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形考任务论述题答案4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4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文学概论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1 分,共1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 .中国古代“观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 ) 最为相似。
A.意志论B .信息论C.摹仿论D .反映论2.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 。
A.信息论 B .文化论C.意志论D .反映论3.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 、阅读期待、开放。
A.象征B .蕴藉C.假设D .模仿4.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 文本。
A.象征型B .表现型C.再现型D .创意型5.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
A.意识性B .表象性C .表情性D .语境依托性6.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 ) 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
A.细节B .语言C.人物D .情节7.唐代出现了( ) ,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 .传奇B .话本C .志人志怪小说D .章回体小说8.小说中的时间是( ) ,它既遵循时间的客观性,同时赋予人的主观感觉因素。
A.心理时间 B .主观时间C .客观时间D .叙述时间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 与机构制作特点。
A.个人创造 B .商业运作C .集体行为D .历史演绎10 .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 ) 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文学概论习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思考与练习及答案(上)《文学概论》试题(第一到八章)第一章一、填空(10分,每一空1分。
)1、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文艺家是。
2、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分为、、。
3、面对创作—作品-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艺术消费这统一的文学活动系统,把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视角和方法融合在一起的理论是。
4、在西方文论中,有名的“直觉”说是由意大利美学家提出的。
5、美国著名学者、在《文学理论》一书中,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进行了区别。
6、诞生于马克思主义为文艺学开辟了新篇章。
7、文学社会学在中国可以上溯到孟子的说。
二、名词解释(30分,每一题6分。
)1、文艺学2、文学理论3、文学批评4、文学史5、文学社会学三、判断(10分,每一题5分。
)1、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科学,它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有文学活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四、论述题(50分,每一题25分。
)1、阐述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有哪些?划分依据是什么?第二章一、填空(10分,每一空1分。
)1、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中,首次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2、完整地提出并论述“审美意识形态”这个概念的是西方和东方信仰的学者。
3、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把文学看成是主体对于客体的的认识。
4、马克思主义认为,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
5、宣扬形式对内容的超越,往往用现代语言学来解释文学的本质的是。
6、人本主义的文论把作为文论研究的核心。
7、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以作为理论指南。
8、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要具有,体现时代精神。
9、马克思、恩格斯总结西方19世纪以前的文学实践,批判继承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古典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文学理论。
10、20世纪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精选五篇)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精选五篇)第一篇:文学概论形考作业文学概论形考作业1 1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 40 分)1.试论文学风格的特征。
答:(1)、文学风格的独创性。
风格独创性是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它是与作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自觉的艺术追求密不可分。
(2)、文学风格的稳定性。
一个作家的风格形成后,往往在很长时间里保持不变,这与作家创作个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关,但风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3)、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这是作家创作个性各不相同的反映。
表现对象的广阔无垠,受众审美的各异其趣,也是风格多样化的原因。
风格多样化也可能体现在同一个作家身上。
2.简述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
答: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指文学作品、创作它的作家、阅读它的读者以及作家和读者生活于其中并成为文学作品所反映所表现的大千世界。
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世界是文学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活动的产物。
3.简述文学的社会功能。
答:文学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实现它的社会作用,而读者又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之中的。
无论他是否自觉,他的接受活动都会受其社会存在的制约。
因此,要正确认识文学的社会作用,就必须注意到人的社会存在是怎样从根本上规定他对文学作品的把握。
和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一样,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只能是一种反作用,是第二性的,要以社会存在对自身和读者的决定作用为前提。
就是说,社会存在不仅决定着某种文学艺术能否产生、存在,而且还决定这种文学艺术可能发生多大的社会影响。
当年,一些青年男女可以被汤显祖《牡丹亭》感动得死去活来,有人甚至因此伤心而死;可是今天的读者尽管还会欣赏这部古典名剧,却不会再达到那样的程度的。
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因为社会存在的条件已经完全不同了。
普列汉诺夫说过:“相似的社会原因,自然产生相似的精神结果。
”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首先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
强调这一点并不是否认文学自身的价值,文学作品一经作家创作出来,其美学价值便客观地存在于作品之中,是不依赖于文化环境的变迁的。
文学概论章节试题答案

文学概论章节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文学的定义是什么?A. 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B. 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C. 人类语言的创造性运用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位学者提出了“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观点?A. 亚里士多德B. 弗洛伊德C. 马克思D. 莎士比亚答案:C3. “文学四要素”包括以下哪些?A. 作者、作品、读者、社会B. 情节、人物、环境、主题C. 语言、风格、结构、意象D. 叙述、描写、对话、抒情答案:B4. 以下哪部作品被认为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哈姆雷特》C. 《百年孤独》D. 《等待戈多》答案:A5. “文学批评”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指导读者如何欣赏文学作品B. 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C. 评价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
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包括形象性、情感性、思想性和审美性。
形象性是指文学作品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
情感性是指文学作品能够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传达作者的情感体验。
思想性是指文学作品蕴含深刻的思想内容,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问题。
审美性是指文学作品具有审美价值,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2. 论述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
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认知功能,文学作品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社会生活,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自我。
其次是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传达正面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对读者进行思想启迪和道德教化。
再次是审美功能,文学作品提供审美体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最后是娱乐功能,文学作品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给读者带来愉悦和放松。
3. 请解释“文学流派”这一概念,并举例说明。
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共同文学观念、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的作家群体。
例如,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绘,注重人物性格的深入刻画和社会问题的批判,代表作家有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简答题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简答题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简答题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盗传必究一、简答题1.简要阐释文学媒介的特点。
答:(1)涉义性;(3分)(2)物质性;(5分)(3)中介性;(5分)(4)语境依托性。
(5分)2.简要阐释文学阅读中读者的主体条件。
答:(1)阅读期待;(3分)(2)语言阅读;(5分)(3)形象感受;(5分)(4)意蕴体味。
(5分)3.简单阐释象征型文本及其特征,并简要分析阐释其中之一特征。
答:①象征型文本是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
(5分)②它的特征有暗示性、说理性和待解性。
(5分)象征性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是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它的特征有暗示性、说理性和待解性。
象征,文本,特征象征性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是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它的特征有暗示性、说理性和待解性。
4.简要阐述文学阅读的一般过程,结合自己的阅读过程谈点感受。
答:①发生阶段;(3分)②发展阶段;(3分)③高潮阶段;(3分)④后效阶段。
(3分)文学阅读讲究的是兴趣爱好,有些时候那些语言能使心灵脆弱的弦产生微微波动,那些故事情节能使我们对生活产生希望,这便是阅读的乐趣。
做任何事都是需要享受过程的,如果书和我趣味相投,我的阅读过程会是相当愉快,而不感兴趣的书我看过了开头就可以提前结束,所以一般来说我的阅读生涯还没有不快乐的时候。
书里其实没有黄金屋,也没有颜如玉。
但是书读得多了,确实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及修养。
5.简要阐释文学媒介的特点。
答:(1)涉义性;(3分)(2)物质性;(3分)(3)中介性;(3分)(4)语境依托性。
(3分)6.简要阐述文学阅读的一般过程。
答:①发生阶段;(3分)②发展阶段;(3分)③高潮阶段;(3分).④后效阶段。
(3分)7.简单说明文学的特征,并就某一特征稍加阐释。
答:(1)文学是一种语言性作品;(3分)(2)文学的语言富有文采;(3分)(3)文学要表情达意。
文学概论形考任务论述题答案4

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文”,这里的“文”包含多层次的内涵,请结合教材内容,作简要分析、梳理。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高尔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谓写作能力,实质上就是一种语言运用的能力。
写作者只有首先过了语言关,才能形象、生动地叙事,才能优美、动人地抒情,才能深刻、精辟地说理。
这样,你的文章读者才会喜欢、爱看,编辑眼睛会为之一亮,阅卷老师也会因有“亮点”而打高分。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黄庭坚说“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所以,本期独眼龙要特别地提醒同学们,作文除了要注意材料、立意和构思外,还须尽量做到语言有文采。
我们先来看看湖南地质中学刘有志同学《壶瓶之秀》中的一段文字:一座一座连绵不断的山头,一眼望去,灰绿、墨绿、深绿、油绿、浅绿、嫩绿,无所不绿,绿中有绿,层层叠叠,整齐的林木有秩序地排列在山头,像一支一支穿着绿色军服的威武之师。
这就是有文采的语言。
作者像一个高明的小画师,精心调配他的色板,由远及近,生动、细腻地描绘出了壶瓶山绿海中的不同层次。
让人称道的是,在短短的百来字的文中,竟连续用了10个绿字,观察既细致,词汇亦丰富,美景美文,赏心悦目。
隐忍是司马迁为完成《史记》一书,含垢忍辱,隐忍而行,终成一家之言,为后人敬仰;隐忍是刘邦鸿门宴上谦卑而行,随机应变,蛰伏关中,在乱世中成就一番霸业;隐忍是刘备降低身份,三顾茅庐请得卧龙出山,铸造“天下三分”的精彩。
这段文字选自山东莱芜市第二中学李新同学《刚强如水隐忍如山》一文。
语言干净利落,言简而意丰。
例举了三个人三件事,全部文字却不到100个,其关键之处就在于一系列成语及四音节词组的成功使用,它不但大大加强了语言的表达力度,而且音节匀称,节奏优美,读来朗朗上口,“觉得口腔是舒服的”(老舍)。
我们很多同学作文,要么无语可说,要么写出来干巴巴的了无韵味,重要的一点即是语言学习、积累的不够。
学英语尚且知道要多背单词,母语的写作岂能不注意语言知识的积累、贮存。
国开汉语言专科网核课《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第一章至第九章)试题及答案

国开汉语言专科网核课《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第一章至第九章)试题及答案国开汉语言专科网核课《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试题及答案说明:资料整理于2017年6月7日,涵盖国开平台汉语言专科文学概论网核“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一章至第九章)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课程的考核主要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总成绩=50%形成性考核+50%终结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构成:章节测评(每章5分,9章共45分)、研究活动(分布在第二章和第八章,分别为25分和30分,共55分)。
终结性考核构成:客观题(40分)、作品分析题(60分)。
考试截止时间为2017年6月25日,请大家注意截止时间,抓紧时间完成各项考核任务。
第一章:文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共1分,每小题0.2分)1.在魏晋时期,南朝XXX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文学”。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事件。
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文化论、信息论和反映论。
3.文学的原初含义是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4.文艺摹仿说以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5.表现论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文学即文章、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文学即博学和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2.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
3.美国学者XXX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语言、艺术家和观众。
以上为国开汉语言专科网核课《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试题及答案的第一章内容。
E.传播4.文学表现论和文学摹仿论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文学作品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而后者则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
电大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考任务精选章试题和答案

2019年电大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考任务1-9章试题和答案“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一章)(本次测评覆盖第一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一章后完成本次测评,要求第2周以前完成。
本次测评包括:单项选择题5道,每小题0.2分,共计1分;多项选择题4道,每小题1分,共计4分;满分为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分,每小题0.2分)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文学B.诗学C.佛学D.神学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文化论B.信息论C.意志论D.反映论3.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A.文章和博学B.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一切语言性符号D.语言性艺术4.文艺摹仿说以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康德D.德谟克利特5.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A.表现论B.信息论C.意志论D.反映论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D.文学即博学2. 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
A.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B.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C.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D.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3.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和观众。
A.作品B.艺术家C.语言D.情感E.符号4.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A.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B.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C.强调文学是对宇宙万物的再现D.主张文学是为愉悦服务的E.主张文学是为教育而从事的摹仿“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二章)(本次测评覆盖第二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二章后完成本次测评,要求第4周以前完成。
文学概论形考任务题库(试题20道含答案)

文学概论形考任务题库(试题20道含答案)1.西方文学文本的典型塑造,具有这样一些审美特点,即()。
A.在细节中塑造典型;B.追求细腻感C.追求真实感正确答案:ABC2.从阅读接受看,典型给人的感受复杂多样,具有多义性,其典型形象OoA.造就一种复杂多样的阅读感受;B.具有多种意义读解的可能性;C.一个典型就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D.具有复杂的文化、审美的内涵正确答案:ABCD3.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正确答案:独创性4.文学意境所追寻的意境效果,其意境往往被分为“实境"和“虚境",而意境的塑造,应该做到()。
C.虚实相生;D.虚中求实正确答案:CD5.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文学意象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貌。
相对于现今的意象,古代的意象偏于()。
正确答案:含蓄6.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正确答案:朦胧性7.作为一种表意的形象,意象的根本内涵是()。
正确答案:象征的8.蕴藉性其次表现为意义的()维度。
正确答案:多层9.语言学上的“文学语言",指的是加工过的、标准化了的书面语。
它通常与()相对,是一定社会和教学情境中的标准语言形态。
A. 土语;D. 口语正确答案:AD10.在文学文本中,语言的美是文本美的()表达。
正确答案:现实11.文学语言塑造审美现实的功能,造就了它在()方面的独特之处。
A,形式安排;C.意义生成;D.阅读效果正确答案:ACD12.语言是由声音或文字构成的一种表情达意的(),它成为人类交际最为重要的工具正确答案:符号系统13.正如萨丕尔所言:“每一个语言本身都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
其中隐藏着一些审美因素()是不能和任何别的语言全部共有的。
A.节奏的;C.象征;D.形;态E.语音的正确答案:ACDE14.文学语言比普通语言更依赖()。
《文学概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四要素之一?A. 作者B. 作品C. 世界D. 读者答案:D2. 以下哪位作家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普希金B. 果戈里C. 托尔斯泰D. 高尔基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文学的风格?A. 语言风格B. 艺术风格C. 思想风格D. 地域风格答案:D4. 以下哪个文学流派强调对现实生活的揭露和批判?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唯美主义D. 象征主义答案:A5. 以下哪个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呐喊》D. 《彷徨》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文学四要素包括:世界、作者、作品、________。
答案:读者7.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________、雪莱。
答案:济慈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初唐四杰”之称,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________。
答案:骆宾王9. 以下哪个朝代的文学被称为“唐宋八大家”:唐代、宋代、明代、________。
答案:清代10. 以下哪个作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________、《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艾玛》。
答案:《傲慢与偏见》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1. 现实主义文学答案: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文学流派,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揭露社会矛盾,关注人性、道德、伦理等问题。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真实、客观、全面地描绘生活,以揭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12. 浪漫主义文学答案:浪漫主义文学是一种文学流派,起源于18世纪末,强调个性、情感、想象力和自由。
浪漫主义文学追求独特、夸张、梦幻的艺术效果,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13. 唯美主义文学答案:唯美主义文学是一种文学流派,强调艺术的形式美和审美价值,追求艺术的独立性和纯粹性。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电大《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及答案解释全套

C:严羽的《沧浪诗话》D:刘勰的《文心雕龙》4、西方文学理论研究开先河之代表作品是(A )A: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B:贺拉斯的《诗艺》C:狄德罗:《论戏剧艺术》D:康德《判断力批判》5、西方文学理论思想的集大成者是(C )A:亚里士多德B:贺拉斯C:黑格尔D:别林斯基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许多文学理论专家没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这说明文学理论不能指导文学创作。
(错误)理由:文学理论不是关于文学的固定不变的法则,而是文学实践经验的概括。
它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推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前进。
文学创作是最基本的文学实践,它是作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的形象反映,既包含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又包含着审美创造。
所以文学理论专家没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无关。
2、文学理论研究可以指导、影响文学创作活动,但文学创作对文学理论研究却不起什么作用。
(错误)理由:文学方面的研究会促进文学创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通过研究,可以避免创作方面的一些弊端。
另外,研究的学术性和创作的实用性互为促进,互为联系。
二者不是分割的。
四、简答题(含名词解释)1、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2、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3、文学活动:文学活动即指以文学文本为中心展开的创作、阅读、批评、研究行为。
4、文学的社会过程:文学是社会现象经过创造过程的反映;反过来,社会要受到文学的创造性的影响被塑造。
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
五、论述题1、简述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答: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指文学作品、创作它的作家、阅读它的读者以及作家和读者生活于其中并成为文学作品所反映所表现的大千世界。
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世界是文学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活动的产物。
2、简述文学理论在文学研究系统中的地位答:文学理论是指研究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的一门学科。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形考第四章 题目1 文学语言不是以信息的传达为重要目标,而是要显现自身的 选择一项:A. 形象B. 意蕴C. 情感D. 意义题目2文学文本中的语言与 是相互维系不可分割的。
选择一项:A. 思想B. 情感C. 意义D. 形式题目3选择一项:A. 语境B. 情景C. 文学D. 文本题目4语境化特征还表现在,文学语言的组织形式根据语境中的 选择一项:A. 艺术B. 表现C. 感染D. 再现题目5在文学文本中,语言的美是文本美的 体现。
“互文性”也是语言之间的一种关联关系,是和其他中的语言产生关系。
效果来调整。
选择一项:A.魅力B.审美C.现实D.理想题目6语言学上的“文学语言”,指的是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而语。
它通常与相对,是一定社会和教学情境中的标准语言形态。
选择一项或多项:A.俗语B.土语C.方言D.口语题目7文学语言比普通语言更依赖。
选择一项或多项:A.文本语境B.现实语境C.文学语境D.文化语境题目8文学语言塑造审美现实的功能,造就了它在方面的独特之处。
选择一项或多项:A.意义生成B.形式安排C.阅读效果D.写作程序题目9正如萨丕尔所言:“每一个语言本身都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
其中隐藏着一些审美因素————是不能和任何别的语言全部共有的。
”选择一项或多项:A.语音的B.象征C.形态D.隐喻E.节奏的。
2023年电大文学概论网上作业任务4完整答案

任务4参照答案04任务_0001一、单项选择题(共8 道试题,共24 分。
)A. 个人发明B. 商业运作C. 集体行为D. 历史演绎2. 影视文学要将语言艺术旳静态描写转化为视听艺术中旳动态描写,影视剧本必须由一种个流动旳___________构成。
(C)A. 形象B. 场景C. 画面D. 动作A. 共鸣B. 净化C. 领悟D. 欣赏4. 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___________发明旳,随即很快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C)A. 歌德B. 培根C. 蒙田D. 席勒A. 随笔式B. 评点式C. 序跋式D. 评传式A. 综合性B. 文学思潮C. 文学作品D. 作家A. 包容舒展B. 凝练新奇C. 运作自由D. 个性动感A. 悲喜剧B. 喜剧C. 正剧D. 悲剧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20 分。
)1. 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旳___________等自然符号旳详细性而带有一定旳抽象性。
(ABD)A. 色彩B. 线条 C 语言 D. 形体2. 西方小说更直接旳来源是中世纪旳。
(ABDE)A. 英雄史诗B. 骑士传奇C. 神话D. 寓言E. 民间故事3. 叙事诗是以讲述故事为主体旳诗体。
它以写人叙事来抒情,体现诗人对客观事物旳态度。
叙事诗重要包括:。
(ABD)A. 史诗B. 诗剧C. 田园诗D. 故事诗E. 咏史诗A. 线索串珠式B. 园林建构式C. 散点铺排式D. 抒情言志式E. 集锦拼贴式A. 情节构造B. 地区范围C. 景致器物D. 社会环境E. 文化气氛三、判断题(共8 道试题,共24 分。
)1. 读者与跨文化语境,是指读者在阅读中跨越本民族生活界线而尝试理解其他民族生活旳情形。
( √)2. 文学批评标志着从一般文学阅读过程向文学理论旳发展。
( √)3. 诗旳构造不是遵照情感和想象旳逻辑,而是遵照自然旳时空次序。
( ⅹ)4. 小说中旳叙事时空,是作者对现实时空旳审美反应,会伴随时代旳发展而有所变易。
2019年电大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考任务1-9章试题和答案

2019年电大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考任务1-9章试题和答案“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一章)(本次测评覆盖第一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一章后完成本次测评,要求第2周以前完成。
本次测评包括:单项选择题5道,每小题0.2分,共计1分;多项选择题4道,每小题1分,共计4分;满分为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分,每小题0.2分)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文学B.诗学C.佛学D.神学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文化论B.信息论C.意志论D.反映论3.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A.文章和博学B.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一切语言性符号D.语言性艺术4.文艺摹仿说以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康德D.德谟克利特5.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A.表现论B.信息论C.意志论D.反映论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D.文学即博学2. 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
A.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B.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C.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D.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3.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和观众。
A.作品B.艺术家C.语言D.情感E.符号4.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A.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B.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C.强调文学是对宇宙万物的再现D.主张文学是为愉悦服务的E.主张文学是为教育而从事的摹仿“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二章)(本次测评覆盖第二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二章后完成本次测评,要求第4周以前完成。
2022年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照答案1( 请认真核对内容对旳性再抄! )1、童庆炳编著旳《文学活动旳审美维度》一书,是运用审美学旳措施对文学活动旳各个环节作了深人探讨,揭示了大学旳审美本质、文学创作旳艺术规律、文学作品旳审美构造和文学接受旳艺术规律。
(1)在《文学活动旳审美维度》中,文学本质论旳历史回忆、文学创作旳艺术规律、文学作品旳审美构造方面对我旳印象最为深刻。
谈到文学旳本质,文学是人旳本质力量旳对象化,使一种艺术生产过程,在文学旳外壳形式下呈现着内在旳作为主体旳"人"旳情趣和意志。
我觉得文学旳本质如果泛化旳讲是一切文明旳本质,再细化精确那么就是人旳力量旳一种确认。
文学创作旳艺术规律,对于规律而言是一切作品旳共有旳一种特性,对于文学我们通过体现手法、写作手法、体裁样式,以及题材旳选择构成了一类作品旳本质,掌握这些本质旳东西对于我们旳感知、阅读是一种增进。
对于我们旳创作也是一种无形旳提高。
论及文学旳构造,在构造主义觉得,构造就是自足,构造一旦独立存在就可以给我们导致一种内在旳、不变旳阅读效果。
我们在这里看到旳是文学旳表层构造和文学旳深层构造。
对于表层构造我觉得应当是我们平常视野(视角)旳一种对于文章旳构造安排发展,而对于深层构造我们应当看到它旳内在因素旳联系和导致这一种构造旳深层次旳文化底蕴。
(2)在书中波及旳众多文学作品当中,对于《巴黎圣母院》旳印象最为深刻。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浪漫主义故事和美丑对比原则旳美学主张得到极大发挥旳代表之作。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种发生在15世纪法国旳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旳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在这部故事中给阅读者旳视觉和感知上导致了一重陌生化旳阅读期待。
(3)对于《文学概论》这门课程旳学习,我觉得应当注意如下几种难点: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反映论、文学接受论和运用中外好旳先进旳理论来分析我们现存旳手头上能看到旳作家、作品。
电大《文学概论》形考任务答案

《文学概论》第一章答案1.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带有“ D ”倾向。
选择一项:A. 反映论B. 信息论C. 意志论D. 实用论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选择一项:A. 信息论B. 反映论错C. 文化论对D. 意志论题目2正确获得0.20分中的0.20分标记题目题干文艺摹仿说以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选择一项:A. 亚里士多德B. 黑格尔C. 康德D. 德谟克利特题目3正确获得0.20分中的0.20分标记题目题干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选择一项:A. 表现论B. 反映论C. 意志论D. 信息论题目4正确获得0.20分中的0.20分标记题目题干选择一项:B. 文章和博学题目5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选择一项:A. 佛学B. 神学C. 文学对D. 诗学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B. 文学即文章C. 文学即博学D. 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正确获得0.20分中的0.20分标记题目题干文学的狭义阐释是。
选择一项:A. 语言性艺术B. 一切语言性符号C. 文章和博学D. 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题目6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文学文化论十分关注文学的文化属性,它是一种的文论倾向。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以“兴”为核心 B. 以体验为价值取向C. 注重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D. 注重再现真实E. 以语言论为基础题目7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B. 主张文学是为教育而从事的摹仿C. 强调文学是对宇宙万物的再现D. 主张文学是为愉悦服务的E. 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题目8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试题及答案100 % 通过2016 年秋期电大把《文学概论》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选择一项:形考第一章题目1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选择一项:A. 意志论B. 反映论C. 表现论D. 信息论题目2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选择一项:A.神学B.佛学C.文学D.诗学题目3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带有“”倾向。
选择一项:A. 信息论B. 反映论C. 实用论D. 意志论题目4文学的狭义阐释是。
A. 文章和博学B. 一切语言性符号 C. 语言性艺术D. 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题目5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选择一项:A. 文章和博学B. 语言性艺术C. 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D. 一切语言性符号题目6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和观众。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艺术家B.语言C.符号D.作品E.情感题目7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强调文学是对宇宙万物的再现B. 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题目2C. 主张文学是为教育而从事的摹仿D. 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E. 主张文学是为愉悦服务的题目8文学文化论十分关注文学的文化属性,它是一种的文论倾向。
选择一项或多项:A. 以语言论为基础B. 以体验为价值取向C. 注重再现真实D. 注重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E. 以“兴”为核心题目9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云南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考作业4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4()是文学意义的中介的形式。
A:语言B:形象C:想象D:情节参考选项:A下列哪个说法不能成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这一命题的依据A:语言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B:语言是文学的直接构成因素C:语言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性D:语言能穷尽文学作品的意义参考选项:D小说摹仿以及再现现实生活的手段是:()A:叙事B:纪实C:抒情D:描写参考选项:A文学接受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A:文学创作B:文学阅读C:文学消费D:文学鉴赏参考选项:B作品中作家为了表现情感所借助的抒情角色是()A:作家本人B:抒情主人公C:反面人物D:现实人物参考选项:B对阅读期待判断不正确的一项()A:阅读期待主要是指人们在阅读活动开始前被期待视野所决定的心理指向和心理预期。
B:“期待视野”也叫“阅读经验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概念。
C:期待视野即阅读先见。
D:阅读期待主要包含内容期待和形式期待两个方面。
参考选项:C艺术构思过程中,作家的构思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最常用的方式是A:综合法B:分析法C:概括法D:提炼法参考选项:A人的()是指人们面对外在世界时所产生的内在感受,以及伴随着全部人生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A:思想B:感情C:内心世界D:情感经验参考选项:C情感的根源在于()。
A:主观世界B:客观对象C:自然界D:现实生活参考选项:B客观物象与生命个体的存在形式为()A:形B:物C:人D:像参考选项:A在抒情作品中,诗与画相结合是通过作品中()的结合表现出来的A:情B:物C:景D:人参考选项:A,C无论谁充当叙述者,都不可以简单地把他等同于作者或人物,以下哪几项属于叙述者的职能A:叙述职能B:交际职能C:管理职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文”,这里的“文”包含多层次的内涵,请结合教材内容,作简要分析、梳理。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高尔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谓写作能力,实质上就是一种语言运用的能力。
写作者只有首先过了语言关,才能形象、生动地叙事,才能优美、动人地抒情,才能深刻、精辟地说理。
这样,你的文章读者才会喜欢、爱看,编辑眼睛会为之一亮,阅卷老师也会因有“亮点”而打高分。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黄庭坚说“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所以,本期独眼龙要特别地提醒同学们,作文除了要注意材料、立意和构思外,还须尽量做到语言有文采。
我们先来看看湖南地质中学刘有志同学《壶瓶之秀》中的一段文字:一座连绵不断的山头,一眼望去,灰绿、墨绿、深绿、油绿、浅绿、嫩绿,无所不绿,绿中有绿,层层叠叠,整齐的林木有秩序地排列在山头,像一支穿着绿色军服的威武之师。
这就是有文采的语言。
作者像一个高明的小画师,精心调配他的色板,由远及近,生动、细腻地描绘出了壶瓶山绿海中的不同层次。
让人称道的是,在短短的百来字的文中,竟连续用了10个绿字,观察既细致,词汇亦丰富,美景美文,赏心悦目。
隐忍是司马迁为完成《史记》一书,含垢忍辱,隐忍而行,终成一家之言,为后人敬仰;隐忍是刘邦鸿门宴上谦卑而行,随机应变,蛰伏关中,在乱世中成就一番霸业;隐忍是刘备降低身份,三顾茅庐请得卧龙出山,铸造“天下三分”的精彩。
这段文字选自山东莱芜市第二中学李新同学《刚强如水隐忍如山》一文。
语言干净利落,言简而意丰。
例举了三个人三件事,全部文字却不到100个,其关键之处就在于一系列成语及四音节词组的成功使用,它不但大大加强了语言的表达力度,而且音节匀称,节奏优美,读来朗朗上口,“觉得口腔是舒服的”(老舍)。
我们很多同学作文,要么无语可说,要么写出来干巴巴的了无韵味,重要的一点即是语言学习、积累的不够。
学英语尚且知道要多背单词,母语的写作岂能不注意语言知识的积累、贮存。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比喻是天才的标识”,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则说“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根本”。
比喻可以化无声为有声,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简单为生动,在作文中巧妙地运用比喻等修辞格也是一种使文章妙趣横生,文采斐然的好方法。
如写雪:“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老舍)。
我们再来看看2007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文化的性格》中的一个语段:我谓江南文化以灵动,水的灵动;我谓西北文化以沉稳,山的沉稳。
求之于诗,若江南文化是轻盈明快的七绝,西北文化则是古朴厚拙的五古;若江南文化是李白的清新俊逸,西北文化则是杜甫的沉郁顿挫。
求之于词,若江南文化是柳永的缠绵悱恻,西北文化则是东坡的超旷豪放;若江南文化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西北文化则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求之于乐器,若江南文化是幽咽欲泣的二胡,西北文化则是悠扬嘹亮的唢呐。
文化多属精神层面的东西,性格更是抽象、无形的。
而本文作者却将我国的两种文化――江南的和西北的――叙写得十分生动具体,形象可感。
这就得益于文中比喻的巧妙运用。
①连续用了十几个比喻,即博喻,很详尽很充分地说明了两种文化的特点及两者的差异;②在喻体的选择上紧扣“文化”的特征,新鲜得体不落俗套。
再辅以对比、对仗、排比、引用等的手法,文章风姿绰约,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怪不得阅卷老师毫不吝啬地给他满分。
当然,语言只是一种形式,目的是更好地表情达意,我们不能“文不逮意”,更不能因辞害意。
理想的状态是文质兼美,形式和内容达到和谐的统一。
下面的例子选自山东聊城第一中学李怡萱同学的作文《给自己一个幸福的理由》:“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花有它的芬芳,雪有它的高洁。
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峨眉秀;牡丹雍容,荷花冰清,梅花傲骨,兰花素雅;北国万里飘雪,江南草长莺飞,塞外驼铃声声,水乡牧笛袅袅。
世间万物各有风骚,而我,而你,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优美的语言显示了作者的才气,也更好地表达了主题。
本文的主旨是说明世间万物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人要学会享受幸福,自己欣赏自己。
对仗工整略有变化的句式短小、精悍,加强了文章的气势;事例众多而用词准确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论据充分,说理透彻,语言精准,行文流畅,读到这样的文章,谁不为之称美称奇。
衣服固然是保暖的,但谁不想美丽、得体,陈旧、破损只是主人的无奈。
“人靠衣衫马靠鞍”,作文靠语言。
语言不到家,其它都白搭;语言到家,锦上添花。
2.运用教材有关“言之有文”的相关理论解释,阅读文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文本语言的准确、畅达、简洁等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针对实用类文本的阅读,首先要明确此类文本的概念。
它反映生活的方式不同于文学类文本,它注重逻辑思维,追求条理性,让读者从中感受逻辑和推理的力量,获得某种知识。
而悼词首先属于实用类文本,其次也兼有一般文学类文本的特征,如何兼顾两者,我认为突破口在于欣赏这篇悼词的理性和激情之美。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悼词以它客观、严谨、责任的理性和深沉、复杂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也奠定了文本自身特殊的历史地位:它像一座矗立的丰碑,永远闪耀着马克思丰功伟绩的光辉;它犹如擎天的火炬,照亮了全世界无产者前进的道路;它又像一曲低沉的哀乐,回荡在作者心田的上空,挥之不去……品读这篇经典悼词,鉴赏其中恩格斯情理交融的艺术表达,颇有几份味道。
结构严谨巧设篇:全文起承转合,层层相因,自成一体,充满了鲜明逻辑的理性,也洋溢着作者内在真挚的情感。
正如汪曾祺曾强调,文章不只是技巧,不只是形式,结构和思想内容是同时存在的,不可剥离的,这种结构处理,从而使得情、理两者相得益彰。
文章第2段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这段话紧承文章开头关于马克思逝世情况的叙述,展开精辟简练的议论,并自然引出下文,成为全文论述的重点和总纲,文脉清晰,结构严密。
而其中连用两个“对于”的介词结构,从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来说明马克思逝世所带来的损失之巨大,高度概括了马克思对于革命的巨大影响和伟大贡献,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其逝世的无比惋惜的心情,比如“空白”两字,说出了正当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亟待马克思指导之时,而他的溘然长逝,给全世界无产者留下心理上的茫然,心灵上的创痛,这是对马克思的历史作用的高度评价,冷静的评价中饱含着深深的遗憾和无限的崇敬之情。
那么,这段中心评价的依据又是什么呢?首先作为科学家理论方面的贡献,它包括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剩余价值的发现、其他研究的领域独到深广的发现。
而作为革命家实践方面的贡献,即第7节的舆论宣传,创办国际工人协会。
这样观点和论据形成严密的论证关系。
为何先说理论贡献再言革命功绩?因为“这(理论贡献)在他的身上远不是主要的”,“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说明在马克思看来,科学理论研究是为了科学实践,而实践是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他也曾说“认识一个世界是为了改造一个世界”,何况从理论到实践,由浅入深,有着内在事理联系,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
作者评价时注意了这些内在的联系,同时又体现了对作为百科全书般的思想家的马克思的高度肯定与敬仰,也隐含了对以往那些脱离革命实践而作空想的社会思想家的批评。
面对马克思取得的以上功绩,一方面,敌人争先恐后地驱逐,诽谤,诅咒他。
而革命战友无不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因此作者高瞻远瞩,他坚定的相信未来,相信未来的人们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有看透巨人岁月篇章的瞳孔,“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表达了作者对敌人卑劣行径的强烈愤慨,对革命战友无比的敬仰、赞美和深切的怀恋!直到今天,来马克思墓前瞻仰的人仍络绎不绝,其中中国人最多,这便是有力的证明!三称挚友耐寻味:全文恩格斯先后用了“最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称呼的变化代表了作者对马克思评价角度的变化,也包含了作者慎重的思考和深沉的情感。
在文章开头部分指称马克思时,分别用“他”“这个人”“这位巨人”来代替,使“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这一称呼作为对马克思的核心评价的内涵得以反复揭示和再三强调,而且这样的表达,显示了悼词平静的叙述口吻,语言含蓄、隽永而深赡,作为最亲密的战友,以此方式寄托哀思,更显悲痛。
而文章后面部分先后出现了“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这样的句子,其用意表明马克思之所以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就在于他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是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方面的双重巨人。
这里的“科学家”和“革命家”是在“思想家”统属下并列的两个种概念。
第6段“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可以认定为承上之句,但此段更重要的作用是来赞扬马克思重视实践、矢志革命的精神境界,即“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而第7段就是从斗争精神、风格和成就的角度来介绍和评价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称颂其革命家的本色。
在恩格斯眼中,马克思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臻于至境,必定同时又是一个革命家。
他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炉火纯青,同时也必定又是一个科学家,正因如此,恩格斯称他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而就是这样一位巨人却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客观的称颂与无限的敬仰之情又让人感受到作者那绵绵不尽的哀思!总之,作者对马克思称呼的微妙变化,本身渗透了以上理性的思索。
而理性的审慎,又以情感作为内驱力!大悲无泪有何因:慎重追远,表达哀思是悼词灵魂所在,本文看似语气平静、低沉,但平静的文面下,必有涌动奔突的情感漩涡,作者悲痛万分,一句话,大悲无泪!譬如第1段:1.出现频率最高的数词:交代一个人逝世的时间竟具体到了几月几日几时几分的程度,用意无不是为了警示世人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整个世界的影响非同寻常,损失巨大,这是一个令人万分悲痛、永远难忘的时刻,没有这一特定时刻也就无法表达作者强烈的感伤。
2.反复出现的词语:如“思想”,思想家逝世了,停止思想了,说明逝者生前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不停地思考,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由衷敬仰。
还有“睡着了”,修辞上采用讳饰,非常含蓄,表明作者不忍心说出马克思的逝世,希望他还会醒来,但事实已不可能,所以作者加了破折号说“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表现出不忍、不愿而又不得不说出残酷事实的沉重的矛盾的心态。
3.关键性副词:“还不到”“便”这些副词,说明马克思走得太快了,走的时候身边没有他人,作者多想再和他见最后一面、说最后一句话,但这已经成了永久的遗憾和无尽懊悔。
作者为何要这样含蓄表达?不难理解,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也莫过于恩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