加广阔的全球视野和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平等互信、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之路。

第二,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努力构建互利双赢的中美经济合作新格局。

中方愿同美方一道,推动建立两国更加全面积极的经济合作框架,开展更大规模的财政、金融、经贸合作,扩大能源、环保、农业、卫生等方面交流合作,拓展新领域合作,使中美经贸合作纽带更加紧密。

第三,加强沟通,密切磋商,深化应对全球性挑战及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协调和合作。

中美两国应该开展共担责任、共迎挑战的全球伙伴合作,加强在多哈回合谈判、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上的磋商和协调,继续在地区安全、区域合作和热点问题上保持沟通和交流,努力推动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方向发展。

第四,加深友谊,面向未来,积极促进社会各界友好交流。

要加强对两国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交流合作规划,促进两国立法机关、地方、工商、学术、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对话和交流,让更多人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支持者和参与者。

第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妥善处理重大敏感问题。

台湾、涉藏等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核心利益所在,牵动着13亿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中美关系:登高望远、求同存异(2012考研形势与政策)——中美伙伴合作应该基于相互尊重。

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世界之中。

中美两国要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尊重对方核心利益,通过沟通加深了解,通过对话增进互信,通过交流扩大共识。

——中美伙伴合作应该基于互利共赢。

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美交往更加紧密,交流互鉴应该成为我们的共同选择,合作共赢应该成为我们的相处之道。

——中美伙伴合作应该基于共迎挑战。

中美两国应该就国际事务加强沟通和协调,合作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历史: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 第3单元 考点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福建专用必修1)

历史: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 第3单元 考点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福建专用必修1)

标志: (2) 标志 :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发表中 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 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标志着中美结束了二十 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影响: (3) 影响 : 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国外交形势转 变的关键因素,它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使 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彻底打破了 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政策。 (4) 存在问题: 中美两国虽然实现了关系正常 存在问题 : 化,但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仍存在着分歧,影响两国 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台湾问题。
《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 常化; 1979 1978 年12月,《中美建交公报》发表; 外交 关系,实现 年1月1日,两国建立
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3)影响: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国外交形势转 影响: 变的关键因素,它直接推动了 中日关系 的改 善,使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彻 底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政策。
【探究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和作用。 探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 : ①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 1 特点: 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 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 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 家间的经济关系。②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 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 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作用: (2)作用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 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
【探究2】新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变化及其成因。 探究 】新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变化及其成因。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一直奉行独 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但在不同时期其内容和侧重 点有所变化。 (1)20 世纪50年代( 新中国成立初) :“另起炉 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其主 要特点是“一边倒”。因为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 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 对华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的政策,中 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是维持自身主权利 益、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

4--4中美关系史

4--4中美关系史

结合近现代史上中美关系,根据下 列这些漫画,想一想,如何认识当 代及未来的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的主流是合作,但也存在矛盾 与磨擦,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发展。即便 没有永远的朋友,毕竟中美还有共同利 益存在,全球化浪潮中美双方应在国际 事务中,加强合白宫后,中美关系有了
良好的开端。但进入2010年,美方在达赖喇嘛访美和对台军售等问 题上触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美关系受到严重的干扰。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列举近代史上美国参与的侵华战争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了《辛丑条约》。 2.二战期间,中美建立了一种怎样的关系?目的是什么? 合作关系或盟友关系;共同打败日本法西斯势力。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美关系处于什么状态?请举例说明。 这种状态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敌对状态;如抗美援朝;1979年中美建交。 4.结合所学谈谈当今阻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台湾问题;西藏问题;贸易纠纷;社会制度;人权问题等。 5.据中美关系的发展史说说中国应如何处理与美国的关系?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合作,求同存异,共同应对气 候、反恐等全球性课题,维护世界和平。
二、材料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图一是新中国成立 图二是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2)从图一到图二中美关系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孤立、包围、威 胁政策,20世纪70年代后,中美关系改善,走向正常化。
(3)中美建交30年来,既有斗争也有合作,请举例说明!
《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美、苏、英、中等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 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1979年中美建交 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近五年来高考真题汇编之中国现代史部分(三):伟大转折与改革开放

近五年来高考真题汇编之中国现代史部分(三):伟大转折与改革开放

近五年来高考真题汇编系列之中国现代史部分(三)伟大转折与改革开放的成就1.(2012年江苏卷)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

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

这表明我国()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2.(2012年天津卷)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②尼克松总统访华③中美两国正式建交④邓小平访问美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2012年江苏卷)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

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

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

这反映了()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4.(2012年天津卷)“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

”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5.(2012年北京卷)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

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①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②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③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④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A.① 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6.(2012年新课标卷)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

历史: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 (人民版)——2012届高考

历史: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 (人民版)——2012届高考
专题总结提升
专题四 │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专题四 │ 知识网络
[专题特征 专题特征] 专题特征 本专题主要讲述新中国外交。新中国成立, 本专题主要讲述新中国外交。新中国成立,奉行独立 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外交政策日渐成熟。 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外交政策日渐成熟。 70年代 中美都面临苏联的威胁,中国领导人抓住机会, 年代, 70年代,中美都面临苏联的威胁,中国领导人抓住机会, 促成外交突破。新时期,外交战线的任务是维护世界和平, 促成外交突破。新时期,外交战线的任务是维护世界和平, 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 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 应该遵从国家利益至上,成就则取决于综合国力。 应该遵从国家利益至上,成就则取决于综合国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题四 │ 考向瞭望
[思考] (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中苏分裂的原因有哪些 思考] (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中苏分裂的原因有哪些 因素? 因素? (2)材料二中戴高乐承认共产党中国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中戴高乐承认共产党中国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戴高乐承认共产党中国的原因有哪些?
国家利益、 [答案] (1)国家利益、意识形态。 答案] (1)国家利益 意识形态。 (2)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2)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扩大;从法国的国家利 益出发。 益出发。
专题四 │ 考向瞭望
材料二 更引人注目的是戴高乐的不受约束的外交活 1964年 27日 他不顾华盛顿的一再抗议, 动。1964年1月27日 ,他不顾华盛顿的一再抗议,在外交 上承认了共产党中国。三天后,他解释说,他只是在“ 上承认了共产党中国。三天后,他解释说,他只是在“承 认世界的现状” 他又说: 在这块(亚洲)大陆上, 认世界的现状”。他又说:“在这块(亚洲)大陆上,不能 想象会出现不牵涉它(中国)的和平或战争;难以让人相信, 想象会出现不牵涉它(中国)的和平或战争;难以让人相信, 没有中国的参加, 没有中国的参加,也能缔结一个关于东南亚国家的中立协 而我们法国人对缔结这样一个协定特别关心。 定,而我们法国人对缔结这样一个协定特别关心。”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热点:中美关系一.时事热点材料美国政府在2009年9月11日不顾中国方面和美国业者的强烈反对,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即在4%的原有关税基础上,在今后三年分别加征35%、30%和25%的附加关税。

这一特保措施将于9月26日正式生效。

这是2001年美国支持中国加入WTO以来,第一次运用“特保条款”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而根据WTO规则,相关国家可以直接援引美国的制裁方案对中国轮胎实施制裁。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这一特保措施违背承诺、违背规则、违背事实,是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不仅损害中美经贸关系,也损害美国自身利益。

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11月15日晚乘专机抵达上海,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

这是奥巴马2009年1月就任美国总统后首次访华。

他也是就任后一年内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首位美国总统。

11月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了会谈。

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许多重要共识。

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

二.历史考点分析(1)中国近代史①鸦片战争:美国趁火打劫,胁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1844年)、《天津条约》(1858年),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美国参与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后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③辛亥革命: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决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随后,民主革命团体如雨后舂笋,纷纷出现。

④解放战争: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发动内战,不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取得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

美国商品大量涌人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2)中国现代史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那时候,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千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会议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美国代表团极力阻挠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当会议陷入僵局时,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按照国际惯例,理应取得在联合国的代表权。

但是,由于美国采取抵制中华人民共和共却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朝鲜战争停战以后,中国希望美国从台湾海峡撤走它的武装力量,缓和中美关系。

但美国继续敌视中国。

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

美国不仅继续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还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从南面威肋中国。

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

1971年4月,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乒赛结束后,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这就是被称为“乒乓外交”的一着妙棋,通过“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随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公告的发表,震惊了整个世界。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

毛泽东抱病会见尼克松。

周恩来同尼克松举行会谈。

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这样,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接着,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这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2002年2月,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访华。

2009年11月,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访华。

三.高考真题选编01.(2007天津文综16)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

”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A.以民促官B.国际推动C.官方交流D.以官带民02.(2008全国文综Ⅰ卷17)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年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关系的新纪元”。

这一评论指的是 DA.中国与英、美等国签署宣言,保证团结一致打败法西斯B.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署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C.中国与英、美两国发表公告。

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D.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约,宣布废除英美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03.(2009年福建文综22)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域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B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04.(2009广东理科基础64)1937年,美国很有影响的《时代》杂志把蒋介石夫妇选为“1937年伉俪”。

这一举动反映出美国 DA.在冷战后需要中国加入西方阵营B.肯定蒋介石对北伐战争的贡献C.非常认可国民政府的经济改革D.重视中国顽强抵抗日本侵略的行动05.(2009年江苏历史12)分析右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B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问贸易的发展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06.(2008四川延考区文综37)(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的政府不大可能对中国的行为产生多少影响,更不用说对它的思想观点了。

但是,我们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骤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这肯定是对我们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美国总统尼克松向国会提交的外交政策报告(1970年2月)材料二“文化大革命”初期,党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工作也受到“左”倾思想的严重干扰……在一年多时间里,与我国建交或半建交的四十多个国家中,有近三十个国家同我国发生外交纠纷,其中有些是由于中国方面处理不当而引起的。

这就使我国的国际形象受到损害,外事工作陷于困境……1969年五一劳动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会见一些外国驻华使节,同他们进行友好的谈话,实际上是传达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改善和发展关系的信息。

不久中国就陆续派出一批驻外使节,对过去主要由于中方的极左行动而损害双边关系的事件,主动进行修复工作。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材料三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

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

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周恩来《中美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1972年2月)(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的美国对华政策。

(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原因。

(16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所说的中美双方为打开“友好来往的大门”,经过了哪些“共同努力”?(6分)(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出发点。

(4分)答案要点及解析:(1)(结合过渡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回答)政策:敌视新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封锁和军事遏制的政策;朝鲜战争爆发后,入侵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

(2)(从“文革”时期中国的国内国际背景答,从美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答题)中国方面原因:纠正“文革”初期在外交方面的极左政策;中苏关系严重恶化,苏联陈兵中国北部边境,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扩大和改善国际交往,提高国际战略地位。

美国方面原因:陷于侵越战争泥潭;在美苏全球争霸中处于守势;遏制中国政策失败;不得不承认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中国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力量。

(3)(按以民促官的思路回答)共同努力: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秘密访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4)(国家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出发点都是国家利益)根本出发点:国家利益。

四.原创试题演练01.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这一内容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D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02.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AA. 实行民主共和制B. 在美国支持下建立C. 实行责任内阁制D.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03.1933年美国国务院负责远东事务的官员项白克说:“美国十分同情中国的遭遇,反对日本的军事扩张,但美国援助中国和在亚洲扮演圣诞老人是没有好处的……维护同各国的友好关系,是美国的一贯政策。

”这说明 BA.美国道义上援助中国B.对于中国遭受侵略采取不干涉态度C.美国企图主持公平正义D.美国支持日本侵华04.1943年1月,中美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中英在重庆签署《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之条约》。

之所以能废除不平等条约,主要是因为 DA.国民政府的积极争取B.美英迫于国际舆论而作出的决定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中国的抗日战争支援了美英的反法西斯战争05.1949年8月,美国国务院发表了题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其中讲到:“和平来到的时候,美国在中国碰到了三种可能的选择:(一)它可以一干二净地撤退;(二)它可以实行大规模的军事干涉,帮助国民党毁灭共产党;(三)它可以帮助国民党把他们的权力在中国最大可能的地区里面建立起来,同时却努力促成双方的妥协来避免内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