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周测试卷一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周测试卷(一)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总分为150分,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教育永恒的支柱

肖川

文学是虚构的艺术,是想象的殿堂。无论什么时代,文学都是对于人类所面临的问题的象征性的解答,因此而成为生活的教科书;文学还是人类灵魂的守护神:文学之于读者,是精神得以寄托与憩息的殿堂;读者之于文学,应该是走进这殿堂寻找自我的一个过程。

有作家说,小说是什么?小说是碰触人类伤口之后流出来的血。好的小说是过渡读者精神的桥梁,通过这样的桥梁,我们可以抵达广阔的精神彼岸,奔向崭新的精神天地。好的作家,会让不同的人在自己修筑的殿堂里找到恰当的座位,让每个人都心甘情愿地走进去流连忘返。想一想,古往今来有多少可以构筑这华美殿堂的超凡圣手。手捧他们的作品,读着读着,我们久已忘却的梦想和沉沦的激情也渐渐升起来了。想起安徒生,想起美人鱼,我们就不可避免地想起了爱与美,那是隐藏于日常生活中的智慧,它们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使我们平凡的生命焕发出非凡的亮丽。

然而,我们有一种很令人沮丧的阅读习惯:人们会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要求文学作品富有更多的社会意义,或者哲学意义,或者其他什么意义。这种功利性极强的阅读习惯由来已久,文学的艺术价值丧失了其独立存在的意义,文学沦落为宣传的工具。这种比较浅薄和恶劣的阅读习惯,导致我们的语文教学成为枯燥乏味的、模式化的流程。

在文学经典那里找到的可能是自己的形骸,也可能是一束思想、一点灵光、一把可以拾得起的记忆……莱昂内尔·特里林说,文学是教会我们人类多样性的范围与这种多样性之价值的唯一武器。相信人生许多感悟,就在捧卷细读之时——感谢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茶烟轻扬,书香浮动,风尘仆仆的心灵终于可以回家了。抑或在那幽静的夜晚,我们守在小窗前,望着那灿烂的星空,憧憬着美妙的人生境界,吟咏着自己宽广而又温柔的心灵。久而久之,我们的身心都与那广阔的星空、美妙的境界融为了一体,实现着人生的超越。

我们倡扬人文教育,其目的并不在于熟识作品名称、文人姓氏,而在于引导学生迈进价值观念、学术思想的角斗场,竞才智之技,将学生引领到广袤的时空之中,感受博大、丰富、深邃。唯其如此,人文精神方有望养成,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让学生从伟大人物的传记中、从文学作品中,去感悟生命的伟大,去感悟人性的美好,去感悟人生的创造之美、奋斗之美,激发和推动他们追求比生活本身更高远的东西,这就是文学的教育价值。正如有识之士所指出的:历史、文学、人物传记,并不能直接地参与世界的改造,但它却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渴望改造世界的冲动和欲望,能唤起人之所以为人的自豪感,能唤起一个人坚信自己内在的力量无坚不摧的信念。(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阅读文学作品,能唤醒读者忘却的梦想,使之找回失落的激情。

B.文学能成为生活的教科书,因为文学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很多问题。

C.文学可以成为我们的武器,是因为它教会我们人类多样性的范围与多样性的价值。

D.文学能唤起人改造世界的冲动,作为人的自豪感及对自身力量的自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对读者来说,他可以在文学的殿堂实现精神寄托与憩息,也可以在其中寻找真正的自我。

B.我们不能超越时代而要求文学作品具有更多的社会意义或者哲学意义。

C.好的小说能让读者找回梦想和激情,发现爱与美,使生命焕发光彩。

D.倡扬人文教育,能养成人文精神、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好的小说会让不同的读者找到契合自己心灵的东西,乐意徜徉其中。

B.要求文学具有更多的文学以外的意义和功能,是过于功利化的思想在作祟。

C.文学沦为宣传工具、功利性极强的阅读习惯,两者导致语文教学枯燥和模式化。

D.熟悉作家作品名称,虽不能说完全没有价值,但对于学生精神的养成并无作用。(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乡村英文

——乡村纪事之一

韩少功

玉梅是一个热心的女人,与左邻右舍处得很热闹。她家门前有一水泥坪,遇到邻家的金花来借坪晒谷,她二话没说,满口答应,当下把自家柴垛移开,把落叶和鸡粪扫净,让出一片明净的场地。她还兴冲冲地忙前忙后,将自家的大堂屋腾空,以便傍晚时就近收谷入门,避开露水和雾气,好第二天再晒。

不料,她不知因何事上火,第二天一大早就立在坪前高声叫骂。先是骂鸡:“养不亲的货呵!吃了老娘的谷,还要上灶拉屎怎么的?就不怕老娘扭断你颈根拔你的毛?”接着骂狗:“你贱不贱?老娘请你来了吗?老娘下了红帖,还是发了轿子?这不是你的地方,你三尺厚的脸皮赖在这里,有本事就死回去发你的瘟呵!阴计烂肚的,算哪门本事……”

她骂得鸡飞狗跳日月无光。远处的金花听得心疑,脸渐渐拉长了,上前来问:“玉梅姐,你骂谁呢?”

玉梅没好气地说:“谁心中有鬼,就是骂谁!”“没……没什么人得罪你吧?”“谁得罪了,谁知道!”这就等于把话挑明了,把脸撕破了。

金花扭歪了一张脸,咚咚咚大步离去,叫来两三个帮手,一担担地把稻谷搬走。她的尖声也在篱笆那边隐隐传来:“……以为没有她一块坪,我就只能糠拌饭么?神经病,脑膜炎,一大早踩了猪粪吧?”

帮手中的一位,后来私下问玉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玉梅开始不说,实在气不过,才道出心中悲愤。原来她早上见天气不错,打算帮那妖婆子搬谷入坪摊晒,一心做点好事

呵,却发现谷堆上画有暗号,是一些弯弯曲曲的沟痕,顿时就气炸了肺:呸,什么意思呵?留暗号不就是防贼么?留在她家屋里不就是防她么?怕她认出来,居然不写汉字,还写成了英文,就是电视上那种洋字码……也太小看人了!我玉梅别说有吃有穿,就算穷,就算贱,就算讨饭,也不会稀罕你几粒谷吧?

冤仇就这样结下了。金花事后不承认什么暗号,声称对方血口喷人,居然诬她写洋字码,为何不说她写了蝌蚪文呢?天地良心,她要是写得了洋文,还会嫁进这个倒霉的八溪峒,还会嫁给一个烂瓦匠,还会黑汗横流地晒谷?

两家断了往来,连鸡鸭也不再互访。一旦它们悄悄越界,必有来自敌方的石块,砸得越界者惊逃四散。一些妇人曾经想从中调解,但怎么也说不通,只能摇头叹气。

玉梅还说,那贼婆子曾经约她进城去看戏,抢先掏钱给她买了车票和戏票。她以前一直心怀感激,现在也算是想明白了:那哪是什么看戏?不就是要显摆自己有钱,显摆娘家有人发了财并且让她沾光,要当众戳她的痛处吗?……往事历历在目,件件滴血,桩桩迸泪,眼下都恍然大悟,反正什么事都往心里堵。

数日以后,住在山坳里的公公找来了,什么话也不说,要玉梅跟着走一趟。她来到了公公家的谷仓,顺着老人的手看去,发现那里的谷堆表面也有一些弯弯曲曲的沟痕,与她不久前见到的完全一样。谷仓前有两三只地鳖虫,大概是爬过谷堆、留下沟痕的,已被踩死,散发出一种刺鼻的酸腥味

公公嘟哝了一句,听不太清楚。但媳妇捂住嘴,愣住了,冒出一张大红脸。她低着头回了家。去菜园里锄草,顺手把金花家的两块地也锄了。去扎稻草人赶鸟,也顺手在金花家的田边戳了一个。但金花没见到这一切,而且她那张门一直紧闭,悄无声息。玉梅事后才得知,收完稻谷后,金花就外出打工了,去了很远的北方。

第二年,金花没有回来。

第三年,金花还是没有回来。

第四年的一天,人们悄悄传说,可怜的金花回不来了,不久前在一次工厂的火灾中她不幸遇难。丈夫怕她婆婆和女儿伤心,迟迟没有说破。不过,她女儿后来上学时骑的那辆红色自行车,玉梅知道,大家也知道——是用一个女人的赔命钱买的。女儿不知道这个来由,奋车飞驰时经常放声大笑。(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写玉梅骂鸡骂狗的一段话,言语犀利、流畅,表现出她的能说会道,为其后她与金花争吵并获胜作了铺垫。

B.本文通过描写玉梅的行为渐次向读者展示她的形象:先是言语辱骂,再到驱赶对方的鸡鸭,进而写她对过去的交往事件产生谬想。

C.从玉梅“捂住嘴”的细节可看出她的醒悟和吃惊,而“冒出一张大红脸”则表现出她为自己误解金花并做出错事而惭愧、内疚的感情。

D.本文以“乡村英文”作为小说矛盾的触发点,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因沟通不畅而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