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位置性眩晕PPT课件
合集下载
良性位置性眩晕讲课资料精美课件
对未来的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BPPV的诊 疗手段将更加丰富和精准。
同时,我们也期望通过加强国际合作 与交流,推动BPPV诊疗技术的进步, 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未来,我们期望通过深入研究BPPV的 病因和发病机制,为该疾病的预防和 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方法。
创新治疗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更多 的创新治疗手段应用于良性位置性眩 晕的治疗,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 。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 种常见的眩晕疾病,主要由于 耳石脱落引起。
本课件介绍了BPPV的病因、临 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重 点介绍了耳石复位治疗。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员可以 全面了解BPPV的诊疗过程,提 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
理论依据。
治疗方法研究
目前,良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方 法主要包括手法复位、药物治疗 和前庭功能训练等。研究者们正 在探索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
法。
研究展望
深入了解发病机制
提高预防意识
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深入了解良性位置 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以期为治疗提供 更多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良性位 置性眩晕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减少发 病率和复发率。
物理疗法可以通过特定的锻炼和姿势 练习来加强身体的平衡感和稳定性, 减少眩晕发作。
良性位置性眩晕讲课资料精美PPT课件
水平半规管BPPV的眼震特点 :双侧变位检查均可诱发向 受试耳的水平眼震,以向患侧明显(管结石);双侧变位 检查均可诱发向对侧耳的水平眼震,以向患侧明显(嵴帽 结石),眼震的持续时间数秒~数分钟不等;
上半规管BPPV的眼震特点:患耳向下时出现垂直向地性扭 转性眼震,回到坐位眼震逆转。管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 <1min;嵴帽结石症持续时间>1min。
<30s 5~15s 阳性
S-BPPV 变位试验
H-BPPV 滚转试验
向地扭转性 水平向地或离地性
<30s
>30s
5~15s 阳性
<3s 阴性
21
第21页/共47页
诊断
垂直半规管(后半规管和上半规管)BPPV诊断依据: • ①有因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眩晕发作史,常见体位
是坐起或躺倒时; • ②有潜伏期5~15s,眼震持续时间不超过30s,呈疲
5
第5页/共47页
发病原因
• 患 BPPV的中老年女性中,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高达 75%
• 正常对照组仅为4% • 骨质疏松症与BBPV 之间可能存在某些特定联系
6
第6页/共47页
发病机制
• 1. 嵴顶结石症学说(cupulolithiasis) • 1969年Schuknecht提出嵴顶结石理论
• 可双侧发病,以单侧多见
上半规管BPPV的眼震特点:患耳向下时出现垂直向地性扭 转性眼震,回到坐位眼震逆转。管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 <1min;嵴帽结石症持续时间>1min。
<30s 5~15s 阳性
S-BPPV 变位试验
H-BPPV 滚转试验
向地扭转性 水平向地或离地性
<30s
>30s
5~15s 阳性
<3s 阴性
21
第21页/共47页
诊断
垂直半规管(后半规管和上半规管)BPPV诊断依据: • ①有因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眩晕发作史,常见体位
是坐起或躺倒时; • ②有潜伏期5~15s,眼震持续时间不超过30s,呈疲
5
第5页/共47页
发病原因
• 患 BPPV的中老年女性中,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高达 75%
• 正常对照组仅为4% • 骨质疏松症与BBPV 之间可能存在某些特定联系
6
第6页/共47页
发病机制
• 1. 嵴顶结石症学说(cupulolithiasis) • 1969年Schuknecht提出嵴顶结石理论
• 可双侧发病,以单侧多见
良性位置性眩晕ppt课件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是在某一特定头位时激发伴随有眼震的短暂阵发性眩晕但不伴有耳鸣耳聋等耳宣传员症状
良性位置性眩晕
定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因特定头位改 变而诱发的阵发性短暂眩晕,为常见的前庭 末梢器官病变。亦称为管石症或耳石症。多 数病例发病并无明显诱因,而可能的诱因则 多见于外伤。
5、体位疗法 指导病人闭眼,从坐位到侧卧 位,当眩晕消失后坐起,30s后再向 另一侧侧卧,两侧交替进行直至症 状消失为止,每3h进行一次,通常 7—10g症状可消失。 6、手法耳石复位 目的是使沉积在后半规管的耳 石复位。根据耳石异位的半规管的 不同,手法不同。 7、手术疗法 如上述疗法无效,且影响生活 工作质量者,可行后壶腹神经切断 术、半规管阻塞术、4%多卡因和链 霉素鼓室内注射等。手术治疗适用 于单侧病变且患者听力已严重丧失 或丧失者。
临床特点: 1、发病特点:时间性及空间(位置)性。 2、眩晕特点: (1)潜伏期:头位改变后数秒后才出现症状。 (2)持续期--渐强、渐弱、短暂、可逆、疲劳 (3)适应性(易疲劳性): (4)互换性(躺下、坐起均有) 3、眼震特点:同眩晕特点 方向:旋转性或水 平性、向地性 治疗:该病药物不能治愈,手法复位有奇效。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谢 谢 大 家
治疗方案
良性位置性眩晕
定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因特定头位改 变而诱发的阵发性短暂眩晕,为常见的前庭 末梢器官病变。亦称为管石症或耳石症。多 数病例发病并无明显诱因,而可能的诱因则 多见于外伤。
5、体位疗法 指导病人闭眼,从坐位到侧卧 位,当眩晕消失后坐起,30s后再向 另一侧侧卧,两侧交替进行直至症 状消失为止,每3h进行一次,通常 7—10g症状可消失。 6、手法耳石复位 目的是使沉积在后半规管的耳 石复位。根据耳石异位的半规管的 不同,手法不同。 7、手术疗法 如上述疗法无效,且影响生活 工作质量者,可行后壶腹神经切断 术、半规管阻塞术、4%多卡因和链 霉素鼓室内注射等。手术治疗适用 于单侧病变且患者听力已严重丧失 或丧失者。
临床特点: 1、发病特点:时间性及空间(位置)性。 2、眩晕特点: (1)潜伏期:头位改变后数秒后才出现症状。 (2)持续期--渐强、渐弱、短暂、可逆、疲劳 (3)适应性(易疲劳性): (4)互换性(躺下、坐起均有) 3、眼震特点:同眩晕特点 方向:旋转性或水 平性、向地性 治疗:该病药物不能治愈,手法复位有奇效。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谢 谢 大 家
治疗方案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和治疗课件
PART 03
BPPV 治疗方法
REPORTING
手法复位
耳石复位法
通过一系列手法,使脱落 的耳石回到原来的位置, 缓解眩晕症状。
改良复位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BPPV,采 用不同的复位手法,提高 复位成功率。
自我复位法
患者通过特定的头部运动 ,促使耳石归位,适用于 轻症患者。
药物治疗
前庭抑制剂
钙离子拮抗剂
用于缓解眩晕发作时的症状,但不宜 长期使用。
用于扩张血管,改善内耳血液循环, 缓解眩晕。
抗胆碱能药物
通过抑制胆碱能受体,减轻眩晕和恶 心等症状。
其他治疗方式
康复治疗
包括前庭功能训练、平衡训练等 ,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身体机能 。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BPPV患者,可以考虑 手术治疗,如半规管阻塞术等。
PART 04
通过Dix-Hallpike或Roll-Test 等位置性诱发试验阳性,可确
诊为BPPV。
鉴别诊断
01
02
来自百度文库03
前庭神经炎
患者有病毒感染史,眩晕 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周 至数月,无位置性眩晕特 点。
迷路炎
患者有中耳炎病史,眩晕 持续时间较长,可伴有听 力下降等症状。
颈性眩晕
患者有颈部疼痛、僵硬等 症状,眩晕与颈部活动有 关,无位置性眩晕特点。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演示课件
监测内容
包括眩晕发作情况、前庭功能检查、听力检查以及药物 使用情况等。
复发风险预测及干预措施
复发风险预测
根据患者的病史、检查结果和治疗反应等因素综合评估复发 风险。
干预措施
针对高复发风险的患者,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措施,如增加 药物治疗剂量、加强前庭康复训练等,以降低复发风险。同 时,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诊疗技术不断创新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未来可能出现更加精准、 高效的诊疗技术,提高BPPV的诊疗水平。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 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3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推广
加强耳鼻喉科、神经内科、骨科等多学科之间的 协作,共同推进BPPV的诊疗工作。
内分泌检查
如甲状腺功能检查,排除 内分泌疾病导致的眩晕。
影像学检查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适应症
对于疑似颅内病变、颈椎病变等引起的眩晕,可进行影像学检查。
注意事项
检查前应去除身上金属物品,避免干扰检查结果。对于孕பைடு நூலகம்、儿童等特殊人群, 应谨慎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
前庭功能检查方法介绍
A
冷热试验
通过向双耳分别灌注冷热水,观察眼球震颤情 况,以评估前庭功能状态。
执行情况回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ppt课件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1
骨迷路
椭圆囊 (es) 球囊
内淋巴囊
ppt课件
壶腹
12
• 特发性原因(50%-70%) • 继发性原因(30%-50%) 头外伤(7%-17%) 病毒性迷路炎(15%) 梅尼埃病(15%) 偏头痛(﹤5%) 内耳手术(﹤1%)
ppt课件 13
BPPV的临床类型
– – – – 后半规管BPPV 上半规管BPPV 水平半规管BPPV 混合型BPPV 以上四种类型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
ppt课件
8
发生率
• • • • 占末梢前庭疾病的20-40% 10.7-64/100,000人群 占老年人群的9%,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妇女发病率比男性高约1.6~1或2~1
ppt课件
9
• 1921年Borony首次描述此病 • 1952年Dix and Hallpick 描述了Dix-Hallpick检 查法 • 1969年Schuknecht提出嵴顶结石症理论 • 1979年Hall, Ruby and McClure提出管结石症 理论
• (1) 患者坐于床上, 头向患侧转45°, 治疗者手持患者头部, 迅速将患者由 坐位变成平卧位, 头向下垂30°(同 Dix-Hallpike 诱发试验) , 维持该位置 1~2min; • (2) 将患者头部向健侧转90°; • (3) 将患者头部连同身体继续向健侧 转90°, 此时身体由平卧改为侧卧, 头 部与地面呈45°, 由(1) 位经(2) 位至(3) 位总的时间不超过3~ 5 s, (3) 位维持 1~ 2min; • (4) 返回原来的坐位并微低头。经过 上述不足5min 的循环治疗,若治疗成 功, 后半规管的耳石颗粒经重力作用 滚至了椭圆囊, 眩晕及眼震即消失。 ppt课件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PT课件
2019/1视1/22觉、深感觉、前庭系统,合称平衡三联。
11
平衡的调节 Balance Control
2019/11/22
12
前庭病变是引起病理性眩晕的主要病因
虽然视觉和深感觉参与维持正常的空间位象,但 是它们的病变很少主诉眩晕。
前庭病变是引起病理性眩晕的主要病因 。
2019/11/22
13
耳的解剖结构
2019/11/22
30
界定
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定义为头部运动或身体姿势变动诱发 的短暂的眩晕发作,是一种最常见的外周前庭功能紊乱, 属于内耳疾病。病史可呈自限性。其中,50~70%属于 原发性,亦称特发性,无明显病因;30 – 50 % 属于继 发性,常继发或并发于迷路炎、前庭神经炎、头外伤、 偏头痛、梅尼埃病发作期、突发性耳聋、耳及耳神经外 科等病理条件下。
2019/11/22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33
John Epley
1980年, Alain Semon发现一种 治疗BPPV的方法.1990年 美国波
特兰耳科医院的创始人,在国际耳 与耳神经学界享有盛誉。他曾经提 出了 BPPV 的耳石复位技术,该 法具有无创、安全和有效的优点, 被称为 Epley 复位法。由于他在 前庭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杰出 贡献,获得了Barany学会2002年 度 Hallpike - Nylen 奖。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摔倒风险增加
由于眩晕症状可能导致平衡障碍,患者摔倒的风险增加。
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长期的眩晕症状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焦虑、抑 郁等。
生活质量下降
眩晕症状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体位诱发试验
通过Dix-Hallpike试验或 Roll试验,可诱发患者的 典型症状,具有诊断价值 。
排除其他疾病
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排除 其他可能导致眩晕的疾病 ,如前庭性偏头痛、梅尼 埃病等。
鉴别诊断相关疾病
前庭性偏头痛
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眩晕, 常伴有头痛、畏光、畏声 等症状,发作时间较长, 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汇报人:XXX
2024-01-12
• 疾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一种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表现为头 部位置改变时诱发的短暂性眩晕和眼球震颤。
发病机制仍需深入研究
《良性位置性眩晕》课件
结论和要点
1 良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内耳障碍
2 常见症状
由内耳结石的移动引起,造成头晕和眩晕的感觉。
眩晕感、头晕、恶心和呕吐。
3 诊断和治疗
通过病史询问、眩晕评估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然后根据病因进行位置疗法、药物治 疗或手术治疗。
内耳疾病
某些内耳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能增加患者出现眩晕的风险。
良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发作 频率和持续时间,以了解疾病 的特点。
眩晕评估
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眩晕评估测 试,如头部姿势变化测试和观 察眼球运动。
影像学检查
有时医生会建议进行CT扫描或 MRI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 病。
良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方法
1
位置疗法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因,进行特
药物治疗
2
定的头部姿势训练,以帮助内耳结石回 到正常位置。
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服用抗晕动药物,以
减轻眩晕和头晕的症状。
3
手术治疗
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其他治疗方法无 效,医生可能会考虑进行手术,移除内 耳结石。
患者自我管理
患者可以尝试一些自我管理的方法,如避免头部突然转动、避免视觉刺激过强等,以减轻眩晕和头晕的发作。
《良性位置性眩晕》PPT 课件
良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主要以头晕和眩晕为主要症状,引 起病因复杂多样,但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
眩晕和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课件
确诊需要进行前庭功能检查,包括眼球震颤、前庭诱发肌源 性电位等检查,以及耳石复位试验。
03
BPPV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等,但 无法根治BPPV。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止吐药等。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药物滥用和副作用 。
手法复位治疗
手法复位是BPPV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一系列头部和身体位置的快速改变, 使脱落的耳石回到原来的位置。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疲 劳和压力,加强锻炼,增强体
质。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基 础疾病,降低眩晕发作的风险 。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长时间低头、头部剧烈运 动等诱发因素,减少眩晕发作 的可能。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 并治疗潜在的疾病和问题。
康复训练
02
耳石脱落的原因可能与年龄、遗 传、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
BPPV的症状
01
02
03
04
眩晕
BPPV患者头部位置改变时出 现短暂的眩晕发作,通常持续
数秒至数十秒。
平衡失调
患者感到站立不稳,容易摔倒 。
恶心、呕吐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 等症状。
耳鸣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耳鸣症状。
BPPV的诊断
03
BPPV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等,但 无法根治BPPV。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止吐药等。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药物滥用和副作用 。
手法复位治疗
手法复位是BPPV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一系列头部和身体位置的快速改变, 使脱落的耳石回到原来的位置。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疲 劳和压力,加强锻炼,增强体
质。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基 础疾病,降低眩晕发作的风险 。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长时间低头、头部剧烈运 动等诱发因素,减少眩晕发作 的可能。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 并治疗潜在的疾病和问题。
康复训练
02
耳石脱落的原因可能与年龄、遗 传、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
BPPV的症状
01
02
03
04
眩晕
BPPV患者头部位置改变时出 现短暂的眩晕发作,通常持续
数秒至数十秒。
平衡失调
患者感到站立不稳,容易摔倒 。
恶心、呕吐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 等症状。
耳鸣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耳鸣症状。
BPPV的诊断
BPPV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PT课件
编辑版ppt
27
Treatment
• 1.心理治疗 • 2.抗眩晕药:盐酸氟桂利嗪、敏使朗 • 3.手法复位 • 4.前庭习服疗法:使用重复头和视觉移动运动来减少
由特殊移动诱发的症状,可增加对眩晕的耐受能力
编辑版ppt
28
Treatment
• 手法复位是通过一系列的头位变换,借助重力作用使 耳石颗粒下沉移位,逐步将进入半规管的耳石颗粒顺 序移出半规管纳回椭圆囊中,从而消除耳石颗粒对壶 腹嵴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耳部疾病:中耳炎、迷路炎、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外淋 巴瘘,可能造成椭圆囊斑急行梗死,出现一侧半规管功能衰竭。
•外伤:颅脑外伤、甩鞭综合征(头部做加速度较快的动作如甩 辫子、汽车突然加速等。
编辑版ppt
16
Pathogenesis
•嵴顶结石症学说:壶腹嵴上脱落移位的耳石附着于壶腹 嵴顶并增加其比重,在特定的位置因重力作用偏离壶腹 嵴产生刺激而发生眩晕。
• 水平规管为水平眼振 • 上半规管为垂直眼振 • 后半规管多为旋转性眼震。
编辑版ppt
13
耳石Otoliths
• 耳石膜覆盖在囊斑上皮层表 面,为一层厚的蛋白样胶质 膜,它的浅层含有碳酸钙和 蛋白质组成的结晶体,称为 耳石。
编辑版ppt
14
Definition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BPPV)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PT课件
眼震
平衡障碍 自主神经症状 耳鸣听力下降
脑损害7/16/2020
周期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
前庭器官 BPPV
前庭核及上行径路病变
梅尼埃病
后循环缺血 听神经瘤
突发 严重 持续时间短
起病缓 持续时间长
改变头位或体位加重
无关
水平 旋转 无垂直性向健侧注视时加重 水平旋转 垂直粗大持续
眼球固定可抑制 疲劳性
眼球固定不能抑制无疲劳
这四种症状对绝大多数人、甚至部分医
生也不能正确区分,这也正是造成误诊
和混乱的原因之一
7/16/2020
.
7
眩晕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及眩晕性质不同,临 床分为:系统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
系统性眩晕:是眩晕的主要病因, 可伴眼震、平衡及听力障碍等。
非系统性眩晕:由全身疾病而非前 庭系统病变引起。
7/16/2020
.
8
根据病变部位又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 性眩晕。
周围性(真性)眩晕:前庭感受器和内 听道内前庭神经颅外段病变引起。
中枢性眩晕: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 经核及核上纤维、内侧纵束、皮质及小 脑前庭病变引起。
7/16/2020
.
9
周围性与中枢性眩晕鉴别
临床特征
病变部位与典型疾病
眩晕特点 发作与体位关系
根据功能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平衡障碍 自主神经症状 耳鸣听力下降
脑损害7/16/2020
周期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
前庭器官 BPPV
前庭核及上行径路病变
梅尼埃病
后循环缺血 听神经瘤
突发 严重 持续时间短
起病缓 持续时间长
改变头位或体位加重
无关
水平 旋转 无垂直性向健侧注视时加重 水平旋转 垂直粗大持续
眼球固定可抑制 疲劳性
眼球固定不能抑制无疲劳
这四种症状对绝大多数人、甚至部分医
生也不能正确区分,这也正是造成误诊
和混乱的原因之一
7/16/2020
.
7
眩晕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及眩晕性质不同,临 床分为:系统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
系统性眩晕:是眩晕的主要病因, 可伴眼震、平衡及听力障碍等。
非系统性眩晕:由全身疾病而非前 庭系统病变引起。
7/16/2020
.
8
根据病变部位又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 性眩晕。
周围性(真性)眩晕:前庭感受器和内 听道内前庭神经颅外段病变引起。
中枢性眩晕: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 经核及核上纤维、内侧纵束、皮质及小 脑前庭病变引起。
7/16/2020
.
9
周围性与中枢性眩晕鉴别
临床特征
病变部位与典型疾病
眩晕特点 发作与体位关系
根据功能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通用课件
化。
增强免疫力
通过合理饮食、锻炼等方式提 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良性阵
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复发。
04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的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症状表现
诊断过程
治疗经过
患者年龄、性别、发病 时间等。
眩晕、恶心、呕吐、平 衡障碍等。
医生如何通过病史、体 查和相关检查确诊。
采用何种治疗方案及治 疗效果。
康复训练包括平衡和协调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逐渐适应并 改善前庭功能。前庭功能训练则通过一系列专门设计的运 动和练习,帮助患者重新适应和调整前庭系统。这些方法 通常在专业医师或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03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压力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经验总结与教训
诊断经验
如何快速准确地诊断良性阵发 性位置性眩晕。
治疗经验
最佳治疗方案和技巧。
预防复发
如何降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 晕的复发率。
患者教育
如何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管理和 预防措施。
对未来的展望与建议
新技术应用
临床研究
利用新技术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率。
加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因、病理 机制研究。
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紧张和焦虑 情绪。
增强免疫力
通过合理饮食、锻炼等方式提 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良性阵
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复发。
04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的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症状表现
诊断过程
治疗经过
患者年龄、性别、发病 时间等。
眩晕、恶心、呕吐、平 衡障碍等。
医生如何通过病史、体 查和相关检查确诊。
采用何种治疗方案及治 疗效果。
康复训练包括平衡和协调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逐渐适应并 改善前庭功能。前庭功能训练则通过一系列专门设计的运 动和练习,帮助患者重新适应和调整前庭系统。这些方法 通常在专业医师或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03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压力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经验总结与教训
诊断经验
如何快速准确地诊断良性阵发 性位置性眩晕。
治疗经验
最佳治疗方案和技巧。
预防复发
如何降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 晕的复发率。
患者教育
如何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管理和 预防措施。
对未来的展望与建议
新技术应用
临床研究
利用新技术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率。
加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因、病理 机制研究。
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紧张和焦虑 情绪。
良性位置性眩晕PPT课件
23 23
体位变化
耳石移动的动力
24
2. Semont耳石释放疗法
又称为翻滚法,主要是利用身体左右 翻wk.baidu.com,分别向左右的侧卧变位促使耳 石漂流到椭圆囊原来的位置,达到控 制眩晕的目的。
25
2. Semont耳石释放疗法
方法 病人闭目坐立,头向健侧旋 转45o然后迅速向患侧侧卧至 一侧枕部接触检查床,保持 该位置直至眩晕消失后30秒 坐起再向另一侧侧卧,两侧 交替进行直至眩晕症状消失。
管结石症嵴帽结石症前庭结石症4ppt课件外周前庭的血供小脑下前动脉迷路动脉椎动脉5ppt课件椭圆囊utricle球囊saccule?外水平半规管?上半规管?后半规管外周前庭器官包括三个半规管椭圆囊球囊前前庭耳石器三个半规管6ppt课件膜迷路的功能?椭圆囊内含能感觉位置变化的感受器称为位觉斑主感受头部水平方向的直线加减速运动?球囊内含能感觉位置变化的感受器称为位觉斑主感受头部垂直方向的直线加减速运动?半规管内含能感觉位置变化的感受器称为壶腹嵴可感知空间任何方向的角速度刺激7ppt课件8ppt课件囊斑的超微结构囊斑主由毛细胞构成毛细胞上的果冻样物质为耳石膜耳石膜上有耳石9ppt课件正常耳后半规管的壶腹嵴结构患耳后半规管的壶腹嵴结构半规管的超微结构10ppt课件发病机制?1
症状多在1~2d减轻,常于7~ 14d内消失。
《良性位置性眩晕》课件
02
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通常 不超过1分钟。
03
伴有特征性的眼球震颤 。
04
通过Dix-Hallpike或 Roll-Test试验阳性可确 诊。
鉴别诊断
前庭神经炎
患者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 ,持续眩晕,无眼球震颤 。
梅尼埃病
患者有波动性听力下降, 伴有耳鸣、耳闷胀感,多 次发作后可出现平衡障碍 。
突发性聋
患者突然出现听力下降, 可伴有耳鸣、眩晕,无眼 球震颤。
检查方法
01
02
03
04
神经系统检查
观察眼球震颤特征,判断前庭 功能状况。
听力测试
评估听力损失程度和类型。
前庭功能检查
通过视频眼震电图(VNG) 等检查进一步确诊。
其他检查
如头部CT或MRI,以排除其 他潜在的神经系统疾病。
03
良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
物理治疗
进行物理治疗,如按摩、针灸 、电疗等,以缓解症状和促进 康复。
认知行为疗法
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 调整心态和应对方式,减轻眩
晕症状。
学会调节情绪,减轻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 ,保持心情愉悦。
饮食调理
适量运动
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 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过度摄入高脂肪 、高糖和高盐的食物。
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 高免疫力。
BPPV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课件
• 半规管受到刺激后仅出现所在解剖 平面的眼震
• 水平规管为水平眼振 • 上半规管为垂直眼振 • 后半规管多为旋转性眼震。
.
耳石Otoliths • 耳石膜覆盖在囊斑上皮层表
面, 为一层厚的蛋白样胶质 膜, 它的浅层含有碳酸钙和 蛋白质组成的结晶体, 称为 耳石。
.
Definition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BPPV)
患侧向健侧 180°快速翻转,头 向下转 45°; • D. 端坐。
.
Harvey 管石解脱法
• A. 患者仰卧悬头; • B. 头转向患侧 45°, 患耳向下;
C.2 分钟后将头以每次 15°20°的角度分次缓慢转向对侧, 每 转一次停留 30 秒, 观察眼震, 直 到头部不能转动为止; • D. 转身成健侧卧位, 继续转头至 与水平面呈 135°角, 至此头部共 转 180°; • E. 嘱患者坐直, 头部恢复起始位。
.
Clinical manifestati 眩晕o特n点s
潜伏期: 头位改变后数秒后才出现症状。 持续期: 渐强、渐弱、短暂、可逆、疲劳 适应性: 易疲劳性 互换性: 躺下、坐起均有
.
Diagnosis
1.患耳向下位置能诱发短时辰发作性眩晕; 2.当患耳朝下时向地性眼震, 且眼震随患耳向地位 置倒转而倒转; 3.头部活动后有短暂潜伏才出现症状和体征; 4.反复试验, 反应有疲劳性; 5.Dix-Hallpike试验阳性(后半规管) 6.Roll maneuver试验阳性(外半规管) 。
• 水平规管为水平眼振 • 上半规管为垂直眼振 • 后半规管多为旋转性眼震。
.
耳石Otoliths • 耳石膜覆盖在囊斑上皮层表
面, 为一层厚的蛋白样胶质 膜, 它的浅层含有碳酸钙和 蛋白质组成的结晶体, 称为 耳石。
.
Definition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BPPV)
患侧向健侧 180°快速翻转,头 向下转 45°; • D. 端坐。
.
Harvey 管石解脱法
• A. 患者仰卧悬头; • B. 头转向患侧 45°, 患耳向下;
C.2 分钟后将头以每次 15°20°的角度分次缓慢转向对侧, 每 转一次停留 30 秒, 观察眼震, 直 到头部不能转动为止; • D. 转身成健侧卧位, 继续转头至 与水平面呈 135°角, 至此头部共 转 180°; • E. 嘱患者坐直, 头部恢复起始位。
.
Clinical manifestati 眩晕o特n点s
潜伏期: 头位改变后数秒后才出现症状。 持续期: 渐强、渐弱、短暂、可逆、疲劳 适应性: 易疲劳性 互换性: 躺下、坐起均有
.
Diagnosis
1.患耳向下位置能诱发短时辰发作性眩晕; 2.当患耳朝下时向地性眼震, 且眼震随患耳向地位 置倒转而倒转; 3.头部活动后有短暂潜伏才出现症状和体征; 4.反复试验, 反应有疲劳性; 5.Dix-Hallpike试验阳性(后半规管) 6.Roll maneuver试验阳性(外半规管) 。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症状多在1~2d减轻,常于7~ 14d内消失。
26
3. Brandt-Daroff 锻炼方法
Brandt-Daroff 锻炼方法 属于治疗BPPV方法之一, 多用于上述治疗失败的患 者。
操作方法:首先让患者迅速向 患侧侧卧位,眩晕消失后再停 留30秒。然后坐起再等待眩晕 消失。患者应向向对侧重复以 上运动,停留30秒,坐起 (图)。 整个治疗练习重复10-20遍。 每天3次,连续2天无眩晕,治 疗停止。
可双侧发病,以单侧多见
15
临床常规检查
位置诱发试验:
1. Dix – Hallpike 变位性眼震试验
诊断后或上半规管BPPV
2.滚转检查(roll maneuver )
诊断水平半规管BPPV
16
Dix – Hallpike 变位性眼震试验
A:患者坐于检查床 上,检查者位于病人 身旁,双手把持其头 部向右转45° B:保持上述头位不 变,同时将体位迅速 改变为仰卧位,头向 后悬垂于床外,与水 平面呈30°
23 23
体位变化
耳石移动的动力
24
2. Semont耳石释放疗法
又称为翻滚法,主要是利用身体左右 翻动,分别向左右的侧卧变位促使耳 石漂流到椭圆囊原来的位置,达到控 制眩晕的目的。
25
2. Semont耳石释放疗法
方法 病人闭目坐立,头向健侧旋 转45o然后迅速向患侧侧卧至 一侧枕部接触检查床,保持 该位置直至眩晕消失后30秒 坐起再向另一侧侧卧,两侧 交替进行直至眩晕症状消失。
耳石器
•上半规管
•后半规管
三个半 规管
6
膜迷路的功能
椭圆囊内含能感觉位置变化的感受器,称为位 觉斑-主感受头部水平方向的直线加减速运动
球囊内含能感觉位置变化的感受器,称为位觉
斑-主感受头部垂直方向的直线加减速运动
半规管内含能感觉位置变化的感受器,称为壶
腹嵴-可感知空间任何方向的角速度刺激
7Fra Baidu bibliotek
8
同时伴有朝向壶腹嵴受刺激
方向的眼震
11
发病机制
2. 管石症学说(canalithiasis)
1952年Dix和Hallpike命名BPPV Hall于1979年根据重复刺激时产生的疲劳现 象提出管石症概念:
变性的耳石碎片漂浮于半规管的内淋巴液中 碎片移动时推动内淋巴→牵引壶腹嵴使其末梢受
因此,更好地理解半规管和球囊以及 椭圆囊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对于该病的 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管结石症 嵴帽结石症 前庭结石症
迷路动脉
小脑下前动脉
外 周 前 庭 的 血 供
5
椎动脉
外周前庭器官包括三个半规管、椭圆囊、球囊
前庭
椭圆囊 (Utricle) 球囊(Saccule) •外(水平)半规管
刺激而兴奋→引起眩晕发作。
12
临床表现及特征
典型症状为头部迅速运动到某一位置时引 起伴有眼震的阵发性眩晕 大多数患者在坐起、躺下、翻身、前倾或 后仰时出现 眩晕发作持续短暂,一般为数秒至1 min。 重复诱发头位眩晕可反复出现 无听力下降和前庭功能障碍,偶有耳鸣。
13
BPPV的临床类型
21
(二)手法复位
后半规管管结石症手法复位 改良的Epley方法 目的:使后或上半规管内自由游动的微粒经总 脚回到椭圆囊。
水平半规管管结石症手法复位
Semont释放疗法
目的:使水平半规管内自由游动的微粒经水平 半规管的非壶腹端进入椭圆囊。
22
1、Epley耳石复位法
A: 从起始坐位改变为平 卧位 B: 头伸出做悬垂位,向 患侧转头45度 C: 头转回中线位,头向 健侧转 45度 D: 身体转动至健侧卧位 同时头向下转与水平 面呈45度 E: 保持此头位回到坐位, 含胸低头30度 *上述每个位置均保持到 眩晕和眼震消失
良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
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三科 刘辉
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定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
是头部快速移动至某一特定位置时所激发的
短暂的阵发性眩晕
眼震具有潜伏期、短暂性和疲劳性特点
2
流行病学调查
后半规管BPPV (PC-BPPV) 水平半规管BPPV (HC-BPPV) 上半规管性BPPV (SC-BPPV) 混合型BPPV (C-BPPV)
14
BPPV的临床类型
发病率
PC-BPPV, 占28% HC-BPPV, 为21% SC-BPPV, 仅13% C - BPPV, 较少见
19
不同BPPV的诊断与鉴别
表现 P-BPPV S-BPPV H-BPPV
诱发体位 眼震方向
持续时间 潜伏期 疲劳试验
变位试验 背地扭转性
<30s 5~15s 阳性
变位试验
滚转试验
向地扭转性 水平向地或离地性
<30s 5~15s 阳性 >30s <3s 阴性
20
BPPV的治疗
(一)心理治疗:许多患者因反复发 作眩晕易产生恐慌和焦虑情绪,治疗 中应耐心解释本病可治好,预后良好, 以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
囊斑的超微结构
囊斑主由毛细胞构成 毛细胞上的果冻样物质为耳石膜 耳石膜上有耳石
9
半规管的超微结构
正常耳后半规管的壶腹嵴结构
患耳后半规管的壶腹嵴结构
10
发病机制
1. 嵴顶结石症学说(cupulolithiasis) 1969年Schuknecht提出嵴顶结石理论
变性脱落的耳石沉积到半规管壶腹嵴终顶使嵴顶比重超 出了周围的内淋巴液 嵴顶对重力牵引及直线加速度刺激变得极为敏感 头位变化导致位置反应增强,
注意观察眼震和眩
晕情况。
17
位置诱发试验
2.滚转试验(roll maneuver )
是确定HC-BPPV最常用的检查
取平卧位→头部及身体向左侧做90度
桶状滚动→平卧位→ 头部及身体向 右侧做90度桶状滚动→ 平卧
A
B
18
诊断与鉴别
BPPV是旋转性眩晕最常见的类型, 临床主要依靠典型发病史、阳性体位 诱发试验和眼震的方向来进行诊断; 不同BPPV可根据典型表现和体位试 验明确区分:
最常见类型的眩晕,属周围性眩晕,占眩
晕18%,占外周性眩晕50%;男:女 =
1:2~3,50~60岁女性多见;与年龄因素 有关, 50岁以上病人占总人数的50 %,
3
BPPV发病原因
BPPV的发生在于前庭囊(椭圆囊和 球囊 )斑内耳石的变性与脱落, 由黏附在囊斑变为漂浮在内淋巴液 中,随着头部的运动,这些变性的 颗粒就会撞击半规管的感受器,形 成眩晕的临床症状。