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三种宇宙速度知识点精讲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点总结(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环绕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一.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行星轨道视为圆处理 则32r K T =(K 只与中心天体质量M 有关)理解:(1)k 是与太阳质量有关而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由于行星的椭圆轨道都跟圆近似,在近似的计算中,可以认为行星都是以太阳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这种情况下,a 可代表轨道半径.(2)开普勒第三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也适用于卫星,只不过此时 a 3 /T 2 =k ′,比值k ′是由行星的质量所决定的另一常量,与卫星无关.二、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公式:F =G 221rm m ,其中2211/1067.6kg m N G ⋅⨯=-,叫做引力常量。

(3)适用条件:此公式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均匀的球体可视为质点,r 是两球心间的距离.一个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也适用,其中r 为球心到质点间的距离.说明:(1)对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中各量的意义一定要准确理解,尤其是距离r 的取值,一定要搞清它是两质点之间的距离.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用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式中的r 是两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2)不能将公式中r 作纯数学处理而违背物理事实,如认为r→0时,引力F→∞,这是错误的,因为当物体间的距离r→0时,物体不可以视为质点,所以公式F =Gm 1m 2r 2就不能直接应用计算.(3)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遵循牛顿第三定律,因此谈不上质量大的物体对质量小的物体的引力大于质量小的物体对质量大的物体的引力,更谈不上相互作用的一对物体间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注意:万有引力定律把地面上的运动与天体运动统一起来,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规律之一,式中引力恒量G 的物理意义是:G 在数值上等于质量均为1千克的两个质点相距1米时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三.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天体质量M , 卫星质量m ,天体半径R, 轨道半径r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卫星运行向心加速度a n 卫星运行周期T)解决天体(卫星)运动问题的两种基本思路: 一是把天体(或人造卫星)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二是在地球表面或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1))人造地球卫星(只讨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rGM v =,r 越大,v 越小;3r GM =ω,r 越大,ω越小;GMr T 324π=,r 越大,T 越大;2n GM a r =, r 越大,n a越小。

2020届高考物理考点分类解析03三种宇宙速度教学素材

2020届高考物理考点分类解析03三种宇宙速度教学素材

2020届高考物理考点分类解析03三种宇宙速度教学素材〔3〕三种宇宙速度=7.9km/s,它是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地球卫星的最①第一宇宙速度:v1大围绕速度.=11.2km/s,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②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2发射速度.=16.7km/s,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③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3发射速度.〔4〕地球同步卫星所谓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关于地面静止的,这种卫星位于赤道上方某一高度的稳固轨道上,且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即T=24h=86400s,离地面高度同步卫星的轨道一定在赤道平面内,同时只有一条.所有同步卫星都在这条轨道上,以大小相同的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运行着.〔5〕卫星的超重和失重〝超重〞是卫星进入轨道的加速上升过程和回收时的减速下降过程,此情形与〝升降机〞中物体超重相同.〝失重〞是卫星进入轨道后正常运转时,卫星上的物体完全〝失重〞〔因为重力提供向心力〕,现在,在卫星上的仪器,凡是制造原理与重力有关的均不能正常使用.五、动量1.动量和冲量〔1〕动量: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即p=mv.是矢量,方向与v 的方向相同.两个动量相同必须是大小相等,方向一致.〔2〕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刻的乘积叫做该力的冲量,即I=Ft.冲量也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2. ★★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表达式:Ft=p′-p 或Ft=mv′-mv〔1〕上述公式是一矢量式,运用它分析咨询题时要专门注意冲量、动量及动量变化量的方向.〔2〕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3〕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能够是单个物体,也能够是物体系统.对物体系统,只需分析系统受的外力,不必考虑系统内力.系统内力的作用不改变整个系统的总动量.〔4〕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定的力,也适用于随时刻变化的力.关于变力,动量定理中的力F应当明白得为变力在作用时刻内的平均值.★★★ 3.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那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表达式:m1 v1+m2v2=m1v1′+m2v2′〔1〕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②系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系统外力比内力小得多,如碰撞咨询题中的摩擦力,爆炸过程中的重力等外力比起相互作用的内力来小得多,能够忽略不计.③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重量为零,那么在该方向上系统的总动量的重量保持不变.〔2〕动量守恒的速度具有〝四性〞:①矢量性;②瞬时性;③相对性;④普适性.4.爆炸与碰撞〔1〕爆炸、碰撞类咨询题的共同特点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突然发生,作用时刻专门短,作用力专门大,且远大于系统受的外力,故可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 〔2〕在爆炸过程中,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系统的动能爆炸后会增加,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总动能不可能增加,一样有所减少而转化为内能.〔3〕由于爆炸、碰撞类咨询题作用时刻专门短,作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专门小,一样可忽略不计,能够把作用过程作为一个理想化过程简化处理.即作用后还从作用前瞬时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5.反冲现象:反冲现象是指在系统内力作用下,系统内一部分物体向某方向发生动量变化时,系统内其余部分物体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动量变化的现象.喷气式飞机、火箭等差不多上利用反冲运动的实例.明显,在反冲现象里,系统的动量是守恒的.六、机械能1.功〔1〕功的定义:力和作用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的乘积.是描述力对空间积存效应的物理量,是过程量.定义式:W=F·s·cosθ,其中F是力,s是力的作用点位移〔对地〕,θ是力与位移间的夹角.〔2〕功的大小的运算方法:①恒力的功可依照W=F·S·cosθ进行运算,本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②依照W=P·t,运算一段时刻内平均做功. ③利用动能定理运算力的功,专门是变力所做的功.④依照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反过来可求功.〔3〕摩擦力、空气阻力做功的运算:功的大小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发生相对运动的两物体的这一对相互摩擦力做的总功:W=fd〔d是两物体间的相对路程〕,且W=Q〔摩擦生热〕2.功率〔1〕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求功率时一定要分清是求哪个力的功率,还要分清是求平均功率依旧瞬时功率.〔2〕功率的运算①平均功率:P=W/t〔定义式〕表示时刻t内的平均功率,不管是恒力做功,依旧变力做功,都适用. ②瞬时功率:P=F·v·cosα P和v分不表示t时刻的功率和速度,α为两者间的夹角. 〔3〕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额定功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 实际功率:发动机实际输出的功率,它能够小于额定功率,但不能长时刻超过额定功率. 〔4〕交通工具的启动咨询题通常讲的机车的功率或发动机的功率实际是指其牵引力的功率.①以恒定功率P启动:机车的运动过程是先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以最大速度v m=P/f 作匀速直线运动, .②以恒定牵引力F启动:机车先作匀加速运动,当功率增大到额定功率时速度为v1=P/F,而后开始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以最大速度vm=P/f作匀速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宇宙三速度

高中物理宇宙三速度

高中物理宇宙三速度篇一:高中物理宇宙中的三速度是指宇宙飞船在环绕地球或行星运行时,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和平均速度。

这三个速度分别是:1. 逃逸速度:指地球或行星表面的逃逸速度,也就是宇宙飞船要想脱离地球或行星引力所需的最小速度。

逃逸速度分别为地球表面的逃逸速度为 16.6 千米/秒(针对地球)和行星表面的逃逸速度通常为 10 千米/秒以上。

2. 环绕速度:指宇宙飞船在环绕地球或行星运行时,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环绕速度分别为地球表面的环绕速度为 30 千米/秒和行星表面的环绕速度通常也大于 30 千米/秒。

3. 进动速度:指宇宙飞船在地球或行星引力作用下,围绕太阳 (或地球) 运行时,所能达到的最小速度。

进动速度分别为地球表面的进动速度为 24.6 千米/秒和行星表面的进动速度通常也大于 24.6 千米/秒。

这三个速度是高中物理宇宙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涉及到天体运动、万有引力等知识点。

在实际应用中,比如太空探索、星际旅行等领域,这三个速度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篇二:高中物理宇宙中的三个速度是指在宇宙空间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它们分别是:1. 光速:指物体在真空中运动的速度,约为每秒 299,792,458 米。

它是宇宙中最重要的速度之一,因为所有物体在宇宙中的运动速度都接近光速。

2. 宇宙速度:指物体从地球表面发射后,前往太阳系外的宇宙空间所需的速度。

宇宙速度分为三类:上升宇宙速度、平飞宇宙速度和下降宇宙速度。

上升宇宙速度指从地球表面发射后,向月球或火星发射所需的速度;平飞宇宙速度指物体在太阳系内飞行所需的速度;下降宇宙速度指物体从太阳系内飞向地球或月球所需的速度。

3. 长征五号发射速度:指长征五号火箭将卫星或航天器送入太空所需的速度。

长征五号火箭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火箭,能够发射大型卫星或航天器进入轨道。

它的发射速度高达每秒 8.6 千米,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之一。

这些速度对于理解宇宙结构和演化非常重要。

高一物理《宇宙航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宇宙航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宇宙航行》知识点总结
一、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1)已知地球质量m 地和半径R ,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的运动可视作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
力提供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轨道半径r 近似认为等于地球半径R ,由Gmm 地R 2=m v 2R ,可得v =Gm 地R
. (2)已知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和地球半径R ,由mg =m v 2
R 得:v =gR . 2.三个宇宙速度及含义
二、判断卫星变轨时速度、加速度变化情况的思路
1.判断卫星在不同圆轨道的运行速度大小时,可根据“越远越慢”的规律判断.
2.判断卫星在同一椭圆轨道上不同点的速度大小时,可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判断,即离中心天体越远,速度越小.
3.判断卫星为实现变轨在某点需要加速还是减速时,可根据离心运动或近心运动的条件进行分析.
4.判断卫星的加速度大小时,可根据a =F 万m =G M r
2判断.。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点总结(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环绕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一.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行星轨道视为圆处理 则32r K T =(K 只与中心天体质量M 有关)理解:(1)k 是与太阳质量有关而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由于行星的椭圆轨道都跟圆近似,在近似的计算中,可以认为行星都是以太阳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这种情况下,a 可代表轨道半径.(2)开普勒第三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也适用于卫星,只不过此时 a 3 /T 2 =k ′,比值k ′是由行星的质量所决定的另一常量,与卫星无关.二、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公式:F =G 221rm m ,其中2211/1067.6kg m N G ⋅⨯=-,叫做引力常量。

(3)适用条件:此公式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均匀的球体可视为质点,r 是两球心间的距离.一个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也适用,其中r 为球心到质点间的距离.说明:(1)对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中各量的意义一定要准确理解,尤其是距离r 的取值,一定要搞清它是两质点之间的距离.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用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式中的r 是两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2)不能将公式中r 作纯数学处理而违背物理事实,如认为r→0时,引力F→∞,这是错误的,因为当物体间的距离r→0时,物体不可以视为质点,所以公式F =Gm 1m 2r 2就不能直接应用计算.(3)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遵循牛顿第三定律,因此谈不上质量大的物体对质量小的物体的引力大于质量小的物体对质量大的物体的引力,更谈不上相互作用的一对物体间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注意:万有引力定律把地面上的运动与天体运动统一起来,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规律之一,式中引力恒量G 的物理意义是:G 在数值上等于质量均为1千克的两个质点相距1米时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三.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天体质量M , 卫星质量m ,天体半径R, 轨道半径r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卫星运行向心加速度a n 卫星运行周期T)解决天体(卫星)运动问题的两种基本思路: 一是把天体(或人造卫星)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二是在地球表面或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1))人造地球卫星(只讨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rGM v =,r 越大,v 越小;3r GM =ω,r 越大,ω越小;GMr T 324π=,r 越大,T 越大;2n GM a r =, r 越大,n a越小。

高一物理必修2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2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2人造卫星宇宙速度学习目标:1.知道人造卫星的运行原理和轨道。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

3.掌握人造卫星的周期、线速度、角速度跟其轨道半径的关系。

学习重点:1.人造卫星的运行原理和轨道。

2.人造卫星的周期、线速度、角速度跟其轨道半径的关系。

学习难点: 人造卫星的周期、线速度、角速度跟其轨道半径的关系。

主要内容:一、人造卫星的运行原理和轨道1.运行原理:2.运行轨道二、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三、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和运行速度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是两个不周的概念。

所谓发射速度是指被发射物在地面附近离开发射装置时的初速度,并且一旦发射后就再无能量补充,被发射物仅依靠自己的初动能克服地球引力上升一定高度,进入运动轨道。

要发射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速度不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若发射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卫星只能“贴着”地面近地运行,如果要使人造卫星在距地面较高的轨道上运行,就必须使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所谓运行速度,是指卫星在进入运行轨道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当卫星“贴着”地面运行时,运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根据知,人造卫星距地面越高(即轨道半径r越大),运行速度越小。

实际上,由于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都大于地球半径,所以卫星的实际运行速度一定小于发射速度。

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之间的大小关系是:1 1.2km/.y>v发≥7.9km/s>v运四、人造卫星绕行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1.线速度与半径的关系:2.角速度与半径的关系:3.周期与半径的关系:由五、地球同步卫星所谓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地面静止的跟地球自转同步的卫星。

卫星要与地球自转同步,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卫星绕地球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且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等于24h)。

2.卫星运行的圆形轨道必须与地球的赤道平面重合。

第四章 第五节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2022高考物理【导学教程】新编大一轮总复习(word)人教版

第四章 第五节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2022高考物理【导学教程】新编大一轮总复习(word)人教版

第五节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对应学生用书第63页] 1.三种宇宙速度(1)轨道平面一定:轨道平面和__赤道__平面重合。

(2)周期一定:与地球__自转__周期相同,即T =24 h =86 400 s 。

(3)角速度一定: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__相同__。

(4)高度一定:据G Mm r 2=m 4π2T 2r 得r =3GMT 24π2≈4.24×104 km ,卫星离地面高度h =r-R ≈3.6×104 km(为恒量)。

(5)速率一定:运行速度v =2πrT ≈3.08 km/s(为恒量)。

(6)绕行方向一定:与地球自转的方向__一致__。

3.极地卫星和近地卫星(1)极地卫星运行时每圈都经过南北两极,由于地球自转,极地卫星可以实现全球覆盖。

(2)近地卫星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其运行的轨道半径可近似认为等于地球的__半径__,其运行线速度约为7.9 km/s 。

[自我诊断]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近地卫星距离地球最近,环绕速度最小。

(×)(2)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其轨道平面一定过地心。

(√) (3)地球同步卫星根据需要可以定点在北京正上空。

(×)(4)极地卫星通过地球两极,且始终和地球某一经线平面重合。

(×) (5)发射火星探测器的速度必须大于11.2 km/s 。

(√)(6)不同的同步卫星的质量不同,但离地面的高度是相同的。

(√) (7)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8)若物体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小于第三宇宙速度,则物体可以绕太阳运行。

(√)[对应学生用书第63页]考点一 宇宙速度的理解与计算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方法一:由G Mm R 2=m v 21R 得v 1=GM R= 6.67×10-11×5.98×10246.4×106m/s =7.9×103 m/s 。

高中物理“宇宙三大速度”知识点详解

高中物理“宇宙三大速度”知识点详解

高中物理“宇宙三大速度”知识点详解牛顿的设想(1)牛顿对人造卫星原理的描绘设想在高山上有一门大炮,水平发射炮弹,初速度越大,水平射程就越大。

可以想象当初速度足够大时,这颗炮弹将不会落到地面,将和月球一样成为地球的一颗卫星。

(2)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动力学原因人造卫星在绕地球运行时,只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作用,人造卫星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3)人造卫星的运行速度设地球质量为M,卫星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可见:高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线速度小。

角速度和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可见:高轨道上运行的卫星,角速度小,周期长。

第一宇宙速度【问题】牛顿实验中,炮弹至少要以多大的速度发射,才能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为6370km。

【分析】在地面附近绕地球运行,轨道半径即为地球半径。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结论】如果发射速度小于7.9km/s,炮弹将落到地面,而不能成为一颗卫星;发射速度等于7.9km/s,它将在地面附近作匀速圆周运动;要发射一颗半径大于地球半径的人造卫星,发射速度必须大于7.9km/s。

可见,向高轨道发射卫星比向低轨道发射卫星要困难。

【意义】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所以也称为环绕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大小】V2=11.2 km/s【意义】使卫星挣脱地球的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称为脱离速度。

【注意】发射速度大于7.9km/s,而小于11.2km/s,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迹为椭圆;等于或大于11.2km/s时,卫星就会脱离地球的引力,不再绕地球运行。

第三宇宙速度【大小】V3=16.7km/s【意义】使卫星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也称为逃逸速度。

【注意】发射速度大于11.2km/s,而小于16.7km/s,卫星绕太阳作椭圆运动,成为一颗人造行星。

如果发射速度大于等于16.7km/s,卫星将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空间。

三个宇宙速度的推导

三个宇宙速度的推导
意义
第二宇宙速度是航天器脱离地球引力的关键,只有达到或超过 这个速度,航天器才能摆脱地球的束缚,飞向太阳系外。
第三宇宙速度
定义
第三宇宙速度是指航天器摆 脱太阳系引力束缚所需的最 小速度,也被称为逃逸速度

计算公式
第三宇宙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v3=√(2GM/r),其中 G 是万 有引力常数,M 是太阳质量, r 是航天器与太阳中心的距离。
地球观测卫星
第一宇宙速度有助于地球观测卫 星获取高精度的地理信息和气象 数据,因为低轨道卫星具有更高 的分辨率和更快的图像更新频率。
04
三个宇宙速度的物理意 义
第二宇宙速度的物理意义
1 2
第二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指航天器能够完全摆脱地球引力束缚,飞离地球 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
计算公式
第二宇宙速度 = sqrt(2 * 地球质量 * 地球半径 * 重力加速度常数)
3
物理意义
第二宇宙速度是航天器离开地球引力场,进入更 广阔宇宙空间的重要条件。
第三宇宙速度的物理意义
01
第三宇宙速度(逃 逸速度)
指航天器能够完全摆脱太阳系引 力束缚,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小 初始速度。
计算公式
02
03
物理意义
第三宇宙速度 = sqrt(2 * 太阳质 量 * 地球公转半径 * 重力加速度 常数)
第一宇宙速度推导
总结词
第一宇宙速度是物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所需的最小速度,其推导基于牛顿第二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
详细描述
第一宇宙速度,也称为环绕速度,是物体绕 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最小速度。根据 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 当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0在平行于地心方向 上持续加速时,其受到的地球引力将提供物 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直到达到环绕 速度v环绕时,物体将保持匀速圆周运动。环 绕速度v环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环绕 = sqrt(GM/r),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M为

高中物理“宇宙三大速度”知识点详解

高中物理“宇宙三大速度”知识点详解

高中物理“宇宙三大速度”知识点详解牛顿的设想(1)牛顿对人造卫星原理的描绘设想在高山上有一门大炮,水平发射炮弹,初速度越大,水平射程就越大。

可以想象当初速度足够大时,这颗炮弹将不会落到地面,将和月球一样成为地球的一颗卫星。

(2)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动力学原因人造卫星在绕地球运行时,只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作用,人造卫星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3)人造卫星的运行速度设地球质量为M,卫星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可见:高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线速度小。

角速度和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可见:高轨道上运行的卫星,角速度小,周期长。

第一宇宙速度【问题】牛顿实验中,炮弹至少要以多大的速度发射,才能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为6370km。

【分析】在地面附近绕地球运行,轨道半径即为地球半径。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结论】如果发射速度小于7.9km/s,炮弹将落到地面,而不能成为一颗卫星;发射速度等于7.9km/s,它将在地面附近作匀速圆周运动;要发射一颗半径大于地球半径的人造卫星,发射速度必须大于7.9km/s。

可见,向高轨道发射卫星比向低轨道发射卫星要困难。

【意义】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所以也称为环绕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大小】V2=11.2 km/s【意义】使卫星挣脱地球的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称为脱离速度。

【注意】发射速度大于7.9km/s,而小于11.2km/s,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迹为椭圆;等于或大于11.2km/s时,卫星就会脱离地球的引力,不再绕地球运行。

第三宇宙速度【大小】V3=16.7km/s【意义】使卫星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也称为逃逸速度。

【注意】发射速度大于11.2km/s,而小于16.7km/s,卫星绕太阳作椭圆运动,成为一颗人造行星。

如果发射速度大于等于16.7km/s,卫星将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空间。

高中物理必修课《宇宙航行》知识讲解及考点梳理

高中物理必修课《宇宙航行》知识讲解及考点梳理

高中物理必修课《宇宙航行》知识讲解及考点梳理【学习目标】1.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2.掌握地球(或天体)的卫星各物理量的关系3.理解同步卫星的特点,了解三种宇宙速度4.了解卫星的变轨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天体问题的处理方法 要点诠释:(1)建立一种模型天体的运动可抽象为一个质点绕另一个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 (2)抓住两条思路天体问题实际上是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匀速圆周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有两条:①利用在天体中心体表面或附近,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即2R MmGmg =(g 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②利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由此得到一个基本的方程2G Mm ma r =,式中a 表示向心加速度,而向心加速度又有2v a r =、2a r ω=、224ra Tπ=、a g =这样几种表达式,要根据具体问题,把这几种表达式代入方程,讨论相关问题。

要点二、人造卫星 要点诠释:1. 人造卫星将物体以水平速度从某一高度抛出,当速度增加时,水平射程增大,速度增大到某一值时,物体就会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则此物体就成为地球的卫星,人造地球卫星的向心力是由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来充当的.(1)人造卫星的分类:卫星主要有侦察卫星、通讯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勘测卫星、科学研究卫星、预警卫星和测地卫星等种类.(2)人造卫星的两个速度:①发射速度:将人造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运行所必须具有的速度.②环绕速度:卫星在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具有的速度.由于发射过程中要克服地球的引力做功,所以发射速度越大,卫星离地面越高,实际绕地球运行的速度越小.向高轨道发射卫星比向低轨道发射卫星要困难得多.2.卫星的轨道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可以是椭圆轨道,也可以是圆轨道. 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时,地心是椭圆的一个焦点,其周期和半长轴的关系遵循开普勒第三定律.卫星绕地球沿圆轨道运动时,由于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而万有引力指向地心,所以,地心必须是卫星圆轨道的圆心.卫星的轨道平面可以在赤道平面内(如同步卫星),也可以和赤道平面垂直,还可以和赤道平面成任一角度,如图所示.要点三、宇宙速度 要点诠释: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指人造卫星近地环绕速度,它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其大小为17.9/v km s =说明:(1)由于在人造卫星的发射过程中,火箭要克服地球的引力做功,所以将卫星发射到离地球越远的轨道,在地面上所需的发射速度就越大,故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对应将卫星发射到近地表面运行,此时发射时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绕行的动能而不需要转化为重力势能。

高考物理三种宇宙速度知识点精讲

高考物理三种宇宙速度知识点精讲

高考物理三种宇宙速度知识点精讲宇宙速度是从地球外表向宇宙空间发射天然地球卫星、行星际和恒星际飞行器所需的最低速度,下面是编辑教员整理的三种宇宙速度知识点精讲,希望对您提高学习效率有所协助.三种宇宙速度巧分辨1.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在星球外表左近匀速圆周运动时必需具有的线速度,是一切做圆周运动的卫星中最大的线速度.了解第一宇宙速度,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是在星球外表左近,卫星的轨迹半径r与星球的半径R相等;二是匀速圆周运动,卫星所受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即,得,又星球外表万有引力约等于重力,即,故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1.8km/s.2.第二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是指在星球外表左近发射飞行器,使其克制该星球的引力永远分开该星球所需的最小速度,也是能绕该星球做椭圆运动的卫星在近地点的最大速度.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Ⅱ=11.2km/s.我国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时,卫星在地月转移轨道的近地点(离空中高度约600km)时的速度约为10km/s.3.第三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是指在空中左近发射飞行器,可以挣脱太阳引力的约束飞到太阳系外的最小速度.地球的第三宇宙速度vⅢ=16.7km/s.4.三个宇宙速度之间的对比以地球为例,三个宇宙速度和相应轨道间的关系如下图.当卫星在空中左近做圆周运动时,其运转速度即为第一宇宙速度7.9km/s,当卫星抵达空中左近时,其速度介于7.9km/s--11.2 km/s之间,那么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当卫星抵达空中左近时,其速度介于11.2km/s--16.7 km/s 之间,那么卫星沿椭圆轨道飞离地球,成为绕太阳运动的卫星;当卫星抵达空中左近时,其速度超越16.7 km/s,那么卫星能飞出太阳系成为太阳系外的卫星.三种宇宙速度知识点精讲就引见完了,更多信息请关注查字典物理网高考频道!。

高考物理考点分类解析03 三种宇宙速度教学素材

高考物理考点分类解析03 三种宇宙速度教学素材

高考物理考点分类汇编03〔3〕三种宇宙速度①第一宇宙速度:v 1 =7.9km/s,它是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②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 2 =11.2km/s,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③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 3 =16.7km/s,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4〕地球同步卫星所谓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这种卫星位于赤道上方某一高度的稳定轨道上,且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即T=24h=86400s,离地面高度同步卫星的轨道一定在赤道平面内,并且只有一条.所有同步卫星都在这条轨道上,以大小相同的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运行着.〔5〕卫星的超重和失重“超重〞是卫星进入轨道的加速上升过程和回收时的减速下降过程,此情景与“升降机〞中物体超重相同.“失重〞是卫星进入轨道后正常运转时,卫星上的物体完全“失重〞〔因为重力提供向心力〕,此时,在卫星上的仪器,凡是制造原理与重力有关的均不能正常使用.五、动量1.动量和冲量〔1〕动量: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即p=mv.是矢量,方向与v 的方向相同.两个动量相同必须是大小相等,方向一致.〔2〕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该力的冲量,即I=Ft.冲量也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2. ★★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表达式:Ft=p′-p 或Ft=mv′-mv〔1〕上述公式是一矢量式,运用它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冲量、动量及动量变化量的方向.〔2〕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3〕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系统.对物体系统,只需分析系统受的外力,不必考虑系统内力.系统内力的作用不改变整个系统的总动量.〔4〕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定的力,也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力.对于变力,动量定理中的力F应当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3.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表达式:m 1 v 1 +m 2 v 2 =m 1 v 1′+m 2 v 2′〔1〕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②系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系统外力比内力小得多,如碰撞问题中的摩擦力,爆炸过程中的重力等外力比起相互作用的内力来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③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分量为零,那么在该方向上系统的总动量的分量保持不变.〔2〕动量守恒的速度具有“四性〞:①矢量性;②瞬时性;③相对性;④普适性.4.爆炸与碰撞〔1〕爆炸、碰撞类问题的共同特点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突然发生,作用时间很短,作用力很大,且远大于系统受的外力,故可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2〕在爆炸过程中,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系统的动能爆炸后会增加,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总动能不可能增加,一般有所减少而转化为内能.〔3〕由于爆炸、碰撞类问题作用时间很短,作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可以把作用过程作为一个理想化过程简化处理.即作用后还从作用前瞬间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5.反冲现象:反冲现象是指在系统内力作用下,系统内一部分物体向某方向发生动量变化时,系统内其余部分物体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动量变化的现象.喷气式飞机、火箭等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实例.显然,在反冲现象里,系统的动量是守恒的.六、机械能1.功〔1〕功的定义:力和作用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的乘积.是描述力对空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是过程量.定义式:W=F·s·cosθ,其中F是力,s是力的作用点位移〔对地〕,θ是力与位移间的夹角.〔2〕功的大小的计算方法:①恒力的功可根据W=F·S·cosθ进行计算,本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②根据W=P·t,计算一段时间内平均做功. ③利用动能定理计算力的功,特别是变力所做的功.④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反过来可求功.〔3〕摩擦力、空气阻力做功的计算:功的大小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发生相对运动的两物体的这一对相互摩擦力做的总功:W=fd〔d是两物体间的相对路程〕,且W=Q〔摩擦生热〕2.功率〔1〕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求功率时一定要分清是求哪个力的功率,还要分清是求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2〕功率的计算①平均功率:P=W/t〔定义式〕表示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不管是恒力做功,还是变力做功,都适用. ②瞬时功率:P=F·v·cosα P和v分别表示t 时刻的功率和速度,α为两者间的夹角.〔3〕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额定功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 实际功率:发动机实际输出的功率,它可以小于额定功率,但不能长时间超过额定功率. 〔4〕交通工具的启动问题通常说的机车的功率或发动机的功率实际是指其牵引力的功率.①以恒定功率P启动:机车的运动过程是先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以最大速度v m=P/f 作匀速直线运动,.②以恒定牵引力F启动:机车先作匀加速运动,当功率增大到额定功率时速度为v1=P/F,而后开始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以最大速度vm=P/f作匀速直线运动。

三个宇宙速度 参考系

三个宇宙速度 参考系

三个宇宙速度参考系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宇宙速度的定义与分类
2.第一宇宙速度
3.第二宇宙速度
4.第三宇宙速度
5.参考系的作用
正文
【1.宇宙速度的定义与分类】
宇宙速度是指一个物体在地球引力场中,需要达到的最小速度,以克服地球引力并进入宇宙空间。

根据物体运行的轨道和速度的不同,宇宙速度可以分为三种: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2.第一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也被称为轨道速度,是指一个物体在近地轨道上运行所需要的最小速度。

根据计算,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7.9 千米/秒。

当一个物体的速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时,它就能够克服地球引力,进入地球轨道,而不会落回地球表面。

【3.第二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也被称为逃逸速度,是指一个物体需要达到的速度,以完全克服地球引力,逃离地球引力范围。

第二宇宙速度约为 11.2 千米/秒。

当一个物体的速度达到第二宇宙速度时,它将不再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从而逃离地球,进入宇宙空间。

【4.第三宇宙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也被称为太阳系逃逸速度,是指一个物体需要达到的速度,以克服太阳引力,逃离太阳系。

第三宇宙速度约为 16.7 千米/秒。

当一个物体的速度达到第三宇宙速度时,它将不再受到太阳引力的影响,从而逃离太阳系,进入宇宙空间。

【5.参考系的作用】
在讨论宇宙速度时,参考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不同的参考系,其宇宙速度的数值和定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地球表面,我们讨论的是第一宇宙速度;而在地球引力范围之外,我们讨论的是第二宇宙速度。

高中物理试讲稿《三种宇宙速度》

高中物理试讲稿《三种宇宙速度》

高中物理《三种宇宙速度》试讲稿1、题目:三种宇宙速度2、内容:设地球的质量为M,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行器的质量为m,飞行器的速度为v,它到地心的距离为r,飞行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所以由此解释,近地卫星在100-200km的高度飞行,与地球半径6400km相比,完全可以说是在“地球附近”飞行,可以用地球半径R代表卫星对地心的距离r,把数据代入上式后,可以算出3、这就是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first cosmetic velocity)在地面附近发射飞行器,如果发射速度大于7.9 km/s,而小于11.2 km/s,它绕地球运行的轨迹就不是圆,而是椭圆。

当物体的速度等于或大于11.2km/s时,它就会克服地球的引力,永远离开地球。

我们把11.2km/s叫做第二宇宙速度。

达到第二宇宙速度的物体还受到太阳的引力。

在地面附近发射一个物体,要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外,必须使它的速度等于或大于16.7 km/s,这个速度叫做第三宇宙速度。

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10分钟(2)适当板书(3)要有提问互动环节(4)试讲过程中注意生活生活实际4、基本要求:(1)你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2)你认为学生在学习这节课的时候难点是什么,怎么突破?二、考题解析环节一:新课导入先播放一段有关卫星发射的视频,并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发射过程。

在视频播完之后,提出问题,卫星是如何通过火箭发射到太空中去的,需要多大的速度?学生会给出各种答案,此时引导学生思考人造卫星能够围绕地球旋转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圆周运动以及万有引力规律可能会提出万有引力提出向心力的推论。

此时表扬学生的态度,并引出下一个问题,具体的发射速度是多大?环节二:新课讲授(一)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引导学生建立模型,将地球视为球体,人造卫星在围绕地心的圆形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此时要明确指出卫星的轨道高度和地球的半径长度,并且告诉学生,近地卫星的轨道高度相比地球的半径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可以认为是将已知条件带入后,可以算出速度的大小为7.9k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物理三种宇宙速度知识点精讲宇宙速度是从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行星际和恒星际飞行器所需的最低速度,下面是编辑老师整理的三种宇宙速度知识点精讲,希望对您提高学习效率有所帮助.
三种宇宙速度巧分辨
1.第一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在星球表面附近匀速圆周运动时必须
具有的线速度,是所有做圆周运动的卫星中最大的线速度.理解第一宇宙速度,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是在星球表面附近,卫星的轨迹半径r与星球的半径R相等;二是匀速圆周运动,卫星所受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即,得,又星球表面万有引力约等于重力,即,故.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1.8km/s.
2.第二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是指在星球表面附近发射飞行器,使其克服该星球的引力永远离开该星球所需的最小速度,也是能绕该星球做椭圆运动的卫星在近地点的最大速度.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Ⅱ=11.2km/s.我国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时,卫星在地月转移轨道的近地点(离地面高度约600km)时的速度约为10km/s.
3.第三宇宙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是指在地面附近发射飞行器,能够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外的最小速度.地球的第三宇宙速度
vⅢ=16.7km/s.
4.三个宇宙速度之间的对比
以地球为例,三个宇宙速度和相应轨道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当卫星在地面附近做圆周运动时,其运行速度即为第一宇宙速度7.9km/s,当卫星到达地面附近时,其速度介于
7.9km/s--11.2 km/s之间,则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当卫星到达地面附近时,其速度介于11.2km/s--16.7 km/s之间,则卫星沿椭圆轨道飞离地球,成为绕太阳运动的卫星;当卫星到达地面附近时,其速度超过16.7 km/s,则卫星能飞出太阳系成为太阳系外的卫星.
三种宇宙速度知识点精讲就介绍完了,更多信息请关注查字典物理网高考频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