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范标准)热量表技术标准和产品检验方法
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
![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82e549b59eef8c75fbfb3d0.png)
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
5.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1。
产品标准
行业标准CJ128—XXXX日期、安装位置(管道入口或出口、水平安装或垂直安装(如有必要))。
新制造的热量表应具有工厂认证和操作说明;使用中和维修后的热量表应具有最后一次检定的合格证书。
d .影响热量表计量性能的可拆卸部件应有可靠有效的密封。
e .热量表的材料和结构
构成热量表的所有部件应具有坚固的结构。
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热量表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并能正常工作。
热量表中与载热液体直接接触或接近的所有零件和材料应能抵抗载热液体和大气的腐蚀,或具有可靠的保护层。
f .固定在热量表本体上的成对温度传感器应能取出进行校验,引出线长度不小于1.5m..
b .热量表应至少在铭牌或表体的明显部位标明以下信息: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标签和编号、制造商的商标或名称、口径、型号、编号、流量测量范围和温度
测量范围、温差测量范围、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精度等级、环境等级、制造年份、安装位置(管道入口或出口、水平安装或垂直安装(如有必要))。
新制造的热量表应具有工厂认证和操作说明;使用中和维修后的热量表应具有最后一次检定的合格证书。
d .影响热量表计量性能的可拆卸部件应有可靠有效的密封。
e .热量表的材料和结构
构成热量表的所有部件应具有坚固的结构。
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热
量表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并能正常工作。
热量表中与载热液体直接接触或接近的所有零件和材料应能抵抗载热液体和大气的腐蚀,或具有可靠的保护层。
f .固定在热量表本体上的成对温度传感器应能取出进行校验,引出线长度不小于1.5m..。
热量表的通用技术要求
![热量表的通用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ea1e0516294dd88d1d26b29.png)
热量表通用技术要求1、国产的热量表1.1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1.2北京市计量院检定合格标志及检定证书。
2、进口热量表2.1 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2.2DN80 以上的热量表,需要外商提供国家计量院委托检定证明,指定检定机购的检定合格证书。
2.3DN80 以下的热量表,需要外商提供北京市计量院检定合格证书。
3、热量表的远传抄表系统设备应取得省级以上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
4、影响热量表计量的可拆卸部件应有可靠且有效的封印。
5、热量表应具备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并应按附表对热量表的各部件标识进行检查。
6、热量表的显示要求:6.1 热能表应到少能显示:日期、累积热量、累积流量、供回水温度、平均瞬态流量,故障信息的代码、故障出现的时间和故障解除的时间,是否存在人为的参数修改。
数据存储的位数不应小于计算器上显示的位数。
6.2热量的是显示单位用J或者Wh或其十进制倍数,流量的显示单位应采用m3,温度的显示单位应采用C,显示单位应标在不易混淆的地方。
6.3显示数字的可见高度不应小于4mm。
6.4热量表在最大计量热功率下持续运行3000h不应超过最大显示值。
6.5热量表在最大计量热功率下持续运行1h,最小显示位数的步时应大于一位。
6.6 使用时显示分辨率应符合下列要求:热量:IKW.h或者1MJ流量:0.01 m3温度:0.1C6.7 检定时显示分辨率应符合下列要求:对于DN15或者DN20的热量表,热量:O.OOIlKW.h或者0.0011MJ流量:0.00001 m3温度:0.1C7、公称直径小于或者等于DN40 的热量表,应采用内置电池。
内置电池的使用寿命应大于5+1 年。
8、具备断电保护功能,应该至少存储近1 8个月的数据。
9、热量表应具备通讯功能,数据通讯协议应符合《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CJ/T188的规定。
DN32以上热量表应能输出检定同步脉冲。
(技术规范标准)热量表技术标准和产品检验方法
![(技术规范标准)热量表技术标准和产品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2a26a40763231126edb11b1.png)
热量表技术标准和产品检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热量表的热量计量原理与主要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与贮存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计算流动介质为水,温度为2~160℃,压力不大于2.5MPa的热量表。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BSEN1434 1997国际法定计量组织的75号国际建议(OLMLR75)GB/T 778.3—1996冷水表第3部分: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JB/T 8802—1998热水表行业规范GB/T9329—1999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3.术语3.1热量表用于测量显示水流过热交换系统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的仪器。
3.2整体热量表由流量传感器、计算仪、配对温度传感器等部件所组成不可分离的热量表。
3.3流量传感器安装在热交换系统中,用于采集水的流量并发出流量信号的部件。
3.4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热交换系统中,用于采集热交换系统入口和出口水的温度并发出温度信号的部件。
3.5计算仪接收来自流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的信号,进行热量计算存储和显示系统所交换的热量值的部件。
3.6配对温度传感器在同一个热量表上,分别用来测量热交换系统的入口和出口温度的两支温度传感器。
3.7温差在热交换系统内的热载体水的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的差值.3.7.1最小温差温差的下限值,在此温差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7.2最大温差温差的上限值,在此温差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8流量单位时间通过热量表的热载体水的体积。
3.8.1最小流量热载体水在系统内的最小流量,在此流量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8.2额定流量热载体水在系统正常连续运行的最大流量,在此流量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8.3最大流量热载体水在系统内,有限时间(<1小时/天;<200小时/年)内,正常运行的最大流量,在此流量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8.4累积流量热交换系统内流过的载体水的体积的总和。
热能表检定装置技术规范和鉴定方法
![热能表检定装置技术规范和鉴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3c8ea9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f.png)
热能表检定装置技术规范和鉴定方法1. 引言热能表是用于测量热能的装置,它在能源计量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热能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技术规范和鉴定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热能表检定装置的技术规范和鉴定方法。
2. 技术规范2.1 热能表检定装置的基本要求热能表检定装置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 - 温度控制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精确控制温度,确保热能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 流量控制能力:能够精确测量和控制流量,确保热能表的适用范围和准确性。
- 压力控制能力:能够精确测量和控制压力,确保热能表的适用范围和准确性。
- 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能够自动采集、存储和处理热能表的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2.2 热能表检定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热能表检定装置一般由温度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温度控制系统:根据检定要求设定温度,通过加热或冷却手段调节温度,使其稳定在设定值上。
2. 流量控制系统:使用流量计测量流量,并通过调节阀门控制流量大小,以满足热能表的检定要求。
3. 压力控制系统:使用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并通过调节阀门控制压力大小,以满足热能表的检定要求。
4.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自动采集热能表的数据,包括温度、流量和压力等参数,并进行存储和处理。
2.3 热能表检定装置的性能要求热能表检定装置应满足以下性能要求: - 温度控制精度:温度控制精度应达到热能表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在±0.5℃内。
- 流量控制精度:流量控制精度应达到热能表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在±2%内。
- 压力控制精度:压力控制精度应达到热能表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在±0.5%内。
- 数据采集精度:数据采集精度应达到热能表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在±0.2%内。
3. 鉴定方法3.1 热能表检定装置的鉴定原理热能表检定装置的鉴定原理是通过与已知准确度的参考热能表进行比对,评估检定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热量表技术标准和产品检验方法
![热量表技术标准和产品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547992dbd64783e09122bec.png)
热量表技术标准和产品检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热量表的热量计量原理与主要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与贮存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计算流动介质为水,温度为2~160℃,压力不大于2.5MPa的热量表。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BSEN1434 1997国际法定计量组织的75号国际建议(OLMLR75)GB/T 778.3—1996冷水表第3部分: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JB/T 8802—1998热水表行业规范GB/T9329—1999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3.术语3.1热量表用于测量显示水流过热交换系统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的仪器。
3.2整体热量表由流量传感器、计算仪、配对温度传感器等部件所组成不可分离的热量表。
3.3流量传感器安装在热交换系统中,用于采集水的流量并发出流量信号的部件。
3.4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热交换系统中,用于采集热交换系统入口和出口水的温度并发出温度信号的部件。
3.5计算仪接收来自流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的信号,进行热量计算存储和显示系统所交换的热量值的部件。
3.6配对温度传感器在同一个热量表上,分别用来测量热交换系统的入口和出口温度的两支温度传感器。
3.7温差在热交换系统内的热载体水的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的差值.3.7.1最小温差温差的下限值,在此温差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7.2最大温差温差的上限值,在此温差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8流量单位时间通过热量表的热载体水的体积。
3.8.1最小流量热载体水在系统内的最小流量,在此流量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8.2额定流量热载体水在系统正常连续运行的最大流量,在此流量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8.3最大流量热载体水在系统内,有限时间(<1小时/天;<200小时/年)内,正常运行的最大流量,在此流量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8.4累积流量热交换系统内流过的载体水的体积的总和。
热能表检定装置技术规范和鉴定方法
![热能表检定装置技术规范和鉴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6c4d566102de2bd97058879.png)
热能表检定装置技术规范和检定方法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王东伟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热能表检定装置的原理、规格型号、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检定流体介质温度不高于95℃热能表的热能表检定装置,以下简称检定装置。
中国最庞大的资料库下载检定装置由热水流量标准检测系统、配对温度传感器检测系统、自动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热能表耐压试验装置、热能表压损试验装置等部分组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试用于本标准。
GB/T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13384-19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JB/T9329-1999 仪器仪表运输、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CJ128-2000 热量表JJG160-1992标准铂电阻温度计JJG 164-2000 液体流量标准装置检定规程JJG225-2001 热能表JJG724-1991直流数字式欧姆表3 名词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名词术语。
3.1 检定时间段被检热能表安装完毕,系统开始运转后,从检定装置进行有效数据采集开始到规定检定项目结束的时间段。
3.2 累积流量累积流量为检验时间段内流经试验管路的热水体积总和。
3.3 热能表检定装置用于检定热能表在热交换回路中载热液体所释放热量准确度的设备。
3.4热能表检定装置组成3.4.1热水流量标准检测系统由变频水泵、标准流量计、不锈钢操作台、热水试验管路、气动夹表器、压力传感器和PID控温加热循环水箱等组成。
3.4.2配对温度传感器检测系统由恒温水槽、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热电阻检定仪和热能表温度传感器防护套组成。
物联网热量表-2023标准
![物联网热量表-2023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d0c6c8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d.png)
物联网热量表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物联网热量表的结构、分类及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2G、3G、4G、NB-IoT、eMTC等蜂窝移动通信及其后续演进技术,接入我国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并符合GB/T 32224相关规定的热量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包装贮运图示标志GB/T 32224 热量表GB/T 2423.8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GB/T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5080.7—1986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T 15464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25480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GB/T 26831.3—2012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规范第3部分:专用应用层GB 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CJ/T 188—2018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CJ/T 350—2010热量表检定装置CJJ/T 34-2022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标准JB/T 12390水表产品型号编制方法YD/T 1080—2000900/1800 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名词术语YD/T 1214900/1800 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技术要求:移动台 YD/T 1215900/1800 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测试方法:移动台 YD/T 1367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YD/T 1368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YD/T 1547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三阶段)YD/T 1548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三阶段)YD/T 1558800 MHz/2 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要求移动台YD/T1576800MHz/2 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测试方法移动台YD/T 2575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YD/T 2576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YD/T 2577 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YD/T 2578 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3 术语和定义GB/T 322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热量表技术要求最新版20101119
![热量表技术要求最新版20101119](https://img.taocdn.com/s3/m/39cf77cfeff9aef8951e06c4.png)
热量表采购技术要求热量表必须符合《热量表》(CJ128—2007)的行业标准,并满足以下要求:一、热量表的型式1、要求分户计量供热系统中所有热量表均选用管段式超声波热量表(含热量表连接管件以及配对测温球阀)。
2、同一个热力站供热的小区内,应选用同一厂家的同类型产品、通讯方式一致。
二、技术性能要求2、流量:热量表的最大流量为公称流量的2倍,根据供热系统设计参数选择相对应的热量表规格,热量表的常用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应不小于100。
3、压力损失:公称流量下热量表的最大允许压力损失应≤0.025MPa。
5、热量表的精度等级:要求热量表的精度等级不低于二级。
6、热量表的使用周期:热量表使用周期不小于10年。
7、热量表的温差要求:热水供热系统热量表的最小温差不应大于3K。
8、热量表的安装既能满足水平安装又能满足垂直安装的要求。
9、热量表的内外编号必须一致。
10、热量表的累积工作时间不应大于500小时。
三、功能要求1、电源方式:户用热量表及井室表要求为电池供电,电池型式应为通用型锂电池,在热量表的所有功能均开启的状态下,在平均每天远传一次的频次下每块电池的使用寿命应≥10年。
在工作电源欠压及其他故障时应有屏幕提示和远传提示(写入通讯协议)。
更换电池时不能丢失数据、拆卸方便、不破坏热量表的检定标识和出厂封标的完整性。
2、防水、防尘功能:要求热量表的壳体必须防水、防尘侵入,A类表必须符合IP54行业标准;B类表必须符合IP68行业标准;C类表必须符合IP65行业标准。
3、通讯方式:热量表必须具有光电接口,同时要求选配M-BUS通讯接口。
所有通讯接口和通讯协议均应符合CJ/T188-2004的规定,通讯接口的抗雷击性能应在4000V、10/700ps 的浪涌冲击下,进行正反5次试验不得损坏。
通讯协议至少应包括:供回水温度、瞬时流量、累积流量、瞬时热量、累积热量、电池欠压报警、积算仪故障报警、流量计故障报警、温度传感器断线报警、累积热量数值溢出报警、表号等。
热量表计量和检测
![热量表计量和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00c7fda7d1f34693daef3e33.png)
热量表计量和检测计量精度热量表共分为三个精度等级,即:一级表、二级表和三级表。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热量表的精度等级不能用一个固定的误差数字来描述,比如2%或5%等等,因为即便同一精度级的热量表,随着工作条件不同,对它的误差要求也是不同的。
1、整体式热量表的计量精度由于整体式热量表的各计量部件在逻辑上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它的精度必须由标准装置一次性给出,它的误差极限分别由下述公式给出:一级表:E=(示值-标准值)/标准值*100%二级表:E=(示值-标准值)/标准值*100%三级表:E=(示值-标准值)/标准值*100%其中:E——相对误差极限,%Δtmin——最小温差,℃。
Δt——使用范围内的温差,℃。
qp——常用流量,m³/h。
q——使用范围内的流量,m³/h。
2、分体式热量表的计量精度分体式热量表的计量精度是由组成热量表的三个部分:流量计、温度传感器和积算器各自的计量精度共同决定的,其误差极限是上述三个部件各自误差的算术和(也就是绝对值的和)。
在分体式热量表中,由于流量计精度分为三个级别,所以导致分体式热量表的计量精度也分为三个级别。
检测方法热量表的检定从原则上来说,应当尽可能模拟实际工作的状态来进行。
但是热量表的实际状态是由流量和温差二个参数的任意组合而确定的,很难模拟所有的实际状态,所以,通常用下面的方法进行检测。
1、整体检定法整体式热量表最好用整体检测方法进行检定,具体做法是由标准的检定装置分别设定一个流量和温差,热量的标准值由标准装置直接给出,把被检热量表的热量示值与标准装置的标准值进行比较,即可得到被检热量表的误差。
只有这种检定方法对于热量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检测,但是,这种方法对于检定装置的要求是极高的,目前国内尚无这种检定装置。
2、分体检定法分体检定法就是用不同的装置对热量表的三个组成部分,流量计、温度传感器和积算器分别进行检定,在得到三个部分的误差后,它们的算术和即认为是热量表的整体误差,而且不再产生新的误差。
热量表计量检定技术和程序实施指南
![热量表计量检定技术和程序实施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1cf97a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a.png)
热量表计量检定技术和程序实施指南
热量表计量检定技术和程序实施指南是一份指导人们进行热量表计量检定工作的文件。
该指南提供了一套实施热量表计量检定的技术和程序,以确保热量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该指南包括以下内容:
1. 热量表计量检定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热量表的工作原理、计量检定的目的和意义,以及计量检定的基本要求。
2. 热量表计量检定的技术要求:包括热量表计量检定的方法和步骤,以及检定中需要使用的仪器和设备。
3. 热量表计量检定的程序实施指南:包括计量检定前的准备工作、实施计量检定的程序和步骤,以及计量检定后的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4. 热量表计量检定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计量检定过程中需要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热量表计量检定结果的评定和报告:包括对计量检定结果进行评定的方法和标准,以及编制计量检定报告的要求。
热量表计量检定技术和程序实施指南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正确地进行热量表计量检定工作,提高热量表的计量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能源计量的准确性,并提供安全可靠的热量费用依据。
热能表检定装置技术规范和鉴定方法
![热能表检定装置技术规范和鉴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70a2c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3.png)
热能表检定装置技术规范和鉴定方法1. 引言热能表是用来测量流经管道中流体的热量的仪表。
为了保证热量计量的准确性,需要使用热能表检定装置进行定期的检定。
本文档旨在制定热能表检定装置的技术规范和鉴定方法,以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技术规范2.1 基本要求热能表检定装置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具备稳定的温控能力,能确保被检热能表工作在稳定的温度条件下;•具备稳定的流量控制能力,能确保被检热能表工作在稳定的流量条件下;•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温度和流量测量装置;•具备自动化控制和数据记录功能,能实现检定过程的自动化操作;•具备故障自诊断和自动报警功能,确保检定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 温度控制系统热能表检定装置的温度控制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温度控制范围应覆盖被检热能表的工作温度范围;•温度控制精度应不大于被检热能表的温度测量精度;•温度控制系统应具备快速响应能力,能够快速调整温度以适应不同的检定要求;•温度传感器应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2.3 流量控制系统热能表检定装置的流量控制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流量调节范围应覆盖被检热能表的工作流量范围;•流量控制精度应不大于被检热能表的流量测量精度;•流量控制系统应具备快速响应能力,能够快速调整流量以适应不同的检定要求;•流量计应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3. 鉴定方法3.1 温度鉴定方法温度鉴定方法应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标准温度表将热能表检定装置的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与标准温度进行比对,计算出温度测量误差;2.将热能表检定装置的温度传感器与被检热能表的温度传感器进行对比测量,计算出两者之间的温度差异;3.根据温度测量误差和温度差异,评估热能表检定装置的温度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
3.2 流量鉴定方法流量鉴定方法应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标准流量计将热能表检定装置的流量计的测量值与标准流量进行比对,计算出流量测量误差;2.将热能表检定装置的流量计与被检热能表的流量计进行对比测量,计算出两者之间的流量差异;3.根据流量测量误差和流量差异,评估热能表检定装置的流量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
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
![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841dd1355270722192ef74c.png)
五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一、产品标准行业标准CJ128—2007欧洲标准EN1434-2007二、检验方法热能表主要由流量传感器、配对温度传感器和计算器三个部分组成。
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要求,热能表在进行实验检定时应对三个部分分别进行试验,生产检定时可进行总量检定。
另外,目前还没有一种标准装置可直接提供一个标准热能的物理量与被检热能表进行比较。
所以,不管任何形式的热能表检定装置实际意义上都是由上面三个部分独立的检定装置组合而成。
即热能表检定装置在组成上包含热水流量标准装置、配对温度传感器检定装置和计算器检定装置三个部分。
热能表的整体检定是指三个部分有效地组合,除了示值误差的检定外,热量表出厂还要进行外观检查,密封性测试和运行检查。
1.示值误差的检定示值误差的检定一般采用总检,总检采用了质量法与标准表法相结合的最佳方案。
质量法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高,主要用于产品的性能试验和技术把关,并同时作为标准表的上级检定标准。
标准表法检定效率高,主要用于出厂或首次检定。
装置是以电子天平为主标准器、电磁流量计(标准表)为副标准器作为流量的标准。
a. 热量表检定点的选择a.1 检定热量表的热量值。
其中,热量表流量传感器测量时的水温为(45~55)℃,配对温度传感器温差测量的低温端温度为50℃。
热量表应在以下种工况内进行检定:1)△θmin≤△θ≤1.2△θmin 和 0.9qP≤q≤1.0qP2)10℃≤△θ≤20℃和 0.1qP≤q≤0.11qP3)35℃≤△θ≤45℃和 0.04qp ≤q≤ 0.05 qp(如果低于被检表的最小流量值,则按被检表最小流量值检定。
)a.2 单独检定配对温度传感器中的回水温度传感器85℃的温度值。
b. 测量过程b.1 热量表热量值的测量过程1)以下以质量法热水流量标准装置为例,描述热量表热量值的示值误差的检定方法。
按1. a条要求选择流量以及温差检定点。
确认管路中气泡已排除。
同时将配对温度传感器放入两个恒温槽内,按温差点检定的要求控制其温度。
热量表 检验规程
![热量表 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b064de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a.png)
损坏和渗漏为合格。
3%
3、螺纹
3.1用手将塞规拧入螺纹处,目测螺纹与止端上平面平齐合格。
3.2螺纹外表不得有制造缺陷。
3.3螺纹等分孔距允许公差为:±0.05mm.。
4、外形尺寸:长度尺寸符合产品图尺寸公差。
检验规程
编号:J-01
主产品名称
热量表
超声波热量表
IC水表
检测
项目
1、外观
封性
打压泵
关键
部件
壳体(基表)
3、螺纹
塞规、卡尺
4、外形尺寸
技术要求:
1、外观
1.1外壳应涂层均匀、无裂纹、斑疤、无毛刺、无起皮等缺陷。
1.2壳体上应有箭头标出液体流动方向,箭头清楚。
3%
2、强度和密封性
4
3%
备注
每批按3%抽检项目合格,则该批产品为合格。如检验结果不合格,应 加倍(6%)重新抽检,符合技术要求,则判定该批合格,如仍不合格 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超声热量表技术标准
![超声热量表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1d59871f5335a8103d22014.png)
1、概述本次采购设备高温热水热量表采购设备,包括双声道高温水超声波热量表、远传计量箱、热量表配对法兰、螺栓等一整套热计量装置。
2、热能表流量参数3、供货范围:4套供水超声波热量表整套装置(包括双声道超声波流量计、供回水配对温度传感器、积分仪)、流量计采用分体式,变送器线缆长20m、积分仪线长30m,配套计量箱、供水流量计的首次强制检定、提供检定证书原件一份、复印件 3份,质保期一年,保质期内出现问题免费维修、更换。
主要供货范围见下表:供货商应按标书要求提供上述设备,并附所有附件、技术文件、有关的图纸或规范要求的其它技术资料,以及拆卸设备所需的专用工具,并提供指导安装、计量设备调试等工作。
要求所有设备配置均为技术先进、性能优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最新产品。
4、超声波热量计及积算仪技术要求超声波热量计包括超声波流量计、配对温度传感器及热量积算仪等整套设备。
由于供热系统水质的特殊,要求热量表具有良好的防堵塞、防腐蚀、防结垢、防散热功能。
流量计要求采用分体式产品。
产品必须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
制造商应具备 30年以上生产历史;必须具有ISO9001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ISO14001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1)流量计要求:a.公称压力:PN16b.连接方式:法兰连接,投标方应配套提供流量计安装所需的法兰盘c.储存温度:-40℃~85℃d.最大压力损失:≤0.02MPae.流体温度范围:0-130℃,耐温要求不低于 180℃f.流量范围比例:1:100g.量计通道要求:双通道湿式超声波测量技术,流量精度为 0.5级,h.所测最大流速: 6m/s.i.要求启动流量:公称流量大于 1:100 标识:j.流量计上均须带有以下标识信息:流向、公称尺寸k.使用寿命:流量计使用寿命不少于 10年m.流量计的部件和安装等事项:信号转换器分体安装。
由厂家提供传感器与信号转换器之间专用电缆20米n.流量计输出方式:流量计应有两路脉冲输出。
jjg225-2010热量表检定规程
![jjg225-2010热量表检定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5025ef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9.png)
jjg225-2010热量表检定规程
摘要:
1.JJG225-2010 热量表检定规程概述
2.规程的主要内容
3.检定热量表的方法和步骤
4.检定结果的处理和记录
5.规程的实施和意义
正文:
一、JJG225-2010 热量表检定规程概述
JJG225-2010 热量表检定规程是我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制定的一项检定热量表的规程,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热量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满足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需要。
二、规程的主要内容
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术语和定义:规程对热量表、检定、校准等术语进行了定义。
2.检定对象和范围:规程明确了需要检定的热量表的类型和范围。
3.检定条件和设备:规程规定了检定热量表需要满足的条件和所需的设备。
4.检定方法和步骤:规程详细描述了检定热量表的方法和步骤。
5.检定结果的处理和记录:规程规定了如何处理检定结果,并要求对检定结果进行记录。
三、检定热量表的方法和步骤
1.检前准备:检查热量表的外观,确认其完好无损;检查检定设备是否正常。
2.开机自检:启动热量表,检查其是否能正常工作。
3.标准样品比较:使用标准样品与热量表进行比较,检查热量表的准确性。
4.重复性试验:对热量表进行重复性试验,检查其重复性。
5.稳定性试验:对热量表进行稳定性试验,检查其稳定性。
四、检定结果的处理和记录
1.检定结果的处理:根据检定结果,判断热量表是否合格。
2.检定结果的记录:对检定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检定日期、检定人员、检定结果等。
五、规程的实施和意义
1.规程的实施: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能量表技术规范
![能量表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1b67827bcd126fff7050b3b.png)
能量表技术规范要求一、工艺技术要求1.1 规范和标准1.1.1适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热量表标准》CJ 128-2007EN1434:2004标准OIML R75:2002标准MID指令(欧盟测量仪器指令)1.1.2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要求,热能表作为计量器具必需获得热能表的《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进口热能表需获得《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并通过MID指令(欧盟测量仪器指令)。
1.1.3热能表的检验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鉴定规程-热量表》JJG 225-2007执行。
设备的包装、运输、施工安装等,均应符合或相当于中国国家标准(GB)、国家机械部标准(JB)、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相关标准。
这些标准和规范应采用最新和有效的版本。
对于引进设备或引进技术生产的设备,应符合相应的国际标准。
投标单位同时应遵循业主当地的有关规定。
1.2 技术要求考虑到本系统的计量检测精度和运行的稳定性,要求采用进口超声波能量表,并要求该能量计量系统满足如下技术要求。
1.2.1流量计技术要求:计量等级: EN1434 2级环境等级: 依照DS/EN1434标准 C级防护等级: IP56压力等级: PN25环境温度: 0℃~55℃介质温度: 2℃~130℃储存温度: -25℃~70℃流量范围比例:要求启动流量与公称流量比值大于1:1001.2.2积分仪主要技术条件精确度等级:积分仪精确度:±(0.15+2/Δθ)%配对传感器精确度:±(0.4+4/Δθ)%防护级别: IP54环境温度: 5℃~55℃储存温度:-20℃~60℃使用寿命:积分仪使用寿命不少于10年供电电源:锂电池(电池寿命不少于10年)、24VAC或220VAC温度输入范围: 2℃~180℃温差范围: 3K~170K温度显示分辨率: 0.01K温度传感器类型: Pt500或Pt1000显示功能满足:积分仪带有8位LCD显示器,能量单位kwh、Mwh 、Gj可选显示数据:累计热量、累计流量、供水温度、回水温度、供回水温差、功率、累积工作时间、瞬时流量、瞬时热量、信息码、时间等参数。
热量表的通用技术要求
![热量表的通用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176d76b763231126fdb111e.png)
热量表通用技术要求1、国产的热量表1.1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1.2北京市计量院检定合格标志及检定证书。
2、进口热量表2.1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2.2 DN80以上的热量表,需要外商提供国家计量院委托检定证明,指定检定机购的检定合格证书。
2.3 DN80以下的热量表,需要外商提供北京市计量院检定合格证书。
3、热量表的远传抄表系统设备应取得省级以上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
4、影响热量表计量的可拆卸部件应有可靠且有效的封印。
5、热量表应具备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并应按附表对热量表的各部件标识进行检查。
6、热量表的显示要求:6.1热能表应到少能显示:日期、累积热量、累积流量、供回水温度、平均瞬态流量,故障信息的代码、故障出现的时间和故障解除的时间,是否存在人为的参数修改。
数据存储的位数不应小于计算器上显示的位数。
6.2热量的是显示单位用J或者Wh或其十进制倍数,流量的显示单位应采用m3,温度的显示单位应采用℃,显示单位应标在不易混淆的地方。
6.3显示数字的可见高度不应小于4mm。
6.4热量表在最大计量热功率下持续运行3000h不应超过最大显示值。
6.5热量表在最大计量热功率下持续运行1h,最小显示位数的步时应大于一位。
6.6使用时显示分辨率应符合下列要求:热量:1KW.h或者1MJ流量:0.01 m3温度:0.1℃6.7检定时显示分辨率应符合下列要求:对于DN15或者DN20的热量表,热量:0.0011KW.h或者0.0011MJ流量:0.00001 m3温度:0.1℃7、公称直径小于或者等于DN40的热量表,应采用内置电池。
内置电池的使用寿命应大于5+1年。
8、具备断电保护功能,应该至少存储近18个月的数据。
9、热量表应具备通讯功能,数据通讯协议应符合《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CJ/T188的规定。
DN32以上热量表应能输出检定同步脉冲。
制定依据:1、《供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导则》企业标准2、《热量表CJ128-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3、《JJG225-2007热量表计量检定规程》4、《北京市供热计量应用技术导则》5、《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十六条:进口的计量器具,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销售。
热量表的通用技术要求
![热量表的通用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2e87713482fb4daa58d4be6.png)
热量表通用技术要求1、国产的热量表1.1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1.2北京市计量院检定合格标志及检定证书。
2、进口热量表2.1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2.2 DN80以上的热量表,需要外商提供国家计量院委托检定证明,指定检定机购的检定合格证书。
2.3 DN80以下的热量表,需要外商提供北京市计量院检定合格证书。
3、热量表的远传抄表系统设备应取得省级以上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
4、影响热量表计量的可拆卸部件应有可靠且有效的封印。
5、热量表应具备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并应按附表对热量表的各部件标识进行检查。
6、热量表的显示要求:6.1热能表应到少能显示:日期、累积热量、累积流量、供回水温度、平均瞬态流量,故障信息的代码、故障出现的时间和故障解除的时间,是否存在人为的参数修改。
数据存储的位数不应小于计算器上显示的位数。
6.2热量的是显示单位用J或者Wh或其十进制倍数,流量的显示单位应采用m3,温度的显示单位应采用℃,显示单位应标在不易混淆的地方。
6.3显示数字的可见高度不应小于4mm。
6.4热量表在最大计量热功率下持续运行3000h不应超过最大显示值。
6.5热量表在最大计量热功率下持续运行1h,最小显示位数的步时应大于一位。
6.6使用时显示分辨率应符合下列要求:热量:1KW.h或者1MJ流量:0.01 m3温度:0.1℃6.7检定时显示分辨率应符合下列要求:对于DN15或者DN20的热量表,热量:0.0011KW.h或者0.0011MJ流量:0.00001 m3温度:0.1℃7、公称直径小于或者等于DN40的热量表,应采用内置电池。
内置电池的使用寿命应大于5+1年。
8、具备断电保护功能,应该至少存储近18个月的数据。
9、热量表应具备通讯功能,数据通讯协议应符合《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CJ/T188的规定。
DN32以上热量表应能输出检定同步脉冲。
制定依据:1、《供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导则》企业标准2、《热量表CJ128-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3、《JJG225-2007热量表计量检定规程》4、《北京市供热计量应用技术导则》5、《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十六条:进口的计量器具,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销售。
热量表测试标准
![热量表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e9f3e2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f.png)
热量表测试标准
《热量表测试标准》
一、目的
为了确保热量表能准确有效地测量空气中的热量,给出了以下详细的测试标准。
二、测试要求
1.测量精度
热量表检测时热量值应符合以下标准:
热量值:读数精度为十分之一度,量程范围:±1000度;
温度:量程范围:最低0°C,最高50°C,读数精度为0.01°C;
湿度:量程范围:最低10%RH,最高90%RH,读数精度为1%RH;
风速:量程范围:最低无风,最高3m/s,读数精度为0.1 m/s; 2.测量范围
测量范围应在室内定义的范围之内,最低可测量到0 °C,最高可测量到50°C,湿度可测量到最低10%RH,最高90%RH,风速可测量到最低无风,最高3m/s。
三、测试方法
1.热量表的设置
首先将热量表置于室内,经过调节达到稳定的环境条件,如温湿度、风速等,接着调整热量表的测量参数,如测量时间、采样频率等,以确保热量表准确测量出环境中的热量。
2.稳定性测试
稳定性检查是测试热量表精度的基础,在测试过程中应对测量设备进行稳定性校准,确保设备精度和可靠性。
3.材料质量检查
材料质量检查是校验热量表的必要程序,详细检查包括热量表本身的外观,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等。
四、测试结果
根据测试的结果,可以得出热量表的准确度,与环境中的实际热量值进行对比,以确保测量准确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量表技术标准和产品检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热量表的热量计量原理与主要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与贮存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计算流动介质为水,温度为2~160℃,压力不大于2.5MPa的热量表。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BSEN1434 1997国际法定计量组织的75号国际建议(OLMLR75)GB/T 778.3—1996冷水表第3部分: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JB/T 8802—1998热水表行业规范GB/T9329—1999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3.术语3.1热量表用于测量显示水流过热交换系统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的仪器。
3.2整体热量表由流量传感器、计算仪、配对温度传感器等部件所组成不可分离的热量表。
3.3流量传感器安装在热交换系统中,用于采集水的流量并发出流量信号的部件。
3.4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热交换系统中,用于采集热交换系统入口和出口水的温度并发出温度信号的部件。
3.5计算仪接收来自流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的信号,进行热量计算存储和显示系统所交换的热量值的部件。
3.6配对温度传感器在同一个热量表上,分别用来测量热交换系统的入口和出口温度的两支温度传感器。
3.7温差在热交换系统内的热载体水的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的差值.3.7.1最小温差温差的下限值,在此温差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7.2最大温差温差的上限值,在此温差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8流量单位时间通过热量表的热载体水的体积。
3.8.1最小流量热载体水在系统内的最小流量,在此流量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8.2额定流量热载体水在系统正常连续运行的最大流量,在此流量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8.3最大流量热载体水在系统内,有限时间(<1小时/天;<200小时/年)内,正常运行的最大流量,在此流量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8.4累积流量热交换系统内流过的载体水的体积的总和。
3.9温度上限热量表不超过误差界限时,热载体水的最高温度。
3.10温度下限热量表不超过误差界限时,热载体水的最低温度。
3.11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在温度上限持久工作时,热量表所能承受内部的最大压力。
3.12压力损失在给定的流量下,系统中热量表所造成的压力降低。
3.13最大允许压力损失流量传感器在最大流量Lmax时,水流经热量表的压力损失不得超过的规定值。
3.14最大热功率热功率的上限,在此功率下,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15最小热功率在温差的下限,流量的下限,以及温度的下限所对应的功率。
4.热量计量原理与主要参数热量计量原理:式中:Q—放出或吸收的热量Lm—通过热量表的热载体的质量流量△h—在热交换器回路的流进和流出温度下,热载体的比焓之间的差。
类型温度℃压力(Mpa)常温型 2~95 ≤1.6高温型 2~160 ≤2.55.技术要求5.1使用环境环境温度环境 A:+5℃~+55℃环境 B:-25℃~+55℃5.2外观要求5.2.1热量表无裂纹、毛刺等表面缺陷,壳体应能防水、防尘浸入,并用箭头标出水流动方向。
5.2.2显示5.2.2.1仪表至少显示热量流量、累积流量、进回水温度和累积工作时间,一小时更新显示,3000小时满负荷不溢。
5.2.2.2热量的显示值必须用焦耳、瓦特小时或其十倍数显示。
累积流量的显示单位用m3显示。
温度的显示单位必须用℃显示。
显示单位必须标在不被混淆的位置。
5.2.2.3热量的显示位数不低于8位,显示数字的可见高度不应小于4mm。
5.2.3保护功能5.2.3.1掉电数据保护功能电源停止供电时,仪表能保存所有数据,时间要求恢复供电时能够恢复正常计量功能。
5.2.3.2抗磁干扰有磁铁接近时,不能影响计量精度。
5.2.3.3封印保护热量表所有影响计量的可动部件有完好的封印保护。
5.3基本性能5.3.1强度和气密性应能承受规定温度压力的水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无泄漏、渗透漏或损坏。
5.3.2计量特性热量表计量准确度分为三级,采用相对误差E表示。
第1级(2)第2级(3)第3级(4)式中 E—相对误差限%;△tmin—最小温差℃;△t—标准装置的标准温差℃;Ln—额定流量m3/h;L—标准装置的标准流量值m3/h。
热量表重复性条件为准确度的一半,即Er=1/2E5.3.2.1整体热量表准确度和应按上述三个等级执行,但第一级误差界限测定应用整体热测量(如果整体热量测量是可能的)。
5.3.2.2组合式热量表准确度等级和重复性条可按分部件误差界限执行。
热量表总误差为三个误差的算术和值。
5.3.3计算仪误差界限 Ec(5)5.3.4温度传感器对误差界限Et(6)5.3.5流量传感器误差界限EL第一级(7)第二级(8)第三级(9)各级流量传感器误差界限最大不得超过5%。
5.3.6最大允许压力损失不包括附加装置,在最大流量时,最大允许压力损失不超过0.1MPa。
5.3.7电源热量表的电源宜采用内装电池,热量表内装电池的使用寿命应大于5年。
5.4可靠性5.4.1加速耐用性测试加速耐用性测试按表3的规定执行。
表 3流量传感器在温度为tmax-5℃,最大流量Lmax时,连续运转300h后准确度试验产前后偏差应符合标准5.3.5条的规定。
温度传感器对温度加热到上限,再降到下限,重复10次后准确度偏差应符合标准5.3.4的规定。
计算仪在上限功率连续运转500h后准确度偏差应符合本标准5.3.3规定5.4.2流量传感器降低水质条件下的耐用试验按表4的水质,在最大流量时连续运转300h后,其准确度偏差不大于5%。
表4项目试验条件水温50+50℃悬浮物mg/L ≥20总硬度mg-N/L ≥6PH(25) ℃ 8.5~10溶解氧mg/L ≥0.15.5安全要求5.5.1外壳防护等级按GB4208的规定,环境A类的热量表外观具有IP52防护等级,环境B的热量表应具有IP64的防护等级。
5.5.2封印热量表具有可靠封印,封印不经破坏不能打开。
5.6电磁兼容性5.6.1静电放电抗扰度应符合GB/T17626.2第5章的规定,试验等级为2级,接触放电4kV,性能判据:a)试验时热量表功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能自动恢复;b)热量表内程序不能有任何变化,内存数据不能丢失或改变。
5.6.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应符合GB/T17262.3第5章的规定,试验等级为2级,试难场强3V/m,频率为80~1000MHZ,性能判据:试验时在规定极限内,热量表性能不得有任何改变。
5.7运输要求仪表按规定装入运输箱后,可用无强烈震动的交通工具运输。
运输途中不应受雨、霜、雾直接影响,按标志向上放置,并不受挤压、撞击等损伤。
试验条件应符合表5的规定,试验后其性能偏差应满足5.3.2的要求。
表5序号基本环境条件额定值项目单位1 高温℃ +502 低温℃ -103 相对湿度 % 984 连续冲击加速度 m/s2 98脉冲持续时间 ms 115 跌落自由跌落高度 mm 1005.8材料要求与水接触的零件及连接件,应有相应的机械强度及足够的耐磨强度,应耐通常的内外部腐蚀或经某种合适的表面处理加以保护,并且在本标准规定的水温条件下能正常工作。
5.9温度传感器结构要求5.9.1当温度传感器采用铂电阻时,温度传感器的结构和安装附录A的要求执行。
5.9.2温度传感器套管与管路的连接应采用螺纹连接,螺纹口径应是国家标准的公称系列。
5.10对计算仪的特殊环境规定。
5.10.1计算仪按表6规定要求。
表6干热环境试验温度55±2℃,湿度不超过20%,持续2小时,模拟水温55±5℃、温差△tmin、流量1.1Lmin。
冷却环境试验环境A:温度5±3;环境B:-25±3℃,湿度不超过20%,持续2小时,模拟水温55±5℃、温差△tmin、流量1.1Lmin。
稳定湿热环境试验温度40±2℃,湿度不低于93%,持续2小时,模拟水温55±5℃、温差△tmin、流量1.1Lmin。
循环湿热环境试验 t=25±2℃和t=50±2℃,湿度≥93%,试验12小时,循环2次,模拟水温55±5℃、温差△tmin、流量1.1Lmin。
电源电压变化电源变化试验时间为测量热量表或其部件的测量偏差所需足够时间。
a)外接电源时,电压上限1.1Un,电压下限=0.85 Un;频率变化(0.98~1.02)标准频率。
b)电池供电时,电压上限=无负载时,20℃时电池额定电压,电压下限为供货商规定的最低工作电压。
模拟水温55±5℃、温差△tmin、流量1.1Lmin。
静电放电接触放电电压4kV(直流),放电为单放电,单放电数目10个,两次放电时间间隔大于10s。
5.10.2在表6规定的环境条件和模拟条件下,测量热量表或其部件的测量偏有效期不得超过5.3.2~5.3.5条规定的最大允许偏差(即流量5%、温差3.5%\计算仪1.5%)。
6.试验方法6.1实验室试验条件要进行实液标定温度范围:15~35℃湿度:75%大气压力:86~10kPa6.2压力试验(气密性和强度试验)6.2.1流量传感器的压力试验按GB/T778.3—1996冷水水表的第3部分进行试验,出厂用冷水做,形式试验用热水做保证安全。
6.2.2试验时采取的措施试验装置和流量传感器内的空气应排除干净,试验装置应防泄漏,压力应逐渐增加,不使压力聚增。
6.3实验装置及其场所6.3.1实验装置一般要求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试验装置时,能满足被测器具计量学特性要求的,热量标准装置,能提供标准温差的横温域其热量计算机系统。
试验装置的误差限不得大于被测仪器误差的1/5。
6.3.2 流量传感器试验装置设置冷水试验可按GB/T778.3—1996冷水水表的试验装置,热水试验应通过计量部门认定的试验装置。
6.3.3计算仪及温度传感器试验装置一只脉冲发生器,用于模拟流量传感器的信号,精度为万分之一的标准电阻,用于模拟铂电阻在对应测试温度下的阻值或通过计量部门认定的试验装置。
6.4热量表准确度与误差试验整体热量表准确度试验可按组合热量表分别进行性能测试或采用经国家计量部门认定的整体测量装置进行整体测试。
6.4.1流量传感器性能测试进行测试时,热时量表上、下游为直管段。
流量传感器的准确度及重复性误差测试按附录B的要求进行。
6.4.2温度传感器性能测试温度传感器的准确度及重复性误差测试按附录C的要求进行。
6.4.3计算仪性能测试计算仪的准确度及重复性误差测试按附录D的要求进行。
6.4.4热量表的误差计算热量表的误差计算按附录E的公式计算。
6.5压损试验按GB/T778.3—1996中第7部分压力损失试验的要求进行,流量为最大流量,温度为50±5℃压力损失应满足5.3.6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