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老师对孩子的批评
老师批评孩子,家长如何对待
老师批评孩子,家长如何对待?
作者:周玉元
来源:《莫愁·家教与成才》2011年第06期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肯定会犯错。在校期间孩子犯了错,老师发现后就会进行批评教育,还会和家长交换情况,让学校、家庭联手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但有些家长在对待老师批评孩子的问题上存在误区。
误区一:满不在乎型
一天小华的妈妈来学校接儿子,班主任王老师把小华最近偷偷去网吧打游戏的事告诉了她,小华妈妈听了后大大咧咧地说:“王老师,学校不是还要求孩子学电脑吗?上网打游戏不也能开发他的智力?”王老师赶忙向小华妈妈分析上网成瘾的危害。小华妈妈打断老师的话说:“我家的孩子我知道,偶尔玩玩没事,他不会成瘾的,老师你随他去吧。”
小华妈妈的态度是典型的满不在乎型。王老师把情况告诉小华妈妈,本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小华的工作,让小华从此远离网吧,但小华妈妈的态度却让王老师为难。像小华妈妈这样对老师的批评满不在乎的家长不在少数,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玩得高兴、成绩好,其他的都可以不管;有的家长甚至认为老师对孩子的批评是小题大做。
误区二:简单粗暴型
小林在班上成绩优秀,但他就是喜欢欺负其他同学,暴力倾向严重。班主任多次找他谈话,他认错的态度很好,可事后没多久还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老师也拿他没办法。一天他因为一点小事与同桌打了起来,把同桌的头打破了。班主任打电话叫来小林爸爸,协商解决问题。小林爸爸听完事情的原委后,当着班主任的面打了小林三个巴掌。
小林爸爸出生于70年代初,高考时未能鲤鱼跳龙门,于是他把自己曾经的梦想寄托在儿子身上。他对小林的要求非常严格,小林只要有出格的行为,就劈头盖脸一顿打。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在孩子受到老师批评后会暴跳如雷,对孩子非打即骂。其实,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可能会暴力倾向严重———他们受父母行为影响,容易用极端方式解决问题!
如何与老师沟通孩子问题
如何与老师沟通孩子问题
第一,家长要主动和老师联系。
作为班主任,我深知家长和老师联系的重要性,主动与老师取得联系互通情况,有利于学校与家庭共同配合,把孩子教育的更好。但由于平时老师和家长都很忙,在什么情况下家长需要及时与老师当面沟通呢?
1.孩子情绪出现异常,家长要联系老师。
孩子的情绪异常,比如脾气突然很暴躁,莫名的哭泣小学阶段,孩子年龄小、阅历浅、自控力差,往往因为一件小事就会引发情绪的异常,但很多时候孩子异常情绪会持续很久,会影响他们的思想和学习,甚至做出一些很离谱的事情,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情绪异常,家长应及时与老师沟通,及时帮助孩子排除干扰。
2.家长要出远门时,或家长长期不在家时应多联系老师。
父母经常不在家,常常对孩子的学习表现得力不从心,甚至还会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就会促使孩子自控力下降,放纵自己的坏行为、坏习惯。如果经常在外的家长或外出的家长在出门前或回来后,能够联系一次老师,这样即使家长不经常在家,孩子也会有这样的想法:爸爸妈妈是关注我的,我一定好好表现!这实际上无意中提高了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增加了他们的自控力。
第二,不要对老师怀有成见。
如果家长对老师存有成见,孩子也会因为家长的成见对老师心存芥蒂,恶性循环,孩子还可能学得好吗?
在父母的心中自己的孩子总是最好的,就算意见是老师提出来的,只要家长觉得不中听不受用,也有可把它当作耳旁风,但是却不得不认清一点:为成长中的孩子,身上会有这样的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而每一个老师也大多本着对孩子责的态度,向家长反映孩子身上的问题,如果长因为对老师有成见对老师的意见置若罔闻,最终受害的就会是孩子。
家长如何面对“老师批评我的孩子”
家长如何面对“老师批评我的孩子”
在接待家长咨询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家长这样的困惑:
“老师打电话说孩子最近老是不完成作业,可我看到孩子每晚要写很晚才能睡觉,我该怎么办?”
“孩子回家说,今天上课时明明不是自己说话了,可老师偏偏怀疑自己,说自己是班里的“祸害”,感到很憋屈,我该怎样对孩子说啊?”
“这次开家长会,老师把我单独留下,说了一大堆孩子的不是,并且说家长如再不想办法让孩子改正,就要考虑让孩子退学,这可怎么办?”
如此类的问题,大都反映了一个问题,家长面对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从孩子走进学校的那一天起,作为家长,我们就有相当一部分精力随孩子一起与学校、与学校老师连接了起来,怎样做好家校结合成了摆在我们每位家长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我有位孩子刚上一年级的朋友有一天向我诉苦:“从小学毕业到现在二十几年了,孩子上学才感觉到,自己对现在的学校和老师还真是不了解了。该怎样和学校老师打交道呢?”
是啊,想想我们即使从大学毕业算起,到孩子上学也至少有十几年,如果从上小学算起,至少有二十几年了。这一二十年的时间,我们的教育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现在,孩子上学了,又把我们与学校、与老师联系在了一起。所以,了解学校,了解老师,了解孩子,掌握科学合理的处理老师、孩子、家庭之间关系的方法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
有四个问题值得我们重视:一,老师对孩子评价概述;二,老师对孩子评价不当类型;三,老师对孩子评价不当原因分析;四,家长怎样处理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一、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概述
1、老师对孩子评价的渠道家长会,打电话,当面交流,写评语,通过孩子反馈;
如何教育被老师批评的孩子
如何教育被老师批评的孩子
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批评之后,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办呢?这是每个家长都可能遇到的一个问题,首先,家长要弄清事实,要了解清楚孩子犯了什么错误,老师怎样批评的,孩子的态度如何,如果老师批评得正确,孩子一时想不通,不服气,家长千万不要压服孩子承受,而要想方法让孩子冷朴下来,帮助孩子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和危离,正确理解老师的批评。如果孩于还是想不通,家长也不要“强按牛头喝凉水”,可以拖一拖,给孩子一段思考时间,再做工作。
如果发现老师批评错了,家长不必盲目维护老师的林严,硬逼着孩子向老师认错。这样做不分是非,不讲原那么,不但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会使孩子沾染虚伪、圆滑的坏习气,至于有的家长一发现老师批评错了就拉上孩子找老师讲理,甚至当着孩子的面指贵老师,就更为有害、这样做会影响师生关系,不利于孩子承受。发理老师批评错了,家长在讲明是非的根底上,应孩予体谅老师工作的堆处,理解老师的出发点,要胸怀宽广,经得起误会种冤枉。同时,家长可以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交换看法,取排一致意见。
我的孩子她经常回家了给我说,犯错误了,老师会让她们面朝着墙壁站着。这是我经常早晨看见的意见事情,见天下雨,雨儿却挺大的,因为到幼儿园,还需要走一段时间的路程,我给孩子穿的是雨靴,把凉鞋呆在书包里面,准备让宝宝到幼儿园了再换得,到了楼下,我给孩子撑雨伞的时候,孩子突然说::"杨老师说了,不能打伞。”我不知道老师是怎么给孩子说的,但是我说:“老师是说天晴的时候,不要打伞,但是今天下雨了,还是要打伞的。”到了幼儿园了,孩子默默地走进了教室,老师也没有跟孩子说什么。
老师的“批评”在孩子眼中究竟是什么
老师的“批评”在孩子眼中究竟是什么
老师批评孩子是教育过程中很常见的一部分,但是在孩子眼中,老师的批评究竟是什么呢?是一种训斥还是一种引导?本文将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探讨老师的批评在孩子眼中的真实面貌。
孩子眼中的老师批评是一种压力。在学校里,老师通常是权威的代表,他们的批评往往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当孩子受到老师的批评时,他们会感到自己被评价了,甚至有时会感到自己受到了责备。这种心理压力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消极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和情绪状态。
孩子眼中的老师批评是一种指导。虽然批评给孩子带来了心理压力,但是老师的批评往往也是一种引导和指导。通过老师的批评,孩子可以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知道应该如何改正,甚至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批评实际上是在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促进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孩子眼中的老师批评是一种教育。在学校里,老师是孩子的第二个家长,他们不仅要教会孩子知识,还要对孩子进行道德、品德的教育。而老师的批评往往是在教育孩子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行为举止、言行举止等。通过批评,孩子能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从而得到纠正和改进,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老师的批评在孩子眼中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指导、教育和关怀。孩子们应该正确看待老师的批评,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的批评,从中得到启发和改进,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而老师也应该在批评时考虑到孩子的心理状态,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方法,让批评更有益于孩子的成长。最终,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将更加顺畅,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怎样看待批评教育
怎样看待批评教育
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新华小学黄瑞丽近年来,很多家长推崇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就是对孩子
不要批评指责,而是多多鼓励,以一种积极的语言引导孩子。不可
否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表扬、赞赏这些积极因素非常重要,
它让孩子更自信。但是,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发现,在“你真棒”
“你是最好的”激励声中长大的孩子越来越听不进去批评,而且年
龄越大越明显。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赏识教育”?在当今教育中,是否还有“批评”的一席之地?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从以下几
个方面谈一谈我对“批评教育”的看法。
一、赏识教育不是不能批评
关于“夸孩子”,有一个很恰当的比喻: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因为如果掌握不好标准、时间和剂量,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好学生、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但是,这种夸奖要
客观、公正,有分寸、有原则、实事求是。就好比人家本来是个矮
个子,你偏夸人家个子高,这就不是夸赞而是损人了。“赏识教育”不是不能批评。当孩子出现错误时,批评是必须的,与赏识教育并
不冲突。部分家长在教育中容易走极端,孩子成绩有进步,提什么
要求都满足,出现了失误,就一顿劈头盖脸的批评。其实,聪明的
家长会通过真诚、坦率和艺术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既让
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期盼,但是又不苛求,让孩子保持放松的心态。作为家长,一方面要指出孩子的失误,另一方面也要允许孩子
犯错误。家长的期望可以让孩子不断产生学习、进步的动力,激发
孩子想进步的主观愿望。而家长的不苛求可以让孩子减负前行,更
容易取得进步。
二、什么情况下适合用“批评教育”
家长怎么回应幼儿园老师评语的解决方案
家长怎么回应幼儿园老师评语
家长与幼儿园老师是教育孩子过程中重要的角色,他们之间的关系密切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教师在幼儿园中进行对孩子的评价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方式,家长也应充分重视这些评价,并且正确地回应教师的评价,一起关注孩子的成长。
首先需要的是正确的态度。家长应该尊重幼儿园的课程安排,信任教师的教育能力,以及认可教育价值观。家长们有时会接受不了某些评价,这时候我们需要慎重考虑自己的态度。如果认为教师的评价不合理,我们应该好好沟通,团结合作,共同设计计划,寻找解决的办法。如果家长觉得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越来越好,那么就要坚定信心,持续关注孩子的成长。
其次,需要听取教师的评价。幼儿园老师是专业人士,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有着丰富的经验,评价也是根据孩子的实际表现。这种评价是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情况,可以对孩子的行为、思想、情绪进行反思和探讨。家长可以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更多的信息,通过对孩子的情况进行分析,制定更加合理的计划和方法,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再次,需要与孩子共同探讨教师的评价。我们不应该让孩子感到失落或负担,让他们认为学习只是为了得到好评价和表扬。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看评价结果,跟他们分享教师对孩子的评价内容,并与孩子进行交流。与孩子讨论教育的重点,重要的是让孩子了解他们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正面的交流,让孩子接受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为自己制定改进计划,并且让孩子知道,这些评价结果只是参考,只是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最后,请家长们尽量避免批评和指责。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艰巨的过程,表示孩子犯错误的评论和批评是得不到实质性的收获,这可能导致更大的问题和不安全感。家长和教师应该将精力放在如何帮助孩子在成长中取得更多的进展。
如何对待老师批评孩子
家长如何对待老师批评孩子
现在的孩子少,父母都把他们看作心肝宝贝,见不得孩子受一点点委屈。如果孩子
在学校挨了老师的严厉批评,回家向家长诉说,有的家长不问青红皂白,或只听孩子的一
面之词,就把孩子领到学校,找老师讨公道,找校长评理,甚至还有的家长带一帮人要大
老师,或利用职权要逮捕老师,这都是我亲眼所见的现象。当然,家长那种爱孩子,疼孩
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做法,肯定是不理智、不妥的。这样做不仅影响了师生关
系,也助长了孩子不良习性的发展。如霸气、卤莽、,目中无人,既影响他以后做人,也
影响他眼下的学习。大凡有所成就的人没有不尊重老师的,现在虽然不讲什么师道尊严了
但作为家长还是应该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尊重老师的、热爱老师,甚至崇拜老师的,因为只
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其理”呀!这是一种心理效应,一种情感效应,是被历
史事实所证明了的真理。所以:
当孩子被老师批评后,受到委屈时,做家长的首先应当冷静下来,问明事情的来龙去
脉。老师批评得正确,家长就要安慰孩子,引导孩子接受老师的批评。倘若孩子一时想不
通,不愿意接受,家长也不必“牛不喝水强按头”,硬逼着他去接受。用强制的方法会使
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可以等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进行教育,一定要想办法说服孩子。
如果老师的批评错了,家长也不应当一味指责老师,更不能像上面说的那些家长一
样领着孩子和老师闹。家长应当向孩子说明老师工作的辛苦和难处。同时,家长应与老师
取得联系,得出共识,以便于今后更好地教育孩子。而不要和孩子一样情绪化。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的家长在孩子受到老师的批评以后不管不问,甚至把孩子骂一顿。这样做也是不妥的,只会使孩子变得性格孤僻,和老师产生隔膜,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
老师的“批评”在孩子眼中究竟是什么
老师的“批评”在孩子眼中究竟是什么
老师的“批评”在孩子眼中,可以说是一种褒贬不一的评价。有的孩子可能会对老师
的批评感到不满和委屈,认为老师对自己太苛刻,批评过度;而有的孩子则愿意接受批评,将其作为自我反省和进步的动力。究其原因,可能与孩子的个性、教育背景、家庭环境等
因素有关。
孩子的个性对于对待批评有一定的影响。有些孩子属于自信而坚韧的类型,他们对于
老师的批评更具有接受和改进的态度。他们能够理性看待批评,将其作为自我成长的机会,不因批评而气馁。相反,有些孩子可能比较敏感而脆弱,容易受到批评的负面情绪影响。
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不够好,对自己产生否定和自卑的情绪。
教育背景也会影响孩子对批评的看法。在一些传统教育中,老师的批评往往被视为是
一种严厉的责备,要求学生必须服从和接受;而在一些开放式的教育中,批评被更多地视
为一种指导和建设性的反馈。这两种不同的教育背景,可能会造成孩子对批评的不同认知
和态度。
家庭环境也对孩子的批评接受程度产生影响。在家庭中,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进行苛
刻的批评或过度保护,孩子可能会对老师的批评有一种抵触和反感的情绪。相反,如果父
母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失败和错误,并鼓励他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那么孩子可
能会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批评并进行自我反省。
老师的批评方式也会影响孩子对批评的看法。如果老师的批评方式过于尖锐和严厉,
缺乏鼓励和建设性的反馈,那么孩子可能会对老师的批评产生抵触和抗拒的情绪。相反,
如果老师能够用温和的语气和方式给予批评,并且在批评中能够指出孩子改进的方向和方法,那么孩子可能会更容易接受批评并积极改进。
老师批评学生,家长如何对待?
老师批评学生,家长如何对待?
海安县雅周中学周玉元邮编226641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时会违反校纪校规诸如打架斗殴、夜不归宿、考试作弊等,老师发现后会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有时还会和家长交换情况,让学校、家庭联手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我们有些家长在对待老师给孩子的批评上步入了误区。
一、家长对老师批评孩子的误区
误区一:满不在乎型
一天小华的妈妈来学校给小华送吃的,班主任王老师正好遇到小华的妈妈,他把小华最近偷偷溜出学校去网吧打游戏的事告诉了小华的妈妈,小华妈妈听了后大大咧咧地说:“王老师,学校不是还要学电脑?去网吧上网打游戏不也能培养他的智力?”王老师赶忙向她解释上网成瘾危害,以及学校的纪律制度。小王的妈妈听了后打断老师的话说,我家的孩子我知道,他不会成瘾的,老师你让他去上吧。
材料中的小华的妈妈对待老师对孩子批评就是典型的满不在乎型。小华在学校经常瞒住老师偷上网吧,其行为本来违反学校的纪律,班主任王老师把情况告诉小华的妈妈,本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小华的工作,让小华从此远离网吧,但小华妈妈的态度确实让班主任老师为难。像小华妈妈这样对老师的批评满不在乎的还不少呢,他们中有的认为只要孩子玩得高兴,其他的都可以不管;有的家长甚至认为老师对自己的孩子的批评是小题大做,对老师的批评不闻不问。
误区二:简单粗暴型
小林在班上成绩优良,但他就是喜欢欺负其他同学,暴力倾向严重。老师多次找他谈话,他认错的态度很好,可事后他又犯,老师们有时真拿他没办法。一天他因为一点小事与同桌打起来,把同桌的头打破,缝了6针,不得已班主任打电话叫来小林爸爸,小林爸爸听说事件的原委后,当着班主任的面抽了小林三个嘴巴,把小林的嘴打得血淋淋的。
老师批评孩子家长如何回复
老师批评孩子家长如何回复
老师批评孩子家长如何回复
1当家长遭遇老师的批评时,不能卑微隐忍,也不能恶语相抗,而应该由始至终保持一种轻松自然的态度。老师不会无缘无故地批评家长,家长要学会从中听出问题。
2合理接受老师的批评
如果老师的批评是善意的,尽管有些地方是跟实际情况不相符的,因为老师不能对孩子理解那么深,不能给孩子关注那么多,老师大部分是正确的,错误可以理解。
3回复老师批评的话
我们非常感谢老师的辛勤劳动和对我们孩子的耐心教育。希望老师再接再励,对孩子多加鼓励,启发孩子的兴趣,潜力和奋斗精神,还希望老师多与我们联系。
如何看老师对孩子的批评
如何看老师对孩子的批评
偶然遇到老朋友,闲聊间被问起“你怎么看老师对同学的批判”,细细回味,还真值得我们揣摩。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成人需要关注孩子的一切:品德、学问、情感等。有人曾这样说过,不犯错就不是孩子。面对孩子的“错误”,四周的成人会赐予引导,甚至批判。在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的同时,适当的批判同样能引导孩子更健康地进展。
每一位家长,或多或少都会面对老师对孩子的批判:“××今日和小朋友打架了……
”“××中午不睡觉,总跟旁边的小朋友说话.....”老师的批判,因人、因事、因时各不相同。作为家长,如何对待这些批判呢?
我认为,理解、换位、协作,是正确看待老师对孩子批判的三步曲。
理解
平衡心态正确对待
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批判观。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老师的职业有着崇高的描绘——“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确,老师的职业透着一份执着。工厂产品有不合格,工人就挑出来扔在一边,但学校的老师对自己的“产品”会苦口婆心,努力想出最好的方法,追求着孩子获得成功后的那一份喜悦。老师最大的希望是班上的
孩子能齐头并进,但孩子之间存在着差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消逝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老师从孩子的个别差异动身,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批判是方法之一。假如家长熟识到,老师的批判是另一种爱的表达,也是促进孩子进展的一种手段。那么,心态就会平和些,对待老师的批判就会实行正确的态度去接受,实行正确的方式去和老师沟通。
就事论事理解批判
心态平和,彼此真诚,就事论事,是家长、老师理解批判的前提。沟通是理解的基础,良好的沟通技能能营造融洽的氛围。家长主动和老师联系时,应从事情本身动身,真诚倾听老师对孩子“错误”的分析,往往会提高沟通的效果,使双方在教育方法上取得全都。假如在沟通上有距离,或带着成见进行沟通,那结果不是老师“一言堂”,家长闷声倾听,就是双方看法不合,各执己见,沟通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致使家长不能真正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被“批判”,老师不能取得家长教育上的支持与协作。
孩子情绪低落家长怎样跟老师谈?
孩子情绪低落家长怎样跟老师谈?
1、首先父母要了解孩子为什么情绪低落,和老师进行沟通争取对孩子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谈话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真正帮助到孩子。在原则问题上父母该坚持的还是要坚持,家长应该多帮助孩子熟悉学校的环境,得到老师的关心,交到更多的朋友。
2、如果家长跟老师能够很好的交流,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的话,对于孩子能够更全面的了解。这样,父母或者老师也就能知道怎么更好的去帮助孩子、辅导孩子。有了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孩子肯定会感觉更加轻松,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肯定也会有更大的帮助。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尝试去跟老师交流,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
3、注意用自己的方式与老师“通气”,家长老师要经常通气,才能快速了解孩子状态不好的情况。沟通方式可以和老师商定或选择家长最擅长的。其实面谈这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多说别人想听的话,而不是说自己想说的话,沟通的效果是由对方决定的。
4、冷静看待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大多数老师对每一个孩子都是认真负责的,之所以会批评孩子,是因为孩子身上出现了某些问题,犯了某些错误,如果家长一味听信孩子的话,就会偏听偏信,认识不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进而不能及时的帮助孩子纠正,这样长期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家长得知老师批评孩子之后,需要冷静的分析孩子身上是否有老师说的那些问题。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只有父母足够冷静,才不会让偏见蒙蔽双眼,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5、做事如果没有方向,目的做事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也是如此。如果家长对老师要谈的内容没有准确的把握,完完全全充当了听众,那么在交流的过程中很难提出对孩子教育有价值的意见。家长要积极参与到与老师的互动中,提出你的看法意见,有针对性的、目的性的和老师沟通。
如何看待老师对孩子的批评
如何看待老师对孩子的批评
XX(XXX)班h.k.y之家长
我认为:老师对孩子的批评是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是必不可少的成长添加剂。批评能让孩子将来更加出色、更加完美和成熟干练,从而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有贡献、有责任感和成功的人。
首先,学生家长要正确的面对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孩子一进入学校,家长、孩子就会和学校和老师就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老师肯定是在发现孩子做错事或发现他自身存在的缺点和差异时才对其提出批评的,所以老师的批评是对孩子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正是要有老师一次又一次的批评,才能使我们的孩子有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完善,孩子才会学习成绩优秀,各个方面都有进步。
其次,是要用平和的心态,从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的角度理解和支持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发现老师对孩子进行过批评后要积极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才有利于家长于及时、全面的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表现情况,老师也能了解在生活中的孩子,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全面成长。
再次,家长和老师也像是同一战壕的战友,需要共同对抗和攻克孩子各种或多或少的不良习惯、毛病、缺点甚至是缺陷,其最终目标是将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孩子将来成才了成功了我们才有机会分享孩子的成功和喜悦。相反如孩子将来成为社会垃圾,那么一切都晚了。
以上是我家对老师对孩子进行批评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请张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我们一定的认真正确的对待。谢谢!
谈谈教师批评学生的几点看法
谈谈教师批评学生的几点看法
常言说严师出高徒,棒子下出孝子,这种说法在现代生活已经落伍了。著名的天文学家勒梅特曾经说过:“对同时代的人的批评不叫批评,叫交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家长因语言的使用和批评的方法不当而造成亲子冲突、对立,做父母的大动肝火,孩子“宁死不屈”,最后导致不良的后果发生。不少父母感到困惑难解:自己尽心尽责的教育孩子,一门心思为他好,他为什么就不好好接受,不懂父母的心呢?难道孩子犯错后就不该批评吗?这种情况我们做老师的一样经常遇到.不管你怎么批评,怎么教育,就是收不到好的效果.其实,批评是施教者经常使用的思想教育手段。它能使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受到谴责,能帮助学生消除思想上的不良。但如果批评不当的话,产生的不良后果是不可避免的。俗话说: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下面就谈谈我对教师批评学生的几点看法。
一、不能“持强凌弱”
有的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犯了错误,马上叫过来大声斥责。被批评的学生慑于教师的骄横,嘴上虽然不敢申辩,心理却不服气。这样的批评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批评学生要注意师生的身份,要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愿意同你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古语云:“人之初,性本善。”此话诚然。少年儿童的心灵的本质都是美好、纯洁、善良的。在一次三年级体育课时,我要求所有学生完成50米跑,并两人一组,看谁先跑到终点。本来这个项目是由学生们积极要求老师去做的,可轮到一名学生跑时,他却无动于衷,任老师怎么喊口令、吹哨都没有反映,只是我行我素地
怎样看待批评教育
怎样看待批评教育
怎样看待批评教育
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新华小学黄瑞丽近年来,很多家长推崇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就是对孩子
不要批评指责,而是多多鼓励,以一种积极的语言引导孩子。不可
否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表扬、赞赏这些积极因素非常重要,它让孩子更自信。但是,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发现,在“你真棒”
“你是最好的”激励声中长大的孩子越来越听不进去批评,而且年
龄越大越明显。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赏识教育”?在当今教育中,是否还有“批评”的一席之地?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从以下几
个方面谈一谈我对“批评教育”的看法。
一、赏识教育不是不能批评
关于“夸孩子”,有一个很恰当的比喻: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因为如果掌握不好标准、时间和剂量,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好学生、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但是,这种夸奖要客观、公正,有分寸、有原则、实事求是。就好比人家本来是个矮
个子,你偏夸人家个子高,这就不是夸赞而是损人了。“赏识教育”不是不能批评。当孩子出现错误时,批评是必须的,与赏识教育并
不冲突。部分家长在教育中容易走极端,孩子成绩有进步,提什么
要求都满足,出现了失误,就一顿劈头盖脸的批评。其实,聪明的
家长会通过真诚、坦率和艺术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既让
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期盼,但是又不苛求,让孩子保持放松的心态。作为家长,一方面要指出孩子的失误,另一方面也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家长的期望可以让孩子不断产生学习、进步的动力,激发
孩子想进步的主观愿望。而家长的不苛求可以让孩子减负前行,更
容易取得进步。
二、什么情况下适合用“批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偶然遇到老朋友,闲聊间被问起“你怎么看老师对学生的批评”,细细回味,还真值得我们揣摩。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成人需要关注孩子的一切:品行、知识、情感等。有人曾这样说过,不犯错就不是孩子。面对孩子的“错误”,周围的成人会给予引导,甚至批评。在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的同时,适当的批评同样能引导孩子更健康地发展。
每一位家长,或多或少都会面对老师对孩子的批评:“××今天和小朋友打架了……”“××中午不睡觉,总跟旁边的小朋友说话...。.”老师的批评,因人、因事、因时各不相同。作为家长,如何对待这些批评呢?
我认为,理解、换位、配合,是正确看待老师对孩子批评的三步曲。
理解
平衡心态正确对待
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批评观。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老师的职业有着崇高的描绘――“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确实,老师的职业透着一份执着。工厂产品有不合格,工人就挑出来扔在一边,但学校的老师对自己的“产品”会苦口婆心,努力想出最好的方法,追求着孩子获得成功后的那一份喜悦。
老师最大的希望是班上的孩子能齐头并进,但孩子之间存在着差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老师从孩子的个别差异出发,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批评是方法之一。如果家长认识到,老师的批评是另一种爱的表达,也是促进孩子发展的一种手段。那么,心态就会平和些,对待老师的批评就会采取正确的态度去接受,采取正确的方式去和老师沟通。
就事论事理解批评
心态平和,彼此真诚,就事论事,是家长、老师理解批评的前提。沟通是理解的基础,良好的沟通技能能营造融洽的氛围。家长主动和老师联系时,应从事情本身出发,真诚聆听老师对孩子“错误”的分析,往往会提高交流的效果,使双方在教育方法上取得一致。
如果在沟通上有距离,或带着成见进行交流,那结果不是教师“一言堂”,家长闷声倾听,就是双方意见不合,各执己见,沟通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致使家
长不能真正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被“批评”,老师不能取得家长教育上的支持与配合。
所以,家长应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并从孩子发展的角度去看批评的意义,理解和寻找老师批评的价值。
换位
换位思考寻求共识
有的家长把老师向家长的反馈看做“告状”,看做是对家长的“传呼”。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有必要作一下换位思考:“假如我是××老师,我会……”
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去看孩子的“错误”,然后审视老师的“批评”,有助于家长理解老师的立场,理解老师的“苦心”,对于一些批评方式上的欠妥就能多一份宽容。
善意建议共同进步
教育是双向的,是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活动。老师、家长随着孩子的成长也在慢慢进步。反思一个阶段的教育方法,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对老师、家长都十分有必要。虽然老师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有时批评的方式并不一定恰当,如缺少耐心,或带有个人情绪色彩、与事实情况不符而冤枉孩子、批评过于粗鲁……
当家长认为老师的批评对孩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时,可以就自己认为不妥当的原因和老师进行探讨。如果老师是一个民主的教育者,会很乐意与家长交流,家长也能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帮助教师了解什么方法是最有效的。
配合
在理解、换位的基础上,第三步是密切配合。只有密切配合,才能使教育取得良好的合力作用。
观点上的配合
有一位家长,他一年级的孩子因为课上总和同学讲话,挨了老师的批评,孩子因此没有得到小红花。孩子放学回家后吵着要小红花。妈妈就说:“宝宝不哭,那小红花有什么了不起,还那么难看,明天妈妈给你买上一大堆。”如此教育,不仅使老师的批评失去意义,而且与老师的教育背道而驰。这样的爱,就不是理
智的爱了。要知道,适当的挫折对孩子发展也有意义,及时适宜的批评能让孩子直截了当地明白事情的对与错,能提高孩子的判断能力和交往能力等。
方法上的配合
配合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同说话一样,也需要艺术。如,一家长对老师的批评很支持,总是对老师说:“我这孩子不乖您尽管骂,打也没关系。”“我孩子有不好的,老师您要批评,不要容忍他。”当知道孩子被老师批评了,首先不是问清原由,而是“配合”老师的批评,回家狠狠骂孩子一通,甚至打一顿。这样虽然也是在配合老师,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配合。
正确而理智的做法是丢掉一份急躁,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分析被批评的原因以及下一步该怎么做。这样,孩子对教师的批评才不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能从正面去看待老师的批评,对自己的“错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时间上的配合
现在家长大都很忙,但家长应能忙中抽闲,及时和老师联系,及时配合教育。这也是教育好孩子的关键所在。保证时间听取老师对孩子的意见,慎重处理老师对孩子的批评意见,是配合教育的最有效的方式。
作为家长,应该善于接受孩子的“犯错”,积极与老师配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总之,为了孩子的未来,让我们藏起一半爱,让爱变得更深沉、更理智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