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克里

合集下载

保罗·克利与普拉斯诗歌的先锋艺术特质

保罗·克利与普拉斯诗歌的先锋艺术特质

Paul Klee and the Avant-Garde Art Qualities in Sylvia Plath’s Poetry

保罗·克利与普拉斯诗歌的先锋艺术特质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 朱丽田 王思佳

摘要:欧美先锋派画家的艺术理念是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创作的灵感之一,她也曾根据现代绘画作品写下多首艺格敷词诗。因此,本文以普拉斯的四首诗歌为例,探寻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对她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影响。通过叙述克利的绘画作品在色彩和线条方面的主要特点,阐释表现主义画派和超现实主义画派各自的背景、技法及创作主张,加之对普拉斯的诗歌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克利的作品不仅为普拉斯抒发自己的内心独白和情感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式,也给她的诗歌带来了丰富的主题内涵——诗有画意,兴味盎然,她的这四首艺格敷词诗既有对原作品的转述与再现,也是对克利画作的改写与超越。

关键词:普拉斯;克利;诗歌;视觉艺术;艺格敷词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9-4016(2021)02-0095-06

长久以来,诗歌与绘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虽然二者分属于文学和艺术两种不同的创作类别,但却能对同一主题进行跨媒介的再现。在跨艺术诗学方面,W. H. 奥登的《美术馆》(“Musée des Beaux Arts”),安妮∙塞克斯顿的《星夜》(“The Starry Night”),以及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伊卡洛斯坠落之景》(“Landscape with the Fall of Icarus”),都以文字的形式对图画进行了转换和再述,而此类诗歌也因此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并被称为“艺格敷词诗”(Ekphrastic poem)①。

诗意的线——保罗·克利艺术中的线条语言

诗意的线——保罗·克利艺术中的线条语言

诗意的线

—保罗-克利艺术中的线条语言

□胡旭端

摘要:线条可作为点的延伸、面的定义,也是空间、色彩的向导,更是画面心理、视觉平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保罗•克利笔下,线条是流动的、富有诗意的。在保罗•克利心中,线条是他的灵魂,有了灵魂,即可描绘自己心中的画面,将不可见变为可见。艺术家不是一架精密的仪器,其受到的训练不仅仅是记录客观事物的表面。保罗•克利绘画中的线条不仅存在于画面中,而且对于各领域的研究也有着一定的启发。在当代设计中提取保罗•克利的灵魂因素,可以用诗意的线描绘人们不可见的艺术。

关键词:线条保罗克利艺术线条语言

保罗•克利是德国籍的瑞士裔画家。克利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在伯尔尼长大。克利之所以选择绘画,是因为他相信通过努力可以让自己的绘画不断发展。克利早期曾前往慕尼黑求学,为其艺术生涯奠定了基础。1920至1930年,克利任教于包豪斯学院,对世界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克利后期患上 皮肤硬化症,于1940年6月29日心脏病发作,在瑞士的洛迦诺逝世,年仅61岁。

克利兼具画家、音乐家、诗人和理论家的身份,探索真理是他一生中坚持不懈的动力。他往往将精神性的东西放在首位。克利到达拿波利时,认为当时的德国画家汉斯•丰•马雷的壁画“非常接近我的心灵”他勤奋地师从自然,渴望获得原始的印象和经验,他认为,那些从自然而来的作品能够使自己放松身心。

在克利的画中,线条是流动的、富有诗意的。笔者看到,克利的线条,正如他在慕尼黑看到印象主义画家原作“深深地为其激荡的线条而震撼”①。这些线条来自心灵,而非源自造化。克利笔下的线条不仅对当时画坛产生了影响,而且对当下的各个艺术领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豪斯教授 瑞士画家保罗克利

包豪斯教授    瑞士画家保罗克利
包豪斯教授 瑞士画家保罗•克利
个人生平
保罗•克利(Paul Klee, 1879~1940)是德国著名表 现主义绘画大师,出生于瑞士。 受从事音乐工作双亲的熏陶, 他很小就显露了其过人的艺术 才华。 1898年(19岁)克利来 到德国的慕尼黑学习绘画,师 从著名画家弗兰茨•冯•施托克。
个人生平
1901年(22岁)他前 往意大利学习绘画,七个 月后回到了伯尔尼专心于 美术创作,这一时期克利 创作了一系列具有讽刺意 味的版画作品。 1905年(26岁)克利 接受了印象派的创作理念。 1911年(32岁)克利 认识了奥古斯特•马凯和瓦 希里•康定斯基,并与弗兰 茨•马尔克等人共同结成了 小团体“青骑士”,期间 抽象绘画先驱者康定斯基 给克利的艺术带来了较大 的影响。
《 甘 苦 之 岛 》

《死亡与火焰》是克利最 后的作品之一,色彩凝重, 充满着生命即将完结的沉 重感。画的中央是一个白 色扭曲的死神头像,他用 手打开通向死亡世界的圆 形之门,左上用一片红色 代表地狱火焰,右侧一个 以类似五线谱音符构成的 人正安然地迈步走向死亡 之门,以音乐中的休止符 寓意生命的休止,走过死 亡之后会在火焰中获得涅 槃重生,这是克利对死亡 的深刻洞察,揭示了生与 死的辩证关系。
保罗· 克利当兵
个人生平
1912年(33岁)克 利参加了在慕尼黑举办 的第二届“青骑士画 展”,接受了立体主义 的绘画理论,同年结识 罗伯特•德劳内,德劳内 “如诗如乐的”绘画引 导他走上了对音乐与绘 画如何完美结合的探寻 之路。

现实主义的浪漫者—保罗·克利

现实主义的浪漫者—保罗·克利

现实主义的浪漫者—保罗·克利

现实主义的浪漫者

保罗·克利

. . . . . .

保罗·克利Paul Klee(1879-1940)二十世纪变化最多最难以理解和才华横溢的杰出艺术家

. . . . . .

保罗·克利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这位集画家、音乐家、诗人、艺术理论家于一身的多面手,以神秘诡异的绘画和艺术理论,为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他是一位游走在色彩和音乐中的现实主义的浪漫者,是一位善于用抽象形式表达内心情感的,最富诗意的造型大师。

克利的艺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化现象。变化多端的语言使人眼花缭乱,捉摸不定。他的思想总是在现实与幻想间,在音乐与图象间,在具象与抽象间自由来去。

他的形和色,时而观念的符号,时而童稚的天真,时而客观本身,总是敏锐地捉住迸发的火花。作为最早的现代画家,没参与过任何特

别的艺术运动,但他的作品却展示了原始艺术、超现实主义、立体派等形式。

克利也是音乐家和诗人,他作品中词语、字母、数字及符号的内涵经常影射到了音乐和诗歌, 他充分利用媒介自由灵动地表现着自我。

克利坚持:“艺术并不描绘可见的东西,而是把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因此他始终以自己的方式和态度描绘着个人的天地。

克利存在于他新创造的一切之中,他不是通过形体模样的某种反映存在于表面,而是要深刻得多。

克利所使用的艺术语言,或具象形象或抽象符号,都是来自他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认知。在创作过程中,通过自身各种素质的整合,让他试图运用创造的语言表现自己的情感。

. . . . . .

艺术的律动—保罗克利

艺术的律动—保罗克利

艺术的律动

——保罗·克利

喜欢克利,是因为他的质朴与自然,而他又不仅仅质朴,他还勤于思考。于自然中提炼出抽象符号,并加之以音乐般的韵律,在作品中表现出来,魅力四射。因而,我愿意称他为“艺术的律动”。

保罗克利—简介

保罗克利—思想

观阅克利的大多数作品,可以领会他变化莫测,手笔灵活的风格。他的画作涉及各个领域,如静物,人物,风景,空间,场景等,这些方面也各有代表作,比如《茶具U n t i t l e d 》《俘虏C a p t u r e 》《佛罗伦萨别墅V i l l a F i o r e n t i n a 》(见下图)。甚至可以说,各个方面的画作他都有巨大成就,那游走于笔端的细腻与抽象,仿佛看到克利敏捷的思维通过眼睛迸发而出的灵感之光。 保罗克利是崇尚自然的,在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中,他尽力挥洒自己的灵感。由现实而生灵感,由灵感而生抽象,构成他的抽象派画风。其次,他的画作中也多有童稚天真流露,画笔运行超然朴拙,这都归于他对客观形态的超然理解与剖析,克利乐于回归本真,从而形成他的童稚风趣。再者,克利的画作中不时流露出音乐的律动,我愿意把这种律动称为“艺术的律动”。作品充满韵律,如音乐般,时而平缓,时而宏伟,时而激昂,时而悲怆,时而行云流水,时而哀情默默......诸如此般,均体现出克利对客观世界与音乐的交融有异常独到的体会。总之,克利所表现出的抽象语言,无一不来自他对客观事物的细腻独到感

保罗·克利( P a u l K l e e

1879-1940 ),出生于瑞士艺术家庭,父亲

是德国人,母亲是瑞士人。对后来他的艺术生涯奠定基

西方艺术史:最富诗意和变化的瑞士表现主义画家保罗·克利【127】

西方艺术史:最富诗意和变化的瑞士表现主义画家保罗·克利【127】

西方艺术史:最富诗意和变化的瑞士表现主义画家保罗·克利

【127】

表现主义和新表现主义的艺术

保罗·克利(克里/克莱 Paul Klee,1879-1940年) 瑞士画家,二十世纪最富诗意、最难以理解和变化多端的杰出艺术家之一。他从技巧成熟的时候起,就一直致力于描绘揭露本质的主题和形式,把内心的幻象和对外部世界的体验结合起来。

克利的抽象语言,来自他对客观事物的感受,是从客观形态的认识中提炼和加工而成的。他的思想总是在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之间,在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之间,在音乐的境界与图象的境界之间,在具象与抽象之间自由往来。在绘画风格上,有的美术史中把他列入超现实主义画派,其实没有必要去确定他到底属于超现实主义还是表现主义,他兼具这两种画派的特性。

克利的作品以油画、版画、水彩画、素描为主,代表作品有《亚热带风景》、《老人像》、《岚》等。

《出神的傻瓜》

《玩具娃娃剧场》

克利早期受到象征主义的影响,创作了一些蚀刻版画,藉以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后又受到印象派、立体主义、野兽派和未来派的影响,这时的画风为分解平面几何、色块面分割的画风走向。1912年,作为青骑士创始者康定斯基、费宁格和弗朗兹·马克的朋友,他和表现主义画派一起展出作品,被人称为“四青骑士”。

《窗户边的签字人》1909年

《带水罐和水桶的花架》1910年

1914年克利和马克一同到北非旅行,画了许多水彩画,开始了对色彩的研究。

《彩色形状》1914年

《哈马默特清真寺》1914年

这时创作的《红色和白色的圆顶》水彩画中,异国情调主题的圆形屋顶的建筑物、骆驼、令人惊讶的葱绿色与沙漠的对比引人注意。绘画技法方面,大部分是以长方形色块与基础而构成,色块的配置几乎没有借助轮廓线条的帮助便表现出了远近感和相互关系。

美术文化保罗·克利作品介绍

美术文化保罗·克利作品介绍

《死与火》
变了型的人脸,抽象
的模样,不可思议的构图 布局。画面上弥漫着一种 浓厚的凄凉和哀愁的氛围, 充满艺术的感染力。画中 粗重的黑色线条隐藏着一 种不堪负荷的沉重。中间 由符号语言组成的苍白的 人物形象,就像一个骷髅 头一样,让人感受到一种 死亡的预示。画中的色彩 有一种令人压抑的恐怖感。 火红色的背景有一种死亡 的气息,苍白色的人物形 象仿佛是坐在血里的病人, 整个画面色彩的搭配有一 种古墓中壁画的陈腐之气, 各种符号语言也有一种神 秘的色彩和玄学的味道。
《隐居处》
克利制造出来了可见的事物,但是每一个事物都仿佛是来自于我们生活的另 一方,那个方向充斥着我们生活中的恐惧和不安,在画面中的每一个事物中都表 现的淋漓尽致。我们的现实正在往这个黑暗世界走去,慢慢地将人们带到这个充 满了恐惧得深不可测的隐居处。
《夜晚的欢庆》
这是一个欢庆的夜晚,这也是一个可怕的画面,在画面中,黄、红、 黑几个主色的搭配,锋利的尖角层次不一,在克利的心里,现实就是这 么的让人怀疑,让人接近沮丧。Hale Waihona Puke Baidu利使画面的气氛是那么的神秘与恐惧。
《甘苦之岛》
克利在画面上用轻快的亮色调做底色,即浅绿、浅蓝、淡红为主色调使整幅画面 显得轻松柔软,又用纯黑的线条来分隔画面,正中间苍白的人脸与底色产生强烈对比, 显示了克利内心对现实世界的美好留恋与生命终将终结的无奈对立心态,我们从作品 的命名与内容都可以看到当时克利内心世界的重重矛盾。

保罗克利的油画

保罗克利的油画

通往帕纳斯山
• 保罗· 克利1879年12月18日出 生于瑞士。父亲汉斯•克利是师 范学校的音乐教师;母亲是一 所音乐学校的声乐教师。因而 保罗•克利自幼爱好文艺,在中 学时代即写过短篇小说,作过 诗,并且是业余小提琴手。 1898年,到慕尼黑,在海因里 希•克尼尔的画室学习绘画。 1900年,他通过了慕尼黑美术 学院的入学考试,被编入弗朗 茨•冯•施蒂克尔的画室,与瓦西 里•康定斯基同学。这期间,他 认识了慕尼黑一位医生的女儿 莉莉•斯通普特,她是一位钢琴 家,他们对音乐的共同爱好促 成了后来的婚姻。
“流动的乐曲节奏”、“生动的音乐图像”
Baidu Nhomakorabea
尼罗河图 例 “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神秘的生命幻想” 南方花园
莫扎特留给我们一个音乐的世界,
克利留给我们一个绘画的世界, 这个世界充满幻想,
它天真美妙,
又意味深长。
保罗·克利
保罗· 克利Paul Klee (1879~1940),德 裔瑞士画家
我被颜色所主宰,我不需要去抓住它, 颜色永远控制着我……这是幸福时刻的 感受,颜色和我已经合为一体…… ——[德]保罗•克利

他是一位在色彩与旋律中游走的幻想者,一位能够把内心世界用抽象形式表 达得淋漓尽致的大师。
牵着线条散步

艺术就是把不可见的事物创造出来宇宙画家:保罗·克利

艺术就是把不可见的事物创造出来宇宙画家:保罗·克利

艺术就是把不可见的事物创造出来宇宙画家:保罗·克利

展开全文

他始终是个谜。

人们都说,喜欢克利容易,读懂克利很难。

他被誉为二十世纪变化最多、

最难以理解和才华横溢的杰出艺术家之一。

保罗·克利(Paul Klee)

1879 - 1940

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中,保罗·克利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这位集画家、音乐家、诗人、艺术理论家于一身的多面手,以其神秘诡异的绘画和源于实践的艺术理论,为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保罗·克利作品他的那些形式简洁、色彩和谐、充满儿童画趣味、洋溢着音乐律动的作品,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奥的哲理。

尽管天赋异禀,但克利还是花了不少时间去寻找自己的艺术声音。他研习过以前的大师、印象派、野兽派、毕加索和勃拉克的立体主义作品,但仍有待于确立自己的风格。

康定斯基、德劳内和其他“青骑士”成员给与了他追寻个人视野的信心和鼓励。1914年他去突尼斯画画,这一经历改变了他和他的艺术。

在北非的阳光打开了他的双眼,他看到了色彩的真正潜力。此前漫长的个人挣扎就此结束,兴奋的克利宣布:“色彩与我合二为一,我是个画家了。”他在突尼斯期间创作的水彩画《哈马马特的清真寺》(1914)印证了这一声明。

画的上下两部分以柔和雅致的粉色结合在一起;在画的上半部,天空印衬出突尼斯西北部小镇哈马马特的整齐轮廓线;清真寺的茂密的树木仿佛被淡蓝色天空点亮。画的下半部分更接近抽象,由粉色与红色组成的虚构的拼接物,点缀着少许紫色和绿色,像一条薄被覆盖在画布上。

保罗·克利作品《哈马马特的清真寺》

这样的构图呼应着“青骑士”成员心中的灵性。上半部表现的是现实生活,它与克利在下半部展示的超凡脱俗的世界相融合:通过色彩来表达内在与外在世界,并将两者结合起来。与康定斯基一样,克利相信艺术不是为了“再现可见的事物,而是使得(生活)成为可见的事物”。

西方艺术介绍——最富诗意的造型大师保罗·克利

西方艺术介绍——最富诗意的造型大师保罗·克利

西方艺术介绍——最富诗意的造型大师保罗·克利

“没有专制,只有自由的呼吸。”这是保罗·克利说过的一句话。良好的出身为他后来的艺术生涯奠定基础。年轻时受到象征主义与年轻派风格的影响,创作一些蚀刻版画,藉以反映出对社会的不满。后来又受到印象派、立体主义、野兽派和未来派的影响,这时的画风为分解平面几何、色块面分割的画风走向。后来在1920-1930年任教于包豪斯学院,认识了康定斯基、费宁格等,被人称为“四青骑士”。对后来他的艺术生涯奠定基础。

1879年12月18日,保罗·克利出生于瑞士伯尔尼郊区一位音乐教师家庭。克利自幼爱好文艺,中学时就写过小说作过诗,还是业余小提琴手。尽管他出生在瑞士,父亲是祖籍巴伐利亚的音乐教员,母亲是伯尔尼人,但他的整个生涯却是在德国渡过的。1898年,他通过了伯尔尼的文科考试后,到慕尼黑,在海因里希.克尼尔的画室学习绘画。在画过几幅人体素描之后,克利坚信自己在绘画上具有发展的前景,决心做一名画家。19岁时入慕尼黑库列尔的画室学习绘画,21岁考入慕尼黑美术学院,在丘特维克的画室与康定斯基同学。

他在音乐和绘画之间犹豫了一阵之后,还是决心投身绘画。他曾在慕尼黑美术学院随弗朗兹·梵斯托克习画。在短期逗留于意大利和巴黎之后,他定居慕尼黑,娶了一位钢琴家为妻。1900年他考入慕尼黑美术学院,从师弗兰兹·冯斯塔克学习绘画。1912年克利认识了俄国印象派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之后,克利参加了在慕尼黑举行的先锋派“蓝色骑士”画展。1908~1910年间,他发现了塞尚、高更和马蒂斯的作品。作为青骑士创始者康定斯基和弗朗兹·马克的朋友,他也和该派一起展出作品。1913年,他在巴黎呆了差不多一年时间,然后前往突尼斯的凯鲁万。

211102423_保罗·克利:颜料是我的琴弦

211102423_保罗·克利:颜料是我的琴弦

保罗•克利出身于瑞士,父亲是一名音乐老师,

母亲是一位歌手。因为从小就受到音乐氛围的熏

陶,克利自幼就是一个天才小提琴手。21岁时,克利

在德国慕尼黑学习美术,当时的他还在犹豫未来的

艺术生涯是选择音乐还是美术。最终,克利选择了

美术,理由是音乐已经走向完美,而绘画还有很多路

可以走。

克利的绘画与音乐分不开,他的生活习惯是每

天早上创作之前,都要拉一曲巴赫的作品,就像为美

术创作而热身。多年的音乐熏陶使克利的画作充满

了音乐的痕迹。

音乐最重要的就是节奏,克利的绘画同样如此。

他总是在寻求画作中的平衡,作品里的色彩体现出

张弛有度的和谐,就像富有节奏的音乐律动。如在

画作《节奏的三•四面》中,黑色、白色与灰(蓝)色的

正方形和长方形沿水平、垂直方向有序排列,无论欣

赏哪个色彩,你总能发现其中有节奏的排列法则。

画作《蛇形路线》中红色线条在棕色、黑白色的

衬托下,以蛇的形式在四条有节奏、互相交织的线条

中占主导地位。明显的不同节奏,且对红色线条的

强调,体现了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画作《北极解冻》则是克利想象中的北极景观,

他在画的上部描绘了涌动的北极光,在画的中部和

下部描绘了尖锐的冰山。克利用的是带有节奏的简

单线条,通过三条线交叉表现冰山的节奏,线条的上

下浮动类似旋律的上下起伏。《红色赋格曲》,1921

《节奏的三•四面》,1930《蛇形路线》,1934主持:牙牙/责编:

韦春艳/

4C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前往帕那苏斯山》,1930

《北极解冻》,1920

《大路与小径》,1929保罗•克利一些充满童趣的画作

小学保罗克利美术教案

小学保罗克利美术教案

小学保罗克利美术教案

教案标题:小学保罗克利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保罗克利及其艺术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2. 学习并运用保罗克利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

1. 保罗克利的艺术作品图片或幻灯片。

2. 绘画纸、铅笔、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 学生的绘画作品展示区域。

教学过程:

引入:

1. 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向学生介绍保罗克利,并简要介绍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

2. 鼓励学生观察图片,提问激发学生对保罗克利艺术作品的兴趣。

主体:

1. 分发绘画纸和绘画工具给学生,让他们自由绘制一幅以保罗克利为灵感的作品。鼓励他们运用保罗克利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例如大胆的色彩运用、简化的形状和线条等。

2. 在学生绘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个别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3. 绘画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

思路和感受,同时引导他们欣赏和评论其他同学的作品。

总结:

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保罗克利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

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保罗克利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创作出更多个性化的作品。

3. 提醒学生将艺术欣赏和创作融入日常生活中,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拓展活动:

1. 邀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保罗克利的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读。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艺术馆或美术展览,进一步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和鉴赏能力。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保罗克利风格的创作,可以通过绘画、拼贴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教学评估:

西方艺术史:表现主义的艺术-保罗·克利【128】

西方艺术史:表现主义的艺术-保罗·克利【128】

西方艺术史:表现主义的艺术-保罗·克利【128】

表现主义和新表现主义的艺术

保罗·克利(Paul Klee,1879~1940年) 瑞士画家,二十世纪变化最多、最难以理解和才华横溢的杰出艺术家之一。由于这位艺术家从成熟的时候起,就连续不断地反复研究离本质更近的主题和形式,所以很难探索他在风格上的发展。克利是一个既浪漫又神秘的人。他把绘画或者创作活动,看作是不可思议的体验,在这个体验过程中,艺术家在得到启发的时刻,把内心的幻象和对外部世界的体验结合起来。

保罗·克利的出现几乎可以说是个奇迹。从光荣的十五世纪以来,日耳曼各国似乎不曾出过第二位象他如此杰出的画家。在这后半个世纪中,也没有第二个远离纳比派、野兽派和立体派运动,并且与巴黎画派无干,然而却具有如此纯正影响的人。此外,毕加索的丰富变化是天才地使我们回顾形式的历史,而克利的画则使我们朝向未来。它不是可以被轻易了解的。在他的作品中,找不到任何绘画的版本,即使不说它的一切都是人们未曾见过的,起码它们都是没有被充分表现过的。乍看起来,它们象是费解的结构和稚拙的图画。但如果我们细看一下的话,就会逐阶段发现一个隐藏着的世界。从这种艺术的奥妙之中,出现了充满幻想的王国,它们正在一个一个地显现和清楚起来。

尽管他出生在瑞士,父亲是祖籍巴伐利亚的音乐教员,母亲是伯尔尼人,但他的整个生涯却是在德国渡过的。他在音乐和绘画之间犹豫了一阵之后,还是决心投身绘画。他曾在慕尼黑美术学院随弗朗兹·梵斯托克习画。在短期逗留于意大利和巴黎之后,他定居慕尼黑,娶了一位钢琴家为妻。1908~1910年间,他发现了塞尚、高更和马蒂斯的作品。作为青骑士创始者康定斯基和弗朗兹·马克的朋友,他也和该派一起展出作品。1913年,他在巴黎呆了差不多一年时间,然后前往突尼斯的凯鲁万。这次旅行对他的艺术演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时,克利已经三十五岁了,主要是位素描画家,在色彩方面,只画过一些水彩。在其《日记》中,他写下了这些特点有意义,证明他的生活和艺术出现了新纪元的话:"我已经和颜色成为一体了,我已经是位画家了!"从1920年起,他作为包豪斯的

运用迹象论分析保罗·克利绘画表现特征

运用迹象论分析保罗·克利绘画表现特征

运用迹象论分析保罗·克利绘画表现特征

作者:蔡淳李根

来源:《美与时代·中》2021年第09期

摘要:从史前洞穴画到古典时期绘画再到印象主义绘画,艺术绘画中的迹象大部分是以写实为目的进而表达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艺术的解放,艺术的形式规则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丰富多彩的“迹”与“象”,再后来“象”的形态发生瓦解,“迹”与“象”混同,抽象主义便是如此。保罗·克利的画作直到今天仍然影响很多的艺术家,对当代的艺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结合具体事例对保罗·克利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分析其作品中的迹象符号,就画中的“X”进行深入解读,并且结合自身创作与学习谈对保罗·克利画作的理解。

关键词:迹象论;保罗·克利;抽象艺术;青骑士

一、保罗·克利绘画的主要特征

保罗·克利(1879—1940年)是一个浪漫又神秘的艺术家,他的艺术人生灿烂,传世作品竟达到9000多幅,很多画作成为抽象的主流,被人们模仿学习。他从自然中汲取营养,并消化同时期的绘画艺术养分,甚至对同时期的音乐和诗歌都有着一定的研究,从而创造出由符号构成的艺术语言。提到保罗·克利,大家一定会想到夸张的绘画语言、强烈的色彩表现力。保罗·克利的作品画面具有独特的深色背景、占据观众视野的倾斜直线和类似于儿童画的夸张造型。但是相对于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保罗·克利的作品含蓄了许多,保留了明显的自然主义特征,同时以掩盖、交错、糅合的方式引发观众多方位地思考画面的深意。如果说达利的作品是奇思妙想的娱乐,那么保罗·克利的作品更像是儿童对这个世界最直接的表达。

二、保罗·克利作品中的迹象符号

大班美术保罗克利教案

大班美术保罗克利教案

大班美术保罗克利教案

教案标题:大班美术保罗克利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保罗·克利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

2. 培养学生对保罗·克利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保罗·克利的艺术作品图片或幻灯片。

2. 色彩丰富的画笔、颜料和纸张。

3. 画架或桌子。

4. 教师准备好的示范作品。

教学步骤:

引入(5分钟):

1. 向学生简要介绍保罗·克利是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以色彩丰富、抽象的形式著称。

2. 展示保罗·克利的代表作品图片或幻灯片,并鼓励学生观察、思考和描述他们看到的内容。

探究(15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予一幅保罗·克利的作品图片或幻灯片。

2.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的色彩运用、形状和线条等元素,并让他们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想法。

3.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想法,并进行讨论。

实践(25分钟):

1. 给每个学生发放画纸和画笔,并提供一些颜料。

2. 引导学生根据对保罗·克利作品的观察和感受,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3.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丰富的色彩、抽象的形状和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教师巡视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展示(10分钟):

1. 让每个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并鼓励他们分享创作的灵感和意义。

2. 教师展示自己提前准备的保罗·克利风格的示范作品,并解释自己的创作过程

和思路。

3. 学生和教师共同欣赏和评价各自的作品。

总结(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保罗·克利的艺术风格和学生们的创作成果。

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尝试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包豪斯教授 瑞士画家保罗克利

包豪斯教授    瑞士画家保罗克利

《通往帕纳斯山》是克利的巅 峰之作,亦是表达画家渴望抵 达艺术峰巅的心愿,这幅画的 题材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 意思是:取材于神话传说,帕 纳斯山是掌管艺术与音乐之神 阿波罗与缪斯居住的圣山,该 作品名称很明确地表达了画家 想进入艺术的圣殿;第二层意 思是:克利使用了18世纪音乐 理论家福克斯所著的《帕纳斯 山进阶之门》论文中有关复音 音乐的原理,此篇论文被克利 喻为18世纪音乐理论的地标。 《通往帕纳斯山》是克利绘画 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它运用 了点彩派的技法,色块分解打 散后重新被排列组合。底色是 由绿色、蓝色和紫色点彩成的 大色块,色调轻松柔和,加上 密集的小色块能够增强色彩的 光感。其色彩表现的正是克利 《通往帕纳斯山》 内心的感受,是克利对人生的 思考与顿悟。整个画面的色彩不仅有底层和顶层的丰富对比,而且从左下到右上逐 渐地升级,以这种对比和渐变,保罗•克利创造出了闪烁不定的光感和扑朔迷离的视 幻效果,十分贴切地显现了人在追求事业上最高峰时候的那种微微迷茫却又充满着 活力与美好展望的心情,也表达了保罗•克利的人生观:攀登顶峰需要慢慢地积累, 并不断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 •

这幅《鱼的魔术》以黑色 为背景,凸显出来的不同 的生命,都在演绎着不同 的造型和生长形象,正中 有一张带有钟表的网正在 展开,但是鱼儿们还是怡 然自得地游着;克利一生 深深迷恋着那些充满幻想 的绘画。时间,对世界上 的任何生命都是那么的公 平,但是每一个生命都依 然活在自己的意识中,当 他们清醒的时候已经是壮 志难酬的晚年。克利不也 是以黑色背景来体现出他 对时间飞速流逝的沉重内 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保罗•克利是20世纪富有想象力与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之一,其绘画语言常常以抽象的点、线、面为主体,并运用简洁凝练的线条与对比强烈的色彩使得画面具有音乐特质般的律动美感;从他的作品上反映出了“流动的乐曲节奏”、“生动的音乐图像”、“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神秘的生命幻想”;他是一位在色彩与旋律中游走的幻想者,一位能够把内心世界用抽象形式表达得淋漓尽致的大师。

关键词:保罗•克利;线条;色彩;音乐;表现主义

1. 背景

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绘画艺术在长期的累积发展中衍生了新的要求,随着印象派与立体主义的出现,艺术家们开始寻求新的形式与方法来改革和丰富西方绘画。而绘画与音乐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西方艺术家与评论家关注的课题,音乐是以声音为媒介来表达艺术家的内在感受和精神过程的艺术,而绘画则是在平面上,绘制出直观可见且具有一定形体、质感和空间感的艺术形象;两者有表象上的不同又有本质上的相同,如何将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是近现代许多艺术家尝试的目标,保罗•克利作为一个画家、音乐家、评论家在其辉煌的艺术生涯中对音乐和绘画的融合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保罗•克利是在色彩与旋律中游走的幻想者,他是开创一种新的现代艺术的杰出代表。

2. 保罗克利简介

图1 保罗•克利

保罗•克利(Paul Klee,1879~1940)是德国著名表现主义绘画大师,出生于瑞士。受从事音乐工作双亲的熏陶,克利很小就显露了其过人的艺术才华。1898年(19岁)克利来到德国的慕尼黑学习绘画,师从著名画家弗兰茨•冯•施托克。1901年(22岁)他前往意大利学习绘画,七个月后回到了伯尔尼专心于美术创作,这一时期克利创作了一系列具有讽刺意味的版画作品。1905年(26岁)克利接受了印象派的创作理念,1911年(32岁)克利认识了奥古斯特•马凯和瓦希里•康定斯基,并与弗兰茨•马尔克等人共同结成了小团体“青骑士”,期间抽象绘画先驱者康定斯基给克利的艺术带来了较大的影响。1912年(33岁)克利参加了在慕尼黑举办的第二届“青骑士画展”,接受了立体主义的绘画理论,同年结识罗伯特•德劳内,德劳内“如诗如乐的”绘画引导他走上了对音乐与绘画如何完美结合的探寻之路。1914年(35岁)突尼斯之旅让克利从色彩抑制之中解放出来,北非的强烈阳光和绚丽色彩给克利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他进行了一系列生动的水彩画风景写生,在这些作品中犹如儿童画中所表现的形体一样,风景对象被其简单化,这一经历成了克利绘画创作的转折点。

1920年(41岁)克利在慕尼黑举办了大规模的个人画展,并撰写了题为《创作信条的自白》一文,阐述了自己的艺术理论。同年末,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邀请克利任教,在包豪斯的教学活动中,克利对艺术的目的和手段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并于1925年(46岁)出版了总结其教学和创作经验的著作《教学笔记》,时至今日,该书仍成为美术及艺术设计教育家们权威性的参考书籍。到了20世纪30年代,纳粹主义充斥了全德国,为免遭其迫害,克利被迫辗转流亡于意大利、法国等地。1933年底(54岁)克利来到了政治

上保持中立的瑞士,开始专心于绘画创作,这个时期克利的绘画表现更加大胆,大量地使用简洁的线条和抽象的符号表现其艺术观念。1940年(60岁)克利因心脏病突发而逝世。

3. 保罗•克利作品探析

克利曾经这样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他说:“艺术并不描绘可见的东西,而是把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以前人们描绘事物,描绘那些在地球上可以看到的事物,它们是人们乐意看的或曾经乐意看到的。这种事物与整个世界相比只是些孤立的例子,而真实隐藏在大多数事物之中,应该努力从偶然现象中求得本质。”[1]这段话表达出克利注重表现形式与内在本质的统一,他始终坚持以自己的方式独立地观察自然、表现自我。所以,克利不一味地对外部世界进行模仿,即使是描绘外部世界,也是在他自由创造的独特表现形式中得以转化,以另一种面目出现在他的画里。同时,克利对绘画中的基本元素:点、线、面也做了深入而有趣的探索。点在时间上的运动形成线,而线在时间上的运动形成面,面的运动则构成空间中的体积,他一直试图利用点、线、面来建立起时空关系,研究如何在一个平面中通过颜色的对比搭配来营造空间的动态感。他善于把对立矛盾的事物统一起来,创作出一幅幅有诗情乐章的和谐画面。在克利创作的成熟期,他运用简洁凝练的线条与对比强烈的色彩,以回归童心的纯粹与质朴,将内心世界中蕴藏的精神能量以直觉的形式解放出来,表达出人的自在感悟与真实的情感世界。[2]

克利绘画的一贯主题是许多文学、歌剧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综合题材,其中还大量充斥着许多宗教符号,绘画语言以抽象的点、线、面为主体,用灵动的线条和明亮的色彩突显出音乐的流动感,这是克利绘画主要的艺术特征。

3.1 流动的乐曲节奏

在克利的绘画生涯中,他始终在思考着图像节奏的概念。下图是克利在1930年(51岁)创作的节奏系列中的两张代表作品。图2《节奏的》中运用简单的黑白灰三色搭配不规则的矩形几何图案,富有节奏感的水平及垂直色带的安排让观者无论选定哪一种颜色,视线怎样跟着它走,其结果都是清晰明朗的节奏韵律之感,黑白两色的强烈对比会让我们想起了钢琴的琴键。而从图3名为《更严谨更自由的节奏》中我们能看到克利独具匠心的安排,用黑色和灰白色,蓝色和棕色两组对比强烈的色彩,形象地表达了“严谨”和“自由”这两个有点矛盾的主题概念,而画面颜色的搭配似乎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中最基本的两拍节奏,强-弱-强-弱的走向,实现了色彩与旋律合二为一的画面效果。

图2 《节奏的》图3 《更严谨更自由的节奏》

3.2 生动的音乐图像

克利热爱音乐与歌剧,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凝固的音乐美感。克利将音乐的许多元素转化成具象的符号,用这些符号在有限的画面上为我们展示出画家无限的、充满热情的心灵世界。

在克利的绘画语言中,拉长变形的五线谱音符一直是一个其主要的表现符号,从图4《红色背心》中我们可以看到,克利运用简洁的、变形的五线谱符号,通过夸张的漫画表现手段把一位绅士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画面上。鲜活的黄色调运用,给人以生动童趣的感受,令观者不由得产生发自内心的微笑,带给人以愉悦的视觉享受,展现了克利自由纯真的内心世界。

图4 《红色背心》图5 《凝视》

图5《凝视》中抽象化的眼睛透过特殊的造型表情灵动起来,克利的特别之处在于将其音乐意向透过形体浮现出来,虽然看似只是人类的五官,却能将象征音乐的符号巧妙地组织并融入画面中,其极具张力的形式表达,能让观者随着画家的线条去展开无穷的想象,我们好像是在聆听作者的讲述,像是在观赏一部“看”得到的音乐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