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泵与马达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叶片泵PPT课件

叶片泵PPT课件
达14.0MPa、20MPa。
• 二、叶片泵的分类
• 1、按其排量是否可变分为定量泵和变量泵。 • 2、按作用次数的不同分为单作用泵和双作用泵。 • 单作用叶片泵:转子每转一周完成吸、排油各一次。 • 双作用叶片泵:转子每转一周完成吸、排油各二次。 • 双作用叶片泵与单作用叶片泵相比,其流量均匀性
(b)减少叶片对定子作用力 前已阐述,为保证叶 片顶部与定子内表面紧密接触,所有叶片根部都与 压油腔相通。当叶片在吸油腔时,叶片底部作用着 压油腔的压力,而顶部却作用着吸油腔的压力,这 一压力差使叶片以很大的力压向定子内表面,在叶 片和定子之间产生强烈的摩擦和磨损,使泵的寿命 降低。
减少叶片对定子作用力对高压双作用叶片泵来说, 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因此高压双作用叶片泵必须在结构 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常用的措施有:
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均匀;
(3)使叶片对定子的内表面的冲 击尽可能小。
“等加速一等减速”曲线
阿基米德螺旋线 高次曲线
2、配油盘
(1)叶片间的夹角
配油盘的作用是给泵进行配油。
为了保证配油盘的吸、压油窗口在工作
中能隔开,就必须使配油盘上封油区夹
角(即吸油窗口和压油窗口之间的夹
角)大于或等于两个相邻叶片间的夹角,
⑵ 吸油:叶片从小半径圆弧→大半径圆弧 压油:叶片从大半径圆弧→小半径圆弧
⑶ 泵每转一转,各吸油、压油两次—双作用泵 ⑷ 定量泵
双作用叶片泵由于有两个对称的吸油腔和压油腔, 所以作用在转子上的油液压力相互平衡,因此双作用 叶片泵又称为卸荷式叶片泵。
3、双作用叶片泵流量
结论
双作用叶片泵为定量泵,双作用叶片 泵仍存在流量脉动,当叶片数为4的整数 倍、且大于8时的流量脉动较小,故 通常 取叶片数为12或16。

叶片泵与马达

叶片泵与马达

2、子母叶片结构
子母叶片又称复合叶片,如图3-23所示。
图3-23 子母叶片结构 1-母叶片,2-转子,3-顶子,4-子叶片
母叶片的根部L腔经转子2上虚线所示的油 孔始终和顶部油腔相通,而子叶片4和母 叶片间的小腔C通过配流盘经K槽总与压力 油接通。在吸油区工作时,母叶片顶部和 根部L腔均为低压油,推动母叶片压向定 子3的力仅为小腔C的液压力,由于C腔的 面积较小,故压紧力也不大,但能保证叶 片与定子间的密封。
(五)高压叶片泵的特点
随着叶片泵的结构、材料、工艺等方面的 不断改进和完善,叶片泵的压力在不断地 提高。现在生产的双作用叶片泵的额定压 力可达14~21MPa,甚至更高。由前述YB 系列叶片泵可知,为保证叶片与定子内表 面的紧密接触,叶片根部与高压油相通。 在高压区由于叶片顶部也受高压油的作用, 叶片两端的液压力可以平衡掉一部分。
而在吸油区,只有叶片根部受高压油的作 用,这一作用力使叶片压向定子,并且随 工作压力的提高压向定子内表面的力也在 增大,在高速运转下加速了叶片和定子内 表面的磨损,降低了泵的寿命,因此这一 问题是影响叶片泵压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为了提高叶片泵的压力,除了对有关零件 的材料选用和热处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外, 在叶片的结构上也采取了多种卸荷形式。 常见高压叶片泵的叶片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三节 叶片泵与叶片马达
叶片泵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流 量均匀、噪声低、排量可以变化等优点;但 其对油液的污染比较敏感、自吸能力不强、 结构较齿轮泵复杂、对材质的要求较高。叶 片泵常用于工程机械对运动精度要求较高的 转向系统、加工精度高的机床液压系统等。
叶片泵按排量能否改变,分为定量叶 片泵和变量叶片泵两类。定量叶片泵 在工作时转子转动一周,任意相邻两 叶片所形成的工作容腔吸、排油各两 次,因而又称双作用叶片泵;变量叶 片泵的转子每转动一周,相邻两叶片 所形成的工作容腔吸、排油只一次, 所以又称单作用叶片泵。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PPT课件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PPT课件

精选ppt
20
径向不平 衡力分析
压油腔
2
1
1
主动
2
2
2'
1
1'
吸油腔
'
图精3选-pp7t 齿轮泵径向受力图 21
齿轮泵的特点及应用
结构简单,价低,可靠性好,抗污染能力 强。
密闭容积变化不均匀,输出油有脉动,压 力变化不均匀。
精选ppt
22
提高外啮合齿轮泵压力的措施
轴套
轴套
{
g
d
{
f= 2 m
0
闭 死 容 积 产生挤压 产生真空
() () ()φ (b)曲线图
18 图3-5 齿轮泵的闭死容积
卸荷槽
主动
0
B
A
min
α
(a) 主动
0
B
α A
D
D-D
(b)
D
精选ppt
19
图3-6 齿轮泵卸荷槽的位置
泄漏的途径
通过齿轮啮合线处间隙 通过泵体和齿顶圆间的径向间隙 通过齿轮两侧和侧盖板间的端面间隙
压油
吸油
2
图 3-10 单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图
1-转子 2-定子 3-精选叶ppt片 4-壳体
27
单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征
✓定子内表面 ✓径向不平衡力 ✓叶片布置
精选ppt
28
1 二、2 双作3用叶4 片泵
R r
图3-11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图
1-定子 2-转子 3精-选叶ppt片 4-壳体
29
1-缸体 2-偏心轮 3-柱塞 4-弹簧 5-吸油阀 6-排油阀
A-偏心轮左死点 B-偏心轮右死点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该泵配油盘上的吸油窗口和压油窗口对泵的中心线是对称的 。如图所示,泵工作时,油泵出口压力经泵内通道作用在小柱塞 面积上,这样柱塞上的作用力 F PA与弹簧的作用力方向相反。 当PA=KSX0时,柱塞上所受的液压力与弹簧初始力相平衡,此时的 压力P称为泵的限定压力,用PB表示则: PB=KSX0/A 系统的压力P< PB 时,则:PA<KSX0 这表明定子不动,最大偏心距保持不变,泵也保持最大流量。 当系统的压力P> PB 时,则: PA>KSX0 这表明压力油的作用力大于弹簧的作用力,使定子向右移动, 弹簧被压缩,偏心距e减小,泵的流量也随之减小。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3.5 柱塞式液压泵
柱塞式液压泵按柱塞在转子内排列方式不同,分为径 向柱塞泵和轴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又可分为斜盘和斜轴两 大类。柱塞泵由于间隙泄露小、构件受力合理,所以可在高、 超高压力下满意地工作,广泛用于高压、大功率的液压传动 系统中。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柱塞泵的优点: 1.参数高:额定压力高,转速高,泵 的驱动功率大; 2.效率高,容积效率为95%左右,总效率为90%左 右; 3.寿命长; 4.变量方便,形式多; 5.单位功率的重量轻; 6.柱塞泵主要零件均受压应力,材料强度性能可得 以充分利用;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应用举例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对既要实现快速行 程,又要实现工作进给(慢速移动)的执行元件来说 是一种合适的油源;快速行程需要大的流量,负载压 力较低,正好使用其AB段曲线部分;工作进给时负载 压力升高,需要流量减小,正好使用其BC段曲线部分。 例如组合机床动力滑台的进给系统、定位和加紧系统 等。 机床加工件:未加工之前或回程要求快;加工时 流量小、速度慢。

叶片泵和叶片马达

叶片泵和叶片马达
机械设备的效率和性能。
快速发展期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叶片泵和叶片马达在20世纪中叶 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各种结构、 材料、性能不断得到优化和提高。
现代应用
在现代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 领域中,叶片泵和叶片马达已经 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为各 种机械设备的高效、稳定运行提
供了保障。
叶片泵和叶片马达的发展历程
叶片泵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叶片磨损
长时间使用或输送腐蚀性介质可能导致叶片磨损,需要定 期检查和更换叶片。
泄漏
密封件老化或安装不当可能导致泄漏,需要定期检查和更 换密封件,并确保正确的安装方式。
轴承损坏
轴承润滑不良或异物进入可能导致轴承损坏,需要定期检 查轴承的润滑情况并清洁轴承箱。
流量不足或压力波动
叶片马达的工作原理
叶片马达是一种将旋转的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叶片泵的原理。当电机带动转 子旋转时,叶片在转子的槽内随着转子一起旋转,形成密封的容积。随着叶片的旋转,密封容积不断 变化,形成压力差,从而使油液通过出口排出。
叶片马达的工作原理与叶片泵类似,但叶片马达是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而叶片泵是将机械能转换 为液压能。
轴承损坏
轴承润滑不良或异物进入可能导致轴承损坏,需要定期检 查轴承的润滑情况并清洁轴承箱。
流量不足或压力波动
可能是由于泵内部堵塞、介质粘度过高或电机故障等原因 引起,需要检查泵的入口和出口管道是否畅通、介质粘度 是否适宜以及电机是否正常工作。
03 叶片马达的工作原理与类 型
03 叶片马达的工作原理与类 型
叶片泵的类型
离心式叶片泵
利用离心力将流体吸入和排出, 具有较高的输送效率,适用于输
送清洁的液体。

叶片泵(学生课件版)PPT54页

叶片泵(学生课件版)PPT54页

排量计算
总体特点
(1)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便可改变流量。偏心反向时, 吸油压油方向也相反;
(2)处在压油腔的叶片顶部受到压力油的作用,该作用要把 叶片推入转子槽内。为了使叶片顶部可靠地和定子内表面 相接触,压油腔一侧的叶片底部要通过特殊的沟槽和压油 腔相通。吸油腔一侧的叶片底部要和吸油腔相通,这里的叶 片仅靠离心力的作用顶在定子内表面上;
图2.12 双作用叶片泵工 作原理
1—定子;2 —压油口;3 — 转子;4 —叶片;5 —吸油口
叶片倾角
叶片在工作过程中,受离心力和叶片根部压力油的 作用,使叶片和定子紧密接触。当叶片转至压油区时, 定子内表面迫使叶片推向转子中心,它的工作情况和凸 轮相似,叶片与定子内表面接触有一压力角为β,且大小 是变化的,其变化规律与叶片径向速度变化规律相同, 即从零逐渐增加到最大,又从最大逐渐减小到零,因而 在双作用叶片泵中,将叶片顺着转子回转方向前倾一个 θ角,使压力角减小到β′,这样就可以减小侧向力FT,使 叶片在槽中移动灵活,并可减少磨损,如图3-16所示,根 据双作用叶片泵定子内表面的几何参数,其压力角的最 大值βmax≈24°。一般取θ=(1/2)βmax,因而叶片泵叶片 的倾角θ一般10°~14°。YB型叶片泵叶片相对于转 子径向连线前倾13°。但近年的研究表明,叶片倾角并 非完全必要,某些高压双作用叶片泵的转子槽是径向的, 且使用情况良好。
受力分析
若转子顺时针转动,当压。当此油腔转到开始与排油区接通时,高 压油流入此密闭容腔并压缩其中的油液,因此 压力骤升。这个过程会发生压力冲击,并因而 产生噪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般采用设置 上述减振槽的方法,使高、低压油进入密闭容 腔时受到节流阻尼,从而减缓了压力冲击现象
重庆大学

叶片泵和叶片马达-精选文档20页PPT

叶片泵和叶片马达-精选文档20页PPT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Thank you源自叶片泵和叶片马达-精选文档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两相邻叶片同时进入大半经圆弧区 时,工作容腔脱离吸油窗口而又未与 排油窗口相通,容腔容积最大,吸油 过程结束;叶片继续转动便进入过渡 区向小半径圆弧滑动,由于定子的强 制作用叶片向槽内缩回,两相邻叶片 所形成的工作容腔容积不断变小,液 压油被强迫通过排油配流窗口、排油 口进入液压系统,实现排油;
目前生产的双作用叶片泵广泛应用综合性 能较好等加速等减速曲线。所谓等加速等 减速是指当转子速度恒定时,叶片在两段 曲线上作径向运动的加速度或减速度值恒 定,即径向惯性力恒定。
曲线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为等加速曲线, 后半部分为等减速曲线。这种曲线允许选 用较大的R/r值,故在同样的体积下可获得 较大的排量。当转速稳定,在该曲线上滑 动的叶片数为偶数时,可得到均匀的瞬时 流量。这种曲线的缺点是在过渡曲线与圆 弧的连接点及过渡曲线的中点加速度有突 变,而发生“软冲现象”。泵工作时间较 长后会在三个软冲点有三道清晰的痕迹。
叶片泵与马达
1、定子的过渡曲线 定子的内表面的曲线是由四段圆弧和四段
过渡曲线组成的。理想的过渡曲线不仅使 叶片在槽内滑动时的径向速度和加速度变 化均匀,而且使叶片在过渡曲线与圆弧的 交接点处的径向速度无突变、径向加速度 无大的突变。
如果径向速度有突变,则径向加速度为无 穷大,径向惯性力也会无穷大,这样便发 生“硬冲”或脱空现象;如果径向加速度 突变不大,则径向力也会发生突变但不大, 这种情况称为“软冲”。
2、叶片的安放角
当叶片在压油腔工作时,叶片从过渡曲线 上由大半径R圆弧向小半径r圆弧滑动,定 子的内表面强行将叶片压入转子槽内。若 叶片在转子内径向安放,定子内表面对叶 片的反作用力F的方向与叶片成一夹角β′ (即压力角),如图3-18所示 。这个力可 以分解成两个力,一是使叶片径向运动的 分力Fn,另一个是与叶片垂直的分力Ft。
当两相邻叶片同时进入小半经圆 弧区时,工作容腔脱离排油窗口 而又与排油窗口不相通,容腔容 积最小,排油过程结束;叶片再 继续转动到一周处又会完成一次 吸油和一次排油。由此看出,任 意两相邻叶片每转动一周即实现 两次吸油和两次排油,因而称其 为双作用叶片泵。
Hale Waihona Puke 叶片泵与马达从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可知,当叶片每伸缩一次时, 每两叶片间油液的排出量等于大半经R圆弧段的 容积与小半径r圆弧段的容积差;又因叶片间的 容积在转子每转一周中都要变化两次,若叶片个 数为z,则双作用叶片泵的单转排量应等于上述 容积差的两倍。假设叶片的宽度为b,当忽略叶 片本身所占的体积时,
叶片泵与马达
(一) 组成与工作原理 如图3-14所示为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图。
定子2的内表面由两段大半径的圆弧面、两 段小半径圆弧面以及四段过渡曲面组成; 转子3与定子同心,转子上铣有叶片槽,槽 内装有叶片4;定子与转子两侧有配流盘, 配流盘与定子通过定位销定位于泵体上, 配流盘上开设两个相对的进油窗口和两个 相对的排油窗口,泵壳体上的进、排油口 通过两对配流窗口与叶片的工作腔连通。
3、径向液压力
由于双作用叶片泵的吸、压油窗口 对称布置,作用在转子以及轴承上 的径向液压力时平衡的,因此,双 作用叶片泵又称卸荷式或平衡式叶 片泵。
qq0q2b(R2r2)(Rcor)sz
如果不考虑叶片厚度,理论上讲双作用叶 片泵无流量脉动。这是因为在压油区位于 压油窗口的叶片前后两个工作腔通过配流 窗口已连通,形成了一个组合密封工作腔。 随着转子的匀速转动,位于大、小半经圆 弧处的叶片均在圆弧上滑动,因此组合密 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变化率是均匀的。实际 上由于存在加工误差,两圆弧有不圆度, 也不可能完全同心;又因叶片有一定厚度, 根部又通入高压油,这也会造成密封容积 瞬时变化率不同,引起少量流量脉动。
双作用叶片泵的排量即为 大、小半经圆所围环形容 积的两倍,表达式为:
叶片泵的排量公式:
q02b(R2r2) (3-21)
实际上叶片占有一定的容积空间,并且沿旋 转方向向前倾斜一个角度,其所占空间的容 积变化并不起吸排油作用,因此叶片泵的排 量要小于上述计算。叶片所占容积:
q 2zRrb cos
叶片泵与马达
叶片泵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流 量均匀、噪声低、排量可以变化等优点;但 其对油液的污染比较敏感、自吸能力不强、 结构较齿轮泵复杂、对材质的要求较高。叶 片泵常用于工程机械对运动精度要求较高的 转向系统、加工精度高的机床液压系统等。
叶片泵按排量能否改变,分为定量叶 片泵和变量叶片泵两类。定量叶片泵 在工作时转子转动一周,任意相邻两 叶片所形成的工作容腔吸、排油各两 次,因而又称双作用叶片泵;变量叶 片泵的转子每转动一周,相邻两叶片 所形成的工作容腔吸、排油只一次, 所以又称单作用叶片泵。
生的不利影响,一般将叶片沿旋转方向向
前倾斜一个角度θ,使实际压力角β
(β′-θ)减小,以减小切向分力对叶片
运动的影响,一般取β=13º。
由于叶片是沿旋转方向向前倾斜一个 角度安放,所以对已经装配完毕的叶 片泵不能反方向旋转。
现代又从理论上分析了上述推论存在 缺陷,从实践上也证明了当叶片径向 放置时叶片泵仍能正常工作。由于沿 袭了以前的结构,目前中低压叶片泵 多数还是采用叶片槽前倾布置。
图3-14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1-壳体,2-定子,3-转子,4-叶片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avi
转子转动时,叶片随转子转动过程中,在 离心力和根部高压油液压力的作用下贴紧 定子内表面,并在内表面上滑动,于是叶 片将定子、转子和配流盘所围成的空间分 割成许多密封工作容腔。当叶片从小半径 圆弧经过度曲线向大半经圆弧运动过程, 叶片不断向外伸出,两相邻叶片所形成的 工作容腔容积不断增大,产生一定的真空 度,液压油箱内的油通过配流窗口进入此 容腔,实现吸油;
图3-18 双作用叶片泵的安放角
分力Fn克服叶片底部的液压力和滑动摩擦 力使叶片缩回,而Ft则会使叶片产生弯曲, 同时使叶片压紧在叶片槽的壁面上,增大
了叶片缩回时的摩擦力,使叶片运动不灵
活。压力角β′越大Ft也越大,当Ft达到一 定程度,会造成叶片在槽内运动困难甚至
卡死。为了避免压力角过大对叶片运动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