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离散数学-第一部分 数理逻辑-第二章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名称
M0 M1 M2 M3
20
实例
由三个命题变项 p, q, r 形成的极小项与极大项.
极小项
公式
成真赋值 名称
p q r 0 0 0 m0
p q r 0 0 1 m1
p q r 0 1 0 m2
p q r 0 1 1 m3
p q r 1 0 0 m4
p q r 1 0 1 m5
p q r 1 1 0 m6
p(qr) (pq) r p(qr) 不与 (pq) r 等值
2
等值式例题
例1 判断下列各组公式是否等值: (1) p(qr) 与 (pq) r
p q r qr p(qr) pq (pq)r
000 1
1
001 1
1
010 0
1
011 1
1
100 1
1
101 1
1Hale Waihona Puke 110 00111 1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1
0
1
1
结论: p(qr) (pq) r
3
等值式例题
(2) p(qr) 与 (pq) r
p q r qr p(qr)
000 1
1
001 1
1
010 0
1
011 1
1
100 1
1
101 1
1
110 0
0
111 1
1
pq (pq)r
1
0
1
1
1
0
1
1
0
1
0
命题逻辑-2
课堂练习
证明: (P → Q) (R → Q) = (P ∨ R) → Q
等值演算旳应用-1
利用基本旳等价关系,化简下列电路图
P
P QR
PR
Q
R
P QS
PS
S
T
& ≥1
≥1 &
&
解:上述电路图可描述为: (1)((P∧Q∧R)∨(P∧Q∧S))∧((P∧R)∨(P∧S)) (2)((P∧Q∧R)∨(P∨Q∨S))∧(P∧S∧T)
1
101 1
1
110 0
0
111 1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1
0
1
1
结论: p(qr) (pq) r
7
等值式例题
(2) p(qr) 与 (pq) r
p q r qr p(qr)
000 1
1
001 1
1
010 0
1
011 1
1
100 1
1
101 1
1
110 0
0
111 1
1
pq (pq)r
1
0
1
同一律
A0A. A1A
排中律
AA1
矛盾律
AA0
蕴涵等值式
ABAB
等价等值式
AB(AB)(BA)
假言易位
ABBA
等价否定等值式 ABAB
归谬论
(AB)(AB) A
尤其提醒:必须牢记这16组等值式,这是继续学习旳基础
11
命题与集合之间旳关系
能够将命题公式G,H了解为某总体论域上全部使命題為真 旳解釋旳集合,而要求G∧H为两集合旳公共部分(交集), G∨H为两集合旳全部(并集),┐G为总体论域中G旳补集, 将命题中旳真值“1”了解为集合中旳总体论域(全集), 将命题中旳真值“0”了解为集合中旳空集,则有:
二章命题逻辑的等值和推理演算
定理2.5.5 若AB永真, 必有B*A*永真 定理2.5.6 A与A-同永真, 同可满足
A与A*同永真, 同可满足 注意: “A与B同永真, 同可满足”的意思
是: A永真可推出B永真,反之亦然。
2.6 范式(命题的统一形式)
n 个命题变项所能组成的具有不同真值表的命题公式仅有
2 个, 2n
然而与任何一个命题公式等值而形式不同的命题公式可以
2.2 等值公式 (真值表验证,Venn图理解)
2.2.1 基本的等值公式(特别注意蓝色字) 1. 双重否定律 P = P 2. 结合律 (P∨Q) ∨R = P∨(Q∨R) (P∧Q) ∧R = P∧(Q∧R) (P Q) R = P (Q R)
3. 交换律 P∨Q = Q∨P P∧Q = Q∧P
2.4.1 命题联结词的个数
要解决本节提出的第一个问题,首先要把n 个命题变项构造出的无限多个合式公式分 类。
将等值的公式视为同一类,从中选一个作 代表称之为真值函项。对一个真值函项, 或者说对于该类合式公式,就可定义一个 联结词与之对应。
例:一元联结词是联结一个命题变项(如 P)的。P有真假2种值,因此P(自变量)上 可定义4种一元联结词(真值函项、函数): 真值表见图。
2.1.2 等值定理
定理2.1.1 对公式A和B, A = B的充分必要 条件是A B是重言式。 即任意解释下,A和B都有相同的真值。
证明:定理中的两部分都与上一行等同。
❖ “=”作为逻辑关系符是一种 等价关系
A = B是表示公式A与B的一种关系。这种关 系具有三个性质: 1. 自反性 A = A。 2. 对称性 若A = B则B = A。 3. 传递性 若A = B, B = C则A = C。 这三条性质体现了“=”的实质含义。
2第二章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方法3,等值演算法
(p q) r
( p ∨ q) r
(蕴涵等值式)
( p ∨ q) ∨ r
(蕴涵等值式)
(p ∧ q) ∨ r
(德摩根律)
p (q r)
p ∨(q ∨ r)
(蕴涵等值式)
p ∨q ∨ r
(结合律)
18
【例2.5】 用等值演算法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 (1) (p q) ∧p q (2) (p (p ∨ q)) ∧r (3) p∧ (((p ∨ q) ∧p) q)
( p∨q) (p∧ q ) ( p∨q)∨ (p∧ q )
❖若对多个变元进行代入, 则代入必须同时进行。 11
【定义】由已知的等值式推演出另外一些等值式的 过程为等值演算。
等值演算是布尔代数或逻辑代数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等值演算过程中,要不断的用到一条重要的 规则,即置换规则。
【定理 】(置换规则) (replacement) 设Φ(A)是含公 式A的命题公式,Φ(B)是用公式B置换了Φ(A) 中 某些的A后得到的命题公式,若AB,则Φ(A) Φ(B) 。
(p ∨q) ∨ r
(分配律)
(p ∧ q )∨ r
(德摩根律)
(p∨q) r
(蕴涵等值式)
16
例 证明 A∨(A∧B) A∨B 证明 A∨(A∧B)
(A∨A)∧(A∨B) 1∧(A∨B) A∨B
例 证明 (A∧B)∨(A∧C)∨(B∧C)
(A∧B)∨(A∧C)
证明 (A∧B)∨(A∧C)∨(B∧C)
解: p q r p(qr) (p∧q)r (pq)r
000 1
1
0
001 1
1
1
02-命题逻辑的等值演算
第二章 命题逻辑的等值演算 6
证明:P→(Q→R) ⇔P∧Q→R
证明: P→(Q→R) ⇔P→(Q∨R)(化归) ⇔ P∨(Q∨R)(化归) ⇔(P∨Q)∨R(结合律) ⇔ (P∧Q)∨R(德.摩根律) ⇔P∧Q→R(化归)
第二章 命题逻辑的等值演算 7
例:在某次讨论会的中间休息时间,3名 与会者根据王教授的口音对他的籍贯进 行判断: 甲说:王教授不是苏州人,是上海人; 乙说:王教授不是上海人,是苏州人; 丙说:王教授既不是上海人,也不是杭州 人; 听完三人判断,王教授说他们三人中 有一个人说的全对,一人说的对了一半, 另一人全不对,试判断王教授的籍贯。
第二章 命题逻辑的等值演算 11
进一步思考
王教授只可能是其中一个城市的人或者三个城市都 不是。 所以,丙至少说对了一半。 因此,可得甲或乙必有一人全错了。 又因为,若甲全错了,则有p∧┐q,因此乙全对。 同理,乙全错则甲全对。 所以丙必是一对一错。 根据上述推理,可对公式E进行简化,方便等值演 算。 (如何简化,请同学们课后思考)
第二章 命题逻辑的等值演算 13
总结:公式判定问题及判定方法
方法1: 真值表法; 方法2: 等值演算法. 方法3: 当命题变元的数目较多时, 可把 命题公式化成标准型(主析取范式和主 合取范式).使同一真值函数所对应的所 有命题公式具有相同的标准型
第二章 命题逻辑的等值演算 14
2.2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
(2)一个简单合取式是矛盾式,当且 仅当它同时含一个命题变元及其 否定.
第二章 命题逻辑的等值演算 16
析取范式 合取范式
(1)仅由有限个简单合取式构成的析取式称为
析取范式;
命题逻辑-2
特别提示:必须牢记这16组等值式,这是继续学习的基础
11
命题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可以将命题公式G,H理解为某总体论域上所有使命題為真 的解釋的集合,而规定G∧H为两集合的公共部分(交集), G∨H为两集合的全部(并集),┐G为总体论域中G的补集, 将命题中的真值“1”理解为集合中的总体论域(全集), 将命题中的真值“0”理解为集合中的空集,则有:
R P Q S Q S
P
&
等值演算的应用-2
将下面程序语言进行化简。 If A then if B then X else Y else if B then X else Y
Start T F
A
B T F F B T
解:执行X的条件为: (A∧B)∨(A∧B) 执行Y的条件为: (A∧B)∨(A∧B)
U A B
U A B
U A
G ∨ H
G ∧ H
┐G
12
“∪” 与“∨”,“∩”与“∧”的对比
A∪A=A;A∩A=A G∨G=G G∧G=G
等幂律
交换律
结合律 恒等律 零 律
A∪B=B∪A A∩B=B∩A
A∪(B∪C)=(A∪B)∪C
G∨H=H∨G
G∧H=H∧G G∨(H∨S)=(G∨H)∨S
A∩(B∩C)=(A∩B)∩C
(*)
(**)
应用-5
(1)(2)左右分别合取,利用(*)(**)化简得: P1 R3 Q1 P3 = 1 (4) (4)(3)左右分别合取,利用(*)(**)化简得: P1 R3 Q1 P3 R1 P2 = 1
10
基本等值式
零律 同一律 排中律 矛盾律 蕴涵等值式 等价等值式 假言易位 等价否定等值式 归谬论 A11, A00 A0A. A1A AA1 AA0 ABAB AB(AB)(BA) ABBA ABAB (AB)(AB) A
离散数学第二章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范式存在定理
定理2.3 任何命题公式都存在着与之等值的析取范式与合 定理 取范式. 取范式. 求公式 的范式的步骤 的范式的步骤: 证 求公式A的范式的步骤: (1) 消去 中的→, ↔ 消去A中的 中的→ A→B⇔¬ ∨B ⇔¬A∨ → ⇔¬ A↔B⇔(¬A∨B)∧(A∨¬ ∨¬B) ↔ ⇔ ¬ ∨ ∧ ∨¬ (2) 否定联结词¬的内移或消去 否定联结词¬ ¬ ¬A⇔ A ⇔ ⇔¬A∧¬ ¬(A∨B)⇔¬ ∧¬ ∨ ⇔¬ ∧¬B ⇔¬A∨¬ ¬(A∧B)⇔¬ ∨¬ ∧ ⇔¬ ∨¬B
真值表法
例1 判断 ¬(p∨q) 与 ¬p∧¬q 是否等值 ∨ ∧ 解 p q 0 0 0 1 1 0 1 1 ¬p ¬q 1 1 0 0 1 0 1 0 p∨q ¬(p∨q) ¬p∧¬q ¬(p∨q)↔(¬p∧¬q) ∨ ∨ ∧ ∨ ↔¬ ∧ 0 1 1 1 1 0 0 0 1 0 0 0 1 1 1 1
实例(续)
(2) (p→q)↔(¬q→¬ → ↔ ¬ →¬ →¬p) 解 (p→q)↔(¬q→¬ → ↔ ¬ →¬ →¬p) ∨¬p) ⇔ (¬p∨q)↔(q∨¬ ¬ ∨ ↔ ∨¬ ⇔ (¬p∨q)↔(¬p∨q) ¬ ∨ ↔¬ ∨ ⇔1 该式为重言式. 该式为重言式 (蕴涵等值式) 蕴涵等值式) (交换律) 交换律)
实例(续)
(3) ((p∧q)∨(p∧¬ ∧r) ∧¬q))∧ ∧ ∨ ∧¬ 解 ((p∧q)∨(p∧¬ ∧r) ∧ ∨ ∧¬ ∧¬q))∧ (分配律) 分配律) (排中律) 排中律) (同一律) 同一律) ∨¬q))∧ ⇔ (p∧(q∨¬ ∧r ∧ ∨¬ ⇔ p∧1∧r ∧ ∧ ⇔ p∧r ∧ 成假赋值. 成假赋值 总结:A为矛盾式当且仅当 ⇔ 为重言式当且仅当A⇔ 总结 为矛盾式当且仅当A⇔0; A为重言式当且仅当 ⇔1 为矛盾式当且仅当 为重言式当且仅当 说明:演算步骤不惟一, 说明 演算步骤不惟一,应尽量使演算短些 演算步骤不惟一
第2章命题逻辑等值演算离散数学介绍
解答 方法一、真值表法。
方法二、观察法。易知,010是(p→q)→r的成假赋值,而010是 p→(q→r)的成真赋值,所以原不等值式成立。
方法三、通过等值演算化成容易观察真值的情况,再进行判断。
A=(p→q)→r (┐p∨q)→r
(蕴涵等值式)
┐(┐p∨q)∨r
(蕴涵等值式)
(p∧┐q)∨r
(德摩根律)
(┐p∨q)∨q)∧p)∨q
(蕴涵等值式)
(┐(┐p∨q)∨┐p)∨q
(德摩根律)
((p∧┐q)∨┐p)∨q
(德摩根律)
((p∨┐p)∧(┐q∨┐p))∨q (分配律)
(1∧(┐q∨┐p))∨q
(排中律)
(┐q∨q)∨┐p
(同一律)
1∨┐p
(排中律)
1
B=p→(q→r) ┐p∨(┐q∨r)
(蕴涵等值式)
┐p∨┐q∨r
(结合律)
000,010是A的成假赋值,而它们是B的成真赋值。
例题2.5 用等值演算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 (1)(p→q)∧p→q (2)(p→(p∨q))∧r (3)p∧(((p∨q)∧┐p)→q)
(1) (p→q)∧p→q
离 散 数 学介绍
本章的主要内容
– 等值式与基本的等值式 – 等值演算与置换规则 – 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 – 联结词完备集(不讲) – 可满足性问题与消解法(不讲)
本章与后续各章的关系
– 是第一章的抽象与延伸 – 是后续各章的现行准备
两公式什么时候代表了同一个命题呢? 抽象地看,它们的真假取值完全相同时即
一个逻辑等值式,如果只含有┐、∨、∧、0、1
那么同时 把∨和∧互换 把0和1互换
02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同一律)
1∨┐p
(排中律)
1
(零律)
例2.5 解答
(2) ┐(p→(p∨q))∧r ┐(┐p∨p∨q)∧r (p∧┐p∧┐q)∧r 0∧r 0
(3) p∧(((p∨q)∧┐p)→q) p∧(┐((p∨q)∧┐p)∨q) p∧(┐((p∧┐p)∨(q∧┐p))∨q) p∧(┐(0∨(q∧┐p))∨q) p∧(┐q∨p∨q) p∧1 p
A=(p→q)→r (┐p∨q)→r
(蕴涵等值式)
┐(┐p∨q)∨r
(蕴涵等值式)
(p∧┐q)∨r
(德摩根律)
B=p→(q→r) ┐p∨(┐q∨r)
(蕴涵等值式)
┐p∨┐q∨r
(结合律)
000,010是A旳成假赋值,而它们是B旳成真赋值。
例题
例题2.5 用等值演算判断下列公式旳类型: (1)(p→q)∧p→q (2)(p→(p∨q))∧r (3)p∧(((p∨q)∧┐p)→q)
(蕴含等值式) (分配律) (德摩根律) (蕴含等值式)
例题
例2.4 证明:(p→q)→r 与 p→(q→r) 不等值
解答 措施一、真值表法。
措施二、观察法。易知,010是(p→q)→r旳成假赋值,而010 是p→(q→r)旳成真赋值,所以原不等值式成立。
措施三、经过等值演算化成轻易观察真值旳情况,再进行判断。
例题
例题2.2 判断下列各组公式是否等值 (1)p→(q→r)与(p∧q)→r (2)(p→q)→r与(p∧q)→r
解答
等值 不等值
基本等值式
1.双重否定律
A ┐┐A
2.幂等律
A A∨A, A A∧A
3.互换律
A∨B B∨A, A∧B B∧A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Mi mi。
例 2 由p, q两个命题变项形成的极小项与极大项
例 3 p, q, r三个命题变项形成的极小项与极大项
三、主范式
1、主析取范式:由极小项构成的析取范式。
2、主合取范式:由极大项构成的合取范式。
3、主范式: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统称为主范式。
值。
方法三 用等值演算先化简两个公式,再观察.
例3用等值演算法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
(1) q(pq)
解: q(pq)
q(pq) (蕴涵等值式)
q(pq)
(德摩根律)
p(qq)
(交换律,结合律)
p0
(矛盾律)
0
(零律)
由最后一步可知,该式为矛盾式.
(pq)r
(否定号内移——德摩根律)
这一步已为析取范式(两个简单合取式构成)
继续: (pq)r
(pr)(qr) (对分配律)
得到合取范式(由两个简单析取式构成)。
二、极小项与极大项
1、定义 在含有n个命题变项的简单合取式(简单析取式)中,若每个命题变项(或它的
否定式)均以文字的形式出现且仅出现一次,称这样的简单合取式(简单析取式)为极
离散数学
第二章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
第二章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一、等值式
1、等值式:设A,B是命题公式,且AB为重言式,则称A与B是等值的,记作AB。
说明 :1)符号不是联结符,只是一种记法。
2)若A与B的真值表相同(真值表法),则AB;否则A
B。
3)判断公式等值的方法——利用已知的等值式通过代换得到新的等值式。
五、主范式的应用
离散数学第二章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再如 ┑p ∨ q 既是p →q的析取范式又是它的的合取范式
如果公式的范式不唯一则对于将公式按等值进行分类的利用价值就不高
p q (p → q)∧(q→p) (p∧q)∨(┓p∧┓q)
00
1
1
01
0
0
10
0
0
11
1
1
(0,0)与(1,1)为公式的成真赋值。 (0,1)与(1,0)为公式的成假赋值
命题公式的分类(根据公式在赋值下的真值情况进行分类) 1)若命题公式在它的各种赋值下取值均为真,则称命题公式是重言
式或永真式。 2)若命题公式在它的各种赋值下取值均为假,则称命题公式是矛盾
2
如:┐Q∧(P→Q) → ┐P
4
分析1:若要得出:当设 A为真,B为
假的情况不会出现,
5
那么A →B 为永真式。
6
可证明:设前件为真
7
分析2: 还可以从设 B为假,推出A
为真的情况不会出现(A为假),
9
证明: 设后件为假
8
那么A →B 为永真式。
1 0
((P→Q)∧( Q→R)) →(P→R)
不同真值表的公式 1)当命题变元确定后,通过五个连接词及其命题变元可以构成 无数个不 同表现形式的命题公式。 问题:这些不同形式的命题公式的真值表是否都不相同? 先看变元仅有两个p,q 那么关于这两个变元的公式的赋值仅有4组
(┐p ∨ q)∧(┐q∨┐p∨r)∧┐q
是含三个简单析取式的合取范式.
2、性质:
1)一个析取范式是矛盾式当且仅当它的每个简单合取式都是矛盾式
2)一个合取范式是重言式当且仅当它的每个简单析取式都是重言式
┐p ∧ P ∨ ┐ q∧ q ⇔ 0 ∨ 0 ⇔ 0
第二章 命题逻辑的等值和推理演算.ppt
2019-8-29
谢谢欣赏
12
2.2 等值公式
2.2.1 基本的等值公式(命题定律, P和Q是任意的命题公式) 1. 双重否定律 P = P 2. 结合律 (P∨Q)∨R = P∨(Q∨R) (P∧Q)∧R = P∧(Q∧R) (P Q) R = P (Q R)
注: 所有这些公式,都可使用真值表加以验证
从Venn 图,因P∧Q较P来得“小”, P∨Q较 P来得“大”,从而有
P∨(P∧Q) = P
P∧(P∨Q) = P
2019-8-29
谢谢欣赏
19
理解等式: Venn图,自然语言
(P∨Q) = P∧Q
Venn图(理解集合间、命题逻辑中、部分 信息量间的一些关系)
对这些等式使用自然用语加以说明,将有助 于理解
2019-8-29
谢谢欣赏
14
6. 吸收律 P∨(P∧Q) = P P∧(P∨Q) = P
7. 摩根律 (P∨Q) = P∧Q (P∧Q) = P∨Q
对蕴涵词、双条件词作否定有 (PQ) = P∧Q
(PQ) = PQ = PQ = (P∧Q)∨(P∧Q)
2019-8-29
谢谢欣赏
3
推理演算(考察逻辑关系符⇒)
推理形式(正确推理形式的表示) 基本推理公式(各种三段论及五种证明方法) 推理演算(证明推理公式的第六种方法,使
用推理规则) 归结推理法(证明推理公式的第七种方法,
常用反证法)
2019-8-29
谢谢欣赏
4
2.1 等值定理
若把初等数学里的+、-、×、÷等运算符看作是 数与数之间的联结词,那么由这些联结词所表达的 代数式之间,可建立许多等值式如下: x2-y2 = (x+y)(x-y) (x+y)2 = x2+2xy+y2 sin2x+cos2x = 1 ……
命题逻辑的等值演算
1命题逻辑的等值演算这一讲讨论命题公式之间的等值关系,其中一些重要的等值关系将用于对命题公式进行等值运算和设计推理规则。
1. 等值式定义1.1 若命题公式A 和B 是恒等的布尔代数式,即在任何赋值下二者的值总相等,则称二者是等值的,记为A B A B ≡⇔或者称为等值式。
注意,等值式不是逻辑公式,而是逻辑学的公式。
显然,A ≡B 当且仅当A B ↔是永真公式。
等值关系的性质:(1) 自反性:对任何公式A ,都有 A A ≡。
(2) 对称性:若 A B ≡,则 B A ≡。
(3) 传递性:若 A B ≡且若 B C ≡,则 A C ≡。
例1.2 试证明下列等值式。
a a ⌝⌝≡证明:当a =1时,左式=101⌝⌝=⌝==右式。
当a =0时,左式=010⌝⌝=⌝==右式。
因此,左式恒等于右式。
依定义,该等值式成立。
例1.3试证明下列等值式。
()()() a b c a b a c ∧∨≡∧∨∧证明:当a =1时,左式=b c ∨,右式=b c ∨,两边相等。
当a =0时,左式=0,右式=0,两边相等。
因此,该等值式成立。
2上述两例中的证明方法可以称为代数分析法。
还有一种演算方法,可以将将左式等值地变形为右式。
这种保持公式真值的演算称为等值演算。
2. 等值演算规则:替换等值演算是将当前公式中的某个子公式替换为与之等值的公式。
替换在课本中称为置换,与抽象代数中的置换(permutation )是不同的概念。
替换的定义如下。
定义3.1 设[] A Φ是一个命题公式,A 是出现在其中某处的一个子公式。
若用另外一个公式B 替换[] A Φ中的A ,则可得一个新公式,记为[] A Φ。
我们称这种公式变形为替换(replacement )。
注意,这里A 是指[] A Φ中某一处出现的子公式,不是[] A Φ中所有与A 相同的子公式。
例如,将()()p q p r ⌝⌝→∨⌝⌝→中第二次出现的子公式p ⌝⌝替换为p ,得()()p q p r ⌝⌝→∨→定理3.2(替换原理)若 A B ≡,则[][] A B Φ≡Φ。
二章命题逻辑等值演算资料精品文档
2.1 等值式
常元律
零律: p 1 1, p 0 0 同一律: p 0 p, p 1 p 排中律: p ¬p 1 矛盾律: p ¬p 0
吸收律
p (p q) p p (p q) p
9
2.1 等值式
蕴涵等值式 p q ¬p q 等价等值式 p q (p q) (q p) 假言易位 p q ¬q ¬p 等价否定等值式 p q ¬p ¬q 归谬论 (p q ) (p ¬q ) ¬p
14
2.1 等值式
2. 用等值演算判断公式的类型 证明: ((p∨q) ¬(¬p (¬q∨¬r)))∨(¬p¬q)∨(¬p ¬r)为一
永真式 证明:原式 ((p∨q) (p∨(q r)))∨¬(p∨q)∨¬(p∨r) ((p∨q) (p∨q) (p∨r))∨¬((p∨q) (p∨r)) ((p∨q) (p∨r))∨¬((p∨q) (p∨r)) 1
10
2.1 等值式
说明: (1)16组等值模式都可以给出无穷多个同类型的具
体的等值式。 (2)证明上述16组等值式的代入实例方法可用真值
表法,把改为所得的命题公式为永真式,则 成立。
11
2.1 等值式
等值演算:由已知的等值式推演出另外一些等 值式的过程
置换规则:设φ(A)是含公式A的命题公式, φ(B)是用公式B置换了φ(A)中所有A后得到的 命题公式,若AB ,则φ(A) φ(B)
2. “”对“”分配,化为析取范式 ( p p q) (q p q)
3. 最简析取范式
pq
29
2.2 析取范式和合取范式
例:求((p q) r) p的析取范式和合取范式 (一) 求析取范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证:p→(q→r) → → – ⇔¬ ∨(¬q∨r) (蕴涵表达式 ⇔¬p∨ ¬ ∨ 蕴涵表达式) 蕴涵表达式 – ⇔(¬p∨¬ ∨r (结合律 ∨¬q)∨ 结合律) ¬ ∨¬ 结合律 – ⇔¬(p∧q)∨r ⇔¬ ∧ ∨ – ⇔ (p∧q)→r ∧ → (德摩根律 德摩根律) 德摩根律 (蕴涵表达式 蕴涵表达式) 蕴涵表达式
15
等值演算应用(证明不等价) 等值演算应用(证明不等价)
证明 A:p→(q→r) 与 B:(p→q)→r 不等价 : → → : → →
– 法一:真值表法(略) 法一:真值表法 略 – 法二:观察法 法二:
• 010是A的成真赋值,是B的成假赋值 是 的成真赋值, 的成假赋值 的成真赋值
– 法三:等值演算化成易于观察真值的公式,再观察 法三:等值演算化成易于观察真值的公式,
– 基本恒等式 – 替换规则
12
替换规则
替换/置换规则 替换 置换规则
– 设 Φ(A) 是含公式 A 的命题公式 – Φ(B) 是用公式 B 置换 Φ(A) 中某些 所有 某些(所有 所有)A 后得到的命题公式 – 若 B⇔A,则 Φ(B)⇔Φ ⇔Φ(A) ⇔ , ⇔Φ
13
等值演算应用(证明等价) 等值演算应用(证明等价)
7
– 不等价
基本逻辑恒等式(vs. 算术规则) 基本逻辑恒等式(vs. 算术规则)
双重否定律(Double negation) 双重否定律
– ¬¬ ⇔A ¬¬A⇔
幂等律(Idempotent law) 幂等律
– A∨A⇔A, A∧A⇔A ∨ ⇔ ∧ ⇔
交换律(Commutativity) 交换律
– A∨B⇔B∨A, A∧B⇔B∧A ∨ ⇔ ∨ ∧ ⇔ ∧
– 范式
• 析取范式、合取范式 析取范式、 • 主析取范式、主合取范式 主析取范式、
2
逻辑等价(Logical 逻辑等价(Logical Equivalence)
若等值式A↔ 是重言式 则称A与 逻 是重言式, 若等值式 ↔B是重言式,则称 与B逻 辑等价,记作 ⇔ 辑等价,记作A⇔B
– A, B, ⇔均为元语言符号 – A、B中可以含哑元 、 中可以含哑元
– 不能既是上海人,又是杭州人,因而p、r中必有一个假命题,即 不能既是上海人,又是杭州人,因而 、 中必有一个假命题 中必有一个假命题, p∧┐q∧r⇔0,于是 ⇔ ┐p∧q∧┐r为真命题,因而必有 、r为假命 ∧ ∧ ⇔ ,于是E 为真命题, ∧ ∧ 为真命题 因而必有p、 为假命 题,q为真命题 为真命题
23
等值演算应用(实际问题) 等值演算应用(实际问题)
王教授所说: 王教授所说:E = (B1∧C2∧D3)∨(B1∧C3∧D2)∨(B2∧C1∧D3) ∧ ∧ ∨ ∧ ∧ ∨ ∧ ∧ ∨(B2∧C3∧D1)∨(B2∨C1∧D2)∨(B3∧C2∧D1)为真命题 ∧ ∧ ∨ ∨ ∧ ∨ ∧ ∧ 为真命题 等值演算得:E ⇔ (┐p∧q∧┐r)∨(p∧┐q∧r) 等值演算得: ∧ ∧ ∨ ∧ ∧
– 甲:不是苏州人,是上海人 不是苏州人, – 乙:不是上海人,是苏州人 不是上海人, A1=┐p∧q ∧ A2=p∧┐q ∧
– 丙:既不是上海人,也不是杭州人 A3=┐q∧┐r 既不是上海人, ∧
22
等值演算应用(实际问题) 等值演算应用(实际问题)
甲的判断全对 甲的判断对一半 甲的判断全错 乙的判断全对 乙的判断对一半 乙的判断全错 丙的判断全对 丙的判断对一半 丙的判断全错 B1=A1=┐p∧q ∧ B2=(┐p∧┐q)∨(p∧q) ∧ ∨ ∧ B3=p∧┐q ∧ C1=A2=p∧┐q ∧ C2=(p∧q)∨(┐p∧┐q) ∧ ∨ ∧ C3=┐p∧q ∧ D1=A3=┐q∧┐r ∧ D2=(q∧┐r)∨(┐q∧r) ∧ ∨ ∧ D3=q∧r ∧
25
逻辑运算应用(数字逻辑) 逻辑运算应用(数字逻辑)
命题逻辑是二值逻辑, 命题逻辑是二值逻辑,有很多实际反映
– (1) p→(q→r) 与 (p∧q) →r → → ∧ – (2) p→(q→r) 与 (p→q) →r → → →
5
例题
判断下列各组公式是否等价
– (1) p→(q→r) 与 (p∧q) →r → → ∧
p q r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q→r → 1 1 0 1 1 1 0 1 p→(q→r) → → 1 1 1 1 1 1 0 1 p∧q ∧ 0 0 0 0 0 0 1 1 (p∧q)→r ∧ → 1 1 1 1 1 1 0 1
• (p→q)⇔((¬p∨q)∨(¬r∧r)) → ⇔ ¬ ∨ ∨¬∧ • r为左边公式的哑元 为左边公式的哑元
– 公式逻辑等价验证:真值表 公式逻辑等价验证:
3
练习
判断下列各组公式是否等价
– p→q 与 ¬p∨q ∨ – p↔q 与 p∧q∨¬p∧¬q ↔ ∧ ∨ ∧
4
例题
判断下列各组公式是否等价
(分配律) 分配律) (排中律) 排中律) (同一律) 同一律)
20
等值演算应用(实际问题) 等值演算应用(实际问题)
某次研讨会, 名与会者根据王教授的口音对 某次研讨会,3名与会者根据王教授的口音对 他是哪个省市的人进行了判断
– 甲说王教授不是苏州人,是上海人 甲说王教授不是苏州人, – 乙说王教授不是上海人,是苏州人 乙说王教授不是上海人, – 丙说王教授既不是上海人,也不是杭州人 丙说王教授既不是上海人,
• p→(q→r) ⇔¬p∨¬ ∨r → → ∨¬q∨ ∨¬ • (p→q)→r ⇔¬ ¬p∨q)∨r⇔(p∧¬ ∨r → → ⇔¬(¬ ∨ ∨ ⇔ ∧¬ ∧¬q)∨
– 000、010是A的成真赋值,是B的成假赋值 、 的成真赋值, 是 的成真赋值 的成假赋值
16
等值演算应用(判断公式类型) 等值演算应用(判断公式类型)
19
等值演算应用(判断公式类型) 等值演算应用(判断公式类型)
(3) ((p∧q)∨(p∧¬ ∧r) ∧¬q))∧ ∧ ∨ ∧¬
– ⇔ (p∧(q∨¬ ∧r ∨¬q))∧ ∧ ∨¬ – ⇔ p∧1∧r ∧ ∧ – ⇔ p∧r ∧ – 可满足式
• 101和111是成真赋值,000和010等是成假赋值 和 是成真赋值, 是成真赋值 和 等是成假赋值
14
等值演算应用(证明等价) 等值演算应用(证明等价)
注明
– 等值演算比真值表验证简单
• 含n个命题变量的公式真值表有 n行 个命题变量的公式真值表有2 个命题变量的公式真值表有 • 随着 的增长,行数呈现指数(几何级数 增长 随着n的增长,行数呈现指数 几何级数 几何级数)增长 的增长
– 为简便起见,可省去替换规则的说明 为简便起见, – 用等值演算不能直接证明两个公式不等价
等值表达式
– A↔B⇔(A→B)∧(B→A) ↔ ⇔ → ∧ → – 等价否定:A↔B⇔¬ ↔¬ 等价否定: ↔ ⇔¬ ↔¬B ⇔¬A↔¬
归谬论
– (A→B)∧(A→¬ ⇔¬ → ∧ →¬ ⇔¬A →¬B)
11
等值演算
等值演算
– 由已知等价公式推演出新等价公式的过程
等值演算基础
– 等价关系性质
• 自反性 reflexivity)、对称性 自反性( 、对称性(symmetry)、传递性 、传递性(transmission)
17
等值演算应用(判断公式类型) 等值演算应用(判断公式类型)
(1) q∧¬ →q) ∧¬(p→ ∧¬
– ⇔ q∧¬ ¬p∨q) (蕴涵表达式 ∧¬(¬ ∨ 蕴涵表达式) ∧¬ 蕴涵表达式 – ⇔ q∧(p∧¬ ∧ ∧¬q) ∧¬ – ⇔ p∧(q∧¬ ∧¬q) ∧ ∧¬ – ⇔ p∧0 ∧ – ⇔0 – 矛盾式
结合律(Associativity) 结合律
– (A∨B)∨C⇔A∨(B∨C), ∨ ∨ ⇔ ∨ ∨ (A∧B)∧C⇔A∧(B∧C) ∧ ∧ ⇔ ∧ ∧
8
基本逻辑恒等式
分配律(Distributivity) 分配律
– A∨(B∧C)⇔(A∨B)∧(A∨C) ∨ ∧ ⇔ ∨ ∧ ∨ A∧(B∨C)⇔(A∧B)∨(A∧C) ∧ ∨ ⇔ ∧ ∨ ∧
摩根律(De Morgan) 德.摩根律 摩根律
– ¬(A∨B)⇔¬ ∧¬ ⇔¬A∧¬ ∨ ⇔¬ ∧¬B ⇔¬A∨¬ ¬(A∧B)⇔¬ ∨¬ ∧ ⇔¬ ∨¬B
吸收律
– A∨(A∧B)⇔A, A∧(A∨B)⇔A ∨ ∧ ⇔ ∧ ∨ ⇔
9
基本逻辑恒等式
零律(Domination laws) 零律
– A∨1⇔1, A∧0⇔0 ∨ ⇔ , 2(1), 3, 4(3), 5(1)(2), 6(2)(4) • 11: 无需说明理由,但需简化公式书写 无需说明理由,
– 选作
• 7, 8, 9, 10, 12
1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主要内容
– 逻辑等价
• 基本逻辑恒等式
– 等值演算
• 替换规则 • 等值演算应用
同一律(Identity laws) 同一律
– A∨0⇔A, A∧1⇔A ∨ ⇔ ∧ ⇔
排中律(Excluded middle) 排中律
– A∨¬ ⇔1 ∨¬A⇔ ∨¬
矛盾律(C 矛盾律 ontradiction law)
– A∧¬ ⇔0 ∧¬A⇔ ∧¬
10
基本逻辑恒等式
蕴涵表达式
– A→B⇔¬ ∨B → ⇔¬ ⇔¬A∨ – 假言易位:A→B⇔¬ →¬ 假言易位: → ⇔¬ →¬A ⇔¬B→¬
结论
– 王教授是上海人,甲说的全对,丙说对了一半,乙全说错 王教授是上海人,甲说的全对,丙说对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