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2.辨证论治:中医学思维方法强调辨证论治。
中医学认为疾病不仅是一些器官的问题,还涉及到整个人体的功能失调、阴阳失衡等问题。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最重要的治疗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病人的症状、体征、病史、舌诊、脉诊等信息,明确病因、辨别病机,然后选择相应的中医药或其他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3.平衡观念:中医学思维方法强调平衡观念。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功能在相互制约、相互平衡中保持健康,而疾病则是因为这种平衡被破坏。
中医学通过调整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如滋补、清热、祛寒、养阴阳等方法,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4.个体化治疗:中医学思维方法注重个体化治疗。
中医学认为每个人的体质、病因、病机都不同,因此治疗方法也要因人而异。
中医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治疗方法。
5.强调生命力:中医学思维方法强调人体的自身调节和自愈能力。
中医学认为人体具有自愈力,通过调整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气血流通等,就可以恢复健康。
因此,中医学注重增强病人自身的生命力和抵抗力,而不是仅仅抑制病因和症状。
7.综合思维:中医学思维方法是一种综合思维。
中医学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并不是基于一些理论或技术,而是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来进行的。
在辨证论治过程中,中医医生会综合利用触诊、望诊、闻诊等技术,同时结合病人的病史、生活习惯、心理状况等因素,来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
总体来说,中医学思维方法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平衡观念、个体化治疗、强调生命力、尊重自然规律和综合思维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中医学思维方法成为一种独特的医学观念和方法论,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中医学思维方法不仅可以提供对病人疾病的整体性诊断和治疗,还可以促进人体的自愈力和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绪论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
三
中医学的主要 思维方式 四 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的主要内 容
√
第三节
一 中医学理论体 系的形成、发 展与创新 二 中医学理论体 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
1.整体宏观
宏观,泛指从大 的方面、整体方 面进行研究的思 维方法 微观,即从小的 方面、局部方面 进行研究的思维 方法
17
三
中医学的主要 思维方式 四 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的主要内 容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
2.动静相召
28
变易健康,即人体脏腑经络生理功能、气血津液生成输布的动静 相召,以臻“平”“和”的生理状态。
平气
阴阳消长运动变化失于平衡,称为“阴阳失调”
平脉
肾气 平均
三
中医学的主要 思维方式 四 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的主要内 容
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第三节
一 中医学理论体 系的形成、发 展与创新 二 中医学理论体 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
1.恒动变化
物之极 由乎变
事物由小到大发展到盛极即“变” 的量变过程 事物发展到极点,发生质变而新生 即“化”的质变过程
24
三
中医学的主要 思维方式 四 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的主要内 容
物之生 从乎化
《素问·六微旨大论》: “物之生,从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
1.整体宏观
15
中医学的整体思维,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世界万物由混沌一体 的元气分化演变而来,气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生五行之气、五行 之气生万事万物。
《老子·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中医意象思维的概念
中医意象思维的概念
中医意象思维是指中医学理论体系内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
它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的观察和描绘,以形象化的概念和符号来进行系统化的描述和表达。
中医意象思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形象化:中医意象思维强调将抽象的概念通过形象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方便记忆和理解。
比如,用动物、植物、天象等的形象来比喻人体的组织、器官和机能,从而使复杂的中医学理论更加生动具体。
2. 综合性:中医意象思维注重将生命现象看作一个整体,并将生命体系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联系起来。
它强调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观点,将事物看作一个不断变化、相互影响的系统。
3. 动态性:中医意象思维侧重于对变化的描绘和理解。
中医学认为,生命体系的变化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而非静态的存在。
通过对变化的观察和分析,中医意象思维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展和转变。
4. 相关联性:中医意象思维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它认为,生命体系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以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
通过了解这种相关性,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中医意象思维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中医学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中医医生全面地理解和应对疾病,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拥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法方法,其基本特点凸显中医学与西医学的差异。
以下将从继承性、整体观念、辩证思维、个体化治疗和患者参与等方面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继承性中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代代相传。
在这个过程中,中医学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经验和智慧,并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
中医学不仅吸收了古代医家的经验和教训,还经受了历代医家的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渐形成了现代中医学。
因此,中医学具有深厚的历史传承性,这也是中医学独特的特点之一。
二、整体观念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统一而复杂的有机整体。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器官、组织、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人体内外、上下左右各个部分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中医学通过调节整体的平衡来治疗疾病,而不仅仅关注症状的局部表现。
因此,中医学重视患者的整体状态和生活环境,注重疾病的根本原因,而不仅仅是单一的症状。
三、辩证思维中医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是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它强调对疾病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并寻找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
中医学强调动态观察疾病的变化过程,注重治疗方法的个体化选择。
通过辩证思维,中医医生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疾病的本质,精确地针对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四、个体化治疗中医学注重个体差异性,强调因人而异的治疗。
中医医生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环境因素等,综合评估治疗方案。
中医学注重从整体上调节患者的机体功能,提高其自身免疫和自愈能力,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学的个体化治疗特点,使得中医学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改善疾病预后。
五、患者参与中医学强调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患者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中医治疗强调的是整体的健康管理,不仅仅是对症治疗,而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改善饮食、加强锻炼等,帮助患者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因此,在中医学治疗过程中,患者参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体现了中医学强调疾病预防和健康维护的特点。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一)比较:是研究和确定研究对象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点的逻辑思维方法。比较必须依据同一标准,不同的标准不能进行比较。 用比较法,既可区分事物之间的不同点以进行鉴别,又可发现事物之间的相同点以进行归纳。 《内经》所谓的“揆度奇恒”,即属用比较以鉴别正常与异常的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即“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就是以比较进行分析归纳所获得的结论。(二)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思维方法,即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个别情况下的结论。 如根据五行学说中的生克制化规律,来推论肝病之后必然会传向脾,这是因为在五行的生克制化中,肝属木,脾属土,而木能克土,故当肝(木)病后,在某些特征上相似,推论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逻辑思维方法。中医学称类比法为 “援物比类” 法。 中医常用类比法来探求病因,如在自然界,树枝自己是不会动的,被风吹才动,微风时树叶颤动,风较大则树枝摇动,风太大则整棵树被吹倒。因此,中医认为人体四肢和头部不自主的震颤、摇动,严重时突然仆倒,半身瘫痪等病症,都是由风所引起的。 中医也常用类比法来推论出新的治疗方法,如 “釜底抽薪” 法、“增水行舟” 法。(四)以表知里:是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来分析判断内在状况和变化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 因为“有诸内,必形诸外”,故中医常用以表知里的方法来认识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以及病理变化。如: 中医藏象学说的形成 望舌诊病 按脉诊病(五)试探与反证 试探——即对研究对象先根据设想采用一定措施,然后根据对象作出的反应,对原设想和措施再作适当修改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中医学称其为 “消息法” 。 此法常用于病证的诊断治疗当中。 反证——是从结果来追溯和推测原因,并加以证实的一种逆向逻辑思维方法。 此法常被用来推求病因,称为“审证求因”、“辩证求因”。 试探与反证法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从结果进行反推;而不同之处,在于试探法要事先采取一定的措施再观察结果,反证法则不必事先采取措施。
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寒冷
温暖
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1 天地人一体思维方式 2 形象思维方式 3 辩证思维方式 4 类推思维方式
一、天地人一体思维方式
天地人一体思维方式,指无论看待何种事物,都将他们置放 在天、地、人三大要素构成的宇宙框架之中去分析、衡量, 以寻找他们的本质和规律,预测他们的未来变化。
二、形象思维方式
形象思维:就是尽可能运用具体可感的思维材料 来组织语言的一种思维方式,是用直观形象和表 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形象思维是人的一种本能思 维,是反映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形式。
三、辩证思维方式
辩证思维方式,是以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矛盾的 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研究问题的一种思 维。辩证思维的特点,是把客观事物及其在人脑中反 映的概念,都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着的,是运 动、变化和发展着的。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电子讲稿13五行学说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 克制。又称“倍克”。 相乘次序与相克相同,即 木→土→水→火→金→木。 相克用于说明正常(生理) 情况,相乘用于说明异常 (病理)变化。
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
1 所不胜过亢,对其所胜过度克制。 如“木亢乘土”。
2 所胜过弱,其所不胜的克制相对过亢; 如“土虚木乘”。
赤色、苦味入心,如丹参味苦色赤入心经以 活血安神;
黄色、甘味入脾,如白术色黄味甘以补益脾 气;
白色、辛味入肺,如石膏色白味辛入肺经以 清肺热;
黑色、咸味入肾,如玄参、生地色黑味咸入 肾经以滋养肾阴等。
2.控制疾病的传变
五脏中一脏有病,可以传及其他四脏而发生传变。
临床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之外,还要 依据其传变规律,治疗其他脏腑,以防止其传变。
五行胜复的规律是:“有胜则复”。五行中 一行亢盛(包括绝对亢盛或相对亢盛),则 按相克次序克制,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 旺盛,以制约该行的亢盛,使之复归于常。
如以木行亢盛为例:木旺克土引起土衰,土 衰则制水不及而致水盛,水盛克火而使火衰, 火衰则制金不及而致金旺,金旺则克木,使 木行亢盛得以平复。此处木行偏亢为胜气, 而金行旺盛为复气,金行旺盛是对木行亢盛 的报复。余四行的胜复依此类推。
3 既有所不胜过亢,又有所胜过弱。 如既有木亢(肝气亢逆),又有土虚
(脾气虚弱),出现“肝脾不和”。
2.五行相侮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 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五行相侮的次序是: 木→金→火→ 水→土→木。
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
1 所胜过亢,反向制约其所不胜。 如 “木亢侮金”。
五行最初的涵义与“五材”有关,是指木、 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 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中医的哲学思维
中医的哲学思维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涵盖了丰富的医疗知识和技术,更融合了独特的哲学思维。
中医哲学思维与西方医学的理论体系有所不同,它包含了一系列以整体观念为基础的思考方式和独特的临床应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的哲学思维,以及其对医学发展和临床实践的影响。
一、综合观念中医的哲学思维以综合观念为核心,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
中医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认为人体的生理状况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
中医师会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社会环境、饮食习惯等方面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种整体观念的运用,使中医能够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理解和处理疾病问题。
二、阴阳学说中医哲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它认为宇宙万物都存在着阴阳两个相对的方面,包括人体内的生理活动。
中医师通过调整和平衡人体内的阴阳,来维护人体的健康和平衡。
阴阳学说强调平衡和和谐的重要性,这与西方医学中单一病因、单一治疗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
中医的哲学思维使其更关注整体的动态平衡,而不仅仅是特定症状的治疗。
三、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哲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描述了宇宙和人体的变化规律。
五行学说将宇宙划分为五个元素(木、火、土、金、水),这些元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构成了宇宙和人体的平衡系统。
中医师通过观察患者的五脏六腑等器官,来推断出患者体内元素的相对失衡,从而确定治疗方法。
五行学说的运用,使中医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人体的疾病问题,以及预防和调整身体的平衡。
四、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中医哲学思维的核心,它强调疾病是不同矛盾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中医认为人体的疾病往往是由于阴阳失调、五行失衡等多重因素导致的,而不是单一的病因。
因此,中医师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会关注疾病的多重因素,以及相互影响的关系。
辩证思维鼓励医师从整体性的角度来看待疾病,并积极寻求调整和平衡的方法。
综上所述,中医的哲学思维与西方医学有所不同,它强调整体观念、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辩证思维等理论体系的应用。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中医学思维方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它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整体观念和辩证思维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思维方式。
中医学思维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整体观念:中医学思维方法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
在治疗疾病时,中医注重对整个身体进行综合考虑,而不是将疾病看作一个孤立的问题。
中医医生会关注患者的体质、情绪、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因素,并将其纳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范围。
二、辩证思维:中医学思维方法强调辩证思维,即从相对的角度去考察、分析问题。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人体内部各个方面的平衡失调。
治疗疾病时,中医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采取相应的调整手段,以恢复身体的平衡状态。
比如,对于病情寒凉的患者,中医会采用温热的药物治疗,以达到温通经脉、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
三、辩证论治:中医学思维方法注重辩证论治,即因人因时因病而施治。
中医认为,同一种疾病在不同人身上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因此治疗方法也应因人而异。
在辩证论治中,中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详细的辩证分析,从而选择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
四、综合治疗:中医学思维方法倡导综合治疗,即采用多种治疗手段和方法综合施治。
中医治疗不仅包括中药治疗,还包括针灸、推拿、气功、食疗等多种疗法。
中医认为,通过不同的治疗手段相互协同,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比如,对于一些慢性疾病,中医会结合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以达到调理整体、根本治疗的目的。
五、重视预防:中医学思维方法强调预防为主,注重调养身体、增强体质,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认为,只有养生养身,保持身体的平衡状态,才能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中医的养生观念中,讲究饮食起居有节,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中医学思维方法具有整体观念、辨证思维、辩证论治、综合治疗和重视预防的特点。
中医学思维的特点
中医学思维的特点
1. 中医学思维强调整体观念,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各个零件相互关联呀!比如看待一个人的健康,不是只看某个部位的病症,而是把人当作一个整体来考量。
你说神奇不神奇?
2. 还有那辨证论治,简直太妙啦!好比给一道复杂的谜题找答案,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来精准下药。
就像有人咳嗽,得仔细分辨是寒咳还是热咳呢,你能理解不?
3. 中医学特别注重预防呀,所谓“上医治未病”,这就好像未雨绸缪,在问题还没出现时就提前做好准备。
想想看,平时注意保养身体,是不是能少生很多病呀!
4. 阴阳平衡的观念在中医学里超级重要呢!这不就是像走平衡木,要让阴阳两边稳稳当当的。
身体阴阳失调了,那可不行哦!
5. 中医的思维还会考虑季节和环境的影响呢。
就如同鱼在不同的水域里状态也不同呀,冬天和夏天,人的养生方法能一样吗?绝对不行呢!
6. 经络学说也是中医学的神奇之处呀!可以把它想象成身体里看不见的高速公路,气血在里面顺畅流通。
要是堵了,那可就麻烦啦!
总之,中医学思维有着独特而神奇的特点,这些特点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健康的大门,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照顾自己的身体!。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精气学说
中医学强调从整体上把握人体的 生理病理变化,注重调和人体内 部各部分的平衡与协调,以达到 防治疾病的目的。
恒动观念
恒动观念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之一, 它认为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 之中,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也不例外 。
中医学注重观察和掌握人体在各种运 动状态下的变化规律,强调因时、因 地、因人制宜,灵活运用诊断和治疗 方法。
04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精气与脏腑
精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中医学认为,脏腑依靠精气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精气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脏腑 的功能状态。
脏腑化生精气
人体各脏腑通过自身的生理功能,不断地化生和补充精气。保持精气的充盈是维护脏腑 功能正常的重要条件。
精气与经络
经络是精气运行的通道
经络是中医学中精气运行的通道,负责将精 气输送到全身各部位,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 理功能。
精气失调与经络病变
当精气出现失调时,可能会导致经络的堵塞 或不畅,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疾病。通过对经 络的调理,可以调和精气,达到治疗疾病的
目的。
精气与疾病防治
调养精气以防治疾病
中医学认为,保持精气的充盈和平衡是预防疾病的重要 措施。通过合理的饮食、起居和锻炼等方式,可以调养 精气,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 法-精气学说
目录
•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 精气学说 •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精气学说对现代医学的启示
01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整体观念
01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基本特征之 一,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各个器官、组织相互联系、相 互制约,不可分割。
精气学说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学动静相召的思维特点
中医学动静相召的思维特点1. 中医学动静相召,那可真是太神奇啦!就像我们的身体似一个精密的仪器,动起来活力四射,静下来休养生息,这两者相互召唤呢!比如说,大家都爱跑步锻炼身体,跑完后是不是得安静地休息一会儿,这就是动静的配合呀!2. 中医讲的动静相召,可不简单哟!就好比白天我们忙碌地活动,晚上就得安静地睡觉,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动静配合嘛!像我们工作了一天,晚上回家好好睡一觉,不就是动静相召在生活中的例子嘛!3. 你们知道吗,中医学的动静相召超有意思的!好比一辆汽车,跑的时候是动,停下来保养就是静,动静结合才能更好地运行呀!想想看,我们认真学习工作是动,偶尔的放松发呆就是静呀!4. 哎呀呀,中医学动静相召简直太妙啦!就像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春天万物萌动是动,冬天万物安静收藏就是静,这就是大自然的动静相召啊!我们锻炼时大口喘气是动,锻炼完慢慢平复呼吸不就是静么!5. 哇塞,中医学动静相召真的很深奥呢!比如说我们情绪激动时是动,情绪平静下来就是静,这两者也是相互作用的呀!高兴的时候疯狂庆祝是动,庆祝完了冷静下来就是静啦!6. 嘿嘿,想不到吧,中医学的动静相召就藏在我们生活中呢!像我们白天精神饱满地做事是动,晚上安静地躺在床上睡觉就是静,多么形象啊!累了一天回家洗个热水澡静静泡一会儿,这就是动静的转换呀!7. 了不得呀,中医学动静相召是这么有意思!如同一场精彩的舞蹈表演,舞者跳跃舞动是动,中间停顿的片刻就是静,这动静的融合多美妙!我们热烈讨论是动,安静思考一会儿就是静咯!8. 厉害吧,中医学动静相召可有着大学问呢!仿若音乐的节奏,快节奏是动,慢节奏就是静,交织在一起才有美妙的旋律呀!我们忙忙碌碌一阵子,总要给自己留些安静的时光呀,这就是动静的呼应!9. 从中医学动静相召中可以看出,动静的协调配合对我们的身体太重要啦!我们要善于在生活中运用动静相召的思维,让自己的身心更健康,生活更美好呀!。
中医学思维方法特点
中医学思维方法特点一、整体观念:中医学思维方法强调疾病是整个人身体的失调或不平衡的结果,强调人体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因此,在诊断和治疗中,重视全面观察和综合分析,不仅关注疾病表面症状,更注重了解疾病的病因、发展过程以及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治疗表面症状,更是调整机体的整个平衡状态。
二、辨证论治:辩证论治是中医学思维方法的核心之一、中医学强调个体差异,认为同样的疾病可能由不同的原因引发,并且在不同个体中表现不同。
因此,在诊断和治疗中,中医学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表现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中医学将疾病分为不同的证候,即不同的病理状态,然后针对不同的证候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三、以病为中心:中医学思维方法强调疾病的治疗应该以病为中心,即根据疾病的病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形成与人体内外环境、机体功能状态、情志等因素有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并针对疾病的具体特点进行治疗。
四、阐释学特点:中医学思维方法注重对经典文献的研究和使用。
中医学历史悠久,有大量的经典文献可供学习和参考,在诊断和治疗中,中医学强调对经典文献的理解和阐释,将经典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和决策。
五、动态观念:中医学思维方法强调疾病是动态变化的,认为疾病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因此,在诊断和治疗中,中医学强调跟踪观察和动态调整,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应对疾病的变化。
六、预防为主:中医学思维方法注重疾病的预防。
中医学认为,预防疾病是最重要的,注重平衡饮食、合理锻炼、调节情志等日常生活中的积极行为,从而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之,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以病为中心、阐释学特点、动态观念以及预防为主等方面。
这些特点对于中医学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也与现代医学的思维方法形成了有益的补充和互补关系。
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特点
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特点中医学属于在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从动态整体角度研究人体生理病理药理及其与自然环境关系、寻求防治疾病最有效方法的学问。
重要性的认知与思维方法有着三个特点,今天店铺为大家带来了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的特点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的特点一、司外揣内司外揣内是指通过观察外在表象,以揣测分析其内在变化的方法,又称作“以表知里”。
人体的内外是一个整体,相互间通过脏腑经络相联。
“有诸内,必形诸外”,内在的变化,可通过某种方式在外部表现出来;通过观察表象,可在一定程度上认识疾病内在的变化机理。
中医关于人体的生理病理的许多理论皆源于此。
如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肝开窍于目等这些脏象学说的理论都是借助对外在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以推测和判断内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以此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司外揣内方法与现代控制论的“黑箱”方法有所类同,此方法可测知研究对象内部大致联系与变化,可获得较多信息。
由于是在未全面了解内在结构具体细节情况下进行研究,虽然可从总体上把握对象内在的联系与变化,但是仍较为笼统,而细节的笼统,又限制了对总体认识的深入,因此司外揣内也存在局限性,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注重整体研究整体研究是在整体观的基础上形成的。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基于这一思维方法,中医学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时,注重从整体上,从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上来认识。
它既注重人体解剖组织结构、内在脏腑器官的客观存在,更重视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功能联系,又强调人体自身内部以及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统一和谐。
中医学的整体观反映在研究思维和方法上,往往是采用由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推测整体的考察研究方法,这种整体研究方法体现在中医基础理论方面尤为突出。
如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的本质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
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促成了事物的发生,并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构 建过程中的理性认识的方法学体系,它借助 于语言,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 反映人体内外的本质联系及其规律性.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一、宏观观察 二、注重整体研究 三、擅长哲学思维 四、强调功能联系
一、注重宏观观察---整体观念
宏观观察,是指总体地动态地观察和把握人体 的生命活动规律.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界的一 个物种,它不是孤立地存在着,而是与整个自 然界是息息相关的,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 此,对于人体生命的正常活动和异常变化,不 能从孤立的人体去看,而是把人体放在自然 界的总体运动和广阔的动态平衡之中进行考 察和研究.
.
故中医学虽是关于人体生命、健康、疾病 的科学,但它确实综合运用了与人体生命活 动有关的各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 知识.
二、注重整体研究
中医学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环 境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即人 体本身的统一性和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
基于这一观点,中医学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 动和疾病变化时,注重从整体上,从自然界 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上来认识.它既注重人体 解剖组织结构、内在脏腑器官的客观存在, 更重视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联系及 功能,强调人体自身内部以及人与外界环境 之间的统一和谐.
.
中医学对人体生命活动的理解,主要不是从 形态结构来解释各个脏腑的功能,而是建立 了脏腑藏精,精化为气,气分阴阳,阴阳二气 动静协调的解释性模型,来阐释各脏腑的复 杂机能及其相互关系,阐释人体生长壮老已 的生命过程.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三、擅长哲学思维
中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 想为指导,以儒家道家的"中和"平衡思想为思 维方法的主线,以类比、演绎、外揣等为具体 的思维方法,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和异常以 及维持正常和纠正异常过程进行理性的认识、 归纳和总结.
中医药理论体系及思维特点
什么是阳?
Taiji diagram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基本概念
脏腑
脏腑--内脏的总称,按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化生、贮 藏精气)、六腑(受盛、传化水谷)两类
肝 心 脾 肺 肾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 胆、女子胞
形态:中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似六腑
功能:贮藏精气,似五脏
胆 胃 小肠 大肠 膀胱 三焦
功 能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基本概念
气
气—古人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春秋时期唯物主义 哲学家就认为“气”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物质;宇宙间一切 事物都是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周易·系辞》:精气 为物;天地氤氲,万物化醇
中医学“气”范围广、名称繁多、概念不一。 邪气—致病因素; 正气—人体物质结构的总概括,包括精、气、血、津液等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基本概念
血
血的功能 --濡养脏腑经络 《张氏医通》:以和调五脏,藏而不 失,乃养脏之血也 --濡养形体官窍 《素问·五脏生成篇》:肝受血而能 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产生精神活动的器官需要血液 濡养
《灵枢· 平人绝谷》: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五行学说
肝 胆 木 肾 膀胱 水 火 小肠 心
金
土
大肠
肺
相生
相克
胃
脾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五行学说
肝资生心(木生火)--肝气疏泄利于心血的运行
心资生脾(火生土)--心的阳气推动血行以养脾
脾资生肺(土生金)--脾运化水谷精微以养肺 肺资生肾(金生水)--肺主肃降利于肾主水、纳气 肾资生肝(水生木)--肾藏精以滋养肝之阴血
中医思维训练试卷及答案
中医思维训练试卷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比较:即考查对象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2、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
3、类比:是将两个特殊的事物(或两类事物)进行比较、根据两者有一系列的共同点(属性相同)、推论和证明它们在另一些特性和规律上也是相同的。
4、以表知里;是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来分析判断事物内在状况和变化的一种思维方法。
5、试探法:试探法是对研究对象先作考查、提出设想、并依据设想采取相应措施、然后根据措施在对象身上所得反应、适当修改原设想、以决定下一步措施的思维方法。
6、反证法:反证法则是从结果来迫溯和推测原因、并加以证实酌一种逆向思维方法。
7、揆度奇恒:"揆度",即衡量;"奇恒",即异常与正常的意思。
《内经》中所谓"揆度奇恒",就是一种用比较方法进行鉴别的手段。
二、填空题1、试探法常被用来——、又被称为——答案:审病:消息2、试探法与反证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要——、再观察结果;而后者则——。
答案:争先采取一定的措施;不必采取措施3、演绎,是从——到—一的思维方法。
答案:一般:个别4、中医的一般思维万式主要有比牧——、——、——、——和反证等。
答案:演绎;以表知里;试探;类比5、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有——、——、——、——四个方面。
答案:注重宏观观察;注重整体的研究;擅长哲学的思维;强调功能联系6、古代医家将以表知里的方法高度概括为"有——,必形——"。
答案:诸内;诸外7、在中医古代医籍中,试探法被称为"——"。
答案:消息法8、——即考查对象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答案:比较9、"揆度奇恒",就是一种用——方法进行鉴别的手段。
答案:比较三、判断题1、反证是从原因来追溯和推测结果、并加以证实的—种逆向思维方法。
(×)2、(中国的古典哲学被运用列中医学的各个领域,对中医学有很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故中医学虽是关于人体生命、健康、疾病 的科学,但它确实综合运用了与人体生命 活动有关的各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 的知识。
二、注重整体研究
中医学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 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 系,即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和人与自然环境的 统一性。
.
基于这一观点,中医学研究人体正常生命 活动和疾病变化时,注重从整体上,从自 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上来认识。它既注 重人体解剖组织结构、内在脏腑器官的客 观存在,更重视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 的联系及功能,强调人体自身内部以及人 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统一和谐。
.
中医学对人体生命活动的理解,主要不是 从形态结构来解释各个脏腑的功能,而是 建立了脏腑藏精,精化为气,气分阴阳, 阴阳二气动静协调的解释性模型,来阐释 各脏腑的复杂机能及其相互关系,阐释人 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 构建过程中的理性认识的方法学体系,它 借助于语言,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 维形式反映人体内外的本质联系及其规律 性。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一、宏观观察 二、注重整体研究 三、擅长哲学思维 四、强调功能联系
一、注重宏观观察---整体观念
• 宏观观察,是指总体地动态地观察和把握人 体的生命活动规律。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界的 一个物种,它不是孤立地存在着,而是与整 个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具有密不可分的联 系。因此,对于人体生命的正常活动和异常 变化,不能从孤立的人体去看,而是把人体 放在自然界的总体运动和广阔的动态平衡之 中进行考察和研究。
三、擅长哲学思维
中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以唯物主义和辩证 法思想为指导,以儒家道家的“中和”平衡 思想为思维方法的主线,以类比、演绎、外 揣等为具体的思维方法,对人体生命活动的 正常和异常以及维持正常和纠正异常过程进 行理性的认识、归纳和总结。
四、强调功能联系
中医学藏象理的形成,虽然有中国古代解 剖学实践为基础而进行的直观观察,但更主 要的还是通过对脏腑功能活动表现于外的 “征象”进行整体观察而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