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在骨科的临床研究进展
3D打印技术在骨科的应用和展望
3D打印技术在骨科的应用和展望
摘要:近年来,随着3D打印概念不断发展,3D打印技术在全球的应用越来
越广泛,其中生物医疗领域是3D打印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文章介绍了3D打印
技术在医疗骨科领域的应用和未来展望。
关键词:骨科;应用;3D打印;定制化
3D打印是直接根据三维数据,通过自动化控制,将材料逐层加工、叠加成形,从而获得构件的加工技术,具有制造周期短,响应速度快等特点。3D打印技术能
够根据医学影像数据,将虚拟图像转换成三维实物,实现个性化设计和解剖学匹配,为临床医学构建准确的病理模型和适合患者的定制化植入物。随着3D打印
技术的进步和可打印材料的发展,该技术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骨
科领域是3D打印技术最早实现产业化的医疗应⽤领域之⽤。
一、创伤外科的应用
1.四肢骨折治疗
通过术前的准确评价和骨折分型的确定,可以确定骨折治疗方案。对于复杂
的关节面骨折,其解剖结构复杂、血管畸形多、复位难度高,而常规的CT成像
只能在平面上对骨折进行观察,手术方案依赖医生的立体想象和经验判断等,术
前要有充分的准备。由于病情的复杂和多变,即使医生技术高超,也存在着手术
难度高、手术时间长等问题。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将骨折模型预先打印出来,用于术前分析准备和术中过程模拟,从而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需要的时间。
2.定制个性化内固定物
对于一些先天性骨骼发育畸形或复杂骨折的治疗,由于其临床解剖学类型与
正常解剖学不相符,医生需按临床经验和手术操作要求对内固定物进行调整、塑形,但单凭临床经验术中处理的固定物与实际情况并不一定相符,反复被塑形的
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
究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交通事故频发,骨折成为常见的临床问题,其中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更是一种常见但难治的骨折类型。传统手术治疗存在手术操作繁琐、术后恢复缓慢、术后后遗症等问题,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
在这种背景下,3D打印技术应运而生,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带来了全新的可能。通过将患者的骨骼数据进行扫描、重建,再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个性化的手术导板,可以更精准地进行手术操作,避免了传统手术中的误差和不确定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评估其在提高手术精准度、减少手术时间、改善术后疗效等方面的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
1.2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系统总结和分析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评估3D打印技术在
个性化手术导板制备、手术方案设计及术后疗效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个性化的手术方案,进一步提高手术
成功率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通过本研究,旨在揭示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的潜在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该技术在骨科领域的广泛应用与推广,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
医疗服务。
1.3 研究意义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严重骨折类型,一旦出现,会给
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残疾。目前,传统手术治
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手术难度大、操作精细度要
3D打印技术在医疗假体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3D打印技术在医疗假体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3D打印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医疗领域,它为假体制造带来了巨大的创新和突破。通过3D打印技术,医疗假体的设计
和制造变得更加精准、个性化,并且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特定需求。本文将探讨
3D打印技术在医疗假体制造中的应用研究,介绍其优势以及对患者生活的改善。
1. 3D打印技术在医疗假体制造中的优势
3D打印技术的优势之一是能够实现个性化定制制造。传统的假体制造通常需
要根据患者的尺寸进行调整和修整,而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在
短时间内制造出符合其个人特点的医疗假体。这种个性化的制造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适应期,并且有效降低因不合适尺寸导致的不适感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其次,3D打印技术可以精确地复制患者的身体结构。通过先进的扫描技术,
医生可以获取患者的身体信息,然后使用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基于这个模型,医疗假体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可以更加准确,避免了传统的手工雕刻或基于粗略模板的制造方式带来的尺寸不匹配和模式不准确的问题。
另外,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复杂结构的制造。在传统制造过程中,复杂形状
的医疗假体通常需要进行多次操作和组合,而且制造周期较长。而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一次性打印出复杂的结构,避免了多次操作的需要,提高了制造效率。此外,根据不同的材料选择,可以打印出不同硬度和弹性的假体,更好地模拟人体组织,提高了术后假体的适应性和使用寿命。
2. 3D打印技术在不同假体制造领域的应用研究
2.1 骨科假体制造
3D打印技术在骨科假体制造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通过扫描患者骨骼、关节等
骨科医学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骨科医学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骨科医学,作为医学中比较受关注的分支之一,其发展也备受瞩目。尤其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骨科医学在治疗骨折和关节疾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而这种进展也为各种骨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性。本文将主要介绍骨科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及未来的应用前景。
1. 生物骨修复技术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骨折、骨缺失等问题的治疗通常需要依靠植入金属支架或外科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但这些方法的缺点在于其治疗效果不太理想,且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人体的二次损伤。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生物骨修复技术的发展下,人们得以通过自体细胞和生物材料等手段修复骨组织的受损部分,从而实现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这种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康复期,还能有效降低二次损伤的发生风险。
2. 三维打印技术
作为目前一种比较热门的技术,三维打印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和制造业等领域中,也已经开始在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骨科医学方面,3D 打印技术能够通过制作模型,进而生产出具有医学精准度和几何形态的骨组织,从而起到了促进生物骨修复技术发展的作用。同时,3D打印技术在骨科医学中还可以用来制作骨块模型、医用工具和辅助手术等工具,以便医生在治疗时更加稳定可靠。
3. 关节疾病的诊断技术
关节疾病,特别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诊断一直是医学领域中的难点。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也被应用于骨科医学中,其中就包括了各种先进的诊断技术。这些技术,例如关节成像和核磁共振等技术,都能够对关节疾病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为临床医生的治疗研究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基础。
3D打印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3D打印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医学的进步,3D打印技术逐渐进入了各个领域。其中,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正日益受到医疗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将就3D打印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讲解。
二、3D打印技术概述
1. 3D打印技术的定义和原理
3D打印技术,又称为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将数字设计模型直接打印实体物体的技术。其原理主要基于堆积原型制造(Rapid Prototyping, RP)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
2. 3D打印技术的分类
根据打印材料的不同,3D打印技术可分为光固化型、熔融沉积型、粉末烧结型等多种类型。在骨科手术中,常用的是粉末烧结型的3D打印技术。
三、3D打印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1. 骨模型的制作
在骨科手术前,医生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患者个性化的
骨模型。通过从CT或MRI扫描数据中提取相关信息,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作出精细的骨模型,帮助医生进行手术前的术前规
划和仿真操作,提高手术效果和减少手术风险。
2. 针钢导板的定制
针钢导板是骨科手术中常用的一种辅助工具,用于指导手术器
械的位置和方向。传统制作针钢导板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骨骼结
构手工制作,费时费力。而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患者骨骼结构的数字化数据,制作出符合患者个体差异的定制化针钢导板,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骨修复植入物的制作
在骨科手术中,骨修复植入物的设计和制作一直是一个难题。
传统的植入物制作多使用标准化产品,不能完全满足患者个体化
的需求。而借助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骨骼结构和损伤程度制作出个性化的骨修复植入物,提高植入物的适配性和生物相
骨科医疗中的3D打印技术研究
骨科医疗中的3D打印技术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3D打印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医疗领域,特别是在骨科
医疗方面,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为医生提供了更为精确和安全的手术方案,为患
者提供了更为可靠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一、3D打印技术在骨科医疗中的应用
骨科医疗是3D打印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模型制作:3D打印技术可以将患者的骨骼CT影像数据转化成三维模型,为医生提供精确的解剖信息,以便于手术的规划和操作。
2. 手术导航:基于3D打印的模型,医生可以进行虚拟手术操作和模拟手术方案,为手术提供更为精确和安全的指导。
3. 假体制作: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制作出符合患者骨骼结构的假体,提高
假体的贴合度和稳固性,减少手术风险。
4. 矫形器制作:根据患者骨骼CT影像数据,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矫形器,
可以提高矫形器的精度和适配性,使治疗更加有效。
二、3D打印技术在骨科医疗中的优势
1. 提高手术精度:通过3D打印技术,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骨骼CT影像数据
制作出精确的模型,为手术提供精确的规划和操作指导,减少错误操作和手术风险。
2. 提高治疗效果: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出符合患者骨骼结构的假体和矫形器,可以提高假体的贴合度和稳固性,减少假体松动等不适应现象的发生,同时,又可以有效治疗骨折和关节疾病等病症。
3. 缩短手术时间:通过3D打印技术,医生可以进行虚拟手术操作和模拟手术
方案,提高手术的精度,减少手术时间和手术风险。
4. 提高患者体验: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出符合患者骨骼结构的假体和矫形器,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舒适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国内外3D打印在骨科的发展状况
(1)非 常 精 准 ,目前 3D 打 印 设 备 精 度 在 0.3 mm 以下 。 (2)用 时 少 能 比 以前 做 模 具 节 省 几 十 分 钟 甚 至 几 小 时 。 (3)无 限 制 复 制 ,可 打 印 所 需 量 ;成 本 相 同 。 (4)材 料 丰 富 化 ,可 实 现 不 同 材 料 打 印 。 (5)经 济 实 惠 但 生 产 机 器 昂贵 ,针 对 性 强 [ 。 2 国 内 外 3D 打 印 在 骨 科 的 应 用 现 状 2.1 国 内 3D 打 印 在 骨 科 的 应 用 现 状 国 内 3D 打 印 技 术 研 究 是 从 2O世 纪 9O年 代 初 期 开 始 的 ,研 究 力 量 主要 是 以 高校 为 主 的 科 研 单 位 ,其 中 SLS处 于 世 界 先 进 行 列 ,SLA 较 好 ,目前 较 落 后 的 是 FDM 。 我 国 第 一 台 激 光 3D 打 印 机 诞 生 于 2012年 。我 国 3D 打 印 技 术 在 骨 科
骨科医生工作总结:新技术、新疗法在工作中的应用
骨科医生工作总结:新技术、新疗法在工作中的应用
2023年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领域也在不断发展。作为一名骨科医生,我感到很有幸能够亲身参与到这个变化中。在过去的几年里,新技术和新疗法的出现,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机会和挑战。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一下这些年来在工作中遇到的新技术和新疗法,并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一、新技术在骨科医生工作中的应用
1.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的应用在医疗领域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骨科医生来说,3D打印技术可以用来打印出复杂的骨科骨骼模型和手术导板。通过制作手术导板,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出精准的手术方案,从而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时间和创伤。
2.骨科
近年来,骨科也开始在医院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使用骨科,医生可以进行更加精准和安全的手术。骨科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和先进的图像技术对患者进行定位,为医生提供可视化的手术导航,减少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的发生。
3.微创技术
微创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减少对周边组织的损伤,从而减少术后康复时间和疼痛感。骨科微创技术可以通过小切口,在手术过程中减少创伤和出血量。同时,微创技术还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更精准的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
二、新疗法在骨科医生工作中的应用
1.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一种治疗骨髓疾病的有效方法。骨髓移植可以帮助患者产生健康的干细胞,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对于一些严重的骨髓疾病,骨髓移植可以有效地治疗病情,提高生存率。
2.人工关节置换
人工关节置换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关节的功能,并缓解关节疼痛和不适。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关节置换的质量和效果也在不断提高。人工关节置换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骨科治疗方法,在治疗骨关节疾病方面,已经产生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骨科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骨科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医疗产业的不断发展,骨科技术也呈现出飞速的发展。从传统的骨质增生、切除、积骨症的手术方式,到现代的微创手术、人工关节置换和骨生成技术,这些技术的推出,让骨科手术变得更加安全、精准和有效。
一、骨科技术现状
目前,我国骨科技术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无论是手术器械、手术技术还是医疗设备都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在手术器械方面,骨科专用钻、骨锯、骨夹等手术器械已广泛使用,这些器械的采用,让手术更加精准和高效。在手术技术方面,骨科专家采用的微创手术技术,不仅能减少手术时间和出血量,还可以使患者的恢复时间更短。在医疗设备方面,高精度医疗影像技术的引入,使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地诊断病情,为骨科手术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骨科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骨科技术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骨科技术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将被广泛应用
到骨科医疗领域中。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医学图像和数据,准确地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为骨科医生提供临床决策支持。
2. 骨科3D打印技术的应用
3D打印技术的出现,让骨科手术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使用
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出精准的人工关节模型,让医生提前进行
手术模拟,并在手术时进行精细的操作。此外,骨科3D打印技术还可以制造出个性化的植入物和手术器械,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
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3. 生物技术的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也将被广泛应用到骨科领
域中。生物技术可以通过运用基因编辑技术、干细胞技术等手段,改善骨疾病的治疗效果。
基于3D打印技术的骨钉设计与优化
基于3D打印技术的骨钉设计与优化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3D打印技术逐渐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在医疗领域,3D打印技术为骨科手术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骨钉作为一种手术中常用的植入物,通过固定骨折,促进骨骼愈合。本文将重点探讨基于3D 打印技术的骨钉设计与优化,以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体验。
首先,基于3D打印技术的骨钉设计可以为手术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传统的骨钉是按一定尺寸生产的,然而,人体的骨骼结构千差万别,相同尺寸的骨钉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患者。而利用3D打印技术,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骨骼结构,设计出更加合适的骨钉。通过对患者进行CT扫描和数字化建模,医生可以将设计好的骨钉与患者的骨骼结构进行匹配,从而实现个性化定制,提高手术效果。
其次,基于3D打印技术的骨钉设计可以提高骨折治愈率。骨折后,骨钉的主要作用是稳定骨折的两段骨头,并促进骨骼的愈合。传统的骨钉设计往往无法完全贴合骨折部位的形态,导致固定效果不佳,甚至出现钢板与骨折部位不完全贴合的情况。而通过3D打印技术,骨钉可以根据骨折部位的具体形状进行设计。这种个性化定制能够更好地适应患者的骨骼结构,提供更好的固定效果,进而提高骨折的治愈率。
此外,基于3D打印技术的骨钉设计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传统的骨钉固定手术需要医生根据现有骨钉的形状进行选择,这不仅会浪费医生的时间,还可能引起术中测量不准确,造成固定不牢的问题。而利用3D打印技术,医生可以提前根据患者的骨骼结构进行设计,并在手术前打印出定制的骨钉。这样,医生在手术中只需要将骨钉固定在骨折部位,无需进行测量和调整,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
【课题申报】骨科手术的3D打印骨模型1
骨科手术的3D打印骨模型1
课题申报
课题名称:骨科手术的3D打印骨模型
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骨科手术是治疗骨骼疾病和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骨科手术过程中,准确的手术模拟和骨结构评估对手术的成功与效果影响重大。而传统的手工制作骨模型的方法因为制作周期长、模型精确度低、成本高昂等问题,无法满足骨科手术的需求。而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骨模型可以
解决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骨科手术的
3D打印骨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应用。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模型文件的逐层堆叠制造技术,
能够以快速、精确、高效的方式制造出复杂的骨结构模型。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化特征制作出精确的骨
模型,为骨科手术的手术规划、操作演练、手术模拟及手术评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3D打印技术还可以制作出各种
骨修复材料、植入物等辅助手术的器械,为骨科手术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传统的手工制作骨模型方法制作周期长、精确度低、成本高昂,且无法准确还原患者真实骨骼结构的个体化特征。而3D打印
技术可以通过数字化建模、层厚控制、无损性分层堆叠等方法,制作出准确的骨结构模型,能够更好地适应患者个体差异化的
特征。
2. 研究目标和内容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开发一种基于骨科手术的3D打印骨
模型制作方法,并探索其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
(1) 收集和建立患者骨骼特征的数字化数据库,包括患者的CT、MRI等医学影像数据。
(2) 建立骨模型的数字化设计与建模方法,利用医学影像数据
对患者骨骼进行重建,并设计出可用于3D打印的骨结构模型。
3D打印技术与骨科植入物研发现状及其瓶颈突破思路
医学与法学2015年第7卷第6期
骨肌系统疾患尽管一般不直接导致死亡,但却是最普遍的求医原因之一,是导致残疾、工作能力丧失和生活质量下降的最常见原因。为唤起公众对骨肌系统疾患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将21世纪的首个十年定为“骨与关节十年”。
近年来,日益加重的人口老龄化更是导致骨肌
系统疾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过半数老年人由于关节退行性变而长期处于慢性疾病状态。据推算,40%超过50岁的妇女在其有生之年将发生至少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以美国为例(3亿人口),每年有超过1.3亿人次患者因骨肌系统疾患就诊;
2005年,全美约1亿成人、近50%存在超过3个月的
作者简介:汤啸天,上海政法学院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卫生法学。王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骨科数字化技术及个体化治疗。
◆现代医学与法律
3D 打印技术与骨科植入物研发现状
及其瓶颈突破思路
汤啸天
王燎
摘
要:植入物是骨肌系统治疗的核心要素,其社会及经济影响巨大。骨科植入物国产化及个体化需求
倒逼研发工作;在骨科植入物研究领域中,3D 打印技术的临床应用已经铺平了道路,基于3D 打印技术的骨科植入物研发亟待法治化保障。个体化生产是3D 打印技术的优势也是法律限制的瓶颈,需改革创新方能突破3D 打印技术医疗应用瓶颈。破解3D 打印技术个体化生产医疗器械难题的思路:第一,报请国家食药监局批准在上海建立3D 打印技术临床应用试点;第二,建议签署《合作共识备忘录》共同防范风险;第三,建议开发特殊意外保险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3d打印骨科模型技术标准专家共识
3d打印骨科模型技术标准专家共识
《3D打印骨科模型技术标准专家共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3D打印技术已经在医疗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其中,3D打印骨科模型技术更是备受瞩目,成为了医学界的热门话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来探讨3D打印骨科模型技术标准专家共识。
一、技术标准的深度探讨
1. 3D打印骨科模型技术的发展
让我们回顾一下3D打印骨科模型技术的发展历程。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骨科模型制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医疗领域对于
高精度、个性化的需求。而3D打印技术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为医生提供了更加直观、可视化的手术前准备工具。
2. 技术标准的制定与更新
在3D打印骨科模型技术领域,技术标准的制定至关重要。各国相关行业协会和医疗机构纷纷成立了标准制定委员会,力求建立起统一的、
权威的技术标准。这些标准涉及到材料选择、打印精度、模型质量评
估等方方面面,为3D打印骨科模型技术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3. 专家共识的形成
随着技术标准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专家们也逐渐形成了共识。他们通
过对实际案例的研究和经验总结,提出了更加具体、实用的技术标准,为该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些专家共识的形成,对于3D打印骨科模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技术标准的广度探讨
1. 应用范围的拓展
除了常见的骨科手术外,3D打印骨科模型技术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拓展。如今,它已经成功应用于颅面外科、植髓术、关节置换手术等诸
多领域。这些新的应用领域也给技术标准的制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骨科植入物设计与制造
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骨科植入物
设计与制造
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3D打印技术逐渐成为骨科植入
物设计与制造的新趋势。借助3D打印技术,我们可以实现个性化
的骨科植入物设计与制造,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解决方案。本
文将从3D打印技术的优势、骨科植入物的设计与制造流程以及其
在骨科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制造技术,在骨科领域具
有独特的优势。传统的骨科植入物设计与制造通常需要依赖人工
加工,而3D打印技术可以直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设计
和制造,极大地提高了植入物的适配性和精度。同时,3D打印技
术还可以实现复杂结构的制造,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这些优势
使得3D打印技术在骨科植入物的设计与制造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在骨科植入物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主要
包括三个方面:植入物设计、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首先,植入
物设计是整个过程的核心环节,需要根据患者的骨骼结构和病情
进行个性化设计。通过3D扫描技术,可以将患者的骨骼结构转化
为数字化的三维模型,再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
个性化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建议
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植入物的适配性和功能的实现。
其次,材料选择是骨科植入物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3D打印
技术可以使用多种材料进行制造,如Titanium合金、聚乳酸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优势和适应性,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选择
最适合的材料。例如,Titanium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
腐蚀性,适用于骨修复和关节置换等方面的应用;聚乳酸具有良
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医学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3D打印
技术的出现大大推动了医学领域的外科手术和治疗技术,其应用
已经广泛地运用在骨科、脊柱外科、心脏外科、普外科、妇产科
等多个领域。本文将从技术原理、应用案例、优缺点等方面介绍
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1. 技术原理
3D打印技术又称为增材制造技术,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喷墨打
印机。它通过逐层堆叠材料,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
(CAD/CAM)软件将三维数字模型转化为物理零件。它的特点是快速、准确和高效。一般而言,3D打印机的工作速度不大,但它
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制造出多个模型,甚至生产出复杂的内部结构。
2. 应用案例
2.1 骨科
骨科医生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来定制仿真手术工具、导板、
托架和骨活组织,以准确地定位和操作手术,并在手术期间减少
患者的损伤和手术时间。相对于传统手工制作的骨钉等手术工具,3D打印的手术工具更加精细,在操作时更加准确,更加方便。
2.2 心脏外科
在心脏外科中,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具有高度复杂结构的心脏模型。这些模型可以提供给外科医生进行预先手术规划和技术训练,并帮助医生决定是否采用手术来治疗心脏疾病。通过3D打印心脏模型,外科医生可以模拟手术环境,充分训练操作技巧,并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2.3 医疗器械
3D打印也可以用于制造医疗器械,如支架、假体、牙齿等。现在,很多仿真器械是由3D打印机所制造,这为医生创造了新的治疗方式,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3. 优缺点
3.1 优点
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有很多优点。首先,它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精确的治疗方案。其次,它可以减少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第三,3D打印技术可以提高医疗设备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并减少医疗设备的成本。
3D打印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3D打印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也越来越广泛。3D打印技术可以快速、精确地打印出各种各样的
医学模型,如牙齿、骨骼、器官等,为医生提供针对病患的个性
化和精确的治疗方案。
一、3D打印技术在口腔医疗中的应用
1.牙齿修复
3D打印技术在口腔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最常见的
就是牙齿修复。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准确打印出病患的口腔模型,为医生提供组织结构、牙齿形态、颜色等相关信息,帮助医生制
定精确的治疗计划,同时也可以减少牙齿重建的时间和费用。
2.牙齿种植
3D打印技术还可用于口腔种植,医生可以先通过3D打印出一
份病患的数字化模型,然后制作出适合种植的种植体,最后将种
植体进一步加工打印,达到最佳的透明度。
二、3D打印技术在骨科医疗中的应用
1.骨骼替代
由于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出逼真的骨骼模型,医生可以利用这些模型制定出一份个性化的骨骼替代方案。同时,这些骨骼模型还可以在手术前被用于实验室模拟,选择出最佳的方案。
2.人工关节
Art驰多明吉斯博士是一位退役军人,他因为肘部关节受伤,在数年内接受了五次手术,最后他的肘关节仍然不能运作。基于这种情况,Art博士博士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了适合自己的关节,通过手术植入体内。这一次手术非常成功,Art博士终于重获自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abharlann Baidu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 年 3 月第 14 卷第 2 期
3D 打印技术在骨科的临床研究进展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3D printing technology in orthopedics
吴 碧1,冯均伟1,2△
WU Bi,FENG Jun-wei
(1.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四川 成都 610072)
【关键词】 3D 打印;原理;骨科;个体化;导板;替代物
【中图分类号】 R68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2-6170(2017)02-0150-04
3D 打印技术诞生于上世纪 80 年代,从 1986 年 Charles Hull 开发了第一台商业 3D 打印机,到 2012 年苏格兰科学家 Faulkner-Jones 等[1] 利用细胞打印 出人造肝脏组织。 3D 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制造技 术(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 ),它融合了计算机 辅助设计、数控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当代新兴技术, 可以制作任意复杂几何形状的实体,极大地降低了 结构复杂产品的制造难度,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生产 效率,具有成型精度高、重复性好、可实现产业化生 产等传统工艺无法比拟的优点[2] ,正作为一项前沿 的制造技术在医学领域逐渐被重视和推广,主要在 脊柱外科、关节外科、颌面外科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 用,可为临床手术设计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3] 。 在 骨科临床工作中,个体化、精确化是骨科的一个重要 方向,既往术前只能通过 X 射线平片、CT 扫描、MRI 成像等影 像 学 手 段 来 进 行 手 术 分 析 及 预 计 手 术 方 式。 但这些影像学资料在拍摄时的一些不可控因素 以及在反映病变位置、严重程度和解剖学畸形方面 缺乏精确性和直观性[4] 。 若仅靠手术医生的经验 以及术中所见的具体情况,对病变部位判断的偏差 可能直接影响手术的安全性和手术效果。 因此,术 前精确的手术部位定位以及严密的手术方案设计是 实现个体化手术的必要途径。 1 3D 打印技术原理及重建要点
3D 打印技术具备加工精确、制作迅速、无需特 殊模具 等 特 点, 使 个 体 化 假 体 设 计、 制 备 成 为 可 能[29] 。 早在 1979 年,由 Tonner 等[30] 采用聚苯乙烯 为原料,为一位纤维肉瘤的患者构建了骨盆模型,并 以此模型定制了弥补肿瘤切除术后骨盆缺损的金属
152
151
研究者认为 3D 打印个体化手术导板能满足手术的 个体化需求,在手术中能够准确还原术前设计,不同 3D 打印模型对骨科复杂手术的指导意义重大,可以 降低手术的难度,减少手术时间。 尹知训等[19] 为肘 关节畸形患者设计制作 3D 打印个性化截骨模板并 引导术 中 三 维 截 骨, 术 后 肘 关 节 畸 形 纠 正 率 为 95%。 Raaijmaakers 等[20] 应用该技术制作出与股骨 头、股骨颈前表面紧密贴合的置钉导向器,在股骨头 表面置换 中 可 将 假 体 柄 精 确 安 装 在 股 骨 颈 解 剖 轴 上,使假体定位过程变得简单、安装更精确。 陈宣煌 等[21] 利用 3D 打印技术制作的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 导航模板,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下肢力线是评价人工全 膝关节术成功的重要指标,且满意的下肢力线常需 有丰富手术经验的医生才能完成[22] 。 Jeffery 等[23] 指出下肢力线偏差如果在±3°之内,术后 12 年假体 松动率为 3%,如果下肢力线偏差超过±4°则松动率 增加至 24%。 因此,为提高下肢力线重建的精确 性,李伟等[24] 对 16 具尸体设计制作了与股骨远端 和胫骨近端匹配的个体化钉孔导航模板用于全膝关 节置换手术的截骨定位。 结果表明个体化的手术导 板提高了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的截骨精确度,精确 定位股骨远端的旋转轴线,使假体的安放位置更加 准确。 Ast 等[25] 也通过综述个体化手术导板在全膝 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得出,个体化手术导板不仅能 术前确定截骨量、假体旋转、安放位置以及假体大小 等,且术中无需再使用髓内定位或髓外定位导向器, 由此至多能减少 21 个手术步骤,不仅减少了因开髓 腔而导致的失血量增加,也减少了大量的术前准备 时间。 樊庆阳等[26] 还通过对 5 例膝骨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KOA) 合并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的患 者术前进行三维建模后应用 3D 打印技术打印出患 者膝关节 1 ∶1 树脂材料模型,并设计制作出截骨 模板及确定膝关节假体规格。 术后膝关节功能改善 明显,未发生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也有 研究报道 3D 打印个体化手术导板的使用相对于传 统器械更容易,更微创,更省时,且准确度更高[27] 。 重建的机械轴线更接近于中立位,平均住院日、手术 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均有改善[28] 。 4 个体化替代物打印
内置物。 2005 年,戴尅戎等[31] 率先应用 3D 打印技 术设计打印出人工半骨盆替代物成功进行了首例半 骨盆置换手术。 王臻等[32] 应用该技术设计出个体 化钛合金膝关节假体,成功为 1 例 14 岁右股骨下段 骨肉瘤术后复发患儿施行保肢手术。 Benum 等[33] 也应用该技术设计制作出股骨髓腔导向器及个体化 股骨假体,为 2 例石骨症患者成功施行人工全髋关 节置换术。 与传统标准尺寸的骨科植入物相比,为 患者“量身定制”的 3D 打印个体化植入物与患者骨 骼匹配更精准,患肢功能恢复更快。 目前研究最多 的个体化假体设计为髋关节、膝关节及骨盆等,但大 多都仅限于研究阶段,应用于临床的仅为少数,其临 床效果仍需进一步的临床实验验证。 5 3D 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摘要】 3D 打印技术作为数字化技术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各种骨科手术个体化、精确化的有效手段。 随着基于 CT、MRI
图像的人体组织器官的三维数字化建模技术和 3D 打印技术的进步,使越来越多的骨科手术向具有高度个性化、精确化和快
速化发展。 本文对 3D 打印技术在还原重建骨骼模型、个体化手术导板、个体化替代物、存在的问题及展望方面进行综述。
3D 打印骨科模型的制作主要通过逆向工程原 理(Reverse engineering,RE) 和快速成型技术( Rapid prototyping,RP) 而实现。 其主要原理是先通过 Mimics、CAD 等软件进行三维数字化模型的构建,然
【基 金 项 目 】 四 川 省 卫 生 厅 科 研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 编 号:
3D 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快速成型技术,在骨 科手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但骨科个性化的 3D 打印还面临着以下问题:①经济问题:3D 打印具 备规模经济的优势,打印机的价格从数万元到上千 万元不等,且相关配套的 CT、MRI 设备以及建模和 逆向工程、CAD 等软件,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34] 。 ②材料问题:目前应用较多的材料包括金属、陶瓷、 光敏树脂、石膏等,每种材料的物理性能和理化性质 不同,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且并不都适应临 床需要,文献报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 1%的患者出 现明显金属过敏症状,在假体功能良好的患者中,通 过检测发现 20% ~25%的患者存在金属过敏[35] 。 因此选择适合人体特性的金属材料如钛合金,其价 格高达每千克 2000 元左右[36] 。 ③生产问题:3D 打 印技术需要依靠数字技术模型来进行生产,但目前 针对骨科打印临床规划软件很少,且大多数临床医 生不会使用相关设备和软件,因此很多研究者需与 专门的技术人员合作,结合使用多组工程软件才得 以实现某些临床复杂手术的术前规划,但这个过程 耗费时间长,经济费用增加,一定程度地限制了 3D 打印技术在临床应用。 ④打印精度问题:应用 3D 打印技术实现骨骼还原重建及设计制作个体化手术 导板均要求 3D 打印机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在高度 还原重建的模型上制备的手术导板才能准确定位, 若术前构建的模型还原度较差,将直接导致手术导 板及个体化替代物的设计存在力学和材料学上的缺 陷,最终使手术失败。 ⑤临床应用问题:在临床实践 中,3D 打印出的个体化手术导板存在不规则性,在 手术中的固定稳定性较差,为防止使用时导板移动, 需要选择标志性的解剖结构作为参考点及锚定点。 且术前准备时不同打印材料及不同消毒方式对于手 术导板及万个方体数化据替代物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关节外科中,常需通过植入人工假体来替换 已经发生病变的相应部位,以重建其解剖结构及功 能,但人工假体与手术部位的形态拟合性较差,术前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 年 3 月第 14 卷第 2 期
无法完全确定假体型号及确切大小,因此术中常需 反复尝试各种型号的假体,加重了局部创伤的同时 也增加了手术时间[2] 。 3D 打印骨骼模型不仅具有 高度还原性,同时还能显示出 X 射线片、CT 扫描、 MRI 成像无法展现的信息。 术前根据模型提供的信 息确定假体的型号及具体大小,更直观化、全面化、 简单化、准确化地制定手术方案,进行术前演练与手 术模拟操作等,进而提高关节外科复杂高难度手术 的成功率,使手术更精确、更安全[7] 。 Won 等[8] 利 用 3D 打印技术为 21 例伴有严重畸形的髋关节疾 病的患者制订了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并行人工全髋关 节置换术,术后影像学检查表明假体位置与术前计 划精确吻合,而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在创伤骨科 中,利用 3D 打印技术打印出骨折部位的三维模型, 可在术前对骨折有详尽和全面的了解并做出准确的 诊断和分型,也可在模型上实施模拟手术过程,如骨 折复位、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预弯塑形钢板、确定 螺钉的方向和长度等,通过模拟手术选择不同的手 术方法及调整手术策略,制定出最佳个性化手术方 案 。 [9 ~12] 吴章林等[13] 利用术前针对髋臼骨折进行 三维建模和虚拟骨折复位,并在复位模型上优化预 设植入钢板位置和虚拟钉道模拟、测量钉道长度,三 维切割预设植入钢板部位骨块并 3D 打印,据此进 行钢板折弯。 术后得出折弯钢板模拟植入位置、螺 钉植入方向、长度和虚拟设计高度一致。 李新春[14] 等应用 3D 打印技术打印出 Pilon 骨折模型,并制定 手术方案及模拟手术过程,结论得出术中采用的固 定钢板、螺 钉 数 量 与 螺 钉 长 度 均 与 术 前 计 划 一 致。 3D 打印技术应用于 Pilon 骨折的治疗临床可行性良 好,有助于术者对 Pilon 骨折的理解和术前计划的制 定。 也有研究报道,在临床教学工作中,将 3D 打印 模型与临床病例相结合还提高了教学质量,有助于 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和胜任力的提升[15] ,减少了尸 体标本的使用,节约了尸体标本购买与保存的成本 等。 3 个性化手术导板
近年来,3D 打印技术在骨科领域的发展,使得 手术医生在术前不仅能通过对手术部位进行还原重 建,对解剖形态复杂、需要精确定位的手术进行详细 的术前设计,同时也能根据模型为患者“ 量身定制” 手术导板,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难度、 确保患者安全[16] 。 目前 3D 打印个性化手术工具中 最为典型的是手术置钉导板,包括骨盆导板、关节导 板、脊柱导板等[17] 。 朱春冀等[18] 将 3D 打印个体化 手术导板应用于骨科复杂手术中,术前打印出骨骼 模型并设万计方相数应据的手术导板,对内置物进行预处理。
30305031099 )
△通讯作万者方数据
后再进行“ 分层制造,逐层堆积”,即将三维模型以 特定的 STL 格式输入 3D 打印机进行分层制造,形 成二维结构的物质平面,再利用激光束或热熔喷嘴 等方法精确堆积材料、逐层叠加,最终形成产品的三 维结构[5] 。 目前,在医学研究领域使用最广泛的逆 向工程技术软件有比利时 Materialise 公司的 Mimics 软件和德国 SIEMENS 的 UG NX 以及美国 3D System 公司的 Geomagic Studio 软件。 Mimics 软件是基 于医学三维 CT、MRI 成像而进行三维重建的软件, 可显示和分割 CT 等医学图像,并具有良好的图像 编辑功能[6] 。 UG NX 和 Geomagic Studio 软件属于 CAD 软件之一,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编辑功能。 模型重建程序:①对需要建模部位进行三维 CT 扫 描,以 DICOM 格式保存数据,导入 Mimics 软件;② 针对所需建模进行 Mimics 软件的阈值设定,低密度 的肌肉和软组织阈值偏低,高密度的骨组织阈值较 高,可根据建模部位的需求设定阈值,称为“ 阈值分 割”。 需注意的是在阈值设定时,最低阈值过高会 导致模型过小;最低阈值过小则会导致模型偏大;③ 分割后的图像被不同颜色标记,成为“ 蒙版”,可利 用“ 区域增长”、“ 蒙板编辑”、“ 布尔运算” 等对图像 进行编辑;④对编辑完成后的“ 蒙版” 进行计算,即 生成 3D 模型,在计算生成 3D 模型后,可能由于骨 骼与周围组织的各阈值不同,以统一阈值标记重建 后出现一些“ 孔洞” 或“ 钉状物” ,则需要手动逐层修 补处理;⑤处理完成后以 STL 格式保存,导入 3D 打 印机即可打印出与建模部位高度还原的 3D 实物模 型。 2 术前骨骼模型还原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